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独立思考的精神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独立思考的精神

篇1

从科学角度来说一个人从12岁左右开始进入智力发展的黄金期,不但要获取知识,而且要学会思考,数学之所以成为贯穿中学教育的一门主课,正因为它肩负着理性文明启蒙的使命。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尤其重要,不说远的,前一段日本福岛地震核辐射引起的全国各地抢购食盐的风波,暴露出那种唯上的、从众的思维定式今天仍在社会上占有统治地位。在当今提倡创新精神的同时,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显得更为重要吗?因为在数学单纯的环境里,一个孩子才敢于理直气壮的对大人说:“我是对的,是您错了”既不迷信家长也不迷信老师,相信逻辑的力量。这种自信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用数学培养孩子明辨是非这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可以说,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思维的体操。

怎样培养独立思考精神?莫衷一是。“课改”,“教改”大潮一浪又一浪纷至沓来,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每间数学教学的课堂。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统颠覆着,作为教学设计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们,呕心沥血,惟恐课上的不生动,形式不新颖,内容渗透的不到位,目标体现的不具体。欣喜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表达和说理能力方面有了进步。但是也体现出了不少弊端,教材过低的估计学生的理解力,学生稍一问为什么就要等待“螺旋上升”的下一个循环,而练习和考试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理解力,往往是九年级的中考题就编进七年级,这里刚认识到全等三角形的判别方法,马上就让学生在正方形里找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有些老师曾笑侃“刚学会走路,就要飞了”,于是学生明显在逻辑思路的推导和独立思考方面裹足不前。

同时教学与考试的脱节带来了更繁忙的工作,老师忙着返工补充更深层次的内容,学生也忙着钻研难度更大的练习,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许多课堂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境引入课题,但是数学化加工程度不够,学生感知不深,教师在引导进行学生思维训练时,只停留在情境的生活层面,不敢过多过细数学化深加工,怕与新课改要求相违背,因为教材设计没有相关的训练,顾虑重重,以致“水到渠不成”,学生只重视“是什么”,忽视“为什么”,在解决问题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比较多,一到独立解决综合能力题时力不从心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和学生只能疲于奔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真的无可奈何吗?应该不是的。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最简单,却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让学生自己搞明白,哪怕是再多给一点启发,再多给一个台阶,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走上去并在思考中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学中可以

1、从审题开始、抽取本质。

我们不可否认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观点。也不可否认创设情境的重要性。但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只让学生的理解停留在生活层面上的具体情境中,而是应该沟通生活情境与数学情境的联系,使学生在对来自于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进行抽象、概括,实现对生活的超越。因此,要引导学生对具体情境进行全面审视,引导学生对具体情境(包括图画)进行观察、比较,综合、分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生活体验的过程中,把情境中的非本质因素和本质因素进行剥离,抽取出本质因素。也就是说,通过审题,逐步淡化提供的信息中的情景因素、时间因素、个性因素等对要解决问题的影响,使学生把收集、筛选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再用最简洁的言语表达出主要信息及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现情境向算理的转化。

2、抓数量关系,建立模型。

进行数量关系的训练,建立数学模型,是一种集约化、符号化的思想;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思维策略。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止是从生活出发,又回到生活中去,而是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存在、抽取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思维,发展思考能力。

3、抓表达说理,训练思路。

无论是计算、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还是统计与概率的教学,都不可缺少思路的教学、说理的训练。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所以,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就要知道学生是怎么用言语表达的;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开始。促进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抓手。

篇2

高中历史学习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学习的需要,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态度的新的教学方式,它具有教学主题问题化、学习过程自主化、学习资源开放化、学习方法多样化和学习结论个性化的特点,目前一般采用“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外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总结”的基本模式。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历史新课标就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

高中静态、保守的历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知识点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采用陈述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因此,贯彻素质教育必须首先实现教师的教学观念由静态向动态、由保守向创新的转变,用发展的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思想。历史教师的教学观绝不能停留在任何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高中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门推理学问。因此,历史是一“不断地在发展的活动”,而不是一段段固定不变的事实知识;任何历史的陈述和观点都应具备合理的论证程序,而只要它们有合理的论证,其成立就可以被承认,所以历史常常容许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共存。学习者必须先有这些基础观念,跳脱了单纯事实层累的历史观以后,才能谈到进一步去认识历史这一种知识类型。既然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建立历史知识的媒介,因此历史知识的“程序性标准”之核心即在于“如何将史料化做历史证据的正当运用”——对史料证据的运用有所认识,在于以历史的教与学,强调学习历史“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自然认为应将“运用史料为证据”之概念与能力,引入于教学之中。他们强调,唯有理解了史料和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理解了历史知识的本质,才是真正认识了历史,从而能展现学习历史对人们的真正价值。

当前历史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费时较多,收效较低”,仍习惯于或热衷于把搬运课本知识当做根本或唯一的任务,教师教得死,学生学不活,把一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科弄得死气沉沉,只看重知识点的讲授和记忆,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因而,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强调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处理历史材料、阐释历史事件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由基础型向基础应用型的转变。基于此种观点,从历史知识的本质为出发点的新历史学科理念,乃以史料的运用为其历史教学法主张的起点,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史料作为历史证据,乃成为新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理念的重点之一。所谓认识史料的运用,即是去认识“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过去的重建。然而,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因此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所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复杂,也要掌握理解历史证据时牵涉到的各种概念。

(作者单位:河南省修武县第一中学分校)

篇3

一、开拓视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独立思考和批判态度的养成,必须要有强大,全面,专业的知识做保障,这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合理的知识架构中建立强大的知识库,建立敏捷的搜索引擎。而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则是训练智慧的一种最佳方式。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尽量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架构中的广度和深度,为独立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实践的平台

独立思想的缺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平台。高校通过精心搭建合作、交流、评价的平台,引导大学生进行团队展示、自我体验、群体交流,从而使大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学会判断与鉴别,在欣赏与被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思辩的情趣,在分析、归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辩证地看问题。通过将大量的思维活动与丰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大学生认识思辨的意义和价值,逐步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增强。我们要培养出来拥有科学精神的人而不但是拥有科学知识的人,培养的是孜孜追求真理和思辨精神的青年,而非盲从而没有自己独立思想的莽夫。

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行为方式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建立自信,真正接纳自己、认清自己,从而积极地调动潜在思维能力,摆脱思维上的依赖性和惰性,能动地接受并自行开展独立思考能力训练。不要遇到问题都要向老师或者同学寻求帮助。让学生明白对家人要独立,万事向父母求助不仅扼杀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也徒增父母负担和担忧;对老师要独立,老师只是陪伴一时,只是授人以渔,一味点头相信只是简单的服从,自然也不能理解老师的微言大义;对朋友要独立,朋友是需要理解和给予,而不是无限的索取;对成绩要独立,太看重成绩不仅很累,人也会变得功利。

四、积极引导学生多元化思考

“多元思考法”就是每件事情不要期待只有一种答案,而应多方面思考,创造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习惯多元思考法的人,不论面对任何问题都能从不同角度与观点分析,则即使再大的难题,也能找出解决办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复杂,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弱,求学、求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要有效地运用身边的案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正视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五、学生管理者应主动提高自己的修养

打铁还得自身硬。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即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辨析。学生管理者要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站在更高的层面,熟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把握事物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探究问题,“授之以渔”,以自己的广博的知识、及安全带任何、思辨的能力、高雅的情趣、民主的观念、敬业的精神、务实的态度以及对学术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产生示范效应。

多年来,“知识就是力量”启蒙了中国人,但是不是也禁锢了不少人的思想。迷信知识,崇尚权威是独立思维能力的一大枷锁,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是要有知识积累,也需要我们交给他们思维的方式。当今社会,市场极其活跃,社会分工细化到我们想不到的一些领域,一切可以通过商业定制,从衣食住行到你的日常思维。思考日渐萎缩,批判性的思考更见稀缺。唯有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习惯遍及社会,才能在这个变革、危机错综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达成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篇4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曾是孟买艺术学校教师,后任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往英国,在一家儿童寄养所住了5年。接着他又进了一所低劣的寄宿学校。1882年17岁中学毕业返回印度,父亲为他在拉合尔找了份工作,担任拉合尔市《军民报》副编辑。他敏锐地观察印度的风土人情,把见闻写成小品文和轻快诗,发在《军民报》上。1889年他返回英国,一年之内就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1892年他结婚后迁居美国,在美期间发表了《消失的光芒》、《勇敢的船长们》和被认为是儿童读物的经典著作《基姆》、《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篇》。1902年他返回英国,定居萨塞克斯郡。后来他在南非度过很长时间。

一个世纪以来,吉卜林在评论界的遭际无疑是十分具有戏剧性的。吉卜林既是小说家又是诗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以生动描绘印度殖民地的风俗人情、精确刻画英印社会风貌而名噪英国文坛。他曾被提名为英国桂冠诗人。1907年,他又由于“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奖的作家。

由于吉卜林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欧洲殖民国家向其他国家疯狂地扩张,他的部分作品也被有些人指责为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各持一端,极为矛盾,他笔下的文学形象往往既是忠心爱国和信守传统,又是野蛮和侵略的代表。然而随着殖民时代的远去,吉卜林以其作品高超的文学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吐温曾热情洋溢地赞美吉卜林的作品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如果》是吉卜林写给时年12岁的儿子的一首励志诗,曾被译成27国语言作为学习的教材,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常以此勉励自己,激发前进的动力。

二、《如果》的追求真理之路

1.解读《如果》

在《如果》这首诗中,诗人首先希望儿子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独立思考:“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在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日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枉加辩论”,这是要求儿子坚定信念;

“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这是希望儿子明辨是非;

“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致走火入魔”,这是希望儿子不为外物困扰;

“如果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如果听到自己说出的奥妙/被无赖歪曲成面目全非的魔术,而不生艾怨/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受天灾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也不说放弃”,这是希望儿子胜不骄,败不馁;

“如果你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还是冒险一搏,哪怕功名乌有/即使惨遭失败,也仍要从头开始”,这是要求儿子永远进取;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这是要求儿子刚正不阿、不卑不亢;

最后,吉卜林要求儿子还要有自由与尊严:“如果他人的爱憎左右不了你的正气/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如果昏惑的骚动动摇不了你的意志/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做答对”。

全诗使用了多个“如果”的假设句,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从理想、信念、处世、待人等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生中会面临的种种考验,表现出对儿子的关爱、教诲和期待。

2.培养和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

从最先的有自己的想法到排除万难、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是指思想者、创造者的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心理自由和思想自由,是指一种非奴隶状态、非依从状态的思维,是思维破除种种束缚的一种自我展开和自我成全,是思维的触角向未知领域的自由舒展。独立思考是一种最可贵的精神品格,它表现为不盲从传统,不屈从私念,不惧怕权贵,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而是用审视的态度对待一切,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按自己符合规律的理性判断力行事。这些独立思考的特征和诗人对儿子期望是一致的。

独立思考的哲学精神对现实的批判具有真、善、美的特性。“真”表明这个批判不是感情上的任性和冲动,而是具有理性的力量,具有充分的历史必然性的内在根据。“善”意味着这种批判不是一种为批判而批判的现象和一种表面活动,而是有着主体明确的价值目标和本质批判。“美”则说明这种批判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是以感性的属人的形式进行的。吉卜林爱英国,用他的话来说,这个国家独立150年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这就是作者信仰的“真”。所以,他不愿意她受到德国人的践踏。这应该是“善”。当侵略者的铁蹄就要踏上自己的家园,他变得热血沸腾,他演讲鼓励抗战,支持自己的儿子参加抗战。儿子在战争中牺牲了,吉卜林很悲伤,悲伤的同时他感到安慰,因为儿子用生命维护了信仰的“真”,那份“美”是无与伦比的。

3.独立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独立思考的精神本质实际上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一切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之所以能不怕种种困难,克服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坚持独立思考,说到底是出于对真理的热爱,是为了对真理的追求。真理是崇高的,是迷人和充满魅力的,是令人振奋并值得为之付出的。探索真理会使人生因而辉煌,法国作家左拉说过:“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真理。”

为追求真理会使人死而无憾。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法国作家拉・梅特里为追求真理奋斗了一生,他感慨道:“愈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一颗由热爱真理而燃烧起来的心……一下子就转入了一个最美的世界,在那里享受天神才配享受的快乐。”

独立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是以追求真理为其动力和灵魂的。一个爱真理的人.必定大公无私、独立自主、光明正大,他反对一切奴颜婢膝、束缚心灵、玷污精神的思想和倾向。诗人要求儿子“跟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总之,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的创新和理性的弘扬。而诗人认为儿子如果做到了那一系列“如果”,也就是独立思考,“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三、结语

21世纪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从哲学的角度讲,就在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与追求真理的哲学精神。对于正处在长知识、长智慧、确立世界观这一关键时刻的青少年,怎样加以引导,怎样使之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追求真理的哲学精神,这是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位青少年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了人们面前。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和修养呢?在诗人吉卜林的笔下,一个人应当具有的完美人格是刚正不阿、不卑不亢、永远进取,还要有自由与尊严。实际上这首诗对当今社会的广大青少年同样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尤其是在受到种种心理压力时,如果能够去细细体会和认真领悟这首诗的深刻内涵,这种激励作用就会成为提高广大青少年心理调控能力而始终保持心理健康的巨大动力。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琢磨一下这篇意味深长的诗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重读吉卜林才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参考文献:

[1]Kipling,Rudyard,Something of Myself[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ons.,1937.

[2]Kipling,Rudyard,A Kipling Treasury[M]London:Macmillan and Co..,1940.

[3]Moore,Gilbert,J.R.Kipling and Orientalism[Z].London:Croom Helm.,1986.

篇5

有一种毛毛虫叫“列队毛毛虫”,每个毛毛虫都跟着它前面的虫子爬行。人区别于动物,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所以不会像毛毛虫那样,不辨方向,不论是非,盲目跟进。特别是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我们更要保持清醒头脑,独立思考,不能不管实际情况如何,人云亦云。比如,有的高档餐饮业生意冷清,老板说是“中央八项规定造成的”,甚至散布“反腐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谬论。明眼人一听便知,这是胡说八道。人们都清楚,高档餐饮业靠公款消费来支撑。中央推出八项规定后,公款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了,这实际也是遏制了公款消费的腐败。随之而来的是适于百姓消费的中低档餐饮业和服务业火爆起来,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这怎能说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呢?相反,公款消费的腐败,老百姓深恶痛绝。遏制了公款消费的腐败,理顺和凝聚了人心,必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独立思考,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这里的“独立”,说的是自己独自完成而不是像毛毛虫那样盲目跟着爬。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判断是非曲直,辨别美丑善恶,提出符合实际的见解,这就是我们倡导的独立思考。

有的人故作高深,专唱“对台戏”,上面主张的我不赞成,下面反对的我拥护,越是被禁止的我越扩散,越是受批评的我越同情,这种“与众不同”的“独立思考”,与我们倡导的独立思考是不搭边的。

独立思考,需要有不计个人安危得失的献身精神和不屈从“权威”的高贵品格。在这方面,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堪称楷模。当马老敏锐地觉察到人口如此快速增长将拖住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时,写出了《新人口论》,主张优生优育。他独立思考的真知灼见遭到严厉批判,但他“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马老因此而被撤销了一切职务,可他依然坚持独立思考,坚持说真话。马老不惧权威,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篇6

在美国,人们不仅把会思考当作好公民的最基本素质之一,还明确要求公民应学会“清醒地思考”,做“善于思考的人”。世界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积极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习、研究的优良习惯,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研究和独立思考上,十分恰当地处理讨论、研究和独立思考的关系,突出独立思考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它们这一教学理念,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被誉为“世界级精英人才的摇篮”。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必须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如果只是机械地将教师教授的内容记忆下来,不是真正的好学生。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历来都强调学习者必须注意学与思的统一。如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主张“自求自得”,即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独立思考。宋代教育家程颐则认为“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则更加突出了思考在学习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学习如果处于被动,不独立思考,必致心中无所得。应该说,我国古代这些伟大的教育家与国外学者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认为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之本,它在学习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现代人在这方面的论述就更为丰富了,也不必在这里一一例举了。

总之,古今中外,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一以贯之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不过中小学要关注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而大学则要关注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认识到了并非就能做到,做到了并非就是做得最好。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

二、 要形成“一个氛围”,做到“三个统一”

全社会要形成崇尚独立思考精神的文化氛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中华儿女共同愿望,而这一愿望的实现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前提条件。科技创新首先体现在人才创新上,人才创新首要的是人才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和思维品质。所以,全社会要通过舆论宣传、电视网络引导、政府政策倾斜等措施,形成以独立思考为荣、随声附和为耻的道德风尚。同时,要从国家体制和机制上制定崇尚独立思考精神的法律和制度,切实保障具有独立思考成果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在实际用人机制上,要切实把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运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出位置上,使全国人民看有样板,学有榜样。“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建立一种尊重儿童的自由和保障儿童权利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式,来规范我们教育行为。”[2]只有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有独立思考精神品质的人才的氛围,才能有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

全体国民要把思想统一到独立思考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根本上来。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长,就在于人类具有思维能力。人类的每一种成就,每一种进步,都源于思维。人类若失去了思考,便丢失了整个辉煌的历史。大思想家帕斯卡尔认为:“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维能力,是人最宝贵的特质,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能力。拥有思维能力的人,才是最有潜力的人。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自从人类有了文字语言历史以来,就已证明:一个人聪明与否,智慧与否,主要看他的思维能力。世界上一切成功者,都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的伟大成就,无不是建立在他们出类拔萃的思考力之上的。思考能力决定着人的财富、命运和辉煌未来。只有善于思考,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爱因斯坦在晚年透露了他成功的秘诀是:思考是一切成功的源头。要想使自己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人,成为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就得很好地思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项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者独立地深入思考问题分不开。”故此,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

全体教育者要把思想统一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其教育教学的主要使命之一上来。教育者使命不仅是授业、解惑,还要传道。不教给学生解惑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学生就不会有见地、见解和主见,就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和怎样做才是最好。所以,我们必须从“教人信从知识向教人学会思考”转变,帮助学生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智力不发达到智力发达,由社会经验不足到社会经验丰富,最终促成学生不依赖老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先生说得好:“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对学生“独立不拘之精神”的培养,是教育者终身的立身之本,也是其核心之目的。

全体学生要把思想统一到学思统一的思想上来。学思统一,即学中有思,思中有学,边学边思,边思边学,学思结合,相得益彰。思考可以充实自己内心,始终使自己充满活力,更可以使自己的未来充满光明。故此,学生要把思考的权力时时刻刻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即学即思,即思即行”。若要只学不思,那就是死学,其结果只能是照着葫芦画瓢,稍有变通,则就束手无策。若要只思不学,那就主观臆断,空穴来风,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具有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了。

三、 切实落实学生中心论思想,努力改变现有教学评价方式

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还是教师的“教”,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会学,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切实落实学生中心论思想,不论是从师资配备、教材选择和教学考核,还是从教师的“教”,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学”、“学”的程度而定。学校和教师,要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情景,营造独立思考的氛围,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鼓励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的信心,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他的特长和优势就能充分地发展”[3],其独立思考能力也就顺理成章地培养出来了。

教学评价在教师和学生行为的塑造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故此,就得改变以学生学业成绩为确定性指标的评价方式。学校一方面要把教学评价关注着力点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情感、价值观及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要把教学评价关注着力点放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上来,从本质上改变学生为考试分数而学习。全过程动态考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评价的唯一有效方式,脱离了“教”与“学”的过程考察评价,或只抓住其中的某一点、某一面来评价,都是错误的、伪科学的。教学评价应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统一的原则,采取领导对教学考核与教师之间对教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

四、 着力提高教育者独立思考能力,全面贯彻教学“四项”原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同样,要想学生善于思考,首先先生要善于思考。名师出高徒啊!学生在善于独立思考的好先生的感染下、引领下,就能养成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会油然而生,学习效率自然提高。故此,教育者不仅要从教学反思中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要从学生质疑中提升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更要从民主教学的“一事多议”、“一知多用”、“一题多解”的智慧火花中提升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

全面贯彻“四项”原则是指:

一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对于“基础型”的学生,可以通过“多元起点、激发动机、类比联想、深化理解、多元表征、达到整合”的方式,来促进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达到知识的系统化;对于“能力型”的学生,应着重引导其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纠错,不断内化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专长型”学生,应适当放手,不必局限于课堂,可给他们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其利用所学知识开放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以凸显他们在某一方面智能上的个性优势。

二是赏识性教学原则。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经常用赏识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评价学生,主动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加朋友的情感沟通桥梁,及时、恰当地锤炼学生品质,不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主动学习、乐于进取的目的。

三是过程教学原则。即加强知识发生过程(思维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真正实现学生思维的过程价值。实践证明:加强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对引起学生兴趣、使其领会知识的本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都十分重要。

四是“双主教学原则”。即指“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学生的“主”体现在学习的动力上,老师的“主”体现在“导”上,也就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丢下传统的权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走下法定权威的圣坛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商讨,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放下知识的权威,勇于承认知识有限和不足,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主客二分、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彼此平等、相互构建、共同成长的关系,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5]教师角色的权利主要通过协商、对话来使学生理解教师角色的意图。当师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心理相融的关系时,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就能得以张扬。

五、 学生要努力实践,切实践行知行统一理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学生更要注重实践。实践,就是指学生“手”(手、脚、口、眼、耳等)脑并用的知行统一。即学生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接触到的都要进入大脑,过滤、分析、判断其正误,思考其动机、原因、目的及结果,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我们又称之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具体地讲:学生要从实践中得到五种收获。一要从实践中发现学问。许多事情我们并不知道,只有实践了,才能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能力和品质。二要从实践中产生兴趣、发展兴趣。无数事实证明,人们的兴趣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产生、发展的。没有实践,绝对没有兴趣可发现和产生,学习也就缺乏积极性了。三要从实践中彰显个体特色。学生个性特色的彰显,尤其是优秀的思维品质培养,都是通过实验、实践或社团活动、校外活动来体现。这种实践的活动越多、档次越高,其个性特征彰显就越明显。四要从实践中检验学习好坏。学生的学习是否正确、正确的成分有多大,都是通过实践来计量的,它是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强、水平高的试金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五要从实践中激发更要“学”的热情和信心。

实践的表现形式很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是实践;学生广泛涉猎书籍,也是实践;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更是实践。中科院研究人员发现:有观察体验的学生往往擅长提问,他们在听课时,不仅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也会提出为什么来反问老师。

总之,只要我们调动人体的一切器官,去接触、感受客观事物,去测量、思考、获得客观事物的有关信息,就能达到思行统一、“手”脑并用、科学思维方式和良好意志品质形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金生鈜.“规训化”教育与儿童的权利.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篇7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敢创新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从实际抓起,把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比如,假设某加油站存有若干椭圆体油罐,让学生结合小学、初中学过的体积公式,来推断椭圆体油罐的体积公式,让学生计算这加油站供存油多少?这个问题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必然会先掌握椭圆的体积公式,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体会到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了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另外,应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数学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如: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去了解彩票的中奖率。学生自然就会更加理性对待彩票的购买。

二、课堂教学民主化,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课堂气氛民主、轻松,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展开多项思维,诱发创造动机,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拥有快乐、宽松的积极情绪,对认知和创造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容易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新异的独到解法,充分发挥出创造才能,而且教师可以用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以表扬和鼓励。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出的不完善的、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问题或方案,教师绝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指责,以免打消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鼓励独立思考与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实际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这种质疑问难的精神,做到不恃书,敢于大胆质疑,知难而进,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成为知识的主人。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构建的过程”。提出创造性的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头脑中才会产生疑问,才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应该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再进行针对性讲解。如果教师讲在前,不仅妨碍学生思考、制约思维的展开,还难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讲课时应少一些暗示,让学生多一点尝试,学生自己能发现的东西教师不讲。这样,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学到新知,从而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积极进行探索的创新精神。

篇8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精神和能力的缺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老师满足于课堂上的滔滔不绝,常看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异口同声,常看到学生做作业时的左顾右盼。所以我深刻感受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下面我便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作了理论分析。

(一)从时展需要角度。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获取的信息量均呈几何级增长。任意一个事件发生后,各个角度、各个渠道所产生的信息便如同潮水一般向人们涌来。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迅速选取、甄别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呢?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获得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二)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角度。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德国的第斯多惠说:“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祸传播人,谁要想发展和培养,必须靠自己的内部努力来获得。”教育家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教。”他们都一再告诫我们,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从新课程改革需要角度。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当前,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不善于独立思考,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淡薄。可以这么说:没有独立思考,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合作讨论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合作必然流于形式。从高考题角度来谈,传统的主观性试题一般考查学生的理论功底和推理能力,不是在“归纳”上下功夫,就是在“演绎”上下功夫。而综合探究题显然突破了这一思维定势,要求考生必须“学会学习”,有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综合探究题设置的目的是贯彻课改精神,引领研究性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从哲学内外因关系的角度。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以激活每个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自主能力这个内因为依据,否则新课程改革便有“名”无“实”。

三、培养对策

(一)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第一,由权威服从向宽松民主和谐师生关系转变。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第二,由传授知识向指导学法转变。力除传统注入式教学的弊端,变教师的“硬灌”为教师的“引导”,变学生的“被迫听”为学生的“主动学”,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政治课学习的主人 。

(二)应善于设问更应善于激疑。教师应善于设问,精心设计问题,掌握发问技巧,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精心设计问题的原则是提出一些分散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

篇9

紧接着我与孩子共同学习了《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我让孩子看着课题提问,二年级的小不点很快陷入沉思,教室里安静极了,很好,独立思考已经开始,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不依靠别人,完全凭借自己独立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不一会儿,有个小家伙站起来:“小鹰为什么要学飞呢?”我立刻给予了这孩子肯定:“这个‘小武松’不错!”,紧接着我又将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小鹰为什么要学飞呢?”孩子们又陷入深思,不久教室里小手林立,其中一个“小武松”站了起来回答:“因为它想要飞!”

篇10

 

对于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是必须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自学精神是学生开展独立高效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新课标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帮助他们有目标和计划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逐渐提升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有力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通过对学生自学精神的有效培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的稳定进步。

 

二、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精神

 

初中学生自学精神的培养应该从课前展开,通过开展针对性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初步了解所学知识,从而为后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学精神,还能够有效提升后续教学效率具体而言,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很多教师认为朗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科目的“专利”,实则不然,朗读是各学科开展有效学习活动的关键一步,也是培育学生良好自学精神的基础包括数学概念、理论、公理、定理,还有例题解析等都应该安排学生用心阅读,通过大声朗读加深印象,发现自身知识的缺漏和理解欠缺之处,从而逐步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并通过发现问题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其次,培养学生自主提问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朗读时可能会碰到很多学习上的疑难点,此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不立即查看解析,而是将自己的疑难点记下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独立思考,看是否能通过已学知识获得答案如果通过独立思考依然不能获取答案,那么就可以找同学或者教师讨论和请教,在讨论中加强学习和理解,有效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再次,培养学生在预习环节做好笔记和记录的习惯,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将通过笔记或者记录的方式对遇到的疑难点进行标记,同时还可以将自主思考和交流讨论的结论和心得记录下来,在学习完单元知识后对比总结这些学习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自学精神的有效手段。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精神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学精神的最有效环节,教师应该在开展数学概念、规律和习题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精神,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讲解数学定理、公理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喜欢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定理和公理的来由、内涵和应用展开详细讲解,也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听,这样顶多只能让学生大概了解这些概念,而不能形成活学活用这些概念的能力如果教师重视对学生自学精神的培养,能够根据定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和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并在学生能够形成数学认知的关键环节上进行适时的点拨通过这些富有启发性的引导在师生间开展有效的讨论,从不从层次和角度解释定理真谛,学习定理内涵,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定理及其应用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性,又能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学精神。

 

例如,在对“三角形相似定理”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定理的大概内容,对定理形成初步理解然后认真预设能够激发有效讨论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猜想、讨论和归纳,进而提出问题,展开逻辑推理和论证采用“引导—类比—讨论—归纳”的流程,在学习定理的基础上,还能通过类比进行一些发散型的思考如:两个三角形两边如果对应成比例,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两个三角形如果有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这种充分激发学生自学精神的教学方法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知欲,推动他们不断探求新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自主客服学习障碍的能力。

 

四、在教学之后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通过课堂教学教授学生新的知识,也要通过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练习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在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而自学精神的核心又是学生开展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完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巩固练习的质量,以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为根本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还应该课课堂上设置讨论交流的环节,促进师生和生生的讨论,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解答练习中的疑难点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首先,对解题过程的讨论和反思,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预留讨论时间让学生通过与老师和学生的讨论明确解题过程是否具有严密性、合理性,答案是否正确等通过讨论环节,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思维更加活跃,对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精神非常有利其次,对数学思维的讨论和反思,很多学生在解题时会受到定势思维的束缚,不善于展开逆向思维,不会从不同角度去解答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学精神的形成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讨论环节中对自己的数学思维进行反思,对于有些题目,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甚至反面探讨其解决方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精神和能力。

 

篇1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局面,年轻一代应该不仅能够接受现成的真理,更需要树立不断探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掌握探求真理的方法。对21世纪人才而言,必须重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是我觉得从根本上讲,要从最基本的抓起,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抓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见性,这是主体精神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的工作。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创设情境,教会学生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因此,首先要教会学生思考。在物理教学时,对那些基本概念、定理、定律不能匆匆带过,忙于让学生记结论、背题型、背解法,硬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是要不得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子卜么叫能力宁当我们把从学校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后,所剩下的才一是能力"。如此,我们的学生忘掉了我们所教给他们的知识之后还剩下什么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创设情境和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学习,体会物理学的方法和规律,不只告诉学生结论,更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与方法,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逐渐学会思考。

2.创设条件,教会学生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地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因此,首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物理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方法,即由实际中抽取问题,提出假说(或模型),经过实验或实践检验,证明或否定假说,修改假说(或模型),再到实际中检验……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就应设法创设情景和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学习、体会物理学的方法和规律。不只告诉学生结论,更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学会正确地思考。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于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贯穿、渗透在这个过程之中的。教材编写时,要反映出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要逐步学习、体会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就教的方面而言,脱离开具体知识的教学过程,单独教条式地讲述方法,学生也许会知道一些正确方法,但终究不能成为自己能掌握和运用的方法;就学的方面来说,就需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自己品味,才能做到"逐步体会"。没有独立思考,谈不上"体会"。硬向学生"灌输",和"教会学生思考",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我以为,应当大力提倡后者。

3.留有余地,"逼迫"学生思考

教材的编写和教师讲解都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讲解过细会造成这样的弊端:不分主次,不利于抓住最基本的东西,不利于形成知识框架(不知道甚么是基本规律,甚么是对某种情景的具体结论,而不具有普遍性);不利于从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出发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而是机械地记住某些具体的结论,甚至乱用具体结论,乱套公式;不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老师不讲就不会,也就是说,没有自我开拓的能力,不会自己钻研新的问题,依赖性较大。因此,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过程,都要注意做到既要讲清,又不能全讲清。所谓讲清,是指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经过抽象、概括、分析、推理得来的过程,概念和规律的含义以及规律的适用条件,关键性的问题等。总之,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所谓不能全讲清,是指给学生留出余地,要学生自己去钻研,或曰"逼迫"学生思考的意思。这类问题可以是:某些对理解概念和规律有益的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的对比以及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对知识的归纳,在更广阔的背景中进行概括和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时应注意的问题,运用知识的方法等等。总之,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独立解决上述这类问题。

4.恰当要求,引导学生思考

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处做起,点滴渗透。对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以及它们的应用,例题和习题的分析、解决,实验的原理、操作及结果的得出等等,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都应引导和要求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做到"心服口服",即必须经过思考,想通了,才接受;理解了,才应用。因此,基本道理要讲清,习题要做得精,即每做一题,都要独立地分析清楚所提供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独立地运用有关概念规律解决问题。从每一个简单的问题做起,逐渐引导,点滴积累,让学生从每一个小的"成就感"逐渐积累成独立思考的兴趣和习惯。这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适合学生情况的恰当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不但在学习概念规律时,既要讲清,又不全讲清;在做习题时,要独立分析,"心服口服";同样,在复习时,复习提纲也不宜全由教师提供,要学生自己列出提纲,不全面、不准确都没有关系,在教师指导下,形成一个好的提纲,这比照抄教师的提纲或照抄板书要好,因为这经过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印象更深刻。教材要为学生复习提供条件,要有启发性,要有系统性,要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概括。

总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从小问题做起,点滴渗透。老师应创设情境,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总结、以及知识的应用,例题和习题的分析、解决等等,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问题,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意识。即必须经过思考,想通了,才接受;理解了,才应用。这样才能逐步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相应地提高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有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将对学生的最终成才产生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篇12

1、教学结构的线性

很多老师喜欢上《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学生在认识了小苏打和白醋两种物质后,猜测混合的变化,并将两种物质混合,观察混合后的变化,并研究产生的气体等,是典型的探究式学习活动过程。

教师将科学思维定向前行,从提出科学问题,到做出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探究,进行实验求证等,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事实上学生也无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因为探究过程已经被精心安排,学生只须跟进教师设计的环节就可以了。

2、研究问题的单向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观察马铃薯一沉一浮的现象,猜测现象产生的原因,讨论如何研究两种液体,进行实验探究液体,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新液体。

教师精心设计推进的问题,对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考虑得很到位,紧扣着预设的教学目标,弱视了教学实际中学生的表现,导致了学生的思考过程被老师牵着走,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局促。

学生的科学思维受制于课文内容的限制,研究落实到某个具体的科学问题上,这固然能够满足40分钟的课堂教学,但却不深入探讨学生提出的一些其他设想,乃至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科学思维走向封闭,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直接被忽视。

3、小组探究的从众

我们在组建探究小组时,会选择能力强的孩子当组长,即使有些科学教师是轮换的,也给实验小组定下了很多的规则,殊不知正是这些规则堵住学生爱发问的嘴,牵住了孩子爱想象的脑。对于一个问题,思维反应快的学生马上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思维反应较深入的学生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跟着思考,或不愿意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达不到真正自主参与的目的,一部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几乎等于零。

我们仔细观察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不合理设置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依赖于团队的思想,包括小组的观察记录,一组一张的记录单,也使孩子们的思想未独立就先融合,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分工独立,又有团队合作的效果。

4、探究材料的搭配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中,我们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些探究材料,探究材料会紧密围绕着教学程序的推进而逐渐出示,从观察活动开始,结构性材料局限了自主的探究学习。学生因材料的设置失去了思考与探究的自由。

科学老师精心准备上课,做好大量的课前材料准备,十二组的研究材料还要多准备几组,以备不时之需,但这样的准备只是为了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而用的。多个的探究问题,多线的探究活动安排,必然要求多种多样的实验材料,而实际在科学课中能为学生准备一套实验材料,已经算相当不错了。这样紧密的材料,如何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乃至支撑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二、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孩子们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我们在探究学习中既重视合作与团队,亦不能忽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是源自于个体的科学问题的。

浙江大学教育心理教授曹立人一再强调,科学是需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我们让孩子们了解事物的双面性乃至多面性,这能将他们的思维提升至哲学的范畴。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那我们的科学教育,只能是大脑智力教育的一半课程。我们最终丢弃的是另一半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1、自主的探究――开放科学探究的主题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我们先出示两种物质,然后直接混合两种物质,学生观察科学现象,根据现象提出想探究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指向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有些学生会想白色粉末是什么?有些学生会思考发生了什么现象?还有些同学会思考大量气泡破裂后的气体是什么?等等。

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探究化学变化的各个阶段的物质与现象。学生的思考就会形成多个方向,有些学生会研究混合的现象,有些学生会研究变化前的物质,有些研究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我们将科学探究主题,从封闭的单一化走向开放的多元指向,这样,让孩子们真正考虑想研究什么?学生只有在研究了某一项内容后,才发现也需要其它项方面研究的支持。

在种子发芽的三篇课文教学中,我们的探究学习仍然可以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思考种子发芽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师生的假设与猜测,了解到种子发芽现象可能与温度、水、空气等其他因素有关。然后选择自己研究的主题,完成某一项因素的研究,通过这项因素的研究,发现还需要研究其他项因素,探究走向完整。

我们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时候,首先就是要释放探究的主题限制。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某一项因素后,会发现仅仅一个方面是不够的,从而会研究其他方面,我们不必担心学生的探究会不完整。我们没必要框死探究的主题,这跟科学探究精神是相违背的。

2、自由的探究――充分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团队与个体的关系。研究个体在团队中应该存在自己的思想。

先有研究个体的思考,才有研究团队的交流与对话,所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作用。我们要不要剥夺每一个孩子的表格记录能力?我们要不要剥夺每一个孩子做实验的能力?我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在参与研究?学生是不是只作为一个科学探究过程的看客。

个体思维的缜密必须从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开始,学生必须从设想开始,思考问题,思考材料,思考合作,思考记录,乃至同他人、老师的研讨。

所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必须做好研究问题的细化。《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中,学生如果要研究小苏打这种白色粉末物质,就必须探究小苏打的物理属性,小苏打的资料学习,小苏打的实物观察,小苏打的化学性质等。

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之前,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自主学习的时间,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合作。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候,始终要以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要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学习,在讨论中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而且对科学实验中的问题可以设计得简单一些,使学生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优秀的合作者一定是个具有独立思考习惯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与别人充分合作,才能为合作学习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才能获得学习伙伴认可。

3、自助的探究――拓展科学探究的材料

科学的学习离不开材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由于开放性的设置,对于材料的组合要求更高。

我们需要提供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些小苏打,这样很难让他们进行个体的细致了解,我们需要提供给每组简易显微镜,还有对比的面粉材料,因为小苏打和面粉是密切联系的两种物质,我们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资料,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科学资料的学习,这样的科学观察活动真正触动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拓展科学探究记录单,除了细致的考虑科学探究记录单内容,更需要个人记录单和小组记录单。

我们需要优化丰富材料结构,我们在提供的材料数量上,要满足个人与团队探究的需求,提供的材料种类上,要满足探究的发展与深入。

提供简易显微镜,能让观察更深入,提供相关科学资料,能让孩子们对两种物质认识更全面,提供个人记录单,能够让学生具有独立的资料学习基础。

提供电子温度计,可以更深入了解混合时候的温度变化,提供电子称,可以观察混合前后质量的变化等。

提供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可以进一步观察阻燃、助燃、可燃的区别,进一步认识未知气体的特性。

老师们总是害怕准备材料的数量,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考虑材料是否适合学生个体开展真实的探究,教师设计的材料与孩子们思考的材料有差异,这个过程需要孩子们思考认识,而不是剥夺给予。自助式的材料,才是孩子们独立思考、独立认识所需要的材料。

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终点

篇13

冯友兰提出“人生四境界说”,这是他对哲学的一大贡献。我们可以尝试对此说稍加拓展:一是生物境界——最低的境界,温饱食色而已,是乃凡人;二是功利境界——名誉、金钱、地位和权力,是乃俗人;三是认知境界——“宁愿找到一个因果解释,而不愿获得波斯王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语),是乃高人;四是道德境界——道德完美,上不愧怍天地,下不辱没先人,中不违背良心,是乃完人;五是宇宙境界——超越凡俗,融入宇宙,不图得失,不计生死,是乃超人。所以,人格的第二意义是人生境界意义——人生价值追求达到的境界决定人格的高低。

人格培养有赖社会环境。宽松的社会环境才有精神自由,精神自由才能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才有独立人格。精神束缚,人格扭曲;精神压抑,人格萎缩。萎缩的人格不会有优秀的精神创造和文化创新。当代士林敬重陈寅恪是因为他保持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实在不容易。所以,人格的第三个意义是精神意义——精神即人格。精神的原则是自由,独立思考,自由意志,则人格独立,人格高尚。

但是,人既是利欲的载体,又是道德的载体。利欲是利己,为人所共有;道德是利他,有高有低。道德高则人格高,道德低则人格低,没有道德则没有人格。学界有“道德金律”一说,我愿借题发挥,作新的排列——道德铜律、道德银律和道德金律。孔子要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消极道德,不损害他人而已,可视为道德铜律;耶稣要人“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么待人”,“爱邻人如爱自己”,非只不损害他人,还要爱他人,兼有消极道德和积极道德,可视为道德银律;孔子又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积极道德,他认为做到这条就是“圣人”了——尧舜未必完全做到了——可视为道德金律。所以,人格的第四个意义是道德意义——按做到道德铜律、道德银律和道德金律区分人格的高低。当然,还有人这三条哪一条都做不到,自然属于人格低下。

(摘自《中国青年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