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对外贸易的风险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外贸易的风险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对外贸易的风险

篇1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外贸出口企业在给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之后,受客户履约信用差、资金短缺、清算、破产等因素的影响,而为出口企业带来无法收回和拖欠应收账款的风险。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众多外贸企业纷纷采用商业信用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但是,受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的负面影响,外需持续面临着萎缩的现状,使得我国外贸订单量急剧减少,加之部分发达国家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导致国际信用环境恶化。

在这种贸易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极易因大量坏账的产生而使企业蒙受无法弥补的亏损,所以,外贸企业必须加强信用风险防范。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信用管理组织,使企业各部门共同参与到信用赊销管理中,强化内部控制在交易审批、资金管理、客户资信管理等环节的作用;其次,企业应当实施信用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收集、整理、分析客户信息,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监控客户信用情况变化、审核信用额度、实施信用评级、监控应收账款、催收逾期账款等工作,以避免信用风险对外贸企业带来的损失。

二、对外贸易外汇风险的防范

外汇风险是指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由于受外汇汇率波动的影响而对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价值带来的上涨或减少的风险。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已步入市场化阶段,受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经济增长、利率调整、外汇储备、投机活动以及财政赤字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在此新形势下,不同行业、企业在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过程中所遭受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如,部分以进口设备、原料支出为主的外贸行业和企业(航空业、造纸业等),会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受益,而部分以产品出口为主的行业和企业(纺织业等)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不同的外贸主体而言,其受外汇汇率的影响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我国外资企业近年来将美国、欧盟、香港作为三大外贸出口市场,所以外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受美元、欧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显著。而我国内资企业则受日元、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较大,其原因在于日本是我国内资企业的最大贸易伙伴,并且我国贸易关系甚密的亚洲国家的货币与美元和日元保持着较强的连动性。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必须重视外汇风险的管理,从而降低外汇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首先,外贸企业应当建立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监控体系,配备专人负责监测汇率的变动情况,尤其要做好短期和中长期的汇率发展趋势预测,根据预测结果采取有效的汇率风险防范措施;其次,选择合理的合同计价货币。外贸企业应对商品、劳务出口以及资产业务的计价,使用汇率呈上涨趋势的货币,而对进口商品以及负债业务的计价,使用汇率呈下跌趋势的货币,从而使合同价值趋于稳定,规避汇率风险;再次,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增加汇率风险分摊条款和合同保值条款。例如,在大额贸易订单中,与贸易对方协定,当人民币汇率波动时对出口价格作出适当调整。在合同上约定,对于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或受益应由贸易双方共同承担。

三、对外贸易结算风险的防范

结算风险是指债权方在办理支付结算的过程中,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引发资产损失的可能性。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为了争夺更大的市场占有份额,纷纷采取了优惠的付款方式以稳固买方市场,从而使得以商业信用为付款保证的非信用证支付方式(如赊销、付款交单等)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要支付方式。但是与此同时,对外贸易结算方式的风险也随之增强。例如,我国部分外贸企业盲目使用商业信用结算方式,当贸易对方销售良好时,会增加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量,但是当贸易对方销售状况恶劣时,便会导致外贸企业的大量应收账款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在对外贸易结算中,我国外贸企业因单证错误、单证不符、单证与合同矛盾、单证短缺等问题而导致退货、拒付货款等事件屡见不鲜。据统计,2011年,我国因单证标准化壁垒而造成的对外贸易损失达上千亿美元。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外贸企业应当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外贸易结算风险的防范,以确保及时、安全收汇。首先,制定灵活的预付货款和赊销制度。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对外汇汇率变化情况的预测,来决定办理结汇的时间。当人民币汇率呈现升值趋势时,进口企业应当尽量减少使用预付货款结算方式,出口企业应当尽量减少使用赊销结算方式,当人民币汇率呈现贬值趋势时,进口企业应当多使用预付货款结算方式,出口企业应当多使用赊销结算方式;其次,增强跟单信用证运用的灵活性。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应当根据汇率的变化采用相应的结算方式,如人民币汇率处于贬值期时,出口企业应使用延期、远期付款信用证结算方式,进口企业应使用即期信用证结算方式。当人民币汇率处于升值期时,出口企业应使用即期信用证结算,进口企业应使用延期、远期付款信用证结算方式。

参考文献:

[1]蔡雪丽.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风险防范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0(18).

篇2

一、对外贸易风险的概述

对外贸易是一种复杂的商品交换活动,其风险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包括:1.信用风险,在进行对外贸易的双方,由于买卖双方的财务经营状况发生变化,以致在接洽开始直到履约的过程,在此期间危及到履约,就会出现信用风险;2.商业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交货期延误、单证不符等方面,从而引起对双方利益的损害,造成商业风险;3.汇兑风险,对外贸易货款的清偿多以外汇支付,由于外汇汇率不断变化,信息传递不及时,就会给交易的一方带来损失;4.储运风险,对外贸易中货物运输距离加大,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例如海运风险海、空运风险等,由于自然环境或者人为因素都会造成货物损坏和丢失;5.环境风险,产品的对外贸易涉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商品交换中,会由于受到地域的习惯、语言文字、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贸易上的失利。

二、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事故

1.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事故有国家性风险。国家性风险是指因国家事故所造成的贸易风险。可能是由政治因素导致,例如外国政局动荡不安、爆发战争等;可能是由社会因素导致,例如阶级冲突、种族冲突等;也有可能是贸易制度因素,例如外汇管制、不同的法律政策等。

2.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事故也有可能是欺诈性风险。欺诈性风险是指由人为欺诈所导致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对外贸易主体的欺诈行为而导致的始料未及的风险,例如对外贸易合同的欺诈、对外贸易货物运输欺诈、对外贸易结算欺诈。

三、我国采取贸易法律保护措施

1.我国可以运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保护对外贸易。中国是WTO的成员,根据WTO的贸易原则,有权利对不合理的贸易争端进行申诉,通过公平的谈判方式来解决贸易中的问题,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能够确保的经济利益,我国要充分利用这一原则来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我国要加强政府的职能,引导和支持对外贸易。我国政府应支持和鼓励国内大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政府要鼓励国内企业的合作,帮助企业与外国政府谈判,为我国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提供服务与支持。

四、对外贸易风险的防范

1.我国的企业要关注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强化对外贸易的管理理念。企业要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就要增加企业的信誉度,同时对企业的新、老客户的资信也要进行调查,确实掌握客户的资金状况、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等。以保证企业自身的信誉程度。

2.企业对签约交易合同要做到严谨签订。企业对合同的签订是为了保障双方的利益不受侵犯,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做到严谨,认清合同的约束和法律保障,既要重视价格条款又要注重检验条款,要保证每个合同和条款均不出差错,签订正规合同,交易才会规范。

3.企业要严格依据法规办事,遵循国际贸易惯例。企业只有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法规办事,才会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能够严格执行和正确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就能积极有效的防范贸易风险。

五、结语

我国的企业正在向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经济贸易已经进入了国际化的合作和竞争,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渐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必然会面临一些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我国的企业要进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行列,就要努力在国际的竞争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所以必须重视对外贸易的风险,做好防范和规避的工作。对外贸易的过程,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只有规避外贸风险,企业才能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雅玲.浅析我国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04)

[2]傅蓓.外贸企业的风险分析和防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04)

[3]马媛.对外贸易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统计与决策,2007(19)

篇3

对外贸易经营中的政治性风险传统上划分为征收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 (政治暴力风险)、违约风险、汇兑限制风险(转移风险)、延迟支付风险5类。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中面临的政治性风险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公开、直接的征收风险总体降低,但蚕食式征用风险日益突出;征收风险即东道国政府对外资企业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的风险。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各国政府竞相吸引国际投资,大多数建立正常政治秩序的国家,公开、直接的征收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蚕食式征用”(creeping expropriation,又称“间接征用”)风险依然存在,甚至有所上升。

2.传统战争风险转向和平环境中的政治暴力风险;战争风险指战争、内战、恐怖行为等。目前,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主要政治暴力风险不是传统的战争风险,而是和平环境中贸易保护主义驱动的政治暴力风险,由于劳工权益问题引起的政治暴力风险也呈方兴未艾之势。

3.违约风险集中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违约风险即东道国政府违约,投资者无法或无法及时求助于司法或仲裁机关;或虽有裁决,但无法申请执行。这类风险通常出现在一些法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转轨国家。

4.国家延迟支付(债务违约)风险不可忽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更高;国家延迟支付通常指由于东道国政府停止支付或延期支付,致使外商无法按时、足额收回到期债权本息和投资利润。目前这一风险的主要存在于一些重债发展中国家,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是国际广泛接受的清偿手段,理论上可以开动印钞机无限偿还债务,但发达国家地方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完全有可能陷入财政破产,甚至纽约、慕尼黑等世界闻名的富庶城市政府也未能幸免。

5.汇兑限制风险(转移风险)总体大幅度降低,但部分金融危机高发国转移风险仍然较高;汇兑限制风险(转移风险)即东道国国际收支困难而实行外汇管制,禁止或限制外商、外国投资者将本金、利润和其他合法收入转移到东道国境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新兴市场就先后爆发了1998年俄罗斯危机、1999年巴西雷亚尔危机、2001年土耳其危机和2002年年初的阿根廷危机。

6.第三国干预风险等新型政治性风险也日益崭露头角。该类风险可分为两类,一是第三国政府直接采取制裁措施的风险,这种风险目前主要来自美国,企业如果与美国列举的所谓“无赖国家”开展经贸往来,就有可能面临这项风险。例如中石油筹备海外上市赴纽约路演时,美国一些政治势力致函各大投资基金,以中石油在“邪恶国家”苏丹开发石油为由要求其抵制中石油,并在美国国会提出了正式的议案。另一类是在第三国干预行为的压力或引诱下,东道国政府违约的风险。由于日本参与,中俄石油管道工程方案多次反复,中石油在安大线上的前期投入全部落空,且损害了我国的能源战略,就是这一风险的典型案例。

二、对外贸易中政治风险的预测方法

政治风险预测是管理政治风险的第一步。预测方法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定性预测法,运用风险预测者的知识、经验、理智地对政治风险做出主观判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兰德公司创立的Delphi Method。该方法从媒体等渠道收集来的有关东道国政治、经济、社会资料为基础,邀请国际问题专家、经济学家、熟悉东道国的新闻媒体代表人、外交人员、商人等等参加评议会,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当意见初步汇总后,企业可将这些看法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再反馈给这些人士,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最后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意见。二是定量预测法,即充分利用现有市场信息,运用统计和模型进行计算,对政治风险进行定量预测。其中以美国纽约国际报告集团制定的ICRC――国家风险国际指南最为著名。

除此之外,《欧洲货币》杂志每年9月或10月会公布一张当年各国国家风险等级表,以一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表现为基点评估各国政治风险。这张国家风险等级表也是的重要参考之一。

三、我国对外贸易中政治风险的管理策略

2004年9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爆发了埃尔切事件和巴基斯坦匪徒绑架中国工程师两起恶性案件,充分说明我国企业面临的政治性风险与日俱增,而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政治风险的预测及管理上还有待提高。

综上,笔者认为:在对外贸易业务中,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经营汇总应继续加强风险意识,在应对、处理政治风险时,应结合使用定量、定性两类预测方法,扬长避短,以期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政治风险。根据最终结果判断东道国的政治风险,根据面临的具体情况尽量采取积极管理策略,如:一是针对可能发生的政治风险,做出填密的安排尽可能使本公司发展方向与东道国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减少冲突及矛盾。二是管理政治风险时投保政治风险也是积极举措之一。三是使用地域分散来减少风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利用地域上的分散经营来应对政治风险。但是对于已经发生的的政治风险,企业也应事后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例如迅速转移资金、财产等,以期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李东阳:略论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1月

[2]21世纪论坛2000年会议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

篇4

一、国际经济贸易中主要的外汇风险类型

(一)汇率变化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主体是企业。国际经济贸易中对外汇风险的影响也是直接作用于企业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经营状况的好坏是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来衡量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对外企业要用本国货币和外汇货币两种货币来表示。但是,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显示财务报表的全面性和可比性,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会根据功能和价值,将报表中的货币统一折换成我国本国的人民币进行反应。除此之外,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汇率会经常的变动,这就使得资产负债表中的某项项目价值也随之改变,实际情况中,汇率上升,企业拥有的外币负债也会随之增加,本国货币的负债也会增加。这种表现影响最大的是跨国公司,而设计国外贸易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则要相对小一些。如果一个企业在多个国家都设立了分公司,做为分公司的母公司,在报表上就会反应出多种类别的货币,子公司在记账时运用本国的货币表现形式,向母公司提交财务报表时,就会出现多种账目记录,从而使账目上的资金风险加大。因而,汇率变化导致企业账面金额发生损失。

(二)汇率变动对汇兑的负面影响

企业在对外进行贸易活动中,所花费的时间及流程都是比较多的。一般的流程程序分五大步:签订合同、建立信用证、改正及审证、发货。由于花费的时间较长,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不确定是否会发生汇率的变动,如果发生了汇率的变动,那么银行在根据协议进行付款的时候,直接汇兑就会给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汇率的变动对进口和出口方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外汇汇率上涨,进口商会付更多的费用,导致进口商经济损失,而出口商盈利;当外汇汇率下跌时,出口商的收益会因为汇率的下跌而导致费用减少,使得进口商收益而出口商亏损。

(三)资金风险是由汇率变化导致业务量变动引起的

汇率的变化对企业业务量的影响和企业收益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联。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本国汇率上涨,对外销售的价格也随之增加,如果此商品在国际中并非必需品,那么,此类商品在国际中的需求会随价格变化而发生变化时,价格上涨,会使他国对此类商品需求减少,从而导致本国企业收益减少。与此同时,对进口企业而言,本国货币下跌,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就相应的增加了,成本也相应的增加,如果此类商品是必需品,对需求较多的话,商品的内销变化不大,那么对企业资金的风险也就影响不大。

二、国际经济贸易中对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使用的结算货币要稳定

国际贸易活动中,本国货币对防范外汇风险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现实情况确实,我国的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能够使用的国家并不多,所以只能选择汇率相对较稳定、具有通用性的货币作为结算、计价的货币。这样做能够防止货币汇率的变动,保障货币兑换的便利和自由。最为普遍的是选择欧元或美元。所以,企业在选择结算、计价货币时,如果能选用本国的人民币最好使用本国货币,这样不会产生任何的风险;如果不能选用本国人民币,最好选择通用的欧元或美元,虽然会有一定的风险,但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这两种货币的风险威胁相对较小。

(二)采用科学的融资形式

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融资方式多种多样,融资可以解决进出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给企业一定时期的发展带来好处,但同时也是出现外汇风险的重要一环。对出口贸易企业来说,采用融资方式,能够提前获取外币融资款项及时的进行结算能够规避风险,是一项很好的方式。在贸易融资方式中,中小企业选择信用证押汇方式,外贸企业使用保理业务或福费廷业务较多,能够缓解企业短期内的资金流动短缺情况。同时,如果延长付款出口业务,出口商要适当将远期汇票进行贴现,这样做能够尽快提取货款,加快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自身风险和外汇风险。

(三)进出口巧选“出软、进硬”方式

企业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签署订单时尽量的选择“出软、进硬”方式。“软”指的是“软币”,“硬”指的是“硬币”,软币的价值是不固定的,而硬币价值相对不易贬值或波动。所以,在国际进口贸易合同签署中,尽量选择硬币作为计价、结算方式,对国际出口贸易,尽可能选择软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这样的“出软、进硬”方式,能够降低汇率风险。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进出口中,对向外借款时也同样的适用,对向外支付费用、利息时,使用软币作为货币,而收取利息时,使用硬币,这样对风险的控制能大大提高。

(四)选用金融衍生工具降低外汇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降低外汇风险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汇期货交易。这种方式是标准化的合约式贸易,有确定的汇率、交汇时间及金额。外汇期货交易是固定的交易方式,需要每天进行清算。但现在,这种方式越来越少,很多合同都采用平仓,也就是将买进的合约卖出,卖出的合约买进。这种平仓方式,其实就是,出口商在没收到货款时,为了防止汇率下降造成经济损失,在期货市场上,通过卖出再买进方式,进行保值;进口商或付款人,考虑到本国货币下降的情况,在期货市场上买进后再卖出。这样就能够避免汇率的变动而发生经济的损失。二是,外汇期权交易。这种方式是在期货基础上衍生来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能够给进口商卖出或买进外汇权利,使用这种方式,有利于进口商在买进的期权在市场汇率高于成交价时,期权能够盈利并且履行支付的x务;如果亏损时,可以放弃外汇的权利。对出口商而言,市场汇率低于成交价时,期权盈利;反之,就要放弃。这样的方式,能够降低因为汇率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损失的仅仅是购买期权时所支付的期权费用而已。

三、结语

国际贸易的发展,方便了各国贸易的交流沟通,给国家间的交往与合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外汇风险对国际经济贸易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忽视,要防范风险,拿出决心加以解决,为国际经济贸易创造有利的环境,促使国际经济贸易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雯雯.中小外贸企业外汇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5).

篇5

一、外汇风险及其影响作用

1. 外汇风险的分析

一般外汇风险与国际贸易活动有关,外汇的汇率产生属于不确定的趋势变动,由此使参与企业会受到较多的不良影响。通过对外汇贸易活动的分析发现,外汇风险形成的负作用影响力最大,其不但会使经济发展形式变得混乱,同时还会干扰经济活动的发展机遇与建设,从当前形式来看,我国的经济建设活动和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人们币的兑换还未实现自由化,所以影响了人民币的汇率。

2. 汇率的变动对我国企业造成的影响

国内企业在进行进出口贸易的业务处理中在所难免的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外汇工作,当外币产生波动时就会对企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营方面影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

(1)因为国内开展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程序都较为繁琐,加之长时间的大范围的工作开展,使得经营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汇率。当实际汇率与合同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时,就会对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当汇率波动时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业务数量,在企业实际业务数量不断降低的同时将会使得企业的日常经营受到较大影响,进而使得企业效益出现下降。

(3)由于国内企业在账面资产内容方面通常会采用两类记录形式:即本币和外币。当企业制作财务报表时,会对其它币种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本币形式的清晰化,此将不可避免的使企业账面资金减少,而资金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严重时会出现负债问题。

二、从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下寻求外贸风险形成的原因

1.汇率的多变性特点

外汇汇率是企业参与对外贸易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参考性指标之一,其能够客观的反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行情,由于外汇汇率具有多变性特点,所以当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时,汇率的变化必然对货币兑换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企业所能够获得的实际收益将会产生极大变化,最终使得企业的正常经营具有极强的汇率风险。

2.货币兑换带来的风险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易不断增多,但受到货币种类和会计制度等方面差异的影响,要完成交易就必须使用外汇方式进行结算,而记账却要用本币形式,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不需要货币兑换,那么也就不存在货币风险,但实际上,货币兑换是企业交易成功的主要环节。所以货币兑换能够提高外汇风险。

3.多元化结算方式中隐藏的风险

现阶段,国际贸易经济已出现了空前繁荣,从经营方式来看具有较为明显的多元化态势,从而使得结算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如赊销和汇兑等交易形式中,因交易的最终结算时间过长,而外汇汇率在这段时间中的变化是不确定的,加之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时间较短,缺乏必要的国际贸易经验,在结算方面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所以极易发生汇率风险。

4.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

现阶段的中国外汇市场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外汇市场条件,严格的说只能算是外汇与本币的转换市场,其中缺乏非常完善的市场机制,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较难提供可靠性支持。

三、具体的外汇风险防范措施

1.选择较为稳定的货币进行结算

若在进行国际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使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和计价,那么就不会出现外汇风险。然而,从现阶段来看能够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并不多,所以大多数都不会将人民币作为结算和计价货币。鉴于此,汇率较为稳定的货币就成了结算货币的首选方向,所选择的结算货币最好属于通用性和国际性的货币,这种货币不但要汇率变化幅度较小,而且兑换时的自由性和便利性较强,如欧元和美元等。在实际的贸易过程中,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来说,人民币虽现阶段还未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是可以作为结算货币,因此这些企业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和计价,那么就会极大的避免外汇风险,若使用美元等通用货性币进行结算和计价,则风险也会有效降低。

2.选择科学的融资方式

在国际贸易中外贸企业进行融资的方式较多,进出口企业通过融资的方式虽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然而这里也是产生外汇风险的重要环节。作为出口企业,可利用融资款项提前定义收回实际款项。采用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及时收回货款,同时还可以巧妙规避各项外汇风险。而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来说,通常采用信用低压的方式进行融资,若外贸企业需要延长融资方式时,可申请保理业务等进行资金的缓解。另外,若需要延长付款业务时,出口企业还可以用汇票向银行兑现。利用这一方式,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自身的资金风险和外汇风险。

3.在进出口贸易中巧妙的选用硬币和软币

外贸企业在签订国际贸易订单的过程中,订单费用的支付方式应遵循出软和进硬的原则。其原因在于:硬币的价值和汇率都很稳定,而软币的价值波动性较大。因此在签订国际出口贸易合同时,应尽可能的选择硬币进行计价和结算,而进行国际出口贸易时,则尽量选用软币进行计价和结算,采用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此外,在国际中向外借款的时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在向外支付利息或费用时,尽可能使用软币进行支付,但是在向外收取利息时,则尽可能争取使用硬币,从而避免承担不必要的外汇风险。

4.确保结算方式的合理性

国际外贸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通过改变结算时间降低外汇所产生的风险。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在自身所签订的合同生效之后,其必须对预计收取或者支付的货币汇率变化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并按照汇率变化的发展趋势,在最恰当的时间节点完成费用收支,从而降低外汇所带来的风险。

譬如,在出口业务中,倘若计价货币在近期呈现上涨,那么应当在合同规定时间之内,尽可能拖延货币交付的时间。反之,倘若交付货币的实际汇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则应当适当提前货币交付时间。对于国际进口贸易企业来说,则应当按照上述方式的反向进行操作。此外,外贸企业在进出口收汇过程中,通常应当采取更加安全及时的收回款方式。在此过程中通常会采用L/C收汇原则,否则的话则应当按照D/P或者D/A原则完成收汇工作。

四、结束语

通观全局,受到全球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影响,国内经济活动也在不断提升,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则展现出加速提升的趋势。通过对当前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频繁交易过程中,应当针对外汇风险产生可能性形成相应措施,从而提升企业处理外汇问题的基本能力,该种处理方式能够极大地推动市场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最终实现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和外汇使用水准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当然中小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述的集中风险之外,中小企业还面临着企业管理风险、企业运输风险、企业融资风险以及国际经济环境风险、国际金融货币风险等等,只是这些风险在具体的中小对外贸易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条件所产生的影响效果不同,因此在制定中小对外贸易风险防范措施时要根据影响中小企业主要的风险因素制定具体的措施。

2 中小外贸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经营规模以及信息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的限制,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常常处于劣势一方,它们面对的贸易风险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发生因为中小企业没有防范对外贸易风险而导致经济损失的案例非常多。因此中小企业制定对外贸易风险防范措施显得很重要。

2.1 加强风险防范的体制建设 首先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结合对外贸易的情况在中小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对外风险防范机构,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如果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不大或者其没有必要专门建立风险防范机构的话,其可以采取建立风险防范管理委托制度,通过委托实现企业风险的转移,规避企业的对外贸易风险;其次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中小企业要根据对外贸易的情况,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掌握交易对象的经济信息情况,及时发现交易对象的经济问题,避免交易风险的出现。

2.2 加强外贸人员的素质建设 首先中小企业要积极引进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可以帮助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其次加强外贸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保证企业员工在各个交易流程相互间协调,避免贸易流程的顺利进行受阻;最后开展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使企业内上至领导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都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时刻做好抵御、防范外贸风险的心理准备和措施准备。

篇7

(一)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的过程中地位相对弱势

首先,根据我们国家的相关规定,我国外贸公司的注册资金必须达到50万元人民币以上才能得到进出口的资格,同时我们国家的中小对外贸易企业的进出口额度也才勉强达到平均几十万美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中小对外贸易企业在注册资金和进出口额度方面是非常弱势的。其次,我国的大多数中小对外贸易企业都是劳动相对密集型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最后,我国中小对外贸易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足,在业务方面非常容易受到一些国际汇率变化等方面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导致我国中小对外贸易企业无法保证自身的稳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就使得中小对外贸易企业很难获得银行方面的融资。上述这些问题都会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方面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再加上近些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就更加加剧了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的难度。由于中小对外贸易企业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无法保证足够的信用度,同时又没有足够的抵押资产,这就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融资越来越难,融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二)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对于风险的控制力比较薄弱

由于对外贸易融资涉及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问题,所以在风险性上就会更加的高,会涉及到贸易术语的选择和使用等相关问题,贸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问题,银行以及相关的进出口企业融资的信誉问题。我国的中小对外贸易企业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拥有内部信用监管系统,这也就侧面的表现出我国中小对外贸易企业的融资信誉风险是非常高的事实。我国中小对外贸易企业不注重内部信用的结果就是会产生很多的欠款情况,再加上国际上的一些政治经济风险和外汇、汇率风险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最终导致我国中小对外贸易企业对于风险的控制和融资都难上艰难。

(三)我国中小企业对于贸易融资的相关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

我国的中小对外贸易企业由于自身的实力问题导致相关的从业人员业务能力都不是非常专业,无法和银行方面实现有效的沟通,这就会影响到中小对外贸易企业对银行对外贸易融资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在银行对外贸易融资产品进行更新的时候,中小对外贸易企业也无法得到相关的信息,从而无法获得适合自身的相关对外贸易融资产品。

二、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

随着我们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可以给中小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更丰富的融资服务。这样在一方面满足了外贸融资的相关需求,另一方面,这些新型的金融机构也同时具有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廉,效益相对更高效的优势,可以提高我国中小对外贸易企业融资成功的机会。在我们国家,很多中小型对外贸易企业由于资金匮乏,各个方面的知识也够不充足,因此如何选择对外贸易的融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是非常有利于中小型对外贸易企业进行长期稳固的发展的。中小对外贸易的企业在选择使用对外贸易融资的方法时应当先要注意性价比的问题和风险指标的相关问题。要优先选择成本比较低、风险比较分散、贸易方式与融资互相结合、交易过程都非常适合对外贸易融资的方式来进行融资。然后与专业的对外贸易融资工具一起使用,加强与供应链融资业务和结构性国际贸易融资这方面的问题的关注,这样一来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对于企业内部的出口风险进行控制

国内中小对外贸易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的活动中应该逐步的培养自身的融资风险意识,把对外贸易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风险都进行研究和总结,从而能够在融资的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不同种类的结算方式来规避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相关政策方面的金融工具,但是在我们国家使用出口信用保险这类政策相关方面的金融工具的中小对外贸易企业非常的少见。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在中小对外贸易企业没有条件对国际上的客户进行融资信用调查或者没有足够的成本进行调查的时候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国外客户资信不够或者银行资信不够而引发的经济损失。如果中小对外贸易企业能够有效使用出口信用保险这种金融工具来应对收受海外账款时所面对的风险,那么中小企业就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扩展自身的贸易规模,也从另一方面提升了对外贸易企业自身的信用等级,为获得贸易融资铺平了道路。另外,国际保险理赔这项服务也可以为中小对外贸易企业的贸易融资、账务相关方面的管理提供很大的帮助。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出口贸易融资方法叫做“福费廷”,中小对外贸易企业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履行合同的前提下更加简单的获得融资,同时能够有效的抵抗外汇方面、银行方面、商业方面的风险以及政治风险。所以说,中小对外贸易企业在使用出口信用保险这种金融工具搭配上上述的这种融资方法就可以从根本上来规避中小对外贸易企业所面临的国外信用风险。

(三)对于外贸融资方面的相关人才进行培养

我国中小对外贸易企业对于对外贸易融资进行了充分的认识之后,就会发现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外贸易融资是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来操作的,这种人才必须具有非常广泛的知识储备以及非常专业的相关方面操作素质,目前我们国家的中小外贸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不是很高,从下列图标可以看出:所以想要把对外贸易融资发展的更好更专业,就要加强相关方面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把一些国际上通用的贸易方面的法律知识尽可能详细的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要让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国际上经常使用法律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其次,要帮助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银行方面的相关金融融资产品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使得相关的从业人员能够更好的和银行进行沟通,随时的对于新的融资产品有一个良好的掌握。最后要在对外贸易融资的过程中注意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掌握国际上的最新相关信息,针对随时变化的国际贸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方案。

(四)建立企业的商业信誉

中小型对外贸易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向融资方和担保方证明自身对于账款的偿还能力。而成功的融资是建立在具有偿还账款的能力之上的。所以我国的中小对外贸易企业就应该在企业的管理中设立相关的系统用来提升自身的信誉度。为此,中小对外贸易企业就要从本身出发,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对企业的具体任务进行相关参与,与此同时要不断的对银行方面新的融资方式进行掌握和了解,提高企业的还款能力。我们国家大多数的中小型对外贸易企业在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在私立的信贷机构进行借款,但这种信贷机构要求的利息又非常的高。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资金链断裂后,就四处举借民间信贷,但是高额的利息往往让企业陷入恶性循环。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病急乱投医”心理,需要较长的时间逐步改变这种心理,要在适应社会平均利润的基础上来慢慢的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篇8

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被誉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两大主题,在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越来越深入,但如此重要的两大主题间的关系却一直缺乏重视和相关研究,目前的研究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方面,侧重于研究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上,而忽略了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及作用机理方面的关系,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依据,更好地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从“大”向“强”的转变,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增长的直接支持作用分析

(一)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增长的直接支持作用

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的直接支持作用还表现在风险分散功能对对外贸易所面临风险的规避上,风险分散功能的发展能够分散对外贸易中可能出现的国家性风险、汇率风险、欺诈性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利率风险等风险,在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金融发展在防范和规避这些贸易风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财产保险中的信用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可以有效地规避对外贸易中运输风险,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我国财产保险和对外贸易规模基本上保持着同样的发展态势,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发展和外贸易规模都有了一次大幅提升,2011-2014年的三年间我国财产保险承保额和出口规模增速远都高于其他时期的平均增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于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速度相比,财产保险增速要相对缓慢。

(二)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增长的直接支持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虽然对对外贸易发挥了相当大的直接支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出口信用保险率较低。伯尔尼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一些贸易大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投保比例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法国为60%,日本为50%,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全球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完成的。而按照中国信保的统计资料,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只有约2.24%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而且我国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不到出口企业的10%,有的企业甚至不知道出口信用保险的存在。较低的出口信用保险率使我国出口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承担了极大的风险,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第二,金融衍生工具对对外贸易风险的规避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在当今世界金融衍生金融工具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扩大出口、防止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有助于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帮助企业减少对外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收益。但目前我国在金融衍生工具方面仍然较为落后,由于利率、汇率未能完全市场化、金融机构治理水平和专业水平不高、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目前的很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仍然空缺,出口企业使用远期、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的比率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导致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中汇率、利率、价格等风险的分散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三、我国金融发展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作用分析

(一)金融发展对我国资本禀赋的影响

本文认为金融发展对一国资本禀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员储蓄和资本配置功能体现的,通过影响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本的边际社会生产率来影响资本禀赋。在我国,金融发展对资本禀赋的影响存在储蓄率高、而投资转化率和社会资本边际生产率较低的特点。

从1999至2014年间,我国储蓄率基本上一直高于投资率,投资缺口连续多年为负。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核算的恒等式,净出口等于国民储蓄于投资的差额,国内储蓄持续过剩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就表现为商品和服务贸易顺差,即存在净出口。净出口增加意味着我国对外净债权,这其中很大比重是对发达国家的债权,也就表示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资金,由于投资不足,资金缺口持续为负值,资本被大量输往海外,没有用来提高我国的资本形成总额,因此低储蓄投资率的存在制约了我国资本禀赋的提高。较低的投资效率是影响我国金融发展提升资本禀赋优势的另一制约因素。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我国投资效率不仅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远远低于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投资效率的低下造成资本浪费,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禀赋优势的形成。

(二)金融发展对我国技术禀赋的影响

金融发展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融资渠道越灵活高效,更能引导资金进入到更具潜力的部门;对技术进步的金融支持越强,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效果以及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越强,进而形成显著的技术禀赋优势,使得出口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上的优势增加,贸易结构得以优化。这种优化体现在出口产品中制成品比重和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上。

从历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在1992年我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比重达到59%,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力资源充足而又相对廉价,使得我国在劳动力要素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鞋类和玩具等轻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出口导向的出口结构,在这一时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平均仅20%。在此后的十多年的时间内,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化趋势加速发展,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出口商品中比较优势上升的行业主要是电子通讯类、机械设备类和运输设备类产品,比较优势明显下降的是食品和活动物、服装、饮料等产品。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比较优势上升的主要是对外部融资依赖度比较大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金融发展通过融资渠道引导资金进入到这些更需要资金支持的行业,满足该行业的融资需求,促进行业的技术升级换代,进而提升行业的技术比较优势。

篇9

中小企业通常是指规模相对较小或正处于创业成长阶段的企业,根据规模标准可分为自然人企业与法人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各个经济阶段内,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均有一定差异。对外贸易融资等同于国际贸易融资,它以国际结算为基准,以对外贸易为根本,目的在于促使进出口贸易得以顺利开展,优化对外贸易进出口商的融资环境,为国际贸易活动搭建平台。

(一)准入门槛及融资成本较低

对外贸易融资的还款来源是完成该项对外贸易融资授信业务后的收回款项。在对外贸易融资审查中,银行更关注的是企业历史信誉状况以及该项贸易的真实性,不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由于对外贸易融资的期限短,有明确可靠的还款来源,有相关的货权单证作抵押,银行对贷款方的授信审查条件也就比较宽松,给出的利率也相对较低。因此与其他非贸易融资授信的流动资金贷款等相比,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且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

(二)高度灵活性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具有诸多特点,例如资金周转速度快、短期融资特性、资金流动性强等,这些灵活特性能够充分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银行基于这些特点,帮助企业核定不同的授信额度,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和资金链来就某项具体业务提出融资申请,申请过程中企业可根据自身资金条件选择是否提前归还贷款。与此同时,在银行负责核定的融资额度限值内,企业可以对金额循环利用。

(三)综合收益指数高

从银行角度出发,对外贸易融资还能够提升综合收益,其表现为:第一,对外贸易融资的流动性、盈利性及安全性等优势可以完善银行资产的负债结构,带动相关负债业务资产增长,减少银行劣质资产所占比例,同时还可以为银行提供汇差、手续费以及保证金存款等业务营收,最后,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扶持与融资流程中的介入,还能使银行深入企业贸易中,让双方建立更为稳固的合作关系。

二、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发展现状

(一)融资担保机构数量不足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总数超过4300万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中小企业受到规模限制,只能在对外贸易中从事生产服装、日用品、工艺品或电子产品加工等低端的产业链,贸易资金流量低,科技含量有限,营收回报远低于各类大型企业。困扰中小企业的另一个问题则是资金周转能力,在对外贸易竞争发展中长期处于不利局面,我国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机构数量稀少,服务类型单一,在缺少担保机构的情况下,对外贸易融资体系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小,中小企业融资相当困难。

(二)金融机构限制过多

在担保融资机构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还要面对许多限制条件,从银行角度观察,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融资中所要承担的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并且有复杂的担保、抵押等限制,致使中小企业不但要承受繁杂的业务手续,还需支付一定数量的担保费用以及资产评估费用,融资成本不断增加,尽管有些中小企业可以应对这些复杂的限制,但融资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其中包括金融机构进行的风险评估以及融资审批,这使中小企业承担过多的时间成本。

(三)区域发展失衡

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担保机构超过4000家,整体担保总额高达50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受保企业数量在30万左右,这证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额度依然不够理想,并且在这些宝贵的资源中呈现出区域发展失衡的状况,体现为我国东部地区以及全国大中城市所占担保资源在80%以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内陆地区的中小企业长期为融资耗费更多时间,所取得的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问题

(一)企业自身因素

在对外贸易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不惜滥用企业信誉,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套取资金,这一情况对金融机构也造成了影响,这些中小企业反复小额融资,削弱了金融市场资金流动能力,并造成了安全隐患,制约金融机构发展,扰乱了融资担保体系,最终致使对外贸易融资和金融机构形成恶性循环。

(二)金融机构体系问题

在商业活动中,无论是担保或者信用,大部分金融机构的服务体制都倾向于大型企业,在业务发展中缺乏长远的战略视野,漠视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蕴含的潜力,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评估十分苛刻,并套用大型企业信用模版,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基本没有任何形式的针对性调整,评估模式和服务方案完全按照大型企业标准来执行,这一僵化的融资体系长期影响着对外贸易融资。

(三)融资方式不灵活

通过金融机构来完成融资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最普通的融资方式,企业还可以和政府形成沟通,甚至利用民间资本来拓宽贸易融资渠道,但我国现阶段的融资方式远不如发达国家灵活,因为政府所能提供的融资保护机制还在建设探索之中,民间资本也无法实现制度化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始终要依赖于金融机构,在融资方式上缺乏灵活性,基本停留在传统资产评估,金融功能和服务类型相对单一,这是导致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

(四)融资文化缺失

融资文化主要是鼓励某种融资环境因素和融资行为的结合,包含银行的业务人员培训、管理沟通、重要性的确定、价值取向以及银行金融体系等。融资文化是银行经营成败和银行绩效的重要体现,融资文化缺失主要表现为:

(1)存在重融资、轻管理的思维模式。资金发放后,银行很少关注企业取得融资后的经营管理决策以及资金使用状况,未进行必要的监督及检查,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会导致资金使用失控。此外,融资与业务人员的利、权、责不能合理挂钩,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2)融资的基本流程停滞在表面的形式上。银行应关注业务人员在融资业务处理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如存在,则应进行严格处罚。

(3)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发放前的预测和风险分析不能贯穿融资的全过程,从业人员一般只关注当期显示的风险,而严重忽略融资和客户的潜在风险。

四、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体系构建对策

(一)拓宽融资渠道

对于掌握业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可以考虑以下方面:第一,提升抗风险能力。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难以融资的关键原因在于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能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以外在形式的改变来赢得担保机构的信任,例如提高产品科技水平、摸索上游产业链发展路径、强化企业竞争能力等,通过各种手段来规避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第二,投资收益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是融资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中小企业想要在融资渠道中取得成果,必须考虑投资收益问题,以此来吸引投资。第三,企业融资由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组成,对外贸易也是同样,在外部融资渠道受阻时,中小企业可以考虑积极开拓内部融资方法,或者与民间资本建立联系,让融资不再完全依赖于金融机构。

(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在政府作用的完善方面,首先应当基于目前法律框架对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问题进一步界定与规范,确保融资双方的共同利益以及所需履行的责任,在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的专业化与法制化程度上寻求提升。此外,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融资管理经验,强化贷审分离制度,在兼顾企业发展与融资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政策监督制度,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对中小企业的担保项目及信贷偿还能力进行审查,让贷款偿还具有确凿依据。信贷偿还能力的审查应深入到整个信贷过程,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与清偿能力全面评估,贷款获得批准后,协助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展开持续性监督,一旦贷款企业存在拖欠问题,要充分确保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也要同步进行,为中小企业担保提供帮扶,建立专项基金并减免一定程序上的费用,尽量简化贷款手续,使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更加便利。

(三)加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融资体系建设工作是解决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问题的关键,首先应当推动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要与市场经济高度结合。具体可以由政府主导和推出相关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政策,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环境,此外还应当对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加大政策支持,鼓励融资服务对外开放,为中小企业建立专门的地区性融资担保服务机构,还可以由政府主导,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三方共同合作创建信用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提供担保,落实这些有利于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共同发展的举措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体系的建设步伐。

(四)完善融资风险监管系统

首先,应将非现场和现场的监控工作有效结合,以此作为银行融资风险管理的一项手段,非现场监管指的是对于不同现代化工具的使用,如互联网、计算机,对融资信息和相关资料开展科学的分析统计,在分析过程中如果发现借款者的潜在风险,一定要及时给出相应的建议或警告。其次,对融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全面监管。银行有必要对于融资企业担保品的价值变化情况、生产活动情况以及经营收益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同时对不同的融资类型产生的风险进行严格监管,尤其是部分信用级别低的企业和从事高风险行业的企业。最后,实行非定期检查和定期检查相融合的风险监管方式。对融资企业的所有财务报表定期进行检查分析,并进行适当的资产评估,正确判断企业的风险信息和信贷资产信息,同时,银行有必要对融资企业开展不定期检查,保障定期检查中的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篇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外贸企业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我国外贸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但其整体的竞争力提升较慢,主要是由于其缺乏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对我国外贸企业近些年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创新发展模式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对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不高、缺乏自主知识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因此,必须要树立全球化发展的目标,审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完善的、针对性的措施全面实现我国外贸企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外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长期发展。

二、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国的贸易联系进一步加钱,企业的外贸风险也不断加剧,而缺乏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成为当前阻碍我国外贸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其对市场风险的分析不足,外贸企业随时会面临汇率动、利率变动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带来的风险,其对历史资料的分析能力有限,缺乏风险预警的意识,其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会埋下风险隐患。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外贸企业的规模较小、盈利能力有限,主要依赖于国际订单进行生产和销售,因此其在国际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加之不注重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因此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对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不高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对外贸企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大,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外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因此其整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其一,很多外贸企业只是进行简单的生产和销售工作,其对互联网+等认识不足,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对其应用能力掌握不足,因此在整个外贸中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因此其发展模式的创新也处于被动。其二,由于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不断发展,很多外贸企业难以借助单方面的力量紧跟科技的变化,其在资源、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科技带动创新发展模式难以在短期内顺利实现,其经历的周期较长。

(三)缺乏自主知识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品牌成为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的基础。而大部分外贸企业在自主品牌建设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我国很多中小型的外贸企业只是挂牌生产,没有自主品牌,其自主创新的能力有限,相关的保障机制不健全,比如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存在欠缺等,使其没有动力进行自主知识品牌的开发和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强有力的品牌支撑和核心技术,使得很多外贸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使其创新发展模式显得十分艰难,因此难以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众所周知,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发展也提升了风险隐患,提升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是任何外贸企业在创新发展模式过程中所必需的能力,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关键。一方面,我国外贸企业在进行发展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要广泛收集全球行业内的相关历史数据,对其进行筛选、分析和研究,以此提升其对未来市场变动的预测能力,时刻注意利率变动、汇率变动、金融风险等可能带来的风险,为自身的贸易创新发展模式设立预警机制。另一方面,在设立预警机制的过程中,要通过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人才、制定风险防范机制、严格落实风险应对措施等来全面增强外贸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以此为我国外贸企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奠定基础,降低各项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其能够顺利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强化对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

现代化信息科技的发展对全球外贸发展格局的冲击不断增强,在互联网贸易发展背景下,传统的贸易企业要想得以生存和发展尤其是要创新发展模式,必须要全面强化对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一方面,外贸企业必须要在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紧跟全球步伐,以战略性的眼光来规划其对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力,比如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都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来提升效率,以此提升实现创新发展模式,避免被全球贸易发展所淘汰,使其能够更好地顺应全球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外贸企业要强化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创新性人才、制定应用科技信息的规划等措施来全面提升其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应用能力,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来创新发展模式。

(三)以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强化自主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外贸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发展模式的必要措施。其一,外贸企业要通过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品牌发展之路,根据所处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自身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消化和吸收,以此实现全面的品牌创新,形成自主知识品牌,实现以品牌促发展的模式,尽快实现对发展模式的创新。其二,外贸企业要充分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发展过程中要通过进行产品技术创新、营销能力创新、客户管理模式创新、内部管理创新等各项措施来全面提升我国外贸企业的整体发展实力,使其在进行发展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具有充分的保障,缩短发展模式创新的周期,最大程度上降低发展模式创新的成本。

四、总结

对外贸易的发展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要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企业还缺乏创新性的发展模式,整体发展相对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必须要从增强其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强化对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以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出发,创新外贸企业的发展模式,以此全面提升我国外贸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我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11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而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方式,成为三驾马车里最受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国际间分工合作对于促进国际间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外贸易实质上通过国内的产业化调整和升级不断适应国内外需要,并通过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业务的方式促进产业发展。过去十多年来,由于我国制造业发展较快,且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的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高额顺差,同时我国煤炭产业等出口因国际煤价高启等原因也获得了较好发展。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我国贸易顺差趋势逐渐收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现存问题并对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发生变化

经济的发展具有其应当遵循的规律,其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和过去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变化,贸易的结构也出现了巨大改变。而这也造成我国对外贸易的构成发生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对于高科技产品及精细化加工产品的贸易需求规模上升,而对初次产品尤其是未经加工产品的贸易需求规模不断下滑。过去,我国大多数出口产品主要以量取胜,单位利润极低,但是由于巨额规模和数量,对外贸易依然具有较好的收益回报。但是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对于简单制造业产品的需求量减少,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出现萎缩。其次,当前由于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众多国家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地位,服务业的出口在对外贸易中也逐步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这些变化最终呈现出我国对外贸易的构成结构发生变动。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自由主义以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前进,过去的贸易保护等形式已经难以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足,而自由贸易主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国家进行贸易保护既会使对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审判,并且需要付出较高额度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必须依靠自由贸易主义促进贸易发展,不能在长期内继续使用过去贸易保护的思想从事对外贸易。当前虽然在某些行业贸易保护仍然存在立足之地,但是我国各出口行业都必须意识到,贸易保护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实行,但是从长期来看无法使用。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当前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阻碍,不利于国际间贸易往来。例如关税的歧视性条款,服务行业出口税收问题等仍然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进步的绊脚石。

(三)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能源行业的问题突出

能源作为各个国家保障国家安全、民众基本生活的重要资源,对于安定国家、维持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众多行业的崛起也对我国能源行业尤其是煤炭行业产生了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能源行业对于国际环境中的资源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中能源行业因受到全球范围内价格的制约,使得其经常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产生巨额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能源行业能否利用对外贸易获得利润也成为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当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的举措

(一)进行产业升级,适应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变化

产业升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对于促进并适应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升级即是通过淘汰掉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的企业,发展技术水平较高、单位收益较高的行业,最终成功进行产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需要注意培养并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将有利于企业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技术生产力。贸易结构变动也需要考虑到劳动力的适应性问题,对于现有劳动力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提升其工作水平来进行。

(二)在世界市场上遵守游戏规则,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运作体制,注意风险防范

在过去的对外贸易过程中,由于我国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世界贸易规则不熟悉,可能存在违反世界市场上游戏规则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性。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加,在未来世界市场上,我国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使用符合公平公正交易的原则进行对外贸易。不可随意进行贸易保护、歧视性规定对待外国投资及商品进口,报复性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解决争端,只能给双方都带来弊端。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我国的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冲击。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就变得显而易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就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盈利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传统能源产业逐步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

新能源在近些年成为众人讨论的话题,这和全球范围内能源紧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由于对外贸易中,能源的贸易额始终占据总贸易额的很大比重,因此其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重要影响。但是由于能源价格难以预测,且其变动会对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果对外贸易极度依赖能源产业,必然使得国家经济发展的安全系数较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通过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降低传统能源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而煤炭行业无论是原煤的国外采购进口还是精选煤的对外出口,企业可以采用创新金融工具来降低因价格波动而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风险,只有这样有出口业务的能源公司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利润水平,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会对我国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对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篇12

我国的改革开放目前已经经过三十多年的岁月,我国对外贸易与全球经济的互动性、同一性趋势日益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但是机遇与风险总是并肩而来,我国对外贸易需要面临的国际风险日益增多,外部环境更加恶劣和复杂,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要求我国对外贸易调整增长方式,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二、加快建立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服务平台和政策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完善和建立起可预测、透明、稳定的保险、外汇、信贷、财税等政策体系,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相关的法规、法律,减少重组成本和资源流动,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到全球化竞争的投资风险保障、税收减免优惠、融资支持等鼓励政策,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努力帮助各类进出口企业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和政治风险,解决它们在国外发展所面临到的困难,及早建立高效率、全方位的企业服务机构,尽量避免企业承受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和损失。

三、尽快实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从日元、欧元、美元等货币的国际化历程表明,货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和最初表现就是将其作为结算货币在跨境贸易中应用。我们应该将其看作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来将其实现。目前我国人民币已初步具备国际化,已经基本实现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的基本条件。2010年12月15日,人民币在俄罗斯实现首次境外直接挂牌交易。同期,尼日利亚央行把人民币列入法定外汇交易货币,2011年1月起可在外汇市场进行公开交易。作为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方式之一,银联卡支付范围也继续扩大,截至2010年11月,境外业务开通国家和地区已达98个,进一步促进了贸易、投资和居民消费便利化。中国人民银行应尽快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有效顺通人民币结算渠道,合理规划国家支付体系,为我国人民币支付体系的科学发展提供政策的指导。继续依法加强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创新和普及,推动我国证券登记结算系统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按期建成运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对金融基础设施。同时,针对审核出口试点企业资格的环节过多这个问题,笔者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制定表格式审核流程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出政府各有关机关在接到出口试点企业的申请之后几个工作日必须回复,制定表格式审核流程,提高出口试点企业审核效率。

四、完善调整外资项目和加工贸易

应该严格限制甚至取消那些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的外资项目和加工贸易,发挥加工贸易的产业带动和技术溢出效应,努力提升加工贸易的发展档次和技术水平。同时,还应该根据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增强对外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提高产业竞争力,大力提高和发展产业配套能力。

五、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提高出口产品和对外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还大多处于初级加工的水平,在国际竞争上还没有形成品牌意识。笔者建议应该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大力提高商品附加值,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体系来帮助企业实现国际品牌发展战略,除此之外,还应该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开拓海外市场的合作、采购和信息平台。

总之,面对后危机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形势及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加快推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转型,实现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转型,从外生动力到内生动力转型,从市场广度到市场深度转型,从低端要素到高端要素转型的战略跨越。

参考文献

[1]王来健,张琼.徐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5)

[2]黄攸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6(1)

篇13

一、对外贸易的国际经济形势

1.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国际市场需求的急剧萎缩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要面临的问题,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会带来这样一个局面,为维持企业的生存,许多外贸企业为减少市场需求带来的不足,在企业产品价格方面都会出现一个调整,低价的出现就会让整个产品行业出现整体价格下调的趋势,这也就让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在同类型同质量的产品上不得不调整价格。进一步出现的结果就是企业的利润减少,利润减少就会刺激企业生产更多产品来提高销售量,这与市场需求量并不相符,从而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价值链还处于低层次阶段,这让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条件变得比较容易复制,与依赖品牌优势的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特殊资源,市场地位也无法保持其优势性。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印度、越南、墨西哥等也具有的低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让我国对外贸易企业面临着被替代的危险。

2.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增大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纷纷呈现抬头趋势,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也逐渐加剧。据相关数据显示,09年我国在国际上两反一保案件超过一百件,这是国际贸易摩擦多样化复杂化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的严峻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贸易保护手段的合法性与隐蔽性上都下了不少功夫,在绿色壁垒、环境保护、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更具战略性和隐蔽性的改进。许多国际和地区都出台了有利于本国的扶持政策,这让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化工、服装、钢铁机电行业受到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比较严重,前段时间美国出台的征收三年反倾销税政策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导火索。除此之外,我国进几年服装和机电行业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也逐年增加。所有的形势都表明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在增大

3.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汇率风险加大

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各国汇率区间加大,对外贸易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汇率风险。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焦点。05年到08年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对外贸易企业大多是外向型企业,即使外汇风险加大,但仍需持有外币,这常常涉及到外汇兑换的问题,对于外贸企业慎重选择外汇结算币种是一个应对外汇风险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就要求人民币的汇率要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同时还应有浮动调节。汇率背景的复杂性让企业在汇率方面的风险加大,这也是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能力控制和财务能力管理的一项重要挑战。

二、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问题

1.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难

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政府经济政策惠及较少的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顿。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大都面临着倒闭或停产的危险。08年的金融风暴造成我国将近40%的中小企业倒闭。例外42%的中小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据此总结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有如下问题:首先是贸易融资方式过于单一,融资对象过于集中现代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但大都趋向更高,更复杂的方式。在实际的运作中,很多企业开始逐渐尝试新的融资方式,但传统的融资方式依然占据主要部分。这就出现了融资与信用证结算相互融合的方式。它呈现的特点是功能方面比较单一,品种也相对较少。另外在银行方面,各家银行业务依然以基本形式为主,福费和保理等复杂业务为辅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生存困难很多中小企业都存在着一定的内部管理问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人才等也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这些问题外,融资途径的艰难及外部资金的不足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存在着资金缺口问题。资金缺口的产生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短期内会直接影响其运作。长期内就对企业在扩大规模、技术和增加设备方面产生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