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财务会计实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企业财务会计;实训;课程
1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训体系的概况
1.1 教学环境
随着《财务会计实有关务实训》教学准则的颁布,各个学院开始大力加强财务会计实训的有关实训室建设,主要包括会计手工实验室(1)会计手工实验室(2)会计软件实训中心以及企业ERP实训室等四个实验室。实验室由硬件和软件设备组成,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满足学进行财务会计实务训练项目的要求。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配备了基础的教学资料和设施,使学生能够进行实训练习。配备电脑、投影仪等设施,保障会计教学的教学效果。同时,该学校还建造了一些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苏州人民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明诚会计师事务所等事业单位,安排学生去这些企业进行会计实务训练,由校内与校外的老师共同进行《财务会计实务实训》教学。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弥补了校内实训基地不足的缺陷。
1.2 教学目标
《企业财务会计》的课程实训是《企业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配套实训课程。实施有效的财务会计课程实训可以加深学生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实务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高职会计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学生对财务会计内容、目标、会计组织的清晰认识和理解;二是加强学生全面认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框架、基本方法等;三是提高学生掌握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办理的实际流程、相关会计凭证的填制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的基本能力;四是学生需要加强学习企业外来凭证填制方式,熟练正确地根据原始凭证及规范的要求,科学地编制记账凭证、登帐对账,编制主要财务会计报表;五十不断提高学生记账能力水平,计算机熟练水平、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严谨的职业素质能力的综合培训。
1.3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从内容设计思路、组织方式与目的等方面介绍。我国各个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学课程内容基本都是以会计基础模拟实训为主,而财务会计的有关实训相对较为匮乏,有的设置了财务会计实训,但内容基本与会计基础模拟实训内容相差不大,只是其经济业务相对复杂些。《财务会计实务实训》的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进行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深刻认识,提高学生自主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在进行实训时,引入企业实际案例,根据实际账务的具体情况,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针对会计岗位的设置以及会计核算的要求,突出会计核算实际业务操作。由于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包括出纳、核算、审计等,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的设置模式,团队之间相互合作和监督。因此,财务会计教学在组织上需要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分为财务负责人、出纳、制单、审核等多个岗位,组成实训小组,轮流担任,满足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财务会计实训的目的是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综合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独立编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财务报表,提高其动手能力。
2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1 实训项目设计有待完善
实训设计的主要问题是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实训没有落实到实处,教学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设置一些财务会计实训,比如每学期安排10-20学时的实训课程,但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将财务会计实训贯彻落实,导致会计实训形同虚设。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单位没有对实训的具体内容、实训方式以及实训标准制定详细的准则和规划。
解决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训的具体教学内容、要求以及目标,制定一套有机嵌入《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系列“企业典型经济业务核算单项仿真实训”项目。(2)对会计实训课程科学合理安排,采取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深入的模式,提高会计实训的覆盖面积以及其仿真性,利用先进的手段严格要求,设计好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具体环节。(3)任职教师需要根据会计实训的要求和标准,开展单项仿真实训,在进行嵌入式企业典型经济业务单项仿真实训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
2.2 师资队伍实务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实训任职教师基本都是专业的会计教师,实训教师都具备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却相对缺乏实训经验,实务知识比较欠缺,对企业实际的业务操作程序不熟悉。
针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学校需要加强对会计教师的实训培训,鼓励会计教师利用放假时间去相关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挂职定岗培训,熟悉企业实际业务操作的背景,增强教师自身实际业务能力,实现会计专业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从而保障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际会计业务操作能力的提高。
2.3 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有待建设
许多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的实训场地仅限于实训室,并且只有在进行建账实训时采取相关企业参观。在参观过程中,由于耗费经济成本较高,所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
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成立一个记账公司,主要进行会计咨询、记账、报账等业务活动。在进行财务会计实训时,教师可以领导学生参与企业记账业务,以“做”代“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接触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尝试建立现代物流学院,成立物流企业,为物流专业的学生提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财务会计实务实训》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参与物流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 总结语
开展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会计专业业务处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各大院校需要重视《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训体系管理,科学设置实训课程,不断提高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为国家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水波.浅谈企业财务会计中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0(19):190-191
[2]潘广亚.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层分组合作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2.8(10):101-102
篇2
(一)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够深入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最重要的是准确性。在实际的操作中,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做得不够深入,财务资料整理缓慢、核算方法落后以及数据更新滞后,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企业需要的信息参考的速度与有效性,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
(二)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信息质量不高
财务会计核算信息需要真实、准确、有效,保证核算信息的质量,但由于数据更新缓慢,某些部门为了保护本部门的利益,对财务数据进行更改,会导致财务会计核算的信息存在很大的误差,直接影响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实际效果,对企业财务的工作进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
信息失真、信息篡改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施工企业中,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对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如果收集效率太低,就会导致收集来的信息失去有效性,进而引起信息核算的失真,对施工企业具体项目的来源、具体开支、专项经费等不能明确,影响施工企业的资金运转。某些部门为了一己私利甚至会对财务信息进行篡改,导致企业资金去向不明,造成对企业财务的巨大损失。
(四)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要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加工处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高。而由于我国对财务会计的教育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导致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很难应对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低也会影响财务会计核算,挪用公款,制造假账,这些都会影响企业财务。
(五)“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业务在于工程项目的承包、承建,这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对于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方面的建设,很多企业没有投入应有的资源。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其公开性、透明性和公平性,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这就影响了实际财务会计核算的效果。”
(六)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施工企业对财务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不足,导致财务会计核算人员出现制造假账、挪用公款,财务会计核算信息缺乏真实可靠性的现象。对财务会计核算加强监督,是财务工作系统重要的部分,也是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有效的保障。
三、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相关对策
(一)提高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对会计核算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技能培训。定期进行会计事务工作的经验总结,提高会计工作的实战能力。同时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的培训,加强思想工作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确保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准确准确,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真正发挥他们的的能力。
(二)加强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管理
加强管理,需要对会计工作和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工作成果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保管,确保信息核算的严密性,避免无关人员进行查看。对人员要制定相关的工作程序,确保在收集,整理、分析、加工财务信息的有效和真实性。杜绝信息失真和信息篡改的现象发生。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需要对会计核算的程序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核算程序,对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框架制度进行优化设计,要在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发现不足,然后进行重新设计,对会计核算要注重实质效果,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有效性、准确性,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四)建立健全会计核算机制与制度
施工企业在财务会计核算上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与制度,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优化和提升。建立风险机制、信息机制和内控制度,对财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从而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水平,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准确反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能够根据信息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为进一步提升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保证其有序发展,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权责制度,加强监督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紧密结合企业的业务性质与财务特点,明确责任分配;其次,构建权责制的监督制度及监督机构,从而对信息核算进行实时的监督核查及时修正问题,并制约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程度。同时监督机制中应明确奖惩准则,进而对工作人员进行警示和奖励。”
篇3
1969年美国财务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财务会计理论说明书》,将财务会计定义为一个信息系统。既然是信息系统,那就一定有目标。1940年,佩顿和利特尔顿合著的《公司财务会计准则绪论》这样定义财务会计目标: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以满足管理当局、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一号概念公告的财务会计目标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务人及其使用者提供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英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义为:像广泛的使用者提供关于一个企业财务状况、业绩和财务适应性的信息,以及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和制定经济决策的效果。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目标:为更广泛的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企业经营状况和业绩及财务状况变动等方面的信息。上述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决策有用学派”的观点,同时也兼顾“受托责任学派”的观点。美国的财务会计目标主要强调对投资人、债权人(包括潜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决策有用的信息,英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则兼顾了受托责任,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目标,基本上和美国的一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财务会计目标基本一致,相差不大。原因在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具体的经济环境之上的,经济环境的特征必然影响甚至决定了财务会计信息的特征,包括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会计目标是期望财务会计达到的目的,是构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关于财务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财务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财务会计理论与财务会计实践的纽带。它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研究的是要解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财务会计目标是随财务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财务会计目标来源于财务会计实践,因而能够把外部环境与财务会计系统有机协调起来。不仅如此,财务会计目标还是财务会计研究的起点,是财务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财务会计系统内部的一切机制都围绕财务会计目标而发挥作用,通过优化财务会计行为来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前者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后者涉及到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一个构建良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当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系统性,也即财务会计目标具有层次性,应当包括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前者是对财务会计目标的高度概括和一般性描述,后者是前者的细化,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紧密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财务会计目标体系。稳定性,也即财务会计目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经常变动。实用性,即一定时期内,此财务会计目标能够适用于该段时期的财务会计工作具体情况和当前的财务会计环境。先进性,是财务会计目标切实为财务会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
二、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定位现状
1. 财务会计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基本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研究的出发点,是财务会计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它在财务会计目标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直接制约着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同时也体现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是对基本财务会计目标的具体表达和实现,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导下,从事财务会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建立在财务会计一般环境假设的基础上,运用规范方法中的演绎法推导出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以求达到对财务会计实践的规范,满足社会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基本财务会计目标适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阶段,是从不同历史环境下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抽象出来的共性;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则因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不同而不同。
2.财务会计基本目标应为提供信息以满足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则是两个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基本财务会计目标适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阶段,是从不同历史环境下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抽象出来的共性—提供信息以满足对财务会计信息需求。受托责任观认为提供信息是为委托人(已经的投资者)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作出是否继续维持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决策;决策有用观认为提供信息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进行投资、信贷等决策的需要。可见,二者是有共性的,即都是提供信息以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二者的区别是主要的信息需求者有所不同。受托责任观的主要信息需求者为已经的投资者—委托人;决策有用观的信息需求者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处于不同历史时期,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可见,两者适用不同的历史环境,是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因此,它们属于具体的财务会计目标。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具备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则由于历史环境的改变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批判这两个观点,也不能盲目地去协调二者的关系。二者不是对立的,是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两个具体阶段。由于历史环境的延续性和继起性特征,二者在某个历史发展时期交替和重叠,表现为二者的融合。
三、 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创新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目标系统将发生如下变化:
1. 财务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发育时期,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与资本市场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别。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可按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最直观地划分为两大部分,既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和非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在这两大群体中,还可以按照企业资本规模大小、产权结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治理结构、经营行业特点等细分为若干层次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这些群体对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各有其特点且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其侧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目前条件下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多元化、多层次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
2. 财务会计报告内容的拓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不再只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为了满足用户了解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应尽可能广泛地披露表外信息,包括企业背景信息、未来信息、知识资本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公允价值信息、分部信息、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等。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营决策。另外,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所以还要提供公司员工受教育状况、技术素质、业务能力、熟练程度、敬业精神等人力资源价值及公司管理者的受教育状况、组织协调与交流能力、企业文化等组织管理方面的信息。
3. 改革财务会计报告的编排形式与内容。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突出了有形资产这个重点,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报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设想,编排报表的顺序由按流动性排列改为按重要性排列,即按资产内含价值的高低排列。对于内含价值高的包括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在内的知识型资产,不仅要优先报告,而且内容要尽可能详尽。
篇4
一、财务会计目标概述
目前,我国对于财务会计目标这一问题的探讨并未放松,在1969年美国财务会计学会曾发表了《基本财务会计理论说明》这一政策,因此,财务会计被定义为一个固定的信息系统。而这一信息系统的落实主要是明确有价值的信息,并为企业带来实用型的信息且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所产生的信息系统。而我们所说的信息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满足信息系统的需求,从而使这个信息系统达到真正的决策效果。十八世纪时期,国外对财务会计目标多数是以围绕决策和价值进行定义的,针对这一理论也产生了两大派系,既“决策有用学派”以及“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主要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即可,也就是说会计只需要对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者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投资决策信息即可。而受托责任学派主要认为,会计的目标只需要以适当的方式来有效反映受托人的责任即可,既履行受托人的受托义务,也就是会计工作者向委托人报告受托人的一切经营活动以及活动成果,以掌握该企业的经营业绩。其两种派系的依据各不相同,前者的依据属于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分离后,在资本市场的介入下,资源所有者对受托资源的有效管理程度就会降低,进而更加关注投资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和利润,这一学派更强调会计信息的时效性,非常形式化;而后者“受托责任学派”更加实质化,受托责任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其资源的所有者如将资源的经营管理权委托于受托人,与此同时会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合约惯例等来约束受托人的行为规范性,这一学派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两种学派是互有关联的会计目标,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计行为活动的有效性是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相沟通的桥梁,财务会计不仅为企业和企业外部的利害关系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要满足企业各个方面经济决策的需求,因此,作为财务会计工作的运行程序一定要在财务会计目标的监督下高效完成,所以,明确财务会计目标对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国有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全面提高尤为重要。
二、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现状问题分析
1.缺乏明确的财务会计工作目标定位
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与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相关联的制度准则,这些制度的产生对各大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和财务报告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得会计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例如,财政部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其内容都制定了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的规范性,以此来加强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对于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和实施,更有利于会计规范价值信息的决策以及正确选择会计方法程序,从而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目标理论体系。但目前由于大型国有企业与中小型国有企业间的规模、经济基础、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两者间在会计信息方面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别,这一问题的产生导致多数中小型国有企业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定位,严重阻碍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
2.缺乏健全的财务会计工作制度
大多数国有企业以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目标作为自身发展的参考依据,并以此来制定一系列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但缺乏对股份公司与上市公司的理解。由于股份公司与上市公司的运行模式,包括资金运作、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与国有企业的运行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一味的按照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目标作为发展动力,只会使得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导致国有企业无法健康、稳定且可持续发展。此外,国有企业缺乏高素质、高业务能力且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这一现象的产生导致部分财务会计人员无视企业会计制度,因此,无法按照企业财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使得财务会计目标难以实现。
三、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对策研究
1.合理规划企业风险管理,避免经济风险的产生
多数国有企业在管理上只重视系统性的风险,却忽视了财务控制能力的重要性,这也是导致财务会计目标无法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有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对系统性风险管理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合理规划企业风险管理方针,以实现理想的企业管理效果。虽然企业的利率存在一定的升降趋势,但这一升降问题取决于中央银行,而国有企业的运行趋势仍处于有章可循的趋势中,也就是说国有企业虽然无法在相应的时间内解决利率上升或下降现象,但可以通过建立“政策研究室”来全面分析和跟踪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从而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当时的利率、汇率、经济增长等诸多方面的实际变化情况,以此利用投资、筹资以及利润分配等多元化的财务调配方式来防范企业系统性风险管理所产生的危害。如人民币的利率处于下降趋势,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借新债还旧债的方法进行成本节流;如人民币的利率处于上升趋势,外贸企业就可以利用外汇交易市场采取套期保值政策;如由于物价过高而产生的通货膨胀现象,国有企业就可以适当的调整债务比例,以削减货币的比重值;如因自然灾害产生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国有企业就必须要提高自身财力的整体预防水平,合理配置保险种类,以此来确保国有企业健康、持久发展。
2.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结构,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国有企业的主要管理结构包括外部管理体系与内部管理体系两大管理机制。但目前由于外部管理体系的建设尚未健全,又受到内部管理体系的约束,导致国有企业在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问题的阻碍。因此,国有企业应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自身管理结构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手段,以降低企业不同程度上的经济损失。首先,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定要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结构来规范自身的长期行为;其次,国有企业还应构建专业的会计人才培养市场,以培养出高素质且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员,使其拥有一定的职业能力,为实现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最后,建立健全的激励体系,不仅随时检查和监督国有资产,同时为股东们的权益提供合法保障,有效防止股东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以此来进一步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3.优化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为了尽快实现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的伟大目标,优化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极为重要。首先,应先从降低成本着手,国有企业一定要全方位研究对成本造成影响的各项活动,并严格控制不良因素产生的成本损失,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包括日常所应用到的各类会计报表,企业应严格要求相关人员对报表的使用,这对降低成本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其次,要实施内部重组方法与内部创业方法,内部重组方法是指国有企业利用重组模式来简化自身的运作模式,这一方法的实施不仅及时提高组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降低并协调成本,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而内部创业法是指国有企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现有资源状况相结合,并对内部组织进行创新,以此来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最后,实施激励方法,实际调查表明,在企业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工作过程中,采取激励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合理设置激励政策,促进企业财务会计目标高效完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要想实现财务会计理想的目标,必须要重视财务会计目标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详细分析各项问题并逐一解决问题。通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合理设定目标范围,做出防范企业经济风险的有效方案,并建立健全的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管理结构,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只有不断对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从而全面发挥财务会计管理的职能,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为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志英。国有企业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
[2]胡马尔。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商情》,2015.
[3]刘国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财会学习》,2016.
[4]肖丽娟,林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创新对策。《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2012.
篇5
所谓的公允价值指的就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一场公平交易,彼此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交换一项资产或者清偿一项债务而使用的货币资金。从宏观角度来说,公允价值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目前,金融市场的流动资产比率在不断加大,各个企业的生死存亡都由现金流来决定,这就代表着公允价值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但是,现阶段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还不是十分明确,这是造成我国财务会计工作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不足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明确公允价值的定义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公允价值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公允价值的讨论,针对的主要对象为已经发生的历史成本,而财务会计和财务分析报告也都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在开始计量工作之后就不得擅自改动,也就是不能再进行后续的计量工作。因此,资产负债表上资产一栏所呈现的是资产买入时的价值,就是历史成本,但是,负债一栏主要登入的是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历史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把财务报表看作是对以往经营状况的真实记录,它无法对日后的财务决策提供有利的依据。因此,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于明显。公允价值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允价值的交易对象为有交易意愿的假象交易,并不是真实交易的发生;其次,公允价值不是以固定事物为考量标准,而是依靠于市场的波动,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是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再次,公允价值的计量日不是以交易日期为主,而是早于交易日;最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价格为考量标准,其预估缺乏准确性。
三、公允价值会计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意义
公允价值会计应用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打破传统会计理论的藩篱、体现出宽松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引导我国会计制度向着国家化靠拢;具体内容如下:
1.打破传统会计理论的藩篱
传统的会计理论所运用的会计处理基础是以收入和费用配比以及权责发生制为主,通过专业方法的运用,以此来确定经济交易的实际结果。这种会计理论的优势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可计量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这几个方面,而它的缺点就是缺乏政策相关性,无法对将来做出正确的预期。在财务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可以使会计理论向着资产负债表观的方向转化。资产负债表观主要指的是,以决策有用性为出发点和入手点,计算出所有者的收益,这种收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反映在利润表中的收益;另一方面指的是直接记入到利润表中的收益。当可靠性和相关性发生冲突的时候,主要是以相关性为先导,并以此为基础来明确相应所有者的权益。因此,当我们评价一个企业的时候,不再是以其收益为评价标准,更应注重它在将来的收支状况。可以说,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的会计理论从收益观向着资产负债观的方向迈进,这就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体现出宽松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
宽松、有序、和谐的市场环境是公允价值计量作用得以真正发挥的重要因素。若是市场经济不景气,经济形式太低迷,是不需要应用公允价值的,它必须建立在成熟金融市场的基础上。而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反应出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非常稳固,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引导我国会计制度向着国家化靠拢
在我国新执行的会计准则中,已经明确了公允价值的作用,通过把公允价值应用在财务会计的核算和计量中,实现我国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公允价值的普遍应用,是我国的历史成本计量从单一方式向着多元计量方式的方向转变,计量方式的统一,加快推进了我国会计事业和国际接轨的进程,摆脱了以往我国会计和国际会计无法融合的阴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来促进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的提升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虽然现阶段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只要教师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转变工作理念,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公允价值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助力。
参考文献:
[1]陈爱华.会计实务中应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2).
[2]阮鹏熙.公允价值国际准则最新动态及对金融工具国际准则趋同的影响与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1).
篇6
营改增税收政策在施工企业全面实施之后,就将用税率为11%的增值税来代替过去税率为3%的营业税。主要区别在于:营改增税收政策改革之前,施工企业的营业税征税依据为施工企业提供劳务的全部收入;而营改增税收政策改革之后,施工企业的增值税征税依据为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是通过施工企业在市场上购买材料、设备等获得的增值税发票金额来予以确定,而销项税额则是由施工企业向业主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予以确认。
三、“营改增”带给施工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变化
1.两种税的含义不同增值税和营业税虽然都属于流转税,但是对于施工企业的意义却各不相同,增值税属于国家所收取的款项,计税依据是增值额;而营业税则属于一种纳税单位的费用,计税依据为营业额。
2.纳税主体身份及计税方式的变化(1)在过去的营业税体制下,无论纳税人的规模大小,应纳税额通过“税率3%”乘以“营业额”即可得出。(2)在实行“营改增”税收政策之后,纳税人应该要首先予以纳税资格的认定。第一,资格认定标准。实行“营改增”税收政策之后,国家税务部门基于纳税人的规模大小来分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的纳税人,以及高于500万元人民币的其他个人;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高于500万元人民币的纳税人;不经常提供应税服务的个体工商户、企业,以及非企业性单位均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纳税人不能转为小规模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若所提供的税务资料准确、会计核算健全,那么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第二,计税方式。小规模纳税人:计税方式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不得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应纳税额为增值税征收率和销售额一同计算出来的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计税方式采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应纳税额为当期进项税额被当期销项税额抵扣之后所剩余下来的余额。
3.税率的变化在过去的营业税体制下,无论纳税人的规模大小,应纳税率均为“税率3%”。而在实行“营改增”税收政策之后,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率为“税率3%”,而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率为“税率11%”。
4.收入和税负确认的变化本文举例说明收入和税负确认的变化,合同总价款设定为9990万元人民币。在过去的营业税体制下,营业税=9990万元×3%=299.7万元。再加上3%教育费、7%城建税共计29.97万元,那么实际税负率为3.3%,本项税负为329.67万元。而在实行“营改增”税收政策之后,首先要进行价税分离,分两种情况:(1)若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那么9990万元除以(1+3%),可得出确认收入为9699万元,那么增值税额=9699×3%=290.97万元,再加上3%教育费、7%城建税共计29.097万元,那么合计本项税负为320.067万元,实际税负率为3,204%。(2)若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那么9990万元除以(1+11%),可得出确认收入为9000万元,那么增值销项税额=9000×11%=990万元,而实际税负率则由纳税人所拥有的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来决定。经过相应计算,营业税及附加税负=增值税及附加的实际税负,只有在“6.91%×合同额=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情况下才可成立;若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小于“6.91%×合同额”,那么营业税及附加税负>增值税及附加的实际税负;若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6.91%×合同额”,那么营业税及附加税负<增值税及附加的实际税负。
5.涉税申报所需设备有重大变化营业税申报是不会特殊要求软件设备及硬件设备,但是若申报增值税,那么一般纳税人在具有通用的扫描仪、打印机、计算机等设备之外,还需要有专用设备,包括报税盘、金税卡、读卡器金税盘、IC卡等。按国家财税机关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使用专用发票。
篇7
这一特征的存在,首先是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会计人员要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就必须了解和熟悉会计主体的生产过程及其工艺。而新经济形态中的高新技术生产过程与工艺,与传统经济相比较更加复杂化。因此,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会计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掌握相关以及相应交叉产业的基本知识;其次,新经济的信息化也会对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提出挑战。这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会计成本分类与分配方法的冲击,二是对收益处理方法的冲击,三是风险处理步入困境。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经济的信息化特征对会计人员素质及其处理程序与方法提出挑战的同时,新经济的无形化特征也对会计目标、确认、计量及其规范体系形成了冲击。无形化是新经济的显著特征。这样一来,由于知识、智力在形态上是无形的,故无法观察也无法计量,而是通过有形化的“人”作为其载体而发生作用。新经济无形化对会计运行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首先是对会计确认的冲击。如在新经济形态中,由于人力资产构成资产主体,如不将其确认为资产,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各经济主体的规模,而且还对收益的分配造成障碍。如将其确认为资产,那么,与其相应的会计权益类要素如何设置,这类资产发生变动如何记录;其次,是新经济的无形化特征会增加会计计量的难度;再次,知识资产的无形化使会计的折旧逐渐退位,主体资产成本的转移与补偿消失。知识资产在使用与消耗的过程中,由于不像资产那样耗费性消失可以重复使用,也就不存在消耗的折旧和投资成本的补偿,折旧会计将退出统治会计领域的地位。
会计模式是会计主体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会计运行的结构、功能、行为等会计实践活动的形式。而一定时期会计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该时期的会计环境为前提的。新经济全球化后,不仅经济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而且要求经济的运行必须按相同的规则进行。
作为记录经济运行状态的会计,在其会计目标的制定、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规范体系的颁布、会计报告的形式等方面,必须按照相同的惯例构建,以服务于新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模式的发展趋势(一)核算和监督被淡化,更强调分析、控制与决策传统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已经淡化,但并不是说核算与监督不再重要。在信息时代,会计职能除了传统的核算与监督之外,更重要的分析与控制更显突出。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集成的现代管理工具。例如:PDM(productdatamanagement)使得企业的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切实可行,成为定量分析的基础;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使得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同步一致、准确适时、集成共享,财务人员随时知道当前的各种财务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并加强控制、有效地提高公司效益将更加重要。同时,财务人员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信息技术的产生将对会计职能产生重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将随着信息化进程得到加强。
(二)会计目标的主体将由股东、债权人为主转变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为主进入新经济时代后,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产的作用出现了角色的转换,即物质资产的作用减弱而知识资产的作用增强,企业资产的增值和财富增加的主要作用不是物质资产,而是取决于知识资产。
因此,物质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将退出在企业的统治地位,而知识资产作为企业财富增加的直接力量,由于其资本和所有者属于同一主体,不仅在企业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也是企业剩余资产的主要拥有者。企业要素所有者地位的变迁,必然要求会计的目标进行变革,会计的目标将由过去的以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为主,转为以计量企业主体资源、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和有效控制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为主的企业主体性会计目标模式。
(三)会计人员参与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进入新经济时代以后,人们面对的都是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如何使用知识产品和从事服务工作,还取决于每个人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即知识丰富并具有较强的转化能力,将其物化在所从事的产品或服务中,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的人才,就会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富有者。
篇8
企业财务报告是一项能反映出企业发展现状和现金流量走向的文件,通常以书面形式存在,它能客观地反映出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财务状况,从而反映出企业在这段时间内的收支情况和育婴情况,并能够为企业下一阶段的计划产生指导性作用。下面本文将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和要求进行分析。
(一)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的研究,可以使企业能够根据其构成特点,对其产生的问题和反映出的企业运营问题以及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发展趋向相关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解读,从而促使企业不断完善自身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快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财务报告主要有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几个部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会计报告中发挥作用最大的就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它也是整个财务会计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以日常会计业务核算信息为依据.遵循一定的编制方法和格式要求对核算信息加以整理、汇总生成的报表,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基础、编制方法及其涉及的主要项目进行详细解释的书面文件。
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情况说明书是指为了解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而提供的书面说明材料。
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需要从其生成及使用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三个方面。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其生成必须严格按照这三点作出要求。合法性,对外提供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执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根据会计报表的种类和格式,规范编制报表内容;真实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数据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可靠,能够通过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对经济事实进行全面揭示,杜绝粉饰报表、弄虚作假的情况;完整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必须能够完整、连续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二、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弊端和局限性
现如今,市场环境及市场局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企业必须跟随这种变化的脚步才能使自身不被市场发展的浪潮所吞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在市场环境及企业发展变化的同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和局限性,这些弊端将严重后果影响企业的正常有序的发展,不但会对企业现状的反映情况造成误差,影响管理层对企业管理强化措施的实施,同时会使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走向判断失误,并且对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产生偏差,造成企业发展障碍。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信息的单一性,无法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社会经济日趋复杂的今天,企业组织形式在市场竞争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大量增多。
(二)会计信息的滞后性,严重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只有具备时效性的信息,才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如果信息过于滞后,那么很有可能使企业错失商机,而会计信息滞后.则会造成信息的使用价值大幅下降。
(三)会计信息以货币计量为主.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知识经济时代下,无形资产、人力资源、金融衍生工具等成为了企业资产和价值的重要部分,加之企业信誉、声誉、产品销售渠道等因素也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以货币计量为基础的现行财务会计报表,已经无法全面反映这些内容和因素。
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经营模式的不断变革,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这种随企业而生有推动企业成长的产物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其暴露出的漏洞的基础上,必然会出现破而后立的现象,如果不发展就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财务报告必然会围绕着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目标而向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一)发展分层次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分层次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成为了未来发展趋势之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心内容,涵盖全部符合相关性、可定义性、可计量性和可靠性标准的信息;财务会计报告中涵盖所有符合相关性、可定义性和可靠性标准的信息,以及不能可靠计量的无形资产、知识资本等信息;财务会计报告中涵盖所有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标准的信息,以及不符合可计量性、可定义性的衍生金融产品等信息。
(二)发展交互式报告系统
交互式报告系统是未来财务会计报告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交互式报告系统下,可以有效缩短编制时间、减少报告周期.使企业可以根据决策需要和经营状况合理调整报告的时间.提高报告的可靠性和实效性。此外,交互式报告系统还可以让信息使用者参与到报告生成过程中,让企业管理者监督财务信息的变动,从而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重视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财务报告应当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予以重视.而若是仍由会计部门负责所有的信息披露。则有可能影响实际工作效率。为此,应采取分布式报告的方式.让各个相关部门都一并参与到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工作当中。
篇9
(一)交叉模式
工业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多种多样,相关人员在进行成本管理时,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目标成本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的制定并不断完善[1]。工业企业的发展不能放任不管,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对企业的生产进行管理,将管理理念融合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之中。特别是发挥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作用。所以,在对会计目标成本进行管理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工业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模式中,有一种模式是交叉模式,这种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造成企业管理体制互相干扰。使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处于无序的状态,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分散模式
分散模式是工业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模式之一,很多企业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责任企业掌管着财务人员和财务的相关事务,因此,在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核算时,会从责任企业的角度出发,没有从整体的经济利益着手。例如,在核算企业的成本时,乱摊成本的现象十分严重。在核算企业的利润时,虚报成本、少报成本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此外,当企业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进行处理,造成工业企业中,成本管理问题不断。所以,分散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三)统一模式
统一模式是对财务会计的相关人员和事务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和其他模式相比有很多优点[2]。因此,能够实现工业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有效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大大提高,真实性也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财务监督。这种模式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而且有利于要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进而发挥出成本管理的真正作用。
二、如何提升工业企业财务会计成本目标管理的有效性
(一)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工业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必须从财务会计目标成本入手,加大成本管理的力度[3]。要发挥出财务会计成本目标管理的最大作用,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的相关人员要系统地分析企业的投入量和产出量,在对目标成本进行管理时,要以价格为导向。在吸引顾客方面,企业要组建专业的团队,对产品进行设计,对产品的流程进行安排。从产品的研发开始,到产品投放到市场中,都离不开目标成本的管理。为了保证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在制定目标管理办法时,一定要保证其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交流,运用业绩指标监督目标成本的管理工作。运用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促使企业加强项目的管理。总之,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能够将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二)对控制过程进行科学管理
其一,事前控制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在产品生产之前,需要对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对相关的生产活动进行计划、审查和监管。比如,对人力,材料等方面的成本进行管理。其二,事中控制时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成本时,相关人员要做好成本的记录与整理的工作,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反应成本的偏差,以便采取措施,纠正生产中的错误,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其三,事后控制时期。在成本产生之后,相关人员要对成本的差异进行系统分析,查清楚产生差异的原因,明确责任,对单位的业绩进行评估,这为下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此外,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还要对时间成本进行管理。时间成本的管理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加快产品生产和销售的速度,减少产品循环的时间。企业只有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才能有效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三)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工业企业要发挥出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的最大效果,不仅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依托,所以,首先,工业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其次,运用技术手段搭建管理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的信息能够共享,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目标成本的最新情况,并进行有效的预测,提高财务目标成本管理的科学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工业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成本的管理。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成本管理的理念进行创新,对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财务会计目标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情况下,只能从力所能及的范围方面来探讨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或财务会计目标。脱离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力所能及的范围来讨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或会计目标,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没有相关职能的情况下追求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其最终结果只能是使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金融风险、投资风险、决策风险的替罪羊。影响投资和决策的因素是众多的,会计信息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也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即使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得出的财务会计信息也真实、可靠,但债权人和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可能由于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蒙受损失,使原本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成为无用。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具有反映、控制、评价、预测、决策等5项职能。会计信息系统的反映职能,是指财务会计通过其一系列程序和方法,把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的数据记录下来,经过必要的计算、分析、综合,加工成为全面、系统的财务信息。这些财务信息主要反映企业已经形成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的变化和经营成果。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职能,则表现为会计信息系统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其目的主要在于引导经济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要求进行,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职能主要体现于财务会计监督方面,会计监督通常是通过会计确认来实现的。在我国,国家财经政策、法规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计划或预算等,是实施会计监督的依据。财务会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有关数据进行会计确认,把符合会计确认标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反映计划或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的财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评价、预测、决策等职能,由于都要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基础上,通过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分析、比较以及综合运用,才能进行。这实际上是涉及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运用和驾驭能力问题。笔者认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就是反映和控制,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已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实施或执行反映和监督职能,将已发生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数据加工成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
二、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职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辩证统一
目前,无论是受托责任观的财务会计目标还是决策有用观的财务会计目标,其对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主要都是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
(一)会计信息使用者是多元的,有些是现有的,有些是潜在的。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是多元的,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必然有不同的需要,即使是同一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不同时期出于对不同利益的追求,其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会有不同的要求。而财务会计作为加工、生产会计信息的系统,其所提供的“产品”只有一种,即会计信息。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所生产的“产品”无可替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财务会计必须是在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供质量高、成本低的会计信息。
(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和发展。而财务会计作为人为的信息系统,却有其运行的固有规律及相对固定的要素、结构与功能。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一个系统如果其要素、结构没有改变,则其功能一般也不会改变,而功能没有改变,则该系统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也不会改变。当然系统的要素、结构是可以改变的,但这需要时间和过程,在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尚未发生变化之前,不能仅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愿望出发,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三)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其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理解程度和驾驭能力的不同,其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会有不同的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具有不对称的特点,而且会计信息使用者也会由于其对会计信息的理解程度和驾驭能力的不同,失去或部分失去财务会计信息原本就有的有用性。基于以上原因,在考虑财务会计目标的时候,除了要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分析、考虑以外,还要从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角度来加以考虑,力求实现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职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有机结合。
三、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备程度
尽管财务会计目标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一种主观愿望,它体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观需求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客观职能的辩证统一,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客观职能所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或执行了反映和监督职能以后会计信息就会有用,财务会计目标就能实现。这里还有一个会计信息加工出来以后是否“适销对路”和“价廉物美”的问题。“适销对路”指的是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而“价廉物美”指的是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任何事物都有其绝对性和相对性,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体现为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和重要性等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备程度。
参考文献:
篇11
从理论方面来讲,企业中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信息来源以及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以增强企业工作效率为前提,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但从细节上来讲,两者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第一、具体的情况不同,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制度规定以及相关的操作内容来核算各项财务数据,该项工作能够直观的反映出企业自身的运行状况,财务会计的工作更侧重于财务的支出和收入,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因素就是利润效益细则;第二,主体存在不同,企业中的管理会计相对于财务会计具有更为广泛的服务范围;第三,两者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计量所的单位整体是日常流通的货币,而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整体的检查及核算,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是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的,该项工作会对企业资金管理操作的合法性进行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严格的预算、分析、检查财务问题,也正因为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相互融合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成本的降低。第一,有助于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对自身的财务加强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模式加强了解,才能在业务办理时带给服务对象高质量、高品质的服务,企业只有明确的掌握和管理财务资金,才能为自身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才能使公司的其他业务拓展活动得到保证,不但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还可以对其它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加以融合,推进企业的发展。第二、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能够减少企业中的资金浪费问题,减少了工作的时间以及繁琐的工作流程,有助于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升,传统的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是将两者进行分开管理的,增加了企业内部的运行成本,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只有将两者融合到一起,才能使员工的操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操作更为准确,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对管理机制加以完善,明确会计观念。企业应该对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的具体作用进行大力的宣传,使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会计观,转变传统的思想,确保优化措施能够贯彻落实,此外,企业应该对自身的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对规章制度加以制定,确保会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能够具有相应的要求和规范作为支撑,加强员工的责任性,建立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管理机制,使两者能够更好的结合,要求员工要严于律己,加强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对企业管理的力度进行不断的加强,从而推动两者的融合。(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加以制订。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发展目标的指引,企业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结合,对科学的方法加以应用,规范财务工作的具体流程,将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所具备的优点充分的发挥出来,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对员工的使命感及工作积极性加以调动,结合企业发展策略进行人才培养,使其能够适合企业的发展。确保企业中各环节的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对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具有适合性的发展战略目标。(三)对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加强。首先要对财务部门的人员进行优化,对财务管理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保证财务管理模式的先进性,使员工能够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企业发展状况,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管理模式,使会计信息更加透明。而财务人员作为企业资金的管理人员,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密切,其专业水平的高低会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应该加大财务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对会计的制度、准则和相关法律加以明确,注重财务人员的思想建设,增强财务人员的道德修养,为其树立客观公正的观念,将私用公款、做假账的行为彻底杜绝,保证企业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有效结合。
企业的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结合与优化需要长期的研究,企业应该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有针对性的建立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企业运作成本的降低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蓓.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中国商贸,2014,9(32):207-209.
[2]赵云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探究[J].财经界,2014,7(2):188-189.
篇12
1.企业会计含义
会计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而诞生,经济活动离不开经济核算,会计用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给予记录跟踪、全局监督与反映,也是企业正常运行、创造利益的基础。随着科技进步与网络信息化,会计计量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在经济组织的地位也越发重要。通常的企业管理序列中把企业组织的会计功能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
以往企业传统观念中,财务会计多是针对企业与外部业务联系中的财会功能;管理会计主要发挥企业内部运行的财务监控与核算。随着现代企业功能不断改进与多元,这种传统的会计理念和管理运行方式已经不适应企业自身和市场机制的全面发展,经济运行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功能统一结合,发挥其综合参与企业管理经营的功效,以适应经济形势的新发展。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区别与联系
财务会计也称“传统会计”,即根据企业发生的经营过程给予财务核算与监控行为,以企业相关债权人、投资方或政府作为企业提供经济数据核算目标采取的经济管理行为。作为经营运行的基础管理工作,通过各种会计监督功能与基础数据提供企业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也称“对内报告会计”,以企业经济行为考察并提高企业内经营能力为宗旨,由管理和成本会计组成,它要求以发展角度,依照企业经营行为审视管理每个阶段的结构与发展,全面帮助企业设计未来发展趋势,从提供相关数据支撑。
财务会计重点以会计准则为基础,对企业内部经营全面核算和监控,对企业获取利益、成本及费用支出、利润构成与分配进行财务报表,作为企业经营状况反映数据基础,并据此具体反应出企业盈利与承付能力。而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管理重要组成,需要把会计理论与管理功能融合,向企业决策层提供管理需要的数据与管理决策选项,帮助企业决策层企业管理日常工作,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能力。
对财务会计需求体现在及时与准确的反应企业经营管理态势,为上级或相关政府机构报告企业运行情况,要求财务会计遵守相关国家准则于法规,针对企业内部运行、经营分析评估汇总;管理会计将管理功能融入日常工作中,摆脱会计核算传统,形成以会计成本中心的预测功能。财务会计以企业经营的货币为计量依据,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给予核算与监督;管理会计以改变成本法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预算评估分析。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均以企业的经营行为作为核算主体,前者以历史信息为基础,后者以经济情报于未来评估,二者信息处理方式及服务目标不同,但帮助企业决策层做好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辅助功能是一致的。
二、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基础
(1)财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双方信息采集和来源不同,互相融合能够使得两者相互补充,降低企业管理成本。财务与管理会计互相融合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决策层提供经济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与管理服务,适合当今企业发展趋势。首先二者融合是企业增效的必然要求,随着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形式发展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传统模式中,多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对以往的经营活动信息掌控,缺乏未来经营行为评估,决策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其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采用不同计析依据,信息采集与侧重各不同,但由于两者都是以企业的增效创收为目标,对企业经营活动做出整体正确的分析,提供了结合的理论基础。
(2)近来我国会计信息的发展为二者的结合鉴定科技术基础,财务报年表为企业经济行为提供基础和分析,使得企业决策能够得到科学数据基础,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发展也为两者之间结合提供了资源共享物质基础。各财务教育与培训的发展与信息化,并且不断融入管理理论与信息理论,随着培养更多的会计管理人才,鉴定了完善的人才保障,会计资格认证得到企业重视,更多的财会人才加入到各种类型的企业会计管理队伍中,使得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以科学理论为前导程序,采用科学手段发挥自己的受托和管理介入,使企业经济信息与财务管理活动遵循管理规律运行,这要求二者充分发挥能动管理,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活动做出 “会计职能信息提供与管理控制”。
(3)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现经济管理对会计所承付经济责任环境出发,归纳财会为反映和控制职能,通过科学分类将不同性质的会计事项结合表现,以完成会计事项本质,为整个企业管理信息奠定基础,通过会计信息服务于企业管理者,提供参与决策的依据;也服务于企业投资者或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国家财税、金融和审计等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科学技术与企业内部管理革新,会计信息和会计控制其职能发挥,通过前者表达反映职能,而经过后者完成其控制职能。把会计的岗位职权力统一起来,并且完成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形式思考
(1)财务与管理会计里理念结合。二者结合对于提高企业经营和增效能力具有多种优势,也存在着可能性基础,多数企业认为财务是企业经营过程对资金核算和与跟踪,轻视会计管理功能,有必要在企业今后将会计的管理职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把管理功能与会计核算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注重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的培训和会计知识的更新,通过相应的讲座与考核来强化会计管理人员的理念和业务素质提高,依照实际经营需要培养或引进符合要求会计管理人员,增强企业会计管理水准,为财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提供观念与人才的保障。另外会计涉及的货币数量较大,也要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和监控,避免企业潜在的不必要的损失。
(2)企业机构设置中二者同属于一个机构或序列,管理财务的应用在中国近代企业财务管理中比较滞后,但其理念却并不缺乏,对于现代财务管理而言,二者结合随着经济发展与企业自身需求不断紧密,管理会计依靠财务会计的信息收集与来源支撑,企业经营管理需加强管理经营水平,财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能够增强财务管理综合水平,同时也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资源损耗。
(3)二者在经营活动中的结合。科学合理的制定战略目标与生产经营方针,需要结合企业经营环境,自身运行能力及竞争态势,而这些离不开各种相关数据和科学分析评估的支撑,目标信息数据库依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采集和分析汇总,财务会计提供历史和现实经营原始数据,管理会计通过分析可帮助企业管理预测经营目标实现情况,科学确立企业发展动向,一个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目标的实现,需要紧密得结合二者的功能才能实现。
(4)二者在技术层面中的结合。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核算与管理成本都是企业创收增效,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核算与管理企业经营成本进行中,经常要运用多种财务管理技术和专业手段,对于财务会计标准数据和企业核算资料比较差异并进行合理采用,给予负面影响采取避免手段,降低不具备控制的具体差异影响,完成企业管理监控。
四、结语
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结合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也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经费,为推进两者更好结合,企业需完善自我财务管理机制,努力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与经营水平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篇13
1 建立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
大多数煤炭企业的财务部门都是以一个独立的核算中心存在,即使实现了财务部门内部会计软件的网络化,也没有实现企业供应、生产、安全、销售等部门业务链沟通与网络衔接。财务部门作为企业信息源中心,孤立地提供着企业经营信息。建立财务业务网络化信息平台,就是打破财务部门现有的孤岛形式,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在财务部门建立企业信息源集散中心,将财务部门以外的外源信息,包括企业的采购、生产、计划、库存、销售、项目管理等基础信息汇集到企业的财务中心,将这些信息与企业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财务预算、综合测试、对比分析等手段进行财务决策,为煤炭企业提供真实、准确、有据的经营信息。以供应部门的储备资金为例: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生产部门依据生产计划提出生产物资需求;供应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及材料库存,制定采购计划,这些信息都通过网络平台传输到财务中心;财务中心通过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资金计划,并将资金使用批准情况,通过信息平台反馈给供应部门,供应部门再进行合理的采购。在这种信息平台的支持下,财务中心实现了事先控制,不仅使有限资金利用价值最大化,同时可以对供应部门的储备资金进行监控,在遏制储备资金超储的同时,也防止了库存材料储期过长、被技术淘汰的现象。
2 创建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
建立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就是要将集团财务中心成为群岛中的中心岛,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财务管理平台。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应建立五大模块:1)会计核算子系统:集团公司规范各下属各单位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及操作系统,完成对基层单位的账务处理的监控。2)资金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将下属各单位的资金可操作权限收归集团所有,便于集团公司对全部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优化资金运作。首先,要建立集团网银系统,进行分级授权,通过电子流程完成资金审批、授权、网上支付。然后,网银系统自动生成资金管理系统信息,自动按日归集、按日下拨周转资金。集团内各单位通过资金管理系统,查询授权范围内的资金账户。3)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实现集团公司年度收支计划。事先编制预算下达财务限额;事中主要对超标事项警示加以控制;事后分析考核预算执行情况。4)决策支持子系统:整合所有相关子系统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不同模式的表格、图形分析,提供不同的决策依据。5)辅助子系统:主要是实现财务数据与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跨部门的共享,完成会计核算、日常管理、财经法规、工商税务等的辅支持。网络架起集团公司与下属单位沟通的桥梁,达到内外数据共享,集团信息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辅相成实现集团财务的集中核算。
3 会计软件的二次开发利用
用友、企业之魂等会计软件为煤炭企业会计核算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同软件有其不同的擅长领域,比如企业之魂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报表功能,它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联结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在完成编制凭证的同时,也完成了会计报表的生成。但其预算管理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融通并不完善。当会计核算子系统和资金管理子系统生成数据时,无法实现与预算管理子系统中预算数据对比,判定是否超预算,对超预算部分不能得到预警提示等,都是该软件有待开发之处。软件的二次开发、换代升级就是要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方面的需求。
4 激发会计人员综合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