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足球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大家上午好!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知深夏。在这清风送爽、万物丰盈的季节里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以饱满的姿态迎来了20 年经开区第四届球类运动会。值此开幕之际,我谨向刻苦训练、积极备战的所有运动员、教练员表示深深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本次活动的 局领导和兄弟学校致以诚挚的谢意。更要感谢局领导的信任让小学作为本次赛事的承办单位,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办好本次盛会,
两年一度的经开区中小学球类运动会,是我区体育活动的缩影,是为你们提供一个展示运动技能与才能的平台,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一次检阅,是师生们展示健康体魄的一次良机,是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是实施德育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实践活动。体育是力量的角逐;体育是智慧的较量;体育是美丽的展示。我希望全体参赛运动员牢牢把握这次体育竞技、切磋技艺的机会,发扬“更快、更高、更强”和“团结、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奋勇拼搏,赛出竞技水平,赛出道德风尚,赛出个性风采,赛出团结友谊。希望全体裁判员、工作人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恪尽职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做到公正裁判、热情服务,确保各项竞赛的顺利进行。强身健体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追求,也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需要。希望所有孩子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炼出一个强健的体魄,为未来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篇2
1 五人制足球比赛是高校开展足球教学与训练的主要模式
五人制足球场地小和队员人数少,使每名参赛队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球。而队员相互之间距离小,双方争夺的更加激烈,攻守转换的速度更快、技战术更灵活。比赛中队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足球比赛中产生多种比赛局面,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得到重复的练习。对提高球员的比赛能力非常适宜。五人制比赛由于场地小,队员的密度大对磨炼、培养球员快速细巧的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提高战术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五人制足球比赛它简化了11人制,是让学生逐步走向真正比赛的最好训练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是当今学习足球的较好方式。将高校五人制足球比赛引入高校足球教学与训练当中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术,洞察力,和交流能力。所以高校足球教师与教练员要不断充分考虑足球比赛特征以及教学需求,研究设计出一些系列的五人制比赛教学的方法,使之成为一种教学模式。
2 T.I.C引入足球教学模式
在足球比赛中必须要具有T.I.C。足球比赛当中的基本能力和比赛的主要因素,包括的以下内容:
T是足球技术 Technical skills. Locomotors Skills: 技术和无球跑动的能力:基本的传,接,控,带球,射门技术和身体条件。
I是足球洞察力I: Insight into the game and Mental Skills:意识和预先判断的能力,辨别并做出判断所需要的经验意志品质。
C是足球交流C: Communication with teammates and opponents:交流能力是同伴之间的相互呼应和提醒,主动接应要球以及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场地,对手,天气和裁判的应变能力。
在足球教学中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技术虽然是足球教学中的重要基础,但在训练与教学当中,教练员过分的强调就会限制球员和学生其他因素的发展。T是足球运动中的重要基础。I+C=洞察力+交流能力=足球意识,是足球运动中最重要的要素。T.I.C的综合能力越大,学生的球商就越高。荷兰青少年足球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围绕着来T.I.C进行的。
3 通过五人制足球比赛来提高学生的T.I.C
3.1 对提高学生的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3.1.1 训练学五人制足球比赛体现了重复训练的原则
足球技能的获得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条件反射的结果,队员们在进行不断反复的训练,保证足够的次数,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逐步慢慢形成正确的技术定型。而在五人制的训练连比赛中出现的多种场面能使参与者多次重复的不断练习。通过反复地在比赛中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得到巩固,达到建立了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五人制训练比赛中表现出三种重要的局面(本队掌握控球权,对方掌握控球权,控球权转换的时刻)可以得到多次的重复与练习。在五人制比赛和练习中传球多使用地滚球、低平球。脚内侧传球技术不断的重复练习、短时间的间歇这种传球模式加上其自身的比赛性质即非常符合足球原理,体现出重复性的训练原则,对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来有较好的作用。
3.1.2 生理学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的解读
足球技能的形成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生理学上可以划分为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和生理规律。其形成过程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1)泛化过程是由于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另外,因为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成扩散状态,是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高校教师和教练员在这一个阶段应该注重抓住每一个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学习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注重解决主要问题和大的方向。不应过多的强调技术动作的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2)分化过程是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进入分化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教练员应注意对学生错误动作进行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变得更加精确。(3)巩固过程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见集中和精确,完成足球技术练习时感到省力和轻松自如。而精湛的足球技术是在经过不断的重复练习中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学生可以根据局面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3.2 对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具有重要作用
洞察力是足球比赛对场上形势的一种阅读能力,比赛当中通过不断观察和分析比赛的局面,从而提高识别比赛现局面的能力。五人制比赛的特点是场上攻防节奏快,而且战术灵活多变。这样需要比赛的队员要有较高的阅读比赛的能力,通过不断观察、分析比赛当中的局面,迅速做出反应,做出合理的技术动作。五人制比赛比赛空间较小,所以比赛中更多是处在短兵相接的对抗拼抢状态,这样每个队员重复由攻防转守和咽刈攻的局面次数较多。时间紧,空间小和人数少这样的特点,学生学能快速地做出各种技巧,要随时反应做出合理的技术动作。所以五人制训练与比赛能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
3.3 对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交流能力是比赛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本方队员之间的交流,分析比赛,识别比赛局面,有裁判员之间的交流等。队员之间相互提示,要球,以及观察对方控球时意图。在教学当中包括着与教师的交流。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球队要想发挥出它的整体作用,那么队员之间首先要互相了解。语言、眼神、习惯动作等等,通过这样的交流。能准确地判断来球位置、落点,识破对方的意图,使自己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高校五人制足球教学可以是一种训练比赛,还是一种游戏,学生可以在训练与比赛中能体会到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兴趣。在进行练习时,保持心情的愉悦,这样有利于足球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3.4 五人制比赛在足球教学中的实例分析
3.4.1 解决由攻转守的问题
由攻转守是足球比赛的一个重要时刻,五人制比赛解决由攻转守的问题时可以在设计方式上尽量使用较小的活动范围,压缩别赛场地的空间,增快学生在比赛当中的反应时间,这样就能使提高学生的触球时间,增加学生触球次数。在负荷强度上,也能够刺激其无氧阈。在整个实践教学中,学生比较积极,充分发挥出了自身的优势。在训练和比赛当中不断提示队员对于不同局面该如何来处理,这样就能使他们明确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那种情况下到底应该怎么处理自身所要解决的问题。
3.4.2 解决防守扎堆问题
学生在足球比赛中位置感不强,防守阵型不能随着球来进行移动防守。所以,我们在教学训练中使用了四个球门的5V5比赛,这样可以解决在进攻当中不能充分利用场地宽度将对方的防守阵型拉开的情况。同时设置本方防守的两个球门能够锻炼防守的整体移动,一旦进攻到某一方向,那么整个防守的阵型就应该往有球方向移动,这样就能形成较好的防守层次,建立良好的防守体系。所以在T.I.C要求上,可以将防守时所需要掌握的原则和技巧结合比赛的典型时刻告诉学生如何去处理,直观地解决问题。
4 结论与建议
(1)足球进入校园使高校足球发展迎来了一个重要时机,五人制足球比赛在高校中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高校足球工作者应抓住这时机,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2)在高校五人制比赛训练当中,比赛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充分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蕴含着提高技术非常有价值的实质内容,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建议普及和推广。
(3)建议高校教师和教练员合理地采用五人制比赛模式来发展学生的足球技能 ,在足球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T.I.C。建立校、市、省级五人制足球比赛为普及校园足球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夫力.五人制足球运动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谷明昌.现代足球理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
篇3
1.1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启发式教学是当前教学模式中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营造出比较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从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的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利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水平不断提升,实现教学目标。
1.2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将启发式教学应用于足球教学中,其指导思想就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现代化指导思想,是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要转变传统的灌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体育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重视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等,教师起到组织、启发以及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进行自觉性学习,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2当前高职院校足球教学的现状
2.1学校体育管理方面的重视度不够
学校方面可能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对于足球课程的设置和采用的教学方法等都没有重视起来,而且对于学生足球技术水平的考核最终都是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进行射门和运球等。同时,课程设置不合理,每年仅有一次选修课程对于学校众多的学生来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足球专业教师比较少,往往都是一个教师带领几十个学生,使得对于学生的技术指导不够到位;一些基础设施处于比较老旧的状态,没有及时更换和维护,使得学生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2.2学生的足球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足球运动是一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运动项目,同时足球运动的训练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和坚持才会有效果,但是在学校当前的足球教学中,由于课程的有限性,一些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在接受程度上会跟不上课程的进度,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而且,在足球选修课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水平,因此会对教师所教授的基础技术和动作缺乏耐心,容易出现焦躁心理,而一些基础较差,先天条件又不足的学生接受程度又比较慢,无法熟练地掌握足球基础技能。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足球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2.3课程安排的不合理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课程中,足球运动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在每个学期仅有一次的选修机会,而且课程时间比较短。将内容较多的教学活动利用较短的时间教给学生,会存在着巨大的压力,使得学生无法有效学习到相关的技术动作和知识。同时,教师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足球技术动作,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而且由于是选修课,有时会为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教学时间可能会变得更少。
3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措施
3.1建立适当的教学情境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足球教学中,由于训练内容和理论知识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枯燥无味的,而且教学内容量比较大,长期如此的话,会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改善这些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足球技能的训练。
3.2进行个性化的足球教学
在高职院校的足球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基础水平的不同,会对足球技术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础水平的不同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对于基础水平好,先天身体素质强的学生,可以给予更高的技术教学,同时加强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切实提高他们的足球技术水平;对于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根据现有的训练强度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进行细致、耐心的指导,巩固他们当前的技术水平,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真正做到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
3.3控制合理的训练强度
训练强度的不同会对教学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进行实际的足球训练中,要合理的把握训练的强度,获取最好的效果。足球运动的竞争性和身体对抗比较强,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动学生思考在实际的比赛中遇到相关的问题该如何进行处理,随后给出一定的建议,使得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处理和解决好相关的问题。同时,训练强度不应过大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安全。
4结语
足球教学在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通过竞技和比赛的形式去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调整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虽然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足球运动在高职院校的顺利发展。启发式教学对于提升足球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比较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引起重视同时将其合理的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篇4
1.合作教学模式定义。合作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2.合作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提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他还认为,学习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相联系;教育应该包括学会和别人一起工作,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根据需要理论的观点,学校就是满足学生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场所。合作学习创造了满足学生归属和自尊需要的条件,使得他们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愿意学习,进而增加了他们取得学业成功的可能性。体育合作教学模式是以体育教育学、体育运动心理学、社会学、认知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足球教学中的互动为基础,以体育教学目标设计为先导,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体育健康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为根本目标。
3.合作教学模式的目标。合作教学模式将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力的五大体育健康目标作为出发点、并且把集体教学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作为自己的优势,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4.合作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小组建立问题提出开展研讨、互帮互助测验评价反馈。首先,通过前期测试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异质性分组(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家庭社会背景等因素分组)。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新分组。然后,教师围绕教学主要内容在课前提出一些新授课的问题。小组每名成员负责一个部分。教师提供收集这些资料的线索或途径,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小组成员在课前查阅资料,做好理论准备或进行教学前的尝试性练习。在课程的开始部分由学生带领练习,并且要让学生轮换带练(要求安排合理、有创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组织、示范和讲解能力。在小组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也要注意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讨论后,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就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进行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测验与反馈。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测试或按小组进行竞赛。抽查不同小组学生独立测验结果或根据小组竞赛情况,教师获得关于学生合作学习状况的信息,并就存在的问题补救教学,以求当堂课完成教学目标,并对本次课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简短的小结与评价。
5.合作教学模式的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和标准,对教学活动结果进行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的评价和学生“学”的评价,其中学生“学”的评价是根本和基础。教学评价包括学习前的诊断性评价,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完后的终结性评价。
二、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研究
1.在指导思想上,合作教学倡导“尊重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由于教育过程片面地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过分强调师道尊严,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在教学过程上合作教学有效利用系统内部动态因素的积极互动,开发人力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做到“行以求知”。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练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亲身实践。
3.在师生角色上,教师是主导者。但每位学生不仅作为课的主体出现,而且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同学又是这个小组中的主导者。传统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4.在教学评价上,合作教学建立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使评价过程贯穿于教学全程,在传统教学中采用的常模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主要以评价者认可的标准来评价被试对象。
5.在运行机制上,合作教学强调合作与竞争兼容并存,并以合作行为为根本特色。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以个人行为为教学主要活动形式,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李京诚.孙伟.体育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9).
篇5
五人制足球是由于某些情况下,参赛人数以及场地大小的限制,无法进行正规的11人制足球比赛,因而慢慢发展出五人制足球这个项目。五人制足球从创立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积极的发展起来,特别是在传统的11人制足球水平较高的地区,像欧洲和南美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的较好。而对于身体条件相对较差的亚洲国家,五人制足球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其水平也在不断进步。
相比与11人制足球比赛,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场地变小,因此对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降低,而对于足球运动员的脚下技术的要求就变得更高。只有更加灵活、合理的使用各种技术,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更大的优势。对于脚下技术的重视是在比赛中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随着五人制足球场地的缩小,使队员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加之队员的人数少,接触球机会的增多,所以双方争夺更加激烈,巧守转换的速度更快了,技战术更加灵活,快速的传、接、射门、抢截及个人运控球技术和短传配合运用的更多。因此,在高速度、强对抗的情况下,准确的掌握足球技术,对迅速提高普通高校中五人制足球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五人制足球的特点鲜明,其对比赛场地有着很低的要求,无论是在室内的体育馆,还是在室外的空地都可以自如的进行。因而其开展条件很低,近年来,高校教育事业对于高校体育进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为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开展注入了很大的动力。
随着五人制足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逐渐开展起来,在2003年,由教育部组织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参赛选手包括了来自十三个省市的三百多所院校,本届比赛的举办初步代表了我国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已经逐渐步入正轨,之后我国举办的各项五人制足球比赛就较为火热,一直没有中断。
二、在普通高校中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的优势
五人制足球易于开展,有着非常广泛的适应性。易于在高校中开展起来。五人制足球所需要的场地相对于十一人制的足球比赛要小很多,在室内和室外都可以进行,尤其是在室外,利用高校中现有的标准足球场地将其划分为几个五人制的足球场地,甚至就利用校园中的空地、草坪都可以简单设置临时的五人制足球场地,这很容易的解决了高校标准足球场地利用率不高,又为五人制足球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学校人多场地少的困难,使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更加方便、容易的参与到五人制足球运动中来。
五人制足球比赛的观赏性很高,对高校中广大足球爱好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由于五人制足球具有场地较小和队员人数较少的特点,使得每一名参赛的队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足球。而球员与球员之间的距离有比较小,这样使得双方队员的拼抢、竞争显得更加激烈,攻防转换速度也变得的非常迅速、运用技战术显得更加灵活。球员发挥个人脚下技术的特点非常明显,无论是个人娴熟的控球、过人还是短距离、小范围内的团队配合,在五人制足球比赛中都是十分常见的。这些对于提高五人制足球运动员的脚下技术和实战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特别是对于基本功不好,脚下基本技术较差的大学生足球爱好者来说,对于他们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更大的促进作用。世界范围内,许多著名的球星都是从小踢小场地的五人制足球比赛不断学习、成长起来的。也有很多职业足球运动员在退役后又投入到对身体素质要求相当较低的五人制足球运动中来。
由于五人制足球比赛所使用的场地并不是正规11人制足球比赛所使用的天然草皮,而是塑胶场地或人工草皮甚至是沙土场地,因而对于场地的建设和维护,都降低了高校的很大一部分成本。由于比赛场地的简便,对于大学生们练习五人制足球所使用的装备也变得更加简易,因为在天然草皮上进行足球运动必须穿着专用的天然草地足球鞋,而运动装备对于五人制足球运动的要求就十分低了,这又为更大大学生参与这项运动提供的便利。
五人制足球比赛,由于其场地小,因而双方进攻都比较容易,所以每场比赛下来,双方的进球往往都是很多的。一方进球数达到两位数也是很常见的,这在11人制的足球比赛中是非常罕见的了。所以几乎每场比赛,场面上都显得非常精彩激烈。而五人制足球比赛不但竞争激烈,对运动员脚下技术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而才能取得更多的进球。因此,五人制足球比赛既有良好的观赏性,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进攻能力。由于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场地小、人数少,比赛场上的功防节奏就变得飞快,在这种快节奏下,球队的功防技战术就需要更加灵活多变地运用,对场上大学生的基本技术,特别的头脑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五人制足球更加重视球员个人的脚下技术,在比赛中更加崇尚细腻的脚法和流畅的配合。因而在具体的比赛规则上,五人制足球比赛对于球员之间相互身体冲撞和铲球等判罚的尺度是相对较为严格的,这就保证了五人制足球比赛的流畅度,提高的比赛的观赏性,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身体素质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大学生们,使他们在平时训练或比赛中受到运动损伤的几率大大降低。
五人制足球运动虽然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但其对于大学生们身体的锻炼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其对于大学生们的基本速度、耐力、力量、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等都会有着较大的提升。
此外大学生们坚持经常参与五人制足球运动对于其自身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都有着很多的好处。大学生们对于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参与好能够更深层次的认识到足球运动的魅力和体验足球运动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自主健身意识,使大学生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教学还能够培养大学生们头脑灵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由于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比赛特点,在球场上更注重对于个人能力和团队配合的发挥,所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们在困难时刻勇于站出来,用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信念,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们团结协作和服从集体的精神。
在大学校园中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还能够发挥足球运动其自身特有的体育文化价值。足球文化是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良好的载体,利用五人制足球这项运动可以普及和宣传体育精神,校园体育文化,从而建立高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在高校中积极开展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对于高校体育课教学以及对学生们整体的大学教育都是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因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高校中更好的发展五人制足球运动是大势所趋,因而高校中的相关领导,以及体育教师一定要对这个项目重视起来。同时,要将五人制足球运动作为高校校园体育生活的一一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更好的开展起来,对于中国的五人制足球运动肯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五人制足球运动可以成为中国足球崛起的希望。(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篇6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24
要想提高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质量,从大方面来讲,应该从两种角度来入手:一是教师。教师是课堂上的引导人,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计划、学习氛围等都掌握着主要作用。二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通过他们的表现来反应。所以,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先从学生的课堂心理特点来入手,找到原因,然后再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分别解决,如此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生体育课堂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主动性不高,缺乏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光是对体育学科来说是这样,对任何一门课甚至是对任何一件事来说都是这样,只有自己对这件事充满兴趣,才能激发出对这件事的热情,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这件事。而体育课堂就是体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的一个空间。在传统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学始终保持着一种单一、简单的教学模式,教师单纯的去上课,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上不去。如果不能调动起学生课堂的积极性,那么体育课就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而已。而为何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原因有以下三点。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多年来由于社会及家长对体育学习的不重视,导致学生普遍都有一种“体育锻炼不重要”的误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在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下,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影响学习,体育课可有可无,这些客观情况影响着学生的主观意识,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就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面对它,自然学习兴趣也会消失殆尽。
2.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对于许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来说,她们正处于一个爱美的年龄,体育运动必然会出汗,弄脏衣服,这使得她们开始逃避体育运动。而且,青春期的女生开始出现对异性的一种朦胧感,在男女混合班上课时,她们会害羞,怕动作不标准而被男生耻笑,这也使得她们宁愿站着不动来保持自身形象。这些心理方面的因素都在影响着她们运动的积极性。
3.硬件设施不过关。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学校的体育设施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况,地方狭小,设施破旧,学校在体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太小,使得学生失去了主动运动的兴趣。
(二)课堂组织纪律涣散,学生意志力薄弱
在课堂纪律方面,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为是体育课,所以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一起嬉笑打闹,态度不端正,不服从教师的教学安排。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怕吃苦受累,没有一种拼搏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所以本能地拒绝去参加体育活动,在课堂中的表现经常为偷懒、装病等。
二、提高体育足球教学质量的一些措施
(一)培养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足球训练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进行足球锻炼,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体育课堂相较数学等其他课堂来说,气氛还是比较好进行调动的,可以通过给学生安排一些足球比赛等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比赛中明白足球运动的乐趣。
(二)优化课堂质量
所谓优化课堂质量,就是指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使课堂质量达到最高。由于体育课堂的纪律都比较涣散,所以教学质量一直跟不上,这就要求教师们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安排合适的教学计划,选择课堂机构的组织形式,这样课堂效率必然会有很大提高。比如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一节课的放松休息时间不应该超过15%,要处理好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等等。课堂机构的组织形式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的目的出发,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多方面地选择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巩固练习不可忽视
有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不需要课后复习之类的东西。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且落后的观念。对于足球教学来说,课堂上的学习十分重要,可课后的练习也不容忽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说明对知识巩固的重要性。而且,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低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课后的练习是否到位。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完善,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之,足球作为一种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培养个人意志的运动,在青少年的发展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初中生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的质量成为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初中生在课堂上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缺乏主动性,对足球的兴趣不够浓厚。此外,课堂组织纪律涣散,体育课变成了娱乐时间,也是一个原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培养学生对于足球兴趣,优化课堂质量等来完成。但由于本人阅历的局限性,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以此文引起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
篇7
另外,从英语教学情况看,存在着一些误区:把语言当作“科学”来教授,英语课变成了枯燥的语法课加上空洞的单词记忆课,英语教学成为了淘汰“劣等生”的工具,使多数学生没学好英语。职校的英语课上课难,主要是因为学生们没有改变原来对英语学习的不良认识,学习欲望没有被“唤醒”。
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唤醒学生就知欲”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感想。
二、“准确‘切入’”是“唤醒”学习欲望的关键
(一)如何理解“准确‘切入’”?
“准确切入”指在中职英语课开始初期,运用切合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教学手段,使中职学生“重新”认识英语,“重新”了解英语,从而产生重新开始学习英语愿望的教学活动。
(二)为什么“准确切入”是“唤醒”工作的关键?
因为只有“准确切入”,才能还英语学习的本来面目,使他们从中领略不同的文化、获得美的享受,扭转对英语学习的偏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让他们在思想上意识到这一技能的重要,并消除畏难情绪。因此,能否“准确切入”决定整个工程的成败。
三、“切入”的途径和策略
(一)将听力教学列在中职英语课教学最重要的位置。
1.原因。
(1)以听力教学为主导的学习形式更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
①婴儿的语言学习模式对我们的启迪:聆听很重要。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婴儿从出生到一岁多,是不会说话的,他忙于高度地、专注地聆听,他的大脑在对母语的声音流活跃地、积极地加工。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也是对语言的深加工过程。语音流在脑海中沉淀、定型了,需要时,就能随时调用“库存”。
②人类语言的本原生理媒介是声音而非视图(文字)。
语言首先是情感和语义的声音表达。大脑对声音的处理加工,远超过书面文字。语言学习首先是大脑对声音的加工过程,是把声音与情感、声音与语义及语法联系的过程。
③中西方文字的差异注定了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聆听很重要。
英语是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西方语言注重声音的路径发展,文字也就发展成为表音文字。从这一角度看,英语是注重聆听的语言,汉语是注重目视的语言。
(2)以听力教学为主导的学习形式更符合“准确‘切入’”的要求,给学生新鲜感。
“准确切入”要求教师运用的教学手段,能“使中职学生‘重新’认识英语,‘重新’了解英语,从而产生重新开始学习英语愿望”。听力教学颠覆了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以“分析、理解、背诵”为主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聆听,聆听,再聆听”的方法,在聆听中整体把握素材提供的信息。
(3)以听力教学为主导的学习形式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
中职学生大多不喜欢“看书”,认为拿起书本就会“bookish”(书卷气),被同学嘲笑。另外,由于受词汇量的影响,中职英语课本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书”,“聆听为先”的听力教学着重引导学生把握素材传递的文化信息,不知不觉中,把英语的语音流“深沉”在脑海中,这个教法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操作步骤。
带着不同的问题,聆听三遍(不看文字),要求学生用心感受说话人的即时心情――再聆听,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关键词,猜测素材的主要内容――对照文本,聆听1-3遍;学生质疑,老师解答――布置学生在课后再听8―10遍。
甚至可让学生把音频文件拷入手机,鼓励他们每天进行一小时的聆听。有的学生说:“我躺着听着,就真能听懂了!”可见,这一措施十分有利于学生们消除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
(二)选用的教学素材应能唤醒学生“重新”学习英语的欲望。
1.选择的素材以“经典”为原则。
(1)流行歌曲的英文版本。
《Tow Butter flies(两只蝴蝶庞龙)》、《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我恨我痴心刘德华)》、《Take me to Your Heart(吻别张学友)》、《Proud of you(挥着翅膀的女孩容祖儿)》、《Whole Life(后来刘若英》等中文流行歌曲的英文版本,满足了年轻人喜欢流行歌、喜欢追星的愿望。
(2)选择有文化背景的英语歌曲。
《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亚狂想曲皇后乐队)、《Black and White》(黑与白杰克逊)、《We will rock you》(我们要打败你皇后乐队)等歌曲,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特定的西方文化背景,顺带给学生介绍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小知识,使他们领略音乐所带来的文化气息,更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
(3)经典小故事。
主要选用由西方著名播音员演绎的故事,如《伊索寓言》《美国英雄传》《西方童话故事》《佐罗》《罗宾汉》等。这些素材,故事内容生动,在著名播音员的演绎下更富有激情,多听几遍,优美的英语语音流就会深深刻在学生脑海里。
2.“聆听为先”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课本。
中职英语课本的内容也可处理成很好的听力训练素材,应将课文分成“能听懂的内容”和“能看懂的内容”,以及“会书写的内容”几个部分分别进行“听”、“读”、“写”的教学,以第一部分为主,二、三部分的要求由易到难。这样才不会削弱学生刚刚提起的学习欲望。有了“聆听”和兴趣“打底”,学生们学习课文就有了前提条件。因此,中职英语课的教材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成为“经典听力训练”与“课本阅读”相结合的形式。
(三)选用的教学方法应能使学生保持持续的英语学习兴趣。
1.“聆听”为先,可巧妙地将听力训练与“说、读、写”结合起来。
巧妙地设计问题,可将听力训练与“说、读、写”结合起来,如:听完后,请你用英语说出这则故事的题目(或是文章的主人公);听完后,请你模仿/复述故事中出现的一句话;听完后,请你写出故事梗概(教师提供10个左右的关键词汇供学生参考,他们可用“中文+英语单词”的形式完成)……
2.尽可能做到“声图并茂”――运用多媒体设备。
有研究表明:五官(眼耳口鼻舌)并用,学习的新知识会记得较牢靠。丰富的画面,也能使知识更直观,更易于帮助学生理解。
3.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有更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教育的初级目标才达到了。我主要开展如下活动。
(1)组织到外校开展英语协会联谊活动。
让“小部分人先‘富’起来”,才能带动大多数人“共同致富”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进行横向比较,意识到自身在英语学习上的差距。
(2)不定期举办大规模的英语晚会。
主持人会得到最多的机会和挑战。他们都会非常自觉地弄清发音,熟练语音语调,忙得不亦乐乎,这就是一个学习过程;表演大合唱的班级,同学们在排练、演出中,完成了发音、记单词、背诵句子的程序,消除了对英语学习的恐惧;进行时装表演的班级,学生互相帮写解说词,我进行修改,并译成英文,学生背诵,大家情绪都很高涨。
(四)评价方式多元化,以鼓励为主。
评价体系以“鼓励点滴进步”为目的。评价向“听说”能力倾斜,每一次训练都有量化记录,课文朗诵、歌曲演唱、演出表现等,都算“作业”分数。学生作业的时间可适当延长至一周甚至一个月,给他们一些时间和空间去消化、去酝酿、去调整,耐心等待他们“顿悟”时刻的出现。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同学互评几种形式结合使用。
四、结语
篇8
(College of Sports,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In the footbal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oth to improve students' awareness level of football is to improve student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ability, need to focus o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actical awarenes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connotation for the footbal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football tactical awareness, in order to follow-up on the forming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ssues such as research, want to be able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nature and law of football tactics consciousness, in science helps to develop tactical awareness raised student footba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strategies to lay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 football teaching; college; tactical awareness; formation mechanism
足球战术意识作为现代足球运动中备受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学与训练来得以提升的。因此,本文就针对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足球战术意识的内涵、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足球战术意识的本质与规律,为后续研究中科学的、有助于培养学生足球战术意识的教学和训练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
1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足球战术意识的内涵
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学生面对足球运动中复杂多变的情况,及时、准确地观察足球场上的情况,根据场上的情况随机应变,迅速而有预见性地决定自己与同伴配合行动来对付对方队员策略的思维活动。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是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正确运用足球知识、足球技术、足球技能以及观察判断、选择、应变能力和心理活动的总和,其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自觉目的性的特点。在足球运动中,学生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与一定的战术目的相关联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不会脱离某种具体的战术目的。学生这种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在其进行具体的战术活动之前,实际上就已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其头脑之中了,都是现有目的、有计划、有了方法和策略等等,而后才会有行动。所以说,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具有自觉目的性的特点。
二是对抗性的特点。从“战术”的字面意义上就可以看出,其是针对某一对立面而采用的,目的在于对立面的竞争或者是对抗中取得优势或是胜利所采用的行动方法和手段。而从其在实际足球比赛中的应用也可以看出,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完成任何一个具体的战术配合,都是针对某一个或者是某几个对方的防守者而采取的战术行动,并且总是针对具体的防守者的防守行动所采用的有针对性的战术动作,也就是说,战术的应用总是在进行限制与反限制的较量,而这种较量很明显地就使得学生的足球意识带有了对抗性的特点。
三是择优性的特点。学生足球意识的择优性特点表现为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当面对某种情况需要采用某种战术时,学生会从几种可行的、具体的战术动作和战术方法中选择其中一种相对来说最好的来进行运用,也就是所谓的择优运用。择优的原则在进攻与防守时,是有一定区别的。在进攻时,择优的原则为“两者取其威胁较大者,两者取其方法较简单者,两者取其成功可能性较大者”,在防守时,择优的原则为“两者取其安全系数较高者,两者取其弊端较小者,两者取其效果较好者”,总起来说,也就是始终要遵守“利取其大,弊取其小”的基本原则。
四是预见性的特点。在足球运动中,足球场上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学生为了能够取得最佳的行动效果,采取有成效的行动和策略,就必须要能够洞察足球场上的情况变化,预见未来攻防过程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之上,准备好多种应付方法和应付手段,也就是说,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应具备预见性的特点。
五是隐蔽性的特点。在足球运动中,学生为了实现对对方的有效攻防,争取场上的优势和主动,就必须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动作技巧,如:假动作或者是隐蔽动作,去扰乱和迷惑对方的判断,以造成其错觉,使得自己的战术意图不至于过早地暴露,通过攻其不备的方式来赢得场上的主动权,由此可见,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应具备隐蔽性的特点。
2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足球战术意识的形成机制
首先,预测对手意图的过程和机制。学生在参与足球运动时,面对足球场上变化莫测的情况,在对方队员尚未进行实际的操作之前,判断出对手可能采取的战术行动的行为,就成为预测对手的意图,相应的,学生预测对方队员意图的能力,也就成为预测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预测对方队员的意图,是学生足球战术意识在足球运动中的重要表现,也是在运动中采取正确战术策略的前提。学生在足球运动中,预测对方队员意图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视觉、知觉以及模式识别和超前预测四方面作用的发挥实现的。其中,视觉功能是足球运动员一个基本的功能要求;知觉功能则对学生在足球场上对对方队员的意图预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学生知觉功能的发挥,能够远远超出用单纯的视觉功能来输入和处理信息的成效,其能够借助学生的足球经验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足球场上情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看见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觉能够实现对“看见了”的东西的有意注意和观察,并在有意注意和观察的基础上,对所注意和观察到的东西进行评估,实现对对方意图的科学预测。例如:对于足球运动水平和足球战术意识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其通常能够根据对方队员的身体姿势和运动路线来预测对方队员的意图,并提醒自己注意无球队员的位置和行动,而足球运动水平和足球战术意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往往只盯着球,两者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别与学生能否利用外周视觉来提取相关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式识别,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快速准确地识别和从记忆中提取足球运动的典型模式的能力,足球运动水平和足球战术意识水平较高的学生相较于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在足球运动中识别和提取特殊运动模式更为准确,其能够利用自己的足球经验、知识结构和有效的搜索过程来识别不断变化的运动模式,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预测能力;最后是超前预测,超前预测,指的就是学生在足球运动中捕捉提前出现的视觉线索、辨别比赛模式的能力,超前预测对于学生的预测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足球运动水平和足球战术意识水平较高的学生相较于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对足球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具有更精确和更加超前的预期,而这种能力大大提升了他们加工处理足球运动中复杂信息的有效性,提高了其预测对手意图的准确性。
其次,做出决策的过程和机制。在足球运动中,学生对足球场上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了预测之后,就必须要据此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也就是决定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考虑对方队员的行为、足球场上的比分情况、比赛时间以及运动环境等因素,同时还受自身技术能力和体能水平的影响与制约。除此之外,由于学生在足球运动中所制定的决策是在场上情况不断变化的条件下瞬间完成的,因此,其必须要有良好的足球专项知识和长期记忆适应来做支撑。
3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战术意识的影响因素
篇9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各高职院校开展也较为普及,作为高职体育选修课之一,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专业性较强,运动周期较长的项目,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更快、更好、更扎实地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了解乒乓球竞赛规则,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根据乒乓球教学大纲,制订授课计划。无论学生基础强弱,无论学生的特点怎样,均采用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来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对学生们在有限学期内熟练掌握运用专项技术有一定的时间制约;另一方面也不能适应当前学生们个性需求和学习兴趣的要求。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运动经历和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围绕乒乓球运动特点、教学环境和对象的状况,阐述对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的探索研究,以推动乒乓球选修课教学在高职体育中的不断发展。
1、问题的提出
在职业技能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尊重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选项课教学已被各高职院校广泛采用。据调查,乒乓球选项课是高职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科目。针对乒乓球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水平高的“吃不饱”,水平低的“吃不了”的现状,要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优发展,应不断地寻找和完善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传统教学出现的问题,运用分组教学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教法产生的不同效果,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和教学效果。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年级乒乓球选项的两个班学生(男生),实验班45人,对照班45人。
2.2研究方法
2.2.1调查访问法
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与乒乓球技术水平,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2.2.2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期刊学报、文献等。
2.2.3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2.2.4实验法
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年级选项乒乓球的两个班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班进行分组教学法,对照班进行传统教学法。
3、实验条件控制
实验时间:2010年10月--2010年12月,两班学生授课总时数为20学时。两班教学课次与测试时间基本同步;两班同器材场地,两班每课的运动量基本相近;两班教学在技术上要求一致;两班同授课教师;同一授课内容;同一内容考核(反手推挡球)。
3.1对照班进行传统教学
采取不分组的整体化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常规教学进行。
3.2实验班进行分组教学
按学生的能力或基础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即把一个大的群体划分成若干个小的教学群体进行教学。
3.2.1分组设计
A组:能熟练运用各种乒乓球技术,自学自练能力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并在教学课中,对这些学生以练为主,采用重复训练法与变换训练法,综合训练法和竞赛训练法来安排乒乓球技战术的内容。同时对这些学生不限制他们自练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完成本课任务的基础上自由探索,增加练习难度。
B组:基本掌握乒乓球技术,但不能熟练运用。素质、技术一般,但对所授内容都能接受。因此教学课中采用完整教学法进行授课,始终将教学大纲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的“灵感”,使他们能从容地完成本次课所学的内容,这一组应重点抓,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C组:控球能力差,不能完成各种技术。这些学生素质与前两组学生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对完成课中所要求的技术动作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这些学生不能急于求成,应将教材内容分成极小的步骤,一次即能掌握,然后将这些步骤按难易程度,严格顺序加以编排,同时采用多种辅助手段来帮助他们进行练习。另外还要给他们多留一些作业让他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A组同学的帮助下进行练习,使这一组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减少和杜绝不及格现象。
3.3分组教学步骤与手段
第一步是分类组合,第二步是优化组合,第三步是升降结合。分类是基础,优化是重点,升降结合是补充手段。优化组合应在整体教学时间上占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特别注意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所在的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教学阶段变化的规律及教学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3.3.1分类组合
按照掌握技术的差异进行组合,这次组合在开课第一周摸底测验和对学生基本情况与乒乓球技术水平进行调查访问所得到的信息对该班选项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人数按实际情况而定,但技术类型,基础水平必须相近。测验后,根据摸底和反馈信息的实际情况将所有人员编入各组进行教学即可。分类组合可为任课教师提供一定的数据,便于备课和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主要精力投放在C组上。另外,注重在乒乓球技术好,水平高的学生中培养骨干,然后教师通过开运动处方把课堂内容和所要采用的练习手段交代给骨干学生,当教师辅导A组和B组时,骨干学生就可以带C组练习。强调一点的是对骨干学生的培养应在课余时间下功夫去培训。
3.3.2优化组合
在分类组合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教学过程后而进行一次较大的调整,是分组教学法中的第二步。分类组合过一段时间后,各组内部受运动技能发展规律的制约,出现了较大技术分化。这种技术上的分化随着教学进度不断发展扩大,各组内部又出现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新的优化组合。此时,教师再对全体学生进行测验,其根据主要是看学生对各种技术的掌握是否熟练,是否巩固,看其控球能力,然后依据测验后的结果,认真细致地研究讨论,把学生分成三个梯队,简称1、2、3小组,将所有掌握技术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集中组合为第1小组,其他水平依次为2、3小组,组合中应注意尽可能地缩小群体中的差异,更好地体现优化组合的优越性,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
3.3.3升降结合
合理地运用升降结合的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积极上进的奋斗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组教学虽更切合学生水平特点,便于因材施教,但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随着教学进程,各小群体在教师的精心施教下,群体中又会出现一定的分化。这种分化主要是冒尖和落后的特殊现象,人数不多,但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冒尖的影响到优秀率,落后的影响到及格率。合理的利用升降结合手段,将对个别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鼓励和补救的良好效果。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在同一组别中必然会出现有个别人技术水平提高很快,也有个别技术水平停滞不前,甚至落伍的现象。采用升降手段,冒尖者上调,落伍者下调。这样就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4实验结果与分析
随机从大一年级中抽取人数相等的两个班,按照优、良、中、差在实验前进行测验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是相对等值的,是可比的同质样本(见表一)。
通过教学实验,对两个班进行(两人互相反手推挡)考核,得出综合评定成绩。对考核成绩进行T检验。两班优秀率对比: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11%。及格率: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9%。不及格率:实验班为2%,对照班为1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见分组教学效果显著(见表二)。
三个月的乒乓球教学实践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表明,分组教学法,不仅切实可行,而且颇有成效(见表二)。高职乒乓球进行分组教学克服了过去因差别不分,教学中进行有难度的练习时,技术差的同学失误多,中断练习时间长,从而影响课的密度和运动量的现象;避免了技术好的同学因教师采用的练习方法简单,而不能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技术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更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实验组与对照组优秀率、及格率、不及格率数据显示,采用实验组的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启发诱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练习内容要与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领悟分析推理,去探讨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的关键所在及规律,从而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这比简单说教和一次性示范动作效果要好很多。(2)贯彻区别对待原则。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展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以期获得成功的体验。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分层教学,再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践证明,该原则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在展示学生的个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激励了各个层次,不同水平学生锻炼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展示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在贯彻区别对待原则的同时,能充分体现出教学中教师主导的作用,使教学中“教”与“学”互动,使“教”与“学”互补。(3)针对性教学。针对性教学主要是针对技术动作,如乒乓球的击球动作,它除了需要充分发挥上臂、前臂和手腕的作用、反应速度、步法移动外,还要击球时的爆发力;学生在攻球时,如急拉弧圈球、跨步击球等动作应借助腰部的带动来增大击球的力量,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必须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相关素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内容。(4)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只有新颖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使学生获得精神上愉悦和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实践证明,新的教学形式能够促进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的教学目标实现途径。不仅对教师在业务能力上的促进,而且提高了学生技术水平,愉悦学生身心,为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提供了捷径。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高职乒乓球选修课分组教学实验,证实在乒乓球选修课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较好地解决了乒乓球教学中的“技术好的吃不饱,技术差的吃不了”的现象,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分组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那种不辨对象,不旬层次,不分差别的较为单一且不重实际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这种教学法是符合学生固有的认识规律,是今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的一种尝试。诚然,尝试的过程也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诸如分组一细,教学面大,教学点散,势必增加了怎样侧重;如何协调教学管理上的难度;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学生纪律方面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有待于日后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思考与探讨,不断完善分组教学法,进一步提高乒乓球的教学质量。
4.2建议
4.2.1分组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拓展知识水平范围;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锻炼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4.2.2教师备课时应根据不同组的能力设计教学内容;在实施分组教学时,教师无论是“辅优”还是“补差”,要注意情感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要建立起成功的信念和自信心,对于差生要给予更多的“偏爱”。
[参考文献]
[1]王新.乒乓球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9-55.
[2]丛声平.体育统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4-121.
[3]黄龙.大学乒乓球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体育科研,1998,19(2):47-49.
篇10
摘要: 本文研究参照了国外“体适能”锻炼的健康理念,针对普通高校目前过分强调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忽略了学生体能的增强,达不到有效刺激机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的现状,进行了足球“体适能”教学效果的研究,希望能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体适能 足球教学 实验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体适能概念源于美国健康、体育、舞蹈组织(简称AAHPERD),体适能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是机体有效与高效执行自身机能的能力,也是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它的提出旨在协助体育教师帮助青少年理解终身体育活动的价值、意义,并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教育计划。
足球体适能教学突出了一个“适”字,即通过有意识施加科学的运动负荷刺激,使有机体对运动负荷产生应答后,出现骨骼肌、呼吸机能、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一系列生理适应,从而提高人体对足球特征的适应能力。
当前部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俱乐部教学改革过程中过分强调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选课,导致一些运动量小,娱乐性强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爆满,而一些能促进耐力增长,增强机体素质的项目如长跑选课的学生寥寥无几。在考核内容上只强调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以及课内外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导,不注重或者忽视了运动成绩(包括基本技术技能、身体素质)致体育课运动负荷大幅下降。这样以来,就不能实现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基本体育教学要求,违背了“运动—适应—提高”的人体机能发展规律,达不到有效刺激机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为了解决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当中出现的这个问题,本文进行了足球“体适能”教学效果的研究,希望能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相结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机体素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终身健康行为习惯的目的。
本文研究参照了国外“体适能”锻炼的健康理念,对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体育教育《足球》课的学生进行了为期18周、36学时的“体适能”足球教学实验后,针对教学效果的进行了评价分析。旨在探索普通高校体育课中适度增加体能训练内容来提高体育课运动负荷、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体适能”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希望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学习足球技术动作的同时,兼顾发展学生的体能,达到技术和体质同步发展的目的。
根据足球教学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筛选出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实用性的三个指标:速度、耐力和灵敏。
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名,进行为期18周不同教学方法的足球课程教学实验。对照组按原有足球教学方法上课;实验组在完成原有足球技术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了速度练习、心肺耐力练习、变速跑、快速急停、迅速转体、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翻、原地跳转180、360落地站稳、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刺激做出正反应答动作反应的练习等等练习。实验结束后,对颠球、定点踢远、绕杆射门和折返跑等项目进行了测试,通过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实验组的组内比较以及独立T检验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教学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篇11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所有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体育教学属于学生实践的环节,学生可以对书本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应用。体育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但是,现在许多地方对小学生足球教学的方式存在不合理现象,小学生在足球学习中感受不到乐趣,学习课堂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教师只有在足球教学中采取更多学生喜欢的方式,实现学生在足球学习中快乐成长,才能帮助学生有更长远的发展,同时也能使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得以提升[1]。
一、小学开展足球特色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小学开展足球特色教育的时间比较短,许多小学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不够,所以足球特色教育的发展比较慢。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转变速度不快,导致在足球方面开展特色教育一直不被人们重视,还有各小学的足球场地等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目前的足球特色教育发展不起来。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对体育教学方面的模式进行改变,需要有配套的设施和器材,保证小学生安全有效地接受特色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在足球特色教育中健康成长。
二、足球特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一)加强足球教学的实施在足球教学方面实施特色教育,对小学生学习足球十分有益。我国足球水平较弱,这和小学足球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学生未能在小学阶段激发出自身对足球的兴趣,在后续学习中自然毫无动力。足球特色教育以多种娱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足球的爱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的足球教学水平。
(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加强足球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足球的过程中有效掌握正确的足球技术,提高身体各方面素质。足球教师可以在课堂教育中给学生讲解足球的相关知识和足球历史发展的知识,加强学生对足球知识的了解。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竞技比赛的方式,有效锻炼团结合作的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加快转变教学模式在足球教育方面实施特色教学,可以比其他课堂更快地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改变。在足球的特色教学中,学生应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等方式研究足球,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知识。在足球实践中,学生可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和教师也可以通过足球拉近关系,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足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成绩的掌握来更好地指导学生,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
三、足球特色教学的研究
(一)足球场地设施的完善想要在小学开展对足球的特色教育,要求各个小学对足球场地和设施方面都要引起重视。不论是农村的小学还是城市的小学,在足球硬件设施方面均存在许多的不足,这导致了足球教育教学的效果不佳。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去其他学校或者其他有足球场的地方进行练习,在足球课程中实现特色教育。当然,在足球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足球中通过正确的方式比赛,正确使用保护道具,让学生在足球特色教育中安全健康地成长。
(二)对小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在以前的足球教学中,教师一直强调让学生自己练习足球,对足球文化宣传不够,导致学生对足球的了解不足,足球的特色教育效果不好。所以,小学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足球教学理念,加大对学生足球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了解足球文化,引导学生对足球产生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正确的足球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对足球文化和踢球技巧的教学,培养学生足球方面的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开展足球特色教育离不开宣传,教师可以通过校园报纸的方式进行宣传,从而在校园营造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让学生对足球更加了解;也可以在运动会中加入足球项目,鼓励学生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对足球更加重视,把握好学生体育课的时间,改变以前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教师还可以开设以足球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走出教室,加强体育锻炼,并通过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也明白特色足球教育的好处,加大对足球文化的宣传。
(四)培养小学生对足球的热情开展足球特色教育,需要让学生更快地接受足球和喜欢足球,只有让学生对足球有更高的热情,才能实现足球特色教育。体育教师可以在足球教学中加入更多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足球知识技巧。例如,教师可以优化接力、抢球等方式,采取奖励惩罚机制;在传球和射门方面加入多种学生喜欢的模式,让学生在足球教学中有更高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小学生对足球的热情,进而达到足球教学的目的。
(五)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在小学足球中开展特色教育,需要体育教师拥有专业的足球技能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足球学习中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足球的特色教育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体育教师需要学习更多的教学技巧,学习使用多媒体等工具对学生的足球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小学生存在的技术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学,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足球问题,实现足球特色教育。
篇12
作者简介:张宏家,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加快推进辽宁校园足球工程建设与后备人才梯队培养研究”(编号:L12DTYO11)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在辽宁省仅有的三个校园足球布局城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中各选15所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官方网站了解校园足球在全国各地的开展情况,为研究校园足球提供现实依据。
(2)问卷调查法。小学生问卷发放450份,回收426份,有效问卷403份,有效回收率94.01%;校园足球指导员问卷发放92份,回收82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96.28%;校园管理者问卷发放45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100%。
(3)数理统计法。将问卷调查的结果输入spss16.0,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及检验。
(4)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运用纵向与横向的对比方法,揭示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及特点。
二、结果与分析
1.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分析。
(1)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人数分析。在对指导员进行“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人数占到在校学生人数百分比”的调查,并以此来了解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人数。调查结果显示,指导员的选择集中在“51~60%”选项,共有44人选择,占55%;其次为“61~70%”选项,共有25人选择,占31.25%;最后为“71%以上”选项,共有11人选择,占13.75%;“50%及以下”选项无人选择。以上数据表明,辽宁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都达到并超过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中规定的“保证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与活动”的要求。
(2)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分析。对各学校开展的校园足球活动组织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体育课中足球教学内容”选择的人数最多,达到97.5%;排在第二位是“校内足球比赛”,共有76人选择、达到95%;第三位是“其他”,共有29人选择、占36.25%;排在最后的是“组织课外足球游戏及活动”共有14人选择、占17.5%。以上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学校在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形式上比较单一,以体育课上的足球教学和学校内部年级间、班级间的比赛为主。学校应该在这一规律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以加深学生对足球运动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足球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
(3)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现状。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是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最主要内容。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借鉴了足球发达国家的经验,弥补了小学足球比赛在竞赛系统性与竞赛场次方面的不足。首先,在竞赛的系统性方面:校园足球联赛涉及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至大学的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保证了比赛的系统性;其次,在竞赛的场次方面:参加辽宁省校园足球联赛的小学不再像以往的比赛一样进行淘汰制的比赛,而是采用双循环的赛制,增加了比赛的场次。从调查中看出,在各学校的比赛成绩之后只有积分并没有排名出现。目的是弱化校园足球联赛的功利性,强化比赛本身带给学生的快乐。
2.校园足球指导员的现状分析。
(1)校园足球指导员足球专业技能、知识的调查分析。校园足球指导员由学校的体育教师担任,负责对学生参加的各项校园足球活动进行指导。通过对校园足球指导员学习足球知识途径进行调查,以期掌握目前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指导员的专业能力情况。
在被调查的80名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指导员当中,没有足球经历背景的指导员数量不在少数,共有33人,占总人数的41.25%。经过足球专业训练或者学习的教师人数为47人,占58.75%。在这其中:通过“体育院系足球专修课程”学习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15%;经过“体育院系足球普修”学习的有20人,占25%;经过“体育中专”学习的有6人,占7.5%;通过“其他”渠道或途径学习足球知识的占11.25%,有9人。上述数据说明,辽宁省校园足球指导员在足球专业技能、知识的获取途径上参差不齐,其中以没有足球专业学习经历的人居多,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2)校园足球指导员对待遇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对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指导员的待遇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名指导员当中,对待遇“非常满意”的6人,占7.5%;“很满意”的8人,占10%;满意15人,占18.75%;“不满意”的人数最多达到32人,占40%;“非常不满意”有19人,占23.75%。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指导员人数达到51人,占总人数的63.75%。从对调查进行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指导员对于待遇的不满具有普遍性。有些小学的校领导对校园足球指导员的工作存在观念上的偏差,认为组织足球活动乃至校园足球联赛只是带着学生玩玩,没有升学压力,工作轻松等,导致指导员的待遇明显偏低。
通过对部分指导员进行访谈,得知目前各学校给予指导员的待遇仅仅是训练每小时8~10元的结构工资。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员参加校园足球培训班的培训课时,已经被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之内,同时指导员在校园足球活动当中获得的种种奖励,都能够作为职称评定时的依据。
(3)对影响辽宁省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因素影响的分析。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校园足球在辽宁省小学开展的因素进行研究。为了便于研究,对专家评定的影响活动开展的20个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KMO值和巴赫莱特检验得出:KMO值=0.817,巴赫莱特检验X2=131.051,P
3.公共因子的确定及命名。
(1)公共因子数量的确定。依据对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对20个变量进行R型因素分析。根据“凯泽法”取特征值大于1的6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3.658%,基本上可以反映总体信息量。
(2)公共因子的命名。按照步骤对原始变量进行分组与归类。首先是主因子的确定,未旋转的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不好解释。因此,对公共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20个原始变量被归纳为6个主因子中。F1命名为“经济因子”,F2“学生主观态度因子”,F3为“家庭因子”,F4为“学校管理因子”,F5为“政策法规因子”,F6为“保障体系因子”。
4.主因子分析。
(1)经济因子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影响。根据调查,辽宁省目前开展校园足球的90所小学当中,有51所为人造草坪,占56.67%;沙土场地为35所,占38.89%。这样的情况源于辽宁省校园足球在其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将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限制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小学,也没有仅仅挑选场地设施优越的学校。校园足球在沈阳市的开展学校中就有苏家屯区朝鲜族小学、于洪区南李官小学,校园足球在鞍山市的前沙河小学,大连市的普兰店五一小学,等等。这些小学校由于所处地区远离市中心,处于经济条件不是最为优越的地区。这部分学校的足球场地类型集中于沙土地,场地条件相对较差。
(2)学生主观态度因子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从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学校中学生的调查可以看出,对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抱以“积极”态度的学生人数达到78.41%。对学生进行参与动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将“学习足球技能、知识”作为参与动机的小学生有198人,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9.13%,另外有136人选择“锻炼身体”占33.75%。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辽宁省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生在其主观态度上都十分重视校园足球活动,并且参与动机正确。但仅凭这些还不够,校园足球应借助目前学生主观态度的优势,进一步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足球与健康的关系、重视校园足球活动,使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并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家庭因子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从对辽宁省小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在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动机方面主要集中在“锻炼身体”与“学习足球技能、知识”两个方面。但在参与态度方面对家长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结果显示有42.68%的家长认为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态度为“一般”。家长持有这样态度也并不是偶然现象,在本因子当中有“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的了解有助于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经过调查显示有24.07%的家长并没有获取校园足球信息的渠道。但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深入及宣传力度的提升,尤其是各城市、各学校校园足球活动网站的建设,会使更多家长对校园足球有更深的了解,会促进辽宁省校园足球活动进一步地开展。
(4)学校管理因子对开展校园足球的影响。在校园足球活动当中,学校管理者是校园足球活动的决策及管理者,他们对校园足球活动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校园足球的发展。对辽宁省校园足球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营造足球氛围”成为首选,占46.15%,其次为“普及足球人口”,占30.77%。校园足球在开展过程中一改往日青少年培养的作风,把在校园内普及和开展足球运动作为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要任务,以塑造高素质足球人才作为标准。校园足球活动并不是单纯的组织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参加各地区的校园足球联赛。校园足球指导员的工作任务决定了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足球专业基础,但对指导员的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校园足球指导员的足球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其中以没有学习足球专业知识的人数居多为41.25%。获取足球知识的途径多样,以“体育院系足球普修课”为主,占25%。也正因如此,指导员培训才显得尤为重要。
(5)政策法规因子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从调查中可知,目前在辽宁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当中,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在校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如此大规模的足球普及工作在短短半年就取得这样的效果,正是取决于《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的出台与实施,在这些文件中明确的提出了如“指导员培训”、“校园足球联赛”等活动内容的具体安排,基于政策的指导校园足球活动才能在辽宁省各地区有条不紊地开展。
(6)保障体系因子对校园足球开展的影响。对辽宁省小学生家长的满意度调查也显示,联赛中保障措施的开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81.14%的学生家长认为保障措施满意,而在家长不满意的保障措施调查当中,交通问题排在首位,其次为比赛服装,最后是购买学生保险。因为校园足球联赛采取主客场的比赛,使得学生要到本校以外的其他几个学校进行比赛,校园足球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学校进行交通补贴其目的就是为学生选择更安全、更快捷的交通方式,也为家长省去了一部分支出,结果显示有58名家长对此“不满意”。
此外,有15名家长选择对比赛服装不满意。与交通保障措施相似,为比赛及训练提供服装也是减少家长支出费用的一条举措,但都多少受到了家长的不满。为学生购买保险是针对学生安全的保障措施中最重要的部分,从调查结果来看,仅有3名家长对此表示不满。在对家长最为关注的保障措施进行调查之中,学生的安全保障最受关注,其次为对学生学业的保障,最后是对家长支出费用的保障。
校园足球联赛中保障措施的出现及实施,是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中的重要特征。完善校园足球当中的各种保障措施,对校园足球的开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辽宁省各布局小学均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在校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校园足球联赛在沈阳市、大连市及鞍山市的布局小学中顺利开展。
(2)辽宁省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
(3)足球场地与器材不能满足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说明长期以来小学足球运动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阻碍了校园足球的发展。
(4)校园足球指导员待遇偏低,足球技能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以没有足球学习经历的人居多,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有所影响。
(5)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学习足球技能、知识”,而家长关注的则是学生在“锻炼身体”方面的价值。
(6)校园足球联赛中对学生的保障措施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
(7)影响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学生主观态度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管理因素、政策法规因素和保障体系因素。
2.建议。
(1)组织多种多样的足球娱乐、游戏活动,丰富校园足球活动内容。
(2)增加指导员待遇,鼓励指导员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构建网络教育平善校园足球指导员终身学习机制。
(3)加大对活动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状况。
参考文献:
[1]樊莲香.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历史回顾与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2]张庆春.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3]王鹏涛.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4]俞继英.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
[5]梁栋.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与转型期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篇13
足球运动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近年来,随着我国足球运动在国际赛场上的连续失利以及国内足球联赛遭受的信任危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更显得迫在眉睫。2009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对深化学校素质教育,扩大足球人口有着积极和重要作用。“校园足球”、“足球从娃娃抓起”让足球更直接的走进中小学校园,但是在学校教学中出现的场地器材不齐全,专业师资不足,训练参与较少以及经费的投入等原因却制约着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
一、中小学校园足球场地器材配备不齐全
足球场地、器材等是发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先决条件。足球训练场地以及器材的完善不仅能帮助学校更好的开设足球课程,更能培养中小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但是,纵观信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足球场地的限制以及运动器材的匮乏都严重制约着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学校作为校园足球开展的“沃土”,场地器材的不完善,就会导致足球教学质量的下降,更不能吸引中小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足球的运动中来,势必影响校园足球在中小学校园的开展及发展。在现如今国家出台政策的大环境下,我们的中小学学校更应该首当其冲,加强完善校园的足球场地设施,创造好的训练条件,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帮助中国足球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实现中国足球的腾飞肩负着学校应有的责任。
二、中小学校园足球师资配备不足
专业的足球教师不仅能能够向学生传授专业的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激发兴趣爱好,同时又帮助学生增强体质,让学生掌握技能。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离不开足球教师的引导和培育,因此,针对校园足球发展过程足球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市各个地方中小学学校足球教师的配备并不能满足校园足球发展的需求。从全国来看,受经济因素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学有着完善的场地设施和师资配备,但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并不能保证学校有着良好的师资力量帮助学校开展校园足球,可以说,校园足球的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依然是困难重重。
但校园足球师资的不足不仅仅是经济的原因,更多的是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中小学,学校体育不重视,不开展更是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也导致学校足球教师师资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信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发和发展。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和专业知识不足也影响着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时代在发展,足球技术在进步,我们的体育教师应该跟上先进的足球思想,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利用校园足球发展的契机,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发挥自身的价值。
三、当地对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就目前而言,国家对于对校园足球投入的资金目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也可以说是阻碍校园足球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这样的状况也严重影响了地方财政对于足球运动的支持。信阳市在每年用于教育资金的财政支出中,关于体育支出有着一定的比例,但是也仅仅是一些体育基础设施,像对于足球这项对场地设施要求那么高的运动项目投入的专项资金少之又少,这样的情况就严重影响了信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
高昂的场地建设费用让学校不得不放弃开展校园足球的想法,另一方面,资金的投入不足,教师收入与付出不符,无法取得一定的效果,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至于抑制了校园足球开展。总之,由于校园足球运动在信阳市也是刚刚起步,中小学在开展校园足球的硬件设施上还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针对校园足球的开展给予一定的支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信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得以快速的发展,这对于我国加快校园足球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传统的思想制约着校园足球的开展
影响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因素除了场地器材、资金投入之外,当地传统的社会观念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部分。在当地应试教育依然兴盛的环境下,学校在权衡学习与课外训练、运动时都会强调以文化教育为主,为了保证升学考试,忽略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校园足球的开展,也抑制了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家长传统的教育思想也严重影响了孩子练习足球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针对孩子在学校里组队踢球态度并不明确。一部分家长认为足球运动体力消耗较大,造成孩子身体疲劳,导致上课不能专心学习;一部分家长则认为足球运动对抗较强,容易受伤,耽误学习;仅有少部分的家长对于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态度是支持的,但也仅仅是出于考试用途。
当前,在我国的这种教育理念和基本国策下,学校和家长的这样的态度严重影响了我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他们学习先进的理论文化知识,同时也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倡导者,是组织者和引领者。家长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健康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社会基础,才能使我们的校园足球顺利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候凯凯.北京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开展状况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