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生劳动实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生劳动实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生劳动实践

篇1

现在家庭独生子女较之上代人有相当的优越性,有的不是独生子女的也是留守儿童,家庭大多成为小学生成长的“温床”,长期以来,他们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差,动手能力弱,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低下,有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不良倾向,使学校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功能。因而就必须彻底治理家庭劳动实践这一死角,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在家庭劳动中要让学生自我服务和自我保护,从这种自我服务中加强劳动锻炼,对小学生进行生活自理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劳动习惯,老师找家长要通过这种教育进行评比、分析,随时加以指导。

二、学习家庭劳动技能

家庭劳动的技能,首先要教给小学生一定的家庭劳动基础知识,如编织、做饭洗衣、房间打扫、室内布置等;再者学校组织学生学习,要选定学习内容,上好专门的劳动辅导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劳动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

三、给学生劳动时间

学生在家不要像小皇帝那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在劳动中有空间,家长与学校要为这些孩子制造点儿难题,面临难题时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处理,让学生自己在劳动空间里学习到技能,以不断来完善自我,养成家庭的事情争着做的好行为;另一方面,脑力劳动为家长提供财政开支,如房子的布置、家庭动物养殖,家长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既能使孩子有一个爱劳动的习惯,同时也为家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四、激励学生的家庭劳动行为

篇2

一、从编写结构体系可以看出它是分层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

1、低段以简单的动手劳动为主。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差,随意注意占优势,适宜于劳动时间短、强度小、安全保障系数高的简单易行劳动。如第二课《海带作用大无比》实践篇中的帮妈妈泡干海带,第三课《样样都吃身体好》实践篇中的剥煮熟的蛋,第十一课《豆类家族,健康之友》实践篇中的折四季豆,第十六课《米粥营养易消化》实践篇中的洗百合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不光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识,还明白了,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在不断付出,应该懂得感恩父母。

2、中段以稍加复杂的动手劳动为主,并了解及开展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劳动。

通过低段简单动手劳动的有益展开,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到了三、四年级,我们应将重点放在稍加复杂的动手劳动方面。如第四课《皮蛋豆腐有营养》实践篇中的做皮蛋豆腐,第六课《清凉可口脆黄瓜》实践篇中的做凉拌黄瓜,第十课《维C之王西红柿》实践篇中的做糖拌西红柿,不仅如此还激发学生了解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劳动,第十六课《端午时节话粽子》实践篇中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在了解了制作粽子很不容易后,懂得爱惜粮食。在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劳动基础上再向课外延伸,动员学生参与寻访家乡“老字号”食品,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走访调查,查阅书籍等途径让学生寻访家乡“老字号”食品,了解“老字号”食品闻名遐迩的原因,认识老字号食品的价值,传承家乡传统饮食文化,树立劳动光荣意识。

3、高段以复杂的动手劳动为主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并使学生产生劳动需要。如第二课《香脆可口的腌萝卜》实践篇中的做醋腌萝卜,第六课《水果拼盘 形神俱佳》实践篇中的做水果拼盘,学生通过切、割、补、拼,一盘盘造型别致,色彩鲜艳的水果拼盘在学生的手中诞生了,学生好不喜欢。第十二课《学做艾饺祭祖先》实践篇中的做艾饺,不仅如此还动员学生亲近大自然,做“大字号”食品,通过在课外延伸开展“我爱春天的野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野菜,学做野菜食品,亲近大自然,提高生存能力。

二、从编写内容可以看出它是分层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

1.激发劳动兴趣,使学生爱劳动。

(1)、插图直观导入。直觉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直观,即是在教学媒体作用下调动学生的直觉兴趣、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我校的校本教材《快乐饮食ABC》丛书每一课都有精美的插图适时呈现给学生,通过直观的“美味”和“新奇”的刺激,使学生产生想动手做的欲望,再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老师的引导启发,和制作步骤的高度概括,学生的动脑、动手欲望必将激起。

(2)、结合实际、满足生存自理需要。满足学生生存自理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也是调动学生劳动欲望的原始动力。而我校的校本教材《快乐饮食ABC》丛书的编写内容中的饮食教育,都是和学生生存息息相关的基本劳动实践能力,做小吃,学做菜,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常识,在家里已经学不到了。学校编了这些教材,既给了学生实践的平台,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生活铺垫了幸福之路。

2、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巩固劳动实践能力。

我校的校本教材《快乐饮食ABC》丛书中的每一课实践篇中的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学生可在家就可实践操作的,便于学生巩固已有的劳动实践能力。不仅如此做为校本教材的延伸,我校还开展一系列与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有关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学做“小字号”自制食品,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让学生还学做“大字号”的野菜食品,让学生提高劳动能力。就拿去年我校举行了“红领巾健康饮食博览会”,来说,各社团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通过学生在现场进行实践劳动操作,不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还让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3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篇4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市场呈明显的分割状态,加剧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呈多元分割状态,许经勇和曾芬任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表现为三个方面:城乡分割、行业之间同工不同酬的差别、地区间居民个人收入差别(许经勇、曾芬任,2000)0李健民(2002)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多重分割交织在一起,即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正式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本文借鉴赖德胜的提法,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城镇和农村两个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生产部门主要是乡镇企业,包括农村集体企业(乡镇、村及村以下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包括合伙企业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两大类)。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内部,又可分为两大块:一是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工资水平较高,且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二是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既包括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这一部门工资相对较高,待遇比较好,但职业风险比较大,还包括一些小型企业和社区服务部门,这些部门工资较低,待遇比较差,没有社会保障,工作亦不稳定,属于非正规就业部门。由此,我国分割劳动力市场具体可以体现为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行业之间的分割。

为了弄清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在职业风险约束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行为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例,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选取好、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各4所高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涵盖教育学、外语、社会学、计算机、经济学、广告、化学、机械等多个专业。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现状

1.职业价值判断标准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最大愿望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从大学毕业生择业行为看,其择业标准依赖于对职业价值的判断。以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从工资收入、个人兴趣爱好、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和发展前景及职业地位和声望等方面进行考察。从个体收益的角度看,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物质性收益和精神性收益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个人收入效应和职业效应两个方面,其中收入效应,指的是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收入和间接影响收入的其他利益。职业效应,是指某一种职业为就业者带来除经济收益外的其他利益,比如地位、声誉、精神享受等。

为了很好地揭示职业选择及其风险之间的关系,从个体收益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趋同性较高的“职业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职业声望”和“职业环境”4个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构成的主要指标。

2.城乡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体现城乡择业行为的标准主要是“是否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统计显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占的比例并不高,仅占21.9,而不考虑去农村或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比例占24.5。如果达到一定的条件,有较多的大学生会考虑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占到了总体比例的53.6 % 。

在影响去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中,各因素所占的比重依次为:没有发展前途(42.6 % ),环境不好( 39.8% )、待遇差(39.3% ),信息不灵通(32.8% ),户口障碍(27.2% )。调查结果和大学生择业特点基本符合,即“个人发展前途”或“单位发展前景”是大学生择业的第一要素,“工作环境”及“待遇”紧随其后,“户口障碍”因素所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仍是影响大学生去西部、农村及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

3.行业性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行业性分割体现在不同的单位性质上,本文以“最想去的工作单位”以及“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为选项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

“最想去的工作单位”:包括6个二级指标,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前三个单位属于收入一般、风险较低的职业,后三者属于高收入高风险的单位,其中乡镇企业在不同的地区情况完全不同,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仍然认为乡镇企业收入一般,且风险较大工作稳定性较差。从大学生择业行为看,30.3%的大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40.1%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选择党政机关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斗匕例持平,分别是14.1%和15.0,虽然党政机关工作较为稳定,但进入相对不容易,民营企业进入门槛不高,但职业风险也相对较高。外资企业职业风险较高,但收入也较高,是大学生青睐的类型之一。乡镇企业收入低,环境差,大学生对该类部门的认同比例较低,仅为2.6。

在影响择业的因素中,个人发展前景(73.0% )、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71.6% )、单位发展前景(51.1%)分别排在前三位,工作的稳定性(35.8% )、工作所在地及其环境(31.7%)、解决户口问题( 24.8%)紧随其后。

三、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分析

(一)分割劳动力市场职业选择面临的收入风险

1.城乡及行业收入差异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我国城乡收入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几乎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按现价计算,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民高出1578元,2004年高出6486元,2006年高出8172.5元。也就是说,在过去17年期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扩大了近10倍。

从城市内部各行业部门收入水平看,由于各部门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同,其工资水平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具体可以从城市体制内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来分别加以考查。首先,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为代表的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制度,工作稳定,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完善。其次,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以外企、软件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其管理体制中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较为明确,就业者普遍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而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服务性行业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不高。

我国城乡及城市内部行业间收入差异明显,己经构成了一定的劳动收入风险。对于风险厌恶型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为了分散城乡及行业部门间的劳动收入风险,大学毕业生不会选择进入农村劳动力市场或者城市体制外次要劳动力市场,而愿意进入收入水平较高,风险性较小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和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 2.职业转换成本及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职业转换成本,也称工作转换成本,是指一旦就业后想要离开原单位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

在我国乡一城职业转换中,职业接受成本和职业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在农村和乡镇,大学毕业生十分稀缺,就业单位一般不会轻易让其流失,通常以漫长的工作年限和高额的违约金等显性或隐性的约束,防止人才流失。大学毕业生一旦选择农村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被“锁定”在农村,风险成本较高。

由表3所示,我国带户籍人口流动的比例非常低,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升学户籍流动和从城到乡的流动等。可见,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大学毕业生一旦将户籍迁到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在短期内要再迁回大城市的风险相当高。

在城市内部行业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职业转换的接受成本是很高的,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那些交通费、邮费、电话费、报纸的广告费等。间接的成本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工作搜寻所花费的时间内一个人可能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或收入:另一方面的机会成本更加重要,这就是决定放弃当前的工作机会继续进行搜寻时所放弃的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越高,大学生可能面临的损失越大,风险性也越高。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效应的比较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1.职业声望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不同职业的价值评价,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会因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威望、权力和财富,故社会成员谋求职业地位较高、职业声望较好的职业是个体获得心理满足并肯定自己社会价值的必然选择。

根据现代风险观,不同职业选择为个人带来的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亦不相同。在本次的调查过程中,选择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占到了前三位,而选择去乡镇企业的仅占2.6%。同样地,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沿海地区,而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连1/4都不到。除了收入差距的原因之外,职业的社会声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毕业生是我国人才层次中较高的一类,去乡镇企业或者农村、西部等基层单位工作难以让大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社会价值的肯定,一旦选择在该类地区或行业工作将面临较高的社会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

2.职业环境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环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其为个体所带来的效应看,它包括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工作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工作单位的硬件设施、环境美化以及工作地区的自然条件等;人文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礼仪、人际关系和安全环境等。

在我国,农村一直都是落后的代名词。多数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生活环境、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乃至文化氛围的建设依然较为落后。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密度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已经成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不仅基础设施良好,硬件设施完备,而且城市中多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并存,文化交融速度较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视野更加宽阔。

篇5

一、全面理解大纲教学目的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包括多项,其中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学生一旦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备了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就会更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必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系统把握、使用教材

循序渐进既是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我们中原油田所用的小学劳动课本是由河南省教委教研室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编写的。课本把大纲规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等内容有计划地分别编进了各册课本中,把课本中的同类内容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综合排列,就分别构成了上述四项内容的教育和实践的序列。按此教材教学是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的。教师在使用小学劳动教材时,要注意瞻前顾后,系统地整体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所具有的训练序列优势,使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渐近性。

三、认真搞好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能成之于长期的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练和积淀,仅凭纸上谈兵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

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必须坚决杜绝像进行语文教学那样只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组织指导小学生搞好劳动实践。

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学小实验等。”应注意“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村参观,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完善劳动课考核办法

劳动课考核是把握劳动课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劳动课要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劳动表现应写进操作评语,劳动课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册。”这些办法对考核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诸内容应该说是可行的,但是,却难以把握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

这样,劳动课教师就可以大致了解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当前有些小学生在学校劳动表现很积极,如扫地、拖地等不怕脏、不怕累,虽然是同样的活而在家里却视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自己绝对不肯干。

因此,让家庭甚至社会参与一定的劳动课内容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六、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一是要树立小学生中具有良好劳动习惯的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热情地予以表彰,让榜样带动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是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影响,其力量比有声的说教不知要大多少倍。因此,就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以收到让学生耳濡目染,近朱者赤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二、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的劳动态度总体良好

小学生是否爱劳动呢?调研结果表明,九成小学生认同“劳动光荣”和“劳动重要”,七成小学生觉得自己爱劳动,八成小学生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较强,小学生的劳动态度总体上是良好的。本研究中,小学生的劳动态度包括小学生的劳动喜好和小学生的劳动观念与看法。首先,在劳动观念方面,九成小学生觉得劳动光荣(91%)、掌握劳动本领重要(90%);七成小学生觉得自己爱劳动(72%)(见图1);其次,在劳动喜好方面:在自理劳动方面,六成小学生喜欢洗自己的袜子(62%);在家务劳动方面,七成小学生喜欢在家拖地(72%);在学校劳动方面,七成小学生喜欢在学校做值日;在社区劳动方面,如果有机会,近七成学生喜欢参加社区里的义务劳动(68%)。这表明,当下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积极的劳动态度为其形成劳动能力奠定了基础。但还有两成小学生虽认为劳动光荣,可是自我报告并不热爱劳动。这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有关系,需要循序渐进引导,不能操之过急。

调研还发现,小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总体上也比较突出。为了解小学生的劳动品质状况,本调查以在学校值日为典型情境,分别设计了三个问题,考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助人品质、责任心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首先,在回答“在学校值日的时候,如果和你在一起值日的同学生病没上学,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80%的学生选择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替同学做值日”,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12%的同学选择了“找别的同学来帮忙”;7%的同学选择了“只管完成自己的任务”。

其次,在回答“如果你不是值日生,但是有值日生请你帮忙做值日,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时,77%的学生选择了“不管是谁请,都会热情去帮助”,表现出良好的助人品质;11%的学生选择了“如果这位同学帮助过自己,就帮助他”;6%的学生选择了“如果喜欢这位同学,就会去帮忙”;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最后,在回答“在学校值日的时候,如果和你在一起值日的同学去操场玩耍而没有值日,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50%的学生选择了“坚持独自做完值日”;47%的学生选择了“先把玩耍的同学叫回来,再一起做值日”;1%的同学选择了“自己也去玩,不值日了”,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在完成小组值日任务时,五成同学不会被其他人的缺席干扰,表示会坚持完成任务。另有接近一半的同学选择“先把玩耍的同学叫回来,再一起做值日”,这表明这部分同学考虑到了管理、监督和提醒不完成任务的同学,具有一定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

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是否充足呢?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其中,传统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围绕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包括值日和手工劳动)和社区劳动,本次调研设计了部分劳动机会问题对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自理及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社区劳动几方面共有22个项目。小学生“经常”参与比例达到与超过六成的项目仅有4项。此外,半数以下的小学生“偶尔”或“从来没有”参与的项目有15项。可见,小学生劳动机会总体上是缺乏的,而且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相较而言,小学生在学校值日的机会、自理及家务劳动机会多于其手工劳动机会和社区劳动机会。(见图2)

小学生整体劳动机会缺乏,这与长期以来劳动技术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关系。同时,与家长重视孩子的学科成绩,忽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理劳动及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有关系。

(三)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不均衡

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怎么样呢?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不均衡。小学生对贴近生活且技能简单的劳动技能掌握较好,如会独立扫地、拖地、整理房间的学生接近或超过了90%,而对与自身生活联系不太紧密或技能较为复杂,需要专门设备与工具、同时涉及安全问题的技能,如切菜炒菜、使用针线及缝纫机、十字绣等技能,掌握状况不佳。例如,66%的学生会做一些剪纸手工,64%的学生会用螺丝刀拧东西,54%的学生会用针线缝沙包,50%的学生会用针线钉扣子,而会编一些中国结、使用缝纫机及做一些十字绣的学生不足30%。(见图3)

此外,与小学生的自评状况相比较,实际技能掌握状况并不乐观。例如,91%的学生自我报告会独立拖地,但仅有44%的小学生将拖地步骤正确排序。当然,我们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会受到阅读能力的限制,知道怎样做但没能正确排序,这一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还需要注意,会拖地和能把地拖干净也有差距。“会”说明其基本知道相关劳动常识,但不等同于完全掌握该项劳动技能。因此,不能简单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等同于其真实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

(四)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具有城乡、性别差异

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具有城乡、性别差异,女生的劳动技能好于男生,城区学生的劳动技能好于乡镇地区的学生。本研究选取了小学生自评问卷的第三部分“以下事情你会做吗”,即劳动技能自我报告部分,将20道题目的选项赋分,“会,可以独立做”赋3分,“需要大人协助”赋2分,“完全不会”赋1分。赋分后将各题目得分加总,即为小学生劳动技能得分。以城乡、性别为自变量,进一步考察了部分影响小学生劳动技能的因素。

1.城区优于乡镇。调研以小学生家庭来源(城区、乡镇)为自变量,以其劳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城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显著优于乡镇地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城区平均数54.82,标准差7.66,标准误0.23;乡镇平均数51.72,标准差7.47,标准误0.32;T值为7.807***,***p

2.女生高于男生。调研以小学生性别为自变量,以其劳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劳动技能显著高于男生的劳动技能(男生均数52.33,标准差8.06,标准误0.28;女生均数55.31,标准差7.04,标准误0.25;T值为-7.933***,***p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引导家长放手还孩子劳动的机会

调研发现,小学生的整体劳动机会比较缺乏,尤其是家务劳动、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我们的孩子知道劳动光荣,知道掌握劳动本领重要,但是参与劳动的机会却太少,真正掌握的劳动技能也不足。目前,不少家庭存在剥夺孩子劳动机会的现象,当孩子们主动选择做家务的时候常常会碰壁。调研访谈中有孩子们反映,当自己兴致勃勃想学十字绣、编中国结的时候,家长往往是婉言劝阻而让孩子们去学特长班或者英语、奥数班,这就自然减少了孩子们体验与学习劳动技能的机会,长久下去,孩子到了中学、甚至大学仍然不能自理就积重难返了。因此,学校有责任做好家长的引导工作,一是引导家长明确劳动重要的观念,把培养孩子的劳动品质和劳动技能置于孩子全面发展和立足社会的高度;二是引导家长及早放手,把收拾书包、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日常劳动机会适时还给孩子,在生活中养成孩子勤于劳动的习惯。同时通过小步子、多循环、及时表扬的方式教孩子逐渐学会相关劳动技能。

(二)开发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小学阶段劳动技术教育缺乏的现象客观存在。无论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是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乃至拔尖创新人才,都应以加强中小学生职业陶冶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为基础。学校教育首先要从立德树人和民族复兴的高度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其次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探索新时期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学校在开发劳动课程内容时可结合以下几点:一是阶段性,即各学段各年级的劳动课内容要与各年龄段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二是生活化,即在劳动相关课程中体现学生当下和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三是因校制宜,即在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之上,结合城乡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将某些劳动技术教育项目如串珠、编中国结、茶艺、刺绣、蔬菜种植、果园劳动等开发为校本教材。当然,学校还要结合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和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配备必要的场地、设施、设备、材料以及劳动技能教育专兼职教师,并保证适当的劳动技术教育课时。

(三)探索学生劳动品质与技能形成的有效途径

篇7

一、 充分认识开展综合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生综合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活动,而是对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有效融入。各地各学校要深刻认识中小学生参加综合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强化、在家庭中硬化、在

社会中深化,让广大中小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二、足额落实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属各学校要根据《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转发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每学年组织相对固定的年级段学生,集中一段学生(小学1-3天、初中3-5天)到学生综合实

践基地开展学工、学农、生命安全教育、节能环保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的要求,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将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三、切实做好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安全工作

在开展劳动教育特别是校外劳动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重视劳动前的安全教育,做好劳动保护,做到周密计划、组织到位,将学生的安全贯穿到每一细节。要认真检查活动场地

、宿舍、食堂等,排除安全隐患,做到慎之又慎,确保零安全事故。

四、不断完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督导评价体系

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加教育,已列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市、县(市、区)指标体系中,是创建“xx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重要指标。各地各学校要建立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制度,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情况记

篇8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59

小学阶段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促进小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勇于进取”精神的重要课程。自从新课改以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以及自主探究式学习等,教学的目标是让小学生通过综合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思路,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劳动的高尚道德情操,同时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

因此,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时的教学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使用较多的教学手段是激励教学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鼓励。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精神激励等方法将小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潜力激发出来,让他们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要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因为不同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现状

(一)缺乏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

从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看,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也是受到了长期以来的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小学生的能力方面并没有过多的重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前身是活动课,现在作为了一门独立的课程,由于不涉及到升学考试,所以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多,没有专业的活动课教师,很多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是由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学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又兼顾综合实践活动课,所以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教学生怎样开拓自己的思维,导致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无所事事,依旧是自由活动。另外,部分小学的教师缺口较大,也没有能力去建设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师队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量难以

保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是一门必修课,可是由于没有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也没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就使得这门课程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重视。同时,很多主科教师会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占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时间,用来辅导学生考试的内容或者进行考前复习,这样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也严重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本身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量就有限,又被其他教师占用一部分,就大大地减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课时量,从而影响该课程的顺利进行。很多小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在教授小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时刻谨记我国需要的是具备综合实力的人才。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利用率较低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资源其实是很丰富的,无论是物质上的资源还是智力上的资源,都是促使该课程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其中,比较常见的资源有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教师以及家长的帮助以及网络上的诸多资源等。但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致使课程教学没有新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往往不会带学生做一些有难度或者有危险的项目;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会经常带孩子去参加实践活动。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也没有下工夫。

二、激励方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激励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小学生处于思维发育的初级阶段,很多事情都需要教师或者家长去引导。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玩”中逐渐成长。比如在进行劳动技术方面的教学实践时,不仅要给小学生做好示范,还要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对小学生的技能培养以及安全防护,当小学生出现错误或者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鼓励,告诉他们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以后不去找解决的办法。教师的鼓励在小学生心中是至高无上的,他们会非常在意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这也决定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

(二)激励要注重方法、讲究效率

由于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功能,因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不可替代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实践课的教师必须把握好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只要学生表现的良好,就给予一朵小红花。不要看这是一朵不起眼的小红花,它的意义是重大的。小学生具有从众心理,当看到一个同学得到小红花的时候,其他同学也会产生竞争意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以争取拿到小红花。由此可见,激励要讲究方法,课堂教学中靠精神激励和竞争激烈的例子比较常见,也是比较有效的激励发放,只要教师抓住重点,适当激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三)激励要适时适度,科学评价学生

对于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激励,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创新,墨守成规已经不适合现代化教学了。教师要把握好激励的时机,在小学生最需要鼓励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激励,科学的评价能够增加教师的教学魅力。比如教师在教小学生制作蝴蝶的标本时,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要鼓励小学生去图书馆或者通过家长的帮助在网上查找一些关于标本的制作和保管知识。当小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教学方法成功制作成功时,给予鼓励,再接再厉;当有的小学生没有成功制作标本时,给予安慰,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并且帮助学生完成标本制作。激励手段是符合小学生生长规律的重要措施,要求教师把握好适时适度原则。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在小学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存在一些弊端,部分小学实践活动课还停留在“教师陪着学生玩”的阶段,因此,亟须进行教学改革。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我们要首先自己认清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然后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通过实践课能够养成爱科学、爱劳动、爱生活的新一代小学生。在教学中应用激励手段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未来,真正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有财.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J].教师,2014(10).

篇9

二、 班级值日活动责任教育功能的缺位

现在的小学生处在一个发展迅猛、经济与文化都瞬息万变的时代,因此,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更为重大。但事实上小学生们的责任意识状况并没有达到与这种重大责任相对称的水准,其在班级值日这一具体情境中显现得尤为明显。

1.对值日劳动的态度异化,责任意识空泛

班级值日作为学生劳动体验的一种,初衷是打造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育平台,但是随着值日活动与奖惩挂钩(在学生犯错时,老师常常采用罚做值日的方式进行惩戒);社会对职业角色的定位偏差造成对体力劳动的偏见,对个人价值衡量标准的异化;家庭中的消极观念影响,诸如,“学习不好,以后就只能扫大街”……这些负面思想影响了孩子内心对于体力劳动的看法,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不认同体力劳动。这些负面观念使得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时很难调动起孩子对值日的热情[1]。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偏离,导致学生对值日存在偏见,加之学校为小学责任教育所制定的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高标准,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偏向空想主义。对于学生而言,责任行为与责任要求脱节严重,知行不一,责任要求空泛,假想主义严重,标准制定过高,使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有可能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大事做不了、小事不能做的状态[2]。

2.逃避值日,集体责任意识缺乏

集体责任意识是责任意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指学生要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集体角色,热爱自己的集体,具有集体荣耀感,积极维护集体权益,推动个体奋发进取的一种积极情感。班级值日活动是班集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维护班集体荣誉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当前小学值日活动中,逃避值日的现象屡屡发生,更是产生了“找人代值日”等忽视值日教育功能的现象。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更加个人化,绝大多数小学生分辨价值观、人生观的能力有限,还没有认清除主体之外自己所应树立的其他角色的价值观,个人自我意识占了主要位置,而对于集体、社会的责任意识更是匮乏,没有认识到自己应该具有奉献和服务精神;个人价值高于集体价值,只一味地接受与索取,没有付出和奉献。小学生对于班集体建设的责任意识匮乏,对待集体荣誉的态度不正确,部分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能够完成值日,但是缺乏监督时,就会出现逃避值日的现象,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只是受到外部纪律的强制规约。小学生的身心机制不成熟,对于自己在班集体中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认知不明确,加上学校内有关集体教育多以强制执行为主,从而弱化了小学生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责任意识。

3.推诿值日,自我责任意识匮乏

作为个人分工明确的活动,小学生在值日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某昨天都没有做值日,我也不做了;老师让我扫地,可是某某上次没扫地,这次该轮到他了,我才不要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反而互相推诿。

自我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人在遵守道德、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抱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的反映,其包括学习方面对自己负责;生活方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珍惜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要有责任感。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学生责任意识的基础和根本。小学生对自我责任意识的认识不够清晰,大多数都处在家庭与学校这种单一的环境中,日常生活也以学习为主,并没有过多融于社会角色中去,缺乏与社会、自然的接触,自然对其了解甚少,不能明白自己与社会的责任关系,种种因素使得小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缺乏。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了解自己的义务,才能在具体情境中自觉履行,而不是推卸责任。

三、 班级值日活动提升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1.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责任认同感

这一策略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的配合,三方都需要消除对劳动的消极认识,规避有关值日劳动的不良言行。要通过活动和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值日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非惩罚的手段。

在校园中创设自愿值日岗,定期开展志愿者值日活动,在社区中也可以组织值日小组,定期评选出劳动之星等等,使学生形成一种责任认同感,了解到责任意识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切合实际的。小学生具有多方面的责任需求,既要培养对国家、民族、社会的高层次责任感,还要从学生主体及主体周边事情入手,培养最基本的责任感。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递进的教育过程,年龄阶段不同,小学生对责任意识的感知也不同,朴素到繁复,具体到抽象,责任行为也会由他律到自律,逐渐发展到能够自觉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2.建立“人人有责”的班级管理机制

学生的责任意识只有在具体的行为情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要适时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弘扬其主体性,所以,我们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其乐于参与到班级的事情中来,乐于为大家服务,让学生在班级中形成主人翁意识。可以在班集体中通过细节来渗透责任意识,使得学生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集体角色,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在疏堵结合的原则下,建立“人人有责”的管理机制。教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引导学生由个体角色转换为集体角色,将班级工作划分成各种细节性板块,更加细致化、多元化,再分别分配板块任务,确立具体的责任人,这样的安排可以保证班级工作得以完成,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爱、集体荣誉感,通过这种划分管理工作的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更有效地感知责任意识,增强个体责任感。

3.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充分提供实践情境

对于小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培养, 需要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融入道德教育主体性的理念。小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是责任意识的主体,不能将其视为从属客体。而小学生主体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亲自参与实践才能有认知,才能了解自己的才能,只有对自身产生认可,才会更好地进行责任意识的内化,才能自愿地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的一切负责[3]。“纸上得来终觉浅”,个体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将所了解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对于小学生,我们需要帮其了解他们在班集体中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要在学校中积极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如划分个人责任区、实行值日班长制等,还可以借助必要的行为训练,辅之以激励。

4.教师参与,发挥师德的榜样作用

在学校中,教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最关键的实践者。因此学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层次特别是教师责任意识的强弱非常关键,这与学生人格的发展、责任意识的养成关系紧密。在心理学领域有研究表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语、行为等都会引起学生的参照、模仿,这种引导作用是隐性的、潜在的,但影响是直接的、深远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所做的教育实践探索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以榜样展示人格美,从而吸引学生模仿和学习。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尤其是责任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用自身高洁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内涵熏陶学生,用自己高尚的行为举止感染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对学生而言,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4]。所以,学生责任感的有无及强弱与教师有着正向关系。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为自己分配具体的值日任务,与学生共同完成班级值日活动;可以帮助在值日中有困难的学生,协助其进行值日活动。这种示范会“唤醒”学生的值日热情,并且通过向师效应,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贾.“值日”――不可偏废的成长舞台[J].思想理论教育,2012(10).

篇10

一、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社交自理能力。本文所讲的自理能力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小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是这样写的“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九条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梳头,洗脸,洗脚,洗澡,穿衣、裤,系红领巾,剪指甲,整理书包,刨铅笔,包书皮,铺床单,叠被子,折衣物等;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扫地,拖地,擦桌、椅、柜,洗衣,洗锅、碗、盆,择菜、切菜,削果皮,烧开水,煮面,煮小菜、汤等。

二、小学生自理能力现状

通过对本校学生网络调查、个别调查,对其他学校小学生通过上网浏览了解,笔者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生的自理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1、学生不爱劳动,怕脏、怕累。

低年级中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往往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有的学生真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学生上学迟到不找自己的原因,往往埋怨家长,甚至索性发脾气;经常进行家庭服务性劳动的学生不到10%。

2、祖辈对孩子宠爱变溺爱,捧在手里、含在嘴里。

现在孩子的家长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也有较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祖辈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往往对孩子更加溺爱,对孩子护短,更别说是让孩子自己做事了。有的时候还出现家长教育孩子,爷爷奶奶训斥爸爸妈妈的现象。

3、学校教育偏重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劳动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形成自理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一些活动课,实践课成了自习课、语数课的情况屡有发生,学生失去了活动与实践的机会;有的老师以劳动为惩罚,致使学生对劳动产生厌恶。

三、对提高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建议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都是队员们喜爱的活动形式,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训练和培养队员的自理能力。如“我是小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务劳动;“我是小帮手”,在家长的指导下,练习并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我是小大人”,在师长的指导下,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内容。还可以根据低年级的队员上进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竞赛:整理书包比赛,系鞋带比赛等。

2、加强家校联系,更新家长育儿理念。

篇11

在指导三年级学生深入自然、社会进行实践活动时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一、经常要求学生随大人干各种农活及其它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

小学生身处农村不知农已成为当前农村小学生的一种普遍弊病,作业过多、教育思想的不端正等原因导致了小学生脱离生产劳动实践。事实上,一年四季,春种秋收夏管理,各种作物所涉及的各种农活都是一门学问,既要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让小学生随大人去实践,学到了知识、技术,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爱劳动的思想品质。因此说,让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既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需要,也为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经常要求学生回家要帮助大人干些农活及其它劳动,并作检查,了解学生参加劳动的情况。小学生随大人干活时,学到了知识,受到了锻炼,丰富了生活内容。

二、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

我们一直坚持组织各种校内外活动。通过活动,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享受到了学校生活的乐趣,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生活内容,也为习作提供了富有情趣的素材。可通过一下几条途径开展活动:1.充分发掘利用民间游戏项目组织学生游玩。民间游戏种类繁多,活动随便,深受小学生喜爱,具有许多积极作用。课间空余时间及活动课上,同学们兴趣十足地玩各种游戏,我则指导推动活动的开展,许多有趣的活动被学生写进了习作。2.依据山区农村的特点,组织学生爬山等活动,到大自然中去接受大自然的熏陶。3.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养鸡场、塑料大棚菜园、木工厂、砖场等地方参观、学习、调查。

三、指导学生看电视、报刊

现在小学生家基本上都有电视,据查,周末小学生每天晚上都看电视,但由于许多人思想陈旧,都一味地反对学生看电视。事实上应当正确地看待学生看电视的问题。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政治、经济、自然风光、天南海北无所不有,且内容健康、导向明确,是求知欲极强的农村学生了解外部世界、认识现实社会、开拓知识视野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情趣的课堂。

小学生看的节目一般是少儿节目、新闻联播及其它知识性节目,时间一般为一个多小时,要求学生不能影响休息。每次开家长会要向家长讲讲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适当看电视的好处,并要求家长予以指导。还可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谈看电视的印象和想法,以此让学生能正确地更好地理解电视节目,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每天可抽出半小时让学生读书,通过读书,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文化知识素养的同时,也让学生全面深刻的了解社会、关心社会。

篇12

基于此,我和校委会研究决定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开展学农、爱农等特色教育,努力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挖掘家长资源,创办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2009年始,我们学校多方联系,得到学生家长马庄村刘序福、陈泉村孟令臣的帮助,创建了2块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解决了学校集体开展学农、爱农教育“无米之炊”的难题。

二、知行结合,重视学生学农体验教育

我们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让小学生明白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代具有一定科学技术、劳动技能的新型劳动者。在成才过程中,劳动是必修课。为此我们组织3―6年级学生定期到实践基地进行“学农、爱农”体验教育。感受劳动的艰辛,领略劳动的喜悦。

三、开发校内资源,给学生一块绿地作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

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形式,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小学生劳动习惯,安排好自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和一些简单生产劳动,学校还经常组织一些校园劳动,如辟出一些绿化地交给小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种植、管理。对死亡的树木及时组织学生补种,分析死亡原因。学生在校园里看到自己种植的花草、树木,栽培的蔬菜,心里甜滋滋的,真正感受到了劳动的欢乐和幸福。

另外我们还要求中高年级学生每周“当一天真正农家娃”,并写好劳动日记或者办一期劳动手抄报,并在学校展出。学校每周评选一名“劳动金星队员”。

经过两年时间的教育与实践,学生在劳动认识、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利用2011年秋季的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发放了180份调查问卷。(附问卷)

马庄小学学生自理能力及劳动情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

请仔细阅读下列题目,选择适合您孩子的答案,在选项下画“√”,该问卷不记名,请家长如实选择,谢谢您的合作!

1.在家里,您孩子的被子是他自己叠吗?

A、是B、不是

2.孩子的衣服是自己洗吗?

A、是 B、不是

3.孩子的房间是自己整理吗?

A、是 B、不是

4.孩子是自己洗脸、洗脚吗?

A、是 B、不是

5.在家里,孩子经常做家务吗?比如:洗碗、拖地、烧饭、炒菜等。

A、经常 B、有时C、没有

6.孩子愿意帮助别人做事情吗?

A、愿意B、不愿意

7.孩子在家是否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如:喂鸡、除草、择菜、种地等)

A、经常 B、有时C、没有

8.早上孩子是否需要您喊他起床?

A、是 B、不是

统计调查情况如下:(条形统计图)

2009-2011学生经常参加劳动对比图

四、开展“学农爱农”教育的几点反思

篇13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1.学风浮夸,言行不一

通过一些媒体就可以看到,当前社会的小学生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小学生,从小就喜欢夸夸其谈,对什么事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实际行动却与此相背离,行为怪异。而且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即使是自己错了也能进行曲解,说出一番歪理。遇事逃避,在做了错事之后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如何去改正,而是想着如何去推脱责任[1]。

2.逆反心理乐

逆反心理严重也是当前小学生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在家庭中,小学生和父母一言不合就会顶嘴。在学校里,小学生经常和同学吵架或者打架,有些学生甚至还敢当面和老师进行顶撞,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敷衍,逆反心理非常重,总想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3.双重人格

部分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在家里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在学校里,对待老师和同学,礼貌有加,在劳动方面也表现的十分积极,学习非常认真。但是在家里面对父母的时候,从来不愿意做家务,不肯吃苦,懒惰自私,贪图安逸。

二、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1.爱祖国教育

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爱祖国教育,引导学生对祖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总理曾经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宏大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小学老师要在课堂上经常讲一些祖国的文化遗产、优良传统和悠久历史,将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充分激发出来,要引导学生爱国歌、爱国徽、爱国旗、爱祖国。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和思想品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理解能力适当渗透爱祖国教育,在小学生的行动上落实爱国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2]。

2.爱劳动教育

热爱劳动是中国人民必备的一种精神素质,也是道德品质中的重要内容。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不仅能够让人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各种能力。首先,小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劳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从劳动观点教育着手,让学生知道劳动可以创造世界,并且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其次,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譬如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农场进行参观或者组织学生进行采摘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同时,让学生在采摘活动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小学领导或者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捡垃圾活动,将爱劳动教育和环保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既提高学生的劳动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精神。

3.爱人民教育

学会爱人是一个人必备的精神道德品质,现在的小学生逆反心理非常严重,在家和父母顶撞,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这种现象不仅会导致学生性格存在缺陷,还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等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学生无法融入到社会集体之中,性格会越来越孤僻,行为也会越来越怪异,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3]。在小学生性格未定型之前,小学老师要进行爱人民教育,对学生的叛逆等不良行为进行纠正。首先,要教育学生在家爱父母,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且要尊重老师,不断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小学老师可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同学之间做到友好相处。最后,小学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譬如让学生回去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减轻妈妈的负担。或者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向雷锋学习。通过爱人民教育培养学生尊师敬长、友爱同学、乐于助人等高尚的品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性格、品德等各个方面尚未定型,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老师要积极和小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通过爱祖国教育、爱劳动教育和爱人民教育的渗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有效落实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