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金融理财原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金融理财原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金融理财原理

篇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证券业和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业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并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金融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风险正成为我们面临的大问题,对各种创新金融工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金融证券专业在金融市场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独立学院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兼顾教学、科研人才的造就为定位,同时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多种类型培育人才的原则,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应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掌握金融证券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实务。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力求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一)基本素质与能力规格

1.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批判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2.畅达的英语交流能力;3.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得体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5.持续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6.良好的身心素质、社会交际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素质与能力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熟练地掌握数学专业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证券投资理论与技术分析技巧、外汇交易与避险的理论与技巧、期货交易与分析技巧、税收筹划理论与应用技巧,具有金融证券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地应用理财原理解决企业、金融机构理财需求的相关技能;具有准确的双语(汉语、英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双语(日常)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具有用汉语初步撰写证券或理财方面论文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传统的商学,金融学等专业不同,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为指导思想,扎实基础,注重应用,提高能力,在突出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如我系开设的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专业主要核心课程,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感性和发散性等。进而,开设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税收筹划、金融期货与期权、公司理财学、财务管理等,使学生能够利用相关理财技巧为客户量身定做相关理财和避险方案,并具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数学人才,要注重以人为本,教学内容应强调实用性与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另外,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启发性与综合性,立足实践,面向应用,将数学专业知识的讲解与现实生活联LWlM.com系紧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学习到符合社会需要的适应新发展的数学应用知识

(二)转变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模式应从传统封闭传授性的教学向现代开放性、创造性的教学观转变,打破“满堂灌”的封闭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抽象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主动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开放的、广阔的环境中去体验数学,而且能够自觉纳入到发现的乐趣中,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重视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形成创新能力

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即聘请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各金融机构或企业的领导及业务人员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金融实训教学环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观摩与学习,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岗位职责及要求,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根据实际做好职业规划。

篇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独立学院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于独立学院的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办学实际的类型,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定位应做到,在基础理论、学术最求上可以降低标准,但在实践能力基本技能上应加强,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使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具有竞争力。数学类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数学与各种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人才市场上各个行业都需要许多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宽的知识面、综合素质好的数学人才。因此,多元化的培养规格正在成为各校的共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证券业和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业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并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金融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风险正成为我们面临的大问题,对各种创新金融工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金融证券专业在金融市场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独立学院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兼顾教学、科研人才的造就为定位,同时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多种类型培育人才的原则,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应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掌握金融证券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实务。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力求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一)基本素质与能力规格

1.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批判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2.畅达的英语交流能力;3.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得体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5.持续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6.良好的身心素质、社会交际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素质与能力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数学基本理论,熟练地掌握数学专业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证券投资理论与技术分析技巧、外汇交易与避险的理论与技巧、期货交易与分析技巧、税收筹划理论与应用技巧,具有金融证券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地应用理财学原理解决企业、金融机构理财需求的相关技能;具有准确的双语(汉语、英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双语(日常)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具有用汉语初步撰写证券或理财方面论文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传统的商学,金融学等专业不同,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为指导思想,扎实基础,注重应用,提高能力,在突出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如我系开设的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专业主要核心课程,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感性和发散性等。进而,开设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税收筹划、金融期货与期权、公司理财学、财务管理等,使学生能够利用相关理财技巧为客户量身定做相关理财和避险方案,并具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数学人才,要注重以人为本,教学内容应强调实用性与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另外,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启发性与综合性,立足实践,面向应用,将数学专业知识的讲解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学习到符合社会需要的适应新发展的数学应用知识。

(二)转变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模式应从传统封闭传授性的教学向现代开放性、创造性的教学观转变,打破“满堂灌”的封闭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抽象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主动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开放的、广阔的环境中去体验数学,而且能够自觉纳入到发现的乐趣中,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重视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形成创新能力。

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即聘请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各金融机构或企业的领导及业务人员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金融实训教学环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观摩与学习,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岗位职责及要求,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根据实际做好职业规划。

(三)加强数学建模。以金融数学模型为主,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充分理解金融证券方面的抽象概念背后的应用背景,意识到经济活动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作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并逐步具有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使得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创造性、发散性得到锻炼。

21世纪,需要的是专业口径宽、研究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进入行业后能应付各种情况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应运而生的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随着高等教育逐步市场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独立学院应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这种多元需要,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具有自身结构特点的应用型人才,从而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篇3

一、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机制构建的意义

1、适应金融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金融人才素质的要求

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管理逐渐向行业协会转移,正是行业发展越来越规范的体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行业公信力将不断提高。金融行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和知识训练如何体现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构建衔接机制的现实意义非常突出。

2、有利于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合、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接轨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不能停留于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形式上的结合,还要改革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模式,与企业需求相衔接。

3、有利于金融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金融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职业资格考试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式革新、考核评价方法完善等方面,包括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及教师专业能力的共同提升。

二、衔接机制构建的内容

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衔接

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既实现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又融合实用性强的职业教育,首先要规划的是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之中。作为前期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的调整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讨,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调整的子方向,应涵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模式以及教师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关联。基础课程以支撑后期专业知识学习为准则做好理论梳理,把握好适当的深度和广度。专业课程以强化实用性为目标,增加技能培养项目,使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

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

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核心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是衔接机制的核心部分。例如,分析和整合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后,对货币金融学为代表的学科基础课程和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财、期货市场为代表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和组织方式创新。相对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哪些教学内容是新增的,哪些内容只是突出强调,哪些内容是融合交叉的,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概念,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达到职业资格证书考取水平,更顺利地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考核模式的衔接

金融学专业面对的是一个岗位群,专业课程体系体现出“厚基础、宽领域”的大学教育特征。因此,不能单纯用职业技能鉴定取代课程考核,需要研究两类考核的衔接。考核方法以过程考核为主,期终考核为辅;考核标准与职业资格考试标准进行一定程度对接;考试内容向资格证书考试内容靠拢,确保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积累一定的职业技能证书考点知识,而不必再组织全面的培训。

4、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课程实践环节、寒暑期实训环节的衔接

一方面,改进课程实践环节,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基于专业知识的单项实验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的综合实训。根据实践教学要求整合实验室,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另一方面,在寒暑期实训期间,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活动,包括:通过动员与宣传,全面系统介绍职业资格考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感;邀请金融企业管理者开展讲座,给学生讲授金融实务知识,为学生提供职业沟通机会;进行相关年级的系内从业资格证书模拟考试,加强技能训练;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教育培训会议,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考试,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5、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双师型队伍建设的衔接

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都是与时俱进、不断演变的。尤其近些年金融技术手段日新月异,金融创新活动繁荣,使得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交易手段和产品特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促使金融行业职业资格要求这样的合规监管也不断完善。但是在课程教学中,教材和教学内容常常跟不上这些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同样要深化行业认识,提升专业技能,补充实务知识。这方面可以与相关金融企业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依托校企合作交流平台,采取合作培养的方式,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可以激励教师自身参加合适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切身体会考试要求和内容特点,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指导学生。

三、衔接机制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1、形成专业教学特色

第一,理论教学、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考取三个环节的连续性、系统性、相互协调性和衔接性,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一套完整的体系需要从金融学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方式等方面形成规范文件,并监督执行。第二,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优化整合与教学过程的质量建设相互促进,既实现教学组织方式的特色化,又保证教学规范和效果。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衔接模式实现的关键。例如货币金融学作为学科基础课,知识覆盖面广泛,涵盖了证券、银行、期货等从业资格考试的很多基础科目考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投资理财、期货市场、衍生金融工具等专业课程,知识点针对性强,注重应用和操作,涵盖了理财规划师、期货投资分析等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点。在教学中需要组织好理论知识、考证知识、实操知识的层层递进关系,灵活采取案例式、讨论式、项目式教学方法,实现知识点的融合和运用。第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教师指导能力提高相互结合,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主动积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独立学院,其学生在具有基本理论功底的基础上,要通过多样化手段提升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学科竞赛和校企合作项目既增强了学生对金融业务及运营的认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作用的理解。教师在这些竞赛和项目中,既是指导者,也是学习者,要深入思考行业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

2、加强机制创新

针对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上的困境,探索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的“理论+实践”的常态化机制。第一,随着金融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完善,考试种类越来越贴合行业人才需求和金融监管需求,考试内容也越来越科学,不仅涵盖专业基础知识,还非常突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案例分析、时事热点等应用类考点在增加。因此,教学中加强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联系,让学生逐渐了解职业规范要求,加深对未来从事专业岗位的感性认识,能够突出实践应用性。第二,将职业资格证书考取过程中所涉及的自主学习、动手操作、信息处理、理论应用、现行政策制度认知等能力要求融入到金融学专业的课堂教学、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使得人才培养定位更加精准,学生就业方向更加明确。

3、点线面的推进

不同课程与证书的联系程度不同,不同实验实训和竞赛活动对职业技能的需求不同,衔接机制的探索是从点到线再到面推进的过程。从内容上,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实习项目安排、学科竞赛组织、考证辅导是层层递进的。从环节上,培养方案、大纲和授课计划是紧密结合的。当这些点都连成了线,实现了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借助于这种职业能力训练模式,最终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和未来可持续发展,也使独立学院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与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目标保持一致。

4、探索方法科学得当

首先,教学内容方面,通过金融企业实地调研,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把握金融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以金融企业岗位流程、工作模块为导向,将各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能力分解到课程实践教学中,充分体现前沿性和务实性,服务和服从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次,教学手段方面,理论环节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驱动式教学,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和模拟考试平台推进岗位对接、项目驱动式和体验式学习,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考证合一。再次,教学效果检测方面,通过调查问卷、校企座谈会、师生交流会、学生竞赛考证获取实施数据和效果数据。总之,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教学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机制的实现,需要循序渐进地建立一套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模式、教师能力等都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的体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组织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教师指导能力,最终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的从业与转岗能力以及可支撑他们持续发展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篇4

1.2课程体系不严谨,知识结构不明确,教学方案比较混乱。

2010年l0月召开的全国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确定了8门核心课程。分别是管理学原理、经济学、信息管理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组织、信息存贮与检索、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各高校在制订培养计划时,据此为准则,同时对有些课程进行了调整。有的金融高校根据学校特色增加一些金融管理类专业课程为核心课程。一般情况下,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十几门。但这些核心课程基本上是金融、管理、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架构不严密。

1.3实践教学不够突出,专业能力训练不够,软硬件平台亟待完善。

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软硬件平台亟待完善,有些必要教学设施设备还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训练出学生能够解决专业问题和学习创新知识的能力。掌握丰厚、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打造能力的必要基础,要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课程实践、成绩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2金融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金融院校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旨在培养既懂金融管理知识,具有管理思维,又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等部门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进行信息管理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突出金融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将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专业建设首先要明确专业所在的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是构建专业知识结构的依据,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学科发展不断给专业发展产生新的方向,专业发展为学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金融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中金融是管理的目标,计算机技术是金融管理的手段。信管专业知识应通过金融院校的主干学科、核心课程、特色课程,以及专业培养计划的导学图等方式体现,信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应融化在金融管理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该专业的基础,同时体现金融院校特色。该专业知识结构侧重于基本技能培养,重点在于应用,而不是原理。金融管理是本专业的应用对象,应当从应用的角度去了解金融管理类相关的其他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

2.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

信管专业应设立面向金融领域问题解决的跨学科、多课程集成的综合应用类课程,灵活增加金融学科相关课程,突出金融特色,体现交叉学科的知识优势和专业特色。精选专业核心课程,突出重点课程,为学生增加管理、计算机、金融等学科的选修课程,菜单式的课程结构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订单或对人才市场的预测,适当地安排最佳的“套餐”课程。同时,对课程计划学时进行整体优化,对照培养目标,分解出每门课程的重点、要点及难点,即找出构架学生课程知识体系的关键因素,再进一步明确该课程所需的教学时数。这样,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删除了陈旧、过时的课程内容,同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加了许多新内容、新知识,以反映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3面向人才市场需求,建立阶梯式人才培养过程。

该专业知识结构的重点和关键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数据到金融管理中的信息所形成的独特知识结构。这一知识链的构建,必须符合信息化进程中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级人才的需求。金融院校制订的专业知识结构应当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尤其在新生入学之初,通过名家讲座、学术引领、人生指点,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更有规划,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热爱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兴趣。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又符合该专业动态的知识结构需要。平时定期安排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技术讲座,邀请名师专家开设专题报告,尤其是安排一些软件开发企业、特大型工业企业、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各类型的信息主管进校介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及今后的需求情况,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全面需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总之,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高、素质增强等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培养过程。

篇5

一、村级财务管理

村级财务管理是推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事关全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被忽略,它是一个基本的的金融基础工作。

1.不规范的会计账簿

会计人员不认真执行财务制度,“一塌糊涂”更令人困惑的会计处理方法,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财务程序不健全。有些村庄的财务原始的文件不规范,处理它的人,而无须证明的人,没有理由,没有审批签字。收银员收款及付款不及时的计费,仅仅是大脑记忆,甚至留下的印象券,白条收支严重。

2.集体债务膨胀

一方面,由于大量的村集体模型的村民。不抓紧农民的土地承包和收集税收和其他个别村,有村民欠集体债务的现象,农民欠了很多集体支付已经成为一个留死账,阻碍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村集体现象格雷戈里电梯模型。

3.财务披露敷衍

目前,虽然一些农村实施的金融开放,但半开半闭,该项目是不完整的,而不是具体的内容,财务信息披露的休闲。敷衍的财务信息披露,围观的村民,村集体的家底不清,几乎为零的村干部的信任,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时有发生。

二、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

1.村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差。

目前,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年纪大,低文化,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不强。一些干部,领导不力,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知识基础。一些干部村级集体经济不是管的管并不重要,但群众反映强烈的唯一内部组织的权力。

2.金融法律意识欠缺,较低的专业品质。

有些村庄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尽管有该系统,但不落实,一些村,会计,出纳是存在的,但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有一些村具有党支部书记,两个会计收银员,自己的钱,他们用这些钱,自己的会计,不良动机的员工的机会,伪造,变造证书,甚至篡改账目,为不法行为开门。

3.村级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不足

虽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村级财务管理系统已逐步改善,但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还没有消除。许多村庄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些村委会甚至连最基本的收银系统都不健全,经常出现严重白条抵库现象。

三、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对策

对于农村的实际情况,真正实现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必须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查漏补缺。

1.增强了村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

村干部团结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干部的作用,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就必须提高他们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切实提高村一级的财务管理,财务意识,加强农村领导和具体工作的实施之间的联系。

2.对村干部的选择

鉴于此,选择村庄里的村民,然后定期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村干部培训工作的管理意识。村干部的评估,应该添加到财务管理的内容。村级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义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资产优势,在财务管理指标评估的基础上设置。财务管理纳入总成绩指标计分,将村级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任命和罢免村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3.业务培训,提高会计素质。

目前,一些地区,实施乡镇的农村金融,村级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以避免较低,降低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村账,以防止腐败的村干部。短期来看,效果是明显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自我发展,农村村级财务人员直接管理的基层金融一线工作人员应该提高会计素质。

4.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系统的系统

村级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很多方面。目前的工作重点应是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实施。

4.1必须建立一套财务管理系统。村必须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等一系列的系统制度化、规范化、动态管理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加强业务培训,逐步实现正规的财务和会计人员队伍。

4.2的村级财务披露制度的有效实施。农村村民大部分在农村,建设新农村的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任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提高村干部和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缓和紧张局势增加财务透明度。单打,认真宣传队宣传队的成员是直接负责的财务信息披露的具体问题,加强农村宣传队的作用。

4.3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定期核查和审计制度。季度财务核查的联合实施,专项资金,用于国际收支,验证和年度财务审计。

5.清理现有的坏账,积极追讨欠款。

一些中国农村电梯模型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甩开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蒙上了阴影。村集体电梯模型必须彻底清理,并停止或本金与利率。

6.严格村级财务管理,加强监督。

加强村级财务监督,主要依赖于由村民监督。然而,一些当地村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不知道村干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某些行为是非法的,因此应加强村民的主体作用,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提高村民意识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意识,承担责任的有效监督理念。

法律意识在村民村级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法律教育,使村民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并知道如何采取行动,积极地监督村干部,主动监测系统的实施与金融资本的村级财务的使用。

篇6

1 存款方式

医院的闲置资金,除了不超过库存现金限额的少量现金外,其余都必须存入开户银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开立的银行存款账户大多只是发挥了其支付的功能,而没有发挥存款“利滚利”的投资功能。医院可以在存款方式上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制定的各种存款方案,根据自身资金流动的额度和周期来选择活期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凭证式国债等多种银行产品,在切实保障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提高资金收益,满足自身多样化的短期投资理财需求。

以下是根据2011年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为标准,按1000万元资金,一年期存款利息收入分别做出的比较。

1.1 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是指不规定存款期限,存款人可以随时存取,并依照活期存款利率计取利息的存款,其存取主要通过现金或转账办理。特点:①存款金额、时期不限,随时存取,灵活方便;②零风险,但利息较低。利息收入:1000万元×0.5%=5万元。说明:活期存款利息较低,主要用于医院日常结算资金运用。

1.2 协定存款

协定存款是指存款人通过与银行签订《协定存款合同》,约定期限、商定结算账户需要保留的基本存款额度,基本存款额度的存款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超过基本存款额度的部分按协定存款利率计息,每季结息一次,计息期间如遇利率调整,分段计息。特点:①流动性强:办理人民币单位协定存款业务后,单位客户日常结算不受任何影响,资金可以自由往来。②收益较高:利率水平高于活期存款。③零风险。以下按10 万元为基本存款额度,超过基本存款额度的按人民银行协定存款利率给付利息举例。

利息收入:10万元×0.5%+990万元×1.31%=13.019万元

说明:协定存款比活期存款利息多出8.0190万元;适合医院活期余额经常比较大,选择协定存款能够收益多一些,而且存、取起来都方便,不需要额外办很多手续,开立账户。

1.3 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是指存款人在存入款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金融机构,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存款。通知存款不管实际存期的长短,统一按存款人取款提前通知的期限长短划分为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两个品种。特点:①收益较高且稳定;②零风险,还可以自动转存或约定转存。

利息收入:1天通知存款利息收入:1000万元×0.95%=9.5万元;7天通知存款利息收入:1000万元×1.49%=14.9万元。

说明:1天通知存款利息比活期存款利息多出4.5万元,7天通知存款利息比活期存款利息多出9.9万元;适合医院具有大额短期闲置资金的存储,想获取相对高一点的利息收益。只要支取时提前1天或7天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支取金额,便可按财务计划安排使用资金。利率水平高于活期存款,7天通知存款利息收入高于协定存款。在不影响资金使用的情况下,可获得稳定而较高的利息收益。

1.4 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存款人存入存款时与银行约定存期和利率,在存款到期支取时,银行按存入日约定的利率计付利息的一种存款。存款人若临时需要资金可办理提前支取或部分提前支取,但只能提前支取一次,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息。同时,医院如需办理定期存款的质押贷款,可向银行提出申请,银行开具“单位定期存款存单”,医院据此办理质押贷款业务。特点:①收益率高,适用于单位相对稳定的资金;②零风险,但受时间限制如果提前支取,利息损失较大。

利息收入:1000万元×3.5%=35万元。

说明:定期存款比活期存款利息多出30万元,远远高于活期存款;适合医院具有相对稳定的资金,并能够事先预知使用的资金或长时间不用的资金。

1.5 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向社会发行,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但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支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2‰收取手续费。特点(相比定期存款):①可以记名挂失,持有的安全性较好;②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并且提前兑取按持有期限长短、兑取相应档次利率计息;③可提前兑取,变现灵活[以下按2011 年凭证式(二期)国债,1年期票面年利率3.7%举例]。

利息收入:1000万元×3.7%=37万元。

说明:凭证式国债比活期存款利息多出32万元,远远高于活期存款,也高于同期定期存款,但是短期内提前支取,就要蒙受较大的利息损失。例如,此次2011 年凭证式(二期)国债规定,提前兑取时持有期未满半年不计付计息,满半年不满一年按0.5%年率计息,比活期存款利率还低。适合医院具有相对稳定的闲置资金。

2 结算方式

2.1 银行承兑汇票方式结算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向商业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承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以下按1000万元支付为例,开立1000万元6个月期限的全额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作出比较)。

(1)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需支付手续费为:1000 万元×0.5‰=0.5 万元。

(2)对1000万元银行存款按6个月定期利率获得利息为:1000万元×3.3%/2=165000元。

说明:扣减手续费后该笔支付方式可为医院带来财务收益16万元;对于医院来说,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营运资金的占用与需求,不仅能够推迟几个月付款,延长付款期限,还可以从银行得到一笔可观的利息收入。

适用对象:结算药品或设备耗材款时,可选择应付账款金额较大、交易对方业务往来相对稳定、信誉度较好的公司协商采取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结算货款。此时付款期限与原来直接转账应有所不同,比如,直接转账时,医院惯例为6个月后付款,此时医院方应付账款的期限为6个月,对方应收账款的期限为6个月。现商定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付款,医院与对方协商,由医院3个月后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票据期限6个月。这样看似对方得到现金时间变长了,但是在实际中对于对方来说,应收账款的期限由原先的6个月提前到了现在的3个月,虽然原先6个月后对方得到的是现金,但现在提前3个月收到了银行承兑汇票,对方可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得到现金,在具体计算了贴现利息和3个月可用资金的机会成本后,对方公司比6个月后收到现金的收益率更高。同时对于医院来说,应付账款的期限可达到9个月,比直接支付时长了3个月,减少了营运资金的占用,扩大了医院资金的结算能力。对医院来讲,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本质上是一种利用医院自身的资信条件取得银行融资的行为。它对有效扩大医院资金的结算能力,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推动医院快速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销货方拿到手的虽然是一张信用的票据,但是由于汇票可以转让、贴现等, 销货方也可以凭银行承兑汇票去进行购货、偿还借款等商业活动,这也是在诚信合作基础上,供需双方所达成的理解和信任。在涉及的各种商业行为中,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多赢的资金支付方式。

2.2 商业承兑汇票方式结算

商业承兑汇票是指由收款人签发,经付款人承兑,或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

说明:相对于银行承兑汇票,该结算方式手续方便,不需任何保证金,可以有效地降低手续费支出,融资成本低;适用于资金信誉度较高,现金流较为充足,还款能力较强的医院。

2.3 进口信用证方式结算

进口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向受益人(国外出口商)开具的,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凭议付行/寄单行寄来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全套单据,按照信用证条款对外付款的书面承诺。医院可以通过委托银行和进口商共同签订《货款支付三方协议》, 银行在进口商开立一个院方采购款唯一回款账户的条件下,为医院提供专项授信额度。医院仅需向进口商提供10%左右的预付设备采购款,即可对外开立进口信用证,提前保证设备交付院方使用(以下按1000万元进口设备款支付为例,开立1000万元3个月的远期进口信用证为例作出比较)。

(1)医院需向进口商提供10%的预付款:1000万元×10%=100万元。

(2)剩余900万元资金仍可保留在院方账户内,享受3个月定期利息:900万元×3.1%/4=6.975万元。

篇7

1.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依据

关于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美国的德怀特・艾伦教授认为:“由于知识的内容在不断更新、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的教学程序必须重新设计。”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也指出,虽然我国的金融队伍已经有几百万人,但人多才少,国外是既懂现代科学又懂经营管理的金融人才比重加大,而我国却面临着金融人才知识老化的局面。我国金融行业的国际化和股份制改造等,对我国金融人才的需求从规模上和结构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于金融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由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等几位国内著名金融学教授主持的《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将目前国内外金融人才培养的模式分为两种: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并对三对重要概念的内涵做出了解释: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理论金融与应用金融。该报告认为:我国金融学科定位的思路应该是“多种模式并存和多元化发展”,主张各个大学根据各自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在繁荣金融学科发展的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独立学院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目标的定位

各独立学院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有的定位于“国际化”,有的定位于“应用型”。对于各独立学院而言,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和独立学院金融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全球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金融创新不断出现,金融市场口趋自由化,金融管制有所放松,各国金融业已面临全球金融市场国际化、自由化、一体化的挑战,国际化的竞争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独立学院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出现了部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在注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要在一定程度上为其职业生涯和就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2.2目标选择必须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与优势

一般认为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独立学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是独立学院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独立学院要形成其办学特色,关键是要培养出与众不同的高技能人才;要继承和发扬本校优秀的传统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上要结合本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进程、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和校园文化进行创新。一句话必须与学校的历史沿革、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须考虑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独立学院本身的特点与优势。

2.3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21世纪需要大批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实的技术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在: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又有较宽的综合知识面和较高的人文素养;既精通专业与管理又熟悉国际惯例和法规;既具有较强的综合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同时要加大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其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情操和现代独立的人格。

3.独立学院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独立学院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3.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

3.1.1推进课程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是培养学生创造力进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而选修课程则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载体,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独力学院金融专业不断进行新的课程设计和开发,核心课程要做到真正做到了少而精,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划分的线索清晰;选修课程的涵盖面尽可能广,实用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及时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开设体现学科最新前沿的课程;进一步压缩学时,建设小型课程和微型课程;根据培养目标,加快课程的模块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套餐式的选择模式,从而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3.1.2推进课程的国际化,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入世使中国金融业直接面对国外金融业强有力的竞争。我们培养的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为此,应从金融国际化的视角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金融课程设置上,我们逐步加大国际化方面课程的比例,包括:基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如国际金融、外汇业务、对外结算等课程;国际规则方面的知识,如国际经济法、国际惯例,主要国家的金融法律,国际性金融贸易组织及其运作等;国际交流方面的知识,如主要国家金融业传统、文化传统、经济外交军事政策、国际交往礼仪及国际谈判,等等。

3.1.3推进课程的实验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金融实验教学的意义在于将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近年来,各大独立学院都建立了商务仿真综合实验室,构建了期货、证券市场、外汇交易等模拟教学系统,有关货币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资讯,无论历史数据还是即时信息均可24小时不间断传输,并可进行相关统计与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动乎实验相结合,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3.2.1依据课程性质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打下,区实的基础;在讲授时,应着重讲解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避免照本宣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进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一是加强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理解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身体会,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应对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一是聘请业务部门人士授课,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业务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应用能力,又可使任课教师从中获益。一是增加模拟教学。使学生对专业课所涉及的业务产生切身感受,并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2.2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现代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先后建设了校园网、电了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并不断加快现代教学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在新的形势下,金融学专业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加快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建设专业性网络教学公共资源库,适合多媒体教学的课程中绝大多数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程资料全部在网上向学生公布,并做到网上辅导答疑。

篇8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经济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产生巨大需求的背景下,独立学院也开始纷纷设立与发展金融学专业。与全日制本科院校相比,无论是办学历史、师资队伍,还是学科支撑等,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还存在着明显劣势和诸多问题,独立学院亟需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分析当前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思路。

一、创新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发展状况,因此,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独立学院要结合自身特色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对人才需要的现实要求,制定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这不仅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与自我成长。因此,创新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新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具有一定金融学知识和技能,能在银行、理财、证券等行业,以及其他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业务及管理工作的专门应用型金融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我成长,也有利于满足县域地方经济对金融人才的需求[1]。

二、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案与一本院校趋同现象。从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培训的目标来看,大都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其他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业务及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人才。这几乎与一般院校对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没有显著差别,因而,出现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现象。独立学院跟随主流主张为“大金融”培养学生,强调金融学国际化发展,而忽视独立学院自身在培养金融学学生方面的特色。从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的客观实际出发,我们不可能培养出大金融的“高、精、尖”人才,只需要根据农林院校独立学院的特色,以农村金融为专业特色,多层次培养社会亟需的金融学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

2.专业方向偏重“通才”培养。一本院校金融学专业一般是以院为单位,大都设立了独立金融学院,并且下设各个系,比如保险系、银行系等。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除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外,还增设与其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这有利于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然而,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大都属于某某学部,比如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金融学专业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部,没有细分专业方向。独立学院没有找准专业方向定位,导致其课程内容没有很好地反映其特色,因此培养出的学生与一本院校金融学专业学生没有竞争优势。通过实地调研来看,有50.93%的学生期望能够更深入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

3.学生实践教学与实习流于形式。当前独立学院虽然也建立了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证券投资分析等金融实验模块业务的实验设施,但学院在金融学的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还是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硬件上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数量不足等现象[2]。如果几个实验室同时上机操作,经常会出现卡住、死机等现象。二是,当前独立学院金融分析软件更新速度普遍较慢,这使得金融学学生没有学到最新的操作技能。另外,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比如,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虽然与某商业银行、某证券公司等相关金融机构签订实习协议,但学生真正参与业务操作实习的机会还是很少,实习更多会流于形式。

4.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当前金融学属于热门专业,其学生数量扩张速度过快,导致现在金融学每年的毕业生较多,导致其就业压力大,尤其是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状况更令人堪忧。比如,各大银行招聘的时候,第一关是在网上筛选简历,然而银行还是偏向于“985”、“211”等重点学校以及一本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毕业学生。因此,很多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关筛选简历的时候就被淘汰了,在就业时容易被歧视。根据2012级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金融学毕业生的调查,有57.4%的金融学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在选择或录用毕业生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有歧视现象;有46.29%的金融学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三、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1.根据独立学院特色修改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要区别于一本院校的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适当的修改,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一般更注重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而针对高等农林院校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广大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金融技术与管理人才。依据特色培养目标,对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详细论证,确定合理的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比例,同时增加对金融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人才培养模式更为科学。建议高等农林院校独立学院增设农村金融方向,为农村金融机构、农村经济发展等培养应用型的农村金融人才。

2.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独立学院需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学院可以考虑建立设施完备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利用专业实验室资源和先进的模拟教学应用软件,建成模拟银行、证券等多功能的综合实验室,为金融学学生提供系统操作性模拟实验环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金融业务与工作中,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力,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3]。独立学院还可以考虑将部分实验室改造为银行营业大厅、企业等沙盘模拟实训,让学生分角色体验职业分工。另外,独立学院与金融部门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岗位实习,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中的作用。同时,为了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更好地解决各种经济金融问题,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金融活动或金融比赛来进行实习考核,比如让学生参加各银行举办的产品创意大赛等[4]。

3.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加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力度、引导学生积极考取资格证等方式来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这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成长。对于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性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应该考虑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独立学院可以邀请成功人士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以自身经历感染学生;还可以引导那些对农村金融感兴趣的学生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以此实现自我价值。此外,独立学院引导学生通过考取各种资格证来增加就业砝码,可以考虑开办资格证考试讲座,介绍各职业资格证考试难易程度、考试内容等。

参考文献:

[1]邱晖,许淑琴.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农村金融机构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2,(8).

[2]高蓉蓉.金融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

[3]谢妍.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9).

[4]陶琳瑶,刘颖.金融学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对外经贸,2014,(6).

Research on Independent College Financ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novativon

LUO He-huaa,b,LI Ming-xianb

(a.Orient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篇9

关键词 :深圳市 金融人才 吸引力弱化 对策

2014年6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16)报告显示,在全球金融中心综合排名中,深圳排名第25;在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排名中,深圳位列第8名。这反映出,在国际上,深圳的金融影响力已颇具规模。作为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深圳的金融影响力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珠三角和华南地区,而是逐渐辐射至全国。

随着国内的大连、天津、广州等一批金融城市的崛起,深圳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冲击和挑战。而金融人才,特别是中高端金融人才,成为制约深圳在金融市场与金融城市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深圳当前面临着金融人才吸引力减弱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深圳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金融中心极为重要。

一、深圳市金融人才吸引力弱化原因分析

1.深圳金融城市的定位模糊且身份尴尬

上海,已被明确定位为国际性金融中心;北京,作为全国各种资源的集中地和政策发源地,聚集着一大批金融机构的总部,特别是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另外,深圳毗邻着当前在世界上稳居第三位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这些因素使得深圳的地位极度尴尬:如果将深圳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则显得定位重复、功能相似、毫无特色;而如果将深圳定位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与其实际影响力又不相符。在许多金融领域,深圳确实在全国都具有引领作用,如创业板就设在深圳。基于金融城市的长远发展,深圳需及时明确金融城市的定位。

2.金融人才交流平台缺乏

就目前而言,深圳市金融行业的人才交流平台,无论是在规模、数量,还是在影响力上,都存在着严重不足。但人才交流平台极其重要。通过人才交流平台,金融人才不仅可以获取相关的专业性信息以及就业机会,还可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更能激发人才相互交流的兴趣,容易形成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知识和技术创新。因此,深圳迫切需要搭建更多金融行业的人才交流平台。

3.专业性培训资源不足

高校资源“贫瘠”是深圳金融培训资源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大型金融机构为了提升企业内部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会自行建立培训中心,如招银大学、平安大学等。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没有这个能力,它们更多是通过与外部培训机构合作。然而,由于深圳这方面资源的匮乏,使得许多金融人才进行专业性学习的机会受限。

4.职业发展瓶颈

深圳的金融体系已相当完备,但在金融机构总部方面,深圳并不具有优势。除本土发展起来的一批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外,如平安、招商、国信证券等,深圳未能吸引更多的外部金融机构总部入驻。考虑到职业发展平台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许多金融人才将深圳视为金融行业的“练兵场”,在深圳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纷纷前往北京、上海甚至是海外金融城市,以谋求更好的职业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5.金融人才优惠政策力度不足

各大金融城市为吸引金融人才出台了很多人才优惠政策。如上海,从市政府到浦东区政府,再到陆家嘴相关政府机构,每一级政府均设置了人才奖,给予符合条件的金融人才以相应的奖金补贴和政策优惠。其金融人才政策不仅惠及面广,且力度也比较大。

深圳虽然也设置了类似的人才奖,但是这一政策并非只是针对金融行业,还包括高科技、物流、文化等行业,而且为寻求各大产业之间的平衡,这一政策的奖励额度受到政府限制。由于这一政策和个人税收挂钩,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行业的薪酬水平普遍偏高,政府相关部门就不得不针对金融行业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使得该政策备受诟病。另外,引进高端金融人才时,在子女教育、住房等问题解决上,由于缺乏政府政策的支持,相关部门只能依靠私下解决。

二、强化深圳市金融人才吸引力的对策

1.明确深圳金融城市定位

深圳发展金融业有诸多优势:深圳拥有中国境内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互联网等高科技产业发达,实体经济基础良好,毗邻国际性金融中心香港,等等。

在互联网时代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圳如果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定位,必能得到国内外众多金融人才的青睐。深圳可凭此契机,借助自身互联网产业优势,将互联网产业与金融业融合,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深圳也可基于实体经济,探求实体经济与金融业互助发展的模式。这样,深圳不仅可以实现产业间优势互补,推动深圳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增强金融业发展活力,还可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发展模式的创新,为金融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业空间和发展空间。

2.创设人才交流平台,打造深圳金融“人才圈”

深圳金融行业及人才迫切需要建立基于金融行业的多层次、多形式、有特色、不同规格的平台进行交流,以满足人才和行业需求。作为政府部门,应牵头或协调创设深圳市金融业人才交流平台。比如,定期举办金融论坛,邀请国内外名家大师,或企业高管,或高端专业人才,分享前沿性金融知识、信息和理念;建立多种形式的金融人才俱乐部,以俱乐部为纽带,增强金融人才之间的联系;等等。深圳可通过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打造深圳市金融人才圈,把“圈子”作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方式。

3.推动专业化金融人才教育和培训的发展

虽然深圳在高校资源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但深圳可以利用内外部资源,通过推动专业化教育和培训,为金融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提升机会。例如,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香港高等教育发达,金融人才培养经验丰富,深圳可以通过深港合作,利用香港丰富的金融教育和培训资源,为深圳培养、输送金融人才;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出台相关政策,共同支持和资助培训。

4.提高对企业和人才政策的优惠力度,增强吸引力

企业方面来讲,深圳要强化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对本土中小型金融机构,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支持其做大做强;对于外资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从自身实际出发,为其提供足够的优惠政策,同时依靠深圳的市场化环境,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来深设置总部。

篇10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与深化,阵痛仍将持续。中国宏观经济呈现“L型”前行态势,实体经济整体疲软,发展驱动力严重不足,进而导致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以往掩盖于泡沫之中的违规从业机构在去年末纷纷倒下,对投资者权益和信心均造成了极大影响。

凛冬之际,犹有寒梅。3月15日,由中国消费经济高层论坛组委会、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支持,消费日报社主办的以“企业发展与线上线下营销”为研讨主题的2016年“3・15中国消费市场行业影响力品牌”推荐研讨活动暨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状元理财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凭借先进的风控理念和完备的产品设计,荣获大会“互联网金融十大创新平台”奖。新华社等30 余家媒体对大会及获奖企业做了报道。

状元理财COO邓建平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核心是风控。合规化发展、立体式风控是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唯一出路。“随着行业去芜存菁,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积极,行业竞争将主要集中在细分领域的风控能力和产品设计。”他说道。据了解,状元理财隶属于海子金融集团旗下,凭借严格的风险把控创造了稳健业绩,曾获得金融界颁发的“2015杰出互联网金融平台奖”、《投资者报》评选的“2015互联网金融公司投资者保护杰出贡献奖”,以及第五届中国公益节“2015年互联网金融责任品牌”奖等诸多业内大奖,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小额分散类资产成为首选

邓建平认为,从风控角度来说,现阶段无论哪家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控的强度都无法超越银行,其唯一的出路是在资产端通过场景化与分散化,进而实现差异化。

“我们与校园消费分期类机构合作,覆盖了全国30多个城市几百所高校,积极扩充消费金融类债权项目。”邓建平说。据调查,现在的大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在1200到1500元,主要消费方向是电子产品。一个最高5000元左右的电子产品给予12-18个月的分期贷款,每月偿还不超过400元左右的贷款对于这个群体来说相对压力并不大。校园分期合作机构与大学周围的门店合作,在大学生购买电子产品时,向他推荐分期业务。“现在这个业务只针对指定区域、指定学校、指定年级的学生,同时设立线下审核、催贷机制,确保能在毕业前还清贷款,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邓建平说。

状元理财的另外一个资产端方向是汽车消费贷款。“我们按车辆评估价值的较低成数向借款人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借款人完成购车梦想。同时,车辆抵押在平台名下并具有良好的车辆快速处置通道,确保覆盖违约风险。借款人每月定期还款,还清后再将车解除抵押,这样的债权项目风险还是很低的。”邓建平解释说。

最后一个方向是“圈子”,也是比较特殊的资产端。“圈子借贷”模式,是通过商圈等熟人圈子充分了解情况,由圈子中的会长、副会长等权威人士作为担保人,借款人录制宣誓视频,全部符合条件后方可在平台上申请借贷。这种形式的好处是,除了常规的风控手段外,还具备软风控手段,即借款人一旦失信将失去商圈的各种资源,且造成个人信用破产,失信成本非常高。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借款人起到了良好的约束作用。

篇11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运而生,成为高校纷纷开设的重要课程。金融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信息管理与系统专业的建设领域,一直处于改革与发展的状态。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成为深化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基于对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分析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口,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几点建议。

二、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的清楚认识

从实际来看,金融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缺乏培养目标的明确体现,导致培养方案操作性不强,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脱节。一方面,疲于应付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缺乏充分的考量,在实际中缺乏系统性、实效性;另一方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多,培养内容呈现出“拼盘式”结构,无法形成培养内容的系统性、关联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够,参与培养的积极性欠缺。

(二)专业实践培养构建力不足,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构建开放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金融院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表现出“模式单一、构建力不足”的尴尬情形。首先,金融院校尚未建立明确的实践训练培养目标,以至于培训习题不完善,出现实践培养系统性不足,难以实现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其次,培养模式单一,是当前金融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推进的瓶颈。依托单一的实践培养模式,不仅无法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难以构建科学化、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制约了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人才培养工作建设缓慢

完善的师资队伍体系,是当前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从实际来看,很多金融院校在师资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师资队伍体系,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影响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拓展及创新等工作,并且教师实践培训能力不足,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设中,表现出工作能力欠缺,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的需求。

三、优化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导向,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当前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重要指导。首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下图1所示,是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导向,实践培训体系的建设。从中可以看出,金融院校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要扎实推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完善的实践培训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实践培训的实效性。其次,师资力量是扎实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信息管理领域的专家加入,对于金融院校优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构建多元化、开放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培养模式单一的局面

当前,金融院校专业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被动的培养机制难以适应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此,加快推进多元化、开放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当前金融院校深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首先,金融院校应积极改变当前被动的工作局面,强化校企合作的推进,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构建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要在培养内容、方法等工作中进行优化与调整,注重实践环节的落实,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再次,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加强社会服务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互动关系,让培训成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应用能力的主战场。

综上所述,金融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完善学科建设的集中体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强调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着力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关键在于:(1)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导向,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2)构建多元化、开放式专业人才培养,转变培养模式单一的局面。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13010287。

篇12

从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工程学科发展来看,在金融工程教学中必须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一定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从而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作为河北省唯一拥有金融工程专业的院校,在当前我省金融工程人才极其短缺的情况下,进行开放式教学的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践的研究是极其迫切的。

一、适应开放式教学的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目标

通过开放式教学的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服务于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发展目标,使金融工程实验室成为支持金融学科实践应用型和研究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成果向课程和课堂高效率转化的桥梁,依托我们学校金融学科的学科优势,不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提高实验室教学技术水平,不断扩充教学案例,加强和实务界的联系,为现代金融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

(一)金融工程实验室是金融工程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和支撑

金融工程专业是我国加强金融学科建设、调整学科结构、推进学科融合、积极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提高学科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依托金融学学科的坚实基础,加快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强化金融工程科学研究,全面提高金融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除了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一定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从而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开放、先进的金融实验室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建设高质量的金融工程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金融人才的必要手段

根据金融工程本身的学科特性和金融机构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金融工程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为主要专业特色,由于金融机构一般都有很强的实务性和操作性,要求学生熟悉日常基本业务流程和操作;随着金融机构经营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金融机构竞争激烈,都以创新为生命,要求学生有创新的素质和能力。目前,由于我校实验教学尚处在发展阶段,我们的学生在以上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难以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现实和未来的需求,这是造成当前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设高质量的金融工程实验室对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素质,切实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三)建设高质量的金融工程实验室是教师进行高起点,高水平科研的必要平台

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向教师提供金融计算和建模方面的尖端软件和数据库,为教师科研提供丰富的数据保证和高端的研究工具,使教师可以在不断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教师在争取大型的横向和纵向科研项目方面提供更坚实的技术保障,并可为教师完成相关科研项目提供有力工具。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可以提升教授学生的水平和内容层次。

(四)建设高质量的金融工程实验室是学校在金融方向服务社会的必要窗口

充分依托学校的智力资源优势,以实验室为平台,加强和实业界的横向联系,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验室可以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数据计算分析方面的服务。服务社会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实践案例。

二、适应开放式教学的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思路

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应当认识金融工程学科的本质所在,强调应用型教育,因此,在金融工程实验是建设发展思路上,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从而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根据以下几个发展思路: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在实验室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老师的教学活动的思想。要通过实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的态度,改变学生重知识、轻实践的思想。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实验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有效途径。

(二)在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上,建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按照金融专业课程的内容关联度和开设顺序设计实验流程,根据学科知识结构和金融实践的业务需要确定重点实验内容,编制相应实验教材,引导学生将创新性实验与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借助实验室开放的条件开展科研活动。

(三)把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实验手段,为老师的科研活动提供实验分析与验证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形成一种科学研究的氛围和环境,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把金融学科的实验教学从过去的偏重于“理论课程验证性实验”转向“开放性创新实验”,根据建设应用型金融工程的学科建设目标,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更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因此,要形成一个以技能训练为基础,以创新实验为核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

(四)以服务社会的意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建设中注意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课程建设和开展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并重,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积极探索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金融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实现教学改革的新突破发挥积极作用。

三、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内容与实践

(一)金融工程实验室实验平台建设

本着“高效、先进、节约、实用”的原则利用学校投入的经费,进行金融工程实验室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建设,实现网络化管理和网络多媒体示教等功能,建立高仿真的研究创新型实验环境,建设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的专业资源库,整合现有的各种金融教学资源,达到资源开放、共享是我院金融工程实验室实验平台建设的目标。

金融工程和金融学是具有鲜明实践特性的学科,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金融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必须完善和加强实验教学。国家重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在风险预测、建模、蒙特卡罗仿真分析及决策优化中应用了国外的Matlab、Strategic Risk Interlligence分析软件等工具,使得该学科在金融工程教学和研究领域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的地位。对于地方院校来说金融工程实验软件存在购买资金的困难。由于实践性教学需要有实时的行情信息支持,而此前免费的行情软件具有不稳定性和分散性特征,为实践性教学和学科研究带来诸多不便。在本次实验室软件采购中,我们希望采购一种既能够提供丰富的国内外证券市场资讯功能的同时,也能够提供强大的分析功能,如投资组合构建分析、投资组合风险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套利和套期保值分析等功能,同时,软件分析的数据能够输出,以利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进一步开发。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对国内目前相关的软件进行了考察,前往北京、天津、保定调研了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高校的金融实验室建设情况,同时考察了北京科大、上海钱龙、浙江科大、深圳智盛、大智慧等几家知名软件公司的主流金融教学产品的使用情况。通过进行调研和观摩,认为国泰安的全球金融资讯分析系统能够满足我校实验教学的要求,它提供全球60多个国家的主要指数和至少10000种全球投资商品信息,并提供亚太主要国家的所有指数和行情,具备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分析功能、股指期货投资分析功能等,并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输出。国泰安的全球金融资讯分析系统是一个从金融工程教学科研目的出发而设计的一个分析系统,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投资组合分析、金融风险、衍生工具套利分析等内容,该系统都具备这方面的分析功能。在学校各级领导和院领导、以及实验管理中心大力支持下,我院金融工程实验室实验平台经过了两年的建设基本初具规模。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卫星或者互联网络获取金融市场数据和金融科研数据,建立完整的金融信息数据库)、金融模拟教学平台(包括教学管理软件、专业模拟教学软件和专业开发工具类软件)、金融科研平台(教师快速获取金融方面的分类信息,可以进行金融实证分析;同时,可以承接地区金融部门高水平对策研究、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成为集教学、实验、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教学试验基地。这不仅仅是为金融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先进的条件,更是培养创新性金融人才,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达到更好金融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

(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我院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实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根据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阶段建设。针对金融工程领域2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教学,从最基本的统计软件Excel、SPSS、E-views等做起,然后过渡到购买的金融工程教学软件,最后达到能够自行开发金融工程相关软件阶段。在保证所购仪器设备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提高投资效益的同时,逐步提高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水平。

为了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建立实验课程体系时,注意加强实验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在注意实验平台层次性的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对实验项目进行分解和组合,强化对具体课程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因此,在现有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首先,我们召开了多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研讨会。就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定位、教学方法、改进措施等问题展开讨论;就实验教学课程的设置、前后衔接都提出了科学性建议。教研室全体教师针对金融工程实验课中的重复内容进行了讨论和协调,落实了各位老师实验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实验课的教学大纲撰写,为今后制订新的教学计划的、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对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针对金融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了基础性实验课(如《投资学》、《金融工程学》等)、综合性实验课(如《金融风险管理》等)以及研究创新性实验课(如《EXCEL金融建模》、《固定收益证券》等)三个层次的完整实验课程体系结构;最后,对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程编制了相应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

提升专业实验教学师资能力教师是实验教学的主导者,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教师专业素质息息相关。金融工程实验教师不仅应具备深厚的金融理论知识,熟悉金融业务和专业软件的应用,更应深刻了解实验教学规律,掌握实验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性实施个性化教育[3]。探索模拟操作性实验教学、知识验证性实验教学和实践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使虚拟、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紧密有效地结合。需要为实验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参加培训、进修和参观考察等,从而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同时,还应为实验教师搭建平台,使其能深人到金融工作第一线,掌握金融实务工作流程、金融内容的更新等,不断充实实践知识,并参与实验教材的编写。

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在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上满足社会对高级金融人才的需求,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成为具备现代金融学、投资学和金融工程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水平及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能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要求,能够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

四、适应开放式教学的金融工程实验室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一)实验室平台开放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我校实验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实验室,任课教师和学生只能在有实验课的时间接触实验室,一方面,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和熟悉实验室最新的硬软件更新维护情况;另一方面,仅依靠上课时间来做实验,学生难以完成全部实验,而非上课时间实验室是不对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开放的,因此,金融工程实验室的管理与使用缺乏衔接,严重影响金融工程专业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二)实验室缺乏专业实验指导老师

重点高校的金融工程实验室一般都有专业的实验室指导老师进行实验过程指导,器材的维护以及实验教材的编写。但在目前,我院金融工程实验室却没有专业的实验室指导老师,实验指导老师由一线任课教师替代,器材的实验管理中心管理员来完成。这种做法有两个缺陷:一是任课教师缺乏电脑网络知识,不能对随时发生的硬件故障进行排除解决;二是实验管理中心管理员缺乏金融工程专业知识,不能对软件进行及时的维护,最终导致实验室使用效率降低。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并不是只要配置了先进的硬件和软件就是先进的实验室。实验指导老师是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环节,优秀的实验指导老师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大有裨益。他们在长期实验指导经历中能够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出最有效的实验方法,获得软件使用效果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改进和开发实验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配备先进硬件和软件的实验室必须拥有优秀的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指导老师。

参考文献

[1]刘向华.关于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5).

篇13

在英国,“会计与金融学年会”是代表英国会计和金融领域最高学术水准的学术会议,该学术年会吸引了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中国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从会议名称可看出会计与金融在很多内容上是交叉的或者说他们之间相互依托,总之会计与金融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否则就不会有“会计与金融学年会”。在中国,除了有“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会计学会”外还有“中国金融会计学会”, “中国金融会计学会”是由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其他金融企业以及从事金融会计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士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金融会计专业学术社会团体。并且办有《金融会计》月刊。每次年会都邀请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审计署以及银行、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参加。从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的愿景可看出会计与金融在理论方面都在深度融合。

在实务领域,金融和会计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紧密。例如,金融工具的创新,相应的会计专业人员就需要理解该金融工具并且提出该金融工具的计量和核算;企业上市、投融资都需要会计专业人员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报表和证明,会计专业人员就必须清楚投融资业务流程,才能很好的进行账务处理。

搜索CNKI数据库,查找篇名“金融”同时存在有“会计”的文章总数为4385篇。从研究内容看,有研究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计价/会计处理问题;研究会计监管从而防范金融风险问题;国际金融相关条例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关的问题等。从研究数量和研究内容看,会计与金融在很多问题上都值得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财务管理与金融更应交叉和互补

财务与金融都由一个单词“Finance”翻译而来。国内,财务管理专业通常设在会计院(系),并且由会计专业脱离出来;而在国外,财务管理专业通常设在金融院(系),因为该专业的产生是与金融的发展密切相联系的。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产生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相联系。因此,财务管理学科研究范畴与微观金融学相一致,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三大领域(也有人认为微观金融学中的公司财务就是财务管理)。金融市场主要是分析金融市场形式以及微观结构,考察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它们的特征,及其在实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投资学是以投资者决策为出发点,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定价模式及其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公司财务则以公司决策为出发点,研究公司资源的取得和使用,即公司实物投资与财务运作的决策过程。

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加强专业之间的交叉和互补。我国目前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差异主要是前者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和零散, 后者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则相对比较集中于金融方面。亦即相对来说, 前者更要求知识能力的广度,而后者更要求知识和能力的深度。而目前西方优秀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发展,是以公司财务和资本市场(在课程上称为投资学) 为基本组成部分,以货币理论与金融经济学(专门探讨金融市场特殊的均衡定价机制和公司财务的经济学机理) 为理论基础,以金融工程作为技术手段和金融机构管理作为管理技能训练, 以金融市场作为金融的入门基础, 金融学与财务学合二为一( 而不像国内有的地方将财务学与会计学混为一谈),已经形成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这样的学科体系,是与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相适应的, 在实践中也是被证明成功的。

三、独立学院财会专业、金融专业需要开设的互补课程

从高校培养的角度讲,目前,许多高校虽开办了会计、金融等财经类专业,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都比较单一,因此高校也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改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局面。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专业培养方案来体现,并最终通过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 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基于上述分析及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财会专业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

1、独立学院财会专业需要开设的金融类课程有:金融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三门必修课, 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可以在国际金融、金融法规、金融市场学、信用风险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基金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等课程中选修1-3门课程。之所以设定这三门课程作为金融类主干课程是基于以下原因:首先, 学生需要系统地了解现代金融制度的功能、货币、信用、利率理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供求、货币政策等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并了解金融学的学科体系, 因此《金融学》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系统学习以上知识, 并从宏观上了解我国的金融运行规律, 为后续更专业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其次, 财务管理专业必须强调金融的实践性。由于《投资学》主要研究投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运用现资理论选择投资工具进行投资活动以实现投资收益;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则将银行的业务经营与管理有机结合, 揭示了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因此《投资学》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突出了金融的“ 微观性” 与“ 实践性” 。学习这些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财技能与实际动手能力。最后, 财会专业的学生除学习会计类自身课程外还要要学习宏观金融理论与知识, 从宏观上把握金融运行规律, 更应该关注金融领域中的微观问题, 特别是金融市场上的各类金融工具的价格形成机制、各类金融活动、各参与主体的经营活动与行为动机等。

2、独立学院金融专业需要开设的财会类课程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学、财务报表分析三门必修课,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可以在审计、财经法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经济法、会计准则讲解等课程中选修1-3门课程。会计学课程可以让金融学专业学生了解财务数据的来源及如何生成,由于金融产品在不断创新和衍变,相对应的会计核算也要跟着不断变化;财务管理学(或公司理财)是“ 公司” 与“ 金融” 的结合, 它研究作为经济法人的公司在从事与公司经营管理相关的金融活动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是金融人士经常阅读的企业财务基本信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和判断对自身决策非常重要。

无论理论和实务方面,财会专业都和金融专业都存在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对独立学院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培养,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和金融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或开设专业课程课程时没有把财会与金融进行很好的融合,需要更应合理开设和完善符合社会需求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促进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素养,提高独立学院财务专业、金融专业后发优势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 .会计研究, 2005 ,(12)

[2]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