在线客服

低碳环保建议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低碳环保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低碳环保建议

篇1

我们国家是一个缺水的大国,平均每600座城市就有400座城市缺水。在西方,哪里是严重缺水,连人、畜的饮水都非常困难,但是就是这样,一些工厂把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如果鱼虾在这中水中生活,就会慢慢中毒,死去;人类要是喝了这样的水,就会生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不仅是水资源会被污染,连空气也会被污染。

空气被污染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化工厂排出的烟,二就是汽车尾气了。化工厂排污会使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进入空气中,这些有毒物质和化学成分会顺着空气进入我们的身体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汽车尾气和化工厂排出来的烟一样,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是空气污染,还会堵车,造成出行不便。不仅如此,堵车时,大部分人会按喇叭,也会造成很吵的噪音污染。

所以,根据以上几点,我的建议是:

一、节约资源,尽量不使用一次性产品,尽量多使用可循环回收再利用的产品。

二、节约水资源,尽量使用节水龙头或拧紧水龙头,最好能够“一水多用”。比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洗手水可以接着洗袜子最后冲厕所……我们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还能节约用电。

三、节约用电,最好用节能灯泡,因为普通灯泡把大量电转换成热能,而节能灯却能把大量的电转化为光。

四、少用化学品,因为化学品产生的有毒物质会让资源枯竭甚至更糟。少开一天车或骑车、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可以买那种以电力为燃料的车。

总之,我希望大家能够把“保护环境,绿色低碳”这几个字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空喊几句口号就行了,那样根本无法做到这几个字的要求。

祝你们身体健康!

篇2

骑单车不仅能减肥,还能……

骑单车会压缩血管,使得血液循环加速,给大脑输送更多的氧气,你会觉得头脑更清楚。

适当的运动能分泌种激素,这种激素使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骑着这种靠本身体力去踩的单车,会感觉十分自由且令人畅快无比。它不止是一种运动,更是心灵愉悦的放逐。

最常用的单车减肥法

力量型骑车法:根据不同的条件用力去骑行,如上坡或下坡时以不同的速度去应对,可以提高双腿的肌力或肌肉耐力素质。

间歇型骑车法:在骑车时,先以中慢速骑1―2分钟,再以1.5―2倍速度骑2分钟,然后再以中慢速骑行,再回到快速,如此交替循环锻炼,可以提高训练者对于有氧运动的适应能力。

核心肌力骑车法:骑行过程中臀部离开座位,但又不站直身体,同时腰腹部发力控制身体平衡,运用此种方法可训练腰腹部位肌群力量。

强度型骑车法:首先要求以自己的六成极限速度骑行5~7分钟,其次是用心率表观测自己的每分钟脉搏,使其处于心肺功能训练区间内,这样可以达到锻炼心血管系统的效果。

链接:人人适用的单车减脂法

如果瘦司觉得以上几种单车运动方法操作起来有难度,那就试试这种人人适合的单车减脂法,

方法:以中等速度骑车,一般要连续不间断骑行40分钟以上,同时要注意规律呼吸,对减脂很有效果。

单车运动Tips:

骑单车时戴专业运动手套,一是防滑,二是摔倒后可保护手部。

不建议负重(背双肩包)骑单车训练,单车的锻炼主要是时间的持续,如果负重再骑车有可能会伤害到背部和腰椎。

不论骑什么样的单车,如果是为减脂,需要每隔5~10分钟进行补水。

榜样:瘦司单车减肥成功大晒成果

心动了!你还需要行动!以下两位瘦司是单车减肥成功的代表,她们将单车的运动减肥与饮食相结合,用自己的行动再一次证明,我们绝对有战胜肥胖的能力。

出镜瘦司:陈乔

方法:一周骑车一次+无淀粉饮食

成果:3个月瘦了16斤

资深淑女陈乔靠毅力与决心,养成固定的骑车运动习惯,并且调整饮食,3个月健康瘦掉了16斤。

爱情动力大,立定目标不放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减重者来说,动机是最重要的一个开端,因为这决定了你的决心与持续力。陈乔心仪的男性朋友在一个重要聚会与一位纤细的瑜伽老师亲密出现,启动了陈乔对瘦身的强大动力。她要彻底改变自己,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保证一定要完成,决不放弃。

陈乔的无淀粉饮食计划

下定决心减重后,陈乔特地为自己设计了一日减肥菜单。

早餐:1根香蕉+1杯豆浆+1个煮蛋

午餐:蔬果沙拉+1份清蒸鱼肉+1/2份米饭+1个苹果

晚餐:1份绿叶类蔬菜+1杯粥

陈乔的单车减肥计划

1、固定行程

每周六和周日的早上七点准时从家里出发到郊外,来回约60公里路程,既做了运动又开阔了心境,身体和精神一起得到了锻炼。

2、搭配其他运动

单纯的单车运动还不够,陈乔还安排了每周3次游泳,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减肥效果。

3、为自己量身调整单车

很多人骑单车骑出运动伤害来,多半是车座的位置不对、把手的位置不对,要将骑单车列为减重计划长期执行,一定要为自己量身调整单车。

车座的位置

人站立在地面上,一侧腿部抬起,大腿与地面平行时的高度与车座高度一致即可。

把手位置

把手宽度要与肩膀同宽,高度与车座同高,最好。

出镜瘦司:张心怡

方法:单车运动+生理周期减肥法+晚餐减重

成果:1个月瘦掉8斤

过了28岁,心怡渐渐体会到喝水都会胖的苦,体重再也无法突破100斤以下。爱上单车运动后,1个月减重8斤,让她重拾96斤的纤细身材,让人完全猜不出她的真实年龄。

觊觎漂亮车衣一头栽进单车世界

外形俏丽亮眼的心怡,对于美的事物很敏感,一次逛街中,发现了一件漂亮的白色车衣,就干脆地买下来了。也因此,她的减肥信心更加坚定了,接着就一头栽进单车世界里,无可自拔。

心怡搭配生理期减肥法

对心怡来说,她能成功减重的最大关键,在于她懂得利用女性的生理周期,使单车计划与饮食规则结合起来。瘦司快点来掌握以下生理周期的三大阶段吧。

月经来的第1天~结束

因为体内黄体素与雌激素分泌不充足,是新陈代谢较差的―段时期,应多补充铁质、钙质,避免吃生冷食物,不从事剧烈运动。

月经后7~14天

雌激素分泌旺盛,是新陈代谢的最佳时机。骑单车次数可以提高到每周2次,并设计较远行程。

月经后15~21天

黄体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渐渐下降,这段期间胃口会特别好,要注意控制饮食。

月经后22~28天

黄体素分泌旺盛,甜食欲望跟着增加,可以吃点低卡巧克力。此时容易脾气暴躁,是去郊外骑单车的好时机,设计较远行程,挑战新任务。

心怡的饮食计划

早餐:1个水果(苹果、梨子、番茄选择其)+1个全麦面包+1个煮蛋+1杯黑咖啡

午餐:正常餐

晚餐:1份燕麦片0r1份紫菜汤0r1份蔬菜沙拉0r1杯无糖豆浆

心怡的单车减肥计划

1、把握生理周期,加强运动

生理期结束后的一周内加强运动,选择较远的行程,饮食控制在两餐,减少淀粉摄取。

2、固定行程

选择附近较熟的路线,来回约50公里,消耗热量约在600~700卡。

3、挑战极限

骑单车在平坦的公路上一点感觉也没有,很无聊。心怡爱上爬坡的感觉,不断向自己挑战,让运动更加持之以恒。

4、1周按摩1次

篇3

低碳示范区的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研究措施

低碳示范区的建设从绿色建筑层面出发,以完善区域建设为目标,探索建立一个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生态化的规划建设方案,从而达到符合低碳经济的、高水准的场地建设和建筑设计建造要求,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塑造独具魅力、和谐社会生活的典范。示范区规划制定与土地开发利用研究对示范区的产业结构布局、交通规划、能源规划以及公园绿地的开发与建设进行规划与评估,并提出符合低碳经济模式的环境保护与规划策略,指导相关决策部门的管理与评价。示范区的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对示范区的工业和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室内外工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行规划与设计,分析地域建筑科学合理的生态观和设计观,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特色空间的设计策略。示范区的建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评价分析研究对示范区的场地土壤、大气、噪声影响以及水污染和光污染等环境影响因子进行模拟和实证研究,开展相应的数值计算分析,提出场地建设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措施。同时提出建筑材料与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使用策略与评价管理要求。示范区的建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研究对示范区的室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对原生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绿色管理与监督的具体实施方法,优化管理政策和条例。

篇4

目前在我国尚未有专门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教材和大纲,但是无论是从生活,还是课堂中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越来越大的南极上空臭氧洞,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墨西哥湾因漏油事件而导致满身油污的海鸟,原本处于湿润地区的云南出现土地龟裂现象,植被破坏造成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每年地球上物种的减少数目……等等。通过这些环境现状,让学生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产生危机感,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在校园里,地理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打开地理书,每一单元,每一节几乎都渗透着资源、人口、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相关的知识,时时刻刻渗透环保意识。以下几个例子是我在实际课堂中的一些尝试。

在教学中有一个关于水资源的内容――黄河。我引导学生:黄河孕育了我们华夏儿女,而她现在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出示图片),我们正用我们的双手亲手扼杀我们的母亲!然后我让大家说一说哪些事情是在扼杀我们的母亲河。同学们感受特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来。特别是说到水污染时,同学们更是绘声绘色地把那不堪入目的情况讲得让人毛骨悚然,更加深了大家的印象。

在教学“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这一课时,由于其知识点相对较少,也无特别的难点,我针对文中的几个点设计了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你知道白色污染及其危害吗?”“炭火烧烤的几宗罪”“低碳生活,支持还是漠视”,学生的兴趣极高,在各种正确或是错误的观点中,教师加以引导或点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学习《巴西》时,对于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对雨林的作用认识更加深刻,以倡议书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地理教材中环境问题涉及面广,既包括陆地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还有大气环境问题等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从而树立 “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二、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除了在课堂培养外,也可以通过黑板报、进行知识竞赛、排演环保小品、举办辩论会等形式加强教育。同时,利用学校的资源,我还安排学生观看介绍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影片《后天》,阅读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书籍――《寂静的春天》。一方面通过学习和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增长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这类活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有兴趣,乐于参与,自然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每当重要的节日,如世界水日(3.22)、地球日(4.22)、世界环境日(6.5),还要求学生相互协作出一期相关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此内容的理解,培养了相互协作的能力。

此外,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对水资源的浪费、生活垃圾、小区绿化等情况进行调查,最后以漫画、演讲、摄像、小品等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在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时,由于校园周边环境垃圾增多,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时,我就适时地开展了一期以“垃圾处理”为主题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调查垃圾的处理、分类等情况外,还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小药瓶做成了色彩斑斓的风铃,从另一方面宣传了废物再利用。不仅如此,学生还自导自演小品《谁是可怜人》,效果甚好。

为了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还引进了“中英气候课堂”的先进教学理念,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养成珍惜环境、杜绝浪费的好习惯”。通过这些形式的学习,既丰富和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的理解,从而树立保护意识。

三、走进生活,联系实践,践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还要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

“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中国市场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450亿双。如果按一棵成年树木能够生产出一万双筷子计算,那么中国的消耗量至少需要450万棵树,需要砍伐掉数万平方公里的森林。中国的森林采伐大都是采用‘一采光’式的砍伐方式,应该说这是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一种毁灭性的采伐。由于后续植树工作乏力,原本是可再生的森林资源就变成了一次性资源。这对我国的林业资源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劣质木筷并不干净,只是给人一种卫生的错觉。”通过简单的介绍,我提出问题:“当我们再次进入餐馆时,究竟该如何做呢?”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做宣传画,倡议大家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同时还进入餐馆实地采访、拍摄,利用媒体的力量呼吁大家行动起来。这样,不再是在课堂中喊口号,而是真正地走进生活,实践于生活。

篇5

(1)通用图片展的形式,向市民传达节能环保的思想。

(2)用废品小制作展示,向市民传达废品再利用的重要性。

(3)节能环保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的开展变相的向市民传达节能环保知识。

3、旧书循环,便利你我,将学校的不同寝室的旧书进行回收,再在其间进行互换利用,倡导节约;

4、我家的低碳日记,队员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每天的衣食住行等的日常生活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低碳意识。

5、低碳环保实践体验天。选择一段街道,进行垃圾清理,维护街道清洁,以自身实际行动来告诉周围的人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低碳生活。

6、深入交流,听取市民对节能环保的意见及建议。

7、整理材料,并思考解决方法。

8、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二、活动步骤:

(一)、前期准备:

1、校内宣传,召集队员

2、团队开会,队员分工,将活动方案交予指导老师审批,请指导老师给予建议

3、收集社会实践经费

4、在市内拉赞助

5、在图书馆及网上查找节能环保的相关知识

6、宣传资料的整理

7、联系市市团委、市环保局及市上里古镇

8、联系日报、晚报、电视台等媒体及视频采集

9、宣传所需的用品及药品

10、组织队员学习了解此次社会实践的注意事项

11、横幅、队旗制作

12、联络员

13、总协调、总后勤

(二)、活动过程:

校内:

开展校内低碳生活体验周,即参加此次社会实践的成员,在20周体验低碳生活。

1、19周前,进行学校低碳生活介绍与培训会议,让队员有所宣传,有具体实行措施。

2、队员向其宿舍的人宣传低碳环保知识和方法,为使低碳环保保持深入长久,(最好打印一份纸质档贴于门口)。并收集矿泉水瓶和旧书。

3、队员动员其宿舍成员做一周的低碳生活体验。

4、向队员以电子档的形式发放反馈表,了解参加活动的人在20周内实施低碳环保生活的情况。

篇6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已在低碳发展领域进行了探索,但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当前亟须从宏观层面建立低碳发展金融支持体系,突破金融支持低碳发展的障碍。

一、我国金融支持对低碳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我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大约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19%。清洁能源项目(不包括大水电)投资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

2、绿色就业机会增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正在改变传统的就业趋势,仅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吸纳了230万人就业。到2030年将有近850万人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工作。

二、我国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还处于政府投资阶段,环保企业普遍存在非市场化行为,无法保证投资者得到基本、稳定的投资收益回报,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投融资渠道狭窄,从而制约了环保投资的多元化和环保产业的更快发展。

2、近年来,政策性银行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考虑,协调了微观投资主体的利益动机和社会效益的矛盾。但一方面政策性银行在承担具体的政府融资职能时,对于经济利益微薄的环保项目,往往会因为产业间利益差别的驱动,造成用于环保项目的资金向边际效益更高的产业流动转移;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融资规模受国家宏观调控形势所限,资金总量不足;同时,政策性银行在对环保产业投资时,往往需要当地政府提供信用担保,最终还款主体仍为财政。

3、我国金融机构在对待环保产业的融资体制上还较保守,金融政策和金融机构对环保产业缺乏深入研究和认识,对环保产业项目投资信心不足,从而导致环保企业间接融资困难。虽然国家对于环保产业给予了一定的利率补贴和优惠政策,但大多数环保企业在现金流方面都难以达到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对环保产业的融资支持十分有限。

三、加大金融对低碳经济支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1、进行宏观政策引导。更好地发挥人行、银监会等部门作用,建立与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相关联的信贷规模指导政策;鼓励地方政府成立碳基金或担保公司,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可能产生的损失进行分担;引导地方政府发挥政府项目引导作用,在一些政府刺激经济项目贷款方面向“绿色信贷”开展较好的商业银行进行倾斜。

2、应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配合国家产业政策推进环保产业的优化升级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对环保类投资项目尤其是低碳项目,要从简化贷款手续、完善金融服务的角度,积极给予信贷支持。“绿色信贷”单列统计。节能减排项目改造多集中于“两高一资”行业,因为越是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的行业,就越需要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和使用可再生资源。巫天晓说,目前有关部门在统计贷款投向时还没有设置专门的节能减排统计项目,“绿色信贷”往往被统计进“两高一资”行业,贷款投向不符合国家政策,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统计口径单列节能减排项目。

3、着重支持技术创新和改造。各银行类金融机构要研究有关节能环保产业经济发展特点,开展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信贷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政策性银行应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商业银行要探索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对国家和省级立项的高新技术项目,根据国家投资政策及金融政策规定,给予信贷支持。

4、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应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和合作,进一步推动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的有关工作,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保信息、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改善节能环保领域的直接融资服务。金融机构应学习借鉴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金融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在已有的直接融资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基础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和完善直接融资产品,多角度拓展节能环保企业的筹资渠道,降低其筹资成本。

5、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加强对环保企业的融资力度,且融资渠道不应仅停留在国内商业银行上,要更多利用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国际信贷支持。一方面由于环保产业具有公益性,为促进环保产业的更快发展,环保投资应得到国家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政策性银行从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环境保护信贷资金支持。尤其是对环保产业中某些不易赢利或赢利甚微的行业,政府给企业以银行贷款的贴息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环保问题日渐得到国际组织机构的重视。全球有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对绿色工程提供贷款支持,这些银行将把环保项目作为贷款直接投资优先考虑的重点。由于国家对环保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政府应抓住此机遇引进国际信贷,发展环保产业。目前,在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下,商业银行对环保行业的支持不断增加,但由于环保产业的特殊性,仍以政府为主、银行为辅。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篇7

低碳生活,其含义指生活作息时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从生活角度考虑,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实现低碳生活。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这一新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2]。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来确保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从中国环境报了解到,当前“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大多数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在开展节能减排的同时,都提出了低碳发展的目标;在城市建设上,各地也不断涌现出建设低碳城市的风潮[3]。本课题组试图针对目前舟山低碳生活与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选点岱山、定海两地,通过采访、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让低碳生活理念深入民心,扎根海岛,从而改善人民生活,进一步改进生活环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次活动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点设在舟山市岱山和定海两地。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采用非等概率抽样的方式对这两地的居民进行调查,并从中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本次活动共散发300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242份。

1.2 方法

检索资料,结合社会实践调查所得的资料,以及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总结调查所得数据。从而得出岱山和定海两地居民对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的认识。本次调查还采用了大量的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而提高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结果与现状分析

2.1低碳环保节能节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从表2表3可得知,关于夏天空调控温度问题,把温度调到26℃以上的民众比列,岱山有46.7%,而定海区有52.1 %,两个地区的人们把空调温度调到26℃或以上的比例均在50%左右。而还有50%的民众在夏天把空调温度控制在26℃以下,不注意节约用电。对于关闭电脑主机后关闭显示器问题,岱山和定海的数据非常相似。岱山有64.6%的人经常关闭电脑后会随手关闭显示器,定海区也有62.2%的人会这样做。但是,两地均有近40%的人平时不注意关闭电脑后关掉显示器,关于房间无人时是否关灯问题,定海和岱山都还有近20%的人在房间没人的情况下不会关灯,这些都使得电能白白浪费。

由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岱山县和定海区居民的节电意识不够高,平时用电不够节约。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政府在居民限制居民用电过度方面的措施不够严厉,“梯度电”的实施没有落到实处,民众的节约用电习惯没有养成,民众在如何节约用电方面的知识缺乏。

2. 2 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得知定海将近有41.6%的群众随便将废旧电池扔进垃圾箱,仅有52.1%的居民会把废旧电池放入专门的回收箱。而相比之下,岱山县的数据更令人堪忧,将近一半以上的人对废电池随意乱放。而对于其他垃圾的分类情况,定海区有31.3%的人经常把垃圾分类投放,岱山县有25.6%的人会这样做。由此可见两地共还有70%的人平时不经常把垃圾分类放置,随便把垃圾投入垃圾箱或垃圾桶。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岱山县和定海区街道两旁每隔不到50米就有一个分类垃圾箱。垃圾箱上分明写着“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字样。当打开垃圾箱,群众并不是根据字样来投放垃圾。

就其分类垃圾箱里放置的垃圾不是分类的原因可分为两点:(1)政府的环保宣传不到位。人们不了解什么是可回收的垃圾,什么又是不可回收的垃圾;(2)民众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够高。不会主动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2.3 一次性用品现状调查与分析

由定海区和岱山县的问卷调查数据得出:定海41.7%,而岱山22.2%的居民出门就餐会使用一次性餐具。而对于塑料袋问题两地均有超过过50%的居民没有全部收集以备下次利用。在调查过程中获知,很多上班一族平时工作忙,中午一般都是吃快餐,每次至少用掉两个饭盒,一双一次性筷子和一个塑料袋[3]。大多受访者表示自己知道使用这些一次性用品会给环境造成危害,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是这些用品在生活中确实习以为常,有意识却没有实际行动。调查时发现,有些餐馆只提供了一次性餐具,即使有些居民环保意识高,也不得不使用这些一次性餐具。有些小商场小超市也只提供了塑料袋,没有为群众提供环保节能购物袋。过多的使用这些一次性用品不仅仅是环境和身体健康的问题,还有资源问题。塑料袋的原料是石油,用塑料袋的习惯每年会耗费我们16亿加仑的石油,而这还是09年最新的一次统计[4]。

就其一次性用品盛行问题可总结出两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一次性用品的管制力度不够;群众对一次性用品抵制不够自觉,虽然知道这些都是有害物品,但是在市场上的盛行也导致群众们不得已而为之。

3 存在问题讨论及解决建议

3.1环保意识不够强,建议政府加强环保宣传和监督

针对居民环保意识不够高。首先,政府应该加强低碳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只是在电视、新闻媒体上做宣传,要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比如,在一些人员集中的地方举行大型环保宣传活动,对一些在低碳环保方面做得好的企业或个人给予表彰,相应的惩罚那些“高碳生活”的企业和工厂。其次,政府还可以把低碳环保知识编成书册,在学校开设专门的环保知识课堂,环保意识教育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让环保知识通过教育扎根民心。最后,政府应该制定专门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监督,以法律手段督促人们履行环保低碳的职责。比如,“花园城市”新加坡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5]。

3.2 生活垃圾未分类处理,建议政府加大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实践力度

经过问卷的分析可知,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够高,生活垃圾随手扔进垃圾箱。一些人有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箱的意识,却缺乏垃圾可回收与否的知识。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政府加大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力度,增长人们的垃圾分类知识。建议把所有的垃圾箱改建为可分类垃圾箱,加大垃圾分类监督,时刻提醒人们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进垃圾箱。

3.3 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盛行,建议政府加强管制

一次性用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它们却在不断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存在严重的卫生隐患。经过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两地区的居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频繁,造成白色污染。对于这一隐患,建议政府加大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的管制。例如,对一些生产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的工厂,实施高税收政策。在经济上施压,使得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生产数量相对减少。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坚持使用环保袋或竹篮的群众给予一定奖励,对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群众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政府加强在菜市场和一些小商店的宣传力度,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在各超市相应提高塑料袋的价格,使得群众对塑料袋引起重视。

篇8

2.服装产业如何实现低碳可持续性

对服装低碳模式的研究,涉及到服装的设计、生产、消费等各个方面。

2.1坚持绿色创意设计是服装低碳的根本绿色创意设计就是指在服装设计上要突破原来的传统服装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创意上除了要考虑美学特征、艺术情趣、创意理念、时尚潮流等的因素以外,充分考虑服装碳链图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性能纤维的研究与设计以及高功能性纤维产品的生态性设计。在造型设计上,增加再循环和低耗能无污染材料的使用;在款式构成上,作易于拆卸的多功能型设计与工艺技术处理,在材料选择上,减少原料和辅料的种类和数量,采用高功能纤维的原料等,产品零部件经过加工和粉碎后可以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服装生产企业是实现服装低碳的有力保证作为服装生产企业,要实现服装低碳环保与商业的平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能源。通过采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高碳的石化能源。二是原材料的使用与循环再生。一方面,积极研发可回收再利用的纤维,开发低碳服装及旧衣物的循环回收工艺;另一方面,选用天然、可再生且能循环使用的低碳原材料,并改良各种化学染料,将纤维生产、染色等环节对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相比于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的化纤,棉、麻等天然植物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另外,在坚持采用低耗能的生产方式和低污染的生产原料的基础上,服装生产企业还可联合服装设计师与经销商等开通各种的服装增值服务,包括为顾客进行搭配指导,帮助顾客回收旧衣服;组织顾客进行服饰DIY等,以帮助顾客有效地使用服装,推动服装的低碳消费。

2.3低碳消费是实现服装低碳的基础低碳消费,主要包括服装购买和使用保养两个方面。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要做到低碳消费,消费者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尽可能选择以低碳排放手段生产的服装。如没有经过印染的天然纤维织物的服装,或是用可降解纤维生产的服装;二是尽可能减少衣服的浪费。许多女性的衣橱里总是有一些买了却从来没穿过的衣服,造成闲置。“一衣多搭”“,旧衣改造”,提高服装的利用率,延长服装的使用时间,是值得提倡的服装低碳消费方式。三是尽可能就近购买。为减少服装运输造成的碳排放,消费者可以购买本地生产的服装,尽量不选远离消费地生产的服装,以就近购买为主。在服装的保养方面,尽可能减少洗涤次数。TESTEX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的认证工程师李先生表示,一件衣服76%的碳排放来自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其洗涤过程不仅耗费大量的水和电,而且洗涤剂和干洗溶剂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减少洗涤次数也是一种环保行为。同时,根据珍?古道尔-根与芽(北京)环境教育项目机构建议,洗涤过程中要做到低碳,可以从机洗改为手洗。机洗过程中耗费的电力会导致碳排放,而机洗比手洗用水量大,自来水的生成、运送和污水处理也需要耗费能源,从而导致碳排放。同时,这家机构还建议,洗涤衣服不可避免,而烘干环节则可以避免。降低洗涤温度,改烘干为自然晾干,可以减少衣物熨烫,降低能耗。

3.低碳服装市场普及的建议

面对市场中现存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寻找解决之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低碳服装的市场普及,有效促进环境保护。

3.1积极研发低碳环保服装材料制约低碳服装走入寻常百姓家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制约价格的瓶颈集中于低碳面料研发和生产成本。如何寻找到适宜大面积种植或开发,产量或储量丰富,种植或开发过程环保节能的服装原材料是推广低碳服装的难点所在。宏观层面上,为了保护生存环境,促进低碳服装于大众消费市场的普及,建议政府有计划地投资、建立一批开发和生产严格遵循标准的低碳服装面料高新技术研究基地,加速开发新面料,尽早解决目前高成本、高价位的问题,推动我国低碳面料发展,加速低碳服装的普及。同时,还可以对低碳服装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来支持,使其增强竞争力,促进低碳服装业的发展。

3.2环保材料立法保护作为法治社会,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法律的约束、规范和保护。目前,强制性推广低碳服装的立法环境显然远不成熟,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主旨,提倡生产环节清洁能源的使用和降低污染物排放,低碳服装的理念恰恰与环境保护这一主旨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来看,立法层面探讨研究低碳服装的生产与普及,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建立更加完善的环保材料立法无疑是更具强制力的推广手段,也不失为一种未雨绸缪的探索。只有从反层面对低碳服装无法达到环保标准的产品和高污染企业进行严格整治和监督,并依法进行严厉的处罚,保证低碳服装的环保效力,才能从正面加速低碳服装的普及与应用。

篇9

一、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产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生物质能。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据研究,我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①更令人忧虑的是,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将引起一系列灾难气候,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加,降水分布不均现象更加明显,干旱区范围可能继续扩大,海平面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剧。

任力(2009)认为应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运作中同样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这是因为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投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各个行业和项目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此,金融机构需要探索建立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信贷模式,加强对低碳项目的融资、投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参与碳金融市场。按照《京都议定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达国家必须向发展中国家转让资金和技术以发展低碳经济,至2007年底全球已有5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气候变化投资网络”,总投资额达13万亿美元。因此,金融机构需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特别是碳信用制度的创新,为即将到来的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1]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内部环境

1.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中国正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我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2.经济结构。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①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3.资源禀赋。“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占比大约仅有20%,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我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②

4.锁定效应。我国目前正面临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我国在2006-2030年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3.7万亿美元,其中74%用于电力投资,约为2.8万亿美元。③能源基础设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投入使用以后,将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长期影响。而目前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如何避免传统燃煤发电技术的弊端、采用低碳的先进技术方面,在资金政策方面尚缺乏有力的保障。[2]

(二)外部因素

我国面临的压力首先来自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西方国家出于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把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人类安全相联系,除争夺产业调整的先机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主导权外,还指责中国1990年排放二氧化碳2241百万吨,2005年排放二氧化碳5323百万吨,比1990年增长了两倍多,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急速增加,而且在世界上的份额也不断扩大,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2006年中国一次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的20%,④与美国的排放水平基本相当,2008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随着美国《再生能源法案》通过,作出二氧化碳排放承诺,中国的总量或行业的减排承诺外部压力会进一步加大。美国布什政府2001年3月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时,除了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外,另一个理由就是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而且潜在可能形成的发达国家质检“低碳共同体”,及其可能制定的新的碳排放国际规则和贸易措施,都将为我国未来发展设置新的障碍。[3]

三、我国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一)金融支持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据清洁技术集团统计,2008年全球清洁技术风险投资量相比仍有所增加,达到84亿美元,我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大约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19%。2007年,我国的项目融资达到108亿美元,五大银行工业效率项目贷款达1063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项目(不包括大水电)投资较2006年增长91%,达到108亿美元,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2005年的销售收益达到25亿美元。据中投顾问的《2009-2012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7%。其中,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⑤

2.绿色就业机会增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正在改变传统的就业趋势,仅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吸纳了230万人就业。联合国有关报告显示,未来十年中,低碳经济未在很多新的领域和部门都将产生工作机会,如清洁能源、可持续交通、水供应、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等领域。2005年我国太阳能产业中,1000多个企业为社会提供了约15万个就业机会,预计还将持续增长,到2030年将有近850万人将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工作。⑥

(二)我国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还处于政府投资阶段,环保企业普遍存在的非市场化行为,无法保证投资者得到基本的、稳定的投资收益回报,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投融资渠道狭窄,从而制约了环保投资的多元化和环保产业的更快发展。但是,在环保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政府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投资环保产业,尤其是环保设备制造业的政策风险变小,投资回报逐渐稳定,行业平均利润将处于较高水平。而环保产业准入门槛较低,中小规模的企业较多,吸引了中小型社会投资,加上目前环保产业仍未形成真正能够体现行业水平、影响和引导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企业重组的势头日益明显,给大型社会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

事实上,在目前全国近万家各类环保企业中,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环保服务型企业和以社会投资为主的环保设备生产型企业占主体地位。随着提高收费标准、提供财政性补助、降低投资税收以及环保信贷等政策性措施的陆续出台和国内环保技术开发承平、技术市场化应用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资金投资于环保设备制造型企业的热情将不断提升,对环保服务行业的社会投资也将有长远的有利影响。

近年来,政策性银行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考虑,协调了微观投资主体的利益动机和社会效益的矛盾。但一方面政策性银行在承担具体的政府融资职能时,对于经济利益微薄的环保项目,往往会因为产业间利益差别的驱动,造成用于环保项目的资金向边际效益更高的产业流动转移;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融资规模受国家宏观调控形势所限,资金总量不足。同时政策性银行在对环保产业投资时,往往需要当地政府提供信用担保,最终还款主体仍为财政。

我国金融机构在对待环保产业的融资体制上还较保守,金融政策和金融机构对环保产业缺乏深入研究和认识,对环保产业项目投资信心不足,从而导致环保企业间接融资困难。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加强对环保企业融资的力度,且融资的渠道不应仅仅停留在国内的商业银行上,要更多利用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国际信贷支持。一方面,由于环保产业具有公益性,为促进环保产业的更快发展,环保投资应得到国家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政策性银行从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环境保护信贷资金支持。尤其是对环保产业中某些不易赢利或赢利甚微的行业,政府给企业以银行贷款的贴息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环保问题日渐得到国际组织机构的重视。全球有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对绿色工程提供贷款支持,这些银行将把环保项目作为贷款直接投资优先考虑的重点。由于国家对环保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政府应抓住此机遇引进国际信贷,发展环保产业。目前在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下,商业银行对环保行业的支持不断增加,但环保产业的特殊性,仍以政府为主、银行为辅。虽然国家对于环保产业给予了一定的利率补贴和优惠政策,但大多数环保企业在现金流方面都难以达到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对环保产业的融资支持十分有限。

四、加大金融对低碳经济支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一)对政府方面的建议

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4]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和完善政府对我国金融机构支持环保产业的政策,明确环保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加快推进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

(二)对金融机构方面的建议

1.应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配合国家产业政策推进环保产业的优化升级。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和企业结构的监测分析,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及生产能力过剩行业中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投入,加强对环保产业,尤其是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对环保类投资项目,要从简化贷款手续、完善金融服务的角度,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类的投资项目,要区别对待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对于限制类的增量项目,不提供信贷支持,对限制类的存量项目,在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2.严格管理,突出重点,切实改进和加强对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工作。一是着重支持技术创新和改造。各银行类金融机构要研究有关节能环保产业经济发展特点,开展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信贷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政策性银行应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商业银行要探索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对国家和省级立项的高新技术项目,根据国家投资政策及金融政策规定,给予信贷支持。

二是加快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应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和合作,进一步推动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的有关工作,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保信息、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改善节能环保领域的直接融资服务。金融机构应学习借鉴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金融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在已有的直接融资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基础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和完善直接融资产品,多角度拓展节能环保企业的筹资渠道,降低其筹资成本。

参考文献:

篇10

活动规程如下:

一、主办单位:共青团广东培正学院委员会

策划承办单位:法学系分团委学生会

赞助单位:

二、 活动时间:初赛 xx年4月22日至4月28日

决赛 xx年5月26日

三、 活动地点:决赛 学院报告厅

四、 活动对象:全院学生

五、 活动形式: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亦可)为单位,制定环保方创意实践方案,通过实践展示及检验创意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成效。

六、 活动内容及要求:

初赛

a.参赛选手在4月29日前制定好环保方创意实践方案,工作人员会以短信方式提醒选手按时上交方案。

b.初赛选拔的两大主要标准:

环保方案创新性(选手通过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结合环保理念提出创新实践方案,使环保以一种更时尚创新的方式得以推广)

环保方案实用性(考察选手环保实践方案的流程设计、论证达成实际效益的可能性,体现设计和实践并重的原则);

c.评委将结合以上标准评判及选定晋级决赛的设计方案并给予指导;

d.组织方将提供环保方案样板供参考。

决赛 a.决赛选手有两周的时间实践自己制定的环保方创意实践方案(即5月3日—17日)。

b.选手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作为决赛形式(可参考评委鉴定表中的建议):①制作视频或者ppt ;②选手自备道具,在决赛现场展示环保作品。

c.参赛选手决赛如以视频或ppt方式,需在决赛前一天上交视频或ppt。

七、 评分标准:

环保创意性占30%

环保方案可行性占30%

环保方案实施成效占30%

环保方案总结占 10%

八、奖项安排:低碳达人奖 证书+300元奖金(1名)

最佳创意奖 证书+100元奖金(2名)

最佳实践奖 证书+100元奖金(2名)

环保给力奖 证书+50元奖金 (5名)

附件:

一、参赛选手参考方案(仅供参考):

方案一:

实行流程:

1.参赛选手登记该宿舍比赛前一个月总用水用电量,并计算出该月平均用水量和用电量(见计算参考1)。

2.比赛开始前(即5月2日),参赛选手记录下宿舍水电表数据。

3.比赛期间,参赛者自行实行节水节电措施。

4.比赛结束(即5月18日),参赛选手再次登记水电用量。

5.参赛选手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实行节约措施后的省水量和省电量。

6.参赛选手利用所有数据,使用“碳排放量计算器”(见计算参考2),计算并记录比赛期间所用水电的碳排放量。

7.以上所有登记和计算数据行为都在工作人员监督下进行。

计算参考:

1.计算公式为:上个月的总水电费÷4

=上个月的平均水电费,上个月的总水电量÷4=上个月的平均水电量

方案二:

实行流程:

1.参赛选手在比赛前自行准备回收工具,如回收桶、垃圾分类桶等。

2.参赛者在两周的时间内按照自定的回收计划回收物品。

3.参赛者可以变卖回收的物品,但须提前通知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陪同下进行变卖,所得金额先由工作人员登记,再全额交给参赛者。

篇11

1.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2.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低碳经济模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组织的广泛关注和青睐,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我国承担国际义务, 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理念,指明了新的审计方向与重点;将低碳经济引入环境审计工作,是推动环境审计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途径。

3.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构成

2003年,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狭义上讲,低碳经济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通过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减排技术创新等,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相分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广义上说,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将导致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4. 环境审计的定义及内涵

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提出的定义框架,政府环境审计被界定为“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和(或)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签证等工作”。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环境审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环境审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决定了环境审计的本质目标和具体目标;二是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包含鉴证评价与管理建议,环境审计首先要对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资源与环境保护提出管理建议,有效发挥审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免疫系统”作用。

从审计目标来看,环境审计实际分为狭义的环境审计和广义的环境审计,前者侧重于资源环境合规性审计(如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等)与环境财务审计(如排污费的征集与使用情况等),后者侧重于环境绩效审计的范畴,能够有效地将经济与环境联系起来,用以衡量环境对经济的贡献以及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并向决策者提出建议。

5. 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必要性

在环境审计中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保证了审计工作符合环保的最新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审计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5.1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环境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10%,到2020年达到15%;并在哥本哈根会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碳生产率)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我国资源环境保护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发展基于低碳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完全相一致。

5.2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是完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

低碳经济涵盖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多个领域。根据我国发展规划与国际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等低碳指标已正式列入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将低碳经济纳入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可以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环境保护的绩效状况,并有助于提出符合环保事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5.3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是环境审计与环保学科融合的需要。

环境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工作,需要根据时展及时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兴环保学科的思想,并将其充分吸收、分解到环境审计工作中去,从而保证环境审计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6. 低碳经济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理念,在环境审计研究和实践中尚未广泛、有效涉及与应用。在环境审计过程中,加强对低碳经济的探索、分析与应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

6.1低碳经济应用于环境审计的总体思路

根据低碳经济目标定位,以二氧化碳减排为核心的狭义低碳经济发展指标可以作为环境合规性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范畴;而低碳政策的建立、能源结构的调整、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的科学规划、CO2 捕获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居民的节能观念等广义低碳经济发展因素,可以作为环境绩效审计的范畴。

6.2低碳经济在狭义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6.2.1环境合规性审计中需考虑的低碳指标

第一,CO2排放的总量指标。计算CO2排放量时可以引用CO2排放量测算模型CO2 =ΣKiEi(其中:Ei表示不同的能源类型,Ki表示不同的碳排放系数),在已知能源类型和规模的情况下,可以估算全社会CO2排放量。为保证更具针对性,可以根据需要将热电行业CO2排放、工业CO2排放总量、交通运输业CO2排放总量、建筑、居民CO2排放总量等作为二级指标进行检查。

第二,CO2减排的相对指标。根据哥本哈根会议要求,应设置以碳生产率为核心,考核碳排放的增减比例变动,关注碳生产率水平的总体提高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应可将热电行业CO2减排相对指标、工业CO2减排相对指标、交通运输业CO2减排相对指标等纳入检查范畴。

6.2.2环境财务审计中需考虑的因素

目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金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燃油税、资源税、排污费等专项征收的税费,这些税费的征收与使用是环保引导的重要方向,在环境财务审计中需要重点加以关注。此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建议,在2009年进行燃油税费改革后择机进行资源税改革,在资源税改革后的1至3年期间择机开征碳税,未来也可根据碳税政策的实际推进加以综合考虑;二是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安排的环保引导专项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引导符合生态环境优化的各种产业与项目,是环保政策的具体落实措施,也应列入环境财务审计的范畴之中。

6.3低碳经济在广义环境审计中的应用

环境审计过程中,不仅应在碳排放的总量和相对量进行研究,还应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促进低碳政策的建立、能源结构的调整、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居民的节能观念等。(下转第132页)

(上接第108页)

6.3.1经济发展的低碳化评价

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应将碳生产率设为核心指标,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首要评价因素。并根据我国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GDP比重等产业结构指标加以分析;以及考虑低碳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情况,对传统产业的低碳改造率、传统产业生产流程改造率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率等环保技术的应用指标研究。

6.3.2社会发展的低碳化评价

社会发展的低碳化评价主要包括公共建筑的低碳化、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居民生活的低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优化情况。公共建筑的低碳化重点包括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太阳能利用率等;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重点包括有万里行程碳排放量、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等指标;居民生活的低碳化重点包括户均年碳排放量、绿色出行居民比率等指标;生态环境的优化重点包括土地植被覆盖率、污染削减率等生态环境指标。

6.3.3能源的低碳化评价

能源的低碳化评价包含能源的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益两个方面。能源的结构可以分解为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比例、洁净煤占煤能源比例、新能源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比例等指标;能源的利用效率则可以结合单位工业产值的碳排放、单位农业产值的碳排放、机动车油耗水平等能源利用的效率指标进行关注分析。

6.3.4低碳科技发展评价

低碳科技发展评价涵盖低碳技术R&D经费占GDP比重、清洁煤高效利用技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智能节能技术、CO2 捕获与埋存技术。需要指出,在环境审计中考虑上述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审计工作更好的分析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以帮助决策。

结束语:

可见,中国走低碳经济道路,既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也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说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为环境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深信,在今后的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工作中,中国一定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319号

参考文献:

[1] ·阿克拉姆·汗,徐瑞康;绩效审计要素[J];审计研究;1988年02期.

[2] 达岩,陈锋,吴雪峰;运用绩效审计 提高政府支出效率[J];广东审计;2002年11期.

[3] 邢俊芳;印度的绩效审计[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3年08期.

[4] 黄曼行;浅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审计[J];事业财会;2004年01期.

[5] 刘家兰 ,王恩山;浅谈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J];会计之友;2005年09期.

[6] 史振燕,魏芳;微观绩效审计适用的几种方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篇12

一场全行业的变革正在发生,“低碳酒店”来袭,低碳就是利润!我们已不在驻足于一个口号,我们的消费可以创造“绿色”。

一、能源短缺“催生”低碳酒店

经济要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能源越来越短缺的现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低碳酒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酒店是给外出的人提供一种家的感觉,甚至是精神的栖息所。但酒店碳排放量十分严重,却成为了城市的巨大污染源。国家建设部数字表明,我国每年的新开工建筑面积80%到90%达不到国际节能标准,2008年建筑能源占全国能耗的28%。由此,酒店行业势必要向低碳经济方向转变。近年来,酒店行业似乎也意识到了低碳经济的竞争优势,逐步将环保低碳的理念运用到酒店的建设和经营当中,秉承着“节省就是利润”原则进行管理,倡导低碳节能。低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

二、低碳酒店概述

(一)低碳酒店定义

随着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这是一场改变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选择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并创造价值、形成自己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生产流程、市场定位、供应链价值链组织,在酒店建设和经营当中植入低碳环保理念,引领了一种时尚,一种创意。“酒店也低碳”响应了政府的号召,顺应了政策,更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在低碳中创造效益,在效益中创造低碳”的经营不仅能大幅提升酒店的盈利能力,降低酒店营运成本,更能塑造酒店的社会形象,突显经济与社会共赢。。

(二)低碳酒店的重点

1、酒店作为建筑体的碳排放

酒店作为建筑体,它的能耗是相当大的。建设部统计,2008年建筑能源占全国能耗的28%,建筑的热损耗方面,窗户是40%,玻璃窗是40%到50%,屋顶是10%。 而我们要创造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酒店能源的碳排放

酒店要维持正常运营,尤其是大型酒店,能源的大量消耗不可避免,从而导致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大,已成为闻之色变的城市碳排放污染源。如酒店餐饮的燃煤及客房供暖的燃油锅炉,排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氮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一座中等规模的三星级饭店,一年大约要消耗1400吨煤的能量,可向空中至少排放4200吨二氧化碳、70吨烟尘和28吨二氧化硫,酒店能源费用的支出占营业费用的比例已达8%至15%。

三、国内低碳酒店发展现状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酒店也越来越多的融入了低碳绿色的理念。部分酒店开始引入低碳装置,加快材料、污废水的处理,以及更换温度、照明调节装置。绿色酒店借山、借水,充分利用自然风景,真正使自己“低碳”起来实现环保,让绿色成为一种生活目标,将低碳变为一种时尚。

位于杭州绿城千岛湖的喜来登度假酒店,是低碳酒店的范例。酒店空调系统的用水是取自千岛湖30米以下的地方。每个房间配有自动感应的温度调节装置,降低了电能耗,从而节省了空调用电量。并且该酒店是利用纯天然的太阳能提供热水。

但国内只有少数几个酒店开始践行低碳思想。大部分还是传统模式,在实施低碳环保的口号下并没有在各方面落到实处, 只是打着绿色低碳酒店的旗号,并没真正使酒店盈利且环保。

真正的低碳是将低碳观念深入消费者内心。《中国联合商报》的记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走访了几家连锁性酒店。据酒店的服务人员说,客人有时候会开着电视和空调就出去了,并且他们需要时不时的为客人添加一次性用具。经常地,客人退房的时候会把一次性用具都拿走。记者发现这几家酒店都是以简约、舒适的风格为标识,酒店房间和走廊里都贴着节约用水等宣传低碳的图标,但记者并未发现酒店实施哪些行之有效的互动方式让“低碳理念”融入顾客意识中。由于低碳酒店要达到低碳的标准,需要酒店的建筑设施,排放设施,供水供电设施必须能够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而环保设施的成本会大幅增加酒店的成本费用。这样的话,低碳酒店只能望尘莫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打造低碳绿色的酒店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除此之外,我国现在关于规范“低碳环保”酒店的法律法规也尚未出台。主要停留在宣传阶段,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与法规,实际操作性较差。主要是国家对这方面不重视,缺乏一些相应的鼓励措施。国内对于低碳酒店这种经营理念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在国内这种零星级的低碳酒店凤毛麟角。政府大力提倡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若能顺应政策的号召,在细节上加以约束,对低碳酒店实施优惠,重点突破,低碳酒店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四、国外低碳酒店发展案例

(一)日本轻井泽的温泉酒店虹夕诺雅简介

“虹夕诺雅”温泉始于1904年,是轻井泽高原的老牌温泉酒店,具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里的有不需用冷气设备的客房。轻井泽这块地方即使是在盛夏,夜间的室外气温会降到摄氏十几度。配套使用绝热和双层屋顶等方法,可大幅度减少空调设备的规定使用时间。另外也不依赖矿物燃料的暖气设备。引进地热资源利用系统从而摆脱了对灯油的依存,使能源资源的自给自足率达到高达80%的生态度假村。 虽然这里没有电视,不能用电话,甚至上网也只能去休息室。对于习惯了有“电”生活的都市人来说,可能一下子觉得无法适应。但当你泡壶茶坐在露台,看眼前以浅涧山雪水引建的人工湖景及天然山色,就会意识到无“电”生活,原来是如此写意逍遥。

虹夕诺雅酒店还独具匠心地研究出了不用空调的方法——“风楼”。即使在轻井泽夏天最热的时候,气温也仅在25℃左右。这个风楼是装建在日式小屋顶上,楼壁上有着半闭性窗口的设施。这样它会将白天的温暖空气排出去,并将夜间清爽的凉风引进来,从而使人们在室内都能享受到夜间外面清凉纯净的空气。

五、国内低碳酒店发展建议

(一)政府方面——“政府要让企业的实惠”

1、实现税收优惠政策

借鉴美国纳帕地区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政府也应加大财政支持。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购买节能低碳设备成本较高,如果近期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即使长远看可以带来较大利润,恐怕也不会有人做。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扶持,鼓励企业发展低碳型酒店。税收优惠可以增加低碳型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在后期,节能低碳设备会使企业大大节省的水电费、供热制冷费用,从而获利丰厚。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对国家贴补利润。

2、节减审批程序

节减审批程序可放宽低碳型企业进入市场难度。

3、制定低碳酒店标准

规范标准才可以防止不合格企业骗取国家优惠政策。

(二)企业方面

除了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外,行业本身完全可以从“自律”的角度做一些调整和改变。

1、融入企业低碳理念和塑造酒店环保形象要作为酒店的重中之重。就如GAIA酒店,通过kiosk的特殊屏幕,旅客可通过三个装置在酒店大堂内的触摸式屏幕了解酒店在节能、节水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三方面与普通酒店之间的差别。

2、酒店要遵循低碳环保的规律,在酒店装修材料的更新换代和日常用品的选择上,都要以“低碳环保”为首要前提。借鉴日本的虹夕诺雅酒店做法,那里没有电视,也不能用手机。并且酒店研究出不用空调的方法——“风楼”。利用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

3、酒店要增强与顾客的默契度,让环保观念融入客人行为中,使客人在不自觉中能够为低碳事业亲力亲为,形成企业从员工到顾客统一的“低碳观念”,造就企业软实力。让顾客创造“低碳效益”,增强竞争优势。

六、结语

社会对节能的呼声唤起了我对低碳酒店研究的兴趣。而我国在低碳酒店发展方面却相对滞后,我通过研究国外低碳酒店发展案例,对国内酒店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由于地区环境的影响,国内外经营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提出的建议尚有不足。我会在今后密切关注国内外低碳酒店的发展动态,并对其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晓琳.《低碳使得酒店经营策略初探》[N].中国旅游报,2010-03

篇13

一、大连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感知与消费行为分析

(一)游客对低碳旅游认知程度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5%的来连国内游客非常了解低碳旅游,74%的游客对低碳旅游略知一二,21%的游客没听说过“低碳旅游”这个名词,这说明大连国内游客对于低碳旅游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大部分游客对低碳旅游不太了解。

(二)游客对低碳旅游影响旅游质量的态度

当被问及“您认为低碳旅游会影响您的正常旅途生活吗?或者说降低您的旅游体验质量吗?”52%的来连国内游客认为,低碳旅游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旅途生活或旅游体验的质量,有37%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不确定”,只有11%的回答的是“会”,这说明大多数人还是认可低碳旅游的,可以接受这种绿色环保的旅游方式。

(三)游客对低碳旅游必要性的态度

在对“您认为目前倡导的低碳旅游是否有必要时”问题的回答中,有8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有必要的,有15%的认为“无所谓”,只有4%的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这也和上述的低碳旅游能否降低旅游质量的问题形成了呼应。由此可见,人们对待低碳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的态度还是能够接受的。

(四)游客对低碳旅游的推荐程度

在被调查的大连市国内游客中,约有52%是很愿意向周围的人推荐低碳旅游的,只有16%的人是不愿意的。由此可见,人们不管有没有进行过低碳旅游,大家对待低碳旅游的态度还是非常积极的。在低碳旅游的起步阶段人们可以有这样的认识,这对于低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仍有32%的被调查者持不确定态度,证明低碳旅游的内涵、理念以及相关益处还应广泛传播。

(五)游客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

33.4%的被调查者出行会选择火车,其次是公共汽车,约占22.3%,选择飞机和私家车的次之,选择徒步的约占8.9%,选择自行车者占4%。据有关资料显示,自行车和徒步应该是零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首选,如果是本地游最好选择这两种。公共汽车和火车是大部分人选择的旅行方式,这相对于私家车和飞机,由于其乘坐的人数较多,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相对是比较小的。。

(六)游客入住酒店时对于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态度

关于“在旅游入住酒店时是否会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问题的回答,选择“会使用”的游客占64%,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另有13%的人会建议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由此可见,人们出行入住酒店大多情况下还是会选择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这可能是因为方便,大多数人没有考虑到低碳环保的层次。而有些人不使用酒店的一次性用品,可能是考虑到卫生消毒方面的问题。更少数的人建议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用品,是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这些人自己不但了解和支持低碳,而且还能够建议酒店服务低碳化,他们对待低碳旅游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

(七)游客出游最喜欢的烹调方式

众所周知,煎炸烧烤食品都是用食用油制成的,而食用油在加热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排放,污染环境,必然不是低碳的烹调方式,而比较环保低碳的烹调方式就是蒸煮和涮汤类的了,这样既能保证营养,也是支持低碳的一种表现。37%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出游时喜欢蒸煮的烹调方式,选择煎炒和烧烤的人也分别占28%和20%,有15%的被调查者选择涮汤。可见多数游客比较热衷于蒸煮、涮汤一类的烹调方式,这有利于低碳旅游发展。而选择煎炒、烧烤的人所占比例也不小,这可以说是最高碳的一种饮食方式了,是不应该提倡的,尽管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八)游客旅游购物时购物袋的选择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出行购物时会倾向于选择商家提供的购物袋,这部分人群所占比重是74%,而自备购物袋的人只占26%。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追求方便。但是,众所周知,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塑料袋被使用后,当做垃圾回收是一种非常难以降解的材料,更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不利于低碳环保。

二、大连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感知与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度不是很高

在被调查的游客中,大多是中青年,而且总体的文化水平不是很低,但在问卷的统计结果中,我们发现游客对于低碳旅游的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很多游客并不能正确回答低碳旅游的概念。调查结果显示,对低碳旅游“非常了解”的人仅占5%,“略知一二”的人占74%,其中能正确回答低碳旅游概念的国内游客更是寥寥无几,只有13%。由此可见,不管是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或者政府对于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态度与行为偏差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对“低碳会不会影响旅游质量”的回答,多数人认为低碳不会降低旅游质量,有些游客甚至会倡导并且向周围人推荐低碳旅游。但是,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看,真正能践行低碳的人仅占少数。在选择交通工具时,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传统的、适合自己的方式,大多不会考虑低碳;在住宿方面,多数人还是会考虑自己的方便而选择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购物时,多数人会选择商家提供的购物袋。

(三)游客比较偏好传统的旅游方式

从调查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游客虽然很希望发展低碳旅游,但是他们仍然认为低碳旅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体验的质量,这说明游客还是相当注重旅途过程中的舒适程度,选择自己熟悉并习惯了的旅游方式。比如,多数游客在旅途中喜欢吃烧烤、喜欢开私家车等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高的旅游方式。

三、针对大连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消费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旅游行政管理层面——宣传鼓励,监督指导

政府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在旅游行业推行循环经济,制定低碳标准,鼓励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倡导低碳消费,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引导旅游者选择低碳化旅游方式,促使每一个旅者从自身做起,培养低碳消费理念,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了解低碳旅游的内涵与意义。例如,每年5月20日是“全球低碳日”,可以组织大型活动开展低碳旅游宣传,通过举办徒步大会、低碳旅游博览会,扩大低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旅游企业层面——科学规划,节能减排

首先,旅游开发商应当加快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产品由大尺度线状的传统观光型向小尺度点状的休闲度假型转变,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二,旅行社应当科学合理地设计旅游线路,在让游客安全达到旅游目的地的前提下,开发碳排放量最低的旅游线路。此外,旅行社还应当把环保节能型酒店作为游客住宿的首选,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景区(点)优先纳入低碳旅游项目和线路中。第三,旅游景区应当严格控制或禁止环保不达标的机动车辆进入景区,提供环保型内部交通工具。同时,景区还应控制好环境承载量,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应当预约和限制客流。第四,旅游酒店应当积极实施绿色饭店行业标准,扭转奢华之风,突出酒店方便、舒适的低碳环保主题。

(三)旅游者层面——理性消费,健康环保

如果旅游目的地较远,旅游者应尽量选择火车、公共汽车、轮船等比较低碳的交通工具,倘若必须选择飞机,尽量选择直达的航班,这样可以减少换乘航班造成的过多气体的排放;如果旅游目的地较近,比如本地游,尽量选择自行车或者徒步这样零排放的交通方式。出游时,旅游者应带好牙刷、拖鞋、毛巾,以减少酒店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这不仅能减少碳排放量,而且有助于养成健康卫生的好习惯。同时,在饮食的选择上,尽量选择素食为主,少吃烧烤等。

总之,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载体、介体,构成了旅游业的产业链条,应有机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旅游业低碳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2]魏小安.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