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体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首先是思想上不重视,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众所诸知,目前施工企业雇用的劳务工基本上都是一些没有组织的散工,而且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建筑行业70%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三违”造成的。
2、岗前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时间短,效果差。岗前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即使有也多是流于形式,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民工的流动性大,往往一个民工同时在几个工地干活,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3、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物的不安全因素在减少,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工地上虽都配备了一定比例的专职安全员,但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没有真正履行职责起到巡查纠错的作用。
4、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安全资金不到位。
当前,不少工程由于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使得本已紧张的工期变得更加紧迫,无形中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不少加班时间,特别是大量夜间施工频繁,增加了安全隐患。有的建设单位安全资金不到位,使得必要的安全投入捉襟见肘,安防设施大打折扣,甚至不符合安全规范。
二、面对现状。如何规范劳务市场
加强安全的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笔者以为:培育劳务公司是方向,安全培训教育是重点。
1、成立一批劳务公司。
政策扶持培育劳务市场,让劳务市场真正自由发育,为施工企业提供劳务用工。
篇2
一、在课外的生活中营造职场,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在课外的生活中,笔者将应用文写作的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营造一个职场环境。如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了班级QQ群,微信群等。建立现在信息化群的意义非常重大,营造一个社会职场模式,教师作为单位主管,班干部分工协作,分别为人事部、行政部门,对QQ群、微信群所发表的一切通知、请假条、策划方案等做记录及监督。教师作为单位主管针对言论做点评及更改。这种职场的模式,让同学们很自然的接受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现实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如果不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会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应用文的使用与写作将成为他们肯工作中的必备技能之一。这个技能如同其他体裁的写作一样,均不可能是一日之功,都必须在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多学多练才能熟练掌握,毕业后才能更好的运用于职场。
在校园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加活动的组织策划,并形成相关活动的新闻稿。笔者在学期中对所任教学生作了一次特殊的测试,这次测试囊括了本学期所学应用文相关文体的写作。由笔者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发起了“暖心活动”倡议,向贫困山区捐赠物资,再由学生会在课后组织策划全部活动。包括策划、主题班会、物资募捐现场等。围绕这次活动设计了一系列应用文写作教学案例,按照活动顺序安排了以下案例(以外语系教学活动为例):
外语系学生会组织临时工作会议,商议“暖冬行动”计划,并撰写会议纪要;
以外语系学生会名义拟写倡议书,号召大家奉献爱心、积极响应暖冬行动;
以组织者――外语系学生会的名义向外语系申请组织全系“暖冬行动”主题班会,并提交活动策划书;
通过主题班会进行现场募捐并邮寄物资,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总结;
以记者的身份撰写新闻报道,以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名义向全系捐赠衣物的同学写感谢信。最后由教师在课堂上对活动进行总结,对所收集的作业进行当堂修改。此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增进了师生间的关系。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并乐于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写作的综合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爱心、博学的良好品德。
衡量一门日语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日语讲得有多好,衡量一门销售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卖的有多好,而衡量应用写作课程的真正标准是“写”得有多好,“用”得有多流畅。因此,要把应用文写作延伸到第二课堂,在课外生活中营造这种职场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在课堂的教学中定位职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大胆改革,致力创新,改变传统的老实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和一味让学生写的方法,定位职场,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学习求职信、简历的制作后,笔者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取得的资格证书等写好简历;教师根据专业搜寻市内热门招聘信息,如针对外语系的日立汽车系统有限公司,针对建艺系的敏捷集团增城分公司相关职位的招聘,在课堂上设立模拟面试现场,模拟职场分为分组――实施――评估――总结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阶段。将班上同学分为三组,招聘方、求职方和观察方;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要求求职者准备好求职信,结合学过的面试礼仪,尤其注意仪容、服饰、语言、行为等。招聘方:主考官出考题,每位主考官的问题不得超过两个。要求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且需与本专业知识联系密切。观察放负责观察、及时做好相关记录。第三阶段:评估阶段。由全班同学对招聘方、求职者、观察方互相点评:哪一位求职者的表现最好?你认为哪一位主考官提的问题较契合专业要求、具有面试官素质?并投票评出:最佳求职者、最佳招聘方、最具口才奖。第四阶段:总结阶段。通过模拟职场情境,从HR的角度分析优秀的求职材料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如何才能写规范、得体的求职材料,HR眼中优秀的毕业生应具备哪些条件。并使学生意识到,在日后的学习中,需要更加努力学子,努力考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等,成为求职中HR眼中优秀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这种模拟职场,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并让学生真正有主导意识,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感受到职场,在学生能在“职场”上“舞文弄墨“、尽显才智。这样的教学方法直观性强,具有很强的临场感觉,学生能在模拟职场中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笔者求职信、简历的教学中感悟:真正的应用文教学应立足教材面向实际、立足课堂面向职场。
三、在文体选择时结合专业,活动引导学以致用
在文体的教学和写作训练中,笔者改变过去每一种文体都讲、练的方法,改变教案通用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并将课本上没有而学生将来在专业工作中涉及到的文体进行补充。如经管系增加专用文书《市场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报告》等文体的教学。在应用文教学中,利用活动引导教学,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这种真实的环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应用文的实用型,让所学到的知识及时体现他们的使用价值。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自觉的去学习,教学才能取得零号的效果。如在《条据》教学中,教师设置因借条写作不当引发的经济”纠纷“,再在教师引导下,让同学们根据教材上《条据》写作时,数字应该用大小写来消除“误会”;在《演讲稿》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竞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竞岗活动为线索,面向职场实际情况,设立相关情境进行教学,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践活动做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带着迫切需要去学,便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开放式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进入社会
应用写作是实用学科,程式性是其最大特点,因为应用文教材多为条条框框,单调枯燥,尤其针对教学中学生感到陌生又难以学会的内容,笔者做了大胆尝试,进行开放式教学,一方面,将课堂延伸到校外,让学生真实地参观并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行文体写作。如在学习“调查报告”中,针对学生专业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如建艺系的学生根据所学《古代建筑史》,调查家乡或周边城市存在的古代建筑、古代建筑的现状、当今社会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及修护的建议和意见等相关的调查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调查报告文体的写作,写一个关于家乡古代建筑的调查报告。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内知识,还培养了观察、思维能力,拉近了学校教学与社会现实的距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如经管系调查报告的写作指导,可在学习调查报告文体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调查报告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按要求完调查报告的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收集网络资料和分析、筛选资料的能力,也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技能。
通过校外的课堂延伸以及网络资源的拓展等开放式教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他们驾驭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对笔者的启示是:开放式课堂对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实际锻炼是任何课堂教学都不能替代的;作为一名应用文写作教师要善于把握一切对学生有锻炼价值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总之,应用文写作的实用型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只有面向职场,突破理论范围的束缚,突破课堂教学的空间,才能使真正使应用文写作学以致用。同时,这种立足教材面向实际,面向课堂面向职场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高职生学习应用文的心态,提高高职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Analysis of Running School by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LI Jianjun
(Shunyi Branch of Beijing TV & Broadcast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1300)
AbstractTelevision and radio broadcasting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This pattern of running school proved successful in developing TV & Radio broadcasting universities. Some theories from the analysis could be good references to other similar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pattern of running school; television and radio broadcasting university
如何让电大办学更加科学、理性发展,更好地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要话题。我们顺义电大近年来一致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30年的办学实践充分证明,电大教育事业是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发展壮大的。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是电大教育发展之本,教育观念转变和教育模式创新,是电大教育活力之源。我们认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未来电大发展的需要。
1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符合电大自身办学定位
1.1 “校企合作” 是电大育人的重要模式
电视大学是一所 “没有围墙”的学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培养人才,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发挥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广,运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上各层次人才的任务。从国民教育系统来看,电大教学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五大系统之一。
1.2 “校企合作” 符合顺义新区市场与人才对接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顺义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形成了以汽车制造、电子通讯和食品饮料等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拥有索爱通讯、现代汽车、首钢冷轧、江河幕墙、东方雨虹、燕京啤酒、汇源果汁等一大批中外知名企业,顺义区已经由农业县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大区。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强劲增长,使顺义人才需求总量、需求规格和层次呈迅速上升趋势,这对顺义电大办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领导班子围绕 “怎样办好电大,办什么样的电大以及为谁办电大”的主题,确立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找准办学定位,立足顺义,服务顺义,面向基层、面向行业和企业办学;明确发展思路,以开放教育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短期培训等办学形式;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大批适应顺义地方基层和行业企业需要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有特色、全市一流电大分校发展目标。
2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学校成功的运行机制
2.1 “校企合作”办学的定义与内涵
我们认为“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是指学校主动与企业接轨,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办学的一种模式,也即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校运行机制。这里所说的“企业”,不仅仅是指工业企业,而是泛指社会上与学校所设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行业部门。
校企合作办学的基本内涵有五点: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学校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相一致;三是学校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四是企业强化办学意识,不但为学校的教学与实习就业提供方便,在办学的场地与资金上为学校提供支持,并且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五是校企双方在联合办学中实现双赢,这种办学模式不单是学校的行为,而同时也是企业的自觉行动。
2.2 我校“校企联合办学”的发展阶段
(1)1999年―2002年校企合作起步阶段。1999年,电大进入了开放教育的新时期。学校努力顺应电大教育新形势,理清新思路,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深入企业调研先行,与顺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企业合作,开设开放教育试点的金融专业,招生76人。这是我校第一次把企业需求与学校办学正式结合起来,变开门办学为走出校门办学。1999―2002年的四年间,凭借开放教育的办学优势和学校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合作单位从金融企业扩大到司法部门、农林企业。合作项目重点是开展开放教育学历招生,开发短期培训项目,校企合作稳步、有序开展。
(2)2003年―2005年校企合作迅速发展阶段。2003年,顺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入。2004年学校在认真总结基础上,出台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顺义分校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实施意见》,并聘请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北京现代、顺鑫牵手果汁公司、顺义区总工会等单位领导成立“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几年里学校先后与北京汇源集团、华颂会计师事务所、北京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北郎中集团等十几家单位合作办学。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除进行学历教育招生和开展岗位培训外,学校与企业及时进行专业设置研讨,超前开设适合区域发展需要的新专业。拓展合作办学项目,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践,学和做有机结合;教师下厂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教和用有效对接。把企业优秀人力资源引进学校,成为学校外聘教授,开展教师座谈和学生讲座, 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择优推荐学生就业。学校还依托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与企业共同搭建职工素质教育平台,广泛了职工素质教育培训。
(3)2006年―2008年校企紧密结合提升阶段。2006年以来,顺义被确定为北京市东部发展带重点建设的新城。面对新城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空港物流枢纽、航空会展、承办2008年奥运会等重大项目和历史机遇,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全区各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拿出有力举措服务大项目、服务大企业。电大分校如何进一步开展教育服务,迎接新任务新挑战?在深入研究、广泛调查,创新思维基础上,学校创出了“校企合作、定单培养”校企紧密合作办学新路子,与北京汇源集团、北京燕京啤酒集团签订协议成功合作办学。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是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直接接轨,实行订单式教学,为企业定向培训人才。
3 通过“校企合作” 办学打造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电大
3.1 校企合作助推学校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持续攀升
校企合作使顺义电大融入了社会、对接了企业,校企合作也锤炼了电大、发展了电大,助推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从1999年至2008年秋,顺义电大开放教育招生数量持续攀升,累计招生9746人,招生总数位列北京电大各分校首位。2006-2009年连续四年招生数量全市第一位。由于招生工作成绩突出,2005-2008年连续4年被评为北京电大招生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中央电大评为全国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坚持发挥开放教育优势,立足社会需求,校企结合办学,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重要的招生工作先进经验,在2009年中央电大招生工作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
3.2 校企结合促进学校广泛调研,对接发展开设新专业
电大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教育形式,校企合作促进学校重视社会发展需求,不断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加强教育需求调研,学校每年都要深入到区内50多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劳动及人事部门,了解当前一手信息,掌握今后发展动态。优化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所设置专业尽可能保持与我区企业和劳动力流向相一致,与当前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3.3 校企结合促进学校进一步创新办学,开拓紧密型合作办学新模式
紧抓办学机遇,创立“四位一体”汇源班。2006年,学校在对汇源果汁集团调研中得知,面对竞争激烈的果汁市场,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理念早已过时,汇源集团越来越需要建设一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营销团队。汇源领导高度重视营销团队的组建和培训,正在选拔招聘人员。学校掌握信息后,立即邀请汇源高层会谈提出校企合作办学意向,同时双方共同成立项目组,研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合作方案。经反复协商,凭借优质的电大办学品牌和突出技能培养的“四位一体”实施方案,汇源集团、顺义电大于2006年5月成功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四位一体”紧密型校企合作的创新点:“招生即招工”,学校和企业共同面试,合格后电大注册入学,并与汇源签订就业合同,学生一进电大门,就成汇源人; 教“学”即教“工”,教学计划执行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业计划同时,开设汇源企业文化及生产、管理、营销技巧理论学习;学习即实践,在理论知识学习(工商管理,营销方向)基础上,围绕岗位需要,突出实习实践,培养实际技能;毕业即就业,学生经过培训,思想进步、文化合格、技能过硬,上岗就业。
创新形式,开办燕京啤酒集团“学分银行”。2008年,顺义电大分校在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启动 “学分银行”校企联合办学项目,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学分银行”是一种新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采取累积学分,零存整取的方式获得学历。学分银行项目有三个明显特点:学员全部来源于燕京一线产业工人;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均由企业自主选择和决定;各种证书如职工素质教育证书、岗位资格证书、各种国家认可的证书等可替代课程学分。
在实施过程中,达到了企业与学校全方位合作,学校主动服务企业,企业积极参与教育,其中燕京企业文化、燕京企业管理、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渠道管理等8项课程均由燕京企业领导和知名企业专家来授课。其中燕京企业文化这门课由燕京企业总经理亲自讲授,校企优势互补,共同育人。
3.4 校企结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我校深化五突出教学模式改革,突出教学中心地位,规范教学管理。校企结合办学解决了学校生产实习教学所需的场地、设备、工具、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我校大胆突破传统电大的教育模式,尝试“我的课程能力点”教学,要求任课教师遵循了以能力为导向,以知识为基础,突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学校与顺丰物流、顺义西单商场、燕京啤(下转第33页)(上接第21页)酒集团、大龙物业公司等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为教师下厂实践、学员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保证了实践教学的实施。
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了解企业的发展信息,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业务能力,学校先后有34名教师深入到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明鉴会计师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教学实践,撰写调研报告。参加企业实践的干部教师把实践经验运用于开放教育教学中,如李海英的《物流实践基地――电大学员应用能力提高的摇篮》等,学校先后有15项创新课题获顺义区教育中心奖励。学校邀请校企合作的企业负责人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如燕京啤酒集团、顺鑫牵手的领导,企业领导对学生在电大学习提出要求、寄予厚望,聘请物流企业经理进课堂,真正把学生在顺义电大的学习结果纳入企业用人评价范围,使校企合作步入新的篇章。
3.5 校企结合搭建平台,短期培训、学生就业形势喜人
在学历招生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的同时,学校依托企业努力开拓职工岗位培训和其他短期培训项目,非学历教育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有优势,2006年至2008年期间,开展各类培训7000多人次。例如对西单商场800名职工进行营业员资格证书培训,全部获取上岗资格证书;开展银行计算机模块培训,培训顺义农行员工260人;开展实用文体写作项目培训,培训牵手果汁50名员工等等。
就业是民生之本。自2003年以来,学校开始把未就业电大毕业生作为就业的对象择优向社会推荐。学校一方面将“招生办”改为“招生就业办”,不仅承担各类学历生、短期培训招生任务,还负责就业安置工作;另一方面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有计划地开展职业能力训练。学校每年都要召开毕业生用人单位座谈会,了解毕业生在单位的表现,听取用人单位的建议,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
篇4
写作能力是秘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决定着学生的从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因而秘书写作课程受到了专业的重视,把它作为一门核心课程。这些年的秘书写作教学中,同行们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上做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其间暴露出在“教学做”环节上存在或被忽略的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初步搭建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构架。
一、秘书写作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
1.教师“教”存在的问题。①惯性延续着老观念旧方法。从表象上看,现代教学增加了多媒体手段,ppt课件替代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形式多样化了。但秘书写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实的课堂还是“一多二少”――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也写得少,没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强大的功能,教师还没彻底从以往的教学惯性中走出来,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教学上的创新。表面上将“教学做”融入课堂,却没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去研究三者启承转合的关系。譬如教师怎样教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何将教的方式与学的效果通过实训手段来实现?由于秘书写作的社会性,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行业企业的相关内容引入课堂支撑教学,在实践上如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催化作用,将这些问题思考清晰研究透彻后,再来着手设计各教学环节,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②一定程度地缺失岗位实践经历。高职秘书专业多定位在商务与企业之间,承担各专业课程的教师应安排一定时间轮岗锻炼,丰富其工作经历,加深对行业企业运营机制的了解,如机构设置、职能部门、行业通道、生产经营、企业行业法规等。这有助于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为教学中落实工学结合、实施情景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就文秘专业教师构成来看,大多来自于高校中文专业,他们行业企业的经历几乎为零,加之缺乏必要的行业秘书岗位实践锻炼,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可以想见。譬如要讲好财经文书中的招标书和投标书、市场调研报告,法律文书中的状和申诉状等内容,就非要相关的经历和功底不可。
2.学生“学”的问题。①写作思维的转换不到位。秘书是一个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判断、综合、表达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其中前几种能力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高下。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于农村,学生基础差,视听闭塞,社会认知度低,并受形象思维的苑囿,造成学生缺乏基本的问题意识和对事物的理性判断,写作无序,逻辑混乱,语体不当。除了开设必要的形式逻辑等课程外,还可要求学生多参与校内社会工作,培养学生做事有条理、知方寸、明缓急的思维品质,同时多读应用文书,体会文感、语感的同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②社会认知与工作体验不足。生活即是学习,任何写作活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的体验。秘书写作是具体工作的特定要求和客观反映,要非常熟悉写作对象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能从中看到问题,具有前瞻性,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当教学中教师采用情景模拟时,无论是企业情景、商务情景还是政务情景,都无一例外地远离高职学生生活的实际,学生的思维模式远远跟不上企业、公司的思维套路。这正是教学做之间的障碍,不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就无法谈及好的教学效果。因而,除专业实践课程外,要有针对地安排课程中的参观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和阅读手段,广泛了解和认知行业企业,慢慢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
3.教学双方“做”的问题。“教学做合一”的重点在于做上,做不是学生单一的行为,它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示范。教师教学要在“做中教”,以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意义,必要的教师写作示范是拉近理论与实践距离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教师讲清写作要领、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学生学习也要在“做中学”,要能边学边做,过程中完成理论的内化和迁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惰于下水作文,不仅钝化了自身的写作能力,更不能发挥以身示范的带动性,学生缺失了学习榜样,客观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写作实践又缺乏相对真实的写作环境,写作的积极性不高,成就感不强,常常是例文仿写,千人一面,模仿痕迹明显。要解决秘书写作教学中“做”的效果问题,一是要从情景模拟上下功夫,从学生的认知面出发,创设相关联的具有亲和力的教学情景,再辅以角色的模拟,有效地帮助学生产生写作需求,促使学生较快进入规定的写作情景之中。二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秘书写作实践平台,构建相对真实的秘书工作和写作环境,找到“教”、“学”与“做”之间的抓手,真正将教和学融通,让师生都能在其中各取所需,各有成效,要提高教学质量才不是一句空话。
二、秘书写作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学设计
综合上述分析,秘书写作教学有三难:一是教学内容缺乏具象性,二是实训内容难以操作性,三是很维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设计将这三方面做为突破口,探索“做中教、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将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一体化,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教学中不一定按常规的单一文种或应用文书的类别进行讲解训练,可将教学内容按具体的工作任务重新整合,工作任务尽量细化,以便于情景模拟,再将写作教学任务植入到具体工作中,师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实训平台上以任务驱动开展学习活动。任务的开展以小组为单位,人数在5个以内,再分角色、分任务进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鲜活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和工学结合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增加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写作情景模拟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并结合传统的读、讲、评、练,启发学生从工作角度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发表观点,考虑成熟后述之于文,并要求文本规范。教学主要流程有:引入情景―布置任务―讲解理论―教师示范―收集调研―形成初稿―问题讨论―修改定稿―师生评价。首先,教师引入写作的具体情景,布置训练任务,重点帮助学生明确缺失,针对所模拟的情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接着讲解理论与教师示范对接教学做,重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讲究课堂高效率;然后在课下调研的基础上,各小组形成文书初稿,教师组织学生针对重点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分析指导,并给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最后小组再做修改,形成规范的定稿,供师生评价。在整个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作用,这虽然是一个倡导多年的高职教学理念,但在秘书写作课程教学中是个软肋。前面提到学生对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低,正好可以通过工学结合逐步加以解决。譬如教学中临时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参观调研或查阅资料,开拓眼光和思路,以指导锻炼学生写出实实存在能发挥实际效用的文书来。(见下表)
三、秘书写作实践平台建设
实习实训是“教学做”中重要的“做”的环节,具有媒介和催化的作用,教师教与学生都要在这个催化状态下,才能有效地将理论转化为能力。显然,实践平台与教学条件的科学和完善,是上述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保证。
1.基于秘书工作岗位任务,创设校内秘书写作实践平台。秘书工作的内容涉及到行政工作的决策、管理和日常工作,也涉及到业务工作的经营和管理,秘书写作是基于这些工作过程具体要求的任务型写作。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可触及的实训场所,能得到一定的岗位锻炼,笔者采取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秘书写作基础平台的办法,一方面可安排学生每周1次的零散实习,学生借此机会收集写作资料,融入秘书工作的氛围,缩小与文秘工作的疏离感,另一方面为学生在特定职业环境下积淀了秘书写作的经验,也为开展写作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最现实的做法是利用经济方便的校内资源打造这个基础平台,指导学生在本院范围内了解文秘部门的建制和工作任务,查阅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文件,获得秘书写作的感性体验。以院办、教务处、学管处、招就处、各系部等这些学生可以触及的部门为秘书岗位平台,以部门工作为制文的主体对象,围绕本院各部门的常规工作和年度重点工作为制文内容,对接上述教学设计,能够创设一些具有实战性的写作情景,如学院的招生就业、教学管理、实习实训、校区建设、教学评估、示范建设、庆典表彰乃至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等。这些学生有感知和亲历的工作场景,承载着丰富的应用写作内容,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仿真写作实训(见下表)。有了这个信息资料平台后,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写作情景可信手拈来,学生在熟悉的写作情景中能较快实现写作角色的转换,以写作主体的姿态尽快进入规定的写作情景中。
2.以秘书实训室为基础,做好“四库”建设。前面已经提到,学生应用文阅读贫血是个不争的事实。一是师生不重视,二是客观条件不具备。客观上讲,应用文书不像文艺性书籍那样数量多流传广,应用文书多存放在档案馆和单位档案室,再加上受到查阅的限制,学生查阅非常不便,他们的阅读范围仅限于手中的教材和图书馆中少有的应用写作书籍,数量远远不够。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应用文阅读空间,笔者开展了“四库”建设,按秘书人才培养的定位,将文书库分为行政文书库、行企文书库、校本文书库、学生习作库。其中行政文书主要来源于可查到的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职能部门,这类文书以公文居多,相对比较规范,尽可能多地积累;行企文书主要来源于各行各业,包括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公司,文种类型较多,重点搜集相关的专业文书,如经济、司法等;校本文书是学生最亲近的文书,其中折射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可按学校部门收集整理;建立学生习作库,能有效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收集时可不分良莠兼收并蓄,日后还可为教学教研所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收集各类文书时要甄别典型的病文,整理时与范文分开来存放,以方便案例教学使用。这个小型的应用文书库一旦形成,它的作用不仅限于师生的阅读与写作,还为文书档案学及秘书实务的相关实训提供了基础材料。
参考文献:
[1]马正平.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下册)实用文体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詹之盛.现代文秘写作[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4]陈合宜.秘书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5]邓乃行.曾昭乐.秘书与写作[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