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效学习的好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兴趣能对未来活动产生准备的作用。例如,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对语文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阅读各种语文知识,积累各种语文知识,为将来研究和从事语文方面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课下会充分预习语文内容,课上,就会积极参与,表现活跃,同学之间就会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这比老师硬性提出问题来思考,得到的知识要有效得多。
兴趣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
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推动了丁教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并使他获得巨大的成功。同样语文的学习更需要兴趣来做支撑。当今教育考试导致很多人不在意学习语文,因为段时间里学生不易看到收获,不像理科那么有短时间的成就感。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篇2
做好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首先是对国家相关助学政策的实施情况的贯彻,国家的相关助学的政策法规很大程度上照顾了广大学生实际需求并解决了学生一定的实际困难。因此,做好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能够让国家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出相关政策出台的意义。
二、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发展
“助学金”,顾名思义,是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并非是一种面向广大家庭条件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奖励方式。在当今高校中存在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许多大学生把助学金的含义扭曲了:学生只注重“金”,而忽略了助学金的真正着眼点在于“助”;也有一些学校“冠冕堂皇”的将助学金与学习成绩联系起来,将助学金变成奖学金,奖励给学习好的学生。以致于使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差、但学习成绩不突出,真正需要这笔钱来解决实际困难的学生得不到这个来自老师、学校和国家的帮助。
三、辅助学生完成学业
国家助学金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还是一份温暖的关心和关怀,更有千万学子们心灵的慰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传递一份爱心。同时,助学金也为学生父母减轻了负担,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让大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并能让学生全心投入学习之中。让他们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高标准要求自己,妥善处理学习和业余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更能使他们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也可以得到提高,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下,努力朝自己的梦想前进。同时助学金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激励贫困生勤奋学习。可以说助学金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有效促进公平的好政策,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国家的关心和帮助,也让关爱的阳光播撒菁菁的校园。
四、检验辅导员工作质量
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给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创造了更好完成学业的条件,但同时也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挑战,在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条件不好界定;(2)学生对国家助学金的心理依赖日趋严重;(3)学生诚信品质、感恩心理下降。
篇3
高效课堂主张将学习还给学生,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大多是接受了传统教育的,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还要有个过程,况且教材一般都精炼、严谨,但不易懂。那么,如何上好一堂完美的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制好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导学案的编写是很严谨的,绝不是拿过课本,把重点知识写上,把习题册的题目照搬上。假如这样,课堂就真成了习题课,就得不到高效课堂的效应。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联系教材,编写导学案要有差异,有最低目标,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要浅显,适合大部分学生;合作探究部分,内容应该由浅入深,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部分,内容应紧密联系教材,难易适中;学后反思部分也不可忽视,只有在质疑、探究中才能共同进步,只有在反思中才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培训好小组长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小组长是高效课堂中关键人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任课老师要在课前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要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前告诉他们,让他知道这堂课你的想法是什么,并且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培养好了小组长,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兵带兵,兵练兵、兵强兵。
三、自主学习的检查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自主学习部分开始入手,通过观察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来判断学生学习的概况。仔细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表情、眼神,及时点评学生的回答,对于个别学生回答不流利的,应该及时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发挥得更好。自主学习部分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才能进行下面的任务。因此,要求同学们对自主学习知识,认真梳理,大胆交流,查缺补漏,取长补短。
四、合作探究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了本堂课的知识结构,掌握的要点。结合实例,学生分组展示、质疑、探究、点评,教师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真正发现问题,这才是上好高效课堂的根本问题。如果合作探究部分,只是流于形式,为做题而做题,那就达不到我们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利用好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书写能力。合理运用这一部分,教师就能发现本节课的突破口,为下一步的训练奠定基础。
五、知识拓展是高效课堂的提升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拓展。学生通过前面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教学目标有了充分的理解。只有让学生激情投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教师应该把握时机,给学生一个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他们才能乐学、会学。当然,教师也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问题不能太偏、太难,如果学生都不会做,不但起不到激发兴趣的作用,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六、课后反思是高效课堂的完美结局
高效课堂,看起来教师轻松了,其实不然。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时时刻刻把握每一个环节,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精准的点评,这样学生才会进步、提高。上完一堂课,教师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理出来,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篇4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教学方法
我们常说教师要认真备课,其实备课的内涵很丰富,不仅仅是知识和教学的准备,还是对学生认知能力进行摸底和了解的过程。教师对学生了解的渠道有很多,通过一张试卷了解、通过有针对性的谈话了解、通过课堂提问了解等等,在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确定一种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的保证极其重要,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然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就能够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比如,学生群体中的差异是教师应该特别关注的,教师确定的学习方法应该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深刻解读教材,选择教学方法
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是非常科学的,教师要在备课期间深刻解读教材,将教材内容放在整个学段的高度、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高度、放在本册教材体系的高度进行解读,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确定教学方法,这样知己知彼后制订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才能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形成。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是教学的依据,新课改虽然大力提倡不能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但是教材在教学材料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小觑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指导作用,适当地延伸和拓展,将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好教材的作用,进而获得高效的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和课后的准备,将数学教学提升一个新高度。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教材的内容,了解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具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法,才能实现高效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篇5
例如,在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对称的图形,比如正方体、长方体、魔方、圆柱形、球形、“中”字、剪纸等。引导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片冲击下找到探究对称知识的兴趣,进而大幅度提高导入环节的质量。
二、找寻教学方法,为高效课堂的实现走好关键步
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数学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本文以自主学习模式为例,对如何实现高效课堂进行概述。
例如,在教学《倍数与因数》时,我选择了“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理解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探索出求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等。接着,引导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之后,让学生完成下面几道练习题:(1)判断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2)思考:倍数和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我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以及做练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有目的性地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授课的盲目性,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篇6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这一话题备受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是很有必要的,它是为祖国培养有真才实学的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关键时间段,化学课程的学习更是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教师在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求要有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一、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国际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大,为了适应教育的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国际竞争中也成了热议的话题。新背景课程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是为了改变当前陈旧和老套的教学方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化学人才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同时,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也是为了扭转和改变自古以来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而不是教师的独白和填鸭式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总是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习的主体就变得很被动,从而使学生无法将其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都发挥出来,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自身的优点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新型的教学体制下能够更好地学习,不断提高和发现自己,增强学习意识,做到积极主动和自觉地学习,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达到教师和学生双向的理想状态。
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和备课
要想学好每一门学科,课前预习都是少不了的。学生在学习一节新知识之前,要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为学生讲一节新内容之前,也要对新的知识点进行预习,在预习的时候要彻底和细致,面对模糊点要主动翻阅资料进行查询,不能浑水摸鱼式地放过,学生能否学好,有一半的原因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教好,是否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位。所以,教师在课前不但要预习新内容,在预习的同时还要认真地备课,条理要清晰,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明确,对知识点要完全熟悉,对重点、难点内容作好记录,设置相应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考虑学生的疑问点,这都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准备的内容。对于课堂上要用到的素材,教师要提前寻找和搜集,方便课堂内容有序地进行,也带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
(二)课堂上的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总是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化学这门学科有很强的理论知识,需要理解然后运用,同时,单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还要结合实际操作,那就是化学实验。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就要求学生动手操作。俗话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上课,面对一个个实验仪器,学生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都会被吸引住。只要是教材中涉及的化学实验,教师都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可以是教师先示范一次,然后再带着学生一起操作一次,新人教版高一化学的第一章就讲的是《从实验学化学》,所以,化学的学习,做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化学实验不但会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以及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生活中的化学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并且实实在在地运用于生活中。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完全可以把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比如,说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金属银;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75%;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缓升华;在五金商店买到的铁丝,上面镀了一种“防腐”的金属,它是:锌;全钢手表是指它的表壳与表后盖全部是不锈钢制的。不锈钢锃亮发光,不会生锈,原因是在炼钢过程中加入了:铬、镍;我国世界闻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发明了侯氏制碱法。这种碱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在讲课之余穿去,让学生都了解和知道,一方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也去发现生活中的这些小知识来帮助自己学习化学课程。运用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是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能否学好化学这门学科,除了要做化学实验,要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学习以外,教师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投影仪和多媒体资源,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教师应该合理教学,并不是一味地把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式地灌输给学生,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印象不深刻以及没有时间进行理解,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让学生没有压力感,在一种放松的环境下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热情。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方法就是教师要主动发现问题,尽心尽力地做好备课工作,努力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实际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在实践中总结学习化学的经验,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化学课程。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手段要不断创新,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写出教学心得,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对化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从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出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加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7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性。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的去学习,去探索。
二、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波的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的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三、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四、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高效课堂
电教媒体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高效课堂中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
2.关系的转变。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
篇8
一、高效课堂要具备“高”要求
1.高效的讨论和研学
有的人认为好的课堂应立足于课堂的气氛“和谐”甚至是“热烈”,这一点我也赞同,但是我想说“高效”更重要,“高效”不等同于“搞笑”,学生的讨论和研究要看实际效果,是否有深度,是否有广度,是否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在讨论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放飞了独特的见解,是否在讨论中“标新立异”。
2.高度的参与和探究
(1)探究热情高,求知欲强
化学往往伴随着一个一个实验展开,在实验和演示中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刨根问底”的追问与解释中,培养了学生主动的探究热情,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积极性高,参与度高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课堂属于每一位学生,高效的课堂绝对不是优等生的表演舞台,更不是个别学生的“独角戏”,它应该是“群体相声”或者是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品”。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化学带给他们的快乐。
二、关注教学细节,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化学课堂更是这样,所以构建高效的课堂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构建高效课堂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组织好课堂教学
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理念,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才能。要注重过程和方法,师生都不能过分地看重分数,以“个人成败论英雄”,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的合作与探究中去,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使学生整体的能力得到提升。
2.高效教学方法的引领和带动
教学方法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见教学方法的重要。教师要善于运用高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方法的选择要科学合理,注重效率。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积极开展以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如从演示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兴趣;从课堂实验出发,引导自学讨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去进行讨论,得出有关结论;以学生实验为主,加深巩固应用等。注意引导学生要在实验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
启发和诱导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发展潜能的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延伸。例如,通过提问引发兴趣,提高注意力,使教学围绕问题步步深入;通过讨论促进认识的内在发展,在认知过程中,帮助学生补充已有知识,逐渐形成概念。
3.创设高效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翅膀”,化学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激励功能,适时设置情境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拓展思维,放飞想象,例如在学习化学的置换反应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情况可以实现,实现的理由是什么?什么情况不能实现,理由又是为什么?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个性化的思维得到彰显,创新能力自然生成。事实证明,课堂上教师搭设的舞台有多宽广,学生的思维就有多开阔。
总之,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学,更要会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作为自己不竭的动力,在动态的教学中,把握教育教学的本质,重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探究,注重方法的引导,重视情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优化教学环节,优质高效的课堂便指日可待。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74-02
课堂是否高效,并不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者低效的课堂。高效课堂正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写道:“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高效课堂正是这样的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如果没有传统课堂的根本变革,就不可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就不可能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势在必行,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
一、优化家庭作业,减轻学生负担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程度的重要方式。但是,如果“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家庭作业,避免超负荷、低水平的家庭作业;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家庭作业,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与其他教师协调家庭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尽可能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并给以及时的反馈。这样就给了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和应用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从而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也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人们仅仅把它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而往往忽略课堂之外的东西。课堂之外学生的睡眠时间与质量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要使一昼夜的一部分时间充满紧张的脑力劳动,就必须使一昼夜的另一部分时间解除紧张的脑力劳动。在一昼夜的后一段时间里(夜里十二点以前)的睡眠时间越长,这种睡眠就越有利于消除疲劳,人也越容易睡醒,从而更迅速地投入脑力劳动。因此,学生最好在晚上十二点以前就睡觉,以便能够在第二天上课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涨的情绪,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率,增强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还可以避免学生因睡眠不足而上课无精打采或瞌睡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如果教师不能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的话,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也就成为了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情绪高涨的精神状态,构建高效课堂的话,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做保障。
三、变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手段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由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师的主动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死板,教师也只注重言语的讲解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学和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其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今后的教学显然应当从大一统的传授型方式中蜕变出来,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要在正确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切忌生搬硬套,照抄照搬,而应灵活多变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教师指导、主动参与、同伴交流、合作学习、变化提问类型等方式,并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取长补短,灵活地进行教育教学,以取得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把握最佳时域,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节课中,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五到二十分钟,这一时间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期,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时域,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只有当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激活、神采飞扬、精神充电的乐园,而不是统一罐装的车间、机械操练的作坊,课堂教学才谈得上有意义、有效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让学生主动学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的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所学的知识重组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再通过实践转化成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好学、爱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具体来讲,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多鼓励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归因,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习的效益。
五、注重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支撑
课堂是否有效,评价必不可少,如果没有严格、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效课堂最终就没有办法落到实处。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益,教学的效益是通过实践、投入、收益等指标综合体现的,简单地说,“多快好省”是其根本性的原则。所谓“多”,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学得多、收获多;所谓“快”,是指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花费时间短;所谓“好”,是指教学的质量好;所谓“省”,是指学生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与所取得的成就相符合。“多快好省”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不是有些人讲的教师投入越少越好、学生答得越准确越好、教师教得越快越好,而是四个方面相互制约,最终形成一种合力。课堂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更取决于学生的学。所以,对高效课堂的评价要打破传统的以教论学的评价模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加以评价,既可以采用笔试,也可以采用言语交流,还可以进行跟踪性检测。同时,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他评和社会评价等方法,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共同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最后,还要将评价的结果反馈到课堂教学中,以便改进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一节高效的课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离不开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家庭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和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及课堂外良好的睡眠质量等重要的环节,它们之间是彼此关联、相辅相成的,共同影响着高效课堂的实施和效益。家庭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而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全面发展和形成学生智力的、审美的兴趣和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家庭作业布置的合理性不会导致学生回家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也直接为学生好的睡眠奠定了基础,良好的睡眠质量又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保障。在学生良好精神状态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最后,科学的评价方法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也为高效课堂落到实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因此,只有各个环节紧密配合,环环相扣,才能构建出一堂高效的课堂,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
[2]詹玉瑞.构建高效课堂优质课堂浅谈[J].甘肃科技纵横,2011,(2).
[3](前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修订本)[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1,74,73.
[4](日)左藤学著.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堂[M]. 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17.
[5]瞿梅福主编.校本教研:薄弱学校改造的策略[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2007:163.
篇10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重要要求。初中生不像小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历史学习很有帮助,所以课堂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应该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接近他们的实际生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接受,也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让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本土历史进行教学。每个地方都有一定的历史,具有地方特色。教学中可以利用当地的一些历史资源,比如历史事件、地名来历等。讲当地的历史,拉近了学生与历史学习的关系,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对历史知识理解起来更容易。二是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知识。历史是对过去生活的记录,历史知识也是过去生活的知识。历史教学就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再现,是对过去生活知识的学习。所以历史教学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其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变得丰富。历史教材中具有很多生活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其深入挖掘,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就可以以交通工具为切入点,对教材中交通工具的知识进行挖掘。因为在现代生活中,交通工具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同学虽然天天见到交通工具,但是还不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不了解交通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挖掘交通工具的知识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激起学生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对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了它对社会生活重要影响,结合现实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变迁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创新教学方法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满堂灌输等,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根据现代教育理念,结合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学生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知识的教授,把知识教给学生,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学会知识层面上升的会学知识的层面,在历史学习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快速突破、整理归纳等。二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对于历史教学很重要,在合适的情境中学生会有一种亲身历史感,帮助学生对历史好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把多媒体的优势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比如它的生动形象等。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调动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学习《澳门与香港的回归》,网络上有很多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既有图片的,又有视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这些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香港被侵占的经过,了解澳门被侵占的经过,学生在视觉听觉上会形成真实的历史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历史教学中,课堂氛围也是比较重要。历史学科不像其他学科严谨,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学习的时候需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是比较活泼的,这就需要一个和谐民族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提出问题,敢于向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时回答错了,学生也觉得没什么关系。学生表现的很优秀,教师要毫不吝啬的对其进行表扬。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起来感觉比较轻松,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经济中心的南移》,教学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假如你穿越到了两宋时期,成为了一个农民,你的一生会经历些什么?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同学们都进行踊跃的发言,并以组为单位,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同学对相关历史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课堂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 蒙云飞.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 学周刊,2014.10:95.
篇11
1.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初二阶段的数学在教学活动中是关键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中学生对于数学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打好基础是关键,培养兴趣是重点。因此,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在于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初中数学的学多是学习基础,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进而有更深层次的学习。但是,教师受主观思想的影响,往往忽略了基础的重要性,只注重知识的拓展,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教师过于强调“题海战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重点。
二、高效课堂的创建
1.启发式教学
高效课堂提倡的是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转变,而启发教学可以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味地传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点以及题目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学习方法,真正理解教材的内容。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转换练习模式
新课改下要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的模式,改变练习的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练习是课堂活动的一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练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转变思维模式,启发思维。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和实际,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并且寻找最优化的解题思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做题思路,而且有利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语言艺术的运用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注意表达的效果。教师可以使用口语化的语言,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也可用一些比喻、拟人的句式,将数学过程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在初中阶段学生就要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
篇12
此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做到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效课堂的实现并非一日之功。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轻松。具体措施如下: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对下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初次接触。在这样的初次接触中,会有很多的问题产生。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将不懂的、有问题的地方记下来,这样在听课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抓住重点难点,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在上课时,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要跟上教师的讲解,及时记笔记,对听不懂的、有问题的要及时记下来,对教师的提问要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
3.培养学生课后温习的习惯
温故而知新,在课后及时复习,去巩固和消化学习的内容,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重点加强记忆,难点提高理解,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会指日可待。
篇13
高效语文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应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从教师的角度应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语文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概括讲,高效语文课堂有这样六个维度,即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适度的思维张力、强大的团队合力、不凡的成功魅力、长远的发展潜力。
二、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必由之路。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调动学生思维的几点做法:
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础。
2.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应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语文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语文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语文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语文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4.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语文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优化语文课堂的微观结构,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根本保障。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想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一步地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原来设计好的轨道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思路往既定的方向引,说白了,就是老师设计好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的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势去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微观结构,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