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而且将长期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实力,从学科、专业、课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改革和建设,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技术转化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种,其中的应用开发型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将计算机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开发型人才需求面广量大,是其他类型人才所不能代替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举一反三”,能通过大学期间训练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持续学习,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 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_,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一方面是很多软件专业毕业生仍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软件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软件企业选不到满意的人。软件企业欢迎的是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而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它的能力培养并不重视,特别是业界所急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继续教育机构,专门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熟悉就业单位的生产模式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中获得高额利益。这些机构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一个从正规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经过一个没有稳定师资和固定实验基地和场所的社会机构“再培养”才能被社会承认。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就是目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轻视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他们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他们认真思考了社会的需求,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但由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决定了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技术性工人。这里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什么本科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吸取高职和社会办学的经验,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2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即学习团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目标。将这种学习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则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已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标,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评价、共同建构,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参与下开展教学活动。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优势在于,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协调学生个体差异,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际教学效果。将“协作学习”理论用于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社会属性也越来越彰显。尤其是在IT行业,由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以及后期维护工作已不再可能,往往是由项目团队的各个成员一起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来实施。此时特别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事实上,各大IT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团队协作精神。
(2)国外大学对于“协作学习”理论在计算机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他们提倡在平时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教学中以小组(group)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开发,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基于榜样的学习方式MCLA
MCLA是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的简称,它是印度NIT公司提出的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MCLA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侧重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的流程为:根据业界中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教师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构造与前者类似的问题模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解决-学生完成的独立实践-学生最终获得解决该类方法的能力。
MCLA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融合。MCLA方法指导下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掌握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以具体案例来驱动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强调自主学习,提倡情境教学,以便使学生在“学习―>实践_>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由于MCLA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
4 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结合
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有机的将“协作学习”理论同MCLA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二者都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协同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如下好处。
(1)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全面构建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支撑,融合学科属性和现实需求,集合计算机教育要素,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2)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MCLA教学模式、“协作学习”理论,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教、学主体区分开来,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知识的建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MCLA学习过程的循环以及“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强调作为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中国经济的转型,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嬗变所提出的对新时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将MCLA教学模式同“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篇2
传统的中职学校在对烹饪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时采取的方法往往过于单一,并且尽可能的降低培养的成本。这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许多的缺陷和漏洞,严重影响着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对于整个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无法起到帮助作用。因此,新时期中职学校对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采用了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起到了非常好的培养效果[1]。烹饪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比往届学生有很大提升。事实证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模式总体上比较契合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尤其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具有诸多的优势,能够很好的培养出烹饪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烹饪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一)对于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学徒制度应用在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模式的培养的核心体现在学徒制,对学徒的培养,做好这样一种模式的基础就是学校和企业能够实现深度的合作,具体的合作形式分为多种,包括工学结合或者半工半读的形式。在运用这种模式时,需要中职学校的老师和企业的师傅一起合作给学生传授实际的操作技能,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来实现联合的培养。在运用这种模式之前,学生必须要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否则在与企业的师傅进行合作学习时,没有理论基础,对于师傅的操作也是无法理解,没有体会的,这对于学生来说也一样学不到有用的技能。因此,要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的培养同时促进学生的理论基础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的技能需求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老师要注意教学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基础知识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从业技能的培训时,需要企业的精诚合作,同时需要老师对学生做出相关的辅导工作,防止学生与企业师傅在语言等方面发生冲突,不利于校企合作的进行。
(二)对于探索培养高素质烹饪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帮助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主要的两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具体的应用模式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商议来决定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案。本着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为目的,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的具体行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帮助学生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该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也会把主要的时间全部用在教室和厨房,从这两个地方来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从而能够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学生都可以很好的去学习,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2]。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体系可以进一步去探索培养更高素质的烹饪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而提高整个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为未来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模式借鉴。
(三)对于培养学生对于企业的责任感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受益者。在毕业之后,学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企业里的一名员工,这对于企业和学生来说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学生可以顺利就业,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企业也可以招聘到自身所需要的人才,促进企业发展。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已经受过该企业的培训,对企业已经产生了很多的感情,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尽心尽责,回报企业的培养。并且学生已经掌握了在该企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比较能够适应工作岗位,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带来巨大的价值。学生对企业的责任感在学生进入该企业实训时逐渐产生,等到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员之后,对企业的责任感意识也会进一步加强。
二、现代学徒制在培养中职烹饪专业人才的实现路径
(一)培养目标的设定必须合理
中职学校在给烹饪专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和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培养方案。通过培养方案的制定来确定学生的具体培训方案,决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模式中采用哪种具体的形式。企业的师傅在传授给学生实践技能时要能够传授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技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对培养内容要进行认真核定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学校必须要认真厘清对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充分认可学生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在培养内容方面,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要认真的探讨和制定,确保培养内容非常充实,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考核方式的制定要结合学科特点科学制定
在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时,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培养方案。依据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情况,制定出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案。既要评价学生的理论基础是否得到提升,也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有所进步,对于二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估。
结 语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B模式总体上比较适合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大大提升了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实际上,该种培养方法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对于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可以推广应用。
篇3
3.研究观点。“岗位对接”是实现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关键;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定位不应该是片面强调动手能力,而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对于技术密集型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理论基础必须扎实;要正确把握“知识够用原则”。
4.创新点。借鉴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教材,通过广泛调研,分析企业用人岗位和学生就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规格,岗位要求,确立实现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及实施思路
第一步分析调研。深入企业调研,研究企业岗位需求和岗位要求,研究国网新员工岗前培训教材,研究如何实现岗前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借鉴成功的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利用调研结果进行深入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能够实现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阶段。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总体思路,确立具体改革方案并组织实践。
三、社会评价及相关研究
近期,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学者,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职业教育模式并结合高等教育的实际,提出来各种改革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书模式;项目引领,工作导向模式;岗位对接模式等。伴随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开展,各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推广和实践。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越来越重视并且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对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现岗位对接的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成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努力探索的课题。
篇4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企业转型换代升级,对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中职“2+1”和高职“4+1”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企业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深入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职业教育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中也提出“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中,就“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提出: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各专业大类教学指导方案。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内文化基础教学、实训教学和校外认知实习、教学实习,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年。”
因此,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需要对原有模式进行认真的反思,并实施必要的对应措施。
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1.原有培养模式的作用与不足
中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江苏省实行了许多年,五年高职及其“4+1”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江苏省率先开办实施的,在该模式下,学生在校学年或四年,最后一年进工厂实习就业,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经济发展历史时期为地方企业输送了大量技术工人,对实现校企结合、职业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快步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旧的培养模式其实就是一种规定名义上的教学模式,简单地将在校三年或五年的课程缩减为二年或四年。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培养方式基本上不考虑企业的感受和需求,不需要在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实训实践训练,学校的实训条件也很简陋,不管毕业生质量如何,全部进工厂就业,更不会考虑学生就业前的在校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进入21世纪,随着企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2+1”“4+1”的人才培养模式渐现其不足与问题,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学生进入企业体现出理论基础薄弱、岗位实践动手能力差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吻合,在校的实训实践与企业生产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不能满足企业顶岗操作的现实需求,学生的各项能力有待在校内进一步的提高。对此,职业院校也积极应对,学校开始师生角色的互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校企的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对口人才,从而使职业教育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和后续发展的需要,更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均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国家和地方从职业标准、学生能力结构、企业需求层面提出优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企业需要的,就是毕业生走出校门能够直接站在操作岗位上,适应专业工种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企业产生即时的经济效益,不需要经过企业的专项再培训后上岗;在岗位上能够发挥专业特长,有所创造和创新。学生的需求就是在校“学有所得”,毕业后“学有所用”,上岗“技有所长”,发展“积有所发”,同样期待进入工厂产生即时的能力效益。因此,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新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三、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对策
“2.5+0.5”“4.5+0.5”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不是简单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加长,不是学生校外就业实习的时间缩短,而是需要我们思考,怎样培养才能实现专业与行业的高度吻合,实现质量与企业的高度吻合,实现学生上岗就业培训与企业“零距离”要求的衔接,将学生上岗前由企业短期培训转变为在校完成,切实满足企业当前与长远发展的需求。
1.要立即转变教学思想和实训理念
在教学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模式优化,教学管理人员更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由“1”变化为“0.5”不是数字游戏,其内涵非常丰富,不要简单地认为多加的“0.5”就是让学生在校多半年时间,把以前人才培养方案的学时拉长半年就可以了,或者把过去缩减的理论课程再回头让学生学一学。其实不然,优化后增加的“0.5”不是简单复习回顾理论,不是重复过去的实习实训,不是“散养式”让学生撰写论文等待答辩。而是要回顾、审视和修订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企业现实需求重新制订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在上岗培训这方面作重大调整,使得增加的“0.5”计划更现实、内容更翔实、措施更扎实,真正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满足和达到企业的要求。
2.要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
要突出“教育服务”的宗旨,组织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目前毕业生的上岗、就业状况与企业长远的需求,在理论和校内实践上查漏补缺,充实专业理论和上岗培训的计划,增加专业知识模块内容,增加实训实践模块的项目量,细化校企结合的内容,把校企合作进一步引入项目教学和就业指导教学,保证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的衔接吻合。为了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要将毕业生上岗就业前的人才评价制度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增加课程结构“实践课程”板块的内容。
3.坚持能力为重,有效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我们要着力加强校内理论教学,将学校理论与岗位需求的不够吻合以及理论浅薄的教学不足等问题,通过顶岗实习、企业专家进课堂等有效途径进行课程与实践融合的改革,弥补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要优化课程结构,严格执行和把握实训教学要高于60%总学时的教学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后,学生在校时间加长,实训教学学时比例要进一步扩大,有条件的学校要达到70%。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学要学得精,做要做得会,教要教得好,加强“导师制”的实践。加强校内实训教学,实施“场景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熟练操作能力;强化就业前的实训操作能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新模式下,要非常重视校内实训环节,校内实训必须实施“六定”:定学时、定课题(目标)、定岗位、定师傅、定期考核和定期轮换。同时要加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指导的评价考核。第五或第期既要在理论基础上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查漏补缺,修补“理论软肋”,更要在实训实践上为学生强化技能实践的操作能力,防治“操作硬伤”。
4.挖掘合作内涵,密切校企融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国家和江苏省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都强调“全面推进校企合作”。经过多年实践,江苏省校企合作已取得了许多成就,合作的模式也被校企和社会认可。但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路子会更宽更远,合作的内涵会更丰富,都有待于今后不断地探索。
当前,学院要加强校外认知实习和教学实习,优化校外顶岗实习,引企入校,熟练上岗。顶岗实习是锻炼和检验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发掘许多合作内涵和教学模式,教师要在顶岗实习上做好大文章。《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出要“严格顶岗实习管理,全面执行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优选顶岗实习企业,落实实习岗位,建立一批顶岗实习基地。”“强化顶岗实习跟班指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实习工作考核,强化对实习学生、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评价考核。”
在过去的顶岗实习实践中,教师只是跟班管理学生,谈不上也不可能跟班指导,只有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跟班指导,才能解决毕业生就业前的实操不足和专业缺陷。
加强学生岗前培训,通过学校教师的培训往往达不到企业需求的效果,必须“引企入校”,邀请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实行“岗位教学”,在校内外的岗位上让学生熟悉实习环节、操作流程、企业规范,减少企业对人才的再培训时间,使毕业生能直接走向工作岗位。
5.创新和实践人才评价机制,加强学生社会能力的再造
篇5
一、“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产学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是培育人的两个不同环境,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此“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意味着学生进入企业后,学校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完成规定的各种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根据企业的需要以及未来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出人才的培养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这不但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增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创造了条件。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而对企业来说,则可以近距离地考察招聘的对象。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都有其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论为基础的,该模式吸取了其他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弥补了学生只能够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内容比较狭窄的问题。“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特别是在“1”阶段,将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可以说“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实习,其本质是将职业院校与企业这两个培育人的环境进行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使学生可以在经过培养之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最后一年的学习由学校理论学习阶段过渡到企业培育阶段,是其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以及初步的操作实践,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识,而通过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和就业实践等将会为学生以后职业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学生顶岗实习半年时间就可以了,剩余的半年时间主要用于实训以及实践性的课程,当然还有学生管理、教育引导、就业的心理调试、职业规划等内容。“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活动,更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人才培养机制。它通过在“1”阶段实行工学交替提高实践,在“2”阶段实施按需订单培养,从而为职业院校拓宽办学思路,实行双方优势互补创造了空间和条件。“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学校教育由此具有开放性、柔性化的特点。学校利用企业的实习实训资源,企业利用学校的师资等资源,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双方实现双赢。
二、目前“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利益协调困难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想顺利而且成功实施,必须协调好各方利益,因此合作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一种利益的权衡和争夺的过程。在开展“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的目的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对职业院校的期望和要求。而企业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过程中,也是有利益追求的,企业是想通过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既定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其实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目标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如何更好地协调双方的冲突,使他们的利益更加的一致,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比如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信息不畅可能是影响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在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上是不同的,必须看到职业院校对学生信息掌握得比较好,而对企业方面的信息掌握得比较少,对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具有什么样的标准,则信息掌握不充分。这就导致了有些企业每月只要支付给学生一定的补贴,无需再支付其他费用,从而实质上把实习生当作了廉价劳动力。有的企业主要让学生来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而并不是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还有些企业认为培训学生首先应该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不愿加以精心培养,不太愿意给实习生轮岗,有时没有专职的指导人员,即使有指导人员,对实习岗位“师傅”的指导工作也没有相关的考核,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导致配备的指导师傅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敷衍了事,使实习生得不到有益指导等。
(二)合作动力不足
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动力不足,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很多的发展问题。相比较于与职业院校合作,企业更关心的是产品的销售问题,利润实现多少的问题。因此同职业院校的合作可能是企业不能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这是企业合作动力不足的表现也是原因。其次在学生进入到企业后,企业的指导老师动力也可能不足,原因是企业为了节省用工成本,往往把学生当做简单的劳动力来进行使用,而参与指导的老师由于没有及时合理的过程跟踪,也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所以导致企业的指导老师认为出力不出力一个样,从而产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动力不足就容易产生学生实习管理过程过于形式化,配备的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最后是学生动力不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般只从事一些低级的工作,这可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与目标,再加上企业指导老师在指导思想和管理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实习工作没有了兴趣,于是就容易出现一些学生开小差,不好好干的现象。
(三)适应需求变化的问题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职业院校三年的教学计划而设置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职业院校本身办学调整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考虑到市场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职业院校必须适时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计划进行调整。如果不调整,很显然“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四)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显然由于在“2”阶段与“1”阶段,学生要面临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就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有的职业院校管理的比较严格,到了企业却比较松散,导致学生一时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了前紧后松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没有在企业得到合理的利用,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有的时候则会出现职业院校管理不是很严格,到了企业管理的非常严格,从而让学生认为“1”阶段的学习很难,并且认为支付的报酬与学生付出的劳动不对等。产生这些情况,都意味着学生不能及时地进行角色的转变,也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职业院校与企业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机会。从而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了为学习而学习,为实习而实习,没有内容也没有实践性的一种培养模式。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在“2”阶段与“1”阶段的管理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师资力量是“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从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直接招聘过来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在实践技能上却十分欠缺。职业教育是对理论要求和实践技能两者兼重的教育。如果教师只有理论基础,而没有实践技能,显然是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的。同样,职业院校从企业引进的指导教师也有问题,他们则与招聘来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老师具有相反的特点,即实践能力很强,但理论知识不足。显然只会一条腿走路的人,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的,再加上职业院校在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和运用上又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导致师资力量成为了“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要想让“2+1”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发挥作用和实效,就必须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三、提高“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效率与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一)统一认识,推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2+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证明是能够满足社会、企业需要,并能充分实现职业院校办学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开展,职业院校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进入到社会当中,来检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检验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是否正确,从而让他们能否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显然这种结果。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职业院校乃至对于学生的家庭。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种模式,我们应该不断地通过各种宣传,来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来获得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只有这样“2+1”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可以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来加强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从而为其实施与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学生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现象,主要是由于“2”阶段与“1阶段”的学习内容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学生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的调试。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心理座谈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内容所在。通过聘请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融入到“1”的学习阶段当中去,职业院校应该注意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不同,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教育学生保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出现岗位不理想、不适应岗位要求、中途离岗、违反纪律、不满薪酬等情况,校企应该加强协调合作,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引导工作,教育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通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到企业之后能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和意识的形成。
(三)深化专业改革,按市场与企业需求,对专业定期重新设置、调整和嫁接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求,进行内容和计划的调整。其中专业的重新设置、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加大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力度,也要作好课程之间的统筹工作。要通过不断打破课程以及学科之间壁垒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计划上,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在重新设定专业之后,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来展开教学工作。在理论学习阶段,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学生需要的结合,在实践技能操作阶段。要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比较完整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还应该根据企业以及行业和市场的需求,对专业的就业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要及时地对那些市场不再需要的专业进行撤离和改革,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综合性人才。
(四)加强管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首先职业院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职业院校应该在教师的职称晋升、课时酬金、学习进修等方面制定一些激励制度或优惠政策,以保证师资队伍稳定;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通过校内和校外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其次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和政策制定,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的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最后要聘任经验丰富的、有技术的兼职教师来校任教,职业院校可以从社会上或者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和技术一流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让他们能够及时的发挥他们的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推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顺利运行。
篇6
1.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
人才在辞海中解释为“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来分析,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科学)型人才,即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在科学原理(即客观规律)成为社会的直接利益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转化:第一个转化是将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第二个转化是将第一个转化的结果转化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工艺程序、方法,进行现场管理、智力操作;第三个转化是将第二个转化的结果进行技能操作,形成产品和服务。上述实现这三个转化的人才依次称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属于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在上述应用型人才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兼具三种人才特征,是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操作的高端技能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服务,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2.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概念及特征
结合上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从会展行业角度来说,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是指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服务,具有较强会展专业理论基础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现代会展行业运营、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会展策划运营、设计、服务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上述定义说明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以应用为主线建构知识;不仅具备过硬的应用型知识,还要有广深的会展专业理论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会展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会展实践操作技能;不仅要有较强的操作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以所掌握的会展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会展知识技术创新。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具有相对的高层次性和以能力为中心的特征。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是本科层次的会展应用型人才,其核心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高层次人才,具有相对的高层次性。另外,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主动将会展理论研究和教学与会展产业创新结合在一起,着重将科学认识和科学规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特征是“动脑+动手”,培养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是以能力为中心的。
二、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角度:一是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理解,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的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应”。二是从管理活动的角度来理解,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认为是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管理活动的组织建构方式[3]”。三是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一种结构和运行机制,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样式和运行机制,它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可控性和范型性[4]”。无论从哪种角度去理解,学术界给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定义中还是有些共同点的,那就是学者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规格,怎么样培养人才就是用什么方式方法去培养人才等。如果把这些问题具体落实到高校的教育上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途径和保障措施等要素。
2.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特征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一定的会展教育理论和会展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应用为主导构建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培养适应会展行业的能力为取向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模式。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为:
(1)以“应用”为核心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为其核心体现。根据社会需要的会展职业和会展岗位的要求,培养应用型会展人才,与学术型和技能型会展人才相区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会展知识应用能力。会展知识应用能力应转化成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2)以“本科”为基本
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上来说,应该达到“本科”教育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与会展专科人才相区别。必须较好的掌握会展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
(3)以“需求”为导向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提出是为了迎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会展人才的需求,课程的设置、内容的选择都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讲究实用性。
(4)以“能力”为取向
对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会展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会展策划运营、设计、服务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察和评价也应以学生对会展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际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等为重要评价指标。
三、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对上述应用型本科会展人才,国内会展业界的共识是,这类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会展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培养的这类毕业生只有符合这样的要求,才能获得会展机构的认可和接纳。因此,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会展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艺术与文化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练掌握会展活动的策划与运营、会展设计、会展营销、会展现场接待服务等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口语沟通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高度责任心、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及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能胜任会展场馆、会展服务公司、会议中心、参展企业、体育、文化传媒集团等相关会展单位的会展活动策划、设计、营销、现场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2.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展活动运营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求学生既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熟悉会展运营管理的实务、技术与方法,又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会展活动策划、组织与运营、项目管理与服务、会展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能够在会展企业进行会展活动策划、营销、设计与现场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知识基础与文化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2)熟悉国内外会展业的行业现状和管理法规,以及全球会展业运作的国际惯例和中国市场准则。
(3)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宽厚的国际化会展策划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铺垫和多学科跨行业知识结构的支持,适应现代企业及市场现状的会展及相关学科知识贯通与运用的实战能力。同时应具有在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
(5)系统化的国际会展知识体系,较强的国际会展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6)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熟练运用项目管理的各种软件工具。
(7)具有较强的会展活动策划、营销、项目运营管理、会展设计、会展现场接待服务与组织管理等专业能力。
(8)具有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及各种文案的写作能力。
(9)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乐观精神、敬业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
(10)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懂礼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上海辞海编写组.辞海(第一版).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2000.
篇7
一、合理界定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是创新人才模式的前提
在创新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之前,明确目标是所有行动的前提。根据贵州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我们将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界定为: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拥有优良的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能适应西部地区基层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金融人才,即“面向基层、面向三农,素质高、后劲足、用得上、适应快、下得去、留得住”的金融人才。
这些人才应具有如下素质和能力:(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愿为人民服务,有抱负、责任感及遵纪守法的品质。(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语言合表达、数学应用、计算机应用、经管实践和创新能力。(3)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娴熟的专业技能。(4)具有较强专业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键
贵州财经大学金融专业为实现具有“儒魂商才”潜力的,能为“富民兴黔”作贡献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课题体系设置上探索形成了既注重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又突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以“课程支撑知识”、“知识支撑能力”、“能力支撑素质”的人才培养流程。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金融学专业应按照“四平台、十模块”的框架结构设计并优化课程体系。具体而言:理论教学平台按照“素质高、后劲足”的人才培养要求,依托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平台按照“用得上、适应快”的人才培养要求,围绕专业特点开展专业认知实践,围绕专业主干课和方向性选修课开展课程实验、围绕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展专业实习和毕业实践,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第二课堂教学平台则主要按照“下得去、用得上”的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基层、农村金融的工作特点开展系列讲座,培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奉献精神,坚定学生锻炼于基层、成长于基层的长久信心。“十大教学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学科共同课程、专业课程、认知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习、毕业实践、区域金融、基层工作指导,十个教学模块的设计在于支撑四个教学平台的功能实现。
三、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是培育金融人才应用能力的根本
经管类实验实践教学创新既要重视内容创新,也要重视流程创新,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通过探索创新五阶段全程实验实践教学流程来培育金融学人才的应用能力。即通过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课程实验、高峰体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1)在确保理论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遵循“用得上、适应快”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把认知性与验证性、综合性与仿真性、设计性与创新性等不同层次的实验、实践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和实施科学、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以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动手能力、工作技能、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2)按照“理论与实践并重”,防止“实验实践与理论学习”脱节的要求,合理明确实验实践类别,慎重确定实验方式,科学选择实验课程,优化设计实验项目,切实落实实验内容,构建起支撑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宜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3)按照“认知性实验、模拟性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综合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五阶段全程实验的实验实践教学范式,构建起支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程序。
四、科学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设计一个“可计量、可比较、可测量”的科学合理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质量标准体系应该包括“能力、知识、测评方式、目标效果”四个方面的内容。标准体系中的能力应有清晰的阐述和界定,能力的塑造与培养环节应一一照应;标准体系中的知识体系应与课程体系相对应,同时课程知识还应支撑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塑造;标准体系中的测评方式必须注重过程测评,必须保证测评的数量化和权重赋予的科学化。同时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该是一个包含“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激励系统”在内的相互衔接、共为一体的“五环一体”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标准体系的高效执行同样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科研能力建设、质量工程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地方财经院校应通过综合建设来提升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自评报告[R].2012.4.
[2]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面向基层、面向三农”金融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报告[R].2012.5.
[3]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金融学特色专业建设报告[R].2012.5.
篇8
一、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现实挑战
1、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标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从三个方面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培养规格而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等。
(1)从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并非是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所崇尚的,也非单纯的主要培养职业技能型的人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教育应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从培养规格要求定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所以其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要求应当具备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在操作与技术上具有更高的组织指导和开发创新等能力;再次,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彰显个性和发挥创造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3)从知识结构要求定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两个基本模式:通才和专才。以上两种培养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如果说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纯粹的培养通才或专才,已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必须走专才与通才相结合之路,在充分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2]
2、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1)转变独立学院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依然继承着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其人才培养目标亦是缺乏多元化,单一的培养目标定格了人才培养类型――理论型人才,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缺乏应用性,这与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相违背,不利于培养出优秀人才。因此,独立学院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2)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将决定课程设置的定势,课程设置往往以培养目标为理论依据。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以单纯的培养理论型人才,因而其课程设置也严重倾向于理论课程。纵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之课程设置部分,我们不难发现理论课程比例远远超过了实践教学部分,比例差距甚远。因此,独立学院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3)转变“单一的学科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一直以来以学科化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以理论型为主,严重缺乏应用型人才,这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相符的,必将导致人才失去竞争力。因此,独立学院转变“单一的学科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4)转变“双师型匮乏”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都继承着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外加独立学院的教师基本来自高校,因而理论型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亦为理论型,独立学院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因此,独立学院转变“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二、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选择
1、依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决定着独立学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不仅要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即重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结构;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其个性化发展,促使其不断成长;同时还要迎合市场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依据市场调整培养目标。[3]
2、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实践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应该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课程结构。首先,要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比例,增加实践环节在学习期间的比重;其次,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形成“特色+文理交叉+各类限定选修” 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再次,企业可以依据市场需要和企业需求来参与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通过参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以及课程的开发,实现“能力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3、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证明,我国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转换观念,大胆革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十分重要,也异常必要。传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以学校为主的合作培养模式,可以探索尝试转变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为以企业为主的合作模式,保障企业行业的合法权益、激发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中来,从而调动企业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
4、加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何为“双师型”教师?一方面,教师应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从事课堂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又掌握较为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熟练的掌握企业实际运作方式和实际操作能力。双师型教师的匮乏,是独立学院面临的巨大难题。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教育,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行业人力资源优势, 派遣企业中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参与独立学院的教学;独立学院亦可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学习先进的企业理念和参与企业项目和技术的开发等;或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5]
【参考文献】
[1][2][3] 荆光辉,张润泽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思辨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6)48-49.
[4] 沈云慈,刘胜林.市场机制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对比[J].职教论坛,2010.2.6-8.
[5] 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0(1).72-74.
【作者简介】
篇9
Abstract At this stage,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e to the limited to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 not only does not have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more important is almost does not have any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Under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spectiv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re-examine exist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training, and actively explor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system, cultivating the high quality engineering applied talent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Key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pplication 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model reform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行业虽然面很广,产值也挺高,但是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及创新能力都还十分匮乏。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我国今后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来说,地方高校因为受限于传统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为培养模式较为落后、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教学形式不够丰富等,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而且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因而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行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
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目的在于要建立一批“协同创新中心”,使得创新资源和要素能够有效地汇聚在一起,各创新主体间的壁垒能够得以突破,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能够得以充分释放,从而能够实现深度合作。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有必要加强自身与别的学校、别的科研单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当地政府部门还有国外科研单位的进一步合作,寻找到各种有合适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1 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在培养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方面,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方面都非常重视,学校不但大力鼓励学生们踊跃参与融入到老师的各项科研项目中去,而且还对学生能否独自完成一定的课题方面有是有要求的,并且会给予相应的学分。而且,学校还特别重视与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工程实践方面的教学比例占到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重相当大,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中真正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还有科研创新能力方面的锻炼纳入进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工程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而且我国高校中大约有90%为地方高校,地方高校中又有一半左右均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然而,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都存在一种现象:把培养人才当成所谓的学科方面的教育,在理论教学方面相对重视,对于实践能力的训练则相对轻视,存在较为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明显存在产学研相对分离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更谈不上具备什么科研创新能力了,因而无法很好地满足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行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因此,改变现有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建立更加先进的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在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具有相当扎实的根底,而且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这是当前高校尤为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2 协同创新推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文化、经济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在协同创新视野下,地方高校应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现代社会以电子信息为首的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有必要对国外在培养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加以深入研究,从而进一步为推进我们国家各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是非常有意义的。
研究协同创新在国内外已有的实例,我们可以知道:协同创新在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一种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针对要创新的目标,采用多个主体、多个相关因素协作完成的一种行为上的创新。高等学校应该围绕着怎么样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学校的创新能力,在充分利用好已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把各方资源聚集起来,共同努力,促使高校能够得以实现协同育人。在协同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努力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改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保证理论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要逐渐加大引入实践环节的比重,做到各科目都有配套的课外实验或课程设计环节等,并且在进行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时,允许进行自由选择、协作完成实践环节,比如对“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将其与相关课程如“MATLAB仿真技术”结合起来,综合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校需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研究力度,大力开展学生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活动。学校还可以进一步增加选派毕业生到相关企业参加实习的人数,大范围地实行“3+1”模式等。
3 在协同创新模式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措施
3.1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高校需奉行教学应与科研相辅相成的方针,对于教师这一方面来说,应该将自己平时的教学与自己所进行的科研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其科研活动能成为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和自己所进行的科研活动结合起来,使科研活动变成每个学生平时的学习模式。在科研方面,鼓励电子信息专业教师多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努力提升个人以及学校的知名度和在本行业的影响力。而且支持自己申请,教师择优挑选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当作老师的科研小助手,协助老师完成各类科研活动,发表科研小论文等。
3.2 研究建设教学科研激励机制
充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体角色互动,鼓励教学与科研相长,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鼓励有兴趣有基础的老师和学生进到企业的生产一线,深入了解企业所需,协助解决企业研发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做到教学与企业实际所需相结合。支持师生在企业协同过程中进行教学上的创新,对参与了企业的实践活动、产品的研发测试等方面工作的学生进行鼓励,并且在课时或学分的分配上给予适当的奖励,从政策上保障老师和学生在教学、科研方面两不误,做到协同发展。通过企业和学校教师的鉴定,对做出一定成绩的参与了企业实践的学生,可以考虑适当给予一定的学分。从而逐步做到相关的企业大力欢迎、参与的学生从思想上认可,形成学校受益、企业受益、教师受益、学生受益的多方更赢的一种良好态势,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机制。
3.3 对优生先行推行所谓的“导师制”
对于科研能力特别强的老师,可以根据个人申请,学校择优选拨出导师组。对于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导师根据择优录用的原则挑选出一部分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科研小分队,在课余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努力,逐步实现用实践来促进教学。
3.4 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实践环节课程
根据个人爱好、对未来发展规划的不同,高校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实践课程,形成一种多元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学习理论基础知识、获得实践技能与未来要从事的工作做到无缝对接。学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合理穿插安排在各个学年,在实施时做到有步骤、逐步引入深化实践的思路进行,实行以“工程实践”为主体的实践教学计划。
3.5 实验室管理制度实行全开放式
学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采用开放式管理,选派学生助理协助实验室的日常管理,鼓励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多进实验室,在学生中形成既动脑又动手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措施,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的环境下,逐步建立起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理论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而且还具备适当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毕业后能满足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行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
总的来说,地方高校应立足本校实际,基于协同创新的理念,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国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在保持本校的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促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立华,王玲华.协同创新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文史博览(理论),2014.8:80-82.
[2] 包理群,李祥林,李颖.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3.20(3):99-102.
篇10
WANG Li-yan GAI Guang-qing ZHAO Li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China)
【Abstract】The necessity and the proposals of constructing a applicable talents cultavating mode for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were proposed: Changing education idea and ideology of undergraduat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programs containing experiments and practices. Setting up relatively stable practice bases. Constructing “double type” teacher groups. Enhancing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reating high quality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s. Finally, the applicable talents cultavating mode had been applied to the talent cultivation for polymer materials major of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and achieved good practical effect.
【Key words】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Applicable talents cultavating mode;Practical teaching
1 普通高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由于我国教育布局和人们观念存在问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数量增加缓慢,技术工人数量急剧下降,不能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剧增,普通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普及型教育。以往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已不再适合于这种规模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因此这种普及型高等教育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然而,这种就业难问题并不是社会人才剧增的结果,而是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较少,导致多数企业存在人才严重缺乏问题。这种普及式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既不具备高级精英式人才的能力,又缺乏职业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当前这种普及型高等教育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两大问题,一是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问题,二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不够,使目前高度教育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社会有责任为高等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根据目前现状,把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已成当务之急。目前,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不断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有很多人认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困扰高等教育者的一大问题。研究构建一种适合普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较好理论基础、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
2 普通高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转变教育观念和大学生自身观念
普及式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强调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当然,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最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针对地方普通高校,在不断扩招、学生入学门槛较低的情况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育者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探索一种适应新形势下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大学生首先应转变自身观念,突破白领观念,吃苦耐劳,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2.2 加强实验、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及基地建设
在培养方案中强化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有针对性地设置综合设计型实验,强化生产实习环节,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避免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要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树立工程意识,培养工程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2.3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应用型人才质量
要培养应用型的学生,必须要有综合型教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安排校内导师参加企业的科研实践活动,与校外导师共同参与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应用型人才质量。
2.4 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打造优质教学科研团队
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效果
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加大了对实践环节的投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政策,高度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教师走进企业,为企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学生也经常到企业参与生产,进行学习,并有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通过校企的密切合作,学生的自觉学习热情显著提高,改变了大学学习观念,认识到了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学习即将被社会淘汰。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学生自信心增强。当然,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是一个长期的实施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需要社会各界、学校领导、一线教师、高校学生不仅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更要并付诸实践,采取行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协助下,我们构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才能为社会输送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解决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24-26.
[2]邬适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1):104-109.
[3]曾永卫,张亮峰.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39-40.
篇11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
据资料统计目前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模具设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制造业的需求。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地,模具设计人员、模具开发人员、模具维修人员已成为市场最紧缺的人才。据了解,在北京普通模具设计师月薪为6000元左右,高级模具设计师数量很少,月薪在8000元左右。而在广东东莞等地,一位经过专业训练、有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人员,年薪常常超过12万元。近年来,随着模具CAD/CAE/CAM技术广泛的应用,高技能复合型模具人才缺口巨大,模具人才普遍匮乏,企业需求迫切。
我国中等技校培养的学员主要是操作工,不具备模具设计的能力。一些高校尽管在近几年内设立了模具专业,但由于软硬件设施的限制,培养出的学员理论水平可以,但实际技能不够,不能满足模具企业的需求。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模具培训班,由于缺乏规范的职业标准,对学员能力的考核鉴定还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因此学员质量良莠不齐。因此,目前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无法满足企业的迫切人才需求,为解决人才需求和人才质量之间的问题,必须对现有的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2、职业分析
通过调研可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主要的从业单位有:模具制造企业、机电产品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和轻工制造企业等;主要的就业部门有:模具设计部门、生产制造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质检部门等;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助理模具设计师、2D绘图员、模具(机械)加工工艺员、模具制造工、模具维护与维修工等;未来的发展岗位有:模具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机械加工工艺师。
3、目标定位
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能从事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模具零件加工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2211”人才培养模式含义诠释
第一个“2”指入学前两学期,为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的“宽基础”阶段,主要针对中职生源理论基础差的问题,实现中高职过渡无障碍;第二个“2”指三、四学期两学期,为各种专项技能储备阶段,即“备专能”阶段,主要针对普高生源动手能力欠缺,中职生源专项技能拔高;第一个“1”指第五学期,为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阶段,以课题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全面归纳、综合应用、创新培养;最后的“1”表示从业能力培养阶段,也即顶岗实习阶段。
2、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1)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学生在学校学习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航天职业素质、思想政治课等基础素质课程,以及完成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进行“航天企业文化”、“航天精神”专题教育,将航天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基础素质培养过程中。学生利用假期选择一定社会工作岗位进行2周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在此培养阶段,学生完成系统的文化基础知知识、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学生基本素质培养。
(2)系统专项技能培养阶段
学生在校内,以产品为载体,完成《机械零件切削加工》、《模具CAD/CAM》、《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零件铣削加工》等课程的学习。学生轮流在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模具设计与生产企业,参加2个月的实习,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在此培养阶段,将航天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专项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在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基地与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实现学生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
(3)综合技能、创新意识培养阶段
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以典型模具零件的生产为载体,完成模具综合生产实训,以毕业设计为载体,全面归纳、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给定的模具设计任务、典型零件设计加工任务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从业能力培养阶段
最后一学期,学生在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模具设计与生产厂家,选择与模具相关的职业岗位,完成6个月的顶岗实习,熟悉企业生产现场和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生活节奏。此阶段主要完成学生从业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就业的无障碍过渡。
3、“2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本人才培养模式将高职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中职生源学生理论基础学习提供保障,将中高职教育实现对接;第二阶段是专项技能培养阶段,为普高生源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供保障,为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化提供平台,使学生具备一专多能,拓宽就业面;第三阶段为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在前期培养基础上,不同生源学生水平基本趋于平衡,开展综合类项目和课题训练,使学生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第四阶段,从业能力培养阶段,学生在指定的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其他综合素质进行检验,了解企业文化,适应企业与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差异,让学生提前逐步适应未来岗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过渡。
三、结论
本专业提出的模具专业“2211”人才培养模式,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也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使学生由“专业能力”强人,转变为“职业素质”强人,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龚厚仙.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皖东地区模具行业的发展状况[J].滁州学院学报,2012.
[3]邹继强.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模具制造,2013.
篇12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固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日趋突出,各国纷纷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本国国情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培养模式改革就是一典型[1]。这一改革打破基础与临床界线,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和接触患者,解决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制,围绕病例或问题进行教学,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打破医疗与预防的藩篱,倡导进入社区,进行预防保健,解决治疗和预防脱节的问题。这一改革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英国各医学院校根据英国总医学委员会颁布的《明天的医师》报告[2],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十分重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医学生的医学执业能力、医生基本素质和医生职业道德三大中心任务并举,强调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这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研究。法国医学院提倡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患者、注重人文素质养成、进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模式。
国内对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很活跃,如辽宁医学院对“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设立专项课题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对全科医学教育进行总结,引入“免费定向医学生”培养过程;首都医科大学是全国全科医学开展得较早、取得成果最多的医学院校,为首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全科型临床医生;湖州医学院建立的“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3],包括校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校地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实践,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院校为培养面向基层全科型医学生做了大量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也各有特色,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文献不多。
在借鉴学校定向培养三年制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4],结合学校2010年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谈,对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5],构建了“3.5+1.5”的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6],以期培养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复合型基层医学人才[7]。
一、“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是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内容,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组织、帮助、促进、引导的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二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先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由已知的知识内容过渡到未知的知识内容的讲授,让学习有一个衔接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本进行的,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的意愿、情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强调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
二、“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结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专业知识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一般疾病的初诊治疗,疑难杂症的转诊治疗,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二是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全面系统的采集病史及恰当的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及分析结果的能力。三是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服务基层的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施
根据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乡镇(社区)定向医学生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三者并重,尤其要突出全科医学、急救医学、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方法、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等,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时间由临床本科的一年时间增加到一年半的时间,其中一年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半年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习。
四、“3.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
一是组织考核,通过记分作业考核、专题讨论、小组学习、教学实践活动考核、学习笔记等基本形式进行;二是分析考核课程和考核质量,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此外,为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校在赣州(县、市、区)范围内建立稳定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如何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已成为我国基层医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现有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且与当前的乡镇(社区)卫生工作结合不够,使得培养的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意识不足,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农村社区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行乡镇(社区)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构建一个适合于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为乡镇(社区)培养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Cameron l.Getting real about rural physicians[Z].CMAJ,2012,Aug(13).
[2]Cameron PJ,Este DC,Worthington CA. Professional,personal and community:3 domains of physician reten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J].Can J Rural Med,2012,17(2):47-55.
[3]卢东民,张红,沈志坤.“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25-127.
[4]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5]魏东海,林爱华,纪泽泉等.医教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1,10(7):769-772.
篇13
一、“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及内涵
(一)“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在中职教育中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校和企业各种资源有机的结合,同时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进行课堂知识传授与企业实际经验直接获取相融合,在满足企业用人需要,学校学生实习就业的基础上,实现校企双轮驱动,互利互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旨在对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之上的“实境育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国内外工学结合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工学结合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中职教育“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实现方式。
(二)“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由四个方面组成,具体释义如下:“1” 是指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为一条主线;“2”即校内与合作企业两个资源;“4”即专业基础理论、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基地岗位轮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阶段的学习;“3”是指职业素养自我提高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过硬的技术技能三种主要能力。
二、“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指导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虽然人才培养向来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市场毕竟准确反映了其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市场需求导向原则就是根据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前我国酒店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但从不同类型酒店人才的需求来看,紧缺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进行酒店人才培养时,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的作以调整,满足酒店发展的需要。这也充分体现了市场调研工作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
(二)知识、技能、素养并重原则。长久以来,职业教育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反复被人诟病,改革却又举步维艰的局面,依然是职教人的痛。如果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人必备的硬实力,那么职业素养就是一个人内在的软实力,职业教育给予学生的,应该二者兼备,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职业教育必须在关注功利性的职业技能时,更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应充分体现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成立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通过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明确了学生就业的岗位及岗位群,获取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根据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即适应现代酒店需要的,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综合技能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技术和基本管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实境育人、德技双优1243” 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调研为依据,组织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市场调研。并组织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召开课程体系论证会议并形成论证报告。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进行教学计划修订。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岗位能力及工作过程,集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综合技能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于一体的“四位一体,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依托黑龙江省烹饪行业协会、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学生参与的“竞技工作室”,组建由教师、学生参与的大赛竞技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及活动方案。
(四)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体系实施的执行者,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酒店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了解合作酒店的经营情况、技能要求和企业文化。对于校内教师,要鼓励他们走出校园,甚至为教师创造条件进入行业企业兼职,以使教学水平与教学内容处于较高和前沿状态。对于兼职教师,必须具备行业从业经验或者有行业机构认定的资格,能够参与课堂教学和教材开发。
参考文献
[1] 逯铮.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纵览,2013(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