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开始全方位地影响世界。此后,国内有许多知名企业开始实施知识管理,华为科技、中国电信、联想公司等企业通过知识管理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是其重点和难点所在,同时也是发挥知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知识共享,一方面可以进行企业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性活动和劳动力流失所带来的知识技术流失;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知识优势,整合企业创新资源,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是,知识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对知识共享这种无形的活动只能进行引导而不能强制。同时,企业员工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他们往往会将自身所拥有的独特知识视为保证其在组织中待遇和地位的手段,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不会自动产生知识共享的动机。因此,组织的管理层如何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诱使员工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组织最有利的行为,是解决知识共享问题的关键。
国外很多学者已对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问题作出了研究,理论颇多。Nevo和Chan(2007)研究了组织内知识管理的角色和范畴,指出要想合作贡献出高质量的知识,并增加其深度和广度,必须要对员工实施某种激励①;Wang(2009)证实了知识共享活动中“棘轮效应”的存在,强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并说明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标准和长期的激励合同能够消除这种影响②;Kwan和Cheung(2006)认为激励机制作为一种非技术因素,从分析人的理性动机、需求出发,相比于技术因素更能够使组织成员从根本上产生知识共享的动机,进一步产生知识共享的行为③。国内对于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的研究尚不太成熟,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聂规划和陈晓莉(2006)运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激励机制对知识共享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通过采用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的方法来实现知识共享④;雷志柱等(2008)运用委托理论探讨了企业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问题,认为知识共享产出行为的大部分收益都可以由企业设计出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获得⑤。但文献4和文献5基本上都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并没有具体考虑知识共享的产出和成本因素,也并未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研究和表达,所以只是在概念层次上设计出了激励机制,而没有揭示出激励机制背后的机理,因此对企业知识管理只有十分有限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知识共享过程中各方的产出和成本因素,通过对产出和成本因素具体的形式化表达,构建了企业内部员工进行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结果,提出了具体的、能够提高企业成员知识共享努力程度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企业的知识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二、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机制模型
(一)知识共享产出
由于群体成员所拥有的核心知识往往是抽象的隐性知识,因而企业通常无法直接观测到员工知识共享的努力程度,只能观测到由知识共享努力程度及外生随机因素所共同决定的知识共享产出⑥。因此,我们用α来刻画知识共享的努力程度,用θ来表示与α相互独立的外生随机因素,且满足θ—N(0,σ2)。为由α和θ共同决定的衡量知识共享产出的函数。根据Griliches(1979)从知识共享产出角度提出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⑦,可假定知识共享产出函数基本形式为:φ(α)=kdr,其中k为常数。对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有lnφ(α)=krlnα,令kr=λ(λ>0),λ为知识共享产 出 系 数 。进一步有π(α,θ)=λlnα+θ(其中α≥1,1表示员工在知识共享过程中未付出任何努力的情形) 。由此可得出
■。
上述结果分析可知:知识共享产出π是关于知识共享努力程度α的增函数,但随着知识共享努力程度的持续增大,知识共享的边际产出会变的越来越小,刚才所作的知识共享产出函数的假定符合实际情况。
(二)知识共享成本
篇2
1.2建立领悟课程观
领悟课程是一种动态的课程思想。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等五种课程处于不同层次和意义,它们是课程的不同形态。领悟课程是指任课教师领会的课程。由于教师对正式课程有多种理解的方式和差异,因此领悟课程对正式课程有着关键的作用。“领悟课程是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理解和对以往运作课程的反思基础上的课程重构,是教师在正式课程进入运作课程之前所领会、感悟的课程”②这是杜志强对领悟课程的定义。根据领悟课程的概念,在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和课程体系构建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为教师个体的领悟课程能力千差万别,因此对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建立领悟课程观,并能在课程进行之前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的内涵,教学过程便成了活动的项目载体,这将影响着整个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2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建设内涵的重要性
2.1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内容的设置
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内容的建设是教学的第一关,必须明确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理解项目课程内容。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一线技艺人才”,因为室内设计专业属于艺术设计类范畴,我们最终要培养的是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艺术修养的室内设计师。根据室内设计师职业岗位和能力的要求,我们将室内装饰工程项目作为载体来设置课程,将完成这一项目的每一个工作任务分解成具体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又将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分解成更小的项目,用项目作为载体完成教学。教师必须站在项目课程设置的根本上领悟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处于室内设计师工作岗位上的哪一个环节,必须教授学生相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设计理念,紧紧围绕设计师这一职业岗位,教学方向才不会偏移。
2.2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中的学习主体
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项目课程中的学习主体,因此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入校前经过一定的美术基础训练,但总体水平一般,虽有一部分学生会继续深造,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是以就业为主,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当然不论就业与深造,都需要有后续发展的知识理论与艺术素养支撑。室内设计师并不是会用计算机绘图就够,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实现质的飞跃。领悟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创造并提供更适合学习的途径,项目课程的实施就能很好的实现这一要求。传统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项目课程则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根据项目载体创设学习情境,工作任务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效率。比如室内制图的学习,根据设计师岗位要求,将量房后重现图纸作为任务,引导学生将测量技巧和制图标准等知识的掌握融合在实地测绘中。学生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很轻松就掌握了测绘要领,记住了墙柱门窗等枯燥的尺寸数据,在绘制平面图的过程中掌握了制图标准,理解了设计师最基本的能力是从现场测绘中开始,遵循制图标准是设计成功的基本保证,从一个工作任务中得到数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的项目设置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2.3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建设中的教师
2.3.1教师是项目课程实施的主体,只有积极投入到课程内容中才能实现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根本实施。课程需要教师设计,从室内设计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我们能领悟到:项目选择需要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参与,教师自身的经验就是课程内容。
2.3.2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设计师的角色。室内设计师需要的能力是综合的,能设计、会绘图、懂管理等,这些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教师要领悟高职教育的本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保持新鲜和创新精神,要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审视项目载体的可行性。佛家讲究悟性,教师的悟性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要将自己置身于职业岗位中,穿插在各个任务中,将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人生体验渗透到课程内容中。如居住空间客厅设计,如果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教授也并无不妥,但如果将自己曾经做过的案例作为讲解的项目载体,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施工过程和设计效果,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将会快很多,如果还能辅以现场参观,则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2.3.3教师在项目课程教学中,还要保持着反思的清醒。室内设计属于艺术范畴,艺术具有不确定性,虽然设计程序是一定的,但最后的设计方案却是多样的。学生学习情况可能没有理想中的好,职业能力的掌握或者仅限于技能的掌握,如电脑绘图中的命令操作是一定的,但得到的效果却是千差万别,这是什么原因?马克笔绘制沙发的步骤是详细示范过的,为什么学生笔下的效果却是不尽人意?学生掌握的知识为什么不像教师理想中的?……虽说项目课程是基于工作任务,但这只是一种授课模式,教师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在和学生的共同沟通学习中,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艺术素养的培养没有章法可循,靠的是勤奋,以及自己的悟性,领悟能力非常重要,美的原则适用于各种艺术类设计。教师自己能领悟课程与职业的关系,还要指导学生领悟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学生领悟艺术设计的能力也是从教师的教学组织中得到的,“授人以渔”才是正道。
3从领悟课程观谈室内设计技术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1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课程体系是一种系统。站在职业能力培养的高度看室内设计
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是关键点。根据室内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所有的课程都要指向这一中心点。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是为培养室内设计师职业岗位设置的,对应的是设计师的设计、绘图、管理能力。我们要领悟的是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活动的导向,课程构建目标和课程内容目标都是以这一体系为指导的。“大专业基础+小专业方向”,这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结构组织形式。将专业细分方向,根据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我们在构建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时考虑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从发展的角度入手;同时课程体系体现了艺术性的要求,没有将技能与艺术割裂,体现了职业技能的重要,兼顾了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培养;以及为学生今后的多方位发展而设立的拓展课程;还考虑到了课程体系应表现出发展和创新,以及相互之间穿插的多维度联系。课程内容是相互渗透、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也处于动态的发展中,我们要清楚地看到课程体系是一个科学性的整体,就如整串的珍珠那么完美,教师的教学实施便是那根线。
3.2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整合
我们要领悟的是在课程体系这个系统中存在的个体的作用。孤立地看一门课程的内容,那只能体现一个工作任务的要求,要看到这门课程在整个职业岗位上所处的位置,领悟职业教育的本质。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必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让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理论可以伴随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室内设计师所需掌握的职业素养以项目为载体分布到不同的课程中训练。同时,要根据职业能力特点,将课程内容重组、精选和凝练,统一并优化课程体系。社会在进步,对室内设计师的要求也在提高,我们要在保证课程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
篇3
1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人才培养不合需求
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起步相对较晚,教学方面受传统思维模式与理念影响,重理论轻实践、课时安排不合理等情况比比皆是,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大,整体教学效果较差,从而无法高质量的完成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室内设计教学中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与时俱进效果差,更多的缺乏足够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与真实项目工程,实践机会的缺乏让学生们在制图绘图及设计方面受到影响,对室内施工中各类装饰材料、性质、规格应用等情况掌握不够全面,影响个人设计思维的养成与锻炼。另外,目前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受限于教学条件和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定位不清晰、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不完善等情况,在因地制宜教学方面做到不够好,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未来就业与个人发展。
1.2教学模式单一
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问题由来已久,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指标不全面等。受限于教学条件,室内设计课程教师多数只能采取大班授课模式,教师本身职业技能与经验水平直接决定授课质量,教师围绕教材展开授课本身较为被动,学生学习效果欠佳,同时由于教学中项目实践与操作机会少、真实职业场景缺乏,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在评价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成果方面,原有评价模式过于局限课堂,在学生个人潜力与发展方面倾斜过少,导致评价流于形式与表面,对于学生未来更好的融入职业环境、发挥职业技能优势较为不利,同时也制约了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
1.3课程体系设置问题
室内设计专业本身涉及课程较多,在课程体系设置与安排方面经常出现单项教学实践不足、实践机会少等情况,学生在校学习实践仅有两年,还面临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等挑战,在个人学习方面受学生本身课程设置影响较大,一旦学校本身安排不合理,学生个人学习效果必然受限,导致学习流于表面,最终无法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合理衔接,在未来实习与就业表现上也不理想。
2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室内设计行业目前对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继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技工院校教学中必须积极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理念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与企业发展服务。要紧跟技工院校教育改革步伐,紧跟室内设计人才培养需要,引入项目课程化等践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专业性、实践性、开发性与职业性,确保学生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要坚持校企合作下强化实训实践的教学理念,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高技能人才“211”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相关职业竞赛或者参与教学锻炼与实践,并引入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在教学上做出积极探索与努力。要积极开展诸如订单式合作办学、企业员工培训、学生实习就业、共建实训基地等合作项目,创建合作共赢的教育新模式,让学生提前得到岗位锻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取得进步。
2.2教学模式改革
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要结合以往教学开展情况就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回顾与反省,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这一主题进行探索,引入诸如微课等打造全新的谁内设计课堂,加强师生合作与交流,为教学模式改革奠定良好基础。要结合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工作情况,通过定期抽检、前期培训、分批分层次评估检查等方式对工作中的问题与弊端进行明晰,积极构建符合教学需求的全新评价指标与体系,按照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要求做好改革与评估,突出室内设计专业创新教学特色,督促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在全面掌握教学科研情况的基础上,为下一阶段优化教学模式提供支持,为相关举措的制定服务,进而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综合教学实力,服务学生成长。
2.3课程体系优化
要积极引入项目课程化课程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进行优化,从教学到实践再到实习、就业等加强监督与跟踪,真正做到学生知识与职业技能训练围绕行业岗位实际需求,让学生各项专业素质获得提升。要创新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致力于解决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率方面问题,实现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建设与学校实际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提升室内设计教学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要立足于现状,积极直面发展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亮奎.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2014(35):45-47.
篇4
一、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培养掌握室内设计基本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室内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具备一定的项目规划、方案设计以及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室内设计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
(1)培养具备运用室内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专业设计的能力;
(2)培养具备计算机绘制方案施工图、效果图的能力;
(3)培养具备手绘效果图的设计与表现能力;
(4)培养具备一定的项目规划、方案设计的能力;
(5)培养工程预算决算编制能力;
(6)培养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
2.室内设计人才专业方法能力的培养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职业规划能力;
(3)培养获取新知识与信息搜集能力;
(4)培养决策能力。
此外,室内设计人才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力,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助能力等。
二、室内设计中“空间”“人”两个重要因素关系的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室内设计的两个重要因素的关系,“空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比较理性、具体、科学,有迹可寻。而“人”是比较难以琢磨的,不同的人对一个客观存在空间的看法,往往差距很大,可以说比较偏于个性,偏于感性,偏于艺术。在课堂上所学的大多是偏于理性。科学的、艺术性的东西不太好教,也不太好学,似乎多少要依赖一点天份。为了兼顾这两个方面,设计工作必须从理性出发,从感性收尾,所以它是一门工学与美学的复合作品,必须兼顾到适用与美感。尤其,空间是为人们的生活而存在的,重视室内设计就是重视生活内涵,生活中的情趣和品味原则上都可以从室内设计中去寻求、去开发。目前为客户做家居设计的,大多是按照住宅的面积、功能、设备、材料、预算来做合理安排,也就是用所能掌握的资源来做合理的计划,这固然符合科学精神,但这样做出来的结果,往往同质性很高,忽略了个性,也就是所谓的精神和感性。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修养和感觉,因此每个家居设计都应该有不同的设计。这就像目前最新的酒店设计,已经开始走向“五觉设计”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都希望有所差别,这样才能凸显出个别酒店的独特性。家居设计也应有个性特点,一家一户个性设计生活才有兴趣和品味。
三、能力的培养成果来源于室内项目设计实践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作者把室内设计分为四个阶段让学生来完成。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室内设计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方式,也是要将一个客户的生活理想加以具体化实现的过程,这中间最重要的是“思考”,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概念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者和客户双方充分沟通与现场勘查来探讨设计方向,分析建筑条件、用途内容、计划等。然后整理出一套最适合的方案定位。这其中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一个科学性的指导中,去做个性设计与艺术性设计的变化。
第二阶段是方案设计,依据先前的核心概念,进行整体效果与各个立面等具体设计,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篇5
1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随着当前建筑设计活动开展日益体系化,如今室内设计活动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状况而言,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设计理念的缺失和设计元素的相对欠缺,从而影响了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水平和层级,细化而言,其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完善的设计理念,尤其是整个设计理念中,缺乏科学、系统化、生态化的理念内容。随着人们对室内设计活动的认知日益成熟,如今在开展该设计活动时,要注重将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内涵融入其中,但是当前多数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时,忽略了这一内涵。不仅如此,现阶段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普遍缺乏文化内涵的有效认知,尤其是未能从生态文化和传统文化视角考虑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与具体需求相结合,从而限制了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效果。在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时,其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使用的设计方案缺乏新意和创造性,大多情况下,其存在抄袭、拼凑等一系列问题,室内设计活动缺乏系统化和全面性。通过对当前室内设计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整个设计效果之所以很难实现理想预期,其问题的关键在于未能从系统化和全面化视角来全面认知该设计活动,从而限制了室内设计的理想效果。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活动要求不断提升,优化元素体系应用,创新设计活动,就成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重要要求。
2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不断成熟这一现状,如今人们对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也实现了实质性提升,无论是具体的设计体系,还是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思路内涵,都需要结合当前时展的具体要求,进行完善和融入。随着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认知不断成熟,如今现代中式室内设计已经成为其重要的设计风格之一,因此将茶元素融入到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之中,其必然能够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当然,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不仅是一项设计元素与设计理念体系化结合的设计活动,同时其更是一种独立的设计风格。茶元素在传承融入过程中,其不仅是文化内涵的诠释和表达,同时也是设计理念及内涵的诠释和表达。结合茶元素的具体内涵,可以看到其不仅能够丰富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各项元素,同时也能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有效传承和发展融入。通过对当前整个茶元素体系的传承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由于缺乏体系化的传承机制,从而限制了整个茶元素内容的融入与传播,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各项要求,传承茶文化,能够从根本上优化设计活动品质和内涵,从而提升设计水平,诠释设计价值。茶元素在融入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应用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其需要寻找到合适的设计切入点,无论是内涵元素的切实融入,还是具体的设计风格,都需要予以创新完善,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活动的风格与定位看,完善的元素理念切入,不仅是一种设计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同时更是融入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底蕴的重要要求。我国丰富的茶元素体系,不仅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元素,同时其中也诠释了丰富的设计内涵,因此,提升茶元素的应用效果,将从根本上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3茶元素体系的具体内涵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元素内容,无论是具体的物质元素,还是相应的精神文化内涵,都是当前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融入的内容。在这一传承融入过程中,需要全面认知整个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和具体元素,通过深化元素理念认知,从而提升对茶元素体系的成熟、客观、全面认知。在茶元素体系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诸多元素和内涵,尤其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精神理念,其都能够为当前开展各项活动融入系统化理念内涵,尤其是茶文化体系所倡导的生态、绿色理念能够为当前设计活动开展融入相应内涵,通过明确的设计定位融入,从而确保整个设计活动能够实现理想效果。茶元素不仅是一种内涵元素,同时也是一种价值理念应用,也是整个价值理念的成熟度。因此在茶元素应用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茶元素理念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提升茶元素的应用效果。尤其是茶元素体系中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当前人们开展各项活动时,所融入的重要内容。室内设计活动不仅是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的有效结合,其同时还是一种系统化的设计活动,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需要融入具体的文化内涵,通过诠释设计理念,从而提升设计风格与品位内涵,从而实现对茶元素理念的全面提升与应用。
4现代中式室内设计对茶元素的传承思路
事实上,在茶文化机制构建过程中,将具体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从而推动了整个茶文化体系的传承与发展,而在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与其相关的元素内容。随着当前整个设计活动开展不断成熟,如今优化室内设计思路,融入完善的现代中式理念,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在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用好茶元素,不仅仅是将茶元素堆积到整个设计体系中,而是丰富设计理念,准确把控设计定位,从根本上实现对茶元素的应用,通过展现和诠释绿色、生态的茶元素理念,从而满足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各项要求。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元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诸多与茶相关的物质元素和文化内涵,茶元素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关键,同时更是当前设计活动开展时所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应用茶元素时,想要实现理想的传承应用效果,就需要在对该元素内涵形成全面认知的基础上,完善室内设计需求的具体融入,从而优化设计效果,完善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在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茶元素的最佳应用效果,要充分注重创新整个设计理念,通过细化设计活动开展机制,从而引导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与茶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茶元素是一种生态理念、绿色理念和文化内涵的全面融入,应用好茶元素,能够在丰富室内设计元素的基础上,提升室内设计活动品质,优化具体的设计内涵,进而实现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当然在现代中式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应用好茶元素,需要理性分析,不能盲目将茶元素嫁接到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设计内涵的实质性融入。确保茶元素的整体应用符合室内设计的定位和相关要求。
5结语
随着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不断成熟,丰富设计理念,融入文化内涵已经成为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重要要求。而想要提升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水平,就必须探究合适的元素内涵融入其中,通过创新设计水平,优化设计理念,从而实现室内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茶元素融入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不仅是设计理念丰富的过程,更是融入文化内涵的过程,因此,用好茶元素,将为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翠竹.现代中式室内设计对传统色彩文化的传承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105-107.
篇6
目前,室内设计行业门槛较低,鱼龙混杂,一些人因为利益的驱使进入了这个行业,但没有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设计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三、室内设计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改革
从业人员的教育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第一,传统师徒式;第二,机构培训式;第三,自学成才式;第四,高职技术技能实践学习式;第五,系统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式。因此,高职高专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只有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转变:第一,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教育;第二,推广培训式继续教育模式;第三,强化技能实操训练;第四,打通一部分学生专升本的上升通道。
四、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
在专业课程改革方面,可以增设室内设计市场营销类课程,而美术基础课应该分出两大部分:第一,传统意义上的美术训练;第二,设计意义上的美术训练。前者主要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后者主要培养创意思维,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既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要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提高职业认同教育。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在软件学习方面,要达到四个要求:第一,通俗一点;第二,实用一点;第三,步骤清晰一点;第四,以赛促学。在材料学习方面,要紧贴当下,不能滞后于市场,学一些市场已经淘汰的材料。在施工工艺学习方面,要情境化、现场化、实操化、规范化。教师可以尝试用“倒叙”的方法教学,即先让学生学市场营销、施工工艺,再学材料、软件,最后学美术基础和设计基础。配套的改革应该有学习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等。
五、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要改革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对知识体系了如指掌,驾驭重难点轻松自如,实践教学游刃有余。其次,随着单招学生的招收,备课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单招的学生往往在初、高中,有的甚至在小学就体现出对应试教育模式的抵触和不适应。如果到了大专还是按固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再次,教师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实践项目和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辅导学生实习、实践要规范化,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最后,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有所提高。辅导员从微观上关心、教育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班主任从宏观上把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个着眼于行为习惯的养成,由外而内;一个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前行动力,由内而外。
六、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对学生的要求
对于学生本人而言,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真正的内因,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要善于从海量的知识中搜寻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在线学习课程,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索式的学习,从个人分散式学习向群体合作式学习转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只有学会创新,才能适应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这就要求学生要同时具备“大学+理想”“大学+情商”“大学+创新”“大学+学识”。没有梦想的人浑浑噩噩,没有精气神,很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大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追求,升起心中的太阳,传播正能量。
篇7
1中国元素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1.1室内设计的中国元素特点。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这与中国元素庄重、沉稳、典雅的品质有着必然的联系,并且我国的地方性建筑常以两层建筑为基础,在室内设计中采用木质结构更显成熟和稳重。中式建筑设计多以中轴进行建筑物的区分,并结合四平八稳的基础设计把建筑进行分列,反应出中国社会的伦理观念。在室内设计中以木雕、木家具、木门、木柜、木床为依托,显示出室内设计风格的典雅与威严。1.2中国元素的表现手法。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家具、饰品、装饰面、主体结构上,装饰色多以黑色和红色为主,意在显示空间的素雅和艳丽。室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饰品的数量与摆放也多以对称的布局为主,主要为了体现饰品与空间的协调性,传统的室内饰品以字画、盆景、屏风、瓷器、书架、门帘、灯饰、茶几等民间艺术装饰为主,设计中追求生活境界和生活品质,并通过特有的风格和形式来反映空间的层次感,如饰品的布局、颜色、大小、质地、形态等方面。另外,室内设计中国元素也采用了一些较为古典的风格进行设计,如采用花鸟鱼虫进行装饰品的设计,这类设计多以小巧灵动的形式出现,意在对环境调节,而古典风格设计中也有一些较为大形的设计,如背景墙设计,多以浮雕、绿植、镂空窗为主,主要是为了创造空间的穿透感和视线距离。
2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主要特征
2.1含蓄性。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是沉稳而含蓄,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设计多元化的今天,室内设计中的含蓄性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室内设计的中国元素与西方设计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西方设计突出表现个性化,在设计中以不对称、强烈对比、色彩的反差为设计方向,而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表现为沉稳、平静、安祥,这种设计突出了生活空间的舒适性。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不会使室内的感觉过于平淡,而是使人处于一种祥和的状态,这是我国文化劳动者的心血结晶,同时也是中华艺术文化的重要体现。2.2民族性。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历史文明,其在文化、艺术、思想上也具有民族性,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就秉承了这一特质,因此在室内设计上中国元素体现的更具备民族性。从室内设计中国元素的应用来看,以民族性为特质的美学构图相对广泛,并且从价值体系来看,民族性的继承作用也较为突显,室内设计中创新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只要认识、理解、应用了中国元素的民族性,就能很好的实现传统美。2.3理想性。中国元素的体现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中国元素在设计中体现出的内涵和特质更具备理想性这一特征。理想性主要表达人的一种愿景,这种思想情感的抒发和寄托用在室内设计上,使人容易感受到事物与人之间的联系,尽而拉近了人与室内环境的距离,同时也使人感受到环境带来的情感变化,中国元素通过事物来增加人与环境的联系,借用元素事物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这也是中国元素独具设计魅力的所在。
3我国室内设计中国元素的应用策略
3.1以形抒意。以形抒意是室内设计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其充分的利用中国元素对装饰图案加以雕琢,如:图样、纹理、材质、形态等,通过图案题材的表现,来抒发吉祥、富足、平和、坦然的情感境界,或者说图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其图案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家训、季节、门神、财富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这种中国元素的应用也较多,设计者往往都是通过图案或室内陈设来表现这种寓意,从而让居住者或来访者有一种精神上的认识,满足设计功能的基础上,增进人思维上的思考,能够较为突出的体现传统文化的特质。3.2色彩的表达。现代室内设计中,中国元素风格的色彩表达较为多样,这对传统的中国风格提出了挑战。传统中国元素的色彩以黑、棕、红、青为主,装饰品多以这些颜色为基础,整体变化不多,主色较为突出,显示出历史的沉淀感和怀旧风格。而新的中国元素风格更为突出表现装饰色的舒适感,常以木纹色、暗红色、乳白色为主要基调,整体和谐雅观并与装饰画、壁灯、屏风等装饰物相互衬托,起到了明亮饱和,动静相宜、素鲜相适的整体感,加之中国元素文化的导入,更显色调配和的高端。在中国元素设计中,设计师必须要有深厚的色调理论和中国文化知识的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设计中的游刃有余,使色彩调和满足人们的情调或心理需求。3.3自然景观。室内设计时中国元素也更多以自然景观来表现,因此设计师在安排景观布局时一定要做好规划,让相对沉稳的中式布局显得具有灵动和生机。设计时可利用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心态来进行设计,如:绿植、鱼缸、盆栽、瀑布等,强调人们生活环境中自然元素的回归,强调自然美带来了心情变化,这是中式元素在室内设计中最为和谐的体现。3.4注重陈设。中国元素的陈设也非常重要,在装饰物中陈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设计的整体效果和层次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要注重陈设的典雅,以中国元素为风格的陈设可以更突出装饰效果,陈设可选择:柜、桌、椅、屏风、床、门等,强化陈设的中国风,这可以更好的为装饰起到点缀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深层体现。
参考文献
[1]胡伟坚.探寻中式意境之美———胡伟坚访谈录[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7(3):136.
篇8
作者:张学彬 孙光瑞 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室内设计批评大多数还处于表面层次的批评:一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当然尽量理解原意是最起码的要求,以描述、诠释为批评的目的。而有价值的严肃性批评不多,此类型的批评涉及到价值观的层面,探讨批评对象的社会性与哲学性思考。以判断、判别为主要目的,不是以错与对,黑与白为结果,而是过程与价值的反思。[4]当代室内设计批评者大多有感而发,随意性大,缺乏理论深度与哲学高度,基本上处于专业人员与媒体评论员的直观感受和客观描述阶段,还停留在功能与美学表象层面。十分缺乏室内设计思想价值方面的内在评价。要让室内设计批评发挥推动学科实质性发展的作用,就需要批评者根据批评对象,掌握和运用客观真实可行的批评论证方法,以增加批评的全面性和深度。
采用室内设计批评的方法,将室内设计思想、作品与设计批评理论融为一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生活和经验的认识和总结中,形成了特定的室内设计现象或设计作品,它们是室内设计批评的“第一文本”,人们通过室内设计批评活动,形成了对室内设计的全面认识,转变成为室内设计批评的“第二文本”。这些文本对室内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告诉室内设计师或公众对室内的认识、设计、欣赏和使用,起到丰富并延伸室内设计作品、设计师及其价值的作用,赋予室内作品以开放性以及附加的价值。探索性的从个人室内设计作品和个人思想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这就是一种对室内设计进行批评的过程,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活动。通过考察室内设计师或是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室内设计作品的实用性、舒适度以及人体工程学尺度,研究其设计的创作过程,分析其设计中所蕴含的设计符号、结构工艺、材料及设计思想来源,揭示室内设计思想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用以预测并构建未来设计的前进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批评理论体系全面而深入地对室内设计批评理论进行研究并合理运用其指导室内设计实践,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批评理论体系。从宏观上看,对室内的认识实质上是对社会的认识。通过室内设计师的产品以及所表达的思想,能较充分的反映社会现象中的政治、经济、艺术、技术、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要素。同时,人们对于设计作品的认同度,并设计师本人设计思想的关注,都将影响到整个业内人士及消费群体对设计师思想的认识。就像建筑理论一样,室内设计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设计形式,也拥有着自身的设计批评理论体系。对于国外室内设计师的理论研究已经十分的系统化了,并且远超过了国内的研究进程。所以,对于国内的室内设计现状来说,主观和客观条件是同样重要的。没有室内设计师的禀赋与才华不行,缺少理论研究和对设计师思想的理解和支持亦不行。中国的室内设计师并不缺少聪明才智,而且如今有着较为宽松的设计环境,缺少的是室内设计师对专业的职责和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是坚持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思想和批评理论进行研究的创造性活动。因此,结合室内批评学的相关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个人设计作品的认识,对室内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室内设计思想的剖析等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探究,以此来建立一种较为新颖的室内设计批评方法论研究方式。能够为国内对室内设计师的研究建立起一种评价模式,更好的与国际室内设计师的设计思想与理论分析接轨,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理论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完善和加强室内设计批评理论体系,是中国室内设计事业百花齐放和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
目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设计领域,已经开始倡导设计批评,并在设计实践中得到重视和大量运用。室内设计批评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实践也势在必行。因此,应提升对室内设计作品、一系列设计作品或是与建筑整体的某种价值和意义作出适当的评价和判断研究。而对于中国,当代的室内设计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因而建立室内设计批评的理论是必要的工作之一。室内设计批评就是一种对室内设计进行批评的过程,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从室内设计师的作品和成长经历入手,深入研究和学习,来找到关键点所在,为现阶段国内室内设计师的创作提供思想和理论依据。
篇9
一、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
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是完全用一个颜色来描绘客观形象特性或艺术家心中理想化的形象的最初的绘画形式。是光与影的使用,以光和阴影来创建对象,特别注重准确的造型能力。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学科,涉及到设计模型、函数模型和建筑业。培养造型能力就包括素描造型、色彩造型、工程制图、电脑效果图等。而素描造型又是诸多造型的基础造型,素描造型的训练也是诸多造型训练的基础。在素描造型训练中我们应该把空间形态思维、空间造型思维、空间形态的表现、空间形态的创造融入到素描教学中。
二、室内设计素描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每个职业需求的人员都应具备从事专业的良好的职业意识。从事音乐艺术要求音乐家有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从事体育运动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速度感等基本素质。高职高专设计素描课程的训练目的也就是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掌握由再现到主动表现的重要手段。
(一)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徐悲鸿精辟地指出:“艺术的起点,第一个在所有精密观测对象,这是第一。”然而现实状况是艺考持续升温,大多数速成考生流入到高职高专设计专业中。这些学生往往在入学前两三个月进行绘画基础训练,缺乏一定的造型能力更别说创新意识。有一些新生连基本造型能力都没有解决。在素描教学中,如果单纯地将学生关在狭小的空间内,茫然地进行相对固定的光源、角度的写生,来表现相对稳定的物象关系,其理解活动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室内设计素描教学优先考虑学生,它可以使学生用具体而有效的方法来分析客观事物,观察和表征。例如:素描草图不是绝对类似于一个对象,而是进行了元素分析,对自然进行观察,保持和加强其形象特征的部分,削弱或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分析物体形态内在结构关系与构成规律。
(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设计师需要具备空间形态和造型能力,以及概念设计预期的有用的图像映射能力。通过室内设计素描训练,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角度来看,比例、结构、明暗的方法,线性能对象技术,在三维空间的概念,学习形式的内部结构分析,表达室内空间形态和空间协会。理解和掌握对象的形状、结构、原则和尺度空间的角度来看,以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包括:准确、深入的表征技术,形式、结构、空间和具象空间形式、意象、抽象表现技巧。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学家普罗维登斯在古希腊时说:“头脑不是一个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炬。”在室内设计素描课程中,从技术和审美上要求做到多元化和个性化工具可以自由选择、表现方法可因人而定、表达形式凭个人喜好均可尝试。满足需要设计的思维方式和造型,不仅能使学生在素描造型上获得严谨、标准化的培训,还因为这种思维和想法包括时间和空间、思维等宏观和微观因素,从而大大拓宽了空间形状的表达,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创造性的形状造型理念培训,使学生从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创建可操作的规则,提高创新能力。
三、室内设计素描的核心要素
(一)室内设计素描与室内设计专业
就室内设计素描几周的课程而言,宜减少使用绘画写生常用的水果类、蔬菜类静物。室内设计意识、专业造型技能、专业创造思维难以在这些静物形态素描中得到训练。应创造性地驾驭现代视觉表现元素。
(二)专业知识题材的表现
室内视觉素描课程描绘的题材应全面靠近空间元素,学生在素描训练中应以几何形态家具设施写生、几何形态公共设施写生、小空间写生等训练,密切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联系。
(三)多元化组织的训练
多样性可丰富地训练学生的表现方法、手段和设计词汇,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最终实现“通过草图、空间结构设计”。
(四)“图”和“画”
室内设计素描教学作为设计的基础课程,就只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强调“图”面设计技术形式,达到素描为设计表现服务而淡化素描“画”面纯审美观赏效果,以突出室内设计专业素描的特色。
以上是对室内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教学的一点初探,希望能实现把室内设计素描课程发展为完全专业化与高效率培养高素质室内设计人才基础素质教育。
篇10
1.1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主要构成
目前,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类课程主要由基础类课程、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综合实训类课程构成。基础类课程包括造型、色彩基础、透视学基础、手绘方案表现、设计史论装饰工程制图与识图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美感,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将此类课程作为职业技能基础课,放置在一年级开设;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包括家具与陈设设计、居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及计算机软件等,主要让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室内设计风格流派,掌握空间划分和界面设计方法,室内声光色的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应岗位要求;综合实训类课程由居室空间设计实训、公共空间设计实训、室内设计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构成,主要培养学生室内设计综合运用能力,为步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1.2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2.1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目的性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一直以“目的性”教学为主,将学生将设计方案做得满足课程作业要求作为教学目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遵循固定的程序来进行,看似教师和学生都在认真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实往往忽略了学生把想象变为现实的设计能力的训练过程。部分学生虽然能在课堂上完成一个出色的设计方案作业,但是到了实际工作时却无从下手,与平时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目的性有较大的关系。
1.2.2课程教学缺乏联系与整合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复;由于不同的课程由不同的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课程和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够好,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时,往往忽视了课程前导与后续的关系。
1.2.3考核方式实用性不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模式为课程综合作品考核,通过设定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权重,综合确定课程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体现了学生平时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过程性考核,但任课教师主观性太强,评分标准得不到保证,课程成绩往往不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真实水平,仅仅体现了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该课程的依据,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习僵化,使学生学习成为应试学习。多年来,许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找工作四处碰壁,和高职院校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2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2.1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室内设计是一项紧跟时代潮流,凸现艺术美学和技术工艺,强调实践应用,兼容多项边缘学科,以满足现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的的实用主义设计门类,有其特有的学科特性。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上述弊端,教学效果不理想。近些年来,笔者通过走访行业企业,与毕业生座谈等方式,进行市场需求调研,结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室内设计类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实践和研究,进过专业教研室组织多次论证,明确了“培养室内设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2“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真实项目,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进行主动探索和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设计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信息获取、技能掌握、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通过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与企业评分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工作态度、项目进度、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判,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真实水平。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室内设计专业由最初的两门课程实施项目化课改到面向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和综合实训类课程全面展开,促进了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步建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增设实践性教学、参观实习等方面的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装饰设计公司、考察规划博物馆、观摩设计展览和美术创作活动,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践中完成,通过定期举办讲座,使学生获得许多学校课堂学不到的实践知识,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当前现代化的人居环境设计给室内设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也促使设计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是培养行业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场所,室内设计专业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必须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研究,逐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昊.环境艺术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篇11
1 室内节能设计的现状
节能技术在室内设计运用已久,但远远还没到成熟的地步[2],据笔者分析,认为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室内设计人员对节能设计的认识不足
室内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全面考虑室内的空间尺度与整体布局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室内的照明、采光以及通风等各方面的因素,并将节能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建筑能耗。然而,一般情况下,室内设计人员由于过于注重环境的舒适度而过多地采用照明、通讯设备,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1.2 室内装饰过度
在当前的室内设计过程中,往往由于过度地进行室内装饰、不合理地设计空间尺寸、过分地注重室内界面、高要求地制定装饰标准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装饰材料与设施装置的严重浪费。从整体上来看,室内设计中普遍存在着高能耗、低水准的设计效果。因此,室内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应当根据室内的空间尺寸,严格地限制装饰材料的用量以及合理控制装饰效果的标准。
1.3 缺乏节能设计的意识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及其舒适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至于室内设计过程中装配了众多高能耗设备,例如空调设备、取暖设备、照明设备等。此外,室内的环保标准得不到设计人员以及用户的重视,频频出现构造不合理、选材不恰当、构件规格不规范与接缝密闭性不好等不良现象[3],这不仅无法响应社会的环保理念,而且还造成了建筑能源的过度消耗。
2 室内节能设计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45%,并且这个比重随着社会城市化水平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加大。在我国,室内节能的水平不高并且节能效果也不理想,能够达到节能标准的建筑只有5%左右[4]。首先,从某种意思上来讲,室内设计和建筑节能两者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相互关系,创造一个舒适、美好而又环保、节能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社会不断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其次,室内节能设计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再次,室内节能设计还具有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
3 节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节能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节能、环保不仅顺应了自然界的生存规律,而且还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节能技术的效地运用关系着整个室内设计行业的前进步伐。
3.1 “绿色照明”节能技术
绿色照明的理念源自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随着环保引起各国社会的广泛重视以后被全面推广及施行。现今,在我国的室内设计中,逐渐要求设计人员遵循“绿色照明”理念,注重节能、环保,并将室内舒适、美观设计与节能设计相结合,促进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自然光不仅让人感觉舒适,并且经济、可靠,因此室内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当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线。另外,还应当尽快能地选用低能耗的照明装置,比如,选用高效节能照明灯来取代白炽灯,制订节能照明灯的补贴政策等。
3.2 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属于一种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来进行供水及取暖。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当下使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太阳能利用装置,其具有经济、安全可靠以及使用寿命较长等特点。我国是太阳能热水器的供应大国,近些年来,太阳能热水器的供应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因此,应当不断地发展、完善太阳能的利用技术,以充分发挥其在室内节能设计的重要作用。另外,太阳能热水辐射取暖系统也是一种经济、环保的太阳能利用新技术。
3.3 能量回收利用技术
双向集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能量回收利用技术,其技术核心在于自主研发的独特热能交换器。此项节能技术就是将使用过(洗碗、洗漱、沐浴等)的废弃热水中的热量重新回收到热能交换器内,当需加热的冷水经过热能交换器时,回收的热量将会传到冷水中对其进行加热,起到有效地节约能耗的重要作用。据统计,能量回收利用技术的运用,能够节约一半以上的卫浴装置的能耗。
3.4 窗户节能设计
窗户的节能设计在整个建筑室内节能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室内取暖装置的能耗量是相对较高的,比部分发达国家高出几十倍。这是由于我国室内设计中的玻璃窗户基本无法起到节能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室内窗户设计的过程中,第一,应当先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窗户的尺寸与位置,切勿随意开窗,造成材料的浪费的同时还不具有节能效果;第二,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来慎选玻璃的种类与功效;第三,以多层玻璃取代单片玻璃,从而确保玻璃的保温效果以及隔热功效。
4 结语
节能、环保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也是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室内节能设计的优劣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节能方案的落实。通过将节能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室内设计过程中,转变传统的高能耗生活方式,大力推广低能耗的室内节能设计理念,从而实现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萍.室内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技术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78.
[2]聂洪亮,龚七一.室内设计中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1,(10):1-2.
[3]肖勇.建筑节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3,(3):22-23.
[4]周凯忠.室内设计中建筑节能技术分析[J].硅谷,2013,(1):19,50.
作者简介:吴昆,高级工程师,从事绿色室内设计教学,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
篇12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1
1 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主要构成
目前,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类课程主要由基础类课程、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综合实训类课程构成。基础类课程包括造型、色彩基础、透视学基础、手绘方案表现、设计史论装饰工程制图与识图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美感,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将此类课程作为职业技能基础课,放置在一年级开设;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包括家具与陈设设计、居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及计算机软件等,主要让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室内设计风格流派,掌握空间划分和界面设计方法,室内声光色的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应岗位要求;综合实训类课程由居室空间设计实训、公共空间设计实训、室内设计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构成,主要培养学生室内设计综合运用能力,为步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1.2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2.1 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目的性
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一直以“目的性”教学为主,将学生将设计方案做得满足课程作业要求作为教学目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遵循固定的程序来进行,看似教师和学生都在认真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实往往忽略了学生把想象变为现实的设计能力的训练过程。部分学生虽然能在课堂上完成一个出色的设计方案作业,但是到了实际工作时却无从下手,与平时课程教学过于强调目的性有较大的关系。
1.2.2 课程教学缺乏联系与整合
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复;由于不同的课程由不同的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课程和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够好,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时,往往忽视了课程前导与后续的关系。
1.2.3 考核方式实用性不强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模式为课程综合作品考核,通过设定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权重,综合确定课程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体现了学生平时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过程性考核,但任课教师主观性太强,评分标准得不到保证,课程成绩往往不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真实水平,仅仅体现了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该课程的依据,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习僵化,使学生学习成为应试学习。多年来,许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找工作四处碰壁,和高职院校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2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W改革思路与方法
2.1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室内设计是一项紧跟时代潮流,凸现艺术美学和技术工艺,强调实践应用,兼容多项边缘学科,以满足现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的的实用主义设计门类,有其特有的学科特性。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上述弊端,教学效果不理想。近些年来,笔者通过走访行业企业,与毕业生座谈等方式,进行市场需求调研,结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室内设计类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实践和研究,进过专业教研室组织多次论证,明确了“培养室内设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2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真实项目,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进行主动探索和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设计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信息获取、技能掌握、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通过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与企业评分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工作态度、项目进度、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判,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真实水平。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室内设计专业由最初的两门课程实施项目化课改到面向设计方案与表现类课程和综合实训类课程全面展开,促进了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步建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增设实践性教学、参观实习等方面的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装饰设计公司、考察规划博物馆、观摩设计展览和美术创作活动,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践中完成,通过定期举办讲座,使学生获得许多学校课堂学不到的实践知识,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 语
当前现代化的人居环境设计给室内设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也促使设计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是培养行业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场所,室内设计专业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必须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研究,逐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篇13
一、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制定
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的过程中,应当围绕专业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遵循“学生发展为根本,企业需求为主导”的原则,对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根据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室内设计师岗位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制定,促使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得到充分培养,加强对专业学生工作心态、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执行能力的培养,并努力提高专业学生继续学习的意识以及创新创业意识,为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提供重要保障。同时,还应当鼓励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考取室内设计职业资格证书、助理室内设计师资格证等,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理论课程教学
(一)公共基础素质类课程教学的开展。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公共基础素质类课程教学,有利于对学生职业沟通交际、设计说明撰写讲解、信息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促使学生的职业沟通交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写作方面的教学训练能够促使学生设计说明撰写讲解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学生在参与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会将学习过程转变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形成的过程。又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其法律意识得到一定提高。再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其信息处理能力会得到充分培养,为其发展成为有道德、有素质、有理想、有文化的现代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专业类课程教学的开展。在专业认知与设计引导、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普及行业企业文化、相关管理制度等知识,促使学生对行业制度、流程、规范的理解能力和解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将行业企业工作流程与标准、信息处理、行业考核标准、解决实际问题、沟通组织合作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室内设计岗位群专业技能相关课程教学中。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还可以适当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应用到专业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分组合作等促使学生完成大小不一的学习任务,并在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后,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所完成的作品,并给出综合评价,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培养其团结协作的能力,明确团队在完成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为其今后能够快速融入团体提供重要前提。
(三)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开展。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运用,在校内外建立实践培训基地,对室内设计学生实施住宅空间设计实践培训、店面空间设计实践培训、餐饮空间设计实践培训、毕业设计综合技能实践培训等,并在各类实践培训中加强对学生职业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职业道德修养、吃苦敬业精神、创新能力与意识、继续学习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到团队协作中。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领悟能力的培养,使其与领导、同事相处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四)拓展类课程教学的开展。在拓展类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校设置富有地域特色、办学特色的课程。在拓展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将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教学中,如环境心理学课程、企业形象设计课程、历史文化民俗学相关课程等,使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社交礼仪、心理知识、文化习俗知识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实践活动教学
(一)专业类技能大赛活动。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类技能大赛种类较为丰富,学生通过参与专业类技能大赛活动能够形成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沟通合作能力、任务执行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例如,由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建筑设计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建筑艺术青年设计师大赛,或是由中国建筑学会设计分会组织的新人杯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大赛等。通过参与这些大赛,学生的职业意识、沟通素质、道德品质等会得到充分培养,其心理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也能够获得一定提升,为其岗位适应力、岗位自信心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户外素质拓展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除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外,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将户外活动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基于体能训练、智能活动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团队情感。同时,学生参与户外集体活动还能够锻炼其沟通组织能力、领导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竞争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通过体验、感悟、交流、合作、分析、思考,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有效弥补自身不足和盲点,为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创造有利前提。
(三)校内外社团活动。校内外社团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适应企业需求的重要前提。学生通过校内外社团活动能够从多路径获得职业信息,从而对行业发展形势、职业就业形势等形成充分了解,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先决条件。
(四)定岗就业与创业活动。校企合作模式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定岗实习、定岗就业的机会,为学生与企业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通过参与定岗实习、定岗就业创业活动,学生逐渐向职业化、社会化发展,有效培养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综上所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各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加强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是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简单叠加,而是在学生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较强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将知识运用、迁移、类化整合后形成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综合考虑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求,从而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对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丽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244
[2]郭文斌.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5(4):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