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护理

篇1

1 隔衣与血压测量方法比较

MaG等[1-2]的研究表明,上臂着衣厚度可影响血压测量,如较厚的着衣,则会消耗较大的压力,同时降低了肱动脉所处的压力,最终导致血压偏高。但当衣袖厚度0.05)。这为老年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了方便,体现了护理操作中的整体观和人性化。王玉红等[4]测量200例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发现和心电监护仪隔衣测量下,无论血压正常者,还是高血压者,其血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秋冬季节时患者着装较多,脱衣而带来的寒冷,可影响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变化,造成血压波动,不能代表基础值。因此,作为基础护理中的基本操作,测量血压要遵守操作规范来实施。但应结合具体情况,如冬季较寒冷,患者着装较多,不宜脱去太多衣物,因此可在不影响声音传导、听力及血压计袖带压力的情况下,可考虑隔着衣袖测量。

2 测量血压时听诊器胸件与袖带位置关系

陈红[5]等指出在血压测量过程中,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则增加了袖带紧张度,导致袖带缠绕上臂过紧,而在袖带充气过程中,听诊器胸件受压则紧贴于动脉壁局部,导致动脉壁承受的外力增大,但血压计读出的则仅反映袖带压力,故血压测量值明显偏低[6]。听诊器胸件放置袖带内对肱动脉有一个额外的压力,正常血压,高血压I级和高血压Ⅱ级没有足够的冲击力抵抗这个额外的压力,造成了袖带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袖带内的测量值,但对于高血压Ⅲ级者而言,袖带内外血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原因为此类患者高血压程度较重,往往合并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而较高血压形成的冲击力,则抵消了袖带内放置听诊器胸件产生的额外的压力。尽管袖带内放置听诊器胸件,避免了手压听诊器胸件形成的摩擦音干扰了罗特科夫音和假性读数,也避免了单手操作、放气过快使各期血管音分辨不清,但其产生的额外压力使测得的血压值低于血压计胸件位于袖带下缘2~3cm测得的血压值,因此,临床测量血压时,尤其是对高血压患者,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外。

3 血压计放置位置

标准测量法要求为患者测量血压时,患者的心脏、肱动脉、血压计汞柱零点位置必须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专家认为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原理为内外压强差引起血流中断声波变化,测量者借助水银气压计来反映该变化,并在水银柱上观察压强值变化,得出收缩压和舒张压,故血压计的位置变化应不影响血压值。

综上所述,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对患者来说很重要,可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的潜在危险,所以充分认识哪些方法可以替代标准法,哪些必须用标准法,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Ma G, Sabin N, Dawes M. A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over a sleeved arm versus a bare arm [J]. CMAJ, 2008, 178(5):585-589.

[2] 马少珍,冯晓玲,李少华.衣服的厚度对血压测量影响的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5):399.

[3] 李晓新,史淑萍,韦春莉.贴身单衣对测量血压值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10):2703-2704.

篇2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记忆活动的最佳状态,就必须让学生对外来的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增强记忆效果,特别是在传授难点或重点时更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重视。那么怎样能使学生们引起重视,激发兴趣呢?如在新生儿护理一章,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先观看录像(婴幼儿沐浴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使教学更形象,生动直观。

篇3

2006年随机抽取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健康学生150例,年龄20~23岁,平均21岁。

测量方法:被检测者在测血压前处于平静状态,采取坐位及仰卧位,一律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为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由同一人使用同一台经过校对的台式汞柱血压计和听诊器,检测者严格按照《诊断学》[1]第4版所述标准方法测量血压。无论是坐位还是仰卧位,被测者右上肢、伸直,肘部、手掌朝上并外展45°, 血压计的汞柱“0”点、被测动脉(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坐位: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肱动脉平腋中线),袖带气囊中部对准肱动脉,驱尽袖带内空气,袖带平整缚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cm,松紧以能放1~2指为宜,听诊器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最强点处,听诊血压按 Korotkoff分期法,第1期为收缩压,第5期为舒张压。每例被检测者,先用坐位测量血压,30分钟以后被检测者睡在硬板床上采用仰卧位测量血压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以mmHg作为血压计量单位。测量时间为每日16:30~18:00。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并作比较。

结 果

两种测得的血压结果比较及LSD多重比较:收缩压,坐位与仰卧位腋中线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P0.05)。

讨 论

对测量血压的影响:立位血压高于坐位,坐位血压高于卧位,这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性低血压就是这个原理。本文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年青人采用坐位与仰卧位所测得的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舒张压血压其差别不大,这是因为正常年青人血管舒缩反射完好。据报道,正常人坐位时收缩压可较仰卧位时下降10mmHg,而舒张压可上升6mmHg[2]。从实验结果中可看到,正常青年人坐位时收缩压可较仰卧位时下降3.55mmHg, 而舒张压可上升约1mmHg。

理论上若被测者(特别是年青人)血管舒缩反射完好,则不论采用仰卧位或坐位测量血压应无大的判别。但有些人,特别是血压高患者,不同差别就较大,若坐位血压高时,应躺下测量,并注明。不论何种,被测肢体必须与其心脏同高,因为血管中血柱的重量作用,应与动脉压血压相同方向。如果水平高于心脏,则血柱的重量与动脉压方向相反。仰卧位时,这种差别就消失[3]。仰卧位时排除了重力的影响,更能准确地反应患者的真实血压值,所以测量血压最好取仰卧位。无论何种,血压计的汞柱“0”点、被测动脉(肱动脉)与心脏就应在同一水平线。

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是衡量机体状况的可靠指标,基于不同的对测量血压的影响,尤其是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应尽量做到定时间、定、定部位、定血压计。这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GUO Li-na, CHEN Shu-ping, XU Hong, et a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People’s Hospital of Meishan,Meishan,Sichuan 62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rror of measurement methods on blood pressure by comparison between two metholds. Methods Measuring 150 cases, blood pressure with two methods: thestpiece of sphygmoscopy was placed under the cuff of sphygmomanometer in method one, and it was placed above the brachial artery of the cubital fossa,out of the cuff of sphygmomanometer, in method two. Then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measure value of two groups, and four subgroups divided according to four factors. Results The value measured by method one was smaller than that by method two in every group, except the group made up of fat case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data sets measured by two different methold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in thin cases. Conclusion The value by method one is commonly smaller than the true value, so it is a wrong method,only the methold two is right.

【Key words】 Blood pressure;Sphygmoscopy;Brachial artery

测量血压时听诊器胸件的正确放置应该在袖带外肘窝处的肱动脉上,但是实际工作中有些医护人员并未按此操作 [1],而是将胸件塞入血压计袖带之下。为了对该测量方法作进一步的探讨,笔者选择150例患者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并作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随机选择患者150例,其中男93例,女57例。年龄29~88岁,平均(51.7±11.9)岁。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51例。肥胖者62例,消瘦或非肥胖者88例。住院患者77例,其中心内科40例,消化内科37例,均仰卧位测量血压;门诊患者73例,其中心内科42例,消化内科31例,均坐位测血量压。

1.2 方法

1.2.1 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和传统的膜式听诊器,测量前先对血压计进行矫正。

1.2.2 在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如果患者刚活动过,则待其休息10~15 min后再测,测量前半小时不吸烟、不进食,以及避免患者紧张等因素对血压值造成影响。

1.2.3 患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右上臂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血压计与心脏放在同一水平位置,伸直肘部并手掌向上。袖带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窝2~3 cm。由作者本人测量全组病例,血压值的读取:①水银柱缓慢下降至出现第一个声音时所示的水银柱数值为收缩压;②之后声音逐渐减弱,当从洪亮的声音变为模糊的混音或声音消失时所示的水银柱数值为舒张压。因听诊器胸件放置位置不同测量方法分两种:方法一,听诊器胸件压于血压计袖带下;方法二,听诊器胸件置于血压计袖带外肘窝处肱动脉上。每位患者用上述两种方法各测量2次,取2次的平均值作为两种方法各自的测量值。

1.2.4 统计每位患者两种方法测得的血压值,同种方法的测量值作为一组,即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肥胖组与消瘦组(或非肥胖组)、既往有病组与既往无病组、坐位组与仰卧位组。其中对肥胖病例的判断是按体质指数(BMI)法,即BMI=体质量(kg)/身高2(m2),以BMI>24(我国制定的超重标准)为本文的判断标准,凡BMI>24者划入肥胖组,其余划入消瘦组或非肥胖组。既往有病是指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这三个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的疾病,有三个疾病中一个或以上者化入有病组,无上述任一疾病者化入无病组。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于全组病例,方法一测得的收缩压(SP)值和舒张压(DP)值都低于方法二的测得值,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值与0.05接近。如表1所示。

2.2 经分层后发现,除肥胖组外,其余各组中方法一测得的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值均低于方法二的测量值,且在消瘦组中两种方法测得的收缩压差异、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时,时常可以看到医护人员对听诊器胸件有两种放置方式,一种是将其塞于血压计袖带下,一种是放置于听诊器袖带外肘窝处的肱动脉上,后者无疑是正规操作。有人认为两种方式差别不大,均可采用[2],可是笔者认为前一种操作并不正确,它将导致实际测得值比真实值偏小。

从本文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除肥胖小组外无论是在全组中还是在分层后的各个小组中,将听诊器胸件塞于袖带之下所测得的血压值均低于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外肱动脉之上的测量值,且其中消瘦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报道相似[3,4]。也就是说两种方法的测量值存在差异,而且在某些人群中这种差异还比较明显,如此笔者所得到的患者资料便不准确。

血压的测量原理是根据袖带压强对动脉产生压迫,使血流通过被压迫而狭窄的管腔时产生涡流从而发出声音,声音的出现和变化代表着不同的压强,因而读出收缩压和舒张压。假如一个人的收缩压是120 mm Hg,当袖带压强下降到120 mm Hg时,被压闭的动脉开始开放,血流通过狭窄的管腔并产生涡流,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个声音。假如在袖带压力为120 mm Hg时其下面塞有一个胸件,这个突出来的硬物就会压迫动脉,使本应开放的动脉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袖带压力进一步下降小于120 mm Hg后它才会开放。不难理解对舒张压的影响也是如此。所以将听诊器胸件塞于袖带之下将导致实际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而将胸件放置于肘窝处的肱动脉上,不存在局部突出物对动脉的明显压迫,故不会出现上述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情况。

尤其是皮下脂肪较少的患者,因失去了皮下脂肪的支撑,胸件对于动脉的顶压作用就会更加明显,这样袖带内压强的下降程度须更大被压动脉才会开放,也就是笔者测得的血压值比真实值进一步减小。所以在笔者所检测的患者中,两种方法在消瘦组患者中的测量值差异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为了提高对患者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尤其是针对高血压患者,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听诊器袖带外肘窝处的肱动脉上,最好用钟式胸件。并且同样因为上述原因,不能将胸件压得太重,使其与皮肤充分接触并轻压即可。

参考文献

[1] Pickering TC, Hall JE, Appel LJ,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humans and experimental animals: partl: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humans. Hypertension, 2005, 45(1): 142-161.

篇5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心ICU2015年7月~12月间收治的行有创血压监测的176例危重住院患者。男性110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52.3±4.2)岁,其中开颅术后47例,腹腔大手术36例,脊柱损伤11例,急性胰腺炎12例,口腔肿瘤术后15例,骨科患者23例,心肺血管病20例,血液病13例。

1.2 方法

NBP测量方法,采取肱动脉为监测部位,使用标准袖带,袖带气囊包裹80%以上上臂,宽度至少为臂围的40%。连接监测仪,将测出的血压以数码形式显示于监测屏上。手动设置测压时间间隔为15min,24h持续监测。

ABP测量方法,选择桡动脉穿刺,将250ml生理盐水袋装入加压袋,连接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并加压至300mmHg,将传感器管路中的空气排尽;经外桡动脉置入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迅速连接压力传感器,将回血冲净;待干,贴透明贴膜,用3M胶带固定,将压力传感器与监护仪连接,观察监护仪上的压力波形,波形规律整齐后进行动脉血压监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时,采用不弃血的采血方式,即从传感器上端校零处三通回抽2mL盐水,使动脉血回流至传感器处,留置针至传感器的导管长120cm,容积约3.5ml,打开传感器下端三通,用2ml注射器从此处取1ml-1.5ml动脉血标本。关闭三通,开放传感器,用加压袋中的盐水冲净回血。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两种血压监测方式下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ABP组收缩压为(13.26±1.06)kPa,明显低于NBP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监测结果比较(kPa)

3. 讨论

血压监测是重症患者所需监测的重要生命指征之一,NBP具有便捷、无痛、安全、无创伤等优点,但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准确性欠佳。ABP将动脉导管插入动脉内,并与显示屏相连接,不受袖带松紧度与宽松度以及人工加压、减压的影响,故能准确、及时、直观地记录瞬时动脉血压变化情况。ABP既能根据血压变化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抢救与用药提供依据。此外,动脉测压导管也是动脉血标本采集的途径,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损害与痛苦。本研究中,ABP组的收缩压明显低于NBP组,考虑到这主要与中心ICU患者动脉搏动微弱,而袖带常因反复充气校正,易造成局部血液积聚,进而引起NBP值要高于真实血压值。故对于ICU重症患者来说,NBP显示的血压值可能会偏高,而ABP则更为准确、客观。但ABP监测过程中要掌握好正确的护理方法,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体如下:

3.1 严密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如有异常立即拔针。对血压不稳定者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观察记录输液量与24h尿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若存在末梢循环不良者,更换穿刺部位。

3.2 保持测压管畅通

妥善固定好套管针与压力传感器,以防套管针与测压管移位、脱落,影响测压结果。

3.3 保持测压系统的准确

ABP使用过程中注意每4h调零1次,测压时对数值存在疑问的,应随时进行零点、定标等核对,检查导管内有无空气、血块,若有及时纠正,定时冲洗。

3.4 预防感染

每日络合碘局部消毒,3M透明贴以便观察穿刺口情况。将三通管使用无菌巾包裹住,每72小时更换压力传感器。若存在与置管相关原因发热者,立即拔除动脉置管,将管道前端液体送检行细菌培养。

3.5 预防局部出血与皮下血肿

篇6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新品牌电子血压计不断问世,并于汞柱式血压计共同应用于临床。血压是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之一,测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后。鉴于此,我院对176例患者所测血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传统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11年9月1日至10月1日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普通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的176例患者(注:危重患者使用升压药或降压药时不测量)且愿意接受用两种血压计连续测量两次血压其中男85例,女91例,年龄52~98岁,平均(62.3±7.6)岁。高血压患者64例,非高血压患者血压56例。

1.2 测量工具 采用上海医疗设备厂“鱼跃”牌汞柱式血压计一台和OMRON-7000医用型电子血压计一台,听诊器一个。自制血压测量值记录表,包括住院号(门诊号)、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测量时间、部位、“鱼跃”牌汞柱式血压计测得血压和OMRON-7000测得血压。

1.3 测量方法

1.3.1 汞柱式血压计采用听诊法,利用柯氏音法,通过听诊器听诊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声音变化而达到测量目的,按基础护理学测量血压的标准方法操作,听到第一音所示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博动音突然消失的汞柱数值为舒张压;OMRON-7000电子血压计采用测振动波法原理,根据产品说明书上的方法使用,同时根据说明书上的指示排除一切影响因素,电子血压计有自动放气程序,直接按“开始”即可开始血压。

1.3.2 为保证测量血压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量血压时要做到“五定”:定时间(每台血压计测量间隙为5 min)、定部位(均采用的上臂为测量部位)、定(均使用坐位或卧位)、定血压计、定专人测量。测量前校对血压计,确认各部件功能良好

1.3.3 测量时,使患者测血压前需安静休息10~15 min,测量前30 min禁止吸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将汞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同时平放于床头。第1次按要求测量要求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记录血压值,休息5 min,在同一环境、同一、同一个人按OMRON-7000电子血压计测量,记录第2次血压值。

1.3.4 为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均有年资高的护士且经过两种血压计准确测量方法培训的护士来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结果输入SSP 17.0统计软件包,采用两样本均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P值。

2 结果

由表1可见,汞柱式血压计测得平均收缩压是149.33 mm Hg,OMRON-7000电子血压计测得平均收缩压是144.03 mm Hg,P>0.0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汞柱式血压计测得平均舒张压是93.18 mm Hg, OMRON-7000电子血压计测得平均舒张压是91.83 mm Hg, P>0.05, 两者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3.1 汞柱式血压计和OMRON-7000电子血压计在测量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篇7

1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我们在传统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实验室W习生命体征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体温测量前未将体温表甩到35°C以下,放置腋温表后,未协助患者屈臂过胸夹紧。测量脉搏时,未在桡动脉上方,测量时间不准确;测量呼吸时,没有将手放至患者诊脉部位做诊脉状,测量时没有真正测出呼吸,随便编造数字;测量血压时,忘记驱净袖带内的空气,缠袖带时太松,位置偏低;听诊器的胸件没有放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向袖带充气时,将水银柱打的太高等,以致于到临床实习后临床带教老师反馈回来的问题是学生对生命体征的掌握不到位,甚者不会测量[2]。

通过调查对此问题的原因分析:①学生未能体会生命体征对患者的重要性;②学生认为测量生命体征比较简单,没有充分重视,练习时只是看而不动手操作;③学生练习时,过度依赖周围同学的指导,练习效果较差;④没有严格遵循操作步骤,敷衍了事;⑤忽略操作前的核对、评估和操作后的用物处置等,只做中间的操作步骤,没有完整练习操作的意识;⑥学生认为生命体征的测量不如打针输液有技术含量,所以不愿意进行操作[3]。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原真性实践教学是把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4]。

2 原真性实践教学的应用

"原真性"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具有深远影响的著名文献《威尼斯》,主要用于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是英文"authenticity"的译文,其意为:真实性、可靠性、确实性。目前,"原真性"作为术语,所涉及的领域已不仅是有关文物建筑等历史遗产,更扩展到自然与人工环境、艺术与创作、宗教与传说等,然而随着21世纪对中职教育的兴起与重视,它也逐步进入中职教育实践教学中。

"原真性"实践教学依据护理专业发展和护理职业岗位需求,以课程培养目标所设计的知识体系为基准,通过护理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校院评价体系构建、效果评估等手段,探索性研究在校院合作下有计划地选择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中职《护理学基础》护理实践项目移至临床一线教学的一种教学环节。

原真性实践教学具有三个层次核心:教学环境真实、设置情景相符、临床问题引入贴切。我们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将理论与实训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学边做,使真实的护理过程变为教学过程变,使实训练习与临床工作"零距离",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护理工作,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同时形成职业能力,有利于培养实用型、高技能护理人才。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是《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护生重点掌握的一门操作技术。在原真性实践教学中,带教老师提前让学生熟悉病例,带教老师床头示范正确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不同的患者测量生命体征的方式和时间各异,如手臂受伤或过于消瘦的患者不适宜测量腋温;呼吸异常的患者要测组1 min;呼吸过于微弱的患者可以用棉絮放在患者鼻孔处;绌脉患者由2名护士进行测量;脉搏过于微弱及脉搏异常的要测足1 min等,同学们通过实例现场学习,错误的测量方法以及错误的数据会耽误患者的治疗,甚至错过最佳的 治疗期,通过临床实例让同学们重视生命体征的测量。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的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学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正确的生命体征测量。

其次带教老师现场讲解、提问,鼓励护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养成遇到问题多思考的习惯,培养护生观察患者变化及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原真性实践教学,在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实习护生从中学到的不止是正确的评估方法和操作方法,还有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及临床思维能力。

生命体征的测量采取原真性临床实践教学让护生在教学过程中置身于真实的案例、环境及情境中。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的验证、解释、补充和延伸,更进一步提高护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在学习和运用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护理操作。可以达到提高护生病情观察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自我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原真性实践教学还可以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护理技能操作都适用,因为原真性实践教学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平.两组学生对"生命体征"测量结果的差别[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20.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2月-2011年8月在本院诊治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9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4:35;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1.2±7.2)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5.6±0.4)年;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3:36;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9.4±5.2)岁,病程7个月-11年,平均病程(5.5±0.3)年;血压分级:Ⅰ级36例、Ⅱ级71例、Ⅲ级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血压分级等一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超过45岁;均签署治疗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无相关药物应用禁忌症。排除标准:继发性、恶性高血压或并发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实施者[2]。

1.4护理方法

两组均按医嘱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和高血压注意事项指导,每周固定到门诊接受血压测量。每次测量前先让患者安静休息10min后对其右上肢血压测量两次取其均值,同时填写好患者的主要症状。每季度进行一次血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头颅CT等常规检查。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给患者发放高血压知识小册子同时定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和电视教育,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愿自觉遵从医嘱。②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强调按医嘱服药且坚持用药的重要性,让患者自觉建立终身用药的治疗观念。③血压监测指导:护理人员主动传授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复诊时携带记录能够方便医师及时指导用药和药效评价。④生活指导:合理膳食控制食盐摄入量,以清淡为主多食含钾和维生素的新鲜果蔬,戒烟限酒并合理安排运动量。

1.4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血压比较分析高血压控制率;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两年定期随访,统计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X2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临床高血压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都较高,且易引发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3]。主要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通过正确的用药、饮食指导及生活指导,减轻对高血压病误解和恐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制定有效的预后方案,促使患者及其家属树立健康意识,适当开展自我护理以控制血压。定期随访和复诊观察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干预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预后干预提高中老年患者与家属自主控制血压意识,相应减少就医费用,改善生活水平。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预后措施的依从性,通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能够提高自身意识以更好的服从治疗,同时整个干预过程中家属也能充分发挥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在两年后的随访中发现行护理干预的研究组高血压控制率(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7%),发现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和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与并发症情况,提高中老年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9

【Key words】Military recuperators;Waist to height ratio;Abdominal obesity;Insulin resistance;Blood glucose

众所周知,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胰岛素抵抗、血糖增高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随着肥胖度的增加,糖耐量下降、空腹血糖异常、糖尿病的几率亦随之增高[1],为了探讨代表腹型肥胖的腰身指数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我们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对702例入我院疗养、体检的军队疗养员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腰围、身高、血压测量,并按照不同年龄组对不同的腰身指数的血糖水平进行了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纳入和排除标准无急危重症,能配合进行人体测量及各项相关检查,并能追踪观察者纳入观察研究,否则予以排除。

1.1.2纳入对象一般情况共纳入观察研究对象702例,均为2005年1月~2007年1月入我院疗养体检的人员。其中男性399例,女性303例;20~39岁青年人222例,40~59岁中年人338例,>60岁老年人142例。

1.2方法

1.2.1腰身指数测量方法采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及控制指南”制定的方法[2],测量时,受试者空腹,脱鞋,只穿轻薄的衣服。测量身高的量尺(最小刻度为1 cm)与地面垂直固定,受试者直立,两脚后跟并拢靠近量尺,并将两肩及臀部也靠近量尺。测量者用一根直角尺放在受试者头顶,使直角的两个边一边靠近量尺另一边接近受试者的头皮,读取量尺上的刻度,准确至1 cm。测量腰围时让受试者直立,两脚分开30~40 cm,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 cm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的连线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1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WC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 cm。腰围除以身高的值,为腰身指数。

1.2.2血糖测量方法用日本产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020)测定空腹血糖(FBS),使用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葡萄糖测定-GOD-PAP法试剂盒”,每次测定均用标准质控血清控制测定质量,全部测定由1人操作。

1.2.3观察研究方法将纳入对象按年龄结构分为3组,20~39岁为青年组,40~59岁为中年组,>60岁为老年组。每组又分出腰身指数0.6四个切点。分别比较老、中、青三类人群腰身指数0.6四个切点之间血糖水平的差异。

1.2.4统计学方法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计数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各年龄组不同腰身指数的血糖水平比较(表1)与腰身指数0.6组血糖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

表1 各年龄组不同腰身指数的血糖水平比较(x±s)

2.2不同腰身指数的血糖情况的百分对比(表2)从不同腰身指数的血糖情况的百分对比看,血糖正常的百分比例有随腰身指数增大而百分比例减少的趋势;空腹血糖异常的百分比例有随腰身指数增长而百分比例增加的趋势;糖尿病发病率亦有随腰身指数增长而百分比例增加的趋势。

3讨论

横断面和前瞻性的人群研究已证实,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以往用以研究肥胖度的人体测量指标,多为体重指数(BMI)、腹围(WC)、腰臀比(WHR),用腰身指数(WHtR)的很少。一些研究显示,WC较BMI在预测心血管危险中更具价值[3]。尽管如此,WC无法排除不同身高对相同腹围的影响,WHR无法排除不同性别对相同腰臀比的影响,因此,腰身指数在排除身高和性别差异对肥胖指数的影响上更具优势[4]。故本研究采用腰身指数来探讨其与血糖的关系,以期更加科学求新。

研究显示:从各年龄组不同腰身指数的血糖水平比较看,与腰身指数0.6组血糖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与腰身指数0.6组血糖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

研究还显示:从不同腰身指数的血糖情况的百分对比看,血糖正常的百分比例有随腰身指数增大而百分比例减少的趋势,腰身指数0.6四个切点,血糖正常的比率分别为97.56%、89.61%、74.26%、52.38%,也就是说,腰身指数越大,血糖正常率越低;空腹血糖异常的例数有随腰身指数增长而百分比例增加的趋势,腰身指数0.6四个切点,空腹血糖异常的比率分别为2.44%、9.50%、21.12%、28.57%,也就是说,腰身指数越大,空腹血糖的比率越高;糖尿病发病率亦有随腰身指数增长而百分比例增加的趋势,腰身指数0.6四个切点,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0%、0.09%、4.63%、19.05%,也就是说,腰身指数越大,糖尿病患病率越高。

以上结果提示:①腰身指数与成年人中的中、青年人群血糖水平和状况密切相关。并且以腰身指数0.5为组间比较有无差异的切点,腰身指数≥0.5的两组,与腰身指数<0.5的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成年人中的老年人则没有这种趋势。②腰身指数与自然人群的空腹血糖异常的比率以及糖尿病患病率有关,腰身指数越大,血糖异常的人数比率越高。

腰身指数只能提示成年人中的中青年而不包括成年人中的老年的血糖水平差异,这和老龄引起的生理、体型变化以及老年人自然患病率高有关,或与研究样本例数不够多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用腰身指数来探讨其与血糖的关系,第一次提出了腰身指数与老年人群的血糖水平关系不显著,对用腰身指数预测高血压危险的人群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分层,对指导临床,尤其是临床护理,特别是军队临床护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军队疗养护理医学实践中,面对的是广大指战员,他们大都是中青年人群,因此,用腰身指数这一简便易行的人体测量方法,对我军指战员进行血压护理和健康指导,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Cray RS,Fabsitz RR,Cowan LD,et al.Risk factor clustering in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the strong heart study.Am JEpidemiol,1998,148:869-878

2杨兆军,杨文英,陈晓平,李光伟.中国成年人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最佳腰围切割点[J].中华内科杂志, 2006,45(5):372-375

篇10

高血压住院患者每日定时测量血压是护士必须做的工作之一,通常测得的血压值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血压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如果医生想查看病人住院期间所有的血压变化情况,需要从头到尾翻阅护理记录单,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够直观。应用血压记录单,可以把患者住院期间每次测得的血压值绘画并制作成曲线图,医护人员可以更直观了解患者住院期间血压的变化情况以及峰值出现的时间,帮助医生判断各种高血压的类型,如J型血压、勺型血压或非勺型血压等,使医生能更准确使用降压药。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应用于临床,通过对156名高血压病患者的使用观察,效果良好。

2 应用

2.1 楣栏 楣栏项目中依次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号。备注一栏可以填写,提醒护士为患者“定”测血压,减少测量误差。如果有手术患者可以填术日期等,。

2.2首次血压测量两臂的血压,以便发现是否存在由于一侧动脉狭窄而造成两侧血压明显差异现象[1]。但通常以测量右臂的血压为主。“ˇ”代表收缩压,“^”代表舒张压。右臂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用红色水性笔标记,左臂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用蓝色水性笔标记,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用相应颜色的实线连接。如果左手与右手血压相同,可以先画出右臂血压,再在“^”符合外画蓝圈表示左臂血压。

2.3 测量时间 测量血压时间为:2: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日间Q2h测量血压,夜间Q4h测量血压,也可以根据医嘱或患者的病情需要测量。测量时间点如果病人正在从事影响血压的活动,如吃饭,运动,沐浴等,可嘱患者休息30分钟后再测量。

2.4 血压值。每一小格为4mmHg,血压值为20-260mmHg。

2.5 住院期间患者外出或请假是各医院常见现象[2],可以在血压记录单上240-260mmHg横线之间用红色水性笔在相应时间纵格内填写“拒测”、“外出”、“请假”等,并且前后两次血压断开不相连。

3 应用体会

3.1 动态血压监测检查也能提供24小时昼夜血压波动曲线,但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诊断手段,不能取代常规测量方法,只宜作为后者的补充。而且动态血压监测费用昂贵,患者不可能连续监测几天。

3.2 科学证明,人类对图型的记忆比数字或文字更容易让人接受,更能清晰的记忆[3]。因而使用血压记录单能更直观反映血压波动情况。

3.3 时间心脏病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心血管严重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主要发生在清晨6时前后。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特征与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有密切关系[4]。所以为了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坏,达到24小时内稳定降压,通过护士定时测量血压,可以对血压昼夜节律曲线有大致了解,确定血压峰值的出现,及时用药,避免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

3.4 正常血压变化规律应是长勺柄状,即夜低昼高,夜间血压应比白天下降10%以上,通过绘制的血压曲线可以有效判断勺型血压、非勺型血压或J型血压等。近年来循证医学的证据指出:对于合并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过分积极的控制血压反而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即J型曲线现象[5]。反常血压规律常预示着各种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绘制血压的曲线图可以更方便护士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对于不规律曲线图可以引起重视,及时汇报给医生。

3.5 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取得患者的配合,避免患者外出或请假。告知患者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每天定时测量血压的重要性,连续测量5-7天,医生可以根据护士描绘的曲线图来判断血压类型,合理用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6 血压记录单使用方便简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以为只测量血压的患者提供护理文件,可以取代单纯只记录血压的的护理记录单,适用于高血压病患者,作为护理文件,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田松焕,张月兰,张莉霞.高血压病人血压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42.

[2] 朱丽娜.对体温单上“外出”、“请假”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30):164-165.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对本院80例瓣膜置换术后的危重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血压监测和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者取平卧位,安静状态下,用迈瑞9000监护仪同时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与无创动脉血压。其中有创血压是留置针留于桡动脉血管中,其外端通过充满淡肝素液的专用测压管道连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置于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即相当于腋中线的位置),并与监护仪连接,传感器通大气校正零位后,再与动脉相通,连续监测动脉内血压[2];无创动脉血压是选取同侧肱动脉,选择合适的袖带,松紧度适宜,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放置袖带于上臂中点,其后由监护仪自动进行血压测量。每次间隔5min,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同时记录有创血压值,80例患者ABP与NBP监测数值各80组,对比这两组的血压情况。

2 结果

有创组较无创组收缩压高5~20mmHg,舒张压低15~20mmHg,差异有显著意义,P

3 讨论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直接、客观地反映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为现代医疗临床的诊断、治疗及判断病情的转归提供客观的、数字化的依据。该项技术在麻醉、ICU等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有创测压较无创测压高5~20mmHg,而舒张压低15~20mmHg。有创血压监测是ICU监测重症患者生命体征时常用的监测方法,监测有创血压可根据血压变化并结合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调节补血量、补液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证重要器官的灌注[4]。尤其是术后低心排、低血容量的患者,使用袖带式无创血压监测往往监测不到血压或监测不准确,直接影响病情的观察。对于血压波动明显的危重患者,经桡动脉置管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可有效、准确、动态地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它操作简单快捷,适合ICU急、重、危等特点,它既监测了动脉血压变化,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叶继伦,邓云.有创血压的测量方法及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研究.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32(6):455-458.

篇12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护理

高血压在临床中十分常见,需长期服药治疗[1],而患者服药依从性可影响治疗效果。我院对53 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控压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06 例,男63 例,女43 例, 年龄46-81 岁, 平均(59.4±9.5)岁;病程6 个月-7 年,平均(2.3±0.4)年;收缩压为140-180mmHg, 舒张压为90-138mmHg。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 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基础环境护理、用药指导、血压监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

(1)基础知识讲解:为患者讲解高血压概念、发病机制、病因、症状、并发症和危害,告知其需终身治疗且不可间断,还需长期展开血压监测。将注意事项打印成小册子并发放给患者,使其常读常看,加深记忆。

(2)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使其保持乐观心态。对于恐惧或焦虑患者告知高血压可控,通过有效控压患者可像正常人一样长寿;若患者血压波动大,控制困难,则为其讲解治疗失败原因并制定可行对策,消除其心理压力。

(3)饮食指导:嘱咐患者坚持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低盐饮食,减少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摄取量,每日摄盐量不超过6g,食物注意粗细搭配,少食多餐,禁暴饮暴食。

(4)生活方式指导:告知患者保持充分睡眠,禁烟限酒,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展开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且注意循序渐进。

(5)血压自测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血压正确测量方法并对血压变化准确记录。患者可在早晨、下午及临睡前自行测量血压。

(6)家属指导:为患者家属详细讲解高血压基本知识、用药知识、坚持用药的必要性、高血压饮食注意问题,使其了解高血压知识,并可间接帮助患者坚持用药。

(7)跟踪教育:在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出院后护理人员展开定期随访并提供咨询。嘱咐患者和护士保持联系,随访时了解患者用药情况、病情、血压控制情况,鼓励其坚持治疗,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改变治疗计划。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护理6 个月后由分管护士经电话随访方式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依据为Moriksy 推荐标准,共包括4 个问题,总分为8 分,分值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 分析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X2 检验,若P<0.05 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服药依从性

两组服药依从性得分评分为对照组护理前(5.8±1.2) 分, 护理后(4.0±0.8)分;观察组护理前(5.7±1.4)分,护理后(2.0±0.6) 分; 两组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控压效果

护理前对照组收缩压(159±15)mmHg,舒张压(105±9)mmHg,观察组收缩压(157±16)mmHg,舒张压(106±10)mmHg; 护理后对照组收缩压(132±8)mmHg, 舒张压(93±7)mmHg, 观察组收缩压(121±5)mmHg,舒张压(88±6)mmHg;两组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慢性疾病,其防治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已有研究[2] 显示,对于高血压患者仅依赖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还需综合治疗,包括合理控制饮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等,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基础知识讲解、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指导、血压自我监测指导和跟踪教育等方式为患者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高血压病人不仅需要家属给予关心照顾,同时还需要家属给予自身精神上的支持。家属可给予患者直接影响,若家属生活行为不正确,或健康观缺乏,可对患者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健康教育中还应注意对患者家属展开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高血压患者应采取的正确生活方式及用药方式,以便家属可起到监督、鼓励、指导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服药依从性及控压效果等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卓有成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篇13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征,是引起脑、心、肾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延续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实践模式,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开放与延伸的健康教育形式。它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确保患者从医院到家庭受到协作的与连续的护理,包括由医院制订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随访与指导。自我效能是指个体感知到对某行为结果效能期望或主观信心程度。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血压控制越好,而高血压的控制成功在于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本文通过对出院高血压患者的延续护理,探讨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和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60例,男98例,女62例,年龄40-72岁,按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两组,奇数为对照组80例,偶数组为观察组80例为调查对象,经由临床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病人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的患者。

1.2成立高血压延续护理小组高血压延续护理小组,人员共五名,其中主管护师一名,住院疗区责任护士4名(均为护师)。

1.3制定延续护理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出院前1周由责任护士实施。①进行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健康行为等5个方面评估;②明确患者需求,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指导,于出院当天制定出院护理处方,第二阶段:患者出院后由小组成员提供。①三个月的随访,包括出院第3周进行第一次家庭访视,出院后第5、7、9周进行电话访视。②出院后三个月进行第二次家庭访视并搜集资料。

1.4实施护理

1.4.1评估及指导患者出院前1周由责任护士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健康指导采取一对一的示教。主要包括:①高血压疾病知识:高血压诊断标准,正确测量血压方法及注意事项2项。②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家族史,膳食高钠,超重,吸烟5项;③高血压并发症,如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危象4项;④控制方法有:降压药、低盐饮食、适当运动、限酒和戒烟5项。⑤用药指导有:及时准确用药,对症选择降压药,降压标准个性化3项。

1.4.2追踪随访

1.4.2.1电话随访分别于患者出院后72小时内,出院后5、7、9周进行电话随访,内容包括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及诊断标准、用药指导、危险因素、并发症、控制方法6方面。①患者现在血压值,评估患者是否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血压,告知患者了解病情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②评估患者现是否仍有影响造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每天限盐量应控制在2-6g,是否能做到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少盐多钾,少荤多素。③并发症症状:评估患者是否出现多种并发症,必要时看医生或打电话求助;患者是否能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指导其及时将压力宣泄,保持乐观情绪。④掌握有效控制方法:评估患者是否能适当体育运动及保持标准体重,指导患者可选择有氧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评估患者能否戒烟限酒。⑤用药指导:评估患者是否能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降压药,指导坚持长期规律用药,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注意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1.4.2.2家庭访视在患者出院后第2周及出院后三个月进行家庭访视。通过入户随访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与指导,包括:①是否能正确测量血压,进行现场演示并指导;②血压每日控制的指标;③是否每天能做到低钠饮食,戒烟限酒状况;④有无高血压并发症的症状出现;⑤用药是否科学合理。评价患者掌握情况并给于正确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加强患者对出院护理处方的依从性,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并予以心理支持等。

1.5填写自我效能评价表和资料搜集

1.5.1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评价表包括以下4个方面,11个问题:①日常生活:坚持运动、控制饮食量、合理膳食结构;②健康行为:戒烟、限酒;③服药情况:按时服药、按剂量服药、坚持服药;④遵医行为:情绪控制、测量血压、定期复诊。每个问题分为完全能,常常能,基本能,常常不能,完全不能5个等级,分值分别为40-0分,满分44分。

1.5.2资料收集方法由主管护师、责任护士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填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部分,发放160份,收回160份,回收率为100%。

2结果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3讨论

延续护理主要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针对个案问题探究原因,与患者及家庭成员共同制定相应的措施,一方面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与支持关系,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实施延续护理的健康教育后,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