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发展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意义
1.1缓解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数量逐渐增加,建筑能耗量逐年攀升,已经超过了工业能耗,此外,由于不合理的建筑观念以及建筑设计,导致建筑材料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发展低碳建筑可以大大减少建筑行业的资源能耗,在不改变技术条件的前提下,遵循低碳理念完成的建筑可以节约60%-70%的能源,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高能耗的问题。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诱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必然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低碳建筑的重要理念就是生态和谐,旨在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因此,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1.2适应产业经济的结构转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发展目标,因此,未来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导向,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发展低碳建筑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措施相适应,符合可持续理念和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现状。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建筑正是建筑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体现,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优化与升级。
2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理念认识存在误区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多,加之政府的宣传与教育,低碳理念、可持续发展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但是普通公民,甚至是一些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对低碳建筑的认识都或多或少存在偏差,大多数人都认为发展低碳建筑就代表着回归“木屋瓦舍:,不能够建造高楼大厦,这种错误的理解阻碍了低碳建筑的发展,也将低碳建筑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复古”,没有意识到技术创新是低碳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推动力。还有一些人错误地将低碳建筑与节能建筑等同起来,这两者之间有本质上的差别,低碳建筑致力于实现实质性减排,这个减排量必须能够实际测量,而节能建筑的减排量只是个模拟值预测值,在实际中可能会排放更多废物或者消耗更多的能源。
2.2技术支持有待改进
技术创新是低碳建筑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只有不断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够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低碳建筑产业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目前,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前期研发资金和人力不足,收益前景不确定,缺乏企业的支持;二是高校及专业研究机构偏重理论,没有明确技术应用的低成本、市场化的导向,忽视了如何将技术创新转变为现实生产。
2.3配套制度出台滞后
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落实,低碳产业、低碳建筑的发展更多的依赖于国家制度。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承担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对建筑业的调控是有所保留的,近些年,政府开始大力调控房地产,但主要针对的是房价,尚未建立起低碳建筑的鼓励和保护制度。
3促进低碳建筑发展的有效措施
3.1深入普及低碳理念,发挥各方积极作用
为了使社会公众更为透彻地理解低碳以及低碳建筑的理念,政府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培养公众的低碳生活意识,使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进行环境保护,减少能源消耗。政府要鼓励专业化、商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参与到低碳建筑管理中来,使建筑企业和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进行合作,实现双赢,同时起到更好的环保效果。政府还要鼓励社会资金向低碳建筑行业流动,鼓励低碳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3.2积极开发新技术并合理采用
我国应当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低碳建筑的强大推动作用,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鼓励自主研发。政府可以鼓励个人和社会团体进行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并指导建材和建造企业进行应用。技术创新对低碳建筑的发展十分重要,但并不是全部,因此,建筑企业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尽量多地利用自然条件和较为简单的技术进行建筑设计与改造,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3.3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机制并提供相应发展条件
不断制定与完善低碳建筑的鼓励和保护制度是保证低碳建筑发展的根本,因此,我国要加强在设计、招投标、建造、使用、拆除过程中的全方位建筑节能减排的监管,并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这一标准可以在德国DGNB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适应我国的国情,也有助于和国际接轨。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推广低碳建筑的发展,我国要完善并建立起低碳建筑的市场体系,还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系统,对不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量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实现标识和追踪,从而为企业选择最佳的建造方案以及实现政府监管提供有效的依据。
4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前景预测
4.1出现低碳示范建筑
在推广低碳建筑的初期,建立一些低碳示范项目,例如碳的办公场所和低碳的公用建筑等,可以强化公众的低碳节能意识。政府可以和房地产企业进行合作,结合政府在政策、市场上的优势和企业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推出一些列受到市场认可的低碳建筑产品,利于建筑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接受新的建筑法规和新的建筑设计理念。
4.2从规划设计开始注入低碳理念
低碳建筑能够真正实现低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师的规划设计,因此从低碳建筑项目提交建议书直到规划选址,整个过程都要贯穿低碳节能的理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因此在未来,低碳建筑的设计会更多的考虑建筑的环境属性,对建筑材料进行高效率的利用和多层次开发,提高对建筑空间的利用率,还可能出现立体绿化网络体系和屋面的节能设计。
4.3推广节能公司模式
推动建筑节能最终要依靠市场化手段来取代原有的模式,节能服务公司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式。节能公司会对客户的建筑能源成本与能耗设备进行诊断,制定节能方案,采取节能措施来降低能源成本,最后从降低的能源成本中收取一部分服务费用。节能公司模式可以降低建筑的建造成本和日常运行成本以及拆除成本,可能是未来低碳建筑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
5结语
资源短缺、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倡导节能减排,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应当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民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建筑必定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碳排放压力,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给予低碳建筑更多的支持和关注,给予低碳建筑和低碳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2
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就目前来看,多数私营建筑企业是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因此造成管理水平低下,许多企业沿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另外大部分私营建筑企业仍然采用粗放的经营模式,只重视项目和收益,资金的运作和融资能力都亟待加强;技术水平和信用方面和国有建筑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要缩短差距,必须在科学管理,注重工程质量上多投入,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而不是靠偷工减料来创造利润,这样才能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长期发展。外部环境也制约着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规范化的市场秩序,才能给私营建筑经济一个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
3未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
3.1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
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对工程的承发包、工程款结算、工程的风险保障、建筑环境的质量、以及法律责任等各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规;针对建筑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政府需要创造公平、高效、健康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建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建设主管部门也应该根据中国私营建筑经济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及相关的市场规则,加快工程建设领域各项诚信体系的建设,消除束缚其发展的体制障碍,促进其稳定增长。
3.2加大对私营建筑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私营建筑企业的中小型、密集及私有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但银行向私营建筑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却远未达到其需求,为了满足这一供需的平衡,政府的干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应尽力完善为私营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各商业银行的改革;另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私营建筑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必要的支持,多管齐下,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
3.3不断提高私营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
篇3
keywords:green architecture;development;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71-02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却逐渐恶化。资源的缺乏、能源的衰竭、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已经突出成为人类的生存隐患。研究证明,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竟占过半,其中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就占了能源消耗总值的35%。
3.2.2要不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理念,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而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应该倡导企业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比如为了使公众对绿色建筑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bre)设计了绿色住宅样板房供人参观(图1)。该建筑采用了可遥控的百叶窗,室内门窗还设置有可调节的通风口,房屋的坡屋顶是架空的玻璃幕墙,顶面开设有天窗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在屋顶两端的天沟设置有雨水集中处理管道,把雨水回收之后通过水循环系统实现二次利用。建筑物的地基上采用的是可再生骨料,而包括房间地板与建筑外墙在内的建筑材料,则全部是采用回收所得的工业废料;在墙体内部,则利用由回收的废纸再加工制成的纤维制品来充当墙体保温材料。据测算,该示范建筑,可比传统节能建筑节能50%,节水1/3,其太阳能热水装置可提供60%供热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大范围地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的概念,bre建筑研究组织甚至还搭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公园(图2)。公园面向公众开放,并且有不定期的集体活动,bre在这里用最直接最亲切的展示方式让人们体验绿色科技的益处,为人们勾勒出绿色生活的构想。
4结语
篇4
节能建筑英文名称是energy-savingbuilding。设计和建造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建筑物;在此类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二、节能建筑的特点
节能建筑的特点有很多,我这里就找几个非常实用的几个特点来给大家介绍。首先它消耗的资源少,在建造节能建筑的时候建造所需要的材料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这样来说这些建筑材料将来还可以循环利用,节省了资源。要求在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屋顶、外墙、门窗等)中使用绿色建材作为保温、隔热材料以节约能源。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基本建筑材料的用量,减轻围护结构的自重,而且在保证建筑物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可以大幅度节能降耗。其次是减少了环境污染,现在拆迁过程中往往是飞尘漫天,原来的建筑材料如砖块、预制板、水泥柱等等都无法再利用只能用车拉走运到郊区等地方直接倒掉,这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还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节能建筑采用的材料多是可循环再利用而且是低污染的耗材这样就能保证不浪费资源也同时保护环境。最后是节能建筑的高性能,节能建筑采用的材料多是一些新兴的高技术材料,结构用材具有足够强度、耐久性、围护结构、保温、防水等性能,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空间。
三、节能建筑的现状
现阶段,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国家高出2~3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前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32瓦/平方米,执行节能标准后,平均为21瓦/平方米,而相同气候条件的芬兰平均能耗仅为11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我国每年新增的建筑总量大约20亿平方米,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2008年底,全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420亿平方米,其中按采暖建筑节能标准建造的只占5%左右,且限于少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我国住宅能耗是同类气候地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而且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建筑达到节能标准的仅不足20%。根据建设部提出的“十一五”建筑节能目标,到2010年,我国城镇建筑要达到节能50%的目标,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要达到65%的目标;大城市要完成对25%的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到2020年要完成对大部分城镇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建筑节能就是采取保温、隔热、密封等措施,让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对煤、电等能源的消耗,节能设计要有利于施工和围护,尽量应用节能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以获得理想建筑节能效果。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组织管理不力,法规配套不全,我国的节能工作虽然已搞了十几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颁布施行也有几年时间,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相应的节能工作组织机构及相关责任单位,导致建筑节能进行缓慢。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我国比发达国家在节能建筑发展方面至少落后几十年,节能建筑设计、施工尚未系统化、标准化,相关规范还很不健全。建筑构造设计和结构设计还有待研究,施工技术有待广泛推广。建筑从业人员的节能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农民工,节能意识较为淡薄,专业素质不是很高。一些业内人士对节能建筑也持有一种怀疑和观望的态度。怕出风问题担责任。
四、节能建筑的发展前景
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目前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建筑能耗居高不下,建筑节能仍处于发达国家初级阶段的现状,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将在克服诸多困难中逐步前进,只要加快技术、组织及政策方面的措施落实,在不久的将来,建筑节能定能结出丰硕之果,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节能水平。首先技能建筑是贯彻国家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思路,根据各国的发展得出是世界潮流的走向,我们也应该顺应潮流,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应该让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将在克服诸多困难中逐步前进,,只要加快技术、组织及政策方面的措施落实,在不久的将来,建筑节能定能结出丰硕之果,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节能水平。其次,我国现在的节能建筑多还是依附于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支持,相信在不就得将来一定能出台一系列的相关的法律政策和相关的监管制度等等,能够为节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稳定发展空间。这也是符合现在我国的需要。最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住房货币化政策的实施,购房消费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改善建筑热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因此,南方地区建筑节能的工作也将得到推广。这也将大大推动节能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业贤.我国建筑节能发展初探[J].安徽建筑,2011(05).
[2]李英,董华.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和节能措施[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
篇5
1 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现状
1.1低碳技术水平低
“低碳技术”(low-carbontechnology)也称为清洁能源技术,是指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手段,稳定或减少能源需求为目的,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程度的主导技术。目前,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最大阻碍因素,就是国家整体科技水平比较落后,在关键的核心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巨大。
以风能技术为例,20世纪末,风电机组主流规格在欧洲是750kW,在美国是500kW。进入21世纪,世界的主流机型已经达到了1.5MW以上,最近德国在北海建设的近海风场,总功率在100万kW,单击功率为5MW,而我国的主流机组依旧停留在1.5MW水平上,也就是说我国的风力机整体产品功率等级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10年左右的差距。
1.2促进技术扩散与应用的机制不足
低碳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核心的技术是否可以攻关,更重要的是低碳技术是否得到很好的扩散与应用。西方发达国家均已采取了多种措施发展低碳建筑,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注重低碳技术的扩散与应用,争相占领低碳科技的制高点,以便形成竞争优势,以抢占产业先机。以欧盟为例,欧盟于2007年,通过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新的低碳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据估计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内,欧盟将投入总量达到530亿欧元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并明确指出要鼓励“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的推广,促进欧盟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低碳建筑资金问题短缺
与传统的建筑业不同,低碳建筑业属于高新科技产业,因此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但是其回报周期比较长,市场风险巨大,这使得低碳建筑企业的融资十分困难。首先在我国的低碳建筑项目的经费筹集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和少量的国际援助,使得低碳技术的研发经费捉襟见肘;其次,由于发展低碳建筑技术,企业需要面对巨大的风险,但是我国的低碳建筑市场缺乏融资能力,由于银行没有为低碳建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动力,使得企业的贷款越发艰难;最后,虽然围绕低碳经济的碳交易与碳金融机制有利于为低碳建筑资金提供支持,但我国碳交易与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围绕着低碳建筑发展的金融体系远没有完善。
1.4国家激励政策体系不完善与低碳建筑制度的缺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依然没有形成系统的低碳建筑发展政策体系,缺乏实质性的政策激励,促使建筑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性不高。以美国为例,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均采取了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先后出台了《公共事业管制政策法》、《大气清洁法修正案》、《能源政策法》等一系列强制性法案,同时采取减税、生产和投资补贴、电价优惠和绿色电价等激励措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价格,以激励低碳建筑的发展。同时,我国的围绕低碳建筑发展的制度设计依然缺失。尽管中国是最早制定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但是相关的各项法律还没有实现以低碳社会建设为中心的有效整合,围绕低碳建筑的监督、处罚机制还没有完善,这是制约我国建筑业节能减排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监督机制为例,目前我国还缺乏对建筑过程中的能耗及碳排放的监测系统;而在处罚机制中,我国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完备的处罚办法,缺少法律的支持,促使了企业一定程度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1.5社会参与意识薄弱
虽然现阶段我国人民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低碳建筑来讲,其概念尚未得到普及,社会各界对低碳建筑的认识和理解尚不够深入和全面,低碳建筑的意识淡薄。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对低碳环保的意识及参与程度还比较低,参与的主动性差,仍然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阻碍了低碳建筑在我国的深入发展。
2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对策
通过对我国低碳建筑的现状与阻碍因素分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本文总结我国的低碳建筑发展应当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2.1加大低碳技术的投入,促使建筑业结构调整
低碳建筑的发展必须以低碳科技创新为起点,而低碳技术的发展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而这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融资是不可能实现的,国家应当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并加大政府扶助力度,力求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为低碳建筑发展提供动力。在发达国家,高新科技的研发费用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通常很高,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研发费用的投入平均高达近3%,而2000—2005年,我国的研发费用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0%、0.95%、1.07%、1.13%、1.23%、1.34%,因此政府必须扭转对低碳技术的轻视态度,以低碳技术带动建筑业结构的升级。建筑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低碳技术的研发,促进建筑业向“绿色环保型建筑”和“节能省地型建筑”转型,从而提升建筑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2.2重点研究低碳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制定低碳建筑标准
在加大低碳技术的投入同时,也要注重低碳技术的建筑领域扩散。集中力量发展建筑发展相关核心技术,如太阳能技术、小型风力发电技术、生物质能系统等。从我国目前的减排效果来看,现行技术对降低碳排放并未发挥优势,也就是说,科技的扩散作用还没有真正体现。因此,先进低碳技术的扩散与应用将使得我国建筑业摆脱“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现状,是发展低碳建筑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建立二氧化碳排放动态监测系统,制定低碳建筑的排放标准,碳建筑标准体系的完善以及低碳建筑的评价标准的出台,可为低碳建筑的认证和建筑碳排放的评价奠定基础,将有利于控制建筑开发过程中的高排放,实现低碳减排。
2.3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拓宽低碳建筑的融资方式
将市场机制引入环境保护的做法是国际环保机制的主流。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排污权交易一方面可为碳减排其带来可观的资本流入,另一方面可帮助其建立减排基础,以便在今后长期的发展中更好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碳金融的发展,将决定着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成败。发展碳金融不仅会降低减排的成本,减缓碳风险,也是我国向低碳经济建筑转型的重要工具。碳金融的发展不仅需要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还需要银行、保险机构以及投资者的不懈努力,唯其如此,才能使碳金融市场真正为低碳建筑发展提供支持。
2.4健全政府激励政策体系,提供低碳建筑制度
保障低碳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健全的激励政策体系可以为低碳建筑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激励低碳建筑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鼓励性和限制性并存的策略,促使建筑企业可以积极的参与到低碳建设中来。同时,与发达国家完备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相比,我国的制度建设体系依然很不完善,不仅制度的安排还不够全面细致,其执行力与执行效果也还需要进一步评估,无法从制度层面促进低碳建筑的发展。因此,如何为低碳建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将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3总结
低碳建筑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的低碳建筑才刚刚起步,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依然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阻碍,但不可否认,我国低碳建筑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阶段。在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发展低碳建筑具有重要性、必要性与迫切性,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6
Key word: green,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也叫生态建筑,人类安全,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其主要的涵义是包括设计,施工,建筑选址,使用运行,管理及废弃的整个过程中,在维护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健康,舒适的居住和使用,达到人,环境,建筑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有一下特点:
1、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根据基地条件,充分考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要求,减少空调使用以及照明。
2、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合理规划使用土地,减少土地污染。
3、节省水资源:大量采用节水器具以及水的回收再循环利用。
二、培养建筑节能意识
由于任何一项节能技术措施与改革都要在充分的认识节能意义并且变成执行者的自觉地行动才能实现,所以培养节能意识只是进行节能的第一步,却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节能意识分两个方面,一是决策者的节能理论修为,另一个是群众的节能素质教育。决策者的节能意识主要是通过学习或者系统的培训来提高的,而群众的节能意识要靠长期的的宣传教育来达到目的。比如在法国,政府对民众的节能方面宣传特别广泛,大部分的公民都知道能源危机而节水节电,并且政府还把节能与公民的切身利益挂钩,规定了每个人的用电、用水、用气的最高限量,实时超过限定值加倍计价的方式,用电低峰降低收费计价的方式来鼓励大众节能。在内区内鼓励人们乘坐电车、地铁,总之使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人们自觉或者被动的节能。
建筑节能不单纯是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因为建筑节能本身就是一个环境节能,是系统工程节能。并不是单一过程的节能。
建筑节能宝货一下几个方面:
建筑施工节能;
2、建筑环境和能源再生;
3、智能建筑系统调控的优化和节能;
4、生活节能与物业管理优化;
5、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耗能及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损失情况;
但是,建筑节能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通过讨论研究与当前建筑环境所需要的使用节能材料以及合理搭配才能做到真正的节能。
三、幕墙的使用
玻璃作为建筑材料,它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它从采光飞速发展到作为墙体以及屋顶甚至使用到结构上。真因为现代新型玻璃的运用使玻璃幕墙建筑的节能成为可能。
玻璃幕墙以它将大面积玻璃应用于建筑物的外墙面,展示建筑物的现代风格,发挥玻璃本生的特性等优点,使建筑物显得别具一格,光亮明快、挺拔、具有现代品味,从而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玻璃幕墙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而且用量越来越大,其发展前途及其乐观。随着人们对玻璃幕墙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使用,更深入到装饰艺术性、绿色节能等方面。通风双层玻璃幕墙便是其一。
比利时研究院的报告中,对于通风双层幕墙系统的结构给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描述。幕墙有如下各结构:
1、外层玻璃:一般是单层玻璃。
2、内层玻璃:真空双层玻璃。
3、内外层中的空气腔:可完全自然通风,风机通风,机械通风。
4、使用者开启内窗就可使办公室能够自然通风。
5、自控的遮阳设备。
6、散热器在幕墙内侧。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通风双层幕墙结构才有较大的进展。90年代,对环境的日益关注从技术和政治两方面影响建筑设计,促进了通风双层幕墙的迅速发展,使绿色建筑成为公司建筑的很好的形象。
四、外墙保温体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建筑节能到现在,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一直是国内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研发的重点,也是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重点领域,通过自主研发或者引进,开发出多种新型的节能材料,不如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多孔砖等。外保温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最主要的外墙保温技术。
外墙保温体系可分三种形式:外墙外保温体系、外墙内保温体系、夹芯保温体系。不管是那种保温体系,都可以使寒冷季节外墙内表皮温度升高,使室内温度环境改善,目前外墙外保温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保温效果极佳。
外墙外保温的一系列优点:①有效的保护主体结构,延长了建筑寿命,并能有效的阻断冷热桥现象,明显减少冷热损失。②大大提高了 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冬季室内储存热量增大,温度稳定;夏季外保温层可以减少辐射热进入室内和室外高温的影响;③避免了室内二次装修可能对保温层造成破坏;④解决了内保温体系造成内墙难以吊挂衣物的弊端;⑤直接室外施工作业,不减少室内使用面积,施工方便,室内不受干扰。
外墙保温层的裂缝是保温建筑质量通病离队重症,防裂是外墙保温体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外墙保温体系面层产生裂缝的原因:
1、使用水泥砂浆做抗裂防护层,因为水泥砂浆的强度高,收缩率高,柔韧变形性不够而引起砂浆层开裂。
2、寻用的玻纤网布质量不合格,抗拉强度不够,耐碱率保持率低,玻纤网布间断处元搭拉或者搭拉尺寸不足,所处的构造位置不正确等。
3、墙体转折处及窗口周边等容易产生集中应力的部位未设置增强网格布。
4、在材料柔韧性不足的情况下没有设置保温墙体的变形缝。
5、采用的腻子柔韧性不够,或者不耐水,受到水的浸泡后起泡开裂;采用了漆膜坚硬的涂料,涂料断裂伸长率小;涂料和腻子不匹配。
既然问题出在裂缝我们就针对裂缝考虑防止裂缝发生,防止裂缝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选用保温形式时,尽量选用外墙外保温体系。
2、玻纤网布一定要选用质量好的,布置时要有充分的搭接长度,并且做防腐处理。
3、在结构变形缝处设置变形缝。
4、墙体新抹灰面层表面应及时分水养护。
5、窗户周边及其角部应力集中的部位增设加强网,分散其中应力。
五、热桥问题
热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开发商,居住者和物业管理部门头痛的事情。尤其是许多采用节能墙体的住宅,出现结露长毛的现象。所谓热桥就是指围护结构中包含金属,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梁等部位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形成传热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部位。形成了传热的桥梁,故称为热桥。热桥的危害很大,比如:
因结露使得墙体潮湿,破坏室内装修和室内景观,墙皮脱落,影响心情。
1、因结露使得墙体潮湿,助长病菌滋生,长毛,发霉破坏室内卫生环境,影响健康。
2、破坏结构安全
防止结露措施有以下几点:
1、保证墙厚。
2、屋面保温层满足最小的传热阻要求,且采用合理的防水构造和优质的防水材料,保证防水施工质量。
3、所有热桥部位设外保温层,且保温层闭合,满足厚度要求。
4、当年竣工的房屋不要当年入住。
5、对于室内湿度大的房间,加厚保温层,在基层墙体与保温层之间设置隔气层,禁止采用夹芯保温墙。
6、提高墙体砌筑施工质量以保证墙体密实度。
7、才有外保温节能墙体的建筑,施工应先立窗口后做保温。
8、勒脚处做保温处理。
六、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再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按环境与资源两个要求,共同改造重组做成的新技术;二是把其他领域的新技术结合生态要求运用过来。
现代建筑和生态建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代建筑设计思想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科技为人服务、强调人才是自然的主人,强调征服自然甚至战胜自然。现代钢铁工业,材料工业,玻璃工业,化学工业为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代新的结构技术,照明技术,智能技术,使现代建筑业超过任何历史时代,为人类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而生态建筑的提出,是基于建筑领域中生态人本主义价值的觉醒。它直接审视建筑本质的所在,讨论的是今日与未来人类社会面临或即将面临的生存问题。正因为这个问题,生态建筑真真切切的撼动了现代主义没血的构造和技术观,向现代建筑物质根基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问题。
七、绿色建筑之路
绿色建筑的研究及建设实践,每个国家根据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条件形成了不一样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资源短缺,人口数量巨大的条件下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之路非常关键。
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质能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在我国拥有很强的发展前景。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的,我们做到节约用水,做到合理规划水环境是走绿色建筑之路所必需的。
大力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如使用地方材料,因地制宜的设计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建筑。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去使用,千万不能因小失大。
八 结语
综上,绿色建筑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物之一,已经被很多国家广泛重视。从建筑师自身出发,做到时时刻刻以以人为本为理念,从建筑规划到建筑设计的没一个环节都要认真的考虑人与自然的科学规律。只要我们心中有回归自然的意向,就能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绿化、阳光、空气、水可以为建筑空间注入生命与活力,不仅增进了生理健康,更创造了畅快,愉悦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导则》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2]《绿色建筑与建筑技术》中国建筑协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8―0079―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媒体革命速度的加快。各种视觉信息不断冲击着人类的视网膜。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企业都想通过各种渠道去宣传各自的产品,以求达到良好销售的目的。在建筑领域,漫游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不仅在建筑艺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开始成为数字媒体广告制作的一支新生力量,能够完美达到模拟真实的目的。建筑漫游技术对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有颠覆性的影响力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建筑漫游动画又称建筑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运用三维动画相关软件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动画设计人员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的对象的形状、尺寸建立模型以及场景,再根据具体的要求设定场景特效动画、虚拟摄影机的运动和其他相关的动画参数,最后按要求为模型指定材质。再根据一天不同时段进行灯光的虚拟制作,最后进行影像的后期制作与处理,通过多媒体创作工具对动画进行结构的调整并加入文字、图片、解说等补充。漫游动画还可以实现城市信息的查询功能。
虚拟建筑将客观上并不存在的、虚构的,或者虽有设计数据但尚未建造的建筑物模拟出来,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建筑展示的重要手段。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已经成为领导这场科技革命的时代先锋,建筑动画突破了效果图的平面化布局,利用先进的动画手法与影视特技相结合,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着城市独特的建筑风格及环境。建筑动画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技术优势
传统的建筑表现主要做法是制作沙盘模型。由于沙盘是经过大比例缩小的,因此只能获得建筑的鸟瞰形象,无法以正常人的视角来感受建筑的空间。同时,在模型制作完成后,修改的成本很高,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而三维技术弥补了这些缺陷,能够按照建筑图纸的尺寸原大制作建筑模型,模拟各种真实气候和光线,制作各种自然界的仿真景观,使以往只能借助传统沙盘的设计模式提升到数字化的即看即所得的完美境界,大大提高了设计和规划的质量与效率。运用三维动画技术,设计师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构思去构建装饰“虚拟”的房间,并可以任意变换自己在房间中的位置,去观察设计的效果,直到满意为止。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费用。
二、场景动态化优势
传统建筑的表现方式主要有制作实体沙盘仿真模型和静祯效果图。这些表现方式还停留在静止的视觉表达上,不能全面释放建筑所能传达的信息量,也不能表现出真实环境下建筑的需求。而建筑漫游动画最终生成的三维建筑漫游的视频文件,能够全方位、直观地给人们提供有关建筑的各种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信息。能够产生实体沙盘模型所达不到的仿真空间效果,也能够表达每个建筑体面上的细节,这也是静祯效果图做不到的。同时虚拟环境下的各种模型单体及其位置方便修改,将人本身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模仿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最后通过声效的结合,达到信息量最大的传播,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的品位和档次,这些都是传统的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鲁道夫・阿恩海姆为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曾经写道:“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正如它是任何其他具有理智的东西的基本特征一样,他们喜欢选取的东西中,最多的是环境中实施变化的东西。由于机体的需要是经由眼睛加以调节的,对于变化的东西自然要比不懂之物感兴趣的多。”所以说,建筑漫游动画正是通过模拟建筑的运动变化,通过持续不断地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来达到视觉上的高度吸引力。
三、虚拟镜头优势
由于建筑动画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表现项目主题思想,通过观众的欣赏产生情感、思维、理智、精神的共振,是一种包括外在表征与内在意蕴的多层次、多效应、多品位的复合与潜藏的美感享受。虽然建筑漫游表现更倾向于影视艺术作品,但镜头语言的表现手法却很灵活,建筑动画的画面表现力不需要如影视艺术作品那样对摄影设备具备更多的要求与限制,完全可以将三维动画虚拟世界中的摄影机看作是理想的电影摄影机。因为在设计各种镜头时,能够完成实拍情况下不能完成的各种镜头,包括许多危险镜头和高难度镜头,比如航拍镜头。同时镜头的可修改性较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作品的质量要求更易受到控制,同时避免了实拍成本过高的因素,实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推、拉、摇、移、跟,升、降这些摄制手法的灵活运用,也提高了建筑动画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设计构成的基础,形式心理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人们厌弃单调划一的形式,追求多样变化、连续系列的表现手法,符合“寓多样于统一之中”这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使人们于“同”中见“异”,于统一中求变化,形成既多样又统一、既对比又和谐的艺术效果。所以说,动画中灵活运用虚拟镜头,不仅扩大了信息的容量,同时加深了画面的意境。
四、数字互动优势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媒介正在成为传媒主流,数字时代的建筑表现从概念和形式已经逐渐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我们对建筑的理解,无论是设计理念、视觉语言,还是应用拓展,都出现了极大的不同。数字媒介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特点,逐步从二维向三维转换。数字化传媒具有了双向互动的功能,以往所说的受众仅能被动接收信息的地位得到极大改变,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满足了受众需求更加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而建筑动画正是媒体革命的产物,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电视影像、DV、车载影像等,受众可以选择动画的某个分镜头进行视觉阅读,从一种强迫接受变为一种主动摄取。目前的虚拟建筑场景动画加入了人对建筑和环境的空间交互,这种初步的尝试使观者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超凡感受,这也是以往建筑表现形式所望尘莫及的。
五、建筑动画发展前景及面临问题
篇8
3.我国钢结构建筑的业绩。“鸟巢”以跨度最大、结构奇特震撼人心,它与“水立方”对应,代表了我国建筑钢结构先进技术走向了世界,特别是通过奥运会亮相,已被世人认同,以集新、奇、大于一体,集漂亮、精致、宏伟于一身,向世界证明我国建筑钢结构的辉煌成就。
二、钢结构建筑发展的趋势
篇9
1.1 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
该系统也称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是通过安装在现场的各种火灾探测器对现场进行监控,一旦发生火灾警情产生报警并联动相应的灭火、疏散、广播等设备,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
1.2 通信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对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以及住宅自动化(HA),而独立系统之间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局域网)连接起来,共享所积累的数据资源,转送和处理数据,并由通信系统与外界公用通信网连接,形成综合通信系统。
1.3 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的应用和推广是为了解决大城市高层建筑或电视信号覆盖区外的边远地区因电视信号反射或屏蔽严重而影响电视信号良好接收问题和丰富节目内容而设置的。
电缆电视系统属于应用电视系统,但是由于与当前使用的以监视控制为目的的电视监控系统从传输的信号方式到应用范围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现在已经单独作为一个弱电系统出现。
1.4 应用电视系统
它是弱电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应用电视是指除广播电视系统以外,在其它领域中应用的一切电视系统,由于首先用于工业所以习惯上也称工业电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电视以其传输质量高、系统功能强、应用范围广、施工方便、使用安全和不占空间频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教育、军事等行业。
1.5 扩音与音响系统
扩音与音响系统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公共广播(PA);二是厅堂扩音系统;三是专用的会议系统
1.6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的全称为公共安全防范系统,是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信息与通讯安全,达到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目的。
1.6.1 防盗报警系统。通过安装在防护现场的各种入侵探测器对所保护的区域人员活动的探测(入侵),一旦发现有入侵行为将产生报警信息,以达到防盗的目的。
1.6.2 电视监控系统。以图像监视为手段,对现场图像进行实时监视与录像。监视监控系统可以让保安人员直观地掌握现场情况,并能够通过录像回放进行分析。早期电视监控系统是应用电视系统、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视监控系统已经与防盗报警系统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监控系统。
1.6.3 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又称门禁系统,其功能是控制人员的出入,还能控制人员在防范区域内的活动。在防范区域内,必须使用各类卡片、密码或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经控制装置识别确认,才能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实际上也属于出入口控制系统。
1.6.4 楼宇保安对讲系统。为访客与室内人员提供双向通话或可视通话、遥控开锁以及报警功能。
1.6.5 电子巡更系统。在大型楼宇或场院中,出入口很多,来往人员复杂,必须有专人巡逻,较为重要的地点应设巡更站,定期进行巡逻。电子巡更系统是保安人员在规定的巡逻路线上,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向中心控制室发回信号以示正常。
1.7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
建筑物设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主要是建筑物的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备、蓄水池、不停电源设备;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空调系统的次热源设备、空调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检测设备;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以及对电梯、自动扶梯设备运行工况的监视、测量与控制。通过BAS实现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的,制与管理,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提供午夜管理水平,创造更舒适、安全的环境。
2.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2. 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内涵
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智能建筑,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就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2. 2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在智能建筑内,以综合布线为基本传输媒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桥梁);以此对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系统(广义的BAS)等所有功能系统,通过系统集成进行综合配置和综合管理,形成了一个设备和网络、硬件和软件、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有机结合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既包含了设备物理建筑环境,又包含了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软环境,它是一个综合建筑环境。可见,智能建筑技术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主要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对IB的建设起主导作用。
2.2.2 网络结构和标准实现开放协议,例如BACnet标准;LonWorks标准等。
2.2.3 互联网技术(Internet)
采用开放的网络传输协议TCP/IP和HTT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远程监控、操作和综合信息数据库访问。
2.2.4 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网络化、综合化、多媒体通信。
2.2.5 “三网融合”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的方。
2.2.6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宽带多媒体通信、IP通信、移动通信、ATM技术都正在迅速发展应用。
2.2.7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2.2.8 开放的网络控制技术和BMS的发展
2.2.9 智能卡技术和人体识别技术
2.2.10 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扩展
2.2.11 综合布线的发展前景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然而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问题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建筑节能的不断发展,对于推动建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问题,减少建筑行业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对促进我国经济环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照明以及空调等各个方面的节能。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从建筑技术角度来讲,建筑节能技术包括了如维护结构保温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照明节能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技术。从建设过程来看,建筑节能与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另外,建筑节能还包括从材料方面的节能,这主要涉及到了各种新型的节能材料。
2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大中小城市的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上升和社会的进步,但在这光鲜的表面之下,却存在许多的问题。据调查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建筑节能工作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首要任务。
2.1建筑节能设计现状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标准与欧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采暖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发达国家相差很多,挖墙的传热系数是发达国家的5倍左右,屋顶是3倍左右,外窗是2倍左右。发达国家的采暖结构实际年耗能量相当于7.57kg标准煤/m2,而我国的采暖能耗达到了13.5kg标准煤/m2,比发达国家高出许多。通过分析,能耗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建筑结构的差异而导致的,因此我国必须要对现有建筑进行大范围的节能设计改造。
为了提高建筑节能,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颁布了许多的条例和规范,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管体系,导致了我国的建筑节能的实施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2.2建筑能耗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的能耗问题日益严峻,首先是房屋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大带来的建筑能耗的增加;其次是城乡房屋建筑,由于投资有限,其采暖维护结构性能较差,隔热保暖效果非常差,迫切需要进行改善,这必然导致客观能源消费的增加;另外由于近年来空调的使用量大大增加,这使得大部分城市的空调高峰用电量迅速增加。我国的建筑能耗的年平均增长率大大超过我国的能源生产年增长率。
3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如何加强建筑节能工作已成为了我国目前关注的焦点。
3.1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方面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建筑节能工作有法可依,保证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还需要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保证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各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节能标准。
3.2对新能源、材料的利用
大力发展利用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使用新能源是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的有效办法,它对于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可以将太阳能设备投入大建筑工程中,将各种节能门窗、新型的墙体材料投入到建筑工程中,这都能有效实现建筑节能工作效果的提高。
4建筑节能的发展前景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筑节能,目前能源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经济要想得到发展,节能是必然的。建筑节能不但能够为经济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还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建筑节能。在目前日益严峻的环境下,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大多数都与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的CO2的排放量占世界第二位,这其中有大约1/4是由于建筑用能所产生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要进行建筑节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求建筑能够节能、环保、健康,这是新时期人们思想的转变。建筑节能是各个方面的需要所提出的要求,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全面实现建筑节能有利于缓解中国的资源问题,还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总结
目前,能源问题成为了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我国的资源问题尤为突出,建筑耗能巨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加上我国的建筑节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建筑节能工作成为了目前建筑行业的中心工作,提高建筑节能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篇11
前言: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围绕建筑产品的改革,推广机械化、部分简易机械化和改良工具相结合,努力提高工效,缩短工期,提高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以求得最佳经济效益。
一、施工技术的发展目标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施工技术也发展迅速,而且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筑施工技术的引导理念就是科技、环保。在20世纪末,我国的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频现各种问题,大大阻碍了施工技术在国内快速发展。装饰行业的竞争意识在不断加强,我国对工业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企业开始注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使用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比如组合式单体幕墙技术、微晶玻璃与陶瓷复合技术、背栓系列、木制品部品集成技术、点式幕墙技术等等。这加强了装饰行业的科技化,很多工业产品都开始使用在装饰施工当中,一些玻璃制品和木制品等等的使用,改变了装饰施工,这些产品的质量好,精度高,而且很环保,所以在建筑当中受到很大的欢迎。这些装饰材料在工业建筑当中达到了工业生产的高要求。连接和固定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各种黏结剂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紧固方式,不仅保证了强度,还避免了刚性粘结的弊端。环保油漆的使用改变了油漆带来的污染,免漆饰面的使用取消了油漆工的作业,提高了施工水平。环保漆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健康,还避免有害气体耽误工程的竣工,材料的耐火性也有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主要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
地基基础沿海地区一般都是软土地基,承载能力都比较小。宝钢曾采用沙桩加固地基或用深达60至70 米的钢管桩作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造价十分昂贵。要参考国内外经验,研究和采用强夯法、振冲法,旋喷法、深层搅拌法以及大口径混凝土灌注桩等地基处理技术,以获得经济可靠的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
地下空间的利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深基础施工 已成为当前突出的技术课题。高层建筑的基础往往要求深达20一30米,工业设备、水工设施的基础的深度更大些,传统的、施工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地下连续墙、锚杆挡墙等施工技术、把防渗、挡土和地下结构三者结合起来,发挥综合效益。桩基础也要加强研究,进一步提高。
混凝土技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基本材料之一。混凝土技术如何,是衡量一国技术水平的重要方面。近期要把混凝土平均标号由200号提高到30号,预应力混凝土达到400号,还要定出远期的口标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采用商品混凝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 -2. 5倍,减少混凝土损耗20 %,节约水泥10-15 %,降低成本5 %,还可以节约生产混凝土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土建投资30- 50 %,应加速推广。混凝土养护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必须尽快研究和采用振动加压、常压蒸汽加压,真空处理、太阳能养护等新技术来更新传统的蒸汽养护。房屋建筑施工在大跨、高层建筑工程中,要研究应用轻钢结构、建筑结构用型钢、冷弯薄壁钢、压型钢板,以及现浇混凝土的快速施工方法,如多层地下室的逆作法,使用钢骨吊模和折形钢板做楼板的底模,减少临时支撑和倒模作业。
流动混凝土和泵送技术,以及简化垂直运输方式等。对城市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要逐步扩大工业化建筑体系的应用范围,发展工具式模板、机械化浇筑和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对传统砖混建筑要进行工业化技术改造,克服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在装修,防水、测试和控制等方面,总结出成套经验。
工业设备安装研究发展各种工业管道安装技术如管件预制工厂化、长距离或厂 区密集的管道施工机械化,管线水下穿越、海上敷设,管道耐热耐磨衬里处理以及防腐保温等。提高焊接技术水平,发展自动化焊接技术,防止焊件变形龟 裂的预温、退热技术和无损探伤技术等。进一步解决大型设备的整体吊装。组织管理充实和完善现有技术标准,及时更新换代,把建筑标准化逐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逐步建立起地区性的专业检测中心或检测站,加强对各项建筑工程、建筑制品、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的监督检查。制定机械装备政策,对大型机械或利用率低的专用机械采用租用方式或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应用网络技术编制和优化建筑安装企业的生产计划及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把全面质量管理在现有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在企业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探讨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和加快推广应用的措施。
新技术革命成果向建筑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渗透,是技术运动的现代特征,是建筑技术高技术化发展的基本形式。这种渗透推动着建筑技术体系内涵与外延的迅速拓展,出现了结构精密化、功能多元化、布局集约化、驱动电力化、操作机械化、控制智能化、运转长寿化的高新技术化发展趋势。建材技术向高技术指标、构件化、多功能建筑材料方向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工业建筑的施工技术也随之向着高科技方向发展,利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使整个施工过程合理化、高效化是工业建筑施工的核心理念。
生态化促使建材技术向着开发高质量、低消耗、长寿命、高性能、生产与废弃后的降解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材料方向发展;要求建筑设计目标、设计过程以及建筑工程的未来运行,都必须考虑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尽量选用低污染、耗能少的建筑材料与技术设备,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力求使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一致。
篇12
在我国已建成的400多亿平方米建筑中,热水、空调和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左右,而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可有效实现建筑中的能源替代,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的手段。综合利用太阳能,全面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及太阳能光热光电综合应用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可补充15%的建筑能耗,采暖、制冷系统可解决50%的建筑能耗,光伏发电可节约30%的建筑能耗,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可建成最理想的零能耗房。针对建筑需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太阳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体现在建筑的本体节能方面,但同时太阳能设备作为建筑设备的一种,在管理节能方面也具一定潜力。
2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概述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即用太阳能(Solar Ener-gy)代替部分常规能源,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采暖、热水、空调、照明、通风、动力等一系列功能,以满足或部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其利用太阳能的最高境界是“零能耗”,即建筑物所需的全部能源供应均来自太阳能,常规能源消耗为零;从而真正做到环保清洁、绿色生态。所谓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综上所述就是将太阳能的产品及构件在建筑上应用,并做到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的结合, 消除太阳能对建筑物形象的影响,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基于以上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定性分析,太阳能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3条:1)既舒适义健康;2)节约一次能源;3)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 太阳能建筑的典型建筑结构类型
在倡导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最经济、环保的能源之一,愈来愈受人们重视。目前太阳能建筑的典型建筑结构类型有主动式太阳能系统建筑和被动式太阳能系统建筑。
太阳能建筑的宗旨是在不破坏建筑立面的前提条件下,注重太阳能系统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智能性。然而,在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问题上,综合各方面考虑,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3.1 太阳能产品制造商,往往只强调产品的功能,而忽视了建筑的特点与要求,使太阳能产品与建筑物成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太阳能产品由于没有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因此会破坏原有建筑的整体外观形象,进而破坏环境;而且目前的太阳能产品结构单一,建筑设计师即使在设计中考虑使用太阳能产品,也很难将太阳能产品有机地融人到设计中,使太阳能产品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鸡肋”。
3.2 建筑设计院,仍有不少建筑设计师缺乏绿色生态的理念,根本不考虑太阳能及其他绿色能源的使用,造成太阳能产品大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临时安装,即“事后状态”下安装,结果影响到建筑群体,甚至整个城市的建筑风貌。
3.3 政府规划机构,往往不能够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和相关政策很好结合。由于其它相关配套设施、标准的不完善,尤其是太阳能施工验收标准一块,仍存在争议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阳能产品的生产,导致推广效果不好、范围不广。
针对以上问题,解决方案如下:(I)太阳能产品的生产商应更多地了解建筑设计的需求,开发推出多款适合建筑结构利用的系列和型号;(2)建筑师在设计初期,即将太阳能系统包含的所有内容都当作建筑不可或缺的元素加以考虑,使之成为建筑组成的一部分;(3)加强太阳能产品生产商、建筑师、政府机构的交流与沟通,从设计阶段即将太阳能产品与建筑真正的融为一体,并配以后期的政府激励政策、规范的市场引导机制,太阳能产品一定可以在建筑节能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各领域的合作之下,太阳能建筑必将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太阳能系统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也将得以持续和发展。
4 太阳能建筑的典型应用模式
太阳能的应用,从技术途径看,主要分为光热转换技术和光电转换技术;从具体应用范围看,主要有太阳能热水供应、太阳能地板采暖、太阳能温水游泳池、太阳能空调、太阳能路灯等5大系列。到目前为止,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热水,还可解决取暖等问题;太阳能光电转换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分,发展与应用量较小,但是随着光电转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太阳能光电板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应用必将具有更广泛的空间和发展市场。
5 太阳能建筑的应用前景
5.1 应用空间大
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正常发展和生态驱动发展两种模式下,预测2050年我国太阳能利用在总能源供给中分别占4.7%和10%。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有量已超过6 001)万mz,而此数据的太阳能建筑仅占所有建筑1%
5.2 环保节能
根据美国环境总署EPA的统计数据、目前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40%。而人们对未来:在大气中含量的预计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50年后大气中:的含量将会达到现在的3.5倍。众所周知,国家推广太阳能的目的是为了环保节能,而环保节能在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就是尽量减少:的排放。换个概念,使用太阳能减少:排量与绿地吸收的效果相一致。据科学计算,可以总结出如下等式:1 m=的太阳能集热器“95.39 kg标煤产生的热量之70.11 kg =19.475 m2的草坪吸收力=0.779 m2的落叶乔木吸收力==1.5 m2的绿地吸收力。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建筑应用太阳能的环保节能效应。
篇13
低碳建筑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碳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倡导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强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平衡和统一。低碳建筑则是对低碳经济在建筑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当然是要求在低碳经济发展原则下发展建筑业。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低碳建筑的核心依然是减少石化能源使用量,提高其使用效率。
二、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意义
(一)缓解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
资源的短缺与高消耗是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居住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急相关产业的能耗已经远远超过工业,基本占到总能耗的50%,但这一资源高消耗的出现,不仅是由于建筑物的数量增加,更是因为建筑理念和建筑设计的资源考量无节制。低碳建筑的发展可以在当前最大能耗产业中实现资源能耗的大幅度降低,据计算,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低碳理念设计和建造完成的建筑讲节约能源60%~70%,可以基本解决当前建筑高能耗的局面。
同时,低碳建筑的重要理念就是生态和谐。众所周知,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一方面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出现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等异常现象,另一方面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必然影响人类居住和生存环境。旨在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的低碳建筑可适当地减少碳化合物的排放,进一步改善环境。
(二)适应产业经济的结构转型
未来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导向,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发展理念的转变,面对生存与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中国绿色建筑已探索近10年,低碳建筑是绿色建筑的研究新方向。发展低碳建筑不仅符合国家出台的站一系列宏观经济措施,缓解我国对能源的高需求,而且也符合国际上的可持续理念与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在“十二五”中,国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作为当前中国发展主要引擎之一的建筑业,也必须实现“转方式、调结构”,低碳建筑与这一产业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而且低碳建筑的发展,将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产业等,进而实现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低碳建筑发展的现状评析
低碳建筑的发展不仅符合当前我国的发展理念,同时与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相吻合,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可以说是起步晚、水平低、基础差。目前,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在中国的推广还是刚刚起步,好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为此,低碳建筑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政策扶植的多重结合。就发展的理论而言,应当吧低碳的概念和节约型社会的概念是连在一起的,这也正符合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四、发展低碳建筑的主要措施
(一)营造良好氛围
低碳建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近几年才在中国兴起,由于当前实行低碳建筑的成本高,相关的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困难重重。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及相关部分应积极行动,做好宣传和鼓励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大众媒体向民众宣传低碳建筑相关知识及低碳建筑发展意义,使低碳生活成为深植公众内心的理念;同应号召建筑企业应响应“科学发展”的社会需求,使其主动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在技术水平和建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到低能好、少污染,尤其在建筑的设计、建设、营运环境,贯彻低碳理念从而有效的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
(二)鼓励技术创新
低碳建筑的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创新,促进相关技术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从而在根本上推動产业的进步。首先,技术创新可以开发利用新能源,如无污染无排放的风能、太阳能,用其发电、产热来替代一次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风能的利用可以是多重的,以建筑结构形式形成的自然风来调节室内风流风速,可减少电力的消耗,亦可减少空调的使用。其次是新型低碳原料的研发,低碳建筑原料的研发是低碳建筑未来发展的必然,如玻璃纤维,这是一种天然导光技术可将室外自然光通过专用导光材料引入地下建筑,通过与人工照明的有机结合,这种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建筑用电,降低运营费用,还可以提高地下空间的光环境质量。
(三)完善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持是低碳建筑发展的根本保证,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激励机制、评估体系和监管制度等。对于监管制度,一定做到明确责任,重视可行性,保证在实践中能够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不仅规定企业责任,而且要规定相关部分负责人、主管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正如国外的一句格言:让火车安全运行的最后办法就是把董事绑在车头上。和评估体系应制定一系列节能标准,以便对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碳排放量进行监督、控制、测评,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形成完善的建筑物碳排放计算系统。尤其是鼓励机制,政法应在政策上对低碳建筑及其相关产业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为了进一步支持低碳建筑的发展还应实施财税减免等政策,保证低碳建筑行业的轻松起步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瑢.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