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篇1

职业判断,顾名思义,由两部分组成:“职业”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准则知识以及从事该职业所经历的专业工作经验;“判断”是对某种未知事物做出的某种答复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简言之,职业判断就是专业人士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的专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包含四个基本原则,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是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会计人员业务处理过程中还应坚持合法性原则、公允性原则与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原则。

2.会计信息质量概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真实可靠是会计信息的生命,然而我国当前大量存在无视会计准则或规范来变质对外会计报告的现象,甚至出现企业会计信息的大面积严重失真,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具体表现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职业判断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导致不同的会计信息,而不同的会计信息带来的经济后果是不同的。

1.会计原则的选择。会计实务复杂多变,对一项经济业务是否重要、是否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以及是否应单独披露等问题,准则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会计专业人士作出判断来选择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相对应的会计原则,依据会计准则实事求是的确认、计量、报告或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保证财务报告中的每项指标都会在原始记录中有所体现,做到有理有据。同时也应着重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职业判断能力,若当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外在表现形式不相一致时,应注重经济实质,这就要通过专业分析和判断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是反映和控制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技术手段,它通过资金运动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加工后发出信息,使之变成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不同的会计方法会导致会计信息与会计对象之间的重大差异。日常经济业务所包括的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所得税核算,资产的期末计价及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借款费用的处理以及关联方关系和交易的披露等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会有很多种。因此,会计职业判断过程就是一个比较、权衡、取舍的过程。

3.会计估计的运用。在会计实务中,经常需要利用最新信息对具有结果不确定性的交易或事项作出判断,对未来事项是否发生及未来事项的发生时间及影响予以估计入账,这些事项都必须通过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个人的会计工作经验、业务技能预测与推断加以确认和计量。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及坏账损失的确认,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与残值率的确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以及如何判断或有事项并对其做出表内确认或表外披露的处理等。

由此可见,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与相关。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比较强、素质比较高的话,对会计事项及业务发生过程中运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判断的比较准确的话,就能恰当的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情况,为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反之,如果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比较弱,业务素质不太高,就会在业务事项发生后进行职业判断时出现偏差,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真实,给投资者和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不真实、不可靠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错误的决策。

篇2

投资活动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根据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成本会导致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产生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公司必须寻求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及资本市场机制来降低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

高效的公司治理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已审计的财务信息是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是衡量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否匹配、激励和监督是否相容的关键,某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治理效率。

国外学者研究显示:会计信息具有定价和治理的功能,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冲突。例如,Biddle(2009)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和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有关,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机制源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摩擦的减少,具有高质量财务信息的公司会更少的偏离预计投资水平,从而抑制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同时,这些公司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敏感性较小,在现金流充裕及低杠杆的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较弱,但在现金流匮乏及高杠杆的企业中,此正相关关系较强,此外,当一个企业的总投资水平较低时,高质量的会信息可增加企业的投资水平,而当总投资水平较高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会减少总投资水平。

那么,对我国企业而言,会计信息是否也能发挥相应的定价和治理功能,从而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呢?为此,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的国内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管理者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中的运用,能够监督管理者和股东的行为,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

崔伟等(2008)通过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发现:在公司的盈利能力、规模等得到控制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表明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积极影响。李青原(2009)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不仅与公司的投资不足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也与投资过度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其中,在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公司中,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袁建国等(2009)的实证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存在显著负相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在自由现金流较多的上市公司中,负相关程度更强。潘立生等(2011)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抑制企业的投资非效率行为。蒋瑜峰等(2012)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的投资不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抑制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在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中,此负相关关系更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此类企业产生更大的治理效应。马千棠(2012)研究发现:国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资非效率问题,但投资不足问题相比投资过度问题更加严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强于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表现的更加明显。何熙琼(2012)以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但并非一定可以减少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国内企业的成本普遍较高,在成本较高的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深远。罗斌元(2012)通过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同时,成本或者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较明显。Kevin Sun研究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务报告质量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企业的融资结构如何影响这种关系,其研究发现:相比主要来源是股权融资的行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披露质量及审计质量等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高于主要来源是债务融资的行业;主要来源为股权融资的行业并非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而是受制于会计监管。郭琦等(2013)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有限,随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小。

三、结论

会计信息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成本及投资机会识别能力等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借助于公司治理及资本市场等机制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其融资成本较高,更可能产生投资不足问题;较低的投资机会识别能力或者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较高成本,则可能产生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问题。

国内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会计信息也能发挥相应的定价与治理功能,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其中,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减少企业的过度投资及投资不足行为。此外,在成本或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参考文献

[1]Gary C.Biddle,Gilles Hilary,Rodrigo S.Verdi.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 [J].Accounting & Economics,2009.

[2]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与公司投资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9.

[3]潘立生,权娜娜.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11.

[4]袁建国,蒋瑜峰,蔡艳芳.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09.

[5]崔伟,何一峰.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行为――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6]罗斌元.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7]饶茜.政治关联、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D].重庆大学,2012.

[8]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9.

[9]杨勇.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之关系研究[J].企业研究,2008.

[10]潘立生.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治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篇3

会计信息是用于体现特定会计主体价值状态及其经济活动中价值运动和增值过程状况的经济信息,具体而言,它反映其服务的会计主体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内容。正是由于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所以会计信息在加强其主体内部经营管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服务于相关利害主体进行规划决策等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股东大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具体而言,体现在股权的高度集中还是股权的高度分散上。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很可能产生三个弊端:一是使大股东借控股公司之名行侵害上市公司之实;二是不利于经理层在更大范围内接受多元化产权主体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约束,从而使小股东的利益和董事会的独立性得不到保障;三是使收购和接管难以进行,公司接管市场的运作效率、质量和空间受到严重限制;四是使小股东没有能力介入到公司治理当中。在股权高度分散化的情况下,股东们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监督经理层的执业行为是否按照股东的利益而行动。在股权高度集中与股权高度分散两种情形下,股东大会都必然形同虚设,则强势方都有动机和机会利用会计信息谋求自身利益,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难以形成与索取的。

2.董事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董事会一般由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构成,前者系高层管理人员,后者系外部人员。在这种机制下期望经理层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不可能的。而非执行董事出于自身声誉考虑,即使有动力去促进高质量信息的披露,但其作用未必得到真正的发挥。因为他们在公司中没有显著的经济利益,缺乏发挥作用的动力,加之他们的信息来源甚至是职位的提供都依赖于执行董事,直接受执行董事控制,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市场机制是从宏观角度来说明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强化市场机制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来说是一种激励机制,它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市场机制主要包括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等机制。

(1)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规范的资本市场可以使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所有者、管理者和各中小利益相关者)有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使他们都愿意通过资本市场来发挥自身的作用和行使自身的权利,从而影响管理人员的决策,约束公司内部人员的行为,促使公司内部治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机制。另外,资本市场竞争中有一种主要的形式即接管。他可以通过市场自身的调节达到更换不良管理者的目的,淘汰弱势公司,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种约束和压力,防止会计信息的造假行为。再者,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国有股比例较大,使得中小股东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也不会去关注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所以说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无法形成真实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

(2)经理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经理市场中,经理人员往往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理性地管理公司业务,发挥自身的价值去为公司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纪录,也使公司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如果经理人员发生舞弊行为,影响的还是自己,所以经理市场往往也会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去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3)产品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产品市场是一种可以量化的市场,它能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收益,这从侧面反映了经理人员其实是很用心的在为公司创造利润,他通过自己的领导为我们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否则,经理人员必然会发生更替,外界的人们会认为公司的产品并没有做出很好的业绩,资本市场上的优胜劣汰也会发挥自身的作用,这必然会给经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披露。

2.政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影响,政府的行为与市场本身的调节相互矛盾,政府大多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却同时又要去监控政府的行为,它需要对外提供真实的信息,却又要实现自身大股东的利益,这种矛盾的要求使政府不能成为真正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

3.社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社会机制主要是指那些中介结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及交易所等)所发挥的作用和社会人们的意识观念、文化观念和道德规范。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审计需求主要是由政府创造的,国家或者政府往往从形式上要求上市公司参与审计,并不是由市场本身的内在要求所引起的,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时,不仅要满足上市公司的要求,还要获得政府的认可,这样才能在市场中获得一定的份额,所以会计信息质量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显得并不重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所反映的真实性。

三、会计信息质量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1.会计信息质量对股东的作用

追求长期投资价值的股东往往以公司所有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从关注公司的长期业绩出发,关注公司的管理质量,关注公司人才发展战略、技术创新、社区与环境责任等等。投资股东期望通过企业经营活动确保其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然而为企业经营产出的替代变量,会计应公平地计量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并向投资股东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企业在向投资股东提供会计信息时,应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出企业的获利情况,如果以潜在的利益而不予揭示等形式反映为收益的少报,或费用和损失的多报,或通过财产实际价值的少报而少计利润,就会缩小利润分配的幅度而对股东不利,分配上就会与社会公平背道而驰。反之,因为收益的多报,或潜在费用和损失不计,财产实际价值的多报而形成的利润多报,就会引起资本流出公司,削弱企业的财力基础,损害企业收益能力的长期稳定性。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起到了保护投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作用。

2.会计信息质量对董事会决策权行使的作用

会计信息具有为董事会的决策提高信息的职能,而且是董事会行使决策权所依赖的一种控制工具,董事会作为股东的受托机构,其根本目标是维护股东权益,实现公司经营业绩最大化,并保持公司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董事会作为股东的受托机构,其根本目标是维护股东权益,实现公司经营业绩最大化,并保持公司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董事会对公司的监控体系包括经理的任免、资本预算体系、业绩考核体系、财务报告制度、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等到一系列制度安排。其中,会计信息对董事会聘用或解聘经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会计信息为董事会积极有效地治理公司提供了优良的服务,据此对管理层和公司做出整体评价后,考核CEO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公司的业绩,并为公司战略决策和人员结构做出及时的纠正和调整。

参考文献

篇4

一、优质的会计信息能够优化公司治理

从关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要求来看,企业应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三部分内容,即:财务会计信息、审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其中财务会计信息被列为世界各国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重点,它主要用来评价公司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及预测未来的经营前景,是解决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方式,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首先,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世界上第一份公司治理研究报告《公司治理财务方面的报告》的出现与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有着直接的联系,原因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影响到了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为了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该报告认为真实、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必不可少。实践也证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

其次,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对公司进行监督的有力保证,使股东具有行使表决权的能力。证券市场成熟的国家的经验表明,会计信息质量也是影响公司行为和保护潜在投资者利益的有力工具。最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吸引资金,维护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股东和潜在投资者需要得到定期的、可靠的、可比的、足够详细的信息,从而使得他们能对经理层是否称职作出评价,并对股票的价值进行评估、对持有和表决作出有根据的决策。毫无疑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有助于完善经理层的激励机制,抑制“内部人控制”,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帮助公众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活动。

二、高效的公司治理是会计信息质量优质的保证

在公司治理的形成与运行过程中,会计信息披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有效的公司治理也有助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财务会计在这套制度安排中充当信息提供者和监督管理的重要角色,是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控制的主要工具。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要与环境相适应协调才能有助于系统目标的实现。因此,公司治理这一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公司治理理论中,特别强调“透明性”,透明性有三个要点:第一是公开性:第二是会计标准:第三是遵守规则情况报告。这三点要求,可以说都是针对信息披露的,而信息质量也会对公司治理构成约束。因为,会计在明确某一主体所拥有和控制的各项资产,承担的义务,做出的各种承诺的同时,还必须把主体法人的财产和财务收支区分清楚,把所有者个人的财产和财务收支区分清楚。这样,借助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职能来确认不同的权益,从而将产权关系揭示清楚,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创造条件。相反,不健全的公司治理也难以为企业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导向和原则,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国内外企业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许可以找出若干条原因,但事实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所有问题的重要根源,有缺陷的公司治理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三、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措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需加强的外部治理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从教育上来说,不仅教会学生怎么处理业务,还要告诉他们,低质量的财务信息是伤害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双刃剑,只有高质量的信息才有价值―以逐渐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这一工作还包括在社会上宣传高质量信息的价值创造性:只有高质量的信息给企业带来收益,带来持续的经营,才有可能有企业模仿,而这需要大家对低质量信息的抵制和惩罚才能做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公众意识。

加快通讯设施的现代化通讯设施的现代化可以加速人们对低质量会计信息的认识,缩短认识时间,使低质量信息提供者尽快的遭到惩罚,保护高质量的财会信息提供者的积极性。

法律环境的建设。完善法律环境建设,根据我国国情建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社会,必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法制社会到来将会使人们对低质量财务信息提供者的悲惨下场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从而减少和拒绝提供虚假信息,从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独立董事制度对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公司董事会中引进独立董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提高董事的决策质量,二是为了对内部董事起到一种制衡作用,以有效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产生。保持独立董事的控制权和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有效发挥其作用,而不至于流于形式的基础。独立董事相对于内部董事来说更容易坚持客观的评价标准,并易于组织实施一个清晰的、明确的评价程序,对经营者进行更有效的客观评价,监督经营者的业绩,因而也大大降低了经营者的造假动机。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后,要强化审计委员会的建设和管理,使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切实发挥作用,将大大改进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2]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篇5

国外学者研究显示:会计信息具有定价和治理的功能,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冲突。例如,Biddle(2009)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和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有关,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机制源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摩擦的减少,具有高质量财务信息的公司会更少的偏离预计投资水平,从而抑制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同时,这些公司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敏感性较小,在现金学术参考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OM,欢迎您的光临流充裕及低杠杆的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较弱,但在现金流匮乏及高杠杆的企业中,此正相关关系较强,此外,当一个企业的总投资水平较低时,高质量的会信息可增加企业的投资水平,而当总投资水平较高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会减少总投资水平。

那么,对我国企业而言,会计信息是否也能发挥相应的定价和治理功能,从而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呢?为此,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的国内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管理者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中的运用,能够监督管理者和股东的行为,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

崔伟等(2008)通过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发现:在公司的盈利能力、规模等得到控制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表明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积极影响。李青原(2009)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不仅与公司的投资不足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也与投资过度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其中,在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公司中,与投资过度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袁建国等(2009)的实证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过度投资存在显著负相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在自由现金流较多的上市公司中,负相关程度更强。潘立生等(2011)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抑制企业的投资非效率行为。蒋瑜峰等(2012)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的投资不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抑制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在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中,此负相关关系更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此类企业产生更大的治理效应。马千棠(2012)研究发现:国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资非效率问题,但投资不足问题相比投资过度问题更加严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强于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表现的更加明显。何熙琼(2012)以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但并非一定可以减少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国内企业的成本普遍较高,在成本较高的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深远。罗斌元(2012)通过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同时,成本或者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较明显。Kevin Sun研究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务报告质量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企业的融资结构如何影响这种关系,其研究发现:相比主要来源是股权融资的行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披露质量及审计质量等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高于主要来源是债务融资的行业;主要来源为股权融资的行业并非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而是受制于会计监管。郭琦等(2013)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有限,随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小。

三、结论

会计信息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成本及投资机会识别能力等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借助学术参考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OM,欢迎您的光临于公司治理及资本市场等机制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其融资成本较高,更可能产生投资不足问题;较低的投资机会识别能力或者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较高成本,则可能产生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问题。

国内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会计信息也能发挥相应的定价与治理功能,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其中,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减少企业的过度投资及投资不足行为。此外,在成本或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中,会计信息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参考文献

.Accounting & Economics,2009.

[2]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与公司投资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9.

[3]潘立生,权娜娜.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11.

[4]袁建国,蒋瑜峰,蔡艳芳.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09.

[5]崔伟,何一峰.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行为——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6]罗斌元.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7]饶茜.政治关联、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D].重庆大学,2012.

[8]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 开管理评论,2009.

[9]杨勇.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之关系研究[J].企业研究,2008.

[10]潘立生.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治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篇6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以货币资金、销售业务、采购业务、固定资产、存货、成本费用、对外投资、筹资融资等为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的基本目标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的管理部门需要准确、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便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作出正确的决策;股东、债权人及其他有关各方也需要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借贷等决策。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如果没有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的各项实物资产就可能被盗窃、受损或被滥用,有关的会计凭证、账簿记录和统计计量等非实物资产也可能遭到破坏或毁损。因此,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制约企业财产物资的采购、检验、计量与记录、入库、保管、维修、领用、发运和报废等各个环节,有效地制止浪费,防止各种贪污舞弊行为,从而保证财产物资及相关记录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依据。管理当局制定的企业经营方针、计划等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就是要确保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各经济发展时期与阶段的方针和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企业的经营方针与计划,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现代企业在建立和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框架时必须遵循和依据的客观和基本法则,称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它也是外部审计人员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状况的基本依据。

企业在建立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合法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第二,适应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第三,规范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要符合并体现会计科学的基本原理,并能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第四,科学性原则。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科学合理,以使所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便于操作和执行;必须利于控制和检查,有了解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同时,要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方法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

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及合法性,应重点对以下事项进行检查:第一,进行会计核算的数据是否正确,会计核算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规定。第二,会计凭证是否合法,账账、账实、账证是否一致。第三,会计科目使用是否合理,账户管理是否严密,账务记载是否真实。第四,会计报表披露的数据是否准确、真实有效。

(二)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充分分离、凭证和记录控制、经济业务经过适当授权、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的控制、独立稽核、风险控制等方法。

具体地讲,笔者认为成本和费用的控制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成本费用列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成本真实、合理及合法性,因此应加强管理。如发现实际与预定目标执行有差异,应及时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对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施,必须达到几点要求:

1、明确成本费用归口管理原则。把企业的成本费用目标通过计划编制和成本分析两个流程层层归口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小组,有的指标可以分解落实到个人,形成一个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并使各责任单位明确责任范围,使成本费用落到实处。

2、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太高,太高容易挫伤积极性;也不能太低,太低则失去控制的意义。

3、搞好成本费用的日常核算工作。为正确地计算成本费用,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的信息,必须建立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对企业成本费用的耗用进行正确的、真实的核算。

四、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控制,完善内部监督控制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加强对会计人员以《会计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和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掌握财务运行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学会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篇7

首先,研究者从公司层面考察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大股东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牺牲中小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在会计行为方面,大股东拥有优势控股权,可以对会计行为产生影响,这种会计行为仅仅是以大股东的利益为导向,忽略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要求。Hart[1]提出此时大股东会利用控股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并以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为代价增加自己的收益。LaPorta等[2]以1995年27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为样本,考察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低。李常青和管连云[3]认为,大股东持股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得公司内部权力产生差异,进而增大公司内部操控会计信息可能性,其基于2000—2002年沪市4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呈U型关系。黎文靖和路晓燕[4]基于2001—2004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则该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差,但是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好质量的会计信息。另外,高雷和张杰[5]认为,机构投资者能够起到监督大股东的作用,可以减少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丁方飞和范丽[6]也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Sloan[7]却指出,机构投资者很有可能和公司管理者合谋,通过管理层传递的私有信息获取私利,使得他们比较同意管理层调减盈余的行为。杨海燕等[8]以2006—200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指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差,但却会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还有一些学者指出会计信息质量与董事会特征存在关系。Vafeas[9]指出,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董事会规模越小的上市公司越不可能进行财务报告舞弊的行为,也即具有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Peasnell等[10]发现,外部董事比例越高的公司越不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具有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Felo等[11]认为,审计委员会规模越大且其中至少存在一个财务专家的公司具有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高的进展。刘立国和杜莹[12]基于1994—2002年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25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发现内部董事越多、监事会规模越大的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财务舞弊的行为。赵景文[13]基于2002和2004年最佳和最差的100家公司样本,以中国公司治理指数代表治理质量,考察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治理质量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其次,研究者从高管层面考察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这些研究者的一部分人认为财务负责人的自身能力能够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Aier等[14]提出自身专业能力越强,其所在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所以,他们的研究对象通常是财务负责人。邱昱芳等[15]通过对2008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调查研究发现,财务负责人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与会计信息质量呈现显著地正相关关系,而教育背景和专业资格认证与会计信息质量无关。还有一些学者则是以公司高管为考察对象,他们指出高管会通过增加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决策权降低公司内部控制的方式来操纵会计信息来最大化自己利益。Hagerman和Zmijewski[16]等认为,高管薪酬契约能够促使高管为最大化私有收益而操纵会计信息。Healy[17]也指出,管理者会为实现私有收益最大化而进行操纵会计盈余。刘慧凤和杨扬[18]以2004—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研究指出高管薪酬契约具有会计信息激励效应,能够促使公司高管为获取更好的收益而进行盈余管理,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在研究中有Goh和Li[19]发现内部控制比较完善的公司可以抑制高管的盈余操纵空间,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反之,内部控制差的公司就会有较差的会计信息质量。Doyle等[20]通过对2002—2005年705家上市公司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在内部控制程度较差的公司中高管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变低。刘启亮等[21]基于2007—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公司高管的权力会降低这种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本文将从投资者保护外部效应角度考察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现有研究表明,投资者保护力度不仅能够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Shleifer和Wolfenzon[22]指出,在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国家中,股权比较分散,对投资者利益侵占行为较少,资本市场整体发展比较健康。LLSV指出在投资者保护较高的公司中,股权集中度比较低,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公司的股权投资中来。Bhattacharya等[23]发现,对于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公司,具有较低的融资成本和较活跃的股票交易。沈艺峰等[24]指出,投资者保护能够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王鹏[25]指出,投资者保护有利于降低公司控股股东对公司侵占的成本,提高公司的价值。那么作为向投资者提供公司经营运作资料,关系到投资者切身利益的会计信息,投资者保护力度对其也可能会产生影响。笔者认为投资者保护程度增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首先,投资者保护程度增强意味着法律的强制力和执行力度增强,企业将被迫披露质量较高的会计信息。2006年,财政部制定并了《会计信息准则》,该准则虽然不及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公司法》等,但该准则仍然是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对上市公司具有约束力,企业违反该准则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由此将约束公司不良会计信息的披露,增强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另外,Pistor和Xu[26]提出在投资者保护程度较强的环境中,一般具有较强的法律和司法系统,能够有效迫使公司制定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增加信息的可靠性程度。其次,投资者保护能够有效约束管理层操纵会计信息,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Dechow等[27]指出,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股份制公司中,管理层会因为获取更大的自身利益而操纵公司的会计信息。但是LaPorta等[2]认为,在投资者保护较高的公司中,投资者保护的程度越高,外部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越高,就会对管理层产生较大的压力,投资者这种压力会减弱管理层因操作会计信息而获取私有收益的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制定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提高了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与投资者外部保护程度较低的公司相比,投资者外部保护程度较高的公司,更可能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由于2007年开始实施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信息准则》,本文选取2008—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最终共得到9379个观测样本,如表1所示。公司财务数据(净利润、公司总资产、总负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营业总收入、应计账款额、固定资产净值、总资产收益率、审计意见等)、公司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公司总股本等)、公司治理数据(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人数等)、公司特征数据(最终控制人性质、行业、地区等)均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程度和法律制度环境”指标来自于《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2.回归模型和变量为检验前文假设,本文设定如下模型:DCA=Protection+Control(1)会计信息质量(DCA):借鉴Dechow等[27]以及杨海燕等[8]的做法,使用横截面Jones修正模型来测量操纵性应计利润(DCA)。首先,计算经滞后总资产调整的总应计利润额(TA)=(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上年末总资产(At-1)。其次,根据公式NDAi,t=b0(1/At-1)+[b1(REVi,t-RECi,t)/Ai,t-1]+b2(PPEi,t/At-1),计算在t年经滞后总资产调整的非主观总应计利润额(NDA)。其中,REVi,t表示i公司在t年与t-1年间的营业收入差额;RECi,t表示i公司在t年和t-1年的应计账款差额;PPEi,t表示i公司在t年的固定资产净额;b0、b1、b2是系数,具体是由下列方程中估计得出:TAi,t=b0(1/At-1)+[b1(REVi,t-RECi,t)/Ai,t-1]+b2(PPEi,t/At-1)+εi,t。最后,经过公式DAi,t=TAi,t-NDAi,t计算i公司在t年经滞后总资产调整的操纵性应计利润DAi,t,并对其取绝对值(DCA),绝对值越大则表示会计信息质量越低。投资者保护(Protection):本文借鉴王克敏和陈井勇[28]做法,使用上市公司年报中审计意见类型来刻画投资者保护指标(Protection_1),即当审计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另外,借鉴王鹏[25]和沈艺峰等[29]的做法,使用《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中的“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程度和法律制度环境”指标进行测量投资者保护(Protection_2),当该指标高于中位数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由于该指数报告仅截止到2009年,借鉴谢德仁和陈运森[30]的做法,后三年的数据全部使用2009年的数据进行替代,这是因为市场环境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2010、2011、2012年和2009年各地区的市场环境变化较小,再加上取市场环境中位数检验环境好和差的虚拟变量,从而降低了各地环境的细微差别。控制变量(Control):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e),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与公司总股份的比值。邱昱芳等[15]认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则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hare),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与公司总股本的比值。高雷和张杰[5]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独立董事比例(Indd),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Peasnell等[10]发现,独立董事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公司规模(Size),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杨海燕等[8]指出,公司规模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公司绩效(Roa),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杨海燕等[8]指出绩效越好的公司中,会计信息质量越差。资产负债率(Lev),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李常青和管连云[3]发现,公司资产负债情况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公司增长性(Growth),当年营业总收入减去上年营业总收入的差值,除以上年营业总收入。胡志颖等[31]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成长压力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越差。此外,根据胡志颖等[31]的做法,本文还控制了行业和年份虚拟变量。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中国证监会,2001版),除制造业按照二级分类标准,其他行业按照一级标准分类,共22个行业,设置21个行业虚拟变量;年份虚拟变量(Year):以2008年为基础,共设置4个年份虚拟变量。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表2给出的是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值为0.49,中位数为0.40,并且样本中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差别比较大,标准差为0.44,最大值为2.87,最小值为0.00;就投资者保护程度而言,其中94%(80%)的上市公司中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均值为3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均值为28%,独立董事比例的均值为37%,基本上达到《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1年)独立董事建设的要求;公司规模的平均值为21.80,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均值为0.04,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0.54,公司平均增长性为21%。表3给出的是在不同投资者保护程度下,会计信息质量样本的t值检验情况。由表3可以看出,在第一类投资者保护指标中,高投资者保护程度下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为0.49,低投资者保护程度下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为0.56,t值为-3.40,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操纵性应计利润越低,也即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在第二类投资者保护指标中,高投资者保护程度下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为0.49,低投资者保护程度下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为0.51,t值为-1.65,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操纵性应计利润越低,也即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这一结论初步证实前文假设。另外,研究指出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好,但是资产负债率越低,公司增长性越低。由表4中可以看出,无论是Spearman检验还是Pearson检验,投资者保护指标(Protection_1和Protection_2)均和会计信息质量(DCA)显著相关,而且投资者保护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好、自由现金流越多、公司资产负债率越大、公司增长性越高,则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差(无论是Spearman检验还是Pearson检验)。另外,其他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未超过0.35,可以看出所选变量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2.回归分析表5给出了回归结果,其中基准模型是所有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由表5可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e)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差,这与邱昱芳等[15]的研究相一致;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hare)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好,这与高雷和张杰[5]的研究相一致;公司规模(Size)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在公司规模较大的公司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越差,这与杨海燕等[8]的研究相符;公司绩效(Roa)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绩效越好的公司中的会计信息质量越差,这也与杨海燕等[8]的研究相一致;公司资产负债率(Lev)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这表示在公司负债越高的公司中,会计信息质量越差,这和李常青和管连云[3]的研究相类似;公司增长性(Growth)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意味着处于增长压力大的公司中,会计信息质量越差,这与胡志颖等[31]的研究相类似。以上研究结果在模型1至模型6中也同样具有类似的结果,说明所选控制变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合理性。模型1—模型3是加入投资者保护(Protection_1)后的回归结果。模型1是仅仅包含投资者保护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结果,其回归系数为负值,且在1%水平上显著,模型2是加入除行业和年份虚拟变量之外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其投资者保护(Protection_1)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模型3是包含行业和年份虚拟变量之内所有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其投资者保护(Protection_1)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这一结果充分表明投资者保护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好;模型4—模型6是加入投资者保护(Protection_2)后的回归结果,其投资者保护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值,这就表示在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的公司中,会计信息质量也会越高,即与处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的公司相比,处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公司,其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证实了本文的假设。

五、进一步研究及稳健性检验

高燕[32]指出,最终控制人性质影响公司行为和决策,尤其会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在不同的企业性质中,潘红波等[33]提出,由于所受到的约束存在差异,政府的干预程度也会存在差异,那么对投资者保护和会计信息操纵行为的关系影响也可能会存在差异。为此,我们将研究样本分为国有上市公司样本和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最终控制人为国有控股性质的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进行回归分析。表6给出的是在不同控股性质下的投资者保护与会计信息质量回归结果。从表6可以看出,模型8中的投资者保护(Protection_1)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投资者外部保护程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更为紧密,即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投资者外部保护程度越强,会计信息质量会越好。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国家作为大股东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的效率不如民营上市公司。另外,民营上市公司中不存在政府强制性的政策性目标,更有动力披露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模型9和模型10中的投资者保护(Protection_2)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无论在国有上市公司还是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投资者保护(Protection_2)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好,但是从t值来看,民营上市公司中的t值稍微大些,这也说明民营上市公司中的投资者外部保护程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要高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影响,即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外部保护(Protection_2)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更为紧密。为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进行了如下检验:(1)借鉴Dechow和Dichev[34]提出的使用Jones模型计算所得的盈余质量以及将应计利润额转化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现金流的标准差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变化。(2)在投资者保护中,使用《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中的“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程度和法律制度环境”具体数据而非虚拟变量进行测量,结果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变化。(3)市场的发育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的保护水平,所处的市场化程度差异性较大的公司中,投资者保护程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可能会存在差异。我们将研究样本分为高市场化样本和低市场化样本,采用樊纲等[35]的市场化指数(将每年高于市场化指数中位数的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进行回归,实证结果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上述检验结果说明本文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六、结论

在投资者保护外部效应的分析框架下,基于2008—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投资者保护程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与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考察股权性质的情景效应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外部保护程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更为紧密,即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投资者外部保护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本文的研究基本上验证了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差异会引起会计信息质量差异的结论。在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公司,更可能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有利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还会对证券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甚至是政府宏观政策发挥积极的影响。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除了设置合理的股权结构、改善公司内部治理、重视公司高管品质和能力外,还要强化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政府执行力,尽快建立完善、发达的证劵市场。

作者:李树根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Hart,O.CorporateGovernance:SomeTheoryandImplications[J].TheEconomicJournal,1995,105(4):678-689.

[2]LaPorta,R.,Lopez-De-Silanes,F.,Shleifer,A.CorporateOwnershiparoundtheWorld[J].TheJournalofFinance,1999,54(2):471-517.

[3]李常青,管连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19):48-53.

[4]黎文靖,路晓燕.地区环境、第一大股东与会计信息质量[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2):66-71.

[5]高雷,张杰.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8,(9):64-72.

[6]丁方飞,范丽.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证据[J].软科学,2009,(5):18-23.

[7]Sloan,R.DoStockFullyReflectInformationinAccrualsandCashFlowsaboutFutureEarning?[J].TheAccountingReview,1996,36(7):289-315.

[8]杨海燕,韦徳洪,孙建.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吗?———兼论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差异[J].会计研究,2012,(9):16-23.

[9]Vafeas,N.BoardStructureandtheInformativenessofEarnings[J].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2000,19(5):139-160.

[10]Peasnell,K.V.,Pope,P.F.,Young,S.BoardMonitoringandEarningsManagement:DoOutsideDirectorsInfluenceAbnormalAccruals?[J].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ccounting,2005,32(7):1311-1346.

[11]Felo,A.J.,Krishnamurthy,S.,Solieri,S.A.AuditCommitteeCharacteristic,andthePerceivedQualityofFinancialReporting:AnEmpiricalAnalysis[R].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WorkingPaper,2003.

[12]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2):28-36.

[13]赵景文.公司治理质量与盈余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2006,(5):15-21.

[14]Aier,J.K.,Comprix,J.,Gunlock,M.T.,Lee,D.TheFinancialExpertiseofCFOsandAccountingRestatements[J].AccountingHorizons,2005,19(3):123-35.

[15]邱昱芳,贾宁,吴少凡.财务负责人的专业能力影响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吗?[J].会计研究,2011,(4):61-67.

[16]Hagerman,R.L.,Zmijewski,M.E.SomeEconomicDeterminantsofAccountingPolicyChoice[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79,12(2):141-161.

[17]Healy,P.M.TheEffectofBonusSchemesonAccountingDecision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85,7(1):85-107.

[18]刘慧凤,杨扬.高管报酬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11):118-124.

[19]Goh,B.W.,Li,D.InternalControlsandConditionalConservatism[J].TheAccountingReview,2011,86(3):975-1005.

[20]Doyle,J.,Ge,W.,McVay,S.AccrualsQualityand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J].TheAccountingReview,2007,82(5):1141-1170.

[21]刘启亮,罗乐,张雅曼,等.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2013,(1):15-23.

[22]Shleifer,A.,Wolfenzon,D.InvestorProtectionandEquityMarket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2,16(5):3-28.

[23]Bhattacharya,U.,Daouk,H.,Welker,M.TheWorldPriceofEarningsOpacity[J].TheAccountingReview,2003,78(4):641-678.

[24]沈艺峰,肖珉,黄娟娟.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5,(6):115-124.

[25]王鹏.投资者保护、成本与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8,(2):68-82.

[26]Pistor,K.,Xu,C.GoverningStockMarketsinTransitionEconomics:LessonsfromChina[J].AmericanLawandEconomicsReview,2005,7(1):184-210.

[27]Dechow,P.,Sloan,R.,Sweeney,A.DetectingEarningsManagement[J].TheAccountingReview,1995,70(4):193-225.

[28]王克敏,陈井勇.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J].管理世界,2004,(7):127-148.

[29]沈艺峰,肖珉,林涛.投资者保护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J].经济研究,2009,(7):131-142.

[30]谢德仁,陈运森.董事网络:定义、特征和计量[J].会计研究,2012,(3):44-95.

[31]胡志颖,周璐,刘亚莉.风险投资、联合差异和创业板IPO公司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12,(7):48-56.

[32]高燕.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人与盈余管理[J].审计研究,2008,(6):59-70.

篇8

一、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概念

会计准则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标准和方向。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则是指各个国家在进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要对国际会计准则予以把握,并且使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近,在反应会计信息时,能够具有高度的可比性,可以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各国的会计信息情况有一个较好的判断。关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概念的研究过程中,Cascino强调,各个国家在进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到当下经济发展环境。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这样一来,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下,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需要向这一方面靠拢,从而对自身的经济发展问题予以有效体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有利于各个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利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刘永泽在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时,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公允价值信息角度出发,分析了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影响,并就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使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予以有效把握,在全球经济趋势进一步加强的形势下,显得十分必要。结合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于经济发展和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把握这一内容,对于完善会计准则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文从一般性影响和具体影响两个方面出发,就影响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

(一)一般影响

会计准则在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时,真实性影响较小。会计信息来自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对客观数据和客观发展情况进行体现,会计准则在这一方面的影响力较小。但是会计信息具有动态性,并且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披露,导致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观性增强。会计准则对这一行为的影响较大,反过来,也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企业结合会计准则制定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企业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趋利避害”的原则,这就可能导致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缺乏客观考虑,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

(二)具体影响

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影响,表现在自身因素和执行因素两个方面。从自身因素来看,会计准则表现为政策影响较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政策性要求予以遵守,并按照政策性要求,制定自身的会计制度。政策贯穿于主体会计信息处理的各个方面。会计准则就会计估计和会计处理相关内容予以了明确的规定,并且估计变更过程中,牵扯到了资产和负债等方面变化。会计信息能否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反应,关系到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会计准则能否保证会计估计更加准确、可靠,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正确的指引,反之,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误导,导致投资失败。从会计准则执行因素来看,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对会计工作人员产生较大的影响。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会计准则进行适应,并且在掌握会计准则内容后,才能够做出工作反应。这一过程中,会计准则会通过执行力的影响,使会计工作质量出现一定的变化。

三、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信息披露范围,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其能够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从资产方面来看,新会计准则增加了资产类独立项目的披露,其中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信息的披露,且要求在账面上体现负债类交易性金融负债;从利润方面来看。新会计准则进一步细分了营业收支,收入和费用规定为两项会计要素,将二者作为企业利润的重要衡量指标[1]。总的来说,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掌握信息,不仅有利于会计信息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能够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及可理解性等,从而为使用者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消极影响

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发展模式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如果中国过度追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则可能出现与中国会计发展实际情况和实际环境相违背的问题,容易给会计准则的可靠性带来负面影响,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公允价值的影响,公允价值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资产实际价值,但也容易出现浮亏和浮盈等问题,从而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给企业的正常利润带来不利影响,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其次,是以原则为基础模式的影响。在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国际趋同,往往采用基于原则的模式,企业需要以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原则和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来进行职业判断,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加强,对会计准则中原则规定的把握和理解不足,使得执行过程中会受到人为因素、公允价值难以获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2]。

第三,是会计准则理解难度大带来的影响。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要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理解和接受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是前提,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很多内容没有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推敲,例如《金融资产转移》等是直接从国际会计准则翻译而来,这种趋同过于盲目,往往与中国会计环境格格不入,增加了会计准则内容的理解难度,从而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中国会计改革方向探析

(一)坚持国际趋同

上文中提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因此,中国应当合理的坚持国际趋同,积极了解当今时代国际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参与其中,提升中国在会计准则方面的国际话语权。此外,应当明确的认识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不等于单纯的模仿,在趋同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中国实际会计环境,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基础,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并融合中国特色,以此来建立一套带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会计行业发展特点的新会计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才能够真正发挥会计准则对中国各个领域健康发展的指导功能和支持作用。中国会计改革的目的性需要予以认真对待,即会计改革为了什么。会计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环境下,应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对会计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并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会计准则受到政策性影响较大,企业会根据会计准则,对自身的会计事务进行处理,包括了会计信息确认、计量等各个环节。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对会计主体的利益进行权衡,并且会对社会资源分配产生较大的影响。入世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贸易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受到国际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原有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可比性较差,导致会计信息判断过程中,不能为企业提供较好的依据,这可能对企业投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会计改革必须把握国际发展的大方向,坚持国际趋同,对会计准则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滞后性问题予以有效改革,从而保证会计准则能够为企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要想提升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具备公开、透明的制定程序,中国应当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在制定程序方面的良好经验,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征集和听取社会各方意见,以此来提升会计准则制定的可信性和科学性[3]。具体来说,一方面在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扩大意见征集范围,要涵盖企业、金融等各个社会领域,另一方面应当对征集的意见进行有效的整理,汇总为有价值的资料,并予以采纳。会计准则制定程序需要立足于整体角度,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方向进行考虑,权衡利弊,对原有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保证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更加合理,使其功能和作用能够得到切实的发挥。

(三)加大会计准则执行力度

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完善,需要对会计准则的执行因素予以慎重考虑。即会计准则制定后,会计准则流程能否满足会计工作的具体需要,对会计工作质量是否起到了提升的作用。会计准则流程涉及到了执行资源、环境、受众、执行人员四个方面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因素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除了要保证会计准则趋同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之外,应当积极完善法律法规、资本市场环境等执行保障措施,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化素质,以此来为会计准则的良好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对于促进中国会计行业的健康、长效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关键在于要保证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合理性,要立足中国会计领域及相关环境的实际情况,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流程,加大执行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准则对中国各领域健康发展的引导与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2011,10:9-15+96.

篇9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54-02

世界第一份公司治理研究报告《公司治理财务方面的报告》首先指出了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有着直接的联系,原因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影响到了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为了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该报告认为真实、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必不可少。“现代会计或者说现代会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治理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1}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双向互动,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微观运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公司治理的效率高低又能够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具体来看,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中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会计信息质量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二是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质量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公司治理,狭义的讲就是研究如何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与制衡 而广义的讲则研究如何设计一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2}

公司治理结构可分为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治理。通常,公司内部治理是指按照《公司法》所确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公司进行的治理。而来源于债权人、雇员(劳动者)、供应商、消费者等利害相关者的治理构成公司外部治理。

1.会计信息质量在内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作用。(1)会计信息质量对股东的作用。追求长期投资价值的股东往往以公司所有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从关注公司的长期业绩出发,关注公司的管理质量,关注公司人才发展战略、技术创新、社区与环境责任等等。

投资股东期望通过企业经营活动确保其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然而为企业经营产出的替代变量,会计应公平地计量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并向投资股东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企业在向投资股东提供会计信息时,应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出企业的获利情况,如果以潜在的利益而不予揭示等形式反映为收益的少报,或费用和损失的多报,或通过财产实际价值的少报而少计利润,就会缩小利润分配的幅度而对股东不利,分配上就会与社会公平背道而驰。反之,因为收益的多报,或潜在费用和损失不计,财产实际价值的多报而形成的利润多报,就会引起资本流出公司,削弱企业的财力基础,损害企业收益能力的长期稳定性。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起到了保护投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作用。(2)会计信息质量对董事会决策权行使的作用。作为分散的所有权的人,董事会联系着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会计信息具有为董事会的决策提高信息的职能,而且是董事会行使决策权所依赖的一种控制工具,董事会作为股东的受托机构,其根本目标是维护股东权益,实现公司经营业绩最大化,并保持公司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董事会作为股东的受托机构,其根本目标是维护股东权益,实现公司经营业绩最大化,并保持公司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董事会对公司的监控体系包括经理的任免、资本预算体系、业绩考核体系、财务报告制度、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等到一系列制度安排。其中,会计信息对董事会聘用或解聘经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会计信息为董事会积极有效地治理公司提供了优良的服务,据此对管理层和公司做出整体评价后,考核CEO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公司的业绩,并为公司战略决策和人员结构做出及时的纠正和调整。(3)会计信息质量对经理激励计划制定的作用。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维系和促进着监督和激励的相容、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匹配。{3}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的内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经理报酬合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降低问题。大多数经理报酬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年薪、年红利收入(与会计业绩相关系)、股票期权以及长期的激励计划。经理报酬这四个组成部分使得经理个人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息息相关。在满足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满足了公司的利益。可见,高度综合的会计信息就成了激励机制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激励机制有效推行。(4)会计信息质量对经理人员经营管理行使的作用。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经理人员是公司的执行机构,职责是接受董事会的委托,执行董事会做出的决策并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确保投资人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因此,会计信息不仅能展现经理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也能够帮助经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提升公司的业绩。

2.会计信息质量在外部治理机制中的作用。与内部治理机制相类似,公司治理在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会计信息质量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在资本市场中,公司的大多数个人股东对公司的决策没有有效的发言权。他们很少涉及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追求的是短期的资本利得或红利收入,由于交易成本的影响,一般均不直接,也没有动力去监管经营者。为了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而且又要保证资本安全,他们会要求公司向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所有小股东依靠审计人员、监管者和执行法律的权威机构,运用会计准则体系、公司章程和法律来保护股东权益。从而降低了潜在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本市场运作效率。

债权人与股东所不同的是,他们关注的是企业的还本付息能力。债权人没有对企业的资本做出永久承诺,他们享有资本使用带来的收益并按合同规定的期限收回本金,所以债权人在要求企业有高收益能力的同时,还希望保全基本财产维持还债能力。短期债权人主要对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企业短期债能力感兴趣,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为短期债权人提供了据以计算、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所必需的财务信息;然而债权人与短期债权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关注有所不同,他们更关注企业资产计价和资产的业务能力。在债务契约的鉴定过程中包括了关于运用已公布的经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数据来限制管理当局行为的条款,任何不履行上述条款的行为均被视为违约,它使债权人有权采取一般对待违约而采取的行动,债权人在签约以后对管理者的监督,方法之一就是运用现行的财务统计数据与契约中的条款进行对照,如果出现不符合条款的行为,债权人就会采取保护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债权人利益的及时保护和有效降低债权风险依赖于经审计的财务信息。(2)会计信息质量在经理市场中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程度的发达,经理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队伍,经理市场的存在,给现有的经理人员施加了外部压力。要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只有通过经理市场人才的竞争,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东才可以淘汰不称职的经理,要求更能符合公司利益的管理者,在人力资源上实现优胜劣汰和优化配置。

二、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由于会计系统处于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环境下,它必然会受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4}

1.委托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公司组织中,委托关系存在于公司治理整顿的各个层面,包括股东与董事会、经理和公司内部上下级都有着一种委托人和人的契约关系。委托关系中的契约人是一种典型的经济人。二者存在着目标和利益的差异。委托关系对会计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如促进企业健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真实、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维护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的权益。{5}委托关系带来了委托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产生。信息不对称是指参加交易的各方掌握的信息不一致,即一方掌握其他各方所没有掌握的信息优势的现象。由于交易双方对信息占用的不对称,而导致先后分别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完善的公司治理能够加强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督和约束,降低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成本,提高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反过来,如果公司治理不完善,由此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负面作用也同样非常大。

2.公司治理下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在权利配置中的具体体现,是在建立制衡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旨在保证这一过程完成的规程、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有助于防弊纠错,保护资产的安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则内部控制可以行之有效,对管理者实施适当的监督,实现公司经营目标。董事会成员只有独立于经理层才能为董事会成为内部框架的制定者、监督者和最高执行者,才能发挥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提供责任划分的保证作用,从而有效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即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可靠。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会计信息为公司治理提供重要的消息来源,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司治理能够有效运作;同时公司治理通过一套制度安排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的完善披露机制有助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鼓励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对实施这种行为的主体给予奖励,会使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依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

注释:

{1}石本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J].会计研究,2002,(4):24-31

{2}王晓晓.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企业技术开发,2009,(2):130-131

{3}李维安,武立冬.公司治理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9

{4}葛家澍,杜兴强.公司信息、公司治理与会计准则:理论分析、博弈解释与历史证据[J].当代会计评论,2008,(6):1-27.

篇10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F2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14-02

收稿日期:2015-06-18

作者简介:王峥(1980-),女,北京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内部控制。

1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断改革、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不断深化,我国现有事业单位、国家部门、机关团体已经开始从国有机关体制不断向着股份制、合伙企业形式过渡。股份制企业能够更好的整合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其具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控制、自我协调的权利。这种形式的经营管理单位能够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是这些组织形式、组织构架也让企业内部的委托关系更加复杂。委托关系通常拥有两个主体,一部分是公司的管理层,另一部分是公司的出资人,也可以叫做公司的股东。双方之间存在博弈关系,他们都希望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能够为其带来更大的利润,从而使财务报告舞弊、公司内部人员贪污等对企业发展不利的现象频繁出现。为了平衡双方之间这一利益关系,在公司内部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外部通过外部审计方式严加监管是最有效的两方面途径。

2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与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信息传递的基础,也是两方获取利润的最直观的表述。双方相互欺瞒会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损害双方的利益。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很好的协调两方之间的关系。

2.1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及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开始逐步完善。依据萨班斯法案,五部委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和现有组织形式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等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形式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定和执行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规范。但是,我国内部控制制度依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于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自身的足够重视。虽然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制定趋于完善,并且我国有关部门也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希望让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与世界接轨。但是我国有关部门同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对其执行中却忽视了内部控制制度所固有的局限性问题。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有关公告时指出:“内部控制对管理人员不能够正当行使其权力,或者是去滥用其职能权力的现状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受到企业成本效益原则影响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在面对正常的、反复的企业一般业务时才能被加以利用,并不能有效的去应对企业当中出现的例外事项;如果某些情形产生变化,就会致使原有所规定的控制措施失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人员自身素质局限和企业领导串通舞弊等潜在事项的发生不能够实行有效控制。”

第二,对内部控制制度细则制定不全面。我国五部委连同证监委了属于我国的内部控制准则,并明确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这些准则和规章的制定说明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对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规范化和实践化的履行付出了努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按照内部控制制度五要素对其企业内部控制细则进行很好的制定和实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存在这样一个现状,大型企业以国企、央企、成长快速的民营企业为主,中小型企业大多数是一人独资公司为主。大型企业由于体制原因内部官僚制度盛行,会造成其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再好的控制制度也赶不上领导的一纸批文。而中小企业一人独资公司形式盛行,家族企业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其内部不可能有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依旧缺乏有效的监管。我国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趋于完善,现有企业也越发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并将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作为了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是否有效的关键评价依据。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具有地域性特征,在我国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存在的企业资金不足、资源有限等问题,很容易造成其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只有一纸条文而未见其付诸实践。所以,我国现有的整体内部控制体制架构尚存在缺陷,并没有强有力的监管来对每家企业进行合理的约束,缺乏监管的内部控制体制不利于改善现有内部控制的质量。

2.2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会计信息主要是指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对于一些大型企业可能还包括专项审计当中的财务预算情况、财务决算情况、所得税清缴情况等相关信息。会计信息质量关乎到所有信息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在我国现有会计准则和审计制度的要求下,中小企业可以免除年度审计,并且不编制现金流量表。我国政府也单独在资本市场中开设中小板和创业板板块,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扶植我国民营企业当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却并没有对中小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中小企业的银行借贷、民间融资行为具有重大的风险,其为了更好的筹措资金、增加现金流量,通常会采用多家企业合作、股东注册多家关联公司的行为,从而导致其粉饰财务报告、掩盖非法所得情况时有发生。

另外,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其大多数已经经过了国有企业改制成为了股份制公司,但是由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模式的惯性,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战略管理等其他与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有着紧密联系的工作并没有实现很好的转型和改变。因此,这一现状也就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存在较多的组织结构问题(例如: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明确,缺乏责任与权利对等划分等等)、组织文化问题(例如:缺乏创新、活力,不能适应变革和时展)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会计核算的优化、企业账目信息的更新等,最终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会计信息质量亟待提高。

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3.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有效保障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当然,合理的外部审计也是保障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现有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实施应当明确其目标和重点,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原则,让每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更加合理,能够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所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当依据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五项原则。

(1)合法性原则。合法性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企业内部会计准则和会计人员从业指导规范,从而让企业内部会计活动的评价做到有法可依。

(2)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制定切合企业实际资源、人力资源等多种资源的内部控制制度,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为企业量身打造属于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

(3)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恪守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利用有限资源,合理分配有效资金让效果达到最大化,抓大防小,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4)有效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能够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更加的完善,改善内部控制制定过程的不确定事项,有效提高内部控制制度践行效率。

(5)全面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不仅要面向企业高层、管理层,还要面向企业一线基层工作者,从而让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能够在企业内部全面渗透。

3.2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保证。企业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让他们之间产生频繁博弈,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企业日常工作效率。所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聘用管理者,打造企业健康向上,无私奉献的文化,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内部工作氛围的和谐发展,让企业管理层和股东能够充分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从而促进企业整体的良性发展。

3.3加强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与强化外部监督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企业也应当加强其自身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立好完善的企业权责对等、绩效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对现有内部控制体制的测试不断找出不恰当之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也能够为实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做出贡献。我国现有企业应当严格恪守权责对等原则,将每项工作流程进行分解之后,将每项责任落实到个人,让每个人在工作出现问题时都勇于承担后果,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不足之处,实行正确的奖惩机制。另外,除了要强化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体系之外,外部监督体系也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的有效途径。我国企业应当定期聘请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咨询管理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体制进行评价,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

3.4组建高素质团队

21世纪国际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市场、资源的竞争,更多的竞争已经在人才争夺领域展开。人才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素质、锻造企业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其还能够为企业带来新技术和信息从而让企业战略的制定拥有创新思维和更加广泛的视角。所以,我国企业应当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战略的制定提供最坚实的基础。另外,我国企业也应当敢于聘请具有创新思维和可塑性的大学生,他们将是企业未来发展最中坚的力量。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关键。而面对我国现有内部控制制度大环境,我们必须通过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改善,从而为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11

伴随着大数字时代的到来,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拿会计信息来说,他可以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影响企业经营效果。企业会计信息的最主要变现形式就是财务报表和会计报告,因此,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取决于财务报表和会计报告对会计事项反映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同时,公司内部权力结构也会影响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高层梯队理论”,层级越高管理者对于组织内影响越大。而作为我国目前这方面发展还未成熟阶段的现状,那么公司内部控制就越有可能受到高管层影响。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1)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DoyleJ(2007)在研究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与应计质量二者关系时发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其应计质量较差,并由此推断内部控制缺陷是导致公司应计质量较差的根源。Kam(2007)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相较于未披露内部控缺陷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更高,盈余质量更差。董望,陈汉文(2011)以2009年两市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得到:在“企业内部生产会计信息”方面,内部控制质量正向显著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在“市场投资者外部反应”方面,市场投资者对具有高质量内部控制公司的盈余反应更为敏感。这证实了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合理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目标。

(2)高管权力的配置结构和内部控制

程晓陵、王怀明(2008)以2006年前在中国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经营的效果,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三项目标出发,衡量内部控制政策实施效果即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研究发现董事会特征的两职合一会显著降低公司会计信息报告质量。张先冶,戴文涛(2010)对国内一些从事内部控制研究的专家、金融保险业的高级分析员及负责内控实施的企业高管做问卷调查研发现,内部环境因素严重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从属于内部环境因素的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效率和效果;公司治理结构变量中,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与内部控制显著负相关。吴秋生,郝诗萱(2013)通过问卷调查法发现,高管权力对于不同内部控制层面有着不同影响,其中如崇拜权、合法权、奖赏权和专家权都是正向显著影响内部控制,而强制权则是与内部控制呈不显著性的负相关关系。

该部分根据制度背景,从契约需求层面解释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品质的影响,“高层梯队理论”,层级越高管理者对于组织内影响越大。尤其是公司的权力结构,不难想到高管势力对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联系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本文的三个研究假设:

H1: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其会计信息的质量就越高

H2a:高管集权会降低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

H2b:高管集权会提高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有所差异,本文以2011-2012两年深市主板A股及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为保障样本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对初选样本进行了挑选,并最终得到样本公司1536家,包括2011年的872家,2012年的664家。

(2)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会计信息质量

即采用深市主板A股及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年度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自2001年以来,深交所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从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四方面分等级对深市全部上市公司的年度信息披露进行考核评级。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考评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B、C、D。本文研究选取的是2011-2012年两年数据,默认A级为优秀,B级为良好,C级为及格,D级为不及格。用四级度量测度被解释变量Disclose:赋值A为4,B为3,C为2,D为1解释变量

2)内部控制缺陷综合评价指标

本文根据深圳迪博公司计算得到的内部控制指数作为衡量内部控制指标。该公司作为我国研究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专业公司,一直着重关注上市公司内控建设现状并致力于能够量化评价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

3)高管权力

如果董事长同时兼任总经理,那么,在高管的重压力之下,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会参与公司盈余管理。本文参考刘启亮等的做法,根据董事长与是否两职合一的虚拟变量定义高管权力,如果两职合并,认为高管权力集中,否则权力不集中。控制变量参考和方红星和张志平的做法,选择公司规模、市长比、财务风险、年度和行业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为了检验假设1,构建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证回归模型1

模型1中的Disclose代表会计信息质量

在验证H2之前,先对高管权力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关系进行验证,即将模型1中的解释变量ICindex换成Dual得到模型2,然后进行实证回归。该步骤主要用于考查高管权力是否会直接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为检验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提供铺垫。

根据前面章节的研究假设,以模型1为基础,通过去中心化后,将ICindex与Dual交乘项放进模型中,构建验证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关系影响的模型3:

四、实证结果分析

1、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经过对模型1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得到表1。从表中结果可知,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严重正相关,且在1%水平上显著,本文的假设1得到证实。控制变量情况如表,大部分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或正或负的关系,如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正

相关关系,依次在1%,1%,5%,5%水平上显著。资产负债率与会计信息质量呈

负相关关系,在1%水平上显著。公司成长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系数为正但

不显著。

2、高管权力、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由上表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变量(ICindex)与高管权力(Dual)的交乘项系数为3.663277,系数符号为正,并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具有正相关性,即高管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层核心人物,手握权力越大,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效实施,进而促使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加真实可靠,即会计信息质量越高。

五、结论

本文基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之一的高管权力配置视角,以2011-2012年深市主板A股及中小板153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应用有序LOGISTIC回归,在实证研究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关系之后;纳入高管权力这个变量,考察高管权力与内部控制的交乘项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基本证实本文提出的假设,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1)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高管权力对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J].管理世界,2007(7),111-119.

[2] 吴秋生,郝诗萱.论领导者权力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5),32-39.

[3] 卢锐.管理层权力、薪酬差距与绩效[J].南方经济,2007(7),60-69[52]邵剑兵,刘宇.权力循环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10),54-58.

[4] 权小峰,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经济研究,2010,(11):73-86.

[5] 汤洪波,李湛.公司价值与高管人员权力结构,软科学,2008,(1):32-41.

[6] 朱华建,张盛勇,高宏伟.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2),64-69.

[7] 杨德明,胡婷.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10(5),90-96.

[8] 柏子敏.公司会计治理: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研究的新视角[J].经济问题,2005(2),36-39.

[9] 陈汉文,林志毅,严晖.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由“琼民源”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1999(5),28-30.

[10] 刘慧凤,盖地.公司会计治理与公司治理:同构、嵌入还是交叉?[J].会计研究,2006(6),15-21.

作者简介:

买阳睿(1991-),女(回族),河南焦作人,云南民族大学会计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篇12

一、文献回顾

自上世纪中叶起,机构投资者开始在世界金融市场迅速兴起。目前,无论是美英等发达市场还是中印等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都成为证券市场上颇具影响的重要力量,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随着机构投资者对“华尔街准则”的放弃,他们开始积极地行使股东的权力,参与并影响上市公司的重要决策,进而提高其投资回报。但是,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实施有效的监督,是否能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中,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投资行为和投资策略依然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深入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很有必要。

国外对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质量之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Grier和Zychowiez(1994)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杠杆是负相关的,他们认为这是机构投资者的潜在监督在起作用。Brent(2002)的研究认为,机构股东倾向于发起和参与股东议案,有较强的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意愿;其持有的股份客观上可以减少小股东的“搭便车”行为。Chung等(2002)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随着其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可操控应计利润会逐渐减少。这说明机构投资者有效地约束了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的行为,能够承担外部监督的职能。当然,也有部分研究者持不同意见。Renneboog(2000)以比利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来支持机构投资者的积极监督假说。Megumi和Masashi(2005)通过对日本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虽然机构投资者是上市公司较大的股东,但是他们更关注短期回报,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意愿并不强烈。

国内的研究如崔学刚(2004)的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水平和公司透明度。肖星和王琨(2005)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更愿意选择会计业绩优良、信息质量较高的上市公司,同时他们的持股也进一步改善了公司的会计业绩。夏冬林和李刚(2008)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改善会计盈余质量,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程度显著负相关,与会计信息含量正相关。但是,吴晓晖和姜彦福(2006)的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即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作用不明显。黄兴年(2007)也认为,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前提是,其本身必须具有完全的经营自与彻底的企业性质,在目前的制度约束下,他们根本不可能对损坏企业利益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由以上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第一,对于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目前的研究结论并非明确一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仍有必要。第二,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上依赖于2005年以前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结论不能反映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最新情况,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对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带来的深远影响。因此,有必要利用新的数据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进行考察。

二、研究假设

对于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者持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以Shleifer和Vishny(1986)为代表的研究者支持“积极监督”论。他们认为机构投资者拥有大量股权并且要获得更大的收益,有动力监管公司管理层的行为。Brent(2002),Chung等(2002),Noe(2002)以及Mitra和Cready(2005)u3]的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此时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但是,也有一部分研究者倾向于“消极监督”论,他们认为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力比较有限。当公司绩效较差、信息含混时,他们更愿意积极逃避而不是主动实施纠正措施。Duggal和Millar(1999),Renneboog(2000)等均支持这一结论,即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没有相关性或者是负相关的。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机构投资者可以提高或降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由于基金创设的方式和目的决定其与生俱来的两面性:投机性和投资性,所以,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会因市场的具体情况而变。当处于一个监管不力、法制不健全的市场时,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往往是投机性的。这时,机构投资者会更多地关注短期的利益,不仅不会积极地参与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还有可能操纵会计信息来牟取暴利。当处于一个外部监管严格、日趋成熟的市场时,机构投资者更愿意通过投资上市公司来获得丰厚的回报,所以,他们会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监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日益表现出积极的股东投资策略,在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议、重组合并、增发配股等重大事项决策中非常重视履行股东的权利。所以,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性要高于投机性,而且这种趋势将会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稳固。因此,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中国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是正相关的。

假设2:中国上市公司中持股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是正相关的。

假设3:中国上市公司中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机构数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是正相关的。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在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采用盈余质量、价值相关性、透明度等多种替代变量来测量会计信息质量。考虑到以上单一替代变量的局限性,这里构建了一个由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以及客观性四个指标组成的会计信息质量指数。

(1)年报披露的可靠性指标(APRELI)。FASB(1999)财务报告原则的公告声称,会计信息在符合可靠性之前,不应对外披露。葛家澍(2001)认为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反映真实。目前,可靠性的替代变量一

般采用由审计机构对企业会计信息出具的可信性审计意见来表征。这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进行了数值化,以表示不同层次的审计可信度。APRELI的具体取值方法为:若审计意见是无保留的,则取0;若审计意见是有保留意见的,则取1;若审计意见是否定的,则取2;若审计意见为无法出具意见,则取3。

(2)年报披露的相关性指标(APRELA)。FASB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明确指出,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一个重要特征。刘烷松(2005)针对Fehham-Ohlson(即F-O)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内在投资价值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增函数;当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小于无风险收益率时,上市公司及其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较低;当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大于无风险收益率时,上市公司及其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较高。因此,本文以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的比值作为会计相关性的替代变量,根据该比值的大小为APRELA指标取不同的量化数值,具体为:若比值大于10,取值为0,代表相关性指标最好;若比值小于等于10且大于5,取值为1;如比值小于等于5且大于2,取值为2;若取值小于等于2且大于0,取值为3;若取值小于等于0,取值为4,代表相关性指标最差。

(3)年报披露的及时性指标(APTIME)。企业对外披露的及时与否对信息的有用性有很大影响。2002年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就对企业实时、快捷地向公众披露经营、会计等信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考虑到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均衡性原则以及构建会计信息指数的需要,这里通过对年报非预期报告时滞指标的量化处理来度量及时性。APTIME的具体取值方法为:若年报的实际披露时间早于或等于预约时间的,取值为0;若超期10天以内,取值为1;若超期大于10天但小于20天,取值为2;若超期大于20天但小于30天,取值为3;若超期30天以上,取值为4。

(4)年报披露的客观性指标(APOBJ)。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基于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杜滨等(2003)以及Yu(2006)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达到配股要求是中国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之一。所以,本文以涉及中国上市公司实施配股及避免ST的条件作为客观性指标的替代变量,具体取值如下:若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略高于10%,且最近一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略高于10%,则可能存在为达到配股而实施的盈余管理,SAT=1;否则,STA=0。若本年度的每股净资产略大于1,则可能存在为避免ST而实施的盈余管理,STB=1;否则,STB=0。若上一年度的净利润为负,而本年度的净利润微盈,则可能存在为避免ST而实施的盈余管理,STC=1;否则,STC=0。上述各变量之和为客观性指标APOBJ的最终取值,0代表会计信息客观性最好,3代表会计信息客观性最差。

所以,这里所使用的解释变量AIQINDEX,即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指标为:

AIQINDEX=APRELI+APRELA+APTIME+APOBJ

2 解释变量。SIHSR: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为机构投资者所持股份总额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SIHNW:持股的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为上市公司股东中机构投资者的数量。SIHNU:流通股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数量。

3 控制变量。除了所选定的解释变量外,可能还有许多其他变量影响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选择以下两个变量作为回归分析的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ALR)=总负债/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

(二)计量经济模型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基本计量模型为:

AIQINDEXit=β0+β1INSTV+β2ALRit+β3ROEit+εit

其中,it为第i公司t年的数据;INSTIV为机构投资者变量;β为待估参数;ε为随机扰动项。

(三)数据选择

由于2003年以前的机构投资者数据难以完整获取,因此,只选择2003~2007年间沪市和深市的上市公司及机构投资者的相应数据作为研究的基本数据源。考虑到股权分置改革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上述数据被分成两个样本集合。前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样本(样本1):该样本由2003~2005年间沪深两地上市的A股公司组成。样本中的A股公司指公开发行流通A股的非金融类公司,数据样本中剔除了被ST、PT的公司,数据缺失的公司以及已完成股改的公司,样本1中的全部数据为3043组。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样本(样本2):该样本由2006~2007年间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中已经完成股改的公司组成。样本中的A股公司指公开发行流通A股的非金融类公司,数据样本中剔除了被ST、PT的公司,数据缺失的公司以及未完成股改的公司,样本2中的全部数据为2447组。

研究所用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均来自国泰君安CSMAR数据库。原始数据的处理采用Microsoft公司的EXCEL软件;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多重共线性诊断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

四、回归分析结果

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来自两个样本的结果分别如表1所示。在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中,使用了自变量的方差扩大因子VIF和矩阵XIX的特征根的条件数K来诊断回归模型自变量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由于篇幅限制,文中将中间步骤予以省略)

由表1的数据可知,在前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为:

(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是显著正相关的,支持假设1。

(2)持有股份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负相关的,表明持股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是正相关的,支持假设2。

(3)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负相关的,表明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是正相关的,支持假设3。

(4)模型1~3中的自变量方差扩大因子VIFmax均在1.0~1.02之间,远远小于10,并且矩阵X'X的特征根的条件数Kmax在4.33~4.52之间,也远小于10。一般地,若VIFmax大于10或Kmax大于10,则可认为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据此判断,自变量之间应该不存在高度的多重共线性。

在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为:

(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是显著正相关的,支持假设1。

(2)持有股份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负相关的,表明持股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是正相关的,支持假设2。

(3)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负相关的,表明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与会计信息质量是正相关的,支持假设3。

(4)模型1~3中的自变量方差扩大因子VIFmax均为1.028,远远小于10,并且矩阵X'X的特征根的条件数Kmax在1.7~2.1之间,也远小于10。一般地,若VIFmax大于10或Kmax大于10,则可认为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据此判断,自变量之间应该不存在高度的多重共线性。

篇13

2.合格的会计信息是科学进行会计监管的基础

客观、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能够给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的相关信息,以便政府、股东、其他利益相关者作出合乎自身利益、科学的决策,同时有利于企业自身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进行主动地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市场发展。会计信息质量也给会计监管指明了方向。譬如,在债务重组业务中,会计信息能够反映出企业重组后,资产的变动,收益或利得的增加(减少),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利用重组来调节利润且对相关信息披露不完善,此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下降,会计信息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3.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与会计监管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

会计信息质量状况与会计监管水平本身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前所述,严谨的会计监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水平。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也能从侧面反映了会计监管水平。可以设想,如果会计信息质量有缺陷,那么在此基础上来判断会计监管水平也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结论。这从会计行业本身的发展也能够反映这一点。我国会计行业是改革开放后重建起来的。随着会计监管体制、会计相关准则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通过对这些会计信息的综合分析,我国也在不断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这样也就实现了会计监管水平的提高。

二、当前我国实务中还必须立足于以会计监管促进会计信息质量提升

1.提升会计监管水平,强化会计监管效能

客观地说,近年来我国的会计监管工作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会计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也必须看到,一些资本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舞弊案件,都和会计造假分不开的。这充分说明,当前,“有法不依”还是我国会计实务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会计行政主管部门目前还是以完善制度体系为主,而对于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会计主体的违法成本不高等现象还十分显著,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会计管理还仅限于会计人员准入管理,对于会计行为并没有足够的强制性监督或检查手段。因此,加强会计监管,提升监管水平,提升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是当务之急。

2.加强行政性监管,按相关准则与制度衡量会计信息

当前,我国会计工作是由财政部主管,其他相关部门根据业务要求进行管理的。我国会计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重点是通过人员监管、制度完善等角度来进行管理的,而对于企业会计信息实质性的监管不强,这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财政部门应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配置情况进行检查,要求持证上岗,对于账务处理、内部控制情况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切实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