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科室具体工作
1、筹备举办了“Xx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揭晓暨颁奖晚会”。晚会筹备历时20多天,于 1月6日举行,共评选6类道德模范30名。
2、完成了Xx、Xx、Xx县区2009年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考核情况汇报和全市9县区考核结果的汇总;修订和补充完善了2012年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
3、参加了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和全省经济建设领域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会议。按照会议要求起草了大会发言和四个会议精神的传达提纲及贯彻意见。
4、积极参与了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主要起草了《关于命名表彰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等三个表彰决定,《Xx市文明旅游景区建设管理办法》,会议主持词以及服务大会的颁奖等工作。
5、配合做好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记者春节采访报道的服务工作。起草了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的采访词。
6、组织开展了文明县、文明单位、文明村镇“三大创建”活动。推荐上报第十批省级各类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37家,修改先进事迹材料、审批表、创建简介等各类文稿100多份。
7、及时起草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各种通知、函件等近20余份。
8、协调参与了“倡导文明新风,重建和谐家园”送文化下乡活动。
9、协助参与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创建活动。
10、按时完成了常规性工作任务和领导安排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具体事务。
(二)参与了市委重点工作督查活动
(三)重点参与了全市文明Xx建设活动
二、领导批示和安排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目前,上半年领导批示的主要工作和重点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多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自己竭尽所能,尽心尽力做了一些事情,但感觉是整日忙忙碌碌,疲于完成领导安排交办的具体工作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工作。工作任务从目前完成的质量上看,与领导要求和期望相比,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工作水平不高,致使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不高;工作主动性不够,致使跟不上领导的工作节奏;眼界不宽、思想不够解放,致使工作的超前性、时效性有限;具体事务太多,致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谋划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文明Xx建设工作。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Xx建设活动的各项工作:
(1)协调联系领导小组召开的各类会议;
(2)协调联络整治活动的转段等工作;
(3)做好文明Xx建设的上传下达、协调、衔接等工作。
2、重点抓好文明Xx建设工作:
(4)拟定文明Xx创建标准(七个方面);
(5)拟定文明Xx七个管理办法;
(6)拟定文明Xx七个测评细则;
(7)编发文明Xx建设活动简报;
(8)协调联系召开“文明Xx建设组成员单位会议”;
(9)协调抓好文明XxXx建设示范点;
(10)协调组织开展文明Xx建设活动督查指导工作;
(11)做好文明Xx建设活动的总结工作。
3、负责抓好创建科具体工作:
(12)组织协调全市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3)抓好第十批省级各类文明单位的申报考核验收工作;
(14)起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议发言材料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4、按照领导的安排做好其它事务性工作。
四、今后的五条工作建议
筹划一个会、选好一段路、开展一次督查、确定一些主题活动(载体)、抓好一批示范点。
1、筹划一个会:召开“文明Xx建设组成员单位会议”,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分析查找存在问题、明确主题创建活动、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2
一、文化产业概念综述
文化产业的概念应当以文化为生产第一要素,在工业标准和条件下,实现对文化商品的规模化生产、策划、销售和售后服务,并通过文化资源市场配置而实现的产业集合型文化经济形态。它主要是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属性:
1、知识创造特性。在文化产业之中,其特定的知识信息、文字、音像、艺术等产品和服务,都承载有文化的内涵和知识的特性,在这些文化内容的生产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属性即在于文化产业的知识创造性,它必须是原创的、唯一的,具有不可替代和再生的特性。可以说,文化产业是以其独特的知识原创性的特征而存在的,正因为这个特性,一些国家将文化产业界定并命名为“创意产业”。
2、可复制性的传播特征。在文化产业的经营产品或服务之中,对于原创文化的传播是需要加以工业化复制为前提的,它虽然以知识原创性为核心,然而对于文化产业的传播则需要借助于复制技术而加以实现。
3、市场导向特性。文化产业是一种营利型的商品,它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它与其他商品一样,都要依循市场价值规律而运营,然而,它不是简单的文化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而是在产业化的运营机制之下,通过整合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持续化的产业链开发,从而满足人类对于文化的需求。同时,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还具有对人类的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其中包括的政治观点、社会观点、哲学观点、道德观点、艺术观点等,都对人们产生思想上的导向作用。
4、服务与营利特性。文化产业提供的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它将人类的知识、智力成果,以文化产品为依托,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它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之下,还具有自身的营利性特性,也即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知识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1、文化产业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灵魂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它是我国民族发展的灵魂,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于我国的发展方向具有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与中国民众道德观念相契合的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以使其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的功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才能深入和全面建构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产业为中国人民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的前提下,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都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功能。
2、文化a业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志
文化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在现代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国家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中国现今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凝聚和激励中国人民的思想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生产力,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和标志,在知识经济一体时代,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直接推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并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种生产力要素,文化产业的“人化”作用可以较好地提升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文化创新能力。
3、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构成之中,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已经不断发展、繁荣和壮大,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文化产业如:新闻产业、出版产业、广电产业成为了“核心层”,新兴的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多媒体广告、会展等成为了“层”,它们共同映衬、互为提升,致使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不断上升,并创造出上千亿的文化产值。可见,文化产业在知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不断繁荣,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4、文化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文化产业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文化食粮,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播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信息,提供了有益的渠道,并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文化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外,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具有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尤其是不可再生的文化或文物资源,突显出文化产业的责任和使命。
5、文化产业成为了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媒介
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们必然要进行文化的交流,国际贸易内容也融入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一些经济强国通过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而对世界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文化产业也极其强盛。我国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也必然要以文化产业作为与世界联结的桥梁和媒介,将中国的文化有力地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领略到中国文化产业的魅力,从而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
2、全面优化中国文化产业环境
在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知识文化进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1)人文环境的优化
我国要从国情出发,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打造一流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中心区,利用地理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的不同优势,创建和开发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和深远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并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文环境。还要注重社会文化氛围的积极创设,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注入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共青团、文联、作协、记协的团队力量,营造出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另外,还要强化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设计特色化、功能化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2)法制环境的优化
在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法制环境的优化是前提和保障。要完善文化产业相关的规制,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如:高新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文化企业的所得税返还政策等,并在对文化产业加强执行监督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民间艺术的保护,确保文化产业发展在法制的轨道上不断壮大。
(3)市场环境的优化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作用密不可分,通过对市场环境的优化,积极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通过文化创意吸引社会消费者,打造全新的文化品牌,增强社会文化产业的消费。同时,还要将文化产业的眼光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要打造与我国农村经济相适应的农村文化市场环境,从而培育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市场。
3、提升中国文化产业整体素质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要实现跨行业经营、多媒体运作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多元资本介入的条件下,成立跨行业的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在集成资源的前提下,对文化产业结构和产品加以优化,从而实现跨区域文化经营和管理。并致力于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使之成为增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法宝,最快地缩短中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文化产业专业人才还应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在人才强国的战略引领下,培育中国文化产业的专业创意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兴的产业,它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自身的问题,为了实现二十一世纪下的中国文化产业跨越式的发展,我们要依循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文化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把握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真谛,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祁述裕,刘琳. 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2] 李凤亮. 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 2011(12)
[3] 王安琪.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述评[J]. 生产力研究. 2011(11)
[4] 刘筠梅.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5] 冯华,温岳中. 产业链视角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05)
篇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党和政府对此问题日益重视,学界对于人的发展研究也日益关注和深入,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研究随之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积极投身于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作一简单的梳理和总结,也可以说是对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研究现状的综述性研究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符丽芳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创造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反过来,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罗英认为,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分属两个不同的子系统,各自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两者统一于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发展过程之中,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朱旭华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是统一的,它既是促进人的发展的现实需要,又对人的思想观念、能力和素养等全面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并为人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能力发展,增强了人的独立性。
陈文珍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多种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的发展与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发展、平等竞争机制与人的能力发挥、资源配置方式与人的个性发展、交往普遍性与人的社会关系丰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郑弘波认为,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物的“形而下”目标与人的“形而上”生成的关系。孙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互动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发展必然随之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分工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上述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与人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普遍从矛盾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即从共性的层面简单地将两者关系归纳为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的关系。事实上,两者的关系错综复杂,存在多维关系,需要广大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周穗明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了人的平等、自主、竞争、创新、风险、合作意识,强化了人的法制和信用观念,锤炼了人的实事求是和经世致用的科学精神,造就品格行为高尚、素质全面的社会主义新人。万顺福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为人的独立人格形成和能力充分发挥提供经济条件和广阔天地,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等积极作用,亦存在对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郝丽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产生了追求个人正当利益、讲求信誉、增强法律意识、互利协作等需要,形成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激励机制、物质条件、思想文化支持等。朱泓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个体“自我意识”,使人的个性更为突出,促进人的交往方式的变革,人的能力和本质力量得以提高和显现。吕维霞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人的自由发展的多元的、高层次的空间,使人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丰富,交往空间扩大、深度加深,其竞争机制推动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保证了人的价值的实现。
杜娇艳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了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程度,促进了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社会前提,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闲暇时光。董慧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动力机制、公平正义等促进作用,同时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盛行等限制作用。高宇指出,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起到了为个体主体地位的确立提供经济形式,为实现个体自由、个体间平等提供必要条件,为个体能力发挥提供广阔的舞台,使人们的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剧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化和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社会性道德失范,功利主义盛行,人与社会矛盾突出,导致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思维的异化以及思想道德的滑坡和传统美德的消沉,使人陷入对物的强烈依赖,进一步拉大人与人之间的两极分化差距。
上述研究论述社会主义市场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或影响时,对两者没作具体区分。事实上,作用和影响既有相同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笼统而模糊地对待,显得不够严谨,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仔细甄别。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谢春玲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人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它所实现的只是人的部分发展和部分价值,而在人的道德、精神、社会等方面却有所失落。孙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人全面发展,而现实社会人的素质仍然普遍表现为片面发展。杨亮才、冯志宏认为,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初级阶段,人的发展面临先天不足性、不平衡性、不和谐性等一系列的问题。刘蓓蓓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的全面发展遇到了物质条件的制约、体制方面的阻碍、精神领域的困境、社会差距的影响、功利教育的弊端等方面的新难题。
朱晓慧认为,目前我国人的发展存在着人的实践活动能力发展水平较低且受经济活动的限制较多,人们并没有摆脱对人和物的双重依赖,劳动者休闲时间不足,存在被剥夺和滥用的现象,人们信仰危机、精神空虚、物化和异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和突出,贫富分化问题十分严重,社会性的伦理道德失范问题,资源、生态环境恶化日益泛滥等方面突出的问题,也导致一部分人的发展条件受到限制,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影响很大。
上述研究存在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弊端归纳为人的发展面临问题的简单化倾向。事实上,有些人的发展问题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引起的,而是由来已久或者其它因素引起的。再者,问题的度量缺乏科学依据,需要广大学者建构更为科学的理论模型或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后,才能作出更为准确的界定。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推进人的发展的对策建议
韩庆祥提出,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采取制度创新与建设、文化改革与建设、组织创新与建设、管理创新与建设、自我塑造与完善五种途径与方式,积极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和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建设,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雷振扬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培养“四有”新人,加强农村投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等切实措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避免和遏制其消极效应,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顾绍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规范政府行为的具体制度,改革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和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畅通民主渠道,营造公正、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建立压力机制等发育和完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造就新人,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精神,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的流动和开放,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顾相伟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发展阶段,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是一个相互协调、逐步发展的过程。物质文明为人的发展提供根本条件和物质保障;精神文明为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政治文明为人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杨亮才、冯志宏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采取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努力促进文化建设、积极搞好环境建设等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田慧指出,要通过加强道德主体内容建设,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活动,强化道德建设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深化改革,优化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浩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和指导思想,经济转型与人的发展同步协调,消除阻碍人的发展的体制障碍,改善人居环境和条件,创造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和公共安全环境,改善公共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建立服务型政府,弥补制度漏洞防控腐败,提升人们的知足充裕满足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社区的服务功能,营造美满幸福的婚恋与家庭,以提升人的幸福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朱晓慧提出,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等措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确立能力发展本位的发展观念、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生态意识,实现人们思维方式转变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等措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种渠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健全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推进人的发展的对策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制度等方面,拘泥于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层面。也就是对策和建议缺乏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尤其缺乏可推广的应用性措施。
篇4
群众文化是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当中所诞生的一种产物,它主要是以人民群众自由发挥出自身的智慧力,所形成的一种文化表达的形式。而与经济物质的发展进程相比较,我国在文化方面的进程相对缓慢些,这也就表示着,我国更应该加强对精神文化方面建设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很好的提升群众文化发展的进度,也能帮助我国人民群众的素质与道德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本文立足于关于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探微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一、群众文化与美育分析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渐的发展进步,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也在逐渐的提升。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出现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水平不一致的情况,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报道,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赌博、饮酒、吸烟等新闻现象更是在逐年的增多,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了国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未来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全体人民的素质水平。
近两年,更是在新闻媒体报道中出现“碰瓷”职业以及“老人摔倒了我们应不应该服”等一系列的讨论话题,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逐渐的淡薄起来,如果真正的想要改善当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关注度。群众文化,指的就是人们在日常结束工作时或者在非工作时所空闲出来的时间时,所自发的组织与参加具有社会性的文化活动,而群众文化更是以文化活动为主要核心角度出发,以此通过自发建立组织一种娱乐活动,使得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层次上的一种需求,而在群众文化中,广大群众就是主要的本体,文化活动内容就是客体,而广大群众通过自发组织的一种形式将社会上的活动内容相互融合起来,从而形成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娱乐活动,例如:众所周知的广场舞、跳秧歌等,而广大群众通过参加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自己的视野得到扩展,也能使自身感到愉快。
美育最早是出自于教育的活动当中,主要的目的就为了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加强审美观的水平,并通过多种界面来将美好的事物进行提升,以此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创造能力的水平,而美育也是在近些年才被提出的一种概念,美育主要包含了几个方面的部分:1.自然、科学、艺术、社会美,而这几种方面的美与教育事业当中的美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不仅能够帮助广大群众树立争取的审美观点,还能很好的培养群众的人格魅力,还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我国整体的素质文化水平。
二、关于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的合理对策分析概述
如果真的想要完善当前我国群众文化并使其顺利的发展下去,那么就一定要加强群众文化中的美育功能的重视度,而经常参加群众文化活动也不仅可以很好的提高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广大群众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
(一)利用科技媒体以及大众媒体来对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进行宣传提高
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当中,有很多商业项目以及活动,都会通过一些科技媒体或大众媒体来进行宣传,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宣传的范围,由于大众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并且不受空间上的限制,也是当前最快速、便捷的一种传播途径,人们可以从大众媒体来获得大量的新鲜消息,从而更加了解整个世界的情况,因此,如果真正的想要提高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就一定要加强对大众媒体传播途径的重视度,例如:电视节目或广告,这样不仅能够弘扬我国传统的文化特点,还能将我国文化中比较具有特色的地方展示出来,并以此向广大群众传播群众文化,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而那些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们,也可以帮助自己的审美力有了不错的提升,正是通过大众传媒以及高科技传媒等这种正能量的宣传手段,才能真正的提高我国群众文化中的美育功能力度。
(二)采取合理的手段以此加强对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有效的提高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
一个国家只有真正的规划、完善好各个城市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并建立起有效的完善群众文化的硬件设施,才能真正的提高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而广大群众在享受公共文化设施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从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在对于一些免费开放的文化活动服务机构当中,例如:图书馆等,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广大群众对文化活动服务机构的使用效率,这样也能在最大限度上加强了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定时的举办开展一些文艺表演、画展等活动,这样做不仅能够很好的吸引广大群众的观赏兴趣,还能让群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的视野有了显著的扩展,并且可以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还可以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加彼此的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三)合理的制定完善群众文化的相关机制
群众文化要想顺利的发展进行下去,那么就一定离不开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政府的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群众文化的发展,政府应当在最大程度上加强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这样才能提高群众文化中的美育功能,而在针对群众文化的活动基地中,群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夜店来选择需要学习与培训的课程,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群众的参与力度,还能增强群众文化中的美育功能。只有政府真正的加大了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度,才能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后续发展顺利进行下去。才能为我国群众文化中的美育功能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三、结语
在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结构,而群众文化中的美育功能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广大人民的审美能力水平,只有广大群众充分的认识到群众文化中的美育功能主要作用含义,才能不断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来提高自身的精神文化,并以此培养自身的文化品德。只有坚定不移的发展我国的文化精神,并开展各种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真正的做到强国,而如何帮助群众文化中的美育功能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也是需要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来完成的。
参考文献:
[1] 唐兵.当代中国美育观念演变历程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5:115-119.
[2] 刘兆吉.七十年来文艺心理学与美育心理学创建与发展概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90-98.
[3] 张晶.大众传媒在国家美育工程中的社会担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7:8-14.
[4] 席格.当代美学转型与美育的理论困境――兼论美学与美育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96-100.
篇5
1新农村建设中人才资源方面的主要问题
1.1农村相关人才匮乏
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知识水平普遍低下。目前农村的劳动力中,很多人都只有小学或初中的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的都很少,甚至不少人都是文盲,这严重影响了有关文件和思想上传下达的效率,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无论是教育方面,还是医疗卫生方面,或者是养殖、种植等专业技术方面,都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并带领大家共同建设,但是,这些专业人才往往难以走入农村,从而制约了相应的建设进程。
1.2农民思想观念落伍
一方面是传统思想不能得以根除。尽管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不断开展和深化,但是,很多农民的传统、落伍的思想观念难以较快转化。甚至有些居民仍旧保持浓重的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加之其生活背景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往往很难得以改善。这也给有关政策和思想的落实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是先进思想难以落实。先进的思想除了包括先进的发展观念和建设理念等,还包括相应的法律意识等。而现在大部分农村居民的发展、建设理念尚未形成,法律意识淡薄,继而导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发生破坏现象。
1.3科学技术水平低下
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有助于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囿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当前我国的农村大多数仍旧采用传统的劳作模式,科学的管理和劳作观念并未得到普及,这也导致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更不能结合当地的环境、地理位置等优势形成有特色的产业,从而错过了大量的发展机遇。
2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2.1扩大城乡差距
一方面是贫富差距。随着教育理念的普及,农村家庭越来越多地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因此,在教育方面给予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些资金投入对于农村的居民而言,仍旧是十分沉重的负担。农村大学生的事业会导致更多的家庭无法回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进而加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是教育理念的差距。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导致家庭原本的改变孩子和家庭命运的美好希望破裂,从而使其教育观念淡化,甚至引发“读书无用论”的扩张。这也是农村孩子的辍学率大大增加,进一步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化。
2.2影响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对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也有不良影响。一方面是农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使得其精神压力增大,最终在城市无法生存,再次回到农村,可是其又不具备相关的农业技术,因而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最终导致农村家庭的经济损失,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其生活和事业都不能圆满解决,因而消极情绪,影响农村的和谐气氛。
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
3.1相关政府部门应完善有关的就业政策
为保障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的稳定与新农村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合作、互补关系,国家和社会的相关部门或组织已采取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在基层工作满一定时间可以在公务员、研究生等的录取方面享受一定的优先条件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政策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能够长期稳定地致力于新农村的建设,同时,也使新农村在医疗卫生、经济统筹规划等方面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
3.2有关高校应给予适时、正确的引导
首先,在思想方面。有关高校应积极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同时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进行一定的指导。通过相关的引导,有关的大学生应树立起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念,同时,对新农村的建设理念认可并愿意投入到其实践中去。其次是在能力方面。基层的工作相对艰苦,一般的大学生往往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一定的压力,而农村大学生植根于农村自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也应进行相关的培训增强其综合能力和素质。
3.3农村大学生自身应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念
农村的大学生享受了农村家庭和社会的优秀教育资源,其思想意识和自身能力方面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有所增长。但是,年轻的大学生往往血气方刚,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而对实际情况的考虑并不透彻,因此导致眼高手低,遭遇挫折。大学生在择业时,就应该树立正确、实际、科学的就业观念,从基层做起、从实际做起,通过积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是一蹴而就。综上所述,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在人才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缺憾,而农村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政府和社会的鼓励,高校的引导,再加以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继而为社会主义的和谐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永伟.新农村建设问题讨论观点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35-37.
[2]朱文兴.论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81-85.
[3]袁红清,李荔波.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基于浙江省1514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3(11):65-70.
篇6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而文化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基层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文化站的建设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新时期文化站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站是国家设立,政府举办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辖区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服务于当地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也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文化站以文艺创作、组织活动、文艺培训、基层辅导、组建业余团队为主要职能,其通过开展积极健康、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来使人们群众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从某些角度而言,其各种专业职能决定了她的主体的价值观,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
(一)为人们群众基础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对精神世界的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群众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已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学习及工作之余,人们希望能够以其他方向满足自身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而文化站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其在人们群众精神的生活中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挖掘民间艺术
我国的民族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当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时,才能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及发展。文化站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可促进人们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并逐渐加强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可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创新及发展,进而可使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具备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情结,并以民族文化为荣。
(三)传播社会文化的正能量,引导社会建立良好的价值体系
文化站中所开展的活动基本都是以积极健康为主,且许多活动的内容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其对人们群众的思想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人们的身心都能得到有效放松,且还能从中获取一定的教育,从而可使人们的内心及精神方面都能得到一定升华。在文化站中参加多次活动后,人们还能从中交到朋友,且在活动过程中,还能培养人们的合作能力及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的构建,这样就能使整个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得到一定增强。
(四)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站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在我国文艺及文化发展方针的引导下对时代的主旋律进行有效弘扬,这就说明基层文化站在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其还能引导社会及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依靠多元文化的滋养及不断丰富,而文化站在与人民群众联系中具有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等特点,这样就能使社会文化得到更好的滋养与发展,此外,文化站能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基础服务,从而可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群众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进而可促进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二、文化站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时代需求及重要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对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普及、对思想文化进行传播、使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的作用,是一种不具有营利性质、由政府组织创办的所有文化机构与服务的总称。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其是我国对文化进行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此外,还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要求。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民素质及民族凝聚力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站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时代的发展而言,对文化站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必然趋势及要求。
(一)在政府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政府若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对自身的职能进行适当转变,相关实践表明,政府可通过以下措施转变职能: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公共文化产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建设,以使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现阶段,我国社会及时代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从某个角度而言,政府所提供的产品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为了使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政府必须对自身的职能进行适当转变。
(二)可有效促进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在我国文化的发展中,公共文化服务有着重要意义,其能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定的文化优势,但是我国文化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且有时候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某些偏远地区的文化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就给我国文化的建设带来了难题及挑战。对文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应使他们实现均衡而协调的发展,并注意在落后及偏远地区对文化进行普及。
(三)可使民生的需要得到一定保障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已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当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时,就会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层次、更多元化的追求。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使人们对生活的多元化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以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并从文化活动的参与中享受到一定的快乐,因此,应把文化站的建设和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进行密切而科学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文化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从而才能使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层次及多方面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三、文化站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措施
(一)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不断更新文化站的服务理念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站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文化站在服务过程中,应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一个比较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以使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基本需要得到有效保证,且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化站自身的发展。在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文化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为人民群众提供基础服务时,文化站应对主动配合政府的正确引起,根据时代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能够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有一定公益性的文化服务。
(二)在扩大服务功能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站服务质量的提高
在参加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文化站应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心,如可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来使自身的服务水平及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从而使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的需求方面得到有效满足。此外,为了促进文化站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站一方面应努力向政府提出请求,让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促进文化站的建设,以使文化站的发展规模得到一定扩大,并结合时展的特点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尽可能对文化站活动载体等进行大胆创新,这样既能使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又能使文化站在服务方面的档次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文化站应对馆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对服务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专业而良好的服务水平。
(三)重视文化品牌,发挥其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及辐射作用
文化站在对公共文化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重视对社会中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并结合地区特点,努力打造出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品牌,然后对其进行不断推广、发展,以使其对文化的发展进行有效引领,必要时,还可通过文化品牌的辐射作用对文化站的公众形象进行塑造,以使文化站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能够得到一定增强,从而促进公共文化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在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文化站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人民群众的具体需求,使自身的在公益性方面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使基层公共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得到有效保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而文化站作为这项工程中最关键的一环,需要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篇7
我国的民间借贷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建房住房,经营生意,投资生产,许多经济活动的民间融资行为就从未没有间断过。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民间借贷的规模和发展方式也逐渐壮大和丰富,各种经济成分不断上升以及在农村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民间借贷的形式越发活跃,多样的融资的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大。
1.民间贷款会继续增加
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 2007年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家庭只有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2260亿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3.8亿元人民币,联保农户贷款达135.1亿人民币。农民获得贷款达到了7742万,占农村家庭总数的32.6%,占有合理的需求和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人数的近60%,受益农民超过300万,农村巨大的需求金融是显而易见的。
2.民间借贷类型的多元化
第一种,口头协议类型。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亲戚和朋友,同事,邻居和其他熟人,完全依靠自己的感受和信用行为,没有任何手续。第二种,是简单的遵从。这种借款是较常见的一种,双方只是履行手续,大多是单独一张借条或一个中间占营业额的证明。贷款期限或长或短,贷款利率或高或低,取决于两家关系的深度或者借贷双发的关系好坏。第三,高利贷的类型。高利贷信贷是最古老的信贷形态,是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收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一种信用关系。一般,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就属于高利贷。
3.民间借贷的服务对象相对比较是复杂的,但主要是城镇及农村的个体工商户,私营小企业主
农村民间借贷服务的对象相对比较复杂,包括所有的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居委会,部分的乡镇企业,街道小厂,以及个体工商户,私营小企业主等,但主要是个体工商户,私人小企业主。
4.民间借贷的借款的用途广泛,但主要用于生产经营
农村民间借贷用涂广泛,包括发展居民个人消费、孩子的教育经费、经济生产、盖房建屋、婚丧嫁娶、实体投资、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生病的医药费、企业的流动资金以及诸多互济帮困的资金融通行为。但主要的借款还是用于生产和经营。
5.民间借贷的借贷信用相对简单
我国农村的民间借贷程序一般都是很容易的。主要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写借条签名或者盖章,然后由担保人签署,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民间信贷的时效性和实用性都是比较强的,相比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的信贷管理系统贷款操作程序就要简单得多。这也是农村民间借贷在我国如此发展迅猛的原因之一。
6.民间借贷期限较短,利率较高
我国民间贷款的期限的一般为2~8个月。一般最长不超过1年,当然也有5年,10年,20年的借贷关系,只是很少见。利率一般较高,具有一定的高利贷性质。
二、规范农村民间借贷的有效对策
1.应带适当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准入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农村财政政策,依靠执法和政策指导,逐步推动建立农村借贷的稳定增长机制。应充分重视扩大农村金融的覆盖面,引导金融资源的流动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激励需求和结构调整措施的出台,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的作用。凡是“三农”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你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业务准入等政策,以建立积极的激励措施。制度约束和政策引导,市场失灵会得到更好的纠正金融资源外流的趋势将有所缓解,并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可以是双向的优化。
2.要积极倡导农村合理的消费观念
我们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农民的消费。农村存在不同程度封建思想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习俗,某些村民过度追求婚礼和葬礼的排场,以至规模过大,导致过度消费。同时,一些地方在农村地区的赌博,封建迷信活动也更加严重。因此,建议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净化农村社会氛围,倡导新农村婚姻,奉行简单的葬礼,杜绝封建迷信活动,不赌博行为,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产积极劳动,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最大利益的实现,继续增加自己的收入,在致富的道路上前进了大步前进,早日实现我国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3.通过立法来规范民间借贷,加强金融监管
政府应该为我国特色的民间借贷,参照“合同法”,建立适合其发展管理的有关规定,从法律上认可和规范民间借贷活动。建议,以制定和实行“民间借贷法”的方式,其形式,对象,原则,以法律规定的形式确定,让它为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的法律,和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安全,诚信,健康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4.建立民营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
虽然中国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实际隐含的担保已经由国家承担。由国家承担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所有制和产权制度的日益多样化,过时的隐含担保。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先由农村建设试点,探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的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保护农业存款和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私人银行的先决条件。
5.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放信用贷款
信贷供应和信贷市场的需求,成功的交易依赖于供应和需求双方信息对称的程度。较高的信息不对称,势必会增加信贷交易成本,因此,信息对称的程度决定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金融机构为许多小规模农户经营了大量的农村中小型企业,数量庞大,地域高度分散,最缺乏抵押品的借款人。这就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城市金融市场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篇8
农家乐旅游源于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乡村旅游”,国内农家乐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成都的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第一届桃花节,以“农家乐”来命名。我国农家乐虽然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很多城市的郊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农家乐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闲娱乐的一种独特旅游形式。
二、我国农家乐旅游研究的学术动态
为了能够把握我国农家乐旅游研究脉络,我们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农家乐”作为关键词检索,选取到2015年12月的文献,共检索到792篇中文相关文献(见图1)。
通过上图可看出,我国农家乐旅游的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于农家乐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年以前。这一时期,国内鲜有农家乐旅游,部分地区农家乐旅游也是处在初步摸索的阶段,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文献也寥寥无几。第二阶段:1999-2005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周假期的实行以及人们对于城郊旅游乃至乡村旅游的向往,农家乐旅游在国内逐渐兴起,并逐步发展,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研究逐渐增多。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将2007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随着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条件日益改善,农家乐旅游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具规模、最有代表性的形态,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学术界对于农家乐旅游的研究成果也显著增多。
三、农家乐旅游的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从文献资料分析看,当前国内农家乐旅游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研究两大方面,我们总结了概念研究、开发意义研究、存在问题研究、发展模式研究、利益相关者研究、规划与设计研究等农家乐旅游热点问题的研究概述。
(一)农家乐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1、农家乐旅游的概念研究
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胡卫华(2002)从属性来定义农家乐,认为农家乐属于乡村旅游,利用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等资源,是一种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马艳霞(2003)从旅游产品的角度来概括,认为农家乐是一种旅游产品,内容就是观乡村景色、尝乡村淡饭蔬食、体农家生活习俗、品乡村文化意韵,其本身是一种乡村文化的内涵。郑光豹(2008)则从经济角度给出了定义:以乡村为背景,以休闲娱乐、农事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田园风光或特色民居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形式;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城市居民、工薪阶层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农业经济、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结合体。
关于农家乐旅游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并还未达成统一意见,但学术界多以田喜洲(2002)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为主,即狭义的农家乐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而广义的农家乐则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形式,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农家乐旅游的概念。
2、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意义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不仅给游客带来了身心休憩的场所,也是农家乐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手段。农家乐旅游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与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意义主要集中于经济、文化、环境生态和扶贫这四个方面。
经济方面:胡先群(1999)认为农家乐旅游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旅游一业带动多业发展,繁荣经济。农家乐旅游还可以带动农村就业,充分调动农村闲余劳动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文化方面:农家乐旅游给旅游地带来了人流、物流以及意识流、思想流,带来全新的观念和思想,大大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明意识,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胡卫华,2002)。环境生态方面:农家乐旅游既能为广大游客提供优美质朴的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也有利于美化和改善乡村环境,创造清洁生态的农家乐休闲度假村。扶贫方面:王军(2009)认为农家乐旅游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及区域差异。
3、农家乐旅游存在问题研究
虽然农家乐旅游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纵观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农家乐旅游一般有以下的通病:在发展理念上存在缺乏创意理念、缺乏品牌战略、缺乏科学规划、文化含量低、定位模糊等问题(张文菊,2007);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经营不规范、经营模式雷同、管理不科学、竞争手段单一等问题(吴文智,2015);在人员素质上存在经营业主各自为营,合作意识弱、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在卫生消防上存在食品卫生有待加强、消防设施不全以及火灾隐患等问题(韩涛,2008)。
(二)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1、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存在不同的划分,如开发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制度模式、组织模式等,是从不同角度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的探讨。学者们也根据不同地区总结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邹统钎(2005)将成都农家乐的发展模式分为农家园林型、观光果园型、景区旅舍型、花园客栈型、养殖科普型、农事体验型、川西民居型等。李菁、米薇(2007)对宁波农家乐旅游开发模式从旅游产品角度分为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美味佳肴型,从分布地域角度分为都市郊区型、景区依托型,从投资开发主体角度分为农户联合型、公司+农户型、公司+社区+农户型、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型、股份制模式。
2、农家乐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游客、业主、当地居民、当地政府等,国内学者对于农家乐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多集中于游客和业主。
对于农家乐旅游的游客研究,丁华(2008)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秦岭北坡农家乐客源市场的人口学及地理空间等特征,揭示了游客以空间尺度较小的周末一日游为主等行为模式规律。孙莹(2011)对西安城郊型农家乐实证调研,分析指出城郊型农家乐交通环境至关重要,季节性影响较小,主要限制因素是天气,并且游客重游率及忠诚度较高。
对于农家乐经营业主的研究,王秀红学者(2009)研究较为全面,他主要以上海、武汉和成都近郊农家乐业主为研究对象,从开业起始目标、开业动机、开办原因、业主家庭目标、业主开办农家乐满意度等多方面对业主进行了研究。
3、农家乐旅游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吴倩妮(2006)从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深化文化内涵五个方面对农家乐旅游设计提出了建议。江山(2008)则提出对农家乐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迎合城市发展、城乡一体规划、区域环境建设统一起来,贯彻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模式。李巧玲(2015)从农家乐旅游产品角度,提出应激发旅游产品设计创意活力、强化旅游产品品牌战略、丰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优化旅游产品开发制度环境。
篇9
部分学者认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仅仅是对农民子女的教育。本文则认同孔祥智学者的说法,即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为农村各类居民提供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众性教育类型,主要包括农村青少年的职业准备教育、农村劳动者的岗位技术培训教育和农村转业转岗教育。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非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非正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三种形式。
基于以上学者的阐述,本文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以农村各类居民为培养对象,对农业和第二、三产业中的各种职业和岗位所需的劳动者进行的职业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培训。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综述
根据所查阅到的文献资料看,虽然目前许多国家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水平都很高,但是专门研究本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概况的并不多见。而我国学者们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具体做法和经验,以及在我国国情背景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因此,主要是对国内有关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国家行政干预的研究
国外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行政干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美国通过《史密斯———休斯法案》《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等一系列法案极大地加强了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干预(余祖光等,2004)。二是提供大量的经费支持。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主要通过财政拨款、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和根据学生家庭情况实行学杂费减免三种形式来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进行经费支持。三是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中国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使得许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其的需求,并且在20世纪末期,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有明显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学者针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家行政干预”也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如各级政府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要运用财政和货币等政策手段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多元化和实用性的教师队伍。韩淑华(2001)认为政府应搭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平台并提供经费支持与设施保障;黄智科(2005)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法》的执法检查和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
(二)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
国外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上强调多形式、多层次和多元性。德国许多大型企业都积极执行职业教育法,以此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职业教育主要有三种办学形式: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教育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教育。法国通过发放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等五种不同的证书,以体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多元性。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季节上冬长夏短,便采用季节制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国内学者和专家认为在多形式、多层次、多元性办学方面要坚持职业技术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通过加强协调性促进其优化发展;分层次、按需求、有计划地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吴如林,2004)。
(三)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逐步转变了传统的仅仅“为经济服务”的思想,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调整,即以“通用工种”为标准,对工业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组成新的综合化专业。在课程内容方面,国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强调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共性知识,并关注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职业教育教学方面,国内学者认为要重视教育教学的改革。
(四)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就业的研究
为了保证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发挥其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毕业生的就业。德国“双元制”通过把招生与招工统一起来,使学生就业具有法律保障。美国制定了著名的“波士顿契约”。英国1948年立法规定,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应该做到:工作信息的传递、工作选择的指导、毕业生的职业安置、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保持联系等。日本则通过制订《就业保障法》促进高中阶段毕业生就业。国内学者同样认为要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五)对农村职业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研究首先是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国内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在整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培养大量的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二是普及农业先进性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四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五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其次是促进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凌云(2007)提出要从四个方面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挥作用:一是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整合职教资源,形成合力;三是加强职教立法,为农村职教提供法律保证;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专业,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最后是职业技术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途径的相关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有很多,张广花等人(2006)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下面三种途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更新办学理念,明确服务宗旨;二是拓展服务层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三是创新办学和服务模式。
国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经验、模式和方法归纳总结,以及对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目标上,可以参考美国的社区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是一个社区的教育服务和文化政治中心,是社区各项工作的有力推动者,为社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出谋划策。
第二,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借鉴英国的综合职业能力导向教育(competencebasededucation,CBE)。这种课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能够把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工作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这种CBE体系既有利于提高学生与就业相关的职业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篇10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Diener(1984)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1]。近几年,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的出现率逐年攀升,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且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是造成其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此,笔者从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意义、现状和策略入手进行探讨如下。
一、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层面:有助于完善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一种集体幸福感,集体幸福涉及关系的和谐、责任的完成和期望的实现。结合我国社会背景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题,这样既可以系统地研究群体主观幸福感,又可以深化当前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个人层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质量
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快、竞争激烈,这些因素使大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再加之在校内遇到的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等叠加在一起,导致学习动机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的人,体内多巴胺(下丘脑和脑垂体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分泌量趋于正常值[2]。这一论断从生理基础上解释了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利处,它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愉悦的正性情感,扩大注意通道,进行更加开放的思考,学习动力随之增强,从而产生更多创造性的成果。
(三)学校层面: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幸福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培育其积极的人格特质,与高校教育目标相吻合,能够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积极的人才队伍。
(四)社会角度:有助于达成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幸福是人类发展的根本需求,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个体能否给自己设定出最适合的幸福标准,能否正确评价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否使自己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能否使主观幸福感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较高水平,是一个人是否真正幸福的关键所在,更是个体一生的根本需求[3]。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最终指向也是在关注如何满足人类发展的根本需求问题。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
为充分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笔者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本科生为样本,在一至三年级大学生中进行了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采用的问卷是由埃德・迪纳等发明的“生活满意度测试”。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59份,哈尔滨理工大学50份,东北林业大学35份,黑龙科技大学74份。
据统计,159份有效问卷中,答案为极其满意4人、满意24人、稍许满意43人、中等7人、稍许不满意60人、不满意20人、极其不满意1人。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分析
1.性别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男生56人,占总人数的35.22%;女生103人,占总人数的64.78%。总体来看,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比男生明显要高。
2.年级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大一年级50人,占总人数的31.45%;大二年级74人,占总人数的46.54%;大三年级35人,占总人数的22.01%。总体来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排序为: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大一年级。
3.出生地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农村71人,占总人数的44.65%;城市88人,占总人数的55.35%。总体来看,农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城市学生。
4.经济状况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经济状况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呈曲线关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经济状况相关排序为:家庭月收入中等>家庭月收入较高>家庭月收入较低。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交叉分析
1.性别与出生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排序为:城市女生>城市男生>农村女生>农村男生。
2.性别与年级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排序为:大二女生>大二男生>大三女生>大三男生>大一男生>大一女生。
3.经济状况与性别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交互影
响。结果发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排序为:中等收入女生>中等收入男生>较高收入男生>较高收入女生>较低收入女生>较低收入男生。
通过以上统计与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偏低这一结论。
三、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介入策略
(一)从个人层面介入
1.塑造积极的人格。大学生处于气质和性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人格特征尚未完全定型,人格与幸福感关系紧密。大量研究表明,幸福者大多拥有乐观、外向、自尊和内控这些个性特征,这种个性使得乐观者比悲观者更易达到目标并获得成功。
2.提高对主观幸福的认知能力。社会比较理论认
为,幸福感产生于认知个体与外界的比较,当比较对象低于自身实际时,主观幸福感提高;反之,则降低。而对标准的判断和评估是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已有经验)为基础的,大学生如何理解幸福的内涵是提高幸福感的前提,而不能把拜金、抽烟、摆阔气、欺侮他人等内容当作自己的幸福标准。
3.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环境对于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较为和谐的人际环境中,人的情绪体验也会比较积极,易感受到幸福感。人际交往作为一种社会支持网络,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摆脱各种困惑,走出情绪低谷。
4.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活动目标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与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紧密相关。一般说来,积极的、快乐的情感与目标的出现和维持有关,也与靠近目标及实现目标有关。而缺少目标、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向目标活动的受挫则会使人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4]。大学生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规划自己的目标。
(二)从学校层面介入
1.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是前提。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应是幸福的教育,教师正是幸福教育的指导者。教师要先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水平,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
2.采取多途径推广大学生幸福感教育是根本。首先,针对全体学生,普及旨为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系列课程教育,其中包括积极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恋爱心理学等课程。其次,针对个别群体,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幸福感教育。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协调个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促成行为的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最终实现开发个人潜能,使个人获得成长。通过小组活动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尤其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也有积极的作用。最后,采取形式多元化的幸福感教育,包括开展幸福感相关的讲座、沙龙和俱乐部活动、社会活动等。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是保障。高校应积极关注校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更新硬件设备,细化激励措施,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此外,需要整合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主观幸福感教育成果。高校之间应加强联系,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组成一个经验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教学团队。最后,高校还可与政府“智囊团”等科研单位联合组建科研团队,开展高校主观幸福感研究。
(三)从家庭层面介入
家庭是最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既包括父母的积极人格,也包括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父母应尽可能提供孩子所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子女的主观幸福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当家庭不能保障子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即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时,孩子将承受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主观幸福感便随之降低。当然,提供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不等于满足其任何物质需求。最后,家长在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
(四)从社会层面介入
在十报告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路线图充分反映了国家政策的导向。这些政策的调整无疑提高了全民幸福感、家庭幸福感,也包括大学生幸福感。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社区应积极创设条件,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上得到锻炼,从事快乐的、公益的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新闻媒体、社交网络等媒介应广泛宣传主观幸福感,形式包括电视短片、公益广告、心理访谈节目、调查投票等,促使全社会关注幸福感提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2).
[2]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8:37.
[3]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
篇11
(二)学界的研究成果张德存(2005)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和谐社会的科学表述,建立了一套和谐社会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29个二级指标,如民主法治指标下的村民自治情况、法律法规建设,公平正义指标下的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充满活力指标下的全社会创造力、公众生活质量水平,安定有序指标下的利益关系协调情况、诚信评价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标下的大气净化能力、空气改善情况等。在权重处理上则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朱孔来、曹圆圆(2006)在科学界定和谐社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以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为一级指标,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统筹发展能力、宏观经济效益、公平正义不、法律法规、发展活力、创新力、居民发展质量、民主、文化建设、道德规范、诚信友爱、文明典型、社会事业发达、社会秩序、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19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50个三级可测指标。在权重处理上则同样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吴诣民(2007)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从制度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活力、政治文明建设5个方面组建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文化建设、政府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创造力17个二级指标,并具体细分为恩格尔系数、人口流动率、大学生毛入学率等45个三级指标。该体系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指标分为超前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陈钰芬、苏为华(2007)以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为依据,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建立起了一套省域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以省域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公平、社会稳定、资源环境为5个一级指标,将经济发展细化为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4个二级指标,将社会进步细化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新农合医疗覆盖率等6个二级指标,将社会公平细分为城镇基尼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5个二级指标,将社会稳定细分为城镇失业率、每万人立案数等5个二级指标,将资源环境细分为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等5个二级指标。齐心、梅松(2007)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建立起了一套适用于大城市的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以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社会治理、社会意识、社会公平、人与自然、社会稳定、社会活力为6个一级指标,选取了社区归属感、人际友爱度、生产总值能耗等25个二级指标。其中公共安全感、社会参与指数等9个二级指标为主观指标,主要通过电话抽样调查获得,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则采用了阈值法。胡继连、戎丽丽(2007)以问卷调查的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分析山东省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得出了“总体和谐、某些方面不和谐”的研究结论。并根据和谐与不和谐的事项构成情况,提出了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坚持国家的惠农政策、改善教育收费秩序、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服务条件、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社会治安等对策建议。杨涛、吴国清(2007)以城市社区为研究载体,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从社区自治组织与管理、社区认同与参与、服务完善、文明祥和、治安良好、环境优美6个方面建构城市社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居民自治、社区满意度、健康卫生服务等17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党员参加社区的比例、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网络化、社区人均健身器材数量、车辆定位停放率等73个三级指标。潘剑(2012)以农村社区为研究载体,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农村社区的研究,从人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4个方面组建农村社区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包容心与幸福感、当地文化与社会风尚、绿色社区建设、社区需要与公共服务等20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112个具体指标。
二、相关研究论点综述
(一)定性研究的导向作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在借鉴国外社会发展指标的基础上,围绕着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历史沿革展开,并且一般都采用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提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统计局和谐社会监测的评价研究。在这类文献中,往往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总目标,通过目标层导向分解为下一级指标,,定性研究的导向明显。但也有一种类型,研究目标不侧重于预警与监测,而在于如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这类文献以北京市统计局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强调社会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杨涛、吴国清则从城市社区的角度理解社会和谐。他们认为和谐社区的基本特征应包括:社区自治组织与管理、社区认同与参与、服务完善、文明祥和、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构建城市和谐社区也就要严格按照这些基本特征导出次级指标。潘剑则选取农村社区为切入点,他认为农村社区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应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正确对待这些关系,指标体系的构建也要围绕着这些定性的研究展开。可见不同角度的研究决定了不同的指标体系,构建一个相对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特征、历史沿革、理论依据,并在构建指标的过程中坚持定性研究的导向作用。
(二)具体指标选取的差异性不同的文献基于不同的指标构建原则,在指标的选取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齐心、梅松提出了指标应体现其贡献度的见解。这一组建原则对其指标选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他们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并非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发达而社会冲突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因此社会和谐指标体系应不涉及经济发展方面,而主要从社会治理、社会意识、社会公平、人与自然、社会稳定、社会活力6个方面进行展开。与此相反,朱孔来、曹圆圆则从指标构建的系统性出发,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效益、统筹发展能力等19个二级指标展开研究。
(三)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特点鲍尔教授把社会发展指标分为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两种,开创了社会发展评价的先河。这种分类方法在国内文献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深圳市社科院就将指标体系分为客观监测指标体系和主观满意度评价两个部分。主观指标通过设计的《社会和谐量表》和《个人幸福量表》,经实地调查获得。北京市统计局也将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分为社会主体主观诉求、社会冲突的客观现状、社会冲突的协调机制。其中社会主体主观诉求就是主观指标。可见主观指标的加入为冰冷的数据加入了人文色彩,也使得“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也实现了知识精英阶层与民间大众的互动,增加了广大群众对于评价体系的认同。笔者预测,随着民主化进程中参与意识的增强,主观指标的比重还会增大。
(四)经典指标的入选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人均GDP等经典指标的入选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国家统计局在测度公平正义时,选取了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城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4个指标。陈钰芬,苏为华在测度社会公平时,选取了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城乡人均收入比、高中以上人口城乡比、高中以上文凭人口性别比4个指标。吴诣民、陈涛在测度收入分配时,选取了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3个指标。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在测度生活质量指数时,选取了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地面积等9个指标。深圳市社科院在测度社会发展指标时,选取了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教育占GDP比重等7个指标。朱孔来、曹圆圆在测度居民发展质量时,选取了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水平2个指标。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如北京市统计局在测度贫富差距时,就选择了国民经济各行业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市高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比3个指标。齐心、梅松在测度社会公平时,选取了高等教育入学率、登记失业率、城乡消费水平比等5个指标。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的问题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视角不同,会导致对同一对象在评价结果上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现阶段,中国和谐社会评价研究的组织者和研究者主要包括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一般注重实用性,经常选取一些现有的统计指标,因此指标体系的理论支撑显得不足,但由于责任分解到位、协同作业能力强,也保证了数据获取的效率;高等院校一般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所建构的指标体系也相对完善,但由于过于追求完美,具体指标数目过多。如潘剑有关农村社区和谐社会评价研究中,就涉及具体指标多达112个,这对数据采集工作必然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不利于评价体系在实践应用中的推广。因此,加强评价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是接下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评价对象的问题目前,我国和谐社会评价研究对象主要涉及2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如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对和谐社会进行分析,确定了一个总目标,6个二级指标,18个可测三级指标;二是地方层面,如北京市统计局结合北京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北京市和谐监测指标体系,陈钰芬,苏为华提出了浙江省和谐评价指标体系,深圳市也颁布了深圳市和谐评价体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石,有关和谐社会区的评价研究也在迅速展开。杨涛、吴国清组建了一套城市社区和谐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73个三级指标。潘剑则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组建了一套适用于农村社区的和谐社会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和谐社会理论探索逐步深化,目前的研究已经涵盖国家、省、市、社区等不同层面,但我们也发现,涉及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和谐测度研究仍然较为缺乏。(本文来自于《甘肃理论学刊》杂志。《甘肃理论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三)指标构建的问题在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从现有文献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表述为理论依据,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个方面组建指标体系,此类文献以齐心、梅松的研究为代表;二是在界定和谐社会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会发展指标或者小康社会指标等,构建评价体系,此类文献以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为代表;三是在问卷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调查公众的最终评判设计指标,以胡继连;戎丽丽的《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山东省农村和谐社会建设问题问卷调查》为代表。可以说,目前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特征一般都由政府部门、知识精英界定,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处于相对失语状态。尽管社会精英的观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的状态,但曲高和寡,闭门造车的研究最终会脱离实际,变成纸上谈兵。因此,政府部门和知识精英今后的研究,都应该做到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民意,实现政府部门和知识精英与广大民众的互动。这也与我国目前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一脉相通。
篇12
一. 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农村老人数量巨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据国家统计局1%人口的抽样调查资料,1998年我国老年系数就达到7.43%,步入老龄化国家阵营。200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中指出,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1.44亿,其中近六成分布在农村,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是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当前,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老龄化的速度却不断加快,呈现出“未富先老”的势态。因此,单纯依靠国家力量来解决养老问题是不可能的。
(三)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大幅度减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失地农民的大量出现大大限制了土地养老功能的发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市场经济的发展快速推动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所掌握的土地资源不断的减少,依附于土地的 “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也日渐退化。
二. 在我国农村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我国农村养老情况复杂,依靠单一支柱实现养老的可能性较小
通过上一部分对农村养老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单纯依靠由国家财政或支撑的养老社会保险及由家庭支撑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当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需要在我国农村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由各方共同承担起养老责任。
2.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已成为今后养老保险发展与改革的大趋势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开始对已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使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践,验证了多支柱体系对解决养老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
3.在农村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建立多支柱的农村养老保险,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将逐渐接轨,成为一体,因而在农村建立与城镇多支柱养老保险相适应的养老保险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可行性分析
1.经济的发展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果,这些都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政府职能的转变明确了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责任主体
当前我国政府正处于转型时期,改革目标是成为“服务型政府”,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保护公民基本生产权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国家政策为农村多支柱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大力支持
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这就为农村地区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依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农村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而当前我国的发展也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在农村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建设农村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步伐。
三. 建立农村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近年来实施的针对农村居民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它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三方共同责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发展农村经济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新农保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养老金替代率低、战略难题多,以及部分地区财政补贴不足、集体补助缺位、转移政策不一等问题。
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筹资渠道,加强对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其次要根据现实情况并充分结合农民意愿,及时制定和更改战略政策和目标,使新农保能够紧密贴合农民需要切实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二)大力提倡家庭养老模式
大力提倡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第一,应当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以此提高农民家庭养老的积极性;第二,通过法律确保老年人受赡养的权利,明确子女们的赡养义务,并加强在农村地区的宣传;第三,要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道德,保护和激励中国传统“孝”文化。
(三)积极建立农村集体或社区养老机制
要建设集体或社区养老机制,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农村的老年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服务、生活照顾、护理服务等,同时加强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另一方面,关注老年人精神贫困问题,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民喜闻乐见的老年文化,努力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乐”。
总结
总之,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多支柱体系,要从实际出发,吸取各方的经验与教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的道路。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增加受力面,获得多点支撑。相信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农村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能够发挥其巨大作用,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长足的发展。(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冼青华.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理论,2011,3:42
篇13
一、大学生家庭伦理危机现状
近几年,特别是随着独占性和较强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当代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家庭伦理道德素质状况令人担忧。家庭伦理危机具体表现为:
1.“孝道”教育的缺失。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中国正处在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8亿,约占人口总数的20%,80岁以上的老人也将达到2 500多万。据中国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1%受访者忧虑照顾父母力不从心,然而“4·2·1”的家庭模式,让第一代独生子女面临着巨大的家庭压力。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养儿防老。但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现实国情却是:儿女若不尽孝,老无所养。这一切皆源于“80后”、“90后”存在着“孝道”教育的缺失。
2.大学生“亲情”意识淡薄。每年新生入学,不时可见学生家长总是小包拎、大包扛,忙前忙后地办理各种手续,而学生们却在一旁逍遥清闲,稍有不顺心之处便向父母大发雷霆。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给父母打电话普遍存在“催款电话+问候语”模式。“亲情”意识的淡薄导致他们遇事总是先考虑自己,从自我出发,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意识,他们丧失了正确的自我评价。
3.“利己”性在大学校园盛行。现代不少大学生在伦理价值观上出现了“利己”性,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在校园盛行,精神空虚,责任心下降,更是成为大学校园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他们的心里,觉得父母为他们服务是理所当然的,极少会为父母考虑,有的甚至蛮横霸道,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甚至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还会对父母心生怨恨。“啃老族”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其在大学期间,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满足自己超前消费,在参加工作甚至成家立业后,还要不断伸手向父母要钱,大学生冷淡家人、疏远亲情,其中蕴涵着什么样的伦理道德,令人深思。
4.毕业后婚姻家庭危机显现。“8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大部分都已结婚生子,他们在婚姻家庭当中也存在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双独子女春节回谁家过年,当“80后”媳妇遭遇“50后”的婆婆,婚后是否与父母同住,家务活到底应该由谁来干等。这些由于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而出现的新矛盾已渐渐显露,那么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将来步入婚姻殿堂之后,也必然会遭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使家庭氛围更加和谐融洽,避免婚姻危机的出现也理应成为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大学生家庭伦理教育与高校道德教育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把人培养成为具有多学科深厚基础知识、文理兼备的通才,而不是仅简单地使学生获得那种专门性、职业性知识的工匠。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人类的一切价值都是以道德为基础的,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应是道德和文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知识只有被具有良好道德的人掌握并运用于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推动人类进步的正义力量。
中国独生子女群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许多与以往世代非常不同的行为和特点,这些差异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凸显,包括其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劳资关系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本来就是“四有”中“有道德”的一项基本内容。很难想象,一个家庭伦理道德水平不高的人,能称得上和谐的人、人格至善的人,能称得上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样的人所建立的家庭,其道德水平及其向下一代所灌输的道德观念如何也可想而知。因此,从大学的本性和职能出发,大学的道德教育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否则,不注重加强和提高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水平的高等教育决不是成功的教育。
三、大学生家庭伦理教育的紧迫性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担负着传承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其历史使命能否顺利实现。特别是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并寻找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手段,对塑造符合新时期道德要求的人才,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更是我们社会、民族和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希望所在。
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它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这些人才将是社会未来的栋梁、未来的领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成败最终体现在它所培养的人上。
现在“90后”大学生普遍都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中国独生子女群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他们引发了众多独特的社会现象,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孩子一直占据着家庭的重要位置,而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种家庭结构中,孩子更是成为了中国家庭的最最核心。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人口在如此长的历史时间中存在,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他们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理想价值,而且还将成为未来的社会主流。
四、大学生家庭伦理教育应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呈现
1.大学生家庭伦理教育的必然性。家庭伦理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基石。目前家庭伦理的现状是:“孝道”缺失,“亲情”淡薄,导致“利己”性在大学校园盛行,大学生们普遍体现价值观定位的偏差,存在着道德伦理的不和谐。为此,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必须加强家庭伦理教育:作为具体教育者的父母和作为抽象教育者的家长群体,需要批判继承吸收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把科学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高校道德教育能真正对个体的全面发展,人格塑造,特别是提倡、弘扬真善美的家庭伦理关系起到促进作用,真正体现教育的道德要求和伦理特征,至此,才能达到其教育的本质。
2.改变现有家庭伦理教育教学组织方法。高校道德教育施教者一定要清醒意识到进行大学生家庭伦理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及迫切性,及时组织师资力量展开教育教学研讨,改变现有教学组织方法。首先,可组织老师访问、同学调查等方式,找到本校中出现的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问题,及时组织师生共同探讨。其次,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研究贴近生活切实可行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方案等理论性课题。再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开展一些与家庭伦理教育有关的,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文艺会、运动会、讨论会等,使学生在人性化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和氛围中受到正确伦理道德的熏陶,提高其伦理道德水平。
3.以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走出家庭伦理危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高校道德教育要用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对于“孝道”缺失,“亲情”淡薄等行为进行道德自律,建立道德信念和内省机制,消除家庭伦理危机对大学生心灵的负面影响,增强自身的道德责任感。坚持用人文情怀、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守护心灵,遏制人性的异化,帮助大学生建设积极健康高尚的精神园。
4.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思修、德育类课程作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这一道德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定位在思修、德育类课程上。高等教育在思修、德育类课程教育中应主动将对大学生进行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赋予其较为突出的地位,在教材、师资等方面加大建设的力度。同时,应该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家庭和学校都是教育者,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双方只有增强联系,形成合力,才能使家庭、学校都成为大学生接受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五、结语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与微观领域,社会是家庭的放大与延伸,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家庭伦理出现不少新的矛盾与冲突,家庭伦理危机不仅影响的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德育教育、社会德育教育,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开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局面。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背景下,通过高校德育教育化解家庭伦理危机,我们必须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家庭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改变现有家庭伦理教育教学组织方法,我们必须以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走出家庭伦理危机,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思修、德育类课程作用,从而在家庭伦理危机发生情况下探索高校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曹劲松.人类信息交往的本性与信息伦理观念的确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 (4) :16.
[2] 杨秀丽.论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