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血压的防止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血压的防止方法

篇1

二、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体重,防止和纠正脂类、蛋白、血糖代谢紊乱,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劳动强度、有无并发症等,来计算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改善膳食结构:1.多吃青菜水果(每日不低于500克)和薯类。2.常吃奶类(每日喝500克牛奶为宜)和豆类制品。3.每日食用高蛋白食品3份,每份相当于瘦肉50克、鱼虾100克、鸡蛋1~2个、鸡鸭肉100克、豆腐100克。4.摄入主食(每日250克左右)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5.多食各色食品,如少量红葡萄酒、燕麦片、黑木耳,吃清淡少盐(每日3~5克)的食物。6.戒烟、限酒,每日酒精度<20克,相当于白酒40毫升、红葡萄酒100~150毫升、啤酒300毫升。做到食品多样化,粗细搭配,不甜不咸,每日三四顿饭,七八分饱。

三、运动治疗

在合理饮食的同时,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热量的消耗,减少多余的脂肪,改善脂类糖类代谢,控制体重,增强体质,提高心脑血管的应激能力。

鼓励并督促身体超重或肥胖者进行运动治疗。通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来衡量人的肥胖程度。体重指数=20~24为体重正常;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5为超重;大于30则是肥胖。

目前有氧运动被视为最佳运动处方,并作为增进健康的基本手段。如游泳、慢跑、快走、打乒乓球、打门球、爬楼梯、打太极拳等。这些项目简单、方便,利于长期坚持。运动时每次要超过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要达一定强度,简易计算法是运动时年龄加心率等于170。

四、药物治疗

确诊高血压后经过饮食治疗、运动疗法不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时,就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

目前降压药很多,常用的有:利尿降压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医务人员依据患者血压水平、年龄、性别、有无并发症等个体特点,选择不同的降压药。

单独用药:可选用长效钙拮抗药、利尿降压药、ACEI、β阻滞剂其中一种。老年性高血压或有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一般不选用利尿降压药,以免影响血糖和脂类代谢。

联合用药:具体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搭配,不可随意更换。

五、监测并发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38例患者,其中男86例,女52例,年龄45~79岁,平均58.6岁,手术距发病6 h以内者34例,最短3 h,24 h以内者89例,24 h以上者15例,最长者5 d。

1.2  临床表现:入院时血压(200~160)/(120~100) mm Hg(1 mm Hg=0.1333 kPa)。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受限和意识障碍,Gcs评分:3~5分18例;6~8分43例;9~12分72例;13~15分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脑出血诊断标准。

1.3  CT扫描:岀血部位:基底结丘脑岀血86例,脑叶出血52例,其中破入脑室49例。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最大120 ml,最小36 ml,平均52 ml。

1.4  手术方法:采用脑室引流,穿刺碎吸,小骨窗及大骨瓣开颅等方法,行单纯脑室外引流9例,行锥孔或钻孔血肿抽吸引流尿激酶溶解65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28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16例。

1.5  疗效判定:所有病例均在手术1 d、1周、2周、3周和1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判定(ADL)分级:ADL1:生活自理,工作能力恢复;ADL2:大部分生活自理,部分工作能力恢复;ADL3:生活不能自理,可下地简单活动;ADL4:卧床不起,意识清楚;ADL5:植物人状态生存。

2 结果

生存129例,其中ADL1 29例,ADL2 48例,ADL3 36例,ADL4 13例,ADL5 3例。死亡9例。其中6例死于急性期,均为血肿较多或发病时间长,术后脑疝症状不能改善者,3例死于并发症。

3 讨论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高血压伴发脑内小动脉病变,以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各种因素使血压骤升引起动脉破裂岀血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轻岀血后的一系列病理变化[1]。以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表明,患者入院时的意识状态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由于血肿引起周围组织的损害6 h内处于可逆状态,因此6 h内效果最好,手术治疗的成败关键在于术中止血是否彻底和是否对脑组织造成新的损伤。不管哪种手术均存在着利弊,关键是要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及速度来多方面分析,按医院条件进行手术方法的选择。选择适当,患者的成活率高,致残率低。

大骨瓣减压:优点是可以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达到立即减压的目的,且止血效果满意,如术前病情严重,脑水肿明显,术毕时颅压下降不明显,还可顺便做去骨瓣减压,血肿腔内置管引流,以利于顺利度过术后反应期;缺点是多需全身麻醉,手术入颅慢,出血多,创伤大,增加患者负担,且心肺负担重。适用于脑叶、基底结丘脑岀血、量较多或发生脑疝的患者。

小骨窗开颅:优点是损伤小,手术步骤简单方便,可迅速清除血肿,直视下止血也较满意;缺点是遇到较大的活动性岀血难以应付。此法适用于脑叶基底结区岀血的患者,不能耐受大骨瓣减压的患者。

CT定位椎颅碎吸加尿激酶溶解术:最大的优点是不开颅,直接穿刺进行抽吸,对脑组织损伤较小,但仍存在操作盲目,血肿不能清除干净,遇有活动性出血束手无策,还有引发再岀血的潜在危险,此法适用于年老体弱,或出血量不多(<50 ml)的患者。

对于单纯性脑室出血或丘脑岀血量在20 ml以内破入脑室的,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溶解腰穿放液。

篇3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性味甘微湿,具有平肝息风、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各种肢体麻木、头痛头晕等症,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常用来配置高血压药膳。

天麻母鸡汤是适合体质虚弱的高血压患者进补的一道药膳。主要原料为老母鸡一只、天麻50克、钩藤30克。将鸡洗净,剔除内脏;天麻和钩藤分别用纱布包裹,放入鸡腹内,酌加生姜、大枣、大茴香等调料,以及食盐少许。用文火焖炖2小时左右,挑出药渣,喝汤吃鸡肉。一日3次,佐餐用,3天服完。

高血压伴有易怒、失眠多梦的患者,可以用天麻15克、粳米100克、鸡肉25克、胡萝卜50克,同入锅内,小火煮成稠粥,每日一次,午饭或者晚饭时食用。

篇4

1 危险因素

1.1 年龄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与年龄有关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无论男女,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收缩压增幅比舒张压显著。 人群血压在40岁开始明显增高,60岁以上男性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在增多。

1.2 性别

高血压患病率,女性在绝经前男性高于女性。绝经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与男性近似。提示绝经后女性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在增多。

1.3 地区

不同地区由于人群的饮食结构、生话习惯、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不同,人群血压水平不尽相同。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收缩压平均值比南方地区高,高血压患病率亦比南方高。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人群盐摄入量、肥胖的比例不同及气候因素有关。

1.4 职业

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可能因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不同及与其生话紧张度、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1.5 饮食

饮食结构、营养因素与血压调解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学者们较一致的看法是摄入过多的钠盐、长期喝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镁,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均可促使血压升高。

1.6 体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血压正常人群均显示体重与血压呈正相关。在体重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人群,动脉压亦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1.7 吸烟

吸烟也可使血压升高,可能是烟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

1.8 饮洒

酒是导致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 发现饮用葡萄酒每日超过2.5 L时,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1.9 基因

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1.10 心理

心理调适对处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健康水平的影响不言而喻。长期精神压力增加可导致血压升高。

1.11 代谢

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紊乱和中心性肥胖等多种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12 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脂代谢异常等多种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人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1.13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

2 预防

2.1 改进膳食结构

2.1.1 低盐

我国人群每日每人平均摄钠量折合成食盐相当于7~20克,远高于WHO建议的每人每日5克以下的标准,初步应控制在10克以下,待适应后再减至7克,争取3~5年达到5克的标准。

2.1.2 高钾

我国膳食普遍低钾,钠/钾比值偏高,北方尤甚。在限盐的同时增加钾的摄入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全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平均吃新鲜蔬菜400克/日、水果150克/日。但应忌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类)和刺激性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芥菜)。

2.1.3 高钙

钙可降低血压,我国人群普遍摄入不足,大部分人低于我国营养学会建议的600毫克/日的标准。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动物性食物尤其是奶及奶制品少,钙的来源不足所致。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提倡饮牛奶是增加钙的有效措施。也可增加富含钙的其它食物如豆制品及海产品等的摄入。

2.1.4 高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一般是指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食物中的优质蛋白质,不但可增强人民体质,还可预防高血压脑卒中。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我国成人每人每月摄入谷类14千克,薯类3千克,蛋类1千克,肉类1.5千克,鱼类500克。

2.1.5 合理脂肪酸比例

生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尤应注意,使总脂肪保持在总热量的30%以下,具体措施是保持以植物油为主的食用油,减少含饱和脂肪较多的肉类,尤其是肥肉的摄入量。

2.1.6 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

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2.2 控制体重

防止超重和肥胖至少做到:控制热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这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和儿童尤其重要。具体措施是适当控制主食的进食量,同时减少食物中含热量多的成分如脂肪、精制糖、糕点等。有高血压危险倾向的人控制及减轻体重,常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2.3 限酒或戒酒

酒精已被公认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和脑卒中的诱因。我国成年男子的饮酒率较高,虽然我国近年来已向低度白酒发展,但仍有部分人饮用60 度以上的白酒(国外46度的酒被认为是最高度的烈性酒)。为预防高血压最好不饮酒,已有饮酒习惯的人要减少饮酒量,每天最好控制在白酒50~100 毫升、啤酒300 毫升以内。高血压病人,如有家族史者和超体重者均应该戒酒。

2.4 提倡戒烟

吸烟和高血压的关系虽然尚未肯定,但与冠心病、某些肿瘤及呼吸道疾病的关系已明确。那么对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常是对冠心病、脑卒中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故提倡全民戒烟。

2.5 提早预防

预防儿童高血压的目的也是预防成人高血压,不但儿童及少年时期血压偏高者成人后患高血压的机会增多,而且许多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习惯都是早年养成的。

2.6 心理平衡

紧张、易怒、情绪不稳是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同时又是血压升高的诱因。改变行为方式,学会释放压力,以便维持稳定的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2.7 自我管理

监测血压,1~2次/周。根据血压情况,及时就医。①服完药;②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③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请求救120急救中心。

3 治疗

3.1 用药原则

篇5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选择2006年7月至2009年3月期间本科收治的70例HICH,男45例,女25例,41~85岁,平均64.3岁。入院后均常规行CT检查,出血量30~100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4例,脑室17例,小脑11例,额叶18例。入院时嗜睡、浅昏迷20例,中度25例,深昏迷25例;血压:210/120mmg22例。全组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行气管切开9例,发生并发症25例,并发消化道出血9例,呼吸道感染8例,泌尿系感染11例,再出血7例,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者14例。

2术后护理

2.1生命体征观察

①吸氧、心电监护,每30分钟测呼吸、脉搏、血压,1次4小时测体温,血压控制在110~150/70~90mmHg,每日2次20甘露醇125ml脱水,减少脑水肿。②意识和瞳孔的检测,每6小时观察意识瞳孔状态及2小时观察血压变化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2呼吸系统护理

患者意识障碍,生理反射减弱甚至消失,排痰功能差,喉肌松弛,舌根后坠,大量分泌物无法排出体外,易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系统感染。严重者可引起窒息,危及生命。因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其主动咳嗽,单时给予翻身、拍背,并采用雾化吸入协助排痰;对短期不能清醒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妥善固定导管,监测导管深度、双肺呼吸音、血氧饱和度。避免因翻身、咳嗽、套管系带过松等原因而引起的气管套管脱出,加强气道湿化: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易引起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形成痰痂,将湿化液用微量泵以8ml/h对气道进行持续湿化,从而减少对气道的刺激。适时吸痰。频繁的吸痰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患者易引起缺氧、肺不张、感染等,只有当分泌物潴留的表现时才给予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中、后分别给予高浓度氧气1~2min,保持血氧在90%以上,以减轻患者的缺氧状况。吸痰时务必遵循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吸力适当,切忌上下无效地抽吸,以免损伤气管粘膜。

2.3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HICH术后由于应激反应常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4.6%~15.8%,因此在脑出血后应密切关注消化道是否出血,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和观察出血量,注意患者呕吐物的性质、大便颜色及全身情况。患者术后第2天如肠鸣音正常,尽早恢复进食,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果汁、菜汤等以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水的摄入以支持机体的消耗和康复的需要。神志不清者48h后给予插胃导管鼻饲饮食,保持营养的均衡。

2.4 引流管的护理

头部引流管一般在放置4~6天后拔管,防止引流管打结、扭转、滑脱。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周围清洁、头部敷料清洁干燥,渗湿后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新的敷料。定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性状,准确记录。接管处需严格消毒,并用无菌纱布包扎。颜色鲜红、量增多提示脑内有继续出血的可能,要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5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术后患者再出血,多在近期发生,与血压控制不理想、在高水平波动相关,预防的重点是控制血压。①术后静滴降压药,密切检测血压值及波动情况。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点滴的速度,也可口服降压药。②积极与病人沟通,告诉其情绪波动易引起血压升高,稳定患者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多鼓励和安慰患者,消除病人的焦虑。③嘱患者勿用力排便,防止便秘、腹泻。如果大便秘结,可使用开塞露,软化大便。必要时,可使用小剂量不保留灌肠,忌高压灌肠。④戒烟戒酒,限制食盐摄入量。

2.6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脑出血患者大部分需要留置导尿管,这是导致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患者卧床后机体抵抗力降低,导尿管对膀胱刺激,这些都是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因素。故督促患者多饮水,并2次日会阴护理,注意会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在操作中严格无菌技术原则,留置导管时间不宜过长,术后尽早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拔除尿管,鼓励患者自行排尿。尿管要定时开放,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进行冲洗膀胱。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护理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过硬的技术。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严格观察血压、各项工作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促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6

本院近7年收治的80例1~2级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0~65岁,其中男51例,女29例;配合治疗的63例,不配合治疗的17例(指不改变生活方式,不按时服药,不按时测血压、体质量)。

2 结果

配合治疗的63例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发病率为4.76%;不配合治疗的17例中,有7人出现并发症,发病率为41.2%。

2.1 分析及体会

2.1.1 提高认识 在10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对高血压认识不足的就有5例控制血压单靠药物的治疗,对该病的认识未能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近代身心医学的研究已证明了心理因素在多种疾病的病因病程和治疗中的作用,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心理模式,社会向他们进行宣传教育,推广有关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但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对该病认识的程度不同, 接受能力存在差别,有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年龄较大,患该病多年,平时不注意观察血压亦无任何自觉症状,只是在劳累、心情紧张时偶感头晕不适,休息时好转,因此未引起他们的注意,即使已确诊为高血压病,平时也不服药控制,以至引起靶器官的损害。还有的患者尤其是较年轻者,他们的血压已达诊断标准,但平时不注意观察,也不进行体检,对血压的高低也不在意,有时即使出现了明显的自觉症状亦不在意,仍自我感觉良好,以至于出现了其他器官的损害才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时机。因此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加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篇7

高血压病是当前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冠心病等危险因素。我国人口众多,高血压患者绝对人数庞大。我国每年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于各类疾病之首。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影响报告》一文称,患高血压疾病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长,现在人数已经超过10亿,特别是中俄印巴等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由于其生活方式不断西方化,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上升明显,在未来二十年内,高血压患者将呈现告诉增长的趋势。我国2004年的居民健康调查显示,成年人中高血压患者比例近20%,且呈现高增长趋势和年轻化趋势。截止2012年,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成为我国重大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得到国家重视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点。

2 高血压的发生因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常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而遗传因素主要指的是种族、家族史、性别等因素;环境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高血压病的遗传模式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且呈现出家族聚集性,高血压患者的三代以内血亲之间的高血压出现的概率高于其他同龄的三代以外血亲。环境因素中的地理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这是由于各地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环境和气候条件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城市高血压发病率常高于农村地区,我国北方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比我国南方地区要高。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人们生活方式与中西部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西部地区。通常来说,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高胆固醇,这是引起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另外随着年龄变化,人体的血压也会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血压的变化与年龄的变化呈正相关,即高血压患病率随年纪上升而呈现增长趋势。习惯于高盐生活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系数是正常人群的11倍,且高钠、油脂类食物也对高血压发生有促进作用,因此改善饮食结构对于防范和治疗高血压病有重要作用。少量饮酒对高血压危害较少,基本可忽略,但是若过量饮酒则会造成人体心率和血压升高,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烟中的尼古丁会释放的儿茶酌胺等血管收缩物,长期大量吸烟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人体健康状况,主要指的是体重因素、血脂水平、糖尿病对于高血压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要控制体重;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糖尿病中血糖升高可引起血管舒缩功能变化而诱发高血压。

3 治疗高血压的策略

3.1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

从上文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可以清晰得知,改善生活方式对于防范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全程贯彻,充分尊重和践行科学的膳食指导和适当性地进行体力劳动。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都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等都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改变和消除种种不利于高血压治疗和身体健康恢复的行为习惯,减少高血压发生几率,降低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3.2关注血压情况,实现早期降压

高血压患者要以降低血压为第一要务,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好处就是降低患者学院。降压是否达标与患者获益的多少呈正相关关系。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其血压轻度下降会引起与正常人不同事件下降比例。我国传统的血压检测是以肚动脉压为标准的,但是依据现代医学理论,肚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存在差异,中心动脉压靠近心脏,与心脏左心室负荷存在紧密联系,由此现代医学认为降低中心动脉压才是降低高血压。注重早期血压控制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因素,联合治疗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有着积极作用。降压治疗的关键其实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3有效选择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有效选择降压药物,既不能讳疾忌医,也不能乱用药。但一般来说,单一的降压药对治疗高血压作用有限,为了实现降压的良好效果,一般需要联合用药。患者目标血压越低,就更需要联合用药。根据当今高血压药物治疗理念,同时使用两到三种降压药治疗高血压是最为有效的。当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是寻找联合治疗方案,既要降低血压,又要防范其副作用,当前研制含有二至三种降压药物的单一药片对于简化高血压治疗方案吸引力巨大,对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效果明显,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3.4控制引起高血压的身体健康危险因素

高血压治疗过程中还要注重身体健康,对于习惯于高盐生活的高血压患者必须减少其食盐摄入量,降低含有高钠、油脂类食物。高血压患者要杜绝饮酒,减少酒精对血管的损害,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由于吸烟的摄入尼古丁会释放的儿茶酌胺物质,造成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也要注重控制体重,减少体内脂肪,适当运动,提高身体机能,维持血脂水平,防范和治疗高血压。

4 结语

高血压是当前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庞大,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疾病之首。我国高血压人数呈现高增长趋势和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重大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得到国家重视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点。掌握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治疗策略,对于防范和治疗高血压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消渴”范畴,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心烦易怒、耳鸣耳聋、失眠多梦等。《杂病源流犀浊· 三消源流》已认识到消渴病“有眼涩而昏者”,引发眩晕诸病证。一般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理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其本在肾。近年来,随着对消渴病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了消渴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①病变早期,阴津亏耗,燥热偏盛;②病程迁延,气阴两伤,脉络瘀阻;③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消渴的病机演化、病理趋势是由轻渐重,阴损及阳,变证百出。消渴病合并高血压即是在这种病理过程中形成的。

1.1 阴虚阳亢

消渴病变早期,阴津亏耗,燥热偏盛。燥热损伤阴津,肾为人体之元阴,阴津亏耗,首先损及肾阴,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终致肝肾阴虚,阴不潜阳,阴虚于下而阳亢于上,脑本为清净之府,风阳上扰于脑则头痛、眩晕。因此,肝肾阴虚既是消渴的本质,也是高血压的前提。此外,肾主骨,主生髓,脑为髓之海,肝肾阴虚则髓海不足,而发为眩晕,如《灵枢·海论》谓:“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

1.2 气阴两伤,脉络瘀阻

随着病程迁延,燥热伤阴耗气而致气阴两虚;同时,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气虚无力行血,气血运行受阻,痰浊瘀血内生,全身脉络瘀阻,相应的脏腑器官失去气血的濡养而发生诸多并发症。气虚清阳不升,清阳不能上布,清窍失养,则致头晕目眩,即《灵枢·口问》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1.3 阴损及阳,阴阳俱虚

人之阴阳互根,互相依存。消渴病之本在于阴虚,若病程迁延日久,阴损及阳,或因治疗失当,过用苦寒伤阳之品,终致阴阳俱虚。由于阳不化气,寒湿内盛,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眩晕的病情随之加重。

总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以阴虚为主,兼气虚、阳虚,标实则为风阳上亢,痰瘀内阻,与肝、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

2 治疗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仅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还可调节人体内环境,保护胰岛β细胞,并减少西药的用量,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因此,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研究本病,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将糖尿病的基本病理与高血压的主要病机融合为一体进行辨证论治,可以发挥中医中药的相对优势,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补充西医学治疗的不足。对于本病的治疗,大多数医家均强调针对本病辨证论治,以及尽早治疗防止传变。鲁氏[1]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总的治则为养阴,即立足于解决消渴基本病理来解决高血压的治疗,基础方为生地黄、玄参、西洋参、枸杞子。阴虚阳亢型选加钩藤、天麻、夏枯草、川牛膝、决明子、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等。气阴两虚型选加黄精、山药、苍术、天花粉、天冬、黄芪、罗布麻等;气阴虚血虚型选加党参、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白术:在阴阳虚痰湿血瘀型选加巴戟天、杜仲、羊藿、补骨脂、泽泻、车前子、葶苈子、姜竹茹等。李氏[2]认为,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可分别用育阴潜阳法、运脾泄浊法、济阴助阳法、补虚活血法4种方法辨证论治。育阴潜阳法适用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体失濡,肝阳偏盛,虚阳上亢者,方选杞菊地黄汤合加减复脉汤化裁;运脾泄浊法用于脾虚运迟、痰浊中阻证,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加减;济阴助阳法适用于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证,方选自拟济阴助阳镇逆汤加减;补虚活血法用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方选补阳还五汤合生脉散加减。倪氏[3]认为,临床辨证论治需辨别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心肝阴虚、心火偏亢;肝肾阴虚、相火偏亢;阴损及阳、阴阳两虚之不同,应灵活选方辨证用药。

参考文献

[1] 鲁万强.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13):

5-6.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92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3~81岁,平均64.8岁;患高血压时间1~16年,平均5.2年;干预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44~83岁,平均64.4岁;患高血压时间1~14年,平均5.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1)术前护理:对于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应该做好心理护理,使其思想顾虑彻底解除,进一步配合治疗,对于一些神志不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宣教和解释,将手术治疗的具体目的、方法和疗效等向其进行介绍。同时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于血压过高同时伴有颅内压明显增高的表现或出现脑疝先兆的患者,应该立即给予脱水治疗,按医嘱对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但需要注意的是,切勿使血压水平的下降速度过快、过低,根据血压水平随时对静滴的具体速度进行调节,同时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2]。(2)术后护理:①:患者的头应该偏向患侧,保持一个适当的角度,使引流管处于通畅状态,头部抬高15~30°以使颅内压降低,使脑水肿程度减轻。对于一些出现躁动的患者应该加用床栏,用约束带对其上肢进行必要的约束,防止患者用手对引流管进行牵拉,做好相应解释工作,取得家属理解。②体征观察: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每小时对生命体征进行一次测定,血压偏高的患者应该适当应用加压药物进行治疗,防止血压水平突然升高而导致出现再出血。注意对体温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当患者的体温水平超过38.5 ℃时应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降温,以使脑细胞的代谢和耗氧量降低,使脑水肿程度减轻。③引流管护理:对流量、引流液的颜色进行观察,防止引流管扭曲或打折,引流袋的位置应该比穿刺平面略低20~30 cm。如引流液混有脑脊液,引流管的最高点应该控制在穿刺平面上方15~20 cm处,如脑室的引流状态不畅,先将引流袋放低,对是否有脑脊液流出进行观察,必要时可在无菌的状态进行抽吸处理,如发现引流管阻塞应该及时对引流管进行更换[3]。将两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GCS评分系统对抽样患者的高血压脑出血症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总得分11~15分;有效:总得分6~10分;无效:总得分不足6分[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 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1%;干预组显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干预组高血压脑出血症状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过程中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9.6%;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过程中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4.3%。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使该类患者的生存难度加大,微创颅内穿刺引流术,主要具有创伤轻、安全性高、恢复速度快等几大特点,可以使该类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5]。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悉该类手术护理幅度技能,以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服务[6-7]。

参考文献

[1] 朱银星,关菊香,郭克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10,17(16):192-193.

[2] 黄雪清.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20(12):1174-1175.

[3] 林书武,胡吉庆,于淑燕,等.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37(14):309-310.

[4] 贾保祥,孔仁泉.穿刺射流及液化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初步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杂志,2010,22(14):223-224.

[5] 勾俊龙,毛群,邢复明,等.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外科杂志,2009,19(32):194-195.

篇10

1.1 一般资料资料源自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每组35例。甲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5~86岁,平均为(61.7±7.5)岁;高血压病程在2~14年,平均为(6.3±2.1)年;血肿部位:15例丘脑,10例脑叶,7例基底节,3例小脑;乙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6~87岁,平均为(62.4±7.9)岁;高血压病程1.8~15年,平均为(6.9±1.8)年;血肿部位:16例丘脑,8例脑叶,6例基底节,5例小脑。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式70例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前提下给予0.5~1.5mg/h的尼莫地平,方式为微量注射泵注入,5~10d后转为口服,剂量30mg,2次/d,15d为1个疗程。

1.3 护理方式 乙组在治疗期间运用常规护理;甲组在治疗期间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治疗之前要把运用尼莫地平的目的、重要性和出现的不良反应解释给患者,以让患者做好思想准备,能与治疗相配合。②用药护理。在使用药物前要先对患者的酒精过敏史进行询问,在确定没有过敏史的前提下方可使用;在遇到光照的情况下,尼莫地平容易分解以此使疗效降低,因此要现配现用药液。③药物副作用护理。在用药当中要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尼莫地平通过微泵注入后要注重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进行观察,之后从患者血压情况出发按照医嘱对泵速进行调节。另外,此药物可能会增高颅内压,要对患者的意识、瞳孔情况以及头痛呕吐状况进行观察,要防止出现脑疝[2]。④避免发生静脉炎。要运用深静脉置管给予患者留置针输液,输液中对患者注射处的情况密切观察,若出现红肿要及时停止输液,换一个部位重新输液,若患者有着较为敏感的痛觉,可通过三通管把生理盐水抑或葡萄糖液同时滴注,以使药液得到稀释,使疼痛得到缓解。

1.4 评判标准经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ESS)降低91%~100%,0级为病残程度,为痊愈;ESS评分降低46%~90%,1~3级为病残程度,为显著进步;ESS评分降低18%~45%,为进步;ESS评分降低<17%,症状恶化,为无效[3]。其中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式以上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均通过SPSS15.0软件进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甲组为94.3%(33/35),乙组为71.4%(25/35),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在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甲组在治疗当中出现面部潮红的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经效应治疗后缓解;乙组出现头晕的有5例,血压降低的有3例,面色潮红的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

3讨论

作为全新的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上能够扩张脑内血管,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并对钙细胞分流进行抑制,以此起到保护脑组织和保护脑血管内皮的作用[4]。然而此药物容易引发头晕、血压降低以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严重的会产生静脉炎,降低了治疗效果。本研究在尼莫地平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即给予患者治疗前的心理护理、治疗中的用药护理、药物副作用护理和防止发生静脉炎的护理,最终提高了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由本研究可以看出,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甲组为94.3%,乙组为71.4%,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甲组为2.86%,乙组为28.6%,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

由上观之,对于运用尼莫地平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毛春,王家泉.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4(06):429-430.

篇11

1.1凝血机制障碍

在导致产科凝血功能障碍的病因中,胎盘早剥和子痫早期是最常见的两种[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体内常有皮损、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甚至或处于病理性高凝状或微血栓形成,使机体处于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状态。如果病情以微血管病为主,还可以发生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如果并发重度胎盘早剥,大量促凝血物质进入血液循环更易诱发DIC[3]。

1.2子宫收缩乏力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能与钙缺乏有关,而维持子宫平滑肌兴奋-收缩耦联需要依赖Ca2+;同时,硫酸镁是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子痫的首选药,但Mg2+能够抑制Ca2+释放,竞争性阻止Ca2+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肌细胞内,阻止Ca2+从肌浆网的钙库里释放,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对子宫收缩的抑制作用,早期即有学者提出硫酸镁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此外,镇静剂的应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宫收缩。

1.3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在近年的研究中,产前血红蛋白低被认为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4]。

1.4体重指数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多伴有代谢综合征,而高体重指数已经被证实是导致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

1.5分娩方式

由于病情和治疗的需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剖宫产率较高,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伍惠玲[5] 报道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 .87% ,而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1.13%;秦焕娣等[6] 报道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3.02%,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96%;刘爱珍等[7] 报道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1%,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1% 。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

2.1病史

合并胎盘早剥者常有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持续性腹痛及阴道流血,并出现胎动减少甚至胎心异常;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紫癜等周身出血倾向;合并血管内溶血时甚至会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血尿;部分患者在产前应用了大量硫酸镁及镇静剂。

2.2临床表现

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的产后出血特点为:持续性阴道流血,血液不凝,止血困难,同时可出现全身部位出血灶。若子宫收缩乏力可表现为宫底升高,子宫质软,轮廓不清,按摩子宫后出血量虽然可以有所减少,但之后又再次次续出血。此时,应高度杯疑凝血功能障碍。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产后出血的护理

3.1基础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强调绝对卧床休息。住舒适的单人间,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与湿度适宜,避免声光刺激,每日应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必要时给予镇静剂。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饮食及含铁质丰富饮食,主张少量多餐。同时准备好急救药品及床护栏、抢救车、吸引器、开口器等用物。对于子痫前期患者,解痉治疗首选药物为硫酸镁,首次剂量10%葡萄糖注射液20ml+25%硫酸镁20ml,缓慢静脉推注,维持量以每小时1~2g为宜,每日用量不超过30g,用药期间监测膝腱反射、呼吸及尿量情况,预防药物中毒。应用硫酸镁期间应备好钙剂。密切监测血压,每4h测血压1次,对血压的控制波动不能大,防止血压骤降引起脑溢血或胎盘早剥。产后或术后24h内仍应积极镇静、降压,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产后24h~10d内仍有发生子痫的可能,故不可放松治疗及减少护理措施。产后给予腹部压沙袋6h,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防止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产后出血有其临床特点。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的产后出血特点为持续性阴道流血,血液不凝,止血困难,同时可出现全身部位出血灶。若子宫收缩乏力可表现为宫底升高,子宫质软,轮廓不清,按摩子宫后出血虽然可能有所减少,但之后又再次持续出血。对有上述临床表现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或术前应评估病情,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其配合,尽早识别及时处理,以减少产后出血[8]。

3.2心理护理

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担心等,迫切希望了解是否能够成功分娩及胎儿的成活率,责任护士应耐心地讲解病情、诊治、护理情况,告之病人疾病与妊娠的关系,介绍成功的例子,讲解医院的医疗水平及设备,使其对治疗有信心,解除其焦虑、紧张和烦躁不安的情绪,同时鼓励家属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增强诊疗和护理的依从性[9]。对于失去孩子的产妇,应给予特别的心理护理,以免情绪波动引起产后大出血[10]。

3.3产后出血的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备了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凝血机制障碍、子宫收缩乏力、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对该类病人重视病史及早期临床表现。无论选择阴道分娩或剖宫产,都应为病人预置留置针,以保证急需用药的静脉通道畅通。在产前或术前有针对性地备好血液制品,必要时,在产前或术前即给予一定量的输注,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曾应用大量硫酸镁及镇静剂的患者也应做好应对措施,包括产前或术前备好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11]、米索前列醇等[12]。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产后出血的条件有凝血功能障碍,因此一此反映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可能会发生异常改变,护理中应及时准确采集血液标本后送检,协助医生追踪结果并及时处理。产后或术后密切监测血压、子宫复旧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准确计量产后阴道流血量,如病情变化应及时汇报医生对症处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给予缩宫素等药物治疗,以加强子宫收缩。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可能与产后继续使用硫酸镁解痉有关,镁离子会抑制子宫收缩,引起子宫收缩不良,出血增多[13],经给予钙离子拮抗及加强宫缩治疗后病情得到积极控制[14],同时钙离子可减少缩宫素用量,减少水中毒的风险。子宫按摩可改善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凝血机制障碍可选择输注红细胞等血液制品。紧急情况下,护理工作中更应注重“三查七对”,并注意患者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杜绝差错发生。子宫按摩、宫腔填塞纱条和子宫腔水囊压迫均可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者[15],特别是合并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者,可在术中及时行宫腔填塞纱条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术后24小时及时取出;也可予子宫水囊压迫止血,有报道子宫腔水囊压迫联合宫颈环扎术对子宫下段出血能起到更好的止血液作用[16]。1979 年 Brown 首次将介人治疗成功用于产后出血,在国外已广泛应用盆腔内动脉栓塞技术治疗产后出血,成功率高达 85% 一97%[17.18]。V edan―tham 等提出,应将子宫动脉栓塞作为产后大出血的一线治疗方法 [19.20]。如果手术或栓塞后再次发生出血,可以进行二次栓塞[21]。国内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产后出血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而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也很重要 ,不仅可为介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还能预防和减轻可能的并发症 ,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当上述方法无效,仍然出血不止时,行子宫切除术是挽救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方法[22]。

3.4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

3.4.1水囊压迫止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水囊作为异物留在宫腔内有可能引起感染[23],同时产后出血者因失血过多,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护理上要注意 :

3.4.1.1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恶露情况,每天测量生命体征四次或者遵医嘱,若体温异常,产妇出现寒战、发热,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要警惕感染的出现,及时报告 医生,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

3.4.1.2保持会阴清洁,每天用l:20碘伏溶液冲洗会阴及尿道口,每天两次,勤换会阴垫、内裤,以保持会阴的清洁。

3.4.1.3.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 。

3.4.2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

3.4.2.1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定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及排出物的量 、性质、颜色及气味,准确估计出血量,认真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防止再次产后出血;术后要注意有无血尿、血便及会周围皮肤红肿、溃疡等情况出现,及早发现因栓塞术导致的盆腔脏器缺血性病变、坏死等并发症,以便做出相应处理 。介入术后的患者虽极少有再出血的可能 ,但护士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术后 2 ―3 周是子宫动脉内明胶海绵溶解、吸收及血管疏通的时间 ,此时也应警惕再出血的发生 。

3.4.2.2穿刺部位的血肿和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部位的血肿和血栓形成[24],介入术引起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是插管时损伤血管壁,或导管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过长,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 ,形成血栓,也可因术后穿刺局部包扎止血用力过紧,使血流受阻,血栓形成造成血管栓塞 。加上妊娠期和产褥早期血液高凝状态这一生理变化 ,更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发生 。因此 ,术后用正确手法充分有效地压迫止血需做到:压迫位置准确,压迫时间恰当,压迫力度要以不影响下肢动脉搏动为宜,若常规压迫仍不能止血者应注意患者凝血机制是否正常、肝素用量是否过大,并采取相应措施 。黄志红[25]也指出术后创口包扎压迫用力要恰当,绷带包扎及沙袋加压的重力应适合不同的个体。术后穿刺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用1kg 沙袋压迫 6h ,以防止穿刺点出血。患者回病房后穿刺肢体制动 6 -8h ,并卧床24h 。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 、温度 、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以了解栓塞术后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一般都有低蛋白血症、各脏器水肿 、子宫肌纤维收缩力差 ,加之用硫酸镁解痉 ,更易抑制官缩引起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 ,短时间内大量出血 ,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 ,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 。因此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应详细询问病史 ,尤其是家族史 ,以确定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的疾病 ,以便治疗。积极推行孕期健康教育 ,切实开展产前检查 ,做好产前保健工作 。通过孕期宣教 ,促使孕妇自觉从妊娠早期开始做产前检查 。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异常 ,并给予治疗和纠正 ,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加强产前 、产时 、产后护理 ,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护理 ,积极处理好三个产程 。对存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 ,应做好交接班,详细交待病情、用药及观察要点 ,做到环环相扣达预防目的 ,全面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 。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 7 版.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2008;92~94.

[2]廖雪英.子痫前期孕产妇 的护理 [J].家庭 护 士 ,2008,6(8C ):2 2 1 5 ― 2 2 1 6.

[3].刘爱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J]. 右江医学.2011,39(3): 54.

[4]李毅萍 ,刘东妹 .产后出血111例 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2):220.

[5].伍惠玲.34 例产后出血的观察与处理[J].广西医学,2004,26(4 ) :567 .

[6].秦焕娣,卢锦娥 ,叶明.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及防治措施[J].广东医学,2004,25(8):919.

[7]刘爱珍,郭宝枝 ,邹芳.产后出血265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09 ,36 (7 ) :82 .

[8]. 郑美云.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6 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 66-67.

[9]王玉娟 ,李爱青,郭颖艳.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J].山东医药 ,2009 ,49(46) :88―89.

[10]陈幼娣 ,张波.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10 ) :3 3.

[11]许建娟 ,.欣母沛在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5:4

[12]廖少彬.剖宫产术后应用缩官索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08,5(36):128―129.

[13]. 梁彩霞 .徐溢萍 .戴锦.葡萄糖酸钙应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中医医学杂志 ,2008,6(2):101―102.

[14].冼华凤.许春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产后出血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123-2124.

[15]王红霞,罗克妹,孔翠花等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24):1 59- 1 40.

[16] 刘溅妹,何庆凤.官腔水囊压迫加官颈环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 1,5:65-66.

[17]王福容,袁丽,周福珍,等.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术中配合及护理[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 ,28 (5 ) :480 ―4 8 1.

[18]Descaigii G ,Dourrin F,Degre S,et a1.AbnonnM placenta-tion and selective emolization of the uterine arteries[J].EurJ Obstet G ynecol R eprod Bid ,2QO I,1999(1) :47.

[19]V edantham S ,G oodw in SC ,M clDea$ B ,el a1.U terine arteryem bd ization :an u nderu sed m eth od of controllin g p elvichemorrhage[J].Am J Obstet Gyneeol,1997,176(4):938―94 8

[20]M ason BA .Postpartum hem orrhage and art erial em boliza-

[21].许珍玲.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5(B):70-71.

[22].刘晶.孟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产后出血的防治[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4):253-255.

篇12

su lian-chun, zhou guo-can, su chao-yo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uxiong city, chuxiong 67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evention and therapy in the complication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treated by microinvasive craniopuncture. methods 14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ho were given microinvasive craniopuncture were investigated. we analyzed the sorts of itself complications,the reasons,clinical symptoms,and summarized preventable measures. results the symptoms of microinvasive craniopuncture were not so rare, such as fever, intracranial infection, brain-heart syndrome. the urgent cases must be given emergency surgery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complications of microinvasive craniopuncture are common in patients. we should prevent them and cure them positively to cut down death rat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gnosis.

【key wor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microinvasive craniopuncture;complication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11.26

作者单位:675000楚雄州中医院外二科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老年人血管常会发生硬化,持续的高血压更容易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壁出现脂肪玻璃样变,从而削弱血管壁的强度。加上脑血管壁的结构比较薄弱,血管中层肌细胞少,缺乏外弹力层,动脉外膜不发达,容易造成脑内小动脉壁发生局限性扩张,形成粟粒性微动脉瘤。当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时引起血压骤然升高,即可造成脑内小血管破裂出血。在整个脑血管病中脑出血的死亡率占首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治疗主要有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单纯内科治疗总体疗效不佳,30 d内病死率为38%~52%,以往外科手术方法有传统的开颅术、常规小骨窗开颅术及锥颅术等方法,但术后病死率仍高达28%~48%。国内近年开展的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通过颅骨钻孔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以促进血块液化,然后予以抽吸。此法简便易行,手术损伤小,且疗效亦好,患者乐于接受。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共施行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146例,发生各种手术相关并发症37例。占总数的25.3%。为总结经验,减少今后的手术并发症,现将我们术中及术后所发现的各类并发症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为我科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住院患者,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93例,女53例;年龄<40岁3例,40~60岁61例,>60岁82例;出血部位:基底节79例,基底节-丘脑34例,丘脑5例,脑叶21例,脑室7例。穿刺距发病时间6h以内者35例,6~24h者87例,24h以上者24例。

1.2 手术方法 以血肿最大层面的中心为靶点,在ct下定位,避开重要血管区及重要功能区,确定进针点、方向、深度,选择相应长度的穿刺针,穿刺达血肿中心,接好侧管后,缓慢拨出针芯,盖上帽盖,用5 ml注射器从侧管抽吸血肿液,首次量以总量之30%~50%为宜,然后取下帽盖,插入碎吸针固定,接冲洗管,以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肿,等量置换直至冲洗液为淡红色。冲洗完毕,据病程及血肿大小注入1~4万u尿激酶至血肿中心,闭管3~4 h后持续引流。视颅压变化及引流量一般每日冲洗1~2次,每次用尿激酶1~4万u,冲洗前常规抽吸不超过血肿总量50%的血肿液,引流管一般留置3~5 d,常规抗炎治疗3~7 d,拨管前复查头颅ct,血肿量减至30%以下即可拨管。

1.3 统计结果 发热13例,肺部感染9例,颅内积气6例,脑脊液漏3例,术中再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2例,肾脏损害1例,脑心综合征1例。

2 讨论

2.1 发热 常见原因为脑干或下丘脑损伤以及呼吸道、泌尿系统或颅内感染等。高热造成脑组织相对性缺氧,加重脑的损害,故须采取积极降温措施。常用物理降温法有冰帽,或头、颈、腋、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或敷冰水毛巾等。如体温过高物理降温无效或引起寒战时,需采用冬眠疗法。常用氯丙嗪及异丙嗪各25或50 mg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用药20 min后开始物理降温,保持直肠温度36℃左右,依照有无寒战及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可每4~6 h重复用药,一般维持3~5 d。冬眠药物可降低血管张力,并使咳嗽反射减弱,故须注意掌握好剂量以维持血压:为保证呼吸通畅及吸痰,常需行气管切开。

2.2 颅内积气 术后较常见,由于冲洗时将引流管内的气体带入颅腔、抽吸过度导致炉内负压,或长时间低位引流,以及过度使用脱水剂均可发生。术后复查ct发现积气部位多位于双侧侧脑室前脚、血肿腔顶部、同侧外侧裂区等。少量积气可无临床症状或仅有头痛,一般7~10 d内自然吸收,无需处理;大量积气时导致进行性颅内压增高而头痛加重,意识障碍以及颅内感染,积气量可达10~60 ml。在冲洗时应排空引流管内气体,注射药物后再向引流管内注射2 ml0.9%氯化钠注射液封闭,尽量避免带入气体,防止长时间低位引流,发现积气较多时可用生理盐水置换排气,或吸入纯氧有助于加速吸收,症状严重者需作气颅侧侧脑室穿刺或闭式引流。

2.3 术中再出血 是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原因之一,常见原因为[1]:①定位穿刺时未能避开大血管所在部位,针头刺破血管;②用力抽吸,压力变化快,血管及脑组织移位;③术前血压处于较高水平,或进行性增高,患者意识障碍呈逐渐加重趋势;④血肿形态不规则;⑤病前有酗酒、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障碍;⑥在病后6 h内手术者,再出血几率大。其表现为术中见抽吸、引流出的血量明显大于计算出血量,且血液鲜红,无凝块。因此,要熟悉颅内血管的分布,避免从大血管行走部位穿刺,抽吸血液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抽吸,穿刺成功后首次抽出血量以总血量的1/3~1/2为宜,余下以0.9%氯化钠注射液等量置换,避免颅内压力变化过快,术前血压异常最高者,说明颅内压过高,应当先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并适当应用降压药,一般血压控制在150~160/90~100 mm hg以内较为理想。6 h以内手术者,血肿对出血点的压迫止血作用减低,反而容易再出血,病情允许应避免此时手术,术中发现有新鲜血液,可在冲洗液中加入肾上腺素1 mg及注射用血凝酶1~2 ku并反复冲洗,病情危重者急诊行开颅清除血肿术。

2.4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hich 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原发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gcs 评分越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越高,病情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对抗生素不敏感、反复发作不易控制。常见原因:昏迷患者的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分泌物排出不畅、误吸;使用脱水剂和利尿药物使痰液变得粘稠,排出困难;呕吐导致的吸入性肺炎;使用h2受体阻断药或致敏药使胃液碱化,增加了胃内细菌定值的危险;应用激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大量、长期、联合应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出现,引发难以控制的多重感染;颅内血肿及手术可能引起丘脑下部损伤,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处理要点:避免交叉感染,加强各项护理,如吸痰,清除呼吸道异物,勤翻身、叩背,盐酸氨溴索片化吸入。对3 d内不能清醒的患者应果断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2.5 消化道出血 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情比较危重,由于脑干和丘脑下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损害,引起应激性溃疡所致,越靠中线结构的病变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越大。主要病理变化是胃肠黏膜缺血、胃酸分泌的增加,导致胃肠黏膜保护屏障受损,胃蛋白酶大量逆向渗入缺血缺氧的胃黏膜细胞引起应激性溃疡和出血性胃炎,表现为呕血或黑大便[2]。昏迷患者应留置胃管,定时观察有无出血和胃液ph 值的变化。要重视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性治疗,一旦患者出现出血,可用冰0.9%氯化的注射液+肾上腺素胃内注入,常规应用止血剂、云南白药、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剂、输血,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镜下止血、手术止血等治疗。

2.6 肾脏损害 肾脏损害是hich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3]:交感神经兴奋使肾脏血流减少,肾缺血使肾小管坏死,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脱水药物引起“渗透性肾病”;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止血药物使血液呈高凝状态等。肾脏损害以预防为主,维持正常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保证液体入量,减少脱水剂的用量和肾毒性药物的使用,必要时使用透析和血液净化等治疗。

2.7 脑心综合征 hich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类似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改变。主要表现为心电图s-t段延长或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以及q-t间期延长等缺血性变化。也可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缓或过速、心律不齐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改变。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急性脑血管病的性质、部位、大小以及出血后是否破入脑室、空腹血糖高低、电解质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4],脑血管病发生早期,应密切监测心电、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的变化。脑心综合征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应行床旁监护,积极抢救治疗。

2.8 脑脊液漏 老年人骨质疏松,针体固定不稳,脑脊液沿针体流出;或拔针后皮下组织对针体填充不严,脑脊液从穿刺孔流出[5]。临床可见敷料纱布染湿,一般不会量大,合并有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者针口愈合慢更容易出现,在头皮缝合一针即可。

参考文献

[1] hall ce,grotta jc. new era for manage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curr neurol neurosci rep,2005,5(1):29-35.

[2] 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4-210.

篇1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有效的降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联合降压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策略之一。许多研究已证实单药治疗的血压控制率在40%~50%,60%~70%高血压病人需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联合治疗。我院近年来使用贝那普利片和复方罗布麻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150例,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原发性高血压病2级的诊断标准[1],除外肾动脉狭窄、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继发性高血压,并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及痛风、糖尿病患者,服用过降压药患者停用1周以上,治疗中不使用其他药物。随机分为贝那普利联合复方罗布麻组(A组),贝那普利组(B组),复方罗布麻组(C组),三组均为50例,三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停用原用的降压药1周以上。A组使用贝那普利片(商品名洛丁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mg,1次/天,复方罗布麻片2粒,3次/天。B组单用贝那普利片5mg,1次/天。C组单用复方罗布麻片2粒,3次/天。如服药1周未能达到目标血压,则贝那普利片增至10mg,1次/天。三组疗程均8周。治疗前2周每周测血压2次,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分别测血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空腹静脉血测定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和尿酸。

1.3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基础血压比较,舒张压下降≥10 mmHg(1 mmHg=0.133 kPa)并降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10~19 mmHg。无效:治疗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变化情况 三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收缩压及舒张压较B组、C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三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下降,A组血压下降显著,总有效率92.0%,B组总有效率64.0%,C组总有效率36.0%,A组和其他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2。

表2 三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

注:AB、AC、BC比较X2 =9.8485、31.6406、6.76, P<0.01。

2.3 副作用 A组有1例干咳,B组有2例出现干咳,C组有1例心悸,但均能耐受,顺利完成治疗,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贝那普利是一种长效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Ang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使血浆肾素活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减少;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有保护作用,且能减轻心肌肥厚、血管内膜的增生及动脉硬化斑块的进展,防止或逆转心血管病理性重构,改善动脉顺应性,血管阻力减低,从而达到降压目的。国内外学者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多项研究发现,内皮功能障碍是其起始和促进因素。内皮素(ET)作为血管损伤因子,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体内常常能检测到过高的ET-1水平。有研究[3]使用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10周后,体内的ET水平显著性降低,表明ACEI可以通过降低ET浓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部分患者长期使用ACEI(3个月以上),即使剂量很高,醛固酮水平仍回升至治疗前水平,即“醛固酮逃逸”现象,并同时存在AngⅡ逃逸现象,影响其治疗效果[4]。

复方罗布麻片主要成分:罗布麻叶、防己、野、氢氯噻嗪、硫酸双肼屈嗪、氯氮卓、盐酸异丙嗪等。罗布麻有效降压成分主要是槲皮素和总黄酮 [5]。槲皮素具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罗布麻叶中的槲皮素可能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双重抑制作用,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 [6]。盐酸异丙嗪和氯氮卓具有镇静和抗焦虑,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氢氯噻嗪的降压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与利钠作用有关,服药初期,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减少血容量,使心输出量下降从而降低血压。持续用药数周后,血容量、体内钠总量和心输出量渐趋正常,但外周血管内含钠量减少,通过钠-钾离子交换使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减少,降低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缩血管反应,因此血管扩张成为其后期降压的主要机理。

高血压是由于不同的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降压药物不能同时作用这些发病机制,联合用药具有安全有效降压、减少负效应、更好保护靶器官、提高依从性的优点;同时可以提高费用效益比。ALLHAT[7]研究显示,血压控制在19/12 kPa以下的病人中的60%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只有30%的病人使用一种降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单独使用只有40%甚至更少的病人收缩压达标,联合治疗可达到80%以上。Materson等研究发现,临床上推荐使用的降压药物如果单独使用,只有50%~60%的患者血压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本研究中,贝那普利片和复方罗布麻片中西药联用可对高血压RAAS机制与容量机制进行双重阻断,在降压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一方面氢氯噻嗪减少水钠潴留,但血容量降低激活了RAAS系统,而贝那普利片抑制RAAS系统;另一方面贝那普利片轻度潴钾作用又减少了氢氯噻嗪引起低钾的副作用。本研究显示,贝那普利片和复方罗布麻片联用临床疗效优于两者单独用药(总有效率92.0%:64.0%:36.0%, P<0.01)),副作用少,效价比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

[2]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88,4(4):245.

[3]宋月霞,钟雪莲,韩素桂,王希柱,张小民,宋巧凤.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长素水平和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 18(1).

[4] Struthers AD. Aldosterone escape during ACE inhibitor therapy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Eur Heart,1995,16 (Suppl):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