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的区别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论文(教育类、专业类)、课题(教育类、少量的自然科学类)、教材、发明专利;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以专任教师为主,辅以少数具有专业职称的其他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最直接目的是为职称晋升,辅以科研考核的需要;科研任务的来源主要有教育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社会科学研究系列、少量横向科研课题,以参与的形式居多。由于在中专时代教师没有科研任务的要求,进入高职院校后,迫于与高校接轨,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对教师特别是有职称的人员都提出了科研工作要求,但实际情况是:教师科研多迫于评定职称的压力,发表一些教育教学体会的论文、或者是专业教学内容中与专业有一点关系的论文,而以专业研究自发撰写发表自己学术成果的不多,更难的是自己没有以一贯之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研究体系,这也是造成目前高职院校研究成果90%以上表现在教育教学类,而专业类研究并不多的原因。这与高职教育的专业特点并不相符。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形成过程
教育类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国家级、省部级、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自立项,每年这些有研究任务的机构都会课题申报指南,教师则根据指南的范围和申报要求开展课题申报准备,结题时间一般在2―3年。通过2―3年的研究,大多数教育类科研课题的结题成果为论文和研究报告,如果层次稍高点,那最多也就是一本专著。而且教育类科研课题的研究方法大同小异,如调查问卷在设计时是全省部分高职院校,而实际操作则以本校某个班学生为样本,因此,研究的第一步基础数据采样不准确。再就是研究过程不全面,在课题设计时,研究团队整齐划一,一旦课题申报成功,完成研究任务几乎靠主持人,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有申报团队并不是科研意义上的团队,而是为了体现研究团队的外在表现,如年龄、职称、专业、单位等。再就是职称评定过程中,主持课题和参与课题差别太大,因此,很少参与课题的成员会尽心尽力,将自己的研究与团队的研究相结合。开题论证和中期检查不充分,也是造成科研成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按照课题的级别不同,主持人对课题的重视程度会有不同,但总体来说,论证范围不广、讨论不深刻、专家指导不详细或缺乏针对性等,都是在课题研究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研究成果形成后,不要说是在全国、全省推广,就是在本高职学院、本系部也很难推广应用,这样就不会体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对策
教育类科研成果的形式,主要是论文和研究报告,论文中体现的应该是观点和方法,研究报告则全面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过程,这些成果如何推广应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因为结题不需要出具使用证明,也不需要实验结果,这也是教育类科研与技术应用研究的根本区别。所以,如何将这些“软”的观点、方法具体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切实推广科研成果,以便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发挥科研的价值,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难题。在此,笔者提出以下拙见,仅供参考和借鉴。
1.完善教育科研成果管理机制
由于教育科研成果不像大多数自然科研项目,没有在具体的产品或对象上加以验证,所以,对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更应该体现隐性与显性的结合。在结题验收时,应该将教育科研成果显性的内容也纳入评价体系,尤其是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更应纳入评价体系,以便在机制体制方面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如结题后的跟踪机制。还可以在课题经费管理上加以约束,应用推广好的成果追加课题经费,以此激励成果的推广应用;还可以制订制度对课题主持人在课题申报中始终如一地研究某一方向,而不断形成系列成果予以大力扶持,而不是在同一方向研究上限制其课题申报资质等措施。通过这些制度设计,可以不断提升教育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水平,从而实现研究的价值。
2.建立科研过程、成果公示机制
对于教育类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后,高职院校研究管理机构应尽快公示其课题申报材料,目的是让其他教师知晓和关注其研究内容,以及团队成员的构成,并从其中寻求自己在教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能从他人的研究过程中得到解决。由于一般的研究过程是3年左右,那么按课题研究进度,定期公布各课题研究成果,如论文的名称、发表期刊、主要观点、解决的问题以及调研报告的详细资料等。通过公示各课题研究过程和主要成果等措施,一方面可促使研究团队更加自觉地按课题申报书的要求开展研究,落实每一项研究内容,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教师享受科研成果,并从中学习研究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和观点,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3.定期举办科研成果展示
一般而言,教育类科研课题的来源有国家级、省部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立项等。而比较集中的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每年都会有几个,院级课题立项则会更多,也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的部分项目。在这种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体的高职院校,举办科研成果展示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广大教师以从事职业教育为主,对许多教育方面的焦点及热点问题会有共同的认识,这也为成果展示提供了好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共同参与,科研成果展示可在二级学院或大学院组织,都可以要求学生参与,让学生共同分享教师的教学经验、方法创新和教学改革成果,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素质,聆听教师从事科研的艰辛,知道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
篇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专题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37-02
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等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路”及“电磁场与波”实验分立开设,且均以常规验证性实验为主。为配合“电路”及“电磁场与波”的课程建设,我们积极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结合前沿的科研课题开设系列综合性开放实验。
2010年我们完成了“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在线检测方法研究”的科研课题,提出一种有效的匝间短路在线检测方法——磁场探测法。[1-4]该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涉及到电类本科生必须掌握的电路、电磁场相关理论知识,例如:互感电路分析计算方法,典型运放电路分析计算方法及应用,线圈自感、互感参数的计算方法,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等。因此,面向已完成电路、电磁场课程学习的大学二年级电类本科生开设基于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的电路电磁场系列综合实验,通过面向工程实际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设计能力训炼,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一、实验内容
首先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分块细化,然后结合“电路”、“电磁场与波”课程的所学内容选定系列实验题目,这些实验的内容、难度以及要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能力以及专业特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实验题目,既能锻炼学生独立实验及综合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图1为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该系统按功能可划分为信号采集、信号分析与处理、故障显示及报警三个主要模块。该系统的软件是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结合科研课题的研究经历,根据系统的功能模块,我们最终确定系列综合实验四项: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工频特性的研究、基于LabVIEW的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系统滤波及放大功能的实现以及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系统报警模块的实现。
1.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工频特性的研究
要求学生基于场路耦合法,建立干式空芯电抗器正常运行状态与匝间短路故障状态的数学模型,采用工程数值分析软件Ansoft[5]或工程编程软件Matlab[6]分析计算两种状态下的工频电磁场特性,确定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
其中,电抗器线圈并联支路自感、支路间互感的计算可基于聂以曼公式的解析法,或基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能量法或磁通法。[7]电抗器电流分布及等效电感的计算可基于电抗器的电路模型,采用具有耦合电感电路分析方法。[8]电抗器磁场分布的计算可基于ansoft软件中的有限元法。[7]
2.基于LabVIEW的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
要求学生通过LabVIEW软件完成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系统数据实时采集任务,并用LabVIEW实现对采集数据的保存、管理。[9]
3.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系统滤波及放大功能的实现
要求学生通过LabVIEW软件方法完成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系统滤波功能的任务。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印刷电路板实现信号放大功能。
4.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系统报警模块的实现
要求学生通过LabVIEW软件及自行设计制作的印刷电路板实现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在线检测系统报警模块的任务。
二、实施细则
实验通过任务书的形式向已完成电路、电磁场课程学习的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公布。由学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
在实验活动开始前安排一次对实验项目介绍的集中讲解及现场演示,使学生明确实验的工程背景、所需完成的实验任务。
我校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的电路、电磁场实验室及计算机房可提供实验开展场地。学生在实验室调试完成实验后,可借用科研课题中相关的硬件系统平台进行验收。
可参考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模式,指导学生实验。实验时间以学生的意愿为主,可选在实验室、学生和教师都有空的交叉点上,也可见缝插针,安排在有空闲实验台的常规实验课时。
实验通过验收后,要求学生先提交电子版实验报告,经过老师批改,评定为“合格”后,学生再整理打印纸制版实验报告提交。
三、实验特色
将实际工程科研成果转化为电路电磁场理论教学实验。通过把电路、电磁场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科研成果联系起来,将该领域相关教师的最新科研进展凝练成实验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生的科研方法训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电路和电磁场两门课程的综合性实验。本综合实验涉及到电路、电磁场耦合模型的建立、多层并联线圈的支路自感、支路间互感以及总等效电感的计算、线圈工频磁场分布的有限元数值计算等,贯通、融合了电路和电磁场理论两门课程中的相关概念和分析计算方法。既能锻炼学生独立实验及综合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开设的4项实验项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学生在选取及开展某一项实验时,还需了解其他实验项目或借用其他项目的实验结果。这样,每个学生要圆满完成自己选取的实验任务,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同时,每个学生还可深刻体会到,要完成一项实际的科研课题,团队协作精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四、实验效果
在2012至2013学年的第二学期,我们面向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开展了上述系列综合开放实验,共有8名学生参加本次实验活动。在实验结束之际,参加实验的指导教师与学生就本次实验活动进行了讨论交谈。学生们纷纷表示,经过系列综合实验的锻炼收获颇多。例如,深刻体会到学习电路、电磁场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了解到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计算方法,还掌握了大型工程应用软件Ansoft及工具软件LabVIEW的使用方法,学会了电路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及调试技术,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老师们对本次综合实验的指导过程也深有体会,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更加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及能力,为进一步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路,同时,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也可供教师的科研工作参考借鉴。
五、结束语
基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开设电路电磁场系列综合性开放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电路电磁场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可进一步推进电路电磁场的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梁正波.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在线检测方法研究[D].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10.
[2]杨继超.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D].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12.
[3]赵彦珍,马西奎,梁正波,应柏青. 一种干式空芯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在线实时检测方法:中国,ZL201010217935.7[P].
[4]赵博,张洪亮. Ansoft12在工程电磁场中的应用[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5]马斌. Matlab语言及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冯慈璋,马西奎.工程电磁场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3
一、研究背景
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国家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其“教师小课题研究课程”被认定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优秀课程。笔者从事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多年,审阅了众多中小学教师的小课题申报书、开题报告、结题材料,结合对教师进行课题观察、深度访谈、案例分析及借鉴他人研究经验后发现,荔湾区科研态势表面繁荣的背后还存在不少问题。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日趋增强,但科研能力薄弱,日常科研训练不足。研究选题求新求洋,有些过于细碎,有些则过于宏大,重复一些低层次的类似工作方案的研究;研究缺乏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择有罗列堆砌之嫌,层次混乱,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不高;找不到实际问题研究的切入点,要解决的问题表述不具体,研究内容空洞;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不熟悉,文献综述能力较弱,参考文献阅读的数量偏少,针对性不强;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收集的针对性不强;研究成果的表述及撰写能力弱,整理水平和提炼水平欠缺。
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及专业发展情况,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强调教师的自学外,还需要抓好科研培训。当前教师科研培训的重点已经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向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科研能力的训练逐渐成为学习的重心,而最能体现科研能力培训有没有被教师实实在在地消化和吸收,方法之一就是让教师亲自来做课题研究,经历“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方案―申请立项―实践论证―得出结论―撰写报告―结题答辩”步骤。华东师范大学王建军教授指出了中国特色实践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就是“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研究中心陈静勉老师认为参加科研活动既是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良好机会,也是科研能力与科研态度的外在体现形式之一。
在此有必要对教育科研能力这一关键词进行界定。笔者认同刘本剑的看法,即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应具备的能力,具体来说,指研究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他还具体指出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由选择教育科研课题的能力、设计教育科研方案的能力、组织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处理教育科研信息的能力、表达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评价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等有机构成的综合能力。
开展有效的科研培训,应以具体的科研步骤为目标,在培训中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二是补足教育科研知识,三是强化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以下笔者侧重谈谈在小课题研究培训课程中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一些做法。
二、开展小课题研究培训课程的具体做法
根据刘本剑老师的认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分解为以下几项: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根据问题主动搜集资料的能力、把问题明确为研究目标的能力、把研究思路转换成研究方案的能力、采用有效科研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不同形式表述研究成果的能力、评价及推广自己科研成果的能力等。这里面包括了相对系统的教育科研程序知识和方法知识,据此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活动,设置具体的培训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供丰富的培训方式供教师选择。
鉴于教师存在着诸如年龄、性别、工作单位、教育教学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对科研培训态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对科研培训有着不同层级的需求,研究中心把培训重点放在架设理论与实践之问的“桥梁课程”,注重把科研理论转化为实践内容,既有别于国培、省培等注重政策与理论的相对宏观、系统的引领,也有别于学校内部注重具体实践操作环节、解决具体问题的校本的、微观的处理,而是从中观角度集中解决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共性问题,开发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课程,改变过去那种缺乏主体内化过程,以接受知识、训练技术为主的“学历”式教师培训,注重对中小学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让每一位参训者都能主动地参与对话,促进其成为创新型教师。
具体培训内容可分为两类:
(一)静态、系统的教育科研程序知识和方法知识
主要为教师提供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理性认识支撑,包括申报课题、常用研究方法、结题、撰写研究成果等的一个个小专题,讲授内容是研究中心自创自编,多为总结归纳的成熟经验做法,中间穿插在科研过程中的明确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给教师,这样教师就能在短时间的面授课堂中掌握到急需的内容,是雪中送炭式的培训。
教师作为成年人,拥有一定的经验、信息和知识,知识结构具有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因而,教师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其学习方式与儿童的学习是有区别的,不能像给学生授课那样来给教师授课,否则指导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研究中心根据成人的学习方式与特点,在对教师学习规律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依据指导的内容运用参与体验式、案例式等指导方式,提高教师积极性。常用的培训方式有以下几种:
1.集中培训。针对特定的培训对象设计专门的培训内容。根据本地区内不同层次、类型教师的科研实际需求,组织地区级层面的集中培训。例如,在开题阶段开设“小课题常用研究方法”“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等培训内容,在课题结题阶段召开“如何撰写结题报告专题培训会”等。培训的师资除研究中心的专家库成员外,还有本地区里的科研人才智库成员,他们更熟悉本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与科研水平,能更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远程培训式指导。现代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培训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远程培训利用网络突破了培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能较好地解决实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工学矛盾”,又能提供丰富的资源,实现对传统培训活动的补充,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远程培训中的指导主要通过设立辅导教师来完成,所配备的辅导老师通常是从科研人才智库和专家库里甄选的成员,他们在科研中的一些方面具备专家级的水准。辅导老师通过平台与学员进行沟通、交流、讨论,批改并点评学员作业,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二)动态的反思性活动课程
主要包括问题诊断式专题研究与案例剖析。课程内容从学员参与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入手,以案例剖析为主,以学员为主体,努力让每一位学员都主动地参与到研讨和反思中来。此类培训内容特别要引导学员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突出学员对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在经验反思与理论指导的冲突中超越经验意义,根据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境做出判断与变革,在“教”与“学”的分析、评价中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此类培训内容相对应的培训方式有以下几种:
1.团队科研活动。建立“学习共同体”或“研究团队”“创新团队”,这是从教师知识形成的社会性维度考量,也是当前教师培训通常采用的方式。在共同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的基础上,注重教师的个人参与和自主反思,强调以探索为学习取向,注重形式多样化,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现场观察、主题活动等,为教师提供获得知识的多种途径和机会。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个体可以参与群体进行分享经验、交流信息,促进学员间的多向交流。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教师的个体知识通过“团体协商”形式转化为团队认识,成为教师群体专业知识的源泉。长春市丰静总结了本地科研现状与发展特点,认为未来教育科研的培训目标是力争通过高效培训形成三个团队:全员基准团队、骨干提升团队、名师引领团队。这一点与笔者所在教研团队的思路是一致的。
2.日常科研视导。通过日常的科研视导活动,深入学校或片区。尤其是在教师小课题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直接参与他们的校本科研活动中,通过参与、检查、交流、座谈、点评等形式,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帮助。知识和观念的内化并不是即时的,而是需要在后期的岗位实践中逐渐消化,并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同时,培训时的学习情景与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境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沟通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教研团队帮助教师制订科研工作行动计划和改进方案,并深入教师工作现场进行跟踪指导,帮助教师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同时做好跟踪服务,在指导活动开展前对指导学员进行“前测”(指导前对相关问题的把握程度),活动之后进行“后测”(在指导之后对相关问题的把握程度),切实掌握指导目标的达成度,并对指导后的反馈与评价进行分析,从中了解问题解决的程度以及因问题而可能衍生出的其他问题,为下一次的指导提供主题参考,提高指导活动的实效性。
三、小课题研究培训课程的发展远景
(一)把培训思路提升到区域研训文化的高度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和区域中的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教研团队要充分发掘区域文化底蕴中利于教师成长的元素并与之深入融合,积极从区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借鉴发展较成熟的企业文化理念,构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区域研训文化,启发培训者从文化的高度审视教师培训与教科研一体化的问题。
荔湾区研训文化的落脚点在“常态课”,发力点在教师小课题的研究上。小课题研究培训正好可以从文化氛围、教科研意识、教师群体关系、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模式等几方面来落实区域研训文化,引领区域教育前行。
(二)探索保障制度,设立科研学分银行
在研训文化建设过程中,教研团队探索类似银行管理的教师培训与科研学分管理存储方法,保障研训文化建设的推进。在科研方法系列培训中,设计了8种科研方法的研修,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科研实践活动等。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来选学,项目完成即获得一定的科研学分。教师的论文、反思、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成果经考核达到一定标准都可以取得相应的科研学分。同时,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突破传统的面授课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学员完成继续教育的学时统计从固定学习制改变为弹性学习制。将学员完成的课堂研训、校本研修、科研工作、学术讲座和发表的论文,通过继续教育的学时统计从固定学习制改变为零存整取的学分折算,学时存在“学分银行”。如今,荔湾区正通过试点校摸索、案例观察、问卷和访谈调查,检验学分银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通过教师小课题培训来促进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区域研训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教师培训,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基本结构和发展阶段来运作,最终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渠道。
参考文献
[1]张照坤.中小学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5).
[2]刘本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选择问题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
[3]高远才.对中小学教研人员的教育科研素养的初步认识[J].教育科学论坛,2010,(10).
[4]丰静.探索教育科研培训途径 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9).
[5]程凤农.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策略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
[6]刘东敏,田小杭.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取路径的思考与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4).
篇4
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事物;三是改变。创新性人才指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能推陈出新,以自己的创新性意识和行动,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中做出贡献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创新人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战略性资源和决定性因素。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已跨入世界大国行列,研究生成为目前参与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知识创新能力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而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国际性的学术论文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等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我们国家自己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航空航天发展的前沿,为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养了11万学生,这些高素质人才大部分在我国的航空航天领域担当重任,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年来服务大局、特色兴校、培育人才、不断创新,突出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了新时期“重基础、强交叉、拓视野、推创新”的研究生教育思路,对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改革招生指标分配办法,修订培养方案,促进研究生课程国际化,推广试点班教育模式,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创新学科交叉机制体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三个阶段。在强化研究生理论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的同时,采取了重大举措来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增加了研究生教学的实验环节;通过“211”和“985”条件建设逐步构建了开放适用的研究生实验教学设备条件,并构筑人性化的实验环境;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确立了开放式的多元化的研究生公共实验和研究生专业实验课体系;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研究生的知识潜能,养成创造性品格,掌握创造性技能,最后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中得到深入和升华,使得研究生培养的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
在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在一级学科层面,将关联密切的研究生理论课程的实验整合成数门独立设置的综合性实验课。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其他相关课程,建立一个包括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构建了整体性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基地。例如自2004年以来,先后建设了“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复杂产品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创新基地” 等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基地。基地以航空航天与信息类优势学科群为中心,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材料专业研究生特种功能材料特色试验课程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及内容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材料学院研究生的实验设备主要来自各科研课题组,设备种类、台套数、完好率受限制,特别是使用时间无法保证,影响研究生试验运行。课时数虚,授课内容待充实。
随着多年来对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投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实验室建设遵循“以软带硬”的原则,即以教学改革为前提,投入的实验设备要服务于所开设的实验项目,硬件建设服从软件建设。目前材料学院用于研究生实验教学的设备已经初具规模,拥有多套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ICP分析仪、拉曼光谱分析仪等先进的分析检测设备,并对各学科实验室进行了优化整合和重组资源配置,发挥了实验室的复合功能和规模效益。材料学院还承担着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培养研究生的客观条件。材料学院将逐步彻底改造研究生实验课内容和实验条件,建立具有航空航天特色、涵盖材料学科重要研究方向的材料制备、测试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以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大需求为导向,确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验课程的具体设置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以教育部“空天材料及其服役性能实验室”为依托,开设了“先进结构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该实验室多年来立足于航空航天材料前沿研究,旨在将先进的和学科交叉性强的科研成果高质量地融入到研究生实验教学上,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下面以“特种功能材料”的设置为例,从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的区别、创新型实验课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实践的区别、创新型实验课与研究生创新基地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的区别
创新型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在内容上都涉及到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差别在于综合实验课相对而言内容更为固定,比如“材料电镜分析实验”是侧重于使学生理解各种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仪器结构,掌握样品制备方法及实验参数选择,并学会对各种电镜图像及信息进行识别、计算和分析处理等。而创新型实验课是在课程内容、形式和目的上存在更多的创新元素。这类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完成 ,或者在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上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索研究,其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经验和体会,如大的创新团队(课题组)和实验室就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沃土。以“特种功能材料”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材料及其服役性能实验室” 针对智能机翼、机载设备和航空发动机等的应用,在航空航天特种功能材料上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其科研设备齐全,在“特种功能材料”实验课中设立了相变材料、磁性材料等相对宽的方向,在实验中指导教师演示其中课题组“成熟”材料从设计-制备-功能特性研究的完整的实践过程,然后在大方向内自由选题,运用理论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综合设计实验方案和内容,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研究。如果说综合实验课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那么创新型实验则是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的第一步。
2. 创新型实验课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实践的区别
这两者同为科研训练。创新型实验课是“常做常新”的实验课,指导教师要不断开发新的实验方法,搭建不同的新架构。学生则应该不断丰富自主实验的新内容,成为填充架构的新单元。从时间尺度上来说,创新型实验课比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短的多,创新型实验课会对科研的过程有完整的体验,为了保障进度,增强协作沟通能力,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项目组,分工共同完成实验内容。实验课的考核以小组答辩的形式,根据选题的创新性、综合性、协作情况等打分。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一般都是学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单独完成的。限于不同实验条件、经费保障条件、课题组的创新实践成果积累等的不同,毕业论文研究的创新实践程度会有很大差异,研究生也往往得不到自主选题和自主研究的机会。
3. 创新型实验课与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区别
两者的教学资源开放程度和范围不同。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一个面向全校开放的,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平台。研究生创新基地在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上,可以面向更大范围的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实现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学科的集中交叉得资源能更集中整合,如“复杂产品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创新基地”等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基地就是如此。目前,“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还是材料学院研究生实验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特种功能材料”与物理、化学、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学科交叉,可以成为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设计和研究探索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随着教学实践成果的积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增强,材料学院可以向学校申报加入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实践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实践机会。
三、结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生创新型实验课的教学实践才刚刚起步,深厚的科研成果积累和良好实验课程的资源配置,以及是否能高质量地转化到研究生实验教学上,这些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如何利用崭新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未知的能力,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在教学改革中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 郑冬梅,王悦.构建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46-148.
[2] 王悦,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113-115.
篇5
12月2日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课堂教学大赛,本次教研以有序有效为主题,实事求是的进行了操作,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体育教师相互学习与交流,也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赛课后的评课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教研活动之中,通过本次活动都能有所得,通过本次活动能真正学到东西。
_的《立卧撑》能够抓住课堂时机,引领学生练习,师生之间互动轻松愉快,做到了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_的《往返跑》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运用试刹车和加速试车直线开车加速漂移降低重心赛车比赛完整的故事情景为线索引导学生,把学生学习兴趣引向课堂内容。整节课完整统一,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的效果都很不错。_x的《往返跑》教学形式多样,由简单到复杂,层次分明,突出了重难点,整个课堂练习有很强的实效性,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过程,处理突发事件,处处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_x的《队列队形》语言激情,针对重难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了课堂行为艺术魅力,教学个性较突出。_的《仰卧起坐》引导和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五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以往由依靠高嗓门威逼学生转向依靠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由单纯的讲解示范转向新颖、丰富多彩的学练活动设计;由直接传授知识转向帮助学生体验过程、感悟方法。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不仅看到了紧张的工作,也感受了上下和谐的氛围,也让我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们能做到“大合理小不合理”,能够做到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想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科研课题的总结2回顾本学期学校教科研方面做的工作,本人能踏实工作,根据学校教科室制定的教科研,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促进提升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用敏锐的眼光审视自身教学。
任何伟大的研究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很多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这是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很多人往往缺少的是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家庭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应当用明锐的眼光审视自我的教学,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
2、个人专题研究,个案分析,撰写教学论文。
平时,我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从身边的教育教学实际入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在进行专题研究时,充分发挥自我的特长和爱好,加强学生本事的培养,本学期,个人的专题研究《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必须的进展。同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进行教学反思,进取撰写教学论文,从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本学期撰写两篇论文。
3、扎实开展学科组活动;
指导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听课、评课活动。
本人能深化教学理论的学习,进取参加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扎实开展一周一次的学科组活动;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能把自我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传给年轻教师,指导其日常教学工作,他们虽然踏上工作岗位仅有几个年头,但在我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分别参加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并纷纷获奖;本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共听、评学校年轻教师的课20多节,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科研课题的总结3本学期,我园教科研工作在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在“以老带新、以能培弱”等合作、自主探究的工作方式中,优化了幼儿园常态下的一日活动质量。在扎实“园本教研”,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以及游戏区域的创设、游戏活动的设计、组织等研究活动中,提高了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及游戏”的整体水平。在“综合课程”与“特色课程”的互融互补研究中,提升了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高效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1、抓实常规管理,提高一日活动质量
本学期进一步加强了各类规范学习。教师一日、周、月规范性操作流程、备课要求等,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要求明确于心。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把各项工作细化到月考核中,使各项规范的执行过程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常态一日活动质量的监控力度。通过不定期的教研课活动、常规调研、推门听课等活动,对出现问题的班级进行管理跟踪指导,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保教能力,优化一日活动质量。开展了教研组计划的交流活动与班级环境创设、晨操、晨锻器材、教育随笔、教职工讲故事等评比活动,增强了保教工作的有序性、实效性、创造性。
2、扎实园本研训,提升园本教研实效
对于新教师的培养,首先我们有意识地安排思想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与新教师搭班,让她们在潜移默化中进步。同时,幼儿园为她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方案。另外,我们还多创造机会让她们外出听课,学习优秀经验。在对新教师的培养中,“师徒结对”是较为有效的措施。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开展师徒双向选择,并推出了师傅上示范课,徒弟上模仿课活动,让师徒在同课同台竞技中,感受同一个活动不同的教学效果,在交流反思中成长。
骨干教师是幼儿园的精英,他们已具备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本学期,我们一方面,继续给她们创造外出研修、培训的机会,提升她们的引领能力,鼓励她们向专家型教师发展。另一方面,让他们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做到立足于课堂、成材于课堂、服务于课堂,如带头上好各类公开课,对幼儿园教师外出的公开课进行听课、评课,给新教师、青年成长教师做好有效教学讲座,带头搞好幼儿园课题研究等,让骨干教师在园内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辅导其他教师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发展。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对她们的培养应当是全方位的培养。因此在培训前,首先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培训计划,使教师能在培训中得到全面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证。
3、存在问题与不足
园本教研工作还太粗线条,在注重形式、内容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关注儿童成长、教师需求,切实提高园本研训的有效性。虽然对各年级组进行了组本教研活动的培训工作,但是对年级组活动质量的督查、考核力度还不够,需进一步通过指导、参与、评比、展示等形式丰富年级组教科研活动形式,提高年级组教研活动质量,规范年级组资料整理、归档等管理工作。对于参与幼儿园课题研究的新教师需要帮助她们进一步学习和科研的能力。
4、以后主要工作思路
继续扎实开展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在丰富多样、优质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促进幼儿发展服务。加强层级培训、层级管理,提高督查力度,对各项考核与检查结果加强公示,发挥各级人员的最大优势。加强课程建设,有效实施园本提升发展规划。做好绘本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工作。
科研课题的总结4自参加工作以来,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提升,以人为本,关爱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一个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始终是我的梦想与追求。由于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与默默无闻的耕耘,在读书——思考——研究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点滴成绩,不但促进了自己业务水平的提升,更有力的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02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教师,08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校长。
一、以学习为乐持之以恒
我认为教师要想提高业务,就要勤于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关注细节善于思考,剖析得失务求实效,于是常年以读书为乐,坚持记笔记写反思。近年来自己先后学习了《素质教育理论纲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走进学生思考的世界》,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思想,刘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论等。自己开通了教育博客,每天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坚持书写所思所感所悟。在读书中学有收获,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几年下来,自己养成了做事踏实、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不仅提高了业务理论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
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循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与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德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分析解决问题。招准问题的切入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一般老师工作就停留在了问题解决的层面上,而没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总结,这就是庸师和优秀教师的区别。
我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
20_年本人撰写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在《山东教育科研》上发表,《我们对提高教师素质的几点认识与做法》在济南市组织的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小学中年级语文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在“新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20_年撰写的《实践人本思想注重名师培养》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
20_年撰写的《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以爱育人为师之本》在济南市教育局组织的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_年撰写的《运用电教手段促进教学创新创新》在济南市组织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寻找生活中的美》在济南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案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
20_年撰写的《巧妙自然用投影轻松愉快学数学》在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_年撰写的《小学作文教学指导初探》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20_年撰写的《班主任要善养“三气”》在内蒙古教育上发表,本人承担的章丘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结题。
三、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每位教师都成功
教科研是教师成长、自我发展的支撑。因此,作为校长我同班子成员一道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教师60余人。从整体上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教科研意识比较淡薄。针对实际学校确定了“专家引领、科研先行;点上突破、面上辐射;整合强化、凸显特色”的教科研思路。首先我们邀请了市教科所的郭道胜所长来我校为全体老师作了精彩的教科研报告。使老师们明晰了教科研的意义、步骤与方法,打破了对老师们来说教科研高深莫测的神话,使全校老师走向了问题型教研课题研究。
学校在教科研上实施政策激励、全力支持。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
我校的小学作文走向生活的研究、小学数学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章丘市级两个课题于去年四月份立项开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历时一年半的刻苦公关于今年八月份终于通过市教科所的鉴定顺利结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个课题的结题,使老师们找到了自信,激发了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课题引领润无声,校园兴起教研风”已经成为中心小学教学教研的真实写照。
目前我校正在研究的章丘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有:(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提前读写实验》(2)《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4)《小学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研究》(5)《小学生合唱教学指导》(6)《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的探究》。
从以上课题可以看出,教育科研在我校各项工作中已经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教师不自觉地投入到实践研究当中,适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并主动参与教育科研,培养自身科研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增强科研意识,逐步落实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回顾近几年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进一步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带领广大教师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个新的跨越。
科研课题的总结5随着20_年的来临,本学期的工作也基本结束。本学期的时间较短,必须做的工作又多,因此工作的连接性特别强。在教科研的工作方面,我们更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教科研水平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根据本学期的教科研活动安排,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定期的课题研究与探讨、课程内容探讨、业务培训、教学经验交流、集体说、讲、评课等活动,还面对家长开展了孩子们的才艺展示、公开课、教学成果汇报展演等家园性的活动。多方面的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技能。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总结一下。
一、本学期工作思路
1、根据我园办园规模扩大,年轻老师大增,教学经验不足的现状,制定符合实际工作的教科研计划,切实促进老师们的专业化成长。
2、通过系列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开展有效活动,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均衡发展。
3、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对实验课题要根据实验计划认真实施,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成果展示等活动,要动员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积极建设科研骨干队伍。
做好科研成果的发表和推广工作。做好教师论文的征集、上送工作,提高参赛率,提升获奖率。用省级课题研究的氛围带动老师们的小课题研究,使小课题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作。
二、园本教研方面:
延续上学期的安排,每周五的下午,我们定为固定的教研时间。期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科研工作,根据我们预设的教研活动目标,我们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视课堂教学,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本学期新来的老师比较多,为了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发挥老教师的带领作用,通过活动观摩、小组研讨、经验交流、互相学习等方式,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本学期,教研组长要思考怎样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所有教师一起更好地互动、成长。确定每一次教研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具体的安排,提前通知教师,让各位教师做好参加活动的准备,促进保教活动开展,并使活动有实际成效。
在每人一堂课的活动中,我们在本学期安排的是语言和数学活动,因此我们不但认真探讨语言、计算的教学方法,还总结好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分享交流;各年龄段针对教研重点组织教师人人参与教育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提高教师教育技能和课研能力,促进保教质量提高。
(二)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基本功的训练:针对现有教师队伍情况,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基本功的培训。
一是电脑的操作培训,让老师们对于课件的制作、word版面的运用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和掌握。而是进行钢琴弹奏的基本功训练。我们以测评考试的方式督促老师进行训练,从根本上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三是专业技能方面,特别是说课与讲课的培训,使年轻教师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
2、重视省编教材的研究和教学。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研讨、分析教材。每个主题活动实施前一周,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本主题活动课程进行了讨论、分析与调整,进行及时研讨,不断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整合各科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幼儿的习惯养成方面的培养和研究,扎实开展教研工作,促进保教质量的提升。
我们把常规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在日常的教研中,让老师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在研究的氛围上加以格外重视。经过本学期末的幼儿调查、测试,看得出效果非常好,家长们也很满意。我们让老教师帮助年轻教师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在保育工作上更上一层楼,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和满意。
三、课题研究方面:
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工作,无论是园级小课题研究还是省级课题研究,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我园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通过学习,让教师们明确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要求,激励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很多,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山东省“十二五”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幼儿园中的赏识教育》,目前正处于实验阶段,在课题组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在全园铺开进行研究,几乎每位教师都参与了该课题的实验,并取得了很好地研究成果。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工作:
1、我们把该课题的三个子课题---《幼儿园一日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赏识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家园赏识教育中的沟通问题以及对策的研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每个子课题都由年级教研组长带领进行系统而又细致的研究。根据课题组的安排,做好资料的留存和整理。
2、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各课题的实验阶段报告,也初步形成了若干个个案研究报告,有几位老师已经形成了有关方面的论文成果。
3、老师们还写了不少赏识教育的教育随笔。
4、实验班级的家长,对孩子进行了赏识教育的实验和研究。
和老师一样,也对孩子做了相关的教育随笔。作为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已经留存。
5、获奖情况:
刘甜老师的论文《赏识教育之我见》获德州市论文评选一等奖,孙林霞老师的《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获德州市论文评选二等奖。王丽娜老师的《浅谈幼儿园中的赏识教育》获德州市论文评选三等奖。李冬晶老师的《赏识自信成功——幼儿园赏识教育浅析》获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李瑛老师的《浅谈幼儿园赏识教育》获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韩冰老师的《如何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赏识教育》获山东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园级小课题的研究工作
老师们对小课题的研究已经比较熟练,对于研究的内容比较具体和实在,能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立项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效。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加深入细致,我们从上学年开始,把每学期一个小课题的研究更改为每学年一个,但在课题结题时我们要求也更加规范化,增加了中期研究报告、结题研究报告等。教研室对中期研究报告的写法以及结题报告的写法进行了专题的会议讨论。老师们已经越来越了解并能较为正确的进行书写。根据前段时间的检查来看,老师们的课题研究已经比较正规化,对小课题的重视程度和研究逐步增强。园级小课题在本学期已经形成了结题研究报告,绝大部分符合结题的要求。
四、反思
1、收获: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细致而繁琐,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中小学的教科研工作。
总体来说,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特别课题组成员付出了很多心血,在课题研究方面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使人感到欣慰。
2、不足:教科室的引领作用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同时,对于每周的教科研活动安排需要更加规范化,使课题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科研博客的运行方面,我们存在很明显的不足之处,需要教研组成员和老师们一起付出更多的努力,让我园的教科研博客发挥其更大的研究价值。最终使老师们不但要业务能力出色,而且研究能力也同样出色,在教科研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在教科研的工作中日益完善自己。
五、下学期主要工作:
1、园级小课题立项与研究。
2、省级课题《幼儿园中的赏识教育》研究进展与出现的问题探讨活动以及结题汇报活动。
3、新生幼儿的常规教育与研究。
4、新课程研讨活动。
5、艺术(音乐)课与健康(体育)的说、讲、听、评课等系列活动。
6、各种幼儿才艺展示、家园交流性活动的研究与探讨。
7、新教师的业务培训活动。
篇6
[
关键词 ]农业;信息;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65
农业科研成果的研制过程具有周期长的特点,有的项目长达十几年。农业科研信息档案就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这些长期的农业科研工作中形成归档保存的文字、数据、图表、声像等形态的科技资料,承载着农业科技的信息和知识,是农业科研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珍贵的保存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对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既能够提高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又能够直接反映农业科研学术水平,对提升农业科研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的特点和作用
1?1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的特点
一是综合性。农业科学是一个包括了农、林、牧、渔等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科学体系,各个专业和学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所以,作为记录各项农业科研情况的农业科研信息档案必然会内容丰富、综合性很强。
二是专业性。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专业性,这使得它区别于其他的信息档案。
三是实用性。由于农业的生产、科研活动具有极强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就决定了农业科研信息档案不同于只能用于历史查考的一般性档案。大多数的农业科研信息档案都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
1?2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的作用
一是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农业科研信息档案记载着农业科研成果,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农业科研人员在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之前,通过查阅科研信息档案中的相关资料,能够迅速了解所要研究的课题的背景及科研成果,使得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新的科研成果,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科的进步。
二是现代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的重要纽带:农业科研工作要经过研究试验、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的一系列过程,由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这整个的过程中,科研信息档案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建设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科研信息档案是农业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它既能够验证已有的农业科研成果,也能够为后续的农业科研活动提供借鉴。通过对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的合理合法的加以利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科研活动的进步,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建设的现状
2?1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体制落后
我国档案管理系统从属于行政管理系统,管理体制不规范,各地区、各行业没有统一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也不例外,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有些单位没有按照科研信息档案工作管理规范的要求,把科研信息档案管理纳入科研管理工作的环节中,在业务管理体制上割断了农业科研管理和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的内在联系,造成农业科研信息档案和农业科研管理工作严重脱节。
2?2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有的科研单位对科研计划的落实非常重视,而对科技文件的形成、积累和作为档案归档保存却重视不够,造成了科研信息档案的流失和不完整。档案的不完整,造成了借鉴、继承的无法进行,经验、教训的无从查考,使生产、科研重复进行、重复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3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开发程度低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数字化、网络化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而不少科研单位很少使用计算机管理科研信息档案,未建立起电子目录,项目档案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更多的是档案管理仅停留在立卷、保存的一般要求上,必然增加检索、查阅的难度,影响档案开发服务的效能。
2?4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管理工作人员对农业科技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何收集、积累、整理、归档意识淡薄,造成把关不严和归档不完整。或者身兼数职、缺乏工作积极性、创造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科研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3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建设的几点思考
3?1健全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体制
根据档案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不适合的规定,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体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使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有统一的操作标准和规范的制度,真正做到有“制”可依,实现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现代化管理。
3?2提高重视程度改善基础设施
各级领导应对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科研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经费,改善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必然趋势,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的建设才能够真正适应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建设。
3?3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档案意识
要做好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农业科技人员的档案意识和支持是其重要的基础。在农业科研信息档案形成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科研信息材料都分布在科技人员自己手中,正是这些特点所决定了,要树立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同等重要和同等价值的观念和意识,使他们重视科研信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科研信息档案的价值。
3?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的管理人员在科研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研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横向性和综合性,不再是传统的意义上日常事务管理。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本单位涉及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既要做专业的通才,又要做管理的专才;既要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又要为农业研究信息做好管理工作。
3?5发挥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的服务作用
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的利用率的高低是衡量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直接指标。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供利用,发挥它的技术效能和经济效益。各个科研信息档案管理部门在实现自身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网络将农业科研信息档案迅速传播到领导、科技人员、广大农民群众之中,实现其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领导决策的好参谋。
4结论
加强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有助于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入的开展。充分开发利用农业科研信息档案信息资源,为利用者提供完善、健全的档案信息资源,使之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是当前做好科研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农业科研信息档案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郑莉?农业科技档案与管理[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6):143-144?
[2]刘咏红,黄友洪,文帅,等?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2(9):141-143?
[3]宫玉英?谈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2(6):119?
[4]韩千红?农业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19-1020?
篇7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度立项课题“地方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JF1002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25-02
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管理体制等原因的制约,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往往不及位于中心城市的综合性大学,地方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整体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一、立足地方性,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协调发展
地方性是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基本内涵和首要特征,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首先立足地方性,服务地方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地方高校一方面要从宏观上协调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使学校与社会达到和谐共生,促进校地相融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微观上处理好内部诸办学要素的关系,营造学校自身生存、发展与竞争的良好机制,合理配制与优化办学资源,促进学校自身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
1.从外部环境上讲,地方高校应注重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协调,质量、规模与效益相一致。地方高校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生,其办学宗旨必然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提供科技支撑,随地方经济建设状况与需要动态发展,使学校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协调一致。从质量、规模、效益三者的关系来看,质量是立校之本,是高校扩大办学规模的前提;规模是效益的基础和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但是规模过大或过小也不利于良好效益的形成。总体上看,质量是前提,规模是基础,效益是结果也是目的,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好高校的办学社会效益。鉴于此,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首先树立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在地方建设发展中起到先导、带动与辐射作用,为地方建设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使学校成为地方建设发展的“智慧库”。其次,地方高校要注重在确保办学质量逐步提高的前提下适度发展规模。地方高校需要在与地方政府的动态制衡中寻找合适的度,在地方政府控制与地方高校自治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即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制衡中探索既适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律又满足地方建设发展需要的办学规模调控机制,在办学经费投入与管理、办学质量评估、办学宏观监督等方面建立良好机制,从而使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达到协调与平衡。
2.从内部环境上讲,地方高校应尊重高等教育自身规律,注重处理好办学诸要素间的关系,实现高校内部系统的协调发展。首先是学科专业建设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地方高校要主动将学科专业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构建开放性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形成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对接。要立足地方经济产业链,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产业经济链的需求,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专业方向,进而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应地方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是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真实需求,把握市场对人才需要的基本规律,据此制订契合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地相融与合作,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层次人才,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需要的协调一致。最后是科学研究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地方高校要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强科学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地方支柱产业的跟踪与前瞻性研究,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为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服务,同时也为学校发展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二、坚持高水平,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全面发展
高水平是指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方面体现高水平、高质量、高水准。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高、教师教学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符合度高、科技成果层次高、社会认可度高等诸方面。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就是要使学校成为区域应用科学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心、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人才高地、智库和文化中心。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高水平大学,应从以下方面实现新突破,促进地方高校全面发展:
1.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措施要有新突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职能的全面发挥需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上有所创新,要求地方高校首先要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一切可行的方法和渠道,夯实教育教学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地方高校要坚持不懈地将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科研管理与创新团队建设要有新突破,提高学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针对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与科研团队总体状况不佳、科研创新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的实际情况,目前应主要从科研管理和创新团队建设上加以改革创新。从科研管理上看,主要应构建三个机制,即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科研项目管理包括立项管理、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地方高校要建立适合学校科研工作特点与规律的良好机制,保证所立科研项目符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并按既定目标产出成果;科研评价包括科研成果的真实性鉴定、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评价以及成果影响力的判定,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开展科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科研成果转化是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要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及时、便捷、高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从创新团队建设来看,创新团队可以根据特定的科研任务或具体的科研课题临时组成,解决某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创新团队也可以相对长期稳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地方高校的地方特色来确定重大创新、科研方向,瞄准国内、国际在本方向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课题,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开展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有计划地产出系列科研成果,形成战略产品原型或技术系统,并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大幅度提高学校在此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培养、造就一批该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
3.在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上要有新突破,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与水平。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主动性,以解决地方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服务上多下功夫。其次,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学校应将服务地方的效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收入分配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其次,要在了解地方需求的前提下确立科研方向。地方高校科研应该研究什么?科研人员只有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从中发现问题,把问题凝练成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加以研究,才能达到解决问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特别是要把科研服务地方的战略眼光放到地方未来的发展上,通过认真研究地方未来发展需求,提前做好项目申报整体规划,持续不断地针对地方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项目申报,科学规范地开展项目研究,有条不紊地推出系列科研成果,建立科研服务地方的项目库、成果库,为科研服务地方源源不断地提供智力与成果支持。
三、打造特色化,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可持续发展
特色化是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又一内在品质,地方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打造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办学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优良的特点,这种特色具有创新性和竞争性,是大学产生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当中,特色是其保持高校持续竞争力的优势要素,一所大学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在认清自己实力和职责的前提下,打造办学特色,以特色适应需要,以特色增强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机能,以特色争得自身的生存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讲,特色的有与无,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兴与衰。
地方高校办出特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是为了提升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因此,办学特色要真正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科学性、独到性、软实力,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于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切实起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从形成过程来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通常是按照“探索积累―局部特色―特色辐射―形成优势―提升特色”的逻辑顺序和层次逐步形成并自我完善,其形成是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办学特色形成后,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终结,它还应该也必须反哺于学校的办学各环节,继而带动学校新一轮的整体发展,这就是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所在。从形成阶段来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是从局部到整体按阶段产生的。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局部特色与整体特色是相互生成,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体特色形成后,也会对尚在整合中的局部特色产生影响与统摄力量,促进学校形成更高级别的整体特色。从形成要素来讲,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各种特色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办学特色有一些基本要素,如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过程、校园文化等,这些要素是办学特色的“点”,各种要素的组合构成办学特色的“面”。总之,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培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善于找出适合本校办学特色培育的特色点,敏锐地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新要求,形成特色与优势;要善于开拓创新,把握高校教育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重点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寻求创新点,以创新催生特色;要强化质量,以质量求特色,在办学上精益求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出精品、创出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8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切实完成好一个个具体的实验。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项目进行了修订。
(1)突出热点和学科前沿。
学院调动广大优秀教师对《化学综合实验》教材重新进行了编写,所有实验均精选自一线教师的教学积累、近期研究成果及前沿科学等相关课题,内容涉及锂电池电极材料、荧光磷光材料、金属有机配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多个领域。
例如“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实验。由于石墨烯在电子运输、导电性、机械特性等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加上其在2010年成为诺贝尔物理奖的主题,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本学院教师在科研基础上将其转化为一个成熟的综合实验。充分考虑实验安全性和原料成本,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运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通过超声波剥离技术制备单层氧化石墨烯及还原石墨烯,并通过X射线衍射谱和拉曼光谱对比分析了原料和产品。再如磷光发光材料对未来新一代显示技术及节能固态照明光源研发的意义重大,实验“2-苯基吡啶Pt配合物磷光发光分子的合成与光物理表征”合成了一种磷光发光分子,它是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是在聚合物主链或支链通过化学键引入功能性金属中心而生成的新型高聚物。金属聚合物由于整合了金属中心的导电、荧光、氧化还原、催化特性以及高分子材料优良的溶解性能而备受关注,在催化、磁性材料、荧光材料等多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也是当今化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我校教师将其整合成一套适用于学生操作的综合实验。从前驱体的制备、目标分子的合成到产物的分离、提纯,从方法的选择到洗脱液的选择配比,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学生对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柱层析分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些实验既加强了学生化学专业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又能让他们充分了解教师的科研内容和目前此研究方向的现状与进展,开阔了眼界,达到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2)联系实际,注重设计。
大多数基础实验内容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照方抓药,这样会有种纸上谈兵的感觉。这次改革引入了一些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对人类文明的推进作用,提升他们的专业亲切感和自豪感。如“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的合成与评价”,学生自己从原料入手合成表面活性剂,进行系统的性能评价后进一步设计并配制自己专属的洗手液和洗发水;铝合金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材料,“铝合金的图纹化”实验强调学生自行设计,在教师审阅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让学生将校徽、自己的名字制作成铭牌留作纪念。这种寓教于乐的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实实在在的样品更有视觉冲击力,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3)紧密围绕“综合”的主题。
整个教材的选题对于从单个实验内容到各项目之间的关联都进行了通盘考虑。单个项目内容全面,从产品合成、优化、修饰到表征是一个小“综合”,各实验项目之间从基础性实验、综合型实验到设计性实验,逐级增加实验难度,并且囊括了化学学科中的几大分支,辐射到了无机合成、高分子、仪器分析等各方面,甚至对近化学学科(如材料、医学、食品等)也有涉及,相当于一个大“综合”。《化学综合实验》教材本身是一本很好的科研入门资料,虽然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将所有实验全部开出,但是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也能有所收益。化学综合实验将做成一个不断开发升级、滚动发展的课程,逐步开出更多新型的实验,为科研成果向教学项目的转化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学生系统地接受科研训练创建平台。
2引入先进大型仪器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院校重要的科技资源之一,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我校的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基础实验条件和目标的限制,学生接触到大型精密仪器的机会很少,但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又需要使用,造成了带毕业设计教师的很大困扰。因此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中引入先进实验仪器的训练很重要。
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中,学生有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大型仪器,可以提高他们参与实验的兴趣。同时使用大型仪器的经历使得他们对仪器的构造、使用及简单维修都有了很直观的认识,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先进仪器设备对科研发展的促进作用。改革后的化学综合实验课程中的所有实验项目均涉及产品的鉴定分析,涵盖了我中心大部分的大型仪器,如:X射线衍射仪(XRD)、核磁共振仪(NMR)、拉曼光谱仪(Raman)、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光谱仪(AFS)、接触角仪(CAT)等。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科研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几种表征手段。教师对仪器的原理、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最后的谱图分析都要进行详细的介绍,使学生在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后能够自行进行检测。与传统实验相比较,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如在实验“金属酞菁的合成及光谱特性研究”中,学生合成出含有钴、铝、锌等金属中心原子的酞菁配合物,分别研究了不同金属中心、不同溶剂对酞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并针对同一溶剂的不同浓度、不同金属中心的酞菁荧光光谱进行了检测对比。相较于基础化学实验单一的评价条件,在化学综合实验中系统地讨论了各种变量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同时,学生对两种谱图进行分析比较,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这两种分析手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又如实验“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表征”,由对甲基乙酰苯胺分四步反应最终合成出产品苯佐卡因,每合成出一种前驱体都要进行相应的检测(用熔点仪测熔点,用红外光谱分析官能团等),学生从检测的数据和合成产品的产量,选择下一步的投料量,最终对合成出的产品进行核磁共振分析。由于每一步的成败都直接影响最终的结果,可使学生意识到这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实验,检测时就不会走过场。
3调整教学方法及考核办法
3.1教学方法的改进
化学综合实验已从原来的32学时增加到64学时,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科研的系统性,同时也对这门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实验课一般都是教师根据教科书中的明确实验目标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改革后的化学综合实验不但内容辐射面广,而且与时俱进,强调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这更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内容则是教师给出实验题目及基础背景,由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相互探讨;教师根据目前的研究水平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验室具体条件,和学生一起讨论出最佳的合成路线、提纯方法及相应的检测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解决办法,直到最后报告的完成。学生每完成一个实验就相当于完成了一个系统的小课题。
3.2师资配备的调整
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对带实验课的教师自身科研水平的要求有很大提高。以往科研水平高的资深教师较少参与实验教学。此次除了对课程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很大的调整之外,另一个亮点就是科研一线的教授、副教授直接走进实验室,全程参与学生实验中的讨论、指导。同时,打破了一位教师主讲一门课程的传统。我们的实验课是由一位教师总负责,6位资深教授、副教授分别指导自己编写的实验项目。由最专业的教师讲授自己最擅长的实验,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接受到最有效的指导,这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收效显著。
3.3考核制度的改进
完善的考核体系能更好地检验教与学的效果,同时也能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新的考核制度更注重对学生自身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包括对平时操作技能的评价,也包括对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实验设计能力,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等的评价。平时成绩从原来占总成绩的30%增加到70%。加大平时实验的成绩能使学生更注重在平时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引导他们由过去的“学习、考试”型学生向“学习、探索、研究、创新”型学生转变。
4以科研助教学、教学带科研的循环滚动式发展
经过系统的综合化学实验课程训练后,提高了学生科研训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验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对随后进行的毕业设计选题、考研方向和工作方向的选择都变得更主动、更有目的性,而且缩短了学生进入毕业设计后的磨合期。同时,这门课程促进了不同研究方向的交叉,更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产生新的科研思路。
科研与教学是对立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科研助教学,以教学促科研的循环滚动式发展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的科研,是一项双赢的措施。
5结论和展望
篇9
一、高校科研管理面临的机遇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内承担着高校科研发展规划的编制、组织和实施,对外是高校科技活动与国家、社会交流的重要窗口,对高校的科研乃至整个高校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需要把握机遇,不断提升高校科研发展水平。
1.国家重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校科研在国家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中重要地位的凸显,科研管理工作在高校中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自主创新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关键环节。科技自主创新只有和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结合起来,整个科技链和产业链最终变成价值链,才能真正变成生产力,从而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21世纪以来,特别是通过国家“211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普遍受到关注,科技工作发展迅速,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实力和竞争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现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能力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其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则是提高高校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砝码,是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挑战的需要。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需要抓住机遇,不断与时俱进,实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2.市场经济为高校科研工作开拓了更大的舞台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是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次根本性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和地方各职能部门主要依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经济效益来确定对各个产业的投资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从而不断地提出生产实践中大量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攻关项目。这将极大地丰富高校科研工作的内容,拓展其研究领域,促进高校科研管理的机制创新,为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会,开拓了广阔的舞台。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对科技研究与发展的投入将有所增加,主动性将会增强,高校应该努力进行科研管理创新,提高科技实力,尽快适应形势变化,以获得更多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支持。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越多,就越有利于科研管理工作的进行,更有效的调控科研管理的各个方面,以获得科研管理的最优化效益。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应抓住机遇,注重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科研成果,促使高校科研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经济全球化促进高校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间科技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大。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配置,使传统的以国别为载体的科研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都需要各国间的合作才能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日益增多,国际合作经费随之增加,国际合作使我国科技人员接触到科技前沿,开阔了学术视野,造就了一批活跃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队伍,提高了我国的科研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科研合作开始起步并取得成效。上交与一些世界知名的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建立了联合研究机构,接受国外大公司和企业的委托,成立了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上交也抓住这一机遇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三大转变:一是由一般化的科技交流向全方位、深层次的科技交流转变;二是由委托科研和接受国际技术转让向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三是由满足参与国际重大科研合作项目向积极策划发起国际研究计划转变。据此,我国各个高校的科研管理都可以利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扩大的契机,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多渠道获得科研经费,形成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4.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
知识产权指人们对于自己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阵地,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体之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的强弱,直接影响高校通过申请专利等法律手段保护自我知识产权。当前,我国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这为高校提供了实现自我知识产权价值的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为高校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只有增强专利意识,不断创新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才会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也就要求高校积极开展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使高校科研成果管理不仅仅停留于成果评价和鉴定上,而是要把知识产权保护纳入科研管理的环节。强化对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构建形式多样的科研成果管理和评价机制,提高成果管理的质量,不断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工作,促进高校科研质量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推动高校发展。
二、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高校对传统的科研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研管理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了高校发展的步伐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1.科研管理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高校科研管理观念陈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科研管理观念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科研人员和项目实行机械化的刚性管理模式,缺乏人本观念。管理方式上,用管理行政的方式管理学术人员,服务观念不强。高校科研管理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沿袭上传下达的工作作风,沿用原来的行政命令进行科研管理,缺乏人本和服务观念。管理目标上,为追求课题层次,忽视市场需求和科研成果转化率,导致科研与生产脱节,缺乏市场观念。管理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观念薄弱,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高校总体上知识产权观念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高校科研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差,“重成果,轻专利”现象普遍,对属于高校的无形资产不注重申请专利,造成知识产权的严重流失,并导致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低。
2.科研项目管理体制落后
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也是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过程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创新工作。科研项目的研究目标、过程、方法及经费预算都是在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完成的。研究人员提交申请书时,一些思路和设计可能还处于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但经过项目申请、形式审查、同行评议、综合处理、评审会等几个主要环节立项时,一般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理论技术不断涌现,经过这样一个繁杂的过程,很多前沿的创意和构想都可能过时。在科研项目管理的申报立项、实施和结题验收三个主要环节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申报立项环节,很多项目不符合项目申报指南;撰写的项目申请书质量不高;科研管理人员不能很好的指导科研人员进行项目选题,导致项目申报中标率低。在项目实施阶段,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项目实施的进度;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监管力度不够,阻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验收环节,缺乏一套完善的验收制度,不利于验收工作的顺利实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与市场脱节严重,不少科研项目在立项时就缺少市场分析,基本上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环节,甚至没有对科研人员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认真的审查、论证就匆匆立项了,而管理过程也只局限于对成果完成的鉴定这一阶段,对科研成果转化重视不够,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知识产业化水平不高。
3.科研经费管理混乱
多年来,高校科研经费执行的是《预算会计制度》,而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大多只有收支概念,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本、效益意识,特别在高校反映出自身的局限性。在科研管理中科研经费混乱的现象普遍存在,首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缺乏可操作性,不同级别层次的科研课题如纵向、横向和校级这三类课题,其经费来源是不同的,其管理办法也应有所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可控性的管理办法,各类费用的支出比例难以把握,加上科研项目人员预算观念薄弱,往往导致预算与实际支出有很大的差距。其次,科研经费私人化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研经费的流失。科研经费管理中缺乏明确、完善的规章制度,一些科研人员对于科研经费性质的认识及运用观念错位,有些人甚至认为科研经费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的,个人有任意支配的权利,因此将科研经费用于私人消费,导致科研经费私人化现象严重,同时使得部分科研经费流失。再次,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当前,很多高校的科研管理监督意识不强,一般只在会计审核阶段对科研经费进行监管,缺乏一套完整的经费审核监督机制,而且审核尺度较为宽松,使得科研经费管理混乱。
三、提升高校科研管理质量的对策建议
1.促进高校科研管理的观念更新
科研管理观念是管理行为的先导和引擎,科研管理首先要强化服务理念,以系统创新推进科研质量的全面提升。首先,强化服务观念转变重“管”轻“理”的管理观念,强化管理服务并重、以服务为主的观念。高校科研管理是对科研人员进行的管理,科研人员是高校科研活动的主力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人的管理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把科研人员作为高校管理活动的核心,是最主要的财富和资源。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尽量做好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准备,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工作。其次,强化市场观念和策划观念,提高科研质量。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科研项目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强化策划观念,考虑市场需求,使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同时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强化科研成果报奖和转化的策划观念,以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以科研成果质量及其转化创建名牌工程,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从而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再次,高校科研管理和科研人员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尤其要强化专利保护观念,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既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高校还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可行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2.创新科研项目管理体制
篇10
一、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科研经费作为各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研活动的规模大小与持续长短,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审批立项、实施执行到结题验收的全过程,各高校必须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科研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脱离
科研经费预算,长久以来都是由科研项目组自行编制,缺少高校科研业务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同参与,主要以事后管理为主。高校科研业务管理人员通常不熟悉各项目的进展情况,财务部门也难以及时追踪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与效益,各高校一般是在项目经费使用之后才知晓情况。此外,项目负责人虽然是课题研究的专家,但常常对预算的编制等财务问题不甚了解,考虑技术问题多,注重经费使用效益少。高校的科研业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项目科研人员三者之间的权责不明,经费管理体制不顺。
2、科研经费没有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在科研项目的立项书当中,通常都对与项目研究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了列示,并规定了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与比例大小。项目一旦审批通过,不应随意更改,那么高校科研经费就应当采用全面成本核算的方法。然而,大部分高校所谓的科研成本核算,只涉及科研课题发生的直接费用,不少间接费用的使用往往超越了合同规定的范围,如消费性支出比例过高等。导致有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刚启动不久,科研经费就所剩无几;而有的科研项目完成后,却存在大量结余经费,这样都没能全面地反映科研项目的真实研究成本。
3、科研经费的使用缺乏监督与控制
多数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实行的是项目责任人负责制,科研经费到校后,部分高校在提取项目管理费等相应费用之后,剩余经费就由项目负责人支配。至于项目如何开展,经费使用情况如何等,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措施。有些项目负责人也存在着“项目是我申请到的,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思想,加之高校对不同来源、性质不同的科研经费的使用难以准确把握,有科研人员就认为:既然有经费,只要是正规的发票,就可以报销。在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中,更是随意变更预算,使得科研经费的支出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4、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缺失
对于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大部分高校更注重项目科研成果的考察,而很少关注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由于科研活动的主体创造性和自主性显著,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科研活动及其费用在开始之前就难以准确预计,致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区分、难以细化、难以计量。在科研经费结余时,个别科研项目组不按期结题,或者结题后不主动去学校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导致结余科研资金长期挂帐,甚至被项目组挪为他用,阻碍了科研项目经费决算与评价工作的及时开展。此外,高校进行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基础方法与技术还不健全,科研活动的结果、效率和效益核算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科研经费使用的各种乱象。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尽管高校科研活动有其独特之处,并且管理困难,但产生上述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原因,依然有迹可循,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相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仍较为笼统。近年来,各部委多次印发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总体要求与具体内容,但规定条款一直难以细化,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办法始终缺失。而且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务院的管理意见也不尽相同,不便于学校遵照执行。此外,在国家及地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鼓励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政策背景下,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抱着“先上量,后规范”的想法,施行的各项科研经费管理举措往往笼统而又宽松。其二,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对项目负责人的监督机制,对不同来源与性质的科研经费也没有区别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不少高校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在履行管理监督职责的同时,又往往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甚至也是科研项目组的成员,具有监督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有效监管自然难以落实。其三,部分项目负责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由于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为了完成科研工作任务,达成个人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需求,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去争取科研项目的立项资助。在获得项目经费后,又大肆违规使用科研经费,通过领取劳务费和各种发票报销等方式提现,甚至将科研经费转入与其利益相关的公司挪作他用。
三、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改革建议
1、科学的组织管理
科学的组织管理是做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基石。为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必须理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科研项目组三者的关系,明确规定各自在经费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权限,推进落实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责任制。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科研项目与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规范科研经费转拨行为;财务管理部门须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秉持严肃的财经纪律原则,明确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完善报销手续,针对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科研经费单独进行会计核算;科研项目负责人则要积极配合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在思想上重视财经法纪,所有的经费开支切实按照审核通过的预算计划执行。此外,还要注重同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好各阶段、各项具体的经费支收,保障科研项目的有序开展。
2、全面的经费预算
全面的科研经费预算,应囊括所有与科研经费相关的收入预算、支出预算、预期风险评估与应对解决方案等。使用有效的预算方法,通过采用成熟的项目管理软件或资源计划系统,结合历史数据参照法、参数模型法和计算机估值法,合理制定科研项目各阶段的经费预算。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核定的项目预算书,将科研项目作为全成本核算对象,采用会计年度作为核算周期,按规定对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具体金额进行全面核算。针对普遍存在的跨年度科研项目,须注意核算方法、核算对象与计算口径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经费调整,须及时向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提交情况报告书加以详细说明,并据此编制项目年度决算。科研项目完成后,一般应在一个月内由高校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编制科研项目的经费决算表,并报送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审核。
3、完善的监督机制
没有监督,就易滋生腐败。为确保科研经费的科学使用,财务监督应与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过程“如影随形”,贯穿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与验收的全过程。由此,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并会同科研业务管理部门协商制定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促使科研经费由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转换。要依据相关财务会计政策和项目合同对经费使用的具体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科研工作中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根据发现的问题,瞄准经费管理的节点与漏洞,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的检查监督机制。此外,还要充分运用财务会计的管理控制方法,及时对结余的科研经费进行有效的计算、分析和决算,拟定有效的管理使用方案。精细核算与有效监督并重,才能切实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经济性与效益性。
4、有效的绩效评估
加强对高校科研项目成果的有效评估,需要从科研目标的达成角度出发,根据绩效审计的规律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以科研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评估标准,通过价值的形式将科研成果与进行研究的耗费相比较,对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比、科研支出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在当前我国没有统一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估体系的情况下,各高校应先行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的科研成果绩效评估办法,对各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推进科研项目的追踪问效制。有效开展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督与检查,防止违规违纪使用行为的发生,是提升高校科研项目成果质量,促进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发展与经费监管的新常态下,推进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改革,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这就需要从科学的组织管理、全面的经费预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有效的绩效评估出发,建立健全科学的项目经费管理责任体系。以规范各项科研经费划转行为,加强经费使用各环节的关键节点控制,切实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才能真正提升高校科研工作的科学发展水平。
篇11
1.1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下,我国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单一,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客观上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进,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注重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社会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已成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为人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进一步探索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激发探究思考潜能,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养成。
1.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的学习应用
在高校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校内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作用的发挥,为实现创新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有力的场所。实践表明,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仅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创新创造意识的培养。如果在一段时间过后,换一种学习环境,采用社会实践教学的模式,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科研课题,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很容易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研课题的实践中,通过自主设计实验环节、亲自动手查阅文献、小组探讨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效率。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素养,培养团队意识
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科研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有利时机。借助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平台,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科研课题,经过教师的指导,对科学创新素养的培育和集体协作精神的锻炼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科研创新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特别是对在校学生来讲,更需要发挥小组协作、团队合作的作用,在科研活动中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增进友谊,才能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当前高校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实践基地的定位与功能不明确
高校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形式,在运作过程中虽然担负着一定的教学任务,但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验教学中心,与教师的专业实验室有着本质的区别。校内实践基地更多地关注研究生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体验,实现创新意识、创造精神与创业素质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不仅注重大学生实践锻炼的结果,更强调科研创新的实践过程,这种人才培养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下重理论、轻实践的育人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适应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受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制约,对是否允许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是否允许学生按照自身兴趣自主选择科研课题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另外,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功能分工不明确。有些高校对校内实践基地、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的功能不加区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受到学校办学条件的制约,如管理人员、办学经费、空间场地、政策支持等;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概念理解认识不清晰。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主要是借助学校的各类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运作机制,保障实践基地功能的发挥,因此,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上,学校应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模式,加大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出台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给予重点扶持。
2.2校内实践基地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高水平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根本保障。实践基地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科研实践中虽然以研究生为主体,但科研设备的购置、科研环节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指导都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工作责任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但从目前实践基地教师队伍看,部分教师对开展科研创新实践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科研学术水平还不高,缺乏必要的科研实践经验的积累,工作的责任心和创新性都有待进一步地改进与强化。
2.3校内实践基地运行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
由于我国高校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在实践基地发展定位、管理机制以及科研活动创新形式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目前,一些高校校内实践基地主要侧重基础训练,教师尽管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科研创新成果特别是高精尖成果上收获甚微。同时,由于基地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对教师职称评定、职位晋升和评先树优没有太多帮助,因而不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要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好校内实践基地的作用,需要高校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学管用的激励机制,对在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对参与实践基地的科研项目设立科研基金等,充分发挥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示范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提高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3加强高校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策略建议
3.1思想上重视,进一步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功能定位
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将来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在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没有经过反复的科研实践锻炼,很难将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和转化应用。因此,加强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平台和场所,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高校一定要站位全局,高度重视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明确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加快实践教学改革进程,提升校内实践基地的硬件水平,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在基地建设目标上,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设置,为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提供一个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组织引导学生多参加学术交流和科研竞赛活动,实现科研实践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在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定位上,立足基地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孵化器这一根本,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对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育,更加注重创新实践的过程,而不是对科研成果的片面追求。三是在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管理上,可以结合学校实际,采用院校共建、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对基地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采用市场运作的方法,拓宽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同时兼顾院校的整体利益,提高基地建设水平,为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3.2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承担着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但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与一般基地的实验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校内基地的实验课程主要以探究性、研究型的综合实验为主要内容。这种课程在教学上主要采用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主要有自主实验、全真模拟实验、课题研讨等。在校内创新实践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只对实验结果提出具体要求,在教学方法、实验步骤、环节设计上都不做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查阅参考文献,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实验研究,并最终取得科研结果。这种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强化对理论知识学习与科研实践的结合。这种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不再强调唯一性与同步性,主要关注学生在科研实验中丰富多彩的亲身感受和主观能动性与创新创造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化差异,提高了科研训练的针对性与目标导向性,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3.3坚持基地开放性原则,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高校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新型平台和模式,应该坚持开放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吸收和借鉴兴趣小组、科技协会的管理运作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是为学生学习和开展科研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可以使学生借助基地平台自主选择喜欢的科研课题,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与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相比,无论在学生科研项目选择、个体思想的发挥还是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建立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根本价值体现,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重点,打破年级、学科、院系的限制,建立多元化、内涵式的培养模式,对学生个人成长和整体教育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3.4设立科研创新发展基金,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研究能力
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和带着创新课题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和项目孵化,是充分发挥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功能作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校内基地独具特色的重要体现。校内实践基地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方向和科研兴趣,结合基地的特点进行创新实践,根据科研项目进程情况每年定期向基地提出申请,学校组织基地专家对这些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对评选出的具有一定价值的科研项目不仅可以免费利用基地科研条件进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科研创新发展基金支持。由于这些科研项目多数是由研究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定的,因此科研中他们具有很强的探索动机与求知欲,经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很容易实现融会贯通,激发和释放强烈的创新创造动能,进而获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竞赛等科研创新活动,不仅可以充分释放学生的创新热情,还可以在实践锻炼中提高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使他们的更多科研创新成果得到更加充分的认可与肯定。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校内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应借助自身优势,不断健全校内实践基地的管理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实践体系,为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刘金福 李峰 万杰 金凤秋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燃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献斌,刘晓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5):22-24.
[2]赵玉龙,张冬生,李静.高校研究基地建设现状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5):96-97.
篇12
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素质教育思想的全面关照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为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全面而深层次的结合,达到培养卓越人才的目的。然而,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的教学改革我们并非没有开展过,然而,改革到了最后总是无力收场,有的是加了几门课,有的仅仅把课程体系做了简单调整,有的仅仅是换了个名字,实际效果还是原地踏步。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正是认识到之前改革存在的种种弊病,所以,不仅采取了顶层设计,通过三层标准的制订让改革不仅有据可依,而且必须深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其用心之苦、力度之大可想而知。当然,我们还必须明白另外一个问题,即,尽管国家下了那么大的力量来指导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最终的实施还是主要依靠学校来完成。如果各项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再好的设计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素质教育思想的全面关照。
1.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对教师素质教育思想与教学能力的要求。教师是卓越计划的直接实施者,卓越计划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素质教育思想与教学能力与密切联系。素质教育是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灵魂,卓越计划的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都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思想,如果没有对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没有把素质教育思想融入到课程的日常教学当中,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无论什么样的实践教学都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也无法真正培养卓越人才。我们看到了现实中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有很大距离。有学历没能力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我们不把这种问题仅仅理解为简单的操作技能的欠缺,必须看到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匮乏才导致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不高的问题。
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部分高校正试图建立/双师型0教师队伍,即让教师首先达到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我们不能忽略,当然许多教师是从应试教育背景下走来,们不仅缺乏实践能力,还缺乏素质教育的理论素养,在抓好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放松对教师素质教育思想的学习与研究的要求。
2.抓好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三个层次0的标准我们不难看出,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需要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作支撑。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产学研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确保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时间和质量。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优化整合课程体系,保证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的相互衔接。第三,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尽量减少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留出更多时间去引导学生去表达、去实践。要根本改变应试教育条件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和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既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具体体现,也是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遭人诟病的主要原因。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在南京举办首届大学教学论坛,主题是教学方法改革。素质教育的提出正是针对应试教育思想和灌输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第四,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试考核方法,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高低的简单做法,要客观地、历史地、发展地看待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不仅要看学习的结果,还要看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看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看学习的思想变化、态度变化和性格养成;不仅要看学的怎样,还要看怎样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3
“协同创新”是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为创新主体,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互利合作、共同开发的价值创造过程。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常常表现为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以私人身份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时间短,规模和效应都比较小。而协同创新则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是一种跨组织的深度协作,要求以组织合作方式(虽然不排斥个人)进行持续、全方位、深度的合作,一方面需要积极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全方位参与合作,另一方面需要在组织机构方面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开展协同创新工作的要求[1]。
一、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立足自身发展,在各方战略协同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等进行变革,为创新活动提供资源、组织和制度保障,鼓励和调动各种创新主体主导或积极参与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促进内部组织与外部其他产学研组织更好地实现协同一致、共同合作创新,突破传统方式和路径在知识增长、积累、传播“瓶颈”的价值创造过程[2]。高校的协同创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一) 内部协同
内部协同,顾名思义是指高校内部组织和资源的协同。高校的组织机构通常是依据学科、专业门类来进行设置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掌握特定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特定的专业往往拥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相对系统和成熟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研究和学习方法体系。相应地,特定专业的教师则是以创造、传播这个专业的某一门具体核心知识为主要任务。
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围绕这种体系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其有效运转和效率提升是以教师知识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为基础的。然而这种体系存在3个明显的问题。其一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是片断性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来进行组织和融合。当学生头脑中没有要处理的问题或者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经验,这些知识就是“死的知识”。其二,教师在知识获取、创造和传播之间出现了角色冲突。专业化的知识传播可能导致教师的知识获取局限于相对狭窄却比较成熟的领域,进而限制其知识创造的潜力。其三,在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知识鸿沟和沟通障碍。
高校的内部协同,就是要突破目前这种组织结构对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创造、积累、掌握、运用和传播等方面的限制,通过对行政机构、院系、专业、实验室等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其运作和协作方式的变革,促进高校内部资源充分流动和重新整合,建立知识生产、运用、传播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渠道和新方法,实现知识高效增值。
(二) 外部协同
目前,多数人所理解的“协同创新”实质上指的就是外部协同,只不过所站的角度不同罢了。外部协同是从某个具体的组织出发,强调该组织主动与其他组织进行的合作创新活动。高校的外部协同是指特定高校与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以及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器、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各类组织,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开展合作研究,实现知识增值。
高校的能力优势是基础研究、专业人才、科研仪器设备、知识及技术信息、研究方法和经验,需求资源是资金和实践信息;企业的能力优势是技术的快速商业化、相对充足的创新资金、生产试验设备和场所、市场信息及营销经验,需求资源是基础性原理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源。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产生大量的知识,各种知识以数据库、发明专利、文献等形式呈现出来,但我国知识的转换率却很低。这说明高校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对这些知识进行商业化,使知识实现增值,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要素,对显性知识的吸收力度以及隐性知识的外化程度也还不够高。
高校的外部协同包括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
同。战略协同首先是价值观和文化上的协同,其次是信任关系和利益机制的建立。知识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组织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保障。
二、 当前我国高校组织协同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基于学科和专业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不利于对内协同
当前,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普遍以直线职能制为主,即“院系+职能机构”,其中院系根据学科和专业划分;院系下属教研室,进一步根据专业知识或者课程体系划分。职能机构根据职能事项划分直接受命于学校,对各院系专项职能活动进行管理。例如,在科研方面,由校长或分管校长对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实行垂直式领导,学校科研处负责本校科研管理监督工作。各院系领导负责本学院学科建设、科研活动的开展,而各院系下设的各专业科研由教研室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具体负责[3]。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是:专业分工精密、权利集中、职责分明,有利于高效地做出决策和各种方针政策的上传下达。但随着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深化,这一组织结构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渐渐不能适应内部协同的要求。
首先,创新型科学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共同合作才能有所突破。直线型组织结构使得各种科研资源难以打破单位和部门界限,合作中受到的行政干预较多,非常不利于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和人才的自由流动,也极大地降低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这种组织结构往往导致资源由行政分配,且向上过度集中的局面。科研活动具有创造性、不可预测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资源分配的行政化,往往导致资源投入短期化和过度规避风险,使科研活动的创新性不足。而资源的向上过度集中,导致能够全力投入科研创新活动的基层科研人员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而拥有大量资源的高校行政领导又无法全力投入科研工作。 最后,直线型组织结构往往辅之以行政化的业绩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结果导致高校教师只追求纵向课题和发表科研论文,不注重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和成果社会转化。
(二) 科研管理部门职能缺失,不利于对外协同
高校在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与校外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组织机构进行全面合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并不缺少针对企业的外联和科研合作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是由教师以私人身份进行联系并以“私活”或以私人课题立项的方式开展的,规模小,获得的各方支持力度也较小,难以取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高校中负责科研管理的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对校内的科研活动进行规范、统计、监督以及国家、部委等大型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及后续科研成果审核、科研经费管理等工作。其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内管理上,有限的对外职能主要是对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上传下达,很少主动代表学校对外(尤其是对企业)开展校企联合、组织科研、联系科研经费等活动。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缺少对外部组织的协调沟通职能,导致目前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处于“民间协同”的局面,没有走向规范化、规模化的道路上来。因此,为了更好地与外部组织合作,也客观上要求高校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赋予其对外协作的职能,将协同创新推向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三、 高校组织协同的变革方向:构建矩阵式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组织结构,是在直线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横向的管理链。这种结构具有灵活、高效、便于资源共享和组织内部沟通等优势,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和组织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缩短了传统“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信息传输和决策制定的时间,使得组织更加扁平化、柔性化、应变能力更强,非常适合项目攻关。
矩阵式组织对于项目攻关的独特优势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组织协同的改革方向不谋而合,因此,将矩阵式组织结构引入高校的科研管理中,推动高校的组织变革,以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在高校中构建矩阵式组织及相应管理体制呢?
(一) 高校矩阵式组织结构构建的基本思路
高校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将学院、职能部门与长、短期项目组织有机结合的一种组织方式,做到了教学与科研工作相兼顾,协同创新活动的学科导向和项目导向相兼顾。
在矩阵制组织结构下,首先,基本的课堂教学、教师个人独立负责的纵向科研活动和学生管
理工作仍由各学院负责管理。学院仍保留原有的学科专业设置、课堂教学计划和组织机构设置,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个人独立负责的纵向课题研究仍然在学院内进行,学生的课堂学习由学院负责安排,科研活动和课后活动由学院、教师和项目组织分头组织。
其次,教师的横向科研活动以及参与的重大科研活动由项目组织负责管理。项目组织包括两个类型3个层次,第一类项目组织是临时性或短期性的课题攻关组。这类组织以项目或课题为导向,根据协同创新的要求,与企业或其他研究机构合作,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与课题所需知识背景相关的、来自不同院系的科研人员围绕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研究。这种项目组(课题组)一般规模较小、科研攻关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项目完成后该组织随即解散。第二类是为长期性、连续性的协同项目组织,包括教授工作室(含实验室)和科研创新平台。其中教授工作室是以具有学科领军地位的教授为核心,以某个教授个人的重大科研项目或长期横向研究项目为依托,招募校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组建科研团队,共同完成教授承接的科研项目。在教授工作室中,有固定的科研岗位和临时的助理岗位。科研助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尤其是教学、科研以及与其他协同创新组织沟通的工作。科研创新平台是以由学校围绕某类重大长期、系列性科研创新研究目标建立的、核心团队相对固定的长期研究机构,包括一些跨学科的创新实验室、研究中心、平台项目等。此类科研创新平台是较稳定的跨学科组织实体,规模大,研究人员较多,一般根据国家重大科学任务设立,投资大、设备先进,直接隶属于学校,其职能不仅包括科学研究,还兼顾跨学科教育。因此,有一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以科研促进学习,并接受导师的指导。
其三,学校科研处有两项职能构成,第一是传统的科研管理职能,第二是协同创新的组织职能。与项目组织类型相适应,学校科研处的协同创新组织职能表现为:① 针对课题攻关组,科研处的职能为课题外联、、招标、督促、检查、验收、评估等;② 针对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处新平台,科研处的职能是派遣兼职或专职人员进驻,专门负责科研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最后,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校内同时存在纵横两套组织体系,无形之中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因此,学校需要对协同创新工作进行顶层设计,设立专门的协同创新委员会,负责协调各方力量和行动,制定管理制度。协同创新委员会由负责科研、组织、人事、研究生、财务、外事、校友、科技园区等方面工作的分管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研处。
(二) 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的高校协同创新
高校的矩阵式组织如何运作,才能实现组织内外部协同呢?
1. 矩阵组织下的高校内部协同。在矩阵式组织下,高校科研工作的内部协同表现为3个基本特点:
第一是进行有组织、常规性的协同。在建立矩阵式之前,高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科研协同工作常常是由教师个人依托人际网络建立的非正式组织。在建立矩阵式组织之后,跨院系的科研活动除了原有的非正式组织外,依托课题攻关组、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高校可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整合,更有能力承接各种重大研究项目,进行更具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以及更大范围的知识转化。
第二是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协同。通过构建矩阵组织,教师个人、课题攻关组、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形成四个层次的校内协同力量,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必将促进科研活动的大繁荣。 第三是可持续的协同。教师个人、课题攻关组、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之间具有阶梯式递进效果。科研和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个人,利用私人网络和非正式组织或参与正式的协同组织,并在积累一定科研成果和组织经验后可以申请成为课题攻关组的负责人;在成功组织一系列课题攻关后,可以申请设立教授工作室;最后在整合其他教授工作室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科研创新平台。
2. 矩阵组织下的高校外部协同。高校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因此改革后的矩阵式组织结构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要积极与外界组织进行合作。
首先,“协同创新委员会”办公室和科研处,应设置专门的外联机构,专
人负责联系企业、其他高校、政府、媒体和中介机构,了解企业的创新需求,寻求双方合作的契合点,为本校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与效果。此外,“协同创新委员会”办公室和科研处,还应安排专业人员为教师办理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协同创新委员会”还应定期组织企业与专家见面会以及科研项目推介会,扩大学校在业界的影响。最后科研处还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及时向校内外相关协作信息。
其次,学校还应鼓励和帮助项目组、教授工作室、科研创新平台以及各个学院建立相应的协同创新管理岗位或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协同外联和协同管理工作。同时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校内各级各类协同创新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协调各类机构的协同外联和管理工作。
再次,大力推动高校科技园区建设,推动园区企业与校内科研机构、园区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
最后,进一步推进校友会工作,加强校友网络建设,积极利用校友资源,扩大校友在高校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四、 矩阵式组织结构变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学校高层领导要全程参与和支持组织变革
领导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关键,领导推动是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力。高校组织变革涉及整个学校内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工作角色、职权范围的改变,是学校教学、科研、人力、财务等资源的重新洗牌、配置,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遇到一定的阻力。高层管理者对变革的强有力支持和坚定的信心是推动变革、克服各种阻碍、获得成功的保证。
(二) 建立健全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的相应管理机制
新的组织结构要求建立健全新的管理制度与之匹配。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员晋升机制。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中,科研人员要同时接受所在院系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的双重领导,因此对其评价也应该采用双重评价体系,在两个系统中分别考核其业绩,最终做出评估。对于两个体系中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权重,仍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对于科研人员在项目组中的工作量和科研成果,应该计入其考核工作量,作为薪酬和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的主要依据。其次,要建立项目组中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将奖金与科研成果的价值挂钩,促进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成果转化率。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和机会。特别是教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平台,不仅具有研究职能,还兼顾教学职能,可以召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为科研助理参与研究,从中可以得到历练,提升其科研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平台项目下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培养方案。
(三) 加强高校组织内外部沟通协调工作
矩阵式组织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潜在的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创造了两个管理系统,使项目成员接受双重领导,很容易产生项目负责人和学科负责人之间的冲突,或者两方下达的任务存在冲突等情况,导致科研人员夹在中间难以协调。因此,矩阵式结构下的组织更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工作。
首先,应该赋予协同创新委员会协调全校纵向院系与横向项目组工作任务、日程安排的职能,起到统筹全局、协调一致的关键作用。其次,要注意选拔好矩阵纵横两个系统的负责人。学科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是矩阵式组织结构良好运作的重要保障。两个系统的负责人不仅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善于人际沟通,能处理好本系统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课题组、研究中心的关系。
(四) 加强网络化协同创新的组织运作
矩阵式组织结构中存在着大量项目小组、课题组,吸纳了来自外部高校、企业及校内各院系的研究人员,人际关系复杂,工作任务交织,甚至存在着时间、地域上的限制,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因此,需要为科研团队的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高效沟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科研信息、资源的共享,达到跨时空地域的充分交流。该平台要依托因特网的强大功能,通过email、bbs、视频会议等通信技术实现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快速传递,降低信息传播的成本,提高组织沟通的效率。
矩阵式组织结构在高校中从采用到发挥作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高校领导的支持下,从组织、思想、管理方式上进行全面调整、适应。为此,高校要循序渐进地推进组
变革,做好管理和保障工作,协调好组织内外部关系,结合自身特色,不断丰富完善矩阵式组织结构,使其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