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诗歌的基础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音乐艺术中,以人声作为表演形式的声乐,其表现力是最感人的。歌声最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传统说法。著名的音乐家华格纳说:“音乐的最久远,最正直,最美满的机关就是人们的歌声”。
一、歌唱的呼吸以及气息的运动
气息是发声的源泉,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能有优美的歌声,不论哪种声部的唱法,正确的呼吸法都能节约气息,节约气息就能事半功倍。
1.正确的呼吸法
呼吸在发声中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它的重要性必须正确地给予评价,并且为了完成一个艺术性强的歌唱,应该做到考虑轻松地分布呼吸要多于使用强烈的呼吸。
呼吸法正确与否决定了声音技巧的优劣和发声方法的好坏,不正确的呼吸法会导致错误的声音和呼吸器官病,呼吸是歌唱的基础,也是决定歌唱好坏的关键。
呼吸法是依靠呼吸器官根据发声需要而进行的合理活动,它是与发声器官、共鸣器官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的呼吸。正确的呼吸法只有一种,就是“胸腹式呼吸法”。因为它在呼吸时下肺部扩张,横膈膜下压,富有弹力和伸缩性,歌唱时保持这种状态,腹肌与内脏是稳定的。
呼吸法的训练,首先要注意姿势,目的是使各有关器官不受压制。要站稳,挺胸,其他部分自然松弛。
吸气时胸廓扩张,两肋向两旁伸展,下腹略往内收,这时在心与脐之间有股力量。当吸入完毕时不急于呼出,稍微稳定一下,用两肋控制,把气蓄住,再把气徐徐呼出,呼出时间的长短就是声音延续的时间。呼气时是徐缓输出,有支持点,不是突然放松。呼气时两肋也逐渐恢复到吸气前的状态,感到气息是控制在心与脐之间,也就是在支持点上,这样发出的声音既有力又结实,起到了气息的控制与调剂作用。
2.歌唱时的气息运动
呼吸法的目的在于唱好歌,所以纯呼吸练习只是体会呼吸过程,要结合气息和发声来练,这就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不要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歌唱时气息是双向运动:歌唱中对气息的要求在质量上都要比说话状态复杂的多。为了使音乐柔美,共通的声音能在矿光的音域里伸展,保持音乐旋律线条的优美统一,就必须使气息运动的状态符合声乐音响学的要求,这就是气息的双向运动。
二、歌唱的发声
没有掌握好的呼吸方法就不会有好的发声,在练习呼吸法的过程已与发声结合,在发声时又需要和共鸣结合起来,否则就产生了不好的歌声。
传统声乐说好的声音是“甜、脆、圆、润、水”。一般说来就是音色优美,音质纯净,有好的共鸣,能传送的远。这需要经过训练,从有意识过渡到无意识,成为经过加工后的自然的声音。
1.正确的发声法
练习发声需要有正确发出母音与子音的准备,因为它使口腔活动而不至于僵硬,而且口型要求正确以后,发出的声音才能合乎要求,口型对歌唱者有很大的意义,要找到最自然和最适宜自己的口型。口型应上下垂直张开,不要向两边横着张,只有这样,才能使声音上下贯通,声音圆润。发声时根据字音要求恰如其分的张开,否则开的过大音散,过小又出不来,同时还要有上下垂直和贯通的感觉。
2.怎样根据音色选择发音的母音
每个人的音色不同,音色有尖亮也有沉暗,在选择发声的母音根据本人的音色和感到比较容易掌握的母音去练,容易体会发声过程的感觉就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一般尖亮的音色多练ou音,沉暗的多练ei音,而且控制在中等音量和中声区的范围,在这范围比较容易掌握,同时也感到自然,声音越自然越有发展。声音像小提琴拉弓发出来的声音一样而不是推的感觉,因为它是靠气息缓缓输送出来,要求音色不变,上下贯通,气息进入鼻腔,口腔而引起共鸣。
总之,发声法是要使发声器官的功能达到正确发声,符合科学,成为习惯性的控制能力,使声音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三、歌唱的共鸣
共鸣器官是声音的精练器官,它包括咽腔、鼻腔、口腔、软硬口盖、舌、齿、唇等。
声音起共鸣的目的是使声音美丽、丰满、圆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清脆明朗,共鸣运用得当就能使声音送到远处。歌唱声音共鸣的获得,是依靠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自然而且松弛的喉部位置协作才能得到的。
共鸣区分为胸腔共鸣(低音部分)、口腔共鸣(中音部分)和头腔共鸣(高音部分)。共鸣不应只用局部而应该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不过随着音域的变化,共鸣腔的重点有所不同,气息供应的比重也要有所变化。
软口盖是调节声音高低的共鸣,软口盖在唱高低音时有共鸣反射点。唱高音时,软口盖向上抬,唱低音时靠前,唱中音时在中间,而唱高音时在后面,软口盖的能力会使柔软部分变硬,使音量增强。
鼻腔对共鸣的作用很大,唱时鼻腔要扩大,发声时要像闻花一样吸气,鼻孔的两翼应扩张,这时音波集中至鼻腔后再送出去,声音就会柔和圆润,这时候气息要支持,不让气息过流而影响音质。
只有把三个共鸣腔体衔接起来,把高、中、低三个声区铺平,这样声音才能上下贯通,音色统一。
四、歌唱的吐字
歌唱的吐字要结合歌唱的呼吸、发声和共鸣来进行练习,否则单纯练发声是唱不好歌的,因为唱歌与平时的讲话在气息共鸣等的作用不同,讲话所用的音域与唱歌所需要的音域也就不同,唱歌是各个器官的协调活动,掌握不好,不是影响声音就是影响吐字。
在谈歌唱的发声时谈过口型问题,在发音时更应该进一步研究,由于音型不同,口腔大小幅度也不同,所以歌唱发音时要注意掌握好口腔打开的幅度。
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做到字句分明,每个字都能清楚地听到,不论快慢必须把字吐清。
五、歌唱的艺术表现
歌唱的目的是利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听众。这样演唱者就必须对歌曲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正确的理解,这就是再创作的过程。由于演唱者思想水平、艺术修养以及技巧的掌握不同,而导致表现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思想水平高再加上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及高超的技巧,就有可能恰到好处的表现歌曲的主题音质。
篇2
1引言
众所周知,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相对较弱,缺乏学习主动性及学习兴趣,而且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会计知识更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基础会计这门操作性极强、内容比较复杂、系统性又强的课程学习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以往我们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上存在重理论讲解、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及学习的效果均不理想。如何让高职的学生快速入门,为后续会计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做了初步的探究。
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直接面向会计工作岗位,以培养高职学生会计岗位职业能力为目的,以会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为项目载体,精选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设计教学情境,模拟会计实际工作环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全面训练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能力。
3具体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我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进行了优化与改革。
31改革课程教学目标
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可能要胜任出纳员、记账员、稽核员或主管会计等工作,会计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两个方面展开,能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各种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完成企业日常会计工作。
32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设置教学内容是开展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多年来的教学内容都是在学完总论、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企业基本业务会计处理后才会涉及凭证、账簿等操作性较强的内容,这样的设置落后于企业发展实际,我们高职的学生学习时对前面一部分内容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热情,而这一部分又非常重要,结果重要的内容学习效果不佳,后部分学习中学生又觉得操作技能简单而掉以轻心,结果可想而知。为此我们尝试依据企业的实际及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来设置教学内容,按照会计工作过程来组织,在学生对会计职业有了基本的了解后,作为一名初学者,先从原始凭证入手,然后是记账凭证,其中穿插要用到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法的知识,接着进行账簿的登记,最后是会计报表的编制,做什么,学什么,让学生知道所有学习内容均是会计工作所必需的,不是因为教材或学科有这些内容才要去学习。通过完成企业会计循环所涉及的会计核算方法去组织实践教学内容,训练了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会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联系学生能够感知的内容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以后,对会计和会计职业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由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时,需持证上岗,所以《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在注重体现会计工作过程的同时,兼顾融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为学生顺利地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双证沟通提供一个良好的便于操作的管理平台,为学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
33改变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应用人才,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职业教育最适合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原来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还在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学,教师为了讲书而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学生即使理论听得明白,遇到具体的业务还是难以应付,无从下手,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将教学内容设置成项目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去完成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全程参与,交流讨论,查阅资料,教师在学生实施任务的过程中起到指导、答疑的作用,在小组讨论实施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归纳总结。这样通过对任务的实施,学生逐渐掌握了知识及技能,整个过程学生是在自主、快乐、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度过的,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加深对理论理解的效果,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基础会计》课程中包含相当多的理论性内容,只是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不适应当前的高职教学,我们在教学时要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完全采用真实的会计用品,高仿真的票据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基本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另外,《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场所也应发生变化,将传统的教室授课变为会计一体实训室,在授课过程中,可利用投影仪、实物展示台、电脑、幻灯机等现代教育手段,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5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考核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可以验证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要改变过去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方式,而是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训练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主要针对会计基本原理、方法等内容在学期末进行,实践训练考核属于过程性考核,针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包括课程出勤、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学习资料完成成果等进行个人、小组、教师评议得出成绩,两项考核加权出最终成绩,这样不仅能监督学生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在不断进行,我们做了上述的实践,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教师的教学也变得轻松了,但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花很大的功夫去准备、去设计,教学改革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晏国菀,朱丹谈《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师生兴趣互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
[2]肖仁伟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基础》课程开发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
篇3
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所以,在计算机教学和教材中必须从学生运用信息工具、主动获取信息、善于处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学习和信息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毕业后对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为培养目标。
二、深化计算机教材模式改革,突出高职特色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所以,高职教材改革必须突出它的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高职计算机教材建设应与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相适应,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将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软件应用以及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映到新教材中。
教材模式改革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心,以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要反映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出发,对于某一模块最好采用完整的案例人手引入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从模块整体知识考虑,将问题用模块的局部知识逐层分解处理,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为了使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能力”除包括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外,还包括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应特别注意用系统的观点统率具体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能开阔眼界,从方法论的角度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训中,除加强每个模块的课堂实践环节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后练习和课后实训题目,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整合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留出一定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篇4
基础隔震技术是新一代的抗震技术,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研成果。该技术是通过把隔震消能装置安放在基础或地下室顶面与上部结构之间,把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隔开”,延长上部结构的基本周期,从而避开地震地面运动的主频率带范围,减免共振效应,阻断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将其直接吸收或反馈回地面,从而“隔离”于地震。与传统建筑相比,采用基础隔震措施可大大减轻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降低地震损失,提高结构安全度,减震性能非常显著。
一、基础隔震技术的类型和特点
(1)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
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是利用叠层橡胶垫水平刚度小的特点,延长结构第一固有周期,避开地震波卓越周期,达到降低结构地震作用的目的。这种隔震初始刚度不大,隔震效果良好,构造简单,性能稳定,是目前各国应用最多的一种隔震体系,但造价较高。它的支座形式主要有普通叠层橡胶支座、铅芯叠层橡胶支座、高阻尼叠层橡胶支座等。
(2)摩擦滑移基础隔震
摩擦滑移基础隔震是利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的解耦,控制结构底部剪力,达到降低结构地震作用的目的。当建筑受到小震作用时,滑擦力能阻止上部结构滑动。当地震强度大到一定程度时,滑移层受地震作用大于摩擦力,滑动面滑移,通过滑移消耗和阻止地震能量上传起到隔震作用,从而达到地震强度增大而上部结构内力不增加的目的。
(3)复合基础隔震
复合基础隔震分为并联复合隔震体系和串联复合隔震体系,但均由滑板摩擦隔震支座和叠层橡胶支座并联或者是串联组成。其中,叠层橡胶支座提供系统的向心复位力,滑板摩擦隔震支座滞回耗能,隔离地震。这种隔震系统充分利用两种隔震支座的优点,隔震机理简单明确,隔震效果好。另外,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变形适应能力,即隔震层滞回耗能能力可以随地面运动输入的变化而变化。
二、基础隔震的应用范围要求
隔震体系通过延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来减小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即减小上部结构的损坏,从而达到减震效果,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使用,其隔震效果与结构的高度、体型、刚度、变形情况、场地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从减震效果考虑,采用隔震建筑时最好满足以下的几个条件:
(1)尽量选在场地土比较坚硬的场地上,如Ⅰ、Ⅱ、Ⅲ类场地,因为软弱地基对于隔震建筑来说,输入地震动时会使上部结构的振动周期较长,增加上部结构的破坏,不利于结构减震;
(2)隔震建筑的结构不宜过高,过高会使得结构在隔震前周期较短,而隔震后周期较长,隔震效果就会非常明显,一般要求建筑物的结构高度不超过40 m;
(3)由于过大的高宽比易造成上部结构转动,引起隔震支座受拉,因此要求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高宽比不大于2.5;
(4)为保证隔震建筑在地震作用能够有来回移动空间,隔震建筑与其他建筑物之间至少要有20 cm的距离;
(5)隔震装置应设置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以确保将地震作用最大限度的隔离在结构的外部。
三、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邳州市运河镇,设计单位是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和邳州市建筑设计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负责基础隔震技术分析,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专家负责对隔震设计进行验算。
大东方综合楼工程设计七层,建筑面积约4000 m3,位于8度(近震)设防区,建筑场地为II类。建筑物结构总长度为42 m,宽度为13.2 m,高度为24.65 m。采用叠层钢板橡胶隔震支座基础隔震形式。隔震支座布置在底层地面梁板的框架柱下方与灌注桩基础承台之间,共设置PTL400型隔震支座32个,PTL500隔震支座17个。
综合楼工程原设计结构为二托五,即原设计结构为框架二层营业厅托五层砖混结构(包括阁楼),后因业主要求,修改为底层框架一层营业厅上托六层砖混住宅,并减去阁楼不建,结构平面布置不变。修改后建筑物结构总高度降低3.9 m,实际结构总高度为20.75 m。结构抗震能力经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进行验算,省建设厅抗震办专项审查批准。
四、基础隔震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基础隔震工程是一项新的技术,在施工期间,监理在质量控制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编制了隔震工程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是监理规划的深化,是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守则。在隔震工程施工期间,编制了叠层钢板隔震支座验收,安装方案,安装施工的监理实施细则,在实施细则中明确了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标准。
(2)严格设置质量控制点,对隔震工程进行旁站监理:
本工程采用的隔震支座为叠层钢板隔震支座,是北京市三兴和顺隔震材料厂生产的,由华中理工大学结构试验中心出具基本力学性能检验报告,符合设计要求。
由于隔震工程在我国尚处推广应用阶段,既没有现成施工规范和验评标准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施工,作为监理单位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认真审查安装方案,方案不仅要简便易行,还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安装施工中质量控制点是设计支座底标高、轴线位置、以及隔震支座下底座的平整度。设计文件规定:隔震支座下的混凝土表面必须保证水平、平整,其水平度要求控制在1/300以内;隔震器的平面定位应准确,轴线偏差不得超过+3 mm;隔震器下的混凝土表面必须处于设计所要求的水平面上,其标高允许误差在±4 mm,并且相邻支座的绝对高差不得超过6 mm。为保证底座位置准确,在审查施工方案时要求轴线控制必须以原始定位轴线基准点为准,一次整体校验,避免累计误差,标高控制点间距不大于3 m,底座上口浇筑至设计标高还有40 mm时,改用高标号细石混凝土,压实抹平。为保证底座钢板固定螺栓孔误差不超出允许范围,先把钢板上螺栓孔位复制在木模板上钻孔,对应编号,在预埋螺栓时,用对号木模板固定栓位,校正轴线标高后焊接固定在钢筋骨架上,保证浇筑后预埋螺栓位置准确无误。
隔震支座安装前,应将混凝土表面清扫干净,隔震器应精确定位放在上下两块钢板的预留圈内,保证隔震器在钢板内的设计嵌固深度,隔震器上下表面直径不同,安装时应注意小头向上。
(3)加强隔震工程的成品保护:
隔震器连接钢板时螺栓均经过镀锌防锈处理,安装搬运时必须注意轻拿轻放,不得损坏、划伤镀锌层;隔震器的上下表面刷有防锈漆或包覆橡胶保护层,侧面涂有防老化涂层,必须注意不得磕碰、破坏。保证上钢板在托梁混凝土振捣时,不发生水平位移和转动。
五、隔震工程的监测
为了对隔震工程施工期间的质量进行控制,同时也为了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设计与施工积累数据,隔震工程施工完毕后,监理配合施工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隔震工程进行监测:
(1)观测桩基承台的顶面的沉降情况。
(2)观测上部结构柱下表面的沉降情况。
(3)观测隔震支座的压缩量,及变形情况。
通过对隔震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结合后期对隔震工程的监测,有效地控制了隔震工程的质量,为隔震工程有效地发挥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隔震工程的成功监理,也为监理后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篇5
1 歌唱呼吸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能有优美悦耳的歌声。一切声音表演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克拉克在《论呼吸》中主张:歌唱者第一件事就是学习适当的呼吸。普利斯曼在他的《喉头生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我国传统声乐论著中说:“气者,音之师也。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也说明了中外古今的歌唱者都十分重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呼吸,首先要了解呼吸的方法。呼吸的方法有3种:(1)上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用上胸控制呼吸的方法,它吸气量少而浅,仅及肺上部,易造成喉头与颈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发出干瘪,缺乏弹性的直声。这是一种需要纠正的,不好的呼吸方法,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可取的。(2)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依靠软肋扩张、小腹鼓起和收缩的呼吸方法。由于吸气过深,气息往往不流畅,影响发声的部位,中、低声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并出现音偏低的现象,这种方法也是不受欢迎的。(3)胸腹式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与两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有许多优点,它控制气息的能力强,使音域扩大,并使高、中、低三个声区协调统一,这种方法才是我们学习歌唱的良好方法。当然,明白了呼吸方法还不行,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达到歌唱时的运用自如。
2 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是用于训练声乐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进行发声训练的方法和步骤各式各样,派别繁多。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都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1)有意识地运用气息发声,逐步做到横膈膜控制呼吸。(2)形成正确的喉头位置,解放喉头,稳定喉部器官,使声带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调整适度,在唱高、中、低、强弱不同的音符时,都能够发出美的声音。(3)训练调节共鸣腔体的方法,适当扩张可调节形状的共鸣器官――咽腔、口腔、喉腔。通过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4)呼吸、喉头(声带)、共鸣器官密切配合,协调运动地发声,做到声区统一,富于力度和音色变化。
另外,发声练习时应选择适当的母音。例如:a、e、i、o、u、ü六个母音,只有唱好这几个母音才是歌唱的基础。
3 歌唱语言的训练
歌唱语言是歌唱训练中的重要部分。歌唱,就是将音乐化的人声与语言相结合,进一步表情达意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歌唱语言能直接揭示歌曲的文学内容和思想内容,能突出作品风格,能直接按展示歌曲图像和意境。
字头必须咬准,但又不能咬死,当字头咬住后,应当自然及时地过渡到字腹。字腹吐清后,应当适时地收声归韵,一定要注意三者衔接,过渡自然、顺畅,成为一个整体。另外,拼音要唱准,如“l”和“n”,“平舌”和“翘舌”,“f”和“h”,“前鼻韵”和“后鼻韵”要区别开,声调准确。歌唱语言必须同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歌唱中咬字吐字的一般规律是:
(1)字头要唱得短、轻、准。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头的,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即我们常说的“五音”:唇、舌、牙、齿、喉。唇音:b、p、m、f;舌音:d、t、n、l;牙音:j、q、x;齿音:z、c、s、zh、ch、sh、r;喉音:g、k、h,这五大类的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字咬死了,声音会听起来尖锐不够圆润;字咬轻了,声音会浑浊,更不能表达出曲意。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咬”字的技巧,来加强歌曲的感染力,多加训练。
(2)引长字腹。字腹(韵母)是字在歌唱发音中的引长部分,它占时值较长,歌唱时响度最大,是字的主体部分,与发声的关系最密切,它需要引长,也能够引长。它对歌唱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引长部分按照字腹中不同韵母的口形要求,分为“齐、开、撮、合”四类,称“四呼”:开口呼:a、o、e发音时要求口腔打开;齐齿呼:ī或以ī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口呈扁平形,气息通过上下齿之间的空隙流出,用力在齿;撮口呼:ü或以ü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微向前,用力在唇;合口呼:u可以u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收拢呈圆形。“四呼”在引长字腹时运用,口形决不能随曲调的变化而变化,应始终保持不变。歌唱中声音是否圆润、连贯主要取决于吐字发音的准确、连贯与流畅。
(3)字尾收音要分明。字尾是指字的结尾部分,在歌唱发声中,凡是有字尾的字,都应把尾音收住,才算唱完整这个字,否则只算唱了半个字。单韵母的字是没有字尾的,不需要收音,只要元音发音完整不走形。复韵母的字,应很好地注意收音,如:收ai、ei、uai、uei的韵尾时,应收i音,嘴角微向两边咧开;收ao、ou、iao、iou的韵尾时,应收u音,双唇应向前微撮;收n为字尾的音时,软腭下降,舌尖抵上齿龈,阻住口腔通路,放气流穿鼻而过,收向前的n音;收ng为字尾的音时,软腭下降,舌根上升贴住软腭,阻住口腔通路,使气流穿鼻而过。
字尾收音时,要收得自然,要收得短、准、轻,且收尾的部位要准确,响度要适中,时值要做到收音即停。在我国的传统演唱中,称它为“十三辙”。
4 勤学苦练全身心的投入
4.1 头脑――思想、智力
头脑是思维的器官,要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作为学生,对老师所提出的要求能够理解,对自己唱法上的问题能够明确。因为歌唱运动所发出的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歌唱者细心地去琢磨、感觉、体会、尝试。在老师面前要做好笔记,回去还要每天坚持按老师的要求练习,只靠在面授时练习一下是不会有进步的。
4.2 心――感情
音乐是表演艺术,一个歌唱家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这是歌唱者应当具备的表现能力。直至做到根据词意富,有想象、有意境、有画面、有表现、有乐感、有感情的去演唱。
4.3 身――乐器
歌唱的乐器是自己的嗓子,因此,要拥有良好的歌唱乐器,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每个人的歌唱乐器有自己生理上的特点,唱出来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质音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歌唱乐器的最好功能,这就要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只有经过正确和良好的歌唱训练,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歌唱乐器,使之更适合歌唱艺术表现的需要,发挥歌唱的艺术表现力。
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成功的学习要经过一个不自然歌唱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因为要改变日常发音习惯,有的人甚至变得不会唱歌,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如何尽快地从不自然阶段进入到自如的歌唱阶段里去。我想,作为声乐艺术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是学无止境的,所有的歌唱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艺术道德才能够走向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篇6
一、机械基础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低。中职学校教学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以前教学对象都是初中毕业生中较为优秀的学生,而现在则是初中毕业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基础较差,而且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2.传统理论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机械基础传统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理论学习较为抽象,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的话,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并且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往往都是死记硬背,因此学习积极性不大。
二、对于《机械基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于机械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先实践教学再理论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职学生大部分没进过工厂,对于机械方面的各种名词概念从未听过,也几乎没有见过机床设备。而传统教学模式一开始就是理论教学,学生对于没听过、没见过的各种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理解,在课程教学的初期就不会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对以后的学习更是没有积极性了。而在理论教学之前,先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去实习场地参观或者直接参加拆装实训,则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由于有新奇感,很容易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板书结合挂图以及少量的教具模型,进行课堂讲解分析。教学手段较为单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抽象并且较为枯燥,课堂气氛一般也不够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于这些传统教学方式产生的问题,可以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利用板书、模型、实物以及挂图进行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靠的是老师的仔细讲解,利用挂图和模型来比划机械零件的构造、作用和传动机构运动、传动的原理。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很卖力、很详细,但是学生在讲台下却听得云山雾罩,完全没明白这个原理是怎么回事,效果很不理想。
多媒体教学则能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因为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以及内部结构、传动机构中各个零件的相对运动通过FLASH等计算机软件演示给学生看,学生能够通过这些三维动态的画面演示,很容易地理解各种机构的运动原理。这样可以使教材上的内容更为生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进行“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与机械的接触不是很多,有些学生更是对机械一无所知。而在机械基础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也没有什么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学生一般会有强热的好奇心,并且有十分渴望动手操作的心理,因此可以尽量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进行“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例如,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这一章节时,因为内容较为抽象,职校生一般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给他们一些长度不一的竹片,让他们用螺栓螺母将竹片组装成简易的四杆机构,然后针对课本上的四杆机构的类型以及运动原理,让他们用自己组装的四杆机构进行观察、讨论。最后,将各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展示,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3)课堂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因为职校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应根据不同基础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别提出要求。例如轮系这个章节,就可以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周转轮系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而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不做要求,他们只要掌握定轴轮系的知识就可以了。
4.完成理论教学后,应转入实习教学
篇7
一、车间修理费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厂部和生产车间发生的修理费计入“管理费用”账户;销售部门发生的修理费计入“销售费用”账户。在2009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中,有三处提到车间修理费的问题。
1、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举例如下:2007年6月1日,甲公司对现有的一台管理用设备进行日常修理,修理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100,000元,应支付的维修人员工资为20,000元。甲公司做如下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120,000元,贷:原材料100,000元,应付职工薪酬20,000元。
对于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发生于车间的,计入了“管理费用”科目,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要求。
2、应交增值税。企业从国内采购物资或接受应税劳务等,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采购成本或应计入加工、修理修配等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或“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委托加工物资”、“管理费用”等科目,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可抵扣的增值税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总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举例如下:D企业生产车间委托外单位修理机器设备,对方开来的专用发票上注明修理费用10,000元,增值税1,7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D企业有关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10,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贷:银行存款11,700元。
在本例中,《初级会计实务》将生产车间发生的修理费计入了“制造费用”科目,这不仅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相悖,而且就本教材而言,前后处理方法也不一致。因此,对于上述有关增值税的表述中,应更正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因修理修配发生的金额,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上述例题的会计分录应为:借:管理费用10,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贷:银行存款11,700元。
3、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提供修理劳务所发生的辅助生产成本,通常按受益单位耗用的劳务数量在各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时,借记“制造费用”,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举例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和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机修车间归集的费用,如直接分配法:通过计算,一车间、二车间负担的机修费用分别为256,000元和224,000元,《初级会计实务》中所编写的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一车间256,000元,――二车间224,000元,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80,000元。
以上对辅助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仍旧将车间发生的修理费用计入了“制造费用”科目,这一点不仅《初级会计实务》没有遵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进行会计调整,还有很多《成本会计》教材对其会计核算也出现同样的问题。上例机修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应改为:借:管理费用――修理费480,000元,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80,000元。
二、增值税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并规定本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其中有两项:一是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规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即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这样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税负比较重。为减轻企业负担,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删除了有关不得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规定,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为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如房屋)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二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6%。根据条例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已经将小规模纳税人划分为工业和商业两类,征收率分别为6%和4%。考虑到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水平总体降低,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应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同时,考虑到现实经济活动中,小规模纳税人混业经营十分普遍,实际征管中难以明确划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因此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
笔者认为,《初级会计实务》是会计人员技术资格晋升应达到相应知识水平的学习内容。在2009年,会计人员已经按照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进行有关增值税的会计核算,而他们学习的知识点却是旧的、老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对于和增值税相关的内容应及时更新。
篇8
1、基槽的质量控制:
首先,严格基槽的验收程序,要保证基槽的两侧各有250m宽的施工与检验距离,便于勾缝。在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组织设计、勘探单位以及监理、施工单位共同来现场对基槽进行验收,通常对于基槽中土质未满足设计要求的要进行换土处理,并进行土方层压实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对于在处于地下水位下的基槽,则必须先行人工预降水,使水位处于施工面30CM以下后再行开挖基槽,我们在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工期较紧,经综合考虑后则采取了在挖除局部不合格土方后直接按设计部门的意见,加深毛石基础的方法。
2、毛石材料的准备
毛石要进行认真筛选。毛石的大小按照外形尺寸及重量进行区分。毛石外形尺寸大于450mm × 300mm ×150mm,重量要在50KG以上的称为大毛石,也是主要用在砌筑骨架,大毛石的用量应该占总砌体的60%-70% ,这样 才能确保基础砌筑的牢固。而毛石的外形尺寸大于350mm ×150mm× 200mm,重量在25KG以上的则称为中毛石, 主要用来辅助基础骨架用石。外形尺寸在200 ×100mm × 100mm以下,重量在15KG以下是小毛石,主要作用填充。在砌筑的过程中,要按照已经砌在基础上的石块形状,配合选择毛石的类型,总体上让该部分的结构设计合理且坚固。
我们知道毛石是不规则的多面体,一般情况要选择的石块拥有两个大致平行面,厚度要大于200mm,数量不能少于45% ,有一定量的拉结石,砌筑时按照结构部位的具体形状试配,依据面石、角石、拉结石等不同的需要来选择。拉结石长度:当基宽≤400 mm时,应与基础同宽;当基宽≥400 mm时,可用2块拉结石内外搭砌,搭接长度≥150 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2/3基宽对于外侧石要具备一个较为平整的面,角石的另外三个面要大致方正。
保证毛石的施工质量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毛石进行合理的选用。对进场的石材质量要进行鉴定,操作人员在现场要进行交底,并把符合质量要求的实物拿出来做示范。不能采用风化剥层石块、水锈石、以及有裂缝块石。
3 、砌筑砂浆的要求
毛石基础的砌筑砂浆应采用水泥砂浆,砂子要选用合格的中粗砂,含杂质及泥量小于5%。根据操作的具体需要,砂浆应具有较好的和易性。石材的表面一般吸水率比较小、自重较大、灰缝也要保持一定的厚度。所以,我们必须要控制好砂浆的稠度。气温在20℃以下时,砂浆稠度应保持在35-50MM,并根据实际气温来。在高温下,砂浆稠度可适当放大些,停放时间不应超过2个小时。
规范及验收的标准:要求砂浆饱满而密实,灰缝厚度在25~ 35mm,操作过程中虚铺砂浆逐渐进行压实,石底面的不平、 砂浆厚度及密实程度的不均匀,则可以采取铺砌法,并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
4、 砌筑质量的控制
毛石基础砌筑的主要有三种:矩形、梯形、台阶形。由于基础埋地一般比较深,多采用台阶形。台阶高450mm-550mm,两侧各收退150mm- 200mm宽,依据高度来收退至基础的上部宽度。
在砌筑时,依据龙门板上的中心线来测量出石基两边的宽度,拉双线展开,防止轴线的位移及宽度的偏差。对于台阶石的基础, 第一步要按照水平线的宽度进行砌下部第一个台, 砌完之后基本找平经过检查合格之后,再把线收回到第二个台宽度的位置通线并砌筑第二台,一直到达顶部标高。
砌筑基地第一层毛石时,应认真铺满底灰,保证石块下部全部粘满砂浆。铺浆厚度要大于30mm,石块再摆砌平稳进行压实后灰缝应大于20mm,摆铺宽度应超过石基25mm,确保毛石外侧达到密实。水泥砂浆的稠度在20mm- 30mm之间,用手握团。.第一皮毛石应进行选石, 以大块毛石为主, 用量占80% 以上, 应尽量选择外形方正的石块,以上层收台能压上槎75mm最佳。砌筑的石块要大面朝下进行卧砌,内外皮及第一层的高度大致相同,填好内部的空隙避免形成砂包。
砌筑施工中要层与层、块与块之间合理搭配。如果只注重侧面的完整而导致侧立石的形成,由于和内部腹石之间不能进行搭接与压槎,整体性就会比较差。 应内外合理搭砌,保证内外石搭砌的压槎长度在75mm以上。搭接压槎的长度不小于150mm以上就成为拉结石。内外搭砌石把上下层间的面石与腹石压上槎,致使块和块间互相压紧。砌筑中出现的通缝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外表面出现不小于450mm的通缝,这是明缝,第二种是砌体内部腹石的通缝是暗通缝。在施工与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明通缝更要重视暗通缝,因为暗通缝对结构的整体性、安全性影响更大。
在进行第二皮毛石砌筑时, 我们要按照砌筑出的位置及形状来选石试摆, 如果试摆非常合适就可以在操作面进行铺浆。在摊铺时,要把砂浆铲在基础中部, 铺浆的面积为试摆石块底部面积的3/ 5以上。把砂浆摊铺为40mm- 50mm的厚度,然后把石块放上,利用自重与移动的重量把砂浆压挤分开,压紧后的砂浆厚度大于20mm,保证施工粘结时的需要。对于水平方向的石块之间的竖缝要先塞浆然后再填上小石块,需要用小锤进行敲击让缝内更加密实,并在外侧立缝处将砌筑原浆随手勾实,避免重新勾缝导致工序的增加。
最后,毛石基础施工质量中应该注意的其他几个问题:毛石砌筑的交接处与施工的间歇超过2个小时以上要留槎,并且必须留置踏步槎。槎口的大小每级及每皮要大于250mm,利于接槎时的搭接,防止已经砌的基础因砸碰而松动。
5、砌体的养护管理
毛石基础砌完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管理。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水分蒸发较快,对刚砌完的砌体,要及时采用草帘子覆盖养护5d-7d,期间要勤洒水;若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对已砌完的砌体表面应及时覆盖塑料布和草帘子等保温材料,以防砌体受冻,影响砌体强度。通过实践证明: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若能切实安排,认真落实,毛石基础施工质量就能够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从而对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孙向阳.毛石砌体砌筑质量的探讨[J].煤炭科技.2004(04).
[2]王彦.就地取材,以石代砖建设房屋――毛石建筑的经验[J].建筑学报.1966(03).
篇9
Wang Weiqing
(Jiangsu Jingjiang Fourth High School,Jingjiang2145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changing people's work life,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ain goal is to train highly qualified workers,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so that more consistent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more open and diverse.Therefore,the teaching of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teaching of not only the computer can adapt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but also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range of vocational students.This paper to address this issue make details analysis
Keywords:Vocational;Computer;Basic knowledge;Teaching;Reform;Way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领域几乎都运用到了计算机,这也使得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然,也是中职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面临的新的挑战。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中,主要的改革方向即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性的特点,使学生可以最快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本文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模式等方面对改革的途径做了进一步的探析。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改革
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前瞻性,二是实用性,三是针对性。在前瞻性方面,主要强调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性,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可以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应对各种技术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例如许多的院校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中都是用的office2003版本,那么我校就可以在进行此版本的教学上,适当增加office2007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新的技术能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在实用性原则上,主要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已经成为了一项必备的工作技能。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能力,在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方面又特别强调对于办公软件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顺利过渡,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好的使用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体系、工作的原理以及网络、internet应用这方面少花一些课时,而在办公软件这方面的教学中多花些课时,尽量深入的给学生进行讲解训练,使学生可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并且对于其中的原理有个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针对性方面,根据教育部对于中职教育的相关规定,我校召开了多次的教育教学研讨会,讨论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法改革问题,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课程体系,就是“1加X”的模式,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这个“1”,再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选择学生所在专业的计算机要求开展课程教学。
其次是对于教材和教学的要求,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时展的需求,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一定要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使学生对于计算机可以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补充一些必要的教学资料,促进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和热情。在网络中的很多信息都具有传播快和共享性高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在生动的氛围中完成对计算机的学习。
此外,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可轻视。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而计算机这门课程从根本上就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把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等设计成一系列的实践课程,并按照软件设计的要求从各个方面通过实践上机来实现程序。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作为设计的任务,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独立进行代码的编写。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于设计的思路和技术的手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实践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还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好的锻炼程序编写和调试等方面的技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操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一门基础性的中职教育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实用性是很强的,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求要能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可以自主的解决一些计算机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打破以往的教学中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或者分组竞争的方法,用真实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思考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设计一些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整个的教学过程都是在实践中完成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的。除此之外,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也可以与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行一些结合,比如开展“电脑组装大赛”或者是“计算机录入竞争”等等,在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增强,同时对于学习的内容也是一次深化,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还可以采用一些不同侧重点的情景教学法。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所采用的。例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在讲授了Word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后,让学生运用此软件制作企业年度报告等;在教授了Excel的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制作价格表格或者市场调查表等;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增设一些综合运用word和excel、PowerPoint的能力的课程。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不仅是这些应用软件要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还要对于一些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思想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总之,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开展一些不同类型的情景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考试模式改革
许多的中职院校在考试中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都只片面的注重笔试成绩,对于计算机这门实践性课程来说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由于许多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都有所下降,所以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上,不仅要考虑笔试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计算机的平时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的方面。所以在这点上也是中职院校进行考试模式改革的关键,要打破以往的传统考试模式,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对于学生的计算机成绩进行客观的评价。一方面可以运用实践操作为主,同时辅以标准考试的方式作为考试的模式,并且在考试中完全可以引入一些企业的部分日常项目作为考试的命题,从而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对于某些特定的职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引入实际案例的考试方法,也是考核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和应用能力,对于以前的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的弊端是一个很好的克服方式,解决了实际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可以注重在平时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标准,而集中考试只是作为辅助手段。例如在讲授office的主要应用软件后,可以针对每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一次考试,期末再进行一次综合考试。总之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尽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考核。在肯定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外,也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让他们在对自己的评价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中职教育中已经面临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的挑战,而如何进行最有效的改革创新已经是关系到中职学生在毕业后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许多的中职院校都就此展开了反复的讨论与分析,并且进行了许多的试验教学,这其中得出的普遍被赞同的途径就是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采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并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围绕中职教育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认真研究课程的内容,与时俱进,继续探索,培养出符合时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6
[2]谢瑾.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08,9
[3]吴建屏.试论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及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
[4]李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福建电脑,2006,4
篇10
一、加强专业教育,明确学习目标
《基础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按教学计划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中职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专业课的了解非常少。为了加强新生对专业课的了解,增强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坚定学习信心,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为今后会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开学初应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一方面由专业教师向学生介绍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市场、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学生毕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等情况,一方面邀请望往届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学生在校努力、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的财会部门进行参观,了解实际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及会计核算借助的工具――凭证、帐簿、报表等资料,观摩实习单位会计核算处理程序,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求广大职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精神。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财务制度、法规是否能够贯彻执行,关系到国家资金、财产物资能否正确使用。因此要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能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职业德行意识,陶冶高尚的会计职业情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成为业务上精通、政治上放心的会计人才。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科学组织课堂教学
1.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把主导与主体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民主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与机会,师生教学互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向主动业务探究转变,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创新教学方法,推广案例教学
以老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应该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会计是实践性较强的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是现代会计教学的主流方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面对的对象是一群底子薄,无任何专业基础的学生。对于其中的会计理论知识,案例具有重要意义,将抽象的理论寓与生动具体的案例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会计核算基本程序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取得填制原始凭证,然后会计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并据登记会计帐簿,期末对帐、结帐,并编制会计报表。要使学生掌握好这些基本技能,要让学生熟悉各种凭证、帐簿、会计报表格式、种类填制、登记及编制方法,应直观演示凭证填制、帐簿登记过程。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凭证填制、帐簿登记操作过程会受到限制,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够将授课内容通过语言、文字、图标、现场录像等多种形式,动态静态想结合方法直接传送给学生。将课堂上难演示的操作过程,通过多媒体连续演示,能直观、生动、形象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应将各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优势。
四、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模拟实验是一项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将自己置于现实工作中,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为毕业后尽快从事本职工作打下基础。模拟实验应在教师指导和示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并做到单项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
《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内容有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对于单项实训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边讲边练。在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让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去处理具体问题。例如在讲解完凭证帐簿的种类格式、填制方法后,就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填制记帐凭证,登记帐簿。从具体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全部课程学完后,便是综合实训,从填制凭证开始,登记帐簿,编制报表一个流程进行综合训练。通过实训,使学生加强实践操作技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五、改革考试方式与内容,促进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考试改革以 “实践性”为中心,狠抓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落实,突出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考查,通过增强对会计实际操作内容的考核,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耐心、严谨、规范、整洁的职业习惯的养成。考试分两个阶段。上半学期考查学生会计基础知识,下半学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考试题型与内容,立足于会计具体业务,杜绝抽象性纯理论考核。实践性考试考核学生会计业务操作,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表格的编制等。事实上,在考查学生实际业务操作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两者相得益彰。学期总成绩,综合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定,分数比例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确定。
六、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启发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知识。会计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准则”及相关“制度”等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适时的变动。只有使学生“会学”,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学为不学”的目的。至于学法指导的形式可以渗入课堂教学,也可采用其他形式,比如:专门开设学法指导课、搞讲座、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个别指导等。
总之,《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好坏,对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着直接影响,对续课程学习会产生重大影响。应充分认识会计基础教学重要性,从各个方面采取效措施,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1
正解当动力的方向向上时,如图2所示,硬棒与地的接触点a为此时的支点,杠杆绕支点头a使石头转动;当动力的方向向下时,如图3所示,硬棒与小石头的接触点b为此时的支点,杠杆绕支点b使石头转动。
温馨提醒一个可以看作杠杆的物体,如果力的方向不同,或者力的作用点不同,支点也不同,所以,对于同一个杠杆支点是不惟一的。
误解二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例2如图4为一杠杆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
错解力F的力臂即为线段OA。
正解作力F的反向延长线,再从支点O作该线的垂线,垂足为A,则力F的力臂即为线段OA。
温馨提醒“力是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力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有些杠杆的支点不明显,一般要根据杠杆的构造和特点找出支点,然后按需要画出力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再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支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就是该力的力臂。
误解三只要作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即可得出力臂
例3如图6所示,是一简易吊车装置,请在图中作出杠杆OB的动力F、阻力F',动力臂L和阻力臂l。
错解如图7所示,F为动力,F'为阻力。从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L,即为力F的力臂。从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l,即为力F'的力臂。
正解如图8所示,F为动力,F'为阻力。从支点O向A点到直棒顶点间的绳子作垂线L,即为动力F的力臂。从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l,即为阻力F'的力臂。
温馨提醒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是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动力和阻力的作有用点均在杠杆上。画力臂时要从支点作靠近力的作用点的那条作用线的垂线,题中力F画在直棒的左边,容易错误地在左边作力臂。
误解四力垂直杠杆时,动力最小。
例4图9中在A点用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并出它的力臂。
错解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F垂直BA时,动力最小,其力臂即为BA。
正解此杠杆是弯曲的,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知,支点O与作用力A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力臂,那么产生这个力臂的作用力就是最小的作用力,所以,通过A作OA的垂线就得到最小力F。如图10所示。
温馨提醒杠杆平衡时,满足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F1L1或者F2L2一定时,力和力臂的乘积是相互制约的,力臂大,力就小。所以,针对这类习题,只要找到了最大力臂,就可以确定最小作用力。
误解五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如果在杠杆两端同时增加或减小相同的力,杠杆仍然平衡
例5如图11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且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端各增加或减少一个钩码,则杠杆仍然平衡吗?
错解由于杠杆原来平衡,当杠杆两端各增加或减少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时,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杠杆仍然平衡。
正解设每个钩码受到的重力为G,则由题意可知,2Gl1=3Gl2,则l1>l2,所以Gl1>Gl2。当杠杆两端各增加一个钩码时,杠杆左端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增加得多,结果有3Gl1>4Gl2,故这时杠杆不再平衡,而是其左端向下倾斜。当杠杆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时,杠杆右端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减少的少,结果有Gl1
温馨提醒要判断杠杆是否平衡,关键是要看它是否满足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如果在杠杆两端各增加或减少一个钩码,若仍满足杠杆平衡的条件,则杠杆仍然处于平衡状态;若不满足杠杆平衡的条件,则杠杆不再平衡,而是会发生转动且转动的方向总是与FL增加多的那端方向相同或与FL减少小的那端方向相同。
误解六由于重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杠杆转动时,重力的力臂也始终不变
例6如图12所示,一根铁棒静置在水平地面上,作用在A端的力始终与铁棒垂直,在将铁棒从不平地面缓慢拉至竖直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篇12
1、研究专业岗位群,根据职业需求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电类各专业都开设电路基础课程,但各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不同,所需技能不同,教学内容就要各有侧重,根据岗位要求完成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整体教学设计要确定本课程要为什么岗位培养哪些技能,以什么教学情境来完成知识目标的传授和技能目标的训练,各学习情境之间如何进行衔接。学习情境以实践为主,理论知识作支撑,使学生融会贯通。再按整体设计来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不能笼统,一定要量化,考核时有依据,教学时有的放矢。单元设计要把教学过程体现出来,各个教学环节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通过什么教学手段来完成都要详细策划。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学设计。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证基础。虽然电路基础理论已发展到相应的高度,内容也很丰富,但作为电类基础课程,我认为仍应确保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学习,以基础知识为重点,以通俗简明的方法,指导学生顺利入门,才有可能进一步深造。“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二是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科学严谨工作态度和创新意识。在实践技能的训练中把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整合进教学设计,适当扩展相关知识和最新科学动态,作为“扩展和思考”的内容,以开阔袖野,打开思路。这些内容不属于基本要求,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
三是注重应用。电路理论源于实践。我在讲述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案例和习题的设计中,安排大量工程实用的电路问题,学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掌握起来容易且扎实。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学会。
在教学中,逐步建设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如多媒体课件、制作案例、工程实践、学习指南、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网络课程等,丰富教学手段,方便学生自学,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长期发展。教师运用比较、类推、启发、实例等方法讲清讲透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以及它们的作用、联系、学习方法、记忆和运用的规律;同时进行有指导的学生自学、课堂指导、常见错误辩析等;运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同步观测实验现象,加深理解。加强考核和互评,检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纠正误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会总结规律,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这样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从而自主学习。
3、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
电路实验是电路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教学手段。
为了使实验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做好实验的三步骤:
一实验预习。包括实验原理的预习、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结果的估算等;
二实验操作。其间教师要严把几个原则: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操作时科学、严谨、安全;学生实践操作中的误区纠正和指导。
三实验总结。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可实施性总结;实验结果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动手实践后的心得体会。
综上所述,电路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和钻研,结合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职业大学)
篇13
你需要时间来适应
四年!这是青春期发育的平均持续时间。你瞧,所有的变化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身体虽然变化大,有时还让人烦恼,但这种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你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熟悉你的新身体。
一般而言,首先是和腋窝出现毛发,之后是开始发育。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的胸部不断增大,毛发不断增厚。你会发现内裤上开始有白色痕迹,也就是白带。同时,你还会不断长高。青春期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便是月经初潮,从最初的不规律到逐渐产生规律。你的身体最终进入成人阶段。
没有人能躲过青春期
无论男孩或是女孩,无一例外都会经历青春期发育阶段。你可能已经非常兴奋了:这一刻我等了好久啊!也有可能你感到很苦恼:这一切都变化得太快了,你不喜欢这些变化,不喜欢别人看你时你认为发生了变化的眼神。
长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似乎让人更容易适应一些,因为我们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来了解自己的新身体。然而满意总是难以达到的,尤其在这样一个什么都想与别人一样的年纪。
所以为了更好地度过青春期,不要总是将自己跟周围的小伙伴进行比较:因为你们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你要么发育得快些,要么发育得慢些。每个人的生物钟各有不同,它会在它愿意的任何时候开始启动!
对爸爸妈妈来说,你的青春期也是复杂的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也不知道该怎样跟你聊这个话题。有的父母假装看不见孩子身体所发生的变化,在他们眼里,女儿永远是一个小孩子。有的父母却为孩子的变化感到非常骄傲,因为他们的小家伙终于成长为一个女人了!但他们爆发的快乐以及表达快乐的方式可能会让你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犹豫向他们说出你的感受。你可以让他们回忆他们当年是怎样度过青春期的,这样或许会增进他们对你的理解。
青春期急救!有人取笑我的身高!
你对自己的身高感到不满意,或许太高,或许太矮。没错,这的确让人烦恼。跟你同班同学相比,你要么显得像个巨人,要么像个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