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团队的基本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效团队的基本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效团队的基本特征

篇1

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始终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高中学生普遍对英语阅读没有兴趣,无法发挥积极主动性的现象一直存在。作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团队中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合作性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1 合作性教学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1.1 基本内涵

合作是指多人参与实施完成某项活动,在共同的努力下,最终获得共赢局面的一种社交策略。而合作学习的产生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经历实质性进展是在8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合作学习依然是世界各地教育界广泛推崇、运用的一种高效、富有创意性以及乐趣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国内外对合作学习的概念都进行了定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斯莱文(Slavin,R.E)是国外合作学习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将合作学习定义为: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学习活动,教师根据他们在整个团队的成绩进行奖励或者认可的课堂教学策略。在国内,主要从事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依据,并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能力,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虽然中外学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繁多,侧重点各不同,但是综合分析,基本有四点是共同观点:团队是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综合运用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队总成绩为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标准;互助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1.2 基本特征

①团队性,合作性教学要求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学习,学生的成绩也是按照团队总成绩进行评价。

②互补性,合作学习团队初始组建时,教师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程度让每一个团队的团队成员性格互补。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实现全面发展。

③互,团队是一个整体,团队成员只有做到相互帮助,对自己和其他团队成员有责任心,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④自主性,合作学习中,团队成员在合作中要有自主性,主动合作,探讨交流知识。

1.3 基本原则

合作性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学习能力。合作性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①责任,每个团队成员都要有责任心,通过团队学习,保证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对其他团队成员负责任,帮助他们共同完成任务。

②相互依赖,教师在分配团队任务时,要注意成员分工明确,相互依赖,使单个学生无法完成任务。

③创造互动氛围。合作性教学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学习互动,教师要从任务设置、团队成员配备上综合考虑,尽可能创造互动学习氛围。

2 合作性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合作是重要的环节。在合作性教学中,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倡导者、组织者、控制者。教师需要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目标,适度弹性控制学生团队活动,统筹兼顾,使英语课堂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有序进行。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要实现师生合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与学生应平等交流,建立起双方资源共享的伙伴性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学生,融入学生中,与他们探讨知识。在探讨中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这点在阅读课上尤为重要。

其次,合理分配团队的组成成员。合作性教学中,学生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的。合理的团队成员组成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主体能动性,合作学习倡导“团队内异质,团队间同质”的团队分配原则。团队成员应该是一个班级集体的缩影。高中英语阅读课上,我们可以将学生依据其阅读水平以及阅读强项进行分类,例如,按照成绩划分为优秀、良好、较差三类,每个团队都要有这三类学生的共同存在。或者按照学生阅读个性分类互补,比如阅读速度快但是准确率不高的学生和阅读速度慢但是准确度高的学生进行互补。一般而言,每个团队成员数目以4至6个为宜。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个团队中可以互助合作、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要注意拥有不同水平的团队未必会起到正面作用,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有主见,自信,能言善辩,而此时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则在团队中处于附庸状态,不利于他们的进步。因此,教师可以将优秀的学生成绩与较差的学生成绩挂钩,或者团队成员明确分工来改变这一状况。

2.2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合作性教学策略的最根本的环节。因为每个学生不同的生长环境以及经历,他们每一个人在性格特点、知识水平、英语学习兴趣、生活爱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有了团队合作的基础。阅读课上,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团队成员的差异化让团队学习活动变得丰富多彩。阅读课上,团队成员可以采取轮流发言,相互补充观点的方式活跃氛围。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团队成员共同解决,讨论出结果后可以询问老师。最后,团队选出代表,将成员的发言情况进行综合整理,填好团队答题卡,便于老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如果成员最终未能达到统一观点,可以标注好,交给老师,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教师最终按照各团队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奖励。

3 结语

合作性教学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丰富学生的学习模式,迅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性教学的本质在于共赢,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良好效果,实现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快速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媛.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0,(4).

篇2

一、团队的定义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他对团队的理解主要是团队的协作效应。麦肯锡顾问卡曾巴赫(Katzenbach)则是从团队的任务角度提出团队的含义:“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对于团队概念的理解,不同的人所理解的含义有所差异,我们认为: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的、承诺共同的规则、具有共同愿景、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互补技能成员组成的群体,通过相互的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产生群体的协作效应,从而获得比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得多的团缔效。

二、高效团队的特征

高效团队具有以下八个基本特征:一是明确的目标。团队成员清楚地了解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目标所包含的重大现实意义;二是相关的技能。团队成员具备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良好合作;三是相互间信任。每个人对团队内其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确信不疑;四是共同的诺言。这是团队成员对完成目标的奉献精神;五是良好的沟通。团队成员间拥有畅通的信息交流;六是谈判的技能。高效的团队内部成员间角色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这要求团队成员具有充分的谈判技能;七是合适的领导。高效团队的领导往往担任的是教练或后盾的作用,他们对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而不是试图去控制下属;八是内部与外部的支持。既包括内部合理的基础结构,也包括外部给予必要的资源条件。

三、建设高效团队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1、树立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所谓共同愿景是指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共同愿景”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高效团队作为一个相关利益者的共同体,它的愿景是相关利益者的意象或景象的会合。共同愿景建设的方法与步骤:第一领导要有正确的追求理念,共同愿景最初源于领导个人;第二通过沟通,整合个人愿景;第三进行培训,分享共同愿景。

2、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篇3

在合作项目的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机构设置不合理;(2)人力和财力投入不足;(3)管理模式不匹配;(4)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在中外合作项目举办初期表现更为突出。既使在合作项目开展比较好的高职院校,这样的问题也仍然存在。因此,如何提高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中外合作项目的运行效益,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组建“中外合作项目管理团队”是解决目前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下面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项目的运行管理为研究实例,探讨和研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团队的基本特征,以及建设管理团队的基本策略和建设路径等问题。

一、基本情况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有10年,按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将其分为发展初期、发展中期以及稳定发展期三个阶段。表1列出了在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中外合作项目管理的基本状况。

在合作项目的发展初期,合作项目的性质属于非学历教育,虽然学校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但管理比较粗放,人员配备也少,合作项目管理与学校其它管理部门衔接不畅,项目办学质量难以保证。

在项目发展中期,进入学历教育阶段,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项目行政事务管理增多,管理难度增加。因此学校成立了外事办公室,并与国际交流学院合署办公,并明确规定合作项目的行政事务由外事办负责,教学和学生工作由国交学院负责。管理机构逐渐完善,人员配备也较为充足,管理效果明显好转。

在2008年以后,学校在原有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外合作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注重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组建合作项目管理团队,强调发挥团队管理优势,提高项目管理运作效率,促进合作项目健康稳定发展。

从表1来看,该学院自从实施外事办与国际交流学院合署办公,组建了管理团队后,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果。我们分析总结这个运行实践过程,可以获得创建管理团队的基本策略和建设经验。

二、中外合作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基本特征

中外合作项目管理团队有着与其它管理团队共同的特点,其基本特征是:(1)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远景目标和业绩目标可以激发团队的激情和向心力;(2)能够优势互补: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和个性是互补的,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突显团队优势;(3)分工协作: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范围划分明确,但同时强调每个人对团队任务的完成都负有责任,需要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协同作战才能完成;(4)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团队的沟通方式是全方位无障碍的,鼓励成员之间畅所欲言,避免误解,达成一致;(5)有强有力的领导: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他的领导艺术、才能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团队凝聚力的形成乃至团队的成功与否。在团队中,虽然领导权是共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都拥有一定的决策权,但整个团队同样需要一个出色的领军人物,协调团队成员的行动,统领团队朝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努力。

三、中外合作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实践

在合作项目的运行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创建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最为核心的是:(1)组织结构要合理,便于指挥调动;(2)人员配备要合理,能达到1+1>2的效果;(3)运行机制要合理,便于组织实施;(4)形成团队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5)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掌握团队的努力方向。

1.组织机构。团队的组织结构至关重要,如果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会直接影响人员配备、工作流程和管理效率。图1是该校的行政管理机构。图2是该校中外合作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结构。图2的组织结构从层级制垂直结构转向以“团队”为中心的过程化组织模式,组织成员打破原有的部门界限,以组织的总体目标直接面对合作项目的服务和管理对象,发挥团体协作优势,获得组织的高效率。

2.人员构成。团队中的人是关键要素,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应该是最合理的。在人员配置中,最主要的是要考虑团队成员的智能结构、能级结构和年龄结构,这是一个优秀团队必须具备的特征,也是团队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

智能结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都有突出的智力和能力优势。因此,组建团队时,要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每个人的智能特点合理地选配团队成员,这样则能发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智能优势,扬长避短,充分体现“1+1>2”的团队合作特点。

在该院的团队建设中,行政组的人员主要来自外事办,负责项目的联络与开发、日常管理、师资培训、外教管理等;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人员主要来自国际交流学院,负责学生管理和日常的教学管理等,这样,可以发挥各个成员的岗位工作经验,形成团队优质的智能结构。

能级结构:团队中,要考虑到团队的整体运行效率,就要选用不同能级的成员参与其中,便于团队工作的快速有效运行。合理的团队成员能级结构一般是:高级人员少,中级、初级人员较多,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的结构。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人员配备原则,该院的人员配备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从智能结构和能级机构来看,教学管理人员最为优秀,行政管理人员其次,学生管理人员排在最后,这就说明了三个管理组的工作特点。合作项目最终目标是培养优秀人才,第一核心工作是教学,所以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是最为优秀的,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岗位的智能要求较低,不必要配备高智能结构的人才。从年龄结构来看,老中青的比例合适。所以,这个团队从智能结构、能级结构和年龄结构来说,配备较为合理。

篇4

一、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集体与个体的统一

现代篮球运动更重视赛场上集体与个体之间的有效统一。也就是说,在要求充分体现一个团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风貌,默契的完成战术配合的基础上,同样重视个人能力的发挥,在重视集体的前提下,能够让个人的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攻守之间的整体性

现代篮球运动更重视进攻、攻守转换、防守之间的联系性,将其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看待和训练,并在比赛中强化攻守转化意识的运动,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结构体系,从而使现代篮球运动具备了攻守整体性的特征。

(三)高速度、高强度、高技巧的结合

高速度、高强度、高技巧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只有在高速度、高强度、高技巧的条件下,才能争取更多的得分机会,并进而保持较高的投篮命中率,并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

二、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要点问题分析

(一)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方法的选择和创新

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方法实质上指的是,让篮球队员按照教练员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不断对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内容进行实践,从而实现对篮球运动中所涉及的技战术内容熟练掌握的手段和方式。篮球运动训练方法选择的科学与否会对训练的质量和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

对于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来说,在选择和创新日常的训练方法时,主要有三方面的依据:首先,所选择和创新的训练方法必须要符合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基本特征和要求,这一点也是在选择篮球训练方法时最为重要和最为关键的一点;其次,在选择和创新篮球训练方法时,要科学的融合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关的研究成果,以不断提升现代篮球训练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最后,在选择和创新篮球训练方法时,一定根据实际的训练计划、训练任务、训练内容以及队员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合理的安排,以保证训练方法的适宜性。

除此之外,要真正做到对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方法的科学选择和创新,只关注以上所提到的几点是不够的,还应符合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原则,即:教育训练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首先,教育训练原则。现代的篮球运动训练,关注的并不单单是队员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而是队员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科学的训练方法还应符合教育训练原则,在训练的各个环节巧妙的对队员渗透各方面的教育,以实现教育和训练的有效融合。例如:科学的现代篮球训练方法,应该有助于队员篮球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助于团队良好的运动风起的形成等等。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在任何运动训练中理论和实践均是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在现代篮球运动训练中也不例外。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篮球运动技能的形成无从谈起,而仅有实践没有理论,队员的篮球运动技能水平则永远无法实现最大限度的提升,因此,在设计现代篮球训练的方法时,一定要注意符合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二)现代篮球运动训练过程的优化控制

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也就是队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篮球竞技水平和竞技能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囊括了诸多的要素,复杂而系统,要想取得最佳的训练成效,就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相应的优化控制。

在对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过程进行优化控制时,主要有篮球技术训练的优化与控制、篮球战术训练的优化与控制、篮球体能训练的优化与控制以及篮球心理训练的优化与控制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中篮球技术训练的优化与控制工作是在系统论、控制论等多种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实践过程,而在这个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主要从进攻技术要素和防守技术要素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其次,篮球战术作为影响团队力量和个人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篮球战术训练的优化与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针对篮球战术训练进行优化控制时,教练员应注意在遵循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大方向的基本前提下,将本队队员的实际情况、现有技战术水平、战术指导思想以及预期的训练成效有效的融合,并通过具体的训练方法对队员产生作用,并根据训练的反馈信息,不断修正调整,在实现有效的控制的同时,不断对战术训练的过程进行优化。第三,篮球队员的体能状况也是影响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篮球体能训练是现代篮球运动训练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要对篮球体能训练进行优化控制,必须要注意遵循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同时注意训练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最后,篮球心理训练的优化与控制。在对篮球心理训练进行优化控制时,应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注意培养队员的注意能力,并通过挫折教育、实战练习等多种方式来提升队员心理素质水平。

篇5

科学处理内外关系,创建和谐税务机关,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表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市各级地税机关和全体干部职工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搞好和谐税务机关的创建,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表率。

正确处理内部“四个关系”,加强“一个监督”,抓好“一个建设”,做到内部和谐,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处理好领导班子成员间关系,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做出榜样;要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要处理好机关与基层的关系,切实为基层服好务;要处理好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机关工作高效运转。还要实行政务公开,加强“两权”监督,积极推进地税文化建设,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地税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团队、争做知识型个人活动。

正确处理外部关系,做到内外和谐,为抓好各项税收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要处理好与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系,积极争取他们对地方税收工作的支持;要处理好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密切部门协作,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地税工作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特别要加强与国税、工商、土管、公安、房管、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优化税收环境,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使国家利益不受损害;要处理好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自觉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的监督,做到执法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征纳关系的和谐。

严格依法治税,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篇6

随着市场的成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业务员的智能从简单的业务联系,逐步发展到定期的客户拜访、客情关系维护、与客户接洽订单、客户的库存和库龄的管理,产品的出样和生动化陈列、促销活动和各项指令的执行,提高产品的上柜率、保证货物物流顺利的达到、落实票据流程跟踪到回款、完成目标销量并反馈市场信息,智能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而为业务员的考核指标和考核项目,仍然以单一的结果来评判,显然无法全面、准确合理地评判业务员的工作业绩,更无法引导业务员协调完成以上多项工作。

问题二、管理和控制没有具体措施

业务过程越来越细了,而对“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却失,只重视结果的管理方式是片面和不稳定的,有可能造成管理的失控。更重要的是这种管理的倾向导致了对其他工作的忽略,导致企业对短期利益的鼓励,而忽略了企业利益的长期关注、思考和投入,造成营销的死角。

问题三、原有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状

由于业务员的智能增加,业务流程的复杂化,许多业务实际上由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业务团队的形式越来越普遍。团队出现后,每个业务员只承担一部分的责任,同时,每个业务人员的工作效果对团队绩效起支撑的作用。而以往的业务员的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团队的管理。

让我们再来理解一下管理的实质

管理¬——“管”就是布置,“理”就是检查结果,调整布置工作。管理是销售计划、计划分解、业务协同、阶段进度、销售步骤、阶段成果的作业程序。销售管理决不是简单的看报表,下指示而是对整个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看到结果才开始采取措施会是销售管理象在救火一样忙乱,一个好的销售计划如果没有好的销售组织安排和指导,没有严格的销售计划追踪和过程监控是不可能得到有效落实的。

其实,很多企业,不断的宣传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就如栾润峰老师在《精确管理》中的描述,我们到了赌城试运气一样,是因为你看到的满堆的钞票,听到的就是赢钱,这当然太诱人了所以,谁都想立即拥有成堆的钞票,谁都要去试一试。如果在赌城宣传的输钱、是输掉了所有的钱,那还会有人去赌吗?

由于社会变革与不确定性,我们对过程论的认识逐渐模糊,使社会、企业的发展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现在有很多人在追求高工资、名车和豪宅,好似富贵可以信手捡来一样,这样的氛围造成了社会的浮躁――人人都梦想富贵,没有多少人艰苦创业;刚大学毕业,就想拿高薪的工作;工作才几天就想做经理;公司刚起步就要改集团 ;专业没做透,就要多元化……

企业普遍发展的缓慢,就与我们不谈过程、只要结果是关联的。要知道,创业的道路上处处都是美丽的陷阱 ,我们一定要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艰辛的付出,想获得美丽的硕果是不可能的。

加强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强调的是真是、严谨、规范和研究,要求人们首先找到企业的工作规律,让员工在相应的规范上做事,只有这样,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已经设定结果 。我们切不可为了结果让员工任其发展——员工的创新必须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砸碎一个旧世界,什么规范都不遵守了。结果使我们认定过程的必然产物。企业的发展就是企业与归纳自己独有的过程,这是企业价值最大的方面。过程论否定了我们急功近利的企业行为,要求我们不断地总结、积累企业的行为,成为企业专门的过程。以便在未来的竞争力中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新型的业务组织体系

以矩阵管理代替层次管理,矩阵管理意问这信息的传递是多方向的,再也不是层次的单向传递,这样一个巨大的封闭环流的调节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有一个结果失真而带来的全盘差绩,在一个有效的组织中,有全线的上层可以方便的了解到各各环节的处理结果,可以通过分析、判断,消除失真带来的营销,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营。

过程导向业务员的行为组织体系的基本特征

新型业务员的行为组织体系的创新基本特征是:1、业务按流程组织,由一个团队及其支持系统协同完成;2、业务流程按环节由不同的业务员分工合作完成;3、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关键控制点;4考核是一个多指标的体系,包括过程、阶段、和结果的指标;5、收入分配与考核系统的多个指标挂钩,指标包括过程和结果,工作过程的质量同样影响业务员的收入。

篇7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各项工程项目的越来越复杂,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一门管理科学理论。从项目的生命周期来分析,项目管理主要经历了项目概念形成、项目的初步规划、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等四个阶段,且任何一个阶段的管理都是在人在管理之下进行的。同时,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项目中最关键、最基本的部分,因此如何应用好人力资源管理在项目管理中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显得极其重要。

1.项目管理的概述

项目是在限定的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的条件下,一个团队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所采取的有一定目的性、短暂性、独特性、一次性的工作。

项目管理是为了达到或超越项目预定的目标,一个组织通过运用各种技能、知识、方法与工具,对项目所开展的各种合理的管理活动。项目管理由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技术、活动、方法的工具,这些管理活动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部分:关于项目的综合性和全局性的管理部分;关于项目核心性和目标性的管理部分;关于项目保障性和专项性的管理部分,其中就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2.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2.1独特性

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标准就是符合实际项目,没有绝对的真理。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最主要就是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抓其主要内容,然后要对症下药。此外,因为项目管理的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不具备普遍适用,因此,项目管理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应该选择性的采用,不能全盘地吸收。

2.2渐进明晰性

如今,社会产品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渐进明晰性特性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项目这一特点。在项目的开始阶段,确定项目的目标比较模糊,只有在项目进展的过程当中,通过对企业的环境、员工的需求等进行更周全、更充分的调查以后,才能更为明确和细致地确定这些目标与特征。

3.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项目部在任何企业中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项目部的工作人员来说企业会大开绿灯,将企业中的管理骨干力量安排进去,希望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将该工作做好。然而,在实际人员管理工作过程中,这些人员却存在很大的问题。

3.1上级领导的期望和客户的压力

上级领导往往对公司的项目部给予特点的重视,同时项目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应尽的责任。但是实际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上级领导对于项目部的期望过高,以及客户对于项目的压力过大的现象发生,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很好地平衡和协调来自客户的压力和企业自身的变化对客户期望值造成的影响。

3.2各个部门关注点之间的差异

在项目部中,由于每个项目管理人员都是对自己所负责的项目负责,这样就使得他们的关注点与其他职能部门有差异,两者之间必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冲突,并且,由于上级领导对他们的采取不同的考核要求,也容易导致他们目标不一致,反而对企业总的绩效产生不良的影响。

3.3 缺乏项目部内部的相互协作

由于项目部的每位工作人员都非常关注自己的项目,结果使得生产单位对项目的轻重理解不一致,严重者有可能是谁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4.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应用

由于项目管理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时,应当采取专门的管理措施,同时还要符合项目管理的特点,总结归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人力资源管理更应当强调团队建设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人员进行管理,因此在进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时,首要任务是建设一个和谐、士气高昂的项目团队。因为项目工作是以团队为基本单位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团队所具有的团队精神以及项目团队的工作和管理模式决定了项目工作的绩效。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应该进行建设一支具有优良品质以及团队精神的项目团队。此外,在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配备与开发和组织规划设计,都应当首先考虑项目团队建设的需要。由于任何一个项目工作是一次性的,在项目完成以后项目团队就会解散。另外,一个项目从初期决策、方案设计、实施到竣工完成,项目的任务是从有到无,因此项目团队的成员人数是先增多再减少。所以应当以团队的建设为出发点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合理选取,同时还要强调团队建设,团队之间需要以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合作。尽管在一个团队中,某以个人或某一部分人员有自己独特的需求,但是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应当以团队的利益宗旨为最高标准来约束自己。

4.2 注重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高效快捷

通常,目团队的持续时间是很短暂的,因此项目团队是一个临时性的团队组织,所以在项目团队建设和人员开发方面必须高效快捷,否则很难真正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首先,应尽量依照高效、精简、节约的原则进行团队人员的组建。例如在项目组织别提倡一人多职,因为一个项目的职能工作有可能分为很多种类,但是每项职能工作量可能较少,所以需要做兼职的安排。其次,应减少人员配备的数量,减少组织层次,依照高效管理、高效完成任务原则。在项目团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团队组建完成后,很少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工作,一方面是因为项目团队的每位成员一般都是各职位的专长人员,另一方面因为项目的特殊性决定的。

4.3 应注重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导向。

由于项目团队的项目工作具有的短暂性、一次性和临时性等原因,应特别强调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导向作用。不管是在项目组织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在项目人员的组建过程中或项目的绩效评估与激励等过程中,都必须为实现项目的预定目标服务。由于项目团队的管理注重以完成预定项目的目标为前提,往往采用一些短期激励效应的手段,建立良好的激励体制,保障项目顺利开展。此外,即使项目团队在某一方面主要以项目目标为导向,但是不能违反企业总的目标和宗旨,尤其不对员工灌输不良的思想行为,避免以后他们在其他工作岗位时也以短期目标出发,从而对企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就对项目管理专员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保证项目人力资源的高效应用和企业总的目标相一致的前提下,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4 细化企业管理,加强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要将项目管理理念与企业的发展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员工自觉地自己的职责,并以自身的责任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同时,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其的项目管理的学习,要规划她们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这样有了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在组建、合理调动项目团队完成项目任务时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满足项目管理的特殊要求。

结束语

由本文可以得知,人是项目管理中最具创造力和灵活性的关键因素,工作人员和项目的关系如同舟水,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因此,在项目资源投入基本要素确定的情形下 ,只有通过进行合理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配置、规划、整合与激励,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 ,才能使得人力资源发挥其功能效率,满足项目管理中的成本、进度、质量三大标准,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占文松.浅谈项目管理理念如何融入企业文化[J].项目管理技术,2007

篇8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团队。

中国文字之“团队”,从表面意思上理解为有“口”“才”的人和一群“听的”“人”组成的组织。只讲不听的组织是团伙,很冲动的一群人。“团队”一词在汉语词典中是指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或有共同口的、志趣的人所组成的集体。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美国学者卡曾巴赫认为,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功能,愿意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和群体不同,有其特定的思想内涵,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的群体。以任务为导向,拥有共同的行为目标、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这就是团队的本质特征。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团队精神是团队的核心与灵魂,体现了团队的组织追求、管理理念及其成员的素质和价值取向。路易斯(Lewis,1993)认为团队是由一群认同并致力于达成共同目标的人所组成,这一群人相处愉快并乐于在一起工作,共同为达成高品质的结果而努力。他重点强调三点:共同目标(Common goals)、工作相处愉快(Work together well)和高品质的结果(High-quality results)。盖兹贝克和史密斯(Katezenback & Smith,1993)对团队的定义,他们认为一个团队是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complementary skills)的人所组成的,他们认同于一个共同目标和一个能使他们彼此担负责任的程序。这个定义也提到了共同目标,并提到了成员“技能互补”和分担责任的观点,同时还指出团队是少数人的集合。也有学者认为团队(Team)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P,分别为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团队和群体有着一些根本性的区别,群体可以向团队过渡。一般根据团队存在的目的和拥有自的大小将团队分为三种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团队理论是基于人性假设理论和人学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团队的基本特征是“实现集体绩效的口标、积极的协同配合、个体或者共同的责任、相互补充的技能,其核心是团队精神”,这些基本特征与高校教学组织形式的要求和教师群体的组织方式是一致的。

(二)教学团队。

对于教学团队,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学家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指出:“没有明确的概念,明晰的思想和文字也就无从谈起。”刘洪文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中将教学团队定义为:“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为完成某个教学任务以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马廷奇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一文中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吕改玲在《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一文中认为:“结合团队的基本概念,可以将高校教学团队定义为:根据合理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专长特点等有利于教学成果产生的制约因素,以教书育人为纽带,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共同愿景,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教学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大学教师所组成的团队。教学团队的教学人员应该能够自我管理并且愿意为共同的目标承担责任,其运作的理念在于培养共同的信念以及协同合作的精神。”孙丽娜、贺立军在《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一文中认为:“高校教学团队的概念为: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教育部《关于组织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6号)对于教学团队的组成是这样规定的:“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结合已有研究和教学团队相关理论,我认为教学团队是这样的一支队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共同愿景,由一定数量结构合理、业务能力互补的教师组成,共同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教学和科研中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现状

2007年国家遴选出100个教学团队,2008年遴选出300个教学团队,2009年遴选出305个教学团队,对遴选出的教学团队进行重点建设,在政策、资金上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资助。许多地方和高校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评选出一大批省级和校级教学团队,极大地推动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具体如下。

一是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互补、层次水平较高的教学队伍。教学队伍是教学团队开展工作的核心,必须适应教学团队的长远发展。教学队伍中的成员老中青比例合适,学历层次较高,老成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而中青年在技术和方法应用上较为熟练,相互补充。

二是积极探索本科教学改革,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教材的编写,教学模式研究,教师外出培训及科研工作,等等。

三、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存在问题

(一)忽视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的主体。由于教学团队的建设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但是学生却没能参与其中。教师的“教”依赖学生的学,依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然而,大多数教学团队在建设的过程中极少有学生的参与,所有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都是在教师制订了教学计划之后执行,而学生则只是参与已有教学计划和任务。

(二)团队协作意识不强。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只注重个体教学,工作方式处于相对封闭的孤立状态,同事之间缺乏沟通、交通和合作的氛围。即使教学团队的建立,由于缺乏沟通和交流,团队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困难。

(三)绩效考核有失偏颇,教学成果缺乏创新性。

不少高校为了留住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和提升本学校实力,在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中更加注重科研能力,对教学重视不够,教学与科研的权重明显失衡,最终使那些教学业绩一般但科研相对突出的教师在考核中领先,而那些教学业绩突出但科研实绩稍有欠缺的教师往往失利。这种导向使得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攀升,教学上则加以轻视,教师一般不愿意将时间、精力花在教学上,教学团队对教师的吸引力也不大,最终导致教学成果缺乏创新性。

四、高效教学团队建设路径探析

(一)树立明确的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一个高效的教学团队必须有一个共同渴望追求的目标,它是推动一个团队及其成员不断改革和进取的驱动力,是集聚团队成员各自优势于一体的磁力场,是团队持久上进和持续发展的指明灯。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应该按照“理念先进、改革领先、师资优化、教学优秀”的要求,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研科研为龙头,以教材、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注重实践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和发展,为全国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选拔出色的团队带头人,合理配置团队成员。

学术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学术带头人的能力是关系到教学团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团队的学术带头人除了具备出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是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权威,还要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其他领导特质,如诚信、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合作能力、亲和力和奉献精神等。这些素质会对整个教学团队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团队文化。其次,建设合理的团队结构,团队成员在知识技能、年龄、个性、职称上要有较强的互补性,这将直接决定团队的绩效。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教学团队一定要注意教师梯队的建设,力争带好一帮青年教师,团结凝聚一批学术骨干,建设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团队带头人要带领教师不断拼搏进取,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三)建设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

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团队成员的配合,不同学科专业的合作,而且需要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高效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同实验教学基地、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教材建设相联系。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为团队建设提供了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机会,更为建设成果提供了检验的平台。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平台可以用来检验我们提出的教学改革理论,从而达到理论符合实践且有高于实践。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要为团队的平台实践提供政策倾斜、经费保障,保证团队的教学改革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团队成员必须在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上不断探索,紧密配合,创新思想,积累经验,提炼特色,力求进步。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其建立、生存和发展需要团队外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这些资源包括物质支持和制度支持。物质支持如团队建设和活动所需要的场地、设施、条件,以及团队成员培训机会,等等;制度支持包括学校要给予教学团队充分的授权,如教学改革的自、经费与教师资源的使用权等。在学校的整体教学改革规划上,要将建设一批高效的教学团队作为学校长期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制订合理的短、中、长期建设规划,把教学团队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建设规划。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在双方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实现的,教和学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则不能全面地反映教学的情况,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积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将会对教学改革产生积极作用。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教学团队注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90%的团队成员担任了本科专业班主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得以近距离接触。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团队绩效考评和奖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调动团队积极性、检验其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团队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紧紧围绕教学团队的目标、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要求来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师个人绩效评价,即个人承担任务,完成业绩的程度;团队目标的实现程度,强调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与团队层面的绩效考核相结合;教师个体在团队业绩实际中的贡献及其对团队投入产出大小;团队竞争合作的意识及能力,等等。教学团队的建设还需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在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创造力,建立教学改革问题的定期研讨机制、民主协商机制,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根据目标,分层次推进教学团队建设。

由于一个系统存在多个不同层次,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采用“分层次”理念,按照教学团队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分层次推进进行。一方面,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分层次教学”,提供最理想状态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应分层次建设教学团队,在建设好学校级的教学团队的基础上,要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建设目标明确、成效明显、发展趋势好的教学团队进行重点扶植,冲击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并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团队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和专项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2]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3]蒋家平.论大学精神及其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2,(11).

[4]马洪伟.论合作团队精神[J].企业经济,2000,(11).

[5]关于组织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6号.

[6]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7]李桂华.高素质教学团队特质及其培育[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1).

[8]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王润良,李汉邦.大学再造:按流程组建结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4).

篇9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旨在改变高等学校教学的单兵作战现象,增强教师的团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建设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既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真正“体”“面”“点”建设好国家级教学团队内涵,即建设工作要“体”系化,建设内容要全“面”化,建设成果要特“点”化。

一、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形式应“体面”点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形式应该“体面”点。首先,优秀教学团队本身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学校间的对比和评比,往往都强调有多少个优秀教学团队。为了学校的荣誉、专业的荣誉,各级都在认真组织,积极申报各级教学团队。申报教学团队已经成为一种动力,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当获得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后,为了保持荣誉,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团队全体人员必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努力将教学团队建设成高效、具有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其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形式应该得体,显现出“体面”。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优秀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无疑是最主要的,但是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内部的变化必须通过外在的表现变化反映出来。要学会总结,善于表达。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文字、影像等为工具,以听者或读者为接收对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得“体面”,不仅反映表达水平,更重要的是反映认真的工作态度。如果表现得“体面”,将会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当然,这里所谓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形式应“体面”,绝对没有对建设内容“过度包装”的意思,更不能弄虚作假。内容与形式既是互相联系的,又是互相制约的。绝对不能将“质量工程”搞成“面子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应该是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将教学团队打造成一个高效的、具有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

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工作要体系化

一般管理学认为,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也就是说,团队就是具有共同理想和目标,具有一定理念,有明确分工,同时又团结合作,具有战斗力的集体。由此可见,团队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体系)。从体系的内涵看,体系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具有其各自特性,在体系中起相应作用;体系具有特定的内在表现形式,形成一定的结构,使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体系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形成的,能实现规定的功能。所谓教学团队就是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集体。高效教学团队的特征:有共同的目标,知识技能互补,分工协作,良好的沟通,有效的领导。显然,教学团队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体系)。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就是有意识地打造高效教学团队。因此,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体系化。首先,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根据高效教学团队特征进行体系化建设。教学团队的领导者要运用领导力去促使团队目标趋于一致,建立和谐关系,建立与巩固规范的作用,形成具有战斗力的团队。(1)建立教学团队共同的愿景与目标是建立团队的首要任务。(2)在团队内建立和谐关系非常重要。(3)团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建设必不可少。(4)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打造团队精神。没有良好的敬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其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根据教学团队内涵进行体系化建设。(1)分析所建教学团队的功能,制定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建设目标应结合教学团队的定位、现有条件、团队理念等具体情况来制定。所制定的建设目标应是比较具体的,是可以实现或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2)根据所制定的建设目标和教学团队要素,制定较详细的建设计划。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主要针对教学团队的各个要素,逐项制定。建设目标应明确,建设思路应可行,建设措施应具体,建设成果可检验。教学团队要素主要包括:团队结构、带头人、教学工作、教改教研、教材、科学研究等。(3)构建教学团队建设计划的落实、实施、监督与管理的机制。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建设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评估现况—采取对策—观察成效—采取新对策的循环推进过程。

三、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要全面化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要全面、严格地按照优秀教学团队的内涵和要求的各方面认真建设,不能缺项,不能“短腿”。

1.团队的构成。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以专业、课群或课程为建设平台,以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自然形成的团队为基础,根据教学团队现有具体情况和发展目标,建设规模适度,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团队,着力打造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团队,确立具有特色的团队理念,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培养有用高级人才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2.带头人。带头人是教学团队中运用其自身影响力和权力,影响和领导团队,为了实现团队共同目标而奋斗的战斗核心。带头人首先应具备人格魅力,政治思想素质高,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宽容精神,具有使命感和责任心。其次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思想,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有先进教学理念。再次应具有领导能力,具有分析判断全局的能力和进行战略规划的能力、调动团队积极性的能力、协调能力和决断魄力。

3.教学工作。教学应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课程的动态性、扩展性、交融性和研究性,授课应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制定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研究。教学理论研究,是更新理念、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学团队应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更新教学理念,勇于创新和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5.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应积极进行教材研究,重视立体化教材建设。在了解和研究国内外相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融合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的新概念、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授课体系,制定适于自己授课的教学大纲,进行精心课程设计,确定授课要讲授的内容,逐步编写和出版具有特色的教材与教学辅助读物以及立体化教材。

6.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可以跟踪科学、更新知识、创新方法、锻炼队伍,是教学的支柱。专业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

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果要特点化

特点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特点孕育特色,特色是实力,是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最终成果是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特色是根据团队自身的传统和优势,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学风格和特征,是团队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个性风貌。教学团队的特色应具有四大特性,即独特性、先进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独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团队的个性;先进性是具有启示和示范作用的特性;稳定性是来自于团队长期积淀形成的稳定特征;发展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教学团队特色主要通过放大传统特色、挖掘潜在特色、培育新兴特色等来形成与构建。从教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形成团队特色;分析、聚焦团队已有某方面的优势,提升、扩展为团队特色;将优秀教师的特色迁移、扩大,发展为团队特色;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实际,内化、建设、形成团队特色;将改革创新的突出亮点和成就发展成为团队特色。教学团队特色的形成与构建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应确立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2)应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3)应探索具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4)应构建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体面点”建设教学团队,是笔者在国家级教学团队申报和建设的深刻体会,并经过思考与推理而得的理性观点。“体面点”建设教学团队,既是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一种理念,也是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方法,可以用于指导各阶段教学团队建设。“体面点”建设教学团队的理念,还可以推广与应用到精品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

参考文献:

[1]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申报指南[EB/OL].

http:///NewsDetail.aspx?id=407.

[2]李振泉,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机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3).

[3]李漫.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08,(23).

[4]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5]朱军,郭斌.研究型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诸要素探析[J].科教文汇,2008,(23).

篇10

所谓团队就是一群人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成员之间同心协力,用群体(10人左右为宜)的智慧结合成巨大的创造力,高效地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现今的典型的团队工作方式更多地呈现出项目型的特征,根据特定工作任务要求,挑选合适的人员形成团队人员配备,同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_定程度内自由调拨资源和自主决定工作流程的权力,在达成以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共识下创建团队。团队一般是临时性的,当团队任务或个项目完成之后,团队成员即宣告解散,回到各自的原部门或进入新的工作团体。而以团队的方式协同工作时,更重视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技能互补以及角色分担等。其具体工作流程图如下: 团队的发展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是蜕变模式,是以形成,风暴、整合。执行和解散5个阶段来描述团队的发展过程。二是影响模式,主要由包含,约束和影响3个阶段构成。在包含阶段成员经由实际的参与来试探与了解不同的意见;约束阶段团队开始对决策方式、解决问题的模式、个人的姿态、基本立场、对立意见等的处理进行协调;而在影响阶段成员之间注重相互的支持与整合行动,彼此意见一致,寻找工作的搭档与成功的可能性。 可见,团队的工作方式是团队成员之间紧密结合。相互作用而协同的过程,在这种协同的过程中,可以满足团队成员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什么是高绩效团队

提到团队,我们一般指的是高绩效的团队,而非一般意义上普通的团队。根据以往的调查和研究资料,我们认为高绩效的团队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

1、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既是解决团队中矛盾、争论和;中突的关键,又是把个人目标整合到组织目标,增强团队凝聚力,最大程度上发挥个人效能的有效方式。缺乏共同价值观的团队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作为一个整体运作的基础,很难发挥1+1>2的整合效应。

2、支持性和开放性的持续沟通能力 。开放的和支持性的团队沟通能力是高绩效团队的一个基本特征。在高绩效的团队里,领导者只相当于协调人的角色,并不主导一切,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是平等地工作。他们不仅具备对个人绩效的承诺,同时也具备对团体绩效的承诺。支持的和开放的持续沟通可以增强团队内部的人际效能,团队成员可以更有效地共享知识、经验,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团队更有效地增长知识,提高团队潜能。

3、团队成员良好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协作意识 。在高绩效的团队里,每一个团队成员基本上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因此必然要求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确保能够独立承担团队任务中的某一部分具体工作,从而确保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保证团队整体工作顺利完成。从另一方面来看,团队成员在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那部分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相互协作,通过在工作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发现问题,彼此相互促进,不断改善团队整体的工作质量。同时也确保每个团队成员的努力方向与团队整体工作目标相一致。

4、团队成员的高水平参与和相互学习 。 团队成员的高水平参与是决定团队绩效的重要变量。因此,高绩效的团队在团队决策、问题解决过程中应尽量让所有团队成员参与,而不是由一个或一些较强的成员或管理者操控。此外,在一些团队中如果有一个唱反调的成员,对子高绩效团队的建立、维持、发展都是有裨益的。同时,在高绩效的团队里,团队成员应具有很强的相互学习能力,善于从他人身上发现对提升自身能力有利的因素,不断提高自己长期的工作能力。而这种相互的学习活动在客观上也提高了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可以带来积极的回报。

三、如何创建高绩效团队

1、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和有效的团队领导者 。 合适的团队成员对于高绩效团队的建立、维持、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团队成员选择的适当,团队才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合适团队成员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选择团队成员除了专业技能的考核外,要特别注重个人在团队中的合群表现和人格倾向。要考核其是否能在刚组建的团队中,发挥利他、合作、诚信、专注与开放的团队协作精神。二是要注重选择敢于创新、善于学习的人员,以发挥团队成员的应有潜能,提升团队的竞争力。三是重视人员的合理配置。团队成员在共同的目标、兴趣和心理相容的前提下,其专业、技能、性格、资历的构成晕好是异质的,这样会兼顾多种专业领域、多方面技能和具有相互关注、尊重的互补基础。而有效的团队领导者是那些能在关键时刻为团队指明前途所在,让团队跟随自己共同度过最艰难时期的领导者。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CA的总裁王嘉廉说过这样一段话:“身处信息技术行业,很容易陷入一个圈套:技术通常会引诱其创造者,使他们深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完全忘掉了市场的需求。有许多的企业不乏技术和人才,但是由于经营者糟糕透顶的管理,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可见,技术虽然是推动中小IT企业前进的主动力,但当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面对的更大的将是管理和领导的挑战。

2、建立有效团队激励机制的奖酬系统 。 有效的激励是企业长久保持团队士气的关键。有效激励要求正确地判断团队成员的利益需求,给予团队成员合理的利益补偿。这就要求团队采取的奖酬系统不但要公平、合理,有效激励团队成员,而且要以提高团队凝聚力为目的。首先,团队采取的奖酬方式要把团队的绩效和个人的绩效结合起来,以团队绩效为前提基础,当整个团队完成指定任务后,团队成员的报酬将依个人绩效而同比增加。其次,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以物质激励为基础,但要慎用、少用,更加强调精神层面的激励,而最有效的精神激励就是对人真诚的尊重和信任,对成绩及时有效的肯定,增强团队成员的成就感,这一点对于IT业中自我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强烈的员工来讲尤其重要。第三,要把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结合起来,以工资、福利,奖金等这些从生产劳动和工作之外所获得的报酬为基础,更强调团队成员从企业生产劳动和工作过程本身所获得的收益,如: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工作、个人成长和发展机会、能够参与决策和管理、弹性的工作时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显然,

IT业员工对后者会更加重视,其激励力也会更大。

篇11

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篮球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育的时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模仿能力均比较强,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关键阶段。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初中篮球训练中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问题做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 初中篮球训练中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在初中篮球训练中,针对学生的篮球意识进行培养时,主要涉及篮球技战术的目的性意识,判断意识,行动的灵活性、合理性、隐蔽性意识,配合的团队性意识以及观察意识几点,因此,以下也将对这几个方面对初中篮球训练中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作简要的分析:

(一) 篮球技战术的目的性意识

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队员所做出的所有的技术动作,所运用的所有战术配合都是有特定的目的的,为了实现本团队的目的,队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头脑清醒,目的明确,尽可能的让自己所做出的任何技术动作,都能够有助于本队战术意图的实现,这也就是所谓的篮球技战术的目的性意识。

(二) 判断意识

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正确的判断是队员采取正确的行动的基础和前提。根据赛场的形式及时的做出准确的、科学的判断是队员在接受赛场信息后进行思维处理的重要过程,也是现代篮球意识的关键性的内容。

(三) 行动的灵活性、隐蔽性、合理性意识

队员在赛场上所采取的行动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要保证行动的灵活性、隐蔽性和合理性。其中动作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很好理解,而合理性则主要指的是队员所选用的动作是否合理、队员之间的配合是否默契以及攻防时机的选择是否恰当三个问题。而在篮球比赛中要做到行动的灵活、隐蔽、合理的关键,就是队员是否具备行动灵活性、隐蔽性、合理性的意识。

(四) 配合的团队性意识

集体性是篮球运动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在篮球比赛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无论是进攻和防守,都需要全团的积极配合、互相协助,只有互相之间同心协力,才能顺利高效的完成战术配合,并为个人能力的发挥争取更多的机会,因此,在篮球意识中,配合的团队性意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五) 观察意识

在篮球运动中,队员观察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对比赛形式判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进而影响到其所采取的行动是否合理有效,由此可知,观察意识同样是现代篮球意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

二、 初中篮球训练中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建议

(一) 重视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智力训练

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应的智力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篮球运动的运动特征和发展规律,为学生篮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初中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篮球意识,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智力训练,认真对待篮球教学中的理论内容,并通过智力训练尽可能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各种篮球战术的意义,以促进学生篮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二) 重视技战术训练中篮球意识训练内容的渗透

在篮球技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巧妙的渗透篮球意识训练的内容,能够将“学、练”结合起来,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而有效的提升训练的质量和成效。其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篮球技术动作的过程就是意识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体育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篮球技术训练,通过多种基本技术动作的灵活组合,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技术动作教学中科学适当的讲解和引导来培养学生的技术动作的目的性意识。

而在篮球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篮球意识训练内容的渗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战术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任何篮球战术都有一定的结构特点和配合规律,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战术配合的规律,才能形成默契的配合意识,所形成的配合意识才能够更清晰、更牢固,因此,在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是十分有效的;其次,通过战术的运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战术训练的过程战术运用的是否合理是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密不可分的,而体育任课教师正好也可借助于不同的战术在训练中的运用和变化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在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行动灵活性、隐蔽性和合理性的意识。在篮球战术配合的过程中,离不开综合多变的进攻防守体系,如何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做出灵活、隐蔽、合理的行动,即是战术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篮球意识训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篮球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可将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

(三) 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训练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篮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时一日之功,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篮球意识,体育任课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和研究各种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科学组织适宜的训练内容,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基本理念、关键问题,以促进学生篮球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篇12

1 建筑工程不同现场管理模式的特征

建筑工程不同的现场管理模式,产生效益的方法各不相同,而且效益水平的高低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如下:

(1)指挥部管理模式的

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大跨度“扁平组织”管理,对于管理层次要求不高,能够缩小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信息的纵向传递,而且不需要高昂的管理费用。也就是说,这种模式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为可观的效益,高效率的利益是该模式追求的最大目标。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尤其是在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繁冗的行政手续和重叠的行政机构,严重制约效益获取的速度,为此采用指挥部管理模式,对各个部门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工作流程体系的盘活,具有耐人寻味的促进作用。

(2)项目代价模式

建筑工程通常涉及到三种收益,分别为派驻团队基本管理费用、委托开发管理费用、项目业绩奖励。第一种收益是负责工程建设的企业,根据所委托港口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对工程的开发计划进行拟定,然后派驻一定数量的管理团队,以包干制的方式约定工资、保险、福利等基本管理费用,列支于项目工程。第二种收益是根据工程的类型和收益总额等,确定具体的委托开发管理费用。第三种收益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譬如结合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关键工程的质量等,协商确定项目建设的业绩奖励,通常以分批的方式支付。

(3)建设集团模式

所谓的建设集团模式,是政府独资背景下,组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建设集团,这些集团通过高水准的管理,科学组合整个工程的投资资金,利用最少的投资成本,追求最大的工程效益,这种模式类似于我们常见的建设管理一体化模式,对于工程综合效益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2 建筑工程不同现场管理模式的效益获取

工程在采取不同管理模式的时候,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确定利益的获取目标方法,进而通过管理的细节,逐步实现工程的效益。

(1)指挥部管理模式下的效益获取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超大规模的工程项目,采用这种模式需要组建具有全权指挥权力的精干型工程指挥队伍,尤其是是涉及到工程审批手续的工程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指挥部第一时间解决。一方面需要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采用集中、统一、协调、分工的管理方式,由各个职能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指挥部连接各个部门的管理服务优势,有机协调工程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之间的工作,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快速促进工程效益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工程管理机制的健全,需要尽快建立一套衔接紧密、健全的封闭式管理机制,分别为决策机制、服务机制、监督机制,决策机制是通过指挥部的日常会议和临时会议,对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协调,并制定解决的具体办法;服务机制则是在日常工作当中,由工程管理办公室牵头,协调决策和服务对象的利益;监督机制是根据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的廉政情况,实现同步预防的工程管理,是确保工程效益不会受损的有效方式。

(2)项目代建管理模式下的效益获取

项目代建管理模式,指的是工程项目委托代建工程全权建设,通过于合作对象的对接,将工程的所有资金承担责任转移到对方身上,而工程的建设单位,同步承担所有的建设任务,这种方式类似于总承包方式,主要根据工程委托单位的具体施工管理要求,并结合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对整个工程施工的效益进行控制。在管理的过程中,委托单位需要筹集项目开发的所有建设资金,并控制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投资权、决策权、监督权、建议权、知情权等,同时享有工程投资后所获得的收益和承担项目投资的效益风险,具体来说,就是工程投资建设的成功,所获得的收益全部归属于委托单位,而工程投资建设失败,不能够获取预期的效益,该风险同样需要委托单位承担。项目代建管理模式要求工程的业主单位,组建项目现场管理的团队,通常是由项目总经理主抓工程建设,同时由业主单位派遣专业的施工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根据合同的规定和工程董事会的授权,形成整个港口工程建设运行的管理权力,并履行规定的义务,为工程效益水平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现场管理环境。

(3)建设集团模式下的效益获取

这种模式的工程现场管理,首先需要获得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并授权工程的管理,此时通常需要结合工程的建设目标,结合当地经济对该工程的预期效益,确定具体的投资方案,其中包括工程的投资和融资管理工作,主要由建设集团负责,以及其他建设管理工作,也需要建设集团一手操办。这种模式的现场管理,需要建立具体的投资控制方案,在了解工程施工分部工程所需资金数额的基础上,投入足够的资金,并争取通过工程的建设,获取预期的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集团在现场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履行企业的职责,并接受其他单位的监督管理。也就是说,建设集团模式的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指挥混乱的管理情况,以及避免工程业绩的片面追求,对于整个工程的科学化管理,具有很大的帮助,是目前常见的工程现场管理模式之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模式,常见的有指挥部管理模式、项目代建模式、建设集团模式三种,不同的模式,产生效益的方法各不相同,而且效益水平的高低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譬如指挥部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为可观的效益,高效率的利益是该模式追求的最大目标。为了获取不同现场管理模式下的效益,工程在采取不同管理模式的时候,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组建具有全权指挥权力的精干型工程指挥队伍,明确利益的获取目标方法,结合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对整个工程施工的效益进行控制,进而通过管理的细节,逐步实现工程的效益。

参考文献

篇13

(一)现代项目管理的内涵与特征。现代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横跨某一组织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构成临时性组织,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控制,用规范化、全过程的管理流程来完成目标。质量、进度、成本是项目管理活动的三大目标。目的性、生命周期性、复杂性、使用众多的资源是项目管理活动的四个基本特征。

(二)现代项目管理的主要理论体系和发展趋势。现代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管理学科,主要有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简称PMI)和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简称IPMA)。二者都致力于推广现代项目管理。并提供专业资质认证。目前现代项目管理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特征。

20世纪60年代初期,华罗庚在我国推广“统筹法”。2001年5月我国正式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

二、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的特征分析

(一)四级考试具有项目的目的性特征。四级考试实质是向考生提供一种独特的服务,最终目的是安全举行考试,所以四级考试符合项目管理的目的性特征,

(二)四级考试具有项目的生命周期性特征。考试要在指定的日期举行,具有时间的约束性。并且考试工作经历了启动、规划、实施和收尾等阶段,具有项目生命周期的规律。

(三)四级考试具有项目的复杂性特征。组织考试要横跨学校各教学、行政、党政、教辅等几十个职能部门,将不同专业背景和年龄阶段的教职工融合在一个组织内管理,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同时还要在时间进度、技术功效和成本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可见其复杂。

(四)四级考试要使用众多的资源。四级考试的全过程要使用学校众多的教学资源。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考生数21000多人,参与的教职工1100多名,还使用教室、礼堂、办公室、放音设备、计算机、车辆等众多学校资源。

以上分析可以理论的判定:四级考试与项目管理的特征具有一致性,高等学校的四级考试理论上可以运用项目管理方法。

三、项目管理理论在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管理中的实施

(一)确定四级考试的矩阵型组织。四级考试采用的是项目的矩阵型组织结构,它能把学校职能部门的组织特点与四级考试项目的组织优点有机的联系起来,将考试项目的工作目标与学校原有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起来,考试项目就能通过合理渠道招募教工为考试服务。考试得到各部门的专业化支持。

(二)选拔四级考试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应承担的工作职责是:对外语考试中需要横跨教学单位、行政部门、党政部门、教学辅助部门、后勤部门的考试工作内容进行协调和整合,并制定考试计划、控制进程和检查质量;在项目内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代表项目团队与省考试办公室、校长、各教学部门、各职能部处、考生进行沟通。

(三)组建四级考试项目团队。四级考试项目团队的人员招募应考虑工作性质、各部门职能和个体综合素质。从团队工作任务角度,应招募考务、放音、巡考、试卷保管、治安、教室管理、学籍处理、医疗、运输等人员。从部门职能角度。应从教学单位、听力设备主管单位、保密机构、学生处、校办、纪委、监察处、保卫处、后勤处、医院等部门招募。从个体综合素质角度。应招募组织纪律性强、有强烈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考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教工。

(四)细化四级考试项目的管理职能。

1 范围管理职能。范围管理就是为了完成四级考试而确定的工作边界。为此设计了工作范围表格,主要栏目有;考试名称、时间、项目经理、考试简述、考试可交付最终成果总述、决定考试成功的因素说明、制约考试的因素说明、考试的不确定因素说明、考试成本效益分析、编写者、审核者、批准者等。

2 进度管理。四级考试必须按期完成,否则就是重大教学事故。所以四级考试中时间是主要的约束条件。而进度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考试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进度管理包括:考试工作顺序的管理;考试各环节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及相互衔接时间安排。通过进度管理可以使考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考试项目进度管理采用的是甘特图的编制方法,并制成了工作进度计划分配表(见表1):

3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考试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完成任务。影响考试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考试程序的科学性、考试数据的准确性、考试设施的完好率、考试的人员挑选和培训、能源的保障、考试环境的净化。质量控制采用的是检查方法、测试方法和统计抽样方法。

4 沟通管理。沟通管理就是为了确保及时正确地生成、收集、、存储考试信息,在考试过程中与省考试办公室、学校领导、教学单位、各职能部门、考生的沟通是制订计划和正确决策的基础,也是建设良好考试环境的方法。为此,需要制定周密的沟通计划,确定需要沟通的人员、内容、方式、地点、时间、效果等等信息。并编制了《考试信息通联络表》(见表2):

5 违纪管理。学生违纪管理是考试独有的管理职能,其宗旨是防患于未然。所以违纪管理要贯穿考试整个过程,包括报名资格的审核,考生本人采集照片,考前诚信教育,监考教师工作规范、巡考工作职责、入场前核查,签《诚信考试承诺书》,设计违纪的标准处理程序和违纪文件格式等(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