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的思考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生观的思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生观的思考

篇1

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更重要的是人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的因素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无论是个人事业的成功,人生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指导。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素质如何,他们的人生观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兴旺和发达。当今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们的团队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差,看待问题易带主观片面性;随着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还表现在社会责任感不强,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不少人缺少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和思想意识。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意志脆弱,以上这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各大高校当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些也引起了政府、高校、家长,社会的高度关注。

对于大学生当中出现的问题,党和国家也连续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当中就指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重大战略任务联系在一起。作为高校的一线教师,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了解认为,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以及如何能取得成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科学的人生观有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科学的人生观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乐观、进取、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可靠的接班人。

2、大学生人生观现状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尤其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后,国门一打开,人们首先看到了西方国家发达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及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相比之下,中国在许多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抱怨和指责祖国落后,盲目倾羡西方,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驱使下,才会出现大学生的人生观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正是因为国内各种错误思潮影响,社会上出现一些错误人生观,更重要的是受到了西方政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冲击,作为大学生虽然生理上达到鼎盛时期,但心理正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些东西都深深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那么,我们下面就来分析大学生当中出现了那些错误的人生观。

(1)拜金主义人生观

思政课本上我们可以得出,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思想道德观念,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并且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一些学生的思想在剧烈波动.由于主、客观上的多种原因,使一些学生步人拜金主义的误区。“炫富”,“拜金女”等现象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不断发生,而媒体和网络对于大学生人生观的扭曲,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近年来,全国多家电视台纷纷推出的相亲类节目,异常火爆,也掀起了新一轮的收视狂潮,而在这种新的婚恋模式中也出现了裸的拜金狂潮,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使得对于财富的无尽追求甚至是不择手段,社会理想价值流失,经济效益大行其道,实际意味着人生观价值观的崩塌与断裂。这些都给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构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当代中国大学生绝大多数是有理想、有抱负、好学上进,勇于进取,也具备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如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不健康的思想的影响,其中比较突出而且具有代表性的是享乐主义。有的学生一味讲究吃穿,追求物质享乐。作为正在求学的大学生,衣食住行都是靠家里提供的,家里的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们读书,子女更应该体谅父母的辛苦,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我们看到的一种现象,就是学子们在校吃喝风泛滥,过生日请,同学之间帮个忙请,获得荣誉、奖学金请,庆祝考试过关,情绪糟糕或者情绪好的时候请,为了满足同学强行要求而请,找到异性朋友请,中奖请等等,大部分学生用于请客的钱远远超过买书、报等所花的费用。 某记者在采访时发现,100%的被采访对象都曾请过客。现在的学生请客讲面子,讲排场,某高校学生请客吃饭一顿饭的标准达到800元,甚至更多,有些学生追求时髦,几百元一套的时装,百十元一件的牛仔裤,已属常见。女生当中,急嫁族的出现,也折射出我们大学生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一结婚什么都有了,不用奋斗了,可以享受了,以上这些思想严重影响了整个大学生群体朝气蓬勃的氛围,也是社会不健康的思想倾向。

(3)个人主义人生观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全国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全球化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在国内外,以及自身成长环境的各种方面的影响下,大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但在某些问题上仍然存在相当大的混乱, 比如他们的价值取向与计划经济时代那一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很大不同,其中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在不少学生中依然占据上风。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形式传入中国后,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十多年的教学,我们看到的是,有些大学生在学校某一些事件中,将个人需要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极度的自我中心主义泛滥倾向程度加深。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及其与集体利益相互关系的一种道德原则。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不惜牺牲集体利益去谋取个人利益。凡是主张个人主义道德原则的人,为人处事总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自己有利就干,对自己不利就不干。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集体的利益统统置于脑后。什么都是一切以自己的个人需要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手段。

3、加强大学生人生观的对策

(1)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人生观教育

大学生能否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在复杂的人生体验中,大学生怎样认识生活,把握自己,找准人生的航向是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内外等一些复杂的因素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个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根据大学生不同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引导大学生形成强烈爱国情感,使他们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追求远大目标的抱负,勇于奉献的积极观念,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目标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口号,更重要的是要用实际行动,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报效自己的祖国。

(2)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人生观教育

进行人生观教育,往往进行更多的是在课堂上理论的灌输,而忽略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人生实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进一步地发挥了理论效力,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勤俭节约,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使学生能够形成认同,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我们学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各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及事后对学生的了解,反馈过来的是,实践活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为他人服务的精神,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3)加强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应确立全方位育人的观念,在校内,我们可以树立他们身边的榜样,让他们更有真实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产生认同感,达到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另外呢,现在的大学生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不仅仅希望从书本上获得知识,还有更多的是从社会、媒体和网络上得到丰富的资源。在社会上,媒体和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有正面的和负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大学生的交往交流,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应该了解学生们获得资源的途径,了解学生的动向,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对他们进行积极的人生观教育的引导,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然,大学生人生观正确与否,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努力,才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玮,袁建勤.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文教资料. 2011-3

[2]谌红桃,高晓琴. 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性别差异调查及其原因探析.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5

篇2

3 要注重解决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带来的倾向性问题。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与封建残余思想文化以及市场经济固有属性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交织在一起,学校也难免受到浸染和影响。反映到青年学生身上,有几种倾向值得引起重视:学习目的不明,动力不足;艰苦奋斗意识淡化,畸形消费现象出现;金钱意识滋长,享乐主义思想蔓延;人际关系庸俗,师生关系出现物化现象;等等。这些倾向性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有新的变化,但归根结底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倾斜。这就要求我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美与丑、真与假、是与非的辨别力,从根本上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其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抵制力。

二、在人生观、价值观教学中要注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只有将科学理论的运用贯穿于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的实践中,才能入脑入心、可亲可信。

篇3

一、痛苦观的内容

叔本华认为意志的欲求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动力。人要满足自身的欲求以便自身得以生存,在满足欲求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复杂的意志活动。意志形而上学是他痛苦论的理论基础。

(一)人是痛苦的

人是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是意志客体化最高等级。理智使人们认识到,人是注定要死亡的。而人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具有盲目性和不可遏制的冲动性,这就使意志和理智产生了矛盾。

人的意志是求生存,而人最终要死亡。尽管人们努力为了生存而斗争,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一死。叔本华认为,认识到这一点是人生真正的痛苦。“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也就愈显著”。

(二)人生是痛苦、无聊的人生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意味。“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我们观察世界,见事事处处,都充满痛苦,都源于生活本身之需要,且不可分离。”造成这种人生痛苦的原因就是欲望的生成。人类产生欲求,欲求期望着满足,而其满足都具有相对性,这就导致了人生的痛苦。欲望得不到满足,人就要痛苦,并且满足又不是恒久的,当一个欲求满足之后,很快就会有新的欲求出现,这样人就无止境地陷入“欲求―满足―新的欲求”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痛苦中。但如若没有欲求或者易于满足,那么随之袭来的便是空虚和无聊,这将更加痛苦。人生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这就是叔本华著名的的“钟摆理论”。

(三)人生是彻头彻尾的悲观绝望

“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鼠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在叔本华看来,幸福与快乐只是人的一种愿望,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只能改变痛苦的形态,并不会真正得到快乐。人们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地制造出痛苦,而痛苦也会随着种族延续下来,代代相传。

二、痛苦观的积极意义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唯意志主义哲学为尼采的“超人学说”、弗洛伊德的“泛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尔库塞的“过剩压抑”等提供了理论准备。叔本华的痛苦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渴望改变现实却又无能为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悲观的思想情绪,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打破了西方哲学只对抽象概念进行研究,对人的问题不屑一顾的局面,以全新的方式对人的问题加以研究。这种倡导贴近生活的哲学研究,给当时沉闷的哲学界带来徐徐清风。叔本华把人的生存作为哲学问题的第一要义,哲学开始由纯粹的理性思辩转向了感性个体本身。叔本华的痛苦论有助于哲学研究不断向人的内心要求演进,不断揭示人的本性中深藏着的东西,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开启了哲学家的思路,掀起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弗洛伊德就曾直言宣告:“我们公开地沿着叔本华哲学足迹走自己的路。”

三、痛苦观的消极影响

首先,痛苦观中贬低科学和理性,抬高直觉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叔本华把人看成了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把意志看作是人的活动基础,否认人是社会性的产物,认为只有直觉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抹杀了科学和理性的积极作用。

其次,痛苦观否定挫折和失败的认识论意义,极力的渲染人生受波折的痛苦,从而也否定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哲学家罗素就称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倦怠病弱的看法”。这对人的自我发展与超越造成了很大阻碍。

再者,叔本华的痛苦观把痛苦的根源归结为欲望和人自私的本性,并且由此走向了极端的虚无主义。他否定一切现实的社会生活,否定一切乐观主义,把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于人的欲望的泯灭。

叔本华的痛苦观实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消极悲观的利已主义人生观,他认为人的欲望并不能在社会中实现。否认了当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就是人生的快乐幸福。在社会实践中即使遭受了挫折,但努力拼搏也会有奋斗的快乐。这种痛苦论很可能造成个人的利己主义欲望与群体社会的尖锐冲突,导致人们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从而可能摧毁人的生活意志,扼杀人的开拓精神,把人推入逃避现实趋于颓废毁灭的泥潭。

四、痛苦论的人生启示

叔本华认为人生整体是痛苦的,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幸福。那么要拥有幸福,就必须保持平和的心境。我们只有排除一切虚荣炫耀,置身于简朴无华的生活中,才能做到心境平静,也就是到达人生幸福的坚实基础之上。因此,保持心境的平静,人生便不是痛苦的,而是由许多细节编织成的幸福。

此外,我们对痛苦的认识,应该基于对人生负责的态度上。首先不能否认痛苦的存在,这样才不致于陷入过分乐观的虚妄中。同时在面对挫折时,不要将痛苦过分夸大,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人生的痛苦,这才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叔本华的痛苦论,了解到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们有欲望、有追求。而这种痛苦正是人们获取幸福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苦与乐是辩证的统一,人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幸福就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成功的果实总是包含着失败的眼泪和辛苦的汗水,因而才令人们倍加珍惜。我们应当秉持科学的苦乐观,将痛苦看作个人意志的磨炼。伟大的幸福正是战胜了巨大的痛苦产生的,追求幸福始终是人类永恒的意志,也永远是人类充满勃勃生机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叔本华.生存空虚说.作家出版社,第235页

[2]叔本华,王成译悲观论集,第78页

篇4

1 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缺失的弊端

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强调了医学生职业认同的重要。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讲到“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利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由此可见,医学行业对从医者的品行、素质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医学生不能高度认可自己的职业,则会令其从业时萎靡不振,失去工作热情;医学生不能完整理解自己的职业,则会导致其从医动机不良,无视医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及救死扶伤的本性而被商业利益所驱。医学生自身素养与职业需求的完美契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认识、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肯定,可增强其从事医疗救助时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提升其在未来的工作中成就感,反之则会令医学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2 影响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几点因素

2.1 学医动机不纯粹

在中国大的教育环境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所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家长。他们学医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受父母之命:在父母的影响下,了解到当医生能够受人尊敬、能够保证稳定的就业、能够拥有可观的收入,却独独不强调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学医如果有违医者的初衷,忽略了行医救人本性以及悲天悯人情怀,那么必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带动下,造成思想的波动,进而对所从事的医疗卫生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2 社会导向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伴随而来的对服务行业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医生这一曾经被人们无比尊敬和仰慕的救死扶伤的角色,陷入了只要医不好患者就会被称作“庸医”、只要不及时为患者诊治,就是“差红包”进而理应受到暴力袭击的怪圈。而一些不良媒体针对某一医疗纠纷案件,未加全面客观的了解,便以夸张及断章取义的报道搏出位的行为,则更加深化了患者于医生之间的矛盾。面对如此种种,尚处校园中的医学生们,能做的除了在微博中鸣几声不平外,其他正向引导力度微乎其微,这更令整个医学生群体对患者群产生了恐惧,对整个医疗行业失去了信心,更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发展感到迷茫与无措。

2.3 学校教育引导力度不够

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体现在理论课教学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关注度是较低的。虽在医学院校中也设立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课程,但更多的还是将此类课程划分为知识教育,而非思想引导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医学生们感到医学职业情感的不被重视,从而只看重所谓的“知识点”,而忽略了本该被重视的职业操守、职业情感与职业认同教育。

3 加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几点举措

3.1 加强医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多数医学生选择从医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遵从了家长的意愿。这样的结果,必将导致学生对医学认知度不够,从而不会主动学习、主动从医,更不用指望这些学生完成更高精尖的医学科研任务。因此,在医学生入学时,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们尽快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在心理上尽快适应从“平凡人”到医疗从业者的转变。

3.2 职业情感教育应贯穿医学生涯的始终

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会提升从业者的工作热情,激发从业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应加强《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课程中医学情感及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更注重人文情怀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另外,从事教学的各科一线教师及辅导员,也应该将医学生职业情感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将职业认同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管理中,将此教育常态化,由此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职业情感,不受外界干扰的认可自己的职业。

3.3 及时对负面医患关系报道及暴力袭医的正确解读

医学院校作为未来医生的孵化基地,应对当下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负面医疗事件的报道作出第一时间的正确解读。通过在学生中召开座谈会、辩论赛等形式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及时对当下社会热点暴力袭医或不实报道进行拨乱反正的解读,以引导学生学会用医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专业的视角解读社会事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好自己医学生的身份,为身边人带来专业解答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4 结语

医患矛盾是社会问题,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匮乏,会引起医疗环境在某种程度上的动荡。医学生对职业的高度认同,对职业的无比热爱能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部分对医疗行业产生误解的人群带来更专业的解释与澄清,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医药卫生行业中的确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医者,但是小概率事件不能全盘否定更多的良医们创造的无可取代的社会价值。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该群策群力,积极引导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医疗卫生环境。

参考文献:

篇5

(二)给与大学生人本关怀是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需要“人本主义”的教育方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倡导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鼓励学生多提建议,对于好的建议要给予肯定、奖励和合理的采纳,使学生真正体会和增强主光荣感和责任感。在科学教学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挖掘出人的内在潜能,确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不断发展的动机和潜能,能主动性地学习和创造性地工作。“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崇尚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二、给予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

(一)以人为本,给与学生切身关怀,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学校宏观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是人对人的活动,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客体也是人。因此,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要把眼光放到人的身上,察好人、管好人、用好人、培养好人。其次,还要从人的情感和情绪上下工夫。因此,辅导员和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依靠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将理性与情感有机结合的人文精神。只有健康的情感与向善的道德相通、与人格的魅力配合,学生才有天天向上的良好愿望,才有勤勉向前的健康心态。

(二)给与大学生人本关怀,要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群体作为社会心理的主体,具有社会促进效应、凝聚性、模仿和暗示性、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合作与竞争、个人在群体中的身份和地位对他的影响等作用。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对于主体意识较突出的教师,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学校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做到关心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奉献,如学业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等。管理学生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人性化。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学校在建立制度、规范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发挥,要坚持“人本主义”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制度本身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为了倡导人的发展,尊重人的权利需求。要主动与学生交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同时要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理解,成为知音。

(三)给与大学生人本关怀,要积淀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人本主义”教育是一种软教育,强调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注重对学校文化、心理氛围、人际关系的研究,强调对人的重视,强调管理的“感情投资”,信奉“教育要教人,教人要教人心”等。在现实中,一个经常令人们困惑的问题是,相同的教育方式在不同的地方会有明显不同的效果。要摒弃“一味让学生埋头苦读,用青春换分数”的管理思想,积极开展校园文体活动,包括拔河、跳绳、球赛、书画展、征文、读书、演讲等,力求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身才艺的机会和舞台。通过营造人性化的校园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人文体验,感悟人文精神,真正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四)辅导员将角色定位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将教育方式由教育教导向影响引导转变,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思想上的楷模辅导员要言传,也要身教;从管理者转变为指导者。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相对完整的价值观,他们需要能理解、帮助他们,与他们说知心话,能为他们指明人生道路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学习上的导师。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的学习以自学为主,掌握良好的方法和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对于大学生更加重要。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动向的宏观把握者,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开设讲座,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学风校风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提高兴趣。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人生态度、思维方式、性格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塑造出来的,仅仅凭借硬性的管理和刻板的规章制度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甚至容易起反作用。通过“动之以情,晓知以理”的言语指导,反复多次有针对性地深入交谈,严厉的约束,集体力量的影响等多种复杂的方式更容易走进学生,发挥作用。做学生思想上的楷模。古语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辅导员每天被无数双眼睛注视,效仿,“为人师表”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辅导员要善于用心、观察细心、把自己从单纯的管理者上升到复杂的人生教育高度,把自己不仅仅看成是教育者,而且是育人的艺术家,是学生“命运工程”的奠基人。

篇6

通过对大量相关研究的分析,McClelland指出传统的人事选拔过程比较注重智力测验和职业性向测验(aptitude test)的结果,但这些测验结果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从业者在工作岗位上的业绩表现,而胜任力则是预测工作业绩的更加有效的指标。这一论述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划时代意义的影响。近二、三十年来,胜任力理论受到理论研究者和组织管理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的研究者就胜任力模型的建构及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测评、员工培训、绩效管理、干部选拔与培养、甚至薪酬体系的完善等各个模块的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逐渐应用到相关的组织管理实践中。这场被称为“胜任力运动”(competence movement)的变革首先在欧美发达国家日渐展开,2000年前后也逐渐蔓延到我国(仲理峰,2003)。胜任力模型的建立、胜任力评估(Job competence assessment)等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广为宣传。与任何一项新技术一样,胜任力概念及相关技术在其推广过程中也伴随着误读、误用。本文将就胜任力理论和评估方法做一探讨,希望对其有效推广略有补益。

一、胜任力模型理论的广泛运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

McClelland回顾了人事测评的相关研究发现,真正影响个人业绩的是如“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影响力”之类的因素,McClelland把这类因素称为胜任力,并将其定义为“能够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业绩水平的个人特征”。后来,McClelland和其合作者Spencer又进一步将胜任力界定为是个体的潜在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定工作情景中的、效标参照的、有效或优秀的工作业绩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Spencer,2003),他们认为胜任力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和技能。他们建构了著名的冰山模型来解释这种观点,其中,知识和技能胜任特征是可以看见的,较为表层的个人特征,而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特征则是较为隐蔽、深层和核心的部分。

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分析和人事测评关注特定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其它要素,这就是90年代前教科书中常提到的KSAOs(knowledge,skill,attitude,and others)。对比胜任力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原来重要的部分,如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程度在下降,而原来的“其它要素”反而成为目前大家关注的焦点。本世纪初的研究开始较多地集中于某些普适的胜任力模型(L.Spencer,2003;徐建平,2004),这些普适的胜任力对工作业绩的影响是跨岗位、跨部门、甚至是跨组织的。

胜任力理论之所以会引起理论界的注意并为实践者所热衷,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企业组织的发展速度相应加快,组织变革、行业转型等屡见不鲜。因此,组织内工作岗位变迁速度也在加快,某些特定岗位所需要的特定的知识、技能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其次,即便在工作岗位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也在加快。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金融领域、生物制药领域等,突破性的创新屡见不鲜。这也使得某些特定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下降。

再次,员工基本教育水平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普遍增强。这就导致了应聘者在能力测验上的结果更趋于一致,能力测验、性向测验结果的区分度在下降,进而导致了其预测效度的降低。

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当企业管理者意识到某些专业知识或者技能会直接影响员工业绩表现时,企业会加强其内部相关知识总结、更新,并开展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弱化了知识技能考察在招聘测评中的作用。

正是由于以上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研究者逐渐把注意力放到某些更深层次的心理品质的研究上来,而胜任力模型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理论平台。按照McClelland的界定,动机是胜任力模型中的核心部分,而动机源自三种需要,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其晚年又增加了规避风险需要。McClelland认为任何个体都存在上述四种需要,个体之间的不同仅仅在于这四种需要所占比重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会稳定地影响到个体某个时期在工作场所中的表现。虽然在胜任力模型中动机是相对最稳定的部分,它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变化主要源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心智的成熟程度。当个体认为其原有的动机不利于帮助自己在组织环境中获得其优先需要的满足时,个体通常会采用替代或者补偿的机制来调整。在当今的管理实践中,对个体深层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进行分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故此,在胜任力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更偏重于针对包括动机、人格特质等深层次的心理品质的评估。

二、胜任力定义的深度解析和评估方法

对于胜任力的界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仲理峰等(2003)将之归纳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胜任特征是潜在的、持久的个人特征(Personal Attributes)——人是什么;另一种观点认为,胜任特征是个体的相关行为的类别(Clusters of Related Behaviors)——人做什么”。而第二种观点容易被研究者进一步理解为“胜任力是指完成主要工作结果的连串知识、技能与能力”,这种解释更强调外显行为,而把知识、技能、个性特征等并列作为被考察和研究的主题。这样的界定会导致在胜任力评估、培训等环节中的混乱,例如,专业知识的评估是否属于胜任力评估的范畴。

McClelland (1998)认为知识、技能等层面特征容易被感知和评价的,但不能很好地预测或决定能否有卓越的表现,不能把业绩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这只是胜任者基础素质的要求,是基准胜任力 (Threshold Competency)。而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层面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与表现,是鉴别性胜任力(Differentiating Competency),是区别业绩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的关键因素。

Spencer(2003)在其《才能评鉴法》一书中给出了一般概念的才能辞典(competency dictionary)和评价方法,特别强调了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BEI)。McClelland也认为,评价胜任力的关键是在于评价被访者在过去经历中重要事件情境中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thought pattern)。只有通过被访者对过去事件的描述,评估者才可能做出可靠的评定。包括Spencer本人在内的一些研究者(Spencer,2003,谷向东等,2004)还介绍和讨论了采用其它评估方式,如传统的面试、投射测验、标准化的心理测验、评价中心技术等方法来评估应聘者的胜任力。但是,从胜任力的界定看,我们不难发现针对胜任力的不同层面,不同的测评工具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和不足,而如果需要分析胜任力中最核心的动机层面,行为事件访谈才是相对最有效的方法,而采用传统的面试、投射测验、评价中心技术方法评估胜任力仅仅是现实工作中因为时间、人力等成本因素限制下的一种妥协。

McClelland曾经明确表示,借助人格问卷很难评估被评价者的动机。他最初建议采用行为事例访谈的方法和投射测验的方法,如主题统觉测验(TAT),但是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发现采用投射测验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而行为事件访谈的方法获得了很好的信度和效度(McClelland,1998)。

作为评估应聘者胜任力的有效工具,行为面试通过让应聘者确认在过去某种情境、任务或背景中,他们实际做了什么,从而考察其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和决策后面的深层心理品质,如成就动机。

在胜任力的冰山模型指导下,行为面试与传统面试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同。在行为面试中首先要确定面试过程中主要考察的胜任力,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常常围绕相关的胜任力,要求被评价者描述近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事例,严格的行为面试应该要求被评价者描述其过往经历,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事例,主考官采用规范的追问技术不断深入地挖掘其内部的心理活动,从而判断其在相关胜任力指标上的表现。

下面以考察“顾客客户导向”为例分析胜任力为基础的行为面试的基本过程。根据《才能评鉴法》的定义(Spencer,2003)顾客服务导向,意指有帮助或服务他人、满足他人需求的渴望,全力将努力的焦点放在发掘和满足顾客的需要,与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沟通类似,而且有时候行动可能跟“冲击与影响”(Impact and Influence, 另一项胜任力)雷同,此处的焦点在于,首先了解他人的需求,而不是对他人想法、感觉或行为的一般性了解,然后接着再进行帮助或服务他人(但不是影响他们对支持表现者的想法)。其中顾客为泛指概念,既包括组织外的传统意义上的客户,也包括组织内的客户,例如教师对于学生,人力资源部对于内部员工。客户的真实需求分析和为满足客户需求做出的努力是评价“顾客服务导向”的要点。

当被评价者在描述一个过往经历时,最容易判断的是结合当时情境和角色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分析他陈述时用什么样的词汇和语言来描述其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比如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尊重的、还是平等的、甚或是轻视的。分析被评价者对自己探寻对方需求并提供服务的描述是因工作需要按部就班的工作,还是可以在要求的基础上省略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以提高效率,抑或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以及他做出某种行为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其分析参见表1。

表1 “顾客客户导向”分析

因此,为避免以偏概全,以胜任力为基础的行为面试需要被评价者讲述多个事例,每个事例还需要被评价者提供更多的细节以供分析。故此,行为面试的时间要求也比较长。以本研究者的经验,通过追问来澄清一个事件大约为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一个完整的面试需要60-90分钟,甚至更长。Spencer认为行为事件访谈的时间大约2-3小时,并报告称这种方法的信度可以达到 .80水平(Spencer,2003),这对于主观评价来说应该是令人满意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国内的人事测评实践中,采用行为面试时可能与Spencer在教科书中的描述有一点区别。在构建胜任力模型时,行为事件访谈的目的在于通过双方的沟通来澄清关于工作岗位的相关信息,不涉及对被访谈者的评估,因此,被访谈者可能会更开放、更合作。而在人事测评情境下,行为面试的目的是对候选人进行评估。这时,候选人会有意无意地采用影响管理的技巧来努力呈现其优秀的一面,规避其劣势,这就要求评估者需要具备更好的追问技巧和洞察力。

三、胜任力模型只有在管理比较成熟的企业中才可以发挥其功效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权变导向(contingency approach)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领域逐渐成为一种思想基础,即所有的理论和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有效前提。本研究者认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成熟是胜任力模型获得积极效用的前提。

海尔瑞(Haire,M.)于1959年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即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看待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有阶段性特征,管理手段亦与之适合(魏光兴,2005)。Dubois(Dubois, 2003)在讨论胜任力模型的成本与效用关系时,就曾明确提出“当职务环境不稳定或者变化很大时,才能评鉴法(即胜任力评估)并不是一个特别有成本效益的方法”。其中提及的“职务环境的不稳定”恰恰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的必然结果。成长阶段的企业(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则是将工作重心从追求外部市场需求的满足逐渐转移到内部管理的稳定,即从短期效率向长期效率调整的阶段(Adizes,2004)。由此可见,当企业已经确定了长期效率为导向的企业管理和组织文化时,胜任力模型的效用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

招聘测评是胜任力模型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企业在招聘测评中是更加关注相应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是更加关注应聘者某些深层次的心理品质,如自我意识、人格特质和动机。上述分歧可以很好诠释传统理论与胜任力模型理论之间的差异。针对某特定目标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劣与应聘者入职初期的工作业绩关系更大,而人格特质和动机则与其在企业中未来的贡献关系更大。以人力资源部初级岗位为例,在招聘测评时通常关注应聘者以下特点: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可以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性格开朗、随和

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前2项是典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容易评估,也是关注近期效率的管理者更重视的问题。后3项是属于自我意识、人格特质和动机的成分,相对更难以评估,但对未来的业绩影响会更大。

一个具备较好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员工可以在入职之初即可较好的承担相应的工作。如果这位新入职者对这份工作足够珍惜,他也会努力满足上级管理人员对他的角色期望,即努力在工作场所表现出开朗、随和、服务和合作。但是如果其深层次的心理品质缺乏,随着工作稳定性的增强和可能对工作中某些问题的不满,他可能会出现自我中心、冷漠、忽视他人情感和需求、甚至诱发人际冲突等的行为,从而对工作带来负面的评价,还可能导致部门工作业绩的下降。

而相对有远见的企业会更加看重后3项内容。这类企业通常有规范的企业内训体系,有些企业会安排2-6月的相关入职培训,因此,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技能的提高对他们而言相对成本不高。其次,相对新员工的入职初期贡献,有远见的企业更关心是员工在未来的成长性,即3-5年以后是否会成为部门的骨干,10年以后是否可以成为企业的管理人才。

在招聘测评,特别是针对入门级岗位的校园招聘工作中,企业面临的问题通常是时间紧张、工作量大、成本预算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完成对应聘者的诸多胜任力的评估,因此通常需要聚焦2-3个关键胜任力维度。关键胜任力的确定要和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当前的重要任务、目标相匹配。如果一个关注近期效率和效益的企业,误读了胜任力模型的理论来处理招聘中的测评问题,很可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McClelland强调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意识”层面的维度上,而忽略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新进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可能会导致近期工作业绩的不良,进而可能得到尴尬的效果。

此例可以证明:只有对日常工作的管理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且更加关心长远发展的企业采用胜任力模型才会获得预期的稳定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2:4-8

[2]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论文,2004

[3]谷向东,郑日昌.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634-639

[4]魏光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及简评[J].生产力研究,2005,6:231-232

篇7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中,大学里教学设置更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习得。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迫使校方按照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知识性、技能性需要来培养学生,忽视了大学生人文方面诸如情感观念、人格完善、审美能力、价值观等教育的完整性熏陶。这种情况的持续势造成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品格缺陷日益明显。

(一)诸事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利益,缺乏责任感

现在校大学生多为九零后,这代孩子自我意识极强。任性崇尚“自由”,如部分在校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旷课、迟到、逃课的问题,再加上当前在校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都是长辈的中心,不懂得尊重人不愿意理解人,拒绝站到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做不到换位思考。因此,无论是在校时与室友、同学的相处,还是离校进入工作岗位后与上司、下属等同事的合作之间都极易产生问题。

(二)生活、学习、工作上独立性不足

当前的在校学生一般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表现:要么盲目自信,不能客观正确认识自我及周围环境,要么自卑,依赖心理强,不敢也没有能力面对问题。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形都将导致学生社会实践意愿出现偏差,以致影响离校后工作期间的个人专业知识发挥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个人挫折承受能力下降

就世界范围来讲,近年间自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尊重生命的情况发展的越来越严重,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遇到丁点儿小事就钻牛角尖,或轻易消失出走,或伤害自己,动辄迁怒他人,对自我存在感产生质疑,更无所谓生存的意义。

(四)普遍缺乏精神追求,政治信仰迷惘,理想信念模糊

因着社会功利化环境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显偏执或急功近利。对于社会所树立精神榜样持质疑态度。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接受,也不过流于片面,难学得其本质。当前在校大学生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难免了解和接触到社会中腐朽和不公平的一面,这些都使他们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主流三观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他们政治方面的信仰已逐渐趋向于多维度、多元立体式发展,在这一基础上,对于诸多纷杂的政治事务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其中小部分学生在多层面的政治发展中逐渐迷失,所谓理想变得模糊,奢谈国家责任与个人使命,他们个人生活的个人生活更多地倾向于物质财富的追求。

二、高校图书馆在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措施及内容

高校图书馆在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和增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人文素养是各类人文知识内化的结果。离开书籍的阅读,任何人文理想都是将是纸上谈兵。在这一点上,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传势,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可供大学生们无偿使用。

(一)优化馆员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素质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敬业水平。图书馆工作人员既有管理之职,又兼育人之任。工作人员须对于自己的职责有深刻认识,并自觉履行责任,关心学生发展,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优化图书馆内藏书结构

以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为目的,将馆内藏书结构进行调整,制定更为合理的馆藏方针。科学分配购书资金来保障以文史哲为代表的人文社科文献资源的数量;通进校内师生自荐、各地专家推荐、图书市场调研等办法来确定进购书目,以确保馆藏文献结构合理。

(三)灵活开展服务并深化馆内工作管理

首先营造高雅祥和的阅读环境,充分利用馆内一切设施。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潜移默化、氛围熏陶可作为图书馆吸引凝聚学生的一大法宝。另外还可以利用馆内设施如:宣传栏、标语墙、LED电子屏、雕塑等等来宣传人文素养的意义,营造祥和舒适阅读学习气氛,以便提高大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在每一年度新生入馆教育阶段,做好这一工作,当然,其间要注意内容更换的周期性。

其次,经常组织开展针对学生的荐好书、读好书、评好书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荐书读书评书活动,鼓励学生有奖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篇8

所谓人本化管理,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的特征是,以尊重他人人格为基点,以人与人之间情感为纽带,造就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管理环境。人本化管理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被管理者的个人感受,发挥被管理者的自身优势,在轻松、自愿、协调的氛围中达到管理的目的。

中职学校的班级人本化管理是指以中职学校的生源实际及其形成的教育根源为出发点,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丰富班级的评价机制,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素质和健全的个性。所以,了解学生的需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育人,是“以人为本”的重点内容。

二、学生现状调查和分析

职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不能说不严格,对学生的教育不能说不尽心。看看老师们对学生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的“围追堵截”就能说明一切。但是,为什么“迷途的羔羊”执迷依旧?教育者的呼唤和被教育者的回应究竟错位在哪里?那么,为什么他们的表现却不如人意呢?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中职学校的师生关系有待改善。

学生十分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有82%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自己,只有25%的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这说明,我们老师还应加大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改变老师为学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学生并不领情的状态。

2、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有待改善。

职校的学生自尊心已很强,犯了错,希望老师以提醒和个别批评的方式给予教育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96%,而且还有一个情况出乎我们意料,那就是犯了错误希望老师“不管”的学生数为“0”。这表明,中职学生并不讨厌老师的教育,教育效果不理想,说明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还应注意方式方法,力争变“管、卡、压”为学生的自我“内化”和自我教育。

3、班级生活有待改进。

无论男女学生对目前的班会课都不够满意,反映其内容单调的男生有69.53%,女生有58.31%,只有7.23%的男生和8.12%的女生认为其内容是有趣的。对班会主题决定权问题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由学生决定,有68.56%的男生和87.15%的女生要求对班会进行改革,要求班会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4、班级的评价机制有待丰富。

职校生中渴望受人注目,向往成功(受表扬、奖励)的学生占抽查比例的97%,但由于学业成绩的不理想,只有38%的学生曾享此殊荣,而有62%的学生则无缘获得表扬或奖励之类的成功体验。可以说,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自卑、消极等现象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作为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丰富班级评价机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成良性循环。

三、教育对策

1、由表及里,改善师生关系。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在中职学生班级管理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是最重要的。

(1)、转变关注焦点。

有教育人士指出:与其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训斥他,不如在学生安安静静的时候表扬他。在学生的违纪时,班主任往往做着“消防员”的工作,找这个违纪学生批评,找那个出事学生谈话,搞得焦头烂额,身心俱乏;如果班级“太平盛世”,班主任就觉得这是好不容易盼来的喘气机会,哪还顾得上去发掘此时的教育资源?这种工作重心和教育契机的颠倒,也造成了师生关系的隔膜。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应该实现自我对学生关注焦点的转变,具体表现为从关注学生的有状况时刻转向关注他们的没状况时刻,从关注有状况的学生转向关注没状况的学生。这一转变不仅可以改变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度。

(2)、增加接触机会。

作为班主任应该多去教室,多下寝室,首先从时间上保证增加和学生的接触,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其次,通过谈心、周记沟通、QQ联系等多种方法,长期保持与学生个体的交流与接触,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关注着他;另外,通过家长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访,与学生的任课老师联系等方式,保持与学生的接触,更多地获取学生的有关情况,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对他关注。这样,一方面改善了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更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

(3)、重视心理引导。

中职学生中自卑、消极的心理普遍存在,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因为,即使是同一件事也能“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职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养成乐观的心态,特别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还会让他受益终生。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如:优点轰炸、认知调整——如何正确归因等,而老师在心理辅导中倾听、接纳等原则的运用,对改善师生关系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改变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是人的性格、情感、道德品质等形成和定型的时期,很多学生不愿接受老师的严格管理,管的太严,他们会产生厌烦心理。调查发现,职校的学生犯了错,希望老师以提醒和个别批评的方式给予教育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96%。所以,要使教育收到理想的效果,老师除了主动设法改善师生关系外,还得改变以往对学生出现错误就“穷追猛打”的教育方式。一方面,适当地留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反省和总结,把教师外在的教育内化为学生自我的认识;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民主开放和自我约束中不断提高。

(1)、注意批评方式。

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可避免的会犯一些错误。假如班主任一碰到问题,就在班里公开批评;或把学生找来,给予一番的说教,效果未必好,甚至还会使有的学生“破罐子破摔”;有些学生则口服心不服,认为当众受批评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于教育十分不利。因此,在批评学生时,应该十分讲究艺术性,把批评寓于尊重之中,尽量做到委婉含蓄,就事论事,这样的批评更能为学生接受,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2)、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处于良好的成长氛围之中,他就会发现他真正的自我,实现他的全部创造性与潜能。所以,作为班主任应该十分重视班级氛围的建设,努力形成一种自主、平等、积极、温馨的班级氛围。比如,班主任老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自己管自己;由学生自己讨论设定了切合实际的班级奋斗目标;也可以采用“论坛”式班级日志,充分运用舆论力量,实现学生的自我监督。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学生就能在其中自然地健康成长。

(3)、民主建设班干部队伍。

当班干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应该给所有的学生均等的机会,在班级工作中锻炼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达到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目的。比如,班级可以通过自我推荐,实行竞争上岗。也可以把班上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岗位,使人人都能得到一个相对固定的岗位,形成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干;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到满意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的班集体组织,为班级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尔基说:“美化人,赞美人,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心,有助于发展人对自己的创造力的信心。”所以,班主任对学生持正面肯定,甚至带有激励的评价也是中职班级管理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表现:

(1)、不只以分数的高低论“英雄”。

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许多的闪光点,就看你用什么尺子去衡量。职校的学生也依然有他们的光彩之处。比如: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对计算机钻劲很足,有的学生表演能力出色,有的学生做事严谨踏实,有的学生十分善于交际。如果以这样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肯定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

(2)、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评优活动。

班主任工作应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从某个方面评”和“与自己的过去比”,以个体荣誉和集体荣誉来肯定学生的哪怕最为微小的进步。通过立足于“多侧面”、“多层次”评优,唤醒学生的上进心。

(3)、强调过程评价。

许多中职学生因为自信心低,意志脆弱,做事往往容易有头无尾。过程评价能不断鼓舞学生的士气,助他坚持到底。同时,过程评价还能避免表扬、奖励只集中在少数几个领先者身上的状态,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因此,班主任在多种评价机制中,应该特别重视对学生过程评价的运用,对班中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过程,还是参加各类活动,都给予及时的评价,在这些以肯定为主的评价中,逐步地激活学生的心灵。

四、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1、是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

篇9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就曾提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应是21世纪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当代大学生十分注重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但部分大学生在德育教育缺失的背景下更偏重于知识的积累,忽视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完善。社会责任感作为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一种自主选择,对于大学生成才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毋庸置疑,当代主流的大学生以积极进取、追求独立为显著特征,以刻苦读书、发奋成才为首要任务,以热心公益、奉献社会为时代缩影,以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为历史使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的大学生,在祖国遭遇自然灾害、奥运圣火遭受冲击等一系列事件中,作为中坚力量点燃了国人一次又一次的爱国热潮。然而,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众多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淡漠的趋势,甚至在某些个体上表现为责任感缺失。

首先,环境因素导致当代大学生偏重个人价值实现。在教育层面,社会习惯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在这种考分激励机制下,教师难将有限精力分配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这类德育构建中。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更为急功近利,狭隘地将教育孩子等同于为孩子报各类辅导班提升成绩。这是青少年价值观的错位的环境因素。山东经济学院于洪良在调查:“毕业后为什么而努力?”时,74.2%的大学生回答是“既为社会也为个人”,真正“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仅为9.7%,而不太明确的占10.5%。这些调查即可说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没能有机联系,部分大学生偏重个人理想的实现,弱化个体的社会价值的现状。

其次,消极影响的时滞性使高校对部分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困境显现。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不成熟,易受到成功标准庸俗化、物质化等片面观念的影响。同时我们注意到,消极理念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幼年时期对社会形成的片面理解,由于行为主体的社会性未成熟,因此较少作用于社会,但随着行为主体更全面广泛地与社会接触,即青年阶段这种片面的理念将直接作用于社会,并呈现出突发式的特征。据一项对上海重点大学的学生调查显示:73%的大学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新三到”(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①这一调查结果,正是当代大学生在幼年对改革初期分配制度未理顺、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片面理解的时滞性响应。而这类时滞性响应,仅靠高校中的德育教育很难取得显著效果。

再次,当代家庭的构成模式诱发社会责任感弱化。当代的大学生多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多为独生子女,这种家庭的构成模式客观上使得独生子女们独享了家庭全部的爱与照顾,在亲人的呵护中,常常忽视了对家庭的感恩意识。对家人和社会的期望相对高,对自我要求相对低;权利意识相对强,家庭责任感相对弱。从小在层层保护下,遇到的困难挫折少,生活阅历简单,缺乏社会实践,抗打击能力不强;认识事物比较片面,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我而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所看到的事物现象及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辨析能力,进而容易走向极端。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到位,从而无法产生对社会负责并为社会发展而奋斗的动力。

2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政策建议

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下面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提出培养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建议。

首先,在家庭层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言传身教对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责任观教育观念,改变过去只重视子女的学业观念,提高对孩子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独立自主的精神,重视孩子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社会责任感相关品质的教育。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孩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能力。

第二,从在校教育角度,应加强不同教育阶段德育教育的衔接,建立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德育档案。以此全面记录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包括学生接触社会的形式,在参加社会调研、社会考察和志愿者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道德操守。这样既及时疏导了学生在不同时期遇到的困惑,又为分析时滞性影响提供了可信的依据。但这样一种德育档案的操作仍存在诸多难题,尤其是德育教师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德育档案能否发挥预期的作用。德育教师对各阶段德育教育任务的把握、自身道德标准的高低、扑捉对学生个体产生重要影响的德育事件的敏感度、不同德育教师对同一事件的差异性评判等等都密切影响着德育档案的连贯性、有效性。因此要将新时期师德标准的建立与德育档案的建立同时并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从而以培养更多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第三,在社会层面,社会各界积极营造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提高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加大力度净化社会风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立法和制度规定上进一步明确企业、团体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主流文化,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信仰,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在全社会倡导明确的主流价值观和责任观的同时,加大对背弃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和批评,形成一种有力的舆论力量和道德机制,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可以说,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素养的完善等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 崔乃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教育对策.德育论坛,2010(5).

参考文献

[1] 杜维彦,解晓兴.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分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1.

篇10

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对促进医院发展的积极作用

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品质对促进医院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1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管理的实践证明,凡是那个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好心理品质好,那个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好;反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差。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提高生产力。而生产力要素中的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机器设备再先进,硬件再好,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人,不可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也不可能给医院带来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医院的形象有直接关系。医院的形象好,在人民群众中有威信,人民群众无限信赖,就会主动接受服务,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形象。由此言之,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的心理品质。

2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人才的发展。现代人才学研究证明,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的心理品质,对人的智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医务人员的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关系到未来成功。因此,医务人员要发展自己,勇攀高峰,步入成功的殿堂,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塑造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

3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提高医院的效益,就必须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心理素质高,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有助于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的素质低、品质差,就不可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的医院服务质量低,效益差,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医患关系紧张,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问题。由此言之,为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医院的发展,就要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

4良好的心理品质是21世纪医务人员必备的素质。提高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医务人员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勇攀高峰的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和新知识的普及与应用,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空间大大“缩小”。医务人员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除了掌握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以外,还必须学会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学会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体察别人、特别是医院患者的情绪,善于与人交往,能够忍受学习工作中的磨难,积极乐观。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医院医务人员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也是21世纪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

提高医务人员心理素质的对策和建议

在加强医院现代化管理中,提高医务人员心理素质和培养医务人员心理品质如此重要,那么,心理品质是不是天生的呢?不是的。心理品质是随着医务人员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在医院管理过程中,提高心理品质水平是重要任务。医院的管理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注意培养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品质的水平呢?

1加强学习是提高医务人员心理素质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俗话说“:人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心理品质方面的知识,知道心理品质修养方面的道理。医务人员往往比较重视学习外部世界的知识,对医疗技术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尤其关心。但是,如果忽视了对内心世界方面知识的学习,一旦遇到了心理问题,就会不知所措。医务人员要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不能永远依赖别人的指导和帮助,来平息内心的波澜。因此,医务人员在学习自然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心理品质方面的学习。医务人员要学点心理学知识,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正确解决思想、心理问题。要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并联系自己的心理特点,知道自己哪些心理活动是正常的,哪些需要调节和怎样进行调节,这对于正确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保持健康的心理,是很有好处的。

2引导医务人员善于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古语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医务工作者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多想一想,对照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是对的,哪些方面做的是不对的,哪些方面陷入了误区、钻了死胡同,这样才能寻找到科学的方法,对症下药,尽快使自己摆脱困境。医务人员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人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要通过积极的思考,学会从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中走出了,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

篇11

作者简介:陈倩倩,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非法学)。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以来,由于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等导致的植物人数量逐渐增多,植物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许我们都知道,植物人主要是因为脑部受到伤害从而丧失了意识活动,但是仍然有呼吸和心跳的患者[1],在医学上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形式。如果婚姻中女方成为了植物人,而其又怀有身孕,腹中的胎儿应该怎么处理?应该由谁决定应该怎么做?考虑到植物人自身的特殊性,目前理论上对于植物人胎儿以不出生为原则,但是在实践中的做法却各有不同。如何解决植物人生育权的问题,更好的保护植物人切身利益,尤其是保护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植物人,成为本文的研究目的。对于植物人生育问题,我认为应当赋予女性植物人生育优先决定权,给予女性更多的尊重。

二、生育权的内涵及原则

(一)生育权的含义

对于生育权,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婚姻法》中有所表述。本文采用了辽宁紫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郑卫东的观点:生育权是指自然人与生俱来的一项基本权利,依法决定是否生育子女,以及如何生育子女的一种资格或自由。[2]生育权概念的表述可能各有不同,但是就目前来看基本上对生育权的内涵达成一致看法,即所有自然人都平等的享有的生育子女的权利和自由。

(二)生育权的性质[3]

以往谈到生育问题,想到的就是生育是为了传宗接代。到了今天而言,生育行为不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具有了个人利益性。

生育权是基本人权,是人得以为人的基本人权,是一种自主决定权,是人类生命的延续。生育权是一种自由权,每个人都享有生育子女的自由以及不生育子女的自由。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决定生育子女的时间及个数或者是决定在某个年龄阶段生育子女的自由。生育权是人格权,正如德国学者拉伦次所说“人格权是一种受尊重权,通过人格权所保护的东西就是人本身的生存。”[4]生育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就生育的自然特征来说,生育和婚姻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任何人都享有生育权,不论性别亦不论婚否。把生育权界定为基本人格权,能够更好的保障生育权权益的实现。

(三)女性生育权优先原则

女性生育权优先原则是指在女性怀孕后,就生育或是堕胎的最终决定权应该优先由女性享有。[5]女性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生育行为的主要承担者,又是身体痛苦的主要承受者,其对生育的付出远远超过男性,由此我认为女性应该优先享有生育的决定权。另外女性的繁衍生育是社会繁荣进步的延续,所以更应该通过给予女性优先的生育权从而达到保障女性权利的目的。怀孕的植物人女性承担着比正常女性更大的痛苦,腹中的胎儿是她最大的期盼,理应给予植物人女性优先的生育决定权,这是对植物人特殊的人情关怀,也能够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照顾。

三、植物人的生育权利

(一)植物人生育的伦理争议

对于植物人生育问题,我是持肯定态度。如果植物人的身体状况能够保证腹中的胎儿存活及出生不受太大的影响,个人还是支持植物人生育。国内外都有这样的病例,在植物人母亲完全失去知觉和意识的情况下,生出来的宝宝依然正常健康。例如美国的苏珊案件[6]。这样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一种观点认为:女性不是生育机器,让植物人母亲生育子女,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又很残忍的做法,可以说丈夫是自私的,虽然孩子出生了,但是并不能保证在没有母爱的环境下孩子能健康成长。因此,很多人持反对意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孩子是母亲生命的延续,作为母亲不管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子,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出生。[7]我个人比较支持后一种观点,孩子是母亲的希望,母亲期待自己孩子的出生成长,对于有意识的植物人母亲来说,孩子的出生是对她最大的安慰。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很多,一方成为植物人,受到伤害的是两方的家庭。如果怀孕女性成为植物人,可能会面临生育甚至离婚的问题,而此时最痛苦的可能是女方父母,如果选择生育孩子,是对植物人父母最好的安慰。另外,从胎儿利益保护角度来看。涉及胎儿利益的,应当将胎儿视为法律上的民事主体,赋予其民事权利能力。植物人母亲是由于外力作用下受到了伤害,此时胎儿在母体中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此时胎儿出生后可以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提出侵害赔偿。从这个角度看,也应当支持植物人女子出生。胎儿具有生命权,我们也应当尊重,不能轻易选择堕胎等方式结束胎儿的生命。

(二)植物人生育的立法缺失

我国现行的法律没有对植物人的生育权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是我们对于植物人生育问题在立法上的缺失。现实情况下,植物人的生育纠纷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婚后怀孕,二是未婚先孕,一方成为植物人后关于胎儿出生问题的争议,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更为复杂。植物人生育权与胎儿生命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应该参照《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将植物人生育问题纳入立法层面。

(三)植物人生育的原则

对于生育问题通常会涉及三方利益,胎儿的利益,胎儿父亲的利益以及胎儿母亲的利益。一句传宗接代涉及的不仅仅是出生的问题,还关系到抚养、继承等关系问题。如果有充分的医学保证同时胎儿父母双方同意胎儿出生,这是最好的结局。考虑到植物人的自身及家庭,对于生育问题一般不会那么容易解决。前面已经谈到生育权是一种人格权,当夫妻双方对于生育权问题不能达成共识时,法律也不能要求甚至强迫任何一方生育或不生育。我认为,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合意,我们应从保护弱势方女性的权益出发,遵从女性生育权優先原则,将生育决定权赋予女方,以妻子意愿优先为原则。因此,赋予植物人女性生育权优先决定权,既是对生育主体妇女的人文关怀和特殊保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法律公平公正。

四、总结

西蒙·波伏娃说:“妇女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最大程度地缩小与男性的差距,也只有工作才能让她们真正地自由。”[8]中国对女性的要求是要与男性共同支撑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女性的生育繁衍后代是社会繁荣进步的重要延续。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应该对女性的生育权赋予更多的尊重与体贴,当然这对于植物人女性同样适用。基于植物人特殊的生命状态,法律应立足于保护当事人最大利益,维护植物人自主决定权。对于女性植物人生育问题上,我们应该给予女性更好的保护,赋予其生育决定权。

[参考文献]

[1]邢坤,申雨.论植物人的法律人格及补正[J].法制与社会,2015.6(下).

[2]郑卫东.生育权冲突,妻子意愿优先[J].当代工人,2014.

[3]王丽娟.生育权的权利属性及其侵权认定[J].2016.1(下).

[4][德]卡尔·拉伦次.德国民法通论[M].王晓晔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82.

[5]赵娜.关于生育权的法律思考[J].法制园地,2016.09(上).

篇12

一、武生表演应具备的基本功:一个优秀武生,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从步伐、手势、身段到走边、圆场等都要认真学习。这些基本功是成为一名武生最基本的要求,它们是舞台表演的基础,而且没有捷径可走,不可心急求成,必须一步一步练习。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有更好的进步。武生演员的手势、步伐、眼神和表情,要把角色内心的喜、怒、哀、乐等准确的刻画展现出来,这不仅能很好的将武生演员基本功展示出来,也能很好的取悦观众。

二、武生表演需要的技巧:首先,武生具备了表演应有的基本功,就像建筑物有了地基,虽然安全有了保障,但“地上部分”才是观众看到的。武生必须在表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基本功力。例如,舞台表演中 的“走边”,它包含了多种动作,多种形式,且变化有序,这就要求武生演员能依靠自身条件和舞台经验将其演绎出来。此外,在打斗的场面,武生一定要打出技巧,要打得紧凑、火爆、精彩,并且不能忽视身段给观众带来的美感。在武生的格斗中,要把准、稳和狠表现到位,否则看着像是玩耍般的假戏。所以,武生表演不仅要重视真实感,而且还要体现艺术美,包括神情、气质、打扮和动作等。

其次,武生演员在表演戏曲时,一定要将人物的特征刻画出来。戏曲表演,顾名思义就是要演,演的要像,演的要真,才能打动观众。表演时,要准确的把握所饰演角色的气质、精神等内在形象,也要展现出细腻柔和的外在形象,即要准确恰当的拿捏住角色的特征并全部表达在舞台上。

最后,要学会合理的运用方法和技巧。一个武生演员所创造出来的不单单是一个角色,一个形象,它是戏剧艺术构成的基本要素。创作角色形象的艺术是构成演剧的基本因素。武生演员要运用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情等方法和技巧,完整的展现出剧本上角色的要求,要演绎出在剧中环境下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把人物演活,让观众觉得演员就是剧中角色。通常,武生演员的表演技巧要配合剧本的情节,不能脱离情节只表演技巧,否则会影响人物形象的饰演,进而影响整个戏剧的演出效果。

三、武生表演要达到的境界:既是武生,就不能只具备基本功和一些技巧经验,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将武生的角色发挥到极致。在戏曲表演中武打格斗的技巧非常多,它跟杂技有点相似,但却不是杂技。武生给观众展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角色,所以武生的表演不能单单是技巧,要贴切的刻画出人物内心活动和想法。结合技巧,加上艺术语言等的渲染,将戏曲表演上升到一定的境界,才能表演出鲜明、感人的舞台武生形象。武生表演,第一,要做到“准”,走得准,唱的准,打得准。第二,要做到“美”,武生塑造的形象要是一个美的艺术,在服装打扮上美是基础,表现的美,把内在的美展示给观众才是艺术的美。第三,要做到有“韵味”。武生的表演神韵合一,将人物角色的精神面貌体现出来。武生表演要将这三点完美的释放出来,在表演上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武生的表演,只有拥有了可靠扎实的基本功,并合理的结合戏曲表演中的技巧和方法,再加上准、美和韵味的融入,才能表演出生动逼真、性格鲜活的角色。因此,把握武生表演的关键,是要将戏曲的武生表演上升到艺术的境界,给观众呈现出视觉、听觉和感觉兼备的文化盛宴。

参考文献:

[1] 袁远. 京剧武生表演艺术赏析[J]. 大舞台, 2011, (7): 32.

篇13

一、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的主要表现

1.高职院校依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从现有的教育制度来看,学生对于学校层次的认同,依然是以本科院校作为首选,尤其是重点大学更是每一个高中生梦寐以求的,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却是寥寥无几的,根据不完全统计,报考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还不到学生总数的5%,这反映了家长与学生对于报考高职院校的意愿是偏低的。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对于高职院校在思想深处缺乏认同感,多数情况是因为报考本科院校落榜后,带着失落的心情不得不上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选择是学生和家长的一种无奈选择。

2.一厢情愿的校企合作实效性不强

从现阶段校企合作的事实情况来看,大多数校企合作都是学校主动去寻求企业,而企业主动找上门来与学校展开合作的却非常少,即便是实现了校企合作,企业的合作动机也大多是凭借私人感情,企业认为与学校合作对于企业生产的帮助不是很大,学校人才的培养应该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事,企业没有太多的义务与学校展开合作,帮助学校培养相关的人才,因此,一厢情愿的校企合作,难以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校企合作的实效性不强。

3.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缺乏应有的认同

从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认同度也不算高,对于高职教育的了解依然还是内部的人要了解得多一些,社会上对于高职教育理解依然停留在单纯的职业教育范畴,认为高职教育只是职业化教育较高层次的部分,没有将高职院校视为是大学,在社会的宣传领域,同样是以高职院校就是单一的职业教育作为宣传内容,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

二、高职教育认同度提升的策略

1.大力开展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

我们国家开展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已经将近十年了。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开展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提升了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认同度,对高职院校吸引力的增加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报考这类高职院校的学生逐年增加,许多报考这类学校的学生都将其作为第一志愿,并且这类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出现了明显的提升,相关的行业企业对这类院校的支持率与认同度也明显增强了,用人单位的满意率也明显增强了。示范类高职院校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高职教育认同度的提升,对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以就业准入制度的强化促进高职教育认同度的提升

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准入的门槛很高,一些国家规定,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教育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违法的,是不被承认的。而在我国职业准入的门槛就比较低,即使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教育也可以获得职业资格,这就在客观上降低了高职教育的作用,高职教育难以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