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儿童发展心理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儿童发展心理学

篇1

Key words: peer relations;friendship quality;social self-perception;loneliness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104-02

1研究目的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同伴关系都是儿童社会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是每一位儿童青少年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的状况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在孤独感领域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不平衡,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比较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间的相关关系,最终为缓解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增加在孤独感研究领域中对儿童的探索和研究。

2研究设计

同伴关系作为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四个水平:个体特征水平、人际交互水平、双向关系水平和群体水平。

本研究选择了同伴关系水平中的双向关系水平和个体特征水平作为考察同伴关系的指标。友谊质量处于双向关系水平,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社交自我知觉处于个体水平,是对自己社交状况的主观评价。

3研究过程

3.1 被试在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各平行班级中分别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在每个班级中按照同学成绩的上、中、下水平,在各水平中随机选取11人,即每个班级抽取33人,每个年级选取一个班级,共99人。发放问卷99份,施测后得到有效问卷97份。其中四年级33人,五年级33人,六年级31人;男生48人,女生49人(见表1)。

3.2 研究工具

3.2.1 儿童孤独量表

Asher等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3.2.2 儿童自我知觉量表

PCSC量表(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是Harter 1982年编制的儿童自我知觉问卷。

3.2.3 友谊质量问卷

采用《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的简表,共l8个项目,原量表有40个项目 。

3.3 施测程序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老师做主试,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由主试讲明要求,解释指导语,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以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问卷。

3.4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4研究结果

4.1 儿童孤独感的整体分布儿童孤独感问卷每个项目按照五级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从1-5分,这样16个题目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为16分,分数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强烈。本次调查结果见表2和图1。

由图1可见,较多的儿童集中在分数低的一端,即体验到较低孤独感的儿童比较多。按照Asher的分类方法,现将所得孤独分数标准化,据Z分数将儿童分为三类:高孤独型(Z>1),一般孤独型(-1≤Z≤1),低孤独型(Z2,表明儿童具有严重的孤独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验到低孤独感型儿童占13.4%;一般孤独型儿童占73.2%;高孤独型儿童占13.4%;3%的小学儿童体验到严重的孤独感。此结果与Asher和我国学者邹泓调查结果相近。

4.2 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见表3)表明: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0.66,p=0.511>0.05),也就是说,男女生之间孤独感体验差异不大。

研究结果(表4)显示,儿童孤独感不存在年级差异(F=1.403,P=0.251>0.05)。

4.3 友谊质量的整体分布《友谊质量问卷》共18个项目,评价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包括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这6个友谊维度,该量表为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将冲突与背叛的项目反向记分后,再将l8个项目相加得到友谊质量总分,分数越高则友谊质量越好。本次调查结果见表5:

4.4 儿童友谊质量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见表6):在友谊质量的亲密与袒露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的亲密与袒露程度要高于男生。男女生的友谊质量总分也差异显著,表现为女生的友谊质量要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维度上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见表7),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5 儿童自我知觉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社交自我知觉是选用《儿童自我知觉量表》中的一个维度,该量表为4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4分,计算该维度所有项目的总分,得到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分。社交自我知觉分越高则社交自我知觉水平越高。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8)男女生社交自我知觉差异不显著(T=1.580,p=0.117>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9)社交自我知觉的年级差异不显著(F=2.209,p=0.116>0.05)。

5结论

①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交自我知觉较高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较低。②积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友谊质量越高则其体验到的孤独感越低。③儿童社交自我知觉这一主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比友谊质量这一客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更显著。④社交自我知觉除了与友谊质量的消极维度(冲突背叛)不存在显著相关外,与其他所有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和友谊质量的积极维度为显著正相关,而与孤独感则为显著负相关。⑤友谊质量的亲密袒露维度得分以及友谊质量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亲密袒露程度和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⑥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处于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08-120.

篇2

一、引言

心理学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曾经长期集中在“儿童如何认识外部物理世界”的探讨上,如研究儿童关于客体、时间、空间、因果推理等概念的发生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如何认识心理世界”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研究儿童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从而开辟了“儿童心理理论”这一研究领域。〔1〕随着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心理理论逐渐成为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热门话题,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当前,不仅仅是发展心理学家,哲学、精神病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也都对研究儿童心理理论产生兴趣。

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需要儿童经历复杂的认知判断过程,拥有较为高级的认知能力。因为在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儿童不仅仅需要了解自己,而且必须发展对他人角色、性格和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最初表现就是从视觉等角度了解父母、同伴与自己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儿童心理理论是联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往的重要桥梁,对于儿童今后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极为重要。〔2〕

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是心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属于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领域,即具有领域特殊性,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理论论、模块论和拟化论等(Carruthers & Smith,1996; Flavell & Miller,1998; Gopnik & Wellman,1994; Moore,1996);〔3〕另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可以像一般的认知能力一样去解释,如执行功能、心理表征等(Carlson,Mandell&Williams,2004)。〔4〕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研究,迄今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设,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作为特定领域能力的儿童心理理论

一部分研究者将心理理论能力视为一种独立于其他发展领域的特定能力,认为其发展特征具有领域特殊性。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机制,研究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

1.理论的理论(Theory Theory)

这一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我们关于心理的知识包含的不是实际的科学理论,而是某种日常的“框架”或“基础的”理论。研究者发现,儿童心理理论向成人发展的过程大致有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大约2岁时,儿童获得某种“愿望心理学”理论,以愿望来解释行为;其次是大约3岁时,儿童获得“愿望―信念心理学”理论,开始有了信念和想法,但是仍然以愿望来解释行为,信念只是处于辅助地位;最后一个阶段是大约4岁时,儿童获得类似于成人的“信念―愿望心理学”理论,由自身的想法和信念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在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过程中,经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方式类似于皮亚杰的平衡化作用机制,即经验引发不平衡并由此达成某种新的较高的平衡状态(形成新的心理理论)。

2.模块理论(Modularity Theory)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 A.M.。他的许多研究是在自闭症儿童中进行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三个特殊领域模块化机制的连续神经成熟而获得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必需的。这三个机制分别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 of Body mechanism,ToBM)和两个心理理论机制(Theory of Mind mechanism,ToMM)。其中ToBM发展于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早期;ToMM1在第一年后期起作用,ToMM2在第二年开始发展。这些机制的发展决定了儿童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3.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ies)

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对心理活动情境的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不断发展,逐渐获得系统的心理理论知识。

4.拟化理论(Simulation Theory)

这一理论由Harris等研究者提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并不赞同理论论,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认识并不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具有某种内省性觉知,能够通过一种角色拟化过程来推论他人的心理状态,即儿童可以通过想象和在心理上拟化其他人所处的情境来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儿童发展的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越来越准确的拟化能力。尽管人们在预测和解释行为时求助于理论,但心理拟化理论在社会认知和技能获得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不同理论的倡导者不乏支持自己观点及反对其他理论的依据,而不同的理论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开展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虽然理论论仍是当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但是无论哪种理论都只是解释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我们在解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时需要选择各种观点的合理成分,以便对实际的情况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三、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心理理论

另一种观点将心理理论视为一种认知能力,并从执行功能和心理表征等方面对其发展机制进行研究。

1.执行功能和抑制性控制的研究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结构,指那些对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各种操作过程,例如自我调节、认知的灵活性、反应抑制、计划等等。它主要包括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以及认知转换三个要素。其中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 control)作为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Hughes,1998)。〔5〕

由于学前期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而以抑制性控制为核心的执行功能近年来被认定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研究学前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的发展及其特征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抑制性控制是指在完成某项认知任务、达到认知表征目标时,对无关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进行控制的能力。抑制性控制在决定多种心理过程如何协同工作以成功完成一项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执行功能的发展有助于解释个体的认知能力(智力、注意、记忆、阅读理解)和个体在多种皮亚杰式任务上的表现。此外,它也涉及儿童情绪、道德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根据执行功能研究者的观点,抑制性控制可能从两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产生影响,即:影响心理理论的发生或者影响心理理论的表达。因此关于抑制性控制的理论又可以分为发生说(emergence account)和表达说(expression account)两种观点。

发生说认为,儿童在能够建构复杂的心理概念之前,首先要具有一定水平的执行功能。如果没有使自己从当前刺激中分离出来的能力的话,儿童是不能在这个当前刺激的表征水平上作出反应的。因此,根据发生说的观点,儿童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获得某些关键性概念,进而顺利完成心理理论任务。

而表达说则认为,儿童已经拥有某些关键性的概念,只是在心理理论任务中不能正确地将它们表达出来,因为他们不能抑制关于事件真实状态的认知。许多心理理论任务的完成需要儿童克服具有优势反应倾向或习惯性倾向的认知活动,避免说出事件的真实情况。而这些都需要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完成。根据表达说的观点,儿童在错误信念、外表与事实、欺骗等心理理论任务的标准测量中失败,可能不是因为纯粹缺乏某种概念,而是在将这些概念性知识成功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已有的心理理论才能正确地表达出来(魏勇刚,2004)。〔6〕

心理理论研究者之所以认为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相关,主要因为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1)两者的发展关键期相近。学前期既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期。(2)来自脑成像研究的证据。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最初源于神经心理学研究中对前额叶损伤病人的分析;而前额叶也是控制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3)来自自闭症患者的证据。大量研究表明了自闭症与心理理论发展相关,而自闭症患者在诸如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等经典的执行功能任务中也表现出异常。(4)根据执行功能的表达说,成功完成心理理论任务可能需要得到发展得很好的抑制的协助(Carlson,1998;Russell,1994)。〔7〕

近几年来,研究者运用各种心理理论任务和抑制性控制任务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尚无定论。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种解释,可以概括为四种观点(Perner & Lang,2002)〔8〕:(1)心理理论能力是执行功能的先决条件。(2)执行功能是心理理论能力的先决条件。(3)心理理论能力与执行功能有某些共同的心理成分,两者并行发展。(4)心理理论能力作为执行功能的一个整合部分,后者包含前者。

2.抑制性控制的生理基础研究

抑制性控制的重要发展期是人生的前六年,而3~6岁是其发生显著性变化的时期。来自生理和行为发展两方面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对脑损伤成人患者的研究表明,大脑前额叶(frontal lobes)是参与抑制过程和更普遍意义上的执行功能的重要生理基础。另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前额叶损伤导致抑制发展的停滞和缺损(Dennis,1991)。尽管在婴儿期前额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4~7岁之间它经历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发展冲刺期(Luria,1973;Thatcher,1992)。因此,抑制性控制发展的迟缓,很可能与前额叶皮质成熟较晚有关(Stuss,1992)。抑制性控制功能获得显著发展是在学前期。在这一时期,当一项任务要求儿童延迟作出某种反应时,他们开始能够按要求压制自己对某些事物不作出反应(Diamond & Taylor,1996;Gerstade,et al,1994)。

3.抑制性控制研究的几种范式

目前,用来评估学前期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发展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手游戏(hand game)范式。首先,让儿童重复实验者演示的两种手势(如握拳或平伸手掌),即“拳、拳―掌、掌”,然后要求儿童做与实验者相反的手势,即“拳、掌―掌、拳”。

白天黑夜任务(the day-night stroop task)范式。当呈现画有月亮的黑夜图片时,儿童得说“白天”,当呈现明亮的、阳光普照的图片时,儿童得说“黑夜”。

形状任务(shape stroop)范式。五种不同大小的卡片交叉放置,让儿童把其中的小卡片一一指出来。

卡片排列(card sorting)任务范式。让儿童先按一个维度(如形状)对一系列卡片进行排序,再按另一个不同的维度(如颜色)对同一批卡片进行排序。

耳语(whisper)任务范式。要求儿童自愿地低声说出10个卡通形象的名字(王江洋,2003)。〔9〕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对心理理论发展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其发展机制的研究,研究者均认为学前期是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其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加以落实,将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心理科学,2000,(23):399-403.

〔2〕〔8〕PERNER J,LANG B,KLOO D.Theory of mind and self-control:More than a common problem of inhibition〔J〕.Child Development,2002,73:752-767.

〔3〕LILLARD AS. Ethnopsychologies: Cultural variations in thoeries of mind〔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3(1):3-32.

〔4〕CARLSON S M,MANDELL D J,WILLIAMS L.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ory of mind:Stability and prediction from ages 2 to 3〔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4,40(6):1105-1122.

〔5〕HUGHES C.Executive function in preschoolers: Links with theory of mind and verbal ability〔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16):233-253.

篇3

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着儿童去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者不去做某种行为。比如,在孩子愉快情绪下,他们愿意学习,做什么事情都积极。情绪不好时,则不愿意学习,活动也不积极。孩子要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这个老师说的话就特别爱听,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愿意学她教的所有东西;要是不喜欢一个老师,她说的什么话都不爱听,叫干什么偏不干,叫别干的偏干,而这个老师来教任何东西的时候要么不认真,或者做小动作、眼睛看别处。幼儿喜欢画画时,拿起笔来就画,画个没完;不想画的时候,怎么让他画他都不愿意画。我们班就有个孩子叫顺顺,平时对画画挺感兴趣的,有一天他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情绪就不太好,我早上有节美术活动,活动的时候顺顺就很不愿意动笔,“美丽的春天”的主题画画了几笔就不想画了,我启发他说:“你想想,春天万物复苏,可以画一棵小树呀!”结果他说:“还没长出来呢”,我又说:“那你画个小朋友吧”,他说:“他们都不爱在这里玩。”正向人们常说的:“孩子是凭兴趣做事”“儿童是情绪的俘虏”。“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干”,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极大。情绪直接支配和左右着儿童的行为。

二、情绪情感推动、组织儿童的认知活动

儿童的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无意性的特点。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受情绪影响制约非常大。例如,孩子喜欢憨厚、滑稽的相貌,如小猴子就很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孩子特别爱看;但是他们一般不喜欢犀牛等这种动物,它们不太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与儿童愉快情绪相联系的人和物也是这样,如生日蛋糕、小熊打鼓等,与之有关的事物,孩子就很容易记住,而且保持很久,不太容易混淆。但是如果生活中孩子父母或是家长要问:“妈妈买了3个苹果,爸爸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有的孩子就不去回答这个问题,而有可能说:“那爸爸怎么吃了这么多呀?”这就是情绪在其中的作用。

有不少心理学家做了情绪对认知作用的实验研究,都证明了情绪对认知的组织、影响作用。例如,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孩子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用示范法让幼儿掌握“你”字不成功,而用情绪激动法却容易成功,比如,我有一天问儿子:“这个糖是谁送你的呀?”儿子说:“阿姨送你的。”我马上又说:“啊,送给我的呀。”随即拿走了,这时儿子马上激动了起来,立即叫道:“是送给我的。”此时他对“你”“我”二字十分注意了。

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做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具有显著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1.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当这种不稳定状态游离到兴趣一端时,激发儿童探究活动;当游离到惧怕一端时,则引起逃避反应。

2.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积极情绪起推动、促进的作用,而消极情绪起破坏、干扰的作用。

3.同一情绪在不同强度水平时对智力操作效果的影响也不同。过低或过强的情绪水平不如适中的情绪状态,后者才能导致最佳的操作效果。

4.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之间成倒U字型,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好。

5.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成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操作效果随其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总之,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水平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着不同程度的推进或破坏作用,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

三、情绪情感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外部表现,也就是表情,他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幼儿与人的交往中,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是以表情作为交际的工具,它和语言一起共同实现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间的社会往。婴幼儿对他人的提问、要求或者意愿、反应,常常不用语言,而是用一定的表情代替,或者是用表情来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达。

四、情绪情感影响儿童个性形成

儿童情绪情感对其个性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个性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儿童情绪情感对其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在生命的前几年中,在于不同人、不同事物的较长期的接触中,由于成人对其的不同态度、方式,孩子逐渐形成了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如我们班中就有两个很明显的孩子――娇娇和乐乐,娇娇的爸爸妈妈都是做生意的,由于工作很忙常常对孩子的关心少一些,就连开家长会有时候也是忙得没时间来;而乐乐的爸爸妈妈从乐乐小的时候就常常看很多的育儿知识,他们知道成人对孩子经常关心。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对孩子的个性形成有很关键的作用,他们总是每天抽时间给孩子讲故事、周末一起带孩子去玩等。所以两个孩子在幼儿园的情绪反差就很大,娇娇常常是不说话、老师上课时也是心不在焉、不太爱和其他的孩子交流,而乐乐自信、乐观、爱交朋友、喜欢和老师说这说那。所以成人经常对孩子关心、,总是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使孩子与其共处时总是引起良好的情绪反应;而另一些成人对孩子过多斥责或忽视、冷漠,使孩子的合理精神需要总是得不到满足,孩子与其在一起总是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久而久之,儿童便对这些不同的成人形成不同的情感态度。其次,儿童由于经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复体验同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便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稳定的情绪特征,而情绪特征正式个性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4

1 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

津巴多是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曾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的时间心理学理论在时间心理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贡献。在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上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时间观,积极的时间观和消极的时间观,依此作者创建了津巴多时间观念量表(ZTPI),运用此量表可以测出被试在六个维度的得分,以此判断被试的时间观念。

书中引用众所周知的童话故事,开启了人们对时间的思考,例如丑小鸭的故事,小时候丑陋的外表却经过时间不经意的操纵变成了美丽的天鹅;灰姑娘的故事里,她由魔法变来的漂亮礼服和马车却在午夜变回乌有。我们曾经只注意了故事的戏剧性,却忽略了时间的造化。

我们看似无限珍惜却又总是忽视的时间,在形成我们特有的时间观后,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

1.1 过去时间观

在对过去的阐述中,津巴多指出,过去发生的事在我们的记忆中并不是被完整记录下来的,它会因为我们的思想、态度而在记忆中发生变形,因此他说“你对已发生的时间的态度比事件本身对你的影响大。”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经历着积极和消极的事件,因此,大多数人对过去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态度。

具有消极的过去时间观的人会带着过往痛苦的眼光去看当下的生活、看未来的生命,于是天空都被抹上一片灰色。这类人的行为特征会更多焦虑、更易发脾气、抑郁,更少锻炼,缺乏自控力、自觉性、自信心、缺少幸福感。他们对过去的态度总是倾向于痛苦的重现,对过去失败的遗憾和抱怨。而具有积极的过去时间观的人在行为特征方面则表现出更健康、更成功的行为方式。他们对过去的态度是美好的,怀念的,觉得过去的经历大部分是快乐的,回忆过去总是让人心情愉悦,心怀感念。

因此津巴多指出,要培养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过去发生的事,去过就像一盏引导我们前行的灯,为我们积累经验。用乐观的精神去重建对过去的认识,可以放飞自己去追逐现在与未来的美好。同时,不要沉溺于过去,要带着积极的态度去结交新朋友、尝试新事物。

1.2 现在时间观

现在时间观导向分三种,现在享乐主义者、现在宿命主义者和现在整体论者。

现在享乐主义者喜欢所有令其愉快的事,而逃避所有痛苦的事。而且他们是主动寻求享乐,追寻新鲜刺激的事物。这种人充满创造力但经常从事危险性的活动,如吸毒赌博等。他们的行为特征是较少考虑未来后果,较少自控,较多精力、创新、愉悦。

现在宿命主义者一般认为命不由己,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现实的命运。他们较少开放、较少考虑未来,较少愉悦。

整体论者完全地关注于现在,既不是过去的努力,也不是未来的手段,现在既是你的意义。

津巴多指出,现在时间导向也是好坏参半的,享受现在对于提高对生活的积极感受是有帮助的,但过分沉溺于现在也会让你迷失而错过生命中更多的美好。

1.3 未来时间观

在未来时间观测试量表得分高的人是未来时间导向者,这类人通常来自稳定的家庭和社会,受过教育,有工作。未来导向的人生活得更健康,他们会为了将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而努力健身,吃健康食品,定期体检,及时缓解压力。他们更倾向于制定计划,规划未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认真工作,守时进取,认为成功是一步步努力实现的。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挫折后重拾信心,不放弃希望。

但过分专注于未来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过于执着于追求未来的成功会给个体造成很大压力,比如对浪费时间产生罪恶感,每天总是行色匆匆,追求高效率,变得焦虑、易怒。同时,有些人会愿意放弃娱乐时间、和家人朋友欢聚的机会,有时甚至牺牲家庭、朋友、个人爱好而一味追求事业的成功。

1.4 超未来时间观

除了上述三种普遍的时间观外,还有一种超未来时间观。对于这类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脱离现世的后世。很多理论分析这与宗教有关,津巴多也认为这与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有关,但更复杂。超未来时间观者大多具有淡薄的过去时间观,宿命主义现在时间观,和消极的未来时间观。

综上所述,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为我们展开了不同时间观念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各类时间导向者的行为特征。他以此帮助我们分析自己的时间观,并通过调整使之更利于我们的心理发展。

2 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和相关理论

很多心理学家都对人类认知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观点,如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对世界各国心理学发展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结构或图式是其理论的核心,他依据认知图式不断建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从前运算阶段,儿童就开始了用符号表征外部世界,从而开启了对自我之外的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记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逐渐形成积累,有些记忆稍纵即逝,有些长时记忆也将伴随一生。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出现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萌芽。他们越来越多的去思考,为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道德准则,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打基础,积累经验阅历。

还有很多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如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华生、班杜拉的行为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理论等等。随着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确定儿童的发展是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教育所共同影响的。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儿童将外界事物逐渐内化成自身的思维,儿童不是简单的把事物原封不动地刻入自己的世界,而是通过构建的方式,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从而形成独特的认知。外部世界影响着儿童,儿童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构建着对世界的认识。

3 利用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3.1 时间点

从儿童有简单的思维开始,儿童就已经在构建世界了,因此我认为对儿童进行时间观教育是要贯穿于儿童发展各个阶段的。

3.2 构建时间观的顺序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人类自始至终都在平衡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当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占据首要位置的时候,会趋于形成享乐主义,对于儿童而言,世界才刚刚开始展现它的广阔,过去是短暂的经历,很快会被眼前的事物代替,而未来是遥远的、模糊的,只有现在才是真实的。因此,我认为,先要给儿童树立正确的现在时间观,然后是过去时间观,最后是未来时间观。

3.3 如何建立正确的时间观以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首先,建立正确的现在时间观。外部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丰富多彩充满无限新奇的,也是危险的,儿童会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会因为恐惧挫折而停止不前。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现在时间观,让他们充分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积极勇敢地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给与系统性的引导,使兴趣爱好得到积极的发展,成为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手段,但又避免了丧志,由于过分沉迷于某一事物中而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要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对于世界是开放的,包容的,面对困难时有勇气采取积极的解决办法,而不是轻言放弃。

第二,建立积极的过去时间观。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童年时期的记忆会影响儿童的一生,成年后的很多心理问题追其原因都来自儿童期的心理创伤。因此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过去时间就至关重要。

要给儿童创造和谐的稳定的民主的环境,让儿童在愉悦的氛围内探索世界,当儿童遇到挫折时,要给与他们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从困难中找到方法走出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失败的意义。这样可以使儿童建立开阔的心怀,乐观的精神,更友好的人际姿态。

第三,建立良好的未来时间观。帮助儿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制定目标,以及完成目标的计划,目标可以是由多个短期目标组成的长远目标,计划也可以是大框架不变小细节可调整。这样既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完善的人生观,同时又不增加过大的压力。

总之,过去、现在、未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互相制约形成三角形,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要帮助其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其互相促进,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伴随儿童成长乃至影响一生。

篇5

1.1-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视觉生理系统发育不完全,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儿童基本上在出生后三周到一个月,自我意识萌芽,开始逐渐脱离自闭期,但是还没有自我独立的意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不稳定,也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依赖意识比较强。

1-3岁的儿童绘画基本上都是一些弯弯扭扭的曲线,巴赫曼认为,当一个孩子转动、摇摆画笔或者画细线的时候,是在诠释自己的经历,此阶段的孩子还无法区分一些相近的色彩,例如蓝色和绿色,但可以区分一些纯度比较高的色彩,认识色彩的次序依次为红色、绿色、黄色、蓝色。

2.4-6岁

4-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求知欲强,渐渐地也会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情感,研究调查发现,这个阶段的儿童最偏好粉色,其次是红色,再是绿色,红色系的色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颜色,女孩子主要偏好于红色系列的色彩,男孩子的色彩偏好相对于女孩子来说稍微比较平均一点。这时候孩子们也逐渐有了性别之分。

学前儿童色彩心理表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研究表明,从12-18岁年龄段出现的心理问题多数与1-12岁年龄段有直接的关系,医院曾调查研究了600多个3-6岁的儿童,其中有30%儿童患有心理问题,而根据医院接诊情况学龄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较多,占看病总数的80%。

台湾儿童美术教育家林于铃说:”成人心中不快时,常会用语言倾诉,用文字抒发缓解压力,而孩子,没有用精确的语言文字释放情感的能力,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抗议,如果能掌握绘画,可以用绘画涂鸦的方式转移情绪,缓解焦虑。”在绘画过程中,通过色彩可以反映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及时开始开导,及时的关注孩子的内心情绪,对关注孩子生理、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色彩倾向

据调查研究,学前儿童绘画选择的色彩都比较单一,有很多儿童绘画时会很偏爱某一种颜色,当这种颜色有点过于压抑时,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关注儿童的状态。在绘画时,使用的暖色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心理越健康,反之,冷色使用的越多,说明孩子的情绪比较压抑。

2.反复叠加

孩子在成长时,对情绪的控制没有那么稳定,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情绪焦躁,没有耐心就会用很多颜色反复叠加,对情绪的控制水平低的儿童在绘画时趋向于多种颜色,比如说,在画海洋世界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在画海洋的时候会用同一种或者几个相近的颜色,把它涂成渐变的海洋,有的儿童会采用多种颜色,例如,黄色、红色、翠绿色、蓝色、紫色、黑色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前儿童情绪比较强烈,容易焦躁。

影响儿童绘画色彩的因素

1.自身因素

儿童在选择色彩受到绘画当时的心理情绪或者身体不适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就有可能是自身性格因素,在调查的幼儿园中,曾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喜欢紫色 ,草坪,花朵,树叶等等都喜欢画成紫色,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紫色的人创造力和感受力都很优秀,他们崇尚高贵、华丽、浪漫,但感情较为脆弱,大部分缺乏冲劲和勇气,容易沉溺在自恋的状态中,最后调查发现,这位小朋友的母亲很喜欢紫色,家里的布置装修基本偏向于紫色,孩子绘画了很多紫色的东西,表达了对母亲、家庭的依恋,大人要懂得从儿童偏好的色彩中观察他们的内心变化,更要从绘画内容、色调等全方面解读,千万不要凭某一条理论就给孩子下结论。

2.外部因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习惯,孩子也越来越倾向于外界的评价,这些评价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儿童成长时期,他人是无法代替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影响,据上海未成年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吵架的家庭中的孩子所患的心理问题的比例比离婚家庭子女所患心理问题的比例高出10%左右,很多患有抑郁症、焦躁,性格不自信,人际交往有障碍,严重的会患有精神分裂症,婚姻恐惧等等。

在生活中,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更多的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34-03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二、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最后,儿童心理具有差异性。每个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发展的特征都是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儿童在各个年龄段普遍表现出相似的成长特征,但究其身心发展水平,依然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同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个儿童都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条件,这意味着既存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助力,也存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契机。因此,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既保证其心理发展的自由度,也要保证其成长环境的积极性。

三、校园生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由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因素。儿童进入校园后,校园便成为其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校园是儿童最初接受社会化影响的理想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儿童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有计划、有步骤的成长教育。因此,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相对于其他环境因素而言,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中的教学风格、内容等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准。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入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与热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校园风气与氛围等影响儿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学校是儿童心理形成的早期环境,儿童在校园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养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校园风气与氛围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激励全体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学校环境结构的特征会影响到儿童人格的发展,如学校规则、校园气氛、规模大小、教室大小、座位安排、墙壁颜色以及通风条件等,都会影响到儿童心理发展。

再次,教师这一角色对儿童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就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学生具有模仿教师的天性,仿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基础,因此,教师施教的前提便是了解并理解学生。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全面认知是教师与学生发展良好关系的基点。而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则是其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质,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尊重儿童,能够通过语言与动作适当对儿童进行情感的表达,真正关爱并包容儿童,才能够获得儿童的充分信任,以积极的态度融入校园生活;同时,在儿童所处的班级、年级以至校园环境中,要形成民主且平等的氛围,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

最后,与师长及同学的互动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进入校园后,儿童离开了熟悉的家庭,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对象增加、生活范围扩大,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其心理发展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调节自己因陌生带来的不安,自觉维持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在这一时期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的心理状态开始相对稳定,情绪波动变少,部分性格发生改变,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心理变化。尽管儿童的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但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巨大。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校园生活中,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同他人的交往能够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共处,培养合作心理,为今后适应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形成由校长、教导处、辅导员、班主任及所有教师共同组织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既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问题咨询,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所掌握、有所准备,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引入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队伍的理论支撑。既可以将原有的思想品德课与青春期教育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也可以有效利用活动课及各项校园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篇7

在二语习得领域里对动机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当数加拿大著名学者R.C.Gardner和他的同事们。以加拿大学习者法语学习动机研究为基础,Gardner和Smythe提出了一个二语学习社会教育模式,试图解释某些个体差异变量(智力、语言能力、焦虑和动机)在影响二语学能方面的作用。这一模式整合了Carroll模式的几个方面,使lambert提出的理论公式更正式,并得到扩展。自Gardner&Lambert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英语的日渐国际化,Gardner理论中的“综合性动机”这一核心思想受到了挑战。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多元文化逐渐盛行的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目的语社团了。随着移民现象的增多,英语慢慢演变成为一门“世界语言”,说英语的人不再是单纯的“本族语”者了,学习者实际上已经很难找到真正以英语为母语的社团了。英语使用的日益全球化使得传统的融入性动机概念很难再有力地解释许多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动机。研究者(Yashina,2002;Lamb,2004)认为此类学习者的动机已经不再只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目标语群体的兴趣,而是对以英语为共同体的全球性共同体的态度。Ushioda(200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这一全球性共同体并非特定的外部参照群体(externalreferencegroup),而是作为该共同体成员的学习者自身的部分内部表征(internalrepresentation),动机研究者因此有必要重视对学习者自我与认同的研究。这一观点与二语习得投资理论不谋而合,都将二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自我和认同联系起来,为解释全球化背景下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心理学研究中自我理论的发展也为重新解释Gardner(2005)修改的社会教育模式中的融入性和工具性动机提供了有效理论支持。Higgins(1987)和其他心理学研究者(Markus&Nurius,1987;Markus&Ruvolo,1989)强调了未来自我导向的作用,将自我理论同动机研究结合了起来。Higgins进一步将个体的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Dornyei指出融入性动机和内化的工具性动机都可以用理想自我来涵盖,未内化的工具性动机则可以用应该自我来解释。

一、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及其内涵

新千年以来,在梳理本学派传统、借鉴社会文化学派成果的基础上,Dornyei进一步修正和发展心理学派的理论,提出:“我想为二语学习动机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将它与自我和认同的理论联系起来”。这种概念重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外语不仅仅是交际工具或课程内容,也是个人的人格‘核心’的一部分,参与大多数心理活动,并且是个体之认同的重要部分。所以,笔者越来越倾向于从人的角度来研究动机。”Dornyei&Ushioda将自我理论引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中,认为外语学习者的未来自我导向是其动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因为学习者有消除其当前自我与未来自我导向间差距的需要。Dornyei借鉴人格心理学中Higgins的“自我不一致”或“自我导向”理论,来构筑自己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该理论突出了未来自我导向(理想自我、应然性自我)对动机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Dornyei建立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理想二语自我(idealL2self),指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如果我们想成为的理想自我是说某种二语的,理想二语自我就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以缩小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二是应该二语自我(ought-toL2self),指人们相信自己为了避免负面结果的产生而应该具有的那些特征。这一层面较多地与工具型动机,外在动机相对应。三是二语学习经验(L2learningexperience),指与具体学习情境相联系的动机。三组内容共同形成了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解释的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是:“如果熟练使用目标语是学习者理想/应该自我组成部分的话,他就会具有学习目标语的强烈动机,因为学习者有消除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间差距的心理愿望”。Dornyei等人的理论认为当一个人说外语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同的人,而事实上也经常表现的和平时不一样,在Dornyei(2005)的模式中,理想中的语言自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想象中的目的语社团的成员,其心理建构的一部分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说英语的社团,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我们的想象而建立。

根据心理学的自我理论,个体的可能自我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外语学习者的理想和应然性二语自我也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而二语学习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的三组内容都体现出了共同的特性,即强调个体的主动性、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性和心理结构的动态性。近年来的动机实证研究初步证明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有效性,开始用该理论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讨论。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前提是动机过程观,该系统通过现实和可能自我之间的参照

点关系确定了动机行为的起点和终点,推进和完善了二语动机的过程研究模式。该系统理论的组成内容也具有动态性,因此在解释动机发展变化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同时,该理论能够将多种现有动机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具有较强的解释力。Dornyei指出融入性动机和内化的工具性动机都可以用理想二语自我来涵盖,未内化的工具性动机则可以用应然性二语自我来解释;应然性二语自我与外部动机对应,外语学习经历与内在动机存在对应关系。此外,虽然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更倾向于从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寻找动力的源泉,与学习情境相关的动机因素不是该理论关注的重点,但是Gardner社会教育模式中对学习环境的态度与学习者的自我系统也具有密切的联系。

以上的综述表明,Dornyei想要回答在新世纪里,综合型动机的概念由于缺乏目的语言社团而受到的挑战。他认为,学习者通过想象国际化的英语社团,并想要成为其中的一员。“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这个概念想要克服现实社会中缺乏明确的目的语言社团而产生的问题,给动机研究带来新的视野和见解。

二、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缺陷

该理论通过现实和可能自我之间的参照点关系确定了动机状态的起点和终点,推进和完善了二语动机的过程研究模式。对学习者自我认知的关注使得该理论可以相对有效地解释外语学习者动机状态的变化。但是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本身存在不足。该理论源自心理学自我理论。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构成其基本假设中对动机产生的解释。但是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并没有吸收Higgins理论的主体部分,即对消极情感发展和动机消极变化的解释,因此影响了其对行动中阶段动机消极变化和相应消极情感发展的解释力。Gardner(2005)认为理想自我与融入性之间存在联系,但二者并不能完全对等,具有较高融入性倾向的学习者会拥有不同的理想自我,因此理想自我的概念实际上影响了对融入性动机的理解。许宏晨(2009)在对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综述中指出该理论存在四项主要不足:与过程取向动机研究模式的结合存在偏差;内部关系不清;系统内部存在缺陷;实证研究匮乏。而且目前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对现实自我的作用关注不够。虽然该理论的“外语学习经历”内容包括了与学习者当前的学习环境和以往学习经历有关的执行动机因素,可以被视为分别属于当前自我和过去自我的范畴,但是对这些内容在动机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缺少深入细致的讨论。

三、结语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虽然还只是一个稍显粗略的理论框架,却能够解释多种现有动机理论模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为动机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更清晰地提出了外语学习动机的产生机制。尽管这一理论尚在不断完善之中,在动机研究者中对其也存在批评的声音,但它所具有的较强解释力也已经引起了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者的注意。

参考文献:

[1]Dornyei,Z.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In Z.Dornyei & E.Ushioda (Eds.),Motivation,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M].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2009.

[2]Dornyei and Ema Ushioda.Motivation,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M].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09.

[3]Lamb,M.Integrative motiv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J].System,2004,32(1).

[4]Ryan,S.The Ideal L2 Selves of Japanese Learners of English.(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D].University of Nottingham.2008.

[5]高一虹,周燕.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J].外语学刊,2009,(1).

[6]许宏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研究述评[C]//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学研究:第7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9-169.

[7]杨涛,李力.动机过程观、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和动机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the Latest L2 Motivation Theory

DUAN Xiao-lu

篇8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知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第一生产力,然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奠基的小学生时代,不少小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的累积效应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更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 厌恶性反应定势”,一接触学习情境就可能无意识地表现出焦虑、压抑、烦躁甚至恶心等种种不适应的心理、生理反应,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不能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且严重的厌学行为往往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更有甚者会形成学生的不良行为,甚至使学生走向辍学与犯罪的道路。

为何小学生的厌学情绪会如此严重呢?本人随机抽取了10篇维普资讯网上以“小学生厌学原因”为主题的论文,10篇中10篇都是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角度进行调查、分析、思考、研究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和对策,其中将大部分篇目花在社会、家庭上。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厌学的关键在“学”,如果不从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出发,分析课堂、教材、教法上的种种是否与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相吻合,那探讨小学生厌学将失去其本真意义。

一、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根据我国法定入学年龄,大致是指6周岁到12周岁的儿童,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难以长时间关注同一事物,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

2.儿童注意的范围较狭隘,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实验表明,6-12岁儿童只能同时注意到2~3个客体,而成人能同时注意4~6个客体。孩子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3.小学生玩性比较重,热爱游戏,游戏性是他们认知事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将事物游戏化是儿童的一大特点。

4.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转向的时期,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比如在小学初年级的识字阶段,学习简单的词汇,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但到了中高年级,能够不通过图片获得一些较抽象的词语,但往往还是会和具象的东西产生一定联想。

5.小学生模仿性比较强。儿童自一出生起,就开始进行模仿,进入小学阶段,是儿童世界观、学习观、发展观的阶段,这时家长、教师的一举一动,莫不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内部探索

如果不细致的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就难以理解为何有如此之多的儿童产生厌学心理,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学校的、有社会的,还有因自身认识条件造成学习困难的等等。这么多原因中,一定存在着主导原因。

(一)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儿童天性的冲突

在2003年,上海市曾做过一次关于学生学习负担情况的调查,在当时对学生背包进行检查时,6岁孩童的书包里却装着10来本书册,其中学校发下来的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及牛津英语;有音乐、美术课本;还有综合类活动、科技活动、艺术类资料各一本。此外,学校老师又要求家长购买与课本配套的辅导材料。

由此可见,在儿童正是注意力不甚集中,玩性、游戏性最重的阶段,我们的教育却强制要求学生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繁重的学习负担,引起学生的反感、厌倦,也就自然而然了。尊重儿童的天性,古人早就有认识,清代著名学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就这样认为:“大概十五以内,每日间宜取四五时读书,馀可听其散步。”而如今的教育,长时间的学习时间、众多的科目、大量的练习题,强制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嬉戏”就远离了儿童,儿童也就失去了其为儿童的天性。更遑论,如上调查显示,6岁的孩童就要学习如此多内容的,他们如何能同时关注并注意到如此多学科?

诗人不一定会写小说,小说家也不一定能写好诗。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也提到,同样的一个班级的孩子出去游玩,有的学生就会被美丽的大自然所迷住,蓝天、白云、花朵会引起他们的欢呼,而有的孩子就会追问天为什么是蓝的,云朵为什么是白的,花儿为什么是这么红的。可见每个人自小都有自己的天赋倾向。现在的教育却要求李白写《红楼梦》,曹雪芹写《蜀道难》。小小年纪,语数外美术、艺术、科技等等全部要学好,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儿童在某一个方面有所长处,在某些方面是有所不足。而现在要求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求他们全面发展,一旦在某些方面有偏差,都会遭到家长老师的指责,那就导致两方面后果,一有可能儿童可能会顺从家长,将比较多的时间花在成绩比较差的科目,而比较擅长、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科目不能不被限制,导致学生原有天赋发展的科目被压抑;另一方面可能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强制他们学习,会导致他们对整个学习的厌烦,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教育中,学习成绩差的、厌学的,大多数为喜欢调皮捣蛋的。这些学生成绩差,并非他们才智不足,而是儿童天性与现实教育相冲突的结果。

(二)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标准的冲突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诗性的世界,儿童的文化是一种诗性的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进行自由的转换,模糊现实和幻想世界的界限。比如看完《西游记》,很多儿童就认为有一个天庭,人学了“法术”就可以上天入地,他们不会怀疑这些不是真实的,手上拿着一根棍子,就认为“它”就是金箍棒。但在教育中,总是以理性的知识,来改造儿童的认知观,使得儿童的真实观和成人的真实观不断发生碰撞,导致他们认为课堂无趣,学习不好玩,没有吸引力,从而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以现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育为例,要认识一个生字,首先必须花较长的时间认识二十六个字母,学会拼音,然后认识这个字,解释它的意思,有时一词多义,还要在黑板上写下它的各种意思,让学生一一去学、去记。如此枯燥复杂的教学,对于刚入学的孩童,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但实际上,如果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比如教“从”字,是两个人一前一后,再进行表演,以一个学生跟随另一个学生。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遗憾的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已经充斥了整个社会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集体无意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康桥就曾提到,有一次他在观摩一次大型教研活动的观摩课时,发现整堂课:“老师苦心孤诣地构建了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老师、学生的解读深入透彻,其深度让我感觉是以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的研究相接近,人文的教育已经升华到思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样宏大的命题……这还是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吗?……为了课堂的即时精彩,已经越来越脱离小学语文的‘小’,进入了‘大’的境界。”这样脱离了儿童心灵的解读,脱离了儿童认知背景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吸引住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还将导致学生认为学习难、不会学、到学不会,再到不想学。

(三)模仿性的学习和不遵循儿童天性的教法上的冲突

皮亚杰认为处于6-11岁的儿童,尽管他们能形成事物的内在心理特征,还能对这些表象或形象进行心理操作,但是儿童只能对具体事物形成的内在表象或形象进行心理操作。也就是说,尽管他们能推导出一些理论,能明白一点道理,但是这些理论必须是通过具体事物才能得出。因此,他们更习惯于模仿,依据老师家长的所作所为,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以小学时期的写字教育为例,当今小学语文总常见的写字教育就是抄写,认为字能写好,只要不停的进行强化即可,一个字不会写,写十遍二十遍,自然就会写了、也自然写得好了。但实际上,总所周知,在当今中国,大学生乃至研究生博士生字写得很差的比比皆是,这可以看出小学写字教育的失败。这种写字理论失败在认为只要进行无限量的强化,自然就可以达到效果,皮亚杰就认为,认识的发展要发生同化效应,首先在于呈现给个体的信息要有一个心理图式,心理图式和个体信息相符合的时候,个体信息才能适应外部环境。即学生要写好字,首先得有一个比较好的模本,让学生遵循好的模本,以此为标准来模仿,才能写好字。而现在的写字教育就是让学

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少数人才能顺利过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写字范式,写出一笔漂亮的字来,大多数还是淹死在河里。因为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写字范式,一直练不好字,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的字也就这样,怎么练都不会练好的。在传统语文教育里,其实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学生练字,先“描红”、“临摹”,到了一定水平了,才让学生自由写,而现在从一开始就放任自流。

三、结语

教育观上的失误,诱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一想到上学,就会联想到无休止的练习、作业和考试,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已经不是内在的精神需要,不是渴望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提高,而是认为一种负担、压力、恐惧,如此的教育观,和儿童学习观中的好玩、有趣、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大相径庭,导致学生的厌学,不言而喻!

因此,我认为,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在外而在内,不是家庭、社会、学校,而在整个教育观上的失误,教育观上的失误导致对“学”上的处置不当,“学”上的处置不当,导致学生成绩的不理想,成绩的不理想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害怕恐惧,学生的学习的害怕恐惧加剧了学生成绩的不理想,如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导致严重的厌学心理。

参考文献:

[1]司继伟.青少年心理学[M].中国轻工出版社,2010(1).

篇9

在理解中感觉音乐带给我们的欢乐。我觉得音乐欣赏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理解,只有理解音乐的感情,才会使儿童初步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逐渐在感觉音乐带给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理解音乐传达的信息,才会使儿童对所表现的内容自由的联想,才能使儿童初步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以致提高孩子们的较为初级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的把握能力。4―6岁儿童,在良好教育的影响下,不但能够较好地理解歌词内容稍微复杂的歌曲,而且对器乐曲的理解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能够理解:摇篮曲的音乐在结束处的渐弱渐慢,是表示小宝宝慢慢地睡着了。他们能够理解:《猴子爬树》(汪爱丽曲)中旋律的上行和下行与猴子爬树、下树之间的关系。他们甚至还能够理解:同样是表现列队行进的进行曲,为什么《骑兵进行曲》(晨耕曲)、《玩具兵进行曲》和《狮王进行曲》听起来有很多的不同感觉。他们能够为自己的想象、联想提供比较充分的理由:如一个大班儿童将一首轻柔的音乐说成是大狗熊在轻轻地走路,因为它是在去偷蜂蜜但又怕被蜜蜂发现。他们甚至还能学会初步理解音乐的形式结构:如在欣赏根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童谣改编的歌曲《阿细跳月》时,他们能够理解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段落中,第一段是跳舞的人还没有来,第三段是跳舞的人都回家了,而与一、三段完全不同的第二段才是真正表现跳舞的音乐。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对音乐情绪、情感的体验和理解也越来越细腻和富有个性。如在听了一首女声哼唱的摇篮曲之后,一个大班女孩子说,这是一个新娘子,她穿着很漂亮的衣服;另一个大班女孩子则说,这是风吹起了她自己的头发和裙子,她心里觉得很舒服:而一个大班男孩子却说,这是一个阿姨站在门口等叔叔回家,叔叔到很远的地方打仗去了。真是感觉音乐其乐无穷呀!

篇10

1 倾听感受音乐

倾听不同于普通的简单的听听,它是一种有主动意识的,注意力较为集中的留神地听,倾听不仅是注意力的集中,还要有情感的投入,倾听的认真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和感受和吸收的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关键基础,也是促进个性化欣赏的关键环节。幼儿教师要在学前儿童三岁左右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倾听。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较为简单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倾听辨别各种声音,比如流水声、雨声、鸟鸣声等等。在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音响,及时的提问是什么乐器发出的音响,让孩子们做简单的描述。如在“什么乐器在唱歌”的游戏中,正确指出在遮挡物后面发出声响的熟悉乐器;在“谁来了”的韵律活动中,正确地分辨“沉重的”、“轻柔的”和“跳跃的”音乐,并用性质相似的动物走路的动作来描述所听到的音乐。他们还能逐步养成注意倾听教师、同伴的歌声和琴声伴奏的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努力使自己的歌声能够与他人相一致。

2 理解感觉音乐

音乐欣赏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理解,只有理解音乐的感情,才会使儿童初步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逐渐在感觉音乐带给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理解音乐传达的信息,才会使儿童对所表现的内容自由的联想,才能使儿童初步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以致提高孩子们的较为初级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的把握能力。如在幼儿园小班,幼儿教师在几周之内反复给孩子们欣赏马革顺创作的《拍球》和《宝宝睡觉吧》,在此基础上,教师向他们提供两幅有关图片,并要求他们将之与那两首音乐一一相配,大部分儿童都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在3岁末期,小朋友们就会理解平时常常倾听的歌曲的歌词和内容,感觉音乐的情绪就会随着提高,幼儿教师可以组织音乐活动,边播放音乐,便让孩子们联想一些动物,能根据音乐优美、轻柔的性质联想起小鱼、小鸟、蝴蝶等美丽温柔的动物等。真是感觉音乐其乐无穷呀!

3 创造性表现音乐

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发展较为缓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有时欣赏音乐和小朋友们的创造性表现还不够明显,所以常常是儿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伴随一些有意思的、可爱的动作等一些创造性的表现,随时表达儿童对所欣赏的音乐的理解创造。所以幼儿教师要会有意识地利用创造性表现活动来促进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如,在一次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求儿童画两幅图画分别用来表达听了《摇篮曲》和《伏尔加船夫曲》之后的感受,―位男孩为《伏尔加船夫曲》画了一个送葬的场面,并解释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死了”,而为《摇篮曲》画了一个妇女在家里对着一幅遗像哭泣的场面,解释说“这是一个不伟大的人死了”。小朋友们还能有不同的语调为所听的音乐配上一句话,还可以表演较为恰当的舞蹈动作等。

4 兴趣欣赏音乐

小朋友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就自然表现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幼儿教师在播放现在流行的成人喜欢的歌曲时,绝大部分孩子们表现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就开始自己玩,同样放外国歌曲更是表现强烈,如果换成是儿童歌曲就会马上表现为积极的情绪等。通过对比试验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音乐欣赏有自己的兴趣,教师要依据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营造环境,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欣赏热情,尽可能多地向儿童提供由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创作、制作的音乐作品,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更多的机会自然、愉快地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美好的音乐,还要激发儿童主动投入音乐学习的指导方法,有利于学前儿童音乐素质的发展。

总之,幼儿教师应该努力探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规律,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以使自己的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与此同时,未来的幼儿教师们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具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着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因家庭、社会环境影响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有待于我们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们去探索、研究。因此,幼儿教师音乐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还有许多课题等待我们去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

篇11

已有分析表明,音乐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即使是动物、植物优美的音乐环境中,其生长也更好。对儿童来说,音乐活动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方法。音乐教学最大的特点便是具有娱乐性,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符合他们的爱美、爱动、爱玩、爱唱等特点,容易被他们接受。能够引导儿童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所以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熏陶(长期受到好的影响)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本领。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1.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本领的发展,都是从低级阶段逐渐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个整个过程。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模糊地感知事物的整体,不可以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发现它们之间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不稳定、不长期,容易被其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从而分散了注意力,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最容易吸引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不可以对事物进行精细加工。

2.儿童心理特点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1)自我意识与音乐兴趣的关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拥有良好地音乐兴趣,音乐的学习就会变得更有趣,音乐的学习也就更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整个过程和本性心理两相当多,本性心理主要包括了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而兴趣属于个体本性心理的倾向性。本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和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系统,所以,有分析者认为,自我意识是本性的核心成分。

(2)想象、思维与音乐题材的关系。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建新形象的整个过程,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小学生思维发展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高年级学生再造想象中创造性成分越来越高,以及他们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渐渐能接受部分简单的,无具体形象的非标题音乐的题材,并能简单的根据本身的想象来描绘音乐。但低年级的学生偏向于有具体音乐形象的标题音乐。

三、音乐教学中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

1.在音乐教育中发展本性、增强自信

不一样的学生本领是有差别的,有的学习综合能力比力好,有的运动本领比力好,有的音乐本领比力好。在许多学校中,学习以外的科目都得不到充实的重视,就像体育、音乐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这样就忽略了学生其他本领的发展,无法使学生本性全部健康地发展。所以,在音乐教育中,老师可以开展各类比赛活动,变更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充实发挥学生的音乐天赋。

2.在音乐教学中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差别性,学生发展的速度是不屈衡的。学生心理发展各阶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每个阶段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机能成熟的早晚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音乐的教学中,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使每个人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老师要做到:关心体贴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注重反馈;赐与学生诚挚的激发勉励;根据不一样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这样,才气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在音乐学习中教育学生的创造性

任何一种艺术表演形式,都有关到创造性的活动。曲谱是作曲家根据本身的思想情绪、想象思维,主观意念用各种音乐标记详尽地写在纸上的曲谱,而使之成为音响,流动的情感艺术。经过对歌曲的学习,咱们似乎可以体验到作曲家当时的思想情感,可以领悟到作曲家当时的灵感所在。所以,在学校音乐教学中,老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融入作家作曲的意境中,刺激引发学生进行不一样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性朗读。经过对歌曲旋律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和声、曲式及调式等要素的研究,根据作曲家的立意,理解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充足展开想象,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创造得到充实发挥和熬炼。

4.在乐器训练中教育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十分好的协作精神

教学生学习合作,教育学生十分好的人际关系,是现在学校一定完成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音乐教学中,借助器乐进课堂这一教学载体,有意识的开展器乐演奏训练,在训练中,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熬炼,受到教育,教育学生的意志和良好人际关系,协作精神。

器乐的训练方便于培养耐心,熬炼学生坚强的毅力。器乐学习,不光要求音高、节奏等方面的正确无误,对乐谱上所标的各种标记术语准确表现;更要在音乐风格及感情、意境等方面表达细致,丝丝入扣。为了达到要求,必要不停克服种种困难,战胜生理上的疲乏和心理上的烦躁,从而让毅力得到熬炼和培养。乐器齐奏时要求学生心灵相通,节奏统一,动作整齐,这样才会奏出悦耳的乐曲。乐器合奏、轮奏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让他们认识到:为有齐心协力才气奏出悦耳的曲调,为有团结一致才气达到共同的目标。

四、总结

不一样岁数阶段的学生具有不一样的审美特性。小学时注重感性,中学注重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参与,大学注重较深层次的文化、美学。那么,音乐的教学一定具有层次性,可以根据不一样的心理原因和审美特点创建合适的音乐施教,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篇12

课题负责人:莫书亮

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430079

本课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其二者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综合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试图在生态系统论背景下,探讨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不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及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过程,用更加动态、全面的视角研究这一过程,期望能够澄清或深化前人的研究,并提出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综合理论模型。同时,通过对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研究,对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和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行为实验和追踪研究方法,在文献整理、理论分析和资料调查基础上,拟选取幼儿园3岁、4岁、5岁的儿童,对其进行3年的序列设计研究。考察儿童的家庭环境状况(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亲子依恋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教育质量)和学校环境状况(包括教学管理风格、师生关系类型、老师与学生对话交流质量、同伴关系)对其心理理论发展的共同影响。

众所周知,儿童在幼儿阶段受到的家庭因素影响较大,而在小学阶段,随着学习活动的加强和交往范围的扩展,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加大。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在影响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交互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德育基本

理论发展研究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张忠华

工作单位:江苏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212013

德育原理主要是研究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学科。加强德育理论的自身反思研究,是形成科学的德育理论体系的重要条件,也是落实“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保证。但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实践问题关注较多,对理论反思研究较少,对德育理论发展成果的研究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反思,这不利于德育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了在21世纪使中国的德育理论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对德育理论进行反思研究,是加强学科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篇13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包括心理的种系和种族发展。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类个体从胚胎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生命全程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各年龄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我国发展心理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中小学生智力与品德发展、独生子女的教育、青少年犯罪教育等。近些年,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对心理发展进行了多视角、多角度的解读,并尝试把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到教育改革当中,这种结合对学生智力和品德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这两方面的工作多流于形式。且应试化教育色彩较为浓重,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是想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教育教学仅有文化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中适应能力较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因此,一些学校开始对传统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在保证文化课的情况下,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重视,以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过程中,部分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对发展心理学进行有效的探究,努力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引入到教育改革中,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由于我国具有很高专业素养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工作者较少,这使得教育改革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并不理想,当然,在推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改革中发展心理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体现如下。

1研究发展心理学不够深入

发展心理学源于西方社会,大量的研究结果都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这些理论和研究结论未必能很好地适用中国文化。因此,需要对发展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将发展心理学较好地运用于实践。而现如今,我国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水平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研究仍然不够深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研究力量不足。我国研究发展心理学的主力军多出自师范院校,其他机构对其研究的力量较弱,甚至从未参与研究。因此,发展心理学研究力量的局限性对其在教育改革的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阻碍。第二,研究设计与方法相对落后。我国研究者在进行发展心理学研究时所采用的研究设计多为横断研究,只有少数高校和研究者采用了纵向追踪或聚合交叉的研究设计。此外,大部分研究者在进行数据收集时多采用传统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方法,较少采用较为严格的实验法,从而导致已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理论不够深入,结果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第三,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在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为中小学生,而对大学生和成人群体的关注较为不足,这导致发展心理学研究结论在教学改革中的推广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因此,需要加强对各个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研究,以提高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适用性。

2重理论而轻实践

根据调查,我国部分院校在发展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视理论讲解,而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通常较为抽象,只有联系实际,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同时,只有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与个体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将发展心理学更准确地应用于教育中,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

3教学手段与内容较为滞后

虽然部分院校已将发展心理学融入于教学改革之中,并且向学生传授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但对于发展心理学的开展依旧有些薄弱,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延续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学生接受程度不高。此外,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较为滞后,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2]。因此,这样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发展也产生了制约的作用,针对学生的教育也较为偏离实际,这违背了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

三、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途径

人类的复杂性,决定了个体发展研究的多学科性,其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遗传学等等。下面我们着重探讨如何将发展心理学研究更好地融入当前的教育改革中。

1将发展心理学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加强学生专业课程的教育时,需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等,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近二三十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结合本国国情和教学实际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只有将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规律、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设置教学方案,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真正推动个人的发展。

2将发展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不仅要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还要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大量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如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型社会,各种压力逐渐蔓延到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大学,每个学生都在父母的期望中成长,面对着学习的压力以及就业的压力,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与发展心理学皆属于心理范畴,因此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尤为重要。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有必要深刻理解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以及所在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譬如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应围绕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开展。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同一性的形成是这一时期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将发展心理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亦能有效提高其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能力[3]。

3创新教师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发展心理学

我国发展心理学能否很好地运用于教育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创新,提高课程设立的实效性。

第一,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行为方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正确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多加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思想,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地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教师应该运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之中。首先,教师应该运用较为符合学生心理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提高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真正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其次,教师的教学要具有针对性,运用发展心理学探寻学生的内心世界,采用适应的教学手段。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可对较难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对较为容易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讲解,教会其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独立思考,提升创新能力,营造出较为优秀的学习氛围。

第三,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等网络形式进行教学。现如今,网络走进了学生的视野之中,成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流媒体。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类新型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网络,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多加交流,展现出一种平等性,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4丰富发展心理学教学内容

在将发展心理学融入各类课程时,要丰富发展心理学的内容,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发展心理学来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4]。教师要确立好每一部分的重点知识,明确教学目标,严格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之中,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此外,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发展心理学的新型结论,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技能,扩充其知识含量。并且用新知识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效维持其学习动力。同时,教师之间要共同参与,编写专业的教科书。各大院校通用的发展心理学的教科书较为深奥,专有名词较多,不利于学生对其正确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在保持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正确的通俗解释,并且设立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运用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的理解,研究其内在理论,并将其有效运用到自身的专业能力建设之中,提升其专业素养。

5创建完整的考评体系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其他心理健康课程大都开设为公共必修课程,考核时也大多运用论文或开卷考试形式。这类形式的考核,结果多为优良,鲜有不合格者,如此一来难以甄别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这种形式虽然满足了学生的高分心态,但这样的结果不利于教师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够客观有效。高校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考核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闭卷考试,以此来检测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二是合理的情景模式模拟,主要检测学生是否能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教师要将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记录,根据记录进行有效的分析,探寻出现此结果的具体原因,并且及时进行有效的改正。此外,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够有效指导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况,并且以此来保障课程设立过程较为完整。

6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学生在学校与家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家长并不够清楚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因此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可以探寻家长对孩子的真正了解程度,寻找学生产生不同思想状况的原因。而且,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体系,以此来规范学生在家中的行为,真正达到“表里如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教育改革发展与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研究发展心理学,将其有效运用于教学之中,将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为此,本文对发展心理学应用教育改革的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要将发展心理学应用进各类思想教育课程之中;第二,创新教师教学方法,以此来有效利用发展心理学;第三,丰富教学内容;第四,设立完整的考评体系,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与教育改革的实效性;第五,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加强沟通,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雪凤.论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1):224,226.

[2]王晋.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运用研究[J].知识文库,2016(10):237.

[3]薛亚萍.《发展心理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4):30—31.

[4]缪小春.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发展心理学[J].心理科学,2001(1):71—77.

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inEducationalReform

ZHUHaidong,LIXiang

(ShiheziUniversity,Shihezi832000,China)

Abstract:Withthesocialdevelopment,thedemandfortalentsisincreasinginourcountry.Inordertocultivatemoreexcellenttalents,ouruniversitieshaverespondedtothecallofeducationreformandmadeinnovationsintheoriginalcurriculumsystem.Developmentalpsychologyhasbeenwellusedintheprocessofeducationalreform.DevelopmentalpsychologycaneffectivelyinterpretthepsychologyofallkindsofstudentsinChina,andapplytheresultsofinterpretationtothereform.Thisreasonableinterpretationcanimprovestudentsideologicalqualityandcultivatetheirindependentlearningability.Inordertomakedevelopmentalpsychologybetterappliedtoeducationalreform,thispaperstudiesthemeaningandcurrentsituation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andproposesitsapplicationstrategyintheeducationreforminordertoprovidemoreexcellenttalentsforthesociety.

Keywords:developmentalpsychology;educationalreform;applied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