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国内经济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国煤炭资源的储量十分丰富,煤炭资源的开采以及煤炭行业的发展是国内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但是煤炭行业的发展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煤炭资源发展状况与国内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有相似性的。2013年随着煤炭“十年黄金周期”的结束,国内的煤炭经济彻底陷入了低迷的状态。面对这样的现状除了依靠相关政策的调整与扶持之外,煤炭企业也应该认识到过去自身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煤炭企业经济管理需要面对的问题
1.供需相关宽松,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价格不断下滑
从2014年开始,全国各地暖冬的现象频频出现,所以说供暖方面的煤炭的消耗量不断减少。再加上水泥、钢铁以及化工等企业因为受到政策的影响,不断的在节能减排,所以煤炭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在近几年有所放缓。2013年,国内的煤炭市场出现了短暂的回暖现象,很多煤炭企业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错误解读,一味的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其实更加重了煤炭库存的积压。再加上进口煤在价格上的优势,一直在不断冲击着中国本土煤炭市场,这其实更加剧了国内煤炭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需要应对的困难。
2.煤炭企业管理仍较粗放
所谓管理仍粗放,主要体现在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开采机械化程度较低等方面。而且当前煤炭行业一线工人的人均工资也很成问题,部分企业管理的创新意识不强,这其实已经成为了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职工队伍的素质不高,新技术的贯彻与应用不到位,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习惯于超负荷开采,这其实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目前很多煤炭企业的规章制度其实都非常不健全,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其实给国内煤炭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要解决这部分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
二、完善国内煤炭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
1.重视煤炭行业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是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应该是人才的竞争。要重视煤炭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这样也能够对煤炭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带来新的动力。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同样是实现煤炭开采机械化的重要前提,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开采效率如果能够提高,那么与之相对应的配套的管理措施也能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对企业一线员工要做好必要的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特别是一些矿井防灾以及遇险自救方面的知识,推广员工执证上岗制度,才能够有效的降低相关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这部分工作,煤炭公司的管理层应当形成完善的工作方案,制定出更合理的薪酬制度以及激励制度,吸引具有高技术水准的专业人才加入到煤炭行业之中,能够为这一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如果煤炭行业能够及时补充或者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那么一定会有效的降低经济管理的难度。
2.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想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稳定煤炭开采企业的收益,首先需要在日常的开采工作中树立起足够的安全意识。因为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一线工人的麻痹大意造成的,其次要通过制度的约束,做好安全事故的行为预防工作,开展安全标准化开采工作的建设,实施安全预控管理。保证相关的安保设施以及器具能够及时到位,这些细节的工作能够在危机发生时挽救工人的生命。当然如果有必要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来组织生产,合理的确定开采的进度,这其实也是安全生产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3.强化煤炭企业经营管控
从煤炭行业的总体性质来说,从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入手,提高资金的流动速度,能够为企业的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局面。可以尝试盘活闲置资产,集中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要强化煤炭质量的管控,稳定出产的煤炭质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煤炭企业的收益。要充分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时关闭落后煤矿,净化行业环境。可以尝试发展煤炭集团业务,从开采、运输、销售一直到煤炭的深加工,都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前煤炭行业的实际状况。要把煤炭的深加工以及其衍生品的深加工当成企I经营战略的一部分,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传统煤炭行业粗放式的管理其实造成了很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样的状况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对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带来的考验,今后相关的煤炭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过去煤炭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类问题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方案,这样才能够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煤炭经济管理一定要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发挥优秀员工的首创精神,借助于技术创新的优势为国内煤炭行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宽广的平台。
参考文献:
篇2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概念
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不断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的发展交织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之中,不断影响社会的发展。
竞技体育具有本体功能(作用于个体)和社会功能(作用于群体和社会)。本体功能,又称为自然功能,主要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主要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竞技体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但具有经济性,它不能成为物业的生产部门,但它又与经济相联系,影响物业生产部门经济的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建设是为人民的劳动条件、劳动组织形式服务,是间接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服务。
竞技体育是一项事业,国家予以投资。对于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关系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竞技体育投资决策以可行性研究为科学依据,其核心就是对投资项目的评价,即对项目进行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评价。在我国,将竞技体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强调竞技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则逐步强调竞技体育的经济性,强调社会对竞技体育的投人。
为此,可以认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是指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对国家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对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这一定义阐明了两点:一是竞技体育的功利性评价,因为竞技体育对国家发展目标的贡献与影响具有功利性;二是竞技体育的生存性评价或可持续发展评价,前者具有纵向性,后者具有横向性,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立体的综合的社会评价。
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是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从社会评价的理论来看,社会评价包括经济评价。体育是服务性的行业。由于体育产品的服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是在已有的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竞技体育评价体系的社会评价,因此,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我国的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定位在不包括经济评价的社会评价。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必要性
2.1竞技体育项目的投资决策需要社会评价
投资与竞技体育发展、投资与竞技体育管理、投资与竞技体育社会环境、投资与自然环境、竞技体育对社会生产目标实现的作用与影响等是社会评价的范畴。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在于全面评价投资的综合效益,以减少投资的短期行为和盲目建设,克服投资建设领域各级领导与管理机构决策的种种片面性,加强投资的宏观指导与调控,有效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的变革、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导致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变革,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投资结构亦发生了变化,如果对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投资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法,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影响竞技体育社会目标的实现。
2.2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评价
对于竞技体育投资的财务评价或经济评价一般采用全国统一的财务评价与经济评价方法。而对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法。对竞技体育的投资、资源的有效利用、竞技体育与社会各系统的相互作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只运用经济评价方法是不能有效地调控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发挥竞技体育的综合功能的。只有结合社会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对竟技体育项目的建设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影响予以分析,使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竞技体育项目的运行过程得以合理配置,提高投资效益,使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得以整体优化,有助于建立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有助于竞技体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内容体系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必须符合国家发展的目标,就是说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标,从根本上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容体系应是资源配置、发展指标、管理体制、社会功能等(见图1)。
3.1竞技体育资源配置评价
(1)竞技体育资源的界定。
竞技体育资源,是指一个社会用于扩大参与竞技体育活动的人口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及物资、资本、人力、时间和信息等方面的投入。竞技体育资源是发展竞技体育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竞技体育资源越丰富,体育活动就容易开展,其发展水平就越高。社会越是发展,人们越是感到竞技体育资源的紧缺。
(2)竞技体育资源几种主要形式。
1)人力资源。是指从事竞技体育工作的专业工作者,如运动员、教练员、科技人员、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等。
2)资金。由于竞技体育的规模和科技含量不断加大,需要大量的资本投人,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竞技体育越是发展,需要的资金就越多。
3)体育设施。竞技体育训练需要一定的空间,要取得好的训练效果需要一定的场地条件和先进的设备器材。
4)余暇时间。余暇时间是重要的竞技体育资源,有了余暇人们才有可能观赏体育比赛,从而刺激体育消费,导致其他竞技体育资源的增长。余暇时间的增多对竞技体育资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健全的组织体系。
1)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调控有力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原有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也将进行改革,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将逐步精简,而精简后的竞技体育组织体系将发生变化:一方面行政机构缩小,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是少而精;另一方面由于职能调整使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加强。各级政府仍将设立体育管理机构或在政府管理机构中设立体育管理机构或在政府管理机构中设立专人负责体育工作。体育行政组织在发展竞技体育中仍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保证国家奥运目标和区域竞技体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2)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按照市场规则运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协会化管理的组织体系。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向协会化方向发展是总的趋势,协会管理的组织体系将不断得到健全和加强,不仅是在国家一级成立各运动项目协会,在省(区、市)、地(市),甚至县(市)将分别成立各层次的协会组织,协会组织是各级各类运动训练的直接管理部门,各类业余与职业俱乐部将逐渐取代各级各类运动队,政府管理的主要作用是运用政策和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协会则按照市场规则和协会章程独立运作。
3)建立国家管与社会办相结合、业余与职业相衔接的运动训练组织体系。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以协会管理为主体,要求训练组织体系与之相衔接,即未来运动训练组织体系应该是业余与职业相衔接,过去那种运动队训练体制将被新的体制所取代,逐步建立符合协会管理体制要求的业余运动训练组织和职业体育发展需要的俱乐部训练组织。
(2)完善的保障体系。
改革竞技体育的统包统配体制后,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包括法律保障、人事制度保障、场地器材保障和经费保障,在人事制度的保障上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如运动员的就业保险、运动员的伤残保障等;运动项目按协会制管理,应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如运动项目协会管理的法规、制度、俱乐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在经费保障上,要建立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资制度、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制度,以保障竞技体育经费的有效投人。
(3)竞争有序的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鼓励竞争,而公平竞争是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源泉。竞枝体育竞争突出的表现是在赛制上,竞赛是运动项目发展的杠杆,运用好这个杠杆,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因此,竞赛体制是调整竞技体育发展方向、发展水平,提高我国整体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保证。
3.4竞技体育社会功能评价
(1)竞技体育价值的社会性。
竞技体育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竞技体育在满足主体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社会性特点。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竞技体育价值活动和内容的社会性。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方式,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进行价值活动的。竞技体育从它一开始就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人们之间身体运动能力的相互比较而渗透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论竞技体育活动是满足个体的需要、群体的需要或是社会的需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某种条件下的利益追求。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及推动的过程,因此,任何一种社会因素都在影响和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经济、科学技术、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环境等等都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正因为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竞技体育的价值才体现出社会性的特征。
(2)竞技体育产业化发展。
竞技体育产业是最能体现体育自身经济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的体育本体产业,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有利于培养和建设体育市场。未来10年,我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初步形成竞技体育的国家投资、社会资源配置、体育产业经营3大经济支柱,竞技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逐步提高经费自给率;形成以竞赛表演为核心的竞技体育市场体系,增强竞技体育产业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经济政策,基本形成我国竞技体育市场管理规范体系。
4、结论
(1)竞技体育资源的配置涉及到资源的种类、来源,影响因素和资源投入后的最终产品,社会之所以要向竞技体育投入各种资源,是希望从投入这些资源会换得理想中的产出结果,社会对竞技体育产出的价值判断及对其性质的认识,对其资源配置具有关键的导向性意义。
(2)评价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不能用单纯的某一指标,它应包括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包括奥运会、亚运会成绩、单项国际大赛中的成绩等),教练员、运动员的知识和素质结构,运动训练中的科技含量,竞技体育管理机制,竞技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3)评价我国现有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必须建立好我国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应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包统配、国家集权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向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竞争有序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过渡。
(4)竞技体育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方式,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竞技体育在满足主体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社会特点。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竞技体育价值活动和内容的社会性。
我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初步形成竞技体育的国家投资、社会资源配置、体育产业经营3大经济支柱,使竞技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逐步提高经费自给率。
5)信息。发展竞技体育事业需要大量的信息,诸如科学训练的信息、社团组织经营管理信息、政府政策法规信息、企业商品信息等。在现代社会竞技体育已经成为最大的信息源,电视台的体育专用频道、报纸的体育专版、传递的都是体育信息。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有关竞技体育资源及其配置方面的信息,却往往是稀少的。目前世界上竞技体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充足的体育信息资源,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公布的渠道畅通,网络完整。
(3)竟技体育资源的来源。
社会对竞技体育的资源投人量及投人方式与对其最终产出的期望有直接关系。由于竞技体育产出既有社会公益性特点,又有巨大的商业开发性,这种双重性的本质特点会带来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因此,其资源投人有政府和非政府(私人)两种渠道。政府对竞技体育的资源投人,主要基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其资源投人期望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以社会效益为重,非政府的私人投人除了公益性慈善捐助之外,多出于谋取经济利益的考虑。
(4)竞技体育资源的配置。
由于资源紧缺,而社会对竞技体育资源的要求却与日俱增,在资源稀缺规律的作用下,社会不得不对资源的投向作出选择。一个社会如何给自己的竞技体育事业以必要的资源投人?如何在不同的体育部门间分配有限的竞技体育资源?资源的投人以什么样的机制进行运作?是评价该社会竞技体育发展形态的一个基本线索。
1)计划机制。经济学家将计划机制描述为“资源的分配由政府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体育资源是由政府行政组织根据其制定的计划强制分配的。
这种根据政府的计划配置资源的机制,一般强调体育的公益性,突出体育的社会效益,容易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在公有制的社会结构中,依据计划机制进行体育资源的配置,也易于与社会主流思想保持一致,从而在政治上有较大的安全系数。由于这种机制较少,或根本不考虑投人与产出的经济效益,社会各部门的运作均依计划行事,因此以这种机制为基础的体育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保持正常运转。它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个体育环境,如强制性向企事业派遣退役队员,以维持运动训练资源流通渠道的通畅;指令企事业利用部分工作时间开展群众体育,以牺牲部分有效生产资源来弥补体育资源的不足。
2)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就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之间对利益的竞争、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市场机制的基本点是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是在市场上做出的。
由于市场机制以利润和亏损为标准来解决资源配置的各种问题,“具有物质利益性、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等属性特征”,因此它对体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极有效率,充满活力。
3)两种机制的互补。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在现实生活中,一般都是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以计划机制作为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3.2竞技体育发展指标评价
构建具有代表性的竞技体育发展指标体系和科学方法,对反映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定性、定量评价,在同一评价体系下对各有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是评价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础,也是确定评价竞技体育发展目标的科学依据。评价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不能用单纯的某一指标,它应包括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包括奥运会、亚运会成绩,单项国际大赛的成绩等),教练员、运动员的知识和素质结构,运动训练中的科技含量,竞技体育管理机制,竞技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根据竞技体育发展指标的评价内涵,就是充分发挥竞技体育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服务的多元功能与作用;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和奥运会“第2集团”前列的地位,努力缩小与美国、俄罗斯的差距;争取全面提高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努力进人竞技体育强国的行列;竞技体育运动的成绩中科技、教育含量显着增加,运动项目和运动队结构更趋合理,通过发展竞技体育,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的普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娱乐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篇3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内涵
(一)环境成本的含义
环境成本,即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通俗地讲,环境成本就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对于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进行修缮的全部费用,既包括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费用,也包括因环境污染而损失的价值。
(二)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需要确认,主要是因为企业在进行各项费用的计算时,会对费用的支出给出一个性质的判断。环境成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正常会计的核算中“跑”出来,进入环境会计的核算范畴的。新形势下,低碳经济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一般而言,企业会从“两个是否,一个原则”去落实环境成本的确认。“两个是否”即导致企业环境成本发生的事项是否已经发生,环境成本的金额是否能够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一个原则”即应当遵循权责发生的原则,在确认时,明确划分本期和非本期的各项支出。
(三)环境成本的计量
计量就是要把环境成本数字化、具体化,企业一般会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计量。比较常见的计量法有公允价值法、市场调研评估法及重置成本法等。公允价值法多用于企业自愿支出的诸如材料,资源的核算时,因为这一部分的东西有其市场的公开价格,不必深究。市场调研法恰恰相反,为了收集各种污染的指数,破坏的程度,企业的支出必须通过市场调研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估。而重置成本法就是在现实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一个全新状态的评估对象,所需的全部成本减去评估对象的实体性陈旧贬值、功能性陈旧贬值和经济性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以其作为评估对象现实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二、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标准分类过多,导致计量困难
在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计算中,首要影响计算质量的就是环境成本的分类标准过于繁杂。有的企业按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把环境成本分为事前环境成本、事中环境成本和事后环境成本;有的企业按环境成本的形成过程将其分为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等等。成本标准分类过多,造成企业很难选择一个合适的计量法去计算评估。而对于新经济背景下的碳成本研究,就更加不成系统,少之又少。
(二)成本信息披露混乱,导致实用受阻
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意识到了环境成本的重要性,但对其的披露却显得畏手畏脚。不少企业虽然将环境成本纳入了会计核算之中,却并没有对其进行单独的处理。也就是说,企业在处理成本问题时,往往把环境成本和普通成本费用混为一谈,既不设置单独的环境成本报表,也不明确环境成本的报表项目,这就使得成本信息的披露朦胧化、混乱化,不能严格地起到对环境成本的评估作用。
三、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建议
(一)统一分类标准
在环境成本的标准上,我国应该在借鉴欧美和日本先进的理论研究及企业自身的实践经验,制定出一个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分类标准。比如,如以行业为区分轴,服务业有服务业的统一标准,制造业有制造业的统一标准,如此类推。以行业作为区分,针对不同行业特色,确定各行业的环境成本分类,这样,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分配、披露就会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运用多学科知识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是导致环境成本会计复杂的一大因素,因此,在计量时必须捋清环境问题的脉络,进行会计的科学计量。在这里,要打破会计学一门独大的陈旧观念,看到环境问题所涉及的数量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意蕴,善于将这些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多学科多元化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化地进行环境成本会计计量。与此同时,要严格将环境成本剥离于普通成本之外,实现环境成本的单独管理,并制订环境成本会计的相关数据、表格,严格操作,杜绝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模糊与混乱的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环境法规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的终极目的是让企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就目前来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是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制度实施的法律基础。但2011年发生的蓬莱漏油事件,仅仅20万元的罚款处罚不禁让人们看到了这些法律法规惩处力度的缺陷。为此,有关部门必须设立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和具体的量刑标准给之造成一定的威慑力,从而使企业必须设立环境会计准则,强制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披露。
综上所述,环境成本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于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进行修缮的全部费用。成本标准分类过多和成本信息披露混乱是导致环境成本会计困难的主要因素,为此统一标准分类,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会计计量,完善环境法规就显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任月君,杨琳琳.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2).
篇4
二、研究综述
通过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笔者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内部报告理论与体系的成果却很少,而以行政单位为专题进行探讨的则更少。 前人的内部报告研究可总结为两种观点控制观和报告观。 控制观认为,内部报告的研究应该以管理控制为核心,研究重心在控制模式上,根本目的是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 报告观认为,内部报告的研究应该以报告信息为核心,研究重心在信息提供上,根本目的是向信息需求者提供与决策控制相关的信息。
(一) 国外的研究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IPSASB)制定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IPSAS)考虑到公共部门预算信息的重要性,特别制定了关于预算信息列示的准则,反映了财务会计信息与预算信息的适当协调。 在美国,政府内部管理和绩效评价需求因素有力地推动了联邦政府、州及地方政府会计的改革[2]。 而政府内部管理和绩效评价必须依赖充分适当的内部信息。 在英国,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政府部门更多地关注如何完整地披露产出与结果方面的财务信息,建立成本核算系统,并披露政府控制资源的价值与消耗等资产管理信息。 在政府会计管理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采用了较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不同口径和角度的财务报告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3]。 在新西兰,1994年 6月通过《财政责任法案》(Fiscal Responsibility Act),该法案的目的在于要求政府建立准确、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整体、全面的财务信息,并定期公布其长短期的财政计划,以稳定政府开支和持续减少政府债务[4]。 在法国,中央会计系统和政府预算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批评,原因之一是现行系统不能有效地支持公共管理,会计记录和预算拨款的分类方法难以计算出公共服务的成本,也阻碍了中央政府和议会了解公共服务的效率情况。 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法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公共服务成本的计算和公共支出效率的衡量显得日益迫切[5]。 法国在政府会计改革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这样不但能使政府真实、公允地对外进行财务报告,而且可以支持内部财务管理,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成本会计体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果[6]。由上述可见,就公共部门领域而言,国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内部报告这一概念,但是对应属于内部报告承载信息的研究散见于有关公共部门改革的讨论中。
(二) 国内的研究
李红兵指出,我国财政周转金会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外部报告为主的报告系统不能满足内部管理对信息的广泛需求,会计信息存在滞后性,这是行政单位会计信息报告中非常典型的问题。对此,李红兵提出了对策,指出报告系统既包括领导层使用的总括报告,又包括方便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工作的详细报告;既要反映满盘资金情况,又要反映单项资金情况;既要提供期间信息,又应反映时点信息[7]。 进入 21世纪,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为解决会计信息的多维需求和信息滞后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张佩等人指出了在信息化时代下构建实时对内报告系统的必要性,并且认为实时对内报告系统并不只是指对内管理报告,它还包括有助于管理当局经营决策需要的全部信息。 基于事项法的理论基础,作者提出了一个构建实时对内报告系统的简单设想[8]。 于增彪认为,我国企业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是预算失败的原因之一,下级总是比上级更多地了解与预算相关的信息,下级利用这种多了解的信息即私有信息谋取私利,从而导致预算松弛(BudgetarySlack)[9]。 张先治认为会计相关性要求财务报告改进和内部报告体系创新,他根据会计相关性的要求探讨了企业内部报告的构建问题,并构建了内部报告的四大系统,即资本经营报告系统、资产经营报告系统、商品经营报告系统和生产经营报告系统[10]。 黄宁、王祥森则从内部报告制度的定位、设计、执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11]。 丁岚认为内部报告的实质是管理控制中的反馈控制,她还论述了内部报告在预算控制中的应用[12]。 王月晗则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内部报告,为内部管理业绩评价体系服务[13]。 哈维超、周亚夫等人指出医疗机构利用内部报告系统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和质量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医疗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的建立等问题[14]。
由上述可见,目前国内对内部报告的研究侧重于企业,而对行政单位的研究严重滞后,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三、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可以从委托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政府会计和政府审计等理论中探求。
委托理论是以非对称信息博弈论为基础,以委托关系为研究内容的一种理论。 我国政府预算中委托链较长以及时间限制等因素将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许多问题,如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匹配和利益冲突等。 根据委托理论,解决委托问题应该主要依靠完善监督机制,实现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它必须以信息的相关性和完整性为基础,这就为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能。 同时,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创新可以从公共管理理论汲取养分。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在公共行政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公共管理集中关注那些可以用来将思想和政策转变为行动的管理工具、技术、知识和技巧[15]。 这些工具可能包括职位分类、预算分析和规划、监督技巧、反馈和控制机制(特别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反馈和控制机制)、合同管理和项目管理等等。 可见,公共管理理论为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 而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典型手段就是预算控制。 信息是控制的基础。 无论何种控制,都必须依靠信息来完成。 控制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运动过程[16]。 内部报告作为信息的载体,能够反映信息运动的过程,从而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 因此,内部控制理论为基于预算管理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政府会计又是公共财政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能为决策者和执行者提供可靠、贴切、及时的信息,而决策者和执行者需要依据这些信息来评估政府部门的行为并确定未来行动的方向,并且这些信息有助于他们监督政府拨款不被滥用,使公共资源能被合理使用。 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信息载体的内部报告可以改进政府会计系统与财务信息披露体系。 此外,政府审计本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其目标是保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有效。 可见,现代政府审计的本质是经济监督,其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17]。 政府审计不仅仅包括集中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还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绩效、管理、合法性、财务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相关的评估与取证。 然而对财务数据的审计,由于针对特定时点,其所能够提供的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内部报告能够解决政府审计所需信息的缺失问题[18]。
四、基于预算管理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构建
本文构建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是围绕行政单位整个预算管理全过程展开的,并且本文根据行政单位目前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分别构建了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经费支出报告和对应关系报告。每种类型的报告,除了设计总表外,还可能需要以明细表的形式对总表中的主要项目加以解释说明,并以附注的形式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的项目进行说明。 另外,随着实际工作的需要,内部报告体系也将加以扩充。
(一) 体系构建的基础
行政单位的管理特点决定了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应用和完善是构建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基础。 本文的预算管理整体框架(见图 1),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
1. 总体管理要求。 总体管理要求分为外部管理要求和内部管理要求。 前者是指法律法规对行政单位预算管理提出的总体要求,后者是指为了满足行政单位领导决策及实际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要求。 总体管理要求是通过预算管理流程和核心控制规则共同发挥作用来实现的。
2. 预算管理流程。 预算管理流程包括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记录及分析三个阶段,是一个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一个相互稽核、相互衔接的闭环管理流程,以实现事权和财权相匹配。
3. 核心控制规则。 核心控制规则是指为满足总体管理要求而设定的各类控制规则,反映了外部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内部对预算管理提出的控制要求,包括财政预算批复结构、内部预算批复结构、经费支出结构和会计科目结构四个方面。 整个预算管理流程都需要遵循并体现核心控制规则,核心控制规则也须通过相互衔接、相互稽核的预算管理流程来予以落实。
(二) 体系构建的目标
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总目
标是最大限度地为行政单位预算控制提供有用信息,而具体目标包括:根据各级领导的职责,动态掌握其管理范围内的预算资金与对应事务整体情况;对各项分类资金设置不同的管理流程,动态掌握分类资金整体及明细执行情况;实现财务各岗位间、财务与业务间的工作衔接;实现多口径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各级领导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三) 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图2概括了构建基于预算管理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总体思路:根据内部信息传递的轨迹,采用内部报告这种载体再现组织的运转情况,记录历史信息、呈现当下信息、反映未来信息。
根据这一核心思想,行政单位首先需要详细地分析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并将之划分为预算编审、预算执行和结果记录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的管理活动是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记录和分析,特别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优化非税收入管理、经费支出(费用报销)、专项资金管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业务流程,确定各关键环节上的风险点,建立行政单位资金支出全流程的风险管控体系,并同会计系统衔接。 行政单位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建立行政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用以控制预算活动的全过程。 该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资金申请、支付全过程的制度、流程、标准、预算执行分析与监控体系和预警体系。
(四) 体系构建的内容
1. 内部预算执行报告
现代公共预算是控制取向的。 预算控制是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内部预算执行报告是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反映。 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系统与预算控制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在预算标准准确的前提下,预算控制系统为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系统提供依据、标准;另一方面,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系统为预算控制系统提供其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信息,并且反馈给有需要的人员(可能是各级管理者,也可能是基层员工)。 内部预算执行报告可以有效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以及责任辨析和绩效评价,还可以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提高公共资金的配置效率,追求支出绩效。 因此,内部预算执行报告是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预算执行报告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分类内部预算执行报表,包括内部预算指标执行总表和内部预算指标执行明细表;第二类是处室内部预算执行报表,包括处室(科室)预算执行总表、处室(科室)预算执行明细表和预算执行明细记录表;第三类是专项内部预算执行报表,包括专项预算执行情况表。
(1) 内部预算指标执行总表反映行政单位各预算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的总体情况,包括年度预算额度、支出情况两个维度。 其中,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预算项目额度;支出情况是指一定期间内预算金额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处室申请预算为标志,只要处室已经申请使用预算资金,无论资金是否支付,即作为已占用的预算指标。
(2) 内部预算指标执行明细表反映行政单位明细预算指标执行进度的情况,包括年度预算额度、支出情况两个维度。 其中,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预算项目额度;支出情况是指一定期间内预算金额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处室申请预算为标志,只要处室已经申请使用预算资金,无论资金是否支付,都作为已占用的预算指标。
(3) 处室(科室)预算执行总表反映各处室预算的执行进度信息,包括年度预算额度及支出情况两个方面。
(4) 处室(科室)预算执行明细表反映各处室预算指标的执行进度信息,包括年度预算和执行情况两个维度。 其中,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预算项目额度;支出情况是指一定期间内预算金额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处室申请预算为标志。
(5) 预算执行明细记录表反映处室某预算项目执行的每一笔明细记录,包括执行处室、执行的项目名称、申请日期、金额、责任人、申请事由等方面。
(6) 专项预算执行情况表反映行政单位工程、课题等各专项预算的执行进度信息,为行政单位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专项预算执行情况表包括年度预算和执行情况两个维度。 其中,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预算项目额度;支出情况是指一定期间内预算金额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处室申请预算为标志。
2. 经费支出报告
经费支出报告着重从经费支出结构的角度反馈各单位经费项目的使用情况,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单位经费支出表,包括单位经费支出总表和单位经费支出明细表;第二类是处室经费支出表,包括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总表、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明细表和经费支出明细记录表;第三类是经费控制表,包括重点经费额度控制明细表。 经费支出报告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反映经费支出的信息,从而实现对经费支出额度的全面追踪和反馈。
(1) 单位经费支出总表反映行政单位各经费项目的支出金额及所占比率,可为行政单位领导提供经费支出的总体概况。
(2) 单位经费支出明细表是在单位经费支出总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映各经费类别的具体支出明细,如可以进一步反映经费支出总表中行政支出的各经费项目的明细支出情况,为行政单位领导决策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3) 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总表反映各经费支出金额在处室间的分布情况,可为行政单位领导进一步提供各处室经费支出的金额和分布信息。
(4) 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明细表,是在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总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映各处室(科室)经费类别的具体支出明细,如可以进一步反映经费支出总表中秘书处的各经费项目的明细
支出情况,为行政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各处室经费支出的金额和明细信息。
(5) 经费支出明细记录表反映行政单位各项经费发生的每一笔支出明细,主要为各单位,尤其是财务部门,了解经费支出项目的详细构成提供支持。
(6) 重点经费额度控制明细表反映行政单位重点管控经费(如差旅费、招待费)控制金额、支出明细、可用额度等信息,可为行政单位领导及各单位提供重点管控经费主要控制信息,为行政单位领导决策及各单位合理工作安排提供支持。
3. 对应关系报告
(1) 对应关系报告的构成
就钩稽关系而言,对应关系报告是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与企业内部报告体系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区别,也是行政单位内部报告比较特殊的地方,这是由政府与企业运作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不同导致的。 对应关系报告分两类:一类是国库与内部预算对应分配表;另一类是预算指标与经费支出关系表。
(2) 对应关系报告的格式
国库指标和内部预算对应分配关系表,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它用来反映国库指标与内部批复的预算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为财务部门进行资金对应分配提供依据。 内部预算是在政府部门职能范围内实现具体工作计划的细化和落实。 内部预算批复结构是财政预算批复结构的分解和细化,并通过对预算内容分解和细化实现内部资源合理配置。 内部预算批复有效衔接了法定功能科目,并进一步将预算管理责任和目标落实于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项目负责人,形成有效的责任传递机制,真正实现财权与事权的有效匹配。
从时间以及预算批复的精细程度上,内部预算批复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财政控制数分解下达阶段,第二阶段是内部预算正式批复阶段。 财政控制数分解下达阶段,是指在财政一下预算控制数的基础上,上级单位按照本级和所属下级单位业务特点和职能属性,对财政预算控制数进行分解,形成各单位预算控制数并下达各单位的过程;内部预算正式批复阶段,是指各预算单位在控制数的基础上依据工作安排,对预算资金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到具体工作事项的过程。 经过上述两个阶段,行政单位可以将财政预算批复,分解细化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项目负责人,实现对业务活动全方面、全过程的控制。
人事处的人事管理经费经过执行后,分别发生了差旅费、会议费及误餐费三项支出,该表可以为相关部门了解预算指标的支出情况提供支持。
五、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制度实施策略
行政单位实施内部报告制度应由浅入深,分阶段推进,逐步完善,可以重点从内部报告制度建设、内部报告组织机构、内部报告编制和内部报告体系评价四个方面来入手。
(一) 内部报告制度建设
内部报告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制定、执行、修正和完善等工作。 首先,领导要重视。 行政单位长期粗放式的管理将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同时行为主体存在人性弱点,加上行政单位的特殊地位,使得在行政单位建设内部报告制度难度相当大。 而领导的重视能为制度的建设扫清障碍。
其次,全体职工要提高认识。 由于对内部报告的研究较少,在推进制度建设的进程中,全体职工要不断深化对内部报告制度功能的认识。 第三,行政单位要不断完善机制。 行政单位加强制度建设应当着眼于建立完善的机制,不断加大推进内部报告制度的力度,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强化内部报告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完善内部报告的内容。 第四,组织保障。 单位应当成立内部报告组织机构,负责内部报告的开展工作,从而保障制度的落地。 第五,加强培训。 内部报告制度执行与否、好坏的关键在于执行者对制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对内部报告制度的教育培训工作就很重要。
(二) 内部报告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实行内部报告制度,必须建立内部报告组织机构。 行政单位可以成立内部报告小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财务的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分管其他业务负责人以及各部门及下属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组成。 各成员单位为内部报告中心,是内部报告的主体。 单位设立内部报告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单位的财务部门,财务主管任办公室主任。
这个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内部报告的开展工作,包括内部报告目标的维护,审查、研究、协调各种预算事项,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内部报告体系,保障内部报告的编制、传递、使用,评价内部报告体系等等,促进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三) 内部报告的编制
内部报告的编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它将影响内部报告的信息质量、使用、分析以及对内部报告体系的评价等多个方面。 内部报告的编制,形式上要求表格和数据的结构化和标准化,内容上要求简洁明了、易于理解,规划应具整体性,避免重复,时效上要求及时、按时、主动、积极。
1. 编制主体。 内部预算执行报告和经费支出报告通常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编制,对应关系报告
则由相关财务会计岗位负责编制。
2. 编制时间。 内部报告的编制要及时,各个内部报告主体可以按照月份、季度和年度的时间点来编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编制。
3. 编制方法。 由于内部报告编制的时限较短,各个内部报告主体在编制内部报告时可根据报表项目直接核对相应的发生额或余额,所涉银行存款应及时对账,所涉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应进行清查盘点,确保账实相符,涉及直属单位或二级单位账目的,应及时获取相应数据。 在清查核对基础上,报告主体可利用信息系统环境,直接输入数据而自动生成某些内部报告。
4. 上报要求。 内部报告一般应逐级上报,直接针对管理层特殊决策需求的内部报告可以除外。
(四) 内部报告体系评价
内部报告体系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内部报告日常使用记录和现场实际监测数据,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内部报告体系改进的依据。 内部报告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内部报告体系投入使用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质量要求和效益目标,同时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内部报告体系评价主要由七个要素构成,即评价目的、被评价对象、评价者、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结果。 其中,评价指标是基础和前提,可能会随着内部报告类型、评价时间、评价目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在总体上它应当能够有效地反映内部报告的基本情况,抓住重点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性。 同时,评价指标应该容易操作,便于收集数据。
篇5
1.美国模式
美国的商业银行多建立了总部一级制的稽核组织,直接实施全辖稽核监督。许多银行的稽核部门只设在总部,分行一律不设,再根据分行稽核业务的大小分地区派出若干稽核主任,与驻地分行没有任何经济、人事上的关系。首席审计官不对总裁负责,而是对董事会负责。以上种种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英国模式
英国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发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共同作用。董事会合理确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责任,准确全面地注意本行的风险以及知道如何评估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委员会作为银行董事会的内部控制咨询机构,为董事会提供经营管理情况的有关信息,保持同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内、外部审计部门的信息交流,对内部控制的适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业务部门行使检查职责,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合理的流程和能够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来源。以嘉诚集团为例,嘉诚集团是英国仅有的一家具有两百年历史的独立投资银行,它在英国投资银行界一直排名第一,并跻身于世界最佳投资银行之列。嘉诚集团将内部审计定位于管理、评价和服务职能,嘉城认为内部审计不只要看财务信息,也要看内部控制的部署实施,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不能凌驾于企业之上,内部审计的成果是建议性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验效益,显示审计的附加值。
二、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运行经验的启示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己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它继承了西方内部审计先进的理念,代表了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其经验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极具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重要的启示。
1.构建合理的审计模式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功能集中在总部,各分支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服务窗口,因此,在内审机构的设置上是呈“倒金字塔”型,即在总行均设置了阵容强大的内审机构,而多数分支机构则没有设立。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一般归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领导,有权对行长及全行的各项业务进行检查,这种体制下,内部审计的权力最大,独立性最强。为了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不受阻碍地接触银行的所有业务和辅助部门;内审部门一般都隶属于董事会领导,向董事会报告的渠道通畅;董事会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参谋智囊机构,审计委员会包括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非执行董事;审计业务领域的确定、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问题的确认及处理均由内审部门独立完成。另外,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发达国家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银行内部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管理层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了庞大的内部审计队伍,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部门在银行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
2.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内部审计的职责不仅仅是查处问题,而应通过审计达到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重点仍是银行业务合规性合法性,在制度执行上提出的审计建议较多,而就如何完善规章制度、改进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提出的审计建议较少。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还应充分发挥审计咨询的作用,注重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的研究、分析,针对决策机制、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和经营风险提出相应的审计咨询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决策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等制度建设。
3.运用先进审计技术保证审计效能
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建立了内部网络,银行内部审计可以借助内部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在内部审计各级部门之间、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之间及时传递内部审计信息,包括内部规章制度、外部审计法规等;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建议。审计方法上,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普遍采用通过评审内部控制来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这一方法。在内控制度评审中,他们十分注重内控制度的落实。如银行岗位设置,若审计中发现该岗位只设一个人做某项工作而没有他人可替代,则认为这个岗位的安排是有问题的,舞弊的机会比较多,是银行内控的弱点。
4.严格审后检查及内审明示制度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审计-建议-再审计的循环式审计制度,每项审计或每个审计阶段结束以后,可通过内部网络将各个审计阶段的情况明示化。明示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内容;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影响力及影响面,并要求对影响力的大小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被审计单位落实情况,即什么人、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审后检查情况;对审计结果的评价。通过审后检查,能够督促被审计单位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审计明示,有利于其他单位进行对照检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并且,这种审计过程,都是由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完成,而且对风险程度的描述以数字化的量化分析判断为主,有利于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被审计单位纠正其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使有限的审计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或经营管理行为。这样,既维护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又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水平。
篇6
成本的降低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减少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采取新的设备、新的技术。不管哪种途径,都需要找出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确定成本流转的价值链,根据成本动因寻求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采取相应措施,推进产品成本的精细化管理。目前部分国内某航空公司的会计核算科目设置较为简单,可提供的成本数据信息较为笼统,不能细分成本动因及关联对应生产数据,导致无法有效的支持成本管理。下面以国内某航空公司为例详述成本核算现状及对成本管理、经营分析造成的影响。
表1为某航空公司部分大项成本核算科目列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这些大项成本在三四级科目核算时仅按照笼统的费用类别进行分类,核算要求也只是核算到机型,对起降、餐食两项成本核算时才增加国际、国内、地区的航线分类,而没有从作业成本管理的角度,设置细分成本动因的会计子科目,由于成本核算提供的核算信息不够精细化,因此缺少更进一步的成本分析,制约了更深层次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例如航空成本中占比最重的航油成本在核算时提供的航油成本信息为一个总括性的数字,对航前作业、空中飞行作业、航后作业等各个阶段的耗油成本没有记录与反映,无法提供程度更深的航油信息,无法为航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由于大部分成本核算数据未细分到航线、机号、航班等信息,对航?经营分析及决策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某航空公司会计制度中仅以机型作为主要成本归集对象,未将每条航线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已不能满足航空公司市场经营决策的需求。精细化核算航线经营成本,及时反馈航线收益情况,对航空公司航班安排,建立最佳航线网,选择最佳机型,提升市场反应能力,对短期或长期的科学航线经营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精细化成本核算体系
实际工作中发现,某航空公司的成本核算体系设置简单和笼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会计核算人员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对生产流程、成本动因等方面了解不足,无法准确和详细的记录和反映成本;二是一线的生产人员及业务人员不了解财务核算,未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成本数据;三是最重要的一点,现阶段某航空公司的财务与业务等信息化系统不能满足精细化成本核算的要求。精细化成本核算对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交互性、关联性有较高的要求,记录和反映的数据量巨大,仅依靠财务人员人工核算统计是无法实现的。
目前某航空公司存在多个业务数据系统,航油、起降、餐食等业务系统仅仅用来保障业务单位生产及审核的需求,受信息技术、职责分工等原因的制约,不能与财务系统共享数据,没有实现业务与业务、业务与财务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信息整合共享,对精细化成本核算的数据来源也造成阻碍。
篇7
关键词 内河码头;问题分析;完善途径
现阶段,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内河码头的吞吐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为了能够提高码头的经营情况,满足当今社会对内河码头吞吐量的需求,内河码头的兴建已经成为工程施工领域的重点项目之一。内河码头的建设不仅能够为船舶的停靠提供较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也对货物的运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 内河码头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内河码头建设期间,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为安全问题,其二为制度问题,既包括建设机制以及法律机制,其三则为项目资金。
第一,安全问题。目前影响内河码头安全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内河码头的基本安全问题,例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是否存在合理有效的建设机制;其二,危险物品,例如在内河码头建设的过程中,其附近是否存在化学危险品,石油等具有易燃易爆性质的货物;其三,作业中的安全性,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是否对相关危险源以及危险地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就可能出现的相关安全事故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预案等;其四,自然条件的影响,例如内河码头在建设施工期间是否存在大风、暴雨、洪水、雷电等自然情况,其流域当中的水速、流态等是否发生异常变化等。
第二,项目资金。在对内河码头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项目资金的问题是对项目建设质量以及建设进程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之一。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其所追求的根本目的在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其所投资的资金基本均用于内河码头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对于码头的扩建以及相关功能的完善方面并没有足够的投入。因此,这就使得内河码头不能够及时的完善相关功能,其货物的储存等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如此一来,在内河码头建设的过程中,关于功能完善以及扩建的环节,则往往需要重新筹集资金,例如银行贷款等,或者对内河码头的建设项目进行重新规划。
第三,机制问题。其一,管理机制的问题。任何一项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机制的建立,能够对参与施工人员起到极强的约束作用。然而现阶段,由于多数内河码头在建设期间,未形成合理的管理机制,造成施工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达标,码头中的相关设备性能参差不齐,没有对相关区域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遗留的安全隐患较大,建设规模较小等情况的出现;其二,法律机制问题。相对而言,我国目前的法律机制仍然不健全,对内河码头的建设过程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款进行约束,从而使得相关管理机构在行使管理职权期间,失去了有力的依据,造成了管理局面混乱的现象。
2 加强内河码头建设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迅猛,其中沿海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更为明显。这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另一方面则在于其地域的优势。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贸易的持续增加,沿海城市的经济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尤其是针对拥有港口、码头的城市而言。如此一来,部分工程单位将其注意力转移到码头的兴建领域当中。相对而言,我国的码头建设水平相对较低。然而随着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内建筑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未来的内河码头建设水平将会大幅提高。
内河码头的大量建设,为我国贸易额的增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同时也为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大型内河码头的建立,可使得相关货物以及工作人员能够得到集中的管理,为沿海地区的环境保护提供了保证。此外,内河码头的建设,不仅将会带动部分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将会对我国航运领域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从而使得航线数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最终能够带动处于航线内城市经济的发展。
3 完善内河码头建设的途径建议
内河码头的建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加强对内河码头建设领域中存在相关问题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对我国的发展步伐起到推动作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完善内河码头建设的措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对内河码头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充分结合我国的相关文件,并在对施工实际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建立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同时,在建设招标的过程中,应确立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增加参与企业的数量,并通过对企业建设资质的确定,对相关建设业务进行规范。同时,由于建设专业水平的提升,将会带动经营的专业性,对建设税收也将会起到促进作用。这也就为内河码头日后的扩建以及功能的完善提供了资金保障。
第二,加强安全因素的控制。在内河码头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将会对码头的建设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之前,相关企业应对参与建设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并进行严肃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相关监理部门应对建设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对于存在危险性的区域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应急预案,最大限度的降低建设期间安全问题的出现几率以及安全隐患的遗留。
第三,健全码头建设法律体系。相关部门应针对目前我国内河码头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所涉及的法律条款进行补充以及修订。通过相关法律的完善,使得相关监理部门在对建设过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拥有有力的依据,促进内河码头建设管理工作向着规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为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内河码头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施工建设期间关键环节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内河码头的建设质量,完善内河码头的相关功能,提升内河码头的服务性能,为航运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云涛,杨长春.内河码头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特点初探[J].西部交通科技,2012(07):22-23.
篇8
一、构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专业技能认知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对于国际经贸活动的从业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国际经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两部分,其中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内单项业务实训、专业讲座、综合业务实训;校外实习的方式主要有商贸实习、行业见习和毕业实习。
商贸实习和行业见习作为了解专业的一种方法,大多以参观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为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实践能力,几乎所有院校都为该专业学生设置了专业实习,要求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0周左右的顶岗实习。通过专业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单位实务充分结合起来,提高其独立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尤其是对所学专业就业渠道和就业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就业从业人员素养要求有一定的认知。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实际的实习效果与这种专业实习方式的出发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原因如下:第一,一项外贸业务从建立业务关系、合同磋商、合同签订和履行,中间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学生接触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不能了解业务全套流程;第二,由于外贸业务量大,有时只是备货一项,就要动用公司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历时几个月才能完成,因此,实习内容有时显得片面而单一,时间利用效率低;第三,外贸谈判及营销策略涉及双方企业的诸多商业机密、谈判筹码、底价等内容,这些在贸易磋商过程中均不宜被局外人知道,而且在谈判与交往中也需营造特有的气氛,因此,学生列席旁观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被允许的,实习的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在当前大规模开展到实际部门单位进行实习比较困难的前提下,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学生通过在实验室模拟,实现掌握具体的业务操作技能的目标。模拟主要是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实例、详尽的操作指南、典型的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单据填写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交易过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构建国际经贸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一些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模拟实验室已采购了“外贸实习平台”等相关软件系统,引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外贸业务的全面仿真模拟操作。每个参与外贸实习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共同组成模拟贸易环境。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他们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来完成整个进出口业务流程,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这种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教学课程,冲破了课程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得以综合运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笔者对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的2005级和2006级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同学认为,综合性实验加深了他们对所学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他们可以深刻掌握和灵活运用一些专业课程中的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环节、备货、租船订舱、报检、投保、报关、装船出运、结汇以及出口核销与退税等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国际经贸专业综合性实验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开设的时间放置较后,相关的课程若开设时间较早,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学生已经淡忘,操作起来略显吃力,重新学习回顾起来又浪费太多的时间,实践进度过慢,学生操作的熟练性不高;第二,因为实验软件的局限性,如过多的帮助功能,评分时仅以邮件数量为依据,而对邮件质量无法监控等,导致综合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和磋商能力作用不大;第三,综合性实验的模拟性,使得学生的实战能力不强。我们已经得出综合性实验对学生单据处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但进一步验证却发现,学生离开模拟环境后,给学生诸如信用证、交易说明等有关材料让其填写相关单据时,学生又显得有点无所适从。
调查表明,仅仅依靠综合性实验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是不够的,应增加专项课程内实践,通过每门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环节开展,一步步打好学生的基本功。作为国际经贸专业校内实践的两个部分,各课程内实践和综合技能实践应该是互补的。利用“外贸实习平台”进行的全面模拟操作的局限性,迫使我们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开展上来,希望通过不同课程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弥补综合性实践教学的不足,再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对很多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开设的情况调研,我们构建核心专业课程内实践教学体系如下(以18周教学为例):
1.《国际市场营销》,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及其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发展趋势,初步掌握进入国际市场经营和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组织策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锻炼学生寻求商机、分析市场、拓展市场、选择目标客户的能力。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可采用案例教学,并通过营销情景实训、撰写国际市场分析报告和营销计划书等方式完成教学环节。
2.《国际商务谈判》,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外贸函电》,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国际商务英语》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综合应用性课程,其教学是一种技能教学;强调英语在商务环境中的实际应用,重点锻炼学生外贸磋商谈判及业务沟通能力。
目前,这些课程的课内实践可以通过课堂情景模拟进行,主要是模拟真实的商务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口头报告、信函写作、协商对话、现场翻译等形式进行训练。
3.《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总36课时,课内实践12课时。本课程主要为培养国际货物运输人服务,主要内容
包括国际货运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流程。
在课内实践环节上,可采取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模拟等方式,以锻炼学生办理货物运输与保险的能力。
4.《商品检验与检疫》,总36课时,课内实践8课时;《海关理论与实务》,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这两门课程是涉及进出口报检和报关的教学环节,具有政策性、技术性、执法性和涉外性的特点。
在教学上可采用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理论课程可开展实施案例教学法;实训课可开展实验模拟,根据教学内容分模块、分情况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有条件的话可组织学生到相关部门参观学习。
5.《国际结算》,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国际银行结算方式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程序,是以金融、贸易为基础的多边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各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程序。
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理论原则指导下办理外汇业务,侧重于业务程序和基本操作方面的实践性教学,需要进行实验模拟,以锻炼学生对货款结算各种方式流程的掌握能力和操作的应用能力。
6.《国际贸易实务》,总54课时,课内实践18课时。该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贸专业核心专业课,是在总结我国对外贸易实践经验和结合国际通行的贸易惯例与习惯做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针对此课程的教学系统软件和实验软件较多,而且使用已经较为成熟,所以本门课程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与组织实验模拟。具体做法是:在开展实施案例教学中加强实训,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情景模拟训练,使学生能较熟练地开展外贸业务环节的业务程序和办理业务手续,规范缮制各种业务单证。
篇9
百度百科显示,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本文定义的共享经济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高效匹配供需双方从而最优化配置过剩资源的一种创新经济模式。其前提是资源过剩,目标是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而这类互联网平台即本文所指的共享经济平台。
共享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资源过剩,人人参与,共享平台。在整个模式运作过程中用户体验是核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基础。如何利用平台信息技术激活供需方的最优匹配是关键。对供给方而言,通过在盈余时间内分享自己过剩资源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他们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对需求方而言,由于获取他人剩余资源的成本要低于直接拥有物品所有权的成本,他们更愿意选择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二、国内在线教育共享经济平台分析
1.共享平台的去中介化与再中介化
去中介化:共享经济的出现打破传统在线教育的供给模式,传统在线教育模式下用户必须通过一定的商业组织获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然而这些商业组织的高度组化决定了它们提供的主要是单一、标准化的商品或服务,比如新东方在线提供的标准化教学视频服务,这就很难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内容和服务提供者以被雇佣的形式依附于这些商业组织,间接地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脱离有组织的商业机构之后他们需要自己承担办公场地,服务技术,个人营销等成本,但利用共享经济平台,内容服务提供方与资源需求方可以直接接触达成交易。
再中介化:共享经济平台成为内容提供方和资源需求方的中介,促成交易。一方面平台帮助内容提供方集客与营销,另一方面帮助资源需求方高效匹配符合要求的供应方,同时平台会向用户收取一定的佣金。与传统商业组织的中介相比,共享经济平台更注重个人IP的构建,内容服务提供者与平台不存在雇佣关系,是独立的劳动单位,每个人都是创造者,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自由的安排服务时间,同时他们也可以接入多个共享经济平台,这种自由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也更容易激发内容提供方的创造力,为需求方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进一步的帮助自己赢得口碑,获得更多订单。
2.共享平台的强跨边网络效应
《平台战略》中提出跨边网络效应是指一边用户的规模增长将影响另外一边群体使用该平台所得到的效用,效应增加则为正向网络效应,反之则为负向网络效用]。而共享平台具有强跨边网络效应,一方面内容和服务提供方用户的增长会吸引更多的需求方用户来平台寻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提供方,提高获得满意服务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平台更多的注册用户也会吸引更多的内容提供方入驻平台,使自己的服务可以被更多的人发现。鉴于这种平台的强跨边网络效应,一旦激发其正向网络效应,平台便会迅速壮大,有利于共享经济在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共享平台对产业链的作用
共享平台的出现,使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接触,平台不再是标准化内容提供方,而是以中介的形式出现,将内容提供方与资源需求方高效匹配,使个人剩余资源重新被利用变为可能,同时使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点到点对接的新形式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在线教育存在的用户学习需求个性化与商业需求标准化的矛盾。
共享经济的主要理念是一种“合作消费的生活方式”,主要特点是个体借助第三方创建的网络平台,既为需求者(people)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又通过共享的形式节省了地球上(Planet)的资源,还为企业与独立承包商们挣得了可观的利润(Profit ),实现了3P的完美统一。同样在线教育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使个人过剩资源有重新被利用的机会,并促使个人挖掘并创造更多自身的潜在价值,使个人的知识经验或技能得到更多施展的机会,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总结
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将老师的盈余认知和盈余时间与学生需求一一链接,在C2C商业模式的基准下,使个性化定制服务有了更大的创造空间。首先学生可以与老师直接连接,点到点的对接使学生的定制需求更能得到针对性的满足,另外考虑到共享经济下老师共享属于自己的低成本闲置资源,学生也将以较低的付出享受符合自身要求的专属服务,为目前在线教育平台存在的个性化成本高实现难的困境开辟了新的出路,使在线教育平台真正做到以用户为核心。
参考文献:
[1]杨樱.共享经济视角下的MOOCs商业模式浅析[J].统计与管理,2016,(3):76-77.
[2]银昕.共享经济,带领我们进入“共情”世界[N].商学院,2015(12).
篇10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虚拟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经济运行方式影响的研究较少,有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产价格与实际产出、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方面。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方面,可追溯至魏克赛尔及凯恩斯的研究,他们在以货币为代表的虚拟资产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方面做出了先驱性分析。魏克赛尔在《利息与价格》中提出了著名的资本累积过程理论,该理论揭示了以利息率为中介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方式。凯恩斯将投资者预期考虑进分析过程,预期的不确定性使投资行为趋于复杂,认为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率,投资扩张;反之,投资缩减,但利率的传导机制并未发生变化。
Guttmann(1994)通过研究美国1972--1982年萧条期间的重大结构调整,认为这10年美国虚拟资本的爆炸式增长,为其经济结构转变提供了巨大动力。Carter(1989)、Crotty与Goldstein(1993)、Goldstein(1995)、Tobin(1984)和Zinn(1993)等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认为经济结构转变对实体经济部门造成负面冲击。Binswanger(2003)认为投机泡沫可以持续的三个前提条件是实体经济面临动态无效约束、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使得金融约束得以放松以及实体经济中的总需求面临约束。Green(2003)通过研究资金流量、利息率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出了金融部门发展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思路。Caporalea和Spagnolob(2003)通过构建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模型,分析了金融危机的产生机制。
卢卡斯,门克霍夫(2004)通过对德国金融资产比率分析,认为以金融部门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已经与实体经济分离,并辨别了三种分离假说,对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分离现象构建了典型的“背离假说”论证模式。“背离假说”认为,过去实体经济处于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虚拟经济部门扮演辅助实体经济发展的角色,但现在这种支配地位发生了颠倒,金融市场依据自身的逻辑和规律运行,实体经济不得不适应虚拟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卢卡斯,门克霍夫等总结了三类分离假说,进一步拓展了对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分离现象的认识,具体如下:
第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市场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及独立信用扩张能力,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分离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这种分析思路较接近于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将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看作是必然的。Strange(1986)引用Minsky的金融不稳定假说,从金融市场不稳定性角度分析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必然性。Chick(1993)通过对银行发展阶段进行划分,认为信用扩张促使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日益分离。Schulmeister(1996)通过分析日益增长的政府贷款及相对下降的私人投资现象,认为债务上增加的利息支出必须由相对减少的实物资本及公司利润弥补,从而产生了利息与利润的分离。
第二种观点认为,金融部门应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离趋势对实体经济具有根本性破坏作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Tobin(1984)、Schlesinger(1987)、Ehrlicher(1989)、Hesse等(1994)、Filc(1996)以及Emunds(1996)等。其中Tobin(1984)着重从金融市场中的短期投机行为进行分析,在《关于金融系统的效率》一文中,通过分析信息套利效率、基本价值效率、完全保险效率及功能效率,认为金融部门逐渐关注存货与交易量,持续的交易和具有最小交易成本的金融市场吸引了短期投资者,大量的投机行为扭曲了价格并引起了负面的外部效应。Schlesinger(1987)通过分析企业融资行为改变的动因,认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金融上层建筑出现不成比例的增长。Emunds(1997)认为,由于“羊群效应”及“权益要求”的外生增加促使投资者兴趣转向金融资产,从而使有限的金融资源以限制实物资产投资的形式被金融部门吸收,最终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由此认为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会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
第三种观点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认为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伴生现象,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性,但破坏性程度取决于政府的政策选择。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Tietmeyer(1995)、Stottner(1997)及Borio等(1994)等。其中Stottner(1997)总结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情况,主要从价格泡沫引致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角度进行分析,并认为如果存在绝对支配,投机者们可能更为富有,但实体经济却可能遭受严重损失,造成的后果是金融部门的投机破坏了其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基础;相反,在不存在绝对支配的情况下,因价格泡沫导致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存在一定极限而不可能无限扩张。Borio等(1994)通过对资产价格膨胀进行分析,解释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离现象,其通过对13个工业化国家1970-1992年间资产价格变化的分析,认为资产价格与实物资产价格的脱离主要源于解除管制导致的信用扩张。
Sachs(2004)研究认为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两者的发展逐渐背离,在宏观经济体系内,实体经济处于首要位置,其次是金融。Krippner(2005)提出金融化是通过金融渠道而非贸
易和商品生产渠道的一种积累模式,并利用数据分析验证美国经济正深入地进入金融化发展模式。Crochane(2005,2006)利用时间序列及横截面数据,通过建立以股票溢价和消费为基础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间关系,并认为金融市场回报率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
Jacobson等(2005)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具体分析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问具有联动效应,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对金融市场波动会造成直观影响,而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对实体经济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Hudson(2008)分析二十世纪以来多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探索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问的关系,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需与实体经济发展规模保持在一定水平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需防范超出该范围而引发的危机。Gregoriou等(2009)运用ARCH模型,利用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分析美国股市回报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股市波动情况能较直观反馈实体经济变动状况,并对金融部门决策产生影响,进而进一步影响到消费及短期内实际货币供应量情况,并认为消费在短期及长期内都是相较于股市回报更为敏感的经济变量。
二、国内研究
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内学者纷纷展开了对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及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金融危机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刘骏民(1998)给出一个加入证券交易的新货币公式,进一步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分流向两个市场即代表实体经济的产品市场及代表虚拟经济的证券市场。刘骏民(2003)指出,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虚拟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实体经济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具有相互作用关系。
刘骏民和伍超明(2004)通过构建货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三部门关系模型,推导出货币量增长率是实体经济增长率和虚拟经济增长率的函数,通过对虚拟资产收益率和实物资产收益率的差异分析,描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经常性背离关系。伍超明(2004)认为世界经济虚拟化的趋势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成为一种常态,由于货币循环流模型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资金流量占比和其规模之比不能保证保持相等状态,虚拟经济在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消极影响。近年其他学者的研究如表l所示。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李宝伟等(2002)提出资产定价的微观基础是分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联的重要途径。彭卫民等(2002)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虚拟经济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有自己独特的运动规律,以及虚拟资本中的长期资本会以某种方式与产业资本融合。刘东(2003)认为实体经济良性运转将有力支撑虚拟经济发展,虚拟经济的稳定性最终以虚拟资本是否能够转化为真实的社会财富为基础,虚拟经济发展需与实体经济发展保持协调关系。
刘霞辉(2004)利用资源转换概率模型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并认为从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来看,任何一方面的偏离均对增长无益;从短期看,任何投资不均衡均有可能引起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刘金全(2004)通过相关定量研究,进一步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规模与活性上的相互作用,认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而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具有显著的反馈影响。
王国忠等(2005)利用1919-2004年的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实证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关性的时变特征,验证了经济虚拟化后虚拟经济作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的经济系统的独立性特征。马卫锋等(2005)利用我国27个省市区1978-200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我国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通过投资总量而非效率提高的途径实现。周业安等(2005)在国外学者现有研究基础上构造我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并将其引入标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模型中,发现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实体经济增长,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呈相反关系。近年其他学者的研究如表2所示。
(三)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金融危机
国内一些研究认为需防范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泡沫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关系的研究,不能只关注虚拟经济引发泡沫经济这一负面影响,需进一步研究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间的更深层次关系。刘骏民(1998)认为,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存在密切关系,但二者不能等同起来,泡沫经济是虚拟资产价格膨胀的结果。陈文玲(1998)认为,当虚拟经济脱离实物经济过度膨胀时,形成了虚拟经济的经济泡沫;但把虚拟经济等同于泡沫经济并不确切,只有过度虚拟部分形成经济泡沫,并认为决不能抑制虚拟经济的发展。李晓西等(2000)在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过程中,引入泡沫经济形态的中介作用,认为泡沫经济主要体现为产品名义价格与基础价格的严重偏离,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结果。近年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总结如表3所示。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侧重于研究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贡献在于:(1)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奠定基础。(2)从经济发展的宏微观层面具体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相关理论已较成熟,应用的具体实证方法对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集治疗的58例神经内科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47.8±6.3)岁;入院时间3~10d,平均(5.6±2.4)d。脑血管意外21例、重症肌无力13例、脑干脑炎10例、格林巴利综合症8例、多发性硬化症7例。所有患者均对研究过程知情,遵循平等自愿原则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后完成整个研究过程。
1.2机械通气治疗标准 患者出现以下情况[2]:①自主呼吸频率>35次/min呼吸功能紊乱;②鼻导管在吸收吸氧3.0~5.0L/min的条件下,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
1.3方法 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必要的常规检查、常规处理措施。帮助患者取半卧位,在面罩通气的基础上调整肩带,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不渗漏。初始治疗,吸气压(IPAP) 6~12cmH2O范围内,接着以2个单位进行连续递增,直到单位值达到18;呼吸频率保持在16次/min;氧流量设置在3~8 L/min左右。保持4~10cm H2O范围内的呼气压力数值。潮气量10.20ml/kg,呼吸频率15.30次/min,吸氧最初的浓度为60%~100%,后调至40%,呼吸比1:(1.5~2),上机30min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两肺湿音情况对呼吸参数进行调整。
1.4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通气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情况,并对疗效进行评价,显效:呼吸功能改善显著,肺部干湿音消失,浮肿消退;有效:呼吸功能改善,肺部现少量干湿音,浮肿得到缓解;无效:病情无任何变化或加重[3]。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总和。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 Excel 进行数据录入,采用 SPSS14.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全距表示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以 P
2 结果
经治疗后,58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22(37.93%)例,有效28(48.28%)例,无效8(13.79%)例,其中死亡3(5.17%)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缓解,PaO2增加,PaCO2下降,PaO2/ FiO2升高,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见表1。
3 讨论
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诱因较多。发病时通常会导致呼吸衰竭,原因主要有[4-5]:①因为突然发生的神经内科疾病引起呼吸肌因为脑干、运动神经、高位脊髓等损伤受到抑制,造成机体呼吸肌无法接收神经冲动进而引发呼吸衰竭;②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发生突变,神经冲动传导无法到达呼吸效应肌肉;③其他因素导致。
临床治疗中神经内科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尚无明确治疗方式,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临床多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中参数的设置及模式的选择应以患者的病情为基础进行实际调控。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可得:机械通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6.21%,患者死亡率为5.17%。治疗后PaO2增加,PaCO2下降,PaO2/FiO2升高,呼吸功能和肺功能明显改善。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原发病和并发症予以高度重视。针对脑炎、重症肌无力危象、多发性硬化症等患者,需在治疗中立即给予较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而脑出血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则应在第一时间降低颅内压,采用较大剂量的激素和利尿剂治疗,如需必要则应行脑室引流术治疗;针对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仍可自行呼吸),可适当采用呼吸兴奋剂治疗,但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避免增加患者呼吸肌疲劳。从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①针对部分原发病所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引起的通气障碍,医务人员应以患者的原发病为基础,对其引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机制进行探究,并采用针对性措施处理;②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发作时缺氧的病理生理性机制;③是否合并发生其他心脏、肺部疾病的发。大部分神经内科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多会发生肺泡低通气综合征。若患者肺泡的每分通气量较二氧化碳的代谢率低,则患者的PaCO2水平上升。临床治疗中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限制性通气障碍)需接受潮气量大的通气模式治疗,治疗中可适当延长患者的呼气时间。而针对限制性低氧型呼衰患者应选择PEEP模式行通气治疗。
综上,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救治应尽早进行,原则上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并以病情为基础进行参数及模式的设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以保证临床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刘玉玲,黄宝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4):69-70.
[2]刘杜姣,薛庆亮,王鹿杰,等.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合指数与预后关系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10):592-595.
篇12
[中图分类号] F232;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27- 03
2008 年5 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次的内控规范,增加了基于信息技术系统的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强调了信息系统安全性。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2009 年1 月,国家财政部《关于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动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着力将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标准固化在信息系统中,力争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固化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在《中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 号——信息系统审计》中指出: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的各个层面都包括人工控制、自动控制和人工、自动相结合的控制形式,审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控制形式采取恰当的审计程序。该准则基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对内部监督5个方面来讨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
1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概述
1.1 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
信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收集(输入)、操作和存储(处理)、传播(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机制以实现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也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递,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所需的辅助信息的人机系统。
1.2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将组织控制、手工内部控制和计算机内部控制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控制。它随着会计信息系统工作环境变化而变化,通过实施特定措施和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系统产品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完整与安全,确保会计及其他数据的可靠,保证国家及企业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与执行,以及查错防弊,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所采取的一切制度、方针、措施和管理程序。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中,企业通过控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分析。其内容包括确保系统的合规合法,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无误,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增强系统的可审性。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内部环境的管理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在企业IT领域中体现为IT 的内部控制环境,虽然企业的整体目标没有改变,但是在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存在着相应的组织管理等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岗位职责分工界限模糊。不相容职能分离与相应职责分工是手工会计内部控制的基础,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由于会计软件的功能集中,导致职责的集中,在某些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一些会计人员身兼数职,比如有的会计人员既从事数据输入处理又负责数据输出报送,这样就会造成未经批准擅自对程序与数据库进行修改和操作等舞弊行为。
(2)数据的采集与输出缺乏监控。会计信息化数据虽然要求有原始单据才可以输入,但是缺乏可靠信息的记录或未经确认的数据也有可能被输入,数据采集的不谨慎必然导致处理结果缺乏可信度。会计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数据删改容易且一般不留痕迹,程序与数据都保存在计算机中,在监控不力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舞弊行为。这就需要加大对于企业内部环境的管理力度。
2.2 风险评估的范围扩大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独特之处。在IT环境下,虽然企业的整体目标没有改变,但是经济、产业及管理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都发生了变化。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使系统从以往封闭集中状态走向开放,给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构成了内部控制的新内容,扩大了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范围,例如,会计人员的职责过度集中而计算机犯罪又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所以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就更大,给企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在扩大。此外,会计信息化使得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下载、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计算机病毒感染、黑客入侵、使用人员违规操作也会造成计算机系统故障或信息系统崩溃等,都相应地给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
2.3 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增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难度
IT 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控制程序与计算机处理相互协调适应。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有所增加,如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数据库中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增加了IT 环境下内部控制的难度与复杂性。
2.4 企业信息与沟通的难度加大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有紧密的联系,会计信息系统从其他管理信息子系统和系统外界获取信息,也将处理结果提供给有关系统,使得系统外部接口较复杂。同时因计算机不具有人所特有的职业判断能力,使得企业在IT环境下信息与沟通难度加大。
2.5 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管理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做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在IT环境下,一些内部控制被计算机程序化,并嵌入计算机应用系统内,因此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这些程序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果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依赖程序的思想和程序的重复操作会使得错误扩大化,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在会计信息系统下更应注意对内部控制的监督,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
3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下内部控制的对策
由于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具有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等特点,企业需要扩展系统运行范围,从而改变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3.1 加强对企业内部环境的管理
首先,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应规范各部门,岗位及环节的职责权限。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和程序方法,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保证会计凭证、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操作规范。其次,突出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内部控制的好坏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企业必须重视对管理人员的选用,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和良好的用人政策,选用有能力的人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正常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确定企业管理者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也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最后,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及审核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3.2 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时刻威胁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风险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这些风险企业必须加以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企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辨识和分析风险的过程是持续的、反复的过程,也是有效的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要素,企业管理层应该十分谨慎地注意各个部门的风险,并且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首先,企业在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程序时应建立预警系统,提供预警功能,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并生成预警信息,自动通过网络传给相关责任人。其次,信息化会计档案管理的控制。会计档案管理的目标是要做到任何情况下数据都不丢失、不损毁、不泄露。通常采用的控制包括接触控制、丢失数据的恢复与重建等,而数据的备份则是数据恢复与重建的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控制手段,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备份,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3.3 完善IT内部控制措施
企业的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保证指令得到实施而制定并执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针对实现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而采取的必要的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在会计信息系统方面需要实施具体的IT 控制措施,包括IT管理类控制措施和IT技术类控制措施。会计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强了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可以使企业摆脱人员与资源的限制,经济有效地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例如,提高在IT环境下数据的加密技术是保护信息通过公共网络传输和防止电子窃听的首选方法。
3.4 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和沟通
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记录、处理、存储、归纳和交流信息,任何交易必须能够追踪其从发生到终止的过程,所有交易必须在系统中留下审计线索,为内部控制提供保证。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整个企业营运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事情。在会计信息系统下,数据经过处理生成的内部信息,有助于企业各部门做生产经营决策。首先,所有人员都要了解应该提供哪些信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形成各部门、各管理级次之间的信息沟通及反馈渠道,形成信息控制体系。其次,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内部信息的强制流通,还要建立内部信息报告反馈制度。
3.5 加强宏观监督管理控制
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针对实施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制定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工作指南,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提出指导和建议,使企业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对商品化的会计软件要做好评审工作。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岗中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建立严格的监督审查机制,对违规操作、弄虚作假、恣意隐瞒的单位给予严肃处理。
注:本文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IT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课题研究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及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
[2]李玉周,李佳,柯可. 基于COBIT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分析与重建[J]. 财会通讯,2009(7).
[3]胡仁昱 .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13
自由贸易协议国可以对非协议国背离WTO最为基础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原则,使中国在欧盟和美国的自由贸易区域内只能获得次优待遇。WTO规则可以分成两部分,市场准入和贸易摩擦。市场准人包括货物的关税降低、服务的市场准入、取消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摩擦包括贸易救济和争端解决。自由贸易协议在市场准入方面跳出WTO范围,在协议国之间建立更优的市场准入,非协议国在自由贸易区只能享受到WTO建立的市场准入,这是低于协议国间更优待遇的次优待遇。解决次优待遇的出路是建立自己的自由贸易区,这包括与欧盟和美国的协议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在过去十年中也作出了这样的努力。
随着自由贸易区的逐渐布局,WTO沦为欧盟和美国解决贸易摩擦的工具,欧盟和美国在WTO框架下对中国进行限制。为了确保自由贸易协议给协议国相互之间带来的利益,协议国更显示了排外性,它们需要把即便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非协议国赶出自由贸易区市场。此时,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产品自然就成为驱逐焦点。欧盟和美国在掏空WTO规则中的市场准入内容后,就利用对它们来说仅存的WTO贸易救济和争端解决工具来对付非协议国,中国在过去十年中遭受的贸易救济和摩擦已让我们对这点看得很清楚。
多边的时机在于自由贸易区的回归和适时的多边努力
多边谈判在未来的贸易自由化道路中将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需要适时抓住入世后一个真正的多边机会。自由贸易协议的发展使WTO根本性的最惠国和国民待遇降到低于自由贸易协议内部待遇,同时会否定非协议国的比较优势并阻碍规模经济的实现。只有当WTO次优待遇接近或超越自由贸易区最优待遇时,自由贸易协议才会失去存在的利益基础,协议国才会回归多边贸易自由化体系。而在未来双边与多边的较量中,当更多的双边协议相互交织而减损了单个双边协议的好处时,WTO成员国又会内生重新重视多边谈判的需要,这将是中国在加入WTO后需要抓住的一个多边机会。
未来的多边谈判会与多哈回合实质不同。自由贸易协议的发展使成员国对WTO多哈谈判的兴趣降到低点,这是因为协议国通过自由贸易协议获得了更低的关税,降低了倾销和补贴的可能性,并开辟了多哈回合无法触及的竞争、投资、政府采购等问题。解决多哈回合的僵局,需要等待未来双边回归多边的时机,再由多边积极作为。也就是说,当未来自由贸易协议发展到相互竞争抵消而瓦解并最终回归多边道路时,多边就可得以修复并进展,这就如同GATS第XIX条第4款有关逐步自由化所期待的道路那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协议中已经包括了竞争、投资、政府采购等领域的问题,说明这些问题不是不可谈,今后的多边谈判不仅要在传统的关税降低等市场准入问题上有所作为,还需要增加对这些新问题的谈判。目前,自由贸易协议对竞争、投资、政府采购等内容的构建还不完善,可以说是打开了合作大门,但具体内容尚未确定。如果未来的多边谈判能先触及这些领域的具体问题,则可进一步降低自由贸易协议的吸引力。
未来的多边回合在新议题上的进展,会对中国的产业和体制带来压力和动力。实现比较优势除了需要体现市场准入的贸易自由化外,还需要合理的市场竞争。2016年底,随着所谓非市场经济地位概念的失效,中国将获得体现最惠国待遇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机会。而当未来WTO进展到多边竞争规则时,困绕中国企业的反倾销问题将被削弱或剔除,中国也将需要审视内部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之间的冲突以及外贸法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同时,未来的多边竞争规则会使不具竞争力的国内相关行业失去反倾销的保护屏障,尤其对于因国内体制问题导致缺乏竞争力的行业来说,多边竞争规则会不可避免带来撼动国内体制的压力。此外,在多边投资问题上,中国需要避免再次成为别国的工厂和市场;而政府采购问题是对政府财政权利的限制,使政府不能用国产来替代进口,中国则需要避免完全成为别国的市场。
在过去的-I-~a中,WTO争端解决机制给予了中国希望,中国在未来仍将依赖其以获得公正待遇。WTO规则中没有对市场经济地位给出判断标准,而是由成员国在其国内法中予以确定,这实质是成员国单边对中国设定义务。中国通过在WTO申诉,已经成功制止欧盟对中国的不正当反倾销措施。在中国被诉的稀土案中,中国的败诉无论是源自中国签订WTO协议时的问题,还是因为专家小组对规则的解释,导致中国无法使用例外条款和无法类比澳大利亚类似的贸易限制措施,中国未来仍将依赖WTO争端解决机制来主张利益。
迎接多边需要继续保持在双边谈判和国内法制建设上的努力
过去十年,在成员国进行的自由贸易协议博弈中,中国也建立了自己的自由贸易区。在对未来多边体系的期待中,中国仍需要继续务实推进双边贸易谈判。多边的好处是可以实现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而多哈回合启动的多边谈判,其真正进展需要等待未来的时机。在等待多边时,为了避免在WTO中只享受到次优待遇,中国仍然需要双边努力,甚至是在新领域的谈判。例如中国与美国近期在竞争领域达成备忘来寻求双边在反垄断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