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数字校园的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字校园的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数字校园的建设

篇1

1 项目的概述与背景

当前数字校园建设成为国家重点促进的领域,它实现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的创新,提升学习效果和教育投入效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和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主流业务的融合,提高学校决策水平、降低学校内部管理成本、增加学校产出以及提高民众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满意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国家确定了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格式,那就是“三通两平台”。教育部提出未来三年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主线是“三通两平台”。“三通”就是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不仅通宽带,更要通资源,是基于学校宽带网络建设,优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要基本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逐步为学生和教师建立网上学习空间环境,大力开展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促进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学习活动之中。两平台,一是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1],紧紧围绕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归根结底,教育信息化的实质在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变革,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2 数字化校园的系统总体架构

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指导思想是在一个应用支撑平台的基础之上,以统一的业务和技术标准,建立服务于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业务框架。系统总体逻辑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行维护体系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的建设分为五个层面,从底层向上分别为基础设施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集成交换平台、业务应用平台、校园统一接入门户。

(1)建设基础应用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集成交换平台,建设基础网络环境,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接入、全覆盖、同时配套建设支持保障系统及网络安全系统,为全社会教学资源的共享做好支撑。

(2)建设业务应用平台:包括数字教学系统、校务管理系统、资源共享平台、支持保障系统,通过四大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将学校的教与学、校务的管理纳入到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中,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远程访问与教、学过程。同时在网络上为每个学生开辟空间,完成课程温习、课后作业的功能,即为每个学生配备电子书包。

(3)建设数字化校园统一的接入门户:统一信息门户是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各应用系统中各种应用构件整合和部署的平台,它把分立各个业务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

3 具体建设方案

3.1 基础应用环境

(1)网络环境:基础应用环境的核心是校园网络、软硬件平台、支撑体系的搭建。随着宽带网络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络的搭建宜采用光纤组网方式。建议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需要跨越广域网的互联通过安全设备提供逻辑上的专用安全网络接入。

各类用户接入网络,访问各类资源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和应用支撑系统保障数据的安全。同时通过一系列的鉴权方式保障教学资源的版权。

(2)软硬件平台: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系统的硬件平台宜采用集中部署模式,由于系统存储的数据类型以图片、视频为主,数据容量较大,宜采用大容量磁盘阵列,考虑到性价比的综合因素,建设阵列配置按照存储数据类型和重要级别分别采用SATA、SAS、SSD不同存储介质配置。同时电子书包、远程教育系统、电子图书馆等系统的开通将使学校的数据面向整个公众,这些系统的开通将对网络、平台的I/O、并发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这样就要求在网络、平台建设之初做好充分的需求分析和预测。

3.2 数字化校园的业务应用系统

数字化校园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数字教学系统、校务管理系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保障系统。其中核心是数字教学系统。

(1)数字教学系统:数字教学系统为学校创建了一个真正面向未来的、高度集成的、移动互联时代的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包括电子教材、电子书包解决方案、“班班通”解决方案、区域资源共建共享解决方案、互联课堂解决方案等。

系统覆盖了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所有角色和所有环节,基于角色和教学的定位应用,如图2所示。

整个方案整合了数字化教学工具、数字化学习工具、班级互动和在线答疑系统于一体。涵盖了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2)数字化教学系统应用模式:方案支持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应用,涵盖了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三大教学阶段,六大教学活动,并往复循环,教师和学生均有不同的应用方式,从而真正达到全环节的教育信息化效果。

(3)课堂内应用模式:在课堂内,老师可通过客户端进行如下应用:

a.老师为学生课堂测试题,及时查看每个学生针对每道题的作答情况,及时获得每个学生的作答和统计。

b.老师指导学生在电子课本上进行标示重点,笔记和阅读的功能。

c.老师通过教师端为学生进行授课,可通过电子课本模式或课件模式进行授课。

d.老师可在课堂内可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和化学的仿真实验搭建。

(4)课堂外应用模式:在课堂外,老师和学生可通过客户端进行如下应用:

a.老师通过教师端为学生作业,学生作答后线上提交给老师批改;学生可及时查看到老师批改后的作业。

b.老师通过教师端给予学生端的电子课本和学习资料进行预习。

c.学生可在线给自己班级的老师提问;老师在线上班级回答学生的提问。

d.老师可在班级内班级公告。

e.老师可在班级内把学习资料给学生;学生之间也可共享学习资料。

f.学生可通过学生端下载各类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g.老师通过教师端制作个性化课件,上传自己制作的课件,分享给其他老师。

3.3 其他业务系统

其他业务系统包括校务管理系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保障系统。

(1)校务管理系统:包括教务、财务、人事、后勤、协同办公等管理模块。主要指导全校教工的人员管理和工作安排。记录学校后勤日常工作信息。管理和记录财务信息,形成全体教工数字化协同办公体系,便于日常工作的开展。

(2)资源共享系统:配合数字化教学系统和校务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在校内和校外的共享。可以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自动传递和转换。提供安全、可靠、高效、支持多种通用标准的数据交换共享服务。形成共享的数据库体系。

(3)支撑保障系统:由多媒体教室、一卡通、安防系统、数字广播、家讯通等系统组成。通过建设用于校园教学、管理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实现数字化校园的支撑环境。

通过多媒体教室系统的建设将教室的教学工作进行数字化,通过采用投影、数字白板、教学资源的实时采集和网络化集中存储实现教学手段的数字化、教师教学的智能化、教学空间的网络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资源应用的需求化、教学效果的可控化、教学评价的公正化、资源生成的优质化等。

家讯通系统是学校与家长交流的信息平台,面向家长开展网络家长学校,重点启动家长成为助教身份协作学校开展学生教育,侧重于素质教育和学习辅导。

安防监控系统是依托多媒体图像压缩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对校园的全天候监控和周界报警监控,进一步提高校园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卡通、安防系统、数字广播作为数字化校园后勤管理的辅助手段体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3.4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建设

统一信息门户把分立各个业务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2]。

统一信息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平台,集成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协同OA系统、远程教育平台、邮件系统等业务,为日常学校校务管理,教务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3.5 基础数据库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信息孤岛问题。伴随着各项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基础数据规范化需求是校园网资源共享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基础数据库建设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统一数据平台:统一数据平台包括四个基本标准: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和数据库标准[3]。通过一个统一的、抽象的数据服务层,确保为集成、聚集和转换数据工作的可复用性。

(2)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应更好更有效地建设教学资源库,使其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更强的保证,使媒体素材、题库、课件、案例等信息,做到充分共享。

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3)管理数据库:各部门的学籍与成绩管理数据库、师资与教学情况数据库、学校设备与资产数据库、人事与劳资数据库、财务数据库、科研数据库、办公公文数据库等建设。

4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校园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基础,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S].2011.53.

[2] 齐向明,赵宏霞,邵良杉.数字化校园资源建设与应用系统集成[D].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

篇2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而建构的集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二、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和现状

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明确要求:“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除了教育的思想观念更新外,教育手段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尤为重要。”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背景、发展目标和经费措施都对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巨大优势,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提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遇。

2、我院的建设现状

笔者所在单位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后经省政府评估认定为技师学院,学院参照ISO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先后被授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行为引导教学实验基地”、“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市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市级文明单位”等,是一所颇为典型的职业院校。

随着近年来政府政策的不断引导,以及学院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学院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凭借新校区建设的契机,学院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建设、数字化管理手段等方面加大投入,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得校园网络应用系统和用户都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和网上服务。但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起步较晚,投入相对较少。自2000年开始,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大等就开始有步骤地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已建立了公共数据库平台、网上办公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以及多个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

(2)缺乏有效的数据标准与数据共享。校级数据标准缺乏,无法形成有效数据积累,给领导辅助决策分析及数据统计造成障碍;各业务独立建设,数据难以共享,给各部门的协同作业带来困难;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做的不够。

(3)有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业务部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解决部门内部的流程及管理数据的积累,疏忽了领导的决策分析服务、师生的教学服务、生活服务,同时不重视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服务,与目前实际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符合。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我院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指导思想表述为:以人为本,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信息化的科研环境、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信息化的生活环境,最终提高我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为保证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整体规划原则

分步实施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

完善基础原则

突出应用原则

实用发展原则

2、总体框架规划

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应用支撑环境,将计算机网络引入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校园生活等各个领域。

根据规划目标,我院计划通过四年时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要基本建成一个先进的数字化环境,通过一个统一、开放、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安全性和高可管理性的门户中心,以门户的方式提供信息与共享等多种应用服务;通过一个全方位、整体性、多层次的、有高扩展能力的、易维护易管理的安全体系,有效保护网络资源和服务;通过一个高性能的、容错的、关键业务负载均衡的、安全的、易维护易管理的、有高扩展能力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实现应用系统的可扩展性,使我院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数字环境中,教师能够通过良好的科研环境、培养环境和教学环境,提高学术和科研水平,培养优秀的学生;学生则能够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掘个人潜能。因此立足于师生需求,改善和提升学院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工作,这些环境的组成和改善主要围绕校园的管理、资源和服务三大要素展开。

“以师生为本”的建设指导思想,围绕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来构建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升我院综合实力的目的。

按照整体规划,我院整体建设项目可分为以下几项:

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标准体系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各类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集成建设

信息安全体系

篇3

数字化校园是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以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数字化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总体设计方针与目标

设计方针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方针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建设一个包括数字环境建设、数字管理建设、数字教学建设、数字生活建设在内,能充分使用教育技术手段的数字化学校,以资源和数据共享为主导,有步骤、分层次地完成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建设目标第一,建设以高速、稳定、可靠、可控校园网为基础,覆盖全校主要楼宇及公共设施的数字化网络通信平台,使之成为数据、监控、广播的综合通信平台,满足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校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校园服务一卡通系统等的建设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一库、一网”数字化校园格局。第二,建设覆盖全校楼宇及室外空间的通讯网络,满足实现有线及无线通讯系统,有线电视(包括数字电视接收系统)、校园公共广播、背景音乐、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校园安保监控系统等的要求。第三,建设智能化系统,并保证建成后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第四,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第五,系统配置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回避使用短期过渡性技术产品。第六,实现各个子系统有机互联、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第七,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容错性和易维护性的同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第八,立足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按照“按需设置、量体裁衣”的方针,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中期的扩容方案和远期的发展规划。

建设需求分析

我校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将校园网络与教学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进行合理的结合,构建成一套科学、便捷、稳定、有效的,能满足学校教学和管理智能化和数字化运行的综合系统。因此,必须建设好硬件基础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以及若干应用系统。

硬件基础平台建设(1)中心机房建设。该中心是全校主要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放置地,是全校办公、管理、科研、教学、运营中心。整个中心机房建设包括装修、线缆敷设、照明与应急照明、空调系统、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机房的供电系统等。(2)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用于传输数据、语音、影像等信息,可将教学楼、办公室、电脑、电话等的传输网络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互连接。(3)防雷与接地系统。所有的通信设备、交换设备、控制设备、服务器、电源和用户终端都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各个设备的零电位有差距就有可能给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外界所带来的影响也可能使设备造成损坏,尤其是雷电,因此良好的接地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网络支撑平台建设(1)网络交换系统。整个校园网设计为主干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网络结构。需要利用网络交换设备将全校所有的教学办公区、学生宿舍区楼宇,以及广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礼堂、体育馆的服务器、pc机等进行网络连接,使整个校区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校园网的统一、集中管理。(2)网络存储及备份系统。网络中心将储存各类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其中包括多媒体教学信息库、外部教学资源数据库、教学音视频数据库、多媒体教学光盘等,主要涵盖了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媒体介质管理、资源浏览和检索、数字化教室等,从而具备校园业务变化的适应性、高度的安全性,能大容量数据存储处理等特点。(3)网络管理系统。整个校园网建成后,将有大量的交换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需通过一种高效的、快捷的手段来完成对网络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控制、性能优化、运营管理等,同时节约人员成本。

基础应用建设(1)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pos消费机、读卡器、条码机、写卡器、水控器等,从而实现学生收费管理、校园消费、上机管理、学籍管理、图书管理、转账(银行)、会计业务、查询服务、综合业务、门禁考勤、医疗管理、水控管理、科研经费、巡更等。(2)led屏幕显示系统。在学生公寓、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楼、食堂等楼宇入口及综合楼、运动场主席台设置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文字、表格、动画、视频等,也可实现新闻节目、文艺晚会、运动会、体育比赛的直播或转播等。(3)有线电视系统。可以实现全校性的视频影音传送,实现教学影音资料的资源共享,还可以实现教学及综合活动同期实况转播,召开全校电视会议等。(4)监控及报警系统。对校门、校园内、图书信息楼等要害部位和重点部门进行监控及入侵报警,只

要通过该系统在监控中心就能发现校门、园内、要害部位等的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不需要保卫人员到处巡逻,节约人员成本。(5)多媒体教学系统。节目播出均可以实现电脑控制,可以接收并播放音视频信号,具有教学评估功能,多媒体教室也可接收并集中控制各类节目源等。(6)多媒体查询系统。充分利用图、文、声、像以及交互性等多媒体特征对用户的操作、信息查询与接收等进行合理导引,以便用户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查询到最多的信息。(7)计费系统。可以按流量、时间和包月计费,可以对接入的用户进行验证和控制,为数字校园的规范管理提供可靠保障。(8)电话语音系统。学校可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协商,由运营商投资建设和管理,学校只是按照使用付给投资方使用费。(9)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包括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分散控制、系统联动、优化运行等,从而提高本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等。(10)信息网络安全系统。以整个校园网安全建设、管理、运行为重点,保障整个校园网络、各类应用、管理等的正常运行,降低校园网系统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建设项目列表

根据以上需求情况,设置建设项目:综合布线;中心机房、计算机网络及整体网络建设;校园一卡通;监控及报警;防雷、接地;有线电视、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学和查询;led屏幕显示;学生机房、数字语音室、模拟导游室、电子阅览室等;办公会议室、教学多功能厅、演播室等;校园精品课程全自动录播;网络数字教学点播平台;各类教育教务、办公自动化及其他网络管理软件;楼宇自控系统、建筑智能管理等。

网络建设规划

网络建设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必须放在第一位(无线网络建设可以视条件择机进行)。网络建设包括: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电系统;校园管道系统;机房:双路供电、不间断电源、制冷、防雷与接地等系统。

网络环境建设包括校园主干光纤;数字结构化布线;校园网络架构;ip地址与nat;统一储存;认证与计费;出口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运行与维护;行政管理与制度。

网络应用系统建设包括网站;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系统;多种教学系统;精品课程等。

构建数字化校园进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推进了学校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快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各专业的教学条件,强化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但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不及时由此延误了部分项目的建设,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影响了项目功能的发挥。

技术力量分散对教育技术的人力资源没有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技术力量分散,不利于发挥技术优势。

管理水平不高注重硬件系统的投入,忽视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学校应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经费,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优质管理服务保障体系,还应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资源整合不够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教学的核心,需要多部门多单位广泛参与合作。应加强与兄弟学校间的合作,遵循相关标准,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共享程度,以发挥资源建设的整体效益。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逐步构建起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数字化校园体系,在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技术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现代化进程路途漫漫,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共同努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葛丽萍.《现代教育技术学》数字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柯和平,周玉芬.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6).

[3]赵永岐.数字化与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变革[j].电化教育,2006,(3).

[4]朱春燕.校园移动应用服务系统设计及服务分类编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5]李骊.音乐学院数字校园建设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篇4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近年来,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了高等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其建设水平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资源整合与共享能力、高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因此,搞好数字化校园建设意义重大。

2.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这项计划以调查和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发展状况及促进大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目的,是迄今为止美国持续时间最长和规模最大的教育技术研究项目,被认为是数字化校园的雏形,是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最早出现[1]。

数字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作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这是我国高校普遍接受的对数字化校园的定义。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网络建设工程,而是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过程,不光是教育设备、教育手段的数字化的过程,而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制度、教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化的过程。“数字化校园是系统、数字化校园是工程、数字化校园是标准、数字化校园是文化”的思想已经被普遍认同。

3.数字化校园的特征

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的全面数字化,即从环境(教室、实验室、设备等)、资源(讲义、课件、图书等)到各类活动(教、学、科研教研、管理、服务等)的全面数字化,实现网上教学、网上办公、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推动高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形成一个先进的教育环境,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数字化校园会呈现各种各样的特征。仅从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校园与传统校园相比具有如下特征:(1)平台网络化:数字化校园以校园网为依托,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连,师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互动。(2)资源数字化:所有教学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在数字化校园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可将他们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结果形成数字化作业和教案。(3)环境虚拟化:数字化校园最直接的成果就是虚拟大学。虚拟大学,通过Internet(CERNET)互联互通,开展网上学习和网上实验,实现资源共享,并且使得学员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学校的景色风貌、教育风格、学校管理等。(4)学习个性化:在网络上,学生完全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异步的交流与学习,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从而实现了真正的个别化教学。利用校园网或Internet上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个性化是信息技术所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之一,而数字化校园又为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5)教学智能化:智能化就是自动化,它是通过一系列智能技术,使信息获取和传播部分地具有人的智能,从而能够部分地代替或优化师生劳动,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灵活性[3]。

4.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本质是将现代教育理念、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对高校现行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及其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渐进性的重组,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明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至关重要。

4.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创建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和管理手段,实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和数字化管理,以新的人才理论、教学理论和管理理论为指导,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4.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

为了避免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当中出现偏差和失误,在分析研究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难度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高校内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高校需树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科学发展观,从整体战略的高度,从自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求出发,按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般规律和总体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从纵向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项工程,又要从横向上处理好校内各个部门之间以及高校和其它校外机构之间的协作,实现各项工程的有序建设和协调发展。

(2)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政策配套的原则。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全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需要制订各种规范标准和政策法规,需要重组管理组织结构,需要人们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高,而且可能会导致利益的再分配,这些将会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产生巨大的阻力。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以保证数字化校园建设理性、有序、健康地深入发展。为避免重复建设、发展不平衡等现象的出现,高校需从自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整体需求出发,而非个别部门的需求出发,统一领导数字化校园建设,并根据建设的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实施、管理各项工程,防止出现各自为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在高校中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包括使用收费政策、绩效奖励政策等,对于积极投入者,应该有较大力度的政策倾斜,政策配套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3)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原则。规范的制定是数字化校园能否顺利建设的重要前提,这包括硬件的规范、软件的规范、用户的规范、应用的规范、信息的规范、管理的规范等。只有这些标准到位以后,信息化建设才能以比较理想的速度推进。在技术上按照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库、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的要求,制定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和信息标准,构建学校数据平台,实现高校各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各种应用系统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学校统一制定的相关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进行开发,并能实现与应用平台的平滑对接。

(4)完善基础、强化应用、建用结合、以用促建的原则。数字化校园建设应重视网络、数据中心、公共应用平台等基础平台的建设,这些平台为高校各类应用的建设提供公共的支撑系统。同时,应用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心,数字化校园的意义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应用系统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成功的应用能够吸引领导决策层和师生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注,获得广泛的支持,从而强有力地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快速发展。

(5)突出重点、突出效益的原则。建设过程中,高校可以在短期内能实现的、与核心业务相关的应用系统为试点,组织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早日见效并带动全局。资源开发一定是数字化校园建设重点,在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的程度反映了各个系统的应用水平,也代表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程度。因此需要建立起长期的数字资源集成的体制和机制,数字化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网络教学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6)重视人才、加强培训的原则。。凯尼斯格林教授指出:“调查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意识到,对于大学应用信息技术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在于技术和产品,而在于人。。换言之,是那些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和充分地使用这些设备。”人才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键,数字化校园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不但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要重视网络信息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培训,他们不仅要熟悉信息技术,而且还要充分了解高校的管理业务,包括战略、管理流程、管理方式和高校各项管理业务的细节。他们不仅需要启发需求、了解需求、满足需求,而且还要持续改进、提供贴身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7)强调先进性、实用性、扩展性并举的原则。数字化校园建设需充分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先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同时,也应从高校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做到够用、能用即可,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大而全或盲目地追究技术的先进性。另外,信息技术和应用都是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保证建设过程中的可扩展、可兼容。

(8)注重安全性、可靠性、可管理的原则。数字化校园既要考虑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又要注意信息资源的保护和隔离,针对不同的应用和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应该选择可管理性、可维护性较好的产品,方便今后对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5.结束语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流等带来了巨大变化,数字化校园必将对高校的结构、运作、管理等产生深远影响,数字化将最终带来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和教育环境。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对数字化校园的科学认识两方面。高校只有明确自身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遵循正确的建设原则,采取有效的建设策略,才能顺利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信息化社会中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布拉戈韦斯特.森多夫. 迈向数字化和通讯时代的全球智慧.教育展望,1998,(3)

篇5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由于小学与大中院校相比,其办学规模、资金投入、师生年龄、水平层次等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建设数字化校园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因地制宜地计划建设,不能一种模式套到底。

作为一所示范学校、集团龙头学校,我校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前面,提出了建设小学数字化校园的意义与建设思路等。

二、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意义

建设数字化校园,对教学、管理、教科研、家校沟通、信息搜集、资料储存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数字化校园能够加强学校管理

充分利用数字化环境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大大增强校园管理的时效性与透明性:利用电子公告板或短信群发系统,可以随时将管理信息到相应接收终端上,做到信息有效;利用数字视频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召开家长见面会、教师培训会议等;利用校园网的信息交流功能,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教师的备课行为、教研活动、考试卷面分析等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数字化校园的建立,减轻了管理成本,实现了管理的公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2.数字化校园可以提高办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数字化校园具有教学资源库,可以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供备课教师参考使用,从而提高备课效率;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家长可以利用数字化校园的交流平台随时了解教学进度,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师及时有效沟通,与学校一起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 如何建设数字化校园

1.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科学的领导与管理

数字化校园的成长离不开有效管理,建设中应以“内行管内行”的理念,确立一名信息方面的专家为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协调、领导学校信息中心、校园电视台、多媒体制作室等各个信息工作部门的实际工作。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有了专业的领路人之后,学校才能从实际出发,以专业的视角,制定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如:培训制度、信息制度、教师使用奖励积分制度、信息资源库建设制度、各处室责任制度等。

2.数字化校园需要做好全面的软硬件建设

完备的校园局域网与工作终端是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基础,功能强大的校园网站与资源充足完备的信息库是软件基础。投入多少资金,建成多大规模的办公教学网络,一般还需看各校的实际情况。有些学校处于贫困地区,硬件建设有所受限,所以学校的硬件发展可以从“建网、建队伍、建库”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考虑到发展空间,建议学校的局域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机(千兆,光纤接入)、楼宇交换机(千兆或百兆)、节点交换(百兆自适应进桌面),这样的架构可以满足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网络中心必须架设有服务器,如网站服务器、论坛服务器、学生资源服务器、教师资源服务器等。信息节点需要遍及全校:连通全校各个区域,覆盖全部教室和办公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无线网络,实现无线上网。为了加强网络安全,方便管理,学校需要购设网络硬件防火墙、硬件防病毒网关等设备,并且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

除网络中心与学生机房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数字化演播室(校园电视台)、多媒体教室、大型多媒体报告厅、课件制作室等。

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化办公教学的效率,学校可以为每一位教师配备办公笔记本电脑,这样可以大大方便电子备课和网络学习。

(2)“建队伍”—不断培养信息人才

数字化校园的成功建设离不开日常维护,这不仅是信息教师或专职网站管理员的工作,也应当是全体领导、教师的日常工作。

因此,学校除了应当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培养外,同时还应加强普通教师的信息技能培养,可以组织如“课件制作培训”“网络办公讲座”“学校网站的使用”“网络教学系统”等方面的信息技能校本培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教师参加课件制作大赛、电教技术论文评比等各级各类比赛,可以将比赛结果与各年级组绩效考评挂钩,使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3. 数字化校园的应用要灵活有实效

(1)数字化管理系统

校园的数字化管理,至少应当分为数字化信息的与回馈、数字化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两大块。

在建设数字化信息的与回馈系统时,可采取以下3条思路制订发展计划:一是建立基于局域网的内部办公系统;二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如BBS,电子公告板等;三是利用通信网络建立短信群发平台。三者建好后,可以将其进行有效整合。

在建立数字化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系统时,学校各部门都应有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并实际使用,如成绩分析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校产数据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系统、教师博客系统等,为安全性考虑,我们可以建立基于局域网的FTP,让各部门负责人先进行数据筛选,再把有价值的数据保存在统一的数据服务器上,便于数据共享与管理。

(2)数字化教学的应用

数字化校园至少建有3套数字化教学系统:一是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室”,每个终端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收看教师发送的数字信息;二是基于互联网的“网上课堂”,学生可以在“网上课堂”中与同学或教师互相探讨;三是基于“移动多媒体”的展示互动系统,可以是移动投影机,也可以是每个班级的液晶大电视,但至少要做到每个班级都有条件用其演示多媒体信息资源。在数字化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各小学在添置数字化校园的教学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操作简单、体积小、色彩鲜艳、易于展示的教学设备。

四、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创建数字化校园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在我校与本市兄弟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常见问题:

(1)广大教师甚至各部门领导的观念转变和信息素养的提高有一定阻力,易造成“建好了却没人用”的局面。

(2)出现浪费性投资,购置的器材大部分时间在闲置,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使得本来就紧缺的教育建设资金更为不足。

(3)数字化校园平台只由信息技术教师等寥寥数人甚至一人管理,造成只有空架子,缺少资源内容,甚至有想法却建不成的局面。

数字化校园是数字时代学校必然的发展目标,是我国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化校园需要不断地建设完善,才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我们应该多向各校学习,以数字化模式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坚定不移地走信息化之路,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数字化校园。

参考文献

篇6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三大主题之一,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各学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现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体现。从提出数字化校园建设至今,其实现在有很多学校都有着手建设,一般的校园网和硬件设施,大部分学校都有,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很明确的方向,例如建设目标不明确、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的关系等,大量资金投入的结果,却不能获得为学校管理提供便利服务的回报。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而且是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教育理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学校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和实施已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和信息系统、相关软件,建设的过程漫长而艰巨,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有些问题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2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的设置建议考虑几个方面内容。

1)人性化。数字化校园要符合实用性这一要求,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全校师生。

2)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升级和更新频繁,因此,数字化校园在规划中要做到科学,有前瞻性。

3)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项目的规划及执行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4)制定信息标准。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标准,标准化的信息有利于信息保存、共享。

5)校园资源的数字化。在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在数字化建设中,非数字化资源需要数字化,新的资源需要经过数字化加入数据资源库中,因此,需要建立数字资源集成的体制和机制。

6)以应用推动技术服务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一般都是从网络基础设施开始,随着服务要求的提高,软件系统反过来向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底层的软件开发平台、支撑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都要求软硬件基础设施有新的发展,要通过应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更高性能的数字化服务。

7)建设目标应当分为两部分:应用指标和技术指标。应用指标,深入调研需求,确定项目应用的程度,这个调研是应该详细具体的,不要流于形式,例如教学应用要到什么程度?要实现什么样的具体功能?技术指标,这个指标应该根据应用指标来制定,并且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项目,要有前瞻性。

3 需求推动创新

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是需求推动,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个并不是信息化建设所特有的,放眼我们周边,由需求推动创新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线影视,早期上网就没有这个功能,都是需要把电影下载了再看,而后发展到了可以看的视频但不很流畅,到现在1M带宽也可以直接在线观看高清的影视,这个就是由于用户对这方面有需求,从而推动流媒体技术创新,同样的道理,数字化校园建设离不开用户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了创新的动力,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有很多的工作流程都已经有了一套实施的办法,这些办法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些办法进行优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我们的这些办法能以更高效率、更人性化处理问题。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提出,既然这些办法都是可行的,为什么还需要优化、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前处理问题的办法是建立在以前环境之下的,现在环境变了,那么这些办法在处理现在的问题上会显的效率不足或不够人性化,也就影响了事情处理的进度,在大家都不断提高效率、优化流程的大环境下,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那我们的竞争力就会下降,没有了竞争力,那还有存在的必要了吗?

如何开发需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的在线观看影视需求是自发的,但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认同数字化校园的必要性,更有甚者会抗拒,试想一下,如果各种设备、系统都到位了,但是没人去用,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开发需求,首先是无论用何种办法,都要大家都把系统用起来,在用的过程中才会发现当中的各种问题,才会产生新的需求,要使大家都意识到信息化与自己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其次,各业务部门定期反馈使用情况、优化业务流程、提出需求;最后,学校领导者要给予重视和大力支持。

4 硬件与软件建设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硬件不足影响应用效果,软件不足应用难以实现。

硬件建设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见到效果,硬件建设应该是在确定了应用需求后再决定采购何种层次的设备,要用到的设备再采购,由于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是比较快的,现在5000元能买到的东西,可能过几个月4000元就能买到了,所以除了必要的备用设备外,应避免出现设备闲置。另外,硬件的采购要走出哪种设备功能强大就选哪种的误区,设备功能强大固然是好的,但是相对的价格也会比较高,如果用不上那么强大的功能,就会造成浪费。

软件建设相对来说周期就比较长也比较复杂,要认真研究学校各部门的业务流程,筛选出可以进行信息化的流程,由相关部门整合后提出解决方案,开发能力强的学校尽量自行开发,自行开发有几个好处:第一,相对节省软件购买或外包研发的费用,目前来说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比较合适的成品软件,现在多数的是需要向软件开发企业定制,费用比较昂贵,如果自行研发,能相对节省成本;第二,本校教师了解学校情况和实际需求,开发的软件比较切合学校实际工作,同时也能提升本校教研水平;第三,自行开发的软件可持续更新、发展,节省软件维护、更新费用。

5 资源管理与知识产权

数字化校园一定包括大量的信息资源,没有大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校园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化校园,只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被共享,这个数字化校园才是有生命力的,这就需要建立资源库,把大量的信息资源集中存放,同时建立完善机制管理资源库,特别注意信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杂乱无章的资源存储会造成日后使用和管理上的极大不便,甚至可能出现信息丢失而不知道的情况。资源库也要注意安全,除了定期做好备份外,还要控制对资源库进行关键操作的权限并记录操作内容。

资源的共享并不意味着免费,共享意味着其他人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方便的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免费可能造成没有人愿意再生产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得好,知识共享程度高,信息资源就会生产得更多,反之,知识产权过渡保护,就会造成知识垄断。因此,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就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推敲了。

数字化校园对一个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做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也还存在有很多值得考究的地方,无论遇到什么样困难,只要能积极应对,就一定有解决的方法,相信有国家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全校师生的努力,数字化校园将会稳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孝良,崔保红,李思其.关于工控系统信息安全的思考与建议[J].信息网络安全,2012,(08): 36-37.

[2] 沈亮,张艳,顾健.物联网网络层中基于IPv6的信息安全产品发展趋势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8):38-40.

篇7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Li Xiao-y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Yanan University ShaanxiYanan 716000)

【 Abstract 】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Big Data, Digital Campu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overall planning, architecture of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ntent are discussed.

【 Keywords 】 digital campus; top-level design; unifie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unified portal platform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数据规模、数据种类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日益推进,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投入使用,但是这些应用信息系统并不是同时开发的,事先缺乏总体规划和设计,导致各个系统之间缺乏关联,部门间的业务数据不能有效整合,难以实现共享,甚至出现系统之间的数据相互冲突,导致了校园内不同部门之间形成一个“信息孤岛”。

数字化校园在原有校园网络的基础上,利用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手段,建设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构建全校范围的数字空间,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

2 数字化校园建设架构

2.1 总体规划

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应符合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坚持顶层设计,站在整体高度规划建设目标和实施计划,将数字化教学与管理当作一个建设整体,通过统一接口、信息标准与平台,将校园内各个应用信息系统有机集成。同时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层次划分,定义不同层次之间的接口,简化系统设计。在总体规划方案中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兼顾均衡软硬件建设,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合理利用资金分步实施。系统实施过程中根据需求确定应用系统,在确定系统软件,最后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建设与教学管理关系密切的系统。

2.2 体系架构

数字化校园从全局角度分析,以应用层为基础架构,核心为应用系统层各项业务,梳理各业务部门之间联系,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应用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集成、开发校园应用系统,形成一个有机集成的校园信息系统。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网络层:网络是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基础,校园网络是基础设施,所有的数字化校园信息流都在这个平台上流动;服务层:基本服务层是数字流动的软件基础,主要包括目录服务、身份认证、域名服务、电子邮件、Web、网络安全及校园公共服务等;应用支撑层:主要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将校园各类数据按照特定的业务分类进行组织和管理,是数字化校园核心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等;信息服务层:主要处理用户逻辑,将校园规范化的数据按照用户需求呈现出来,例如后勤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查询、决策支持等;个性化门户:门户是数字校园的统一入口,各类用户通过门户进入数字校园系统,获得与其身份对应的各种信息与服务,突破地域限制,成为网络覆盖范围的数字校园,用户进入门户系统就进入了虚拟校园。

3 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要制定总体解决方案,坚持以校园用户为中心,围绕资源服务、应用服务、安全服务三大要素,在实现数据共享、统一认证和统一门户三大平台基础上,统一信息标准规范,实现校务与教务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全方位的数字化校园。

3.1 统一数据库平台

数据中心统一交换平台是全校应用服务的数据中心,保证数据实时更新和高度一致,实现校内应用级容灾和异地数据级容灾,确保关键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重要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

3.2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是以用户信息系统权限为核心,集成各应用系统的认证信息,集中进行身份认证,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权威性、真实性与唯一性。所有应用系统提供一个用户管理的统一入口,实现真正的单点登录,提升用户使用的简洁性与安全性,方便统一管理与服务,同时各应用系统根据业务需求设置相应的管理权限,提高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3.3 统一门户平台

校园统一门户系统是学校对外宣传、信息和外界了解学校的重要窗口。它是由用户界面管理、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和应用管理服务三部分组成。通过对校园网内的各类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与管理,实现校园网资源的统一访问入口,根据用户身份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特定信息资源和业务数据,为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4 应用集成系统

校内应用集成系统即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在消除“信息孤岛”、解决数据一致和共享问题的基础上,为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数字图书馆、校园无线网、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等。

3.5 一卡通系统

校园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它可作为校园有效证件,同时具有电子钱包的功能,可一次圈存,多处消费。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学籍管理、学费缴纳、校园消费、考勤管理、后勤管理、业务查询、图书管理、医疗管理等方面,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

3.6 网络安全体系

通过数据中心网络入口架设千兆防火墙、开通VPN功能、设置隔离区DMZ、开启入侵检测系统、多级防火墙保护应用服务器群、架设病毒控管中心、使用安全日志及审计服务器、安装认证服务器等多种渠道建立全校范围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安全,保证关键数据、重要业务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4 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它是一项建设时间较长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单位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统筹规划、逐步实施、日臻完善。但是国内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着重强调整个体系的完整性和技术的新颖性,对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关注相对较少,数字化校园建设缺乏个性化特征和实用性,这在我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沈霞娟,高东怀,刘健等.面向智慧校园的第四军医大学新校区信息化建设方案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5(S1):12-17.

[2] 乔世娇,梁照,刘阳.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5(10):48-49.

[3] 王宗善,冷飞,季晶晶.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62-164.

[4] 宋果N.高校数字化校园统一规划、全面整合的方案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 唐敏.湖南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与实现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基金项目:

篇8

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等建设项目,为保证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后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整体规划: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设计细节和执行环节,需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系统规划既要从时间上、发展上进行纵向的考虑,又要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各要素等部门间横向关系上考虑。

2.分步实施: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在集成建设的过程中,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的规划应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

3.完善基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重视网络基础平台、公共数据库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门户平台等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这些平台建设完成后,符合一定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应用系统可方便地实现与数字化校园的集成。

4.突出应用:应用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灵魂,数字化校园的魅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应用系统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制定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可选择能在短期内实现的应用系统和服务作为试点工程,组织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早日见效并带动全局。

5.特色发展: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应从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在把握高等教育和高校信息建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又要突出学校的特有属性,强调高等教育的特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应在不断发展中做到技术的先进发展,而不是盲目追求技术先进性,满足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的可扩展、可兼容。

6.安全保密: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涉及数据收集和信息展现,这些应用与网络系统结构和系统的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建立数字化校园综合安全服务体系,从物理、网络、系统、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保证整体安全,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支撑体系。

二、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步骤

集成的数字化校园平台,从用户端来看是采用统一门户方式,由“校园一卡通”和若干个管理子系统组成,利用具备储值功能“校园一卡通”作为使用媒介来实现系统充值、消费功能,利用若干个管理系统加强对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人事管理、图书借阅、学生注册和离校等工作。可以说,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集成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创新能力,以及人才培养水平和规格,其建设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眼长远发展规划建设框架。建立起满足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为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实施以及后续应用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高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第二步,在基本框架基础上,建立起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基础平台是多方面的,基本的要求是应建立一个符合国际、国家、教育部和行业标准,能够用于规范化学校应用长期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应建立一个涵盖数字化校园应用业务和与之关联的其它业务数据信息于一体的基础共享数据库;应建立一个立足于应用建设长期发展的应用系统及其软硬件平台和应用基础技术框架平台;应建立一个涵盖数字化校园应用业务的集成化应用系统,能够对未来应用能够平滑无缝的集成;应建立一个面向最终用户(师生员工)的能够集成公共信息、个性化信息、应用模块功能,具有信息推送能力的应用信息门户。

第三步,建立起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团队和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从校内机关院系抽调技术力量,无条件单位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和组织,建立起面向长期发展的技术队伍,利用不同层次、不同研究方向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力量,建立配套应用的安全和运行保障体系。

第四步,积极推进校内基础资源数据化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各个环节工作,完善、发展和应用学校基础建设数据,尽可能将业务工作具体化,业务流程程序化,业务内容数据化、数据信息全覆盖,为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内容

(一)系统集成的总体架构。数字化校园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数字化总体框架 图1

一体化规划建设综合管网、弱电及网络系统作为上层应用系统的基础设施平台,以“师生”为核心,围绕数字化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要素,依托数据中心及应用支撑平台,重点建设校园资源中心、校园管理中心、校园服务中心应用系统,以形成学校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培养环境和生活环境。

(二)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按学校内业务工作区分,校园内管理系统基本由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监控等组成,具体的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可以用图2描述:

数字化体系结构 图2

其中,基施建设,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网络、主机等基础硬件和操作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管理工具,是数字校园信息传输的平台;系统建设,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核心;信息服务/决策支持,包括信息门户服务平台、个人工作平台等,是数字化校园的管理和决策终端;安全体系,包括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安全审计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三)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需集成内容。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的内容很多,从体系结构中可以看出,将各个体系的细分及落实。其中应用系统中主要包括,网络管理与办公系统,如,学工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党群管理系统、成人教育管理系统、新生注册系统、招生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毕业离校管理系统、校友会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网络教学实训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服务视频点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校园邮件系统等;数字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资源检索系统、专业数据库制作与管理系统、论文提交与管理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软件基础设施,如,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网络安全与管理、WWW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域名服务、目录服务、流媒体服务、电子身份认证服务等;硬件基础设施,如,计算机系统、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有线电视系统、卫星接收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一卡通”专网、电子公告及查询系统等。

(四)数字化校区安全建设。针对学校数字化集成建设的安全保密的要求和特点,对数字化的安全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网络服务策略。对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校园一卡通”系统、数字视频监控、校园广播、车辆、人员、资产管理系统,干部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等多个应用网络环境进行安全网络建设,主要实现能满足国家安全标准,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防范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防范病毒的侵害等安全管理。

2.软件安全策略。软件数据传输采用加密方式,身份认证采用负载均衡,数据存储采用双机热备,应用服务器采用集群。软件架构采用分布式设计(区别于集中一体化的设计),由围绕各自业务主题的系统、公共数据平台、身份认证平台、信息门户平台共同组成、协同工作,系统之间采用接口调用的方式,灵活易修改,使得局部业务系统的更新不至于影响到整体,不同的业务类型,采用不同数据存储方法和访问结构。

3.安全管理策略。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制订管理要求、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按照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对密码进行规范管理,具有内部合法身份进行登录,服务器在机房中进行集中规范管理,采取身份认证形式进行安全登陆等。

四、数字化校园平台集成建设需注意问题

篇9

一、重构教育管理理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元素,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校园管理者而言,它是一种挑战,但更是一种难得的机遇。我们需要跟上时展的脚步,重构教育理念。一方面,管理者要熟练掌握数字化校园教育的内容和特征,并根据其内容和特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使学校教学逐渐向数字化校园教学发展。另一方面,重构教育理念,还需要加大对数字化校园教学理念的宣传力度,让学校领导、学生和教师能够逐渐了解和接受这种教学理念。

二、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

规划要符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求,符合本区域的实际教学情况,要详细具体,有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制度保障。规划要在坚持基本方向的基础上,细分出具体的操作步骤,这样可以保证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比如,管理者在指导学校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过程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购置网线及硬件设施并完成安装;第二步,完善其他配套设施。

三、健全人力资源保障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数字化校园建设也不例外。因此,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管理者,可以指导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学校建立一个信息技术中心,鼓励学校大量招募或者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让信息技术中心带领学校教学管理全面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以及现代化。

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进步和成长。而在现实的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很多学校领导及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难以顺利推进。而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校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跟上时展的速度,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校园,为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0

(1)建设数字化校园意识差

总体看来,我国高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方面的观念相对落后。一方面是关于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理念比较滞后。再加上少数高校领导认识不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数字化校园在整个高校的发展中起不到重要的作用,不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校的工作人员也同样认识不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重要性,他们缺乏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先进理念,并且不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上述两个问题,严重阻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2)缺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

大多数的高校之所以建设数字化校园,主要是满足个别部门的需求,并没有对数字化校园进行详细的部署和规划,各个部门都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且不相互配合,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公共信息实现不了资源共享,例如,一个学生的信息会在高校的不同部门重复输入,这样做有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的现象,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对整个高校进行规范,高校整个信息系统也会面临着成本增加和系统紊乱的危险。

(3)忽视数字化教学系统的建设

在现在许多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例如管理信息系统(MIS),这无疑对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意义。而对于教学系统的建设,则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一些网络教学系统,例如课件库、辅助资源库、电子图书馆、网上备课系统、网上教学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等的建设,尚未进入到实质性的应用阶段。

(4)缺乏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价体系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这一过程中,少数高校单单看重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花费高昂费用购置先进的数字化设备,但却忽视了科学、合理且符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评价体系的建设,具体表现为:高校中管理信息平台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不高,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一些管理工作人员根本提不起对工作的积极性,使整个高校的数字化建设出现严重漏洞。

2 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对策

(1)加强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视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教育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先决条件,而成功建设数字化校园则是高校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规范化,这样就减少了工作中的人为失误,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也就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的管理目标;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也使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了教学效率,最终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所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于高校的发展关系重大。高校领导和教师应该提高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视,能否成功建设数字化校园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教育水平,所以应该加强重视,积极的完成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各项指标,从而推动高校信息化以及整个高校的发展。

(2)整体布局,推进各阶段建设目标

建设好数字化校园的关键是进行科学地规划,进行整体布局,也就是说,在建设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均会涉及到科学、整体的规划。好的实施计划需要进过合理的规划,这样可以提前预知在建设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保证了资金和人力的合理分配。为了避免出现一些高校先前出现过的问题,例如运用大量的时间和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各个系统进行整合且效果不佳,所以一定要做好计划和科学规划。首先,通过在数字化校园水平较高的学校进行学习和参观,充分借鉴好的经验为自己所用。其次,要理性分析自己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只有在前期做好各个部门以及整个学校的需求分析,才能在建设中以及建设完成后实现所预计的效果。最后,按照总体建设规划,统一开发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交换数据格式、统一安全管理技术和模块接口标准,建立身份认证系统和个性化门户,根据实际情况分部实施各个建设目标。

(3)完善数字化教学系统建设

建设数字化教学系统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教学资源数字化、教案数字化、教学过程数字化、虚拟化教学等,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建设、学科资源库建设、教学课件和教学积件库建设。教案电子化建设就是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建立一套网上多媒体电子备课系统。在这套备课系统中,教师可以对各种资源方便地进行调用和共享,不局限于传统教案,集声、画、图、文于一体,使教学环境实现互动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在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师生可以更加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促进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优化。

(4)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价体系

由于本身所具备的虚拟教学环境的特性,在数字化校园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通过数字身份来实现的如果要保证这种活动产生应有的效果,就需要一个严格的体系对其进行检测和评价。成立专门组织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对建设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检查和分析,找到发展的优点和不足。以建设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的数字化中心为例,学校需要建立统一的身份识别、认证体系,完善学校计算机使用及监督体系等。

篇11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发展意义

1.1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校园发展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国外数字校园建设起源于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名为“信息化校园计划”的大型科研项目。简单总结,数字化校园就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1.2 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意义

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大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并得到快速发展,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并强调了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教育的改革。我国数字化校园就是在这一教育改革的理念上提出来的。在随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过程中,数字化校园的理念得到了逐步完善和扩充。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引发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支撑环境建设的变革。因此,基于以上技术的数字校园已成为21世纪高校建设发展的趋势。我们国家也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方向

1、整合共享。即解决各业务部门的原有应用需求及部门间系统共享、整合问题。

2、深化应用。即在统一应用平台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各个业务部门的应用信息化的需求。

3、亮点工程。即根据学校现状及互联网环境,建设有学校特色且有亮点的项目内容。通过移动校园及综合查询系统等的搭建,让学校信息化建设更具特色及效果展示。

4、挖掘数据。即在已经足够丰富的应用环境下,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实现辅助领导决策和实现学校的公众信息价值。

三、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学校数字化校园旨在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先进的、安全的、人性化的、承载综合应用的数字校园系统,实现“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管理、网上服务”,对整个教学、科研、服务等各个环节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快捷、共享、全面的信息服务;实现学校各类资源的整合和配置优化,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使学校信息化应用达到较高水平。具体而言,应实现三个核心目标:

1)建立一套立足于应用建设长期发展的标准体系和应用框架:

2)建立一套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四大核心业务智能化服务模式;

3)建立面向长期发展的技术队伍和保障体系。

围绕以上三个核心目标,进一步展开分析,主要达到以下细化目标:

1)智能的环境: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基础,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智能化环境。

2)综合的服务:提供面向师生的综合信息服务,使得全校师生能快速、准确的获取所感兴趣的服务。

3)优化的管理:将学校的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作为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4)科学的决策:提供可定制的、智能化的综合数据分析应用,为学校各种决策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实现科学决策。

5)资源的共享:通过数字校园中各个应用系统的紧密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从而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

6)创新的模式: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探索出一条结合目前主流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具有明显学校特色的,以服务为本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可高度概括为: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教育管理理念,在先进、高性能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之上,构建先进、开放的数字校园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和整合网络基础应用系统、电子校务系统、教学服务系统、移动校园应用系统、安全与运维服务系统以及综合应用信息服务系统的多层次应用。项目的实施,将实现数字校园应用、资源及服务的高度整合,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生活提供先进、完善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最终达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院校的目的。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

4.1 教育理念的转变及技术的应用

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属于网络的普及及网络资源的使用,是信息化教育的体现。在校园数字化刚刚起步的今天,校园的数字化建设往往容易忽视的问题是传统的教育理念的转变,而重视校园网络化的技术问题。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发挥校园的数字化作用,甚至适得其反。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都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得到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

4.2 软件和硬件的相互协调问题

数字化校园建设当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硬件轻软件。硬件和软件相互补充和协作才能更好地建设现代信息化校园,才能更好地被老师和学生所接纳和利用。重设备轻资源无疑是严重的问题,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去利用数字化带来的便捷;教学软件使用不足,教学资源不足,互联网上有些资源库缺乏权威性及正确性;还有些资源过于陈旧而不能跟上现代的教学步伐,不能与现在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相呼应。另外资源的利用率低也是校园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利用率低的一个首要原因就是使用者的信息素质不够高,对于信息的了解相对匮乏,不懂得如何利用数字化解决问题,而我国对这方面的培训人才不多,不能及时地将数字化问题进行解决。

4.3 校园内外相互配合不足

校园数字化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共享,使师生在信息化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字化校园的管理者应注重对网络资源的建设与运用。但有不少的校园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校外资源的引用相对较少,这样就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对资源的把握。在校园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到在分类上、整理上的检索工作更完善,这样会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更有效的利用数字化校园的资源。

4.4 教学系统的建设不足问题

篇12

1 数字化校园

1.1资源信息化

资源信息化,就是将各种素材、课件、教学材料和认知、交流等工具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属于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不实现资源的信息化,就不会有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数字校园也无从谈起,这主要可从校园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整合:

(1)校园外的资源:改造传统图书馆,通过购买或者下载,建设数字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在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满足更新的时代要求;实现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及现代教育媒体的数字化管理,降低管理难度和工作量,既节省了经费,又实现了资源的不断更新和丰富。(2)校园内的资源:以学校员工自主开发设计的资源为主体,对这些以光盘、磁带、图片等各种媒体形式存在的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并放到校园网上,以不断充实校内资源信息库。有了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两头就有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为数字化校园服务。

1.2环境信息化

多媒体教室广播教学系统是当前非常普遍的一种环境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相关软硬件,完全再现传统教室的各种教学环境,而且更加生动、快捷、高效。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就能够看到教师的教学内容,并且与教师互动、举手、发言、示范等传统活动都能在这个网络教室中轻松实现。

虚拟实验室则是另外一种典型的环境信息化,模拟现实环境,将每个实验对象和属性都进行数字化转换,学生通过键盘、鼠标等输入输出设备,进行虚拟的实验操作,虚拟实验室按当前参数和配置给出实验结果,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实验模式,不但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和实践性,容易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意识,而且,相对具体的实验室来说,还能大大减少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

1.3管理活动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还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或者说办公系统,涵盖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办公管理、教务管理、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学生管理、考勤管理、档案管理等,实现校园内各部门间的信息流转和信息共享,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校园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对学生的管理效率;

2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路和蓝图的优劣,是能否把数字化校园建设好的关键。所以在总体设计数字化校园之前,首先要做好需求情况的调查,把握校园性质、主要服务的对象和未来可能的发展特点;其次要定位好系统建设的具体规模,包括软、硬件设施投入、站点设置、应用开发、人员管理等;第三要从长远考虑,并同时考虑与旧有信息化基础的整合问题;整个工程涉及面广,建设时间长,应规划安排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施步骤,分步实施,最终实现安全、稳定,易于管理、便于升级的高性能数字化校园。

2.1基础建设阶段,主要做好数字化校园平台和基础设施的搭建工作,为下一个建设阶段做好前期工作;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将数字化校园的主干网络定位为千兆,并与外部因特网资源形成高速互连;对内是结构合理的内部办公网络,同时为满足学生和老师的访问因特网的实际需求,对外则是高速畅通的因特网信息获取通道,并在通道的转接口,设置对全网有效的安全控制和管理的软硬件系统,保证数字化校园始终处于安全、畅通状态。(2)搭建数字化校园平台。主要有资源共享平台、信息交流平台、校园信息管理平台,并通过建立统一的账户认证中心,集中进行账户验证,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3)安排数字化校园系统应用培训,建立数字化校园运行维护制度。成立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心,引进信息化技术专业人才,加强数字化校园的管理和维护,建立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培训制度,对相关人员不断开展网络技术培训和网络应用培训。

2.3深入建设阶段,主要是对各个应用模块和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实现数字化校园基础架构对固有应用系统的全面融合,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全面建设和应用:

(1)建设数字图书馆。采用c/s模式 ,由客户端、服务器、对象服务器三者构成,其中服务器主要实现目录、索引、查询功能,对象服务器则主要用于存储数字化资料,即文献、图书、声音、影象等对象,综合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分析处理技术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原理和方法,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技术支持。(2)建设教学资源库。围绕学校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拟实验、教学指导、成绩评估等几个模块进行资源库的建设,建成互动、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主要分类为:信息资源、教学资源、教育管理资源、工具资源、服务资源等,按内容分则主要包括:校园内外论文库、学校教师教案库、各课程题库、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素材、影视教学片、娱乐音像资源、百科知识库等。(3)建设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应用服务。

2.3延伸建设阶段

作为有线数字校园的补充,全面规划建设校园无线网络,以现有的有线网络为依托,利用无线网络技术,覆盖整个校园建筑,将数字校园延伸到难以设置固定网点而用户又较多的公共区域,例如会议室、图书馆、教室、阅览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等,以及学校的一些开阔区域,如大楼周边、草坪周边、室外休息场所等地方,以满足用户移动办公、学习、浏览信息的需求,扩大了固定信息接入点的数量限制。

当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还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将病毒攻击、黑客入侵、故障监测和故障报警等纳入安全防控范围,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的、统一的数字校园网安全体系;如何做好数字化校园信息资料的存储、后援及重要数据的容灾备份规划等。

3 数字化校园的管理

建设好、使用好数字化校园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资金问题,更是观念的转变、管理的改变和制度的创新,因此,管理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数字化校园使用效率的大小、作用发挥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使用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数字化校园建成后,应颁布相应的数字化校园管理条例,及时设置数字化校园运行维护中心,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包括网络管理、软硬件技术、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保障数字化校园各个模块和设备的正常运转,开展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培训,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懂得如何使用好数字化校园,充分了解数字化校园的快捷。

篇13

1 数字化校园的特征

(1)教育开放性。现代网络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教学突破了传统按时集中上课的约束,接受教育的时限也不再有学制的限制,衍生为终身教育。教育对象得到了拓展,任何人(Anyone)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学习任何东西(Anything)。

(2)教学个性化。在数字化校园里,教师可以在任何位置展示课件,在线授课;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查阅资料,参与讨论。

(3)资源共享性。在数字化校园里,教育资源打破校际间、地区间、国家间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朝着共享化方向发展。

此外,数字化校园还具有教育方式的自主性、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教育网络的智能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和教育制度的创新性等多种特征。

2 建设数字化校园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数字化校园的营建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数字化校园较之传统校园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学生足不出校(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和利用国外中学的课程与先进教材;同时,因特网也开阔了我国从事基础教育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视野,甚至可以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使我国基础教育真正“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2)扩大我国基础教育规模,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要。数字化校园教育规模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上的各类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及互联网获得知识;第二,数字化校园之间的校际资源共享可以大大扩充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同时,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提高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3)促进教育观念的变化。在数字化校园里,教育观念将会发生巨大变化。新的教育观念是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并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始终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探索、研究的多向交互式氛围中。作为走向成熟中的学生个体,在选择适合其需求的学习方式时,必须对传统学习习惯进行取舍,树立适应数字信息化时代的终身学习观和教育观。

(4)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创新。数字化校园将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激发创新。一是教学手段的创新,数字化校园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化为多种直观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率;二是为师生交互式教学提供超越时空的、开放交往的环境和心理交流的可能(E-mail、BBS、聊天室等),为教师提供更多个性化创新教学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营建数字化校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今数字化校园建设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国内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1)思想观念的问题。行动以思想为先导,认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行动效果的好坏。当前,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广大中小学师生还有一个认识和适应的过程。一是学校决策者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学校的教职员工认识不够,许多人不支持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少有成就的学校里,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教师也没能有效地利用学校数字化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2)教师素质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还只有少数教师可以自己制作课件”,许多教师还在沿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上课。因此,教师的培养变成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加强教师的职前培养,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纳入到教师的培养之中去,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

(3)数字化环境问题。良好的数字化环境包括校园软环境、硬环境和网络安全。对于软环境的建设,当前存在一个校园数字化气息不浓和网络运行不畅的问题;对于硬环境的建设,当前存在一个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的问题;对于网络安全的问题,主要是网络道德建设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第一,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知识教育,使全体师生都有意识有能力融入到数字化校园,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第二,加强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建设,如升级原有的系统软件,开发利用教学软件,保证教学需要;第三,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教育;第四,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快速的校园网,保证 网络的顺畅运行。

(4)文化冲突问题。随着数字化校园的不断营建,多学科、多门类、多文化的知识内容在网上已经失去了界限,强势文化教育信息资源必将冲击我国基础教育。这其中不泛精华,但不可避免地也会存在一些与我们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格格不入的东西,它必定会对我国相当多的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国际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冲突和整合机制中,寻求一种适合本民族且具有时代意义又符合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勘别与研究、借鉴与吸收、批判与继承;同时制定自己的政策法规,保证中国本土的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嘉格伦.《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陈建斌.《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点与策略》[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3]洪明.《欧洲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阎广芬,张扬.《美国网络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2期.

[6]陈晋南.《从美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看国际数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2期.

[7]陈小前.《信息化校园: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年第3期.

[8]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9]石鸥等.《网络教学中的教师形象与职能转变》[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