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c)-0064-02
肺结核也被称为“肺痨”,是临床中发病速度快、发病率高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如今,我国患有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居多,并且呈现出西部发病率高,东部发病率低、儿童感染率低,中年感染率高的主要现状。除此之外,由于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从而导致肺结核感染者多于农村。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可以得知,肺结核的死亡率高于其它疾病,并且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播[1]。一般而言,肺结核患者在进行咳嗽、喷嚏时所产生的飞沫会带有结核杆菌,健康人一旦吸入,就会得到感染。因此,只有积极探讨肺结核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才能减少患者的感染率与死亡率。
1肺结核临床上的主要表现
肺结核作为临床上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肺结核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浑身无力,容易盗汗,咳嗽剧烈并且痰多[2]。如果患者病情过重,就会出现咯血、胸疼甚至会感到呼吸困难。一般而言,当患者患有肺结核以后,体温会持续增高,并且始终维持在37.5℃左右。但是,由于病患不具备相关知识,往往会将肺结核误认为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者感冒,从而延误治疗,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2肺结核难以治疗的原因
对于早期结核病而言,只要遵循相关的治疗原则,对此采用药物治疗,90%以上的患者可以得到痊愈。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难治性肺结核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形成的原因非常多,难以治愈的原因也涉及到多个方面。
2.1结核菌对多药耐药
2.1.1缺乏管理 只有在严密的管理中对患者进行合理化治疗,才能从根本上对结核病进行控制。如果缺乏管理,就会导致耐药性出现,从而形成难治性肺结核。一般而言,在严密的管理下,初期肺结核在经过化疗以后有80%的患者得到痊愈,在短期治疗后有90%的患者可以得到痊愈。[3]但是,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监督,那么治疗成果的几率只有50%。
2.1.2化疗方案不合理 现如今,我国很多综合性医院中的医生,对肺结核防止治疗的知识极度缺乏,并且对治疗方案的组成不熟悉,在药物的剂量、药物的治疗规则以及药物的疗程存在不足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存在治疗中断以及治疗方案不合理的现状,这种情况会导致医生无法对药物产生认识,并且给患者频繁换药,从而导致结核菌耐药的常见现象。
2.1.3药品供应与治疗经费缺乏保障 很多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治疗经费不足,药品供应不足,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停药的现象,除此之外,很多医院所用药物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在肺结核治疗之中出现不规则治疗,形成难治性肺结核。
2.2免疫力低下
对肺结核的治疗不仅需要良好的治疗方案,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服用抗生素,体质虚弱、多病、年老并且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不仅治疗方案复杂,并且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发生缺陷问题。[4]如果对该类患者选用常规治疗,那么就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率低,极易引起难治性肺结核。
3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3.1对抗结核病的要去进行滥用
在我国很多地区,抗结核病的重要药物比如利福霉素类仍然被单独使用。在初期治疗肺结核时,很多患者会对氟喳诺酮类药物进行滥用,从而导致耐多药结核病的产生。除此之外,二线药物的耐药也会导致很多肺结核患者的治疗难以痊愈。并且由于化疗方案不合理,监督力度不严密,用药不规则,会形成单用药以及联合药的不合理性。
3.2患者化疗管理不完善
在治疗过程之中,由于没有对此进行严密监督,从而出现医务人员对抗结核病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以及不合理运用。现如今,很多抗结核病的专科医院与其它各类综合医院虽然有着密切联系,但是却没有对此建立严格的科学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自行服药,从而加重治疗的不规范性,使治疗出现失败现象。
4对肺结核的预防措施
4.1加强对肺结核防治的宣传
就目前而言,对肺结核的宣传时促进肺结核预防的重要举措之一。医务人员在掌握肺结核的重要知识以后,要主动承担起宣传防治的重要任务,在宣传中,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以及书刊等重要的方式进行宣传,从而使人民群众能够对肺结核有所认识,能够掌握基本的防治措施,从而促进肺结核防治任务的顺利进展,为肺结核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4.2对肺部进行定期检查
对肺部进行定期检查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肺结核疾病的发生,并且能够及时发现肺结核病患,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治疗,从而防止出现病患因结核病菌感染而出现死亡的现象。[5]一般而言,人们在进行检查的时候,以1~2年一次为最佳检查时间,在检查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人的病史以及痰液的状况对肺部进行检查,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从根本上促进患者身体的健康发展。
4.3对患者进行免疫预防并及时进行接种
要想从根本上对患者进行肺结核疾病的预防,那么就要对患者进行免疫预防,并及时进行接种,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对肺结核疾病进行接种时会选择小儿卡介菌作为主要的免疫接种,这种免疫药物,不仅能够对结核性脑膜炎有所预防,并且还对粟粒性结核疾病进行预防。人们在接种免疫药物之后,自身的免疫力会得到提高。其中,儿童的免疫力得到不断增强,儿童受到结核病菌感染的机率得到降低。
5对肺结核的治疗措施
5.1药物治疗的方法
药物治疗肺结核疾病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措施,其中,治疗肺结核疾病的药物包括了利福霉素、乙胺丁醇、丁胺卡那以及左氧氟沙星等。在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时,要对治疗方案进行严格管理与监督,保证药物治疗的方案具备准确性与稳定性。一般而言,初期治疗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会得到痊愈,而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而言,治疗的期限则会得到适当延长。孕妇以及哺乳期患者在利用药物治疗时,要在原有治疗方案中进行进一步调整,并且给与患者口服药物,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5.2外科治疗的方法
利用外科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因并发症所带来的痛苦,并且能够进行肺部切除手术。如果患者的肺结核球超过3厘米,在利用药物治疗一年时间内并没有进行好转,或者患者的单侧肺出现浓痰或者损伤,那么就要对患者进行肺叶的切除手术,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因肺结核疾病所产生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痊愈。
6结语
综上而言,可以得知,肺结核疾病作为发病率极高的病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对肺结核疾病的治疗,那么就要积极进行宣传,对治疗方案以及治疗药物进行严格管理与监督,提高肺结核疾病的治疗质量,促进人们的生活健康,从根本上对肺结核疾病进行预防与治疗,降低临床患者的死亡率与感染率。总之,消灭肺结核,就要及早预防,及早治疗。
[
参考文献]
[1] 蒋吉忠.浅议肺结核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卫生产业,2013(4):189.
[2] 王莹玉.谈谈肺结核的预防与治疗[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4):117.
[3] 洛云霞.浅谈肺结核的预防与治疗[J].健康大视野,2012,20(11).
[4] 刘益芬.浅谈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J].健康大视野,2013,21(10).
篇2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随着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快,使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严重危害老年人心身健康。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老年肺结核患病率高,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约为44.8%。60岁以上患者不规则服药率约为61.4%。许多患者不能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坚持服药治疗,定期门诊复查等[2]。有研究表明,结核患者的依从性与结核的复发率呈明显的正相关[3]。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应对方式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以期为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预防复发,减少疾病传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我科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年龄60-75岁,无严重器官疾病,均经临床症状和胸片确诊为肺结核,患者意识清晰,能正确回答问题,且愿意合作.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病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
1.2.1.2 医学应对问卷 采用由feifei H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4],共20个条目,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3个分量表,各条目按1-4级计分,其中有8个条目需反向计分,按个分量表的总分计分。各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应对方式。
1.2.1.3 治疗依从性问卷 包括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和生活方式改善3个方面,问卷采用4分制评分。1分为根本做不到,2分为偶尔做得到,3分为基本做得到,4分为完全做得到。总分最高为48分,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者指定人发放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调查对象以无记名方式独立自行填写。不能填写的患者在做出口头选择后由发放人员代为填写,填写后由专人收回。本调查共发放问卷76份,回收76份,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应对方式:
2.2 治疗依从性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本组治疗依从性总得分为(35.53 ±6.85分),各维度标准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药物治疗依从性(3.04±0.71)分,定期复查依从性(2.64±0.90)分,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2.90±0.58)分。
2.3 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多元回归分析:以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分为因变量,以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一般情况、应对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病程、面对、回避以及屈服应对等7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见表2)
3 讨论
3.1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通常时指一个人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而行为应包括遵医嘱服药,定期到门诊检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饮酒、吸烟等),据文献报道,患者的依从性是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基础,不依从的危害可能时严重的,轻者贻误病情,导致预防治疗失败,重者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5] 。本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稍好于定期复查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而服药依从性差的病人主要是服药时间长,比较麻烦,认为症状已控制不必要服药等原因。本研究表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受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住院次数影响。与年龄呈负相关,与病程、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李艳霞的研究结果一致[6]。是因为年龄增长,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分辨力差。年龄增长的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均可导致老年人记忆减退和认知能力差。由于结核药品种多、数量多,容易对药品的名称、剂量、服药时间记忆不清,导致患者误服、漏服。而认知能力强的患者对疾病了解较清楚,知道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能更好地遵从医嘱。
3.2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反映个体对各种应激事件相对稳定的应对行为和认知活动。积极的应对可以缓解应激事件造成的心理压力,消极的应对可以加重应激。应对方式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3类。面对通常认为是一种积极地应对方式,回避和屈服都属于消极应对方式[7]。应对方式作为一种缓解情绪紧张、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8]。肺结核作为一个应激源,往往有影响病人的情绪,从而影响病人决定采用何种应对策略,与国内常模相比,老年结核患者采用面对应对方式与常模无差异(p>0.05)。采用回避、屈服应对方式的状况与常模有差异(p
3.3 老年肺结核患者应对方式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病程、面对、回避、屈服7个因素对治疗依从性具有影响。面对作为一种积极应对方式,表现为患者多方寻求治疗方法,积极应对疾病。在疾病明确后,患者应对方式的使用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威胁生命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面对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10]。本研究表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面对应对方式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表现为患者越积极应对,治疗依从性越高。回避和屈服作为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增加应激反应的负性作用,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8]。因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的药物治疗和控制,在经济、时间、精力上花费较多,影响了患者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老年肺结核患者认为自己老了,同时合并有多种疾病,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预后的担忧,患者因此而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对疾病的预后失去信心,甚至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患者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表现为患者越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其治疗依从性越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严重影响老年肺结核的治疗效果[2]。老年肺结核患者更倾向于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当年老肺结核患者极端的应用回避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干扰其有效应对,导致治疗依从性差。采用面对应对的人会寻找对应激源的直接消除方法,如运用问题解决的个人技能,信息寻求的社会技能,就可能正确认识结核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应对方式,针对不同的应对方式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对治疗依从性的负面影响,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关注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重视社会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水平, 帮助患者在疾病的应激条件下,建立积极应对方式,达到在治疗中自我管理,减轻家庭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命质量的护理目标,以获得最大的应对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冯增白,葛登台,程心志等. 青岛志2000/2001老年肺结核病流行病抽样调查报[J].中国防痨杂志.2003,25(4).212-215
[2] 李士蛾,李蕾,李娟等,影响老年肺结核治疗依从性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下旬版.51-52
[3] 刘海容,蒋海兰,靳青等,脊柱结核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13-115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38-241
[5] 施华芳,姜冬九,李乐之等,患者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34-135
[6] 李艳霞.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J].现代护理.2005,11(9).678-680
[7] 叶一航.申艳蛾.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25(6):755-757
[8] 刘秋鸣,陆彩萍,施莉琼等,高血压病人应对方式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2)
[9] 傅文青,张静,于宏华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身症状和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81-283
[10] 王莉,宫克,李春林等,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2).14
篇3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4.061
母牛分枝杆菌属快速生长非结核杆菌,对人和动物无致病性,Boenicke等首次报道从牛乳腺中分离出该菌[1],近十年来,国外研究学者对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应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和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3],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90年代《结核病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化疗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是唯一推荐的免疫制剂[4]。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和309医院结核病研究室,于1996年前完成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的研制和各项基础研究,随后我国由安徽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母牛分枝杆菌制剂简称微卡,开始应用于结核病特别是肺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结核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其相关治疗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一、微卡预防结核病作用
国内黄重敏等[5]将7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微卡预防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使用降糖药及饮食控制血糖;预防组加用微卡22.5 μg深部肌肉注射,一个月两次,共6次。治疗结束三个月后预防组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CD3、CD4显著提高(P<0.01),GD8显著下降(P<0.05)。PPD皮试阴转率,预防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两年随访:预防组无一例发生肺结核,对照组有2例发生肺结核。提示微卡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马福宝等[6]对5~7岁健康儿童进行PPD试验,然后分为PPD试验阳性组和PPD试验阴性组,两组分别注射微卡3针,一个月后观察两组免疫前后细胞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阴性组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数均比免疫前显著增加,阳性组较免疫前呈现出良好的双向免疫调节功能,淋巴细胞数、Th细胞数均明显增加,提示微卡对预防结核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免疫预防有积极的意义。刘元东等[7]对18至45岁PPD皮试阳性健康人群注射微卡3次后,观察治疗前后皮试硬结直径及发病情况,结果治疗组硬结直径显著减小,出现水泡、坏死显著减少,观察一年微卡组无一例发病,提示微卡对结核病感染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微卡预防结核病的机制:是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促使CD3、CD4值明显增高,CD8明显降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还具有增强巨噬细胞呑噬功能,阻止结核菌从感染到发病的整个过程,从而起到预防结核病的作用[8~9]。
二、免疫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国内外使用微卡治疗肺结核方面的应用研究比较早,已有很多经验报道,微卡联合化疗治疗复治肺结核痰菌阳性及耐药肺结核有重要意义。房天喜[13]将100例痰菌阳性复治肺结核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复治治疗方案,治疗组加微卡治疗。每2周注射微卡22.5 μg/次,共治疗8个月。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6%、68%,有显著性差异。认为微卡能改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肺结核化疗的辅助药物。韩慧明等[11]将4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微卡治疗6个月,每周一次注射微卡22.5 μg,化疗用药12个月,结果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比对照组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王应平[12]将150例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化疗方案为2H3R3E3(S3)/4(6)H3R3(E3),治疗组化疗方案相同,另加用微卡22.5 μg肌注每周一次,共使用2个月。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胸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和临床症状消失率均比对照组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陆红妹等[13]使用微卡、立复新和卷曲霉素联合应用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将4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微卡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痰菌培养阴转率、病灶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微卡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此外,微卡免疫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应用研究也有较多的报道。王金霞[14]将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微卡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化疗方案为2H3R3Z3E3/4H3R3,治疗组加用微卡22.5 μg肌注,每周一次,共用12周。结果微卡治疗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老年人胸腺萎缩,功能减退,造成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合并慢性病较多,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低下,单用化疗药物效果差,微卡能提高老年肺结核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痰菌阴转及病灶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篇4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肺结核患者80例,均为初治病例,以上患者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及呼吸道症状和体征,胸部X线片检查或者胸部CT检查显示病变明确,合并或者未合并空洞;所选患者对喹诺酮类药物无过敏;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哺乳期妇女或孕妇。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1~62岁,平均35.7±5.7岁;其中痰菌阳性19例,痰菌阴性21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0~63岁,平均36.8±6.1岁;其中痰菌阳性18例,痰菌阴性2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痰菌检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给予2HREZ/4HR化疗方案;观察组给予2HREZV/4HRV化疗方案。其中异烟肼(H)0.3g/日;利福平(R)0.45g/日;乙胺丁醇(E)0.75g/日;吡嗪酰胺(Z)1.5g/日,分3次服用;左氧氟沙星(V)0.4g/日,其中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静滴,患者出院后改为口服。
观察指标:定期进行痰细菌学检查;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才有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痰菌阴转情况比较:观察组中19例痰菌阳性,强化治疗结束后15例痰菌转阴,转阴率78.9%;对照组中18例痰菌阳性,强化治疗结束后10例痰菌转阴,转阴率55.6%;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灶吸收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6个月末时,病变吸收38例(95.0%);对照组治疗6个月末时,病变吸收30例(75.0%);观察组病变吸收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在治疗第2个月末、第6个月末临床症状改善的分别为24例(60.0%)、39例(97.5%);对照组在治疗第2个月末、第6个月末临床症状改善的分别为16例(40.0%)、31例(77.5%)。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对1种或多种抗结核药产生耐药现象,主要是体内出现了耐药结核菌。在我国结核疾病患者中,耐多药的患者比例较高。所以,在结核病的治疗疗程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较大、管理难度大等棘手问题。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且减少耐药结核菌的出现是临床治疗的重点[1]。鉴于此,本文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DNA回旋酶及抑制DNA拓扑异构酶来起到抗菌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的抗结核杆菌效果,且结核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自发突变率较低,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没有交叉耐药性[2,3]。再者,在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过程中,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单纯使用一线抗结核药基本相同,提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结核病时安全有效。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病变吸收和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所以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病变吸收,具有较强的抗结核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curative effect of fixed combination for open fractures of middle-lower end of tibial and fibula. Methods 21 patients were with open fractures of middle-lower end of tibial and fibula ,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fibula and external fixture were combined with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ibia.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the 21patients was 20 months (range, 16 to 25 months), no patient have serious complication as osteomyelitis,nonunion and failed internal fixation.According to John-Wruh standard,16 patients are good,5 patients are fine. Conclusion Fixed combination for open fractures of middle-lower end of tibial and fibula is an effective, useful treatment.
[Key words] open fracture;tibia;fibula; fixation
胫腓骨骨折是常见损伤,约占全身长管骨骨折的13.7%[1],随着工业和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增多,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越来越多。自2004年6月—2008年4月,采用结合式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21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 男14例,女 7例;年龄21~56岁,平均36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损伤20例,高处坠落损伤1例;损伤至就诊时间;1~12h,平均2.5h。骨折情况:21例胫腓骨骨折中,胫骨主要位于胫骨中下段,均为粉碎性,4例胫骨为多段骨折,2例腓骨为2段骨折。按AO分型均为C型,其中C1型15例,C2型6例。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Ⅱ型7例,Ⅲ型14例。合并伤:同侧股骨干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例。
2 治疗方法
进行清创,在明确无其他合并伤,开放伤口污染轻及排除手术禁忌证,同时骨折行确定性手术(计5例)。余病例先行清创,尽量闭合创面,跟骨牵引,适时做骨折确定性手术(计16例)。骨折手术时先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恢复小腿长度,固定采用1/3管型或限制性接触钢板。胫骨骨折从原伤口进入或另切2~3cm,直视下复位,骨折块或骨折端采用界面螺钉固定,外加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放置小腿前内侧,根据胫骨骨折部位情况采用直型或T型。必要时在多段骨折中,加用带中间夹块的外固定支架固定中间骨折段,胫骨骨折如有明显骨缺损时取自体髂骨植骨。对于肿胀较重者,腓骨处切口延期缝合,尽量在无张力下闭合胫骨处伤口。(见图1、2)。
a.术前正位片、侧位片 b.术后正位片、侧位片 图1
a.术前正位片、侧位片 b.术后正位片、侧位片 图2
3 结果
本组有4例出现骨外露,1例经换药植皮愈合,2例行桥式推移皮瓣,1例行周围旋转皮瓣修复创面愈合。2例外固定支架针道周围出现湿疹,经对症处理治愈。21例患者获16~25个月随访,平均20个月,随访结果,无骨髓炎,无骨不连及固定物失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患肢功能按John-Wruh疗效标准评定,优16例,良5例。
4 讨论
随着高能量损伤增多,加之小腿中下部解剖特点,其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越来越多。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其推荐的骨折手术固定方法有交锁髓内钉、接骨板(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支架等[2],还有主张采用长接骨板[3]。但单一的固定方法在遇到开放性小腿骨折时常遇到困难。存在的问题:(1)单纯的外固定其固定力量较弱,不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2)单纯的内固定由于小腿中下部前内侧缺乏软组织覆盖,开放性创面有污染或感染因素存在,内固定置入,有感染之虞;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加之原有软组织损伤,骨折愈合受到影响,有骨不连趋向;有时内固定物固定对骨折周围及远近端要求有良好的骨质提供固定。在对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固定方法有的采用外固定支架[4],有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5,6],重视对胫骨的固定。
本组采用结合式固定方法,即腓骨采用坚强固定,胫骨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该方法主要的优点:
(1)复位确切:在小腿外侧有较多软组织覆盖,腓骨骨折切开复位成为可能,尤其腓骨在下段是踝关节重要的结构,必须解剖复位。通过腓骨的准确复位,可以很好地恢复下肢力线,为胫骨骨折的复位提供一定参考,同时胫骨骨折复位变得容易,胫骨骨折可通过从伤口或另行切2cm左右辅切口直视下复位,这样一来胫腓骨骨折均在直视下复位能够获得解剖复位。
(2)固定牢靠:在胫腓骨骨折中,腓骨经1/3管型接骨板内固定,固定牢固,胫骨骨折通过界面螺钉及外固定支架固定,这种内、外结合固定呈立体效应,固定力量较强,骨折的固定稳定,另外外固定支架由于在外可以根据骨折情况作些调整,可见可控,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理。
(3)有利于创面愈合或处理:通过腓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可以起到直接或间接减压作用,对于小腿肿胀明显者腓骨处切口延迟缝合有利于胫骨骨折处伤口闭合,这在小腿骨折早期非常重要。在胫骨骨折处如有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因为界面螺钉不占有空间,外固定支架针道远离骨折端,故便于软组织创面进一步处理,如换药、植皮、皮瓣转移。本组中4例患者就采用此法处理创面。
(4)有利于骨折愈合:结合式固定中胫骨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手术损伤小对胫骨骨折周围软组织很少剥离,可较大限度保护骨折处血供。另外对于骨折断面明显者手术时可一期植骨,有利于骨折愈合。
(5)有利于功能恢复:由于结合式骨折固定确切,可以完全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骨折术后稳定性好,不需制动,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即使创面未愈合也不影响关节功能活动,有利于患肢功能全面恢复。
结合式固定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不足之处:因有外固定支架,给术后护理、生活带来一定不便;外固定支架存在针道感染风险。另外腓骨坚强固定是否会影响胫骨骨折愈合,本组病例尚未发生,有待于进一步病例总结。
总之,对于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应“勿为常规所束缚”,骨折固定方法可采用扬长避短,在单一固定不能很好取效时,采用结合式固定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25.
2 王军强,王满宜.重视胫骨和腓骨骨折的规范治疗.中国骨伤,2009,22(11):804.
3 王满宜.骨折治疗的AO原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24.
篇6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10年3月~2012年2月肺结核初治患者156例,其中男94例,女62例,年龄(14~75)岁,全部病例均按参考文献[3]的诊断和治疗标准进行。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2.治疗方法
2.1空白组:应用利福平(R)0.45,异烟肼(H)0.3;乙胺丁醇(E)0.75;晨起空腹顿服。吡嗪酰胺(Z)0.75,2次/天,口服。服用2月后,改服异烟肼、利福平,到完成疗程。
2.2 对照组:在空白组治疗方案中,加用复方铝酸铋片(胃必治),具体用法:每天3次,每次2片,餐后即服。同化疗一起开始进行,疗程2月。
2.3 治疗组:在空白组治疗方案中,加用我们精心研制的中药复方(组成:南五味子、轮叶党参、光山药、北黄芪、炙甘草等),每天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同化疗一起开始进行,疗程2月。
3.分析项目?
观察归纳各组胃肠副反应出现时间、例数,其中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纳差、胃胀、反酸、胃灼热、腹胀等其中一项或以上)。因为不良反应大多数发生在化疗的开始2月内,故本研究中的预防性用药也设计在化疗前2月。分别采用0.5、1、2月及2月后(停用干预药物后到治疗结束的时间段),作为观察点。
4.结果
治疗结束后,共有6例脱落病例(空白组1例、对照组3例、治疗组2例),各组胃肠副反应出现的时间、例数及比例,见下表:
此表中,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2.45%和14.00%,均低于空白组的41.18%,且治疗组更显疗效优势;停用预防性药物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少数病例仍发生胃肠不良反应,空白组在2月后的治疗中无胃肠不良反应病例。
5.总结
本研究表明,有效预防及治疗抗结核药物毒副反应,是保障抗结核化疗方案能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运用药物预防性治疗,可降低抗结核药物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药干预治疗的疗效肯定,且具有很大优势;停用相关预防性药物后,少数病例在2月后的继续化疗中仍然可发生胃肠不良反应,但比例较低;进行预防性治疗的病例,即使发生胃肠不良反应,但大多症状相对较轻。
因此,临床中为减少抗结核化疗的胃肠不良反应,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而中医药在这方面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具有很强的优势,今后可进行更深一步的相关研究,发挥祖国传统医药的精髓,为防控结核病卫生公共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1] 高星,欧阳松,林鸳.453例抗结核药物引起副作用的临床分析.江西医药,2010,4:334-335
[2]张万军.肺结核化疗药物引起的202例毒副反应观察[J]. 医学信息.2010,1:189-190
[3]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4-53
篇7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2007.5~2009.5我院消化内科就诊被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除外肝硬化期)的患者共43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5~60岁,体重指数(BMI)(26.35±2.3)kg/m2;对照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4~62岁,BMI(26±2.2)kg/m2。两组间相关指标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2月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诊断及筛选病例。
2 治疗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入选前1周未服用或已停用降酶、保肝和降血脂药物。治疗组应用穴位埋线结合降脂Ⅰ号方口服治疗,穴位埋线治疗最初1个月每周一次,1个月后每月2次。降脂Ⅰ号方口服每日一剂。 对照组采用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72190),前1个月每次600mg口服,Tid;后2个月每次300mg口服,Tid。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标准。基本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血脂恢复正常,肝脏B超显示脂肪浸润消失;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ATL或AST或GGT值下降≥40%,TG下降≥40%或TC下降≥20%,B超显示肝脏脂肪浸润大部分消退;有效:临床症状改善,ATL或AST或GGT值下降≥20%,TG下降≥20%或TC下降≥10%,B超显示肝脏脂肪性变部分消退;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ATL、AST、GGT值下降
3.2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3.3治疗结果 两组NAFLD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P值均大于0.05,具有可比性。经3月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篇8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统计与相关的调查研究,全世界每年大约有800万新发活动性结核病例,并造成将近300万人口的死亡,75%的病例正处在创造经济价值的旺盛时[1].结核病对于患者的家庭所造成的损失巨大的,不但对患者的经济收入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活动。肺结核病人的治疗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便是治疗的周期很长,对于患者的个人家庭生活以及工作都造成了恶劣影响,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某种程度的间接影响。肺结核病如果不能够得到正常的治疗,后果将会是极其严重的。因为这种病极易出现耐药性,并且这部分病人将会是很活跃的传染源,能够向周围的人群传播。另外,肺结核病人在治疗期间不能够从事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对于个人与社会形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单因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2]。
1 基本的对象与方法
选取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和防治措施较为不利的农村地区作为调查现场,对其肺结核病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且要针对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等各种因素制定可行的防治策略。
2 调查结果和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现状
农村地区仍然是肺结核病发生与传播的主要地区,预防肺结核与治疗肺结核在农村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地区的肺结核防治存在重大问题和很多疏漏,这种现状是由很多的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农村地区很多肺结核病患者缺乏对于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和基本常识的了解。调查研究显示,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病患者对于肺结核的主要症状缺乏基本的了解。虽然有部分人知道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传播的具体途径,他们更不知道怎样预防和避免传播以使自己免于感染。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肺结核的发病率和传播率还是很惊人的,这与相关部门的工作不力以及农村人员分布的特点都有很大关系。在农村地区很多人认为肺结核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者抽烟等引起的。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村地区缺少具有便利性与服务性的肺结核检查、治疗与预防机构。
3 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防治对策
3.1 广大的医护人员要加强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塑造
医护人员是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的主力军和关键因素,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从各个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医护人员要在尽可能大的限度之内参加相关的培训。医务人员负责结核病可疑症状的接诊,同时是疫情报告和转诊的责任人,也是发现患者和实行督导化管理的实施者[3]。医护人员只有在掌握最准确的知识的前提下才可以开展肺结核的检查与救治工作,才能做到对于肺结核的正确诊断以及做好自身的隔离保护工作。同时,向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活动也离不开较强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3.2 广大的群众也要注重自我保护与预防
由于农村地区的条件所限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农村群众基本的医学常识很缺乏。医护人员应该抓住时机对就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进行积极宣传。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生活习惯进行调整。同时,还应该注意的是督导医生在患者直接面试下服药时的交流。乡镇医务人员督导就诊时的交流,上级督导访视时的交流。
3.3 加强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
要把肺结核预防与治疗的宣传材料向广大的农民工以及其他的流动人员手中发放,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科学预防肺结核的发生与传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4 结语
肺结核主要是由开放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播的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进行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道,我国是世界上的肺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还任重道远,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肺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还是很严峻的。在我国现有的肺结核病人当中,大约有80%的患者集中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明显的呈现出农村发病率高与传染率高的特点。
作为一种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的致死率还是很高的。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肺结核的疫情比较严重,如何有效的防止与控制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疫情是一项值得我们探讨的重大课题。我们应该把广大的农村地区作为开展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的重要阵地,积极地开展健康教育,制定有效地措施和科学的机制。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规范性的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的防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治愈率,也减少了复发和传染[5]。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宣传与教育,积极地开展科学的防治工作与健康的促进工作,使公众能够加深了解。了解结核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多管齐下做好农村地区的肺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 颜丙光,杨百顺. 曲阜市肺结核病人社会经济学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
[2] 刘颖,熊晶等. 重庆市农村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05).
篇9
[Abstrac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B) is a common chronic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with a large affected population in China,which has been selected as on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y national key prevention and control.County-level hospital is a basic health and medical institu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B prevention.The study firstly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B in our country,and then put forward strategies of drug prophylaxis and engaging in management of TB prevention and cure after deepening into grass-root (hospitals) so as to discuss how to well carry out the work and TB prevention on the situation of severe impacts from patients occurring with drug resistance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TB.
[Key words] Pulmonary tuberculosis;Strategy;Drug prophylaxis;Management
根据原卫生部疫情报告显示,自2004年4月以来,肺结核居发病数和死亡数首位,而从全球来看,未来的新菌种将更加难以防范及治疗。结核病是重要的传染病,究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医学人员一直在努力研制对抗结核病的药物,就我国而言,从县级到市级至国家自下而上的防治系统的完善,会有效减少结核病的发病数以及死亡数,如何保证结合防治的有效性及实用性,从根本上控制结核病菌的传染源,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1 结核病在我国的防治现状
结核病也称“肺痨”,是由结核杆菌入侵人体后影响人体健康的传染性病症,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务人员的不断努力,已经有10几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1.1 结核病的现状
目前国内结核病的防治现状堪忧,据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防痨肺部疾病联合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是22个结核病高发率高负担国家之一,且耐药结核病疫情严重;在我国所有患病的结核患者中,1/3为耐药结核,1/10为耐多药结核;我国每年新增耐多药结核患者数量将超过10万;全球1/7的结核患者、1/4的耐多药结核患者在中国。何为耐药结核及耐多药结核?耐药结核是指结核患者对任何一种抗结核药物具有耐药性,如果患者对利福平、异烟肼同时耐药,即为耐多药结核,这两者与普通的结核病症比较,具有以下特点:①诊断复杂,普通结核患者只需要3个痰标本,2~3 d即可完成诊断,后者需要2~3个月;②威胁大,治愈率低,普通结核患者治愈率在90%以上,耐多药结核患者为50%~60%,且费用高昂,很多患者无法得到治愈;③药物资源有限。
1.2 结核病频发的原因
导致结核病频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人为因素:患者在确诊后没有及时到结核专业防治机构或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医生在就诊中,采用了错误的治疗方针;用药剂量不足、服药方法不得当;患者不能坚持全程治疗,自行停药。②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有偏差、有漏洞:针对患者管理松散等状态,在我国推行的直接面试下的短期化疗系统(DOTS)在很多地区并没有严格推行,且很多防治工作都没有落到实处。③卫生状况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扩大了疫情的传染及发生。
2 降低结核病发率的应对策略
结核病分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原发性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及其他肺外结核5类,在这5类病症中,肺外结核不具传染性。结核病传染的最强时间为治疗或发现之前,因此,重视防治工作,及早发现治疗传染源,是降低结核病发率的重要策略。
2.1 防治结核的基础方法
肺结核出现的症状有以下表现:全身乏力、低热或者午后潮热;睡觉浸湿衣物;没有食欲,体重减轻;初期,患者轻微干咳,后期痰量增多,伴有咯血症状,出现胸闷胸痛、气急。县级医院在结核的防治工作中,应督促乡镇、社区卫生机构部门,凡是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出汗2周以上的其中1项症状时,都必须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是结核病。对于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应督促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完全治疗,避免传播他人。这样就能及时控制传染源,有效降低结核疫情的传播。
仅仅做到控制传染源是不够的,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结核病患者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结核菌会悬浮在飞沫中被健康人吸入,因此,一方面,结核病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随地吐痰,在与人接触时,应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洗簌用品专人专用,用流动水勤洗手,勤换衣,并定期消毒,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另一方面,在人多的公共场所,勤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有效的空气流通能够吹掉空气中的结核杆菌。
同时,医院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很有效的防治方法。卡介苗接种于人体内,可保护未受过结核病菌感染者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时间可维持5~10年,保护率约为80%,且受接种者年龄越小,效果越明显。
2.2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的目的在于对已感染结核病菌并可能发病的人群进行预防服药,控制结核病的发生。西医抗结核病的药物在不断更新,在结核病防治中起重要作用,我国在结核病预防用药中,已引进西药,但同时也因为化学用药价格昂贵、不良反应突出,加快对中医药的研发,以期取长补短,优化对结核病的防治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2.2.1 一般性预防 药物预防主要针对以下人群:在结素试验下的青少年及5岁以下儿童,出现阳性反应者;无接受抗结核治疗病史,但在X线胸片有明显非活动性肺结核病灶者;结核菌素皮试反应呈强阳性的高度发病可能人群;艾滋病感染伴结素反应阳性者。目前医院用药中主要使用异烟肼,其优点在于:效果优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且副作用少,成人每天的剂量为0.3~0.4 g,儿童以总量≤300 mg为前提,以每公斤体重5~10 mg服用。
2.2.2 中医药预防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的精髓,在防治结核的药物研究中,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如70年代朱良春老师创制的“保肺丸”“肺痨膏”内服外治[1],以中草药来抑制结核杆菌,并促使病灶吸收,达到修复肺空洞以及损害组织的目的;刘才老师[2]为了研究抗痨颗粒辅助治疗结合病症的疗效,选取100例难治性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其中48例患者采用纯西药治疗,52例患者在西药基础上添加抗痨颗粒,连续服用3个疗程以后,实验组有效者为48例,所占比率为92.3%,对照组有效者为34例,所占比率为70.8%,两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吴建勋[3]老师采用自制蛤蚧丸,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原则,在患者原方中增减药味或药量,治疗效果显著,因此,结核病的防治,不仅依靠西药,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中药,会加强对结核病的控制。规范中医治疗,推广科学、安全的中医诊疗规范[4],研制更为严格的防治方案将是中医药治疗结合病症的重要方向。
3 深入基层,开展结核防治管理工作
结核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但仅仅预防是不够的,在预防的基础上做好结核的防治管理工作,对结核患者及早发现、及时转诊、归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县级医院不仅要做好本身的工作,更要监督以及协调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入基层,与患者面对面沟通,掌握结核病防治的详细情况。
3.1做好发现、转诊及追踪工作
发现结核患者是预防疫情的关键,在防治工作中,县医院应该分派部门,在固定时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于结核病防治的业务水平,在首诊中确认肺结核患者,把发现病症的关口前移;同时,对县级以下的乡、镇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其防治工作,促使转诊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程序化,在此过程中,对转诊未完成的结核患者进行追踪,确保其到县医院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进行系统治疗[5-8]。
3.2加强疫情报告的监督管理
县结核病防治中心必须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原卫生部的统一要求下,保证疫情报告的实效性和完整性,做好各个科室的联络协调工作,在疫情登记、结核患者的转诊、对结核患者的归口管理等环节上,做到无缝衔接[9-10] 。在归口管理的工作中,要明确防治门诊的专项职能,其他任何部门、单位或者个人都不能收治结核患者。
3.3 加强对患者的督导管理
以原卫生部规范要求为基础,县医院应安排相关人员,对督导在册的结核患者,定期整理病例资料,上门督导家访,掌握患者治疗的动态情况。乡、镇或者社区的防治医务人员,必须深入到村及社区,与患者面对面沟通,看患者是否配合治疗、是否定期按规则服药、是否定期进行复查,对各项情况规范化记录,确保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医务人员的后续工作做好保障。
3.4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宣传
普及结核病的科学防治教育,特别是针对信息不发达、教育落后的各级乡、镇、村,显得尤为重要。在结核病防治的宣传中,一方面要安排好时间,不仅是3月24日(结核病宣传日)这些特殊日子,更要分时段、定期进行下乡入村宣传[11-12];另一方面,在宣传形式上,可以利用播放结核病短片、设立专业咨询、专业医务人员答疑、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多样的方式,生动详尽地让群众明白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应该如何防治、疫情流行的严峻后果等。“知识是最好的疫苗”,让群众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增强保健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了削减了结核病的发生,也促进了结核防治工作的落实。
4 结语
在分析国内结核病防治的现状中,耐药结核和耐多药结核是重要名词,且耐药结核病的危害极大:①耐药结核病治愈率低,所需费用大大增加,加重了医疗负担;②患者流动求医,扩大了耐药菌的传播范围,且在耐结核患者中,青壮年所占比例较大;③耐药结核病治疗困难,如果长久不能治愈,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针对这种病症,一方面要做好基本的结核防治工作,防止普通结核病患者转化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另一方面,要完善DOTS在县级医院内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等.治疗肺结核及后遗症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5):254-255.
[2] 刘才.抗痨颗粒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9):105.
[3] 吴建勋.蛤蚧丸治疗肺结核114例疗效总结[J].内蒙古中医药,1998,17(2):8.
[4] 邓云峰,孙淑丽,于春宝,等.结核病耐药监测研究报告初步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2004,26(2):101-103.
[5] 蔡纪明,陈贤义.中国结核病控制下作典范与地方病控制项目结核病控制部分中期评价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
[6] 洪建军,沈红英,金巧萍,等.集中推荐肺结核发现方法的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16(6):264-265.
[7] 陈立新,卫成.集中推荐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效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2):91.
[8] 熊昌富,周丽萍,张险峰,等.村医集中推荐肺结核可以症状这检查对提高肺结核发现率的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6):370.
[9]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 24(2):65-108.
[10] 张元森.惠州市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转诊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5):468-469.
篇10
近几年来,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仍不可忽视,防治肺结核病主要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经,保护易感人群的办法,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防治,笔者对肺结核病的综合防治,作出粗浅的见解,仅供参考。
1 建立组织 加强领导
1.1 对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应群集群力,层层负责、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建立组织机构,县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疾控中心、社会医院、居委会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常或定期组织,检查、监督、研究布置等工作。
1.2 疾控中心防治机构,负责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督促防治工作。
1.3 由疾控中心领导、与社会医院、社区居委会派专人成立防治小组,主要协调、落实、反馈防治工作。
1.4 由社区医院、居委会落实好家庭成员为保健员,负责对结核病人的防治和管理。
2 宣传教育
2.1 为了使病人对肺结核病的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有所了解、懂得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广播、墙报、电视、讲座等形式进行防治知识的宣传,动员人人积极参加防治工作,协助好疾控中心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
2.2 对患肺结核病人思想上做好细致的工作,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介绍预防与治疗的意义与方法,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生活上进行妥善安排,促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身体早日康复。
3 防预诊断措施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因此控制结核杆菌在空气中传播,是预防肺结核病的关键,必须做到防有措施,治有办法,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原则。
3.1 为巩固并提高防治成效,需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力度,鼓励他们‘三报’自报、互报、代报。同时开展‘三查’有临床症状者查,有线索者调查,有和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普查,通过X线胸片,CT、痰涂片、PPD皮肤试验,细菌学等检查得出分析,就能早发现病人。
3.2 把好对普查人员身体检查关,如发现有肺结核病人进行登记,建卡、并及时隔离治疗,待痰检转阴后再工作和社交。
3.3 控制肺结核病人的传染和蔓延,除隔离治疗外,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的不随地吐痰,病人痰液规定吐在配有2%媒酚皂液容器中,集中处理
3.4 为提高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感染人群患肺结核的机会,新生儿、婴幼儿,青少年及结素试验阴性者接种卡介苗。结核纯蛋白衍生物(PPD)法进行皮肤试验,筛选肺结核病人,对密切接触肺结核人员视情况可药物预防。
3.5 配合好改善病人的生活卫生,是肺结核病防治的重要条件,合理营养饮食,坚持“四高”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同时居室要保持通风,采光要好,并定时空气消毒。科学地安排适当运动、增强病人体质、降低感染率,促进疾病早愈。
3.6 为了加强防治工作力量,知识的普及,举办结核病学习班,培训各单位防治人员,积极地配合疾控中心,社区医院对肺结核病的防治、管理工作。
3.7 隔离是彻底切断肺结核病传播的重要环节,除少数重症病人住院外,大多数病人都分散在家中隔离和治疗,对于耐药和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病人,经长期治疗,肺部仍有活动性结核病人,痰检阳性或阴性者,应集中隔离治疗和管理。
4 治疗
肺结核病的治疗,方案依据病理情况,药物特点合理制定,促使病灶愈合,和防复发,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强调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五项原则。
4.1 一旦发现病人,必须早期规律性用药,是消除传染阻止疾病发展,避免肺组织破坏的重要环节。
4.2 全程化疗方案,为强化和巩固治疗两个阶段,实行对肺结核病人初治疗法和复治疗法,初治疗法,主要是初发和痰检阳性的病人。复治疗法是经初治疗法失效后,产生耐药性和慢性纤维空间性肺结核病人,痰检阴性或阳性X线胸片有活动的病人。
4.3 联合适量用抗痨药,彻底治疗,避免复发,对肺结核病人实施全程督导化疗方案,初治以2S(E)HRZ/4HR等六个月的短疗法。复治疗法以2SHRZE/6HRE八个月疗法等(或隔日应用)。对少数经化疗不佳的肺结核病人,可实行长期集中管理和治疗。
4.4 用药注意事项,抗结核化疗药物遵循原则,注意观察药物付作用和不良反应,并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4.5 并发症的处理,患肺结核的病人少数由于病情长,耐药、不规律的用药等导致疗效差,体质弱、并发症多,对治疗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影响,成为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如慢性纤维性空间性肺结核导致心肺功能衰竭等,自发性气胸、脓胸、大咯血等。在有效的化疗条件下,要及时妥善积极地治疗并发症。
4.6 对查有肺结核病和接受治疗的病人要认真登记和建立资料、档案,对每个病人治疗情况均有病历详细记录等进行分析、评价、定时组织随访、复查、指导防治措施。
综合上述肺结核病这一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是个重要性公共卫生问题,它造成相互传播引起疾病,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主编:陈灏珠、林果为. 结核分枝杆菌病. 实用内科学上卷13版 .人民出版社2010.11.:592.
篇11
1.1对象我校2012级新生4119人,年龄17-21岁。
1.2方法
1.2.1结核菌素(PPD)试验采用(成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人型PPD(批号20120106-2)0.1ml(5IU),以一次性注射器将0.1ml于受试者前臂屈侧上1/3处皮内注射,48-72h观察结果。以局部反应红肿硬结为准,硬结直径在0-4mm为阴性,说明未被结核菌感染,无免疫力;硬结直径在5-9mm为弱阳性,10-14mm为中度阳性,说明曾被结核菌感染或接种卡介苗后产生一定免疫力;15mm以上或小于15mm但表面有水泡坏死者为强阳性,提示体内可能有结核菌感染。试验前医师严格问诊无结核菌素试验禁忌者进行试验,共3719人。
1.2.2胸片对PPD强阳性者进行胸片检查。
1.2.3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进行PPD试验前每人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户籍、既往史、接触史、过敏史、现病史、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健康需求、教育方式等。
1.2.4健康教育分层次采取不同形式对肺结核患者、单纯PPD强阳性者、普通学生进行防治结核病健康教育。普通学生每人发放一张结核病核心知识宣传页;单纯PPD强阳性者采取观看视屏、面对面健康咨询形式;肺结核病人面对面个别深入访谈教育。
2结果
2012级新生4119人。行PPD试验者共3719人(男性1302人、女性2417人),强阳性144人,占总人数3.87%,阳性303人,占总人数8.15%,弱阳性820人,占总人数22.05%,阴性者2452人,占总人数65.93%,具体见表1。对强阳性144人进行胸片检查,异常者8人,8人均到当地结核病专科医院诊治,确诊肺结核病3人。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5%,结核病健康需求率82.7%。
3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全国肺结核患病率为523/10万[1]。近年来各地学校时有肺结核病集团暴发的发生,为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2003年卫生部与教育部下发了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通知,要求有效控制结核病重大疫情,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我校也加强了结核病管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对结核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筛查;对PPD强阳性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高危人群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探讨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对策。
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入校后学生处于群体居住和学习的环境,一旦有传染源,就可造成易感人群的感染,甚至造成暴发流行。因此了解结核感染状况及学生对防控结核健康教育需求,进一步为探讨结核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3.1通过主动监测筛查结核依据《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要求,应将结核病的筛查项目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每年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并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体检档案[2]。近年来我校每年对入学新生以及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筛查(包括PPD试验和胸片检查),一方面做到对肺结核患者力争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另一方面对于单纯PPD试验强阳性者预防性注射母牛分支杆菌(微卡),并定期医学观察,动态掌握每一位PPD试验强阳性者的身体状况。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预防肺结核的集团暴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加强结核患者管理无论是体检筛查的肺结核患者、还是门诊就医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时限及时报告和登记,并按照结核病归口管理规定转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根据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经治疗康复并取得治疗地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后,经学校医院防保科审核方可复学。对经定点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不具传染性、不需休学的肺结核患者,防保科建立结核病人随访登记,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随访复查。对传染源的管理,从根本上保护了易感人群。
3.3加强PPD强阳性学生的管理
对单纯PPD强阳性,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者,建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预防性治疗。举办健康讲座,强调合理营养,加强锻炼,劳逸结合,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3.4健康教育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在于提高师生结核病知识知晓水平,并能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人群避免感染;潜在结核病患者能及时就医,及时诊断;确诊的结核病患者能坚持治疗,达到提高肺结核发现率和治愈率的目的。
问卷调查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发现,学生都想多了解结核病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结核病的一些常见症状,病因,传播途径,怀疑患结核应该如何办等;单纯PPD试验强阳性者更关心,强阳性的临床意义,是否会发病,如何避免不发病,如何预防肺结核;结核病患者更注重了解结核病治疗的一些情况,如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疗程,转归、国家对结核病人有什么优惠政策或特殊照顾等。对健康教育形式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视频、讲座、电视节目了解结核病的预防知识就可以了。而对单纯PPD试验强阳性者,肺结核病人都表示希望通过医生面对面的讲解、咨询、交流,他们才更踏实,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对不同学生分层次的通过不同方式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学校结核病防控可通过多种综合措施:结核菌素(PPD)试验观察人群感染现状,了解群体结核感染的特点,为制订防控结核措施提供的重要依据;有效地隔离治愈肺结核患者,切断传染途径,以减少人群受结核菌感染的机会,更是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对不同人群分层次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是发现病人,治疗病人,预防疾病的根本。
篇12
第二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第三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所在地区结核病防治业务的归口管理。
第四条结核病防治工作应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对传染源的发现、治疗和化疗管理。
第五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卡介苗接种制度。
第六条对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章机构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与分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市(地)、县卫生行政部门设省、市(地)、县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承担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职责。
第八条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与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协助拟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国结核病的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
(三)负责组织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综合评价;
(四)负责组织拟定国家结核病防治技术标准、规范。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二)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的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
(三)负责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四)开展结核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
第十条其他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
(二)与防疫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本地区卡介苗接种工作;
(三)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
(四)负责落实本地区结核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化疗管理工作;
(五)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性结核病体检;
(六)对肺结核病高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普查;
(七)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八)培训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
第十一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加强结核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提高防治工作的质量。
第十二条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导。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基层结核病防治网络的组织建设,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积极参与结核病的防治。
企业的医疗防治科室和人员,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指导下,负责所在地区和单位结核病病人的发现、登记、报告、化疗管理以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十四条结核病专科医院和其他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结核病人的住院治疗,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章预防接种
第十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卡介苗接种工作规划、目标,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都有义务按规定承担所在地区、单位或指定区域的卡介苗接种任务。
第十七条卡介苗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经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接种工作。
第十八条卡介苗接种必须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
第十九条卡介苗接种情况应当及时填入统一发放的计划免疫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片。
第二十条卡介苗接种发生差错事故和发生严重异常反应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并如实报告当地县级卫生防疫机构,不得延误或隐瞒不报。
第二十一条卡介苗的订购计划供应由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共同制订,由省级防疫机构统一订货。
负责实施卡介苗接种的机构,应将卡介苗接种率及接种质量考核情况,定期书面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并抄送同级卫生防疫机构以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第四章调查与报告
第二十二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规定进行结核病疫情和传染源的调查。
第二十三条发生结核病暴发流行的地区或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结核病检查,查明传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第二十四条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个体开业医生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必须按下列规定时间,向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报出《结核病报告卡》:
(一)监测区在24小时内报告;
(二)城市非监测区在1周内报告;
(三)农村非监测区在两周内报告。
第二十五条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承担结核病防治职责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在接到《结核病报告卡》后应对病人进行登记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国家统计局审批备案的结核病统计报表是国家取得结核病患、发病登记资料的重要来源,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按规定逐级上报。
第五章治疗
第二十七条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收治的肺结核病人,应当按《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实施诊断、治疗和管理。不能按工作手册和诊疗规程实施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必须将肺结核病人及时转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遇有疑似结核病的就诊病人,应及时转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中心卫生院。
第二十九条已确诊的排菌期肺结核病人,应当按结核病防治要求,主动配合治疗单位的治疗与管理。
第六章控制传染
第三十条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下列从业人员中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病的,应当按规定通知其单位和当地卫生监督管理机构。
(一)食品、药品、化妆品从业人员;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范围内的从业人员;
(三)教育、托幼单位的从业人员;
(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从业人员。
第三十一条下列人员应当按规定进行预防性结核病体检:
(一)新参加工作、参军、入学的人员;
(二)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从业人员;
(三)接触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厂矿企业职工;
(四)排菌期肺结核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
(五)国务院卫,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三十二条排菌期肺结核病人应当避免可能传播结核病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结核病病人,必须按照卫生防疫机构规定的卫生要求对结核菌污染的污水、带有结核病菌的排泄物和痰液进行消毒或卫生处理。
第三十四条对从事结核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经常接触结核菌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预防保健措施。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专门用语定义如下: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肺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性肺结核病:指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的肺结核病。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病:指痰结核菌检查阴性,X线检查有活动性、或有结核性胸膜炎。
排菌期肺结核病:痰结核菌检查阳性期间的肺结核病。
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及其分中心,各级结核病防治所和结核病防治科(防痨科)等结核病专业的防治机构。
化疗管理:主要包括全程督导和全程管理,全程督导化疗指治疗全过程中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直接观察下进行;全程管理化疗指治疗全过程中通过定期门诊取药,家庭访视,尿液监测,家庭督导及误期追回的管理方法。
篇13
第三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所在地区结核病防治业务的归口管理。
第四条结核病防治工作应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对传染源的发现、治疗和化疗管理。
第五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卡介苗接种制度。
第六条对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章机构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与分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市(地)、县卫生行政部门设省、市(地)、县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承担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职责。
第八条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与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协助拟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国结核病的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
(三)负责组织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综合评价;
(四)负责组织拟定国家结核病防治技术标准、规范。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二)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的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
(三)负责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四)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开展结核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
第十条其他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
(二)与防疫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本地区卡介苗接种工作;
(三)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
(四)负责落实本地区结核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化疗管理工作;
(五)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性结核病体检;
(六)对肺结核病高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普查;
(七)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八)培训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
第十一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加强结核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提高防治工作的质量。
第十二条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导。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基层结核病防治网络的组织建设,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积极参与结核病的防治。
企业的医疗防治科室和人员,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指导下,负责所在地区和单位结核病病人的发现、登记、报告、化疗管理以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十四条结核病专科医院和其他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结核病人的住院治疗,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章预防接种
第十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卡介苗接种工作规划、目标,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都有义务按规定承担所在地区、单位或指定区域的卡介苗接种任务。
第十七条卡介苗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经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接种工作。
第十八条卡介苗接种必须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
第十九条卡介苗接种情况应当及时填入统一发放的计划免疫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片。
第二十条卡介苗接种发生差错事故和发生严重异常反应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并如实报告当地县级卫生防疫机构,不得延误或隐瞒不报。
第二十一条卡介苗的订购计划供应由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共同制订,由省级防疫机构统一订货。
负责实施卡介苗接种的机构,应将卡介苗接种率及接种质量考核情况,定期书面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并抄送同级卫生防疫机构以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第四章调查与报告
第二十二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规定进行结核病疫情和传染源的调查。
第二十三条发生结核病暴发流行的地区或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结核病检查,查明传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第二十四条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个体开业医生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必须按下列规定时间,向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报出《结核病报告卡》:
(一)监测区在24小时内报告;
(二)城市非监测区在1周内报告;
(三)农村非监测区在两周内报告。
第二十五条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承担结核病防治职责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在接到《结核病报告卡》后应对病人进行登记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国家统计局审批备案的结核病统计报表是国家取得结核病患、发病登记资料的重要来源,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按规定逐级上报。
第五章治疗
第二十七条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收治的肺结核病人,应当按《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实施诊断、治疗和管理。不能按工作手册和诊疗规程实施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必须将肺结核病人及时转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遇有疑似结核病的就诊病人,应及时转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中心卫生院。
第二十九条已确诊的排菌期肺结核病人,应当按结核病防治要求,主动配合治疗单位的治疗与管理。
第六章控制传染
第三十条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下列从业人员中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病的,应当按规定通知其单位和当地卫生监督管理机构。
(一)食品、药品、化妆品从业人员;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范围内的从业人员;
(三)教育、托幼单位的从业人员;
(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从业人员。
第三十一条下列人员应当按规定进行预防性结核病体检:
(一)新参加工作、参军、入学的人员;
(二)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从业人员;
(三)接触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厂矿企业职工;
(四)排菌期肺结核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
(五)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三十二条排菌期肺结核病人应当避免可能传播结核病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结核病病人,必须按照卫生防疫机构规定的卫生要求对结核菌污染的污水、带有结核病菌的排泄物和痰液进行消毒或卫生处理。
第三十四条对从事结核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经常接触结核菌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预防保健措施。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专门用语定义如下: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肺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性肺结核病:指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的肺结核病。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病:指痰结核菌检查阴性,X线检查有活动性、或有结核性胸膜炎。
排菌期肺结核病:痰结核菌检查阳性期间的肺结核病。
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及其分中心,各级结核病防治所和结核病防治科(防痨科)等结核病专业的防治机构。
化疗管理:主要包括全程督导和全程管理,全程督导化疗指治疗全过程中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直接观察下进行;全程管理化疗指治疗全过程中通过定期门诊取药,家庭访视,尿液监测,家庭督导及误期追回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