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篮球市场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职业篮球的概念
职业篮球是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体育文化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呈现更加紧密联系的社会背景下繁荣起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对市场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职业篮球作为运动员的一种谋生手段,通过满足人们体育文化产品的消费欲望,从而获得优厚报酬的一种竞技运动,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1.2职业篮球市场的特征
首先,职业篮球市场作为市场细分的一种,具有市场的一般性特征。第一,职业篮球市场是体育文化及相关产品交换的必要场所。因此,体育运动中的竞赛场所、俱乐部等也可以视作篮球市场。第二,在职业篮球市场上存在一定的供求关系,即人们需求催生了职业篮球市场,同时职业篮球市场的产生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三,商品流通是市场的重要表现,因此,在职业篮球市场上也存在商品的流通,是体育市场的一部分,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因此,作为市场的一部分,职业篮球市场必须依法从事经营活动,从而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2.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2.1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发展
1995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体育文化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篮球职业化的改革也开始于这个时期。首先是我国职业篮球品牌的建设与推广,如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起来,12支球队参赛,并最终成为中国最高等级的篮球联赛。其次是对职业篮球文化进行了推广,促进了我国职业篮球文化的繁荣,如在高校中开展职业篮球赛等。最后,对职业篮球市场的管理体制也相继进行了改革,即原国家体委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促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繁荣,对原有体制进行了改变,成立了中国篮球管理中心,从而为以后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运行条件。
2.2中国篮球管理中心同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关系
在职能上,中国篮球管理中心作为中国篮球市场的管理协调部门,其职能内容始终围绕着职业篮球进行,保证与职业篮球相关的运动队、竞赛部门等的管理有序进行,维护市场秩序,而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活动必须在篮球管理中心的监管下合理进行。中国篮球管理中心下五个中层机构和国家队,共同促进职业篮球的发展。在经营上,职业篮球俱乐部产权独立,拥有自主经营权,因此与中国篮球管理中心并不存在直接的隶属关系和产权上的联系。在社会效益上,俱乐部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是其经营的最终目标,促进职业篮球的发展只是其为了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中国篮球管理中心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其必须围绕国家、人民的利益进行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从而指导各项篮球竞技活动的良好有序进行,提升我国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因此,二者即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2.3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现行体制
为了促进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竞技水平,中国篮球管理中心依法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为职业篮球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另外,逐渐完善竞赛体制机制,建立起科学化、合理化的职业篮球市场运行系统。一方面保证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在我国职业篮球市场中,决策权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出资状况。在中国篮球管理中心提出初步方案之后,各俱乐部重要出资人对方案进行讨论,而最终决策权仍然保留在篮球管理中心手中。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为职业篮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政策环境,在该背景下我国职业篮球市场上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保证市场有序进行的政策法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繁荣。对违规处罚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从而维护了运动员和俱乐部的合法权益。
3.我国职业篮球市场存在的问题
3.1职业篮球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
3.1.1决策权归属不明确。在当今职业篮球市场上,由于产权界定模糊的原因,使得在进行决策时,一般均由篮管中心提出初步方案,然后各篮球俱乐部高层人员对方案进行探讨,但是在该环节,俱乐部并无权行使决策权,最终的决策权仍然由篮管中心负责。这就使得决策过程无法照顾出资人,即俱乐部的利益,更多的是偏向决策者,即政府部门的利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矛盾,俱乐部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政府对职业篮球市场的发展控制过度,市场的作用无法体现。
3.1.2动力刺激体制不健全。由于市场决策权仍旧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使得俱乐部的效益无法充分实现最大化,利益未得到满足,于是企业活动积极性降低,阻碍了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积极有序运营,市场活力不足。在球队、球员、教练等的绩效考察方面,我国职业篮球市场上一直采取升降级制度,这种制度对绩效考察的内容单一,使得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成为球队、球员等的主要目标,并且为了达到该目标甚至出现了违规操作现象,如假球、黑哨等,扰乱了我国职业篮球的市场秩序,阻碍了我国其健康有序发展。
3.2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经营方式简单,分配制度单一
3.2.1经营方式简单。我国职业篮球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因此缺乏充足的经营管理经验。不仅如此,在我国职业篮球市场发展早期,由于资金不足,周转能力了有效,大大限制了其前进的步伐。因此,在早期,我国职业篮球联赛并不能做到充分开发市场,仅仅从事简单的经营,如将CBA一次性卖断给国际管理集团。随着近几年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不断发展,经营方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由于对国际管理集团依赖程度高,仍然无法做到独立自主,依旧限制了其发展潜力。
3.2.2分配制度单一。在我国,由于受到产权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俱乐部的经济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且在电视转播所得这一块经济效益不明显,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篮球产业化的发展,使得大多数俱乐部难以健康发展,甚至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难以为继,市场出现较大问题。
3.3职业篮球市场经营管理不到位
3.3.1人才匮乏。在我国职业篮球兴起较晚,人们对职业篮球市场管理理念的认同程度还达不到一定要求,这就使得在职业篮球经营过程中管理人才大量稀缺,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这就使得在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发展严重受限。不仅如此,由于我国职业篮球发展年限短,大多数经营管理人员并不具备充足的技能和管理经验。
3.3.2竞技水平低。职业篮球的重要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而由于我国职业篮球竞技水平差,使得观赏性大打折扣。
3.3.3赛制不合理。在我国职业篮球市场上一直采用的是升降级赛制,使得比赛赛绩成为唯一衡量标准,可以使国家利益得到最大满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赛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3.4我国职业篮球营销机制不完善
3.4.1定价不合理。职业篮球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然而目前在我国职业篮球市场上,俱乐部为了片面追求门票收益,而忽略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对社会普遍消费能力认识不足,这就使得在定价过程中难以满足大众需求,减少了部分潜在消费者。
3.4.2销售渠道单一。目前,我国职业篮球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仅仅针对大多数篮球爱好者,未能充分开发市场潜力。
3.4.3宣传力度不足。在宣传包装上,我国职业篮球市场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4.对策
4.1完善运行机制。
4.1.1保障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职业篮球市场的决策过程中应该兼顾市场经营主体、篮管中心及其他参与者的利益,完善决策监督机制,保证决策的民主与科学。
4.1.2调整动力刺激体制。下放中国篮球管理中心的权力,扩大俱乐部的营业空间和范围,保证各方利益。同时调整原来单一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刺激俱乐部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保证运动员的合理利益,促进裁判的公正公平,从而推动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竞技水平。
4.1.3提升市场创新能力。开放球员选择平台,保证球员竞技水平的有效提升,推动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对篮球衍生产品的研发,扩大收入来源,提升。职业篮球的经济性和观赏性。
4.2丰富经营方式,改善分配制度
4.2.1促进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在美国,NBA职业篮球经营渠道多种多样,涵盖各种途径,如电视、现场比赛、衍生品经营、广告等,扩大了其收入来源,提升了NBA整体实力。我们应该吸取NBA的优秀经验,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保证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收入来源。
4.2.2优化分配制度。NBA的分配制度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保证了俱乐部的合法利益。如将篮球联赛的门票等收入划归俱乐部所有,从而充分保证了俱乐部的效益最大化,提升了俱乐部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职业篮球市场的长久繁荣。不仅如此,对于广告、赞助等费用也进行了合理分配,保证了每一个俱乐部收益。因此,我国职业篮球市场应该革新原有的僵化分配体制,促进分配的合理化和公平性。
4.3提升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经营管理能力
4.3.1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是保证我国职业篮球市场长盛不衰、永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必须加强职业篮球市场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政企校”三者的有效结合,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保证职业篮球市场上人才的持续供应。
4.3.2提升竞技水平。通过严格球员筛选体制,保证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竞技水平。
4.3.3修改赛制规则。升降级赛制使得俱乐部始终着眼于比赛成绩上,而忽略了对俱乐部的长期经营管理,同时也为假球、黑哨的出现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应该与时俱进,修改赛制规则,使球员更多关注自身竞技水平的提升,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
4.4改善营销机制
4.4.1调整定价策略。应该具体分析不同人群的不同消费需求,形成多元化的定价方案,保证各类人群都能加入到职业篮球消费活动中,挖掘潜在消费者。
4.4.2广开销售渠道。扩大门票代售网点,保证门票等职业篮球消费品消费的便捷性。同时扩大广告市场,提升广告收入。最后可通过设置家庭票、情侣票等方式,扩大消费者人群。
4.4.3加强宣传力度。除了传统的电视、电脑、广播、报纸等宣传平台,还应该充分利用当今最流行的宣传手段,借助微信、微博等扩大职业篮球市场知名度,保证比赛信息的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王盛.现代企业制度在职业男篮俱乐部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6,15(3):182.
[2]张宏要.我国职业篮球市场观众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75—80.
[3]秦军平.NBA选秀制度[D].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8—13.
[4]陈淄博.我国篮球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学院学报,2008,19(11):132.
篇2
篮球竞赛表演业作为篮球产业的主体产业,它的发展一方面会使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提升,并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如,电视转播权、广告冠名权、俱乐部标志的特许使用权等;另外一方面,篮球竞赛表演业的优先发展还会带动健身娱乐业、篮球信息服务业、篮球经纪业、篮球用品制造和销售业的发展。
回顾CBA职业联赛的发展,由于赛制的改变(主客场、跨年度、南北分区)、比赛场次的增加、外援的引进,使得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联赛的包装和商业化运作,吸引了社会和众多篮球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有效的扩大了篮球运动的影响,形成了相当规模、相当稳定的观众和球迷群体,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商机。目前,我国篮球人口有两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19%,因此,篮球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当务之急就是该如何定位篮球竞赛表演业和有效发展篮球竞赛表演业市场,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建立庞大的市场。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内涵及特点
经济学研究认为,市场是商品使用价值让渡和价值实现的二重化过程中,在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物质利益交换关系的总和。篮球竞赛表演市场,是指为满足人们观赏需求而举办各类篮球竞赛和表演活动所形成的市场。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含义包括3个方面:(1)狭义的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它是指高水平篮球竞赛和表演的场所。这类场所一般是大型标准的体育馆。(2)广义的篮球竞赛表演市场。是指实现高水平篮球竞赛和表演这类劳务产品相互转让的交互关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产品交换的相互群体,以及交换中的供求之间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3)市场营销学意义上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那些对高水平篮球竞赛和表演有需求和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所构成的总和,即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动机。
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具有的特点是:市场供给主体主要是篮球职业竞技俱乐部,需求主体大多是篮球运动的爱好者和俱乐部队的支持者。市场客体是篮球表演服务,除了具有服务的一般特点,诸如无形性、无储蓄性和质量不稳定性外,还具有竞赛表演服务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最终产品即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广泛的社会关注性;产品的载体即运动员也具有市场价值,产品质量随载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而变化;最终产品可衍生新的市场需求等。这些都是竞赛表演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我国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篮球竞赛表演市场形成的时间较短,加之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市场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行政部门控制着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供给主体
我国篮球竞赛表演业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由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职业俱乐部(或省市队)――职业运动员(或专业队运动员)的管理层次,控制者市场供给主体。
篮管中心对职业篮球联赛的管理和市场的经营开发方面,实际是把职业篮球俱乐部作为资本来经营开发职业篮球市场的,但是,职业篮球俱乐部一般都隶属于企业,与篮管中心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和产权关系,但篮管中心还是依靠其行政权利和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沿革下来的“权威”对参赛的各个职业篮球俱乐部进行指令性管理。这种体制的隶属关系,实际上既不具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约束力,也不具备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律约束力。实际具体的决策过程也一般是由篮管中心先提出方案,再召集各俱乐部老板就方案的内容进行讨论,然后由篮管中心决定,虽然在决策过程中有召集俱乐部方征求意见的程序,但是俱乐部只有发言权并没有表决权。这就造成了整个系统在市场运作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协调,不和谐因素,从而出现了决策者利益和俱乐部相矛盾的现象。
2.产权关系不明晰,运行机制不畅通
体委和企业合办的俱乐部是兼容着两种体制和机制的产物。所有制结构和产权不清晰,缺乏必要的契约和法律基础,既影响了对企业积极性态度的调动,也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产权矛盾。虽然俱乐部在组建初期都有相应的权责协议,但是在履行协议和运作过程中,双方都希望拥有更多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时常会因为所有权不明确而引发权、责矛盾,使双方的利益都难以从法律上得到保障,矛盾一旦激化,企业撤资,俱乐部的经费就没有了保障,就会影响俱乐部的生命力。企业独资型的俱乐部虽然不存在产权关系的矛盾,但是与合办型俱乐部一样,其机构设置不健全,在实际运作中,也没有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营活动少,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还不强。
3.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经营运作不善,不能自负盈亏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的管理层的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仍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不适应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有些俱乐部虽已被推向市场,但是没有形成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和企业意识,没有把俱乐部当作一个现代企业管理,缺乏专业人才,对球市、球迷与俱乐部、运动员的关系还没有摆正;经营概念还比较狭窄,营销意识薄弱,经营成本过高及资本回报率不高现象十分严重;无形资产的开发程度低,开发市场和经营球队的权利、意识不够,俱乐部大多停留在球队冠名、主场经营权等极其狭窄的经营开发项目上,球队的指导思想也往往是注重成绩而不重经营,忽视了建立在俱乐部整体基础上更广泛的无形资产的开发。
4.缺乏和新闻媒介沟通,宣传力度不够
媒体和体育的联姻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体育利用媒体传播了运动价值,媒体凭借体育抓住了五湖四海的观众,体育比赛成了媒体渴求的优质资源,从而体育组织也找到了生存之道,目前几乎所有的国际体育组织都成立了专门的传媒委员会,利用媒体寻求发展资金。体育组织和媒体的关系是资源提供者和精神产品制造商的关系,而我国篮球竞赛表演业和新闻媒体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篮管中心和各职业篮球俱乐部缺乏与新闻媒体的积极沟通,对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新闻媒体对CBA联赛这样的优质资源尚存顾虑,所以宣传不到位。
5.篮球竞赛产品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质量性能是消费者对商品基本功能达到满意或完善程度的要求,“商品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竞赛项目,篮球运动的比赛作为一个产品,通常用一定的技术性能指标来反映商品的质量性能。目前,我国篮球竞赛表演业的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反映在对产品质量各指标的需要上主要有:第一,观众对比赛的精彩程度不认可,还希望追求更多精彩场面。第二,观众对球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存在不满,说明我们应该加强对球员职业道德的教育。第三,充满悬念应该是篮球比赛的魅力所在,而目前国内篮球比赛过程比较平淡,各队之间相差太大,比赛一般都过早的进入垃圾时间,不能吸引观众。第四,教练员的指挥艺术、现场讲解员的讲解等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观众需求。
6.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管理缺乏高层次的立法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经济,篮球市场的发展和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需要竞争,而公正合理的竞争需要法律保护。目前我国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管理缺乏高层次的立法,只有篮管中心和篮协的一些管理办法,实施和监督的效果也很不理想。
三、完善我国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对策
1.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科学定位篮管中心的管理职能
运用市场经济制度管理篮球竞赛表演业市场,以“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方针为原则规范管理行为,这就要求以市场为核心,通过市场进行分工协作,优化资源配置。
篮管中心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场供需平衡及价格情况,制定篮球竞赛表演业发展战略,优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做好市场服务工作。建立相应的决策机制、转会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干部管理,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等。职业篮球俱乐部根据市场信息和国家调控信息来控制生产经营活动。
2.明晰CBA职业篮球联赛的产权,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我国职业篮球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应该代表CBA各家俱乐部的整体利益,管理体制应既能保证篮管中心参与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决策管理,又能得到发展中国篮球必要的经费保证,同时还能保证参与职业篮球市场活动的俱乐部方面得到真正的决策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3.加强对俱乐部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
俱乐部逐步提高俱乐部管理人员的经营素质,锻炼一批懂球、懂经济、会经营的新型管理者和经营篮球竞赛表演产品的专门人才,并设立齐全的部门,如经营开发部、财务部、法律事务部等。同时,拓宽经营渠道,开发新的经营领域。依据市场规律支配、使用、运作自身资产,使人、财、物实现最佳组合,并且除了继续积极开发广告、门票、电视转播等领域之外,还要大力开发其他无形资产,如:俱乐部吉祥物、纪念章、彩旗、帽子等。
4.加强与新闻媒介沟通,加大宣传力度
中国篮协和各俱乐部必须把和新闻媒介的合作问题提升到决定篮球职业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意识到新闻媒介对各俱乐部的关注程度甚至可以决定各俱乐部的发展是否平衡的主要因素。俱乐部、篮协、新闻媒介和赞助商之间要形成相互依托的关系,使大家能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配合、相互收益。俱乐部和篮协利用新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篮球运动知识,提高观众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媒体的宣传,吸引大量企业家增加对篮球的投入,为俱乐部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5.注重篮球竞赛服务质量,满足观众的需求
首先,篮球竞赛表演业作为一个市场要为观众提供优良、舒适的比赛观赏场所;其次,要不断提高篮球竞赛水平,净化球场不良风气;同时,篮球竞赛表演业经营与管理要不断进行市场调查,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通过各种手段熏染赛场气氛,比如中场的文艺表演,增加球星与观众交流的机会,通过大众体育培养大众对篮球竞赛表演的理解和需求。另外,要大力发展社会体育,培育广大民众参与篮球运动积极性,增加民众对篮球竞赛表演的需求,从而促进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篮球事业,培育新的消费群体。
6.加强职业篮球运动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约束机制
制定有关章程、规定。如:就职业俱乐部审批条件、注册手续、权利义务、决策程序、收益分配、纪律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必循。
参考文献:
[1]赵映辉等:浅析职业篮球的商业价值及我国篮球市场的开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20
[2]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体育市场研究[M].2000年版:3-4
篇3
2008北京奥运会所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提升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质量,可谓是“顺应民意,深得民心”。全民健身运动迅速在民众中兴起热潮,作为群众体育的根据地,社区将担起这一重担,多途径、多渠道拓展项目,而作为篮球运动是最具群众基础的项目之一,社区中开展篮球运动不仅仅能达到锻炼健身的目的,它还是一种篮球文化在社区中的升华与推广,这将会大大提高社区体育的影响力、人们的参与性,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从而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城市社区这个社会转型的产物,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社区篮球运动的推广,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提高居民素质和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长春社区篮球运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合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群众体育全面发展对篮球运动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1.2.2 观察法
通过对社区篮球运动的开展,社区群众体育锻炼时间及社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的观察来研究篮球运动在社区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1.2.3 访问法
走访有代表性的开展社区篮球较好的区体育局领导及具体活动实施者及社区的管理人员访谈,来了解社区篮球活动状况。
2.结果与分析
2.1 长春市民参与社区篮球活动现状
2.1.1 所在社区的篮球配套设施现状
对30个社区开展篮球运动配套设施的观察访问显示:25社区有球场,20个社区有球队。充分说明长春是个篮球城市,各级党政、社区、对于篮球运动的喜欢。
2.1.2 长春市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项目意向
长春市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意向调查显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人群中有近50%选择篮球运动作为体育育锻炼的首选项目。而打算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调查显示有近60%选择篮球运动。
2.1.3 长春市民参与社区篮球活动形式与运动场所现状
长春市民在参与社区篮球活动的场所主要还是以学校所在社区篮球场(馆)为主,有的则以收费篮球场参加锻炼。说明各社区篮球场及配套设施的完善,可以充足保障市民参与篮球锻炼。
2.1.4 长春市民参与社区篮球队的人数现状
从访问50名参与社区篮球人数中显示:社区的篮球队的民众参与人数,20%的篮球对有7、8人左右,35%的篮球队有10人左右,20%的达15人左右,甚至25%的球队达20人以上。
2.2 长春市民参与社区篮球活动分析
2.2.1 长春市高中生参与社区篮球锻炼目的分析
从表(1)中分析,长春市民篮球锻炼目的很明确增强体质排在第一位,身体健康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得到了很好的认识和理解。其次,篮球可以给大家带来乐趣,“觉得好玩”处在第二位。丰富业余生活虽说占的比例达中游但在所有选项中排得靠后,说明民众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篮球锻炼活动只是他们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最后仅16.6%小部分民众参加篮球锻炼是从提高球技的角度出发,争取打出高水平。
2.2.2 民众参加社区篮球比赛的动机分析
从表2显示:促使民众参加社区的篮球比赛的原因,83.3%丰富业余生活,70%培养团队精神,38.3%提高球技,100%锻炼身体。说明市民参加球队的动机是健康和向上的,有65%的认为去交友去参与球队的,所以整体上长春市民在参加社区的篮球比赛与球队训练都是树立了好的形象,参加社区的篮球比赛的动机是呈良性发展的。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社区篮球运动的较好开展,源于长春市良好的篮球氛围,从上至下都很重视,社区企业、个人的赞助,和当地良好的经济基础,保障了篮球运动经费的来源,为社区篮球队的比赛开展、聘请高水平的裁判员和教练员提供了保障。
3.2 建议
3.2.1 长春市政府加大篮球城市形象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好篮球群众基础,和篮球比赛层出不穷,来提高社区篮球的文化氛围,与积极参与意识,带动广大市民更加积极地参与进去。
3.2.2 充分利用好长春具有的多家篮球俱乐部的优势,加强篮球明星走进学校、社区与球员多接触,达到互动的效果。同时市民多关注职业篮球联赛,有时间多去为球队和球员加油。
3.2.3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应该加强联系。
参考文献
篇4
(一)研究对象
昌吉市体育运动学校和中学(市一中、市二中、市三中、市四中、市五中、市六中、州一中、州二中、州三中、州四中等)的篮球教练员10人、青少年学生20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经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昌吉是篮球业余训练中普遍关注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问卷设计选择项目和内容。
2、问卷调查法
发放运动员(学生)问卷调查表200份,收回170份,回收率85%,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98.82%。
3、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学生和教练员的访谈,了解昌吉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昌吉市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开展
篮球在昌吉市青少年中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但从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分析,大部分青少年参加篮球运动是把它当作一种锻炼手段。从昌吉市10所中学调查的情况看,均有校篮球队,除了正规的训练,大部分青少年篮球爱好者则是处于一种自身的状态,原因主要还是受到师资以及场地器械的限制,不能让青少年更系统更专业的训练。此外,因高考压力的原因,许多青少年不想花太多时间去系统的训练,即便他们对篮球运动情有独钟,而且其中一部分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出色的青少年只把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爱好。许多青少年的家长“学习成绩至上”的观念客观上使得多青少年放弃了篮球业余训练,此类现象也对昌吉市青少年篮球业余训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昌吉市青少年参加篮球业余训练的动机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这10所中学校篮球队队员参加业余训练的动机多样,如表1所示。出于对篮球运动的热情而参加业余训练的青少年占73.5%;个人素质较强但对篮球运动并不热衷而又被教练员选中的青少年占10.7%,想成为专业篮球运动员或进入体育院校学习的青少年占11.7%;对篮球运动处于好奇和好玩的青少年占4%,由此可知,在校篮球队里参加篮球业余训练的学生中,绝大部分还是因为对篮球运动的热爱才来参加的。
(三)昌吉市中学校篮球队教练队伍情况
昌吉市青少年的篮球教练员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如表2所示,本科和研究生占80%,教练员在体育院系培训篮球专业的占100%。这些篮球教练员的训练年限在2-15年之间,他们理论基础扎实,在体育运动学校和中学一直从事篮球运动的训练工作,除体育运动学校的1位专职篮球教练外,其他教练都是中学体育教师。这些篮球教练员每年向高校以及体育院校送体育特长生,有些篮球教练所训练的校篮球队在昌吉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中成绩一向名列前茅。从数据来看,昌吉市中学校篮球队教练员队伍的现状还不错,为昌吉市未来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四)青少年对教练员训练能力的评价
被调查的168名学生对该校篮球队教练员的综合评价如表4所示,青少年对教练员的整体评价较高,校篮球队教练员的训练水准、训练思想、训练成效、师生关系、为人师表等方面的总体情况较好。通过数据还反映出,这几所被调查的中学校篮球队教练员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在第六项比赛成绩的评价中可以看出,青少年对于比赛成绩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虽然有23%的青少年觉得比赛成绩一般,但是造成这种情况的缘由多样,教练员们还是需要提高先进的训练方法和训练重点。
(五)教练员对青少年篮球训练、比赛中存在的问题
从表6中10名教练员对其队员平时训练及在比赛中表现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大部分昌吉市的青少年都为独身子女,生活条件较好,因此,其中超过32%的人都表现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种状况带来的直接影响除了对球员自身产生不良影响外,更涉及到全队成绩的进步。受到身心发展状况的影响,绝大多数球员在对基础训练方面表现出的兴趣要远低于对比赛的兴趣,而因此产生的消极懒惰的心理对训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心理状况在青少年球员成长期间普遍存在,值得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昌吉市在校篮球队里参加业余篮球训练的青少年很大一部分主要出于对篮球运动的喜爱和兴趣来参加篮球业余训练,某种层面上反映出昌吉的青少年中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较多。
2、昌吉市中学校篮球队教练员的学历较高,能很好的组织训练,制定合理的训练,但教练员在掌握先进的训练方法和训练重点的安排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昌吉市大部分中学的学校领导对篮球训练的重视程度较高,对比赛经费的支持力度较大,基本上能够满足比赛的需求。
(二)建议
1、提高校篮球队员对篮球训练的兴趣,提高青少年篮球业余训练的科学性。
2、重视对校篮球队教练员的培养,增加教练员的培训,提高教练员的科研能力与训练科学化的程度,使教练员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3、多组织各种形式的州、市中学篮球比赛,增加交流的机会,为篮球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增加篮球专项资金的投入,兴建室内篮球场馆;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关注度;改变旧观念对青少年家长的影响,避免优秀运动员的流失。(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宁.对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3
[2]马仓.对全国优秀青少年男子篮球高大运动员群体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5
[3]陈国瑞.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5
[4]贻刚.论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制度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1
篇5
一、荣昌永荣中学课余活动中篮球项目开展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参与课余篮球活动的基本情况
学校教育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是学校中各类人员进行教与学为主的各种活动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它包含许多层次和方面,而学校体育环境是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除学校设计的各门课程外,还包括整个学校生活中的其他多方面。学校篮球运动氛围包括诸多方面,如学校篮球队参加各类比赛取得的荣誉,学校内部组织各类篮球活动情况,学校内教师、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等都在深刻影响着学生,如果一所学校形成良好的篮球运动氛围,会使更多的学生从不感兴趣到产生兴趣,到主动参与篮球。
(二)永荣中学学生对篮球的了解
在对永荣中学的学生观察后得知,大部分学生打篮球只是无意识的去玩篮球,在学校里都是看见有人在玩篮球就上去玩一下,都没有刻意的要去打篮球,没有强烈欲望。他们玩篮球只是单纯的拍打和“投篮球”,其实也不叫做投篮球,因为那不能够称之为是投,而是把篮球往篮圈上扔。他们不会运球,偶尔看见几个人在打半场,场上也是混乱的不行,几个人都在为抢那球,没有规矩没有原则。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篮球赛事是培养学生篮球兴趣的有效途径。中央、国务院也有规定“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在观察期间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在下午课后或者上晚自习之前活动,但锻炼的强度也不大,没有达到运动锻炼身体的效果。在一些同学那里了解到,他们一个班都没有几个人会打篮球,也不知道打篮球的相关规则。
(三)学校体育教师及体育课教学类容、教学方法的现状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承担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应当相应增加。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以学会和锻炼为主要目标的,即以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科学地锻炼身体为主要目标的,其主要功能是,强化动作记忆、增加动作运动负荷、保证运动安全、适应班级教学等,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学习时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新课程的理念都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创新。要求我们要有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学目标、教材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更佳的教学情景,通过改造教材,变换形式,使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通过活泼新颖的教学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热情。
二、影响永荣中学课余活动中篮球项目开展的因素
(一)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由于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学习任务繁重、业余时间少,大大影响了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机会和时间。虽然国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但为了升学率的提高,为了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老师大都采用布置大量课外作业和开办课外补习班等方法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家长也大都采取支持的态度,学生们也为了提高成绩把所剩不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可用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非常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篮球运动深受影响。
(二)家长对学生参加课余篮球活动持反对态度
家长对学生打篮球都是不认同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成绩占主要地位,打篮球只能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打篮球就是不务正业,就是贪玩。
三、结论与建议
(一)学校没有开展课余篮球活动的气氛。学生在校没有开展好课余篮球活动,在平时的课余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打球,没有组队的对抗打球,也不曾打过篮球比赛,学校也没有开展篮球运动会之类的活动,学校的课余篮球活动没有开展的气氛。部分学生对篮球这一运动项目不了解,不会打篮球。对相关的篮球技术、战术的知识不了解,对进行篮球比赛的比赛规则也不知道。对篮球的了解只限于只知道有这一项运动项目而已。
(二)永荣中学课余篮球活动的开展好与否,学校的课余篮球活动氛围是关键。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开展篮球运动,多开几次篮球运动会,提高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兴趣。在校老师在课余时间要主动带领学生进行课余篮球活动,师生都共同参与到课余篮球活动中,努力搞好学校里面的课余篮球活动氛围。
(三)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应从初一年级的体育课开始就教同学们相关的篮球知识,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光是教学生篮球实践技术,还有相关的规则。这样学生了解了篮球后就会很自然的在学校开展好课余篮球活功。
参考文献:
[1] 郭维.湖北省农村中学篮球课余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12).
篇6
始于1995年的中国职业篮球联赛(主要以CBA,即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联赛为准),已经从初创时的摸索,发展到现在的渐趋成熟,CBA的市场开发,形象包装得到充分重视,加之篮球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CBA成为中国体育产业中最优质的产业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位于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区域内共有一个直辖市――上海,三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占全国的5.9%。该地区拥有五支CBA联赛的球队,篮球市场广阔,潜力无限。但对于仍旧稚嫩的篮球市场,我们有必要对篮球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篮球市场进行潜力分析。
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篮球市场的潜力分析
(一)宏观方面
1.政府的政策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居于体育产业的核心地位,周边省市均受到上海体育产业的强大“辐射作用”。而上海体育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变迅速发展。上海市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已明确提出“在2010年将上海建成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体育产业将成为上海第三产业的主导部门。而篮球市场在其中又扮演了重要角色,两省一市都已经给予篮球市场不同程度的重视,进行了必要的政策倾斜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2.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经济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的发展,包括篮球市场在内的体育市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刻改革为篮球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大背景,使其能够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体育资源。
3.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社会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981亿元,占全国的17.7%;完成财政总收入3350亿元,占全国的20.4%;外贸出口739.4亿美元,占全国的27.8%;实际利用外资160.7亿美元,占全国的32.3%;人均GDP达22537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4.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2001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50元,在长三角地区处于领先位置;浙江6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107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11元;而江苏8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86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70元。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才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也才能给篮球市场的培育提供十足的可能。
(二)微观方面
1.篮球场地、场馆的大量增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场馆大量增加。就浙江省而言,现在已经形成了杭州、宁波和义乌三个体育场馆群的三足鼎立之势。在义乌,全市已经开辟了15万多平方米的室内、室外体育活动场所,其中新建了150多个灯光篮球场,遍布于全市的社区、农村。场地的大量增加,不仅能够推动篮球运动的开展,而且更进一步的推动了服装、运动器材等行业的发展。
2.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广泛宣传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电台体育节目的增加,报刊杂志的发展,以及网络迅速走进千家万户,篮球爱好者日益增加。据统计,男篮甲A2000―2001赛季,央视直播收视率首次超过“足球之夜”,一度排列体育方面节目收视率第一位。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篮球资讯,关注篮球赛事,从而激发他们对篮球的兴趣爱好。
3.篮球在青少年中成为时尚
篮球运动的开展条件简单,群众基础好。而且,随着NBA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特别是2004年NBA中国赛在上海的成功举行,使篮球运动在青少年中不断升温,逐渐地成为一种时尚。在观看欣赏精彩比赛的同时,还是亲身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青少年们对篮球运动投入了无限的热情,给篮球市场提供了无限的开发潜力。
4.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众多高水平球队且水平逐步提高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上海大鲨鱼、江苏南钢、浙江万马和八一火箭四支高水平CBA篮球队,而在2006―2007赛季中,又一支浙江球队也闯进了CBA联赛,这五支球队都有不俗的成绩。八一火箭队共取得7届冠军,2次亚军;上海大鲨鱼则获得过一次总冠军。万马男篮也在不断的磨练中成长壮大。
5.更多的商家赞助
精彩的比赛,良好的联赛形象,球星的不断涌现,以及观众的热情参与,篮球市场已经成为众多商家的比争之地。更多的商家赞助,给篮球市场的培育发展带来了更雄厚的资金,将更有利于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市场的开发。
6.球员的输出及外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引进
王治郅、姚明等球员的成功登入NBA,以及国内联赛中不断引进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员和运动员,这不仅加强了国际交流,促进篮球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明星效应,极大地刺激了篮球市场,是篮球市场的巨大财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球队中,浙江万马是CBA联赛“”的典范,他们率先从国外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和球员,并一如既往,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篮球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体制转换困难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为体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市场机制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社会机制还没有形成和完善,现在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同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使体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从“执行计划”转向“适应市场”、“面向市场”等等,需要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在篮球的竞赛体制、训练体制、组织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的探索创新,都会遇到传统体制带来的障碍,利益调整过程带来的冲击,以及理论和实践上新的困难。
(二)受“奥运争光计划”和“全运会战略”的影响
奥运争光计划和地区全运会战略的影响,致使参加篮球训练的人数一度减少,原来的三级训练网严重萎缩,后备人才梯队断层。运动队、教练员的再教育、进修、培训制度不健全,直接制约着整个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影响篮球产品的质量。
(三)项目上的竞争
中国体育改革从足球职业化改革开始,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相继走向市场,排、足、乒、羽球的风靡和一些新项目的兴起,使篮球在项目结构调整中,地位相对下降,在体育市场中所占的分额相对减少。
(四)俱乐部自身赢利能力差
俱乐部管理经营理念较差,没有把俱乐部作为企业经营。多数俱乐部缺乏既懂篮球、由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导致俱乐部自身体制不健全,市场开发不力、赢利能力较差。其次,体育支柱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业、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而各家俱乐部比较重视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看不到健身娱乐、体育物化消费用品、体育培训服务等其他市场的开发价值,不去开发其标志产品,使这些市场相对滞后。
(五)法规建设滞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实施以后,我国体育开始进入依法行政,有法可依的轨道,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篮球这几年虽然建立了一系列法规,但从整体上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配套,调整的范围和力度都有限,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现实中却找不到法律依据。另外,在现有的法规贯彻执行上,还存在法制意识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
(六)青少年这一主要消费群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美国,青少年通过和球星的联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并在广大青少年中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为美国的篮球事业稳步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由于 “金牌战略”的影响,许多省、市、地方砍掉了篮球队和体校,使青少年参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下降,使中国篮球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出现断层。随着球市的火爆,有更多的青少年已被吸引到了球场,但与自己所喜爱的球星进行交流的机会却很少,不能与自己崇拜的球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另外,能够激发青少年兴趣的低篮筐、小场地、旋转篮球场及其他篮球娱乐场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四、当前市场开发和培育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篮球消费意识的引导
充分开发篮球的各种社会价值,推进篮球社会化、产业化,要把消费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篮球市场的消费群体。
(二)完善篮球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完整的管理机构,加强法制、法规建设,以保障俱乐部、教练员、运动员的合法权益,保障篮球市场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三)继续健全和完善职业篮球俱乐部体制
进入职业篮球市场的俱乐部,应该是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管理科学的企业法人。目前,我国的“职业俱乐部”与严格意义的职业俱乐部有一定的差距,应当从产权改革到规范化管理进行全面建设。
(四)制定完善的篮球法规
建立和完善篮球法规是篮球市场良性运行的保障。目前,中国篮管中心正在逐步建立和健全比较完善的保证我国篮球市场主体行为合理化、规范化的各种法规。我国应该利用我们培育篮球市场的后发优势,借鉴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赛制和管理经验,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法规,努力发展篮球运动,发展篮球市场。
(五)重视青少年这一群体
通过有目的的组织实施,开发特色消费品,组织有趣的篮球活动,加强与球员之间的交流,激发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挖掘潜力,促进篮球市场和篮球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敦杰.发展我国篮球市场的条件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70.
篇7
篮球产业是利用篮球自身功能及附属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篮球产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与经济组织的总和。它既包括了与篮球直接相关的球服和球鞋等运动产业,同时它囊括了与篮球联盟和篮球运动员有关的所有活动所起到的经济作用。我国篮球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处在起步阶段。因此,需要正确认识我国篮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制约我国篮球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因势利导,推动篮球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中国篮球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育”,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确保了充足的人、物、财力办竞技体育,为我国的篮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赶超世界先进篮球水平提供了可能。在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国家队、八一男篮曾先后战胜过世界强队,当时,我国男、女篮球队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时期尚无成形的篮球产业,篮球器材、服装的生产,品种单一,质量也较低。能买得起专用篮球用品的人很少,大部分由单位的篮球队购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发展,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特别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后,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参与体育观赏、娱乐、锻炼的人越来越多,长期以来单纯依靠国家办体育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的需求。因此,体育事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走体育产业化、社会化的路子,形成国家和社会共同办体育的格局。1995年,中国篮球市场拉开了篮球产业化、职业化的序幕,以赛制改革为突破开始走向市场。1997年,中国篮球管理中心成立,开始了向实体化、俱乐部和篮球产业开发为重点的竞技体制转轨。经过篮球管理中心和各俱乐部的不懈努力,篮球市场初见雏形。尤其是最近几年,通过完善竞赛办法,引进外援,营造赛场气氛,使得观看篮球、关心篮球、了解篮球的人不断增加。目前中国篮球产业的框架已趋清晰,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主体地位基本上确立,已具一定规模。除了甲A、甲B篮球联赛外,CUBA开展得有声有色,吸引了大批的球迷。
二、中国篮球产业的现状
(一)庞大的消费群体为篮球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广阔的空间
篮球运动是最受人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它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开展,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既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又能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因此,篮运动颇受大众欢迎。随着人口的增加,以每年参加一次体育活动的频度进行统计,我国的篮球人口已达3亿,这是个非常可观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为篮球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广泛动员组织群众进行锻炼,从而促进消费。
(二)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我国目前实行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篮管中心组织联赛、地方篮协承办、俱乐部负责出资经营的一种管理体制。管理手段主要依靠篮管中心的行政指令和法规约束,并与俱乐部协商相结合。因此制定的有关法制、法规在总体上比较薄弱,水平不高,可操作性差,执法过程中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仍然存在。其结果是比赛缺少悬念和观赏性,联赛未打,几支球队座次已基本排定,这种没有悬念的比赛,无法激起球迷的热情,球市就变得萧条,要想尽快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真正走职业化道路,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流动渠道。
(三)对青少年没有足够的重视
一些地区体育课成为装点门面的课程,可上可不上,即使上了也是采取简单的“放羊式”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体育技能,因此没有培养出他们对篮球的兴趣。另外CBA球员与青少年交流不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他们是篮球产业发展的后备资源,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虽然篮球职业化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竞赛水平与NBA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1.篮协领导层应全盘策划,对球市较差地区和某些市场制定针对性政策,以刺激和促进市场的发展。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处理好公共关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多方位多渠道挖掘篮球市场。
2.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完整的管理机构,加强法制、法规建设,以保障俱乐部、教练员、运动员的合法权益,保障篮球市场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胜.中国篮球市场发展潜力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6):41.
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号:1004-4590(2006)06-0081-04
Abstract:Using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mathematics statistics method, the comparison analytic method and so on, makes the statistics to our country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club booking rate; Carry on the analysis to various clubs profit level and the management condition.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that, Under the present system, to makes the league tournament brand, the ball city development, the people to its attention degree and so on, the booking rate height directly has a more tremendous influence; The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club income changes for the better year by yea, and the club booking rate existence is being connected relation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club; booking rate; management system; profit; development
我国篮球职业化开展11年来,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与辉煌的成就,现已逐渐向真正的职业化靠拢。可以说,目前职业篮球职业化程度是我国开展职业化项目中最好的一个。职业篮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职业篮球俱乐部是职业篮球市场经营开发的基本单位,具有企业属性。因此,对于职业篮球俱乐部来讲,其经营目的当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俱乐部业绩也自然把获取经济利益的多少做为评价标准。但目前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盈利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对其经营现状和盈利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上座率,它的高低直接影响俱乐部的经营业绩,对其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有益于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盈利水平提高和俱乐部的发展。
1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上座率现状
上座率是计算现场观众参与数量的一种方法,其计算方法是现场观众人数除以场地座位数量的比值,其数值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球迷对俱乐部的忠诚度[1]。同时也是代表着球迷对俱乐部篮球竞技水平的认可程度和俱乐部品牌形象的扩展度,是对俱乐部经营状态的一种肯定。
我国篮球职业化自1995年开展以来,无论从上座率水平、现场观众人数的统计、俱乐部的规模和球队竞技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在1998-2005年的7个赛季中,联赛的比赛场次、观众人数和平均上座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见下页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8年-2005年的7个赛季中,联赛的平均上座率都保持75%以上,最高的上座率是在2001-2002赛季,达到87%;7年间的平均上座率为82.55%,这数据在国内外的职业联赛中是较高的。现场观众人数从1998-1999赛季的62万人次上升到2004-2005赛季的123.18万人次,在7个赛季间上升了近2倍。这说明我国职业篮球运动已经开始走向成熟,CBA联赛的品牌价值和轰动效应正日益显现。
表1中显示,在7年间,我国联赛的比赛场次由1998-1999赛季的172场,上升到2004-2005赛季的307场,说明我国职业篮球水平在逐渐提高,职业篮球运动员需要更多的比赛来提高自身的水平。同时也说明职业篮球市场正日益扩大,人们对篮球市场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的职业篮球运动正按照其规律发展和运行。
特别指出的是,在2004-2005赛季,各职业篮球俱乐部的上座率和场馆座位数量都有很大的变化,见表2。
从表2中显示,在2004-2005赛季,CBA联赛常规赛平均上座率为81.17%,上座率最高的八一双鹿俱乐部达到97.31%;新疆广汇、北京金隅、河南济钢的上座率都达到90.00%以上,分别是97.09%、94.74%、92.47%,占俱乐部总数的28.57%;上座率达到80-90%的俱乐部有4家;在70-80%之间的俱乐部有4家;而处在50-60%的俱乐部有2家,只占俱乐部总数的14.29%。
在2005-2006赛季,由于准入制的实施,职业篮球管理层加大了对上座率和比赛场馆的规定。在准入制实施的标准中,在准入制中就有一条对球市的要求,要求主场上座率不低于70%。在关于比赛场馆的第三条规定:俱乐部能选择并提供4000个座位以上的体育馆供比赛使用。自有或能长期协议(至少3年)拥有标准比赛场馆。到2008年要求为6000个座位以上,不达标不予参赛。[2]以上准入标准,从表2中看到,除了山东金斯顿和上海东方两家俱乐部需要作出努力争取达到外,其余12家职业篮球俱乐部是符合标准的。
当然,影响上座率高低的因素又很多。具体影响上座率的主要因素有:(一)竞赛产品,包括比赛的水平、质量、精彩程度,比赛是否有主队参加,比赛是否有著名球星出场,比赛的时间安排,比赛的配套服务设施,比赛前、中、后的文体表演等。(二)价格,包括合理的门票价格。(三)经营渠道,包括体育设施的质量、体育场的地理位置、交通,多渠道、多形式的门票销售方法。(四)促销,包括新闻界对比赛的宣传报道,管理人员经营观念的转变,积极有效的门票促销活动,比赛是否有电视直播,平时国外高水平篮球比赛电视转播等。(五)公共关系,包括体育场、俱乐部、观众、新闻界之间良好的公共关系,市民的篮球意识等等。
实践证明,上座率一直是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造品牌和创造良好球市的强心剂,提高上座率的根本在于提高竞赛质量;提高竞赛质量,又必须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和竞赛水平。同时也是职业体育俱乐部取得良好效益的主要方面之一。我国各职业篮球俱乐部应在保持较高上座率的基础上,加大经营理念的转变,改善经营和促销手段,使俱乐部的经营有较好的收益。
2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盈利现状
对于职业篮球俱乐部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照企业运作的形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其经营方式和经营渠道是俱乐部发展、开发市场和获取利润的重要内容。职业篮球俱乐部获取经济利益是目的,而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则是开拓市场的手段,是职业篮球发展的客观效果。通过职业化,可以使更多的企业投入篮球联赛,使篮球运动的发展有更多的资金保证,对于提高篮球运动水平自然是有利的。企业将资金投入职业篮球组建俱乐部是看好了职业篮球这块市场,需要的是有形和无形的回报。[3]那么,作为俱乐部方为了达到“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就必须赢得观众,只有赢得观众,才能赢得市场。
2.1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
从美国NBA职业篮球经营渠道来看,主要包括门票、电视转播、标志产品、球场经营、赞助、广告等。其中电视转播和标志产品的收入是主要来源。[4]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费来源除了主要得益于企业资助外,中国篮协在冠名的联赛中下拨一定经费,其他就得依靠经营所得。
从历年来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范围有门票、地方电视转播权、4块场地广告、赞助以及球迷协会会费等收入[5]。而广告内容还要受到限制,经营空间十分有限。在这有限的空间中,各个俱乐部各自为政,大部分俱乐部只能把门票作为经营主项。根据杨铁黎对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在1998-1999和1999-2000赛季,经营状况最好的4家俱乐部的情况,见表3。
从表3中显示,在1998-1999和1999-2000两个赛季中,这4家俱乐部的收入在逐年的提高,但收入都在500万元以下,收益普遍不高。经营地方电视转播权的也只有辽宁猎人俱乐部和南钢俱乐部2 家;有会员费收入的仅广东宏远俱乐部1家;而从冠名权中有收益的有吉林东北虎和辽宁盼盼俱乐部2家。据资料统计,在1999-2000 赛季,能够把4 块广告全部拉满的也仅有4 家。广东宏远、山东永安俱乐部开辟了背心广告,分别获利)50万元和200万元,为俱乐部的经营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
在2003-2004赛季,各俱乐部的收入取得明显的进步。就门票收入而言,根据联赛临近结束时各俱乐部上报篮管中心的数据:广东450万元占据榜首,新疆347万元居次席,后面分别是江苏300万元,吉林260万元,辽宁、福建200万元,北京180万元,上海23.7万元居末位。从篮管中心经营开发部了解到,在此赛季,CBA各俱乐部平均总收入为600万元,14家CBA俱乐部中实现赢利的只有两家,分别是广东宏远和江苏南钢。而只有广东宏远俱乐部向媒体宣布此赛季赢利100万元,其他俱乐部虽然没有宣布赚钱,但在商业运作下都基本能保证不赔本[6]。
在2004-2005赛季,由于比赛场次的增加和较高的上座率,各俱乐部会有较好的收益。单从宏远俱乐部分析,宏远主场大约有4500个座位,按照2004-2005赛季的上座率,一场比赛下来有近30万元的“票房”。整个常规赛宏远队在主场打19场比赛,光是门票收入可到600万元,还不包括季后赛。其他俱乐部以此推算,其经营效益明显好于往年。
由此可见,门票是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同样,在国外门票收入占俱乐部收入的50%左右。观众是篮球比赛中的上帝,各职业队均十分重视票房价值,定期公布人数和门票收入情况,并以此作为衡量俱乐部经营好坏、比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俱乐部的盈利水平与上座率的关系分析
从表3中的俱乐部收益项目的明细分析,门票和篮协中心拨款占有很大比例,见表4。
从表4中显示,在1998-1999和1999-2000两个赛季中,门票收入和中心拨款占俱乐部总收益的比例很高。其中广东宏远俱乐部在两个赛季中,门票收入的占有率分别为58.08%和59.63%;江苏南钢俱乐部在1998-1999赛季,门票收入的占有率为57.58%;与中心拨款合计占总收入的90.92%。
在2003-2004赛季,就本赛季各俱乐部平均总收入为600万元计算,门票收入所占的份额也是相当大的(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这8家俱乐部的门票收入所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50%的有3家,其中广东宏远俱乐部所占比例达到75%;在30-50%之间的有4家。上海大鲨鱼俱乐部所占比例最小,但此俱乐部的收益也没有600万元。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收益中,门票收入已经占有相当数量的份额。而影响上座率最主要的因素是现场观众人数,有了观众就提高了上座率,有了上座率就有了球市。当然,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是比赛的水平、质量、精彩程度。市民篮球意识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比赛的时间、电视直播比赛的地点、球星能否登场、平时对国外高水平比赛的转播及交通状况等,不是俱乐部经营部门可以控制的。所以,在影响观众人数的诸多因素中,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就应放在那些可以实施有效控制的影响因素上。如对俱乐部的宣传、包装、管理、改善经营渠道和经营理念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上座率,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3 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1 俱乐部的产权
产权是以资产的使用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利,其中包括产权主体对资产的虚拟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受益权等项权能。[7]由于在开展职业联赛之初,成立职业篮球联赛时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体制上存在很多不规范因素等种种原因,没有解决好俱乐部的产权问题。到目前为止俱乐部没有明确的产权,没有做到“管办分离”,致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俱乐部经营的积极性和开拓性
2.3.2 经营过程中的电视转播权
电视转播费是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费的可靠来源之一。在国外,出卖电视转播权一般由篮协掌管,从众多竞争者中选择付款最多的电视台,各参赛队按一定比例分成。我国在经营电视转播方面各俱乐部都有相当难度,不少电视台都采取电视转播当地的比赛,不付转播费,给予一定的广告时段,由各俱乐部自主经营,但各俱乐部大都由于精力或经验的关系放弃电视广告的经营。有些球队还要缴纳相应的电视转播费用。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思想观念的滞后,没有正确评价篮球市场给电视台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其次,电视台缺乏有力的竞争,再者,是各俱乐部在自身经营能力不强的情况下,缺乏广告的意识。
2.3.3 门票的流失
通过调查发现,在2005-2006赛季,14家俱乐部中,只有北京首钢、江苏南钢和东莞新世纪篮球俱乐部3家拥有俱乐部自己的体育馆,只占俱乐部总数的21.4%。由于很多俱乐部无自己的比赛场地,均租用场地作为自己的主赛场,经营管理人员少,又担心观众不多,所以有的将门票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承包单位或个人,有的俱乐部赠券失控,使得俱乐部有限的门票收入流失严重,所造成的结果是上座率有所偏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目前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上座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管理层和俱乐部经营者对篮球职业化经营理念的提高密不可分的。
3.1.2 目前我国各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收益逐年好转,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各俱乐部在保持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加大经营理念和拓宽经营渠道,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3.1.3 门票收入占俱乐部总收入很大的份额。要取得较好的收益,必须提高上座率水平,上座率与俱乐部的收益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3.1.4 在准入标准中,要求俱乐部的产权明晰,需要成立公司,必须为企业法人,拥有企业法人执照,俱乐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可见,准入制的实施,对促进我国职业篮球市场化、职业化程度有促进和提高。
[BT2]3.2 建议
3.2.1 加强产权制度的改革,尽快实施“管办分离”。在准入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快改革的力度和改革的步伐,促使俱乐部有更大的自、经营权。
3.2.2 在保持上座率的基础上,各职业篮球俱乐部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经营方式,使俱乐部向打造“百年老店”品牌的方向发展。
3.2.3 由于俱乐部所处地域不同,各俱乐部应根据本地域的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状况等情况,制定门票的价格和促销方式,来提高上座率。
参考文献:
[1] 仇军. 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8
[2] 《2005-2006CBA职业篮球联赛俱乐部准入实施方案(讨论稿)》第17条[EB/OL].http:sports.省略/r2005-01-06/092713360.
[3] 鲍明晓. 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 杨铁黎. 职业篮球市场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篇9
一、前言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行业在当今发展势头日渐迅猛,篮球赛事不断增多,篮球市场日益扩大,篮球文化越来与丰富。篮球拉拉队在篮球场上是除篮球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外的较为活跃的一份子。目前最著名的篮球拉拉队是NBA篮球宝贝,她们代表了篮球拉拉队最高水平。篮球拉拉队在中国发展迅速。
二、相关概念
本文把篮球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由篮球赛事与篮球产业。篮球赛事是指比较有规模有级别的正规篮球比赛。篮球产业是指生产提供篮球竞赛表演产品的职业篮球俱乐部的集合,是一个包含观众、运动员、俱乐部、联盟、经纪人、赞助商、媒体和政府等在内的多层面复杂系统。[1]“篮球宝贝”是指有过专门性训练、有商业化的组织和运作,在篮球比赛休息时间上场表演并为球队加油助威的拉拉队或队员。[2]
三、拉拉队对篮球行业的激励效应
拉拉队在赛场上献出其精彩火热的表演就是为了起到渲染气氛,起着激励的作用。无论是问卷调查的结果还是专业人士访谈的结果,都承认了拉拉队在赛场上的不可缺失性,并认可了拉拉队在篮球赛场上所起到的积极效应。本文主要从拉拉队对篮球运动员的直接激励效应、对运动员的间接激励效应、对篮球文化的激励效应以及对篮球市场的激励效应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拉拉队对运动员的直接激励效应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较为脆弱,易产生多种诸如紧张、自负、松弛、淡漠等消极情绪。这时候除了教练员能帮助运动员良好的调整比赛心理状态以外,拉拉队高亢的口号、高质量的技能展示和团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给予运动员强烈的刺激,直接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比赛状态。
(二)拉拉队对篮球运动员的间接激励效应
拉拉队对篮球运动员产生间接激励效应,是通过刺激观众为运动员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来实现。运动员临场比赛时,观众的心理及行为对运动员影响最大。[3]拉拉队为赛事吸引观众数量,一般来说,观众人数越多,球员的积极性越高。
(三)拉拉队对篮球文化的激励效应
篮球文化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过程,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总称。从物质文化上来说,一方面篮球拉拉队的自身需要可以促进拉拉队服装器材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刺激球星的明星卡、签名CD、签名衣物的销售来促进球星产品生产。
(四)拉拉队对篮球市场的激励作用
篮球文化相关实物产业是指篮球器材、服装、场地、饮料、纪念品等。无形资产是指篮球比赛电视转播权的出售和转让,比赛或球队冠名权、推广权、广告权开发和转让等。[4]在竞赛表演市场中,拉拉队精彩的表演可以促进上座率,随着观众需求增加,产生更多的篮球门票的售卖。观众人数增加,可以吸引更多广告商的赞助及媒体电视的转播,激发篮球广告市场及媒体市场的活跃度。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篮球产业的发展会带动拉拉队发展,同时,篮球拉拉队发展对篮球行业的发展有较好的激励作用。篮球宝贝们为篮球赛场带去靓丽时尚的正能量表演,激发运动员的斗志与信心,带动观众热情,为运动员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拉拉队在自身的发展中逐步完善了拉拉队专项的规章制度,丰富了篮球运动制度文化,在向运动员与球迷传递拉拉队正能量的过程中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丰富了篮球的精神文化。拉拉队动感青春的舞蹈为篮球赛事增添了观赏性与娱乐性等,促进着篮球门票的售卖,拉动更多广告商的赞助、吸引着媒体的转播,间接地激发篮球市场的活跃度,促进篮球市场不断向前发展。
(二)建议
在推进篮球拉拉队更好地服务篮球行业发展的实践中,必须认清和把握好篮球运动与篮球拉拉队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有效推动篮球行业的稳固发展。在提升篮球竞赛能力的同时注重拉拉队培养,将我国拉拉队的水平提升到国际化水平,使二者形成互助发展模式,协调推动篮球行业向前发展。篮球拉拉队发展要走国际化与名族化相结合的道路,中国拉拉队的发展要融入民族的特色,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谱写人类历史上华美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周武.我国职业篮球产业政府规制研究[J].2008.28(8):3.
篇10
1CBA篮球俱乐部发展现状
我国的CBA发展历史比较短,在发展期间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国的篮球俱乐部在潜力方面非常巨大,在现阶段CBA篮球俱乐部发展遇到一些障碍。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CBA俱乐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渐渐浮现出来。并且现在的篮球俱乐部由最开始发展的成长性逐渐转变成成熟性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CBA篮球队应由比较传统的国有资本方面输出的单一形式转变成现代化的投资形式,与投资合伙人进行合作经营的形式。我国的国家体委与投资的合伙人之间共同经营,负责不同的部分,这种经营模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很好提升我国CBA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扩大发展前景。在我国传统的经营模式中,CBA篮球俱乐部属于我国的国有资产,并且其产生的利益是归国家所有的,国家的体委对其具有全部的承担责任。但是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这种形式不能很好推动我国篮球俱乐部的发展,新的经营模式改善了目前我国CBA的现状,提升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明确产权方面的问题,是CBA逐渐适应了现在的市场运行标准。在新的市场要求下,我国的篮球俱乐部需要重新制动新的发展标准与参考基数,将最开始的最低投资成本保证在2000万注册与800万的保证金标准上。并且制定新的遵守规则,这样就可以将篮球俱乐部发展壮大,产生更多经济效益。在新的经营模式下CBA在资产利益方面倡导的是自负盈亏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很好提升俱乐部经营动力,但是很多的俱乐部还是以亏损为主,这些影响了俱乐部整体的发展。在CBA篮球俱乐部经营中我国的CBA联赛是第二大体育产业,虽然发展的趋势一直成上升的趋势,但是相比较欧美的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发展。
2CBA篮球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发展意识落后,动力不足
在篮球俱乐部发展过程中,俱乐部整体的发展意识比较落后,不仅体现在经营模式中,还有管理的理念方面,没有完整的经营管理形式与规章制度。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在众多的俱乐部中只有5家俱乐部请用了比较专业的经营管理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在体育市场方面非常缺乏专业的知识以及管理经营理念,导致CBA篮球俱乐部在管理水平方面比较弱,并且相关的机制不够健全等很多问题。这些是限制我国篮球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有很多次要问题,我国在体育篮球方面研究的方向不够宽广。体育行业中主要的产业应该是竞争比赛或是健身娱乐等方面,但是俱乐部在发展期间将重点放在了产品的研发中,这样造成市场上销路的短缺,影响俱乐部的发展。
2.2在资产方面流通不够畅通
当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期间就会进行资产经营方式上的转换,并且在市场期间也会产生必然变换的趋势,这是经济资源发展与配置方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资本上的变换会导致篮球俱乐部在资金使用方面出现变化,经常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发生。并且CBA的篮资金方面在运作中经常会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化导致资金的过度使用,没有进行合理规划,也会出现资产方面不流通的现象。
2.3市场营销缺少经验与策略
就目前的CBA发展来讲。在各种俱乐部中主要的资金来源是由企业的赞助商赞助,他们在俱乐部中的股份达到52%,其中由私人负责的占有14%,体委等占35.5%,因为在管理方面缺少固定的发展方式与全局性的维护,并且在互动合作形式上的影响策略不够科学,严重影响了篮球事业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在市场营销期间,俱乐部不能与企业进行比较合理有效的沟通,并且两者之间缺少一定的合作精神。首先,篮球俱乐部自身在经济利益上不需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企业主要的目标就是盈利,两者在这个观点上经常出现差入。其次就是篮球俱乐部在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篮球俱乐部比较重视在商业活动中的参加形式,很少在一些公益活动中出现。最后是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处理好。篮球俱乐部若想要更好发展就需要处理好自身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媒体是促进现在经济发展重要的媒介,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非常大,若是没有与其处理好关系会影响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3促进CBA篮球俱乐部市场开发发展的有效措施
3.1开发市场发展机制,拓宽发展渠道
俱乐部在发展期间需要不断拓展市场发展的渠道,积极改变市场发展的机制,并且明确投资者在俱乐部中的所有权,一定要严格杜绝政府进行不必要的干预,这样才能使俱乐部真正的在投资者手中,才能发挥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投资者进行自主经营模式,在市场竞争中进行优胜劣汰。不但是拓宽俱乐部发展的渠道,利用科学的管理形式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进行合理的管理,在经济决策方面也需要加强合理化。重视在人才方面的培养。人才是促进俱乐部发展的根本所在,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对于体育知识的专业性比较高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经营经验,提高篮球俱乐部整体的综合素质。
3.2合理管理CBA的俱乐部资本
篮球俱乐部中管理资金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其中资本使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可以改善资金在俱乐部中发挥的作用。在资金的使用方面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规划,科学的管理资本使用方式。积极引进媒体等的介入,不断加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扩大自身的宣传度,开拓消费市场,在俱乐部不断发展中需要加强消费市场的创新管理,与广大的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充实的服务。
3.3开拓俱乐部发展市场
在发展我国俱乐部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开展我国俱乐部的发展市场,衍生出更多的发展市场,增加销售量。就我国目前的CBA发展市场方面还不够全面,很多产品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并且质量一般,还有很多的残次品在其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假冒伪劣的球鞋、球衣等,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篮球俱乐部的发展。所以在拓展市场的同时也要抓好质量方面提升,选择妥善的经销商,促进俱乐部的发展。
4结语
CBA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可以很好显示出我国经济方面的发展,并且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需要更好发展我国篮球俱乐部,这样才能更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体现出我国民强国富的一面。
参考文献
[1]薛锋.CBA俱乐部篮球市场开发的发展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99,112.
篇11
NBA从诞生之日起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60多年中NBA几经风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在已成为一个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性职业运动组织机构之一。它堪称为国际职业篮球开发成功的典范。NBA市场的开发有其独到的成功之处,其整个联盟和俱乐部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成为商界仿效的成功对象。
1.1 美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组建与管理形式
美国篮球职业俱乐部(NBA)归属几个私人投资者,是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化组织机构。每个俱乐部并不属于政府中的体育管理职能部门,而是属于几个投资者的,决策一般是由投资者来作出。这些投资者把俱乐部作为自己的投资项目,其内部的运动员作为表演的商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买卖(转会),并建立了专门的、合理的转会制度。美国职业篮球协会在吸收新俱乐部成员时,必须要先考虑该俱乐部所在地的经济情况以及地域环境;其次考虑整个联赛场次的安排,过多的球队会使得比赛时间过长,不利于球员的恢复及NBA其它活动的开展;第三,还要对俱乐部的条件进行审核,一般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拥有标准的比赛及训练场地,拥有一定的注册资金和周转资金,拥有一支相当有实力的球队。俱乐部加入NBA前所具备的种种优越条件是俱乐部是否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NBA六十多年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美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方式
1.2.1 对内经营。对内经营是指俱乐部内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各俱乐部自身吸引力从而获得收益的经营。在NBA,一般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可获得约20万美元的门票收入。在门票经营上,美国各俱乐部把球票分成月票、季票和普通票,此外,还有包厢票、专座票、场边座票和站票。其中票价格各异,可满足各阶层人士的需要。为保证高水平的比赛,各俱乐部在经营中十分重视保障球队训练工作的需要。除场地、器材得到保障外,在球员的福利待遇上也给予极大的提高,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比赛。
1.2.2 对外经营。对外经营即俱乐部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外部资源,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而进行的经营活动。在包括争取赞助、出售电视电台转播权、出售广告权、制造销售自己品牌的产品、发展会员、出票、发行股票等各种途径。正是多样化的灵活经营使NBA在为媒体提供大量的报道和节目的同时,也极大地宣传了自己,扩大了知名度,扩展了广告空间,并获取了可观的利润。
1.2.3 具有严格的法规制度。严格的选秀制度、转会制度、限薪制度。这些制度保证了NBA比赛的高竞技性和球员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2.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分析
2.1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组建与管理形式
目前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CBA组建有三种形式的俱乐部:一是部队与企业合办;二是省、市体育局与企业合办的俱乐部,有合资办的俱乐部,有独资办的俱乐部;三是民营企业组建的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在组织形式上大多数是省、市、部队、地方出教练,企业出钱。因为企业和体育局都在争夺俱乐部的控制权,大多数俱乐部无明确的法人代表,不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中国也有转会制度,但是转会是在政府体育部门篮管中心的制约下进行的。
2.2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方式
2.2.1 俱乐部产权不清,责权不明。由于我国现有的职业篮球俱乐部大多由投资企业和各级体育局依照合作协议确定相应的投资比例和方式,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自在俱乐部的责权地位和职权范围,形成由企业、体育局组成的分担责权的实体形态。但是双方责、权、利划分不清,产权不明,分配制度不明确。双方都希望拥有更多的占有、支配,忽略了俱乐部的主体性特征,造成俱乐部与企业的关系不顺,表现为俱乐部在决策、经营、管理、训练和人才培养上的不确定性,企业短期行为严重。
2.2.2 机构不健全,法制意识淡薄。由于俱乐部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其内部的机构设置应与市场接轨。我国篮球俱乐部的机构一般只有管理、财务、训练部门,缺少法律、媒体、信息、出版、娱乐、销售等一整套的职能部门,导致运行效率较低。在俱乐部之间、俱乐部内部各层次人员之间,在球员违法乱纪、奖惩和工薪的分配方面矛盾较为突出。
2.2.3 转会制度不规范,选秀制度不健全。转会制度的目的在于调控好俱乐部的发展平衡与商业经营,更好地发挥运动员的自身潜力和价值,有利于实现各队实力的均衡,使职业联赛更加激烈精彩。在我国俱乐部建设中,由于相关立法和规章制度尚不完善,致使目前转会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一是球员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一条鸿沟,对球员的合理流动起了抑制作用,俱乐部对球员的年收入上报随意性大,转会费的计算方式欠合理。二是球员转会过程中滋生的“私下交易”、“签字费”等行为,影响了职业联赛的良性发展。因此,球员的转会没有达到使各队水平实力平衡的目的,不利于俱乐部之间的平等竞争。目前,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缺乏有效的选秀制度,新人的选拔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造成强队与弱队之间的实力悬殊较大,有悬念比赛不多,不利于我国篮球水平的提高。
3.研究结果与分析
篇12
1.陈旧观念不适应发展趋势。我国职业篮球联赛发展的好与坏,不仅在于联赛的机制,与此同时先进的理念也是联赛成功发展的必要因素。这种观念不但应当体现在联赛以及俱乐部的日常运作上,们不能仅寄希望于一先进的商业理念也应该被支持。我个球员或一个教练员就能改变整个联赛,其关键还是在于联赛的管理者与权力机构。联赛要进步就必须改变思路,而且思路时刻都要更新,只要适合并且有利于联赛的健康发展,我们就必须采纳,不然停滞不前必然会毁灭整个联赛。
2.体制复杂不利于落实。众所周知,CBA的运营体制极为复杂,其主要原因在于篮管中心与俱乐部之间在争夺权力的归属上产生了种种矛盾,这种现象也被人们普遍成为双轨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俱乐部的日常经营变成了一种多方监管下的傀儡,其自身的发展构架无法实现,随着俱乐部的发展壮大,其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俱乐部的资产实力,就必须要引入投资股东,这必然会带来权利的流失。长此以往,矛盾在俱乐部经理人、赞助商和篮管中心之间日趋激化,俱乐部经营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产权不清 根植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篮球,在走向职业 化建设的转轨期其整个联赛和各个俱乐部的产权不是 清晰和唯一的,而是混合的。而篮球俱乐部产权关系 是法律确认的各种经济利益主体之间对财产的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定 历史时期的所有制形式在法律上的表现。产权强调财 产交易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则和规范,俱乐部产权的确 定必须以国家法律为前提,产权主体行使其职能,产 权客体发挥作用,都必须在国家有关法律的监督和保 护下进行。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 篮球产权界定范围包括国有体育资产土地使用权界 定、球员人力资本的产权归属情况、俱乐部注册属性 及品牌价值的产权界定情况等几个方面。
3.球队管理跟不上职业化的道路。这个问题许多俱乐部的老总可能意识不到。CBA大多数球队的老总都是一些企业家,而在当今,中国企业家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不够博学,他们只会管理企业或者说他们只会一味的勤奋赚钱,他们不懂得如何多元化的发展,在他们的浅意识中认为球队为他做做广告,一年就算亏个几千万也无所谓,他们会认为花高价雇佣职业经理人去管理球队的举动是多此一举,这样做联赛是不会有发展的。球队就像是球员的家,如果这个家不够温馨,他们就无法集中精力的去打球。如以江苏队为例,他们竟然用名次来定位奖金,这样对于球员的压力会很大。
4.球员薪水不足以吸引有天赋的球手来打球。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把这个问题拿到台面上来说,但这是一个不可逃避的现实。中国的顶级联赛是CBA,而CBA球员的工资其实低的可怜,刘炜这样征战CBA多年的老将年薪不过百万,更不要说一般的球员了。尽管在球员时期能够勉强保持温饱,但是当退役后他们的生活大多是艰辛的,造成大批的优秀运动流失。再来看看NBA是怎么做的,据我所知,那边的球员底薪是每年50万美元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保障性合同,这样球员只需要打好自己的球,其他事情球队都会处理的。所以在我看来,篮协必须给予球员一个保障性的承诺,让更多更有天赋的孩子来尝试打球。
5.国内球员身体素质普遍低下。在当今国内篮坛中,或者纵观历史上,中国都没有一个身体上能拿得出手的球员,我指的并不是詹姆斯或者霍华德这种级别的,连安东尼这个级别的都没有,唯一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徐咏还因病退役了,这个就比较悲观了。是中国人天生身体素质不行吗?显然不是,这绝对与平时的训练体系有关,中国联赛并没有专门负责练身体的这样一个部分,他们只是形式的走走,练的更多的是技术与战术,殊不知,如果没有身体的保证,那些技战术能发挥出来吗?
6.外援的引进非常重要。这一点会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直接将他量化,外援对于比赛的影响为95%。例如广东队,他们五人全是国手,但是在没有哈利森的前提下,还是照样输掉总冠军,六届CBA总冠军在现实面前如此的脆弱,事实证明,如果他们还不引进外援,今年他们还是总决赛门外之客。现在联赛呈现了这样一个趋势,外援都是得分型的,全能型的外援在CBA的舞台上只能坐冷板凳,上海队的格林,他的能力会比杜林差吗?格林是湖人的球员,能力不会比巴蒂尔差到哪里,那么为什么他在CBA没有一席之地呢?原因很简单,他传出去的球别人投不进,即使是空位。因此就造成了每个队都去选强力的得分手,他们在面对3人包夹的时候仍然有能力将球打进,毫无战术可言,这一点对拿奖金的江苏队是有帮助的,而对于年轻球员的发展,则是杯水车薪。毕竟不是所有马布里都会来CBA。
7.后备人才储备不足。我们的联赛从创立至今,水平忽高忽低,直到今天还不能与国际水平的联赛相提并论,甚至从整体的趋势上来讲,还处在一个下滑的阶段。在近几年的经营当中,虽然联赛的观赏性确有提升,但多依仗外援明星的效应以及个别球员的影响,与此相比,我们更需要一个整体强大的联赛,我们更需要一个每场都有意外的比赛,虽然我们有王治郅、姚明、巴特尔和易建联,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他们永远能够征战在球场上,我们更应该注重后备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8.篮球裁判水平低。CBA联赛水平低,不仅仅是球员,还包括裁判。我们之前看NBA的时候,是有过主场哨之说,那也是客观存在的,不过人家不过是在进攻犯规或者是阻挡上有一些争议。CBA的裁判在对主队和客队判罚尺度上有着明显的不公平。不说裁判员是否有违规操作之嫌,单从控制比赛走向和影响到比赛结果方面讲足以说明我们CBA裁判员的水平确实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篇1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体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体育已发展成为一项体育产业,作为体育项目之一的篮球产业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据CCTV5报道,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概有3亿人打篮球,40%的中国儿童说篮球是他们最喜欢的项目,15至24岁的年轻人75%是篮球运动的热爱者,在北京、广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这个比例高达97%。除了国球乒乓球,篮球是中国大众最普及的一种球类运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延袭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错误地将体育事业作为单纯性的公益事业,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包办,排斥市场和经营。这种依赖政府投入,依靠行政力量组织动员的模式,一方面造成了政府单一的供给能力与人民群众增长的参与性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各种体育市场的培养和发展。篮球产业作为体育产业中一个较大的支脉也不可避免,其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当前制约我国篮球产业发展的是缺乏篮球产业管理人才问题。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的篮球产业经济管理人才,是一个国家篮球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要基础。一般来说篮球产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需要具备体育意识、市场经验和经济意识。如果我们不能在短时期内有效地解决高素质篮球产业管理人才匮乏问题,那么我国篮球产业就会因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而会错失快速的发展机遇。当前篮球市场管理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篮球产业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部门式条条管理按照原有的体制有强化趋势、部分分割,地区保护问题严重;二是未建立起统一、高效的行业监察、预警、评价、统计,考核和行业发展、投资、经营的信息系统;三是缺少扶植篮球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尤其是在用地、融资、税收、赞助,建立篮球产业发展基金等方面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产业扶持政策;四是一些准行政单位(如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竞赛管理中心;社会体育管理或发展中心等)用行政手段垄断项目市场,使项目壁垒过高、进入成本过大,极大地制约了篮球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篮球产业化对高校篮球运动的影响
篮球产业化是指在商品经济发展与体育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利用高水平篮球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参与社会商业活动与社会文化活动,为社会提供相应服务,同时获得经济收入。我国篮球1994年在赛制上进行了改革,推行了篮球全国甲A的主客场制;1996年又推出了全国职业篮球联赛;1997年实行全国俱乐部篮球比赛;1998年又同时举行了甲A、甲B联赛;04年赛制又有了重大改革,把14支球队分为南北两区、借鉴NBA的比赛机制,又推出了全新的篮球超级联赛(CBA)。在我国篮球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之下,CUBA全国大学生联赛自1998年开创以来发展相当迅速、05年推出的大学生超级联赛更是开展的如火如荼、成为大学生在篮球运动方面的焦点话题。特别是女子篮球职业联赛的推出,又为我国篮球产业涂上了丰富多彩的一笔。
同时,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处在整个篮球行业之中,其发展形式受篮球整体发展模式的影响。由于我国篮球职业联赛主要是由商业推广,大型商业集团独家,采用买断形式,主办者没有经营风险,但易受制于人,协议期内不能单方采取大的改革措施,而且收益很有限。同时篮球职业俱乐部大多都是企业出资组队参赛,企业对俱乐部球队投资有限,使球队经营运作困难,甚至有些球队因资金紧缺难以维持,更谈不上引进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其结果是严重影响联赛的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大部分建立在原有计划制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篮球产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必然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同时又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投资合作形式,由于合作形式的多样,俱乐部产权归属和管理方式就有了差异;加之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和篮球协会与各俱乐部没有直接的纵向领导关系,虽然通过章程和制度有一定限定,但仍会产生暂时的矛盾和困难。
目前我国篮球职业联赛宣传工作薄弱 ,主办单位、推广商、承办单位、俱乐部及新闻媒体没有形成合力,造势不够。联赛的市场开发广度、深度不够,俱乐部主场建设硬件、软件有待提高,球队与球迷缺乏各种形式的沟通,联赛各方利益分配关系不明晰,力量分散,容易产生矛盾。目前我国篮球职业运动员的选材机制还不够完善,基层的篮球运动还处于以往的比赛模式,没有引赛机制选材运动员。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的不均衡性,直接影响了篮球产业的整体发展,体现在经济收入的不同,使篮球人才流动出现不正常的倾向,进而使各俱乐部球队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
篮球产业是由其核心产业,中介产业和产业构成的有机整体。当前我国篮球产业发展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中介产业缺位。篮球产业结构中尚不存在一个有一定规模、能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服务的体育竞技业,一方面会造成核心产业的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高,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产业规模的拓展和效能升级。尽管国内已经有一些专门从事体育经济业务的公司,但其规模与业务水平与国外的同类公司相比差距很大,根本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篮球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我国体育经纪公司,开展全方位的体育经纪业务。各级体育市场的行政主管部门也要配套的做好体育经纪人的培训和认证工作,规范体育中介市场的运作,促进篮球产业整体发展。
三、高校篮球运动与篮球产业有机结合的发展思路
高校篮球运动应该与篮球产业有机结合,以建立全新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竞赛制度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有一套合理的赛制。在推行过程中,对于一些意见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要不断地集思广益、酝酿和提出修改方案,使CUBA赛制更符合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在普及基础上实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同时,有计划地组织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为联赛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定期组织一次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活动,聘请执教经历丰富、在篮球训练理论和方法领域造诣较深的专业教练或专家授课,促进高校教练员更新思想、了解和学习先进的篮球理念和训练理论,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本着自愿原则组织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参加裁判员培训及技术等级考试,针对我国篮球裁判员英语水平普遍不高、难以适应国际比赛要求的现状,通过组织裁判员英语学习、尝试现场英语宣告等方式,提高裁判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培训,CUBA培养和造就一支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教练员、裁判员队伍。
在篮球运动产业化的背景下,高校篮球运动要唤起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大学生们明确CUBA是大学生自己的联赛,使CUBA成为在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生动课堂,积极发动大学生参与联赛的各项工作,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深化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对运动的热爱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组织、沟通、社会交往等各种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推广“文化篮球”和“篮球文化”理念,在高校和社会上广泛传播篮球文化理念,深化了公众对篮球运动和CUBA联赛的认识,借助CUBA浓郁的文化气息赢得观众。篮球是智者的运动,优秀的篮球运动员首先要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有足够的球场经验积累,就一定能演绎“智慧篮球”的魅力。篮球文化本质上又是一种帮助青少年完善人格的特殊文化,通过参与篮球运动,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领导能力、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纪律观念、竞争意识、自信心等。
高校篮球运动产业化的市场策略在于重视联赛自身的品牌建设。这是CUBA在赛事推广和市场开发活动中应该始终坚持的一个核心理念。在推广方面,CUBA要坚持以形成品牌文化为理念,引入VI系统,设计了专门的会标、会徽、会歌、会旗、口号、吉祥物,并为各参赛队设计了专门的队旗和队标,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品牌形象。在市场开发方面,CUBA以建立良性的产业化运作机制为目标,重视品牌无形资产的积累,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融资,不断增强联赛自我发展能力。
四、结论
目前实行篮球俱乐部制,虽已被国内各企业集团、俱乐部所接受。在坚持“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的宗旨和社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下,我国篮球产业必须走改革之路,按照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进行经营与管理,必需明确产权归属,把责、权、利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彻底改变责权不清。俱乐部实行企业化管理,明确俱乐部的独立法人地位,引入和健全竞争机制,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价格和需求这三大要素来经营,充分调动俱乐部成员的积极性,挖掘潜力,为建成真正意义的职业俱乐部打下基础。要有重点地采取特殊措施在一些高校培育开发篮球市场,内外结合,上下协调,多种形式,逐步形成较为规范的中国型的篮球产业市场。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颖.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5):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