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干部思想状况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1、调研的形式:此次调查采取先召开座谈会,然后进行调查的方式进行。在座谈会上,讲清调查目的、调查主体,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引导,填写调查表,以不署名,当场收回的方式,打消大家在填表过程中的顾虑,因此,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调查共发出调研问卷280份,收回280份,在人员结构上,在各单位安排具有代表性的职工10名,党员15名,另安排不少于50%的干部参加,实施抽样调查。
2、调研的基本情况:
(1)性别组成:男:222人,女,58人。
(2)年龄构成:20-30岁61人,31-40岁121人,41-50岁78人,51-60岁20人。
(3)岗位情况:工人152人,管理92人,干部36人,其中党员142人。
(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0人,高中(或相当于)113人,大专以上127人。
(5)工作年限:1-5年39人,6-10年25人,11-20年117人,21-30年72人,31年以上27人。
二、党风党纪情况
观点:目前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强,工作态度端正,具备廉洁意识,能够起表率示范作用,已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普遍认同,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提高服务意识。1、数据统计:
(1)对党员干部的总体素质的满意度。调查党员干部总体素质共分五项,即:纪律观念、理想信念、奉献精神、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最多选三项)。大家对党员、干部选择的满意度排序分别为:纪律观念173人,占62%,其中排前三位的单位是下料、技术中心和机关;理想信念136人,占49%,排前三位的单位是钢结构、技术中心和底盘;奉献精神131人,占47%,前三位排序是营销公司、下料和钢结构;业务素质111人,占40%,前三名排序为营销公司、生产质量和钢结构;服务意识94人,占34%,前三名排序是机关、生产质量和底盘;群众观念87人,占31%,前三名排序是营销公司、涂装和技术中心。
(2)对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的认可度比较集中,有221人认为能经常找职工谈心,有58人认为偶尔与职工谈心,只有1人认为没有谈过心。在关心职工学习、生活、工作困难方面,以高达266人,占95%的认可度表示对自己的关心,在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208人表示能解决,有68人认为能象征性地解决,仅有4人认为没解决。这其中反映较好的单位有钢结构、机加工和生产质量党支部。
(3)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评价。认为不存在“小金库”271人,达97%,仅有1人认为单位有“小金库”,其他8人表示没听说。在问及你单位、工段、班组内是否存在利用工资结余、奖金等公款喝酒聚会,有217人认为不存在,有61人认为不清楚,仅有2人认为存在(其中总装、下料各1人)。在对本单位干部廉洁行为是否满意,有164人满意,112人较满意,两项之和达调查总人数的98.57%。对干部廉洁行为满意度较高的单位排序为:机关73%、生产质量69%,结构分厂63%。
(4)对干部工作态度的认可情况。在履职意识中,认为强的148人,占52.9%;认为较强的107人,占38%,两项之和为90.9%,认为一般的25人,仅占9.1%。在协作意识中,有132人认为强,有109人认为较强,两项总和占86%。认为一般的37人,占13%,仅有2人认为较差。员工认可度相对集中的前三名分别是生产质量、机加工和涂装。在工作作风中,认为能做到雷厉风行280人,占100%。在示范作用中,有215人认为作用明显,占77%,不够明显和一般的分别为34人、31人,合计占23%。综合以上总体排序为机加工,占80%、机关,占72%、钢结构,占68%。
(5)干部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执行纪律情况。认为整体较好的226人,占81%,认为整体一般的36人,认为部份干部自律性不强的13人,认为个别干部有违法乱纪现象的5人(其中下料、总装各1人,均为工人、营销公司2人都是管理人员、机关1人是工人)。综上总体综合排序为机加工,占94%,钢结构,占88%,底盘,占85%。
(6)对本支部党员“五助”活动开展的看法。对活动的持续性,有175人认为正常,占63%,有90人认为基本正常,占32%,有13人认为偶有活动,有2人认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对党员的主动性,有220人认为主动性强,占79%,有53人认为需要督促,有7人认为缺乏主动性。对活动的有效性,认为有明显成效能促进解决问题的有188人,占67%,有82人认为效果一般,有10人表示看不到明显成效。对五助活动综合认可度较好的支部前三名排序为:机加工,占83%,钢结构,占73%,底盘,占72%;倒数后三名是:技术中心37%,下料58%,总装60%。
(7)对开展党员“三卡”活动的看法。认为活动非常有必要229人,占82%,有51人认为有必要,占18%,两项之和为100%。认为对党员体现先进性、发挥示范作用有促进作用240人,占86%,认为不明显40人,占14%。认为开展“三卡”活动非常有必要且能发挥先进示范作用集中度比较高的单位排序:机关,95%、技术中心,89.5%、下料,88%。
2、综合分析:
第一,企业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支廉洁高效、作风顽强、执行得力的干部队伍。首先是干部廉洁行为,综合认可度为91%,其次,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综合认可度85%,又次,党员干部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执行纪律的整体状况,综合认可度81%,说明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在座谈中,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身为重型人,就不能做对不起重型的事;重型在快速发展,我们要跟上”,在问及干部目前考虑最多的是什么,干部们几乎众口一词,“想的最多是克服工作上的困难,怕的最历害的是影响下道工序”;第二,暴露了一些潜在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这一点在对党员干部的总体满意度和座谈中反映的比较突出,主要是以罚代管现象,职工群众有敢怒不敢言现象,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予以及时有效化解,职工群众讲:我们是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要发挥好我们的优势,就是改制以后,也要通过依法治企,在制度和法律的框架内建立好和谐的氛围。二是要提高服务意识。基层反映:现在每个部门都有要求其它部门在某个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的权力,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要统筹解决,避免同一个问题由几个部门同时提出。机关科室要走出办公室,提高服务意识,减少基层劳动;另外,在座谈中,有关自行车棚问题、工作服不够穿问题(结构、下料)、女工更衣室问题,研究所长的干部定位问题等,依然是职工关心关注,盼望早日解决的问题。当前,工厂正在如火如荼的大干,各级干部、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真正走到职工群众中去,为职工群众解决应该的、要求不高的实际问题,使职工群众以愉悦的心情自觉干好本职工作,应该比什么都重要;第三,在党员中开展的“五助”和“三卡”活动顺应了当前形势要求。调查显示,大家普遍认为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非常有促进作用”,而认为“意义不大”、“不清楚”或“不明显”、“看不出来”,没有一人。这充分说明了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职工群众思想上饥渴,说明了职工群众急需要提供帮助,急需要党员干部通过有效约束,和职工群众贴的更近一点。目前,此项活动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关键是如何通过有效方法形成长效机制。3、建议与对策:(1)进一步加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的教育,加强对资金结余和单位奖金的管控,要通过专项治理,克服干部在公款使用上的盲动和侥幸心理。(2)加强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要通过“党员行动卡”活动,进一步对党员、干部行为的约束,不断提高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以此促进广大员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忘我工作的向心力。(3)提高部室为一线职工的服务意识,要通过绩效考评和“五助”活动的开展,把为一线服务的目标和具体任务进行量化,让管理部室多为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广大员工为实现年内奋斗目标共挑重担的凝聚力。
三、改制情况
观点:xx重的员工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同样xx的员工在改革的过程中也经受了种种考验和洗礼,面对即将到来的改制,xx员工表现出了应有的理智和冷静,说理智,xx员工充分感到自己是改制的受益者,说冷静,98.2%的员工表示愿意继续为企业服务。
1、数据统计:
(1)对当前xx改制的认识。认为非常有必要214人,占76%,认为有必要56人,占20%,持看不透观点的10人,占4%。
持看不透观点的10人
单位
性别
文化
岗位
年龄(岁)
工龄(年)
下料
女
高中
工人
31-40
11-20
女
高中
工人
31-40
21-30
女
初中
工人
41-50
21-30
总装
男
高中
工人
31-40
11-20
机加工
女
高中
工人
31-40
11-20
涂装
女
高中
工人
41-50
21-30
女
大专
工人
20-30
11-20
男
高中
工人
20-30
11-20
男
初中
管理
41-50
21-30
男
高中
工人
20-30
1-5
(2)xx改制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企业发展是否有利。认为有利262人,占94%,认为利处不大18人,占6%(下料2人、总装3人、涂装6人、技术中心2人、生产质量2人、机关2人、营销公司1人,其中管理人员4名,工人14名)。
(3)从xx改制政策看,职工是否是改制的受益者。认为是受益者245人,占88%,不认为是受益者4人,占1.4%,认为不清楚31人,占10.6%(下料6人、钢结构3人、总装7人、机加工4人、底盘4人、涂装7人)。
认为不是受益者4人
单位
性别
文化
岗位
年龄
工龄
下料
女
高中
工人
41-50
11-20
钢结构
男
大专
工人
31-40
11-20
底盘
男
高中
工人
31-40
11-20
涂装
男
高中
工人
20-30
1-5
(4)改制后你是否愿意继续为企业服务。表示非常愿意180人,占65.2%,表示愿意95人,占33%,表示无所谓5人,占1.8%。
表示无所谓5人
单位
性别
文化
岗位
年龄(岁)
工龄(年)
下料
女
高中
工人
31-40
11-20
男
初中
工人
31-40
11-20
机加工
男
初中
工人
51-60
31年以上
底盘
男
高中
工人
31-40
11-20
男
高中
工人
41-50
21-30
2、综合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问卷280份,在改制调查询问中,需要正面回答的,大部份都在240份以上,说明赞同观点占绝对多数,从中也能感受企业、职工双受益的喜悦和自豪感。座谈中,大家用“非常有必要”、“非常有利”以及最大的受益者等溢美之词来形容。当然,大喜伴有小忧,一是关注的具体时间表,二是关心付款的时间段,三是担心改制后的政策。
分析认为,一是大家对改制充满了热情。在座谈中感觉到,这种热情首先是来源于重型的高效益,尤其是比集团内其它单位的高落差;其次这种热情来源于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憧憬,对甩掉历史包袱尤为痛快;二是大家对改制的期望值高。在座谈中感觉到,大家对加班、分配等当前管理中不易解决或仍然存在的不合理弊端,以及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善期望和个人的发展进步要求,更多地寄希望于改制后的实现。三是对改制后的“冷静”。首先,针对双向选择静观企业与其它企业的优劣比较,这主要产生在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人员中;其次,针对改制必然带来一定数量的减员问题,担心自己是否还能在企业干下去,主要存在于年龄偏大身体偏弱或专业技能不突出的群体中。因此,加强改制的政策宣传和正面引导很重要。要增加信息透明度,防止各种版本的小道消息的传播,以免影响当前的正常工作。
3、建议与对策:
(1)改制是众向所归,得到绝大多数职工的认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现在各种版本的传言很多(大多是负面消息),要在宣传上正面引导,避免职工的心理由热情转为急躁,给当前大干的热潮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对改制后带来的减员问题,要增加信息的透明度,用三年内减员不超过5%的用工政策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防止盲目的、被动性的担忧,号召职工做好提高知识、技能水平的积极应对。同时加强各级力量,化解矛盾,保持职工持续干好工作的积极性。
四、企业战略管理
观点:当前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推动在高层灌输推动和中、基层分解执行之间还存在差距,其主要原因是中、基层承接性执行的内动力不足,方向性不明。
1、数据统计:
(1)对2006年形成的企业十一五“六三一”发展战略的认知。此题我们作为考察题以多项选择的形式供大家参考,结果仅47人回答正确,有233人没有回答正确,差错率高达83%,这其中干部很少,大部份为一般党员和工人。但在下料分厂,竟没有一人回答正确,应该引起该单位的重视。
(2)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宣传教育形式印象最深的选择(多项选择)。认为是报纸宣传221人,认为是宣传橱窗143人,认为是组织讨论112人,认为是企业广播站98人,认为是对口集中讲课95人。
(3)对本单位工作与公司战略目标、年度工作的对应性、支撑性的看法。在本单位工作的对应性中,认为强的173人,占62%,认为较强的102人,占36%,有1人认为不强,有4人认为看不出来。在本单位工作的支撑性中,认为强的179人,占63.5%,认为较强的94人,占34%,认为不强的3人,占1.1%,认为看不出来的4人,占1.4%。综合认可度较高的单位:机加工87%、生产质量75%、钢结构70%。
(4)对本单位干部的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的看法。在责任管理中,认为责任清晰、落实到位199人,占71%,认为较好62人,占22%,认为一般19人,占7%。在运作管理中,认为计划、管控、考核、评价、激励、改进到位192人,占69%,认为较好78人,占27%,认为一般10人,占4%。综合认可度较高的单位:机加工82%、机关77%、生产质量76%。
(5)对当前加班延点相对偏多的认识看法。认为为抢夺市场延时延点完全可以理解的184人,占65%,其中钢结构反映最高,达88%;认为本单位存在本不需要加班延点,但因怕受批评而被动延时延点的50人,占18%,其中技术中心反映最高,达44%;认为基本能够科学合理安排加班,并且能保证员工适当休息的46人,占17%,其中底盘反映最高,达40%。
2、综合分析:
一是对企业发展战略,大家还没有形成精准的认识。因为,从调查中发现,通过选择题的方式回答,有83%的人没有完全回答正确;二是对企业发展战略接受的方式简单。大家接受印象最深是报纸和橱窗,而学习讨论却落于其后,说明基层学习讨论还存在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讨论不透彻等问题;三是对企业发展战略在承接分解执行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各单位尽管在与公司战略目标、年度工作的对应性、支撑性上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大家的基本认可,但通过强与较强的区分,足以说明在承接分解执行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四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干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升问题。对责任管理和运作管理满足率分别达到96.6%和100%,这主要源于企业对干部的执行力管理和公司整体责任管理和运作管理的计划、考核、评价等手段的强力拉动。但在座谈中,部分同志对不少基层同志整天忙于报表、应付突发性工作的临时处理,以及“忙了一天还不知忙的啥”的感叹中,说明我们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建设还需要整体加强;第五,对加班延点偏多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更高的追求。在座谈中,大家认为当前的市场是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少同志认为,在这关键时期,作为干部、党员要进一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员工争取做到市场需求有多少,我们就要提供相应的优质产品;同时,也有同志指出,要号召大家善于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干部要以科学的方法,发挥好团队的作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能,进而能合理安排员工适当的休息,保证以更充沛的精力,更旺盛的斗志投入工作。
3、建议与对策:
篇2
近年来,党和政府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思想状况有了良好地转变。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观念、思潮并存和较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有些干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其表现为,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淡化,个别甚至出现信仰危机,没有远大志向和长远目标。重视物质利益,忽视精神追求;重视自我,忽视集体;重视索取,忽视奉献。部分干部廉政观念淡化,缺乏自律意识。
(二)有的同志存在精神不振作,得过且过思想严重。主要表现为,缺乏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缺乏责任心,事业心,工作拖拉滞后,被动应付,敷衍了事。一些干部缺乏整体观念,合作意识不强,推诿扯皮,效率低下。
(三)在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庸俗作风。有的到处找靠山,搞小团体;有的为了个人升迁,搞五花八门的关系投入等。
(四)有些干部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作风漂浮,办事不公,有的甚至以权谋私,引起内部矛盾升级,损害部门利益。
二、对当前干部队伍思想状况分析
当前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呈现上述状况,总体来说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但下列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在中国老百姓中存在的“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的小农思想,在少数基层干部的思想上有所反映。
(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畅,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人员进得来、出不去,人员纵向、横向交流不够,干部职数少,致使人员冻结,施展才能的空间小、机会少,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干部的进取意志逐步淡化。
(三)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物质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多,耐心做思想转化的工作少。
(四)思想政治工作软任务、软指标。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从基层领导到一般同志,普遍重视指令性指标,客观上形成一手硬一手软。
(五)经济效益差,各项应该享受的待遇不能很好落实,影响了干部职工积极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做好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领导、制度、责任、考核“四到位”。
1、组织到位,坚持领导抓、抓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是关键,组织网络是保障。在纵向上,成立由分管干部的副书记为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干部负责日常工作。横向上,要明确主要领导同志负责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2、完善制度,管理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与制度的规范、激励、约束和惩治结合起来,通过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让职工看到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对实际工作的具体体现;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健全政工、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岗位职责、业务考核等相关制度、办法,把职工的工作责任和日常言行逐条逐项加以规范。
3、责任到位,实行责任制。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围绕切实解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要在落实责任制上下功夫,确保人人抓思想政治工作,个个有责任抓思想政治工作,明确主要领导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从党委书记、委员到局长、副局长,都要明确各自的职责,推行“三定”工作的实施,定岗位,定职责,定效果,使之既要抓好各种业务工作,又要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4、考核到位,奖优罚劣,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必须实行量化考核。对思想政治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合理划分考核内容;具体分解成定性和定量指标,与业务指标同下达,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定期进行考评,严格奖惩兑现,保证责任落实。
(二)联系实际抓教育,夯实干部职工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通过说服教育,保护和调动干群的积极性、主动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只挂在口上,更不能可有可无。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纪律严明的干部职工队伍,以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首先要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在各类干部主体班次培训中要开设时事理论学习课程,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党的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各单位内部则坚持理论中心学习组制度,举办座谈会,进行理论学习测试等形式,检验学习效果。同时通过为领导干部订阅思想政治教育类书刊、杂志,或者我市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设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类专栏节目,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其次是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寻找干部中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典型作为活教材,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通过看得见、学得来、用得上的教育引导方式,促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
(三)实施“心连心”工程,理顺干群关系
1、加强民主监督,密切干群关系。首先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对人事安排、职工奖惩、财务计划等重大事项,都按议事规则集体研究决定,做到办事公开,增强透明度;其次是加强民主监督管理,要建立完善职代会制度,进一步疏通民主监督管理的渠道。
2、建立谈心制度,理顺干部职工思想情绪。做到“五必谈”:提拔任用必谈,岗位交流必谈、离岗退休必谈、情绪波动必谈、遇到矛盾困难必谈,把握干部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困惑。
3、开展关怀行动,解决干部职工实际困难。开展领导干部家庭关怀行动,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及家庭中遇到的困难,并尽可能帮助解决。同时,应定期走访领导干部家属或召开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帮助领导干部获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其家庭和谐幸福,为其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篇3
1、我省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分析与预测
2、“双三十”县(市)和企业负责人思想状况调查
3、我省领导干部树立沿海意识对策研究
4、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方式与途径作用研究
5、提高**知名度、美誉度研究
6、不断推动解放思想的途径机制研究
7、贯彻科学发展观对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8、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9、基层政研会建设研究
10、推动节能减排中市县领导干部的思想障碍分析与对策
11、当前基层政工干部思想状况调查
12、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干部职工思想动态调查
13、我省宣传文化系统专业人才队伍思想状况及问题研究
14、目前股民、基民思想动态调查研究
15、企业家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研究
16、我省民营企业家对政府部门的期待
17、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激励引导机制确立
18、党政领导干部关注网络民情的意识与能力的调查
19、提升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品位研究
20、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企业文化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有效途径研究
22、提高**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
23、我省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期待调查研究
24、民营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25、影响**稳定的几大因素
26、社会公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调查
篇4
(一)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关注党建工作。调查来看,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十分关注企业的党建工作,并对企业的未来和前景充满信心,寄予厚望。大多数员工持理性的乐观态度,绝大多数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很认同,对公司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二)党员干部职工思想相对稳定。大多党员干部职工能够坚持理想信念,具有宗旨意识;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条件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正确,同时,注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方面的修养和提高。具体表现出工作兢兢业业,工作热情高,勇于奉献,顾全大局。
二、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问题。轻政治、重业务的思想在一部分党员干部职工中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在少数党员干部职工中还存在着作风不正的现象。
少数党员干部职工组织纪律观念意识淡薄、涣散,不作为或慢作为以及令不行、禁不止的现象有所表现。
(二)个人精神压力方面的问题。调查中,普遍员工都感到来自生活和工作两方面的压力。对生活压力,员工认为收入低是最大的压力,压力来源包括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开支,赡养父母、子女教育开支。对学习、工作压力,员工认为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由此带来学习的压力;工作要求严、标准高、任务重,由此带来工作的压力。
三、对策及建议
(一)从加强学习教育入手,进一步转变职工思想观念
1、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会精神为契机,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坚持以“增强凝聚力、提高贡献率”为着力点,加强和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务必从加强学习教育入手,注重借鉴、注重创新的工作原则,全方位的加大对网、省公司,红河供电局政策、精神的宣传力度,使每个职工都深刻了解南网系统的运作手段及实施结果,同时找准位置,明确目标,变压力为动力,做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主人。
(二)进一步改善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篇5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随着社会经济状况不断发展,我国目前已进入到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给我国社会民生带来多种问题,涉及我国国计民生等重大战略性问题。而在老龄化人口中,各企业和单位退休老干部人数逐年呈快速增长趋势。此种状况下,为更好地面对目前老龄化阶段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满足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的各种需求,必须了解离退休干部的学习、思想、活动和生活等状况,全面性掌握其对学习、活动、思想等需求,并主动积极寻求有效的管理工作方式,进一步落实好医院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
1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目前状况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目前共有离退休干部293人(含有学校编制在该院退休的53人,其生老病死均由该院管理),有离退休党员126人。工作人员每周都有一些常规工作,例如:收缴党费、接待来信来访、看望和慰问住院的离退休职工、审批老年大学学费等,还要帮助常住外地退休职工代办特殊病种和住院报销~宜,以及组织离退休党员学习、离退休人员活动、离退休职工去世协助家属处理丧~等工作。369名离退休职工中有离休干部4人、退休干部293人、退休工人72人,有40多位退休人员长期居住生活在外地,很难掌握他们的工作、思想、生活和身体情况。
离退休干部对服务需求具有多样性,首先,需满足其在生活上的需求,给予政治上的关怀;其次,还需保证其文化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多彩性。最后,还要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即是全面做好老干部的思想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构建和谐群体,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2 加强对离退休干部管理机制的重视
目前,要做好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就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落实《衡阳市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将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列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内。加强对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及时了解掌握离退休干部的各项动态,将其不稳定状况第一时间解决,建立健全单位成员联系方案。
将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列入本院发展工作计划中,争取做到年初计划、年中检查、年底总结,和医院各项发展管理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表彰。院内相关领导,如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主管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领导等,可坚持参加离退休干部人群的各项实践活动,主动向离退休干部通报近期院内相关状况、政府相关文件或会议精神及本院近期新规划等。
创新医院离退休干部的服务模式,医院可建立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离退休干部制度。各领导可联系两名离退休干部,每年轮流到其家中走访慰问,和他们沟通了解各种状况、交流思想,此外,还要妥善处理他们的来信和来访。对于党员,首先,可利用上党课的机会,和其学习交流各种会议内容和精神,可举办座谈会,听取离退休干部对医院各方面建议和意见;其次,可通过党员活动和支委会,了解离退休干部对各方面的需求;再次,相应工作人员需熟悉掌握各离退休干部的各项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加强和离退休干部人群的沟通和交流,医院可开通专门的短信平台,将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干部家庭、医院三者联系起来,其目的在于做好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消除离退休干部因离退休所产生的心理上的失落感,让其感觉自己仍然和医院属于一体。
3 发挥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的作用
老年人群的潜力可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重视此宝贵财富。大部分离退休干部虽从就职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职称,且身体状况良好,仍然能胜任相应工作。因此,医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处不仅仅需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成绩,还需创造相应条件让其老有所为,让他们更好地实现离退休后老年的人生价值。有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离退休干部大部分时间均在家看报读书、做家务、锻炼身体、看电视、参加娱乐活动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由此可见,离退休干部人员的心态均属于积极、乐观的。而针对此方面,医院可定期组织活动让离退休干部发挥自己的热情,为患者做一些有意义的义诊咨询等事务,既可实现离退休干部的晚年人生价值,也可得到患者或家属的好评。
4 强化服务理念,做好医院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调查发现,采用当面交流、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可充分了解把握离退休干部的各项思想状况和需求。在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下,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均有所调整,人们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加强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单一地靠灌输、空洞说教或命令号召等方式,而需依据其实际状况,了解把握离退休干部的心里特点、思想状况、精神需求等方面,采用多种服务措施和手段,创造出离退休干部容易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高效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5 党员干部的努力方向与整改举措
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正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立场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在平时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中应做到“热情接待、态度和蔼、积极协调、细心解释、及时反映”的工作作风。有了这个牢固的基础,增加了遇到问题和矛盾时同各退休老干部或群众取得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进而更好地服务退休人员。
为了把离退休办工作做的更好,工作人员要增强五个意识:一是要有孝敬的意识,才能真心服务;二是要有服务的自我意识,才能把工作做细;三是要有发挥老同志自身作用的意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要有吃苦奉献的意识,才能安心老同志的工作;五是要有甘当“保姆”的意识,才能为老同志做好服务。最终达到支部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
6 结 语
医院离退休干部为医院和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因此安享晚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中应紧紧围绕离退休干部最迫切、最关心解决的问题进行,争取让其得到实惠,协助其排忧解难。同时,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则为情感交流,相关工作人员需有一颗真心,主动做好各项工作,加强感情沟通、关心和尊重,耐心听取其呼声。
平日工作中,需做好四慰问工作,认真严格落实离退休干部待遇状况,协助离退休干部解决困难。医院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属于一项长期并不断完善探索的工作,因此,应避免惯性思维,用创新的精神和模式去完善此项工作,推出新的服务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南西,赵雨珠.新形势下开展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几点做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2).
[2]刘玉,杨镇萍.创新方法抓好老干部管理工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2).
[3]赵海兰.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离退休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J].青岛医药卫生,2006(6).
篇6
二、考察内容
(一)村级班子考察内容
1、班子建设状况:班子是否团结、分工是否明确、议事制度是否建立、执行情况如何,能否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与其它组织的关系,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如何,主要领导的威信、领导方法如何,党员骨干“五比十带”争先竞赛活动开展情况。
2、经济发展状况:是否有适合本村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村庄总体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思路是否清晰,措施是否落实,成效是否明显。
3、民主管理状况:村级重大事项是否通过党员“首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是否落实,村规民约、民主理财、组帐村等各项制度是否建立,执行情况如何。
4、工作绩效状况: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状况如何,为民办实事好事的任期承诺是否完成,计划生育、土地管理、殡葬改革等政策执行情况如何,
5、班子整体廉洁自律情况如何。
(二)班子成员考察内容
主要是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a
1、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理论学习、理论素养及思想水平、群众观念、政治品质及道德品质方面。
2、领导能力方面: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作风方面:发扬民主,虚心听取意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勤奋敬业的情况。
4、工作实绩方面:在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和兑现任期承诺等方面的情况如何。
5、廉洁自律方面:是否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清正廉洁。
三、考察方法和程序
时间安排:要求在2011年1月20日前结束,具体时间由考察组与村确定。
考察方法:集中听与个别谈、集体评相结合的方法。
1、听:集中听取三年来村工作运行情况及下步工作思路,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参加对象:考察组成员。
2、谈:分别与村班子成员、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代表(人数不少于8—12人)进行谈话。参加对象:考察组成员。
3、评:对村班子集体及个人进行测评。参加对象:考察组成员,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老干部等。
考察程序:
1、召开民主测评会。先由村党支部书记汇报三年来本村总体的工作,其他班子成员结合自己分管工作进行逐个述职,然后进行民主测评。参加对象为全体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老干部等。
2、个别谈话。谈话对象的选择应具有层次性、广泛性和代表性,人数为8—12人。范围一般为村干部、老干部代表、老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代表等。
3、综合分析。在汇总《民主测评表》的情况及个别谈话的基础上,考察组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书面考察情况材料。考察材料包括:村级班子整体运行情况、村干部个体情况及下一届两委班子任用的初步建议意见。
篇7
二、主要措施
以“五练”为抓手,实施源头干部(年轻干部)“千锤百炼”成长行动:
1.素质“修练”。根据源头干部(年轻干部)的需求和不足,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围绕提高理论素养、道德修养、创新意识等内容落实培养措施。主要包括:通过举办业务培训、专题辅导、远程教育和网络学院自学,提高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开设主题论坛、参加道德讲坛,提高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参加柯桥大讲坛,拓宽工作视野、提高创新意识。要求每位源头干部(年轻干部)每月撰写两篇组工信息,完成一个调研课题。街道每季度召开一次源头干部(年轻干部)交流会,以“说工作、谈体会、晒成绩”来检验素质“修练”的成效。
2.导师“训练”。为每位源头干部落实一名帮带导师,导师原则上由资历深、经验丰富的现职干部特别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领导担任,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传授和工作指导,帮助提高源头干部的领悟能力和实践本领。要求帮带导师每月要过问一次源头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半年要较全面地听取一次源头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汇报,并进行认真点评;指导源头干部完成一个调研课题。源头干部要按照帮带计划安排,主动向导师汇报思想和工作,认真完成导师安排的任务,积极听取和采纳导师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虚心学习、勤于实践、迅速成长。
3.业务“操练”。以线上业务工作为重点,结合本职工作,加强源头干部(年轻干部)业务能力的“操练”,努力把其培养成为街道甚至全县的业务能手、业务标兵。街道为源头干部(年轻干部)搭建业务学习平台,主要包括:做好源头干部(年轻干部)与对口局办的对接;组织参加县及以上组织的技能比武;提供一次业务培训、学习机会;安排一次源头干部为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条件许可扩大到下属社区、居干部)上一堂业务辅导课。通过上述业务“操练”,增强源头干部(年轻干部)的业务能力,提高业务水平。
4.重担“磨练”。落实源头干部“三联系”制度,即每人联系一个社区(居)、两家企业、一户困难家庭。实行周六“问诊”,定期到所联系单位或个人熟悉情况,为他们出好思路,当好参谋,从中学习如何开展群众工作,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并把“问诊”情况记录在《源头干部成长档案》。街道有计划地安排源头干部(年轻干部)参与维稳、司法调解、拆迁拆违、车库整治、招商引资等重点中心工作,让他们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多压担子、压重担子,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加快成长。
5.人格“历练”。以培养源头干部(年轻干部)积极向上、阳光务实、低调内敛、不卑不亢、自尊自信、果断干练的健康人格为目的,设计载体,促进成长。主要包括:组织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个人才艺、能力展示;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拓展运动;结合“3.5”学雷锋、“微动力”志愿者服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要求源头干部(年轻干部)在各项活动中能积极参加、主动参与,通过这些活动“历练”和健全自身的人格。
三、有关要求
篇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油田企业队伍的结构、成分及人员素质出现了新的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一、 要在观念、理念上创新
基层政工干部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思维定势和教育模式,努力做到心里装着职工,细微体察职工的需求,让职工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客体变为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具体地说,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
(1)教育者主观意愿与职工思想实际相结合。经常性的思想工作贵在对症下药,不了解职工的思想现状,思想政治工作自然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各级领导特别是政工干部在抓思想教育时,不能仅凭个人的意愿,单方面确定教育内容。要在教育前,深入职工中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与职工谈心交心、进行问卷调查、召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职工最关心什么?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有什么需求?办有把握倾向性的思想动态和问题,才能确定教育的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思想政治工作与油田企业业务工作相结合。思想是行为的导向,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紧贴油田企业业务,针对季节转变、环境变化、任务转换等特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生产经营任务重、时间长、压力大等特点,加强思想疏导教育,引导全体职工胸怀大局、岗位做奉献,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油田企业职工的思想问题往往是由现实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难以处理的矛盾引发的,在解决职工思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症结,带着对职工的深厚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当前职工的工作任务重、思想压力大、实际困难多,领导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职工的位置上想问题,时刻把职工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在工作安排上要科学,保证职工有较好的休息时间;在心理上要疏导,化解职工心中的困惑;在待遇上要从优,把各项从优善待职工措施落实到位。四是领导授课与职工自我教育相结合。要使教育的内容能深入人心,转化成工作动力。
二、要在方式、方法上创新
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其所采取的手段和借助的平台是密不可分的。根据油田企业工作的特点和职工的心理需求,应注重创新,达到“三化”:
(1)手段科学化。就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现代化。要注重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和传播手段的更新,注重当前职工接受教育、获取信息,在途径、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现代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之中。在这方面,应重视对职工影响较为明显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通讯、掌上电脑等活动平台,通过诸如网站信息传播、网页制作、短信,以及电子邮件、OA传送等方式,传播正确的理想、信念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努力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2)方式生活化。就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现实化。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做到贴近职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对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来说,就必须坚持深入油田企业工作和职工生活之中,通过与职工实行“同吃住、同工作、同娱乐”,面对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工作现场。
(3)目标人性化。就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诚信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的要求,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一方面应根据职工的需求,从满足职工的意愿出发,以服务职工、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另一方面应通过活生生的现身说法和活生生的行为导向,阐释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说明的深刻道理,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可信度。
三、要在机制、制度上创新
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机制,是保证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油田各级要认真总结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摸索规律,及时上升为工作制度。当前应重点落实“四项制度”:
1.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度。单位领导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应有明确的分工,责任到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政工部门要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年度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制定和措施,指导和帮助基层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基层领导要把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通过扎实有效、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本单位职工思想稳定、工作积极,关系融洽,杜绝和避免因职工思想问题造成的工作失误、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实现队伍风正气顺、精神振奋、爱岗奉献、严以自律的目标。同时,要健全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切实把能否做好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公寓管理
中图分类号:C7I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I-1580(2014)10-0085-02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状况分析
自从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至今已有15年之久,当前,全国高校都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在生源大战中处于劣势地位,有不少高职院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得不施行3+2计划,即五年制中高职和全日制成教招生渠道,在原本就生源质量低下的情况下,生源状况变得更加复杂,这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任务和要求。
二、新时期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
当前,高职院校主要是以“90后”学生为主.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这批学生和“70后“80后”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由于他们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个性比较张扬,缺乏团队精神,不懂得宽容和理解他人,亲情观相对淡薄,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有一小部分人相比前几代人来说,显得更孤僻,容易发生言语甚至是肢体冲突,更有甚者,发生打群架等群体性事件;而且相对来说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心理年龄不成熟,容易因失恋等不顺利的事情而意志消沉,导致抑郁症频发,甚至出现自杀自残等严重后果;同时也有一些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很大一部分存在这样那样的精神或心理问题。在高职院校,除了上述问题,还有就是这些学生大多是在中学时代老师眼里所谓的差生,思想上就存在逃学厌学的情绪,一进入大学,老师的要求没有中学时那么严格,尤其是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是在公寓里度过,这对做好公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健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体系的途径
公寓作为学生平时生活、业余学习、思想教育最重要的第二课堂,如何能以有限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需要发挥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充分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带活公寓思想教育,将公寓发展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所在。但由于学生年纪较轻,在思想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作为指导教师,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管束太严,这样都不利于学生自治组织的健康成长。所以,指导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
根据公寓自身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进行每周考核公示,考核结果与公寓文化分挂钩,公寓文化分体现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与年度奖学金、学生评奖评优等挂钩,如每周一次的文明寝室评比,对一批卫生整洁、遵守宿舍管理的寝室进行表扬,并适当增加公寓文化分,对少数卫生状况欠佳的寝室,发出警示,责令整顿,并进行少量扣分,对在寝室里使用违禁电器的同学,第一次要求写保证书,并少量扣分,第二次加大扣分力度并及时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对极少数第三次使用的同学,上报班主任或系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等。由于工作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施行,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影响宿舍安全的不和谐因素得到改善,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较好的开展。
(二)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并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
学生干部是直接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对象,也是最了解学生的一支队伍,一名优秀学生干部队伍能够带动一片甚至是整栋楼精神文化建设,对提升公寓文化品位起到推动作用。面对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生源结构参差不齐,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生活心理状况不同的现实,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工作就必须达到更高的要求。
1.选择任用学生干部。在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要选出思想比较活跃、能较好地做思想工作的干部辅助教师工作,还有就是管理好一批具有较高思想觉悟、较强沟通管理能力的一线楼层长去宣传好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改变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
2.培训学生干部。要先做好干部自身的思想工作,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足,使干部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思想意识得到提升。
3.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学生工作热情的高低对他所管辖范围工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做学生干部工作时,应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对一些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同学要多督促,对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学生干部进行表扬,增强其成就感,使其以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学生思想工作中去。
4.考核学生干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部考核制度,给每一位从事相同或类似工作的干部以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以增强其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具体做法是组织一批干部对其所管楼层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工作及干部满意度调查工作,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总结,改进工作。
(三)发挥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示范性作用
广大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是整栋公寓中最追求进步、可塑性最强的一支队伍,是在学生群众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一支队伍,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能起到以点带面、覆盖全局的作用,同时,他们也是一把双刃剑,这些学生同样也有自制能力差的特点,如果没有对其做好思想工作,会将学生群众引导到不利的境地,使我们的工作很难得到开展,所以,做好党员、优秀团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将对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起到关键性作用。
(四)对难管的学生重点进行思想教育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各自背景不同,上大学的目标差别较大,极少数学生上进心不强,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约束能力,有些学生来校学习完全是迫于父母的压力,甚至是为了拿张文凭,这些学生是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态,找到学生身上的亮点,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以制度加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其改变多年来养成的不良习惯,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
(五)主动与班主任联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从总体上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上还是追求上进的,把评奖评优等看得较重,很在意自己在辅导员老师、班主任眼中的形象。我们应积极联系辅导员、班主任,争取得到他们的配合,进一步深入开展学生工作,将公寓思想教育等日常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总之,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但只要我们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态,耐心细致地深入基层工作,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以学长的身份开展工作,不仅会使学生学有所成,而且在思想上也会有所进步,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真正的用处。
[
参考文献]
[1]程亚孔,李广才,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及成因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7)
[2]王佳惠,赵金辉,张佳景,大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
篇10
1.财政步履维艰。
在分税包干的体制下,乡镇财政状况具有很高的分化程度,穷者很穷,富者很富,但是总的来看,绝大多数乡镇的财政很紧张,财政收入的结构性差异很大。从财政开支来看,乡镇财政是一个为了生存而奋斗的财政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很弱。
从全国大范围来看,乡镇财政已经结束了辉煌的历史,开始步入“吃饭型财政”、“要饭型财政”的尴尬时代。非凡是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大多数以农业为主导的乡镇财政收入明显减少,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难以填补资金缺口,乡镇负债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状况使得乡镇的日常运转异常艰难,更难以抽出资金开展各项公共公益事业建设活动,难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有较大作为;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使乡镇难以在短期内走出困境。在此背景下,乡镇干部的奖金、津贴和种种福利待遇也就成了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从而增添了乡镇干部思想的不稳定性,使他们难于专心地开展工作。
2.“权限”内外交困。
伴随财政状况恶化的是乡镇权限的萎缩,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必然的趋势;再加上与乡镇机构改革随行乡镇职能的转变,也要求乡镇彻底改变传统的包办一切、管辖一切的状况,而将注重力更多地集中到社会服务上来。所以,从客观要求上讲,乡镇的“权限”应当逐步萎缩。尽管现在农业税不收了,乡镇的工作压力减轻了许多,但稳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生产引导、基础建设、上传下达等事实上的日常事务依然繁重。这就产生了第一对权限矛盾:客观要求“削权”与事实工作不收权的矛盾。
第二对矛盾是表面权限与事实权限的矛盾。从表面上看,乡镇仍然治理着当地社会的几乎一切事务,乡镇干部在地方上依然享有较高的地位;但事实上,乡镇正面临着巨大的权限危机,现在根本无法用行政命令手段解决好日常问题,其权威性和优越性正在逐步丧失。由于事实治理效能的弱化,乡镇干部在农民面前没了底气,失去了号召力,从而经常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苦恼中,严重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职能出现“真空”。
税费改革以后,乡镇治理农村社会的手段和任务发生了较大变化。乡镇在计划生育、处理农村矛盾、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事实上的调控能力和组织能力越来越弱。在职能部门逐步健全、法制法规渐趋完善、乡镇财力日益困难的情况下,社会民众对乡镇职能转变的愿望也越来越热切。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原有的许多镇直单位和部门纷纷“自立门户”,脱离乡镇的领导,步入社会化、市场化治理的轨道,进一步弱化了乡镇的治理职能;另一方面,作为乡镇机构改革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强化社会服务的职能,却由于缺乏服务意识、缺少服务能力等主客观原因迟迟难以有效发挥出来。面对乡镇出现的这种职能“真空”,乡镇干部们或心存苦闷惶然不知所措,或袖手旁观静观其变,或借此机会大肆放纵,难以把思想和注重力集中到工作上来。
二、乡镇干部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及后果
广大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近些年来,一些乡镇干部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在思想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动摇,导致意志上的消沉和行为上的消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有效调动,正常工作无心抓,碰到矛盾不愿调,工作质量严重下滑,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党群、干群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
(一)主要思想问题
应当说,大部分乡镇干部是比较敬业的,为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付出了许多心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也有一部分乡镇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思想情绪低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对改革工作不满。
一是认为改革过于频繁。乡镇机构改革近几年几乎年年都在搞,频繁的改革不仅有损农村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也使乡镇干部长期生活在一种岌岌可危的环境下,思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改革减人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乡镇干部的工作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改革的次数多了,改得过于频繁了,不仅这些作用会失效,也会让一些乡镇干部产生“迟早要下岗”的想法,从而对工作失去信心,丧失动力。
二是认为改革不公平。非凡是乡镇的中层及以下干部,他们对于领导干部改非的公平问题有些看法。精简乡镇班子,形成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体制,这是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受大多数乡镇干部欢迎的。但是,那些改非后的干部,不仅自然获得副科级干事或助理的头衔,而且虽然依然作为定额编制之数却进了“保险箱”,不再参与机关干部的竞岗竞职。也就是说,乡镇机构改革对于乡镇领导干部而言,是不存在下岗问题的,而作为乡镇干部主体力量的中层及以下干部却不得不面对这种危险。
三是认为改革方式不合理。在改革中,虽然也引入了自愿报名、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等程序,体现了公开透明的原则,但对于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仍然不能有效显示。我比较熟悉的一个在办公室工作的同事,在竞职中由于民主测评成绩不佳而名落孙山,但事实上该同事的工作能力非常强,品行也不错,其直接领导也很赏识,只是由于未能得到广泛认可而弃置一边,很是可惜。这种不完善的改革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许多乡镇干部,使他们不去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而是将目光集中在拉帮结派、建立庸俗的人际关系上,注重表面文章。
最近一次的乡镇机构改革也已过去半年时间了,但改革的影响还在,乡镇干部对改革的种种担忧还没有完全退却,改革甚至已经成为一道藏在乡镇干部心头不容碰触的永久伤疤。
2.对工资福利待遇不满。
乡镇财政的窘迫,也直接影响了乡镇干部收入水平。在大多数乡镇,除了由县财政统发的四项基本工资之外,乡镇干部作为国家公务员依法应当享有的奖金、津贴、补贴只能存在于帐面上,根本无法兑现;乡镇中层及以下干部甚至连开展工作必需的通讯费、交通费等职务消费也得不到分文的补偿;而那些应该享受的福利政策,如房改优惠政策及职工住房公积金等更是遥不可及。而且,作为现在已经基本有了保障的统发工资,其水平标准也相当低,除去个人及家庭每月的生活开销已所剩无几,在小孩上学、赡养老人、生病住院或是人情往来等需要花钱的时候往往令乡镇干部作难。这种状况一方面使不少乡镇干部在对工作的迷惑中艰难度日,一方面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收入来源作其他途径的考虑,必然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在承受艰苦的工作环境、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乡镇干部还得忍受工资方面的现实不平等所带来的思想折磨。在前几次的乡镇机构改革中,有些干部钻了改革政策的空子,通过各种不正当渠道谋得了“因病退养”、“离岗退养”资格。如此全身而“退”,虽然平稳地实现了乡镇干部数量的减少,但是这部分人的工资却分文不少,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减人、减支”的改革目标。那些仍然操劳在农村工作一线的乡镇干部,再一次亲身感受“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内心如何能平?另外,在工资福利待遇上存在的较大的“城乡差别”,也让许多乡镇干部心理不平衡,并逐步滋生对当前工作的厌倦情绪。
3.对工作无所谓。
有些乡镇干部以乡镇条件差、乡镇工作就那么回事等为由,自我感觉良好,放松了学习、提高和锻炼,工作松劲,热情降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工作表现出了一种无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
一是政治责任感不强。一些乡镇干部只是满足于做一些堆在手头的具体事务,对乡镇的发展目标不明,措施不力,办法少,没有“活一方经济、保一方稳定、富一方百姓”的政治抱负;有的乡镇干部对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认为只要保证在工作中不出现大的差错,不给各级领导添麻烦就行了;还有的乡镇干部,尤其是一些乡镇领导干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去主动适应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不安心基层工作,大兴“走读风”,甚至一门心思打自己的“小算盘”,走“上层路线”,想方设法请调进城。
二是工作作风不实。在日常工作中,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已成为许多乡镇干部的通病,上级安排下达的各项任务也常受此影响而难以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这主要是有些乡镇干部在长期的乡镇工作中,感到升迁无望,对政治前途失去了信心,只想平静地“熬”到退休;或是屈服于当前工作的种种诟病,感念个人力量太小不足以改变整体格局。由此,其工作动力自然也随之减退,分内工作成了“凭良心办事”、“凭爱好办事”,碰到矛盾就回避,有了责任就推诿,大颂“推”字经,长念“拖”字诀,脱离群众,形式主义、严重,工作自然也无法做细、做扎实。
在驻村工作上,虽然现在大多数乡镇都对干部的驻村工作作了安排,但仍有许多乡镇干部工作浮于表面,真正主动进村入户搞调查研究,主动了解、反映并解决群众困难的并不多。有些乡镇干部甚至从“体谅老百姓”的角度考虑,将入户调查等同于“鬼子进村”而有意减少次数直至完全将此项工作抛于脑后。碰到一些重大任务,或是上级领导对各村工作有具体要求时,他们也只是通过与村干部的电话联系或下村走马观花地遛一圈,了解些基本情况以备突击检查。
三是开拓创新意识不浓。有的乡镇领导干部难从本乡镇的实际出发,只会不切实际地照搬他人经验,遵听上级要求;有的乡镇干部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工作没招数、无突破,片面强调保安求稳,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的乡镇干部发展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思想上无开拓意识,工作上无创新精神,工作计划总是年年老一套,年终工作总结又全都是熟面孔,工作毫无新意,业绩难见起色;还有一部分乡镇干部认为自己在乡镇干的时间长,动不动就摆“老资格”,因循守旧,对工作缺少实干精神,一心指望组织的“考虑”和“照顾”。
4.对人民群众不亲。
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在农村,工作对象是农民,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将群众认定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才能真正沉下去,带着感情下到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好务。但是,在对待群众的问题上,一些乡镇干部态度却极不端正,对下访谈心为群众办实事熟悉不足:
一是怕苦怕累思想。有些乡镇干部嫌农村条件差,环境苦,不能和农村群众打成一片,即便是下乡也是当作任务来完成且怨声载道,一晃就走,很难沉下来倾听农民呼声,为群众办实事。
二是怕麻烦心理。乡镇干部虽大多出自农村,但仍有许多人认为我国有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农民阶层长期存在自私自利的小农经济意识,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因而既怕为群众办事不成反受连累,使自己在群众面前丢失颜面,也怕办成事后群众一哄而上,得寸进尺。
三是自私自利观念。有些乡镇干部放松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管不住小节,受不住简单,耐不住寂寞,经不住诱惑,完全成了市场经济的“俘虏”,处处讲关系、讲情义、讲实惠。个别干部甚至把下基层到农村下访谈心也当作树立自己的威信、捞取个人实惠的手段,身体下乡了心却没有下去,不能向群众学习,不能真心为民办事,所有工作只是应付上级检查做做样子,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见表面行动而实效不大。
(二)产生的后果
1.组织纪律涣散。
农村工作需要乡镇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太多的不满、不平和抱怨只会分散他们的注重力,影响工作的积极性。而在这些思想问题的左右下,许多乡镇干部不是想着如何更好地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而是时时刻刻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考虑自己的利益。因而,工作不专心了,纪律不遵守了,上班不准时了,最终是勤了自家地、荒了公家田,以致于上班不见人影,迟到早退更是成了家常便饭。缺乏组织纪律作保障,不仅使乡镇干部产生办事拖拉懒散的负面形象,也必然严重影响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
2.矛盾积压难解。
现在农村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很多,“闯”过去海阔天空,退一步难上加难。在这种严重形势下,乡镇干部背上过重的思想包袱,只会平添烦恼,使原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一些乡镇干部存在的避难就易、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思想倾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处世态度和不敢坚持原则、不敢正视并接触矛盾的“老好人”意识,会使这些矛盾和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长期积压,进一步增加解决的难度,使农村的工作局面难于在近期内有较大的突破。
3.工作难如人意。
在“拮据”的乡镇财政、不断深入的乡镇机构改革和微薄的工资福利面前,部分乡镇干部人心浮动,对工作缺乏活力、缺乏创新是一种必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谋求较好的个人生活,乡镇干部消极应付手头工作,“身在曹营心在汉”,费劲心思,积极“红杏”出墙,钟情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在一些“看破红尘”的老资格的“训导”下,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世俗环境的熏陶下,纵然是基层干部有“脊梁”,也难以在讥笑和谩骂中长久坚持下去。在如此的工作环境下,又如何能有效提高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又如何能让工作做到让人民群众满足呢?
4.基层形象丑化。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和大众传媒的强势介入,乡镇干部在工作中的所作所为得以全面“暴露”。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形式,它对于促进乡镇干部工作作风的改进具有重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可以很切实地体会到,来自乡镇政权反馈出来的信息还是负面居多;非凡是一些乡镇干部工作中的难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被过度渲染,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许多乡镇干部的形象显示出了粗俗、急躁、浅薄的特点,乡镇政权“多余论”也一度沉渣泛起。这种状况的出现,虽然与利益驱动下的新闻炒作及个人成见有相当关系,但俗话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基层政权和乡镇干部形象被丑化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自身所表现出的种种不合时宜、不合身份特征的思想和行为。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深刻反思。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对于乡镇干部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聪明和务实的态度来解决,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采取“打压”态势,也不宜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寻求一时矛盾的解决,而应当通过实施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办法和措施,着眼长远,注重预防,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逐步实现对乡镇干部的制度化、人性化、科学化治理,努力将乡镇干部的各种思想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1.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问题重在预防。解决乡镇干部的思想问题,尽快促成他们工作作风的转变,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给他们勤打“预防针”。目前,保持党员先进性在乡镇这一层级的活动刚刚开始,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为重点,切实抓好对乡镇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培训。要坚持不懈地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乡镇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非凡是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涉及农民利益、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对于市场经济、农业产业化、乡镇工作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党员干部现代必备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乡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改造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帮助乡镇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乡镇干部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形势,更好地为农民群众带好头、服好务,就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针对一些乡镇干部忽视学习改造、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的状况,并结合乡镇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学习资料,要求乡镇干部按时保质保量进行学习;同时,辅以相应的督促检查考核机制,保障此项工作的进行。另外,也要将乡镇干部学习的近期安排和长远计划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树立起将学习当工作,将学习当责任,将学习当成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学习理念。
三是要不断端正并深化乡镇干部的思想熟悉。乡镇干部的思想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熟悉问题,包括对党的熟悉,对群众的熟悉,对自身工作和责任的熟悉。只有端正了熟悉,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各种思想问题的土壤。为此,除了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不断增强乡镇干部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民主意识外,还应通过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与自我教育活动等形式,努力发现并深层挖掘各种思想问题的根源,以达到相互提醒、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监督治理工作。
教育学习、正确引导固然重要,虽然能使有责任心的干部能安心工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绝不是万能的,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有其与现实密切联系的特点。最根本的还是制度,制度是带有全局性的东西,是约束乡镇干部行为、避免各种思想问题进一步升级的强有力武器。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党政干部的主要监督机构,虽然能够在治理腐败、追查一些违纪案件方面有所作为,但对于干部们的思想问题,非凡是一些尚未造成明显严重后果的思想问题,却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但这并不等于在乡镇干部的思想问题上不要监督、不要治理,可以放任自流;相反,这正反映了我们的监督治理还存在漏洞,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对于监督还需非凡注重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广大乡镇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真正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自律、从严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思想上筑起坚固的防线,在“四个多样化”的条件下,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抗得起风浪、站得住脚跟、经得住考验。
对于乡镇干部的思想问题,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监督,制约、处理各种现存的不良状况,更需要加强治理,从源头上消解各种消极思想的苗头。一方面要通过《党建目标责任制》的落实,通过一系列干部监督治理制度和办法,不断强化和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测评、评议制度,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监督治理。积极试行干部任前公示制、离任审计制、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领导干部谈话诫勉制、末位淘汰制等制度。另一方面对少数工作不力、班子战斗力差、凝聚力差、群众意见大的领导班子和干部要下决心进行组织调整,不能让群众不满足的领导干部得过且过。乡镇干部的思想问题,反映到具体的工作中,就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要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也就有必要从抓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入手,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遵守和贯彻执行,形成治理的长效机制。
3.保护和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乡镇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困难较多,在乡镇干部存在的思想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对现实状况的不满,是由政治体制僵化、城乡差别过大、利益分配不公等因素导致的,而这些确实都是不容否认的社会现实。所以,对于乡镇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加强治理,又要体谅他们的难处,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总结经验,解决难题,努力消除乡镇干部的不满情绪,切实保护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针对乡镇干部思想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尽量提高乡镇干部工资待遇。乡镇干部的工资待遇总体来看是比较低的,就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内地乡镇大多维持在800元以下的水平,月工资不足600元的也不在少数。此等收入相对于“纯正”的农民可能不是很少,但绝对无法和那些从事工商业乃至外出务工的民众相比,从而也使乡镇干部逐步沦落为“低收入人群”;再加上他们相对于一般民众有更多的社会应酬,微薄的工资收入根本经不起花,乡镇经济的拮据状况又难以对此作出弥补,这就使他们原本就不平衡的心态变得更加复杂。提高乡镇干部的工资待遇,虽然不是要“高薪养廉”,但至少能稳定人心,增加他们说话办事的“底气”。
二是继续深化乡镇配套改革。乡镇配套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减人减事减支,但从目前情况看,人有了很大减少,事有了部分减少,支却分文未少,这就造成“拿钱的不干事,干事的少拿钱”的不公平状况。为此,在乡镇改革过程中,除了要进一步彰显在职人员与下岗人员的区别外,还需在内退、病退等政策性退岗的具体执行上严格把关,该执行什么政策就执行什么政策,对个别干部的不合理要求决不姑息迁就,决不可使大多数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因个别人的投机取巧行为受到挫伤。
三是切实解决乡镇干部的实际困难。我们不能因为乡镇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差,就放松对乡镇干部的治理,以换取心理上的平衡,而应通过正面引导,以人性化的治理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针对乡镇干部的一些实际困难,主管部门要想其所想,帮其所需,解其所难,消其所忧,从关心爱护中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农村工作第一线的乡镇干部存在的夫妻分居、子女就学、偏辟乡镇工作时间长等实际困难和问题,我们应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帮助解决。同时,对乡镇干部应该享受的房改政策,以及在财政“口粮”补助,在交通、通讯,在办公、住房条件等方面应给予政策倾斜。对因客观条件限制一时不能或无力解决的,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无论怎么样,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暖和,他们就会振奋精神,集中精力干好工作。
4.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的交流。
“交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要加强与乡镇干部的思想沟通,另一方面是要实行乡镇干部与县直机关干部之间的交流使用。
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人生价值观、目标、喜好、情绪、情感是各不相同的,要在这种差异性的基础上聚合乡镇干部的才能和潜力,组织和领导就必须加强与他们的思想交流,就本地区的远景规划、价值观和工作的任务目标与他们进行深层沟通。有效的沟通才能找出正确的问题,而“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要重要得多”。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种种原因,乡镇领导和乡镇一般干部之间、上级组织和领导与乡镇干部之间交心谈心较少,乡镇干部非凡是乡镇一般干部的种种想法、意见和建议,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长期累积下来,必然产生种种思想问题。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乡镇干部对党委的意图、对政府的工作了解不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也不高。
再就是干部之间的交流使用。干部交流是《干部任用条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干部开阔眼界、丰富经验、提高领导水平很有好处,有利于避免在用人问题上的“近亲繁殖”,有利于建设一个团结协调的领导班子,也有利于消除化解干部的各种不平衡心态。目前,在制度层面上关注的大多是各级领导干部之间的交流,而对于一般干部关注较少。这种状况应当改变,因为究竟中层及以下干部是各级政权组织的主体,他们的愿望和合理要求应当得到尊重和满足。非凡是在一些条件艰苦的乡镇,许多干部经常是一呆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纵然不出什么乱子,也很难长久保持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所以,当前干部交流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部委办局之间的干部交流。当然,对要交流的干部要慎重考虑,既要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又要根据本人的工作情况来确定,切实建立乡镇干部合理流动的机制。
5.制定出台一系列向乡镇倾斜的政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干部的思想问题,必须尽快研究制定出一系列向乡镇倾斜的政策,彻底改变乡镇的经济财政状况,使乡镇的“日子”变得好过。
首先,从“人”的方面向乡镇倾斜。要果断克服“论资排队”、“媳妇熬成婆”的现象;要彻底打破各种干部选拔、交流的界线,切实加大局与局、乡镇与乡镇、乡镇与部委办局间干部的交流;选拔干部要“眼睛向下”,从基层领导干部中选拔优秀分子;凡不经过艰苦环境、复杂工作锻炼的干部,不能提拔;对于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领导,该“补课”的要下决心让其去挂职锻炼。在工资、编制等不变的条件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期限地采取见习、培训、工作组、挂职等形式进行乡镇与部委办局间互相选派一般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交流。
篇11
上级组织不是评价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唯一权威,应该在自身考核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民众参政、议政的意愿和权利,为民众提供考核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机会和条件。人民群众与上级组织、广大干部对被考核对象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他们与被考核的领导干部之间往往很少存在私利纠葛、派系纽带、情感倾向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收入有没有增加、就业选择是否宽泛、社会治安是否良好、住房上学看病是否有所保障等问题。如果这些方面能够令群众满意,那么他们对创造这些隐性政绩的党政领导干部的评价就会高。相反,那些严重,不注重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工作缺乏科学依据,作风飘忽浮夸,不能勇于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干部,自然就不会被认可。将民众纳入政绩考核的主体,可以有效地遏制、弄虚作假。
将中介机构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体之一,是指中介机构秉承公正、公平、严谨、专业的宗旨,使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认真、规范的审查和检测。比如专业的审计人员通过标准化的审计方法对下级官员做的汇报、报表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等。中介机构与政绩的创造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与上级组织和民众两个考核主体比较而言,身份更加简单,方法更加科学,态度更加端正,考核结果也更具有可信性。
二、健全考核内容,完善全面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考核评价标准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对整个政绩考核工作至关重要。应当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按照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权责统一的原则设置考核内容和标准,使之综合反映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情况,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经济建设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人均经济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经济发展速度应该和发展质量、人均经济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成正比关系。社会发展包括:人口素质和计划生育状况、社会稳定和治安状况、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公民道德水平、思想政治觉悟两个方面。政绩考核时,应该将公民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
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根据区域特点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准,更要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统一化、规范化。将二者有机结合,在统一规范的政绩考核体系中,赋予不同地区政绩评价指标不同的权重结构和工作侧重点,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下的政绩,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建立政绩成本的科学分析机制
对政绩成本进行分析,是指不仅要看取得的政绩,而且要看创造政绩的目的和为谁创造政绩,并对为取得政绩所付出的投入和代价进行计量和对比,切实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不计成本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第一是政绩的经济成本。政绩的经济成本应该和取得的政绩成反比例关系,这样才能促使党政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减少经济成本的付出,避免铺张浪费,遏制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不计当地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片面追求工程的浩大,严重损害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行为。
第二是社会成本。看待所取得的政绩,不但要看它所付出的经济成本,还要看它能带来多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果经济或者社会效益小,即使花费的不多,成本也是巨大的。这里我们应该遵循效益优先原则,通过效益看成本。那些不能发挥较大效益的工程和项目应该被否决掉。
第三是资源和环境成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只有将资源和环境纳入政绩成本分析中,才能促使党政领导干部对资源和环境负责,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篇12
上级组织不是评价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唯一权威,应该在自身考核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民众参政、议政的意愿和权利,为民众提供考核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机会和条件。人民群众与上级组织、广大干部对被考核对象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他们与被考核的领导干部之间往往很少存在私利纠葛、派系纽带、情感倾向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收入有没有增加、就业选择是否宽泛、社会治安是否良好、住房上学看病是否有所保障等问题。如果这些方面能够令群众满意,那么他们对创造这些隐性政绩的党政领导干部的评价就会高。相反,那些严重,不注重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工作缺乏科学依据,作风飘忽浮夸,不能勇于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干部,自然就不会被认可。将民众纳入政绩考核的主体,可以有效地遏制、弄虚作假。
将中介机构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体之一,是指中介机构秉承公正、公平、严谨、专业的宗旨,使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认真、规范的审查和检测。比如专业的审计人员通过标准化的审计方法对下级官员做的汇报、报表等进行严格的审核等。中介机构与政绩的创造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与上级组织和民众两个考核主体比较而言,身份更加简单,方法更加科学,态度更加端正,考核结果也更具有可信性。
二、健全考核内容,完善全面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考核评价标准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对整个政绩考核工作至关重要。应当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按照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权责统一的原则设置考核内容和标准,使之综合反映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情况,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经济建设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人均经济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经济发展速度应该和发展质量、人均经济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成正比关系。社会发展包括:人口素质和计划生育状况、社会稳定和治安状况、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公民道德水平、思想政治觉悟两个方面。政绩考核时,应该将公民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
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根据区域特点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准,更要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统一化、规范化。将二者有机结合,在统一规范的政绩考核体系中,赋予不同地区政绩评价指标不同的权重结构和工作侧重点,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下的政绩,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建立政绩成本的科学分析机制
对政绩成本进行分析,是指不仅要看取得的政绩,而且要看创造政绩的目的和为谁创造政绩,并对为取得政绩所付出的投入和代价进行计量和对比,切实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不计成本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第一是政绩的经济成本。政绩的经济成本应该和取得的政绩成反比例关系,这样才能促使党政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减少经济成本的付出,避免铺张浪费,遏制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不计当地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片面追求工程的浩大,严重损害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行为。
第二是社会成本。看待所取得的政绩,不但要看它所付出的经济成本,还要看它能带来多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果经济或者社会效益小,即使花费的不多,成本也是巨大的。这里我们应该遵循效益优先原则,通过效益看成本。那些不能发挥较大效益的工程和项目应该被否决掉。
第三是资源和环境成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只有将资源和环境纳入政绩成本分析中,才能促使党政领导干部对资源和环境负责,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篇13
团学干部指的是院团委、学生会的学生干部的统称。团学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团学干部组织是学校政策的支持者,是各种各样信息的传递者,是活动建设的参与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群体的领头羊,更是一个群体的奉献者。团学干部管理从基础上来讲对学风校风建设有较大的影响,从实效上来看更有利于整合集体的战斗力,本质上是素质教育成果的体现。
因为团学干部身份的特殊性,角色的多重性,肩负的使命性,结合90后年轻人自由不羁的特质,使得团学干部管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二、团学干部团队管理的粗陋与欠缺
近几年,团学干部团队出现了思想偏激、工作懈怠的状况,也有不少学生干部无所适从,一片迷茫。出现这些症状后,不仅影响了现任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还影响了新干部的招募。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显示,2008年院学生会纳新时,全校新生超过50%有意向参加并为此积极努力,2010年只有10%的新生有参加学生会的意向,而2011年报名院学生会的干部尚达不到岗位设置的人数,最终采用各系推荐,兼任院学生会这样一种模式。这些状况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管理的欠缺:管理理念的陈旧老化,管理体制的死板僵硬,管理模式的粗陋单一。管理不善导致学生会失去了它应有的活力、竞争力、凝聚力和吸引力。
1、管理理念的陈旧化与思想更新的多样化不同步
团队管理指在一个组织中,依成员工作性质、能力组成各种小组,参与组织各项决定和解决问题等事务,以提高组织生产力和达成组织目标。而很多时候,管理被管理者狭义的理解了,重“管”不重“理”,即只注重了团队成员的管辖,而忽视了思想的更新及梳理。事实上,现在新思想迭出,不同的声音交融,各式理念丰富,再加上媒介传播的速度极快,所以管理者首先要在接受新思想、兼容其他思想上做功夫,更新理念,做到管理与思想的同步发展。
2、管理体制的僵硬化与队员个性的鲜活不兼容
团学干部队伍充斥着年轻的90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若是成员能力具有互补性,形成异质性团队其效果较佳。可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僵硬化限制了成员个性的发挥,被限制在同一个模子里的不同个体渐渐变成了同一种姿态,同一个声音,团队的活力和新鲜度大打折扣,久而久之,成员的积极性也消失殆尽。
3、管理模式的单一化与矛盾内容的丰富化不协调
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团学干部队伍中的矛盾同样永远存在,有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矛盾,个体与集体的矛盾,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干部与学生的角色矛盾等等,内容复杂,不断变更。如果只是单一的管理模式,势必不能很好的分析矛盾,更谈不上解决矛盾,而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发展。
三、从四个方面创新对团学干部团队的管理
团队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在于它是一个管理矛盾的过程。只有在一个开放、沟通顺畅的环境下,才能发挥团队管理的功能,团队才称之为团队,否则只能叫做“团堆”。而我们所要创新的团学干部队伍管理,就是要摒弃以往的单一模式和僵化的思想、就是要创建一个开放的环境,一个沟通顺畅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分析加强管理的意义。
1、团学干部团队思想的统一是管理的最佳境界
此处所讲的“思想统一”不是喊口号,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将个人目标与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并可行的落实到团队每个成员头上,让每个成员都能意识到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统一,彼此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家的精力、激情集中到一起共同前进。
2、团学干部团队潜能的激发是管理的动力
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不断激发团队的潜能,团队的发展将处于经久不衰的良好状态。潜能的激发有很多种,在本篇论文中更多的提一下“尊重”——善于倾听,善于授权,善于激励,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种礼貌和尊重,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惊叹的大能量,它能够很好的激发团学干部的潜能,每个成员的潜能被逐渐挖掘,整体团队的战斗力将大大加强,它所带来的团队精神面貌的改变也是非常神奇的。
我们在2010级和2011级组宣干部中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只需多一些尊重,小组的整体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队员神采奕奕,总有无穷的精力,他们非常喜欢这个团队,很愿意大家携手并肩,不需要僵硬死板的管理,这个团队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其他部的学生干部惊叹;而没有得到尊重和关注的成员则精神萎靡,郁郁不振,感觉不到团队的存在,不愿意工作,继而有些退出了团队。
3、团学干部团队愉悦的学习是管理的保鲜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是可爱的,一个善于学习的集体是伟大的。团学干部可以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业务能力,学习优秀经验,学习成功案例,队员彼此之间的欣赏与学习,队员内部与外部成员的互相学习,处处可学,随时可学。有了浓厚愉悦的学习氛围,这个团队就始终保持着一种谦虚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也将始终保持着活力与吸引力,有了这样的状态,团学干部队伍的管理自然更如鱼得水,常常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