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篇1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32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总体要求是:紧密结合全省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六小”工程及社会事业建设步伐,妥善解决关系民生的吃水、行路、上学等问题。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省级投入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主要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到2012年:

¬¬----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l00万亩,达到2178万亩;

¬¬----新增集雨节灌面积l00万亩,达到650万亩;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l50万亩,达到378万亩;

¬¬----新修梯田面积300万亩,达到3161万亩;

¬¬----新增农村户用沼气70万户,达到100万户,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1.5%;

¬¬----年均解决l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新增通乡油路7154公里、通村油路10800公里、通达工程12067公里。

¬¬----解决全省l.46万无电农户的通电问题,确保户户用上电。

三、建设重点

(一)加强水利和基本农田建设

一是重点抓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等大中型骨干工程建设。一方面着力抓好在建工程建设。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要围绕国家批复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规划,严格落实省政府批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继续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工作。把握好工作节奏,稳步开展日光温室建设工作。优先实施技术路线合理、条件成熟、群众接受程度高的项目。坚持各项措施整体推进,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5年内改造干支渠821公里,发展渠灌103万亩,管灌21万亩,大田及温室滴灌50万亩;加快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设,九甸峡水利枢纽在实现首台机组发电的基础上,加快后序机组安装调试,尽快实现三台机组满负荷发电目标;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在加快干渠工程建设的同时,切实做好受益区水资源配置工作和田间工程配套,确保到2012年工程全面建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l9万亩,实现年调水任务2.19亿立方米,解决榆中、会宁、安定、陇西、渭源、临洮等6个县65万城镇人口、90万农村人口的生活及工业用水;引大入秦工程近期着力抓好供水结构优化调整工程建设,在五年内全面建成并发挥效益,实现年调水4.4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70万亩以上目标;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快田间配套步伐,全面实现新增灌溉面积40.8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5.4万亩的建设目标;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抓紧完成剩余田间配套任务,实现新增灌溉面积l2万亩,有效解决沿线东乡、和政、临夏三县人畜饮水;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优先在玛曲、碌曲、夏河、卓尼、临潭和合作共5县1市项目区内启动游牧民定居工程,逐步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和生态保护支撑体系建设等工程,近期治理达到遏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趋势的目标,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草场和森林资源,充分发挥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和黄河、长江上游河源区的作用。另一方面,积极谋划和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盐环定场黄二期工程加强向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的汇报衔接,积极配合做好环境评价、土地预审等工作,争取及早开工建设;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抓紧争取资金、完成剩余“退耕变‘节水”’工程的同时,全力配合黄委会做好二期项目争取工作;及早谋划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抓好灌区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发挥已有工程效益。在河西和沿黄提水灌区实施好国家重点支持的1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项目资金支持,实施5处5—30万亩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省内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扶持全省50处1~5万亩灌区和万亩以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同时,按照国家总体要求,三年内完成我省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7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大中小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小型水利建设途径,力争5年内将有水资源条件的l00万亩旱川(塬、台)地发展成水地。

三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以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契机,以张掖、敦煌和武威三市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酒泉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为重点,在河西地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2提高到0.56,逐步减少农业用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创建河西地区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省内其它区域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努力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工作,在重点流域和电力提灌区积极推行高效节水技术。在广大旱作农业区,积极推广旱作农业节水技术。要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重点,5年内力争推广面积达到l000万亩。适宜雨水利用工程的地区,加快干旱山区抗旱水源和集雨节灌工程建设。

四是加强基本农田建设。认真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五年内开发整理土地67.5万亩,其中新增耕地30万亩。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快梯田建设。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水土保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口粮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五年内新修梯田300万亩。引导和鼓励农民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二)加强农村能源和生态建设

一是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以中东部退耕还林重点区和陇南适宜建设区为重点建设区域,兼顾河西、临夏、甘南等适宜推广区域,以“一池三改”为基本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四位一体”和“五配套”等模式。五年全省新增户用沼气70万户,新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4000个,其中:中东部退耕还林重点区(庆阳、平凉、定西、天水、白银、兰州等市),新增户用沼气38.5万户,新建2200个村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点;陇南适宜建设区(陇南市、甘南州舟曲县、迭部县等),新增户用沼气9万户,新建482个村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河西建设区(武威、张掖、金昌、嘉峪关和酒泉等市),新增户用沼气16.5万户,新建1000个村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临夏、甘南建设区(临夏、甘南两州),新增户用沼气6万户,新建320个村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五年基本实现每个项目村均有村级后续服务网点、服务工具和服务人员的目标。

二是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抓紧抓实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兑现工作,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开发,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后续产业建设,解决好退耕农户、退牧户的长远生计问题,将退耕还林延伸到林草、林药间种。同时,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按照国家批复规划面积组织实施,使农民从工程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在粮食生产区有针对性地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确保粮食的稳定高

产。天然林保护工程要以全面落实好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为核心,加快公益林培育步伐,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是发展循环农业。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建设技术,实现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梯级利用、集约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转变。河西地区(酒泉、张掖、武威三市)与农村沼气建设相结合,五年建设循环农业示范点50个,重点推广“制种废弃物-有机肥¬-种植业”等循环模式;中部定西市五年建设循环农业示范点25个,重点推广“马铃薯-加工淀粉-废弃物利用-养殖-有机肥”等循环农业模式;陇东庆阳、平凉五年建设循环农业示范点50个,重点推广“养殖业废弃物-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等循环再利用技术;陇南、天水两市五年建设循环农业示范点75个,重点推广“果品-加工果汁-废弃物利用-养殖-有机肥”等循环农业模式;甘南、临夏五年建设循环农业示范点50个,重点推广“秸秆-养畜-有机肥”的过腹还田等循环模式。

四是建立健全森林、草原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森林及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落实管理责任,加强资金管理。近期要切实抓好全省公益林资源调查工作,将符合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标准的林地纳入区划界定范围。力争将我省目前尚未纳入国家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草场和1477.68万亩公益林纳入补偿范围,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草原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带来的实惠。

(三)加强农村安全饮水、道路和农电建设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五年内在全省13个市(州)、85个县(区)修建集中供水工程1216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5610处,解决5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稳步提高村镇自来水入户率,使农村饮水安全程度大幅度提升。同时,加快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建立完善主要河流水功能区划,入河排污总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水环境预测、预报、评价、管理、服务体系,制定重要供水水源地的保护制度,使饮用水源区水质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

二是加快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和通乡通村油路工程建设。按照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要求5年内新建、优化、改建农村公路37421公里。其中:通乡油路7154公里,通村油路10800公里,通达工程l2067公里,养护维修工程2000公里,改建提高等级5400公里。

三是提高农村电网改造进程,确保户户用上电。对居住相对集中、距大电网相对较近的约0.58万无电户。采用大电网延伸方式解决通电;对居住极为分散、距大电网过远、大电网延伸无法保证供电电压的约0.88万无电户,采用风光电、小水电等其它方式解决用电。同时配套解决扶贫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搬迁农户的用电问题。

(四)加强农村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退市还路”等工程建设。继续深入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产品批发市场两大系统建设和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农家店、农资店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覆盖范围,今年将实现从63个县(区)扩大到73个县(区),覆盖率达到84.9%,五年内力争全部覆盖。依托甘肃省新农村商务网络优势资源,加强与市州涉农网的紧密合作,定期汇总信息,建立连接全省、辐射乡村的新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通过配发手机短信特服号、在大型区域性或专业性批发市场配置无线多媒体显示屏等,建立起政府、企业、农户、市场多向连通的信息收集网络。同时,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通过“双百市场”和“退市还路”工程的实施,改造提升大型批发市场和乡镇集贸市场功能,带动农民围绕当地市场需求开展多样化经营和服务工作,解决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有效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二是推进供销社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加快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构筑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体系。重点建立以省农资公司及市、县、社农资公司为龙头,以基层供销社和村级服务站为基础的农资连锁经营体系。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使供销社系统的化肥经营总量继续保持在社会份额的80%以上,连锁销售额占到农资类销售总额的80%以上;围绕区域特色农产品和支柱产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产品经营企业、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社,把农产品的收购、加工、贮存、销售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农产品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各类农产品协会和农民经纪人协会,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信息、科技和农产品产加销等综合性、系列化服务。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使其成为农产品购销和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头人。继续扶持、建设大宗骨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行“订单农业”,引导农民按需求组织生产。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发展新的各类各级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大中城市探索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本着“开放办社”的原则,构筑日用工业品连锁经营体系。培育经营日用消费品经营龙头企业,建设配送中心,改造和提升村级综合服务社,发展城乡双向流通。用五年左右时间,发展龙头企业100个,发展2000个小超市、便民店。

三是加大惠农力度,全面落实“绿色通道”政策。按照省政府以及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开辟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政策,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减免政策,改善“绿色通道”服务设施,提高文明优质服务质量,切实保障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优先通行,积极支持鲜活农产品快捷、顺畅、低成本流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是继续加强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集中力量整县推进的方式,在2010年前确保完成的41122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任务,2007年、2008年两国家下达我省22400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补助资金l.12亿元已经到位,省、市、县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确保今年年内任务如期完成。2009年一2010年,将全面完成剩余18722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2011年至2012年,着力解决20户以下自然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力争到2012年,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以上。

五是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以农业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建立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农业政务管理服务系统和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增强“l2316”热线服务“三农”的功能。通过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和金农工程的实施,完成1个省级、87个县级农业信息站和4461个村级信息点建设,到2012年,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90%以上的乡镇和70%的村。

六是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减少气象灾害损失。全面启动实施“甘肃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建设集应急预警指挥、气象灾害监测、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气象灾害专业服务和技术保障等六位一体的气象应急响应服务系统。为社会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启动开展“卫星数字音频广播系统(DAB)试点”工作,解决现有其他方式(如手机短信、电话等)无法覆盖边远、偏僻农村、牧区、荒漠等边远地区的缺陷。建设全省“农信通”气象预警系统,先期在渭源、华亭、陇南二县一市建立150个试点,建成全省气象灾害实景监控系统,在全省各市、县建设81个气象灾害实景监控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2008年建成全省气象预警手机小区广播系统.在全省建成30%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2008年底建成“个市一县可视会商系统。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的思路,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一是继续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与国家对口部门的汇报衔接工作,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家在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上对我省有所倾斜,确保每年争取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各级政府要确保每年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呈递增之势。对一些大型工程的建设资金,省上应设立专项予以支持。对中小型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要统筹兼顾,资金安排中保持一定的比例。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企业、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三是整合支农投资,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不断总结经验,推广“临泽模式”,按照“渠道不乱、职责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坚持省级协调,县级整合、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切实解决支农投资管理多头、使用分散、整体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篇2

截至2007年,中国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经达到46.4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83%,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3.50%。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02亿吨,比2006年增长0.72%,较1980年增长了1.81亿吨[1]。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从而有力的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农民的农业收入的增长。

2.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在目前中国农业小规模经营、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产品的特殊性等条件下,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将成为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

(1)从价格方面来看,一方面,由于农产品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所需,关系到国计民生,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虽然政府在特定时期(战争、自然灾害等时期)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来刺激农业生产,但是政府无法长期将农产品的价格定位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产量大,产品的差异性比较低,农产品市场是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形态。在这种市场形态中,每一个生产者,也就是农民,都不能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比较高的利润,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垄断力量,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总之,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的价格会保持在比较固定的低水平上,农民无法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高收益。

(2)从产量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中国农村目前的经营形态下,农民经营的土地面积有限,这意味着单位农户所拥有的土地的生产能力有限,虽然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存在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中国土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众多,要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还需要一定时期的调整,因此,中国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还将长期存在。这种小规模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户不能够通过扩大土地面积来扩大产量。另一方面,除了通过扩大土地规模,农民还可以通过追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来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或者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提高产量。但是,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同样是由市场所决定,即使通过政府的力量,也无法把它们的价格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提高耕地质量又是长期性的努力才能见效的措施,这就决定了农民通过追加生产资料的方式来提高利润的空间有限。因此,在中国农业目前的经营形态下,虽然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它并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农村基础设施的内容及分类

农村基础设施(RuralInfrastructure)是指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使用期限较长的设施。它是向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证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与“私人资本”相对应,它被称为社会间接资本。通常纳入到农村基础设施范畴的主要内容可细分为三类:一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村水利和农户用水设施、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等;二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如医疗卫生与体育设施等;三是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如教育、道路和通信设施等。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下,通过增加总收益来提高农民的利润空间是不太实际的。由于农民的农业收入是农业生产总收入和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差额,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必将成为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

农业基础设施作为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设施,与农业生产总成本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科学、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的直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这主要体现在:

(1)农村基础设施中的水利、气象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旱灾已经成为中国覆盖面最广、成灾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而且受灾面积逐年扩大。1949年——1998年,中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3.2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1/5,其中成灾面积1.31亿亩,全国平均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1238万吨。50年中有10年发生严重干旱灾害,受旱面积均超过4亿亩,成灾面积超过2亿亩,相当于五年发生一次重旱。2007年中国旱灾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4.14%,其中旱灾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3.28%[1]。旱灾面积的扩大,尤其是成灾率的攀升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象条件多样,农业发展不平衡。尤其在西部地区,农业主要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更加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民农业收入。

(2)农村基础设施中的仓储、市场、交通等设施,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在中国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想致富,先修路”的标语,由此也可以看到,农民已经意识到道路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很多农村交通设施落后,乡间道路缺乏有效的专人管理,使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导致了农业耕作成本的增加。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与农业销售、运输成本有关。如果没有进行深加工,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是比较低的。这也是中国农民收入长期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实行的针对“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措施,如: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实际上都是为了扩大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农业收入。但是,如果没有完善的市场、交通和仓储设施,优质的农产品就会因为过高的运输成本而无法走出原产地,更加谈不上增加附加值和为农民增收。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可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部分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诸如修建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等项目均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加强其建设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中国长期实行的“以工代赈”扶贫工作的成果可以说明这一点。截至1997年,国家以工代赈累计投资98亿元,各级政府的配套投入也在1:1以上。1996年中央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总规模为98.5亿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亿元,占总投入的40%。由于实物携带上的方便,1996年以后,以工代赈全部改为支付资金。全国共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200亿元,国债资金50亿元。从2001年开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以工代赈的投资规模,每年除从财政预算内安排40亿元资金外,还从国债中安排20亿元,在基本农田、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牧场建设、人畜饮水等方而,帮助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和2002年国家又从国债资金中安排10亿元搞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2003年又增加了5亿元资金[3]。以工代赈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落后而貌,在促进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而,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和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政府明确规定,在继续加大对重点贫困县扶持的同时,适当扶持其他贫困地区,新阶段的以工代赈工程还在继续。

4.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在农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这表示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使农民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在中国占全国总人口63.8%,户数占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费普遍高昂。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而且高昂的电费对农户的实际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2007年中国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的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的台数分别为45.94,94.38,和26.12,2007年中国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的这三样耐用消费品的台数分别为96.77,137.79和95.03,二者相差仍然很大。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40.36元,相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25元高出一倍[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却要比1991年的价格低很多,可见,主要影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量的因素不是耐用品的价格,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9年12月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电价每调低0.1元,农户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370元、667元和909元,由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带来农民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消化家电业的过剩生产能力。

5.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中国农村人均耕地稀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很低,单单依靠农业收入是无法快速提高农民收入,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三农”问题的。这是影响中国农民增收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次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中国农村二三次产业的发展却受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制约。近几年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二三次产业收入所占的比例稳定在20%左右,呈现下降的趋势:2000年二三次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例为2000年为23.58%,2005年下降到20.32%,2006年略有回升,为21.22%,2007年再次降为20.45%[1]。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农村乡镇企业体制落后等原因有关,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达不到农村二三次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水、电、气、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硬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就会导致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不足,招商引资成为空谈,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困难,产业升级难以实现,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难以改变等等。由此可见,要改变农村二三次产业发展举步为艰的状况,必须首先从基础设施抓起,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搞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这样才能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增强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比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和推广新品种可以提高土地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劳动力使用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增加生产收入。就中国农业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相对于农村另外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机械和化肥来说,劳动力是一种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这三种生产要素具有替代关系。绝大部分农活,如:脱粒、收割、播种等等,既可以通过机械完成,也可以通过劳动力利用手工完成。如果农民的身体较好,那么他们就会选择相对便宜的手工工作,从而可以节省支出,提高收入。同样,如果农民的身体条件较好,他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使用,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农业成本,更有利于减少农产品的化肥污染,在倡导绿色消费的今天,农家肥的推广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由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劳动者降低物质投入,节省物质成本,提高收入。

摘要:从收入构成来看,农业收入仍然是中国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加农民的收入首先应当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入手。中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但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平均到每户农民的土地面积并不大,在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减少成本就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加农业收入,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周玉玺,胡继连,周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选择[J],改革,2005(3):59-65。

[3]陈可可,左婷:浅谈“以工代赈”[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1):30-34。

[4]杨林,韩彦平,孙志敏: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56-59。

[5]郎永建,张尚民,李长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2):81-83。

[6]鞠晴江、庞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89-92。

[7]孙开、田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18):11-18。

[8]徐克勤: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创新初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3):20-21。

[9]徐梅:论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分工合作[J],天府新论,2005(2):46-48。

篇3

(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大幅增加,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浙江省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龙头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底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达96.2%,有60%以上的村通村道路达到四级及四级以上标准;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累计达到1050万人以上,有60%以上的农户饮水经过检测;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全省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宽带行政村通村率达到86%,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170万户,各级农民信箱联络站建立率达100%,行政村联络点建立率达99%以上,农民上网就可获得农技推广、农产品营销和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各类农业服务;全省66.4%的行政村实行了垃圾集中统一处理,15.4%的行政村实行了农村污水处理。陕西省这几年也把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目前全省已有46%的行政村建成了通村公路,村庄内部道路硬化率达到14%;55%的农村人口喝上了安全的饮用水,79%的行政村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电网改造覆盖率为78%,43%的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24.9%的行政村实行了垃圾集中统一收集处理,建设村庄排水管道1056.7公里,34.8%的农户建成卫生户厕。

(三)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十五”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城乡公共服务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新建和改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浙江省加快推进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全省中小学数量由4万多所调整为9000多所;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四项工程,各级财政2005年至2007年投入资金36亿元,新建、改造学生公寓和餐厅279万平方米,有17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获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资助,为89.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了爱心营养餐,有21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接受了素质提升培训;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基本形成了每个乡镇办一所公办卫生院,每个村建一个卫生室、有一名全科医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陕西省建成300多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惠及32万名学生;投资5.1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程覆盖全省11个市区、91个县和22000所农村中小学校;建成24家县医院、13家县中医医院、18家妇幼保健院和941家乡镇卫生院;新建文化馆、图书馆43个、乡镇文化站200个,维修改造48个文化馆、10个影剧院,发放了22辆电影流动放映车。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从浙江这样的经济发达省份的农村来看,基础设施也很不完善,目前仍有40%左右的村内道路需要硬化,还有50%左右的行政村尚未通公共交通,还有30%左右的农户自行解决饮用水问题,还有30%左右的行政村的垃圾未实行统一收集处理,还有80%左右的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放,还有50%养殖业的自然村尚未实行人禽、人畜分离,还有40%左右的农户尚未进行改厕,还有90%左右的农户从未上过网。

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涉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又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而每个层面又有许多新的内容,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一)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我们在调研中深深感到,如果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首先搞好,现代农业建设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对中西部省份来说,农民增收仍然大部分来自于农业,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更为紧迫。同时还必须看到,如果农村的交通、电力、供水等设施不首先改善,就很难有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繁荣兴旺;如果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不首先搞好,就很难有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我们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

(二)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在增加。据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调查综合汇总分析,目前,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一个需求是有关民生改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村内道路建设、自来水供给、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垃圾收集处理、改厕、路灯亮化、通公共交通、电网改造、有线电视。这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我国是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的消费是否旺盛,直接关系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投资量大、涉及面广的项目,全面推进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条件,而且能全面拉动农村的生产性和消费性投资建设,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

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当前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必须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要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做到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财政增收形势较好的有利时机,针对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力争在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动物疫病防控、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同时,国家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研究,研究推广一批适合农村、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实用技术,提高建设的科技含量。

(二)要切实摸清基础设施的底数。浙江省近年在全省组织了大规模的农村基础设施调研,调查内容分为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以及问卷调查等部分,实际涉及36个县、22个县级市、28个市辖区、32449个行政村、115582个自然村和1077万户农户、3388.17万人。通过这次调查,掌握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基础数据,为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建议各地以县(市)域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现状调查,摸清农村的通路、水、电、广播、电视、电信,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现状,利用调查结果,建立准确翔实、便于查找分析的基础数据库,以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着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篇4

二00五年十二月十日

某某镇2006年移民点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某某镇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编制单位:某某镇政府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期限:一年(2006年)

实施单位:某某镇某某村、中沟村、观蒲村、泥沟村

二、项目背景

某某镇现有移民400多人,形成移民点5个,分别位于横沟村新四组、某某村十组、观蒲四组农场、中沟村六组和泥沟村四组。近年来,通过多方支持和移民们的辛勤劳动,移民点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我镇对移民点的建设也非常重视,积极争取国家“三西”扶贫资金,先后完成观蒲村移民点水塔、渠道建设,某某村移民点道路及人畜饮水设施改造,横沟村移民点水塔等项目的建设。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各移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非常落后,移民们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道路难行、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比较普遍。由于镇政府资金有限,以上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因吃水、灌溉等问题引起的群众上访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各村也积极组织村民进行讨论,并拿出了工程实施方案及筹资筹劳意见。为此,镇政府决定2006年争取国家扶贫资金,对中沟六组、横沟四组移、观蒲农场、某某九组等移民点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以解决各移民点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观蒲农场移民点道路建设。新建观蒲农场至观蒲五组道路1.3公里、桥涵2座;

2、中沟村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50立小型水塔1座,新建道路2公里,改造人畜饮水管线2000米;

3、某某村移民点水利设施建设

改造原有机井1眼,配套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高压输电线路1.2公里,新建“u”型渠道2公里;

4、泥沟村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道路2公里,改造人畜饮水管线4500米,衬砌农渠(c段渠)2.4公里。

四、实施期限及步骤

项目计划实施期限为一年(2006年)。项目计划批准下达后由有关各村分别负责实施,争取于年内完工。

五、投资概算及来源

项目总投资85.13万元。其中:观蒲村道路建设10.05万元,中沟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25万元,某某移民点水利工程建设18.5万元,泥沟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31.58万元。

资金来源:自筹30.13万元(包括受益农户筹资筹劳),申请国家扶贫资金55万元。

项目投资概算见后附投资概算表。

六、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投资意义为巨大的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将使各移民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移民点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设施环境,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劳动技能得到大幅提升,这将推进我镇及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七、项目管理

项目获得批准后,将在项目建设上执行“四制”管理,将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要求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贯穿始终,严格执行。在项目的资金管理上保证做到专款专用,项目管理单位、承担单位将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保证资金安全使用,圆满完成项目建设工作。

某某水利站负责水利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技术设计,并负责完成观蒲村道路路基实地测量。市农林局和某某镇政府作为项目主管单位,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组织项目验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格控制资金使用方向,做到“三到位”即资金到位、建设到位、服务到位。

附表1

某某镇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概算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工程量

单位

单价

总投资

备注

1

观蒲村道路建设

1.3

km

105000

2

中沟村基础设施建设

250000

2.1

50立水塔

1

60000

60000

2.2

道路

2

km

170000

2.3

人畜饮水管线

2

km

20000

3

某某村水利设施建设

km

185000

3.1

原机井改造

1

50000

50000

3.2

变压器

1

15000

15000

3.3

高压输电线路

1.2

km

50000

60000

3.4

渠道建设

2

km

30000

60000

4

泥沟村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

315800

4.1

道路

2

km

170000

人畜饮水管线

4500

m

10

45000

渠道

2.4

km

42000

100800

篇5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它由交通邮电、商业服务、农村水利电力、农村能源、生态环境、科教文卫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组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农村内需的启动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协调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增加收入不可缺少的基础。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存在着两套完全不同的公共产品机制,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导致民主意识薄弱,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GDP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耀眼成绩下,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越来越凸显,城市在快速发展,农村发展仍然缓慢。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城乡差距大。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发展中的中国是农业大国,根据统计到09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有全国人口的70%,全国有34301个乡镇,60547个行政村。到08年底,我国还有200多个乡镇、48000多个村庄都没有修通公路,13000个村庄电力没通,4万个村庄没有电话,300多个乡镇没有卫生原,1.3亿农户燃料问题没有解决,甚至60%的县都还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厂,还有将近50%的建设村没有通自来水。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医疗水平上都远远的落后于城市。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交通、水电、通讯一家燃料等这么基础设施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很到的差异。农村基础设施和居民生产与生活直接相关,是城乡居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因为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现如今的社会各村必须领会和充分利用中央的扶持政策,坚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积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全面有效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在我国的中西部农村地区较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言,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要少得多。所以想要减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目前还是比较的困难,因为西部地区受到严重的资金限制。对于中西部农村的发展政府对政策倾斜和创新融资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落后的农村来说在建设的规划性上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山区县,由于地势特殊,居民居住比较的分散,对于山区的建设也缺乏整体规划,房屋修建、道路河道设施建设都缺乏长远的打算,建筑物排列无序,随意修建房屋,畜牧圈舍大都与房屋相连,缺乏意识等等,这些现象严重的影响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上主体单一。农村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当中,由于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所以老百姓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思想不积极,并且各个村集体和村民们在参与修建基础设施的时候都不积极,导致在修建过程中建设力量薄弱。而各村委会的“一事一议”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有利的运用,因此在筹集资金修建基础设施的时候资金困难,致使公共的修建存在严重的问题。再加上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使得农民的生活条件本来都不富足,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用来修建基础设施。各村委会对各自的生态、旅游等可以加大经济发展的行业,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充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并且修建村里基础设施外来企业大都不愿投资,因为在边远山区投资风险大资金回笼速度慢,这也是建设资金缺乏的一个原因。

在农村由于人们思想觉悟不高导致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破坏严重。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协调能力不强,就连一些通村工程、饮水工程都要多村多乡联合才能够完成。但是由于各村分散争取国家资金,只看中眼前利益,导致各个项目的人为分裂,在修建中自然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在修建通村公路的时候,出现的断头路就是因为各村的分散争取资金造成的。这类问题在农村修建基础设施中并不少见,因为人为的分裂以及区域划分的阻隔,造成的各乡镇、各村、各乡之间难以沟通,所以对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而然的就造成了严重的人为影响因素。并且在修建基础实施上也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占用不必要占用的土地资源。

在修建起的农村基础设施上,由于村内管理基础设施能力不强,导致损坏严重特别是在公有设施上,国家也缺乏一系列的公有设施保护制度。再就是自然灾害的损坏,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差,在受到自然灾害对基础设施破坏的时候,及时修复欠缺。使得公路、水电线等等破坏相当严重,需要连年重建,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国家资金。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而当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主要是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存量。农村基础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和开展。首先要利用政府的政策作为引导,创造一个和谐的融资环境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期限长、盈利能力差、投资风险大等不利条件所以是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的。在财政上当地农村想要吸引非财政资金进入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领域,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独特性质,使得非财政资金融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的困难,所以要吸引非财政资金的融入就必须要有吸引力的财税优惠政策以及和谐的融资环境作为前提。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者的财税优惠力度,以及建立和完善政府担保机制,还要完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调整农村产业部局以招商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实现城镇化。农村招商引资能够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会得到充分的利用,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随着农村产业的逐渐增加,会大力的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达到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目的。

科学规划建设项目,协调建设进度。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意见不一的问题,实现山水林路田的整体开发。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整合资源综合项目整村建设的思想。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建设工程,集中力量统一建设。

在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政府要建立“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要以农民的需求为主从而确定基础设施投资项日的内容、数童和投资额。“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以基础设施投资目标确定满足农村的社会生产以及农民的生活需要的需求,从而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对于农村修建不必要的面子工程要坚决便面,并且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时候要合理允许农民投资兴办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原有的集体财产管理权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让农民自主经营管理,使用有偿服务。在市场上开放建设基础设施,谁投入谁受益的权利,充分吸收民间资金的融入,补充政府资金的不足。改变原有的产权制度,施行市场管理化,对个人投资的政府实行补贴政策,从而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应该顺应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工补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合理投入使得农村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切合利用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扶持一两个产业,起到对各个产业的示范作用。把每家每户分散经营密切的与各村龙头企业相互结合,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各村的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解决增收问题。让农民的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成本降低,对于市场的风险活动也要降低农民的参与,切实的做大做强龙头产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论

农民的增收问题在“三农”关系中处于首要地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要想推动农民实现小康水平必须解决农村中基础设施的落后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对于农村目前仍然存在的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的道路不通的问题,农村的自流灌溉低,排灌设施老化、设备陈旧、耗能高,教育设备落后等现状,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政府加强政策的领导以及在各个方面施行政策协调,才能够让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峰. 融资方式的创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路径选择[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7(04)

[2]韩云虹,吕秋芬.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选择[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3]杜君楠,阎建兴.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行为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篇6

“基础设施”一词最早见于19世纪40年代初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一个国家发动和应付战争能力的研究。在《韦氏辞典》(Webster’s Dictionary)中,基础设施被界定为“由基地、服务训练设施等构成的整个系统,用于部队的军事行动”。而对于基础设施问题的研究,最早给予广泛重视的是发展经济学家。他们对基础设施理论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早期重农土义经济学家魁奈 (FQuesnay)在论述农业资本时提出的“原预付”(仓库、房舍等固定资产)的概念”,以及亚当・斯密 (Adamsi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述的公路、桥梁、运河等公共设施,实质上就是基础设施上。19世纪中期,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一罗丹 (Pau1NRosenstenRodan)在总结早期经济学家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先行资本”概念,它所指的是在一般的产业投资之前,一个社会应具备的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他认为社会先行资本包括诸如电力、运输、通讯之类的基础工业,它构成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结构,是作为一个国民经济总体的分摊成本,农村基础设施及其分类。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

中国是农业大国,根据2009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我国乡村人口有9.5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全国共有34301个乡镇,60547个行政村。截至2008年底,全国还有超过200个乡镇、48000多个个村庄没有修通公路,13000个村庄没有电力供应,1000万人仍为无电人口,4万个村庄没有通电话,300多个乡镇没有卫生院,1.3亿农户燃料问题尚待解决,超过60%的县没有达到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接近一半的建制村没有通自来水,自来水累计收益人口不足6.3亿,超过40%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此外,农村地区教育医疗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城市水平,在全部农民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不足五成。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从总量和投向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以2008年为例,东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484.1亿元,中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224亿元,西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159亿元。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现象更为严重,但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资金来源的匮乏,使得东中西部的差距在短期内很难缩小,可以说,对政策倾斜和创新融资机制的研究对于与中西部农村来说意义更为深远。

三、构建农村基础设施政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农村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是当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和开展。

1、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创造和谐的农村基础设施融资环境,创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机制,破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题,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具有投资期限长、盈利能力差、投资风险大等不利条件,要吸引非财政资金进入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必须依靠有吸引力的财税优惠政策和和谐的融资环境作为保证。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者的财税优惠力度;建立和完善政府担保机制,营造和谐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环境;完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2、调整农村产业部局$以招商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要实现城镇化,必须进行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化发展*当招商引资到乡镇后,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随着产业的做大,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产生城镇人员的集聚性从而达到城镇化的目的。

3、“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是政府要以居民的需求为主确定基础设施投资项日的内容、数童和投资额。这种决策方式将基础设施投资目标确定为满足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消费需求,以达到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按照私人产品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公共产品“虚拟”供需曲线,得出公共产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所有人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边际转换率。虽然在基础设施的消费者和供应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供应者难以取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但可以采用迂回的解决方式,例如前述的“投票模型”等,即在两者之间插入一个媒介,运用民主机制进行公共选择,最大化显示消费者对基础设施的偏好信息。

4、以工补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应顺应产业的发展思路,利用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发展进行投入。要根据当地实际,主攻一二个产业,起到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作用,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龙头企业相结合,帮助农民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降低农民从事市场活动的风险,达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结语:在“三农”关系中,农民增收是“三农”的首要问题。要使农民增收,解决农村中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是推动农民奔小康的有力举措,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还大量存在着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的道路不通,农村的自流灌溉低,排灌设施老化、设备陈旧、耗能高,教育设备落后等现状,只有通过加强政策的领导和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将农村基础建设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7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在政府和项目公司之间达成协议的前提下,由政府向项目公司授予特许权,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以回收投资并获取利润,当特许期限期满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所有,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借鉴BOT融资方式在国内外的一些做法,探索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相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仍是远远不够的。“十五”时期的投资力度更大一些,初步测算,全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大约为4500亿元左右,其中各级政府的财政性拨款约2000亿元,中央政府直接投入1600亿元,财政性投资合计3600亿元。按照10亿农民和5年投资期计算,每年投资量似乎很高了,达到了72亿元,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除了中央政府投入基本上可以保证外,各级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其投入是很难保证的。到2006年底,全国农村还有7%的行政村不通公路,46%的行政村不通自来水,3亿左右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数千亿元,人均投入量是农村的几十倍,档次和规模均远远高于农村。这与我国农村具有近10亿农民、占据着全国近70%人口的现实极不协调,更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去甚远。这些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总量和相对量是远远不够的。

导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和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投入不足;二是投入机制的制约,中央和地方投入职责不清等问题突出,再加上地方政府财政困难,致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过度依赖中央,地方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投资主体单一,缺乏多元化投资。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融资的必要性

1.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短缺的前两个成因可以看出,中央及各级政府资金、财力有限,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不能完全独立承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而BOT模式恰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设资金的短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2.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基本上是政府免费供给,致使需求无度、消费不讲节约,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低下。BOT投资机制使公共产品部门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公共产品国有民营的运作方式,实现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和项目建设质量,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3.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多基础设施无人维护,年久失修,功能缺失,寿命缩短,甚至有部分基础设施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引入BOT模式后,在协议、契约的约束下和个人利益驱使下,这一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4.作为发展中国家,以BOT方式吸引外资建设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可使公众得到更好的服务,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长远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BOT融资不构成政府外债,政府不必为偿还债务而苦恼,并将项目的部分风险转移给了私营发起人。

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稳定增长。我国农村水利、交通、能源、教育等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除政府财力有限、投资不足外,还有政策性原因,即对非政府、非国有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的限制。实施BOT模式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加快制度创新,打破单一投资体制形成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垄断局面,形成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三、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融资的有利条件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采用BOT方式已具备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利用外资方面,我国政治经济稳定,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健全,这为利用外资进行BOT融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利用内资方面,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有着广阔的前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BOT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包括:

1.国内资金宽裕。这可从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国内储蓄状况得到体现。在对外贸易方面,从1990年开始,中国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外汇储备连年增加,2004年底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2006年2月底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达到10663亿美元,截至2007年3月未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202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运行报告)。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由1990年的7034亿元增至2005年的141050亿元,年均增长31.8%。1997年国内储蓄率高达41.2%。与时同时,除1993年外,其余各年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皆高于新增贷款,而且这一存贷差的规模正在扩大,储蓄存差已从1991年的341亿元增至2005年的92472亿元(樊学栋,2006)。社会资金相对宽裕。

2.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成长迅速,已具备相当实力。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到199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非国有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0%、60%、50%。据统计,2002年仅民营经济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48.5%,近几年来,呈稳定发展态势。另外,其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也都有了长足发展,这为开展内资的BOT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已具备相当规模。BOT方式的突出特点是负债比例高,它的发展需要有能够将充裕的资金有效地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和市

场。而近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证券市场已具备相当的规模,资本市场逐渐规范成熟,市场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这些都为采用BOT方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进行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

4.农村基础设施对私投资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巨大,经营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长期收益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对私人投资者有一定吸引力,国内、外私营部门愿意采用BOT方式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有国外BOT项目的成功案例及国内BOT项目的尝试经验可供借鉴。国外利用BOT方式建设的项目已经很多,如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澳大利亚的悉尼过海隧道工程等。在我国,自1984年的广东省沙角B电场第一个采用BOT方式以来,我国也进行了多起BOT试点项目,其中不乏成功案例,这为我们利用BOT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用BOT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BOT模式引入我国虽然已经20多年,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仍然处于尝试阶段,并未推广成型,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更是很少应用,而且其运作复杂,涉及面广,参与方多,项目周期长,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BOT模式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对BOT的建设方式及其意义认识不够;有关BOT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BOT方面的专业人才,未形成适合中国国情BOT运作方式;面临的风险尤其是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除了要完善我国BOT的法律保障体系,设立专门的BOT项目主管机构,对BOT进行管理外,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对BOT融资模式的认识。农村地区对BOT投融资模式知之甚少,为了促进人们对它的认识,可设立一些BOT项目咨询机构,负责BOT融资模式相关知识的咨询和宣传,让地方政府相关人员了解BOT融资模式的运行方式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加速BOT模式的引进。

2.对BOT项目提供优惠政策。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具有外部经济性,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另一方面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生活水平较低,基础条件较差,地貌复杂,交通不便,运用BOT方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还处于摸索、试探阶段,这就决定了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的BOT项目成本和风险较高,收益率较低,投资资金回收较慢,因此政府应对BOT项目给予政策上的鼓励支持,提供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BOT项目更加宽松的条件。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到:第一,给予BOT项目一定的税收优惠。例如对农村基础设施新上任的BOT项目,从赢利年份起享受一定的优惠所得税率等。第二,适当延长BOT项目收费经营期限。

篇8

农村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与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产品,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基本条件[1]。我国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无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普遍滞后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落后状态,在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基础设施落后或不完善而造成返贫现象[2]。相比于城市,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现象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一是供水设备不足而导致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的道路状况普遍较差,村与村之间在没有通公路的地方普遍是土路,并且路况很差。而有些行政村,虽然通了公路, 但管理效率往往极低。三是农村部分电网设备陈旧、没有正常的供电制度,不能保证日常的生活工作需要,经常发生停电,同时电价过高;四是农村的信息传递功能落后,电话手机的信号不稳定,电视收到的频道又极为有限。总之,农村与城市相比,基础设施普及率不高,质量上差距较大,至少过后城市十多年。

2.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尽管多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很多方面的建设资金来源仍然以民间自筹为主,例如乡镇道路、农村文化、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农业技术服务等等方面。同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面,主要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对于建设的投资力度不足,经常受到财力的影响导致配套资金不到位。另外一方面由于农村自身经济基础较弱,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来发展基础设施,但是农村数量众多,政府的补助投入又有限,不能保证投入到每个地区。

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业部门的特殊性难以吸收社会资金

和城市相比,农村的地理条件有很大差别,人口众多,村庄分布不均,有些分布在丘陵、山区等地,其中的西部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尤为恶劣,水资源贫乏,县、镇、村之间相距较远,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大大增加。例如人口在百人左右的某些北方山区的村庄,自然村之间相距较远,最近的之间也有1公里左右,远的距离有5~8公里,由于这种人口规模和村庄分布,使得农村基础设施无法达到规模效应,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2.尚未制订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政策法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很难统一规划,因为它分别由国家不同部门负责,部门之间又缺少协调配合。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没有出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管理以及招投标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国家级层面上也没有制定基本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纲要。同时,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导致规划的设计水平不高,实际建设工作中随意性现象比较普遍。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具体措施

1.制订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法规

政府要尽快出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强法规建设,依法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发展。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制定《农业投入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规范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农民乐于将自己的钱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改善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

2.加大投资力度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途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力度,努力完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不断增加中央预算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对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稳定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投资金的来源,确保基础设施的中央财政支持力度。

3.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要在全国性的规划指导之下进行具体规划。围绕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标准,做好县域城镇体系的规划、乡镇总体的规划、村庄建设等各类规划工作。其次,应该根据具体乡镇的自身情况制定综合规划,充分考虑村与村之间、镇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的基础设施衔接问题,统一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类知道,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人文、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还要确保具体规划与社会发展和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衔接。此外,还要加强规划管理,保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重视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升规划的监管水平,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

4.不断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阻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采用多主体筹资形式,完善包括市场、财政、非政府组织的渠道以及加强有偿筹资、征税、使用付费等手段融资。应更多地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特别是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发掘新的投融资方式[3]。借鉴一些常见的BOOT、BOT、PPP、股权融资等多种模式,形成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对于经营性中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可以选择现金流量好、盈利能力强且有助于引用新技术的项目使用PPP方式。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民间资近引入激励机制,采用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民自愿出工、出资的方式从事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中央今年预算内用于改善农村基本条件的建设资金总量要高于上面,明确提出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基础设施项目库,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及时掌握上级对口部门关于支农资金的投向问题,积极争取中央以及省级财政下拨资金中的各项支农资金。

参考文献:

篇9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产生的影响

1.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包括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多方面内容。农村经济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注重加强对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程度,因为基础设施是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对助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指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对推动农村全方位发展有利的各项设施和措施,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水平,助推经济健康发展,将高科技的先进技术应用到农业农村生产当中,真正实现农业操作的自动化、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了改善农村面貌,进行有效的规划,建造加强垃圾分类处理,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简单说来,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水平。未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从“三农”问题角度入手,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开展针对性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更好地梳理农村经济发展的全部脉络,保障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1]。

1.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产生的影响

加大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地区服务职能、服务效率,促进农村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反映,也有利于增加广大基层群众的经济收入,助推乡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诸城市下大力气划拨出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不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更好地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生态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强化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80%的村庄达到潍坊市一类村庄标准。完成农村改厕12万余户、建设农村公厕171座、生活污水治理村庄477个。30%以上农村居民实现清洁取暖。社区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改造提升农村社区服务中心92处、卫生室150处。统筹基础设施建管,推进水、路、气、暖、物流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管护。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大幅提升,为农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让美丽宜居乡村创造美丽经济。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这种问题如果得不到高度重视,势必会对未来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滞后是制约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基础设施配置不合理,存在总量不足,农村生活设施建设任务有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结构不平衡,项目基本是直接服务于农村生产生活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在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种服务设施投入存在不足,在整体布局上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和设计,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难以和当地的实际农业发展相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存在老化现象,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科学的后期管理,导致有的工程成了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2],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入使用之后,短时间内出现了运行障碍、缺陷,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同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铺张浪费,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2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中央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各地抓住利好政策,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等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在具体工程建造过程中,经常存在资金供给不足或者各项资源利用不到位的现象。广大农村地区所建造的各种基础设施普遍表现为运行效率相对较为低下,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边远地区,由于受到建设资金不足和当地农业发展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滞后性、效率低等特点,有的工程还存在建设完成能不能有效运行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造成了设施建设效率低下,建设质量相对较差,项目后期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影响到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进程,既浪费了国家资金,又影响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2.3地方政府部门的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程,一旦脱离了政府部门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步履维艰。但从当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地方年度财政收入限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不足。由于扶持力度不足,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执行和实施,政策落实不到位,难以落地,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影响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同时也对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制约。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各个工作部门的具体职责,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作用,加强对资金资源项目的有效整合,形成合力,不断向前推进,切实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级政府部门应该对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负总责,并将建设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明确建设工作,重点落实各项责任,强化保障措施,在人员部署、人力资源组织、财政安排方面进行有效协调。另外,应该因地制宜地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技术扶持和技术引导,积极扶持新科技新技术的有效应用[3]。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不断加强技术革新,积极开展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技术革新创造更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提高基础设施的运行水平。

3.2完善投入机制

为了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应该加快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投入机制,实现对各项资金的针对性整合,要按照专项资金专用,用途不变,统筹合理安排,集中投入,集中使用,形成合力的原则,针对性地利用好各项资金资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还应该加快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引导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按照谁投入、谁运行、谁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基础设施的针对性管理,保证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运行效率。

3.3建立长效机制

应该坚持政府为主导,农民参与为主体,落实各项责任,注重建设成效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城乡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形成全新的公共服务机制,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运转机制,加快培养市场化的运转,维护队伍,提高设备的运行水平。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评价机制,加强对农村建造的指导和有效监督,对于工作不积极,工作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在建造和发展过程中,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技术和政策方面的改进,切实提高整个设施建造质量和建造效率,保证各项基础设施的配置更加合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以此来带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J].农业经济问题,2000(7):2-3.

篇10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协调城乡发展的纽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建设的基础。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末,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失,也有一部分农村存在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损坏严重等问题。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经济发展迟缓。不仅是生产性基础设施缺失,农村的服务性设施也有很大不足。农村医疗条件差,是当时农村的一大特点。在教育方面,中小学教育水平低下,投入明显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无法适应农业的机械化。另外,通信、电网和自来水等维持基本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匮乏,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足。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不通畅,农村自然环境差或资金不足无法修建公路,使得上述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完善,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引进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阶段,要求我们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调整分配结构。同时,要加快农村医疗与教育的改革,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广现代化农业科技;加强农村的组织管理,科学实施和管理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体系,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末期以来,政府在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有所改变。然而由整体出发,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全面的改善,这是制约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政府的投入平均到各级政府后,并不能满足农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需求。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建设了农田灌溉工程以及村级道路整治等项目,虽然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的改善,但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更多的投入。而导致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得建设资金投入明显后劲不足。

(二)缺少科学统一的规划和保障

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体系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规划和强有力的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规划中没有考虑到长远利益,也没有制度的规范与保障,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无法长远的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劳务输出,农村发展后劲不足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力过度转移,造成了当地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市场功能无法有效地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暴露了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严重不足。

三、对加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调整财政政策趋向,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全面,使农民增收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也制约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给予农业和农村健康发展更大的支持。及时调整财政政策,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放到重要位置上。制订改革方案,切实可行地增加农村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拓展农村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国家农业投资后劲不足的制约因素使融资方式单一,政府应该调动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尽可能多的发展农村融资渠道,发挥企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作用。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电网、卫生等设施的投入。各方面一起带动农村经济更快速良好的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总体规划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在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编制一套可持续的系统的规划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在总体上做出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明确分工、规范管理、节约土地、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因地制宜,各部门协调配合,权责分明,调动政府、社会和民众共同参与,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姜轶嵩,朱喜.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2004(9)

篇11

一是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及农村饮水解困的基础上,彻底解决饮水困难,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二是以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落脚点,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力争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以上。三是围绕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抓好集镇供水工程建设。完成12个乡镇集镇供水水厂建设,解决1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强化管理,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水质,发展和扩大供水市场。

二、立足于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大力推进现代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一是围绕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以推进产业化为契机,以增强粮食产量为动力,按照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大力抓好小型灌区建设。突破性地发展“五小”(即小井、小塘、小库、小渠、小窖)水利工程建设,以增强农业作物的抗灾能力;加大现有水库渠网配套工程建设和现有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力度,对水利设施进行大修复、大改造、大配套、大建设、大提高;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u”型渠、滴、喷、微灌等节水技术,并积极推广新一代旱地龙抗旱剂的应用,发展耐旱、耐涝及抗灾作物的生产。二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建设好五大万亩灌区。把灌区生态林网与农村路网相结合,力争把各灌区打造成“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人水和谐,洪旱无虞,环境优美”的山区水利现代化节水灌溉示范区,逐步构建“以水为线,依林铺路,小镇连景”的生态水利风景区,实现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环境水利、经济水利和旅游水利的根本性转变。

三、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山川秀美工程,保护生态安全。

篇12

一、当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水利基础障能力弱,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农村逐步实现农产品多样化、农业产业化、村镇城市化、农宅小区化等,但相应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则显得相对落后,防洪除涝能力不高,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率低,居民饮水难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面临极端干旱天气,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而大片的土地得不到有效的灌溉;而临极端洪涝灾害,大量农田被淹没,却没有良好的排洪渠道系统。农村水利的这种现状,不能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明显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家庭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农村面向大众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困难

当前农村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这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固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到了现今,则显得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了。这种一家一户的单户作战的生产模式缺乏统一规划和调整,致使农村配套水利建设受到重重牵制。一个地方要建一个饮水工程,如果没有政府投资,靠农民集资建设,往往难以实现。

3.粗放发展的农村经济造成水源污染

当前农村经济中,养殖业、加工业等均得到发展,但这些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往往是粗放的,是资源消耗型的发展,因此以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4.水利专项经费在农村投入不足导致项目建设不足

农村水利多是社会效益型的公益性项目,包括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资源工程等。这种公益性工程原则上应由政府投资,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往往难以切实进行投资建设。而其他非公益性水利工程,由于农村经营模式的局限,资金往往难以筹集,投资力度上更显得不足。因此农村水利总体上投入经费就显得不是很充足。

二、解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困境的策略

针对以上形势与问题,结合农村实际,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大体如下:

1.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要对农民强化宣传,普及节水灌溉知识,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损失,完善防渗渠系设施,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推广浅湿灌溉技术,使水资源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利用。

2.加强水环境治理

农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破坏与污染越来越严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和水质恶化,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农村水利工作中必须加强防污染工作,努力保护好现有水资源,在可能的情况下引进中水利用技术,还原农村良好的生态面貌。

3.加快农村防洪抗旱工程建设步伐

最近几年,各地农村普遍出现极端天气,或持续干旱,或长久雨涝,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就要求农村水利工作必须加大防洪抗旱工程建设步伐,建设出一批能有效防洪抗旱的工程,确保农业生产不受或少受极端天气的影响,保障广大农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4.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镇供水能力应当同步提升。因此要积极考虑城镇水源问题,确保其水质不受污染的同时,积极铺设管网,确保农村城镇生活用水困难得到切实解决。

5.完善农村水利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对于新的饮水工程,可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确工程所有权和收益权,将建设权与管理权、经营权等交给投资者。对于已有工程,可通过承包管理的方式转让给私人经营。而政府也不能把相应的水利工程当做包袱扔掉,而要对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实施指导和监督,确保农民权益不受损害。

6.加强农村水利工作队伍建设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好乡村水利工作站的作用,作为县级水资源行政管理单位的派出机构,乡村水利工作站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本辖区内水利基础工程的调研、规划、建设指导和管理,同时兼防洪涝抗旱灾,组织引水灌溉或汇洪排涝,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协助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水资源行政执法和费用收缴,做好圩区建设与当地国营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进行水资源利用的新技术推广等等。

篇13

(一)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公路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道路建设,以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为根本,以促进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动农村生产、消费,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目的,全面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一是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宗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和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工程狠抓落实。农村交通道路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全镇已基本形成了乡、村互通的交通网络,通行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加大对上争取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和整体环境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完成“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建设、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截至2019年末全镇13个行政村屯通新建村路工程38公里,农村道路硬化32公里,升级改造工程22公里,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题,投资300万元,完成长春屯村、椽子沟村“美丽乡村”工程建设,村屯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三是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健全镇、村两级农村道路管理养护机制,明确管护职责和任务,并配齐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备。拓宽培筑路肩,完善农村公路的桥涵、水沟、挡墙、边坡等配套基础设施,重要路段设立导向、警示等交通标识,保证行车安全。加强对超载超限车辆的治理,严禁在公路上挖沟通水,影响公路通行。加强农村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700余盏,栽种绿化树4万余株,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保持路面常年整洁、无杂物,共清理路边垃圾820余吨,出动2700多人次、车辆838台次,城乡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二)农村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全面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维,加强退耕还林宣传,完成春季造林10,149亩,迹地更新1,056亩。配合县林业部门整治林业用地种参种药违法行为,有效遏制毁林开荒种地、种药势头。实施封山育林和整治林业用地违法种参种药行为等重点工程建设。二是按照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镇政府制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总河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各支流河长由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担任,副河长由各村书记、主任担任。编制了“一河(库)一策”治理及管理保护方案、设立了河长制公示牌。目前,各河长巡河100余人次,清理河道30多公里,拆除沿河厕所5座,清运河道垃圾600余立方米,治理受养殖户污染河道500多米,处罚畜禽养殖污染1人。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基本杜绝向河道倾倒垃圾、违规占河、乱猜盗挖等问题,全镇河库生态系统显著改善。三是按照“千村美丽、万村整洁”的总要求,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展以“三清一改”、“八乱”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治理行动。抓典型,示范带动促引领。因势利导,深入挖掘各村特点,精心培育示范样板,如:椽子沟村完成硬化进村主干道13公里,村内巷道10公里;完成改水率100%;改厕40户,新修排水沟渠10公里,村内环境焕然一新。抓联动,上下齐心促提升。推行每个班子成员都对自己所包的行政村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驻村镇干部组成的工作组,指定村书记是本村环境整治第一责任人,每个建设点都推选5-7人组成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目前全镇共投入20余万元,清理生活垃圾1000余吨,清理村内边沟30余公里,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进一步强化了保洁员队伍建设。继续实行村级聘请,镇清洁办暗访打分等方式考核保洁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保洁员全天候上岗。强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我镇完成改厕300余户,2019年改室内水冲式厕所75户。同时我镇将加大户厕改造力度,逐步提高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努力实现2020年底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目标。

(三)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优化便民服务窗口布局,根据各单位职能职责,对办事服务窗口进行合理调整布局,将经管土地确权办证、林业林权办证、村建、卫计等群众关注的共性业务单位调整到便民服务大厅一起办公,实施“一站式”服务,有效避免办事群众到处跑、多头问的现象。及时更新行政审批事项和办事指南,按照上级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印发镇便民服务窗口办事指南,对审批事项、法律依据、所需资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限、投诉电话等进行逐一明确,并按照能减则减、能省则省的要求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工作不在状态、服务态度差、中梗阻、刁难办事群众等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近年来,镇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河道疏浚整治规划,加大了政府投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投资3800万元,完成英额河上游河提防护工程建设;投资130万元完成11项农村自来水工程;投资150万元新建扶贫解困自来水井5眼;投资3.2万元,完成转湘湖水库输水洞维修工程;维修养护英额门村欢喜岭塘坝;完成长春屯村河道治理顺笼等水利改造工程。

根据县政府统一部署,按照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镇政府制定了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总河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各支流河长由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担任,副河长由各村书记、主任担任。编制了“一河(库)一策”治理及管理保护方案、设立了河长制公示牌。目前,各河长巡河100余人次,清理河道30多公里,拆除沿河厕所5座,清运河道垃圾600余立方米,治理受养殖户污染河道500多米,处罚畜禽养殖污染1人。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基本杜绝向河道倾倒垃圾、违规占河、乱猜盗挖等问题,通过突击整治和长效管理,全镇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提高,引排功能有了明显提升,村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五)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近年来,镇政府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生态农业、千亿斤粮食等项目,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镇高标准农田规模不断扩大,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投入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完成了大林子和椽子沟两个村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完成转湘湖、大林子、长春屯、新民屯、英额门、孤山子、湾龙背、柳木桥8个村的千亿斤粮食项目。共治理河道修河堤13公里,砌防护墙8000延长米,修田间作业路20公里,修防渗渠5000延长米,改良土壤1万亩,配套各种喷灌200多台套,打抗旱井14眼。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玉米产量每亩从750公斤提高到850公斤、龙胆草每亩产量从300公斤提高350公斤,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全镇有大型农机具120台套,中药材生产几乎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程度处较高水平。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集体经济发展明显增强。推动中药材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文化+农业+旅游+康养+中医药”的深入融合。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提高组织化程度。全镇2019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500亩,新发展中药材16000亩,药材累计在地面积达到35000亩,年产各种药材8000多吨,实现产值1,5亿元,中药材一项人均收入达8500元。引进安徽亳州群康药业中药材深加工项目,新上切片、切段等加工生产设备,进一步拉伸中药材产业链条,扩大药农收入。继续加强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2018年我镇7个村按要求达到村集体经济纯收入5万元以上任务。椽子沟村龙盛公司不断丰富加工品种,2019年加工中药材130多吨,实现利润10万元;新民屯村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新引进肉牛120头,出售肉牛30头,现存栏90头,新建蔬菜大棚10座, 2019年新民屯村村集体分红收益达17.5万元,真正做到了村集体自力更生、自己自足。大林子、崔庄子村,围绕中药材主导产业,筹建中药材初加工厂,目前,两村已加工各类中药材100余吨。长春屯村新发展繁育牛项目,目前存栏10头。湾龙背村建设绒山羊养殖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养殖户+农户方式发展绒山羊产业。英额门村建设1500㎡厂房,对外出租,年租金8万元,壮大村集体收入。大林子村等药材加工厂项目正在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孤山子村改建一处标准化养牛小区,规范粪污处理和改善青贮设施建设,繁育黄牛35头。大石沟村投资120万元建设3000㎡药材加工厂一座。丁家街村投资180万元,建设7000㎡药材加工厂一座。孤山子村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新发展肉牛35头。柳木桥村新建豆油坊,预计年生产豆油2万斤。2020年末力争全镇12个村完成壮大集体经济5万元目标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材品质,解决药农晾晒中药材难题,镇政府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药材初加工厂5家,有效解决中药材晾晒问题,中药材质量明显提升,龙胆草价格每公斤从30元增加到60元以上。2020年我们在原供销社院内建设药材市场,引入住中药材经销商户13家,每天销售额达到10万元,进一步促进了我镇中药材产品流通。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1、乡村道路建设标准不高。虽然我镇的道路通达率很高,但存在标准不高低,村与村之间的道路路面窄,路况差,村组公路多数为等外级公路,抗灾能力低,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为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人流、物流发展等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因素。

2、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一是我镇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修建时间长,主体工程设计标准低,水库抗灾减灾能力低。二是全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低,特别是山区因蓄水能力弱和排灌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业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三是因水利设施滞后,我镇的稳产农田不多,农业旱涝保收不稳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经济增收困难。

3、社会民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一是农村文化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少,图书室、文化室建设不够完善等。二是全镇13个村委会中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少,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三是随着一些小学分校点的撤并,许多学生集中到村中心校,中心校的宿舍满足不了撤并后的需要,由于居住比较分散,校车数量不足。四是大部分农村卫生机构房屋因建筑面积、设施不达标需要改造,农村卫生机构缺乏基本医疗设备,难以开展好服务工作。

4、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好多公益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在重建轻养现象,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养护责任不落实,缺乏后续投入和维护管理,难于发挥其效益。

5、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近几年来,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增加很多,项目建设资金实行国家、省、市和县的分级配套政策,但前期拆迁站资金的投入量较大,基层财政压力较大,无力负担,严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致使建设进度慢,工程质量相对较差。二是农业建设项目由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确定,部分村由于享受过小部分政策,不能再申报如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等项目,严重影响农业产业发展。

三、意见建议及措施

1、加强协调指导整合各方力量发挥综合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参与,为加强协调指导工作,我镇已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镇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此项工作更需要县直个部门对新农村建设加强重视,彼此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各项资源形成合力。因此,在下步的工作中,建议必须加强协调指导,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管理办法的完善、奖惩措施的落实,去不断激励和调动部门的工作热情和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统筹安排各类基建项目、集中使用各种建设资金、提高投资使用效果、发挥综合效应的目的,使农民的生存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切实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