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篇1

关键词 :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偿债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22-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孙颖超(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学。郑立新(1968-),男,黑龙江省五常人,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领导力与企业文化。

如今经济快速发展,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焦点话题。企业在赢取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消息不全等问题。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许多世界性的企业都已经倒闭,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也面临着财务困境。要想走出财务困境就要进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然而现在我国最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有一套全面的财务风险价值评估才能保证财务困境得到更好的解决,这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在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考虑到长期利润的增长,和降低风险程度,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财务风险含义及形成原因

1.财务风险含义

财务风险从广义上来讲,是属于微观风险,一个组织最终的性能最终会体现在它的结果上。

从狭义上来细化说即是在遇到财务风险的情况下,由于财务风险的多变导致了财务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进而使得财务风险产生,造成了企业的财务方面的经济损失。

2.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首先,财务管理的宏观因素的变化导致了企业的外部因素的变化,即财务管理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可观因素的改变而发生了改变,外部因素的改变也就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不定,进而导致了财务的损失。

其次,使得我国企业财务有较大风险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财务活动有复杂的动力学因素。在整个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财务管理问题,并且随着资产发展速度的加快,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复杂起来。

此外,财务决策失误也是导致财务出现风险的关键因素。目前财务分析的前提是避免财务决策的重大错误,由于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没有各企业科学方法的客观决策经验,从而导致了金融风险及金融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使得我国企业经常出现内部财务混乱的现象。企业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利益分配,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方法上,责任不明,从而导致资本的效率下降,企业财产受到严重侵蚀,财务的安全遭受到威胁,从而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和金融危机的产生。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在管理活动中,企业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外部和内部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变化,最终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和经营成果越来越差,因此只有通过分析、理解、控制和评估的方法来加强风险的管理。

2.累积性

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产生金融欺诈、虚假的支付,粉饰利润等现象产生;企业生产管理不善则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这些问题的慢慢积累便导致了金融风险的形成。

3.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组织环境,组织环境的变化是未知的,这就导致了金融风险的程度也是无法预测的。

4..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性

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造成威胁,它反映在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采取措施去避免这些不利影响。

二、体系研究

(一)财务管理的多变性

财务管理有法律、经济等许多因素在里面。这些因素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我们又很难准确的预测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如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外部的复杂环境,这将会给企业的理财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设计指标不专业

首先,企业的各种财务的能力指标影响了财务的发展。盈利能力的缺失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如若不能到期及时偿还债务,企业将会出现金融上的危机,使得降低资产的利用率,对企业利润的增长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这种种不利影响使得企业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指标大多都局限反应在企业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上,这种静态的反应缺乏了准确性和真实性。除此之外,企业很容易粉饰所谓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这就使得了管理者所得到的的数据缺乏可靠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另一方面,基于现金基础的现金流分析,它不容易被粉饰,能够准确的将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反应出来,更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正发生着快速而激烈的变化,为了能够科学、客观的反映出企业的管理状况,从而采用了现金流量表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

根据风险评价指标的四种类型,偿债能力评价指标的定义应该包含相关的现金流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

(三)设计指标不科学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设计的不科学现象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笔者就其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的部分指标具体说明一下。偿债能力风险评价指标设计不科学,它是通过流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判断短期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从而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大小。事实上,计算流动比率的数据来自于财务报表,另外有一些因素(如企业清算能力、短期债务负担)并不体现在这个报表中,这反而影响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些甚至影响更大。

(四)相关的其他指标选择不全面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之一是要求全面性,但目前金融风险评估系统设计过于简单,尤其是非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非财务指标是在结合财务人员的经验,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定量分析的不足加以弥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因素分析、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等非金融风险评价指标是该公司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财务目标起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这些非财务指标的不全面性以无法充分说明企业风险的问题。如与治理问题相关的财务风险则是由高管持股,关联方交易和担保体现。

三、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一)解决好偿债风险

项目的资产负债表对现金流的影响可以用现金流量表反映出来,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三个操作:第一现金流;第二投资;第三融资。通过现金流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企业的现金流及现金流状况。这对于我们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是有益处的,也有助于我们分析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未来可能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此外,时间的价值是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所以企业的价值表现在获取现金流的能力上,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是现金流获取力,这也是金融风险评估的基础。笔者认为,从现金流的分析角度来看,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增加现金债务比率指标。

(二)解决好营运风险

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的恢复能力随着其周转率的提高而增快,若应收账款周转率太低,会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和对债务的偿付能力。企业大量使用现金销售、分期付款的结算方式时,应收账款周转率便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运营情况。因此,我们引入了平均应收账款账龄指标这个参数,来科学有效的反应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能力。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某项应收账款金额×某项应收账款账龄)/各项应收账款金额。

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是一个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也需要一个企业不断优化内部的财务管理措施,与时俱进改善经营理念,健全会计制度,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理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三)解决好财务风险

高管持股比例的风险评价指标,高管持股比例是指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的聚合。股东和高管之间的关系决定企业需要实现一个长期激励高管的薪酬系统。高管持股是一种长期激励的方法。根据委托理论,当高管持股比例过低,高管所分享的利益较少,他人承担公司的损失,从而导致忽视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当高管持股比例增加,高管所分享到的利益就会增多,从而达到与其他股东的利益相一致,双方将共同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上述的回归结果我们看到,高管持股与公司成绩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即高管持股比率越高,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小。因此高管持股在企业风险上起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J].科技发展,2012(8)28-30.

[2] 孙忠欣.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网络财富,2013,(3)46-48.

[3] 吴惠吟.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3)58-59.

篇2

一、引言

如今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以及风险,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仅要从产品业务的市场份额入手,也可从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来考量。企业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时,需要对所处环境中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形成全面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将有助于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并实现企业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还有欠缺不足的地方,比如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通常采用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但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来自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企业的账面流动资产或者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清偿能力,但是毕竟难以完全代表企业的实际现金流状况。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还包括了应收账款回收状况和存货周转速度等,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用简易的指标设计很难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描述。除了衡量各类财务风险所需的具体的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还存在不足的是指标体系的建设,即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中,对财务指标的归类不合理不全面,也很难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可能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出现。

(二)对现金流量的重视不足

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还存在的一个不足是,评价体系中主要包含了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但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而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里面对现金流量数据的使用相对来说较少。而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由于采用权责发生制并且在会计估计以及会计政策选择时可能有的调整,这些信息存在被粉饰的风险。而现金流量表由于反应企业的真实现金流状况,并采用收付实现制使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程度更高。所以由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现金流量数据的应用较少,所以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状况、偿债能力并不一定能够真实的反应出来。

(三)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度不足

为了全面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对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就不仅仅会涉及到财务类指标,非财务类指标也需要纳入到该体系中,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据数据调查研究显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因其产生受到各类因素的广泛影响,所以只使用财务指标这样的风险评价体系是不健全的。但目前部分企业的风险评价体系中,对非财务类指标的重视和使用不足,不利于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达不到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使其能够科学全面的反应企业的各类财务风险

要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首先需从具体的指标设计入手,使之能够尽可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对于偿债能力指标的设计,除了使用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等反应来自静态报表的信息,也可更多的使用现金流量指标,毕竟用于偿还债务的还是企业的现金流而不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资金。对于营运能力指标上的改进,比如可在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通过应收账款平均账龄进一步调整。对于盈利能力指标的改进,可考虑增加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应用。其次,除了各类财务风险具体指标的设计以外,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还可从对财务指标的合理归类方面去改善,以避免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使得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二)提高对现金流量的重视

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密切结合使用,可使风险评价体系更真实全面的反应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助于提高企业应对潜在财务风险的能力。现金流量表由于采用收付实现制,来反应企业的真实现金流状况,这使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程度更高,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信息被修改修饰的风险。因此在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可适当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现金流量的特点,相应的引入一些指标,如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该指标相较于一般的利息保障倍数,即考量息税前利润对企业所承担的利息覆盖能力,前者是从企业能够提供的现金流角度去衡量企业的支付利息能力,而后者是从企业的利润角度。多个角度的评价方式,更能够准确全面的反应出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

(三)加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

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其评价指标的构成应既包含财务类指标,也包含非财务类指标,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有助于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全面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其影响因素分布广泛,因此企业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来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从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创新研发能力、行业市场竞争地位等非财务类因素加强分析,有利于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达到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完善其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完善对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使其能够科学全面的反应企业的各类财务风险;需要提高对现金流量的重视,来反应企业的真实现金流状况,现金流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程度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信息被修改修饰的风险;需要加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有助于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控制,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使用,来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分析。

篇3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财务评价指标,通过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将其整理为数学模型,并且通过计算的数值展示财务风险指数对财务风险进行客观化和量化的评价。

一、财务风险含义及形成原因

财务风险的含义,广义的观点是指财务风险在各项的财务活动进行中,由于受到各种难以控制和预料的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加大由于财务状况不明确所导致单位遭受损失的几率。狭义观点是指单位财务风险,即企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与负债所相关的各种风险,特别是指筹资的过程中由于财务杠杆导致的单位股权持有者收益总产值下降,甚至致使企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企业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综合因素改变是致使企业财务产生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尽管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的外部,但对企业的内部发展和财务管理具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多变性也是导致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企业财务管理涉及的问题相对较多,遍布于企业运行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同时,伴随着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发展速度的迅速加快,大多数的企业财务活动变得更加复杂。

第三、企业财务决策的失误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防止财务决策产生重大失误的前提是采取科学化的方法进行财务分析。目前,我国各个企业的财务系统普遍的存在着不客观的决策现象或者经验决策,由此而导致的财务决策失误也常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我国企业内部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关系混乱的现象。企业与上下级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在利益的分配、资金的使用及管理的方式等方面存在这管理混乱、责权不明的现象,从而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下降,企业财产严重流失,由于无法保障企业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从而引起财务风险或金融危机。

二、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第一、单变量判定模型:该方法是采取一种单一财务比率评定财务风险的判定模型,根据以往各个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情况时的财务比率和企业正常财务比率的明显的差别。单变量模型是财务指标应用于财务风险评价,该方法是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一大进步,简单易行,而且指标单一。但是,该方法仍然不可避免的产生片面性的评价。这种方法是人们认识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初期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随着市场经营环境的日益发展和改变,该方法的单一指标形式已经不能对一个企业综合财务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反映。

第二、多元线性模型:该方法较单变量模型评价相比在此基础上更加趋于综合性,将企业财务风险囊括在某一固定范围内是它的重要突破。但它仍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具体发展能力和经营情况,同时多元线性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在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变量间的相关性问题。

第三、财务杠杆效应:企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除普通股东的投资外,还有一些优先股股东投入和债权人借入的资金。由于优先股股东和债权人的利息均是按照合同所约定的股息率和利率来计算的固定费用,因此当息税前的利润提高时,息税前的利润所承担的优先股股息及利息便会相对地减少,从而致使每股普通股的收益幅度提高。与其相反,如果利润减少,将会造成普通股每股的收益大幅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财务杠杆效应。

三、目前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不足

财务风险评价的设计体系缺乏全面性,指标的选择欠佳。财务评价体系的设计过于简单,评价指标通常情况下只涉及到企业财务的某一个方面特点,并且以现金类型为主旨的指标更少。同时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及盈利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走向,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将不能到期偿债,不能生存,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宣告破产,如果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过低,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企业利润增长降低,企业将不能继续生存下去。因此以责任发生制为基础的企业资产损益表和负债表的计算指标,不能够全面的反映多变的经济市场现状,根据实现制为基础的财务现金流量的分析指标,可以准确的反映企业财务在一定时间内现金流出及流入的基本过程,在评估单位财务的收益质量、偿债风险和营运能力等方面均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在新世纪信息时代中,企业所面临的未来具有非常高的不确定性,同时难以量化的信息化资料也是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中不可忽视重要因素,例如企业的外部信用等问题,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致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公司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人力资源因素分析等非财务指标成为财务的分析的主要内容,这种类型的非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关注的重要问题。

四、总论

综上所述,综合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更加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财务指标的设计中,除了考虑定性指标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定量指标。构建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仅需要简洁明了,还要全面直观的反应问题所在,在容易掌握的同时还应当充分的利用资金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负债表进行跨表的综合考评与综合分析,进一步有效的抑制企业造假行为,对广大债权人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李秀华,孙秋梅,张铁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03).

[2]陈晶璞,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燕山大学学报,2002(03).

[3]孙鹏,李泽红.改进的灰色关联在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者大会论文集,2007.

篇4

(1)单变量判定模型。这种方法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评价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成长能力、现金能力。其判断依据是当企业出现财务困境时,其财务比率和正常企业的财务比率有显著差别。这种方法评价指标单一,简单易行,但难免会出现评价方面的片面性,随着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这种评价方法已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财务风险状况。

(2)多元线性评价模型(Z-SCORE模型)。爱德华・阿特曼教授于1968年就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了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Z-score模型是以多变量的统计方法为基础,以破产企业为样本,通过大量的实验,对企业的运行状况、破产与否进行分析、判别的系统,根据阿特曼的理论研究,Z-SCORE模型的表现形式为:Z=1.2X1+1.4X2+3.3X3+0.6X4+0.999X5,其中,Z=判别函数值;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对于一般企业而言,阿特曼认为Z值通常应在1.81~2.99之间,当Z=2.675时居中。当Z>2.675时,表示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当Z

多元线性评价模型是在单一的基础上趋向综合,把财务风险概括在一定的范围内。多元线性评价模型与单变量判定模型相比较,在财务风险判断的准确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在现实中也较为常用。但是,在多元线性评价模型所选用的五个指标中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成长能力,同时它的假设条件是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没有解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问题。

(3)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法认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偿债能力,此外还有成长能力,他们之间大概按5:3:2的比例来分配。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主要指标有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大概按2:2:1的分值来分配;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四个常用指标,包括:自有资金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分值比为1;成长能力指标是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增长能力,如规模的扩大、盈利的持续增长、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等。成长能力有三个指标: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人均净利增长率,分值必为1,总分为100分。这里的关键是确定标准评分值和标准比率,需要经过长时间实践,主观性比较强。

二、财务风险评价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在上述财务风险评价的方法中,综合评分法主观性和实践性较强,比较难以把握,而多元线性评价模型(Z-SCORE模型)虽存在不足,但较之其他模型还较为准确,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因此,本部分案例评价分析将采用多元线性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以上市公司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选择对照样上市公司江苏阳光股:

(1)Z-SCORE值比较。从上述计算中可以看出兰州三毛的Z值为2.634高于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的Z分值(1.6614)。且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的Z分值低于1.81,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而兰州三毛的Z分值处于灰色地带,虽然较江苏阳光要高,但不能表明兰州三毛的财务状况非常的好。

(2)自变量整体趋势。从表4 可以看出除自变量X1 和X4 外,对其余三个自变量(X2、X3、X5)进行比较,发现参照组(江苏阳光)的指标值都远高于观察组(兰州三毛)。具体而言:

第一,自变量X1:营运资金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上述表格中可以观察到兰州三毛的X1值要明显高出江苏阳光,单纯从变量值所来说:兰州三毛的资产流动性优于江苏阳光。但从2011年度两家公司的财务年报中又分析出江苏阳光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3.5108,而兰州三毛仅为7.6567,且兰州三毛存在大量的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所以单从X1还不足以判断,需要结合其他的指标加以分析。

第二,自变量X2:留存收益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公司可以用此部分资金再投资,同时它也是企业筹资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商标显示兰州三毛的筹资和再投资能力要明显弱于江苏阳光。这个指标基本上反映了观察组(兰州三毛)的财务现状:负债负担较大,或有负债的存在导致企业在筹资能力明显不足,当然也缺少用于投资和研发的经费,导致创新能力不足。

第三,自变量X3:息税前利润排除了税收和利息的影响来考察企业的盈利多少,指标显示兰州三毛的盈利能力远远落后于江苏阳光。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兰州三毛主营业务单一,除毛纺业务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盈利增长点。而江苏阳光实行的是多角化战略。

第四,自变量X4: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也就是股东权益总额,X4表示企业单位负债所产生的股东权益大小,是衡量企业资金利用效率高低的一个财务指标,其比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越高。数据显示兰州三毛和江苏阳光的X4值分别为2.97978和1.30417,这表明兰州三毛的资金利用效率要高于江苏阳光,从而相比较江苏阳光而言,兰州三毛更具有投资价值。

第五,自变量X5:虽然数值上兰州三毛比江苏阳光要低,但总体而言相差不大,这反映出2011年两家企业主营产品获得销售收入的能力差异不大。经过初步分析,由于2011年国内毛纺行业整体运行良好,建立在利好市场背景下企业销售能力的优秀表现更多是依赖于良好的市场环境,但市场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分析时应综合考虑。

(三)风险评价 通过上述分析,根据Z-SCORE模型,兰州三毛的Z分值出1.81至2.99这一灰色地带,略低于2.675,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公司的Z值虽然高于1.81,但不可掉以轻心,要将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采用多元化战略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投资和研发能力;江苏阳光的Z分值明显低于1.81,处于Z-SCORE模型的重警区,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要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企业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增强长期资产的管理能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分散财务风险,使Z值逐渐趋于合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评价模型补充与改进 Z-SCORE模型虽然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价一个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但是毕竟只考虑了财务指标,没有和公司的具体经营战略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在进行模型评价时适当考虑公司的经营战略,更全面的了解兰州三毛和江苏阳光的财务风险状况。

定性指标的补充:从两个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的可以了解到个公司的人员状况。至2011年年底,兰州三毛共有员工2090人,其中技术人员140人,大专以上学历231人,占总人数的比率分别为6.7%和11.05%;江苏阳光共有员工5186人,其中技术人员397人,大专以上学历931人,占总人数的比率分别为7.67%和17.96%。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比率上江苏阳光的人才安排都比兰州三毛要更为合理,且江苏阳光的创新能力更强,在2011年年度,江苏阳光共申请专利170件,其中授权专利111件,发明专利4件。

定量指标补充:(1)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经计算兰州三毛的现金流动负债比为1.57%,江苏阳光为6.31%,由此可以看出江苏阳光的短期偿债能力较为强,但从总体上看仍然不足。(2)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计算兰州三毛为1.46%,江苏阳光为5.02%,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兰州三毛的长期偿债能力也较为不足。

综上所述,虽然兰州三毛的Z值比江苏阳光要高,但是通过4.3部分的说明,排除规模因素,兰州三毛较江苏三毛还有很多的不足,如科研人员的不足、创新能力的不足、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的不足等等。这些不足若不引起适当注意,必将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财务风险关系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的各方面活动也可能导致财务风险,因此,在建立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时要多方面考虑、内外兼顾,同时吸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是的财务风险评价更为全面,更为准确。

三、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不足 主要包括:

(1)数据的真实性:一方面,目前所采用的模型中指标计算通常都是从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表中获得的,但部分公司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来编制财务报告,使得数据不真实,从而没有真正披露出公司的财务状况,使得模型的计算更加偏离真实情况。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导致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失效。

(2)部分指标计算不科学、不合理:在现行的财务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的设置感觉不太合理、科学,如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

(3)财务风险评价的定性指标研究不足:目前采用财务风险评价模型体系中的指标基本都是定量指标,而对定性指标的研究很少。定量指标主要是以历史财务报告为主体,讲述的是过去的成果,没有未来价值的创造,企业未来价值创造信息如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和员工培训等大多游离于财务报告之外,需要通过一系列非财务信息予以反映,即定性指标来反映。

(4)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够完整,已不能全面剖析企业财务状况:现有的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三个方面[11]。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重在揭示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适应程度,体现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预防企业短期偿债的恶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是为了评价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可间接地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一般来讲,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则财务风险越大。但这些指标是远远不够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如企业的成长能力指标、市场价值等,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成长性也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一个方面,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则企业的市场价值,同样是投资者和经营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目前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还是不太完善的,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议 主要包括:

(1)多利用现金流量表:目前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主要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历史数据而且可以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加以粉饰,对财务风险分析造成干扰。而我们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似乎利用不够充分,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相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数据更具客观性。同时,用它来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更为直观,因为它的编制基础是以现金的流入流出为基础编制的。因此建议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是多多利用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

(2)增加定性指标的分析:如今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于定量指标的研究,而很少有定性指标。在实务中,客户的满意度、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员工培训、企业员工的忠诚度等等。没有客户、产品没有竞争力,员工没有创新、没有活力、员工对企业不忠诚,连连跳槽,这都将迟早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在评价企业财务风险时应给予非定量指标跟多的关注。

(3)增加以现金流量分析为核心的财务风险指标: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是价值评价的基础,也是财务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和核心。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偿还债务、降低财务风险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郝维、黄凡:《财务二重性视角下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8期。

[2]张平韬:《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价值工程》2010年第10期。

[3]彭建、曹婷:《会计要素视角的企业财务风险抵御能力评价》,《财会通讯》2009年第16期。

[4]陈会英:《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及防范》,《商业会计》2009年第2期。

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49-01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所谓财务风险就是指在各种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难以预见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来讲,财务风险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外汇风险等。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大的大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逐年增多。随着企业经济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就有严重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说,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来自筹资困难、管理水平低下、人才机制不灵活、设备科技含量低、决策盲目、风险经营等。

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我国现有的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三方面。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负债经营率和利息赚取倍数;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资产净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目前,财务风险评价的方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定性分析又包括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报表分析法、财务指标分析法以及专家意见法等,定量分析则包括单变量判别模型、多变量判别模型、概率模型、神经网络分析模型等。

四、对现有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

1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是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到期债务之比,其中本年到期债务是指一年之内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这两种债务不能展期,除此之外的其他流动债务都可以还旧借新。因为经营现金净流量需保证偿还到期的债务,所以现金债务比率指标应大于现金到期债务比率指标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数据,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一定时期内经营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现金到期债务比率越高,则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小。

2 负债现金流量比率

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的是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年末流动负债和年初流动负债两者差额的比值。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源于现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动负债则来源于资产负债表。考虑到即使有利润的年份也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便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这样能够充分地体现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其流动负债的偿还,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负债的实际能力。

另外,可动用的现金资源与本期预计的现金支付之比就是现金支付保障率,它能够从动态角度衡量偿债能力的变化,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可动用的现金资源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当前现金支付的水平。现金支付保障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现金资源越能够满足支付的需要,企业的支付能力正常、稳定,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比率低于1,显然会削弱企业的正常支付能力,就有可能引发财务危机,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3 周转率指标

一方面,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即∑(某项应收账款账龄×该项应收账款金额)/∑各项应收账款金额;另一方面将存货周转率指标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即∑(某项存货占用期×存货金额)/∑各种存货金额。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

1 现金债务总额比率

现金债务总额比率是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也是一种保守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通常不要求以经营现金净流量偿还债务,所以,在全部债务均能展期的情况下,经营现金净流量应与利息相等。这种比率反映了企业最大的支付能力,从而决定了企业最大的借款能力。现金债务总额的比率越高,则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利息支付能力和借款能力越强,那么企业财务风险越小。

2 现金偿还比率

现金偿还比率反映了企业当前经营活动所具备提供现金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虽然企业可以用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但是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还应该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所以这一比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

3 利息现金保障倍数

利息现金保障倍数反映的是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比值一般应该大于1,并且该指标越高,就说明企业越拥有足够的现金能力用于偿付利息,则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

1 销售现金率

销售现金率表明实现一元销售所取得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能力。一般而言,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款收回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管理越好,坏账损失风险越小,从而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小。

2 资产现金率

资产现金率能够体现出一元资产通过经营活动所能形成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经营收现能力。一般来说,这一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现金经营能力越强。它被当做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3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

篇6

财务风险是指受内外部环境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国有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掌握有效防范与管控财务风险的能力。虽然我国国有企业在经历了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的改革后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但由于体制、经济和历史等原因,其财务风险管理仍处于风险发生的事后总结弥补与减少损失阶段,而没有实行科学、有效地事前与事中监控。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营标准滞后性引发的财务风险

当前多数国有企业没有制定统一、明确的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和经营质量标准,具体表现在:缺乏具有科学性与指导性的财务预算编制基础,会计核算方法与手段比较落后、标准不一致;缺乏科学的交易审批与客户资信管理体系;一些亏损企业不仅存在挤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问题,还存在为了原材料等经济资源而拖欠债务人资金导致商业信誉下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二)缺乏科学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引发的财务风险

一些国企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母公司的会计政策不能及时、有效的贯彻、落实到子公司;缺乏有效地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务监督机制和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使得企业财务部门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容易引发财务风险;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仍采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子公司进行管理,资金的切块使用使各子公司甚至各个部门都设置了资金账户,资金的分散化也会加大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

(三)投融资决策不当引发的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投融资决策采取由企业负责人报有关政府部门审批后执行。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乱投资、乱担保、乱拆借等问题,有些甚至在资产负债率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盲目投资扩张,有些违规使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股票或房地产投资、非主业投资、境外投资、高风险投资活动等等,并且不严格按照规定向国资委报告,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起步晚,与企业经营环境不相适应

由于体制、经济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关于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所能依据的模型较少,当前国有企业多采用以单变量模型进行财务比率综合分析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都较落后与国外企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评价体系已经不能与国企经营环境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不强;并且由于这种方法对信息的反应有限,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信息资源,从而不能更好地对政策、环境等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与企业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

当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设计还不够全面、归类不够恰当,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净利率等相关指标主要来自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较少考虑来自现金流量表和上市公司提供的其他数据,导致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短期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分析不足。国有企业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得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这两个指标从静态角度反映一定时期存量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但是,在企业流动资产质量很差时,就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很高,仍然不能有效保障企业按时偿还到期债务;评价指标不能有效反映对于没有在财务报表数据中反映出来却会增加企业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负担的因素。此外,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并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的均衡情况,从而不能全面反映国企的运营能力。

2、对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不足。如果国有企业资产质量较差,资产负债率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长期偿债能力;如果企业运用会计手段进行利润的相关调节,会虚增企业利润,使得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也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实际偿债能力。

3、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足。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等盈利能力指标基本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评价会计数据的指标,这些指标只能分析盈利能力的量,而不能反映企业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的质,从而难以进行科学、可靠地财务风险评判。

(三)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缺少行业针对性

当前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采用的是通用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而不是根据各行业的特点制定的适合自身实际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体系主要注重财务定量数据的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定性因素,造成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风险的防范预测能力可能失真。

三、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以不断完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从而有效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

(一)综合运用与企业经营环境相适应的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不仅包括单变量判定模型、多元线性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法、概率模型等静态财务风险评价方法,还包括动态的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应当将财务管理中边界不清、不一定量因素和定量指标相结合进行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即应用多元统计学原理进行多元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并计算各种指标发生的概率,最终确定综合指标以明确财务风险发生的范围。

(二)优化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非财务风险评价指标

1、优化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运营能力指标。运用以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数据计算出的现金到期债务比,从动态角度反应一定时期经营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运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流动负债的偿还;运用可动用现金资源与本期预计现金支付比指标,从动态角度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变化,以及映特定期间内可动用现金资源是否能满足企业当前现金的支付水平;运用应收账款平均占用期指标和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较为准确的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动情况、均衡与否,从而有效避免由于销售季节性等原因而导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应收款与存货的实际状况。

2、优化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运用动态反映国企最大支付能力的现金债务总额比率;运用现金偿还比率反映国企当前经营活动所具备的提供现金偿还长期债务能力;运用利息现金保障倍数指标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

3、优化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并引入非财务评价指标。运用销售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分别反映企业主营业务和资产的的收现能力;运用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以能较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此外,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国有企业应当科学引入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和企业发展潜力等非财务评价指标。

(三)建立健全各行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国有企业有必要按照行业分类与特点建立健全不同行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从而增强各行业之间财务指标的可比性。例如,当前高新科技行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只包括产品成本,其巨额研发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使得行业的毛利率高于传统制造行业,降低了通用财务风险评价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四、结论

财务风险评价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必须认清自身所建立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体系的完善,做到资本结构、财务风险与企业价值的优化均衡,实现综合竞争实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篇7

二、企业财务风险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风险评价系统的建立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较好的管理思路,能够让企业在动态中预测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者提供衡量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让企业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企业产生的风险是多样的,不久有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而且还有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另外,不同种类的财务风险形成的风险原因也是不同的。相同的道理,企业具有多种财务指标,不同的指标反映不同的内容,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要想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财务风险是在企业追求利润过程中无法回避和消除的客观事实,因此,积极的评价企业财务风险、采取适当的措施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2]。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建立也考虑到市场的发展状况,制定相适应的风险评价体系。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意义

首先需要提到的是,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对企业出现的财务状起到预警性作用,实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有效监督,对将要发生的财务危机起到预知的作用,接着是对财务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减少因多样的财务主体带来的风险控制力不足的情况。然后是财务风险评价,在金融投资过程中,要强化这方面的风险控制,当没有出现理想的融资结果时,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最后一个环节是财务风险评价,能够增强经营者的财务管理意,让企业将财务管理作为工作的重心,有助于企业高质量整体管理水平的出现。

(二)建立企业财务风险体系原则

企业要借助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负债表托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受益、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关系,从财务报表中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在现有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发现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不断改进,并融入非财务指标,促使系统更加完善。在综合性、科学性、定性和定量指标的基础上,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出发点

首先需要明确提到的是企业风险评价体系的目标是强化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这是企业风险评价的出发点,考虑到实际的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指标,评价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减少不利情况的出现,为企业营造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四)建立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整体结构

风险评价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民营企业要对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高度重视,强化风险评价分析和防范,使企业具有较高的财务实力、企业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为企业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的因素是多样的,要制定出合适的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应用

(一)我国财务风险体系的发展情况

要想实现对财务风险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在多种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进行预测或控制,从而让企业蒙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企业表现的货币风险,按照其形成过程,通常情况下有下面几种形式: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和信用风险。当前,财务风险评价管理办法呈现出两种态势: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但是,不同的企业风险管理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一般情况下,从理论上讲,迷糊数学和财务风险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归属于多因素的模糊评判,融入了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的定性因素,这是量化财务风险的评价因素,当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时,有一个可能性和弹性范围,而不是特定值。在市场形势不可控的条件下,企业需要重视自己的财务状况,对财务风险风险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增强风险抵抗、控制、鉴定能力。

(二)企业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企业风险评价体系涵盖了多个层面,是多种指标的评价体系。企业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企业风险评价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也有助于企业风险评价体系更好的应用和推广。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评价偿债能力、资产管理、发展潜力、有盈利能力将企业发展潜力和短期财务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在现金流的基础上,进行财务预警指标的研究,主要对两类指标进行把握:现金增加值和现金盈利值。在定向分析方面,这些分析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财务风险具有复杂性。为此,基础的财务风险评价应涵盖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现金能力指标,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企业就无法生存;企业将会宣布破产;资产有效利用率不高,对盈利能力造成了影响;无法实现利润增长,企业将无法继续生存。此外,企业应建立定性指标,如专业财务人员的流动性,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等。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不仅体现在基础财务状况上,还对财务决策和财务活动产生影响。总体而言,财务风险主要涵盖以下三种类型的指标(流动性指标、盈利指标和安全指标)中比较重要的指标。

(1)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指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动状况进行观察,分析企业活动效益,具体计算各种资金周转期和周转率,对其使用效率进行分析,这是一种动态的资本效率分析。资金周转率等是流动性指标包括的主要内容。

(2)收益性指标

收益性指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收入和盈利能力的观察。收益性指标包括的类型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毛利率等。

(3)安全(偿付能力)的指标

篇8

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企业内部来说,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性、科学性,例如,缺少监督制度和审计制度,监督和管理控制的不到位使得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人员配备不科学、管理松散,再加上企业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的科学性得不到有效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也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企业资金在日常管理中多存在着管理不善、权责不明、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

财务关系混乱,企业资金结构缺乏合理性。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各个部门之间财务管理换乱,其资金的管理、分配和使用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得不到保证,流失情况严重,而且企业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再加上企业资金的结构缺乏合理性,企业负债率过高,财务负担较大,很容易使企业陷入资金困境。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相关指标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企业目前所采用的财务评价方法往往在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其指标归类存在着不合理性,无法真正满足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需求。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例如,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不足,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不足等,这些都使得企业的实际情况无法通过指标来真实地反映出来。

与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不符合。我国企业多采用的是单变模型的财务风险评价系统,其所能够反映的企业信息量受到限制,再加上这一体系使用时间较短,缺少充足的理论基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缺乏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价系统。我国企业在选取财务评价系统时,多是直接进行搬用,未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行业的发展特点为前提,因此,企业现有的风险评价系统的科学性有待考证,系统的真正作用很难得到有效发挥,该体系的风险预测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系统的相关策略

对现有的分析指标进行改进。为了提高数据指标的准确性,企业可以从现金到期债务比率、周转率指标和负债现金流量等三个方面来对相关的分析指标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企业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到期债务比率指标的联系,以更立体、动态的方式来对企业债务偿还能力进行分析,例如,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现金到期债务比率也随着增加,而企业所面临的财物风险降低。第二,以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来代替原有的存货周转率指标,以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来替代原有的应收周转率,从这两个方面来实现对周转率指标的调整。第三,在计算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时,应该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偿还能力,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等方法来保证现金净流入对流动负债能力的充分展现,从而保证企业的实际偿还能力可以通过负债现金流量这一指标准确真实地体现出来。

对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进行调整。就目前形势来说,企业想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分析指标系统,首先应该要对现有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的调整,将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现金率、资产现金率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保证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准确性。在具体操作时,第一,企业应该要保证销售现金率的真实性、准确性,尽可能地将企业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销售现金率体现出来,突出企业在经营项目时所收取现金的能力。就实际情况来说,企业自身对产品销售款收集的周期越短,就说明该企业应收账款能力越强,效率越高。同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降低,企业坏账情况减少。第二,企业还应该提高对资产现金率的重视,将企业资产的现状通过该指标体现出来。第三,企业应该要重视对企业真实收益的反映,加大对成本利润率指标的分析和重视,从而确保企业可以及时有效地反映其盈利现状。

篇9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appraisal;AHP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024-02

0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但经营的不确定性也不断增强。企业在新经济时期所面临的风险将比其它任何经济时期的风险都要复杂。财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一旦遭遇财务风险而面临财务失败,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都会受损,这使得公司对财务风险愈加重视。

1财务风险的涵义

国内外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公司的举债活动给公司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即在公司的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通常也称为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从公司理财活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整体观念透视财务本质来界定财务风险[1],是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内外部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公司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更能够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从广义的视角来研究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广义的财务风险来探讨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2财务风险的范围及成因

2.1 财务风险的范围财务风险贯穿于公司的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收回、分配等一系列财务活动中,公司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不同行业的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由于投资活动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使投资项目的实际投资利润率小于预计投资利润率,从而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是长期投资中由于投资额、投资回收额、投资项目的使用期限大幅度变动,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的财务目标而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是短期投资中,由于各项流动资产的结构不合理,信用政策制定的不恰当而发生的风险。

2.1.2 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由于筹资过程和筹资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筹资运用效果的不确定引起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公司筹资的渠道可分为两种:一是借入资金,二是所有者投资。筹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公司支付能力下降,即公司不能足额及时的还本付息;②公司自有资金经济效应不稳定,即所有者投资资金使用不确定。

2.1.3 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是指公司在提供了产品和劳务之后不能按期收回货币资金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资金回收是公司财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意味着产品销售的实现。资金回收的步骤是:成本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赊销一定程度上会扩大销售,但也会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公司遭受损失。

2.1.4 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收益分配可能给公司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偿债能力的降低、公司声誉下降等。不合理的收益分配会大大降低公司的偿债能力,影响公司的再生规模,最终会阻碍公司长远的发展[2][3]。

2.2 财务风险的成因造成以上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

2.2.1 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对所有的企业都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企业无法回避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市场变动,即市场由于政治形势、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供求关系的改变。②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如一国的经济形势变动会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税收政策变动等。影响财务风险的这些外部因素,企业无法回避,但是对这些因素进行及时监控,可以帮助企业采取措施应对,避免产生较大的危机和损失。

2.2.2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是企业特有因素,是由企业自身事件产生的因素,包括内部管理因素,财务管理因素,财务因素和经营因素。在内部因素中,有些因素在短期内将引起财务风险,而有些因素是在长期内将引起财务风险,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由于内部管理不当、财务管理失误、经营决策错误,最终引起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应收账款过多、现金不足以支付到期债务等财务风险的出现。

因此,对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财务指标的评价,而应当同时将能够导致财务风险的非财务性指标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企业创新能力等相关因素考虑在内。

3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在以往研究主要针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风险评价的基础上,以公司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信息数据为基础,以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以及现金能力的若干财务指标作为评价体系中的定量指标,同时引入对公司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定性指标作为对定量指标的必要补充,共同构成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3.1 财务性指标

3.1.1 基础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由于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目标就是保障公司的偿付能力,只有保障偿债能力才能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而偿债能力的高低是财务风险的直接保证[4]。

3.1.2 辅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指标盈利是公司承担风险的主要保证,当公司发生损失时,首先要用积累起来的收益来弥补。在收益不能抵偿亏损时,就会使资本发生损失。另外,对财务风险的控制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这就要求具备相应的资产管理水平。所以,在财务风险指标体系中,还应选取以上辅指标。

3.1.3 保障能力指标――成长能力和现金能力指标公司要想做大做强,不能只考虑短期发展,还要注重其成长能力的培养。此外,在公司运营过程中,现金犹如公司的血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 非财务性指标财务指标反映的只是过去,而非财务指标则是面向未来,体现公司管理层绩效和发展前景。因而本文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非财务指标作为风险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①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所谓公司的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公司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人力资源是公司一项宝贵的资产,是风险评价体系中不可忽略的方面。②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市场占有率是指公司的销售占整个行业销售的比重,其反映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市场占有能力直接影响了公司收益的获取能力。③创新和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创新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公司兴旺发达的关键,也是公司文化最重要的理念。只有创新,公司才能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不断开拓新市场,这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4基于AHP法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确立

公司财务风险指标体系是具有多层次的结构模型[5]。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将与决策紧密相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依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6]。本文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4.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如图1、图2所示。

4.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在建立了以上递阶层次结构后,上下层之间元素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假定以上一层元素C为准则,所支配的下一层的元素为u1,u2,…,un。层次分析法所采用的导出权重的方法是两两比较法。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即决策者针对上一层准则,对下一层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哪一个更重要,重要多少,从而进行评分,至此,对于准则C,n个被比较元素构成一个两两判断矩阵:A=(aij)n×n

公司财务风险(A)为最高层指标,其下一层指标为财务指标(B1)和非财务指标(B2),选择专家对B1,B2进行两两比较后,得到判断矩阵A-B。

同理可以构建B1-C1,B1-C2,B1-C3,B1-C4,B1-C5,B1-C6,B1-C7,B1-C8以及C1-C11,C1-C12,…,C8-C84的判断矩阵。

4.3 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进一步要根据n个元素u1,u2,…,un对于准则C的判断矩阵A,求出它们对于C的相对权重w1,w2,…,wn,并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矩阵A的一致性由一致性比例C.R.判定。

C.R.=,C.I.=(1)

当时C.R.

A=(0.67,0.33)

B1=(0.17,0.42,0.20,0.11,0.10)

B2=(0.41,0.36,0.23)

C1=(0.26,0.21,0.23,0.14,0.16)

C2=(0.32,0.30,0.18,0.20)

C3=(0.48,0.27,0.16,0.09)

C4=(0.56,0.32,0.12)

C5=(0.45,0.28,0.27)

C6=(0.17,0.23,0.26,0.12,0.22)}

C7=(0.75,0.25)

C8=(0.37,0.25,0.22,0.16)

4.4 计算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为了得到各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需将单一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假定第k-1层上nk-1个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向量w(k-1)=(w,w,…,w),第k层上第nk个元素对k-1第j层上第j个元素为准则的排序权重向量设为p=(p,p,…,p),其中不受j支配的元素的权重为零。令p=(p,p,…,p),表示k层上元素对k-1层上各元素的排序,那么第k层上元素对总目标的合成排序向量w(k)由下式给出:w(k)=(w,w,…,w)=Pw(2)

由式(2)计算出C11,C12,…,C84相对于财务风险评价体系A的权重如表1所示。

5结语

本文在对公司财务风险的涵义、范围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以往对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选取的特点,指出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不应仅仅包含财务性指标,亦应当包含非财务性指标,进一步,运用AHP法对公司财务风险指标体系进行确立,该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建立财务评价体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 2007, (04): 28-31.

[2]徐慧芳.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社会科学版), 2007, (08): 4-5.

[3]陈文俊.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理[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3):33-34.

篇10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面临的风险有所加剧,使得我国的高科技企业有必要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尤其是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

财务是高科技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高科技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风险因素,这关系到高科技企业长期发展成功与否。高科技企业比一般传统企业具有更大的风险,而且财务状况和财务需求具有许多的不定性。因此高科技企业要长期获利,有必要清楚自身的财务风险状况。

二、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高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比较大,但却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现在对于企业而言,筹资渠道有许多:政府支助、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但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在创办初期很难通过发行证券和股票来筹集资,而银行也无法承担高科技企业的高风险。高科技企业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支助和银行的短期贷款,而这无法解决高科技企业长期资金的需求。资金不足,自然而然会引起高科技企业的财务风险。

对高科技企业而言,科技研究与开发是最重要的基础,要保证企业在市场上的长期发展,必须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但是目前,由于筹资有限,使我国高科技企业科研经费投入规模比较小,所以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看到收益;有的时候虽然投入资金数额巨大,但是如果新产品在很长时间内不能打入市场的话,那么前期所花的资金就浪费了,使其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产品,这就使得我国高科技企业面临很大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

三、评价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

高科技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指标来评价其财务风险,使其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并且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了解自身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一般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财务指标,国内外都有很多的研究,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对于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

高科技企业前期会投入巨大的资本,其中多数是用来购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设备,这样就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通常都比较高,同样也使其固定资产比率也较高,流动资产比率就会较低。所以高科技企业的短期债务风险很大,可能会给企业的营运带来危机。用于评价高科技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资金周转能力

高科技企业资金周转能力是指企业资产投入与其收效的对比。高科技企业开发和生产大多都是高科技产品,一般不需要大量的原料,应该是最热销的产品,使其资金周转能力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评价高科技企业资金周转能力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

3、盈利能力

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增加企业盈利,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可以体现企业财富的增加,一般来说是越高越好,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

4、成长能力

高科技企业如果能够保持销售收入的不断增长,就会拥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再投资,扩大其生产规模并且提升技术能力。因此在对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它的成长能力,这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

5、现金能力

高科技企业经营现金与流动负债以及总负债的比率可以很好地体现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高科技企业只有拥有较高的经营现金负债比率,才能保证到期偿还债务,才能使其企业正常运转,所以要关注高科技企业对现金的运用能力。高科技企业现金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总负债比、经营现金主营业务收入比、经营现金总资产比。

四、评价高科技企业的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对企业财务风险状况的一种直接的评价,但财务变量在财务风险评价中又有一定的缺陷:第一,财务指标数据来自于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未必能对公司财务状况给出公正和真实的信息;第二,同时企业年度报告的披露相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有滞后性;第三,财务数据是种概括性的指标,不利于指导管理行为;第四,在高科技企业中,无形资产是其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是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却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评估。

很多的国内外的文章已经研究表明非财务因素对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合理评价高科技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一定考虑多方面的非财务因素。相对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更具有前瞻性,它含有更多地指导管理实践的决策信息,为管理者提供更加实际的贡献。

本文提出的评价高科技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股权性质及股权结构

(1)股权性质。股权性质按照所有制性质可以分为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国有控股导致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低下,侵占行为十分严重。因此,我们认为国家股的弊端对公司经营状况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国内聂长海、姜秀华、杜煊军的研究以及xu和wang的实证研究都证实了这一观点。

(2)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公司所有者的持股结构,关于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存在不同观点,elloumi与gueyi的研究发现大股东持有人所持的股份比例与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是负相关的,parker的实证结果表明大宗股票持有者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的生存概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本文采用如下非财务指标来评价股权性质与股权结构对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国家股比例既国家股占公司股票总数的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按不同的比例设定三个不同的变量值:50%以上,20%-50%,2%以下,其所对应的变量值分别设为3,2,1。

2、董事会

(1)董事规模

有些研究认为规模较大的董事会比规模较小的更具优势,因为规模较大的团队拥有一个多方面经验与信息交流的平台。另一些研究认为较小规模的董事会较为容易控制,具有更有效的控制机制,而较大的董事会不易管理。

(2)外部董事(独立董事)

内部董事因为工作在公司内部,决策时易受主观意向影响,而且决策可能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如果公司设立外部董事,就会使其监控功能得以发挥。

(3)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状况

有研究认为若公司的董事会领导结构为两职合一,虽然有利于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却使得公司的利益不一定有充分的保障。

本文将采用如下指标来评价董事会设置对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董事会规模设为董事会全体董事的人数;将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设为哑变量,如果兼任,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外部董事占全部董事的比例。

3、审计意见

flagg以及hill等发现审计意见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本文将审计意见设为哑变量,如果是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取值1,其他取值0。

4、企业生命周期

对于成立时间较短和较长时间的高科技企业而言,都是不容易陷入财务困境的。因为当高科技企业成立时间较短时,虽然规模较小,但其仍处于研发阶段,还没有到转化为成果的阶段,所以不易出现财务风险。当高科技企业成立时间较长时,经历了前期发展的考验,资产规模较大,管理制度化水平较高,经营比较稳定。而企业在发展中期时,相对会比较容易出吸纳财务风险问题。

本文将企业生命周期设为哑变量,成立年限少于5年或多余15年的企业设为哑变量1,成立年限在这之间的企业设为0。

5、人力资本

已经有研究表明:从事技术及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率、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可以区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与非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而且这两个比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无形资产,这对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有一定的影响。故本文采用上述两个非财务指标来评价人力资本对于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6、r&d费用的投入

高科技企业一定要确保r&d费用的投入,只有这样,高科技企业才可以有效地抵御财务风险,获得成长。国外高科技企业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与开发,我国高科技企业却创新乏力。所以,对我国高科技企业必须重视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本文采用的非财务指标是研发费用占总资产的比例。

五、结论

通过对上述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运用此指标评价体系,对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评价,以使高科技企业明确自己的财务状况,从而为高科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jensen mc: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it,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journal of finance,1993(48).

[2]xu x n、wang y:ownership structure,corporate go- vernance, and firm′s performance.

[3]parker s、gary f p、 howard f t: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failure: a survival analysis[j],corporate gover-

nance,2002(2).

[4]lee t s、yeh y h: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nancial distress: evidence from taiwan[j],corporate governance, 2004(12).

篇11

高校的财务风险是指高校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因资金运动所导致的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集中表现为资金短缺,难以按时偿还银行贷款,难以支付基建工程款等。高校财务风险存在于其资金运动的每一个阶段,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财务内部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高校教学、科研、生产和发展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高校作为非营利机构,它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高校存在总体失衡风险、贷款风险、资金运作风险、校办企业财务风险四个方面。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特征

高校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很强的破坏性的特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越来越多地通过商业银行贷款来提升自身实力,高校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目前高校举债的普遍做法是借新债还旧债,即利息按时计付,贷款展期,贷款规模不断增大。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加大投入来改善办学条件塑造学校的全新形象,付出较高的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增大科研投入资金,努力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提高学校的品牌效应,提高管理成本确保教学质量。这些投入都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成本,很多高校都通过银行贷款来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但由于高校还债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高校在负债办学过程中,存在着由于负债过度而无法按期还本付息、日常运营困难的风险。如果债务过重,不仅影响高校的正常财务支付,而且影响按时偿还贷款的本息,导致举债高校的财务风险。

三、建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高校财务风险是由于借入资金而导致将来可能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导致财务危险发生,使高校蒙受经济损失的风险。高校财务风险有其特点,如在筹资方面有较强的政策性,在开支方面不具备补偿性,在产品方面没有盈利性,在周转方面缺乏再生能力等。因此,高校并非在资金流转的每一环节都存在与企业等量级的风险,也就不能以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来套用反映高校财务风险的指标,而要选取能反映高校财务风险特点的评价指标。主要表现在流动资金可能短缺,可能出现不能正常支付工资,缺少资金用于日常开支等现象;“债务过度”意味着管理不善,主要表现为举债的盲目性,银行贷款增加迅速,超过其最大经济承受能力。“不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意味着效益不佳,具体表现为投资盲目、不进行科学论证,支出控制不利等。衡量财务风险指标,理应从这些方面进行考察,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财务风险的实质。

四、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等学校财务风险评价中最关键的是选择高敏感性的重点预警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高等学校综合财务状况以及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由于高等院校存在众多的财务风险,如何有效地全面衡量高等学校在负债和风险方面承受的能力,选择科学合理的风险指标就显得尤其重要。根据高校财务风险的构成要素和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高校自身的特点。现从偿债能力、运营绩效能力、收益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四个方面的财务指标来构建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一)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利用该指标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学校的资产负债率低,说明学校的净资产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财务风险程度。从高校的性质来看,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的比例上较为合适,高校资产负债率的警戒线为40%-60%。当高校资产负债率大于60%,就应该发出预警信号。资产负债率大于1,说明高校财务状况已严重恶化。

收入负债率,收入负债是由于高校借款的偿还必然依赖于未来的收入,它反映学校年收入承受财务风险的程度,借债比率越高,风险越大,会对学校的发展形成威胁。

流动比率,反映高校用可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高校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流动比率高,不仅反映高校拥有的营运资金多,可用以抵偿债务,而且表明高校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大,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小。一般认为1-2的比例比较适宜,它表明高校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如果比例过低,则表明高校可能难以如期偿还债务。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高校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高校的获利能力。

现实支付能力,现实支付能力指标是指高校年末货币资金结存数与月均支出额的比值,它用来预测高校近期正常的支付能力。现实支付能力指标反映高校货币资金可供正常运行周转所需的周转月份数。该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反之,高校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弱。

潜在支付能力,潜在支付能力A5=(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年末应收票据+年末债券投资+年末借出款-年末借入款-年末应缴财政专户-年末应缴税金)/学校全年支出类月均支出额,该指标是用年末全部货币资金的结存额加上可变现的债券投资、应收票据、借出款,减去借入款、应缴财政专户和应交税金的值,与全年月均支出额相比,计算出年末速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资产可供正常支付的周转月数。表明学校年末存款能满足学校支出的月份。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潜在的支付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一般应满足3-4个月的支付能力。

(二)运营绩效能力指标

收入支出比率,该比率是指高校本年度经费总收入与经费总支出的比值。如果总收入小于总支出,该比值小于1,说明高校该年度出现负债和赤字,已动用历年财务结余;反之,若总收入大于总支出,该比值大于1,说明高校该年度财务运行正常,指标值不应过低。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反映高校合理安排资金的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用于发展投入的资金大。一般以0.5为宜。

经费自给率,经费自给率用来衡量收入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说明高校利用自身资源的能力大小。该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的管理绩效越好;反之,管理绩效越差。对于高校,该指标值正常值在50%左右为好。

净资产收入比率,资产收入比率反映高校每一元钱的净资产能创造多少收入。该比率与收入成正比,与净资产投入成反比。该比率值越大,表明用一定的净资产投入得到的收入越多或者得到一定的收入投入的净资产越少,也即其收益能力越强;反之,其收益能力越弱。指标值过低应引以关注。

投资收益率,其中,校办企业投资=(期初校办企业投资+期末校办企业投资)/2,投资收益率反映高校对校办产业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益状况,是衡量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中对校办产业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高校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将其科技成果转化为收益的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投资收益效果越好;反之,投资收益效果越差。该指标值过低应引以关注。

(三)收益能力指标

现金净资产增长率,它反映高校流动资金中现金的运作风险状况,更深刻地反映高校的成长能力。该比率越大,表明高校的发展潜力越大,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反之,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

自有资金动用程度,自有资金动用程度指标是指高校应由自有资金负担的年未应收及暂付款、对外投资、借出款占自有资金的比重。所谓自有资金,是指实际上高校可以支配的自有财力,包括事业基金以及专用基金中扣除留本基金的部分。该指标值越小,表示高校实际自有资金动用越少;反之,该指标值越大,则高校未来的发展越有可能受到制约。

其它资金动用程度,其他资金动用程度指标是指高校应由自有资金负担的年末应收及暂付款、对外投资、借出款占非自有资金的比重。所谓非自有资金,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所有权不属于学校的经费,比如各类负债和年末的未完项目收支差额等等。该指标值越小,表示高校其他资金动用程度越低,高校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该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其他资金占用程度越高,高校财务风险越大。

货币资金支出比率,该比率反映高校每份支出需要多少货币资金作为保障,即高校未来货币资金的刚性满足程度。该比率越高,表明高校未来的总支出中货币资金支出的保障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该指标值不应过低。

(四)发展潜力指标

发展潜力反映了高等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高等学校管理者不能只局限于当前的学校发展状况,还应面向未来,为长期的办学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增长储蓄良好支撑条件。一个学校发展潜力不足,说明其未来财务风险将会加大。属于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资产权益比率、货币资金支出比率、事业基金可利用率,银行存款保障率等。

资产权益比率=净资产/总资产,资产权益比率反映高等学校总资产中净资产所占的比例,该比率越高,表明未来学校可动用的净资产越多,反之则越少。该指标警戒线,需要根据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指标值过低或过高均应引以关注。

事业基金可用率=(事业基金-借出款-对外投资)/事业基金,事业基金可用率是指年末学校可动用的事业基金占事业基金总数的比例。它用于衡量学校事业基金可动用程度,比值越高,反映学校调剂弥补预算缺口的能力越强;反之则越低。该指标警戒线,需要根据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指标值过低应引以关注。

篇12

1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企业财务活动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差异,根据这一概念可以推知,财务风险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降低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与预期成果之间的差异。对于高速公路公司来说,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就是保证有持续流量的通行费收入符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②建立良好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③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强化风险管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④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舞弊行为,保证公司财产的安全;⑤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⑥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2.1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应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全系统、全过程的两个基本特征,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能够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准确预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同时,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的财务风险。

(2)独立集中与分工协作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全面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要强化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在保证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单位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基础上,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行推进,实现对风险的过程控制。

(3)充分有效与成本控制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自身经营目标、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同时,要合理权衡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合理配置风险管理资源,实现适当成本下的有效风险管理。

2.2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以高速公路公司风险管理为基础,以组织控制、制度控制、文化控制为主体,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和预警分析控制机制为辅助,借助于财务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该体系首先表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以风险管理为出发点,并且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体系,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其次,此控制体系的主体部分是从组织、制度、文化三个角度入手,即构建有效的分层级的组织控制体系是基础,财务预算、资金集中管理和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体系是核心,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文化控制是保障;最后,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包括风险分析的组织机制、处理机制和责任机制。预警分析控制机制包括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财务预警标准的确定以及预警分析系统。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和预警分析控制机制两者对上述的组织控制、制度控制和文化控制起辅助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各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的、严密的、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见图1。

3 构建COSO风险管理框架下的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构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应先理清风险管理中内外部关系,即风险管理框架并非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替代,而在于对内控框架予以包含和深化,企业应将COSO风险管理理论融入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能中,诸如提高风险反应决策、确认并管理多重风险、减少经营意外和损失、提高资金配置能力、抓住机遇以及和企业战略相互关联等。同时,还要分析企业面临风险和机遇之间存在联系,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也存在可控和不可控之分,只有保持风险管理框架中要素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发挥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其建立思路重在制定与公司经营相关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在此前提下,对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进行评价,以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具体而言,首先确定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各个变量,其中一级变量主要是控制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二级变量是各个要素的分解变量;三级评价变量则是评价要点,即各个二级变量所关注的财务风险控制关注要点;其次要确定评价标准及评价过程,评价标准主要从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设计的健全性、合理性以及体系执行的有效性展开,评价过程则包括评价完整性(很完整、完整、一般、较不完整、很不完整)、有效性(十分有效、有效、一般、有效性较差、无效)等。通过构建COSO风险管理框架下的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对风险控制成果予以评价,为进一步的风险控制奠定基础。

4 结 论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在其风险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本文借鉴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相关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以最终实现其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本文希望通过对此课题的探讨,能够为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武峰.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12).

[2]张飒.基于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评价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3):63-67.

篇13

根据我国现在的企业财务工作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来看,我国目前已有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怎样更好地提升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作用效果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与企业经营环境不适应实际上,我国针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比国外的企业晚得多,因此研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另外由于我国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大都是采用的单变模型的分析方法,而此种分析方法反映的信息有明显的局限性,假如采用多位抽象概念及函数的分析方法,它的推广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今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苛刻,上述分析方法已经落后了,无法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了。

(二)指标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情况其实,我国企业使用的财务评价方法指标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指标无法做到准确归类,设计不合理,这些直接影响着指标的准确性,是否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现状,最终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失真。

(三)缺少行业针对性我国各种行业都在应用现行的财务风险评价机制,基本上都不是依据自己行业的本身特征拟制合适自己的财务风险评价机制,从而形成了财务风险评价机制不能展现出自己本身的作用,使财务风险机制失去它本身能起到的保护和预算的作用。

三、改进和完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方法

(一)由单一融资模式逐渐过渡到多元化筹资模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融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小规模企业的融资模式还很单一,主要通过业主出资或者使用流动资金进行融资,融资方式的单一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创新融资方法,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进行多方面的融资,当然企业还可以充分运用相关的政策进行融资,最好能够利用政府为企业提供的创新资金来缩小筹资范围。

(二)创新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如果想要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身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就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充分认识财务风险,仔细分析财务风险,用最低的投入尽可能的降低财务风险的损失。有了财务风险意识后,管理人员还要科学管理相应的财务风险,努力创新财务风险管理体制。确立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前提需要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利益、报酬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完善的风险激励及约束体制,运用现代化的制度来控制企业管理者、工作人员、政府及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科学统筹各方面的利益,进而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因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

(三)健全风险控制体系现如今,我国的财务风险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机构不科学、工作人员素质较差、财务会计规则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在财务会计的实践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创建能够监测控制财务风险的系统,还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时刻分析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有效预防财务风险,要做到专人专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降低企业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

(四)提高财务队伍的整体水平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队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完成财务管理工作,还要完成其他的工作,这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者无法及时处理好财务工作,严重的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当然有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不能熟练掌握财务管理技巧,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这样就会引发财务风险。综上所述,要想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首先要合理安排财务人员的岗位,然后根据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强化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财务风险会引发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了预防财务风险,我们就要定期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尽量在风险到来之前制定预防措施,这样就能很好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另外,我们还可以创建规范的财务风险报警体系,运用计算机管理技术时刻监测企业的财务现状,准确记录财务管理数据,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假如企业出现产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报警体系就会自动报警,企业管理人员收到报警信息后就可以针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当然,报警体系还能监测出企业财务管理的潜在风险,这样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