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

篇1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诸多深层次的医疗卫生问题不断浮出水面,逐渐向世人发出新的挑战,例如:和谐医患关系中医患信任机制的构建问题;如何在伦理与法律视角下平衡家庭伦理观念与堕胎权以及与生殖健康有关的医疗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如何完善和加强医疗卫生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对公民医疗权利的保护与医疗纠纷的处理问题;如何规范医药市场,杜绝诸如“毒胶囊事件”等问题药品的出现,保证人类合理用药的问题研究;关于医疗权利在我国公私法领域的地位确认及范围界定的问题;人格权法视角下患者自己决定权的问题研究;等等。

以上种种问题不单单是医学界、法学界等社会各界的研究难题和焦点,同时是我国向世界医疗卫生强国迈进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而这一重任则毫无疑问地落在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医学院校身上。因此,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医疗卫生人才尤其是卫生法学专业人才,就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1 卫生法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定位分析

1.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

卫生法学又名医事法学,是涵盖了一切有关人的生命健康权益等诸多内容在内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培养目标和方向十分明确,即通过四年的专业教育,培养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法制化需要的,全面发展且系统掌握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法学知识,能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法律服务等部门从事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咨询、诉讼和研究工作,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创新型、专业型法律人才[1]。

卫生法学的专业培养目标表明:卫生法学类专业人才是研究和解决社会各领域与人体生命健康权益之间的生命伦理和法律关系的重要主力军,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1.2 明确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各界包括医疗卫生领域对自身人才的引进不再单单看重一纸文凭,更多开始注重对应聘者动手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考察。对此,高等院校应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教育职责。这对于卫生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般而言,科研活动的研究者不但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判断力和能动的分析力,而且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大胆的创新精神、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怕挫折、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秀品质。因此,在校期间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既有助于其知识的深化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也有助于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此外,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也将为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浓重学习氛围的构建添上有力的一笔。

1.3 明确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关系

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都是课堂教学或者说理论教学的持续和深入,二者都是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提高。其中,实践教学要以科研为灵魂、为指导,而科研活动也能够使大学生的个性在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展现。由于卫生法学涵盖了医学和法学两大实践性和研究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对卫生法学专业的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必要性。

2 卫生法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条件和依据

2.1 较为成熟的心理基础

作为卫生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自入学之初就已经对我国的医疗卫生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思维能力、思维水平和个性的发展水平已渐趋成熟,基本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他们已经具备在纷杂的医疗卫生现象中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都为其在卫生法学领域开展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2 充足的卫生法学专业知识基础

拥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科研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卫生法学的相关教学恰恰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通过卫生法学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卫生法制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管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医疗纠纷的处理和医疗损害的赔偿等各种与人体生命健康权益密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解读。加之卫生法学相关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社会调查、专业见习和实习、毕业论文、法律咨询活动等[2]实践教学活动,为卫生法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

2.3 良好的高校环境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当今高校之间的竞争由单纯的高水平教学质量之争上升为品牌之争、综合实力的竞争,而优秀毕业生的水平尤其是其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逐渐成为一项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也就是说,科研不再单单是高校教师的事,学生科研水平的高低同样对高校品牌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开设卫生法学专业的3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而言,不仅具有医学、法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教学队伍和科研团队,而且大都具备自己固定的附属医院和医疗卫生实习单位,这些都为卫生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 卫生法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制定综合培养计划,将科研创新能力贯穿于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天才可遇不可求,但人才是可以经过后天来培养的。而科研活动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于卫生法学人才的科研培养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就需要制定综合的培养计划。

1)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增加专门的研究课程,使其内容包含更多的科研成分,如开设研讨班(seminar)课程,使学生由科研理论基本知识入手,逐渐加深对科研的意义的体会与认识[3]。

2)在社团活动方面制定大学生科研活动计划,如部分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既要邀请校内外知名的医疗卫生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营造科研学术氛围,强化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也要积极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搭建平台,促进其科学文化的交流。

3)建立科研活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如对科研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津贴和科研学分奖励,在年度评优中给予加分奖励等[4]。

3.2 提高卫生法学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科研活动本质上也属于实践活动,但科研之于实践乃灵魂之根本,实践之于科研乃物质之基础。因此,基于卫生法学横跨医学和法学两大实践性学科的特殊性,其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其次,卫生法学的实践教学教师也应积极争取和珍惜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调研学习机会,不断更新所学,真正实现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对接,从而在日常教学中有选择地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式教育等实践教学模式,由简入难,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平时的实践学习中摸索和掌握课堂学习中所不能讲授的默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且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医疗卫生问题。

3.3 倡导“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科研教学方式

导师制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高校的历史由来已久,其不仅专注于言传身教,更专注于身体力行的亲力亲为型教育模式,使学生手脑并用,在学中“动”,在“动”中学。目前应用最广的应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提出和应用目前一般较多地应用于本科生论文写作方面,而在本科生的科研活动方面应用得太少。

鉴于卫生法学专业自身的社会实践性要求以及与社会医疗卫生现状的紧密联系性,通过科研创新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参与性是一个值得推荐的个性化教育方式。通过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使学生从入学之时便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创新活动中,不但可以拉近师生关系,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而且可以迸发“头脑风暴”的强大力量,就医疗卫生信息与问题进行切磋,相互促进,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共赢局面。

3.4 让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科研共同体”或研究工作小组

“科研共同体”或研究工作小组是校内外一些科研兴趣相近或相投的人员自发组织的科研活动组织或中心。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专家不会因为新手的潜力而感到有所威胁,会尽可能地提供自己的知识和技能[3]。对此,卫生法学专业应充分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积极加强与实习单位如卫生厅(局)、医院、疾控中心等医疗卫生部门的紧密联系,既可以聘请知名医疗卫生专家学者加入校内的“科研共同体”进行指导,也可把在校内“科研共同体”或研究工作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推荐到这些实习单位的知名科研活动中心去锻炼和学习。通过这样一种与专家学者亲密互动的交流和学习,可以使学生处于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之中,真正地理解和深化所学,并将所学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从而使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洪婧,胡勇,王树华.论医事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进[J].卫生软科学,2009(6):422.

篇2

信息时代,信息素质已经与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一样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它跨及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信息素质是每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覆盖了所有学科以及教育阶段[1]。

在我国,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文献检索课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大学生在校时期几个时间点的学习生活入手,分析了大学信息检索课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点带面,将能进一步揭示文献检索课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文献检索课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查样本分别抽取了佳木斯大学材料学专业入学新生105人,上过文献检索课程的学生110人,共发放调查问卷215份,回收214份,回收率99.5%,有效问卷212份,有效率99%。

(二)调查方法

为了充分揭示大学文献检索课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课题组采用的调查对象同为一个专业的学生,入学间隔没有超过一年,数量上也相差不大,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样本间的差异。调查采取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

(三)调查结果

信息素养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包括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2]。根据这个体系结构分别对入校新生以及上过文献检索课程的老生进行关于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限于篇幅本文仅介绍有代表性的三项问题的调查结果,具体数据见表1及表2.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刚入学新生的信息素养相对比较低,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了很大提高。“自己主动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调查数据由9.3%迅速上升到了62.7%。其次,刚入学的新生大多数对于专业期刊、专业数据库基本没有概念。然而,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培养教育,学生们普遍对自己本专业的专业期刊、专业数据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是对于专业数据库的使用,从1.9%上升到54.5%,可以说是跨越式的提升。再有,通过调查表的对比分析,能够看到,通过文献检索课程的教育,大学生初步具备了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的能力。但比较遗憾的是,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大学生信息伦理方面并没有显著的提高,这与相关内容授课时间设置较少有一定的关系。

二、文献检索课对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的三个阶段

(一)入学教育阶段

中国的高中教育重视理论学习,高中的各种资源也比较缺乏,作为高中生而言没有、不会也无需自主地搜寻各种资料,进行任何研究。因此刚刚升入大学的新生往往没有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的愿望和能力。

文献检索课首先解决的便是入校新生各种信息资源使用的问题,都会向入学新生展示我国各个高校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对待疑难问题上,能够主动寻找途径解决问题的比率从12.3%上升到62.7%,这说明文献检索课已经促使大部分学生正在逐步改变过度依靠老师的学习态度,从而为新生适应未来的大学学习生活铺平了道路。

(二)学习研究阶段

高校的文献检索课程一般都会设置在大一或者大二阶段。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会掌握一定的专业课知识,此时,部分学生便会有进一步了解专业甚至进行专业研究的想法。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学生会逐步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网络搜索引擎、各种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从而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学术水平能够在短的时间内取得迅速地提升,这也是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之一[3]。

(三)面向毕业阶段

1.创造就业优势。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文献检索课培养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提升的同时,就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笔者认为,若是在大学本科阶段便在专业上有所建树,那么这将是大学生就业分量最重的一个砝码。

2.毕业设计的支撑因素。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大学生们的一次正式的、重要的科研活动。在调查中我们能够发现学生们通过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使用专业数据库查找资料的学生从1.9%上升到了54.5%。这完全可以说明大学生的面向科研的信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求职面试的沸腾效应。大学生已经在专业等各方面准备了整整四年时光,但是使水沸腾的那一把火应该就是对求职面试的准备。应包括对招聘单位整体情况适当地了解以及对自己进行恰当的外在包装。而这些信息的获取,正是文献检索课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教学目的的充分体现。

三、结束语

全球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素养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讲,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文献检索教育的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我国十七大报告提出信息化战略,重点首先应该是人的信息化,作为培养人们信息素养的重要环节,文献检索课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一宁,蔡庆芳,张教业.文献检索课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上)[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254-255.

篇3

在互联网崛起、繁荣、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新媒体时代,现代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这一背景下,也对大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在大学生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素养中,科学素养举足轻重,是重要地培养他们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更是培养他们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有利于培养造就高水平的领军人才,更能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促进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此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着经济、社会、生活快速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网络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推动不容小觑。“网络名师平台”是近年来兴起的依托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教育平台,具有广义新媒体和校园新媒体的共同特征,具有即时、多元、便利的特点,基于网络名师平台开展科学素养教育相对传统媒体具有很好的优势。

因此,本课题围绕大学生“科学素养”和高校“网络名师平台”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当今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挖掘该群体对于网络名师平台的看法和认识,探索科学素养提升与网络名师平台的关系,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支撑,为高校针对性地建设一套完整的、全方位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2研究方法

美国学者米勒将科学素养定义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具体是指具有足够的可以阅读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1)科学概念及科学知识;(2)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3)科学能力和技术能力。本研究根据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解读,制作调查问卷,完成对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共计200名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本科生及研究生各100名的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176份,对收集的问卷结进行详细整理及分析获得以下信息:(1)大学生现有科学素养现状;(2)大学生对网络名师平台的了解程度。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并当场回收,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基于网络名师平台的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3.1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3.1.1基础学科知识理解程度分析

调查问卷中包括10道基础学科知识题,大部分大学生(72%)能够保证答题正确率在7成以上,说明当今大学生基础学科知识比较扎实,对常见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延伸和拓展掌握程度比较好。如表1所示。

3.1.2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掌握程度分析

如表2所示,问卷中包括5道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知识题,只有略高于35%的大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65%的大学生缺乏利用基础性知识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3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理解程度分析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应该弘扬和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表3),绝大部分大学生(97%)能够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深刻认识到科技让我们的社会更进步,自己更应该关注科技与研究科技创新;只有极少数大学生(3%)认为科学技术和自身的发展关系不大,不能理解科技改变生活的真正含义。

3.2大学生对网络名师平台的了解程度分析

3.2.1获取科学信息来源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表4),大学生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来源,排名前五的途径分别是网络(73%)、导师(61%)、电视(57%)、图书(46%)、讲座(38%)。网络已经超越例如期刊/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显得尤其重要。

3.2.2对网络名师平台的使用情况分析网络名师平台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在互联网平台上构建的,通过新媒体形式呈现的,能较好地为学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全方位指导服务的专业网络平台,名师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等都是常见的网络名师平台。根据被调查大学生的情况显示,经常、偶尔和从不浏览网络名师平台的大学生群体数量接近,基本呈现1/3等分的趋势,但是其中主动关注网络名师不足3成,并且主动关注率比浏览率低,反映出大部分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浏览。如表5所示。

3.2.3对网络名师平台的需求情况分析

如表6所示,绝大多数大学生(89%)认为网络名师平台的推广还是非常有意义,需要高校为其提供更多的网络名师平台,并且在调查问卷的“想法及建议”一栏中,同学们普遍反映网络名师平台主题突出,内容新颖而丰富、科学性强,能让自己受益匪浅,如果自己喜爱的老师通过网络网文,会非常愿意关注。只有少数同学认为自己对网络名师平台的需求不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对网络名师平台的认识匮乏。

3.2.4网络名师平台最受欢迎版块分析

根据表7,大学生对网络名师平台最感兴趣的5大板块:科技、时评、教育、文化、情感,同学们普遍认为网络名师平台对自身科学素养的养成有积极地意义,也希望通^网络名师平台提升科学素养,同时网络名师平台也是少有的、在课堂以外的更了解教师内心世界的途径,同学们普遍认可网络名师平台是一个拉近师生关系的、有积极意义的交流渠道。

3.3小结

综合以上调查问卷结果,当前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表现出以下特点:(1)基础学科知识比较扎实;(2)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掌握程度不高;(3)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理解比较正确。反映出大学生在长久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对多学科的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尚可,但是当需要利用这些常识性问题去解决学习与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力就比较欠缺,但好在同学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比较积极和正确,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引导。

篇4

高等无机化学的教学和基础无机化学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1]。鉴于课程学时限制与生源等客观原因,我校学生对基础无机化学的理解和掌握不是很深入,所以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有必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提高。但以往的教学只是单纯地注重知识性,其结果使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 认为高等无机化学是更高层次的“无理化学”[2], 也导致了对后续专业课产生较大的排斥情绪。因此我们力图通过高等无机化学的改革,不仅重视课堂的知识性,更是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使其具备初步的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切实使本门课程成为培养化学高级工作者的“启蒙课”。

二、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全面发展科研能力

(1)在课堂教学手段上,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其强烈的感染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节省下大量的板书时间,可以让教师从容地引导学生思考并锻炼科学思维。例如应用板书讲解金刚石合成章节时,只能简单地介绍传统的制备方法,但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利用多媒体动画,在分子反应层次上形象地展示了钱逸泰院士溶剂热合成金刚石的反应原理,并介绍了此方法的科研思路和取得的成就, 同学们被此简单而又极具创新性的科研思维深深吸引。

(2)在课堂教学实践上,不再注重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客观规律性的理解和深层次的把握,重点解决基础无机化学遗留下来的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症结,使高等无机化学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我们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把教师的科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及时地引入教学,通过讲解前沿科学问题的产生、假设、解决方法、实现途径,使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把他们心目中“遥远的、神秘的”科研工作直接拉到了课桌上,使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在教学方法运用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只有这样, 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的领悟而不是教师的灌输。我们对于某些章节采取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让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在相互讨论中形成科学结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甚至是形成学术争论;邀请名家做报告、讲述教师本人科研中的趣闻和体会等。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前进,在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就感,并养成自觉地锻炼科研素质的习惯,进而树立投身科研事业的远大志向。

篇5

一、兴趣是培养科研素质的前提

兴趣能够使大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对知识学习的潜能及创造发明能力。培养动物学实验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培养科研素质的关键环节[1]。首先在开展实验课前提出科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试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七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例如:在实验过程中,操作步骤的不同或不规范,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从而激起了兴趣,在实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验过程中请教老师、同学,对实验结果应当分析、对比、讨论,撰写实验报告等。这种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也增加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另外,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方法。我们《动物学实验》经常会使用一些活体的动物作为实验材料,这些实验材料在自然界是普通存在,让学生自己去捕获,自己去扩群培养,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节约了实验开销。

二、参与科研试验是培养科研素质的核心

科学研究不同于以往的学习,一个科研项目涉及的并不是一门学科的知识,它可能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2]。例如在进行果蝇脑电波的研究中,首先学生需要学习文献检索方法,在大量查阅中、外文文献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制订要反复论证可行性、科学性及逻辑性,这中间可能涉及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的知识,在试验结果得出后要开展试验数据的整理,这涉及到统计学方面的知识。所以科研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参与科研试验是培养科研素质的有效方法。

三、团队协作是培养科研素质的必备条件

《动物学实验》中有对各个门的代表动物解剖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各个实验小组成员配合完成,有同学操刀,有同学辅助,有同学记录,是训练学生团队精神的良好环节。另外,《动物学实验》配有野外教学实习环节,这一环节需要各个小组配合完成,小组成员各有分工,有人负责土壤中动物标本的采集,有人负责小溪河流中标本的采集,有人负责树上标本的采集,即使个人能力再强,也难以担当大任,这使得学生认识到只有取长补短,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任务,提升团队的成绩[3]。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成就的取得都是团体努力的结果,依靠自己单打独拼的时代已经过去,科学研究需要科学团队,因此团结协作精神成为科研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

四、实事求是是科研素质的要求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试验没有达到预想结果的状况,实事求是就成了一种重要的科研素质,也许不一样的结果是一项新的发现,但是如果撰改试验数据,不仅不能得到真实的结果,丧失新发现的机会,也违背了科研人员的基本要求。《动物学实验》课程一般是验证已知的实验结果,培养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验证出一模一样的结果,因为步骤的差异,个人操作的差异,都会造成实验结果的不同,这时候实事求是是必须要做到的,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这种差异的原因,而不是直接写上老师的实验结果。目前很多高校有大量的学生可以参加的科研活动,象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挑战杯活动、大学生一对一导师活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动物学相关的科研活动,科研试验的结果是未知,必须保持这种结果的真实性,才能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动物学实验》课程结合科研活动,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新操作技能和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了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大学生的科研素质,为大学生进向社会,及进一步深造学习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久义,王会君.挖掘物理化学实验潜力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质.实验室科学,2005.5:28-29.

[2]霍霞,徐锡金.浅谈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教育,2002,1:7-8.

篇6

一、总论

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做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方面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的调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本着样本选择兼顾到各个年级和专业的原则,通过对话、访谈、问卷等调研形式展开工作。其中问卷调研,共向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发放问卷20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673份,有效回收率为83.65%,其中大一为551人占27.55%、大二为533 人占26.65%、大三为531 人占26.55%、大四为56人占2.8%。

通过调研得知,同学们对于参与科研素质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促进职业发展、展示自我、结识志同道合朋友、提高求学及就业竞争力、提升学术修养等,并未把物质或荣誉奖励排在首位,这从根本上切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的目的。在调查中我们得出:一方面同学们对于科研素质的提升非常迫切,与此同时,也折射出一些制约学生科研素质提升的因素。

下文将对大学生科研素质的认知现状和特点以及制约因素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如何培养科研素质从而提升大学生科研素质提出建议。

二、大学生科研素质的认知现状和特点

通过调研得知,在 “你觉得科研活动和当代大学生息息相关吗?”这项课题中,有5.25%的被调查者认为不相关,作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有没有科技成果无所谓;有4.5%认为不相关,“科研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老师,学生是次要的”,但同时有88.9%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可以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68%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大学生息息相关,有没有科研成果将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主动参与科研课题的人数仅占总人数45%,其主动性还不足一半,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比例对于此科研活动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学校评比性活动的加分之类。科研素质的提升需要通过参加一系列科研活动,在对大学生科研活动的认知上,不同人群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仍有一部分同学未能充分认识到具备一定科研素质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是至关重要的。而大学生的科研观念多局限于对综测加分以及科研素质对于自身事业的发展有影响的层面,眼界较为狭窄,应当对此方面进行合理疏导。

三、制约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因素

通过调查显示,同学们对于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的意见主要体现在实验室的扩建以及实验器材的完备方面,在“你在参加SRT、挑战杯、自主创业类以及与之类似的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的问题调查中,23%的参与者认为从导师那里所获得的指导作用有限,32.9%的参与者认为经费支持有限,68%的参与者认为各项进程手续复杂缓慢,45%的参与者认为自身的专业知识有限 ,43%的参与者认为团队合作能力不强。在“你要参加科研项目,最希望学校或学院提供怎样的帮助?”这个题目中参与者对优秀指导导师、咨询平台资金等期望值较高。在团队配合方面,参与者对团队配合的作用给予了相当大的肯定,但仅有56%的参与者认为能够有明确的目标,配合默契,能熟练操作。其他参与者认为能机械式的完成配合或者不能独立完成。

通过对制约因素的调查可以看出,诸多因素成为大学生迈进科研大门,提高科研素质的绊脚石。如何让绊脚石成为垫脚石,成为有关部门、高校以及学生本身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改进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科研积极性

针对学生对于科研意义的认识过于局限以及学生的科研主动性不高的现状,在学校层面上,应通过在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举办讲座,辅导员动员等各种形式,让大家初步了解科研素质的重要性,大力宣传进行科研活动对于提升学生自身科研素质以及对于国家和社会以及自身事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传播科研素质的提升对于以后提高就业竞争力以及继续求学深造所具有的影响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

2.加大扶持力度,完善配套设施

在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目前学校硬件设施以及资金扶持对科研活动的开展起制约作用,国家和政府以及学校的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加大财力、物力的投放,下发经费以扶持学生的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应配备专门的导师对于学生的科研活动进行指导,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及时更新换代,完善硬件配套设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

3.优化审批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参与者认为在科研活动中各项审批手续复杂缓慢是其进行科研活动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对此,高校有关部门应充分意识到在目前科研活动的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造成的不便,针对目前科研活动审批冗长复杂,耗时长,步骤繁琐的现状,应尽力去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提高审批效率,简化审批手续和步骤,从而使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尽快有序的开展和进行。

4.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

篇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明确要求。加强学生体育、美育和人文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全面育人教育方针的重申,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回归。排舞(Line Dance)起源于70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蹈,起先用吉他和拍手的方式起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融入了欧洲宫廷舞和拉丁舞步,其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是一种既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健身休闲形式[1]。排舞是一项集舞蹈、体育、艺术于一体的运动,不仅符合时代特点,而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体育课程,同时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

二、排舞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把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它是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个方面[2]。

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排舞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1.思想道德素质

本校排舞课程,一个班40人,随机分为4组,进行小团体教学、练习及考核。在训练和考试时,每个学生之间要讲究合作,每个动作要整齐,队形变化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配合。想要获得良好视觉效果,每个团队的成员之间要建立一种默契、友好、团结的队友关系,产生凝聚力,让大家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像是一个整体在跳舞。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是完成一套排舞动作的首要前提。由于通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院系,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进度、动作差异现象比较明显,在课堂练习和课后复习时,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团结友爱精神,抽课余时间和周末相互联系,聚在一起进行练习,努力使团队内的每一个成员跟上大部队的节奏。排舞对一个人道德修养、品质教育有很大益处,当一套完整的排舞能够被学生熟练演绎时,学生的气质大变,犹如新生,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同时,体会排舞来的快乐,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气质、习惯反映了他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谦让温和、礼貌待人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2.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体现在专业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实操技能等方面。排舞课程要使学生形成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熟练运用这些运动技能。在排舞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形象记忆、概念记忆,而且还要运用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记忆力会以很慢的速度减退,这是自然规律。通过排舞练习以及对大脑神经的不断刺激,来减缓记忆力减退的生理现象,锻炼了学生的脑力。动作完成的好,也就是动作技能掌握的比较好,这也是排舞课程的要掌握核心内容。大部分学生刚开始学习排舞时,肢体不协调,面部没有任何表情,在考核的时候大部分同学有了大幅度提高,极个别同学的表现力堪比专业人士。一个团队中都有乐于进行编排、乐于执行的学生,而且本课程不是提高专业课,对动作编排方面不做硬性要求,只要有简单的编排就可以,能有这么多学生参与到编排中是非常可喜的事情。

3.身心健康素质

身心健康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主要体现在身体机能方面。排舞通选课的学生是非舞蹈体育专业的学生,选择较容易接受的中低强度的舞种进行学习和练习,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选择了时间在2-5分钟之间,动作较简单,风格青春活泼,学生能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特殊时刻》、《大家一起摇》等健康有氧套路。这样身体最初的能量来源是血糖的分解,后期则是体内脂肪的氧化,持续的排舞运动能提高人体各个技能系统的活跃性,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增进健康。

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情绪协调控制能力、良好的自我意识、审美能力四个方面。选择该课程的学生绝大部分对排舞课程,学习态度端正、动机强烈、兴趣浓厚。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欢快优雅的音乐中去,跟着节奏抒发内心的情感,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陶冶情操。感受排舞带来的愉快心境,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将快乐、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正能量带给身边的每个人,进而极大地提升校园和谐气氛。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3]。考试时,对服装、仪容会有一定的要求,全方位的让学生感受排舞带来的美感,课后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身体美、运动美、神态美、音乐美的感受力得到了提高。可见,排舞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4.发展性素质

发展性素质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意识方面。排舞运动对舞步的步位、脚法、行进、方位和转度等动作作了严格的规范,但是对舞者的身体及手臂动作并无统一要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编动作,学生可以只走步子,也可以带一些自编的手臂动作,还可以在掌握了舞步及方向变化之后,再将胸、腰、骸的动作结合起来。排舞的身体和手臂动作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不受严格约束,动作可以随韵律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因此,课上每个团队对同一支舞曲的排舞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集体排舞要求学生有着较高的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个体之间要有充分的沟通,才能执行好组织和编排者的意图,真正实现团体的合作。排舞运动可有效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之间通过不断地交流、学习、练习才能达到最终的集体效果。排舞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有利于把学生自发、分散的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并通过班级组织运作、形成团队。这就实现了校园文体团队的组织有序、运作规范,体现了较高的组织化水准,增强了学生团体之间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篇8

1.大学物理实验有吸引力

一般的大学课程我们要不要学,一个与教师的课讲的是否足够吸引有关也与课程如何考核有关。普遍来讲大学课程的考核与每节课的效率关系不大,也就是这节课听懂没有与考核关联不大。这个导致什么呢?学生容易不重视课堂效率,上课睡觉,看手机或做其他事情。特别是手机的强大功能已经让课堂充满竞争,虽然老师采取多种做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多少有了让学生多了怠课的选择。相对来讲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方式吸引力要大许多,理由之一是大学物理实验每次课堂任务明确,按时完成需要学生课堂的专注,对教师来讲规范课堂纪律也是容易的多。每次课堂我们首先担心的是今天能否在正常的时间完成任务。再者,大学物理实验的动手动脑,也是吸引我们的原因。每个实验有着不同之处,有的有些微妙的调节,比如我们刚学习了一个光拍法测量光速的实验,理论上的光程和相位能够理解,但在实际的光路的调节上各反光镜的角度对光路的影响让我们在实验中费尽力气。又比如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实验,通过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时,在望远镜中找到像时是多少的兴奋!同学们的认真是真真的被实验吸引着。

2.大学物理实验提高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要求我们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有些数据多计算量大,有些直接计算麻烦,实验老师也许会给些建议给我们,但具体计算还得自己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同学采用了他们刚学的学科知识去处理数据,比如使用Excel或C语言编程来处理数据。在数据处理中我们不但提高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我们的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进一步学习。在实验中我们还有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光程如何测量更加准确;我的读数如何更加稳定,这样的条件是否能够记录数据等等,有心的同学每个实验都是在面对和解决问题中完成实验的。比如在使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时同学们觉得调节成像原理简单但双面镜正反面成像的调节很难完成,实验后期有同学提出现在望远镜外观察成像再具体调节大大提高了调节效率。

3.大学物理实验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每个实验有明确的任务,如何完成以及实验过程哪些问题要考虑,哪些因素引起误差较大,数据如何处理,这是同学们面对每个实验时都要涉及到的。而每位同学的仪器是单独的,独立的实验面对的问题不一样,有比较就有发现。比如,在显微镜的读数问题上,我们的老师给了我们关于显微镜在没有完全零刻度对齐的问题时记录数据笼统的方式。而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提出异议,因为各人的零刻度没对齐的程度不一样,在读数时的如老师的方式会有错误,他证明了自己的方法更有效。由于实验报告要求对实验的误差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必定得找到引起误差的因素,再在这个基础上获得数据。比如在测定气体的热导率实验中我们发现钨丝的阻值不同对结果的影响较大,那怎样的阻值才是好的条件呢?这个是我们在实验中思考的。还有我们物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虽然有限,但同一个实验能做的实验或测量的数据有多个,比如上面我们谈到的光速测量仪,不仅仅是测光速,还有液体的固体的折射率也可以有效测量,但对固体的折射率的测量却又不太方便,这个可以在试验中感受到为什么测量固体折射率不合适。

4.大学物理实验培养我们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大学物理实验每次课的目的明确,其始终贯穿着实验原理理解,仪器的熟悉,如何解决问题,哪些影响因素要考虑到,在实验条件下的误差范围是可估测的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数据必须事实求是。合理的实验数据不仅体现在我们的实验对实验教师来讲是可预测的还在于我们最终计算的是否有合理的结果。比如我们做的一个常规实验:气体热导率的测量,使用外推截距法获得的数据稍有差别将对最终的热导率的求解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外推法的实验数据来自我们的实验,合理的记录数据这时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也曾有许多同学想自己篡改数据蒙混过关,但最终有着“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受。比如也是在气体热导率的实验中不小心错过记录真空时电压和电流数据了,由于不想重新来一遍实验,就自己造数字,结果回去后发现这个造数字工作量也很大,不合理的数据一不小心就坏了整个所有数据。还有密立根油滴仪测油滴电荷的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油滴非常重要,在实验中这个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有同学急于结束实验任意选择了油滴,结果数据根本没法处理,因为误差过大。还有在牛顿环实验中显微镜朝一个方向移动,中间如果错过一组数据考虑到回程差的问题就得重新来一遍实验,很多同学试着想回转补回而不是重新实验结果可想而知。实验中老师言传身教的严谨的科学作风,我们在这个课上切身感受到。在实验中大到规范的实验过程,小到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位数,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我们从中也体会到只有遵从这个原则才能做好实验。两学期的实验课程下来我们从实验表面的有趣被吸引到内心里认识到做物理实验就得认真规范的实验操作,科学的记录数据和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5.大学物理实验加深了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我们都可能有着同样的感受:物理是有趣的但是也是很难的。这样的感受原因不仅在于其离不开计算,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抽象难以理解。物理实验是物理理论的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实验。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验证或者重复着前人的实验中不仅仅体会到物理实验的科学和严谨,更在实验中具体体会到各种物理知识。抽象的物理知识在实验中被具体化了,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比如油滴电荷的量子性以及所带电量,我们通过实验有了具体体会。在牛顿环实验中减小或增大光程差牛顿环向内缩进或向外扩长,我们在实验中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至于他们间的关系就能更好的理解清楚。关于为什么我们可以使用光速测定仪测液体的折射率,实验中我们更好的体会了光程和相位的联系。至于驻波的特点在声速的测量中我们有着明确的认识。每个实验有着实验原理,而这些原理具体在我们实验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那些数字有关,这是我们每个实验要明了的。比如杨氏模量是表征什么的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测量等等。实验中我们有了很具体的认识。

6.大学物理实验让我们体会到了物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物理学历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历史上每一次的物理理论的进步都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飞跃。比如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开创了人类的无线电时代以及由量子力学引起的微电子产业为人类生活带来了空前的改变。人们在享受这些物质文明的过程中能不能理解这些科技和物理学的关系?我们不能认为物理只是理论上的,它的存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每次的物理实验中验证着前人的实验也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同时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也是物理知识的应用。比如声速的测量采用了声波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将声信号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光速的测量采用了声光移频器获得具有较小频差的两束光达到目的。示波器是利用狭窄的高速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将电信号转换成直观的图像仪器。我们从实验中更加体会今天的理论是明天的产业应用的基础。物理学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并不是曾经的事情,而是一直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且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对我们社会的文明带来影响。

7.结束语

大学物理实验其科学的实验方法,锻炼了我们的实验技能,提高了我们观察分析及设计等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的耐心和规范得到了锻炼和考验。在这里的所列举的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可能不能都涵盖到,每点也是以我们的实验内容为例总结的,但无可否认这是一门带来不一样体验的课程。也许有许多同学在实验课时因为繁重的任务有所抱怨,但实验中的示范和监督让我们学会高标准的对待该课程。实验和报告争取做到规范中我们的收获应该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这门课为我们理工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好的基础。物理是充满魅力的,实验是其基础。理论的学习让我们因其深奥感到有些无力,但实验的趣味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对物理有了重新的认识:科技是理论的应用,物理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物理不仅因为实验而精彩,更因其理论的应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生机无限。

参考文献:

[1]竺江峰,鲁晓东,夏雪琴.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篇9

一、前言

2003年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在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建议和计划,并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和支持,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划时代的象征意义。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1,2]。目前,许多学校在发展规划时,都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到了大众教育,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例如,专业内容更新不及时、课时减少、实习和实践环节缺乏等,导致工科类学生缺乏基本的工程素质,目前工科学生存在的眼高手低的现状,达不到用人单位对工科学生的工程素质要求,导致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企业又难于招到合适的人才。因此有必要在工程素质养成和工程化训练方法方面进行改革。作者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积极效果。本文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对其他学科专业的本科办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工程素质的培养

工程素质是指从事工程实践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能力,是面向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工程素质的特征是:第一,敏捷的思维、正确的判断和善于发现问题;第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第三,把构思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第四,具有综合运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工程建设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达到预期目的。工程素质实质上是一种以正确的思维为导向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工程素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广博的工程知识素质;二是良好的思维素质;三是工程实践操作能力;四是灵活运用人文知识的素质;五是扎实的方法论素质;六是工程创新素质[3-5]。工程素质的形成并非是知识的简单综合,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素质要素融合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使素质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综合化、整体化和目标化。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体现在教育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同工程专业的工程素质,具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工程环境,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环境和条件差异进行综合培养[6,7]。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工程素质的养成以及相应的培养计划的制定。

1.教师的工程素质培养。研究型大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平台,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选择留校的青年教师基本上都要求有博士学位,他们的基础理论比较深厚,却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薄弱的现状,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教师除了参加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教学之外,还应该参加各种实习的指导,通过实习指导熟悉企业生产过程,了解生产技术,密切生产实际与专业教育的联系;重视应用型和工程型科研课题的研究,深入实际不断提高自身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2.课程设置的规范性。课程内容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计划划分为通识基础课程、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等环节。加强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加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基础课教学,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职业变化的人才;增加选修课程,扩大选修课比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三、工程化训练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和实验设备不足,原来一个授课班30~60人,现在变成150~180人,甚至更多,教学效果难以保障。由于课时少,许多理论又讲不透彻,教材更新又不及时,不仅课堂也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实验环节也难以落实到位。几年来我们针对这些制约学生动手的实际问题,结合单位实际,加强了工程化训练环节的落实,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1.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联系,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教学课件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得到理论知识的学习,补充了课堂的理论知识。

2.建立口袋实验室,将单片机、DSP和ARM等实验板逐步小型化,学生放到口袋里,课余时间即可随时随地地用笔记本通过USB接口调试程序,加强学生的动手兴趣和培养动手能力,将理论和实验课时拓宽。

3.科技训练计划。每年暑期单独开设5周的小学期实践环节,设置工程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集中时间完成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动手制作,训练内容由易到难;通过实际动手制作、调试、总结报告和答辩等环节,增强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4.鼓励参加各种竞赛。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文化课的兴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些训练,加强了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这些团队的示范和引导,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对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型大学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还要具备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大学的工科学生尤其如此,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不可偏废,还必须大大加强。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制定从教师到学生的一整套实践方案是个难题,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几年来的学生工程素质养成、工程化训练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各类赛事中屡获奖项;毕业学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振国,王辉.如何建设研究型大学[EB/OL].http://.cn,2003.12.

[2]周哲玮.建设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上海大学校报,2008,(537).

[3]朴雪涛,王怀宇著.大学制度创新与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4]张德安.行业特色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之概念认定及路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3).

[5]刘佳,柳小玲.研究型大学条件建设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6,(04).

篇10

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25%,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8.7%。有大学研究课题针对几所全国重点大学大学生科学素质水平调查测得的比例为25.64%,而美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早于2007年已提高到28%,瑞典人科学素质合格率排在第一位高达35%。由此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科学素质还处于落后状态,即使是科学素质最高的大学生,其差距也还是显而易见的。这说明虽然现在高校都开始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方面的培养,但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另外,只注重科学知识的增加而忽略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不会带来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特征分析

当代大学生科学素质水平不甚高,大部分大学生科学知识比科学方法掌握得好,但对高新科学技术知识了解较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持积极的态度,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还缺乏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多数人能够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但对于投身于科学研究以及奉献社会,大学生的功利取向较强;对科技的发展有很高的期待,但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迫切兴趣和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能动意识。对于大学生科学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与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不和谐的因素。大学生科学素质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学生“择校”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更激烈的高考竞争,在高考的竞争中又分化出一本和二本的竞争。使得中小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们为了能够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几乎牺牲了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全力以赴为考试做准备,学校单方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2、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缺乏。目前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或科技竞赛等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开展,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它的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

3、校园学术氛围欠浓厚,宣传力度不够。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唱歌比赛、演讲比赛和体育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很少开展有高质量的科技活动。虽然建立了很多社团和协会,但与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科学类社团却却没有几个,对帮助大学生开展科研所起的作用不大,没有营造出浓郁的科学素质教育环境与氛围,造成校园学术氛围不浓。同时,对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育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划,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指引和导向。

三、高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既是一个连续的艰巨的长期的工作,又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其根本目的是用深入浅出的方法使受大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技术,从而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是不可能通过某个时期、某个阶段采用某种方式的努力而一劳永逸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提出新的思路和途径,为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1、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

校园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既有物质文化内容,也有精神文化内容,还有思想、行为、意识、制度、教化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如何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提高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

教师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成果构成了学校科研氛围的主流,对学生科研氛围的形成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发挥教师在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对科学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大,在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方面,缺乏必要的有效措施。要改变这种状况,要从转变观念入手。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科技文化教育摆到应有的地位。

篇11

可以说,在高等教育当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相互结合。特别是第二课堂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良好人格的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第二课堂是高等教育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入人心,在素质教育深入推广的今天,仍然很难将应试教育在人们心中彻底除掉,而直接导致很多的高等教育仍然是注重智育而轻德育,注重理论而轻实践,但由于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于是部分高校已经注意到第二课堂的必要性,将第二课堂作为一个单独的课堂来建设,使之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

1.高等教育第二课堂的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

虽然截止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但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第二课堂仍然不及第一课堂那般成熟,缺乏较为稳定的运作机制和系统的管理化机制以及辅导机制,使得第二课堂如同一盘散沙,由于学生自身的意识、素质和能力的限制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另外第二课堂的各种资源短缺,无法形成系统的合理的资源配置系统,因此第二课堂的内容和运作形式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规划和统筹。而且学生教育观念的深入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对第二课堂的教育学习缺乏积极性,因此如何将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辅助教学显得非常重要。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改变的就是高校的在职人员对第二课堂存在的偏见,记住第二课堂已经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要把第二课堂的建设提到学校建设的首要位置,像抓第一课堂教育一样去抓第二课堂的实践,并设置相应的规章制度去系统的管理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的教学规范起来,重视起来。

2.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现状分析

据统计,现在普遍的大学生创新素质不高,无法达到企业要求。但是有部分的大学生具有这样的创新意识,但由于在大学校园内的实践活动不够,因此也只是空有一番理论,却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来。大学生属于新生代的年轻人,很多人都具有丰富的创作灵感,却缺乏实践技能;有的大学生实践技能允许,却做起事来缩手缩脚,思维局限。

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不会主动思考,只是被动接受。而且在高等教育当中,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都没有给学生有进行思维创新的机会,只是一味的去灌输理论思想。虽说高等教育正在改革,但也只是“正在”改革,还没有完全改革过来,只是处于改革的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无疑是尴尬的,所以很多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处于混乱的状态之下,仍然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3.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1以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据调查显示,本科生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上与研究生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这也要求我国的本科院校要加大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学习引导,在课堂设置和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灵活教育,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变化和学习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时刻以学生的学习为准,充分考虑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引进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知识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3.2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推崇第二课堂并不是说忽视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相反的,我们更要利用第一课堂上的宝贵经验,为第二课堂的建设铺路,实际上第二课堂很大一部分是作为第一课堂的辅助教学,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这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以第一课堂为主体,加强第二课堂的管理和教学,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因此二者之间是不存在冲突的。

加大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第二课堂的主要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让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的环境中走出来,向自主探索型学习转变,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补充,在维持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注重实践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第二课堂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素质是一个非常含糊的存在,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换句话说,素质是教不出来的,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下,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内在气质。而第二课堂就是为学生的素质养成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环境,教育绝非仅仅是课堂教学,只是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达到育人的目的根本是不可能的。通过在第二课堂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更多的是给学生们一个思想的熏陶过程,在不知不觉当中,让学生的思维有了很大的改变。高校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自愿参加的,规定课程外的教育活动,第二课堂将教学搬到教室外,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下而进行的熏陶和感染过程,无疑,这样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

在高等教育越来越普遍的今天,推陈出新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因此,第二课堂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出现,是必然的。第二课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人格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第二课堂的存在和运作状态依然是良莠不齐,需要更多的教职人员加入建设第二课堂的队伍中去,成为实践教育的有力保障。另外,保证第二课堂正常运转的同时,也要加大课程的推陈出新,通过多种多样的课程设置,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创新素质的提高,为中国的社会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当今社会注重科学发展观,主张科技兴国,因此,科学素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发展中意义重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及如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1 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生活运用科学方法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好的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发挥敢于质疑,敢于思考的优良品质。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科技发展水平,如果大学生能形成好的科学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探索做出解答,将有利于他们在大学时期这个思维活跃阶段养成好的科学素养水平。

2 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

科学素养由三个方面组成: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严格来说,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由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公民的综合科学素养普遍低下,甚至素质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科学素养水平较其他国家同龄人员相比仍处于逊色。当代大学生在科学素养培育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培养模式上不科学、高等院校不重视等。造成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我国学校教育本质欠缺

学校开设的课程以专业理论课为主,即使有选修课,也是走马观花,学生不能深入期中。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学校提供的资源和条件不能满足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需要。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由于我国几千年科举制度的影响,学校和社会对人才的评价过于单一化,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多以讲授为主,学生的思想和创新意思得不到体现。学校缺乏创新氛围。

2.2 学生主观原因

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即使学生有创新想法,他们因得不到支持,再加上创新本身的困难,以及学校对科学创新能力的忽视,使他们缺少动力。主动性得不到支持。此外,学生本身对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因此缺少主观意识,易随波逐流,投身实践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欠缺。大学时期学生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思想较为懒散,即使有一些好的想法,也不会付诸实施,因此错过了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机会。

3 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对策

要想大学生能形成高水平科学素养,首先应从根本改革,即改变我国的教育体质。转变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客观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让老师起一个辅助或者指引学生思考的地位。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1)大学应打破传统的老师讲授式上课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打破科举制度的影响,使人才评价因素多样化。不要让成绩成为评价成功的唯一因素。(2)高校要注重校园科学素养氛围的营造。高校要从可持续发展观和科技兴国理念出发,注重校园科学素养氛围的营造。高校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抓起,高度重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要完善大学生科研活动,将大学生科研活动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建设,高校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要从科研经费与时间上予以支持。此外,政府也可将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建设作为一项评价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高校要切实落实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要抓实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社团活动鼓励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开展课余创新科研活动。(3)大学生本身要注重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要充分意识到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要意识到自己担负的重大使命。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大学学习环境相对宽松,这就允许了大学生有足够的自我时间,为他们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因此大学生要合理利用时间,将科学素养培养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创新活动。(4)完善课程安排。因我国实行文理分科学制,导致学生的偏科现象严重,尤其是文科学生过于重视文字,导致科学素养水平较低,因此大学要弥补这种不足,大学要合理安排课程,让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学习科学史。

4 结语

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潜在实力,大学是学生思维活跃阶段,因此我们应重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营造科学的教育环境及完善教育制度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大学生自身应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13

文化素养;大学生;音乐教育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是指在大学生个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处事的态度。通过教育的形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够在德行、智力和情感等方面达到理想的标准,从而帮助其更好的处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表现

(一)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音乐教育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感性形式表现社会理性,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帮助大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在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多,通过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养成文明和高尚的品格。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教育的过程是不断创造、提供审美体验的教育活动,同样的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听来会有不同的感受,触动内心的效果也会产生差异,从而唤起大学生不同的个人情感,再通过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思维和激发的情感相结合,就会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兴趣的重要课程就是音乐教育,同时音乐教育的核心也是审美教育。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潜移默化的升华大学生的情感、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从而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提供审美能力。

二、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教育考核制度存在不足

现有的音乐教育考核制度还有待完善,而且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比较缺乏,造成学生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兴趣较低。同时音乐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也缺少学生主动表现音乐、讨论、欣赏的动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不利[2]。

(二)有待加强音乐教师队伍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角色就是音乐教师,但是在高校中音乐教师队伍的实际水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而且专业的音乐教师人才极为缺乏,即使在高校中设立了相应的艺术教育中心、音乐教研室等,但是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充足的教师数量,而且还存在音乐教师身兼数职的情况,致使对音乐教育没有过多的深入研究,难以实现理想的音乐教育效果,因此急需加强音乐教育的教师队伍。

(三)音乐教育自身的不足

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上,除了本专业将其设置为专业课程,其他的专业大多将其设为选修课程,而且课程设置的时间较短,课时较少,通常音乐教育课程的学分2分。从而造成教师和学生对音乐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而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较少,音乐学习的连续性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于是导致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很难发挥作用。

三、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一)开展音乐教育科研活动

目前音乐教师关于教学科研的活动设置的较少,开发有价值的科研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教学的深度,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而音乐科研活动的选择也要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为音乐教学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服务作用。不断加强本校音乐教师和其他院校音乐教师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宽音乐教学视野,及时了解音乐教育的新动态,在音乐教育科研活动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音乐教师应当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3]。

(二)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

针对高校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问题,在组建音乐教师队伍的时候应当积极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人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对音乐教师的实际需求情况,改善不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已有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定期进修学习、向优秀院校参观学习等形式,使音乐教师的自身能力的提高推动整体队伍的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

在设计音乐教育教材内容的时候,应当选择大学生普遍喜爱和熟识,并具有教育意义的曲目,使学生可以在欣赏的同时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教材内容可以选择的范围有:选择具有较强民族性、普遍性的音乐作品,将色彩各异、不用风格和区域的民族音乐作品编入教材中,可以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文化素养。或者选择具有较强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作品,突出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4]。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手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培养更多全面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朱亚楠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晓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2:21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