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校科研的特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科研的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科研的特点

篇1

朝鲜战争结束后的60、70年代,在韩国国家创新体系中韩国大学主要是为企业培养科技人才,在创新方面的作用很小,韩国是通过进口技术以及建立政府研究机构克服了技术困难[1]。

80年代,韩国政府意识到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加大了科研投入,在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全面推进了产学合作[2]。

90 年代,韩国为了增强科技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鼓励大学进行基础科学的研究,并于1998年设立的“特别创业法案”,鼓励大学向工业转移培育高技术创业。

近几年来,韩国大学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大,对以大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起到了有益补充。虽然现在企业是科研投入主体,但高校为整个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基础研究的支持,并与企业进行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2. 韩国高校科研现状

在韩国的高校中,私立大学占大多数,特别排名前二十名的高校中私立学校占绝大多数。国立大学只有每个道(省)有一两个,全国的国立大学进入前二十名的为数不多。通过分析以私立大学为主的韩国高校发现,其科研活动存在以下特点

(1) 以应用研究为主

韩国大学的科技活动中,总体情况是基础研究少、应用研究多。众多私立学校拥有较大的自,大学科研目标以满足社会和大企业的需求为主,因此,以与企业对接的技术研究较多。如此,大学可以从企业获得较多的经费支持,科研活动也与市场更接近,老师和研究生们有更多的实战机会。

另外,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实用型的理工类科研投入多,而软科学投入较少。韩国整个的国家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中心,其本质是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的法则来以企业为中心配置资源。而众所周知,企业追求的是实效,而不是虚无的论文或空洞的理论,所以除了少量的产业趋势研究和市场分析之外,韩国软科学投入不多。

韩国大企业的研发部门都与高校与众多不同形式的合作,如委托研发、共同研发新技术和产品,技术转移,共同设立研究平台等,这些合作一般都集中于理工科的应用技术。

(2) 引入强大竞争机制

韩国对高校的科技投入以各种大型项目为依托来投入,如BK(智慧韩国)项目[3]。该项目相当于我国的211和985工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引入强大的竞争机制,各学校、学校内部的各学科,学科内部的各教授都竞争非常激烈。BK项目并不支持一个学校的所有学科,而只是择优支持部分学科。同时,某个学校的某个学科得到资助后,也不是该学科所有的教授都有经费支持,而只有成果领先部分教授有经费资助。对教授每年进行考核并排名,成果突出的教授将得到资助或得到更多资助,成果不好的教授将被淘汰出局。同样,国家对学科也定期进行评估,学科建设成效不显著的将在下一轮评比中淘汰出局。

(3) 科技投入首尔地区居多

韩国GDP和人口的40%以上都位于首尔和京畿道地区,与此对应,韩国的科研投入也以首尔地区为主。究其原因,韩国大部分好的高校都位于该地区,如SKY组合的首尔国立大学、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其它著名大学如汉阳大学、成均馆大学、西江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庆熙大学、中央大学、亚洲大学等。同时,首尔是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科技信息、资源和服务咨询机构等都大多集中于此,因此,韩国地方大学获取科研经费相对困难。

3. 韩国高校科研管理特点

从微观的角度看,韩国高校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与运行特点也有中国有所不同:

(1) 科研管理重心在基层

与我国“学校-学院-教师”三级管理,重心在管理机构的模式不同,韩国的高校科研管理重心在教师身上,即以教授为中心。在科研项目管理、学术交流等科技活动中,所有科技活动的主体都是各教授领导下的实验室,学校管理机构只提供相应的咨询与服务,而不参与一些专业性、学术性的活动。

(2) 科研项目与市场结合紧密

如前介绍,韩国高校科研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这些研究一般都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紧密合作,研发技术和产品能直接为企业所用,迅速走向市场并占领商机。韩国高校都非常重视与企业建设各种产学研合作关系,使得科研成果更具实用价值。

(3) 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严格

韩国高校的科研项目都注重过程管理,除严格的申请评审外,有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最终验收收等多个环节,各阶段都实行末位淘汰制。项目经费整体批复,但分期到位,如各阶段考核不合格,很可能中止下阶段的经费划拔。

4. 对中国的启示

分析韩国高校科研活动的历史、现状及管理特点,对我国高校有以下几点启示:

(1) 工科要面向市场和需求,与企业加强合作

因为科技评价导向的原因,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把SCI论文和科技获奖等作为主要科研成果。然而,经济发展新思路需以创新驱动为指引,切实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13年11月2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各高校应该以此文件为指导,解放思想,尽快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把我国高校的工科与市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2) 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

实施过程的好坏决定一个科研项目的成败,要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彻底纠正“重立项、轻实施”的错误思想。各级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考核和监管,保障项目立项后的实施效果。

(3) 引入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公开、公平地竞争,是保证科研项目质量和实施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的最有力的方法。

(4) 减少行政干预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行政干预过多,此方面可以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更多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让专业人干专业活。科研管理人员应该转变思路,变管理为服务,让教师成为科研活动的主体。

(5) 避免区域失衡

韩国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但也有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目前已有区域不平衡的趋势显露出来,如北京地区科技资源过度集中,而优秀地方大学的科研项目资助力度不够,西部大学的支持不够。

总之,中国和韩国文化相近,科技的发展都从直接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阶段,借鉴韩国的经验和教训对提高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水平有特别的意义。(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2.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

致谢:本文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展研究重点课题资助(编号:2012A02)。

参考文献

篇2

1 地方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是整个课程设计、实施及教授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只要是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都可作为课程资源,它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1~2]。而这些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为有效的社会教育资源。目前,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正逐渐被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地方课程资源丰富,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具有多方面的指导力量,因此,可能的课程资源虽然呈现出多样性,多种多样的资源,就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丰富性、综合性、差异性、多质性等特征,因此可从多层面、多角度,把它分为多种类型[3]。而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地方课程资源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2 各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2.1 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小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小学教育内容丰富知识浅显,因此,中小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容易实现;中小学的课程资源开发着重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教育,在知识覆盖面上体现出多学科的交融。学生与社会方面、与自然科学方面、与自我方面的资源都可作为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如图书馆、展览馆、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气候、地形等特殊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与内涵。

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发展较好,已经上升到生命化的层次。中小学课程资源经过日常生活化课程资源――学科知识化课程资源――生命化课程资源的探索,使得课程资源的利用具有生命。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做到师生双方的经验活、知识活、情感活、能力活、智力活、精神活、生命活,而且还要做到课堂的内容活、情境活、形式活[4],让课堂充满情意与生命需要[5]。

2.2 高等教育

高校在课程资源体开发和利用上要落后于中小学,高校教育是一种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素质教育,需要较全面、较系统和较深层次的知识,对于地方课程利用横向要广,纵向要深,因此,开发和利用难度较大。特色,成为了各高等院校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质量工程”意见》中指出:要“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区域性高校,应在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上下功夫,不仅要为地方创造知识,而且要传播和扩大已有的地域文化,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赋予学生以“地方特性”。[6]

高等教育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重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军事、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社会资源方面的结合,地方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独有的资源,而且充分体现了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也使各地高校的科研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各高校也正在加强地方特色课程建设,并已成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地方特色的课程开设和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重视与加强[7]。

2.3 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特点

高等教育阶段的地方课程资源建设要求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要求显现出专业与学科经济等深度结合的特征。

2.3.1 课程知识新兴交叉

创造是21世纪最具时代特征的特点,在原有知识体系上的创新是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世界许多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才得以解决的。时代需要那些具有创造力的超越型人才。时代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强调文理渗透,基础与专业结合,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型的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在交叉学科的培养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高等教育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的结合,文、理、应用学科的渗透。MIT的成功就在于它不仅有一流的专业教育,而且具备良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科系,而以学科群、学科类来划分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同时大量选修课、定期举行的研讨班、外聘专家讲学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大量学术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

2.3.2 人才培养社会急需

当大学生就业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个有趣却更无奈的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岗位长期空缺。为什么会出现找不到工作、招不到人的尴尬局面?原因就是供需求不匹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人才的培养应融入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每一所大学都必然要有自己存在的优势和社会所需,因此,“独特和急需”是一所大学存在的可能。只有紧紧围绕产业和企业的紧迫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才能使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适合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

2.3.3 地方特色文化弘扬

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核心是地方文化。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组成的,而民族文化是由独特的地域文化组成的。因此,有机地开发和运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地方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实践探索,无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中,保持和发展传统优良的民族文化。

2.3.4 各校特色合理分工建设

我国目前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地方高校约占70%,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地方高校面临大好的发展机会,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地方资源,办出特色,以特色取胜,以求快速地发展,就成为各方院校办学的目标。“地方特色”成为各地方高校致力的着力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如何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办出特色,脱颖而出,这是目前摆在上千所地方院校面前的严峻课题。

3 面向高校的广西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特点

广西高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应从社会要求、时代要求、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自身的发展需要方面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在内容上呈现出符合广有的课程资源特点。

3.1 社会要求―― 开发本土资源,服务东盟经济

教育的社会意义在于能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服务于民。广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对这些遍布于本地区各地的资源进行开发了利用,才能更好的为当地经济服务。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且与东盟各国接壤,具有民族性和与国际性的地域特征,与东盟各国相同的地缘和文化特色,国际性区域经济优势,成为广西地方课程开发的特色资源,包括本土地理资源、历史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与国际接轨的地缘文化资源、经济合作资源、贸易资源、语言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建立在广西不断发展的进程和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中,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从根本上推动广西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3.2 时代要求――弘扬壮乡文化,发展广西特色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实践的需要,是为贯彻国家课程政策而做的一件有益的事情,是为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从而使后一代更好地认识祖国、地区,建设国家和当地的实践的需要。此外,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受到社会广大人士的保护和发扬。

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独具特色的壮乡文化成为本土不可取代文化资源。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南疆境地,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三月三歌墟、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等。这些民族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地域文化。一个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是与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的,地方性高校对民族优秀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观念趋同的大背景下的坚守是对世界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贡献。

3.3 人才要求――培养学生特性,适应社会急需

高校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建设从培养适应地方需求人才的需求出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是着眼于地方,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地方所需的应用性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地方特色课程的支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土经济。

广西与东盟各国接壤,具有国际性区域经济优势。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建立中国―东盟“10+1”合作关系,在农业、信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等领域展开合作,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6年,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关系,主要进行基础设施、港口物流、贸易投资、旅游和资源的合作开发,还有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关系的建立。这些经济贸易合作使得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衔接要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适合国际性的人才参与其中,为广西经济的发展做贡献。根据面向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实际需要,广西高校致力于培养了解东盟、熟练掌握当地语言、熟悉当地商业习惯的人才,这就需要更多地去开发相关的地方课程资源。

3.4 自身发展要求――创新办学特色,促进高校发展

对于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形成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水平;有助于提升高校专业发展意识和实践技能;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地方特色课程如果经过精心培育发展,必能在某一方面重点突破而成为主导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走出地方,走向全国。

特色课程资源的建设可推动地方民办高校的特色发展,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国际性人才,以实现广西经济的腾飞发展。

4 结语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应围绕着广西的民族特点、区位优势等方面进行开发研究,重点开发具有壮乡民族文化特点和面向东盟、着力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国际化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4.

[2]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

[3] 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1-6.

[4] 余文森.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64-168.

篇3

一.高校青年教师现状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趋向于年轻化。本文以广东省的三所高校为例,通过调查数据发现,35岁以下的教师在所有在岗教师人数中所占比例达45.25%(见表1)。

表1广东省三所高校青年教师人数所占在岗教师总人数比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艺术综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扩招,造成艺术师资队伍人才短缺的现象。目前我国高校音乐学科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力量。根据我们调查数据显示,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所开设的科目比例达到38.22%(见表2)。

表2广东省三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表

高校音乐教育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我国高校音乐学科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急需提高。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理念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构建,立足于实践而又经过了人们思想的加工,是一种理性认识。通常来讲,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会成为教育行动的思想先导。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要面向学生,尊重每位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程开发的前提。课程评价的技术手段应当是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评价过程中,应当由过去的偏重知识的评价向着注重全面素质评价转变。

2.促使课程不断提高和改进的理念

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当中。评价不应当只是作为判断课程优劣的存在,更应该重视过程评价。评价不是课程的终点,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3.面向多元化的理念

发展评价体系的理念强调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多元的评价主体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磋商,通过对话决定最终评价。开放的评价方法可以吸纳各方的观点,评价者以开放的心态在评价过程中同评价主体或者被评价者进行信息、意见以及观点的交换沟通,让评价活动不断完善。

三.l展性评价体系的原则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音乐学科青年教师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应当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遵循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

1.过程性原则

关注结果的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评价是面向未来的评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位被评价的对象都是拥有自主思维能力的人,是具有能动作用的对象,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2.平等性原则

评价应当是在体现音乐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符合音乐学科教学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以及性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差异。在差异中寻找适合个人发展的教学方法,力求促进每一位被评价者在各方面的平等。

3.实践性原则

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过程可以体现每位被评价者的水平,可以对其进行多方面内容的测试,而且测试结果相对更加准确。通过实践可以有效而又科学的对他们进行评价,因此音乐学科课程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4.综合性原则

评价应当是多方面综合性的评价,既要对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评价,也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方面,应当对所有参与音乐课程的主体在每个领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能力,不可从单方面进行评价。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整体素质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评价应当从整体出发,不可只看片面性,除了单方面的专业能力之外,交往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应在评价标准里面。

四.评价体系的作用

1.积极导向作用

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引导教学工作向着对的方向发展,进行课程评价的意义在于其具有的积极导向作用。完整的音乐教学课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音乐老师的教学工作以及课程管理者工作者的参与。最终的课程的定制是通过接收每一位参与者反馈的信息来进行调整和制定相应的策略。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会贯穿到课程改革的每一个环节。

2.调节、反馈作用

评价可以根据各环节人员的反馈发现每个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各方意见进行调整。评价主体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正,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评价可以准确的获取音乐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诊断,可以使用有效的手段对问题加以解决。发展评价体系应当主张评价者要把评价结果以有效的方式传达给被评者,不可把结果一直留存在评价者一方。

3.激励、教育的作用

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全方面发展,不是为了让其知道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评价应当是教学和课程的组成部分,是一种让老师和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教育手段。进行评价是给了被评价者更多展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些机会,在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在自我教育中获得长足的进步。通过评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定和自我反思,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激发自身的潜力,建立自信。

4.记录成长作用

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是传统单一的评价内容,倡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尤其重视质性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主张定量和定性结合,利用多种方法,将有利于准确、清晰地描述被评者的发展状态。注重的是评价的日常化,音乐教师把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各种进步记录下来,可以有效的加强师生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从而形成公正、客观、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

五.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评价的对象,应当结合音乐学科的青年教师的特点,针对性的构建评价体系。因此,评价体系的构建要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既要包括音乐学科的学习目标,还要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关注学生专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音乐潜能。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关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评价应当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习惯,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评价是允许学生针对评价者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摒弃传统评价方法中把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唯一标准的方式,构建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除了教学结果以外,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I务素质以及教学思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结合“反思”和“自评”的方式来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鼓励教师通过自评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改进方式并不断提高。

六.总结

我国高校音乐学科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受教育政策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的影响,也受社会报偿和文化氛围的制约。要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必须足够重视。音乐学科青少年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师评价方式中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应当注重评价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重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斯萌,王永航.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29-30.

[2]赵秀芝.音乐教育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3(11):32-34.

[3]李琪.发展性评价体系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5(2):65-65.

篇4

病例特点及诊疗经验

女大学生患者是高校医院妇产科的就诊主体,她们正值青春期,出现月经不调和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占到了总病例数的85.03%。通过访谈了解到,出现以上症状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和自我保健,特别一些女生为了追求苗条、刻意减肥,长期的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物质缺乏,出现长时间闭经,有些长达6个月以上。经期前后生理的变化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贪吃冷饮,参加一些剧烈运动,往往引起痛经和经前期综合征加重。她们缺乏对月经的生理认识、月经相关症状病理及正确清洁外阴方法的了解,因此她们在感觉身体状况不适的同时,还常常出现害怕、紧张、烦躁等心理反应。出现这些心理情况的女大学生患者比例高达49.53%。现在校的女大学生均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情感脆弱,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来到陌生的新环境,在生活上还没有适应,产生孤独、寂寞,种种心理因素加之地域变化往往引起长时期内的月经不调。

讨 论

医生遇到这些情况,除了详细的询问病史、合理的用药,给予正确的治疗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地讲解女性生理的特殊性,教育女大学生如何合理饮食、呵护自己的身体。首先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博大的爱心,将她们视为自己的姐妹或子女,根据病情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普及与月经相关的各种生理、病理知识、常见妇科疾病的病因、治疗及预防原则及女性生殖健康的卫生常识,鼓励她们树立信心,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生理周期的变化,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注意营养搭配。腹式深呼吸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实施心理放松指导及缓解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和痛经的患者中有一定疗效【sup】[2]【/sup】,不但消除她们的紧张和烦躁,而且减轻了疼痛带来的不适。月经期要注意经期卫生用品的生产日期,尤其在气候潮湿的南方地区,注意卫生巾霉变而引起的阴道炎;每日保持外阴清洁,经期前后避免各种寒冷刺激。一旦出现月经不规律、经量过多或过少、闭经、痛经、白带异常时,要去医院检查治疗【sup】[3]【/sup】。

出现生殖道炎症的女大学生,绝大多数为没有注意会卫生,应告知她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每天都要用开水晾凉后的温水清洗外阴,选用透气性强、吸湿性好的全棉内裤;每天勤换洗,单独洗涤,不与外衣混洗,出现生殖道炎症时,洗后的内裤要用滚烫的开水杀菌,然后在太阳下暴晒。其次养成大便后从前往后擦的正确方法,防止把处的细菌带到阴道或尿道而引起感染。

未婚先孕的女大学生也是高校妇产科的部分特殊患者,接诊医生首先要为她们保密个人隐私,以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构建一种和谐、宽松的交流氛围,耐心倾听她们的心声,为她们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就诊环境,有利于她们积极主动的接受检查和治疗,与此同时要向她们讲解性的相关知识,试探们掌握正确的避孕方法,增强她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发生也是高校妇产科门诊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妇科医生要引导和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全新的健康理念,联合校方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是做好高校妇产科工作的前提,要以人为本、切实关怀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协调。学校、家庭和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探索出一条女性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树立女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立的信念,告知她们轻率的会带来的种种后果,使他们学会用道德意识,法律观念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珍惜女性的独立人格和尊严【sup】[3]【/sup】。

参考文献

篇5

绩效管理的内涵

什么是绩效?绩效就是行为[7],科研绩效就是科研行为。但在进行具体的绩效管理时,所说的绩效往往包括行为和结果两方面,以科研绩效管理而言,就是既要管理科研人员或团队的科研行为,也要管理科研工作的实施与开展,以及管理科研结果,如项目、成果等。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的过程[8],首先要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继而针对目标进行管理,通过绩效考核来检验管理的成效,并使用有效的激励政策强化管理的结果,同时根据绩效考核的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内涵

1.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

高校科研团队是“团队”这一概念中的一个分类,是以高校为基础、高校科研人员为主要成员建立起来的,因此有其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团队的特点[9]。一是合作性。高校科研团队的成员在加入团队前,都是独立的研究个体,甚至已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工作。因此,这就要求成员们要有高度的合作性,以团队为整体共同开展研究工作。二是有序性。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可能来自多个学科领域,甚至有来自合作企业或其他研究院所的精英,他们在研究工作中各有所长,因此能否在团队带头人的带领下有序开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创新性。在“协同创新”“京津冀一体化”的今天,“科技创新”已不再只是一个名词,而是所有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标。高校科研团队有雄厚的学术资源作为基础、青年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的活跃思维作为动力,其创新性是不可小觑的。四是可发展性。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不是仅为申请某一重大项目,或攻关而临时拼凑,它的存在一定是要为学科建设及学校自身发展服务的。因此,团队一定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内涵

高校科研团队不仅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组织的特点,也有基于其特点所产生的绩效[10]。一是队伍建设情况。团队是由众多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包括团队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科研人员以及在读研究生。团队在建设时,必须让所有类型的研究人员达到合理的比例,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队伍建设情况好,也说明团队的合作性好。二是科研投入。主要指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团队的活动都是基于科研项目开展的,多承担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攻关项目对于成员的成长、团队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三是科研产出。团队承担了科研项目,就要有相应的科研成果产出。团队产出的原创性成果越多,质量越高,证明该团队的创新性和可发展性越高。四是平台的搭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除服务科学研究外,还要为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服务。因此,团队不仅是探究科学问题的组织,更是学科发展的支撑和优秀科研人才的培育器。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现状

综上所述,有效的绩效管理是目标制定、管理绩效、绩效考核、绩效激励这几个环节不断循环的过程[11]。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则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实施和开展。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对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还沿用既往的人事政策、将更多精力放在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上,对于绩效目标及管理绩效关注不够、过多强调了团队成员的个人成绩。例如:看重论文作者排序、个人承担项目情况等,并未能以团队为整体对其队伍建设、投入产出、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有重点的管理。随着国家科研水平的发展,既往的这种绩效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科研工作的要求,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显著。

1. 缺乏合理的团队绩效考核标准

一是缺少基于团队特点的绩效考核指标。目前,许多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和考核还是沿用人事考核的相关指标。这些指标的制定是基于对个人科研绩效的考评,通过科研项目、成果产出及排名等对个人贡献进行评定,并没有针对团队贡献的相关指标。这样不仅不能很好地体现团队的科研绩效,同时也会出现成员间因个人利益的竞争导致团队合作性及有序性的降低,影响其长远发展。

二是考核标准过于单一化,没有突出学科特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由本校或者不同高校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组成[12],目的是服务学科、促进发展。现有的绩效考核标准大多没有进行具体的学科划分,而是采用所有学科的平均水平,甚至作为统一的标准“一刀切”。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各学科发展水平是极不均衡的,有些学科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可能长期处于标准之下,此时再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对该学科的科研团队进行评价是不全面、不客观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影响团队的发展。

2.缺乏合理的队伍建设管理

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一个内涵就是队伍建设,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团队成员[13],成员包括带头人、学术骨干、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后备人才(年轻教师、研究生)等。目前,高校科研团队对于成员的管理及考核的重点还集中在个体上,即对个人科研项目、成果等方面的考核,而缺乏针对团队人才梯队建设的管理。团队成员的学科、知识层级、技术能力等各有不同,他们各有所长,对团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构建不合理,必然会引起团队内部的矛盾,影响长期发展。

3.绩效管理范围比较局限,重结果轻过程

科研绩效是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在学术研究中的投入、产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其管理应该贯穿整个科研活动的始终。但在实际科研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集中在对科研业绩的数据收集和评价,也就更加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导致这样情况的发生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全程管理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工作的每个阶段都对团队的绩效及时了解和掌握,需要占用一定的人力资源。二是针对科研进程的每一阶段进行管理,就需要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这离不开团队成员的积极配合。但如果较为频繁征集信息,又会给科研团队带来额外的负担,配合度降低,进而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和后续管理工作开展。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的问题,高校在进行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时,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及内涵进行管理,如将资源配置(即投入与产出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在人事聘任政策中,加入团队绩效考核因素,突出团队带头人的“领头羊”职责的管理、以学科特点进行团队管理、建立团队激励政策等举措完善绩效管理及考评体系。

1. 强调团队整体性

合作性和有序性是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因此必须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所有成员在团队中进行的科研活动及其产生的成绩都应以团队计算,在绩效考核时,尽量淡化个人利益;同时在职称评定时,对于成员在团队中的贡献,除署名第一的成果外,其他模糊排序位次,最大程度上降低因个人利益而产生的分歧和矛盾,提高团队凝聚力。

2. 建立团队带头人的“带头”绩效管理

加强科研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首先就要做好对团队带头人的管理。带头人是一个团队前进的“领头羊”,他的研究方向是否稳定,管理能力的高低都决定和影响着团队的定位及发展。因此,针对带头人的管理和考核,特别是其“带头”作用的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及学院(系)对于团队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可建立年终汇报制度,即每年年终团队带头人向所属学院(系)汇报本团队现有的科研方向、研究进展、科研产出、团队自评等情况,并与上一年的工作预期进行比较,如未完成预期需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这样不仅能督促团队带头人对工作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同时也有助于单位对团队带头人的“带头”绩效情况进行考评。学院(系)将本单位团队考评情况报送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如有团队特别是带头人的考评结果不理想,科管部门应与相关学院(系)协商结合团队、学科及学校的发展,对带头人进行必要的调整。

3. 将投入与产出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高校团队科研绩效管理就是对团队科研投入与产出进行管理。科研投入主要是指人、财、物的投入,即团队人员的组建、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科研场所、设备等的投入;科研产出主要是科研论文、知识产权类成果以及所培养的青年人才情况等。有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是支持团队前进的动力,不断有新的成果产出是团队有科研活力的证明,两者都是团队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缺一不可。因此,除在团队建设初期需大量投入外,对于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团队来说,将“投入产出比”作为指标引入绩效考评中,较之原有单纯使用某一两个指标进行考核更加全面和客观。当科研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1的时候,即显示该团队拥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4.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绩效管理

目前,我国的基本学科有13大门类,各门类下一级至三级学科有上百种之多,每个学科的发展基础和状况都各有不同。因此,对于在各学科基础上建立的科研团队间进行比较,相对统一的通用标准是很必要的,如科研质量、成果产出、团队长期生存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对科研团队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平台搭建(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建设)等方面对于本学科的贡献和作用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管理。

5. 给予适当的团队奖励

团队奖励是对科研团队工作进行的奖励,能够有效地促进团队的积极性。团队奖励可以是对整体绩效情况的奖励,也可能是对某一突出业绩给予的奖励[14]。适当的团队奖励不仅是对团队科研经费的一个补充,更是对团队科研工作的肯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以本校的奖励制度为基础,根据团队的绩效情况合理计算出奖励额度,同时对在团队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工作的发展,科研团队已成为主力军。但高校科研团队又有其区别于其他组织和群体的特点和内涵。因此,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要根据其特点,从绩效管理内涵的四个环节入手,依据团队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和方法,才能真正做好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炳君,姜雪. 高等学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63-66.

[2][13]曾海燕,黄慧玲. 国内外科研团队的研究综述[J]. 发展研究,2013(3):12-16.

[3]吴志明,武欣. 知识工作团队中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92-96.

[4]刘慧群.高校科研团队协作关系治理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3):124-128.

[5]汤超颖, 朱月利, 商继美. 变革型领导、团队文化与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2011,29(2):275-282.

[6]卢苇. 国内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比较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6):73-77.

[7][8][11]仲理峰, 时勘. 绩效管理的几个问题[J].南开管理评论,2002(3):15-19.

[9] 余可锋.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8.

[10] 张喜爱.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225-227.

篇6

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工作从改革开放以后就逐步发展,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现已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但是对于高校科研人员在R&D活动绩效评价方面的状况依旧存在问题,以下是通过研究归纳的几点问题。

评价体系目标定位有失偏颇 当前,我国医学高校R&D活动的绩效评价的目标定位,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就这个体系的目标而言,应该和高校及国家的标准保持一致,不过,就多数高校而言,依旧存在设计上的诸多问题。这样,就很难将高校的使命及发展方向更好地体现出来,更无法保证实现战略目标上的一致性,如此一来,使得绩效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很难发挥出来。当前我国高校R&D活动的绩效评价主要停留在业绩考核层面,虽然这种评价机制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随之而来也产生很多的问题。很多单位将绩效评价的指标,如,科研项目和论文等设置为科研人员评聘职称的硬性门槛,作为其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标准,作为其招收研究生的资格以及招生数的前提,作为高校学术地位和科研实力排名的支撑工具。这种评价体系很容易导致高校科研人员为了考核和晋升疲于写文章、拿项目,并直接导致学术浮躁、急功近利乃至学术腐败等诸多问题的出现,最终使评价体系和制度沦为行政管理的手段与工具而失去了评价原本的目的。

评价体系指标分类不到位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体系往往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的问题,分类评价实施非常不到位,同一个高校之内的绩效评价体系常常只能采用同一套标准去衡量诸多不同性质和表现形式的科研人员R&D活动。然而,我国高校学科门类繁多,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也很大,不同学科研究探索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周期的长短和成果表现形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此一来,如果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对于某些科研人员来说,可能会对其科研积极性与创新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他们在学术研究上的发展不利。对于不同种类的学科R&D活动成果而言,如果使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很难对其结果保证公平与客观。

看重科研成果不重视成果转化 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在论文与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方面保持一个增长的发展趋势,但是就成果或专利而言,在转化率方面没有得到提升,多数的高校在重视程度与力度方面有所欠缺。这一点体现在绩效评价中,通常是科研人员对成果的转化没有形成明确的导向和充分的重视,导致科研人员对实际价值的研究缺乏充分考虑,更多的也是为了达到项目和论文的数量而进行的研究。

科研投入与产出没有平衡体现 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是对科研个体和总体的科研成绩和效果的评价,绩效评价的核心是考察科研个体和总体的投入和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高校科研人员的R&D活动绩效评价,在作为激励措施等依据时,还需考虑到科研投入与产出的指标。

应对策略

正确运用R&D活动绩效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健康态势以及科学研究队伍的壮大与发展,是与学校内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的成效评价分不开的。高校R&D活动绩效评价对应的提高是由绩效的评价和设计的同步而决定的,为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进行服务,才是最终学校目标战略化的实现。高等学校要坚持国家、社会对科研人员的要求,用好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行为的导向作用,推动学校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促进高校战略目标实现,把科研人员工作行为纳入到合乎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 每所高校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进行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时,一定要针对自身定位,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对于科研人员R&D活动的绩效评价而言,其首先要能够保证同学校的相关要素关联起来,包括在性质、层次、理念、发展定位以及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应该充分地表现出办学的特点以及学校的个性,避免出现跟风的情况。比如,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部属大学与地方大学、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在办学的性质、层次、目标定位、资源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对科研人员科研及能力、标准、比重和要求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如果各高校不顾本校的实际,一味地向那些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看齐,简单搬用其绩效考核标准,是不适宜的。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应本着一切有利于高校发展、一切有利于科研人员发展、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宗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高校在具体制定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方案和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性质,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有自身特色的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学校应该注意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的特点和差异。一些高校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成绩的比评和管理,应该把量的评比和性质的评比放在一起,还要根据每个高等院校的所处的各自阶段和不同的起步情况制定出合理平等的科学研究结果和成绩评比。

根据学科差异性,制定与研究性质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体系 就科研类型而言,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社会科学学科、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之间也有很大差异,其成果的表现形式、周期和应用价值各不相同。对于那些在基础领域进行研究的科研人员而言,对其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考虑多个方面的综合指标,例如,根据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来评价,旨在打造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对于那些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而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评价,例如,科研的项目、经费以及成果转让中的经济效益等,最大限度地提升应用转化率。对于那些偏于理工科的科研成果而言,其基本科研成果通常可以通过SCI(科学引文索引)实行评价,表现形式分为专利、科学论文等;在人文社科方面,评价方式方面主要是管理性与学术性。成果的创新能力与其在学术科学界的意义和作用是其学术性判定的关键,与此同时,成果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也会被考虑在内。从管理角度来看,主要特点是依照外部的表现,像级别鉴定、成就式样、转载与引用的状况以及刊物发表等,并且可以在这里面总结一整套量化指标。

注重创新质量的评价 高校要在科研人员R&D活动绩效评价体系中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并确定有效的指标,以重点考核创新成果的质量。科技成果的质量是指科技成果适合一定用途、满足一定需要的特性,任何一项科技成果都应满足一定需要,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科研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这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首要条件。对于科技成果而言,其质量主要是从先进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三个层面所决定。能够充分表现出科技创新的根本的是先进性。就创新而言,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原始、集成和二次创新三个层次,创新质量的差异也是通过它们三者的差异所决定的。对于科研人员评价体系的制定,应该依照经济、适用和先进的要求来进行,同时要能够从创新的层面进行较为客观的反映。

重视科技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 在进行科技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问题,这应该遵循一定的指标体系。指标的设立要遵从以下原则:第一,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规模和过程施行规范化描述。第二,从科技成果的转化品种和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程度进行动态评价。第三,以投入及输出为主要线路设计指标系统,可对成果转化投入活动及输出情况设立评价标准。通过对之前科研人员R&D活动的绩效评价分析,多数并未对成果转化予以充分关注,此外,也只是在成果转化的直接经济效益中做了一个简化的度量。为使成果转化的测度统计指标更能准确地反映成果转化的真实情况,便于管理部门对成果转化进行宏观指导,高等学校有必要配置评估成果转化测量统计的一套标准体制。从有些研究部门的摸索结果来看,这种体制可以通过三项指标来评估,分别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研究开发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制定适合不同需求的科学的评价周期 高校科研人员的R&D活动绩效评价周期是评估科研人员在其工作效率的主要标准。相对于科研人员R&D活动工作绩效的评价标准设立,其主要确立标准是评价周期。对于一般的高校而言,在绩效评价的周期要求上通常是一年。结合实践,针对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差异,对此绩效评价可以采用不同的设置,可以将一年期改为三年,但是可以配合对应的年度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鲁炜中.高校科研绩效考核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4(3):17-19.

[2]史万兵,杨慧.高等学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 高教探索,2014(6):112-117.

篇7

1 高校科研项目档案信息的重要地位

高等学校既是高等教育的“阵地”,也是科技创新的“战场”。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该国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高校因其覆盖了理学、工学、农业,医学、历史、文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学科,拥有很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能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拥有不可或缺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高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达61.9万项,其中高校主持的国家“973”项目占立项总数的57.05%主持“863”项目占立项总数的40%。在获奖方面,高校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07%;高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占全国授奖总数的64.4%;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数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3.57%。2006年以来,高校科研立项数以及在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高校科研项目档案是高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归档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各种载体的历史的、原始的记录。项目档案的形成积累过程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一项科研课题的档案,就是一部生动的科研教科书,能从总体上反映出学校及国家的科研水平。项目档案所蕴含的具体信息,对于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积极的史鉴意义。因此,项目档案信息在高校和国家科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高校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2.1 科研管理体制对高校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近20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和国家科技事业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校科研项目的来源渠道丰富宽广,下达及指导高校科研项目的主管部门已由原来比较单一的科技口发展为多渠道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科研项目在校内也由多个部门管理,比较普遍的管理模式是教务处(高教研究所)分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宣传部或学校党委办分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团委分管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生处及相关教学单位分管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其他研究项目由科研处分管。各部门你管你的,我管我的,管理手段和操作方法各异,由于岗位职责的限制性,缺少部门之间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项目研究过程材料的缺失。有些管理部门归档的材料只有项目立项、批准、下达研究经费和结题的文书通知,而项目申请书、合同书、结题材料都没有,归档材料根本不能反映出研究的过程,有的甚至不能反映出研究成果。

2.2 高校科研项目的特点对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受管理体制的支配,高校科研项目档案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其形成规律方面,都有着其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对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也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科研队伍的多层次性和科研方向的多样性,决定了科研项目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课题研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也决定了科研管理涉及的部门多、制约因素多。从宏观层面上看,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对高校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缺乏外部关系的统筹协调,对课题研究只具有引导、服务作用,而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管理不具有约束九从管理层面上看,有关职能部门对科研项目档案的认识、定位等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异性,从微观的层面来看,由于科研项目是几个部门各自分管,管理人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对档案的管理在操作上有较大的随意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些情况都严重地影响着高校科研项目档案的案卷数量和质量。从复杂的实际环境条件来看,要真正做好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难度还是很大的。

其次,高校科研课题专业性强,研究周期长。高校从事的研究项目类型不同,研究对象和采用的研究手段各异,涉及的专业学科广泛,因而使得记录其研究活动的项目档案也不同,由于开发类科研项目从开题到研究成果的取得,每个环节都必须经过反复地研究和试验,要取得最终成果,往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特别理工科的开发研究。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及管理部门在研究期内坚持长期做好日常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但在实践中却很难坚持做到。

2.3 档案观念和责任心对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在理论上对于信息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陈旧传统的观念和思维定势仍具有很大束缚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档案管理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某些研究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档案观念薄弱,没有坚持把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纳入研究工作的计划之中和岗位职责中,不注意对科研项目从始至终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材料进行收集积累,只注重结论性、成果性材料的积累,使最终的档案材料成套性很差。有的是研究人员之间、协作单位之间由于科研成果的权属之争,而引起争原始材料,争报奖励而不愿主动把材料集中管理。由于项目档案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高,有的研究人员害怕泄密,归档时避重就轻,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材料交来,而抽去反映成果水平的关键技术材料。加之,学校档案部门人员对科研课题不熟,业务水平有限,未审查出来。另外,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指导不到位,研究人员不了解收集档案的重要性,这些,都影响到项目材料归档的质量和数量。

3 对加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科研项目档案管理与科研工作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科研项目档案特点决定了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是一项很复杂、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应加强对现行科研项目管理体制的研究。应该说,现在各高校科研项目档案的多头管理体制及运作方式,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对不同范围的具体选择。高校应有怎样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如何建立完善高校科研档案

管理体制,理顺档案管理关系、程序,科研管理部门以及档案部门应当积极探索。而在当前的管理环境下,应加强做好以下工作

3.1 建立健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既是档案工作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也是实行档案工作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依据及准绳。要做好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离不开制度的支持,制度内容应包括科研项目从开始到结题的过程材料的管理,明确所有科研项目档案归档的操作方式,如项目档案的收集内容、整理方法、立卷方式、归档时间、保管程序和提供利用等,才能使各个业务环节都有章可循。

一个科研项目档案作为记录科研活动全过程的一套完整文件材料,虽然是在项目研究活动最后结束完成的,但作为科研档案之中的每一部分材料又恰恰是各个不同阶段的产物。即所谓科技档案完成于项目研究之末,又形成于研究活动之中。必须把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纳入法规和轨道,把科研项目档案的形成、积累、归档工作具体纳入到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中去。因此,在现行管理体制下,科研处、教务处(高教研究所)、宣传部、团委、研究生处等管理部门应坚持用规章制度来履行各自的职能。要负责督促科研工作人员对研究项目归档工作超前控制,一开始就要着手抓,并一抓到底。档案部门工作人员要抓科研项目档案建设,多渠道、多形式进行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指导工作,才能使科研项目档案的建档工作进入到规范管理的轨道。做好高校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努力建立高校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运行机制,首先要提高归档率、完整率和案卷合格率,这一基础环节不抓好,随后的开发利用工作难以发挥效益。

篇8

一、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内涵与原则

(一)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内涵

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主要将激励理论作为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对高校教师、科研管理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基础上,管理者通过管理实现双方的科研目标[1]。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结合高校内所有资源,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将双方的需求进行关联,形成科学的科研管理激励机制。该机制中,首先管理者必须将高校教师以及科研工作管理者的需求作为创建的前提,并且使双方的科研目标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资源能够为科研提供一定的条件保障,各项激励机制将能够促使资源转化为满足科研需求的基础保障。为此,管理者必须对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内涵进行分析,方能够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激励机制。

(二)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原则

1.差异化原则

差异化原则主要是指在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当中,管理者要对高校科研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根究高校自身的发展特定,根据教师以及科研工作者的需求、习惯、目标等,制定不同的激励政策,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以获得不同的激励效果。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不同高校、同一高校不同学科之间的科研水平的差异。基于此,高校在制定科研激励机制时,必须对不同层级教师、不同学科、不同院系的特点做出详细的分析,使科研管理机制的制定具有层次性。

2.制度化原则

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制度化原则,能够保证高校科研组织或者机构正常运作。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从激励制度的建设方面入手,管理者在对高校内科研管理的状态、学校科研发展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后,进而制定符合高效发展的科研管理激励制度。科研管理激励制度的制定,能够对科研行为和管理进行规范,并由此避免科研过程中领导者对科研的主观影响。同时,科研管理激励机制能够促使科研工作者明确其未来的科研目标。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制度化,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管理者应结合高校短期以及长期的利益,突出科研重点,形成比较健全的激励制度。

3.适度性原则

科研管理激励机制遵循适度性原则,所谓适度,首先指激励的目标要恰当。激励目标比较恰当,能够促使科研人员提升个人潜力,并且能够促使其将自身的潜力进行最高限度的有效发挥。若激励目标比较低,科研人员比较容易实现,则难以使其具有比较高昂的科研积极性。若激励目标比较高,科研人员自身的科研自信将受到打击,逐渐表现出消极的科研心态,失去激励的价值。其次为适度地掌握激励力度。适度的激励机制将能够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若激励力度不足,则难以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若激励力度过大,则导致科研人员在极度重视科研的情况下,忽视教学。

4.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主要指,在激励当中保证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均具有相同的考核指标、参与机会。科研管理中建立比较公平的激励机制,将能够增强科研政策的透明度,形成比较有效的科研监督机制,保证激励机制的深层次贯彻和落实。同时,公平的科研环境,将能够促使科研人员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保证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二、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物质与精神激励缺少平衡点

我国高校科研受到传统科研思想以及观念的影响,大多比较重视精神方面的激励[2]。即比较重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中,使其具备优良的奉献精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高校的科研经费亦获得了增加。高校在科研方面不仅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精神激励,亦能够给予其一定的物质激励。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这能够增强其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也存在使高校科研文化逐渐变得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问题。

(二)负性激励严重缺失

篇9

1、提升高校办学质量

目前高校都逐步强化了职业化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而增进高校教育的职业化特质则需要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然而,由于高校与企业分属于不同的组织类型,且受到不同体制环境的影响,使得校企合作更多体现在形式建构领域,而在深度互动和互利双赢上却做得不够。为此,通过挖掘高校的科研档案资源来助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便能在双赢的基础上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

2、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高校所在区域的地方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如,物流产业、旅游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地方产业发展存在着各自为阵的发展态势,而未能在循环经济视角下获得范围经济效应。为此,通过利用高校的科研档案资源、专家档案资源,便能在智力和人力支持下帮助地方产业经济走上一条绿色、健康的发展道路。

3、培养共生环境生态

尽管高校在隶属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的类别,但其在具体的区域内办学,必然会受到该区域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且在拓展高校办学空间的潜在要求下,高校管理层也需要主动与地方政府接触。可见,培养环境共生的生态,对于高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高校通过突出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便能为实现环境共生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分析

结合本人的工作体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助推社会主体的发展

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其根本仍在于转换高校档案管理思路,并在高校管理层的牵头下积极建立与社会各类主体的联系。本文以科研档案管理为视角,那么社会主体也主要指向了企业。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通过将高校科研档案资源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实践相结合,则能为企业带来知识红利。但这里也需要明确,即高校档案管理若要切实助力社会主体的发展,其本身也需要进行信息重构。

2、实现社会化办学目标

贯穿本文的中心思想便是,突出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将实现双赢的目标。那么双赢在高校这一侧便体现在,促进高校借助社会办学资源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归因于:首先,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助力社会主体发展,进而社会主体将愿意与高校建立在教学上的深度合作;其次,高校通过与社会主体间建立起基于?n案信息交互的人员往来,便能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再次,通过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建立深度互动,来倒逼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整合。

从以上两个方面所做的职能分析中可以看出,需要在辩证视角下来理解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而且,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职能,构成了高校开放式办学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实践措施

根据以上所述,以科研档案管理为例,实践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1、充分理解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

高校在实现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时,其本质也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众所周知,高校科研档案内容主要以公开发表的论文、已申报的专利,以及课题结题等信息为主。这些信息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且所基于的问题导向也不尽相同。因此,无法直接与企业的需求结构相对接。因此,高校专业所在院系的教学团队,应与企业接触充分理解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然后再针对专业教师的科研档案信息进行资源重构。

2、具体掌握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短板

在与企业进行接触时,还需要掌握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或者组织架构调整的长期愿景和近期所遇困境。只有在问题导向下来进行档案信息资源重构,才能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供给侧优势。为此,这里就需要夯实企业一线调研的绩效。所以建议,高校应组建校企联席会议制度,并在该会议召开的地点分别设置在高校专业所在院系和企业方。通过这种长效机制做保障,不仅能优化科研档案供给质量,还能引导教师建立符合实践需要的研究方向。

3、高校多部门协同对科研档案资源进行整合

在对高校科研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时,需要发挥多部门协同的工作优势。在组织建设上,需要将专业所在院系、科研处、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部门纳入其中,在职能定位上则需要重点发挥院系、科研处的职能。图书馆依托自身的电子档案信息采集能力,可以为科研档案电子资源重构提供技术支持。而且,之后所开展的档案信息线上交互活动,也需要借助图书馆的信息平台来实现。学报编辑部借助自身的职能优势,可以为具体的科研信息提供文献梳理工作。

4、开展线上信息交互线下人员往来活动

为了实现档案社会化管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助推作用,这里还需要开展线上信息交互和线下人员往来的活动。不难知晓,在本文以上的论述中已经提及,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在实现其它类别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时,应深刻理解档案信息背后人力资源的主体作用,且正是依靠了这种主体作用才真正实现了档案管理的双赢目标。

篇10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专利申请也随之大幅增长,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也逐渐加入了专利申请行列。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申请的特点,提出一些申请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供大家参考。

1 正文

专利申请要符合专利法和专利实施细则的规定才能被授予专利权。主要针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申请的撰写特点探讨“新颖性和创造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申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科研或工程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科研成果的方式有多种,如撰写并、撰写书籍著作、申请专利等,然而申请人和发明人往往并不了解专利的特点,通常自己发表了论文之后再从论文中整理出科研成果进行专利的申请。

根据专利法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规定,专利申请是以申请日为界来进行审查的。所以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不能晚于发明人发表的论文日期,否则发明人自己的论文就破坏了本专利申请的新颖性或创

造性。

例如申请人或发明人为“张三”的高校专利申请,申请日为2010年05月01日,经过检索发现张三有两篇和该专利内容相同或类似的中文和英文论文,中文论文的出版日为2010年04月30日或以前,英文论文的出版日为2010年05月01日或以后,详见表1。

张三发表的中文论文由于日期在专利申请日之前所以能影响该专利申请的新颖性或创造性,而张三发表的英文论文由于日期和专利申请的申请日相同或在申请日之后,所以该英文论文不能影响该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也就是说,申请人或发明人就同一科研成果既想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同时又想,那么申请人或发明人必须在发表的日之前(含日)进行专利申请,即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必须在发表的日之前、或与发表日为同一天。

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申请来说,除了申请人或发明人发表的论文以外,还应避免与申请人或发明人相关人员发表的论文。因为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通常都会有导师带领学生对课题进行研究,甚至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会有导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参与进来或者对类似的课题进行研究。

针对相关人员所发表的论文,申请人或发明人在进行专利申请前,应该充分检索,查看将要申请的专利是否早已被同行的论文所公开发表。

可通过中国期刊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IEEE、ISI Web、学术google等方式检索相关的国内外论文。最常用的检索方式是通过申请人或发明人人名(包括中英文人名)、关键词等进行检索,查看是否早已有类似的。

检索到类似的论文,即使申请人或发明人、相关人员发表的论文日期均在专利申请之后(含申请日),也要注意相关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可追踪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看是否有参考文献能满足日期的要求从而破坏本申请的新颖性或创造性。

其中,通过申请人或发明人人名进行检索,由于人名有多种英文撰写方式,包含姓名的英文全拼和英文缩写。

姓名的英文全拼分和英文缩写都同样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姓在前名在后,另一种是名在前姓在后。而姓名的英文缩写的上述两种情况分别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姓名为全拼名为缩写,二是姓和名均为缩写,三是名缩写为一个,请见表2。

所以除了自己发表的论文外,检索是否有相关论文存在,在进行检索时要结合人名和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人名时尤其要注意英文人名的不同写法,避免漏检。

总之,高校和科研院所通常都以撰写论文为主,申请人和发明人在申请专利之前,应当弄清楚专利申请的申请日的含义,避免相关在申请日之前,以及进行类似论文的参考文献的

追踪。

2 结语

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申请有着自己独特的撰写特点,主要针对检索方面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规定,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申请提出建议。随着专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期待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申请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篇11

1 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工作对高校发展建设的战略意义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建设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关系着科研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科研管理工作取得成效是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黄金时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推进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科研带动和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源动力。科研是提高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校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因素[1]。科研水平是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关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成效,影响高校科研水平,关乎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发展。

2 完善细化制度体系是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

规范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第一个层次。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管理意志稳定的体现,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了当前高校科研行为不规范的表现形式,明确提出了7项行为和16条禁止性规定。主要包括项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执行、学术道德、经费使用、学术评价、项目负责人等方面。高校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科研活动特点和规律,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遵照相关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建立统一行为标准和标准操作规程。充分发挥分级管理的优势,在制定操作规程的时候,将每一级的权责在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明晰化、定量化。

3 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益的有效途径

精细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第二个层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管理者都到位尽职;本质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2]。精细化科研管理工作,要在完善和细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细化科研活动的流程,提高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在科研活动各环节的执行力。例如,将科研项目分级分类,按照不同项目管理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划分流程,制定每一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在科研项目申报立项阶段,充分发挥基层学院管理优势,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在研究方向上加强科学引导,在经费预算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在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中,精细查找和培育扶持基础好,水平高的项目申报;在项目实施阶段,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监管职责,重视科研项目实施进度管理,根据项目任务书规定,定期监督项目执行情况,加强项目执行进度监督工作的痕迹管理,对项目执行情况监督工作进行存档,建立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定期参加项目进度组会制度,项目执行期间定期进行经费节约意识教育、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项目结题验收阶段,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和科技创新能力强、项目完成质量高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建立既符合实际又具操作性的评估体系,做到奖惩有据,鼓励科研人员工作主动性;在科研成果管理阶段,加大对知识产权重要性教育,提高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分别提供奖励鼓励和咨询帮助,最大程度帮助科研人员施展才华。在整个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还要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科研项目过程全程监控和管理的流程化、具体化、标准化,力求管理工作高效和节约。精细化管理是要于细微之处见真精神,细节展现管理水平,细节提高管理效益。

4 人的价值是科研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的关键

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科研管理工作的客体也是人,从事科研活动的还是人。在提出规范化和精细化科研管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每个环节相关责任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都是靠每个环节的责任人来实现的。制度的规范化、细节化体现了科学的管理,可是相关责任人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再完美的制度都无法发挥作用。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都参与到科研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制定过程中,共同完成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进一步提出完善和细化的意见和建议。

5 结语

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科研管理工作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制度基础;完善和细化科研管理工作操作规程,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制度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规范化,精细化科研管理工作制度,才能不断的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使科研管理工作效益不断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益增加,也必将促进科研项目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再提升,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必将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率,实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篇12

一、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现状

1.专业分化影响显著

就当前各类科学技术的研究方向来看,学科的分化更为细致,全新的科学分支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高校面临着诸多科学分支的全新发展模式,此种不同的科学分支所涉及的科学技术也不尽相同。为此,与其相对应的科研团队建设也势必需要重新做出调整。基于各项科学分支所涉及的专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高校教师相互之间的工作协调势必会面临更多的阻碍,这是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2.缺乏明确的科研目标

就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状况来看,高校科研团队缺少系统的规划指导,导致科研方向存在一定的分化性。同时,科研团队中成员所负责的研究领域却相对固定,在团队统一发展的约束下,各成员针对各领域的科学研究深入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高校科研团队在科研中难以获取到有效成果。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科研团队若不能尽快明确目标,将会导致科研事业进展缓慢。

二、网络信息环境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影响

1.有助于推动凝聚机制的构建

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也更为便捷,这为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借助于互联网,高校科研团队能够根据不同学科的需求更为高效的获取到各类信息;同时,高效科研团队内部成员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传递,有助于促进各领域之间科研人才进行交流。另外,互联网能够带动高效科研团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借助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特点,科研事业的远程协作也成了可能,这有效推动了科研凝聚机制的构建,以及科研信息的协作与共享。

2.有助于提升科研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科研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基础环节。面对当前高校科研事业发展多领域、多渠道科研计划项目的差异化需求,传统科研计划管理的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而互联网环境在科研立项、鉴定验收、评奖等阶段能够有效提升科研规划管理公正、公平、公开的力度,在整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给予可靠的指导、检查和评估,同时能够获取并提供所有需求信息,以便掌握各种信息与科研开展情况,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三、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1.构建信息化平台强化科研凝聚机制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各高校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这为高校发挥人才优势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科研项目实现的原动力是科研团队的创新活动。为此,科研创新需要凝聚不同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在此需求下,高校可基于互网平台形成全新的人才应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由此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创新队伍。

2.以网络为基础明确科研团队目标

明确目标是开展科研的首要任务。就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来讲,统一的科研目标一方面是经由多年研究形成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传统方向;另一个方面是以重要目标为核心、协同自身原有优势开拓出的全新方向。高校科研团队要正确认识以上两个方面,更为有效地明确自身优势和特点,以便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调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团队建设的可靠性能够影响到高校科研项目的开展效果。就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可借助互联网优势,创建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及科研团队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1 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方高校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明

地方高校往往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因此,有人认为地方高校从事科研活动会冲淡教学这个中心还有人认为地方高校不要和重点大学在科研上攀比,造成师资力量的分散,成为研究型大学的翻版。这些思想阻碍了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增加了地方高校发展的难度。因此,要想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必须首先明确科学研究在地方高校中的作用。

1.2 地方高校在科研管理中走人了重“论文”、轻“实践”的歧路

科学研究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而地方高校由于科研实力不足,在基础性研究上没有优势,而在应用性研究以及和地方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地方高校往往也采用重点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重视论文的发表而轻视应用性研究,这就导致了优势不能发挥,使得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走入歧途。

1.3 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

地方高校本身科研能力较弱,如果科研管理引导不到位就会造成科研成果的低水平重复。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就会造成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流于形式。因此,科研管理必须能够起到引领科研工作的目的。

2 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的定位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在科研与教学关系上存在诸多问题,究竟应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一般说,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但不同的高校侧重点不同。全国性的重点大学可以成为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地方高校,则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定位自身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关系。重点考虑如下几点:

2.1 地方高校也要从事科研

地方高校不能放弃科研,是因为:首先,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现在的教育是创新性很强的教育,如果教师不能在科研活动中提高自己,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科研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从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2.2 科研要围绕教学展开

科研工作围绕教学展开不会削弱科研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作为教学研究型地方高校来讲,教学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任务,因此,科研围绕教学展开有利于大学责任的实现。另外,实践也屡次证明,只有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反过来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2.3 科研要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展开

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方面,教师通过涉及地方经济建设的科研项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提高自身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科研项目可以培养为地方建设服务的研究型高水平人才。

3 提高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3.1端正思想,加强对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导

地方高校从事科研工作,首先必须抛弃“科研无用论”和“科研万能论”,真正地从理性上理顺科研和教学的关系,防止对教学工作轻视,对科研工作盲目崇拜的思想。其次,要认识到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影响。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他们的发展目标也不一样,有一些地方高校的学生希望继续深造,走科研的道路,这时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如果学校教师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三,认识到教学研究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树立教学研究也是科研工作的意识。教学研究是对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或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提倡教学人员从事该项研究,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最后,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科研工作,将一切科研工作理解成创新,将所有的创新看成是科研,这样就避免了“教学”和“科研”谁是中心的问题,让广大地方高校的教师明白,教学工作中的创新也是科研工作,而科研则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这样就化解了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矛盾。

3.2 挖掘科研管理的潜力,提高管理效能

就高等教育而言,教学、科研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者的素质,科研管理部门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科研资源的开发和成果的优劣,所以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首先要扮演好科研管理的“组织者”。要组织好科研资源必须要做到对本校教师科研信息了如指掌,建立一套动态的科研信息资源库,对各学科,各部门每个教师的科研论文撰写、科技创新进展、成果转化情况做到紧密跟踪,这样才能从中发现一些与地方发展结合紧密的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成长一批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发展势头良好的群体或个人,及时组织和支持一些结合自身实际,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学科,利用课题立项和组织项目的机会,注意组织和引导单干的研究者形成学术群体,形成相对集中的学术梯队,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地方高校的科研力量和科技水平。

3.3 调整科研管理体系

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体系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首先,要减少传统垂直管理组织体制的中间层次,使基层的业务人员具有充分的决策权,信息处理权,自主地进行横向协调,自由共享知识和信息。其次,科研管理机构要引导应用科研机构向市场化方向转型,实现高校“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第三,高校科研管理的内部组织体制也要创新,要改变传统的等级观念,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效率的提高和工作作风的转变。第四,实行课题制管理,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组成,课题负责人以固定人员为主,流动人员由课题负责人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和争取到课题的实际情况自主聘任,受聘人员相关费用由课题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