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加工贸易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加工贸易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加工贸易特征

篇1

对于外资企业,苏州加工贸易应向“总部经济”方向上伸下延转型升级。在以服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价值链下,外资企业成为苏州加工贸易的主体,而这种以外资为加工主体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要以发展服务外包为契机,完成苏州加工贸易价值链的完善。

2、积极发展本土企业

(1)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配套协作,完善和延伸产业链。鼓励外资企业逐步实现产品、人才、技术本地化,推动本市企业积极与外资企业配套协作,主动接受外资企业产品、技术和管理的辐射,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体系与销售网络。

(2)本土企业要自主创新,推动名牌战略,成为苏州加工贸易的主导。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的活力所在、生命所在。长期以来,苏州依靠廉价的人力和资源转化为“苏州制造”的产品价格优势,对外经贸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然而随着劳动力以及资源环境成本的逐步提高,长期处于低端产品环节的发展模式隐忧也日益严重。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中,苏州耗费人力、消耗资源、精工细作,但因为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大部分利润和市场主动权仍被跨国公司掌控。

3、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首先,政府应该积极支持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在资金等生产要素以及税收上给予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同等的优惠待遇;其次,政府要完善加工贸易中新兴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强、技术溢出能力明显的龙头骨干型项目;最后,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创立内销品牌,逐步建立国内营销网络与物流体系,不断扩大国内分销业务。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成效评价

基于上述的转型升级政策,苏州加工贸易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1、新兴企业快速成长,高能耗行业产业比值下降

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和新医药、智能电网和物联网、节能环保、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和集成电路等。2011年1-3季度新兴产业实现投资622.9亿元,同比增长54.8%。1-11月实现产值9776.98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物联网、高端装备设备发展加快,同比分别增长42.5%、33.7%、35.9%。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1%,同比提高10.3个百分点。与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相比,高能耗产业产品的产出得到有效控制。1-11月,苏州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产值4553亿元,同比下降0.3%。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效应,还不足以成为拉动苏州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2、促进了当地中小企业卓有成效的发展

为了发展中小企业,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用非常明显。首先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平台,2011年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落实贷款12亿元。其次为中小企业提学研服务平台,2011年企业与院校共建院士工作站超过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过20个。加快建立包含800项最新科研成果、200名技术专家的信息数据库,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对接。再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也是提供信息咨询的中心,提供法律、财务、知识产权等各方面中小企业所需信息。2011年11月4-6日,在苏州举行了2011年中国(苏州)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交易平台。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也受到苏州人力资源不足的限制,与苏州要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相比,人力资源水平还偏低,人力资源结构还不合理,人力资源质量还难以适应城市化、国际化发展需求,难以适应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发展要求。

3、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0年苏州专利申请量达77194件,首次超过上海,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一,专利授权量达46109件,位居全国第二。同年,苏州修订了地方性法规《苏州市专利促进条例》,制定了政府规章《苏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苏州拥有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已达6家,占江苏省的1/3,位居全国地市级法院之首。2011年1-8月全市已有专利申请量70082件,授权量46650件。大批专利必定会促进苏州的转型升级。

4、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中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11年苏州市现代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1-3季度全市完成服务业税收593.3亿元,同比增长21.3%。物流方面,新增国家A级物流企业22家,累计达到101家。2011年上半年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集装箱运量205.7万标箱,分别增长19%和23.3%。服务外包方面,最近几年,苏州市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以几乎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实现倍增发展,接包合同额和离岸执行额从2007年的3亿美元和1亿美元分别增长到2010年的22.7亿美元和12.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6.3%和133%。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苏州市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有1150余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苏州市产业升级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新兴产业整体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本土企业要加快转型、现代服务业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三、进一步促进苏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及措施

针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挑战和苏州市在转型升级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笔者试图提出进一步促进苏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及措施。

1、主动参与全球化,面向全球配置资源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考虑,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要被动等到危机出现,而是要主动出击,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被动全球化向主动全球化转变,由跨国配置资源向全球配置资源转变,由自我独立发展向推动产融结合转变。要将苏州加工贸易与全球价值链结合起来需从两方面来努力:一是宏观层面,政策平台的构建;二是微观层面,企业能力的提升。只有在内外兼修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才能沿着全球价值链两端攀升与跳跃,实现加工贸易功能升级。

2、完善区域联动,促进转型升级

推进城市集群内部各区域联动、产业联合是“十二五”期间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苏州市及其管辖下的5个县级市都是实力很强的城市,可以联动起来,形成产业集群,增强整体竞争力。比较典型的案例如:2010年,江苏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与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签署了“太仓港———苏州无水港”的合作协议。“无水港”的建立,推进区港联动,降低物流成本,推动运输领域节能减排,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全新载体。

3、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苏州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但是还是存在融资难、国际化水平偏低等问题。首先是融资的问题。客观地讲,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确有改善,但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小型微型企业尤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三方面努力:第一,进一步健全间接融资服务,完善配套措施;第二,梳理现有政策,强化政策的协调性,减少不合理的约束;第三,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为中小型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其次是中小企业国际化水平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苏州政府正在不断寻找契机,如2011年11月4-6日,在苏州举行了2011年中国(苏州)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交易平台。同时,中小企业国际化也加速科技创新。苏州中小企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核心企业

篇2

1980年-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6.7亿美元上升到11577.6亿美元,增长约693倍,年均增长23.1%,高出同期外贸总增速的10%—15%;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1980年仅为4.4%,1991年—2010年始终保持在40—54%之间,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的经营模式

我国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但从1989年以后进料加工的比重开始超过了来料加工的比重并保持逐年增长,进料加工进出口占加工贸易比重由1980年的20%上升到2008年的约80%;2008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金额达8532.4亿美元,相当于来料加工的4.3倍。进料加工比重的提高,意味着加工贸易企业自主经营能力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附加值不断提高。

(三)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早期的加工贸易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从服装、鞋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起步,1991年之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70%—80%。2010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5906亿美元,增长26.6%,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79.8%。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和升级。

(四)深加工结转产业链不断延长,增值率逐步提高

深加工结转是衡量加工贸易国内增值、产业带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海关统计,2007年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进出口总额达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0.1%,平均结转2—3道左右。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显著提高,1989年、1998年和2008年分别提高到20.7%、52.4%和78.4%。进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由1993年的4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五)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

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布局以及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加工贸易投资主体已经由最初的东南沿海国内企业为主转变为外资企业为主。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9709亿美元,增长27%,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9%;同期,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增长18.4%,占8.6%;私营企业667.9亿美元,增长43%,占5.8%。

(六)加工贸易进出口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为日本、台湾、韩国和东盟,合计占62.7%。加工贸易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香港,合计占73.4%。基本形成从东亚进口上游料件,在内地完成生产环节,销往欧美的格局。

二、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贸易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

我国加工贸易大部分还停留在“贴牌生产”,部分高科技、深加工产品的出口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问题,核心技术、设计、关键零部件、品牌等被跨国公司控制。目前我国生产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虽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很高,但企业并没有成为科技成果的最大吸纳者、创新人才和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知识产权的主要拥有者。因此,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自主营销渠道、和网烙、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是导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二)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配套率和增值率仍然偏低

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中间产品仍未实现国内替代,而是依靠进口,很多高科技产品仅从国内采购一些低价值的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国内配套率和采购率比重还比较低。这是因为随着中间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跨国公司倾向于将包含核心技术的制造环节留在母国,之后再从母国进口这些中间产品,由此东道国便很难实现相关产业的升级。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实施的“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还未彻底改变,大量进口相关原材料,影响了国内相关原材料产业的发展。而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率却是体现国内加工贸易的配套产业关联度的关键环节。

(三)加工贸易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

由于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的特点,因此客观上东部沿海地区从事加工贸易具备了地理优势。虽然现在加工贸易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但一直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山东等地。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2008年东部十个省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了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能力不足、运输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经营环境较差,许多地区尚不具备承接加工贸易的条件。2008年中西部地区二十二个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加工贸易额的3%。这充分说明东、西部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上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四)加工贸易加剧了我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

首先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而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的顺差,而一般贸易则为逆差。其次,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大多数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极易遭受反倾销、反补贴的指控。最后,在我国的加工贸易中很大一部分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许多出口产品是经香港转口或委托加工的外商出口,而按照国际原产地统计原则,这些大量的进口部件则被计入我国的出口额,扩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加剧了贸易摩擦。

(五)出口加工区出现的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政策

首先,研发中心进口所需的设备、原料没有保税政策,影响了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企业不愿加大研发中心投入。其次,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以及深加工结转的有关政策有待协调。目前,来料加工企业增加设备投资部分由客户提供,部分购买,由于进、来料加工仍然实行差别税收政策,导致加工企业从国内配料越多越吃亏,影响了外资企业国内采购。随着高新技术产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环节也越来越多。由于海关、国税等部门对深加工结转的政策、规定不一致,各地在实际执行中也不统一,企业为了避免深加工结转的麻烦,就会选择先出口再进口,影响了国内的增值。再次,区外委托加工难以开展。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在产能有余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承接区外企业的委托加工业务,而海关没有相关操作规定。最后,中小企业在首次申办加工贸易手册时,海关要求缴纳相当于手册备案金额全额税款的风险担保金,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加工贸易结构调整和升级

首先,要加快产业战略转型,使加工贸易逐步向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化和国际化;要下决心淘汰一批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化工、造纸、印染等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其次,要制定有关支持加工贸易升级的配套政策。要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引进外资等政策结合起来。鼓励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物流中心、销售中心、检测维修中心等,对为加工贸易配套的研发、设计、物流等内外资企业,可以从信贷、税收、工商等方面加以扶持,使加工贸易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更多地向国内延伸,同时营造出自己的生产网烙体系,逐步从OEM向ODM、OBM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研发、销售”两端在外的局面。再次,出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标准。对于符合标准的企业,从税收、通关、物流等各层面予以优惠和扶持。再次,设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基金,扶持加工贸易企业研发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最后,围绕自有品牌引导企业对外代工转向对内代工。可由政府牵头结合市场进行精细筛选,对符合条件的少数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打造自主品牌,引导国内多数企业由为国外企业代工转由为国内品牌企业代工,抱团走向国际市场。

(二)延伸价值链,发展和扶植配套产业,发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因此要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就必须促进我国的加工贸易沿着其价值链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生产向综合服务的方向转型。发展配套产业,实现产业溢出效应是最主要的渠道。要解决配套产业关联度低这一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第一,提高中间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大国内采购率。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是增加国内采购这一环节的关键,同时也是延长国内价值链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鼓励加工企业提高工人的素质、利用先进生产技术、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应逐步弱化来料加工的海关优惠政策,不断提高进料加工比重。可根据国内产业配套条件,实行境外来料非全额海关优惠办法,促进从国内采购料件。对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使用的国产料件,在出口退税方面可视同进口料件予以保税,以促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根据国内产业配套率的高低来细化出口退税率的差别,实行鼓励提高国内产业配套率的退税政策。总之,要鼓励和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和加强自主研发,逐步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从低端制造环节向核心元器件制造、研发、设计和物流等环节,延伸价值链,发展配套产业,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三)积极推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增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能力。加强中西部城市交通运输、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及城市环境建设力度;逐步增加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的数量;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中西部综合性物流园区,降低物流成本。其次,继续实行地区差别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在出口退税、加工贸易产业目录调整、进口料件免税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四)提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参与程度,推动加工贸易以外资企业为主向以本土企业为主转变首先,要在融资、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为外资企业配套,逐步增加国内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比重,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技术溢出效应。其次,加强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加工贸易信息服务系统,金融担保、研发设计、专业咨询、教育培训、国际展览等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接单创造条件。

(五)积极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和协调性

篇3

1.1.1 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

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主要是由我国当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相对较少的资本的禀赋现状决定的,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商品上的成本和价格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已经取代纺织品,居于商品贸易额的第一位。近年来,机电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也进一步加大,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1.1.2 加工贸易国内的配套值不断增加

配套产品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国内相应的配套产业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业只能停滞在劳动密集型阶段。贸易发展初期,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产业的技术低下,造成了我国国内的配套能力不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配套产品的制造技术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逐步上升,增加了30多倍,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增长快于来料加工。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加工贸易配套值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1.1.3 加工贸易附加值连年提高

一个国家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是衡量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和给该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一般使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表示,可以用加工贸易的出口净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值表示。我国的来料加工贸易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特征就决定了贸易的增值率不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所提高,但是从横向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1.2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加工贸易成贸易摩擦的导火线

近年来,我国成了世界反倾销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巨大贸易顺差造成双边贸易不平衡,但是,2010年,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9709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3.9%,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仅占8.6%,企业贸易额为667.9亿美元,约占总额的5.8%。可见,大部分的顺差被外商企业获取了,我国仅从事较为低端的加工环节,仅取得了数量很少的加工费,相反一些其他国家利用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挑起贸易摩擦。

1.2.2 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关联度不高

我国的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利,通讯设施落后,因此而导致运输成本过高,造成了我国总体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格局。加工贸易产业与该企业下游产业之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称作产业的关联度。较高的关联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入品,可以带动当地投入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上的改进;第二,产业不直接输出而是转交给国内的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导致国内企业的管理技术改进。加工贸易产业国内的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采购在采购总量中的比例较低,由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置作用很低,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不大,技术外溢效果也受到抑制。

1.2.3 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以机电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业务主要以外企为主体,通常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技术、技术密集型的环节不在我国生产,只把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到我国,致使我国获取的附加值低,整体技术不高,这已经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发展瓶颈。2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与机遇

2.1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

2.1.1 价格的贸易条件亟待改善

国际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加工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然而传统的加工贸易品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从进口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外资企业,其不会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打算,仅仅从自身利益考虑,主要采取进料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通过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和一些必要的机器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进口价格。所以,总体来看,加工贸易的出口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口价格有所提高,长期发展下去,将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

2.1.2 劳动力比较优势减弱助推加工贸易转型升价

长江三角、珠江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加工企业,长期以来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事加工贸易方式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国际竞争的源泉,虽然支撑了地方经济的短期繁荣,但是却严重扭曲了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保持我国加工贸易大国的地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早日实施并完成。

2.1.3 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以粗加工、低增值的加工方式,处于价值链的底端,获利空间有限,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利润很小。在加工贸易中,我国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的7%到9%的加工费,其余部分被外商获得。更有甚者,在进料加工中的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均由外商控制,利用转移价格和利润的方式,如引进低端而价格较高的设备,以次充好,使我方受损,还有可能产生贸易摩擦,造成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发展,更不利于贸易结构的优化。2.2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

2.2.1 良好的国际机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体系主要以产品内部的工序细分为特征,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分工的主体,正在积极调整国际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开始把国内的研发中心、技术和资金输入我国,以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获得外部性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已达到800家左右,使产业的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相结合,以进一步加大利润。这种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外,全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也为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跨国公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始实行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化营销策略,可能把某些高新技术和大量中间技术转移到我国,成为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动力。

2.2.2 国内的优惠政策与战略调整

我国商务部、环保总局明确公告取消部分出口退税的商品,并将一些加工层次低、污染高、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商品列入贸易禁止类目录,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而能源消耗低的结构发展。我国东部出现“民工荒”的现象,为我国敲响了产业转型的警钟,但是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加工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颁发的一系列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环境的政策,为东部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有利于东西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

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3.1 把握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普及,员工素质的提高,跨国公司可能把更好水平、更大附加值的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境内,从而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升级,所以,应该抓住国际和国内的机遇,沿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从下游的采购环节、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再到下游的物流配送环节向高附加值的阶段转型。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制造业,使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促进劳动密集型贸易方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所以,应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沿着从“一般供应商”到“主要供应”,再到“合同制造商”,最后成为“品牌领导者”,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变革,使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成为贸易的主导。

3.2 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延伸国内价值链

篇4

(一)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我国正由一般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即由过去利用本国价格相对低廉的资源直接出口最终产品的形式慢慢地向引进外来原材料、设备等,然后进行加工生产最终品向外出口的贸易方式的转变。据海关统计,2013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3578.1亿美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3.1%,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值8608.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0.2%,一般贸易出口108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同时2013年加工贸易的进口值为4969.9亿美元,同比增长3.3%,一般贸易进口值为11097.2亿美元,同比增加了8.5%。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的转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不仅利用了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一优势,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等方面。目前,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方式。

(二)特征

第一,“两头在外”的特征即原料来源及产品销售均在国外,而加工生产是在国内。简单的来说就是我国将生产制造所需的原材料、配件等从国外买进,利用我国的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资源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最后出口到国外。

第二,料件保税。即对其进口料件实施海关监管下的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的制度。也就是说我国企业在进行加工贸易生产经营活动时,受海关监管可进口免交增值税的料件,但必须按规定生产产品复出口,如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不能按照预期复出口,而需要在本国销售的,需在当地补交税费,才可获得同意内销的政策。

第三,加工增值的特征,其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多差价。我国进行加工贸易的生产就是为了进行产品的复出口,赚取复出口所带来的差价,实现利润增加。

二、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

(一)内部原因――发展不均衡

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不均衡,政府优先支持发展东部地区。最早的改革开放,由于东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路,使得我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对其提供政策、资金、人员等资源要素的支持,再加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致使国内配套资金和其他经济技术资源大批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使其发展更加迅速。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也远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不发达,信息通信不便捷,因而无论从哪方面相比,其加工贸易的发展都与东部沿海地区相差较大。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我国加工贸易处在传统的发展阶段,加工贸易生产的产品只是初中级加工品,来料加工复出口的生产模式,使我国加工贸易处在价值链的底部环节。一方面我国加工贸易未形成配套的产业群,缺乏带动性的企业引领发展,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还停留在“贴牌生产”的环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忽视核心技术的研发,缺乏自主研发的能力,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关键的设备等环节上,还是由跨国公司控制,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生产的产品处在基础的生产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政府的政策不健全、海关监管不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环保政策尚不健全,技术发展不先进,过度注重短期经济效应,引进和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大量出现,来华投资的外商正是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的这一漏洞,将加工贸易中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生产转嫁到我国。

管理力度不够,走私和骗税现象的严重,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损失。近几年,我国虽然也颁布过与加工贸易有关的管理规则和措施,但是这些规则或措施对于加工贸易的管理严重缺乏力度。同时,由于海关的监管力量有限,因而难以做到全面监管,这使得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企业或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利用监管的薄弱环节,走私加工贸易商品、骗税,牟取暴利,冲击了国内市场,破坏了对外经济贸易的正常关系及市场秩序,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二)外部原因――竞争压力

首先,近些年来我国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为周边国家投资环境势态良好,劳动力成本低廉、劳动力素质提高,比较优势日益明显。例如越南的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我国,并且为了吸引更多外伤的投资制定了比我国更加优惠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给我过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生活开销不断加大,劳动成本不断上升,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劳动力数量,因此我国劳动力优势开始被削弱。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将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在传统产业,减少了人力劳动的需求,进而削弱了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其次,随着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到了国际化的分工中,我国加工贸易海外出口和进口的市场比较集中,其中进口市场主要是东亚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而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中的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的高度集中形成了对发达国家的顺差地位。这样极易出现贸易摩擦。

三、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的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还处在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低,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还低,而且还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再加上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是我国遭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另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落后的限制,加工贸易始终处于产业链的非核心环节――生产制造环节,这是公认的相对低端的环节,虽然参与加工贸易,但是出口产品所获的利润却不高。为了弥补我国加工贸易缺乏核心技术这一缺陷,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应该学习利用高新技术创新加工贸易,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实现产品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第一,要积极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科技研发中心,加大科技研发的投资力度,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走引进来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第二,应当把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对转移技术的学习与借鉴。鼓励我国企业积极发展本土的跨国公司,鼓励人力资源在内外资企业间的流动,学习、借鉴、引进先进技术,适应发展。

第三,政府应该有效地将资金和其他资源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从而有力地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政府也要为高新技术行业、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所以需要培养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的能力,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

(二)大力推进不平衡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加工贸易发展之初,优先发展东部地区是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开端。然而这个问题日益突出,东部地区高度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落后。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解决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全面整体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一,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政策、资金的支持,进而扶持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技术帮助其进行交通运输系统、通信系统的设立,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同外部的联系,及时获取新信息,新资源,有利于本地区的发展进步。

第二,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养中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增强对资源性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的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国际空间,扩大出口额。

第三,大力引培养高科技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愿意去中西部发展,为开发中西部地区和发展对外经济来往提供支持。

(三)努力提高技术水平,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

在国际大分工中,为了提高我国自身地位,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同时,为推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的产品向高附加值进步,就必须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研发的能力。

第一,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支持,鼓励企业借鉴并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第二,为了提高我国企业自身发展能力,我国应该加快科技体制的变革,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注重人才的发现和教育,加强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专业化的新型高科技人才。

第三,我国政府还应该为本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本土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吸收高技术型人才,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自197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作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虽然在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管理。笔者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会出现新的走势,呈现出新的面貌,将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我国在面临加工贸易发展中的各种挑战时要积极应对,借鉴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加工贸易,推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 邓娜,候少夫.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与政策演变[EB/OL].http://.cn/kfdb.

篇5

评价外资政策和发展加工贸易的成效,必须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相联系。国际上通常以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衡量一国加工贸易对该国产业的提升作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是指加工贸易出口值与进口值之比,它反映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若加工贸易的链条较长,即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由国内生产供给,或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较高,则该增值系数较高,反之则低。

结合加工贸易增值率可大致判断出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引进质量和对产业结构提升的力度。据资料比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增值率变动徘徊在1.2―1.53之间,并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和组装的发展阶段,对国内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对经济的贡献有限,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逐渐失去了发展后劲,因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大。

倾轧一般贸易

相比一般贸易而言,加工贸易由于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只能作为一般贸易的重要补充,但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不限企业、不限地区、不限产业的准入政策,所以几乎所有企业都可以从事加工贸易,同时由于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渠道的长期不畅,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在进出口税收上存在的政策落差,使得众多一般贸易企业纷纷转而从事加工贸易,倾轧了一般贸易领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例如关税收入减少,国内基础产业受到重创等等。

并且由于中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中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持续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毒化国内原料工业

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中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一国的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的落后将最终损害整个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并且从长期发展的眼光看,许多加工贸易对环境破坏大,对土地等资源消耗多,且大多是受控于外国企业,“依附性”特征明显,对经济发展难以形成长久推动力。因此,有学者甚至指出,如果不改变这种依附性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拉美化”效应的危险。

引发国外反倾销浪潮

当前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成为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以国际市场存在扩张空间为前提,而国际市场的扩张需要看世界经济的发展,若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国际市场的扩展空间也将变小,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就愈加激烈。

过去1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高数量低价格,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已经引起了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使中国的出口贸易成为众矢之的,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纷纷采取措施限制中国商品进口,导致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加。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中国出口产品被其他WTO成员提起386起反倾销调查,占全世界反倾销总数的15.21%;同期,中国出口产品被采取反倾销措施272起,占总数的17.36%,占发起数的70.47%。

规避“拉美化”

事实上,利用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也曾经有过成功经验,如亚洲“四小龙”;但是反面的例子也有,如一些拉美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进入和本土企业被吞并、被消灭同时发生,加工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本土经济却在不断萎缩,国家经济最终陷入对外资的严重依赖中无法自拔,此即所谓“拉美化”效应。“拉美化”往往伴随着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社会失范、贫困化和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

如何避免“拉美化”倾向,新加坡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上世纪60年代的新加坡拥有港口优势,又靠近印尼、马来西亚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这些优势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而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注意引导,使加工贸易由“两头大中间小”状态逐步演变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让外来产业逐步改变为植根于本地的产业,新加坡的经济由此获得巨大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的梦想。

篇6

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基本为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外资企业占比高,内资企业参与机会少;土地、能源、资源占用和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最关键的是,加工贸易的某些发展趋势似乎要将中国固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而无法自拔。

在既要保持加工贸易发展又要逐步解决深层次问题的价值取向中,“转型升级方案”酝酿而生,这一方案明确了今后加工贸易发展的三大目标。

第一,加工贸易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要实现升级。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途径,一是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双高”方向发展,比如定期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辅之以进口设备减免税等优惠措施,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环节,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制造层次。二是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产业的发展,2004年至今,国家多次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共计1140个“两高一资”商品税号列入禁止类目录,小得参与加工贸易,共计2247个“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商品税号列入限制类目录,这些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第二,加工贸易的区域布局要实现优化。我国加工贸易在空间布局上一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大多数加贸企业都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放养”,监管风险较大;二是布局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为了推动加工贸易向这一目标前进,2004年海关总署出台了《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指导方案》,明确表示要引导加工贸易增量向“区域化集中管理”发展。2007年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制定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商务部还分别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确认南昌、成都等31个市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第三。要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u”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一般情况下,处在曲线两端的研发、销售环节利润较高,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环节利润最低,而我国90%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就处在“u”字曲线的最底部。属于投入劳动力、能源还有资源型原材料过多,得到的价值同报却很低的状态,还要赔上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要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就要解决非加工环节难以纳入保税监管的难题,目前海关总署已经在出口加工区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试点,商务部也出台政策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环节延伸。

二、加工贸易“产业毕业制度”的提出

如果说“转型升级方案”是为了解决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问题,那“产业毕业制度”则是基于加工贸易的两个重要特征而提出的。

第一个特征是税收减免。加工贸易又称“保税加工”,企业进口原材料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这其实是一种国家“让利”行为,目的是吸引国际投资,扶持产业发展,推动出口增长。这种“让利”幅度是惊人的,以2008年加工贸易进口总额3784亿美元,以及9.7%的平均关税税率、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率来计算,国家共“让利”1073亿美元(不考虑退税、内销等其它因素)。实践证明,正是这种“让利”行为引发了加工贸易的迅猛增长。

第二个特征是监管严密。如果说贸易自由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那加工贸易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为防止加工贸易成为“走私渠道”,确保国家税收安全,商务部(原外经委)、海关、国税、外管局等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推出了许多监管措施,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头分管”的格局。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对繁多的申报审批手续,而且稍不注意就会因违反规定而遭到处罚。

这两个特征表明,加工贸易是一种“非正常”的贸易行为,既享受国家“让利”又接受严密监管,这种“先天不足”决定了加工贸易可以作为我国拓展国际市场的利器,但它不能取代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流。加工贸易应该是一种阶段性的贸易形态,因为国家的“让利”行为不会是“无限期”的,当我国真正跃身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时,加工贸易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各类产业借助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发展也应该是阶段性的,当它具备了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时,就应该摆脱对加工贸易的依赖,转为一般贸易。

然而我国现有的加工贸易政策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各类产业不管层次高低、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可以托庇于加工贸易之下,这种“有进无出”的做法造成加工贸易日益膨胀,引发了外贸结构失衡、监管风险增长等一系列问题。“转型升级方案”提出要调整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类目录,通过提高“门槛”迫使一些“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和“两高一资”产业退出加工贸易。这种做法,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加工贸易的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但是并没有为这些产业今后的命运作更多的考虑。

笔者认为,加工贸易就像是一所“学校”,各类产业是其中的“学生”,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在加工贸易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然后它们会到达一个“临界点”。对大多数产业而言,“临界点”代表它已经具备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就应该从这所“学校”毕业,由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这样,加工贸易就可以形成一个“吐故纳新”的良性循环,“吐故”就是打破“可进不可出”的限制,推动有足够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毕业”;“纳新”就是继续保留加工贸易的传统产业或“两商一资”产业,必须吸

纳新技术,加快产业技术改造与创新加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基于这个构想,笔者提出要建立“产业毕业制度”:在对加工贸易产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类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其设置“临界点”,预留“过渡期”,在确认某类产业突破“临界点”后,就推动其从加工贸易领域“毕业”。

三、“产业毕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产业毕业制度”的目标就是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逐步向一般贸易转移。在这项工作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如何评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计算产业所需要的“过渡期”,如何避免过早的将不成熟的产业推向一般贸易。为了积极平稳的推进这项工作,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产业类别。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庞大,产业类别非常丰富,根据产品细分的话不下万种。如果产业类别分得太粗,涵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全部产品,就难以判断这类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加工贸易的依存度。比如“电子产业”,既有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产业,又有彩电、冰箱等消费电子产业,还有集成电路、移动通讯等较为高端的产业,为这么大的一个产业设定“过渡期”难免顾此失彼。如果产业类别分得太细,就会导致这项工作过繁过细,制定和执行起来难度太大。笔者建议是以商品编码(前4位)为基准进行分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继续细分或进行合并。这样处理有三点理由,首先是因为商品编码(前4位)依据的就是国际通行的商品归类总规则,易为中外企业接受:第二是因为商品编码(前4位)既对产业大类进行合理细分,又对同类商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合并,幅度层次比较恰当;第三是因为对产业实力的评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数据,它本身就是按照商品编码分类统计的。

2 指标评分体系。产业“毕业”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加工贸易各类产业实力的指标评分体系。这是“产业毕业制度”中最核心也是最难的一项工作,笔者建议不仅要纳入那些反映“硬实力”的指标,如厂商数量、出口金额、国际市场份额、平均利润率等,还要考虑产业“软实力”等其它因素,如品牌数量和知名度、研发和销售能力等。最终评分则反映出该类产业的实力,及其与国外同类产业相比所处的地位,比如满分100分的话,就意味着该产业实力很强,在全球已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临界点”的设定也是基于这个体系,比如将60分作为“临界点”,代表该产业已经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转为一般贸易。当然“两高一资”产业会采用另外一套指标来进行评分,重点放在它对我国环境、能源、资源性材料所造成的影响。

3 “过渡期”。“过渡期”是指为某类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到“临界点”所预留的时间,即该类产业还能享受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期限。这种做法遵循的是国际惯例,例如WTO在考察和接纳新成员时基于对新成员经济实力及国内市场对外开放承受能力的特别考虑也会给予“过渡期”。借助指标评分体系,我们可以对加工贸易各类产业的实力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其到达“临界点”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人为主观臆断,更加科学准确。产业类别以及为其设立的“过渡期”就构成了一张“毕业时间表”,为我们把握加工贸易今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份“中长期规划”。

4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ry ),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产业毕业制度”将政府与企业视作两个最基本的利益主体,两者有共同点,都希望产业能够迅速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会有冲突,政府希望企业能够早日“毕业”以减少税收损失,而企业希望能够延长“过渡期”确保安全。因此,在执行“产业毕业制度”的过程中,引入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机制就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企业可以在制定和修改“毕业时间表”的时候跟政府进行博弈,还可以在某类产业即将“毕业”时跟政府进行博弈,争取税收优惠延期,以确保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四、“产业毕业制度”的作用

与“转型升级方案”相比,“产业毕业制度”比较简单,主要内容就是建立“毕业时间表”,推动各类产业“毕业”,但它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同样能推动各类产业的转型升级。“过渡期”意味着各类产业能享受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时间是有限的,不管三年还是五载,它们最终会转为一般贸易。面对未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工贸易企业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主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强研发销售实力。所以“转型升级方案”与“产业毕业制度”并不对立,反而是互补的,各类产业先要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然后才能考虑“毕业”的问题。

篇7

一、我国贸易摩擦的特征

1、我国遭受的反倾销份额与对外贸易份额不对称

我国贸易摩擦的显著特征是频繁遭到国外反倾销指控和调查。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为884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调查总数4125起的21.4%。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措施总数为643起,占同期世界反倾销措施总数2649起的24.3%。而直到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时,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量也只占世界贸易总量的9%。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的10.4%,货物贸易进口占世界货物贸易进口的9.46%,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4.38%,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的5.98%。由此可见,我国遭受的反倾销份额与对外贸易份额不对称。

2、对华反倾销发起国分布集中

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印度是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数最多的国家,高达150起,占印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总数的22.6%,约占同期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的20%。接下来是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和墨西哥等,分别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109起、109起、88起、60起、35起、35起、35起、32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占同期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重超过5%的国家或地区有印度、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由以上国家或地区发起的对华反倾销调查占同期世界对华反倾销调查总数的53.7%。对华反倾销调查占该国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率超过25%的国家有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均为发展中国家。

3、我国遭受反倾销的产业(产品)分布集中

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机械和电器设备产业是遭遇对华反倾销调查最多的行业,分别为222起、175起、110起。纺织,树脂、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杂项制品也是遭遇反倾销较多的行业。从比重来看,我国植物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鞋、帽、羽毛、花、伞,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机械和电子设备,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仪器、钟表、录音机等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数占各自同期世界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重都在20%以上。甚至全世界只有我国的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类出口产品遭遇了反倾销调查,调查总数为5起。而2000年,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额只占世界化工产品贸易额的2.1%,2008年提高到4.7%。由此可见,我国一些产业(产品)遭受的反倾销比重与对外贸易份额不对称。

4、我国遭受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数量较少、分布集中

与对华反倾销相比,对华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数量较少,但国别分布和产业分布集中。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世界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一共发起了57起反补贴调查,占同期世界反补贴调查总数的19.6%,其中美国发起32起,加拿大13起,澳大利亚5起,欧盟4起,印度、墨西哥、南非各1起。从产业分布来看,对华反补贴调查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制品行业,一共31起,机械和电子设备7起,纸、纸制品5起,化工产品5起,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3起,纺织品和木、软木、藤及制品各2起,树脂、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各1起。同一时期,世界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一共实施37起对华反补贴措施,占同期世界反补贴措施总数的21.8%,其中美国实施24起、加拿大11起、澳大利亚和欧盟各1起。从产业分布来看,对华反补贴措施也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制品产业,一共21起,其中,机械和电子设备4起,化工产品3起,纸、纸制品和纺织品3起,木、软木制品2起,纺织品2起,树脂、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石料、陶瓷、玻璃及制品各1起。

自1987年第一起对华保障措施实施以来,截至2008年,国外共启动91起对华保障措施。其中,发展中国家启动62起(土耳其14起、印度11起、菲律宾7起、阿根廷5起、印尼4起),占同期世界对华保障措施的比重为68.1%。这62起涉华保障措施涉及11个行业,其中,涉及轻工产品的案件数最多,为24起,占比38.7%;其次是化工产品,为15起,占比24.2%;第3位的是建筑材料工业,为10起,占比16.1%。涉及上述3个行业的案件所占比重高达79.0%,可见,对华保障措施案件的行业集中度较高。从涉案产品来看,保障措施案件调点在中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在涉案的轻工产品中,鞋类产品、玩具以及食品是发展中国家调查的重点;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涉华保障措施调查已开始涉及部分高附加值产品。

二、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摩擦关系的实证分析

1、从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别分布看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国别(地区)分布比较集中,体现出新“三角贸易“的特点,从东亚国家(主要为日本、韩国、台湾)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后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国。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前五大伙伴国(地区)依次是美国、香港、欧盟、日本、韩国。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前五大伙伴国(地区)依次是美国、欧盟、香港、日本、韩国。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对华反倾销调查前五大发起国依次是印度、美国、欧盟、阿根廷、土耳其。但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所占比率很小。以2007年为例,我国加工贸易向印度出口额为66.99亿美元,仅占向美国出口额的4.6%,占向欧盟出口额的4.9%,但印度却是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数最多的国家。另外,截至2010年年底,发展中国家(土耳其、印度、菲律宾、阿根廷、印尼等)是对华保障措施的主要发起国。

可见,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国(地区)和对华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国(地区)之间严重不一致。如果说是加工贸易出口导致了我国频遭贸易摩擦,那么从现象看,我国以发达国家和东盟为主的加工贸易主要出口地区和对华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国(地区)应该多有重叠才是,但实际情况是发展中国家(主要为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南非、哥伦比亚、秘鲁、埃及、印尼等)才是对华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发起方。这说明我国频遭贸易摩擦并非由加工贸易出口造成,至少可以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并非是国外启动对华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原因。

2、从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涉案行业(产品)来看

1995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最多的行业是贱金属及制品、化工、机械和电器行业,对华反补贴调查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制品、纸品行业,对华保障措施主要集中在轻工、化工行业。但是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据Koopman,Wang,Wei(2008)测算,2002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行业总出口比率最高的行业是电脑、通讯设备、文化和办公用品、电脑附件、造船业,比率都在90%以上,而金属制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43.2%,人造化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58.3%,特殊化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46.9%,纸和纸制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比率为50.7%。

可见,我国加工贸易程度较高的行业(产品)并非是对华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涉案行业(产品)。如果说加工贸易出口使我国频遭贸易摩擦,那么遭到贸易救济调查的行业(产品)应该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程度较高的行业(产品),比如电脑及附件、通讯设备、文化和办公用品等,但事实又并非如此。国务院发展中心的一项调查也表明,我国的被反倾销产品绝大部分是由一般贸易出口引起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反倾销案例占比不到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例的5%。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易被反倾销,基本原因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大多仍利用了外方原有的出口渠道,出口量和价格均由外方控制,不会出现一般贸易存在的乱打价格战的情形。

三、结论

无论是从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别分布来观察,还是从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涉案行业(产品)来分析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摩擦的关系,都不能得出我国频遭贸易摩擦是由加工贸易大规模出口造成的这一结论。相关国家(地区)出于自身经济、政治利益考虑与我国频发贸易摩擦,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是可能的潜在诱因之一,但绝不是根本原因,不能以此作为批评发展加工贸易的理由,更何况贸易摩擦的大部分对象是我国的一般贸易出口产品。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在一个非贸易自由化的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对外贸易肯定会对原有国际利益格局造成冲击,贸易摩擦避无可避。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也说明,加工贸易是我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发展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单纯地将贸易摩擦的原因归咎于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不合理的,这不仅不能避免贸易摩擦,还会阻碍自身发展,使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更被动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隆国强:对加工贸易的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03(1).

[2] 徐慧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因素及调整对策[J].经济问题,2007(1).

[3] 曹宏成:产品内贸易:原理、效应及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8.

[4] 吴新辉:国际贸易摩擦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9).

篇8

比较优势理论对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但是也不断有学者提出了新看法。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成本说,便强调了后起之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后,其产品的比较成本可以转化,故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潜力巨大,但在本国暂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关系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对其进行扶持;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强调一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巴萨拉的比较优势阶段论则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要素比例变化说明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等经济因素都会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发生改变。而我国近些年加工贸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足以证明这些理论———我国近年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过去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日趋衰微,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转投向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的加工贸易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模式难以为继。同时,“比较优势陷阱”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敲响警钟,如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从长远来说将阻碍本国产品结构的升级,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已经印证了这一理论,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对国内相关产业带动力不足等问题十分明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特征

1.贸易方式:进料加工占主体地位

自1987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便一直由进料加工所占据,其所占比重近年来更是一直高达85%左右,相比来料加工而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进料加工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我国地方财政与外汇收入,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企业性质: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早期以国有为主、外商投资机器设备等进行生产和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企业也逐渐参与进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商投资进入。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在现阶段已占据了我国加工贸易绝对的主体地位。

3.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我国加工贸易早期所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副产品、服装玩具等,之后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到纺织、皮革等行业,但总体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入世以来,随着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工贸易逐渐向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并重的方向转变。

4.贸易伙伴:美、日、韩、欧盟为主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的进出口伙伴国有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和韩国是我国加工贸易近几年的主要发展对象,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国家贸易合作的增加,我国与这两个地区的加工贸易合作也在增多。

5.地域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整体加工贸易的地理结构属于“东强西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从沿海开始逐渐向周边扩撒,而到目前为止,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

三、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常态”一词是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用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加工贸易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更是迫在眉睫。

1.核心问题:加工企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至今,主要从事的仍是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组装代工;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但这些产品的生产内容也多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如果我国仍然坚持这种结构的加工贸易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产品附加值的不断下降,大部分增值利润由外方获得,从而使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系数低下、出口产品竞争力缺乏和对外贸易发展后劲的不足。核心能力方面,由于资金、人才受限,国内的加工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而外方也将核心技术、品牌控制、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配套和设备等环节留在国内,从而使我国加工企业总体技术能力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下,过度依赖于国外母公司,高额附加值流入国外。

2.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偏低,产业发展带动力不足

外资企业比重过大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问题。虽然外资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先进设备,一度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提高和企业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特征也在一方面加剧了我国经贸发展的对外依赖性,降低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在另一方面削弱了对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由于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内资企业发展不足,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的关键技术和营销渠道都由外方垄断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方从我国撤资撤厂,将对我国加工贸易造成沉重打击,进而引起我国经济的不小动荡;同时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员,影响民生状况。

3.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所占比重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分布地区的极度不平衡使得我国加工贸易所带来的产业集聚仍是集中在东部地区,降低了加工贸易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虹吸效应”,引起中西部落后地区资金、人才、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导致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愈拉愈大;同时加工贸易先进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也将不断加重,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我国加工贸易的劳动力成本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供给量的下降,二是劳动力工资的提高。劳动力资本的上升使得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步丧失。外资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已将目光放在了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传统的外资加工贸易工厂的撤离大潮已是山雨欲来。

5.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首先,外需减少,出口受阻。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乏力,市场疲软,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原有的客户资源减少;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使得新兴市场的开拓也遭遇了一些障碍。其次,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近年来开始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制造业,使得原来在华投资的企业纷纷转向这些地区,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遭受冲击;而其更为低廉的成本和能源资源使得出口产品颇具竞争力,抢占了我国企业的部分市场。

四、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1.政府层面

(1)提高引资门槛,优化引资结构政府需要对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要有目标、有重点的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同时建立倒逼机制,坚决禁止对高污染、高耗能、粗放型等与国家政策导向不符的外资项目的引进。(2)营造创新环境,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政府需要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构建有利于加工贸易在价值链内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体系。要构建公平竞争和包容鼓励的创新环境;整合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资源,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育龙头企业;在提高能力和发展效率的基础上追求规模的扩大化。(3)提高本土化程度,创建产业集群根据迈克尔波特(1990)的产业集群理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该是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实现我省加工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实现内资企业的主导地位。因此政府需要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扶持政策,为内资企业提供发展支持和与外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间的关联度,从而达到我省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长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选定本省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加工产业,进行严谨考察和评估后确立重点扶持对象,培育本省知名品牌,发挥“大品牌”的带动作用;根据重点产业和区域,合理规划后进行产业集群建设,最终形成以加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实现各产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和规模效应。(4)构建服务型监管模式,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加工贸易的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因此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支持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立法方面,需要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特点,从行业标准、发展规范等方面明确企业责任义务及经营内容和准则;从职责范围和管理标准的明确,理顺和协调各部门职能、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力度。通过发挥行政和立法两种职能的双重作用,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企业层面

(1)加强自主创新,打造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的培育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是谋求更多国际话语权、冲破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效益、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我国发展已较为成熟的加工企业要重视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提高创新投入,广泛吸收和积极培育培育相关的研发、管理经营和销售人才,同时把握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高水平加工产业,加强与全球价值领导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学习和吸收转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逐渐实现由传统的OEM向ODM和OBM的转变,最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争取国际流通渠道的主动权和终端市场控制权,迈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从而引领全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2)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焕发传统产业活力对于我国众多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加工企业来说,要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项目,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吸收、模仿和创新,从工艺流程提升到产品提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从而为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经济?求是理论网[DB/OL].2015-03-19.

篇9

1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

1.1垂直专业化分工二国际分工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方式,国际分工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每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特定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这种新的分工形式被人们称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本内涵是指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区段分布到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使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不扫履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从而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参与到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中。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新贸易理论出现之后,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是国际分工的深化。

1.2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的关系

首先,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实现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加象的分工体系,而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生产力口工和销售,其实质就是各国在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开展国际分工,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环节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的活动。加工贸易不仅符合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建立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一种贸易方式,因而它代表着当今国际分工的新趋势。

其次,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垂直专业化分工这一新的国际分工形式仍然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有利于发挥各国在特定产品不同工序的比较优势,并充分实现各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因而有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白勺提高,而加工贸易作为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自然也就得到了公乙进和发展。

最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垂直专业化分工使生产深入到区段工序层面,使企业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对于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工贸易极为有利。在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即产品升级,价值链升级;企业能力升级;产业升级;区域升级。

2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切fr面临的问题

2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1738亿美元,其中.般贸易进出口约%72.2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45%;加工贸易进出口约98605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5.4%。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并成为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月旦是,我国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主要表现在:

2.1我国仍处于低附加值国际分工的低端,加工贸易增值程度不高,整体阳加值的增长比较缓慢。由于我国的比较优势一直体现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也一直固化于增值能力最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我国大部;衬也区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我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很小,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也不例外。

2.2我国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没有占据战略性主动地位,特别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也就很又留恿过加土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此外,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关联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袒勿告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

3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月级策略

3.1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我国产品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优化加工贸易结构的直接关油听在,是我国比较优势转变的根本因素。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的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白勺设备更新、技术配查和员工培训,制定和实施对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完整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体系,尽快改变加工制造业普遍的技术落后局面。我国企业要加大研发投人的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要抓住当前跨国公司逐渐把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其技术研发中去,分享研究成果,吸收先进理论,经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2提高国内采购率,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

目前,由于质氢全、政策等原因,我国原材料、中间投人品的国内采购率仍较低。要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内采购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二引导国内企业关注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配套市场需求动向,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b对于一些关键零部件和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可考虑在科技、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与特殊的优惠政策;c.发展技术水平过硬、门类齐全的配套产业集群。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降低配套产品成本,促进技术溢出;让提高国产原材料、中间投入品的质量,符合国际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国内采购率,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会延长我国国内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

3.3延长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产业链条

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是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二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三是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人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我国应鼓励国外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大学和利技中心合作,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此外,由于物流速度和属地配套服务能力已成为影响外商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可以以保税仓储企业为中心,建立保税物流园区,赋予保税区的政策功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设立国际采购与酉兰中心,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

2.2我国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没有占据战略性主动地位,特别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也就很又留恿过加土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此外,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关联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袒勿告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

3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月级策略

3.1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我国产品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优化加工贸易结构的直接关油听在,是我国比较优势转变的根本因素。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的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白勺设备更新、技术配查和员工培训,制定和实施对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完整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体系,尽快改变加工制造业普遍的技术落后局面。我国企业要加大研发投人的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要抓住当前跨国公司逐渐把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其技术研发中去,分享研究成果,吸收先进理论,经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2提高国内采购率,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

篇10

1 加工贸易的定义

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指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

2 加工贸易的特征

与一般贸易相对比,加工贸易有其自身特点:一是进口中间产品不能用作消费,而是用作生产出口产品;二是生产最终产品需要不同国家生产一定比例的中间产品相互配合。三是加工贸易往往和直接投资联系在一起,外资企业常常也是一国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主体。

随着我国的入世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加工贸易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使现代加工贸易与全球投资,产业分工,技术合作结合更紧密,现代加工贸易走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并日益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其竞争力更多取决于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创新程度、售后服务等多种因素。

二、陕西省加工贸易的现状分析

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和商贸中心,随着改革开放,其加工贸易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态势迅速的成长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提高省内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技术进步、参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对陕西省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陕西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特点表现为:

1 近几年加工贸易实现了稳步增长

近几年陕西省加工贸易稳定增长,2004年发展尤为迅猛,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6.46亿美元,同比增长60.4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7.7%比上年增加3.2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项下出口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2.2%,加工贸易实现顺差2.84亿美元。

2 加工贸易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企业实力有所增强

近几年,随着加工贸易在陕西省的不断发展,加工贸易企业明显增加而且实力有所增强。全省2007年有进出口业绩的加工贸易企业共114家,其中出口有业绩企业94家;进口有业绩企业96家。进出口总值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20家,较上年增加企业5家,其中超5000万美元的企业5家,较上年增加企业1家;超3000万美元的企业8家,占全部进出口总值的59%。

3 出口加工区规模有所扩大,产业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陕西省加工贸易企业的加工区域大幅扩大,规模也有所扩大。深加工结转量增势迅猛,极大地促进了区外及周边配套产业的发展,产业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

三、影响陕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原因分析

1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危机影响犹在

陕西省本来就处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后发展地区,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在我国加快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在先后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利用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同时,金融危机的影响使许多陕西省加工贸易企业的海外订单大幅减少,因此,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与金融危机为陕西省发展加工贸易拓展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国内产业转移的制约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东部地区的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就目前来看,东部产生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这就导致要再从东部地区转向其他地区的成本提高。同时,东部的集群效应引起了西部地区资金的大量东流,各种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也纷纷选择东部,从而提升了整个东部地区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能力。因此,即使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方面都有着优势,但是由于集群对加工贸易的重要影响,加大了传统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困难。

3 地区开放程度低妨碍企业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

加工贸易属于“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它是一种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但是反过来它也要求企业能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因此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对加工贸易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体制僵硬,市场开放程度较低导致陕西省不能很好吸引外资和发展加工贸易,同时也阻碍了当地企业利用加工贸易。

四、加快陕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加快陕西省对外开放的进程

目前,陕西省已发展为亚欧大陆桥(陇海一兰新线)的中心城市,这将成为陕西对外发展的大通道。政府应积极的利用这条大动脉,引导陕西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科学的设立出口加工区,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区内转移。对区内企业的进出口产品予以保税,简化手续,为加工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对于陕西省,在企业能生产同等产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对使用本国料件的企业在价格上或者服务上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并且对那些采购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的企业给予奖励,以吸引更多配套企业的进人,培育一批提供配套生产的当地企业。

2 优化陕西省投资环境

要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必须重视区位优势的培育。陕西省深处内陆,因此,应更加注重投资环境的改善,让西部地区用高素质的人才、优良的服务、完善的交通网络等后发优势来推动当地加工贸易的发展。

篇11

二、陕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促进陕西省涉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解决资源瓶颈约束,缓解出口退税负担,地方政府大力引进外资,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改善投资软环境,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为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我国进行了多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刺激企业开展加工贸易的积极性,因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出口能有效降低退税调整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来料加工仅收加工费,进料加工需对外支付原材料费用,可抵消大部分外汇收入的结汇风险,相对一般贸易来说,加工贸易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少。因此,为减少汇兑损失,部分企业转变出口贸易方式,改一般贸易为加工贸易或逐渐扩大加工贸易的比重。

(四)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近年来,国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为降低生产成本,出口企业转向国际市场寻求原材料,以进口料件来对国产料件进行替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五)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促进。近年来,沿海加工贸易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缺,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导致加工贸易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北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

三、当前加工贸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贸易企业工缴费收入核定自主性过大,潜存异常资金流入的隐患。当前加工贸易工缴费收入是由外经贸部门根据企业与外方的来料加工合同予以核定。海关负责来料加工手册审批及工缴费的备案,考虑对原材料价格、国际市场行情和汇率的不断变化等客观原因,海关对于工缴费收入的核定在一定幅度范围内仍以企业报价为准。外汇局负责对来料加工贸易收汇进行核销管理,没有对工缴费率高低的审核义务,其监管的重点是外汇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由于各部门的监管重点不同,往往会形成各部门都管但又都不管的局面,企业可以通过根据外汇形势随时调整工缴费比率,缺乏监管,自主性过大,这样就存在异常资金随意流入的隐患。

(二)来料加工超比例结汇缺乏上限控制,外汇指定银行难以审核其真实性和合理性。按现行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政策规定,对于来料加工贸易项下收汇超过出口额的20%为超比例收汇,由外汇指定银行直接审核后进行超比例收汇登记、核注,不需外汇局审核。然而对来料加工贸易收汇比例并没有设置上限,且企业只需向银行提供《出口收汇说明》、出口合同、加盖企业公章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及承诺书等资料即可向银行申请超比例登记,外汇指定银行在日常操作中难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合理性。

(三)借道服务贸易项下支付,暗藏异常资金流动的漏洞。加工贸易中,加工企业以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咨询等方式汇入外汇,或以支付商标等无形资产费用汇出外汇,金额往往较大。由于服务贸易的多样性及其交易过程的无形性等特征,外汇局和银行只能根据企业提供的单据和合同进行表面真实性审核,难以把握服务贸易的真实性及定价的合理性,其收汇的真实性和付汇合理性实难掌握。

四、政策建议

篇12

一、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促进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是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国经济的内部分工就会超越国家界限,形成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国际贸易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把世界各个角落的国家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使国际贸易成为一种经常的广泛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的工业增长速度。同时,国际贸易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由单纯的商品进出口发展到实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出现了国际间的合资企业、合作经营、补偿贸易、加工贸易、国际租赁、技术转让等,使有形商品与技术转让结合起来,愈加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其特征为工农业的分工。第二个阶段出现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的特征是工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也即工业内部在生产过程上相互连接的不同部门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进入第三阶段即制造业内部的“水平分工”阶段。“水平分工”就是同一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在同一部门内,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离开来,并将其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销往世界各地,如汽车制造业或飞机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出现制造业内部同一产业的国际分工的原因是战后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加工贸易在性质上具有较多的“水平分工”成分。从加工贸易的定义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而“水平分工”的实质就是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因此加工贸易方式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当前,发展中国家通过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而发展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而现代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则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水平分工”。总之,加工贸易较多地体现了一种国际“水平分工”的特性。

二、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所谓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器件)参加国际贸易的现象。例如,日本出口丰田汽车到德国,同时进口德国的奔驰汽车,又如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到日本,又从日本进口汽车的零部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日本本田汽车大量向日本出口,本田在美国的产量超过日本本土的产量。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能够迅速发展,在贸易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首先是国际分工进入“水平分工”阶段的结果。正是由于“水平分工”,使得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生产,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将零部件集中到一个或两个地方统一组装销售到世界各地。因此,“水平分工”的出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其次,在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从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生产零部件阶段和统一组装阶段,往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一般来说,生产零部件要求投入的资本较多,技术要求较高;而组装阶段,要求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于是出现了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再次,战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工资上升较快,于是它们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总部位于加州的罗技国际集团公司为例,它在苏州有一个工厂,每年向美国出口2000万只鼠标,在美国销售价40美元左右。其中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零售商拿走15美元,罗技的供应商(如摩托罗拉)拿走15美元,中国只赚3美元,而这笔钱还要负担工资、能源、运输和管理费用。罗技在加州的450个销售人员的收入总额,远远高于苏州工厂内4000名工人的工资。

加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产业内贸易。加工贸易是在二战后国际贸易呈现一系列新特点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产业内贸易就是国际贸易一系列新特点中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方式由过去主要使用本国相对便宜的要素资源直接出口最终产品的方式,逐渐向大量进口资本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再加工成成品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加工贸易方式成为产业内贸易赖以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WTO对世界加工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WTO秉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扩大了它的范围,主要内容有:无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削减并约束关税、取消数量限制等)、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鼓励经济改革和发展原则 。WTO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第一,关税大幅度下降,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商品、技术更容易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减少了跨国公司在外国进行加工贸易运营的成本。跨国公司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零配件的生产,然后通过国际贸易集中进行组装,使最终产品的成本达到最低,这对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第二,按照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在一定的范围内,缔约国一方应使另一缔约国企业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企业同等的待遇,例如,各国不能强制让跨国公司使用当地的国产原料、零部件等,这就给跨国公司在各国开展加工贸易提供了便利,减少了政策上的障碍。

第三,WTO的透明度原则要求各成员国迅速公布有关对外贸易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判决及其变动,以使其他成员国政府和贸易经营者熟悉,这使跨国公司能够更方便地获得信息,减少加工贸易经营的风险。

第四,世界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乌拉圭回合谈判将服务贸易列入谈判的范围内,使世界服务贸易包括通讯、运输、金融、保险、咨询、人员培训等迅速发展,这为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带来了诸多方便。

第五,乌拉圭回合的知识产权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世界加工贸易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WTO的知识产权协定下,各成员方能逐步改善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极大地促进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四、跨国公司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篇13

一、转移区位

转移区位选择是纳税筹划对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最为直观的影响途径:加工贸易企业要考虑到承接地的税收环境和纳税成本;承接地为了吸引投资选择提供大量税收方面的税收安排或优惠政策[1]。由2003-2013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税负分析可知:我国各区域间税负差别巨大,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和东北部、中部。其中2013年税负最高的北京为53.16%,比最低的河南(10.19%)高了3倍有余。直观看,税收本身是企业成本中不容忽视的部分,税负差与加工贸易规模的乘积效应下,选择低税负的目标区位符合降低成本的理性决策原则。综合看,据研究区域税负本身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税负与税收征管水平、国有资本比重、二三产业比重成正比,与外贸依存度成反比,加工贸易企业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不得不考虑税负指标所体现的上述因素。

二、投资方式

加工贸易企业区域转移的投资方式有多种,可以选择整体转移或者部分转移,也可以在承接地地并购、新设分公司或者新设子公司,不同的投资方式各有优劣。通过访谈与调查,笔者发现考虑或已经实施了区域转移的加工贸易企业,在转移初期更倾向于采取在承接地新设公司的部分转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一方面可以在两地通过独立的企业法人进行关联企业间的纳税筹划,另一方面新设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筹备期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还可以继续保持在转出地已经积累的供应链等优势扶持新设企业发展。随着时机成熟,企业将彻底结束转出地业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转移。当然,也有加工贸易企业采取直接在目的地并购的方式直接转移,在本土企业的基础上迅速整合,实现无缝转移。

三、贸易方式

据测算,一般贸易的税负为9.67%,加工贸易税负为5.61%,纳税筹划影响企业选择产业转移后的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为例,大部分原材料进口时一般贸易要缴纳进口关税,而加工贸易不需要;原材料进口时按其金额来计算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征退差)企业要进项转出为营业成本,加工贸易也不需要;此外,一般贸易还需要缴纳以关税为依据的增值税并且不能作为进项抵扣,而加工贸易中不存在这个问题。从这角度来说,不考虑其他影响盈利的重大因素差异,企业在做贸易方式决策时更倾向于加工贸易。数据分析也佐证这一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和加工贸易占货物贸易比重反向变动,而与一般贸易占货物贸易的比重同向变动。

四、加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