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生科学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再来是鼓励学生发问。这里建议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把一个课时的学习置于更真实具体的任务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能够提出针对性比较强的问题,这样,问题的范围就被缩小,教师解答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还可以启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根据生活中的经历提出问题,比如:“树木秋天为什么会落叶?冰矿泉水瓶外面为什么会有水?船为什么可以浮在在水面上?”等等,并组织学生把问题记录下来,对于一时之间解释不清的问题作为作业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自主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机会在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提出问题,最后通过老师的解答,自己去探究其中的科学知识。但提问的时间不可占据太多课堂时间,应合理利用早读和课余时间。不定时的随堂测试也是有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可适当引用。测试密度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且题量不宜过多。
二、走出课堂,从自然实践中领悟书中理论的实际意义
(一)活动组织形式应多样化
活动组织形式的单一化会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除了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常带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以外,还可以尝试联系利用一些社会资源,如气象站、植物园等,形式可以是实验、参观、调查、室外游戏等,尽量做到丰富多样。
例如“太阳和影子”的游戏:选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带学生到操场上集合。这时候先集体拍一张合影,然后再正式开始游戏。第一个热身游戏是“踩影子”,顾名思义就是踩其他同学的影子,规则十分简单,主要目的就是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影子上来,在此基础上思考影子的形成原理,推测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接下来的游戏是“猜是谁的影子”,学生两两为一个小组合:一个学生在阳光下展示物品,另一个学生则只能站在指定位置通过观察影子来猜出该物品是什么。可以设计成竞赛的形式,也可以只是单纯地猜物。这个游戏意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影子和物状之间的感性认识,并提醒学生物体的影子与物体的形状及光源的方向有关。两个游戏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游戏结束后教师在召集学生在游戏开始前的同一个位置合影,通过照片可以直观地反应出此时大家的影子跟一开始已经不再同一个方向上了,教师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各自对于影子的形成规律与太阳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所以活动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教师只需要及时提醒他们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便可。因此,教师在组织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之前,可以多与学生商量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他们创造动脑想和动手做的机会。在大量的自主探究和亲手实践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牢记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
(三)活动主题应与书本知识紧密联系
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但始终不能跳出课本范围、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灵活地将几个单元的内容联合起来做成一个活动,前后顺序可以对调或者穿插教学。
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和《植物的一生》就可以做成一个活动。教材首先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土壤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然后把土壤弄湿,团成一个球。学生用这个球在纸上涂涂画画,观察出现的痕迹。采集一些植物的叶子、根茎,在放大镜下进行观察,探究不同植物的特点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总之,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应该围绕教材展开,最终归属也是让学生在掌握书本中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训练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篇2
在素质教育得到大力推行的现阶段,我国对于小学基础教育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小学生科学教学作为小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多年小学科学教育搁置造成的弊病,使目前多数小学中的科学教师无法做到专业教学,这是造成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对现今的小学科学教师展开有效的培训,提升其自身的专业修养以及科学素养,便成为改善教学质量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二、提升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措施
鉴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基础性以及入门性,这使小学的科学教学不需要教师具备过高的科学水准,而这一特点也为目前教师的素养提升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可以以集中培训、组织学习的方式开展,具体的施行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教师开展基础性科学知识的认识性培训
该培训的教学内容应以经典的科学哲学思想为教学基础,同时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案例,使得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对于教师的科学认识的意识培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教师对科学的实质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小学科学教师才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科学教学配备足够的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
2.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培训还可以通过讲座、网络授课、技能培训等形式展开
而以上培训方式的确定与施行必须符合素质教育中对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务必使受培训的教师学习到具有真正实践性的科学教学技能。
综上所述,若要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与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在确定了具体的培训措施之后,如何促进这类措施的有效落实亦是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教育部门的有效监督以及小学科学教师的共同努力。
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可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情况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能够引起学生的同化和共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真正认识科学知识。
比如,在讲授《磁铁的两极》一课时,首先出示一块小磁铁和一个小螺帽,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而且很多学生都玩过,所以开始就会对课程比较感兴趣。然后老师提出问题:“我这块小磁铁可以吸住这枚小螺帽吗?”学生们都知道可以,然后老师示范一次,又换一个大螺帽:“那它能吸住大螺帽吗?”学生回答:“不能,要用大磁铁。”当学生进入到这个情景之中以后,老师就将学生向课程目标上引导:“为什么不同的磁铁吸力不同?”学生就会非常好奇,兴趣被激发,思维也打开了,有的拿出自己的磁铁来试验,最后发现不仅不同大小的磁铁吸力不同,而且同一块磁铁的不同地方吸力也不同,“哪位同学举一个生活中运用磁铁的例子?”学生们都积极举手发言,“钱包扣”“冰箱门”等,通过这个简单的情景演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变得活跃,而且还让学生学到了真正的知识,并与生活产生了联系。
二、积极探索,感悟科学魅力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对于内容、案例等知识的熟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习的效果,所以应当鼓励学生体验生活,不断接触生活中的事物,积累生活经验,最后联系到科学方法。
比如,结合学生的生活开展科学实验课,能够让他们边学习边思考生活中相似的情景,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要怎么样将煮熟的鸡蛋放入一个瓶口比它小的瓶子,这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学生对这些都会非常好奇,会不断探究,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改变气压让鸡蛋进人瓶取1热纾在一个杯中装满水,放上纸片,为什么倒过来水不会流出来?在冬天里墨水瓶盖拧太紧打不开怎么办?冬天如何解决道路结冰的问题?这些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遇见的,而这恰好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三、联系生活,积累科学素材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小学的科学教材上的内容,如彩虹、滑轮、气体等都是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提炼而来,它们都有着生活原型,所以应当将身边的一切资源都运用到科学之中,植根于生活,深入挖掘科学素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可以走出教室,走进生活,从而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真正体会到科学生活化。
比如,在进行《声音是怎样产生》这个实验课程时,老师先让学生听各种声音,然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最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不同事物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等,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运用身边的一切工具来制造声音,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模拟各种动物的声音,最后让学生明白声音是震动发出的,并且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区别,包括音量、音色等各方面,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媒介,而且速度是不一样的。最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下课之余或在家里的时候,思考身边的物体都是否能发音,不同的力度、不同敲击物等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差别。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的东西,然而通过课堂学习却挖掘出了无数的科学知识。
四、加强实践,提升运用能力
科学绝不仅仅是来源于生活而成了纯粹的理论和书面知识,这些知识更应该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学以致用才能够体现科学的精髓和真正价值。因此必须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用科学的眼光和思维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篇4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探究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者所具有的良好的质疑意识无疑是探究活动的催化剂。从一定程度上说,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比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科学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却普遍不足,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敢或不愿质疑。这类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质疑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状态。二是较少或者没有质疑意识。主要是学生不善思考,不肯思考,不能质疑或是不善于质疑。造成学生质疑意识不强的原因,一是受制于学生的心理因素,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意愿不强烈。二是受制于学生的认知因素,即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够。三是教师只按自己的预设思路进行教学,剥夺了学生主动质疑、自主探究的权利,使课堂缺少质疑的氛围等等。
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我认为应该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动机入手,辅以情境的创设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质疑”强加给学生,而是应通过启发引导,精心设置质疑情境,让他们自己产生强烈的质疑意识,进而主动进行质疑。
1.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质疑。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学生的思想要积极主动地展开,就得让学生自身具备强烈的求知欲。要激发学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疑问去寻求答案。很多学生或因为对科学课不感兴趣,或因为重语、数、英而轻其它学科,抱着对科学课无所谓的态度。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必然懒得思考,也就很难提出质疑。所以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采用趣味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淀粉的踪迹》时,首先以小魔术的形式演示“白纸显字”的小实验,教学《混合身边的物质》部分时,演示“清水变牛奶”的小实验等等小学数学论文,使学生感到十分新奇,纷纷质疑“怎么回事”,个别学生甚至怀疑有假。我则趁势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产生的疑问展开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自然而然地也就产生了质疑意向。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小资料、“阅读与拓展”材料等,适当结合进一些课外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敏锐的质疑意识对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培养自己质疑意识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如介绍富兰克林探索雷电的故事、海尔蒙的实验等。另外,对课本中的一些“观察报告”、“调查报告” 等范例,我也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的观察、调查报告往往写不到点子上,或者写不到范例上那样具体全面。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质疑意识对正确开展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突破思维禁锢,使学生敢于质疑。
从创造主体的心理素质来看,缺乏创新意识,往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他人(尤其是权威)已有知识的迷信;二是对自己已有知识的迷信。这种迷信严重阻碍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当然也就没有质疑了期刊网。因迷信教师、书本而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因害怕自己的质疑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批评或耻笑,造成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或只有教师的问而无学生的答,甚至整堂课没有一次学生的质疑的现象并不鲜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信奉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鼓励学生的“三不迷信”、“三怀疑”、“三允许”,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教师;欢迎上课质疑、欢迎发表对教材的不同见解、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意见;允许说错、允许改正错误、允许保留意见。因而经常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师,要敢于对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观点进行质疑。同时自己也认真做到勇于接受学生的质疑,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质疑空间,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他们勇于质疑。如在《动物和植物》一课中探讨“植物是否能够运动”时,有一些学生就植物不会运动的观点向教师质疑:“向日葵不是会转动吗?” “有些植物还会吃动物呢!”“太阳花不是会见了太阳就开花,太阳落山就闭拢吗?”还找来了有关的书本资料给我看。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含糊应对,而是在充分查找了相关资料后,向学生认真解释了有关植物的这些现象,并进一步拿动物的运动器官与之对比,才消释了学生的疑问。对于这些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学生,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精神。
3.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能够质疑。
质疑的产生应源于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观察和感知。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感知活动中去呢?我的做法是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诱发学生质疑、解疑。
首先,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始,用实验、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质疑情境。如《了解空气》一课,我首先演示了“纸的奇遇”实验,当学生看到烧杯中的纸团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顿时被激起了求知欲,这时我又适时提问:“是谁保护了杯中的纸团不被浸湿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与空气有关,那么究竟是不是空气呢,由于课堂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空气、摸到空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
其次,质疑情境的好坏还在于刺激情境到疑问解决的过程,即这个“解答距”的难度是否妥当。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的差异,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质疑。例如,在探究小苏打和醋的混合现象时,先让学生做混合实验并观察现象,然后再让学生用燃烧的火柴做混合产生气体与普通空气的对比实验,再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质疑。于是,学生纷纷质疑:小苏打和醋混合杯中的火柴为什么熄灭?空气杯中的火柴为什么不熄灭?两个杯中的气体是不是不一样?混合杯中的气体为什么和空杯中的气体不一样?是不是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的气体?再让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思考解疑,使得各类学生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寻找答案,有利于各层次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
另外,质疑情境的创设更可以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是要使学生在真实而未知的情境中去探知真知,亲自去解决综合问题,使他切身体会学习实验技能的方法,体验科学知识的价值和对周围未知的发现,并养成动手的习惯,不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形成强烈的质疑意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尽量把实验的机会让给学生来操作,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过程中自觉产生新的疑问。
4.强化课后延伸,使学生善于质疑。
质疑是教学的开始,质疑是教学的主线,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疑问小学数学论文,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疑问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疑问。在课外,我经常让学生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课外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动手动脑。往往,学生在探究中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并进行质疑,进而会寻求教师的帮助解决,这时,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能让学生在操作、观摩、思考中逐步增强质疑意识。如在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观察中,一位学生观察到子叶与第一对真叶的不同,跑来问我,为让这刚刚萌发的好奇心长大,我没有直接解答,也没告诉他下一节课中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鼓励他继续仔细观察,并让他自己去查资料解决,结果这位同学在下一节课上很详细地向其他同学介绍了自己的发现和找到的答案。
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质疑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质疑走出教室。这些新疑问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够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要求学生愿意质疑、敢于质疑、能够质疑、善于质疑,教师自身也要具备质疑意识,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而不是权威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教师自己也要做善于质疑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课堂中,教师应少些直接提问,多些指导诱问;少些批评斥责,多些鼓励表扬;少些权威专制,多些民主平等;少些直接告诉结果或答案,多些让学生质疑尝试。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不仅不怕学生质疑,而且为能被学生质疑倒而高兴,这样才说明我们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取得成功了。
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提出质疑,但并非质疑越多越好,一堂课时间有限,而小学生的思维又非常发散,容易提出许多与所要研究
篇5
1、冰糕为什么会冒气,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2、蝉为什么会蜕皮,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3、蜜蜂怎样酿蜜,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一、强化学生主体发展,倡导自主探究
教师介入学生实验应秉持“强化学生主体发展,倡导自主发挥”的原则。教师的介入是要为学生实验创设更自由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教师要通过介入实验,支持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和生成新的实验方案。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实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让学生在与环境、材料、同伴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同时,分组实验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基本形式,更应彰显自由、和谐和创造的“自主探究精神”。
案例:“杯子变热了”实验
交流实验发现。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我们发现蜡烛油都融化了。第一个先融化,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生:因为给铜条加热,这一端温度高,然后热沿着铜条传到下一个孔,这里的温度变高了,所以就融化了。
生: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师:加热点温度高,后面的部分温度低,然后热又传递到下一个温度较低的部位,其温度有升高的,只要有温差就会出现传递,就像是接力棒一样,依次传递。
实验的过程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原本的观察蜡油的融化现象变成了讨论热传递的方向问题,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实验本质的欲望。面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教师通过和学生对话了解实验开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验精神”,积极投入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情境,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设计、操作实验,享受快乐,体验成功。
二、仔细观察、梳理情景,寻找介入最佳契机
教师介入学生实验时应仔细观察、梳理,寻找最佳契机。学生在实验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此时,教师一般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使实验进行下去。但也有一些学生会放弃实验。教师要静观其变,留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尝试中积累经验,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当然,一旦发现学生因实在无法实现自己的实验结论而即将放弃实验时,教师必须介入。
案例:“力在哪里”实验
通过前面几个我们感受力的活动,你发现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接下来马老师想让大家用玻璃球来研究一下力的作用。
1.大家看,现在这颗玻璃球在桌面上静止不动,你能用力让它动起来吗?
提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2.提问:现在我们已经会让静止的玻璃球动起来了,你能让滚动中的玻璃球滚得快一些、慢一些或拐弯吗?
结论:力可以使静止的玻璃球动起来,也可以使玻璃球动得更快些,还可以使玻璃球停下来。力还可以改变玻璃球运动的方向。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实验操作员积极思考生活中常见现象,引导学生讨论和想象,使实验前期知识储备有了突破,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观察对教师介入的作用。
三、融合多种形式,发挥主导优势
教师介入学生实验应融合多种形式,发挥互补优势。只有灵活选用不同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实现科学教学目的。
教师介入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直接介入,指在不影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教师通过提示一个问题或建议,给出一个鼓励或参照,邀请一个同伴加入或营造一种气氛支持学生的实验探究行为。间接介入,指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实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准确性以及严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素养。无论是直接介入还是间接介入,都要以不干扰学生实验为前提,以不破坏学生兴趣和实验的操作思路为原则,以让学生获得实验体验以及促进学生实验探究水平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进行。
教师介入的方式也可分为情感性鼓励和技艺性帮助。情感性鼓励,即在介入时侧重采用鼓励、融入、暗示、启发、建议和引导等方法。技艺性帮助主要包括示范、参与、帮助、指导和练习等。学生实验需要教师的情感性鼓励和技艺性帮助。
案例:自己动手设计滑轮组
制作滑轮组的几个同学坐在桌子边设计滑轮组方案,教师在一旁观察了许久,发现学生什么也没组装出来。有的孩子开始不耐烦了,流露出沮丧的情绪。这时,教师坐了下来。
教师说:“我帮你们设计滑轮组好吗?”学生立刻说:“好。”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听边模仿,不一会儿,滑轮组就设计好了,他们高兴地进行数据采集的实验探究。
几天后,学生又要设计难一点的滑轮组了,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一个正在默默地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同学,并鼓励他们:“每个人都试一试,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教师在旁边仔细观察,在碰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果然不出所料,孩子们很快设计出几种很好的滑轮组方案。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由于学生对滑轮组的认识比较抽象,在设计方面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教师通过技艺性帮助给同学们实验带来了很大的支持。但第二次实验时,教师更多的是鼓励学生摆脱依赖,大胆尝试,并将情感性鼓励和技艺性帮助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当然,学生实验水平素养和体验并非与教师介入的频率和深度成正比。教师的过度介入往往会干扰、转移或替代儿童原来的活动意向,降低学生的自信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介入学生科学实验活动采用以上灵活、有效的支持性策略,适度介入,使科学实验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行)》
[2] 《谈科学实验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曾宝骏。
篇7
对于学生来说,面对好奇的数学问题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甚至会问出一些难题来,此时,教师不要强加干涉,也不能忽略不管,而是要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质疑,提升教学实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营造一个平等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积极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就发问,让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质疑的摇篮。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先给学生出示分数1 / 3,并提问:“这个分数表示什么?你能用图形来表示你认识的分数吗?”学生认识到1 / 3表示的是把一个整体等分成3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在此基础上,学生采用裁剪、折叠、切块、画画等多种形式,表示自己见到的分数。有的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剪成相等的5份,将其中一份涂上颜色表示1 / 5;有的学生将一块橡皮等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一份表示1 / 4;还有的学生将一块长方形的纸对折3次,等分为8份,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表示3 / 8。(如图1)
根据学生对分数的掌握情况,教师又出示了图2,并故意说这表示1 / 3。立刻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这个三角形是等分为3份吗?怎么证明这是三等分?”在学生的质疑之下,其他学生展开探究,由此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积极创设数学情境,营造质疑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踊跃提出问题,摆脱了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实现了课堂自主,大大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放认知,激发学生质疑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解放思维、发展和提升数学能力。有效的质疑就是基于原有认知,并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角度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开放学生的认知,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来提问。
比如,在教学“奇数和偶数”时,教师给学生出示了0~10的数字,并要求学生根据口令站队。其中,数字是2、4、6、7、10要排在第一排,而后让学生思考:“在这5个数字当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比较特殊,为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开放,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而有不同的发现。有的学生认为数字10比较特殊,因为10是两位数,也有学生认为7是比较特殊的。有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说7和其他数字不同?”在学生的质疑之下,大家展开探究,发现2、4、6、10都是2的倍数,而7不是2的倍数。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学生得到结论:“偶数就是2乘以任意一个数;奇数就是2乘以任意一个数再加1。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开放学生的认知,允许学生自主发问。学生以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思维,激发起了不同的质疑,让数学课堂环环相扣,充满了思维含量。
三、假装糊涂,激发学生质疑
在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并非主体地位,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因此,教师要隐退到幕后,对学生要假装糊涂,将评判和探究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课堂质疑。
比如,在教学“分数”时,有一个教学重点是“分母不可以为零”。大部分教师都会认为,只需要将知识点硬灌给学生,学生背熟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学生在没有弄懂为什么之前,是没有办法有效掌握这一知识的,也就无法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假装糊涂,提出质疑:“我认为分母是可以为零的。”教师的质疑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反对,也引起了另一部分学生的支持。大家立刻展开辩论。通过讨论和实践,学生弄清了问题的本质,认为任何数与零相乘的积值等于0,因此零不能做除数。这时,教师再次假装糊涂,说:“因为0×0等于0,所以0÷0等于0。”学生认为,0÷0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数,是它与零相乘的积等于0。通过讨论和辨析,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大大提升了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篇8
营养素的功用就是保证人体正常发育和健康,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有谷物类、肉与禽蛋类、蔬菜水果类、奶和奶制品,我们人体的营养就是从这些食物中获取,可分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水。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由碳、氢、氧、氮、硫等多种元素构成多种氨基酸,再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是构成机体细胞和组织,促进生长发育,参加机体物质代谢,形成抗体,增强免疫能力和供给热能。每克蛋白质可提供16.75焦耳的热能。
糖类是热能的主要来源,每1克碳水化合物可提供热能16.7千焦。其特点是:在总能量中所占比例大,提供能量快而及时,氧化的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机体无害。
脂类是含能最高的营养素,生理条件下脂类含能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2.25倍左右。不管是直接来自饲料或体内代谢产生的游离脂肪酸、甘油酯,都是动物维持和生产的重要能量来源。动物生产中常基于脂肪适口性好,含能高的特点,用补充脂肪的高能饲粮提高生产效率。
无机盐又称矿物质,是人体的组织成分。其中人体所需无机盐含量较多的称宏量元素,如钙、磷、钾、钠、镁、氯、硫等。仅含微量或极微量的元素称微量元素,如铁、碘、铜、锌、硒、钼等。无机盐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是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但却是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有着不同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多种不同类型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溶解于水中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水溶性纤维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部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3种常见的非水溶性纤维,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水约占人体重的50%―70%。水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营养素,是构成机体的重要原料,是各种物质的溶剂。水在体内直接参与物质代谢,输送氧气和各种物质,调节体温,滋润器官等重要作用。
2.微生物的发酵
微生物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微生物发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发酵工程的应用范围有医药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等方面。以下主要以酸奶的制作来阐述微生物的发酵过程。
2.1 酸奶的制作
酸奶发酵中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是: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发酵成乳酸使其pH降低从而使牛奶形成凝胶状,乳酸菌还会促使部分老蛋白降解、形成乳酸钙和产生一些脂肪、乙醛和双乙酰等风味物质。这就是酸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和适合广糖不耐症者饮用的主要原因。
2.2 酸奶的制作过程
首先准备好牛奶、酸奶机 ,将塑料容器用开水消毒1分钟,把水倒干净,倒入牛奶 ,再倒入酸奶机 ,用筷子搅拌均匀后 ,将盖好的容器放入酸奶机中,盖好上盖。接通电源,约8小时即可,冬天再加2-3小时。这样,美味又营养的酸奶就做好了。
2.3 酸奶的好处
篇9
一、兴趣引路,催生情感,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思维发展、成长进步需求,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和谐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对自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发展实际,将教材中的一些抽象、单一、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乐于接受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由于小学数学学科自身特点,数学中的“内在的趣味”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努力发掘数学中的内生魅力,通过一些外力方式制造和生成数学的趣味性,增强数学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当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改的深入,以电教媒体为主体新型教学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多媒体集“影像、声音、图形、文字”于一体,具有“直观演示、形象生动和简易操作”的功能优势,是当前最为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对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无可比拟的运用价值、辅助功效,在激发学生兴趣、催生学生情感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如,笔者在教学一些“行程问题”的教学中,学生一时难以掌握和理解,学生对相遇和追击等问题,一时“搞不懂、摸不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是画图又是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一些理解能力、感知能力较弱的学生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还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借助多媒体用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演示相遇、相向等行程问题的关系,让小学生看得兴致盎然、眉飞色舞,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启发,活跃思维,让学生探究问题形成过程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层次,让学生亲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跟着问题走,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在数学情境中直接提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运用变通的意识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笔者在教学中通过适时、适当、适度的启发,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新颖独特、富于独创的解答方法。如,笔者在教学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内容时,我以“知道圆柱体的底面积与侧面积,如何求圆柱体的体积”?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多数学生的思维是依据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来进行计算。我启发学生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有个学生将圆柱体变形为长方体来计算,即用侧面积÷2×底面半径来计算。让学生另辟蹊径,换位思考,培养了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以讲解、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点拨、激励学生学会学习、科学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篇10
二、师生共同收集实验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课下多动脑、动手收集实验所需的材料。如在学习一个新的单元知识前,教师把本单元所做实验所需的材料列出一份清单,让学生按清单上的条目去收集材料,学生收集不到的材料,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寻找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可以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独立自主地去探究科学规律。学生对于一些实验现象的质疑,教师要引导让学生去解释实验现象的差异,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和分析。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活动中找出土壤中的沙和黏土,我让学生想把沙和黏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我让学生到“材料超市”自选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慢慢地摸索,不断进步。
篇11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只是觉得音乐课挺好玩的、挺轻松的、没有压力、唱唱歌而已,并且自己还挺喜欢流行歌曲的,所以就选择了音乐专业。但学生们在声音条件上参差不齐,且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声乐技能水平较差,对声乐基础理论更是不了解,这些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基础性问题,有必要在最初学习阶段给学生安排集体课统一讲授,用半年或再多一些时间进行声乐的基础教学,让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视野,为后面的声乐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具体知识的学习为:介绍分析发声器官的结构,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呼吸、发声、共鸣、吐字咬字等发声器官和发声原理,体会歌唱的姿势;唱歌生理的了解,使学生注意合理使用嗓子,不可盲目使用嗓子,注意对嗓子的保护;歌唱心理的学习,对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声乐演唱中调整心理状态的重要作用,这样自己在演唱时能够很好地调整心理状态;歌唱语言的学习,学生对唱歌中咬字、吐字的基本理论进行学习;听、看名家名段的演唱,使学生在听觉上感受正确的声音概念,从视觉上观察歌唱时的外部状态,激起学生的模仿欲望,并提高学生对歌唱声音的鉴赏力和审美力;网上观看声乐权威的声乐教学,让学生根据这些大师的指导,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尽量去体会。
通过声乐集体课教学,使学生做到歌唱姿势基本正确,有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呼吸方法基本正确的,体会到气息对声音的支持感觉,建立基本正确的声音概念,初步具备辨别发声正误的能力,咬字吐字基本清楚。
集体课的优点是通过教师平时的提问、学生的演唱,使学生自己能够和其他学生进行对比,了解别人的长处,学会弥补自身缺点的办法。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之间进行竞争学习,对以后的声乐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后面小组课和个别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用较好的师资、较少的时间将歌唱发声和教学中普遍需要了解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共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避免在个别课上教师还要耗费时间讲授基础理论,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集体课的不足之处是针对性差,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不全面,指导不能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开展下一步的小组学习。
二、第二阶段:小组课为主――分层合作、提高阶段
小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分组分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几位同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基本要求是小组中成员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交流、相互帮助完成学习任务,各小组成员必须为提高组内共同的学习效率进行合作学习。声乐教学中实施分组分层合作――小组课教学,是声乐集体课的延伸和补充,是在声乐集体课学习之后,学生有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基本正确的歌唱方法、声音概念后,把程度大致相同、声音条件相似的学生编成小组,人数4~6人不等,在小组课中针对同一进度的学生教授相关内容,布置同级作业,以利于学生相互对照、取长补短。实质上是把相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同质同组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逐渐改进集体课中的不足,把各层学生的共性问题集中解决。
在声乐小组课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是同一声部、同一程度、同一音色,老师能够对不同小组采取不同的示范、指导,对本组学生的指导更有针对性,能较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所以相对来说,对解决各组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又能够省时、省力,并且教师在指导同组学生时,其他学生在旁边观摩,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学习也能够较快领会老师的指导。由于老师的示范、指导更具体,和学生交流方便,所以学生容易把握要领,对正确的和错误的知识能够及时对照,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声乐小组课的优点:声乐小组课教学基本上能够做到“因组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省时、效果好,并且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合作、互相交流,能较快进步。小组学习还可用小组带小组,给成绩好的学生布置任务,结成一对一帮辅小组,实际上好学生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进行帮助,也是对自己学习的提高,而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老师上课时的辅导效果要好得多。这样学生就能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并且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打下很好的基础。
声乐小组课教学的缺点:由于教师每次指导时间有限,学生的问题多少不一,可能导致小组差别加大,这就需要老师在指导时尽可能照顾全面,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周全。
三、第三阶段:“个别课”(小课)――因材施教、个性发展阶段
在经过集体课、小组课系统学习之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一部分学生需要实习,一部分学生需要继续学习以迎接更大的挑战――参加对口升学。对于需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要想高考考出好成绩,必须实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个别课”或经常说的声乐小课。声乐小课是几百年来声乐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教学模式。因为声乐是一门个性极强的学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它根据不同的声音功能和声音特点、不同的声音感受和理解、不同的音乐素质和条件进行有针对性声乐训练,也就是常说的“因材施教”。
篇12
所谓数学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学习。主要致力于构建一种学习群体。其实知识不是单纯的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各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获得的更多。这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取的方法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发现,而教师的主要职能是积极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去获得知识的。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
合理地进行合作小组的划分教师必须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对于学习成绩 性别、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小学生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来进行分组,保证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尽量均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好效果,保证学习成绩不同的小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让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小学生也可以通过组员的帮助而获得提高,与此同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小学生也能够在互相合作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
另外,为了保证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该对于小组的每一个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负责一定的学习任务,如有的小学生负责激励、有的负责监督、有的负责总结汇报等等,并且,不同的分工也应该经常进行轮换,以便提升每一个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我在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
2.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当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的现象,创设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合作的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例如:在讲《圆的认识》的时候,不是直接叫同学找到圆心、半径和直径,可以巧设情境:我们公园圆形的花圃,每天需要给它浇水,同学们想想,喷头应该装在哪呢?水最远要喷到哪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思维十分活跃,竟然说出了"半径辐射"的概念。同时,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妙处真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动力。
3.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已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讲台桌上那个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我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原来,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
这时有个学生讲解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概念和特点,使得同学们其间运用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最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这墨水瓶是一个长方体。"像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
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参与
合作学习,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的潜能,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用结合,着眼全面发展。例如教学"统计"时,一开始采用"夹玻璃球"的比赛游戏,每个小组的同学跃跃欲试,兴趣极高,听完老师的比赛要求后,不等老师分工,小组内的成员已自行分工好了。哨声一响,小组内有的数,有的夹,有的计,有的监督检查,每个成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的进程中,组内秩序有条不紊,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5.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通过不断的反馈,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发现与全面数学素质目标之间的距离,不断改进不足,努力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一定要全面而有激励性。首先是过程评价,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地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使各小组明确自己努力与改进的方向。其次是学习结果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既要体现个人的智慧,更要体现团队的力量。因此在评价学习结果时,要让学生个人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又要让小组成员分享到集体成功的喜悦,及时奖励优胜小组,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下一阶段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既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很好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一、此校德育课首先要学生了解现存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
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首先要给学生讲授目前现存的有利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的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开拓创新精神、探索冒险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因此,提高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也是国民心理的转变过程。要在全体学生中倡导“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精神,改变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有了一种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就能为中职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社会支撑。
二、此校要求德育课教师应首先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创业能力。
创造性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塑造教师完美人格的重要内容。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大胆的创新精神,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开拓进取的意识和创新求异的品质。新的世纪,职校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竞争,学会适应,要正确引导学生懂得时代的发展到了必须由自己来求出路、求发展的时候了,必须用超前意识去进行考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将自己在社会中定位,以便在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的位置,确定谋生方向,选择最佳职业。这是真正意义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竞争。职校教师如果本身没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难以正确引导学生的。
三、此校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创业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绝大多数的职校生,都注定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沉浮。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浪潮更是激荡澎湃。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的社会,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要使学生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通过市场调节配置。 要帮助学生牢牢树立“不找首长找市场”、“不靠上帝靠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业者事业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去创业,更不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德国总理科尔曾经说过:“新的毕业生要早日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者,不仅是自己创业,还要能为别人创造就业岗位。”亚太地区在澳大利亚召开的职业教育研讨会上,把“小企业家人才的培养问题”当成了一个重要议题。面对国内外就业形势,面对世界潮流,我们要引导学生早日培养创新意识,争取在日后走出社会,成就一番事业。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精神。使学生理解创业的意义,使学生转变依靠国家、依靠学校、依靠父母就业的依赖思想,树立创业光荣、自谋职业大有前途的观念。如何树立学生的创业精神呢?除了尽量采用案例教学外,还要让学生走上社会,自己调查研究,通过访问成功小企业,尤其是向职业学校毕业生中的成功者请教,自己感受社会的创业大潮,自己教育自己。
四、此校德育课把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作为重点。
在德育课上通过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五彩缤纷的案例教学,不断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创新性、吃苦耐劳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培养必胜的信念。针对目前职校生中心理品质较差的实际,通过心理辅导,不断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偏差,排除心理障碍,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养成乐观开朗性格,高昂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为日后成功创业,为日后战胜创业路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埋下鲜明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