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与会计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从社会角度来看,会计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换个角度,会计对这个社会独特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几乎每个单位、每个组织都设立了会计岗位?如果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出版《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作为现代会计的起点,它的历史也已经超过500年;一些史学家甚至认为会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腓尼基人创造字母就是为了会计”(Woolf, A. H.,1912)。人们自然要关注的是:为什么会计历经万世而不衰?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社会科学所关注的很多现象,无法通过实验室来精确地检验。正因为如此,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猜想。通过猜想构建相应的理论,解释相关的社会现象。理论的优势就在于其解释力的高低。从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 到拉卡多斯的精致证伪主义,就是强调理论解释力的作用。换言之, 一种新理论提出后, 因为它对现象的解释能力高过已有理论, 而逐渐得到认可,并取代原有的理论。
传统的会计研究,是以相对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环境为研究对象,讨论会计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对环境的促进作用。如Littleton 在《20世纪之前会计的演变》一书中,将主要研究目光锁定到意大利复式簿记产生的环境下,认为对复杂商业经济活动报告的需求,促生了复式簿记。遵从这一思路,大部分关于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学术研究,都将会计定位在事后反映经济活动的角度。目前主要的会计准则制定者都持这一观点。比如,2006年我国新修订的会计准则第21条就明确规定: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又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结构公告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也持类似观点:财务报告应当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样,主流的财务会计教科书、绝大部分会计理论研究的著作,都从会计事后反映这一定位入手来介绍财务会计方法、讨论相应的会计理论问题。 这种观点还通过大量的上市公司年报得以反复强化。在任意一份年报中,你都会发现其审计报告中有一个标准化的陈述“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报告主体某一时代的财务状况、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
既然会计被定位在反映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当经济活动相对不发达,会计被忽视(这里不包括会计史学家的著作),就是正常的了。按照这种逻辑,会计职业应当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市场经济产生前后的事情。但会计史研究者们对会计的讨论,又是从史前人类开始的(参见郭道扬教授《会计史研究》的相关论述)。这二者之间的差异,除了观察角度的不同外,还涉及到对会计认定上的差异。如果以复式簿记方法作为会计的标志,那么,毫无疑问,14世纪之前,任何经济活动都应当没有会计的身影在其中。但如果从会计的社会价值与功用角度来讨论,那么,对会计的认定就可以上溯到人类社会早期。
二、经济学达尔文主义:新的解释工具
人类社会在漫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后产生过很多职业,其中一些经受了历史的选择,存活下来,比如教师职业,从孔子、甚至更远古时期开始,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它还仍然具有生命力;也有很多职业因为不能适应社会变迁的考验而被淘汰,比如报纸印刷排版工人就被计算机排版系统所取代、电报电话业务员被日益普及的通讯业淘汰;公交车售票员这一一度令人艳羡的职业,被一个简单的自动投币箱而取代;一些特定科目的教师如上个世纪60、70年代大学中普遍开办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以及相应的教师,因为中国市场经济改变而逐渐失去其存在的空间;当然,社会也产生了很多全新的职业,如资本市场的出现、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催生了很多全新的职业。
那么,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职业更替之间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来自于他对自然界的观察。1950年, Alchian在题为“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的论文中,尝试用达尔文的思想来解释企业生存的竞争与选择,由此确立了经济学达尔文思想。按照经济学达尔文思想,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就相当于是自然选择的过程;为了求得最大限度的生存机会,企业必须学习、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或机制;尽管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方法是最有效的,但可以通过成功的企业都采纳的方法这一事实, 来推断出这些方法至少都是适用当时经济环境的需要、有效的。
因此,可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对会计产生、发展的解释上。我们无法像自然科学的实验环境那样,借助严密的实验设计来证明会计对企业成功运营的具体作用与贡献,但可以从所有企业都一定设有会计部门这一事实,推断出会计对企业生存是不可或缺的。很显然,如果将会计仅仅定位于一种事后反映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将不足以解释为什么所有组织――甚至包括佛教寺庙――都设有会计。
如果将经济学达尔文主义所应用的范围再扩大一点,用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同样可以观察到人类社会的竞争与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适者生存”的思想。比如,教师这个职业能够生存,因为它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人类在幼年、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 教师的存在,能够极大地降低人类社会学习的成本。而某些特定内容(如长期盛行于计划经济环境下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或早期的无线电专业), 因为我国经济环境在过去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使得这些类型的专业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被逐渐淘汰(如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或取代(如电子信息工程取代了无线电专业)。
基于社会学的达尔文思想,给会计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生存条件恶劣、物资极度短缺。早期人类的任何多余“动作”(包括所谓今天界定的白领职业),都有可能会导致小到个人、大到群体的毁灭。为什么早期人类要“刻木”、“结绳”,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文字与数字?文字和数字对早期人类的作用,究竟在哪儿?它们与会计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三、会计的价值:再认识
基于社会演进的达尔文思想,需要关注两个角度的问题:一方面,仅仅从事后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不能合理地解释为什么会计存在于这个社会一切组织当中,甚至包括家庭;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早期发明文字和数字的举动无法解释。
会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每个组织都有会计存在?对那些非盈利组织而言,会计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既然会计存在于所有组织当中(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乃至虚拟的联合国,除盈利性企业外,还包括非盈利的机构,甚至上海红十字会因为一张超额发票,都引起社会对该组织的非议),那么,可以推测认为,会计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已经存在了。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初期,物资匮乏,每个人都面临生存压力,会计的生存空间又何在?
笔者的猜测是:会计是人类发明的、服务于信任的低成本工具。基本逻辑思路是:
――人类社会之初,生产能力极度低下;每个人都要竭尽全力,以求生存。
――早期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恶劣环境,迫使人们必须要“抱团取暖”,以共同抵御来自自然界的威胁。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发现, 人类彼此都是自利的经济人,都在设法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或者,争取最大的自我生存机会与空间,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由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成为群居的人所必须面对、且要设法解决的问题。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即可发现人类社会在不断找寻信任的方式,包括通过通婚、交换人质、财产抵押等方式来强化信任。尽管战争充斥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但追逐财富、关注财产的公平分配,仍然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层面的信任,就需要一种经济上有效的方法,这种经济上有效,既包括成本―效益对比有效(即该方法付诸使用所产生的效益,应当要高过这一方法本身的成本),也包括方法的适用性是否广,是否能满足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地区组织的需要。
――如果将视野再稍稍收窄,仅仅关注人类历史中的经济交往。由于每个人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经济动物,都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如何在经济层面信任他人,也取信于人,是人类社会初期必须要设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缺乏充足的历史资料,也缺乏对人类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环境下的生存方式选择的具体体验与体会,我们无法具体考证早期人类社会究竟发明了多少种方法来解决信任问题。但可以想象、同时历史资料也表明,人类社会早期创设了多种方法,试图来解决信任问题,如用人(婚姻、血缘关系等)、用物、用组织内部牵制等。当然,会计一定是其中之一,并且是较早出现的方法。很多历史资料表明,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能力极度低下、社会供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人们发明文字、数字等现代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记录当时有限且宝贵的财产,从而达到人与人相互信任的目的。比如,史学家认为,早期两河流域发明文字,不是为了向后人彰显统治者的“丰功伟绩”,而是一种会计解决方案,用来记录神庙中的各项财产。
――任何一种方法,都存在效益与成本对比。那些最终能够经受生存检验、得以存活下来的方法,应当是成本效益比占优的方法。我们无法清楚、明确地给出每种方法的成本、效益情况,但从事后的生存状态可以推测:会计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组织中,这就是一个直接的证据,表明会计作为一种信任机制,不仅成本效益比占优,且适应性广,能够适应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企业的需求。
将会计的价值定位在低成本信任机制角度,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会计存在于一切单位或组织之中,同时,也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与会计方法变更。基于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以及达尔文经济学进化论,可以发现,包括信任成本在内的交易成本,是企业竞争与优胜劣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某个组织或企业采用了成本更低的信任方法,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存活、发展并壮大起来。这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世界500强,都是从家族企业起步的(不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国的国有企业);为什么所有企业都一定要设立会计岗位。除了会计职业产生与演化外,会计方法的演变,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解释。早期人类社会的经济交往非常简单,人类社会早期“刻木记事”与“结绳记事”等行为,作为一种辅助记忆的方法,可以帮助当时的人们记忆并提高信任度;随着经济活动愈加复杂,人们就需要相对更加复杂的方法如复式簿记等,来帮助更好地对经济往来进行分类;当企业内部的会计岗位不能满足社会的信任需求、社会经济交往会受到可能的负面约束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审计职业,试图借助一种独立性,来提高会计系统的信任功能。如,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和讨论,就不应该仅仅限于技术方法是否可行或应当采用,而要从该方法所能够影响的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关系来讨论。实际上,会计本身就充满了估计与判断,公允价值的应用本身所包含的估计、判断成份,并不是其能否采用的主要因素。
四、会计研究的边界
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征是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致。在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之后,又衍生出多个二级学科如金融、财政、统计等。学科越来越细,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多。会计学科从早期主要是数学著作的一部分(如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集成》、斯蒂文的《数学惯例法》),逐渐独立出来,成为大学里一个专门学科;随着会计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会计学科的从业人口也在不断膨胀。但会计学科无论在研究上,还是教学上,以及会计毕业生未来工作取向上,有形或无形地都存在一个默认的边界。依照笔者的理解,从研究角度看,会计学科的界限至少应当有以下两个不同的判定标志。
一是研究内容。区别一个学科与另一个学科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内容。会计学科的传统内容应当是与财务报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超出这个内容,就有可能被怀疑是会计之外的东西了。如早期实证会计兴起之初,就有学者认为,财务数据影响人的行为,不应该是会计的研究范畴(Christensen, 1983);到现在,很多会计学博士生的研究话题,若在传统的会计研究范式中,仍然不被认可是会计的一部分,如公司治理、政治关系、大股东性质、估价波动等话题。
二是研究方法。按照 Kuhn 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描述,任何一个常态科学,都有既定的研究范式和相应的研究方法;一个新的研究范式的提出或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初期都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这时,一些新的课题也就不可能被认可是会计的内容。
按照这种讨论,目前大学里的很多会计学博士论文,都经常面临是否存在“跨界”的疑问;同样,在一些新兴的学术刊物上所刊发的论文,也有跨界的嫌疑。如Ball and Brown (1968) 研究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就被美国会计学会会刊 The Accounting Review退稿,认为这不是会计的范畴;当时的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在刊登这篇论文以及其他一系列被当时主流会计学刊不认可的论文之后,从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美国非常重要的会计学术刊物;讨论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关系以及资本市场能否有效识别会计信息质量等话题,也成为当时会计学界的主流话题。会计学科的边界扩大了。
在美国三大刊物中,第三本学术刊物是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这本刊物同样也扩大了会计学科的边界。
五、拓展会计边界,打造会计帝国
当年经济学理论发展相对成熟后,出现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按照张五常的介绍,早期萨缪尔森曾经说过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1955年,加里・贝克尔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其学位论文《种族歧视的经济分析》,被认为是经济学“攻城掠地”的标志;此后,经济分析方法广泛用于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法律等领域。Journal of Law and Ecnomics 于1958年创立;1960年,Coase 的 “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公开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法律的架构,让经济学成为现代法学的基础之一。
总体而言,经济学“攻城掠地”、打造经济学帝国的方式主要包括:研究人的行为并提出若干关于人的行为的假设,它们可以用于几乎一切社会科学,因为,社会科学最终都是关于人的科学,都无法回避经济人等理论;采用可验证的研究范式,使得研究过程能够更加规范、科学,社会科学的争论也更集中。
过去的四十年,会计学研究深受“经济学帝国主义”影响,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话题、理论的应用等,无不体现了经济学的影响。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会计学很早就是输出者,会计学的基本理念早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了。
不难知道,会计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收入-成本=利润”;这种成本效益分析, 几乎贯穿着人类所有活动的始终。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行为、决策选择,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就是成本效益对比。著名的科斯定理,其核心概念就是成本。只不过,科斯把成本概念应用到市场分析,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假如当年科斯选择执教于芝加哥大学会计系,那么,我们会不会认为科斯的相关理论就是会计领域的话题?
除了上述这种成本效益分析思路可以广泛应用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外,本文所说的会计帝国主义,还与会计的核心价值有关。按照上文的讨论,会计是一种低成本的信任工具,旨在用于解决人类社会的信任问题。很显然,信任问题也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全过程。人们之所以制定法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信任成本有关;微观层面,企业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交易成本的竞争;交易成本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信息搜寻成本与信任成本。一方面,在网络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搜寻成本会逐步降低; 同时,由于社会流动性加剧、频率加快,导致信任成本渐趋提高,信任成本在交易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可以说,以信任成本为主的交易成本,将是微观层面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如果这种分析能够成立,那么,可以认为:会计必将成为未来微观层面的核心话题。
按照本文的逻辑,会计的产生与人类寻找有效的信任工具有关,那么,可以进而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或变迁与会计联系起来,讨论会计在人类社会变迁中的角色与作用。是否可以大胆地假设:在远古人类族群社会,若给定其他条件相同,在导致少数几个族群更加发达、另外一些族群相对衰落的原因中,会计方法应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会计学与人类学相结合,就会出现一个诸如会计人类学的研究话题。
思辨能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方向性变革,但把这种设想落到实处、让其成为科学研究,而不是诡辩与空谈,还需要真正的科学研究。凡是科学研究,应当关注现象、方向、研究设计的严谨性与可重复性等。这才是会计帝国建设者们下一步应当要付诸行动的方向。
[本文系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00221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索科洛夫(前苏联)著、陈亚民等译:《会计发展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3]张五常:《经济学帝国主义》,2005年3月3日,转引自blog. sina. com. cn/s/blog_47841af7010003bf. html~type=v5_one&
篇2
1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国际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将国际化合作办学视为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由于国际化合作办学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国内外系统研究成果并不丰富。
1.1 国外研究现状。国际上对跨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以WTO的教育服务贸易为背景,把跨国高等教育作为商业存在形式加以论述,如"Trade in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The Implications of GATs"(Jane Knight,2002),"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A European perspective"(Spreek vcersie,2002)等;另一方面,对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以及建立国际学历、学位证书互认框架等方面的研究,如"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 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Sergio Machado dos Santos,2000),"Quality Assurance Implica-tions of New 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Robin Middle hurst,2001)等。
简而言之,国外对跨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为宏观性研究,主题涉及跨国高等教育的产生背景、意义、概念界定、类型及其在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地位等。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研究主题逐步呈现专题化,对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证书认证等课题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大部分研究者从输出跨国高等教育较成功的发达国家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输入国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
1.2 国内研究现状。尽管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非常热门的实践话题,但目前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我国高等学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缺陷是知识面过窄,学科结构单一,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又日益明显。对于会计人员来讲,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具有广博的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化要求。近年来,这种情况虽然通过拓宽专业面、实施学分制、开设选修课、推行第二学位制、主辅修制等有所转变,但这些改革措施尚远未到位,学生在学习上还受到很大限制,在所培养的会计人才知识面狭窄的问题上,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从学校实践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向院校主导型转变。各高院制定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将国际化纳入教学和研究等整体办学过程之中,国际化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而会计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缩影和表现。通过国际化办学体制,采用ACCA考证和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等办学形式,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学习到先进的办学经验,经过消化、吸收,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而创造出有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方法。
受教育对外开放和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推动,国外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在我国开始流行。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有国际交往能力和懂国际准则的国际化人才。我国加入WTO后,急需跨国界、跨地域、跨民族、跨经济、跨文化、跨学科的涉外型、复合型的会计国际化人才。
总之,国内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显得比较宽泛,但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跨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其盈利性特点、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内总体情况的分类、归纳等研究尚需进行开创性研究。
2 高校会计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措施
会计是一种商业标准化语言。会计学科国际化人才,不是传统的只懂会计理论或只懂会计技术的人才,而是具有国际会计准则知识;不但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的人才。相关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国际化手段,提高会计人才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
2.1 会计学科教育观念的国际化。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前提是会计教育观念国际化,即从全球视角出发来认识会计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识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一是在思想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主要是指为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而加强国际理解,使学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二是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在国际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说,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懂科技,通外语,会经营,善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
2.2 会计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有必要探讨会计专业国际化发展的课程设置改革,强化会计学科的国际化背景,确立会计学科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课程国际化,不仅要开设关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所有课程都应该体现国际观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从以往单纯、外在的人员交流,扩大到课程国际化和跨国教育等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
内容的扩大化表现为会计高等教育使用英语教学,开设广泛多样的国际化课程、课程国际化是实现整个会计学科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会计学科教学和研究水平、培养会计国际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2.3 会计教学内容的国际化。针对会计国际化办学,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有三条主要途径,一是专门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会计准则等方面的课程;二是在现有教学内容中补充国外先进的会计知识;三是选用国际上的先进教材。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有以下方式:①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②并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题;③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④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⑥建立校际联系,把国外参观学习与课程联系起来。
2.4 会计职业的国际化。开设国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培训班,例如开展ACCA、CGA、CFA等职业认证培训,为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会计职业的国际化背景,鼓励并培训学生在学习年限内到国外获取一定的学分或者参加境外实习。强化会计专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相互理解。建议中外国际化合作办学,强强联合,加强国际会计人才的交流,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
2.5 学生交流的国际化。现代科技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要培养出国际化人才,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就必须派学生到相关国家生活,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才能够真正深入地理解对方。高等学校学生的跨国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大规模的学生留学国外,不仅有助于各国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而且有利于扩展课程内容的国际广度,开展跨文化的研究与讨论。给学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推进国际化项目的发展和实施,促进会计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篇3
从教育学科的发展来看,教育部门推行了以教育教学的合格评估或水平评估,以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立项的方式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在这一形式的推动下,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体现在重点会计学科建设、优质会计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会计重点实验室建设、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等等的具体项目,将会计教育教学改革转化为一个个的科研课题来完成,使会计学科及其会计人才的培养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二、会计学科的发展
在我国会计学科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前,严格地说,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学科建设,80年代以后,我国才真正开始注重理论研究工作,学科建设也才起步,直到90年代初,我国会计界才对会计学科体系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之后会计学科建设才在本科院校内开展。在广西,会计学科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较落后的发展平台上,21世纪前,基本无会计学科建设。进入21世纪后,一些本科院校才逐步重视起会计学科的建设,直至2006年,广西财经学院的会计学科成为省级的重点建设学科。
三、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学科发展思路
(一)会计学科的建设应具有地方特色并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会计学科建设应遵循特、独、需的原则,选择对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特有、独有、需要的研究方向进行培养和扶持。在广西,该学科的建设要根据国家对中国东盟经济贸易的发展战略和北部湾经济的发展战略,以服务广西区域经济、服务北部湾经济为已任,理论联系实际,紧密与地方财政、税务、审计和广西大、中、小企业联合,服务地方经济,特别是为北部湾经济服务,为发展中国东盟经济培养专门人才服务。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凝炼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如会计政策、制度比较应用方面,应积极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开展中国东盟会计比较研究;选择成本工程及广西各大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展财务成本工程研究,或在审计监督保障系统研究及应用方面研究我国新的审计准则方面的改革,并侧重于绩效审计方向的课题研究。学科形成的研究成果,会对广西区政府的战略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要利用学科建设基地扩充会计教学科研的空间
会计学科的建设,还要通过学科建设基地的建立来扩充会计教学科研的空间。学科建设基地的建立有多种方式,对于会计学科来说,可以是专业实验室,可以是校外学科研究基地。对于会计专业实验室,它除了在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外,也为学科研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场所。校外学科研究基地更是会计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学科建设点要充分发挥会计学科的应用功能,积极探索学科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机制和途径,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互动,共建学科研究基地,将这些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经验作为学科建设的源泉。
(三)会计学科建设中要注重专业的特色建设
在我国,全国会计专业建设经历了由粗分到细分又到粗分的过程。80年代,除个别学校在设置会计专业的同时也设置审计专业外,大多只有一个会计学专业。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由于对外投资业务的增加,且当时的外资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制度,因此增加了涉外会计专业或国际会计专业。90年代因电子计算机在会计界的普及,加上此时毕业生的分配已进入双向选择阶段,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多学校增加了电算化会计专业;之后,又由于社会强调了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很多学校又增加了注册会计师专业,会计专业被不同的理由细分了,之后又因争夺招生指标,专业细分愈加细致。至20世纪末期,通才教育又进一步被强调,专业的划分又逐渐回归了大专业。 专业建设始终是与人才培养相联系的。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目标,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忽视相关知识的传播和能力培养。随着会计国际化客观环境的变化,这种单一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缺陷也日渐暴露。西方许多国家把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会计教育的目标,认为会计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仅仅让学生成为专业化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才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为在日益拓展的会计职业界工作作好准备,使学生能够通过接受教育,在会计专业外的其他方面也终身受益。
会计专业建设应突出其应有的特色:一是注重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以应对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对培养质量的冲击;二是从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在以会计专业知识为基本面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复合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从封闭教学转向开放教学,以学为中心而不是以教为中心,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能力,专业设置的国际通用化、专业知识的国际规范化、师资的国际流动、课程的国际性成为改造会计传统专业的方向。
(四)会计学科建设中要加强会计课程建设
现代化会计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现代化的会计学课程体系,它是实现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蓝图。围绕教学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教材和评价方法等的改革,应通过教学探索与实践,形成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会计学课程体系。
1.大力打造会计精品课程。2003年国家决定以网络为载体推行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工程后,课程改革运动在各高校掀起一场精品课程热。大力打造会计学精品课程,开展会计学精品课程评选,会激发会计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为会计教育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2.更新会计学课堂改革教学观念,创新科学评价机制。会计学课堂改革不再是各种会计理论细节的讨论,而是让所有的教师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每位会计专业教师都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课堂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会计学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会计学课堂的各个要素得以有机重组;从会计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让会计学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3.推进会计学课程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会计信息已渗透到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会计语言将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迫切需要会计学课程国际化。在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建设方面,首先应从教学管理制度上确定国际课程的地位,要求涉外学生必须修完相应课时的国际性专业基础课程,为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而培养知识工人。其次,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在会计学课程中应体现国际化观点,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会计学课程开发理念,注重会计学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发展性等特点,进行中西方会计文化比较,从而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赋予了会计专业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格局必须打破。
四、结语
伴随着会计教育的改革,会计学科建设的发展出路之艰辛不言而喻。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地开展学科建设,大胆推进会计教育改革,特色会计人才的培养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会计理论和经济贸易规则,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和投资理财人才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篇4
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可以用货币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以货币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其他成本。
二、经济学中的成本定义
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西方经济学中对成本的研究很多,人们不仅研究发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也研究生产过程前后发生的成本,还研究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我们着重研究生产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和交易成本。
(一)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
在短期内,由于固定投入保持不变或变动性小,增加产量主要依靠增加可变投入数量。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TFC)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
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在长期中,企业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生产规模,从而始终处于最低平均成本状态,所以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就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集合而成,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指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一种度量,对放弃效益的评价,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关系。机会成本主要的特征是:不关心过去已经发生的成本,而是关心未来的产出,它不是对历史的反映,而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机会成本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各种方案,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三)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由于企业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从概念得知,边际成本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是选择成本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企业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一旦超出规模经济范围,成本反而会增加。因此,企业要利用边际成本分析法,综合考虑边际成本和规模收益情况。
(四)交易成本
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事前交易成本是指起草谈判的成本;事后交易成本指交易已经发生之后的成本,如退出某种契约的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续约的成本等。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三、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比较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是基于会计假设计算的,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突破了会计假设。1922年佩顿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会计假设,会计学有四个基本会计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及货币计量假设,这些假设是从事会计工作、研究会计问题的前提。根据会计主体假设,借入资本的利息是计入会计成本的,但权益成本是不能计入的,个体私营业主的工资收入都不能计入成本,而经济学成本是包括这些的。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是企业计提折旧的理论依据,资本性支出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分担,体现权责对等,均衡利润和税负,但经济学成本只考虑现金的流出,即便是资本性支出也一次性计入成本。另外,会计只计入能用货币计量的成本,经济学则将其他的经济量也作为成本。
(二)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记录过去的交易,而且很重视进行客观的叙述。相比之下,经济学家通常比会计学家具有更宽广的眼界,他们注意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除了研究生产成本还研究其他各种成本。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上。
(三)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会计学家的工作是关注记录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货币。他们衡量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但忽略了部分机会成本。与此相比,经济学家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因此当他们在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
(四)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四、用发展的眼光看两种成本理论
从发展趋势看,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完全市场假定等逐渐被现代经济理论更接近实际的假设条件所取代,从而使得现代经济理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这是经济理论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表现,也满足了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的要求。适应这一潮流,传统成本的理论也必将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新的成本范畴还会不断产生,现有的成本范畴也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诸如交易成本、成本等范畴都应该逐步实现规范化,获得各个学派比较统一的解释,以利于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与解释,真正构成现代经济学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那些仍处于初步探讨中的如政治成本、转化成本、社会成本等成本范畴,将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并最终纳入会计学的计量研究中。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会计成本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并重发展。
(3)由于现代经济学成本概念计量的高难性和综合性,会计成本的计量也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化方向发展。
(4)会计成本由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时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如在美国,一般大型企业都在其年度报告中附有简要的社会责任履行和环境保护情况的说明。
【会计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篇5
资产是一个被广泛使用而且极其重要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表述。例如在经济学、会计学和资产评估学中对资产的表述,由于各学科特点的缘故,其表述各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它们还是有共通点的:(1)资产必须是有价值的,是所有者的财富或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2)资产是被某个经济主体拥有或占有的有用性和稀缺性资源。能够产生未来经济利益体现的是资产的有用性,不能充分供给体现的是资产的稀缺性。所以对资产的一般性理解是:被某个经济主体拥有或占有的有价值的稀缺性资源,能给经济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二、资产的会计学含义
作为会计六大要素之一的资产,对正确评价一个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会计学中资产定义的表述是:“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1]由该定义可以看出,会计上的资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资产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这就意味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的资产。而预期的资产不是由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就不能归结为资产范畴。第二,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这种拥有和控制体现在收益权和处置权上,体现了资产的排他性。如果企业过去能拥有或占有的经济资源,现在已丧失这种拥有或占有,那么该资源自然就不能归于资产范畴。第三,资产蕴含着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即通过对它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有效利用,能够为企业提供可预期的经济利益。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不能为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入做出贡献的资源,都不能确认为资产。
三、资产的评估学含义
资产是资产评估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可以说是资产评估学的基石。从国际上看,对资产评估中资产的描述,较为流行和通用的是:“资产一词指的不仅是客观实体上存在的物品,而且也包含因为对有形或无形客体的拥有或占有所带来的法定权利”。可见国际上对评估学中资产的表述,更倾向于价值评估或预计的未来收益能力。从国内看,比较权威的是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编著的《资产评估》一书中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2]根据该表述可见,这一定义更接近会计学中资产的定义。对比可知,在对资产评估中资产概念的界定上,国外更注重能带来未来收益的权利,而国内更多的是借鉴会计学中对资产的定义。综合起来,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中的资产,其内涵应该更加广泛。只要是特定权利为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给其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所有实物,以及具有内在经济价值以及市场交换价值的无形权利,都可以归为评估学中的资产范畴。
四、资产在会计学和评估学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
(一)资产在会计学和评估学中的相同点
1.资产都必须是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的
这就意味着,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必须明确、合法。因为不管是对资产进行会计计量,还是进行价值评估,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资产的归属权问题。因为资产的价值就在于能给经济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所以一项资源要成为资产,必须明确的就是该资源归属于哪个经济主体。只有这一大前提确定了,才能进行会计计量,也才能针对其为经济主体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情况进行资产评估。
2.资产必须能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
能够归于资产范畴的资源,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都必须能给经济主体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未来的。但是不管是现实的还是未来的,给经济主体带来的经济利益都必须是可靠的、明确的。该经济利益既可以是现金流入,也可以是非现金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资产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是否作为资产,主要视其能否给经济主体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而定,并不在于有形或无形。像固定资产和存货等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毫无疑问在会计学和评估学中都属于资产范畴,同时如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同样在两门学科中也都属于资产范畴。
(二)资产在会计学和评估学中的不同点
1.会计学和评估学对待资产的侧重不同
会计学和评估学虽然有很大的联系,但是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其基本假设和确认原则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资产的侧重点和看待角度有所不同。由于评估学中资产的计量是以未来利益为基础的,在对资产进行评估时,不必要过多地关注资产的历史成本,更多关注的是资产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而会计中资产的计量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即使会计学提出了要以公允价值计量某些类别的资产,但是仍然更多地关注资产的过去,注重历史成本,资产的形成和计量都是以过去为起点。所以不管经济主体拥有或者占有的资产,是不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只要能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对经济主体有价值,就应该纳入资产评估的资产范畴。
2.对拥有或占有资产的主体界定有所不同
在会计学中,拥有或占有资产的主体是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个人拥有的资产一般不属于会计学中的资产。而资产评估作为一种中介服务,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对资产的主体界定要宽泛得多,不局限于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资产的评估业务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所以就资产涉及的经济主体而言,评估学中资产的经济主体要比会计学中资产的经济主体宽泛。
3.针对的资产对象不一样
在会计学中的资产通常是指单项资产,即企业拥有的单台、单件资产。例如计提折旧、摊销等会计后续计量针对的都是单项资产。而在评估学中的资产既包括会计学中所指的单项资产,也包括由单项资产组成的具有整体获利能力的整体资产。例如企业整体价值在会计学中不能归于资产,却是评估学中对整体资产评估的对象。
4.在资产的认定范围上不同
资产评估学在资产的认定范围上相对于会计学而言范围更广。根据会计学中对资产的确认条件,能被确认为企业资产的必须能够可靠计量,所以企业自身的专有技术和自创商誉等,因目前尚不能可靠计量就不纳入资产的范围。但是在评估学中,自身的专有技术和自创商誉都是有价值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毫无疑问应该是评估对象,理应纳入其资产范围。可见,有些经济资源,虽然在目前很难对其进行可靠计量,即很难对其进行确切的价值估计,但是不能否认其对经济主体的重要性以及对经济主体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可能作出的贡献。所以像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客户资源、营销渠道等,在会计学中认为仍难以可靠计量的但可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社会资源不应确认为会计主体的资产,随着评估理论、评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在评估对象的可控性和合法性得到解决的前提下,都可以纳入广义的评估资产范畴。[3]可以说所有对经济主体有价值的,能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都可以列为评估对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资产评估学中对资产概念的界定,应随着评估对象的变化和扩大以及评估方法和评估理论的发展,逐步摆脱会计学资产定义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篇6
创新创业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将研究、教育、商业训练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模拟演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为从事商业、企业活动和就业做准备。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深入到西方教育体系中,得到广泛的推广、深入和发展,形成了比较规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急功近利、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合理的状况,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理想。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应是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使之适应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具体目标:第一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二是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是进一步缓解就业的压力。只有目标明确、定位合理,才能引导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专业教育也称为专门教育或专门学,其以通识教育为前提基础,通过系统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专业技能训练,在某一特定的领域达到特定水准的教育。专业教育集中体现专业特点的中心组成部分,有一定的职业倾向性,且与未来实际工作常有接口部分。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专业教育得到规范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专业教育体系。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人才。教育目标的一致将二者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其次,专业教育可以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多是在专业领域内开展的,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支撑,良好的专业教育为日后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再次,创新创业教育起到强化、促进专业教育的作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产生专业学习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加专业学习的动力,强化专业教育。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启迪学生思想智慧、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发展学生个性品质、锻炼学生多种能力的教育。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可以融入现有的专业教学体系中,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为实施载体,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训练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到高等教育的最佳效果。否则,离开专业教育而谈创新创业教育容易成为空谈。
然而,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往往撇开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进行研究。此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往往局限于单一的、独立的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脱节,导致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和理解上产生误区,似乎创新创业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不大。这种误解容易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孤立、自成一体、相互冲突,削弱各自的教学效果,失去整体效应。 因此,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关键是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具体的专业教育中,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专业人才。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学科及专业特点不同,创新创业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不同。各高校、各专业应根据本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专业特点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笔者根据多年的会计学专业教学及近几年指导“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体会认为,要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较好地融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研究探讨。
(一)教育理念的融合
即将现行的会计学专业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融合。观念、意识支配行动,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正确的教育活动行为。高校在会计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去除传统的、单一的会计学专业教育的理念,树立融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教育理念,在会计学专业教育过程中,始终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只有做到教育理念的融合,才能做到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协调、配合,达到二者较好地融合,实现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即将现行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和方向,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所希望实现的结果,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就会计学专业而言,有的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为主,有的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会计人才为主,还有的高校以培养兼具研究型和应用型的会计人才为目标。普通本科院校多以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为目标。尽管各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但有其共同之处――均强调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其培养目标通常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好,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从现行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不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规范、持久开展。因此,应调整现行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融入到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比如,在现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加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相关描述,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合理,便于引导会计学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课程体系的融合
即在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内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目前,许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课外模拟演练阶段,在课外环节进行,而且是围绕各省、国家“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组织进行,多处于被动、临时应付、不规范的发展状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没有纳入到课内环节,没有纳入到教学计划(培养方案)体系内,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导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专业教育课程冲突,创新创业教育得不到保障。
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紧密结合起来,考虑课程内容的前后衔接、连贯及过渡关系。在会计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课程设置应仿照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理论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划分为课内环节和课外环节。理论课模块课程主要讲授创新创业基本知识、介绍成功人士创业经历等,与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同时开设,可设在大一、大二学年度,采取课内讲授与课外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达到开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意识、了解创新创业基本常识的目的。实践课模块主要是开展大学生模拟创业活动,可结合省、国家“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竞赛进行,最好安排在会计学主干专业课之后,也可与主干专业课的授课同时进行,应设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学年度课外环节,主要采取模拟演练、专题讲座的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品质、锻炼学生各种能力(包括分工合作能力、团结协调和组织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专业知识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书写及作品包装能力、形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及至心理承受能力等)的目的。通过理论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课内环节和课外环节相结合,规范、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其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内。
(四)教学内容的融合
在课程体系融合的基础上注重授课内容的融合,将创业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开展大学生模拟创业活动,大学生模拟创业活动的最终成果通过书写制作的作品――“创业计划书”体现出来,创业计划书实际上就是可行性分析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战略与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管理团队、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风险与问题等,其中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等内容与会计专业知识有密切的联系,是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具体运用。因此,在讲授会计专业课程过程中,注意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创业活动连接起来,将专业教育内容与创业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可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案的制定和完善
考核方案包括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和教师相关工作量的考核。目前,许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教学考核还不够规范。对学生的考核,有些学校适当给予点学分,有些学校则没有考评,全凭学生课余自愿参与。对教师工作量的考核,有些学校对参与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教师给予折算一定的工作量,有些学校对获奖项目的指导教师给予适当奖励,有些学校则没有任何考核,教学评价体系处于不规范状态。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应同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一样要规范、完善,而不能敷衍了事。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形式灵活多样、模拟演练和实践环节多、难以统一评价标准、难以量化等,制定考核评价方案要灵活、恰当,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采取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
(六)师资及教学管理保障
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保障方面,应从校内教师资源和校外教师资源两方面进行建设,以校内师资为主,校外师资为辅。校内打造创新的教师队伍,保障学生正常的创新创业教育授课,带领、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校外师资主要是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给学生作专题讲座,对模拟创业演练活动给予相应指导、点评。本校近几年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活动中采取校内教师指导为主、校外专家指点为辅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效果。在师资保障的同时,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加以保障,制定、完善相关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总之,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制定、执行具体的培养方案来实现,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管理配套规章及流程、师资建设保障等。要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较好的融合,必须做到上述人才培养方案方方面面的融合、协调及保障,将创新创业教育完全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凤莲.会计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会计之友,2005(5).
[2] 彭云飞,徐循.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9).
篇7
从新生暑期体验岗位的分布情况看,85.7%的新生到各个单位进行了暑期体验,说明新生对PBL课程的理念是赞同的。剩余的4位同学,之所以未能进行去单位实习,主要原因在于收到暑期体验要求信函时间较晚。(2)体验岗位分析
对我校2012级会计学专业具体进行了新生暑期体验的24名新生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从新生暑期体验岗位的分布情况看,91.7%的学生体验了与会计密切相关的工作,说明新生通过各种途径是完全可以实现PBL课程暑期体验的要求。体验会计中最基础工作――出纳岗位的学生最多。这主要是由于新生不具备任何的会计学知识与经验,无法参与和从事较为深入的会计工作,出纳岗位有利于新生认识会计工作,对会计有一个最初步的了解。(3)体验内容分析新生暑期体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基础。包括:会计基本概念的了解,会计基本职能的认知,会计法规的学习。第二部分是会计技能。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写,会计账单的核对与录入,会计资料的整理,费用的报销,账簿的登记。第三部分是会计管理。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分析。三、新生暑期体验对学生的影响1.对未来学习的影响新生暑期体验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分析新生暑期体验报告可以发现,新生认为通过暑期体验:第一,对大学的会计学习更加渴望;第二,使自己有了学习的紧迫感;第三,认识到了学习会计需要的正确态度;第四,对自己未来学习中的重点有了大致的了解。2.对职业规划的影响通过新生暑期体验,使新生对会计工作有了直观的了解与认识,明确了会计应当具备的各种素质,开始思考自身未来的择业取向与职业定位。新生对未来的规划主要分为:深造考研,出国留学,进入社会找工作,考注册会计师等。可见,虽然都是学习会计学,但是每个新生的心理定位和心理预期都是各不相同的,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刘辉.浅议PBL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11,(3):32-35.
[2]周天沛.PBL教学法与形成性课程考核的应用[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1,(2):53-54.
[3]王小莉.基于建构主义的“PBL”教学法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2010,(2):19-21.
[4]郭凯文等. PBL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创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139.
篇8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学生学习行为现状,为了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围绕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我对本校会计班的40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一是入学动机调查,“你为什么要选择职业学校”,调查结果:分数低,成绩差。没办法的人数占到50%以上,想学技术的人数占到近乎40%,混日子的人数占到7%。二是学习行为调查,发现学习上的不良现象有:不听课、讨厌老师、上课不带书,经常迟到、早退,上课吃东西、随意进出,上课说话、睡觉,玩手机、mp3,抄袭作业、请人作业,不交作业、偏科,考试作弊等。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一半以上的学生最初选择职业学校的动机基本上是无奈之举。真正想学一技之长的人不到50%,当然只是来混日子的也很少。这些似乎可以启示我们,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比较强,活泼、冲动、热情,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第二,学习行为存在很大问题,忽视或者任其发展,情形必将越来越恶劣,具体分析如下:
1、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在分数决定升学的中考中,狠狠地摔了一跤。选择职校本为无奈之举。他们对专业和职业并不会有较多的考虑,他们的专业有许多是由老师或家长代为包办的,这种包办的后果造成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也不关心自己的就业前景。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学习观,以如何激发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与专业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加强入学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生刚入学的一个月里,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与其相关的个性测试与咨询、开展职业调查,制定理想档案。使学生明确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结合一些职校生成功事例,为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树立信心,以“成功者”的心态去迎接未来。为未来工作而学习,可以大大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转变观念,增强自信。
二、加强专业教育。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做好新生入学前的专业教育。会计专业新生入学后要做的第二项工作就是进行专业教育,一方面可由专业教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现状、学生毕业的方向等情况进行介绍;另一方面可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让新生明白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是不能适应工作的。
2、公布教学计划,让学生心中有数。树立学习目标。由专业课教师在讲课前组织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学课程及教学进程,明确奋斗目标。
3、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对会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在开课前可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的财会部门进行参观,观摩实际单位会计核算处理程序,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前的教学准备,使学生对会计专业有了一个粗略的感性认识,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为学好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是“导”,是启发、是引导,当好“导演”而不是主演。此外,每次课堂讲授完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释疑解答或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训练,从根本上避免“一言堂”或简单重复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
2、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中教师仍然是主导者。学生是参与者,案例教学法应用生动的案例再现现实经济生活,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为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这一过程在会计模拟实验室由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分组完成、也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或者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抓住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强化技能训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技能竞赛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会计技能竞赛,竞赛的内容有珠算比赛、点钞比赛、会计凭证的编制和日记账的登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知识问答,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与奖励和表扬,让学生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风采,在他人给予地认同感中,逐步找回自己,树立自信,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强化了专业技能。
五、关心爱护学生,与他们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排除厌学情绪。在与学生的接触中,爱学生,用心与他们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批评,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多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些微笑、多谢赏识和赞许,多沟通、多了解,把爱传递给学生,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学生就会把关爱化成学习的动力,不断提高学习会计的兴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是弱势群体,教师不可能使人人成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教育规律,一定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要素知识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会计本科教育侧重于会计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导致会计人员在面临新问题时往往难以形成自己的判断进而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务必要改进会计本科教育,努力培养会计本科生的能力。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作为培养未来会计专业人才最直接的方式,必须适应商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会计职业界认可的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会计从业人员。
二、社会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
2002年,财政部召开与会计工作相关的8个单位负责人会议,期间就研究到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问题,财政部成立了会计人员能力结构项目研究课题组,从会计岗位资格能力结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能力结构和会计从业资格能力结构等不同层面研究会计人员能力结构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构建会计人员能力结构的正式开始。为了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会计行业的稳健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就开始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系统研究。其相关研究入表1。
在我国,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用人单位都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998年原国家教委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要求,会计专业本科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界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工作能力结构需求的排序依次是:实际操作能力(90%)、协调能力(42%)、创造能力(32%)、组织能力(14%)、交际能力(8%)、善辩能力(8%)。在资格准入方面,我国的会计资格考试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统一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作的需要,但总体而言还是以知识为导向,未能考核真实的胜任能力。
与之相对应的,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会计的高等教育已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后续教育仍然缺乏能力结构的支持,后续教育也未成体系。国家会计学院的成立为会计职业培训做出了贡献,但到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培训战略和课程设置。多数民间培训机构则处于低水平的模仿阶段。
三、基于会计人员能力结构的会计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大幅提高,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高校会计教育作为培养未来会计专业人才的主要方式却滞后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受到来自诸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技能发展、教员发展、奖励体系以及战略指导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制约,会计教育发展缓慢。从我国各类院校的会计教学的实际来看,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难以适应企业的要求。
加入WTO使我国的职业会计师行业壁垒消除,提高我国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已刻不容缓。会计教育必须经历一场彻底的革命,特别是传统会计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必须包括扩充对未来会计专业人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1.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这种基于会计人员能力结构的会计教学改革中,一个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下,为了满足培养合格会计人员的需要,今天的会计教育必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1990年9月,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ccounting Education Change Commission,AECC)在状况公告第一号――《会计教育的目标》(Objectives of Education for Accountants)中指出“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素质。大学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因此,终生独立自学能力就成为会计专业人员生存与成功的必备条件”。传统的知识获取(knowledge acquisition)型会计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企业管理的需要,本科会计教育并不是也根本不可能做到把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应具有的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学校应教会学生为获得并保持职业会计师的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learning to learn),并打好终生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基础。
林志军、熊筱燕和刘明(2004)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中国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会计教育中应注重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及其重要性或有效性的认识。受访者认为财务会计、金融学、管理会计、税务学、商法、审计/鉴证服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是最重要的十项知识要素;最重要的十种技能分别是职业品行、计算机技能、外语水平、人际关系、决策能力、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写作水平、团队合作、领导才能和语言交流能力;同时信息分析、公司实习和案例分析被认为是在中国现有经济环境下培训专业会计人才的最有效方法。另一方面,被受访者认为最不重要的知识是物流学、零售学、数量方法、工程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最不重要的技能分别为销售技能、客户定位、应变能力、谈判技巧和资源管理;最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书面作业和角色扮演。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会计教育的知识结构仍然较为狭窄,具体表现在跨专业学科知识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技能的培养方面也相对薄弱。目前的会计教育状况也还没有完全提供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授。
我国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专业课偏多,注重于具体规则的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相当缺乏,而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会计教育应当侧重于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基础。在专业课教学内容上,普遍存在重视制度、准则的讲解,注重传授会计规则和会计实务的知识,忽略会计理论学习的问题,忽视对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加强微观经济学、财务分析、组织行为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学习。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当增加三类内容:一是与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密切相关的计算技术内容,如金融工程、经济计量学、电子商务等;二是与会计人员工作内容相关的经济业务内容,如国际贸易与结算、保险与风险管理等;三是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内容,如合同法、票据法、公司法、证券法、民事诉讼法、国际税收等。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建立一个基本的理念和知识框架,从而为其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判断、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必带来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保证教学内容改革成功的基础。
在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和权威,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和完善其能力结构。
一是加强案例教学。采用案例教学能为传统的会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针对案例中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资本市场寻找现成材料,如选取典型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问题、并对其加以分析。
二是论文写作。会计专业本科生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论文写作训练具备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形成自己观点并撰写出完整文章的能力。
三是专题讲座。对会计、审计、财务以及经济等领域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知识面,及时更新其所学知识。
四是加强专业实践。采用实况模拟、资本市场典型实例分析、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等多渠道专业实践方式增强学生对会计和企业管理实践的了解,接触多种行业、规模企业的业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判断能力。加大实习的比重,并建立有效的实习考核办法,落实实习效果。
在新的世纪里,学生对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期望,社会对教育和人才培养不断地产生新的需求,随着中国加入WTO,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也将日益国际化。今天的会计人员己经由过去单纯的簿记人员、财务信息的制造者转变成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重要角色。这一改变,要求会计人员增强个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修养,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的要求。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涉及到诸多方面,会计学专业会计教育及其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发展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刘永泽,孙光.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会计研究,2004,(2).
[3]朱小平.中国会计教育改革向何处去•会计研究,1995,(10).
[4]汤湘希,唐国平.面向21世纪会计学历教育改革研究报告.2001.
篇10
一、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
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十分重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针对性的培养不同类型的会计人才,能够适应于不同的工作岗位,教学目标也是会计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
对于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在设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方面的要求是会计专业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另一个方面的要求就是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实质上就是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于岗位。就目前来看,会计专业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等;每一个会计教育阶段的过程中,都是根据技术、能力以及创新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立,职业教育中的会计教学更加偏向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本科教育中的会计教学比较偏向于理论知识与创新,不同的会计教学阶段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上也不同,要根据每一个教学阶段中的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设立。
高等职业院校中,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应当重视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养,提升会计在会计专业实际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教育,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让会计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人才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中,有以下几个主要设立方面:
1.会计专业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能力,这一目标的设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在会计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加全面。
2.专业拓展能力与核心能力,能够增强会计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这一方面的功底,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
4.课外的功课,则有效的培养了会计专业学生在这会计方面的学习能力。
二、会计教学方法的择取
1.会计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要重视首尾呼应。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概念框架的教学十分重要,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假设、具体的研究对象等一系列会计要素,针对这几个方面对会计学生进行调查,很多学生都认为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并不重要,通过对会计学生进行询问,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内容非常的枯燥、乏味,很多知识都需要死记硬背,而且在会计专业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少,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太多的热情,而会计理论知识是会计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基石,是会计专业创新的基础,会计专业教师在对这一部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择取,例如:会计假设中存在的主体假设,会计专业教师可以有效的引导会计专业学生对某一个购销业务,对这一个购销业务中存在的双方当事人进行分开的会计处理,根据处理的结果来对这一种假设的意义进行说明。
在会计概念框架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会计学生对具体业务的了解,例如:会计专业中的谨慎性原则,教师在对一系列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反复的对学生们进行提问,为什么不能够转回,为什么要对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计提,为什么不在账面上对收益进行确认;教师在对会计报表上的各个项目以及附注进行讲解时,要进一步让学生们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多么的重要,在进行会计工作的时候要重视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反映。
2.会计思维在会计账务处理教学中的培养。会计专业教师在进行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会计思维进行培养,这对于会计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会计教师在对会计教学方法进行择取时的重点。
会计专业中的会计思维,实质上就是指会计处理过程中的思量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账务处理中的时空观。时空观,在会计账务处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相当于会计账务处理过程中的相对坐标,例如:拿资产来谈,无论对哪一项资产进行核算,主要都要经过几个主要的阶段,获得、拥有、使用、出售、减值测试、报废等,这一系列阶段都是相互关联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资金运动,是会计账务处理中的核算对象。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时空观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在对账户进行理解的时候,例如:将某一项资金计入本账户,什么时候能够将其转出,将其转到哪个位置去,相关的账户是什么东西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会计学生对其进行预先的计算,所以时空观非常的重要。
(2)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全局观。全局观,实质上就是对会计核算中的结果进行准确的检验。会计专业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断代分期,责权发生制是会计专业中必须遵循的基础,这就导致会计人员在对账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容易混淆,不能够准确地对账务进行处理,而收付实现制与单式记账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使会计人员对复杂的账务进行有效的处理。会计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全局观进行培养,让学生以一个全局的视角对账务进行处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局观,将一个复杂的事情进行拆解,然后逐个思考与击破。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前景,会计教育尤为突出,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对财务的计算,会计在各个行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计教师要重视会计教学目标的设立与教学方法的择取,这对于会计专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重要。
参考文献:
篇11
《基础会计》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由于学生没有丰富的教学生活经验,对与基础会计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如“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会计等式”、“复式记账”和“试算平衡”等,特别是“借”和“贷”的涵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会计分录的记账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够简单生动地把各个概念讲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基础会计》中的名词,是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讲到“借贷记账法”时,不同类别的账户结构各不相同,“借”和“贷”的表示内容也不同,五大类账户的基本结构需要学生能够清晰明确地记忆清楚,此时学生容易混淆账户的记账方向,会计分录容易做错。学生在这个阶段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账户结构没有记准确,导致记账方向弄错;二是会计科目没有记清楚,会计科目的名称不准确。因此企业经济业务发生时,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不能够和主要相关的会计科目相联系,会计分录做起来困难重重。 《基础会计》中讲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七种: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以及编制财务报告,其中设置账户、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报告都是操作性很强的会计学内容,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锻炼,学生很难将课堂上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相联系。尤其是讲到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联系,以及填制过程,学生在这个阶段不实际操作,学习起来会很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解决课程学生的主要困难。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学生参与教学模式 “学生参与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不再是“满堂灌”的信息传授者,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讨论、发言、讲授等环节,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1)课堂讨论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教学生分组,要求其选好讨论的主题并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专业术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分小组讨论,能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印象。教师要对学生启发引导。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研究关键问题,以便得到解决。(2)创设情景教学。运用电脑课件只能在短期内吸引学生,因此通过创设特定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求,亲身体验,成为极佳的教学模式。通过情景教学达到如下教学效果:第一,培养学生独立、创造性思维。情景教学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活动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调进行的,其中形象思维起着关键作用。而情景教学法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情景教学类似模拟实习,解决了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实际动手能力不足的缺点,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使学生置身于“此情此景”中去感知、理解、领悟,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情景是情感环境、认知环境和行为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性思维。第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情景教学”,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适宜的情景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而且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更好地认知,对教学过程起引导、定向、支持、调节和控制作用。第三,使教学更生动并具针对性。由于现场模拟是针对学生即将面临的工作情况,通过学生将所学理论用于现场问题的解决,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重点与难点的理解、掌握及运用能力。适宜的教学情景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衔接,促进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并将其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如在讲到银行余额调节表,可以设计学生一个是银行职员,一个是企业会计,对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何处理,由谁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具体如何编制可以在讲台上演示,加深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相关知识。
(二)构建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1)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的必要性。构建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会计教学质量。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会计理论教学中抽象概念形成一个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会计工作,进而对学校中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构建会计案例――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完善会计理论体系,加速会计教育改革进程。会计作为一门学科,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客观上要求其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变化而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完善会计理论体系。构建会计实践教学是完善会计理论体系,加速我国会计教育改革进程的基本要求。构建会计案例――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会计实践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认识和巩固会计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2)构建基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符合基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会计实践教学目标是各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达到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水平。(3)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内容。《基础会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手工账务处理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等基本的会计工具;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要求;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与要求;掌握基本会计账户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熟悉利润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同时熟悉并掌握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业务核算。《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是针对基础会计专业较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掌握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存货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核算;掌握借款、税金以及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掌握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的核算;熟悉各项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掌握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掌握收入、费用及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熟悉利润表的结构,掌握利润表编制方法;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学年论文》是针对基础会计专业较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指导老师结合会计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论文选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确定研究提纲、进行分析研究、完成论文。《ERP课程设计》包括手工环境下的ERP沙盘模拟实验和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体验,对企业战略和关键成功因素有清晰的了解,学会运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业务的决策和运营,增长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改进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学会使用资金预算、财务数据处理、财务信息分析等工具跟踪企业运行状况,并树立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观念。(4)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活动具体措施。 首先,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学校应尽量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提高自己。同时,授课教师在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上应做到系统、周密,应将内容与时间都列入该科目的详细教学计划。对于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应事先做好准备,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使它能够有计划地、科学地开展。其次,实践性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需要分层次进行。会计学实践教学基础是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实践性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做账、查账等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会计学课程实践性教学可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按照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实训内容: “初级财务会计”即基础会计,主要让学生掌握会计凭证的编制和会计账簿的填写,使学生基本读懂业务凭证和账簿内容,要求学生从现有的账簿体系中熟悉并把握好记账凭证汇总的方法和总账登记依据; “高级/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即在会计要素核算的基础上,详细学习各个要素具体确认、计量和报告,掌握企业会计合并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审计”学习,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审计”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审计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内部控制程序和内容; “财务管理”的学习,学习“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等课程,掌握典型的案例,学生分析经济活动和会计信息并能够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 “电算化会计”课程学习,从会计技术手段的角度,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使用成本的降低,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训室可以将看账、做账、查账、用账等多个环节进行实训,使学生全方位提高动手能力。再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要重视网上教学的设计。在网上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自主性的学习,教师可以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对学生知识构建过程的促进和帮助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重视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时要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重视学习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以及交流、协作、互动,尤其要注重基于网络的学习情景创设和教与学策略设计。最后,发现、分析并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的运用实践平台。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必须经历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这一阶段尤为重要。毕业实习是学生初步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经济与会计的关系以及现实会计水平的过程,是一个极好的综合锻炼的机会。学校教师在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配给相关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负责这几个学生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利用各方面的关系落实实习单位。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之前,指导老师要向学生讲明实习要求和实习的目的,指导学生认真选定论文方向,并查阅有关的资料,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学生实习采取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相关人员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实习中遇到的实务问题可以向实习单位相关人员学习,相关的理论问题可以由指导老师及时进行讲解。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要始终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及时地就实习的情况进行交流,要求学生实习结束后认真总结实习收获,写出实结,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地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要求有三稿,严禁抄袭,并且每稿都要由指导老师认真修改,在此基础上论文定稿,进入论文答辩,严格评定论文成绩。
三、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基础会计》教学对策
(一)引进新会计准则研究成果 新会计准则引入的许多新观念、新思想,正在影响或改变着原有的会计理论。理论实践的指导。一方面,会计课教师要深入学习理解新准则,以新准则的要求更新会计理念和知识结构,加快提高会计理水平和应用新准则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把加强会计理论研究作为提升会计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要吸收他人对新会计准则研究的新成果及时应用到会计教学中去,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新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组成,具有全面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创新性。基本准则在会计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作用。将新旧会计准则比较,要把新基本准则在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各个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财务会计报告等方面的变化全面反映或讲授出来。
(三)重点阐述新会计准则中新的概念和核算方法 新具体准则是许多概念、新方法,并对一些经济业务重新定位,这些内容在会计专业编写的新教学大纲和教师的教案重要得到充分反映。如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更加严格;金融资产的核算更见系统和全面;非货币换注重商业实质;债务重组的定义更加严谨,会计处理更加务实;对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有较多限制;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更能真实反映企业资金成本;无形资产概念与会计处理突破;生物资产准则队与农业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统一规范;股份支付准则明确了对职工的股权激励等。新具体准则蕴含的信息量大,足以体现此次会计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教师在授课中,应透彻分析新准则改革的合理性,并根据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和接受情况,把握重点、难点,又理有据,详略得当。
(四)引进《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涉及的账务处理方法 应用指南对每项新具体准则的诠释既简练,又突出了重点。应用指南上列示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与原企业会计科目相比,在会计科目名称上作了部分调整,在数量上也有增减,科目分类中增加了共同类会计科目,体现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反映新准则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和要求。应用指南实用性很强,为学生在实践环节进行仿真模拟和全真模拟提供了依据。因此,在教学方法更新上,应革除“满堂灌”的弊端,减轻课内、强化课外,加强实践环节的应用,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激活创新热情。
四、结论
篇12
1.1、确定预测目标
全日制专业会计硕士(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1.2、搜集和整理资料
会计硕士MPAcc是国家基于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高素质会计专门人才的需要而新设立的一种学位类型。与会计学学术性学位相比,更侧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更突出会计职业实务工作的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选择预测方法
采用定性预测法,根据以往准备mpacc的人员的经验,专业知识和综合判断能力为主要依据而进行推断的预测方法。得出关于成功获取mpacc的经验:一、了解MPAcc招生的21所试点院校(第二届招生人数预计将适当增加),尤其是所在城市的试点院校,包括但不限于学校的美益度,会计、管理等师资力量,专业方向、费用、就读方式以及毕业生社会的认知度。二、一定要向前辈请教经验,多和热心的考友交流,避免少走弯路;至于是否选择辅导班,依个人基础而定。三、报名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网报时在两个MPAcc试点学校同时报名(这是规则允许的,比如优先报考人大的同时,备选中财),多花200元为自己根据复习情况和报考情况,现场最终考试时留下了最终参考决策的权利和录取的机会;四、制定好适合自己的时间表,并在制定之后严格实施;五、保持良好的心态,态度决定一切;报考了就备考。六、想就读名校(清华、北大、复旦,等等)和上财、厦大等重点大学的,除了考个好成绩外,面试以及从业经验也重要,这些都是录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1.4、进行预测分析
通过相关信息资料,对影响预测目标的各种隐性成本进行具体的计算,分析和比较,来揭示分析对象的变化趋势,得出预测分析结果。
2、关于准备考研所付出的成本有以下情形
2.1、经济成本
资料费 培训费 转战费
资料费,以MPACC初试为例,考取过程至少有20本关于MPACC的相关参考书,以每本均价40元,购买20本计算,仅初试参考书就要花费800元。复试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相关资料,按其考试大纲,估计要15本左右,均价均在40元以上,这笔开销达到了近600元。培训费用,MPACC太奇培训班辅导费13800元。若选择报考外地高校的MPACC考生由于对院校了解不多,常常会赶往目标院校听该校组织的“考研串讲”。车旅费、食宿费、讲座费用加起需要数千元。除了这些必须的开销外,还有隐性费用。如想尽各种办法联络到专业课的导师,帮助分析招生和命题的思路等。
2.2、时间沉淀成本
经济成本: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开销,人均三年的生活费四万左右。如果假定该学生是本科毕业找工作,工资高于研究生的生活费,就等于是除去花费后的收入,可以看作是一种储蓄赢余。即使不高于,也没有纯“赤字”而仅仅是自给自足。两年时间也许工资会看涨,两年后可能会有大幅度的加薪。大多数全日制MPACC招生院校的学费在3万元左右,仅且含有极少的奖学金,住宿费两年3000元,两年就是近四万。
2.3、经验成本
两年的工作经验和两年的硕士学历哪个更重要?两年前毕业的同学可能现在已经是某公司的业务骨干之一,而自己仍然是新出炉的大学生。已经付出了那么大的经济成本,又花费三年时间读研,需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但要想让时间成本为“正”就必须消灭那些不良的想法,不给自己放松的机会。并且要记得考前和考后的相关时间成本,调整自己的思路。
2.4、时间成本
篇13
关键词 :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教育;中级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49-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国际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社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会计职业判断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升了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就可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一方面,社会急需高素质的会计专门人才,甚至是有岗无人能够胜任;而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毕业无法就业,这使得我们深入思考.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判断的意识,大多数不知会计职业判断为何物,更谈不上合理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具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了.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未来我们的会计从业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执业水平的高低、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判断意识,让他们理解职业判断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
1 会计职业判断概述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一定的职业规则及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的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的判断与选择.它的实质是在会计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没有明确的规章可循的前提下做出的经验判断.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主观性、社会性和受约束性等特征.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调整,使得会计职业判断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趋同,目的在于提高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经济事项的风险日益增加,也要求会计专业人员能够识别风险,从而控制经营风险.这些对于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 独立院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定位方面与实际结合的问题
虽然独立院校将办学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大部分独立院校还是依托挂靠母体院校的办学资源,由于办学历史短,经验欠缺,造成虽然教学目标定位明确,但执行过程中没有独立院校应有的办学特色,基本照搬母体院校的方法,造成大量雷同复制现象.
2.2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偏理论,轻实务,缺乏趣味性
大多数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重视理论教学,在讲解业务处理时虽然也采用案例教学,但是采用的案例往往不系统,并没有形成系统思维,学生学到的还是孤立、片面的知识,很难提高综合能力.讲述大多是“满堂灌”,没有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中,容易照本宣科,形成对六要素逐一讲解的思维定势.另外,讲授往往只重视本课程的讲解,容易忽视课程间的联系,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中级财务会计承上启下的贯穿作用.大多数讲授只是一种模式化教育,舍本逐末,忽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职业判断,做出合理的判断.所以使得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很快适应实际工作.大多数独立院校受其规模限制,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几乎没有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经验少,遇到问题由于缺乏经验,不能合理地综合判断.另外,学生比较欠缺职业道德修养,进而影响其日后的会计职业生涯.
2.3 独立学院师资相对力量薄弱
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比较依赖母体院校师资,制约性较强,自有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实践能力较低,相对经验欠缺,年龄、职称等方面比例不合理,加之自有教师流动性较大,稳定性差.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树立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3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的具体措施
3.1 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院校办学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那么在会计培养目标定位上就应该更加明确,既与二本及以上学校区分,又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既要重视理论学习,更应重视能力培养,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是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培养学生协调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变得很重要,而且如何把握度是关键.基于生源和实际状况,独立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实务能力,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中级财务会计的一般理论,对企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能够达到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并能够据此编制会计报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之适应未来的财务工作.
3.2 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
3.2.1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会计和经济是分不开的,会计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样会计也要适应经济的发展,所以会计必然随着经济的变革而变革.近些年会计准则、制度都在不断变化,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会计准则、制度及税法等相关规定紧密衔接.例如固定资产购置增值税的处理变化,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理解增值税的概念,然后重点比较税法修订前后固定资产增值税的处理变化,告知生产型和消费型固定资产增值税的不同处理,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该处理方法.有些教师只告知其处理和存货购进类似,看似简单,但随着知识的积累,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容易产生困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大多数教材内容是滞后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更新内容,掌握最新准则、制度的情况,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同步掌握会计处理最新动态.
3.2.2 准确界定教学内容
将职业判断思想贯穿于教学之中,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前开设会计学基础,之后开设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承上启下,将财务会计学科串联起来,所以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既会巩固会计学基础的理论,又会和高级财务会计联系起来,彼此之间有很多交叉,提高教学质量应该首先准确界定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把握日常业务这一核心,将企业普遍性的交易或事项作为重点,特殊的业务留待高级财务会计再做讲解,突出务实性.
3.2.3 重视职业道德建设
当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校应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重视职业道德建设.会计教学中可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加强对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学习,如对《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的学习;进行专题讲座与讨论,如邀请会计类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运用案例教学,如利用近年来发生的各种经济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会计职业判断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3 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
现阶段,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课堂学习应确立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会比较学习,这样理解更容易,还会形成系统的认识.例如在讲解应付账款时结合之前资产中应收账款的内容,以一笔赊销业务双方不同的账务处理为例,这样既可以理解抽象的会计主体,又可以对比掌握现金折扣的处理方法,使之具体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将专业术语通俗化,深入浅出,把握整个课程的体系,将孤立的内容联系起来,适当加入分析能力的培养,讲授中注重会计确认计量环节,而不是一味的讲解会计记录.例如在讲解应收账款时就要注意让学生思考什么时间或条件下确认应收账款,到讲解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时就能联系起来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课件讲解,将抽象的实务操作制作成通俗易通的形象化流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可以建设会计模拟实验室,购买一些实用教学软件,甚至是利用沙盘教学,模拟企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之理论联系实际.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真正让学生接触实际,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学生真正参与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在教学中应穿插案例教学、会计实验教学.组织案例讨论,实施情景教学,开放模拟实验室,开发配套模拟实验资料,从单一实验到综合实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变换角色,不断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解决实务的能力.
3.4 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基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的高要求,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进修,开阔教师视野,支持教师参加学术活动,学习会计教学的前沿理论.不做表面文章,务必落实各项工作,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使教师获得更多实际工作经验,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积极配合,统一协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探索,就一定能找到更好、更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