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师德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二、 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四、、以身作则,是师德的唯一典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
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应该是一片圣洁的土壤。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适应时展的合格教师,并且时刻用教师的道德职业规范来约束自我,从自我修养、道德品质、教学教风上处处以身作则。如今,老师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用他们过硬的自身修养展示了新时代教师的师德风尚。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做了几十年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全力工作。
1987年,年轻的我走出了校门,再次踏进小学校门,由学生的角色转变为老师的角色,一干就是将近三十年。回忆多年的教育生涯,感悟颇深,经过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我深感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师的底线,是教育的生命线,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线。
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先要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班级从纪律、卫生、学习、活动、集体比赛都有班长负责。各科课代表负责课堂纪律、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如:班长向学生号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家”、“一人为全班,全班为一家”的思想意识。这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团结一致、充满积极上进的力量。班干部能以身作则,带领全班学生守纪律、爱学习,并学会做人。用好班干部,老师就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搞好教学工作,同时也锻炼了班干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我建议学生犯错写说明书,反思自己的言行,及时改正缺点,使自己更加优秀。 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有一颗母爱之心。这种爱不是一种概念、一句口号,而是具体、鲜活、生动的情感和行为。有时一个微笑、一声赞许、一丝安慰都会打动孩子的心灵,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有爱的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言
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心理健康、举止文明的人;教育是一种呵护,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教育是一种唤醒,以爱心、智慧唤醒孩子潜在的心智;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融通,情与情的相逐。 二、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教师的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或者说过的一句错话,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之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当班主任时,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垂范师德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时时之事、处处之事。在公共汽车上,我常常给老弱病残者让座,虽说这件事小之又小,但我觉得它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它代表的是教师的形象。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教育学生养成做事要有计划,耐心听他人说话;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说了一定要做;认真写字;在错误中反思自己;不乱扔垃圾,并能弯下腰捡垃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孩子们从小用心培养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教师自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三、要具有“六心”。
首先,要有热心和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怀着一颗热心去跟他们沟通交流。在这之中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只有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我从不说班里有差生,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释放他们的潜能,孩子们会信心十足,感到学习的快乐。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倾听、理解、宽容、欣赏,懂得赞美,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伙伴,成为他们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同时还要坚定信心,蹲下来与他们谈心,真正的与学生交心,让孩子从内心认可,愿意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样会一次比一次成功。
其次, 要有爱心和责任心。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是班主任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优秀教师最为珍惜的一笔精神财富。我总怀着一颗爱心去引导、教育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才会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匆忙赶到学校,照看学生起床洗刷,一日三餐照看他们吃饭,若有一个孩子不开心或不吃饭,我是根本吃不下饭的,有时为了处理班级事情竟顾不上吃饭。活动时,为了保证安全,照看他们活动或陪他们一起活动;晚自习下课,关注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照看他们洗刷躺下休息好,我才放心地拖着疲惫的身体离校回家。如:我班的小泉,升入四年级时从郑州转入我校,上大周我们都忙于家长会,他连续两次与学生发生争执,动手打架,尤其是外出郊游时,他对多名学生发生攻击,原因是有人叫他绰号“大傻”,还看他,走路时碰住他……我通知其家长到校共同劝说教育,家长会前天晚上他的表姐(姨家女儿)来到班里,等我看学生休息好后,与其交流他在校的这些表现,家长懂事明理,从他表姐口里得知这个孩子原本有个哥哥18岁时因患绝症离世,从此其父承受不了中年丧子的打击,常酗酒到他所在学校闹事,他被学校劝退转入我校,父亲脾气暴躁,长期以来形成精神病,只能做一名环卫工人,母亲撑起了家庭重担,不但养家照顾孩子(他还有个妹妹),还得定期给他爸治病,这孩子在酗酒闹事粗暴的父亲的影响下也形成易发怒冲动的性格,家长会那天其母和他最后留下又单独交流孩子的教育,我俩商量让他对约束自己的粗暴行为写出两份说明书,一份给家长,一份存入班级,且坚持每天做两件好事,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从那以后,我更加关注他的言行举动,看到他能低头向别人道歉,知错就改,不那么固执了。在我们的劝说教育下,本周来他每天晚饭前向我汇报所做的两件好事,晚上躺下要反思自己一天的言行与收获,也能看到他抢先去接水、值日扫地拖地,原意为班级服务,学习也积极了。我深信:他会坚持下去,努力改变自己,使自己不再是问题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与别的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篇2
8月,我带着一颗赤诚的心踏上了工作岗位,来到了这美丽的万红小学,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又一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那独有的特点!正是因为他们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正是因为他们的团结,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正是因为他们的精明强干,年轻有为,让我有了一股向上的冲劲!
在这里,我的收获很大,我不但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而且还结识了新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我接受了一个全新的教育!
在这个上下一心,团结向上,共同进取的集体里,学校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迅速成长起来,制定了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各教研组组织了"结对子"活动,以老带新,有经验的老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积极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子.听过一节节的师傅示范课以及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后,我收益匪浅:他们的课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民主",什么叫"合作",什么叫"个性",什么叫"创新"……是啊,作为教师,把课上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我们青年教师而言,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那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但正是因为有了师傅的带领,有了优秀教师的示范,才让我们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道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自我,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道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内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好的师德师风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师生之间要倡导民主,并且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
篇4
篇5
由于受传统师德工具化价值取向的折射,在师德的追求目标上,崇高性往往成为人们对教师的人格期待,从过去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今天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都在塑造着教师人格至善的神圣道德形象。诸如教师的职业被举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本身被定格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行为要求被隐喻为:似蜡炬燃烧自己,如春蚕吐尽丝华,像黄牛默默耕耘、呕心沥血。与此相应对教师提出了忠诚教育事业、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无私奉献、做全社会的楷模等相当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及自身人格修养要求。而一旦师德被贴上“崇高”的标签、罩上“神圣”的炫目光环后,教师就会变得似我非我,失去了本体贴近生活的道德感知,失去了自我、自由和幸福,剩下的往往只是不自觉的单向度的牺牲与奉献,这种偏重崇高性、缺乏现实正当性的师德规范未把师德建设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教师提升个人生命质量的内在需求联系起来,这样脱离教师个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缺乏人文内涵的师德使人因承受着人性的苍白而感到敬畏,并最终因其高远而形同虚设。也正因为如此,“当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当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功利物欲的横行,粗俗虚假的泛滥,一味标榜神圣的师德当然就不堪一击。于是,人们惊呼教师的‘缺德’:‘人在曹营心在汉’———缺乏事业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进取心;对待学生冷漠无情———缺乏爱心;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物欲熏心;人格底线坍塌———形象扭曲。所有这些有悖师德的‘反师德’倾向的反常的恶性膨胀,也使得学校这块净土遭遇重度污染,使教师的生活在浓重商业色彩的诱惑下负重前行,导致精神家园的裂变,在丢掉了心理的自由与安全后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同时,当教师被推上圣坛扮演“圣人”的角色,必然以“完美道德的代言人”出现,必然使教师处于知识垄断者的地位,导致师生关系中教师心理上存在的位差优势,这种先声夺人的俯瞰心态,预定了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的“授—受”关系和在人格上的“主—从”格局的基调,我们所追求的师生平等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镜花水月”。我们知道,作为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实际上只是作为平凡人去扮演的一种普通的社会角色,教师职业虽然具有育人的特殊性,但毕竟是一种有着千余万人从事的社会职业,片面强调教师的崇高奉献和牺牲精神而忽视对教师的情感关心、利益保障和需要满足等,且以理想化的社会道德期望作为每一名普通教师的日常生活行为尺度,本身就缺乏人本精神;用社会对教师中精英分子的崇高道德精神的颂扬、赞誉之词与评价度量所有教师的道德状况,也有失公允。况且,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觉悟、职业操守还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教师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既不能脱离社会的经济基础,也不能脱离社会的道德基础,我们应首先肯定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正当性,因正当性更多的是面向个体权利的,关涉自我的生活计划与目标追求,是个人的合理性生存状态。而高尚性则更多的是一种面向公共场域的、指向未来理想的高层次吁求,教师德行养成的过程本该是从正当逐步接近高尚的过程,若以高尚作为唯一的目标来面对所有的教师,这不现实且缺少内在的伦理依据。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师德追求目标,从口号满天飞的浮躁而虚幻的理想主义的光环中摆脱出来,在崇高性与正当性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毋庸置疑,道德是人们对理想世界的把握方式,本身应该具有超越性,特别是教师职业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独特使命,的确应该具有更高的目标要求。但要求每个教师都达到理想的神圣至高境界,皆成为社会的表率与楷模,显然背离了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忽略了不同个体的不同道德需要和道德境界,无视人类必需的共同“底线伦理”。考虑到当前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这一社会现实,以强调无私奉献、照亮他人毁灭自己为基本特质的师德目标体系,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更理性、更具有人本主义理念的选择应该是使师德规范建立在社会生活的地基上,建构一种以民主法制和公民义务为基础的而又与理想追求相结合的师德规范,让教师走下“圣坛”,融入日常的生活世界中,在体现人文精神理念的师德规范的浸润下,教师们不仅可以毫无保留地奉献,同时也可以问心无愧地索取;不仅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践行道德义务,并同时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发展权利和自我幸福,进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维度三:师德的评价标准———先进性与层次性的兼顾
由于传统理想化师德的引领,在教师道德的评价标准上,我们更多地强调一致性与先进性,忽视了广泛性与层次性。其实,每个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的阶段是有差异的,有的处于生存型状态,有的处于享受型状态,有的则处于发展型状态,这便有了不同的教育境界:或属职业谋生之境界,或属专业发展之境界,或属事业追求之境界;于是也就有了不同的从业态度:或尽职,或敬业,或乐业,可以说每个教师选择了什么样的“道”,也就表现出什么样的“德”。由于过去我们的师德建设未曾切实地体现层次性,而一厢情愿地执着于师德先进性的目标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与现实存有距离的理想化的口号和定性的格言,所颁布的师德规范在内容上随意性较大,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师德规范和规则泛化的现象,从而影响到师德规范整体功能的发挥。当下重要的是,在师德评价标准上,合理确定师德阈限,注重先进性与层次性的结合,并根据大多数教师应当和可能达到的实际水平,建立起内容合理、具有系统分层、细化可操作的师德规范,以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将师德规范划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师德理想,它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最高要求,集中体现着师德建设的性质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体现着教育专业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虽大多数教师难以企及,却能给教师整体树立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师德理想主要发挥导向和激励功能。其次,师德原则,它是对教师的中级要求,是指导教师的行为准则。在一般情况下,原则所表明的是教育界认为应当而且能够达到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允许根据情况变通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师德原则主要发挥指导功能。最后,师德规则,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是教师个人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师德规范的核心部分,规定得更明确、更具体、更有约束力,也更具有操作性。师德规则主要发挥约束功能。一句话,应要求教师在遵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引领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与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逐渐向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迈进。
篇6
一、教师德性的内涵
对教师德性内涵的理解,其关键在“德性”一词。对“德性”内在意义的正确把握必须与“道德”、“伦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德性”的内在意义。我国是一个重“德”的国家,“德”字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东汉之时刘熙就对“德”作了专门的解释。刘熙认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其意为“得到”,就是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能从中有所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只要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其益,同时也能在处理事件时从自己的体会中有所收获。因此,“德”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内在的自省获得的一种心理品质。“性”即本性,指事物的本质。如《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性”、“道”、“教”三级体系中,“性”处于最高级品位,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之所在。在国外,德性也备受哲人的推崇。柏拉图认为“德性是心灵的秩序”,把德性作为与天赋相适应的品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用来使个性达到善福的性质。”而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则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实践,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因此德性是一种个人内在的、在外界环境与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性。
最初,“道德”是“道”和“德”两个词组成的。“道”初指人们行走的路,后来引申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老子》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产生这个世界的最初本原。通过对“道”的体悟,从“道”中有所“德”(得),通过“德”的提升,养成完美的“性”。在“道”、“德”、“性”三级体系中,“道”处于最高级品位,是对世界普遍原理的概括;“性”处于最低级品位,是“道”的具体化,并体现在个体行为中。因此,“道德”是属于带普遍性的,对人类整个群体的一种要求,而“德性”却是存在于单个个体身上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教师道德也即是对整个教师群体,做为一种特定的职业群体所应具有的带有普遍性的要求,属于教师团体道德;而教师的德性则是单个教师所独具的一种内心状态,属于教师个人道德。不管是“道德”还是“德性”,又同时都归属于伦理这一领域,教师道德和教师德性都是在教师伦理这一特定领域内发展。从对教师道德的探讨上升到对教师德性的探讨,体现了教师伦理从规范伦理向德性伦理的发展,从群体伦理规范向个体德性伦理自省的转变。由此,我们得出,教师德性是教师伦理体系中的,教师个体身上所具有的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内在道德标尺,具有最高标准和理想的成分。
二、教师德性的价值
从主—客二分、目的—对象角度来看,教师德性确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教师自己的内在价值和学生的外在价值上。教师方面,教师德性的确立把教师群体的规范伦理推到了教师个体的德性伦理,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区别开来,让教师的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个体和群体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发展。正如美国哲学家尼布尔所说:“用个体道德去规范群体行为,或反过来仅用群体道德要求个体,都可能造成道德的沦丧,无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消除社会不公正。”把教师德性与教师道德区别开来,有助于教师道德的规范建设和教师德性的自我提升。教师个人在掌握群体所需的职业规范后,通过“外得于人”向他人学习,和“内得于己”的内省体悟无限制地提升自己的品性,在教育实践和感悟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而获得“德性”的提升。这样,对教师群体和个体都有着莫大的好处。它不把原本属于教师个人的教师德性强加于教师群体,让教师们感到遥不可及,而产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它也不会使教师道德限制了教师德性的发展,使教师德性囿于教师道德而无所适从。这样,教师既满足于教师道德的要求,处于一个职业体系圈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又不至于囿于这个职业圈而走不出来从而失去个人德性存在的独特性。
一个教师具有教师德性,意味着他对生命、对人生等有着独特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能用独特的眼光观察其周边的人、事、物,形成对这些人、事、物的独特认识,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这种创造来自于对“德性”的无拘无束的拓展,以及个人对世界及人生的自由选择。这种教师德性对于学生会带来巨大的利他价值。教师把这种选择的自由和创造教给学生,能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从而培养出有见地、能创造的新一代。一个有教师德性的教师能够担负起教师角色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实现教师角色的特殊目的,体现教师德性的利他性。教师德性的利他性来源于教师德性的内在规定,在执行内在道德法则的过程中外显出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在潜意识中有一种“善心”、“爱心”和“责任心”,从而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这是一种来教师自身内部德性的迫切需要,而不是来自外在的社会压力。这种内在需要能调动教师最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教师在学生的期待中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伟大师魂,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莫大的、独具匠心的教育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德性的熏陶下获得巨大的收益。
三、教师德性的建构
教师对生命、人生及其周边人、事、物的独特感悟与认识,教师所具有的独特创造性主要来自于教师德性提升过程中的教师自由选择。这种自由选择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回旋空间。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做一位杰出的教师,也可以选择做一位平庸的教师。怎样才能养成卓绝的教师德性?从哪些方面来建构教师德性?这是探讨教师德性的关键性问题。关于教师德性的建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善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基点
“善心”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它在缄默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调节个体的行为。教师对“真”、“善”、“美”的无止境的追求,是教师德性养成的起点。教师从“善”的角度看待周边的事物,把“德性”的养成看作是一种追求善的过程。通过“外得于人”的学习以及“内得于己”的内省而逐渐提升教师的“善心”。教师一旦有了“善心”,就会从头至尾地善待学生,把对学生的教育看作是扫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的过程而不厌其烦地去教导学生。教师的德性正是在“善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善心”,教师的德性就失去了内在的规定性,失去了内核,也就无从体现教师个人道德的完善,教师德性的建构也无从谈起。只有建立在“善心”的基础上,教师的德性才能从最初的本性基质得以构建,并在个体不断的教育实践的体验中获得发展和完善。
2.爱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动力
“爱心”是建立在“善心”基础上,对外界的人或物做出价值评判后,在个体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德性得以建立的动力。教师正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才能在育人的路上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善待学生,爱学生;才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找到人生的真谛。教师在“善心”的基点上建立起教师德性的基质,然而,教师德性完善的程度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爱的程度。教师对学生的“爱”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道德的内省,不断催生出教师德性新质的诞生,从而不断提升教师德性的品性。“爱心”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爱心”的驱使下,教师不需要来自外在的要求和压力就会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教师的德性也就会在其内驱力的推动下持续不断地得以提升。
3.责任心——建构教师德性的指向
教师德性有“外得于人”和“内得于己”两种完善途径。教师德性在“善心”的基础上,通过“爱心”的驱动,以内省途径获得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教师德性的“外得于人”。教师的“善心”和“爱心”都是内隐的,隐藏在教师内心深处。教师德性的强化以及教师德性的最终体现就必须走外化的道路,将教师德性指向教师外显的责任心上来。责任心是教师在“善心”的基点和“爱心”的驱动下所建构的教师德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在“外得于人”的学习中建构的教师德性的职业指向。一个人一旦成为教师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与学生之间就建立了某种契约,他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教育好。在“善心”的基点上,在“爱心”的推动下,把学生教育成某种标准的合格的学生、优秀的学生。
因此,在教师德性的建构过程中,“善心”、“爱心”、“责任心”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善心”的基础上,“爱心”的推动下,“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中,教师德性才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
篇7
三)思关怀上的“不周”当教师面对人生迷惘时,你是否善用包容的正能量拉着他走出低谷?当教师首犯小错时,你是否会语重心长地示警帮助他迷途知返?当教师徘徊在灯红酒绿门前,你是否通过晓之以理激发他动之以情?……繁忙的教育工作已让他的精神不堪重负,如若解压疏导的措施周全一点儿,人文关怀到位一点儿,那么不该发生的“教育之痛”就会少一点儿。
二、师德缺失根治对策努力探寻根治良策,方能正视听,强教育
(一)从严制度,以制示警
1.正“本”清“源”——在招聘制度上做点儿加法,严把入行之关。德行好的教师潜意识里会有一种善心、爱心和责任心。根据目前教师招聘标准条件及考核内容来看,有点儿失之偏颇,重智能轻德行,客观上有可能让一些理论与技能成绩较好,但人格与品行有缺陷的应届毕业生误入教师队伍,所以必须远虑先行,从源头上防患于未然。招聘时不妨做点儿加法,设置德行考核项目,建议借鉴外资企业聘用人才时的做法。
2.讳“病”唯“才”——在提拔机制上做点儿乘法,追究举荐之责。现行体制下,用人重德的观念已占主导地位,但也不排除“英雄”不问出处,唯才轻德的“带病提拔”的现象。还记得,师范读书期间,老师带我们去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后,在课堂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次品尚可降级使用,而废品却是一无用处。确实,“才能”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增长,然“德性”一但扭曲再改真的很难,缘此,不得不给爱才惜才的“东郭”先生们一个善意的提醒,千万不要逆“道”用“废”。
3.小“恶”大“戒”——在违规问题上做点儿减法,畅通出口之路。教师非圣人,难免也会犯错,对于不涉及失德之错,或偶尔一次与师德相悖之错,要本着治病救人之态度,以谈话、教育、警示为主;但对于损害学生身心、造成一定后果的失范之错,那就是“恶行”,小“恶”必须大“戒”,不能因姑息而酿成蔓延之势。
(二)格物致知,德能双修读书学习,修德律己。读书学习是教师改造思想、提高修养、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潜心施教的有效手段。为此,要经常去引爆“学习的革命”,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不断吐故纳新。知行合一,修能立教。高速发展的社会趋势,让教师仅用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来执行当今的教育实践,已是力不从心,一个现代教师,除了“修德”还得修能,要秉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精神,端正治学态度,孜孜不倦地探索新问题、掌握新技能。
(三)恪守师规,心存敬畏德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一旦为师,必将终生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以身立德、以道养德、以行奉德中恪守师规,心存敬畏。
1.构筑人格底线,在规范约束中谨言慎行。教师人格底线维系着良知、尊严、爱心、责任,所以需要时时拷问,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篇8
(三)辅导员职责不够明朗化,业务繁杂。据调查很多辅导员兼职工作很多,他们普遍反映压力很大,在独立院校,辅导员不仅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实践工作、社团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宿舍安全与指导工作,任务相当繁琐,有很多辅导员只是“挂牌”辅导员,他们只是挂着辅导员的称号,很久不露一次面,与学生交流也只是通过发短信、微信、QQ的形式,据心理研究表明,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人际沟通如果缺乏目光接触,就会成为一种令人不悦的困难过程,比如说,学生有困惑需要辅导员的时候,不是一个电话就是可以解决的,沟通讲究的是面对面,如果辅导员再只是“挂牌”的话,这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独立院校不良师德师风原因探索
(一)敬业精神的缺失。古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本来是传授知识的精灵,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教师也不再是圣洁、高尚的代名词,有的教师信奉:理想,有钱才有想,金钱至上的观念,他们为了自己评职称,虚假乱造论文,一些论文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只是敷衍了事,为了争课时费,自己没有那金刚钻却揽瓷器活,上课时他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对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完全不制止,只顾自己讲完了事,有些不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思想陈旧,只能误人子弟,也有的上课很随意的接打电话,课上谈论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话,说话粗俗,不讲究个人仪表,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现象在独立高校比比皆是,缺乏敬业精神的教师就像一颗“毒瘤”存在于高校之中,毒害着广大学生。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开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也发生了极大改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市场经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衣食无忧的时候,开始渐渐追求纸醉金迷的生活,金钱至上,道德沦丧。老师是接受过教育的高等知识分子,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不好的思想也荼毒了人们“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内心动摇,最初的原则也渐渐被现实的洪水猛兽所吞没。
(三)学校体制适度不够完善。不能坚持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对于一些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文件,不能及时、定期的公示,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够重视,同时家长、学生对师德师风建设缺乏必要的监督,只是一味的把学生交给学校、老师,有的家长甚至对老师的体罚现象大加赞赏,说学生该打就打,不听话就打,对于前几年出现的“虎爸虎妈”社会上的舆论也是各种各样,孩子到底该打还是不该打,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时候的体罚行为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这种行为很可能带给他的下一代,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完善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加强对辅导员的职能培训。首先,学生平常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所以辅导员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学校可以组织辅导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完善自身思想,教导学生爱祖国,爱人民,有担当,其次,很多辅导员专业不尽对口,很多理工专业的就对学生心理以及一些教育方面不甚了解,所以,就必须加强辅导员这方面的素养,这样在于学生交流的时候才会更容易,更容易明白学生心里想的,从而更好地辅导学生,同时,让辅导员和学生一起成长,在学生的监督下,不断师德师风建设。
篇9
二、教学型教师师德现状原因分析
1.自身修养缺乏等主观因素。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是80后,多为成长于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独生子女。这个时期,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思想道德观念多元、多变。转型时期的独生子女特殊群体,主体意识增强,成就动机强烈,但是由于受思想修养、自身阅历、个性心理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一代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人生价值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困惑和不确定性,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上的偏颇在所难免,当受到社会错误价值观和消极思潮的误导时,出现漠视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2.环境、文化及制度等客观因素。“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环境与整个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甚至共生。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充斥着高校,社会上多元的利益实现模式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迅速累积。高校教师收入偏低的事实,使得青年教师产生自我确证的心理困惑与压力;繁重的教学、科研以及学历普遍提高需要继续深造的工作压力;住房、家庭等现实问题的生活压力。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青年教师出现了漠视责任、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等违德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浮躁之风和功利心态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遍的道德危机。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确立是一所高校内涵建设最艰难的事情,然而纵观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进程,伴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城、新校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这些硬实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方面,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功利思潮愈演愈烈。试想,一个青年教师整天生活在忙于拉关系、跑课题的氛围中,何谈教书育人、精耕细作。高校没有形成对青年教师具有感召力价值导向的文化氛围,何谈潜移默化,培养大师。高校普遍重视教师聘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激励机制上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等显性要素,而不重视或者忽略师德状况等隐性要素。尽管许多高校都强调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也制订了诸如“师德一票否决制”等措施,但大部分流于形式。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师德建设的实效很不理想。
三、加强高校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的对策
1.尽快完善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突出教学特色,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大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力度。在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的前提下,加大教学特色的定量化比例。例如:学生及同行评价结果,教学工作量统计,教学基本功比赛成绩等。而且对于不同职称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初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学型教师以考核教学基本功为重点,高级职称的教学型教师应以考核授课内容为重点。把隐形的师德通过这些具体内容以量化呈显性的考核指标,作为引进人才的准入门槛。坚决摒弃“唯学历”“唯职称”“唯成果”“唯科研”的考核方式,将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学术水平综合考察,在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2.确立教学型教师评价和激励的新机制。道德建设不能仅依靠道德主体自我约束来完成,必须依靠公正的制度。“离开制度的公正性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严格的道德要求,那么,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奉行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而已。”结合教学型教师的基本特点,针对性地建立充分体现以教学为特色的师德建设制度框架,依靠公正的制度来约束和导向,全面提升青年教师师德素养。首先,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教学型教师道德考核体系。把相互尊重、平等的人格,积极向上、向善的心灵,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人生幸福的责任感,坦诚温暖的人文情怀等作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考核指标,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无法量化的要素很难通过显性指标外显出来,而且没有体现出教学型教师的固有特征。因此,可以尝试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量代替科研及其他工作量,形成一种引导及激励措施。试想,一个兢兢业业、完成大量教学任务、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型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科研及其他奖项,终身得不到晋升机会,这公平合理吗?所以对教学型教师不能用简单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应积极探索由多主体参与、符合教学型特色,便于操作的教师道德评价体系。其次,教学型教师道德考核体系必须与学校的实质性激励体系紧密相连。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学型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完成大量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在师德评价方面予以倾斜和奖励;对于师德行为高尚者,可以在职称晋升、住房分配、岗位津贴、课时酬金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提升教学型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对无视师德规范的教师,坚决给予严厉处罚,以产生警示作用。
3.对各种类型的教师进行师德理论教育,营造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必须明确道德、品德、职业道德、师德几个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必须明确师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明确不管是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还是班主任、辅导员型,最基本的身份首先是教师,就必须遵守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坚决打击师德沦丧、学术失范、学界腐败等现象,加强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大学教师的价值观教育。结合各自高校校园文化特点、校风校训精神,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树立榜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把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生动地展现在广大教师面前;把道德说教与人格示范结合起来,开展新时期青年教师形象及素质讨论;通过每年教师节举行青年教师宣誓及召开师德论坛等形式,营造和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
篇10
4、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5、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我,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辞的责任。教师在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6、好的师德师风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师生之间要倡导民主,并且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
7、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在传播、播种文明的校园里,却有部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可见教师倡导民主并身体力行的必要性。但师尊严的流毒依然至深,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却忽视了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的、有根据的,学生在心深处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有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讨论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显然,民主作风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篇11
一、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校正调节
调节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师德的基本功能。这里所说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评价、命令、教育等方式或途径,指导或校正教师的行为,协调教师的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面对着复杂的矛盾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需要一种调节机制。师德是帮助教师选择行为方式的最主要和有效的调节机制。师德以其特有的形式向教师呈现明确的行为准则或规范,鼓励和支持他们采取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教育过程展开的行为,对于相反的行为则给予抑制和反对,从而促使教师和进入教育过程的其他各方建立协调一致的关系,顺利完成教育任务。教育实践中,调节教师行为的机制不限于师德一种。现在我们正努力追求的法制化社会,即依靠法制来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法制的完善,教育管理的法制化,也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这意味着法律同样是教师行为的调节机制,与师德在目的层面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由于法律是以具体条文的形式呈现,由政府专门机构特别制定并按一定程序强迫推行,因此它的优势和劣势都表现在外部强制性和不可随情势而论的呆板机械性。和法律相比,师德对人行为的约束更具温润圆透的特点,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更有人情味。在教育过程中,制度、条例或法律一旦建立就不能随意更变,因此它不能迅速准确地反映教育过程中的特殊矛盾。例如,教师守则中可能规定教师不能迟到早退,却不能明确说明在何种特殊情况下迟到早退是合理的、被允许的。这些条例、规定“就事论事”,在内容方面缺乏广泛包容性,因此对教师行为的调节在范围上有限。例如,“教师不能迟到早退”、“不能擅离岗位”等规定,都是针对某种或儿种具有行为,全没有“爱岗敬业”这一道德教条来得大方和游刃有余。正因为法律和行政规范、制度无法完全调节教师的教育行为,所以才需要更为灵活方便、广泛有效的师德规范莅临“指导”。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法律、行政制度和道德作为调节教师行为的三个方面,不是互不相关、截然分离的;实际上,法律和行政制度等等都需要道德的支持,具备道德的基础,体现道德的精神,否则它们就是非人性的或反人性的东西。反面而观,之所以在师德之外还要建立各种法律、行政制度,是因为师德的调节作用与方式是有限的。总体说来,师德的行为调节功能是通过社会舆论、教师个体的内心信念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力量来实现的,其基本作用方式是诉诸人内心的自觉自愿。所以,师德总是被人称为教师的内心大法。师德造成的社会舆论是调节教师行为的外在力量。当教师的行为符合师德要求时,社会舆论就会给予正面评价,教师会有积极的情绪、情感反应,并强化已有教育行为;当教师的行为有悖于师德要求,社会舆论就会对其进行谴责或批评,教师会有消极的情绪、情感反应,倾向于纠正原来的错误行为。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外在的道德力量,它的作用一是通过个人的内心自觉实现的;二是在法律、制度等强制手段无能为力时发挥独特作用。例如,教师对学生实行“攻心为上”的“心罚”,贬抑学生的人格,当法律还不能惩罚他时,道德法庭会执行对他的审判。
二、对教师的行为激励作用
师德对教师同样有激励功能,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评价来实现。比所有具备此种道德取向的教师都会得到积极的舆论评价,被倡导、被赞赏、被鼓励。教育领域中评选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模范班主任等活动,就具体体现了这一点。有一点也许应该特别强调,即师德对教师进善取向的激励,不仅仅局限于“调节教师的道德行为”这样狭窄的一个方面。师德的激励功能有广泛的表现,它不仅看教师的道德行为效果,而且看道德行为动机;不仅看道德行为,而且看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态度、道德意志等素质发展情况。这充分体现出师德的丰富内涵,即只有道德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说明拥有道德,师德的激励也就不单纯指向教师的道德行为。把师德单纯理解成外在的教育行为规范是很可悲的,因为这样的师德对教师来说只是一种束缚,是套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而实际上,师德不仅告诉我们该干什么,不应干什么,而且还明示我们如何干得更好,并使思想与行为统一。师德从不鼓励我们为沽名钓誉而做表面文章,从不逼迫我们成为道貌岸然,具有双重人格的伪君子;它提倡我们言行一致、心口统一,它鼓励我们言为心声、行为心表。教师真正拥有师德,表现为他自觉皈依师德,崇敬师德;社会真正形成良好的师德文化,表现在教师自愿投入师德怀抱,并使它成为自我追慕的精神财富。
作者:翟玉强 单位: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教育办
篇12
2.只关注学生的成绩
很多青年教师为了自己的一些利益,便想尽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这样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老师的这种思想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同学认为成绩就是一切从而不能得到学习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3.外界的种种压力对教师的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
由于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每个人都面临着随时会失业的风险。一些青年教师可能会因此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不能专心于自己的教学事业。
4.学校评价体制存在问题
由于学校也只是关心教师的水平以及教师研究的成果造成了对师德方面评价的缺失。这也就造成了青年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以及自己的科研而忽视自身素质的培养,造成一些青年教师师德低下的结果。
5.追求物质的享受而看低自己的工作
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新一代的人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买房买车一直困扰着当代人。一些青年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就不顾实际情况去干额外的工作或者上更多的课,这无疑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6.青年教师的经验不足
很多青年教师都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阅历还不够。很多都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觉性主动性。再加上学校对他们的宽松管理,更让他们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消极影响。
二.造成当今青年教师师德低下的原因
1.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
有很多都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身上还有这许多学生时期的冲动和一些偏激的看法。在这样的状态下被选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他们就很有可能会有不能面对挫折,不能处理自己面对的一些难题。在这样的状态下,青年教师自己的问题都还得不到解决,更别说去教导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了。
2.当今经济的发展对青年教师产生的不良影响
因为真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相同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渐渐的发生着变化。更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那种物质的生活,青年教师也不例外。他们的心理变得非常的浮躁,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一味的去追求自己认为的繁华生活。
3.不良的风气不但没有被制止反而变得越来越泛滥
青年教师存在问题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显露苗头,可是国家和学校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去制止。而是放任不管,这就导致了青年教师师德低下这种风气的扩散,还影响了后来的青年教师。
三.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的方法
1.加强青年教师的选拔关卡
学校在招聘青年教师时不能片面的看这个人的在校成绩以及取得的职位。要同时增加师德方面的考核,从道德素质,个人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来选拔。
2.学校要加强对师德的建设工作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关键,而教师的师德对一个学校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学校除了培养教师能力外还要增加对他们的师德教育。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给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激励他们去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人们的习惯往往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慢慢改变的,不好的师德会影响后来的青年教师同样的良好的师德也会对后来的教师起到带头的作用。学校要制定关于师德的政策,给予那些师德良好的教师以奖励和表扬,让他们给后来的教师树立榜样。
篇13
尽管国家重视民办教育,主张民办教育同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相关法律也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同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但在现实中,民办高职教师并没有享受到与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政策及较高的社会地位,相反,社会对民办高职一直存有歧视和偏见。正因为如此,民办高职教师普遍缺乏应有的职业荣誉感。2011年,江苏省民办高职实施注册入学,对于这一新生事物,老百姓的解读是民办大学有钱就能上,“0”分也能上,对民办高职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恶化的舆论环境使得民办高职教师仅存的一点职业荣誉感消失怠尽,取而代之的是更强烈的职业自卑感,职业情感愈加冷漠。
(二)学院发展战略转移加重了教师对职业前景的担忧
生源是民办高职赖以生存的基础,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后,开始全面下降,民办高职因此陷入生源危机。注册入学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民办高职招生自和生源范围,但也进一步拉大了民办高职与公办高校的差距,加剧了民办高职之间的生存竞争。江苏民办高职实施注册入学制度以来,每年勉强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不到一半,而且还在逐年减少,与此同时参加注册入学的公办院校数量逐年增加,民办院校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种态势下,学校举办者纷纷转移发展方向,事业的重心由办学转向其他领域。学校何去何从,让本来就缺乏职业安全感的教师对职业前景更加担忧。人才流失出现新的高峰,不仅学校整体师资实力受到重创,而且动摇着在职教师对学院发展的信心。
(三)教学中心地位动摇加速了教师职业责任感的下降
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也是职业道德的本质体现。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学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群体的工作态度都是影响教师职业责任感的重要因素。有效生源减少,注册入学后,学校教学工作让位于招生,资金投入流向新的发展项目。教学设备得不到更新,实验实训条件得不到改善,教学质量无人问津,这样的氛围下,教学管理部门放松监管,部分教师也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职业责任感,敷衍应付,得过且过。
(四)学生素质变化加大了教学难度,降低了职业价值感
职业价值感是对从事职业的价值的自我判断,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传道授业,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是每个教师最大的满足与快乐。然而当前,民办高职为了生存,确保收益,招生中求量不求质,导致学生整体素质进一步下降,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严重不足,行为习惯差,上课不是听不懂就是不想听,一堂课,教师要反复中断授课管理课堂纪律,师生间的冲突时有发生,教师不仅身体疲惫而且心理压力大。劳动得不到尊重,价值得不到体现,极大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慢慢地教学变成了没有情感投入的机械运动。
(五)参与利益趋动下的招生工作助长功利思想,淡化师表意识
招生一直被视为民办高职发展的生命线,实施注册入学制度后,生源大战愈演愈烈,为抢夺生源,各校使出浑身解数,最为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全员招生,即将招生任务分解到每个教师身上,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工资、奖金、评优挂钩。当然,作为激励,学院相应给予一定奖励。为了完成招生任务,甚至多拿奖励,教师们假期不能专心备课,钻研业务,而是四处奔波招生。为了招到学生,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与中学班主任讨价还价,有的随意给出承诺,有的不惜夸大其词,虚假宣传,有的干脆直接委托给班上的学生,并许以利益。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深刻说明教师以身示范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重要。然而,招生中的教师,不顾职业形象,利字当头,久而久之必然助长功利思想,淡化师表意识。
二、注册入学制度下民办高职加强师德建设的策略
生源的确是制约民办高职发展的瓶颈,但解决生源问题不能只靠招生,杀鸡取卵,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策。要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只有加快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获取良好的社会声誉。而一切发展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良好的师德则是前提。其实学校越是在困境中,越需要教师团结一心,发扬奉献精神、攻坚克难。
(一)加大正面宣传,优化舆论环境
我国民办教育的产生与成长是改革开放政策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民办高职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的建设者,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也在很多领域内取得了瞻目的成就。但是,社会大众对此并不十分了解,所以才会对民办院校存有误解与偏见。因此,首先,民办高职应该重视宣传工作,与社会传媒机构建立合作,及时宣传报道取得的成就,当前尤其要加大宣传注册入学制度,让社会大众理解注册入学制度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改革举措,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注册入学并不是没有门槛,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校和考生的选择权。其次,民办高职应积极与社会各方合作,尤其要加强校企合作,在为学校争取经费支持,为学生增加实习就业机会的同时,向社会宣传自已,提高知名度。最后,民办高职应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公益活动中来,让师生走出校园,在服务社会中扩大影响力,增加美誉度。社会的认可度会极大地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二)办学者应将教师的未来纳入新的发展战略
生源持续减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民办院校必将面临重新洗牌。在此态势下,办学者们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无可厚非。但是,学院的何去何从,不只是办学者的利益问题,更关涉全体教职工的命运。诚然民办高职多是个人投资建成,但学校十几年的发展,依靠的是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劳动,所以,它不是私人财产。投资者不能抛开教职工谈生存与发展,应从教职工的利益出发谋划未来,将全体教职工的未来纳入到新的发展战略中。唯有如此,教职工才能看到希望,才愿意视学校为家与学校共进退。
(三)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完善师德约束机制
学校存在一天,教学的中心地位就不能动摇,唯有抓住教学,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相反学院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招生或其他方面,忽略教学,放松管理,只能是本末倒置。首先,当前民办高职应充分利用其办学机制的灵活性和充分的自,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办学结构,创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强做大优势专业,以形成特色。同时,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或内部挖潜,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以应对生源减少带来的经费不足。其次,经费投入首先应确保教学需要,再好的改革思路没有资金保障只能是画饼充饥,而投入本身彰显的是办学者的魄力和信心,这对提振教师信心,调动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任何时候不能放松教学的常规管理,教师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监督、考核。尤其应建立多级督导制度,从学院领导、到各职能部门及教研室都负有教学督察的职责,不断完善师德约束机制。
(四)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注册入学学生在学习热情、学习能力、知识基础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就整体素质来说较以前有所下降,尤其在高数、英语等科目上,部分学生几乎是零基础。但不能因此学校就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否则,即使顺利毕业,也是不合格产品,长此以往,学校的声誉便会毁于一旦。首先,狠抓学风建设,从学生进校起就要严明纪律,严格要求,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风会是一股无形的,却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强烈的感染着每一个人,激励学生奋发努力,积极向上。其次,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方案,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授知识,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分层次教学,对于差异性大的科目可以通过组建强化班、兴趣小组等方式进行分层教学;还应多组织有特长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同时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感。
(五)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
民办高职作为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办学实体,自主制定工资制度。虽然国家有政策规定“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民办学校要依法依规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为教师办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其实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学校编制偏紧,工作强度大于公办学校,然而民办高职教职工工资待遇一直远远低于公办院校,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也都是按最低标准交纳,且工资增长随意性大,尤其是注册入学以来,即使招生状况良好的学校,工资增长也基本止步不前。对于工资水平低于公办,民办院校教师都有认知,但是只要能正常增长,教师们就能看到希望,就有信心。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也是安定人心、稳定队伍的关键。同时,民办高职还应积极探索给予一定比例的教师以事业编制,主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应标准,凡符合标准的教师按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并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工资,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六)探索科学、规范的招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