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风险管理本质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则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与风险类型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
商业银行有四大本质特征:一是商业性。商业银行要追求盈利。二是风险性。既有资金的损失风险,又有相关人员的责任风险。三是服务性。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第三产业,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众。四是关联性。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办得如何,不仅是自身的问题,更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也是社会问题。因此,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直接主导作用,贷款投向哪里,其他生产要素就会随之向哪里聚集,由此便形成社会产业结构,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四性”的本质特征。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
银行风险是指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使银行在从事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债权(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以及银行内部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和大案要案的层出不穷,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方面。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三大风险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足额、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使贷款资金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的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计量、分散、转移、补偿等内容,其中以信用评级为前提的信用风险计量是信贷风险管理整体工作的基础。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因此,认识信贷风险首先应该认识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因素。信贷风险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函数。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或是自然灾害等银行无法避免的因素;内部因素是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这类因素体现在其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管的质量之中。
(二)利率风险
自1952年至70年代末,我国本币利率始终是管制利率,但管制利率并不等于利率的永恒不变。当政府调整利率政策时,依然存在利率风险的可能。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频繁调整,如上世纪末央行连续8次下调利率。2007年不到一年时间,央行已经连续5次上调利率。同时政府对银行的一些特殊政策规定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利率风险。由于我国各商业银行缺乏对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准确预期,更不能根据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变动走势适时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以致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在利率调整时遭受损失,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首先,在总量结构上,资产与负债总量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存在存差和借差缺口过大等问题,受限于资金运用权限的限制,大量资金积压,承受着利率调整的风险;其次,在期限结构上,资产与负债结构在期限结构上没有建立合理的配比关系,如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贷款或以长期存款支持短期贷款。
(三)操作风险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防范操作风险仍然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笔者给操作风险下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与银行业务操作相联系的风险,它是指由于以不当或不足的方式操作业务或外部事件而对银行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的内涵是动态的,银行许多新的风险会不断归并其中。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日常营运.大多是在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产生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多由外部原因引发。每个银行都有其自身、独立的和独特的操作环境,必须考虑银行具体情况来对操作风险进行分析,这是操作风险的关键特征。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的理念,让员工充分认识商业银行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真正理解商业银行能够识别、监测、度量和控制风险,但不能回避风险,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同时要全面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由“管住风险”向“为股东创造价值”过渡,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控控制和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将其贯穿到所有员工和所有业务中去,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形成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风险防范的道德评价和职业环境。
(二)构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篇2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次灾难非比寻常。日本作为很多先进零部件和先进材料的高端生产国,已经开辟了一个专属市场,而日本公司在这些行业中常常是处于支配地位。据瑞士信贷数据,日本供应的锂离子电池所用电极材料占全球供应量的78%,液晶显示器所用偏振光保护膜几乎占全部,其他高科技材料也占很大部分。然而,这些产品的供应问题引起越来越强烈的担忧,可以看出灾害可以给全球供应造成怎样的冲击?在应对日本地震造成的后果之际,不少企业正匆忙重新组织自己的供应链,对电子和汽车等行业的许多跨国企业来说,日本地震后的局面再一次暴露出了众多企业供应链的脆弱性,使得供应链风险管理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无可置疑的是,每条供应链在某一特定方面的具体属性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也相应地需要用独特的方法来管理有关风险。本文试建立这样一种“权变框架”的方法,将其共同和共有的属性在一个总体框架上进行定位。构建权变框架下的供应链风险维度,这个框架中所采取的方法是,当一些特定的变量或参数发生或出现时,决策者可以采取预先设定好的策略去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二、供应链中的风险属性分析
对供应链风险属性分析有助于深入把握企业各领域业务活动所面临风险的动态性及其影响后果,可以为之提供良好的范例。
供应链中的风险可以根据供应链的延续过程进行分类。(图1)Paulsson和Norrman(2003)对这个延续过程确认了三个方面,即运行障碍、战术中断和战略不确定性。在本质上,这三个方面与风险类型的不同有关,并非意味着一个比另一个更为显著或普遍。与此研究相类似,Kleindorfer和Wassenhove(2003)将风险划分为两种类型:供需协调风险和中断风险。在实质上,相关研究处理的是供应链风险的不同类型以及需要不同处理方法和管理方案的问题。区分不同种类的供应链风险是很有意义的,然而我们更需要认识到现实中这些不同类型的风险的相互依赖性。采取使供应链更简洁、更灵活从而改善其绩效的行动(例如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其结果可能会增大战术中断和战略不确定性的风险。目前,相关领域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这些发展也将不断继续下去,从而将对图1所概括的三个方面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产生影响。供应链领域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所涉及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供应链合作风险。供应链合作要求各节点企业将私有信息完全共享出来,只有掌握了系统中各个成员的具体信息,才有可能求得供应链整体的最优解。但供应链成员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虽然有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供应链成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时会故意隐瞒或谎报数据,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从而危害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影响供应链的效率最大化。
2、供应链信息风险。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就其本身而论相当于物理学中的“摩擦”这一定义。这种“摩擦”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特殊性。其中,机会主义是指信息的不完整的或受到歪曲的透露,尤其是指旨在制造成信息方面的误导、歪曲、掩盖、搅乱或混淆的蓄意行为。它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实际条件或人为条件的原因,这种情况使得经济组织的问题复杂化了。对于双方来说,获取大量高质量信息的能力可以确保谈判不仅是信息充分的,更会对问题本身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3、供应链内部运营风险。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撑的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据有关实地调研发现:不少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尚处于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状态,不能形成链条“整体”,表现为结构上的松散性。结构上所存在的天然缺憾可能造成一种内耗和低效运作,使供应链存在“断裂”风险。
4、供需调性风险和中断风险。无论是在供应链内部还是外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反应都会对风险产生较大影响。在供应链内部,位于上游的供应商很可能因下游客户所签订的协议而受到冲击。市场上的最终客户在价格、有效性、质量和设计等方面带来的竞争压力会通过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依次反馈回来;另一方面这些局部的干扰可能会对整个供应链的结构和成员关系模式产生放大和长期的影响。在当前技术变化和全球竞争环境下,许多研究者认为后一种局面出现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5、供应链决策环境风险。风险管理的决策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许多全球性的市场上,人们可能会认为信息技术能够降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它们可能会改变与最终客户之间的沟通方法、营销渠道、客户的订购和采购方法、产品或服务的供货渠道,以及维持客户关系的过程。所有这些变化不仅会对整个供应链的结构和过程产生潜在影响,而且会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产生潜在的影响,并会影响到对意外事件的风险感知。
三、基于权变框架的供应链风险维度构建
构建任何用以描述特殊情形的框架结构,都需要确定特定的维度。供应链风险需要一套关键的特征属性或维度能决定所包含风险的本质,这些属性或维度能够为这些风险怎样被定义、衡量以及化解提供指导。这套关键的特征属性因素包括背景、结构/过程、决策支持、参与人等。通常认为这四个维度可以对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大多数决策情形进行分类,为供应链上的决策者提供更大的决策依据。
维度1:背景特征。这个维度的子集是外部环境、供应链背景、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代表了供应链运作以及决策制定的一般环境。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风险、经济周期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意外灾祸风险等因素。这些因素表现出供应链运营所面临风险的本质特征;供应链背景代表了供应链所属行业特点、现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因素,主要范围集中于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以及其上游和下游的直接合作伙伴;内部环境代表了供应链结点组织、战略、资源和文化等都是影响风险预期的因素,也是影响相关风险管理和具体决策制定的重要因素。
维度2:结构和过程特征。供应链结构及其组成要素是决策风险特征影响因素的主要代表。在很多方面,这涉及到结构、过程以及伙伴关系的稳定程度。供应链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双向性、多极性、动态性和跨地域性等特征,供应链结构中的企业角色分类可分为主体企业与客体企业、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潜在企业等,在供应链上,不同角色结点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起着不同的作用,对整个供应链运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众多例子表明,很多行业的供应链前景处于不稳定和激烈变革状态,或是新形成的伙伴关系,供应链结构变化反应的本质以及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过程和行为都代表着一系列重要的变量,这些变量将反映出风险的本质特征以及进行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潜在方法。经常和快速的变化会对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合作过程的形成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不稳定和不信任局面的产生,这样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维度3:决策支持。与外部环境相同,供应链环境和内部环境都表明决策制定的背景,企业中待解决的特殊问题将会表现为决策。描述决策特征的方式对风险认知、决策过程以及承担风险的准备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不管供应链的形式如何,从决策层次上看,核心企业的决策权重是最大的,利益是最大的,风险也是最大的,处在最上层,它的决策将影响供应链上其他节点的决策,其他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均处在下层,是相对独立的决策者,有各自的目标函数与决策变量,这就使得整个供应链的决策系统呈分散递阶层次结构,由各节点做出的能够满足供应链管理目标实现的决策是供应链的满意决策。影响供应链决策主要包括环境、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组织文化、时间等因素。
维度4:人员特征。早期关于风险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个体风险决策行为,影响个体、团体承担风险和制定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1)风险洞察力和风险准备;(2)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基于性别和年龄的不同,决策者在风险感知和承担风险的准备方面是不同的;(3)群体影响。March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可能会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评估风险、承担风险并且转化为行动”。因此,组织中的团队可能会在他们的决策中反映出这一点,在制定特殊决策方面会有一些不同,例如研发投资等。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风险属性分析,把握供应链上独特的属性,分别采取相应独特的方法来管理有关风险,试图在供应链环境下风险管理权变框架下构建维度。充分认识到这种权变框架在描绘这个领域的研究结论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好处,对于识别供应链中的组织以及管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企业风险管理同企业的计划、组织、决策、控制职能一样,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项交叉性、复合性职能,并与企业管理的其它职能紧密相关,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全方位的企业管理职能体系。
财务风险管控是企业管理控制的重要方式。从出资者角度看,现代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出资人的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出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到企业后,其资本就与债权资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企业的资本,形成企业的法人财产,出资者这时失去对法人财产的直接控制权。出资者为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只能通过控制其资本的方式操纵法人财产,以实现出资者资本价值的最大化。控制资本既是产权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财务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看,其财务控制的对象就是其运营的法人资产,出资人的目的及资本的本质决定了法人财产的运作目标是价值增值,虽在法人财产的运作过程中表现为实物形态的资产流动,但其价值的流转过程才是资本的本质反应,因此,法人财产的控制基础是财务控制。
二、财务风险管控的体系设计原则
(一)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原则
企业财务管控的主要作用是财务计划和控制。财务管控必须坚持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原则。财务风险管控就是对融资中的"杠杆陷阱"风险的管控。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融资能力。企业不同筹资组合将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乃至企业的竞争地位。一个公司的负债能力是依据其自有资本、还款能力和提供的担保而定,但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
(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日渐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本运营实体,这种机制即要求发挥集团的战略决策和协调交易的作用,又要调动下属分、子公司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因此,在财务管控上要适时运用集权与分权的方法,根据形势与任务的变化,灵活调整财务管控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不拘泥一种固定的模式和既定的范围,力争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财务利益最大。
三、构建合理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以财务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
目前各个企业都处在经营多元化、管理复杂化的阶段,风险有呈扩大化趋势。其中主要伴随而来的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会直接或间接体现在财务结果上,最终会影响现金流量的变化,现金流短缺可能引发现金流量风险。因此建立以财务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显得至关重要。为此,企业首先应从风险控制目标出发,建立以总体经营目标为核心的整体观。即企业要在全面了解发展目标和总体风险的基础上,形成协调一致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策略。其次,在风险管理模式选择上采用财务导向型。即在财务风险管理较为系统的基础上,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应与其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把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
(二)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
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中心,通过对业务、资金、信息、人员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和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作业高度协同、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步增加的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说,预算管理是财务风险管控的基本手段。预算管理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生成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规划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企业对预算的控制应该以资本预算为中心,成立资本预算的专门监管机构,以确保预算管理机制的有效实施。
(三)建立规范的内控体系
(1)企业应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风险降低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财务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风险承受是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2)企业应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险应对策略。
(3)企业应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制等。
(4)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时间,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四)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
强化公司的筹资约束,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也是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这要求公司高层应以其长远规划为基础,根据投资计划制定筹资方案,制定相应的筹资政策和资本结构政策,通过对各种可能选用筹资方式的分析,估计应承担的风险。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应充分考虑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对债务性资本的杠杆效要谨慎、适度利用,防止进入杠杆陷阱误区,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自有资本使用率和收益率的效果。
篇4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主要是由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改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不能很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就会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外部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1.宏观政治环境的变化。由于企业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的,所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个大环境强加给企业的。很多因素是企业不可抗的,只能去适应。2.法律规范的改变。其中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最大的就是税法的变化,由于税法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和利润。如果企业在一定的税法条件下制定企业业务发展最优计划,当所适用的税法突然改变时,就会使得企业的安排和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受到较大的影响,导致企业的利润与企业预期相差较大。3.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包括国家、世界经济的宏观走势,以及微观经济利率、汇率的变动。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成因
由于企业是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在自身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很多风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领导层的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风险是企业成长和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减少财务风险的影响,就要靠企业是否重视风险管理。2.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有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存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使得企业整体资金运行效率低下,资产的运行效率和安全受到威胁。3. 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种类和特征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企业各种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的实质就是资金循环创造价值的过程,因此,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企业筹集、投入、销售、收益分配等活动,而这些具体的活动都伴随着财务风险。即在资金运用的不同阶段都伴随着资金使用的财务风险。从大的角度可以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1.筹资风险是由于市场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筹资来源、筹资方式变化给企业带来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差异造成的风险。筹资风险依据不同的筹资方式又可以分为债务筹资风险和股权筹资风险。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债务规模、利率、债务结构等方面变化给企业筹资带来的风险。股权筹资风险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获取筹资方式时,由于发行时机、数量、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筹资带来的风险。2.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由于企业制定的投资决策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使得企业的预期收益与企业实际收益存在较大差异的风险。依据企业投资方向不同可以将企业的投资风险分为对内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企业对内投资包括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投资,如果企业在这几方面的投资机构不合理就会造成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甚至某一方面出现危机从而危及整个企业的生存。对外投资风险指投资于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这可能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被投资方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给企业投资收益带来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企业要想提高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要先认清财务风险的本质特征,从财务风险具有的特征寻找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由于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所以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客观性。每个企业都会存在财务风险这是由企业的性质决定,所以企业不要忽视财务风险的存在。2.不确定性。由于很多财务风险是潜在的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很难找到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法来应对财务风险。3.双重性。风险的伴随是与收益相联系的,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时间,因此企业要进行科学决策从风险中获取收益。
三、加强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建议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有效的防范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着重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加强财务信息收集和管理。财务信息是对危机最有效的反应,这里的财务信息还要包括外部相关信息。通过建立信息管理体制保障企业获取信息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风险决策的正确性。2.完善财务风险分析与处理机制。制定企业财务风险的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对不同阶段的危机采用不同的规避手段,加强危机的实时处理效应,并进行有效反馈弥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
(二)完善企业财务运行机制
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伴随着企业财务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就必须从企业的财务运行机制上进行完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2.完善企业投资决策机制。由于企业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就增强了企业在投资决策中的难度,为了科学应对风险就要建立科学的投资机制。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同时要考虑项目与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匹配程度合理选择企业的投资方向。
篇5
一、金融科技的本质和新常态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究其本质,金融科技是金融机构将数据作为新的、战略性的生产资料,推动实现金融生产力的一次全面升级。其中,5G技术,着重解决数据获取和传输问题,传输速度的提升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数据的获取和传输将不再是瓶颈;大数据技术,着重解决数据的全量管理问题,成熟的底层技术框架使得数据采集、存储、集成、计算、分析等不再是瓶颈;云计算,着重解决数据的运算能力问题,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使得实施数据传输和运算的网络、系统、硬件、软件等不再是瓶颈;人工智能,着重解决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问题,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技术、知识图谱等极大提升了基于数据的分析、操作、管理和决策能力;区块链,着重解决数据的信任问题,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了数据存储、传输和访问的一致性、真实性、准确性。现实生活中,金融科技带来的改变比比皆是:智慧网点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当客户步入一个基于5G和人工智能服务构建的智慧网点,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客户识别系统第一时间识别客户身份,客户可以在智能交互屏完成各类常用业务,如需客服支持,远程坐席通过视频接入,实现“一对一”服务。“技术应用+服务功能+场景链接+生态融合”四位一体的智慧服务体系,突破了银行服务在交易介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为客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智慧的金融服务体验。智能投顾提供专属客户服务。理财投资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客户通过网点的客户经理获取专业的财富咨询,受客户经理人数和经验的限制,很多客户无法享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智能投顾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客户个人特质和资产情况,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无需客户经理,就能为客户定制投资组合产品,客户无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设定预期收益率,实现一键投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模型,为客户提供在线组合配置建议及组合管理的理财顾问服务。金融科技始于金融、融于金融。各类金融创新将突破时空限制,潜移默化或急速改变客户的金融消费行为习惯,也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对银行而言,对物理网点和网点从业人员的需求会降低,对长尾客户的服务效能会提升。对客户来说,缩短了业务办理的等待时间,能获得更专属的金融服务,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和体验,更多的业务无需到网点就能办理。这些新服务、新产品,将银行打造成“空中银行”,将客户变成“空客”,客户的新习惯与银行经营管理新模式相互促进,成为金融科技新常态。由此产生新的风险管理数据、模式和需求,要求风险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建立三大思维应对金融科技新常态
金融科技,未来已来。新常态需要新思维,商业银行应加快适应金融科技带来的转变,以全量思维思考问题,以智能思维推进工作,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
(一)建立全量思维,适应以大数据为驱动的风险管理新趋势
全量思维下的风险管理以大数据为驱动,解决了传统风险管理中数据来源单一、数据维度有限的困境,用全量、有效、合规的数据做好风险管理。一是加强数据获取。金融科技视角下的风险管理建立在多维、海量、动态的数据基础之上,需要整合自有数据、收集公开数据、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以及新渠道开发等方式,构建包含市场数据、业务数据、行为数据等维度全量数据,实现数据持续更新,为风险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二是提升数据质量。多渠道、多维度、海量的数据会带来数据质量的挑战。一方面,不同数据来源会导致数据标准不统一,需要在金融大数据平台汇总成统一数据格式;另一方面,各个数据来源的数据有效性不同,可能存在数据缺失、失真等问题,需要对数据有效性进行校验。三是保障数据合规。全量数据思维下,数据来源更广,除了公开的市场数据外,还需要利用业务数据、行为数据,甚至是客户在行业内其他机构的数据和跨行业的数据,需要有效使用合规数据,避免掉入合规陷阱。
(二)建立智能思维,掌握以人工智能为手段的风险管理技术
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立智能思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改进信息获取时效,前移风险防控手段,实现数据实时获取、模型自主学习、参数动态调整,创新风险控制、监测和预警。一是前瞻性的风险控制。传统的数据获取方式使得风险的防控更多集中在事中和事后,对于事前控制手段较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多维度的数据更早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将风险管理的控制点向事前移动。二是高时效的风险监测。传统模式下,由于数据获取滞后和需要人为调整模型参数,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发现会有延时。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并处理海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间断运行并动态调险模型,实现高效的风险识别。三是新形势的风险预警。前置的风险控制和高效的风险监测方式,使风险信息的发现和获取变得更加灵活、高效,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
(三)建立底线思维,防范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挑战
金融科技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挑战。需要建立底线思维,应对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一是合规风险。无论是依托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获取和使用,依托人工智能的实时运算模型和高频的量化交易方式,还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发展,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符合法律和监管的要求,防范合规风险。二是操作风险。一方面,大数据管理和使用不当,会造成海量数据泄漏,需要防范数据使用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模型运行中出现的模型准确度下降甚至误报情况,需要通过持续的模型监测、评估和优化防范模型风险。
三、金融科技新常态给风险管理带来新机遇
新常态下,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为金融业务领域带来丰富应用创新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诸多机遇。传统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依赖专家经验判断,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于客户的集群风险、行业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较难识别。金融科技带来风险管理的方法创新,使得风险管理能够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地完成风险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工作。
(一)构建智能反欺诈监控平台
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发展与普及给金融业态带来了深刻变革。传统欺诈防控方法以专家经验规则为主,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人工依赖程度较高,效率低下。在银行业务线上化、网络黑产技术化的形势下,银行传统的反欺诈方式已经难以奏效。以大数据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构建的全流程、多维度欺诈风险防控体系,能够实时识别、监测、阻断欺诈风险。工行智能反欺诈基于工银智慧大脑训练智能AI反欺诈模型,嵌入每笔用户动账交易,实现交易过程中毫秒级智能反欺诈识别和处理,直接避免客户欺诈损失。当客户在进行大额交易或向可疑账户汇款时,需要进行二次确认;在客户进行信用卡申请时,无需再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核实,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法进行信息核对,风险控制更加高效、准确。
(二)创新交叉线风险智能监控
近年来,杠杆高、嵌套深、产品复杂、资金空转的市场和业务乱象不断,市场动荡极易带来交叉性金融风险传播。传统情况下,因为业务数据分散,每一次市场震动,都需要很多团队和人员分工协作,各自独立分析数据,再统一汇总分析,很长时间才能全面摸透客户存量业务和风险传染路径。金融科技整合全量大数据,一键看清客户业务关系和资金流向,使得交叉性金融风险防范更加高效。工行集团投融资风险监控平台,应用于债券投资、风险排查、风险预警、专题分析,能够支持单客户和组合客户一键式风险排查,15 分钟内分析客户相关的债券、股票、贷款、租赁、票据、交易、存款、结算、资产、评级、财报、舆情等7 大类、25 小类信息,每日4 次获取客户股票债券价格异常波动、经营管理层变化、企业重大盈亏、经营管理重大变化等负面舆情,准实时地识别全市场的高风险客户和高风险债券,支持总分行加强交叉风险管理。对于风险管理而言,金融科技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科技可以使金融业务有效提速和扩容,但也显著加大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加大了风险控制的难度和维度。工商银行愿意迎接各类挑战,坚持“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风险管理路径,强化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顺应时展趋势,加快金融科技的应用,持续推动风险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与优化,积极支持金融业务稳健发展。
篇6
1 《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1.1 基于工作过程下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做”为一体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职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都遵循着严格的知识体系而构建,理论与实践分离、工作与学习分离。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生对系统陈述的理论缺乏热情,以学科体系而构建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故高职课程结构的重构迫在眉睫。《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将以完整的工作过程来重构课程的体系与结构,以项目、情景、任务为载体重整教学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需要为出发,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将理论直接服务于项目工作过程,是实际工作过程与典型工作任务下的知识及技能的提炼。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实现“教、学、做”为一体。
1.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三个转换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课程开发遵循“3343 ”模式(即:三个阶段、三个步骤、四个环节、三个转换)。采用逐步递进的基本路径,课程重点在实现“3343”模式中的三个转换,即工作任务向行动领域转换、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
1.3 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项目任务载体教学,实现“工学结合”
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是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课程开发总体目标是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三个一致”。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将原来系统陈述的知识体系分散于各项目任务中和工作环节中实现,坚持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原则重整课程架构,解决学生在工作任务中“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使他们自我意识到要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2 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实现项目任务转换为课程前,我们必须明确岗位任务和职业技能。原有《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而服务于其他课程体系,是基于保险的基本知识体系构建,为后续的保险实务课程做铺垫。这种课程设计对于金融类非保险方向的学生来说,知识过于专业,所以带给学生错误的判断,被动学习;而对于保险方向的学生来说,该课程的内容在其后的专业实务课程中又多次重复陈述,导致学生和老师都疲惫不堪。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必须依托项目和任务为载体,项目和任务是工作过程的体现,同时所选择的载体还必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为目的,因此在课程开发前必须明确人才的培养的目标,掌握行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与职业技能需求。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进行岗位任务分析,掌握岗位任务中的重点与难点,解决学生面对工作岗位的困难与困境,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基于工作过程下的《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课程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对象、核心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工作技能分析如表1。
3 基于工作过程的描述与分析
通过对核心岗位、典型任务和职业技能的分析,明确了工作任务向行动领域转换的目标。但在转换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工作过程中的多项要领与指令,对在核心岗位下的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完成的指令进行有效的整合、精简,提炼出完整清晰的流程指令,实现课程教学意义重大。遴选关键指令,完成项目任务达到预定目标,必须遵循以下四步。第一,理解指令的内涵,对指令分析、分解,猎取精华指令;第二,指令目标分析;第三,同质指令聚合,形成集合,第四、达成项目任务目标分析。
在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下,《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课程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指令进行分析、分解、归纳和整合,最终精炼出该门课程完整的指令流程即:风险侦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工具选择;风险实施;风险管理效果检测、评价与调整。其分析过程我们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分类和描述。
4 基于工作过程下的课程实现
课程实现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原有课程实现的过程中仅注重对保险理论知识的衔接,缺乏有效培养与提高进行“风险管理”的职业技能。基于工作过程下的该门课程在实现学习领域转换的过程中,既传承了原有课程有关“个人风险管理”设置的精华,又逾越了原有保险基础知识的思维束缚,放弃原来系统的理论知识陈述并服务于其他课程的设计。在基于真实的岗位职业环境下,课程重点解决如何对客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直接服务于工作过程,服务于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篇7
(一)现代保险的三大功能
随着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保险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保险的功能也得到了空前的发挥。现代保险至少具有保障、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三大功能。
1.保障功能。这是保险的基本功能,是由保险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该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散风险。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种种风险,而风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人们之所以购买保险,并不是因为保险本身具有消除各种风险的特质,而是通过保险这一制度能将人们面临的各种风险转嫁出去,交由专门经营风险的保险组织承担,并且在既定的风险事件发生后,人们能够从保险组织那里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摆脱因风险事件造成的困境,解除人们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的后顾之忧。(2)经济补偿或给付。即在风险发生时,保险人在约定的责任范围内,按照保险财产实际损失数额或者约定金额给予赔付,从而保障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连续进行,或者避免被保险人及其家属在生活上陷于困境。(3)促进社会安定。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五个层次理论,即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安全的需要包括物质上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安全、经济上的生活安定和未来保障、心理上的免于灾难威胁和安全感。保险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制度,通过分散人们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对因风险事故造成的意外损失给予经济上的补偿,能够弥补人们所遭受的不幸损失,消除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恐惧心理,从而达到安定社会的目的。
无数事实证明,每次灾害与风险的爆发尤其是重大灾害与风险的爆发,往往是保险的保障功能发挥最充分的重要契机,因为灾害能够唤醒人们的风险意识,而这正是保险业赖以发展的客观基础。我国自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经历过无数次大的自然灾害,每次大灾的爆发均带来过一个保险业发展的高峰。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推动了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因为“非典”疫情的蔓延,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风险保障需求,人们对保险保障功能的认识也就更为深刻。如2003年1-4月份,各寿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就达55.3亿元,占人身险总保费的4.78%,较去年同期增长69.67%,增速远远超过养老金保险和人寿保险业务。可见,保险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制度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2.资金融通功能。这是保险的衍生功能,是在保险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该功能随着现代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的迅速发展和金融环境的不断完善而越来越突出。所谓资金融通,是指资金的积聚、流通和分配过程,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主要指保险资金的积聚和运用功能。具体来说:(1)资金的积聚。保险公司主要通过销售保险产品等渠道,吸引、积聚社会闲散资金,促使社会资金从各个行业流向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积聚功能,对社会储蓄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有利于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2)资金的运用。保险经营的长期性,使得保险公司进行资金运用成为可能。为了确保未来偿付能力的充足性和保证经营的稳定性,保险公司必须进行资金运用以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率,这主要通过保险资金从保险公司流向资本市场而实现,保险公司则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资金融通功能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在“银行主导型”的传统金融市场中,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是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来完成的,保险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受到极大的抑制。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保险资金融通功能发挥的空间非常广阔,保险业已在金融市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资产管理和股市的重要参与者,持有很大比例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很高。如1998年全球40%的投资资产由保险公司管理,保险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占整个股票市值的比重,美国为25%,欧洲为40%,日本为50%。
由于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一方面可以积聚大量社会资金,增加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分散居民储蓄过于集中银行所形成的金融风险,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长期的、稳定的资金支持,改善资本市场结构;同时,也能够为保险资金提供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满足保险资金对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要求,从而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正是由于保险具有资金融通功能,进而具备了金融属性,因此保险业便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成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篇8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
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习惯上称其为公司治理结构,主要从股东、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阐述, 关注的是公司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
(二)公司治理的内涵
1.公司治理的核心功能是进行科学的决策
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治理的核心功能是利益各方如何参与的决策,决策权力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中配置,简言之,就是进行科学的决策。
2.公司治理是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组合
内部机制是指公司通过内部管理的方法来管理与监督公司业务而设计的制度,比如董事会运作的方式、内部稽核的设置及规范等。
外部机制是指通过外部压力迫使经营者放弃私利,全心追求公司利益,例如政府法规对公司的控制及规范等。
公司的有效运行和科学决策不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内部监控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通过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发展作用的外部治理机制,如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审计和社会舆论等。如将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结合,则公司治理就更加科学有效。
二、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1. 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2. 风险管理的作用
(1)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持公司经营的稳定。
(2)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3)风险管理有利于公司造就稳定的经营环境,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并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风险管理产生的原因
风险形成的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三个:
1.市场经济存在
不断变化的市场,存在着各种风险,如利率、汇率、商品供求等风险。
2.竞争存在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竞争过程中,事先很难预料胜负就必然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并且法律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很可能使公司无力招架。
3.决策的不完备性
由于环境的复杂,加上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对环境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决策也具有风险。
(三)风险管理的组织和策略
1.风险适时管理的组织基础
一个垂直有效的风险管理的组织应上至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至风险管理部和公司的管理业务部门。
(1)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由它确定公司的经营目标和政策。为确保公司在资本运营中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应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确保公司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准确的反应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指出主要风险区;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险方面的有关问题。
(2)风险管理部
风险管理部是以总经理为管理主体的风险管理层,是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风险管理机构,有经营管理层和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组成,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并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贯彻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进行风险评估,全面汇报公司的风险状况;监督业务经营管理部门的操作流程,促使其严格遵循风险管理程序;审查各业务部门的风险报告并评价其风险管理业绩。
(3)业务部门
业务部门是风险的日常管理责任者,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既要执行风险管理部制定的风险管理战略,又要协助并支持风险管理部汇报和反馈有关信息。
2.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指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确定公司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
一般情况下,公司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可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风险控制等方法,对能够通过保险、期货、对冲等金融手段进行理财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等方法。
(四)风险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风险管理对于任何一个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生存发展都起着必不可少的支撑作用。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2.了解本身的风险大小和风险发展阶段
3.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类型的风险
4.正确处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
5.从长远效果的角度控制和监督风险
三、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
(一)健全公司治理,完善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
1.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优化股权结构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应优化董事会的构成,正确发挥董事会的战略决策作用。要实现股东主体多元化并授予独力董事具体事务的决策权,独力董事职责定位侧重于对公司关联交易的审查以及对会计信息批露的监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监事会,让更多的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参与到公司监事会当中,不仅应包括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监事成员代表和职工代表,还应包括选聘债权人代表参与监事会中来。
2.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竞争的经理人才市场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必须建立竞争性的经理人才市场,让具有经营才能的管理人员脱颖而出,受公司制度约束并根据经营业绩获得相应报酬。只有公司同时注重激励机制与约束制度,才能挖掘经营者的潜力,让其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保证公司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长盛不衰。
3.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良好的内部环境应包括公司权力机构的权利有效制衡,公司的资源合理利用,风险管理科学,内部控制有效,生产经营效率高以及适合公司发展的公司文化等。同时必须优化监管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建立以独立董事、监事会、审计等多元化监管体系是保证公司有效运转的重要措施,要增强监管受托责任,实施多样化的监管手段,还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加强信息披露,加强群众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对违规者实施严厉的惩罚就是强有力的监管
(二)加强风险管理,改善公司治理效果
1.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认知度
加强我国公司风险管理,首先,在公司内部树立起风险管理意识,通过信息沟通渠道将风险信息反映给有关管理者,最后由决策层制订防御措施并传达给公司员工实施。其次,公司可以考虑成立风险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公司所面对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风险管理部门要制订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日常风险防范和危急事件的应对与处理。
2.风险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1)建立适合本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
(2)合理识别和评估风险。
(3)制定有效措施防范和处理风险。
(4)建立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3.营造风险管理文化,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明显改善
公司应加强监控方面的职能和手段,提高独立董事、监事及内部审计在公司内的监督。另外,公司内部也可以组织一些风险评价,鼓励员工反映公司内部存在的一些风险隐患,形成一个开放的风险管理文化环境。
(三)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所决定的公司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这些引发公司治理产生的因素实质都属于风险,因此,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2.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风险管理架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研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风险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宋静,戴伟.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的互动分析[J].会计月刊,2008.(6).
[2]和丽芬.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06.(7).
[3]侯雪筠,柳锦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供给机制研究[J].商业会计,2009.(5).
[4]潘秀丽.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应与风险管理相融合[J].财务与会计,2008.(7).
[5]李映东.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公司风险管理框架[J].审计研究,2003.(6).
[7]高超英,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关系探析[J].财会研究,2006.(8).
[8]张文红,浅析财务风险的适时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8.(3).
[9]刘新宇,论现代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J].财会研究,2008.(19).
篇9
一、二者互动交融关系形成的现实背景
当今世界,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变得广泛而复杂。企业必须谨慎地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并在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监督等方面进行合理分工,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效率。而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又必然涉及多个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这就需要一个超然、独立的组织机构予以保障。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超然地位以及独立评估和监督的特殊职能,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企业风险管理必然要将内部审计纳入自身体系。
随着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增加,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由此,内部审计也借机及时进行了自身的重新定位,改变了过去只是作为企业财务监督者的定位,将自身的目标确定为向企业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评估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这样,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两者各自不同的发展路线逐渐接近并找到了交点。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互动关系
(一)内部审计定义中包含有风险管理的内容
内部审计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历了几个世纪,每个时期内部审计的概念都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国际上,内部审计已有7次定义,至今仍在不断变化,内部审计定义的发展在内部审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管理改变着内部审计的定义,也就同时改变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在企业中的价值。1993年版《标准》的序言中对内部审计的表述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企业的控制及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而2001年版对内部审计是如下表述的:内部审计是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这个定义与1993年的定义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比旧定义中提及的控制及经营活动要更为广泛和深入。只有在风险管理框架中实施的内部审计才能称之为风险管理审计。显然,将“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领域,是内部审计的新发展,扩大了内部审计的领域,拓展了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对内部审计的重新定位,修订内部审计准则,重整内部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服务质量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风险管理赋予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新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在企业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对企业十分重要的领域。风险的广泛存在,使企业经理人员对风险空前重视,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高度。正因如此,内部审计师的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才不遗余力地倡导内部审计师进军这一领域,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直接写入了内部审计的定义。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目标上的一致性
风险管理的定义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认识、估测、评价,准确把握各种不确定性,采取恰当的内部方法,以便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安全保障,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风险管理通过测试、评价和控制风险因素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直接服务于实现企业目标。
而在内部审计新定义中,已明确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营效率。IIA在2001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增加价值”一词作了如下解释:“机构的设立,是为了其所有者、其他利益方、顾客和客户创造价值和谋取利益……内部审计是在收集资料、认识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对经营与改良时机产生了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可能会对机构带来诸多利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咨询、建议、书面报告或通过其他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所有这些得传达给相应的经营管理人员。”根据这一解释,增加价值的目标应由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来共同完成,而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之一,也应该努力增加企业的价值;同时,内部审计部门经过收集资料、识别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之后,对企业管理层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见解更为深刻,而且这些见解是富有价值的,而企业管理者采纳、利用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后,一方面可以借此消除各种减值因素,包括风险因素、控制漏洞、治理缺陷等;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应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从而达到使企业增值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在其目标上是相一致的。
上述种种使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联动发展的紧密关系。众多企业在制定本企业风险管理方案时,将内部审计列为风险管理的一道重要防线,由内部审计对整个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监控;有的企业还特意安排内部审计直接参与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全过程,以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突出作用。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也将风险管理作为“为组织增加价值”的重要手段。
四、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的“职能和责任”章节,阐明各管理层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并指出组织里的每个人对全面风险管理都有责任。首席执行官承担最终责任,其他管理人员支持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促使组织在风险容量内经营,并在各自负责的领域里负责将风险降低到相应的风险容忍度内。首席风险官、首席财务官、内部审计及其他人员通常承担关键的支持性责任。组织的其他人员负责按照制定的指令和协议执行全面风险管理。这明确表明,内部审计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建立并没有基本责任,这是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角色是,帮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监督、检查、评估、报告、建议全面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IIA2001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其实务公告――“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指出,风险管理是管理人员的关键职责,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通过检查、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管理人员和审计委员会的工作。管理层和委员会负责机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以咨询顾问身份开展工作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协助机构确定、评价并实施针对风险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
在充分考虑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规、报告的观点,可以看出:对整个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所有者、利益相关人、监管机构和普通公众负责的是企业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应立足于协助、帮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主要职责是对整个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价,认定并评价管理的充分性与有效性,向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报告情况并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以此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首要的角色是监督者,包括对风险管理流程的评估和保证服务、对风险评估准确性的保证服务、对关键风险报告的评估和对关键风险管理的评估。按IIA的标准,内部审计的服务种类可以划分为保证服务和咨询服务,前者是一种独立评价的活动,后者是提供建议及咨询的活动。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并不发生改变,因而它可以担任的角色也是基于这两种服务衍生而来的。除了作为监督者所提供的保证服务外,内部审计还可提供咨询服务,包括促进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指导和协调风险管理活动、加强对风险的报告、保持和发展风险管理框架、支持建立风险管理、参与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等。与此相适应,内部审计承担了咨询者、协调者、建议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增加,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由此,内部审计也借机及时进行了自身的重新定位,改变了过去只是作为企业财务监督者的定位,将自身的目标确定为向企业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评估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这样,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两者各自不同的发展路线逐渐接近并找到了交点。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互动关系
(一)内部审计定义中包含有风险管理的内容
内部审计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历了几个世纪,每个时期内部审计的概念都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国际上,内部审计已有7次定义,至今仍在不断变化,内部审计定义的发展在内部审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管理改变着内部审计的定义,也就同时改变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在企业中的价值。1993年版《标准》的序言中对内部审计的表述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企业的控制及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而2001年版对内部审计是如下表述的:内部审计是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这个定义与1993年的定义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比旧定义中提及的控制及经营活动要更为广泛和深入。只有在风险管理框架中实施的内部审计才能称之为风险管理审计。显然,将“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领域,是内部审计的新发展,扩大了内部审计的领域,拓展了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对内部审计的重新定位,修订内部审计准则,重整内部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服务质量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风险管理赋予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新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在企业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对企业十分重要的领域。风险的广泛存在,使企业经理人员对风险空前重视,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高度。正因如此,内部审计师的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才不遗余力地倡导内部审计师进军这一领域,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直接写入了内部审计的定义。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目标上的一致性
风险管理的定义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认识、估测、评价,准确把握各种不确定性,采取恰当的内部方法,以便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安全保障,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风险管理通过测试、评价和控制风险因素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直接服务于实现企业目标。
而在内部审计新定义中,已明确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营效率。IIA在2001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增加价值”一词作了如下解释:“机构的设立,是为了其所有者、其他利益方、顾客和客户创造价值和谋取利益……内部审计是在收集资料、认识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对经营与改良时机产生了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可能会对机构带来诸多利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咨询、建议、书面报告或通过其他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所有这些得传达给相应的经营管理人员。”根据这一解释,增加价值的目标应由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来共同完成,而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之一,也应该努力增加企业的价值;同时,内部审计部门经过收集资料、识别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之后,对企业管理层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见解更为深刻,而且这些见解是富有价值的,而企业管理者采纳、利用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后,一方面可以借此消除各种减值因素,包括风险因素、控制漏洞、治理缺陷等;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应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从而达到使企业增值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在其目标上是相一致的。
上述种种使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联动发展的紧密关系。众多企业在制定本企业风险管理方案时,将内部审计列为风险管理的一道重要防线,由内部审计对整个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监控;有的企业还特意安排内部审计直接参与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全过程,以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突出作用。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也将风险管理作为“为组织增加价值”的重要手段。
四、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篇11
铁道部党组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借助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思想,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并通过构建系统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确保运输生产持续稳定的安全状态。安全风险理论与以往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同,它更注重源头管理、预防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我们提供了理念上的新视角、方法上的新思路和管理上的新思维。贯彻落实好铁道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前提是要认真领悟安全风险理论宗旨。只有深入剖析安全、风险、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客观识别“风险”、“安全”的本质特征,才能准确把握铁路安全工作的主要矛盾,实现安全理念升华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实发挥安全风险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把握安全风险理念内涵
安全风险理论的建立,是基于对安全规律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其主导思想是把“风险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总闸门,从而实现管理关口前移。这一理论涉及三个关键词语,即“安全”、“风险”和“风险管理”,评判和认同其本质精髓,是领悟和引入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前提。
1.安全是一种稳定性状态。从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安全是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安全是一种相对的状态,只要稳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且可控,就可以称之为安全;反之则是通常所说的不安全。这一认识对铁路安全工作的启示:一是安全状态时时不在,任何人都要有安全意识,绝不能掉以轻心;二是安全状态是相对的,要时刻保持这种状态的稳定性,防止超过标准、超出掌控。
2.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风险的实质是不确定性,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某种情况的概率。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的,风险将伴随事物始终,其不会随人们好恶而改变。安全风险就是安全状态发生恶化的几率和概率,几率是风险有无的界定标准,概率是评估风险大小的数量指标,概率值的大小意味着风险的大小。这一观点表明:风险处处不在,不可能完全消失;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质目标就是最大程度地消灭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和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
3.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是风险。常规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机、环境等有形要素。与传统管理不同的是,安全风险管理把“风险”作为突破点,围绕风险拓展思路,通过风险源排查、风险评判、风险防控等各项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和概率,从而确保运输生产持续稳定的安全状态。
二、树立安全风险管理理念
通过抓“风险”实现保安全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思路,发挥安全风险管理功能实效,要强化风险意识,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做到安全隐患发现在源头处、消灭在萌芽中、防控在过程里。
1.以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事故的发生都会呈现出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无论是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因素所引起事故都是有预兆的,而这些预兆又是完全可预测的。安全风险管理正是以预兆可预测的客观现实为前提,通过全面、持续、反复的风险排查、风险辨别和风险鉴定工作,确定出可能发生隐患的风险源,并通过分析、归纳、分类、整理,形成涵盖各个方面、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一手资料。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安全工作更注重基础、更注重源头,通过关口前移,力争将安全隐患发现和消灭在萌发阶段。
2.以过程管理为重点的理念。铁路运输产品是指铁路运输企业运用人力、设备、技术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运输的需求服务。从运输产品生产过程看,除了包括提供客货空间位移的直接生产部门外,还包括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信号等辅助生产部门。这是一个环环相扣、连续不断、相互支撑的运行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发生连锁反映,导致事故的发生;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通过关联影响,传导甚至演化成严重后果。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增强对“过程管理”的重视程度,排查运输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部位风险隐患,分析和确认该风险发生的概率、范围、危害程度、分布特点、关联幅度、持续性影响等情况,并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关键因素,遵循追根溯源、标本兼治、分工负责的原则,及时采取风险干预和风险处理措施,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在作业过程中,还要根据铁路运输安全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加强风险监控,及时发现作业过程中的复发隐患和新生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实现安全局面的持续改进;
3.以系统化为主的管理理念。铁路设备联网、生产联动、作业联老的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生产的联动机性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就是结合铁路运输行业特点和事故发生规律,做到全员参与到位、隐患排查到位、信息沟通到位、监控处理到位、环节布控到位、应急措施到位,通过制定和采用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系统的管理方法、全面的风险预警系统和有效的应急干预措施,确保安全状态持续稳定。
三、找准安全风险主要问题
2011年12月,按照铁道部党组工作部署引入安全风险管理以来,哈尔滨铁路局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从整体情况看,全局各单位积极落实部、局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部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点:
1.思想认识失实。一些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人认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在安全管理上另搞一套;还有的人认为安全风险管理只是简单提法上的变化,是换汤不换药;更有的人认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否定传统安全管理。这些问题说明,一些干部职工还不能深刻理解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没有真正把安全风险根植于思想深处,没有真正掌握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没有真正把安全风险理念融入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针对这些模糊认识,各级组织必须加强思想引导,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2.风险识别失准。从表层上看,各单位围绕影响安全的关键人员、关键工序、关键作业等,通过识别研判确定了安全风险点,但存在安全风险点识别方法不科学,研判不准确的情况:一是隐患排查没有形成全覆盖,存在安全死角;二是隐患根源挖掘不深入,没有涉及问题背后的管理因素。比如,某个单位普遍都把车辆惯性故障当做安全风险点,却没把作业场人身安全问题列为安全风险点,忽略了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从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看,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会找到思想根源,但是有的单位恰恰没有结合企业组织状况和职工思想状况开展工作,更没有把职工的思想问题纳入到安全风险源范畴去考虑,致使安全风险管理失去群众基础。
3.防控措施失效。制度是工作落实和确保实效的基本保障。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单位在制度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配套措施和办法不完善,导致工作推进乏力,存在走过场现象;二是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办法,但并没有同时对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相应调整,当新旧办法相抵触时,必然导致执行过程中的无所适从;三是检查、指导不力,制度执行失严,存在工作标准和作业规范人为放宽、有章不循和违章不究的现象,助长了不良风气,导致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无法真正落实,导致防控功能失效。
4.工作落实失衡。一是风险管理环节失衡。有的单位和部门在风险排查分类、风险源识别、风险评估时,经验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充实的信息基础,缺失科学的分析过程,存在风险源遗漏和风险源人为扩大两种情况。二是风险管理和应对办法失衡。有的单位和部门缺乏工作的整体性和融入性,主要表现是工作虎头蛇尾,在风险排查等前期阶段轰轰烈烈,针对风险的应对措施确苍白无力。三是各部门落实协调失衡。各单位在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主要是独立作战,单位、部门、系统之间缺乏协调力度,尤其最重要的结合部风险源被忽略的几率最大,与安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要求不符。
四、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安全风险管理为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但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覆盖所有方面、解决所有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无论是来源方面还是指导方面,安全风险管理理论都不是只为铁路行业“量身定做”。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要坚持“拿来主义”,而不能照抄照搬。针对铁路企业安全问题的现实情况和规律特点,既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又要坚持实践证明的既有经验和有效做法,打“组合拳”才是解决铁路全部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
1.要突出全员性,建立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据统计,2012年以来,哈局共发生各类铁路交通事故106件,而且事故的等级、责任事故的件数明显上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在于部分干部对安全工作的失职、失察、失管、失控。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部安全检查组为我们指明了正风气、严管理、带队伍、抓落实的工作思路。而抓落实,核心的问题在于各级干部履职承责。因此,要从明确职责、理顺管理流程入手,按照消除盲点、避免重叠的原则,科学界定党政之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安全管理的职能、责任、标准,建立涵盖所有干部、覆盖所有岗位,既纵向到底,又横向到边的安全风险管理职责,使各级干部明确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要围绕管理规范化的目标要求,细化、完善各级干部现场检查指导、关键环节卡控、规章制度修改等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始终把干部的安全行为置于闭环管理之中,使各级干部明确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通过建立清晰、明确、具体的安全职责,进一步规范各级干部的安全行为,为维护全局安全秩序提供可靠保证。
篇12
核心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深层次因素,是组成企业战略的核心。核心能力是指基于价值创造并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独特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集合。核心能力存在的意义本身就在于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标服务,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就是其价值创造性。这主要是因为(1)核心能力在企业创造价值方面具有核心地位,核心能力应当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具有优势。(2)核心能力必须实现客户所特别关注的价值,能够为客户提供根本上和实质性的利益和效用。一项能力能否成为核心能力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为客户创造价值。从长远来看,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为客户创造价值,由此才能带来企业自身价值的增长(潘飞,2002)。(3)核心能力是企业有异于竞争对手的原因,也是该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原因,因此核心能力对企业的特质性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贡献。也就是说核心能力对企业、客户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具有独特的作用。
核心能力对企业而言就是核心生命力,它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企业核心能力战略的终极目标应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价值最大化是企业战略的最终目标,创造价值是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把握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对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意义重大。首先,核心能力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战略业务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价值之间的博弈,因此它的生命周期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要长。关注企业核心能力和价值创造比局限于具体业务、产品的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其次,核心能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和优势,其意义超过单一市场上的成败得失,对企业价值创造十分重要。第三,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更多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摒弃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超越部门利益和市场机遇的限制,更多地从企业整体价值提升的角度考虑问题,重视识别和培育核心能力,以取得长期竞争优势。
二、公司财务目标的理性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核心能力战略的终极目标应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前已述及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价值创造性。麦肯锡的专家们认为,一个企业掌握诸如筹资、购并、风险管理以及资本管理这样常用的技能,将会在培育核心能力、启动和保持增长中拥有很大的优势(2001)。企业拥有高超的筹资和风险管理技能,通过对资金问题制定周密完善的解决方案,可以使企业能以其它企业无法达到的方式增长;拥有出色的资本管理技能,能使企业在一些投资项目上取得成功,对资本的充分利用将增加单个项目的预计回报,并且将企业的一部分财力解脱出来用于其它项目的投资;成功的购并能够以诱人的条款进行,并且快速融为一体,从而加速增长和降低成本,赋予企业十分明显的竞争优势。可见成功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司财务是基于企业这个实体的存在为前提而进行的一系列理财活动。这使得公司财务成为企业管理一部分。财务管理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企业核心能力战略的企业价值创造目标。
事实上,公司财务理论的演进是符合上述命题的。从财务理论的发展来看,1958年米勒和莫迪格利茨教授关于资本结构无关论的发表成为现代财务管理学诞生的标志。之所以将其上升到如此高度,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一理论严格界定了企业价值的概念。米勒和莫迪格利茨教授在他们的论文中严格地界定了企业价值的概念;严谨地定义了企业价值与企业风险、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以模型的方式明确了企业价值与投资、筹资决策之间的相关性。随着财务理论的自身发展,在包括企业战略和核心能力问题研究的深入在内的诸多因素的推动下,价值范畴成为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财务尺度,企业价值已经成为人们谈论财务问题的一个基本的概念支持,一个不容忽视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徐春立,2002)。价值正逐步替代资本成为财务学的核心范畴(罗福凯,2003)。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函数得到财务学界的普遍认同与运用,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合乎逻辑的目标。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是20世纪末财务管理学所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它一方面打破了数十年来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一统天下的局面,很好地弥补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的诸多缺陷,扩大了考虑问题的范围,注重企业发展中其他利益人的价值,尤其是客户价值的体现。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述,基于核心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考虑的企业应该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获得价值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承载内容十分丰富的财务目标函数。依循这一目标,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逻辑一致、以价值为导向的财务理论体系,推动财务管理学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上有利于作出正确的投资和筹资决策,在预测与目标实现之间提供较好的指导和监督(王成秋,2002)。此外,由于如何解决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问题是企业价值确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企业价值及其最大化为核心的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势必会促进风险分析技术的进步。这些因为追求价值而得到的财务效用,既是财务理论的进步,同时也体现了财务理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以及具体的财务实践的需要。
三、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核心能力
当前对企业能力、尤其是对企业核心能力问题的研究表现出十分罕见的繁荣之势,这一方面反映了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注,深入细致地开展企业核心能力问题的研究,对于企业树立战略发展理念和培育核心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通过现有文献我们发现有关核心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能力的一般问题,如核心能力的内涵、特征、培育与管理等领域。而对于如何准确识别企业核心能力和核心能力信息揭示等问题的研究十分欠缺。现有文献对核心能力的识别主要表现在定性描述上。目前国外学者认为识别核心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活动为基础(辛德、艾伯伦,1999);二是以技能为基础(坎贝尔、古尔德,1999)。国内学者普遍认识到核心能力识别的重要性,如张新华等认为识别核心能力是构建核心能力的前提,并提出识别核心能力须把握的四点,即树立核心能力的观念、把握核心能力的原则、明确核心能力的参数和掌握核心能力的程序(张新华、范宪,2002)。方统法提出了核心能力识别的方法,即核心能力的内部识别和核心能力的外部识别。其中核心能力的内部识别包括价值链分析、技能分析、资产分析和知识分析;外部识别方法有顾客贡献分析和竞争差异分析(方统法,2001)。鉴于核心能力现有识别方法局限于定性分析的缺陷和核心能力信息揭示研究的欠缺,实际上已经导致了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各利益主体对于企业核心能力认识的模糊,更谈不上对核心能力创造价值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测度。
之所以核心能力的识别十分困难,主要在于核心能力“隐性知识”的特点。因为核心能力必须是异质的,必须是完全不能替代的,那么核心能力必须是以隐性知识为基础的。正因为隐性知识不公开、无法传授、使用中难以察觉、复杂而又自成体系的缘故(Winter,1987),核心能力就具有普遍模糊的特点,故而非常难以识别。然而这种核心能力中的隐性知识已经扎根于企业之中,融于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之中。核心能力可以看作企业的一种专门资产,稀缺或独具特色的能力的特征是其“资产专用性”(威廉姆斯,1995)。也就是说,资产以某种方式用于特定的目的、客户和企业环境。由于核心能力所具有的专用性资产的特征,以及前文所述的价值创造性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价值的方式,即财务的方式来解决核心能力这种专用性资产的识别和信息揭示问题。因为核心能力推动价值成为财务的核心范畴,这为利用财务能力、财务核心能力来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条件和可能。鉴于核心能力的价值创造性特征,我们认为财务能力是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企业财务运行效率的体现;财务核心能力是其中对企业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财务能力。于是企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最终将体现在财务能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改善和提高上。企业财务能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提高,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延续和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形成。
企业各项财务效率的高低,即企业财务能力的大小,最终都将体现在企业的价值上。企业价值本质上是由其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的,是企业运行效率的综合反映或体现,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持续时间的综合表现,它不但度量了企业已有资产的盈利能力,还体现了企业对经营环境的战略适应能力。在资本市场有效率的条件下,企业价值的高低是评价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程度的根本,即评价体系的指标最终是与企业价值相关的。价值相关尤其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盈利能力(数量计量);二是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质量指标);三是盈利能力的增长潜力(价值驱动因素等)。由于现金流决定企业的价值创造,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陈志斌,2002),故创现能力是评价盈利能力可持续性的主要方面。由此可见,影响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程度的财务运行效率并不必须在某个单一的财务能力上,而是主要表现在各项财务效率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盈利能力、创现能力和成长能力三方面的相互融合,即可持续成长能力上。通过图1可以直观反映从财务目标到财务核心能力整个企业财务循环过程的情况。
从图1可见,在可持续成长能力中,盈利能力是基础、创现能力是保障、成长能力是关键,三者缺一不可。由于可持续成长能力是度量财务目标实现程度和衡量企业价值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企业运行效率的综合体现,所以它是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一种科学表述。明确可持续成长能力在财务能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能力,推动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以至科学地揭示企业核心能力,维持企业能力的持续提高,确保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延续具有十分明显的效用。
财务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活动 筹资活动 投资活动 经营活动 分配活动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财务能力 偿债能力 成长能力 创现能力 盈利能力 营运能力
财务核心能力 可持续成长能力
图1 企业价值与财务能力
注:图1中的虚线箭头表示对可持续成长能力的间接影响
参考文献:
[1]罗杰·莫林,谢丽·杰瑞尔.公司价值[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2
[2]李东红.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9,(1)
[3]潘飞.论战略设计与企业价值[J]. 上海会计, 2002,(4)
[4]王成秋.对理财学中价值概念的剖析[J]. 理财者,2002,( 2)
[5]罗福凯. 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J]. 会计研究,2003,(3)
[6]斯蒂芬 A.罗斯等.公司理财[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朱开悉.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J]. 财经论丛, 2001,(5)
[8]张先治.构建中国财务分析体系的思考[J]. 会计研究, 2001,(6)
[9]陈志斌.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管理[J]. 会计研究, 2002,( 12)
[10]C.K.Prahalad &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May-June
[11]C.K.Prahalad & Gary Hamel. Competing for future[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
[12]David J.Teece,Gary Pisano & Amy Shuen. Dynanmic capabilited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Vol.14
[13]Leonard Barton.D. Core capability and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Vol.13
[14]F. Modigliani & M.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 American Economy Review, 1958, June
篇13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告诉的发展,带动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现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国银行业内的资产质量不高,这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与改革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已经对其有了充分的重视,注意到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存在对银行的发展的迫害性,并且已经积极地制定了一些政策来应对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不高的问题,但是政策力度不够,还需要对其展开更加深刻的讨论并且制定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适当的政策策略,使我国的银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盈利能力低下
相对于发达国家高盈利的情况,中国的银行业的盈利情况还有待改善,并且目前的盈利能力较低,因为我国的银行业内部存在着严重的不良贷款的现象。银行资产的质量不高,对其盈利能力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据相关调查研究统计,2011年,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回报率仅为0.83%,而香港银行业其资产回报率8.23%,韩国银行业其资产回报率6.71%,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三)银行体系脆弱性明显
由于银行也的本质就是高负债性和高风险性,主要依靠对于高风险的承受来换的高利润,所以银行业是风险的偏好者。但是高风险对于行业的整体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就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因为其存在的依据并没有客观的物质基础为保障,只是一种对于高负债的承受能力,一种对于高风险的接受能力,所以,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明显。
二、中国银行业系统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银行监管制度
系统性风险的存在可能对于整个金融市场和经济的顺利发展都是存在很大威胁的,为了对自由市场条件下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良好的防范与规避,监管部门的有效的监督作用是很重要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并且让微观主体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日常的业务的开展中可以将其考虑在内,对其进行适当的防范措施。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越大,制定实施的监管力度越严格,就会使微观主体用于监管的成本越高,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会使系统性风险的外部性内在化。历史的发展证实,良好的金融监管制度对于金融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必要的。只有良好的监管制度的存在,才会使金融机构在开展日常业务的过程中,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并且制定一些相应的可以分散转移企业风险的政策,有效的应对风险的发生。同时,良好的金融监管体制可以对于一些不符合规格并且信用等级不高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点监督,甚至将其分离出金融体系之外,以增强金融市场的整体的效率,增加运行的稳定性。银行体系本身就比较脆弱,容易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只有在良好的银行监管的条件下,对其顺利的运行才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并且其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与规避能力受监管制度的影响很大。现阶段,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业之间的竞争逐渐的加剧,这种现象在银行业内部的表现也是很明显的。所以,现阶段加强我国对于银行风险的监管力度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维护银行业的稳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遵循的主要原则就是将对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压缩成单一层次或者少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以使信息的传递达到更高的效率。简单来说就是首先将机构层次简单化,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彻底改变原有的制度体系,形成新的具有更强的监督管理职能的体系,以应对高风险的业务操作的需要。在信贷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因信贷业务产生的专门的组织部门的作用,在风险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专业化的优势,建立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信贷机制,为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服务,使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更加的专业化、程序化,在日常的业务总,发挥充分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并且对于风险的良好的管理也是对其进行规避的有效的手段。
(三)银行产权制度再造
现阶段,抑制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来自政府方面的障碍就是没有建立一套具有绝对效率的产权制度。在银行业务的开展的过程中,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才是其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利保障。但是,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下,并没有一套适合商业银行发展的产权制度,并且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的预测和规避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这也是商业银行存在系统性风险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想商业银行在中国的体制与现阶段的国情下更好的发展,必须对于现有的银行的产权制度进行再造,并且在再造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建造的经验。建立现代的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产权制度,具体的目标就是解决对于国有产权中找不到真正的负责人的问题,将产权明晰化;并且将产权原有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对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分散和转移提供制度伤的保障;并且将原有的固定的产权制度进行流通话改造,增加其流动的效率,为商业银行主体带来效益;并且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的市场竞争,将政府的作用弱化,让市场供求平衡规律对其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综合的开展,制定更加符合商业银行发展的银行产权制度,为银行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并且对银行风险的防范业起到了重要的预测与防范作用。将产权的分散化政策制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范在风险被引发时,降低对产权所有者的冲击力度。所以,现阶段,我国应做好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造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