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一体化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当前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工作中,还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不能有效融合、财务控制与业务工作严重脱节等现象。
(一)财务一体化意识不强
财务部门职能通常局限于财务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以及基于制度和预算的日常控制活动,工作方式及思路尚未转变。大数据时代,财务部门每天输出海量的财务数据,但这些信息却不能充分地为运营提供决策支持。财务职能局限于基于财务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以及基于制度和预算的日常控制活动;实施预算管理,却不能把企业战略、业务运营、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历史”财务数据的分析,而忽略了着眼未来的战略管理。
(二)财务人员业务知识欠缺
财务业务一体化不仅仅要求财务人员在财务和会计方面的专业能力,对于风险管理、预算管理、资本管理、业务管理等很多管理会计的范畴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目前财务内部分工明确,大多数会计人员的能力仅局限于财务会计,停留在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缺少对财务全面了解同时又熟知业务流程的财务人员,在业务提出需求时不能给予专业解答。
(三)业务人员积极性不高
财务业务一体化与IT、战略、运营、内控、绩效评估等诸多职能部门紧密相连,而现有的财务业务融合基本都是由财务部门主导,业务部门则缺乏与财务融合的动力,融合程度不足。在当前信息化高度集成的情况下,业务人员不能够很好地掌握系统操作,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稽核监控,在没有财务人员指导或监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业务人员不关注实物流与信息流的匹配。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必然性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管理的环节越来越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资源协同效应,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企业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通过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价值分析与管理控制来优化协调业务价值链与财务价值链,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终极目标。而财务业务一体化是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所有生产经营领域,拓展财务管理的服务职能,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细节,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效融合,企业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配置和运用,财务管理的价值分析与控制职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业务
企I和业务部门对财务部门参与经营、对业务提供支持的要求不断提高,财务部门要想成为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必须真正参与到企业经营中去,走进业务,了解业务,服务业务,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财务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需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事前沟通,强化分析职能,多层次传递信息,利用专业知识,积极为业务部门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财务管理和业务的协同发展是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财务业务一体化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财务数据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通过财务业务一体化,企业的业务流程、财务流程将更加规范、固化,企业采购、库存、销售及相关的成本、费用、收人等财务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准确,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财务业务一体化有助于加强财务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传统和新型风险不断增长,通过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施,企业对资金、采购、销售、营销等主要环节实施完整、闭合、严格、有效的控制监督,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各个经营业务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早的预测、发现及化解。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目标定位
(一)财务职能目标定位
以记账核算和事后反馈为主的传统财务职能,依赖的是企业高层的支持和各种规章制度,运用的是权力影响力。重新定位后的、增值的财务职能,将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投/融资管理、内控/风险管理、资本运营、并购重组、公司治理、价值链管理等一系列决策行为中,为各职能部门(而非取而代之)达到运营目标提供决策支持,最终为实现公司的运营及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二)财务活动目标定位
现阶段,财务的职能活动仍大多集中在账务处理、日常控制、财务报告等面向公司历史数据的工作上,未能与公司战略性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或者说对公司战略性目标的支持力度不够。前瞻性的财务职能活动是通过使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对长期战略决策进行论证、评估;为公司确定最佳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对公司投资项目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为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提供财务依据;平衡股东与管理者间的委托关系,有效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给公司的冲击等。前瞻性的公司财务是适应竞争形势和市场环境的需要,也是公司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三)业务流程目标定位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功能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的运用会大大缩短运营流程,减少低增值作业。而决策支持和控制活动将向以价值增加为导向,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帮助企业完成作业流程的改进,致力于价值增值的创造、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四)财务人员目标定位
财务人员应跳出传统的账房先生的视野――管好账本,用好账目;从更高层次的战略角度审视职责――管控资本运作,使公司资本保值增值;及时发现并适时分散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非系统风险;主动沟通协调各部门,促进战略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推动组织行为的变革和运营模式的转型等,成为管理参谋、战略助手。
四、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着力点
(一)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着力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将公司的、长期的和非量化的战略分解为个人的、阶段性的、可计量的业绩指标,并付诸实施。集团战略目标及预算目标自上而下传达,计划预算自下而上编制、审批及汇总。预算的编制、下达、分解、执行、分析和调整等全过程,需要销售、投资、采购、人力资源、资金管理等全公司各个业务单位广泛参与、上下互动。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充分发挥预算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预测、控制、信息反馈、激励约束等作用。因此,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促进财务业务一体化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二)以绩效管理为切入点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工程,是增强战略执行力的一套方法,它将个人业绩、个人发展与公司目标有机结合,通过持续改善个人业绩和团队业绩来持续改善公司业绩,并确保公司战略的执行和业务目标的实现。比较常用的绩效管理方法是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是通过战略目标分析和设定,完成从公司战略目标分解到生产、运营层面的KPI指标。设定后的指标通过权重配置和因果关系配置,完成整体战略要素因果关系链地图。通过平衡计分卡这一绩效管理方法支持KPI指标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不同维度上的追踪控制及分析考核,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三)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切入点
全面风险管理突破传统风险管理的局限性,覆盖企业所有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对全公司的管理和业务流程进行风险监控、评估、监督与评价。覆盖全公司的风险管理系统由风险管理工具以及内控管理、危机管理和风险文化等模块构成,旨在加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与检查等企业风险管理的五大基本要素的建设,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的五大目的:企业战略的达成,提升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和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以及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四)以财务综合分析为切入点
财务综合分析,是结合宏观环境、公司行业发展等相关数据,完整的、全面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为日常运营管理提供前瞻性保障。财务分析体系不单是指标计算与差异解释,而是整合了分析程序、异动警示、统计工具与业务经验的财务管理手段,旨在为各类使用者提供决策支撑信息,有利于财务部门成为其他各个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
五、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施保障
(一)加强财务团队建设,提升整体财务水平
(1)加强财务团队建设。公司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侧重培养一支全面、复合型人才队伍,能够将财务流程、业务流程及管理流程相互融合,成立财务内部O罟ぷ餍∽椋处理复杂专项问题及内控稽查,同时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于业务。
(2)提升财务服务意识。坚持服务与控制并重,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积极为业务部门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在专业上赢取他们的信任。
(二)改善财务管理环境,提升业务对财务信任度及依赖度
(1)事前介入。建立一对一的财务与业务流程对接机制,加强财务与业务人员的沟通,全面参与到业务方案讨论、现场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各业务环节,能够在业务讨论中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供建设性财务意见,实现事前介入效果,为企业节约资源。
(2)事中控制。加强业务过程控制管理,增加月中监督与控制,及时发现业务问题,针对业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财务人员应积极跟踪落实,同时能够用信息化手段协助处理问题。
篇2
二、财务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在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A院采取了资金集中管理,流程统一规范,核算有分有合,人员轮岗互通等一系列措施,并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做了规范管理。
(一)合同管理
加强合同管理,推进两院区合同管理的一体化能更有效地规避风险,维护医院合法权益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针对像医疗器械维保合同、医用气体采购合同、医疗废物处置费合同与医院办公用品合同等两院区均有需求的支出,A院采用两个院区,一份合同的管理办法,以集团化优势压低招标价格,节约成本开支。同时,在合同内分别框定解放路院区与滨江院区各自所占的数量与金额,并将折让部分金额按比例分摊至两个院区。此外,在合同中列明,滨江院区的发票需单独开具,以便财务根据发票入库、统计分析与监督管理。
为了避免两院区间重复付款与超合同金额付款,A院在OA系统内完善了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将每份合同的编号、名称、内容以及总金额导入平台,由临工部或后勤中心经办人将每次的付款金额录入到相关合同下,若超出合同金额,系统将禁止录入。财务人员在平台上审核确认本次付款金额的同时,还能根据往期付款记录统计出解放路与滨江院区分别的累计付款额,有效地避免了重复付款,防止了两院区的超额付款。在合同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财务人员还对一事一议的后勤零星付款合同设计了付款审核表,以医用混合气体采购合同为例,滨江院区的付款审批表如表1所示,其中明确了两院区的合同总金额与合同时间,登记了滨江院区每次付款的时间、金额与累计付款金额,在备注栏中,财务人员根据合同管理系统统计出解放路院区累计付款额。这样一来,既能一目了然地统计两院区分别已使用的合同额度,又能很好地控制合同总额,规避超额超合同期付款的风险。
(二)材料物资管理(以药库管理为例)
实现两院区材料与物资管理一体化是提升两院区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药库为例,A院为了解决一体化管理初期两院区不同库房管理软件无法兼容与对接的难题,停用了滨江院区的老系统,统一使用解放路院区药品管理系统。对两院区的药品统一采购、统一入库、药品字典统一维护,并由解放路药品保管员将滨江院区的药品出?熘帘踅?药房。在此基础上,财务人员在医院IT中心的支持下,对药库管理系统软件进行了优化,新增财务总账模块,将原解放路院区药库设为母药库,滨江院区设为子药库,对母子药库进行合并管理,实现对各类财务数据合并统计,统一财务管理。
通过对两院区药库的一体化管理,A院实现了两院区数据库的互连互通,对药品流通中的信息进行全程控制,使药库管理系统可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查询与统计功能,财务总账实现药品各项数据的综合统计功能。由此,财务人员既确保了药库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又避免了一体化前繁琐的数据统计,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准确的财务依据。
(三)会计核算管理
为了加强两院区会计核算一体化管理,A院首先对信息化系统与平台进行了合并,两院区共用一套HIS系统、库房系统与ERP系统,并在每个系统下单独设立滨江院区模块,从原始数据的采集开始就做到数据共通,可分可合。
除了对原始凭证的要求进行规范外,A院还在用友ERP系统资产类科目相关二级科目下,增设“滨江院区”子科目,用于单独核算滨江院区的资产,例如,“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滨江院区”,并在“滨江院区”下再设一般设备、专用设备等明细科目。对于收入与费用,则在摘要与类别中将两院区区分开来。
在此基础上,财务人员可以及时、有效地编制两院区各自的财务报表与合并报表。
(四)成本核算管理
通过有效的会计核算管理,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与其他费用这六类成本已经实现了两院区数据可分可合。但是,一体化管理模式下,A院相当一部分临床科室对两院区人员打通管理,定期对两院区人员排班进行调整,绩效实行大科合并管理,并对本科室人员绩效统筹分配。这样一来,财务人员统计到的某科室绩效便为该科两院区的总额,虽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并不会对医疗成本造成影响,但在两院区单独的财务报表中,会造成收入与成本不匹配的现象。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务人员通过人事科、客服中心统计了每月的科室排班,并按照每月科室人员在两院区的排班对绩效工资进行重新分摊,确保了两院区人员经费的准确性。
(五)财务人员管理
财务科在一体化、同质化管理下对两院区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将原有市级编制财务人员安排至解放路院区轮岗,加强对两院区财务人员的沟通与培训。同时,在滨江院区设立会计与出纳岗位,受解放路院区统一管理,负责滨江院区日常财务工作。另外在滨江院区委派一名副科长,负责对滨江院区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
三、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促进财务人员的经验交流,加强财务人员的能力培训,在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规范了财务管理要求,统一了财务管控标准,加强了内部控制的力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篇3
所谓高校财务管理,是指高校范围内有关资金的组织、筹集、调拨、融通、使用、结算、分配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工作的总称。对于现代高校来说,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作为人才密集的高校在管理工作中也逐渐融入了信息化的元素。而所谓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一体化,就是指在财务管理中结合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实现财务信息的一体化。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的必要性
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既是国家的要求,又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第一,国务院办公厅曾于2006年颁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定了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这是我国首次针对信息化建设而颁布的指导文件。高等院校是向社会输送高水平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而高校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顺应国家号召,推进信息化管理建设。第二,当前我国高校之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很多高校为了争取优质生源、提高就业率,不断改善自身的办学质量。而提高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的水平,是高校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途径。第三,高校财务管理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还与教职工以及学生的权益息息相关,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也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
二、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一)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
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共享高度通畅,不管是财务部门内部下属机构之间,还是与高校其它管理部门之间,通过信息一体化都能实现信息共享。下图是高校财务机构设置的基本模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还包括很多下属机构,这些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客观联系,而相互联系的媒介就是高校的各种财务信息。若不能保证信息共享,机构之间就会相互鼓励,会严重阻碍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更会增加腐败等问题的风险。
(二)财务信息安全工作有待加强
信息一体化的应用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一方面是信息访问权限的问题,如果对该方面的管理存在漏洞,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是财务数据的储存及备份,由于电子资料容易丢失且难以找回,如果没有做好备份,就会增加资料丢失的风险。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未能清楚意识到这一点,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大意的问题。首先是对于财务资料不能做到恰当储存,财务资料分类混乱;除此之外,对数据库的安全防护也有待加强,这一问题虽然在平时不太明显,而一旦系统数据库遭受恶意攻击,就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
(三)高校高层管理人员缺乏足够重视
由于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的教职工和学生的人数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高校要想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就必须对学校各项设施进行扩建或新建,如宿舍楼、教学楼、教学设备等。而实际上,扩招形势下对高校的需求增长不仅仅体现在上述硬件设施上,相关软件设施的水平也急需提高。扩招政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学费、科研经费、采购经费等等都与扩招政策息息相关。当前很多高校把发展的重心放在各项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去,而对于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却不够重视,相关资金的投入也比较少。上级的不重视一方面会导致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相关硬件设备得不到升级,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一线管理人员工作疏忽、松懈,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三、信息一体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投入
这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上级缺乏重视会导致整个管理的混乱。因此,高校要想落实国家相关指导精神,就必须从上到下重视起来。首先,高校的高层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针对社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文件,依据高校的自身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工作特点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保证硬件条件的水平。其次,财务管理部门要也要认真学习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精神和措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力配合学校进行财务管理系统的升级。依据信息一体化的背景特点,对其下属机构进行调整,以便适应信息一体化工作的形式和特点。
(二)促进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以往的高校管理系统,由于技术的落后导致信息传递阻力较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各部门都是在自己做自己的工作,缺乏有效的配合,严重拉低管理系统的整体工作质量。因此,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保证各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二是财务管理部门下属机构之间。信息一体化为各管理部门的相互联系提供了客观条件,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从自身出发促进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一方面,通过这种互相监督的机制可以进一步加强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工作上的相互配合。另一方面,相互监督可以对各部门的工作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以最少的资源投入保证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在信息一体化背景下,资料的储存和共享变得非常便捷,但也产生了信息安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工作疏忽而造成的资料丢失,另一方面则是认为恶意破坏。这两个方面分别对应了财务管理的软硬件水平。防止因工作疏忽而造成资料丢失,首先要提高一线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时对重要的资料数据进行备份;其次要完善数据的储存和备份机制。还要加强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优化访问权限验证机制,提高系统的整体抗攻击水平。
篇4
W煤电一体化项目是2005年7月第二届泛珠“9+2”滇粤两省最大经贸合作项目,属云南省“十二五”“三个一百重点在建项目”,是云南省政府重点推进的火电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建设对打造滇东北能源基地建设意义重大。项目法人公司是由云南省属某能源集团、广东省属某能源集团等股东发起设立,对W项目实施煤电一体化开发,拟建装机容量为4×600MW燃煤火电机组和年产量500万吨配套煤矿。项目分二期建成,总投资约130亿元。
二、W煤电一体化项目建管模式
W煤电一体化项目实行二级管理,按照“总公司——分公司”的模式进行设立,即设立W公司作为W煤电一体化项目的法人单位,根据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下设第一、第二发电厂分公司和第一、第二煤矿分公司等所属分公司。W公司定位为W煤电一体化项目的重大决策实施主体、投资主体、经营管理主体和利润责任主体。主要负责W煤电一体化项目的战略规划、资源统筹、组织协调、资金筹划及拨付、投入产出考核、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基建等工作。W公司所属各电厂和煤矿分公司的主要职责为电力生产和煤矿生产的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及责任主体,成本控制及核算主体。
三、W煤电一体化项目财务管理模式
W煤电一体化项目由于投资较大,总投资约130亿元,且建设周期较长,施工难度大。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项目基建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将交叉进行,导致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极为复杂。因此要构建适合于W煤电一体化项目的财务管理模式,就要从深层次的方面来分析电力行业和煤矿行业的特点,并结合其行业特点搭建一套完善的总分公司的授权控制制度体系和平台。就W煤电一体化项目来说,电厂和煤矿分公司是W公司支柱业务和核心业务的经营者。因此W公司应让所属的电厂和煤矿分公司作为一个模拟法人独立运营,以较高程度的分权(授权)给所属分公司。通过授权控制、预算管理控制、会计核算控制、审计监督等方式建立对分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控制。
(一)授权管控
W公司授权所属分公司对其生产经营所需的资产进行管理,其对应的责任是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良好使用,使资产保值增值,通过运营资产创造利润。在资金收支管理方面,所属分公司资金收入全部由W公司进行归集,而在资金支付方面则经W公司年度、季度、月度资金平衡后拨付入所属公司开立的银行账户。所属分公司在授权范围内拥有正常情况下完全的资金支出审批权。通过这样的授权,使分公司拥有部分财务支配的能力,这有利于分公司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积极有效的组织好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
(二)预算管控
W公司授权所属分公司管理其资产,对应的责任是通过经营所管理的资产实现利润,因此W公司应建立事前的预算管理控制制度,通过年度财务预算或签订目标责任考核书的形式向分公司协调确定利润考核目标,以量化规范W公司对所属分公司权责利安排,分公司应据此编定电力或煤炭销售、生产、成本、费用、采购等业务年度和各月预算,并把各业务预算分级归口落实到部门和工区、班组直至个人,形成有效的分公司内部各级责权利体系。
(三)会计核算管控
W公司对分公司应建立一套统一完善的对所属分公司实施事中的会计核算和控制制度,所属分公司具体的一些会计业务核算管理可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进行开展,这就保证核算基础的一体化,同时又充分体现出煤矿与电厂的不一样。W公司总部只负责项目基建核算和总部费用支出核算、投融资管理、利润核算、财务报表合并及对所属分公司财务部门业务指导等工作,所属分公司则以大车间模式进行独立核算经营。通过会计核算一体化让所属分公司的会计信息真实及时有效的传递上来,为W公司作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
(四)审计监督管控
W公司应建立健全对分公司的财务审计制度,形成对分公司事后的审计监督制度,对分公司的审计监督应包括工程审计、会计审计和预算审计三个方面。通过审计规范所属分公司的经营管理及财务管理工作,确保项目管控有序高效。
四、结论
煤电一体化项目是指煤矿和电厂由同一投资方出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煤矿和电厂的相关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在项目建成之后,煤矿和电厂统一管理,燃料价格稳定,发电成本低,有利于竟价上网,电厂、煤矿运行更加可靠、高效。因此要如何体现出煤电一体一体化项目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来,就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建立一套适合于W煤电一体化项目所特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体系。进而让W公司和所属若干的分公司进行科学的逐级责权利安排,同时保证各级责、权、利安排的明确、有效,目标的尽可能量化,有效的权责利对等。进而使电厂、煤矿的生产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经济效益良好,核心竞争力得到快速提高,最终实现电厂和煤矿双赢的局面。
财参考文献:
[1]孙立兵.关于循环经济的煤电一体化战略探索[Z].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3.
[2]锁良晨.煤电一体化项目评价方法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3.
篇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政府性收入与支出项目的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面临着一个越来越复杂多变的数据环境。为了确保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及时、高效的提供各类财务数据进行支撑。而原有的信息系统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体现出其局限性与孤立性。
为了更好的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增加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与灵活性,同时推进财务相关的数据共享,减少因早期系统建设规划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决策支持阻碍。我局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着研究与实践。在2015年底,我们在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协助下,针对原有工作制度、流程以及业务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步的明晰了下一代财务支撑系统的建设目标与要求。并在2016年初进行全新的财务一体化平台建设。
二、历史分析
在之前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以及政府办公人员的资源限制,法库县财政一直采用的是集中核算的模式。预算单位通过报账的模式进行会计核算处理。当单位发生费用收入或支出时,由单位报账员携带着相关的原始单据到核算中心,提交给中心管护会计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通过系统录入生成相应的报账单并打印,单位报账人员将打印的报账单提交给单位的相关领导进行审批与签字,审批通过后,单位的报账人员再携带报账单提交给核算中心的负责领导进行审批处理。核算中心领导审批通过后,方可将报账单提交给中心的出纳人员进行支付处理。在整个报账过程中,预算单位没有任何软件系统可以使用,依然通过纸质办公模式进行处理,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严重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没有发挥到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
由于预算单位没有任何核算系统可以使用,因此在进行账簿查询的时候,必须先与核算中心的管户会计沟通,由会计人员将所需的账簿导出或者打印成纸质档案提供给预算单位查看,或者预算单位人员前往核算中心,通过系统直接查看。无法实现办公的实时性,也增加了办公人员往返单位与核算中心的工作量,极大影响工作效率与办公质量。
在会计年度完结后,相关的决算报表,也是通过手工填写的方式进行编订与审批的,无法借助于信息系统进行全自动或半自动的处理。
由于各种条件的相互制约,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低效、低质、不便捷的情况。如:所有的审批工作在系统处理的同时,还需要手工审核签批;在进行会计核算记账处理时,采用下级模式的科目体系,无法记录功能分类;在进行对账时,需出纳与银行通过手工方式进行对账。
三、新系统建设
针对旧制度与旧系统存在的问题,我局在2015年规划新的业务工作模式时,全新规划了新的业务流程与系统要求:
(一)保持核算中心模式
为保持原有的工作流,确保新工作制度对于原有工作人员不产生较大的冲击,我们依然在系统建设初期保持核算中心模式,各单位的报账申请依然由核算中心的管户会计进行审核。
(二)通过系统实现分布办公
通过系统建设,为每家预算单位提供办公终端,单位在进行报账时,通过系统进行相关数据的预录入,并提交审核。本单位领导审批通过后,单位人员再携带原始单据前往核算中心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现场打印报账单提交中心领导审批。节约了现场录入与等待的时间。
(三)实现自动记账功能
通过新系统的建设,原有需要出纳人员手工录入的各种记账凭证与会计单据,都可以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经过会计人员核准后即可完成记账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记账的准确性。
(四)开放预算单位实时查阅账簿权限
通过新系统的终端,预算单位的人员可以在本单位的办公设备上,直接查看单位的账务情况,随时掌握单位资金使用情况。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数据准确性。
(五)支持系统间自动对账处理
实现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系统间自动对账处理,降低了由人工对账带来的错误率。同时也开发了按照会计摘要对账的模式,提高了数据核对的准确性。
(六)实现与相关业务系统的衔接
实现业务的前后贯穿,减少了由于业务系统相互之间的建设区隔而导致的业务的不连贯性。实现同一相关业务在各环节业务系统间的贯穿流转。
(七)系统数据安全保障
新系统建设完成后,系统支持自动备份与容灾处理,不再需要会计人员定期的进行账簿备份,同时保证系统异常后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业务恢复。(见图1)
全新财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在2016年初实施上线完成,得到了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一致好评,极大的提高了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效率,也降低了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同时也通过服务平善的报表模块,为单位的工作决策提供了丰富的、实时的、准确有效的财务数据支撑。(见图2)
四、后续规划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化与成熟,电子签名签章技术在国库集中支付领域的应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以及电子发票的应用,会计电子化的基础越来越成熟。
篇6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该注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控制体系、监督核查体系、风险管理体系、资金管理决策体系和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等几个方面的建设,推进集团内财务一体化建设与管理。
一、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集团财务预算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方法。预算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长期资本筹措预算、销售预算、产量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各项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总预算。通过预算体系的建立,达到对所属子公司和部门的协调、控制和考核作用,使集团及各下属子公司的基本经济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企业送入市场奠定基础。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注重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做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安排经营工作,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为避免分块编制预算中缺乏完整的全面预算体系,出现集团内部各公司、部门相互不协调甚至矛盾激化的状况,应从集团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市场情况,全面均衡考虑各种分预算,系统编制相互协调的全面预算。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克服只是简单推行静态编制预算的做法,推广使用各种先进的预算编制方式,根据变化的市场情况推行弹性预算编制方式;根据集团和子公司内部强化长远管理的要求,克服预算编制的短期行为,推行滚动编制方式。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子公司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必须执行由集团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下属子公司和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二、财务控制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就是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在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进行控制中,财务部门要联合各个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对资产运行地点和价值转移等方面进行监控,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时效性。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既要控制资产的有形损耗,又要控制资产的无形损耗;既要降低资产价值的构成成本(如买价、运杂费等),又要降低资产的管理成本(如储存成本、资金成本、机会成本等);既要降低资产的运行成本又要降低资产的使用成本(退货、售后服务等)。
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集团和下属子公司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狠抓货款回笼,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整体信誉。
建立自补资金积累机制,防止费用超支现象。公司按税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促进自我流动发展。
三、监督核查体系建设
监督核查体系主要包括了三个子体系:财务监督审计体系,目的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商务审计体系,目的是保证内部合规性;法律审核体系,目的是保证外部合规性。
建立监督核查体系建设的目的,系强化对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建立快捷灵敏的企业信息网络和以会计数据处理为核心、与经营业绩和财务报表分析等信息系统相连接的信息网络,及时反馈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约束其行为。加强对子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任期考核、审计和离任前审计,防止其违反财经政策,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集团财务部门要监督各子公司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符合各子公司经营特点的财务指标报送机制,结合年度预算指标,核查进度及非正常现象风险预警,及时引导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资金循环体系建设
抓好资金的流程管理。资金管理主要是对子公司现有的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资产耗费和资产保全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控制。首先,集团必须研究面临的资本市场和筹资渠道,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谨慎控制财务风险,科学确定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的风险收益匹配管理,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其次,为保证资金“满负荷”高速运转,集团财务部门要对各所属全资子公司的资金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以此进一步完善现有内部银行等资金统管形式,内部使用资金模拟银行结算,改变只计单利不计复利或只计现值不计终值的现象,拓展资金成本核算内容。最后,要规范下属其他控股公司的融资授信行为,克服重商品轻信用的现象,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经笔者调研,大型外贸集团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采取集团统一授信融资与契约化管理模式,可以使集团所属子公司的融资成本降低5%~15%,更有效地提高各子公司闲散资金的利用率。
五、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外部环境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动荡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通常以两个先进的系统作保证:一是敏感的风险预警系统,二是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因此,子公司和集团公司都应通过建立自身的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存在于平静背后的危机,校正企业行为,将风险的损失降至最小。
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财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首先,通过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确定什么样的因素要纳入风险识别体系;其次,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损失的量化作为控制和化解风险提供决策依据;最后,要强化风险管理,实施风险控制,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实施监测,实现针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和准确的反应。
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下属子公司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是联系企业内外经济环境最紧密的信号。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大部分现金都来源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流入,主要是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数额越大,代表企业正常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经济环境下,所有的销售也不可能都是现金交易,企业常常采取赊销等方式销售,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充足的现金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购买机会和额外的收益,而应收账款等债权却不能像现金那样满足各种及时支付的需要,形成坏账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企业及时收回货款是相当重要的。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能从市场的角度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状况。现金流入越多越好,流出越少越好,这样才能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不至于在一些突发事件上导致惊慌失措。如果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环比连续下滑,并出现一些不正常情况,如存货激增、销售下降、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均需密切关注。集团财务及时责成下属子公司分析和反馈非正常因素产生的原因,以便上下联动采取措施,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
六、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信息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发送”的过程。财务管理与控制也不例外。因此,有关财务控制的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准确、是否传送及时,都将影响到整个财务控制活动的有效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母子公司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子公司拥有更多的私有信息,而作为控制者的母公司则无从知晓这些信息。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财务控制,就得从解决母子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入手。
加强财务管理的国际化、网络化。远程处理财务问题和集中式管理,使财务管理从一个简单的系统成为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甚至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的复杂系统,网络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财务管理者作决策时不再以货币信息为唯一依据,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种资料组合起来,做出基于全面可靠的信息决策。财务管理的对象也扩展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网络资源,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其他职能部门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企业的财务流程和经济业务流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财务管理模式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运用智能分析型财务软件,保证下属各子公司执行计划的有效性,增强集团管理控制的职能。财务管理的外延不断扩展,使财务管理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全局经营活动的总体概况,充分运用财务雷达预警系统,从业务环节上建立预警机制、短缺预警和应收账款预警。
参考文献:
[1] 申筱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浅析[J].企业经济,2001,(1).
[2] 李秉成,田笑丰.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3,(10):25.
[3] 于秉群.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4).
篇7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在我国发展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在未来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和应用。尤其是在管理会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环境下,通过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会计模式,来综合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更加成为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国大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相脱离。目前很多企业意识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财务流程必须与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但是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财务与业务是分离开的,财务业务系统处于分离状态,没有进行系统结合。第二,人员技能现状不能满足一体化发展需要。尤其是大多数管理人员技能也处于单一状态,没有达到一岗多能,财务人员不懂业务,业务人员不懂财务,由此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第三,企业组织结构有待改善。目前企业的组织模式与管理会计模式大都是金字塔式的垂直沟通,从决策层到管理层再到执行层,决策自上而下层层传递,效果自下而上层层反馈。过分制约了组织的创新精神,拉长了信息在途中的传递与消耗,不利于信息共享与及时传达。
三、面对财务与业务的整合,管理会计人员如何转型
传统的核算型财务侧重在记录价值,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而管理会计侧重创造价值,将过去、现在与未来有机结合。所以就对管理会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工作重点不再是财务核算,而是应该较好地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各种财务与管理信息。
会计职能从重视财务核算到重视管理决策。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知识,更要熟悉业务流程,同样的,管理人员在熟知业务的同时也要了解一定的财务方法,以便于更加高效、准确地处理业务。管理会计是数字化的管理,重在管理而不是会计,应以创造价值为使命,以风险防范为抓手,合理配置与利用财务资源,提高企业财务效率。管理人员更要不断学习管理会计新理论、新知识,在实务中进行创新应用,提升管理会计专业技术水平。
四、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施建议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企业应首先设定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将管理会计所需要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有机融合在一起,建立起财务与业务相结合的一体化管理会计模式,便于管理者进行分析与作出决策。
结合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实施建议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会计模式,需要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将财务、采购、仓库、销售等等系统进行一体化融合,共享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实现信息实时传递和有授权的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为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会计模式打下根本的信息基础。
第二,建立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和项目,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和资源,包括学习模块和其他交流工具。注重管理人员一岗多能的培训,不仅要专于本岗位的技能,还要综合了解其他相关业务知识,有利于企业整个信息链的衔接与执行,为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管理会计模式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篇8
高校财务管理一体化是适应信息环境建设,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从国家的层面而言,是强化了高校资金管理的规范化;从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这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国务院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在2006年就了国家信化发展战略,其别提出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高校作为人才教育基地,主要是引导人才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观念,提高技术创新意识,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向社会改革领域输送高水平人才,这关乎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高校就要响应号召,以促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2]。中国高校竞争日益激烈。很多的高校都要争夺优质生源,以对本校的学生整体素质予以提升,基于此对办学质量进行改善。在高校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高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校要快速发展,就要提高财务管理质量,这也是社会对高校管理所提出的要求。
三、信息一体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要加大信息一体化的投入力度
高校财务管理中要加大信息一体化,就需要寻求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但是,由于高校的管理人员对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财务管理中虽然采用了信息化技术,却没有将国家的高校财务指导方针落实到位。要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准确到位,就要在财务管理中,从高层管理人员到财务管理基层都要将这项工作高度重视起来。其一,高校的高层管理人员要对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学习。特别是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文件,要从高校的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学习,根据高校的财务管理特点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技术升级[3]。在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购进基础设施,还需要技术升级,加大自身难度和投入力度是非常必要的,以确保财务管理信息能够有效进行。其二,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对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技术措施和有关的指导方针要认真学习,从本职工作的层面进行理解,并结合学校管理需要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技术升级。财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就是要从财务部门出发对信息管理技术不断完善,以使财务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处于信息一体化背景下,进行财务管理所产生的信息资料,在分析、处理和储存的时候,都要进行统筹安排,以实现信息共享。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别是财务信息涉及到资金管理,所以就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比如,财务信息在网络平台上传输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遭到恶意拦截而导致信息丢失,也会由于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粗心大意而在信息传输的时候没有正确地操作导致信息传输错误并由此导致财务信息丢失[4]。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现象,就要提高财务管理的软硬件水平,以避免高校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对于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丢失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就要具备备份意识,做好资料备份工作,以防资料丢失或者财务信息被破坏的时候,能及时调取备份弥补财务信息中所存在的不足。为避免因财务人员工作疏忽而导致的财务信息错误,就需要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在财务工作中的安全意识,以在运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5]。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要将访问权限验证机制构建起来,对访问的用户都要通过身份验证才可以登陆到网络运行平台,由此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效率,系统的抗攻击水平也会有所增强,保证了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安全。
(三)高校财务信息管理平台要根据财务工作的特点不断完善
高校财务管理平台的管理模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需要根据具体财务工作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管理模式。高校在做好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模式的同时,还需要积极争取其他各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配合,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处理和调控[6]。对于财务软件,学校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特别要对系统定期升级,并安装杀毒软件,以避免财务信息受到病毒的攻击,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财务数据信息丢失。高校的管理层还要根据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以及学校管理工作需要对系统的功能不断扩展,从具体工作角度出发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预测,特别要分析成本效益,以对高校的运行成本有效控制。在财务管理一体化模式下,要将这些管理内容模块化,使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量减低,管理成本也会降低,由此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四)高校财务信息管理中要做好监督工作
高校财务信息管理中,由于信息传递具有很大的阻力,导致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无法充分合作。如果缺乏有效配合的工作环境就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不高,甚至会干扰财务工作的顺利展开。这就意味着,要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就要在强化各部门之间联系的同时,还要对财务方面的问题相互沟通,以促进财务信息的整合[7]。基于此,就要将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构建起来。这种监督属于是部门之间的监督,其他部门对财务部门进行监督,财务部门还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以提高财务工作质量。通过相互监督,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就会在工作中建立密切关联性,并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由此可以降低资源投入,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会被激发起来。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校以公立办学为主,多年来的运行管理中对财务管理意识都较为淡薄,主要体现在经费管理上。高校的管理中,如果财务管理薄弱,就会导致资金运行混乱,导致高校管理缺乏规范性。信息技术环境下,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构建起来,就是财务管理都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网络平台上运行,这就需要高校管理人员要重视财务管理,并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以使高校资金管理合理化。
作者:钱玉竺 单位:榆林学院财务处
参考文献:
[1]孔莉.信息一体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分析[J].管理观察,2014,(3):24.
[2]魏佳.信息一体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盛璧.信息一体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行政职业资产与财务,2015,(9):41-42.
[4]秦晋.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以A高校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篇9
一、医院传统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受传统财务管理的影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是现下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医院平时没有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知识的培训,所以导致目前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所掌握的知识面陈旧,对于创新管理的意识不够。没有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和创新管理理念的及时更新,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甚至还有许多医院存在财务人员不足的现象,财务人员的缺乏导致分工不明确,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
(二)对资金管理方面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目前,医院的财务状况还没能完全适应国家医院经济管理的改革,虽然大部分医院都设立了财务科和经济管理科,但是由于大部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专业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等相关知识的缺乏,致使财务管理人员仍旧停留在落后的操作上。通过简单的对会计核算,没能完整的记录内容。此外,医院缺乏对财务工作的集中管理,从而造成资金分散和经费浪费严重等现象。
(三)现行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对医院是否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普遍出现资金管理松散的情况,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及时的把部分固定资产登帐入库,造成统计的数据与实帐不相符,实际情况与财务核算存在很大的偏差,直接导致了资金的流失。此外,缺乏一套科学、准确的预算编制,直接导致了预算数据不能真实反映资金需求,在对医院的投资项目进行预算时,缺乏对投资项目的长远考虑,对所需资金较大的项目实施比较困难。
二、医院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建议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
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对医院的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院财务管理一体化,医院就必须配备一批专业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电子管理技术的培训,着重培养财务管理人员运用专业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一个通畅的财务管理系统,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管理理论完美结合,在提高工作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医院财务管理一体化,是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提高领导重视力度,全面协调部门关系
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决定医院财务平台实施的关键。医院的相关领导应该对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相关工作积极的承担,对相关的部门进行有制度、有程序的管理,对各个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在协调好各部门关系的同时也要努力的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强化财务管理人员对医院财务管理一体化的意识。实现财务管理一体化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任务,也需要医院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支持和参与。因为实现医院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建设是和各部门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所以,只有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才能得到全体财务人员的积极配合。
(三)规范医院资金的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中收支管理存在漏洞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对医院所有的支出和收入进行严格的核算和记录,方便为后期的财务报表和成本核算提供材料。要科学的合理的制定出相应的核算单元,然后通过计算机系统来采集数据,完成对各种报表的成本分析和效益分析。要学会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在网上完成财务工作的报销审批,在完成多种新业务流程的同时又能有效的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是财务管理人员随时可以查询到预算和经费的动态,方便了科室之间的沟通与管理。对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的编制、审批和执行,严格控制目标成本,加强对业务工作效率的考核。在医疗改革体制中,只有加强对医院财务的管理,才能促进医院健康快速的发展。
(四)重新建立医院的财务流程
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重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为医院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医院财务流程存在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医院对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财务人员对数据的采集往往是在业务发生后,滞后的信息不仅影响了信息质量,也无法对每项业务做到及时全面的控制,严重影响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要想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同步,就必须加强流程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相关的数据、凭证、账目,及时的了解医院的经济事项,有助于相关部门核算账目,建立一个财务一体化动态平台,能让医院各个部门之间完成对医院内部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沟通。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健全财务制度。
(五)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
必须对医院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做出精细的核算,为后期的财务报表分析提供详细的数据。把医院的各个部门分成多个核算单元,然后把每个核算单元的成本和收入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最后生成科学有效的财务报表。此外,要加强对科室终端使用模块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财务工作和管理的一体化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对财务工作的实时监控,对各个科室的经营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六)建立决策分析平台
一体化财务管理平台应该为临床科室、医院领导、职能科室和员工提供分析决策和管理决策,并且要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数据和多角度分析数据,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和医院的决策支持能力。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实时监控。让全面的预算管理模式,取代医院现有的管理模式,对医院财务风险做到提前控制和预防,通过预算管理模式与会计核算的系统联系,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在费用发生时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控制,有效的实现预算管理模式对财务管理的作用,通过实时对科室经营状况的分析,可以快速有效的帮助医院找到成本控制点,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以致于发挥出绩效的激励作用,做好事后控制,强化财务管理职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延伸到医院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体质的建立和发展,让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将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所以实现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已成为当下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目前医院传统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就目前医院财务管理状况以及医院总体的发展需求来看,要想优化医院对财务方面的管理水平,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对医院财务管理一体化的措施进行科学的分析,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系统,充分的运用财务一体化管理方式,在促进医院快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它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胡晓媛,姚华,耿直.等.新疆南北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11):23-25
[2]刘红霞.浅谈医院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与运用[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9):109-110
[3]刘在新.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相关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09年11期
篇10
一、财务一体化模式的特点
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基于高度信息化管理和多维会计管理的理念,以医院财务管理为核心,将原来医院运营管理中相互独立的业务流、资金流、管理流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对医院经济运营的计划、控制、反馈、评价、考核全过程、多维度管理的模式②。财务一体化模式打破各部门间信息孤岛的僵局,能够将各种资源有效的链接在一起,优化资源的配置,实现财务管理的纵向一体化,并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纳入到信息平台的流程中,实现医院多维度的一体化。财务一体化具有下面的特点:一是数据共享。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打破信息孤岛的发生,能够使得信息在各部门之间流通。它取代传统手写的财务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转换成网络数据,便于保存和处理,同时提高财务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和避免时间的浪费,在财务一体化的管理下,信息可以在各部门间实时共享,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降低工作重复发生的概率,减少无谓的工作。二是信息准确。财务一体化模式下数据的采集是来自不同管理模块的业务源头,并即时传递到数据库中,取代人工加工和处理过程,增加信息的准确性。再加上不同的管理模块使用的是同一个数据库,避免因口径不同造成数据失真,为管理者和领导者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三是管理规范化。财务一体化的所有流程都是在信息平台上开展的,这样对信息的可控性较大,更能使其规范化和标准化。而传统的人工操作具有不可控性,出现问题很难找到第一责任人,财务一体化管理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可以进一步强化业务管理,使管理方式更有效,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当前医院行业的运营管理信息平台系统运用的来源广泛,财务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和作用也随着HRP的使用显现出来,进一步推动了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财务一体化模式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对象是医院日常经济管理活动,在财务一体化模式下开展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是明智之举。也是优化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首先,全面预算管理隶属于财务一体化管理。医院财务管理的三大法宝是会计、成本和预算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全面预算通过对过程的监控、考核和资源配置等最终达到财务一体化目标,而财务一体化扮演着协调和协同的角色,推动医院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次,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将大数据的优势激发和显现出来。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利用财务一体化的HRP系统具有的数据共享、实时传递等特点,并将其运用到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过程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最后,在财务一体化模式下开展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规避医院经济运营的风险。在HRP系统的各个应用模块中,如耗品领用、合同签订、财务报销、资金结算等,嵌入预算控制功能,能够在业务发生的关键节点进行预算控制③。进而确保预算管理的管控作用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持日常经营工作在正常额轨道内,促使医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财务一体化模式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1.具体步骤。医院在财务一体化模式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与其他的预算管理的整体步骤一样,主要有编制、审核、执行、修改、调整、考核的几个步骤。但财务一体化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的所处内部环境不一样,财务一体化主要带来的优势有信息管理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化,财务也就流程规范化、业务财务一体化联动等。这都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管理环境和管理基础。能帮助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充分应用和发挥内部运营。(1)预算编制。医院的预算编制是将医院未来某一段时间内的计划和目标进行具体细化和量化。这就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预算编制工作的支持,需要医院内部部门的协调沟通,整个预算工作的工作量繁重而复杂。但是在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预算编制工作的数据收集、部门协调以及上级下级预算汇报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并将不同预算项目自动分类汇总给与之相关的部门,这样部门在预算编制时就更加简便,同时编制工作的信息数据汇总也更加方便。预算编制的效率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另外,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从医院信息管理平台上抓取数据支撑,这样不仅提高编制准确性,也让预算编制工作更加透明化。财务一体化模式让预算编制工作更加便捷,也为预算编制提供了多方面数据支持,从而使预算编制更加切合医院实际状况。(2)预算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就是医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控制。医院在执行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实用的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可以时刻对业务发生的实际状况和业务费用管理提供全程审核监督功能。所以在这样的管理平台上,医院可以轻松地在业务发生流程中加入预算管控功能。这样不仅提高了预算执行管控力度,还能有效节省监督控制时间和人力,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伴随着预算管理的深入,不同的业务环节,如财务报销可以设置预算控制指标,这样能够在业务开展的瞬间控制预算,强化预算对业务运行的管理和控制。(3)预算分析。单位在进行预算执行后都要对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定时分析,以便发现预算与实际执行上的偏差并及时调查和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并且提出对应的整改解决策略。这样的预算工作流程才是正确的,不仅体现出预算执行的力度,还能够不断跟进预算编制的实际执行状况,发现医院财务状况的新问题,及时处理突发的财务变化事项。但在进行预算分析数据收集难度却很高,主要体现在时效性和关键性上。在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预算的执行全程都会在医院的会计系统、财务系统等相关系统中实时提现,并且及时根据系统数据进行预算分析,同时提供相应反馈。这样医院预算管理部门就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的实际状况,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干预处理。预算执行部门也能够更及时准确地了解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的编制或执行做出调整改善。(4)预算考核。预算考核能够有效加强预算的执行力,是预算闭环管理实施的重要手段。全面的预算管理需要医院的全部的员工和部门共同参与。预算考核能够帮助医院部门和员工提高对预算的重视,加上预算执行的推进。在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下,整个预算的执行状况都会以数值的形式被导入管理系统中,在通过设定绩效管理系统的考核指标,就可以分析出医院责任部门的年度预算执行是否达标,并根据实际考核结果对医院部门预算执行做出修改和调整,对于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预算编制做出修改,对预算执行违规的做出严厉规范指示。2.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探索。(1)对合同进行预算管理。在合同管理中引进全面预算管理,需要遵循“预算控制合同、合同控制付款”这一原则,对资本化预算、项目预算和大额支出的全程控制和监管。首先,业务部门需要根据合同上标注的内容对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如果预算无法评估和判断,就不会申请上报,减少资金的无谓损失;其次,财务部门要根据上报的预算评估稽查和核实,如果预算评估完全符合合同中的规定,财务部门的负责人要签字通过,签字通过后会合同会即时生效。需要注意的是,财务部门在进行付款时,要根据核对付款凭证和业务部门制定的金额是否相符和完整,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可以生成付款电子数据,才可以付款。(2)对专项经费的预算管理。专项经费管理是医院预算管理比较特殊的范畴,主要包括科研专项经费、教学专项经费、其他专项经费等④。专项经费管理的项目较多、项目期限较长、经费的管理要求较高,在经费预算中,不仅有部门划拨的和医院匹配的经费,还有购买设备等资本金,导致预算管理的难度较大。设置专门的专项经费的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与HRP系统的有效链接,进而建立起项目负责人、职能部门、财务部门三者的体系,有效地连接起预算、合同和资产,将项目的预算涵盖到全面管理的控制体系,提高对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专项经费的资金使用率。(3)实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HRP系统具有实时跟踪、信息共享的特点。财务一体化模式下,预算部门能够对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和监视,实现预算的动态、实时管理。医院的收支总预算这一部分,财务部门借助会计系统中形成的预算执行分析报表,对收支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管控。若出现问题,就会在第一时间给出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使得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目标更加符合收支总预算的目标。
注释:
①杨永林,彭宇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及实施[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03):66-67
②程明,宋雄,郑开源,等.多维会计理论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医院,2015,19(05):35-36
篇11
一、制造业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制造业物流管理包括物质采购、运输、存货管理、产品营销等物流全过程的管理。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物流管理所需资金依赖于财务管理
制造业各种物流活动都需要资金,如物质采购资金、运输费用、仓储费用、营销费用等等,缺少资金,企业的物流活动将举步维艰。这些营运资金的供给均依赖于财务管理,因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一定的筹资渠道、采取一定的筹资方式,筹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资金。
(二)物流管理风险的控制依赖于财务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造业物流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如物质供应不足所导致的生产经营中断风险,产品产销不平衡的市场风险,因采购形成的应付账款拖欠的信誉风险以及因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不能如期收回的坏账风险,等等。要控制和降低这些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做好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等各环节的财务管理工作,如合理安排订货量和订货点避免供应中断;进行市场预测安排生产计划,保障产销平衡;做好资金预算和往来款项的结算工作,保障资金周转顺畅等。
(三)物流管理决策依赖于财务管理
制造业物流管理中涉及到一系列决策问题,如采购环节订货量及订货点决策、生产环节产品品种、产量及各产品组合决策、营销环节产品价格决策及信用政策的制定决策等,这些决策分析都要依据财务管理系统提供的财务信息,运用财务管理决策分析方法,如果缺乏财务支持,各种决策方案也难以有效实施。
二、制造业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现有模式及其弊端
从组织机构的设置来看,目前几乎所有制造业的物流管理和财务管理机构都是分开设置的,其负责人的行政级别也是相同的,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即属于平行设置相对独立的多个职能机构。现有的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实践中表现出如下弊端:
(一)物流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工作难以协调一致
如供应部门主要考虑的是低成本购进原材料和及时供应原材料,往往忽略了原材料采购资金的周转问题及后续的仓储成本;销售部门主要考虑的是将产品推销出去,往往忽略了营销费用的增长和应收账款的收回;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虽然是控制物流成本和负责资金收支,但由于各部门相对独立,工作难以协调一致。
(二)财务预算难以执行
现有管理模式下,物流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财务预算的制订与执行方面。先由各物流部门制订本部门预算,再由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资金状况对各部门的预算进行综合平衡,确定企业整体财务预算。在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各物流部门动用资金、核报各种物流管理费用时,都要经财务部门审核批准,似乎只要财务部门严格控制,对超预算的资金和物流管理一律不予批准,就能确保财务预算的执行。但事实上,各部门到时总会有各种“正当”理由要求超预算,如物价上涨需增加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采购资金;生产批量增大需增加生产资金;客户拖欠货款需增加应收账款投资资金等,而财务管理部门由于平时没有参与物流管理活动,对各项支出的合理性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拿不出“拒付”的理由。如果此时财务管理部门强行按预算办事,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很可能被打乱。无奈,财务管理人员只好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填补预算“漏洞”,常常被弄得焦头烂额,财务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局面,被动地为供应部门付款,被动地为销售部门收款,难免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成本难以控制的结果。一个本应该掌控企业全局的核心部门,却成了为各部门供给资金、被动做账的“服务”部门。
三、制造业物流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
针对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上述弊端,笔者认为必须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实施物流财务一体化管理,将物流纳入财务管理职权范围,形成集计划、核算、统计、财务、物流为一体的大财务管理模式。只有在这种模式下,财务人员才能冲破旧模式的职权限制,真正参与到物流管理活动中,才能掌握到物流各方面真实而全面的财务信息,才能制订出与实际物流状况更吻合的财务预算,也才能对物流实施全过程、全方面的财务控制,确保财务预算的执行;只有在这种模式下,财务管理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不再仅仅充当记账员、报账员、收款员的角色,而是主动介入企业的物流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物流、价值流、资金流三流统一,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加速资金周转;只有在这种模式下,才能解决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各自为政的矛盾,促使物流与财务管理的协调一致,实现物流成本最低、物流管理效益最大化目标。
物流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组织机构设置:将企业物流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合二为一,构建综合财务管理部门,下属各分部的设置情况如图1所示:
人员配备:会计核算部的职责是对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相关财务信息,应配备专业财会人员;财务计划统计部的职责是对企业各方面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应配备专业统计人员和财会人员;物流财务部的职责是既要组织物流活动,实施物流管理,又要对物流环节施加财务管理,最理想的是配备既懂物流又懂财务的“双专业”人员,但现实生活中这种“全才”极少,该部门通常应由财会人员、营销人员、采购人员、仓储人员组合而成。
(二)运作方式
制造业物流主要包括物质供应和产品营销两大环节,在物流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相应分设为供应财务和营销财务两个科室。
1. 供应财务运作方式
制造业供应物流是指从物质采购开始,经入库储存保管,到投入生产为止的整个过程。其中采购人员的职责是及时采购到符合产品生产需求的质量合格的原材料,保证原材料供应的连续性,负责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谈判并实施采购,仓储保管人员的职责是负责原材料及零部件等物质的出入库管理,入库验收原材料数量和质量,按各种存货性能进行分类储存,避免植物类存货的霉烂变质和金属类存货的锈蚀,确保数量准确、质量完好无损;财务人员的职责是提供采购资金和仓储资金,控制采购成本和仓储费用。供应财务需做好下列协调工作:
要降低采购成本,就需要获得尽可能低的采购价格,而低价格往往又是以大批量采购为条件的,容易形成庞大的库存,存货周转速度慢,资金占用额大,同时也增加了仓储费用,这就需要财务人员从中协调控制。财务人员应根据生产计划所需要的原材料数量、采购价格、数量折扣、订货成本、仓储成本等信息资料确定经济订货批量和订货点,要求采购人员进行适量、适时采购,避免盲目的低价格、大批量采购,也可以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尽可能降低价格。财务人员还可以参与采购谈判,向供应商争取尽可能优惠的付款条件。
恰当把握采购款项的支付时间,降低商业信用成本。如果供应商提供了有现金折扣的商业信用,财务人员要计算比较享受和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选择低成本的付款期;如果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无现金折扣,财务人员则应尽可能在信用期限的最后一天付款。虽然延期付款不会发生额外的有形成本,但企业在信誉方面的无形损失是难以计量的,可能因此增加再次交易的成本,或只能获得更加苛刻的信用条件,甚至丧失再次合作的机会,只有重视应付账款的管理,才能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对于采购批量大、占用资金多的几种主要原材料的采购,应适时错开货款结算时间,调剂使用采购资金的余缺,从而降低资金占用总额,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就仓储环节而言,存货库存量可通过采购批量予以控制。考虑到制造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品种多、数量大,手工管理的工作量大,仓储信息难以及时提供等问题,必须建立计算机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便于随时把握各种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既简化了存货出入库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利用即时信息指导采购工作,基本上可杜绝库存较多时再次采购造成的积压和库存较少时延迟采购造成的供应中断。同时制定严格的收发货制度,减少收发货差错,严格控制原材料发出数量,以约束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材料耗费,避免材料浪费损失。
2. 营销财务运作方式
制造业营销物流是指从产成品出库开始,经运输配送到产品需求者或末端客户手中为止的整个过程,是物流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中营销人员的职责是宣传产品性能,寻找产品需求者,销售谈判和尽可能多地实现销售。财务人员负责营销资金的供给和销售货款的结算,管理的重点是加速销售货款的收回,减少坏账、呆账。营销财务需做好下列协调工作:
确定商业信用条件。财务人员对营销人员开发的潜在客户的资信情况应迅速展开调查了解,继而依据信用评估结果给出对该客户能够提供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的底线,营销人员以此为依据与客户进行货款结算条件的谈判,从而避免营销人员滥用信用,减少低质量应收账款产生的概率。
篇12
通过财务一体化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对农网工程项目的投资行为进行管理,提高投资机会的执行效果,并且提高整体农网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物资管理、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开展的规范性,让整体的基础建设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地保障。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开展,也实现了对项目建设成本的整体控制,提高了资金的节约率,让整个财务管理的成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降低了施工成本,为实现节约国家投资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通过财务一体化,相关核算工作的开展也更加规范,并且一些以往存在问题的项目和资金问题都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另外,财务一体化实施中,农网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与上级的供电网络建设进行融合,这也是供电企业健康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通过一体化管理方式的应用,实现了招投标过程、采购过程、核算过程以及款项支付过程的统一管理和控制,相关投资机会的执行也能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同层级的供电企业进行全面配合与协调,这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国供电视野的发展水平。
2.工程财务管理一体化实施思路
2.1相关领导和管理者要提高对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实施重视程度
在农网工程项目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得到全方位的重视和支持。相关管理领导要对自身的观念进行转变,明确农网工程建设实施和核算的主体,为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实现提供全面的支持。对于县级供电企业来说,农网工程建设中,县级企业更多地扮演着配合施工的角色,并且从以往的法人角色实现了较大的变更,地市供电企业成为了工程的实施与核算的主体。为了提高相关财务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效果,相关管理领导要做好带头,实现思想方面的统一,对新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宣传,提高各部门的认识程度,为一体化的实施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只有从思想层面上提高了重视程度,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加规范,并且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2.2提高各部门的配合力度
对于10kV农网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来说,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体化落实需要多个部门进行紧密配合,并且实施的过程也是整体管理模式发生转变的过程。在财务一体化实施中,需要相关的层级组织进行全面配合,严格地履行和落实自己的职责,通过全面、高效地配合,切实确保整个项目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在项目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县级供电企业要积极与当地的农电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并且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交流,确保相关管理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和执行。针对于财务管理一体化实施的相关需求,不同部门也要主动地肩负起自身的职责,积极地展开组织交流和学习活动,就管理一体化实施的相关需求进行明确和了解,积极地做好实践和支持配合。
2.3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水平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7-0141-02
1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 实习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财务部门及一般会计工作是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实习岗位。其中,有48%的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实习,有32%的学生从事一般会计工作实习,有10%的学生到银行及非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实习,在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政府机关参加实习的学生仅占总数的7%和3%。由该数据可以看出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工作,极少数学生的实习单位在银行及政府机关。
1.2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调查
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涉及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门学科,内容较为繁杂。虽然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的需求,但对于财务管理这类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而言,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仅为20.3%,比例偏小,重视程度相对偏低。实践教学课程未能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环境需要设置,内容缺乏职业特色,对行业热点与重点反映不鲜明。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所学不能直接为工作所用,实习单位需另行培训,院校与行业之间缺少有效合作机制。
1.3 实践教学师资情况调查
调查发现,我校师资队伍中理论水平较高而行业经验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现象限制了其教学水平的发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实践教学的整体发展。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导致了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难以对学生施以应用型教育。
1.4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我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一系列培养学生基本从业素养的模拟实验室构成,实践教学与真实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只能进行极为简单的专业技能练习,部分训练无法实际操作,导致实践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与合作企业的联合办学关系不够紧密,而且未达成科学的合作办学共识,使得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停滞不前,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局面。另外,我校和实习企业对于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并未形成很好的联动机制,校方认为受客观因素所限无法及时指导与管理学生,企业出于种种顾虑不能依照规定对学生进行管理,导致实习过程中出现漏洞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2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础
2.1 构建原则
2.1.1 以人为本原则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立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符合的实践教学目标,制定与学生发展过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提升相配合的实践教学活动。
2.1.2 市场导向原则
始终保持市场导向原则,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财务专业人才,缓和财务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推动财务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2.1.3 互助联动原则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各实践环节的互助配合与联动发展,突破实践教学因内容缺乏连贯性而造成难以继续发展的瓶颈,使得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2.2 构建必要性
目前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较为普遍,包括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问题,实践教学改革措施等,内容庞杂,没有形成专业科学的体系研究。我校财务管理专业难以解决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与各企业之间长期存在的专业人才供需错位问题,加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未能满足各行业的实际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财务管理专业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符合人才培养要求,能够解决人才供需错位问题并促进财务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2.3 构建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实现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起点就业”为目标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高起点就业”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设定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行业需求,注重实验、实践、实习教学的互补发展和衔接作用,使学生基层服务与管理能力的训练在实践教学中完成,努力追求“高起点就业”的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
3 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紧紧围绕着“高起点就业”这一构建目标和“三位一体化”这一特色。“高起点就业”需要学生完成岗位入门基础工作,即通过实践教学完成基层服务与管理能力的训练,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中层管理者队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实习三方面教学内容,逐步锻炼促使学生实现“高起点就业”的三层次能力。院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必须通力合作对该教学过程提供支持与指导。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位一体化”特色正是应对该挑战的有效措施。
3.1 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化
学生从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到实现“高起点就业”需完成三种能力的培养,即通识能力、专业基础技能、职业发展素养,这三种能力是逐层递进的。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校内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而顶岗实习将完成学生职业发展素养的培育工作,使学生实现“高起点就业”。
3.2 教学内容三位一体化
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模拟实验、专项实训、专业实习三方面内容,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实践能力训练,坚实了实践教学基础。制定教学安排时需注意三方面教学内容的衔接性。每种实践教学活动均有优劣势,如实验教学可模拟多种工作情景,多角度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但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真实有效性。实习教学可使学生进行实地学习与锻炼,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同时也存在着不可轮岗使得多数同学仅在一个岗位上进行实习,工作内容较为单一的问题,而校内模拟实验室又解决了这一问题,以此可见,互助联动发展的实验、实践和实习三位一体化实践教学内容有助于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进而实现“高起点就业”。
3.3 合作机制三位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