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公司经营风险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司经营风险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司经营风险分析

篇1

以前研究主要是分析公司经营治理问题,至于高管薪酬与经营风险间关系的研究很少。

2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与高管薪酬的实证分析

2.1选择变量

2.1.1解释变量(高管薪酬变量)。选取四个代表性特征变量:高管的年度总报酬,年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报酬,年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监事及高管的报酬总额。

2.1.2被解释变量。用于描述经营风险的Z记分作为被解释变量,Z记分方法先是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计算出一组反映企业财务危机程度的财务比率,根据这些比率对财务危机警示作用的大小给予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企业的综合风险分Z。

Z=1.2X1+1.4X2+3.3X3+0.6X4+1.0X5公式(2-1)

在计算时各财务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其定义如下:

X1——营运资金/总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X2——留存收益/总资产=(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税前利润+财务费用)/总资产

X4——股权市价总值/总负债=(每股市价(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数)/总负债

X5——销售收入/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

2.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为克服个股波动及行业特征差异影响,本文选择08年12月31日前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所有A股股票,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

2.3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与高管薪酬的回归模型

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In(Zi)=b0+b1In(ZBC)+ξi公式(2-2)

In(Zi)=b0+b1In(DBC)+ξi公式(2-3)

In(Zi)=b0+b1In(GBC)+ξi公式(2-4)

Zi是第i个上市公司Z记分,ZBCi是其高管的年度总报酬(单位:元),DBCi是其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报酬(单位:元),GBCi是其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监事及高管的报酬总额(单位:元),b0,b1分别是待估计的参数,ξi是随机误差项。

2.4估计结果与公司高管年总报酬回归,系数为6.53E-07,显著水平为0.00,T为9.44,R2=0.019,R2=0.019;与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报酬回归,系数为1.84E-06,显著水平为0.00,T为9.78,R2=0.014,R2=0.014;与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监事及高管报酬的回归,系数为6.53E-07,显著水平为0.00,T为9.44,R2=-0.019,R2=-0.019。

模型拟合度不是很高,主要由于影响公司经营风险的因素很复杂。但所有解释变量的系数显著,且都是正值。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与高管薪酬呈正相关关系,即高管薪酬越高,企业的经营风险也相应增大。究其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报酬不合理,经营绩效与高管报酬脱钩。

3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上市公司这种高管薪酬与业绩增长相脱节的做法明显存在着弊端。首先,无法体现出高管对企业的责任感。其次,高管薪酬的随意性会导致公司经营风险的加剧,人性是贪婪的,公司的高管们获得合乎程序的报酬后,如果缺乏足够约束,自然会通过过度职务消费等方式谋取个人利益。

建立与完善高效科学的高管激励机制已迫在眉睫。首先,要破除体制的条条框框限制,以如何有效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制定激励机制的出发点。其次,合理界定管理者的劳动和报酬,做到既保证股东和普通员工满意,又能有效激励高管积极性;此外,学习与借鉴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风险年薪制和股权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JensenM,KMurphy..PerformancePayandTop-ManagementIncentive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0,98:225-264.

篇2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Aghion.Boloton(2008)认为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可以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但是同时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Agrawal .A(2009)认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化,企业综合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企业的总价值也是固定不变的,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无关。Allen.M.P(2011)加权平均成本取决于权益成本和负债成本,当企业用负债来减少发行在外的股票时,权益资本成本上升缓慢,负债成本平稳不变,而且比权益资本成本低,所以加权平均成本逐渐下降。当负债比例加大,权益资本成本加速上升,虽然负债在全部资本结构中比例增加,但不能抵消权益资本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结果使加权平均成本下降到最低点后开始上升。

(二)国内文献 肖游(2006)从财务风险的特征、成因入手,提出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原则和程序。而关于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在结合之前研究的结果,引入了财务杠杆系数作为控制筹资风险的风险。吴井红(2005)认为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有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盈利有关。肖作平(2007)认为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和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比率有关。沈根详(2005)主要以权衡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资本结构与破产成本以及税盾效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应该是资产负债率在60%至70%之间,大于百分七十,破产成本将急剧上升,超过了税盾带来的效应。刘星(2011)放宽了MM定理关于所得税率恒定的条件,考察了在中国特殊国情下所得税率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资本结构与所得税率成正相关的关系。

多数学者研究的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很少学者考虑到负债收益与财务风险之间权衡利弊的关系,本文研究是基于负债收益和财务风险之间权衡的关系,以期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企业负债规模越大,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就越大相应地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企业的负债规模越大,要偿还的本金及利息就越多,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也就越大,因而其财务风险就越大。尤其是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到期债务的还本付息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会使企业破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企业财务风险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条件下,负债越多,则所需偿付的利息费用也越高。高的利息费用增加了企业可能因无法偿付债务带来的风险,故提高了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财务费用比率的高低也与营业收入密切相关,与营业收入成反比。如果企业具有较高的营业收入,则财务费用比率低,而其将具有较多的资金流用于偿还负债,因此财务风险也会相应较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费用比率正相关

从理论上说净资产收益率(ROE)受三个因素驱动:资本回报率(ROIC)、ROIC与R的差异即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DFL), 资产收益率(ROE)高的公司往往是因为资本回报率(ROIC)比较高,拥有着极高的经济商誉和较强的经济特许权,具备着较高的行业壁垒,往往不需要通过高的财务杠杆来获得负债收益,因为这样往往也会同时增加财务风险。而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不盈利,资本回报率(ROIC)低下,那么企业要偿还借款的本金及利息就会非常困难,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可能使企业信誉受损,不能有效的再去筹集资金,导致陷入财务风险。盈利是支付长期本金利息所需资金的最可靠、最理想的来源。企业投资回报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其偿还债务的保障也就越大,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3:企业财务风险与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我国2011年浙江省在沪深两市A股的上市公司。剔除了以下特殊样本:(1)金融类上市公司;(2)研究期间内为特别转让和特殊处理的公司,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过否定或保留等审计意见的公司;(3)净利润小于零,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4)数据异常的公司。最终得到12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的所有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及新浪财经网上公布的各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的研究变量主要包括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即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本文用综合杠杆(简称DTL)作为评价指标。综合杠杆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共同所起的作用,用于衡量销售量的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财务风险越大。运用综合杠杆来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能综合全面的考虑到企业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综合杠杆等于财务杠杆乘以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高低和企业的筹资风险有紧密的联系,财务杠杆越高,企业的筹资风险越大,因为高的财务杠杆往往会导致企业较高的筹资成本,导致企业偿债压力加剧,经营杠杆的高低与企业的投资风险有精密的联系,经营杠杆越高,企业的投资风险越大,因为高的经营杠杆往往要求企业投资的项目的净现值也要较高,一旦投资项目净现值不如预期,企业的经营就会遭受风险。(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即上市公司的负债经营效益,根据企业成长效益的指标,综合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共选取了3个解释变量来衡量上市公司的负债经营效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用DAR表示)。企业的负债经营效益首先要确定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企业财务费用比率(用FE/IFM表示),企业财务费用主要包括企业为负债经营所支付的利息费用,财务费用比率描述企业财务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是描述负债经营大小及效益的一个双重指标。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用ROE表示),描述企业在剔除负债效益之后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是企业资产对企业的收益最直接的贡献,描述企业的经营效益指标,结合上述两个指标,能很好的对企业的负债经营效益进行分析。(3)控制变量。财务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上述提出的3个变量之外,还会有其他的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的管理效率等等。为控制上市公司其他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且基于数据的可取得性,引入企业的成长性(CIGR)、企业的所有制性质(OWNSP)、企业的规模(SIZE)作为控制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上假设,建立模型如下: DTLi=β0+β1*DARi+β2*FE/IFMi+β3*ROEi+β4*CIGRi+β5*SIZEi+β6*OWNSPi+Ui,其中,βi为待估系数,Ui为随机扰动项,i表示第i家上市公司的数据。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选取了我国2011年浙江地区在沪深两市A股的304家上市公司来研究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筛选,最终选取了127家上市公司共计127个样本的数据。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二)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综合杠杆与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比率和企业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与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成显著负相关,与公司的所有者性质关系不显著。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企业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比率和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净资产收益率与主营业务增长率也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对实证分析的结果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但是根据统计分析的原理,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8,一般就认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从表中各相关系数值可以明显得出数据样本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不明显。

(三)回归分析 为了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在回归结果中计算了各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各变量的VIF值都接于1,通常情况下,当VIF值大于等于10时,共线性才会在变量间显现,所以本文模型中的各个变量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另外,从表中可以得到,除主营业务增长率和所有制性质外,其他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通过了0.0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发现:(1)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最大,在1%(sig=0.00

四、结论

从本文分析结果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比率对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有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而资产收益率对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代表着的是公司的资本结构,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水平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内,一个公司资本结构越高,获得的税盾效益也就越高,但是必须要承受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要在可控的财务风险水平下,采取合适的资本结构。公司的财务费用比例代表着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一个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越高,财务风险也就会相应降低,公司必须要学会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降低自己的财务费用率,这样就能其他条件的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财务风险水平。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代表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的财务风险越低,这给我国的上市公司带来的启示是,要从根本上在保持一定盈利能力的前提下,同时也承受不过高的财务风险水平,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净资产收益水平,而要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水平,必须引入优质资产,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能力,加强公司的营运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德芳、曾慕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6期。

[2]吴井红:《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初探》,《经济周刊》2006年第8期。

[3]肖游:《试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商业研究》2006年第13期。

[4]沈根详:《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风险》,《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5]刘新:《上市公司所得税与财务风险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篇3

公司进行负债经营,就必须承担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法律责任。因为债务资本不仅要支付利息,而且还要按约定偿还本金。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项财务负担。如果公司利用负债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却未能获得收益或者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状况持续走低,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公司的利润下降,造成公司资金紧张并且面临极大的风险。如果公司出现以上状况造成无法偿还债务时,极有可能导致破产。

(二)进行再筹资有风险

负债经营会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增大,对债权人的保证程度降低,公司投资者也会因公司的风险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来作为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公司会发行股票、债券等,筹资成本大大提高,难度加大。

二、仪科惠光公司负债经营现状

仪科惠光公司成立于1997年。以IBM产品为主,主要面对中小经销商。此时,该公司开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并以连锁的方式迅速扩张,销售额直线上升。高速扩张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公司自身资金积累不足,如果要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公司就要不断的举债,长期处于负债经营状态。在此期间,仪科惠光公司也在尝试解决资金问题,但就在此时,一家供应商由于仪科惠光公司拖欠货款的问题,将它告上了法庭。这无疑让公司雪上加霜,债务连开始断裂,供应商停止为公司供货,要求偿还欠款,该公司立刻陷入停顿的状态。2001年8月13日,仪科惠光被查封。总裁林晓志失踪。其后有媒体报道,仪科惠光事件已被定性为诈骗,有关部门正在立案调查。 从仪科惠光的经营实践来看,这是一个企业长期、过度负债经营而导致亏损的典型案例。仪科惠光所采用的负债经营策略,也是自身资金不足、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常用的一种策略。然而负债经营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舞好了,企业会快速发展,舞不好,企业便会万劫不复。

三、公司面对负债经营风险时的对策

(一)确定追求实现公司财富最大化

负债经营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有偿还保证才能负债。公司要规范经营内容的合法性,不进入法律禁区活动,建立公司的风险区间以及破产的界限,财务管理中要坚持优化筹资举债,有一套完善的债务论证和评估制度,具备随时化解债务风险和降低债务的能力,使公司在追求高利润和低风险中生存和发展。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要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在可以承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之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如果公司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是总成本高,收益仍达不到最大化。反之,债务资本较高时,虽然可以把总资本成本降低,但是却加大了筹资风险。因此,公司要根据自身条件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来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平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公司财富最大化。

(二)建立公司负债的自身标准

公司想要避免财务风险,负债经营就要与公司自身的偿债能力相适应。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当公司因为负债率太高而无法按正常情况还本付息时,可能被债权人强迫破产清算或改组。负债率应依照公司的情况来确定,一般维持在30%或1/3的水平较为合适。所有者权益负债率,是所有者权益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例关系。比例越低,表示公司长期负债能力越强;反之,能力越弱。一般维持在1:1的范围内合适。

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公司在进行负债经营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公司在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时应按照资金运用期限来进行安排,也可以对风险有规避作用。公司要通过自身的情况采取适合的筹资方式来满足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需求。这样既可以避免风险又可以使闲置资金得到利用。

(三)量力而行,举债适度

篇4

我国目前的准金融控股公司大约由300家,但是大部分不能算着真正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些公司或是参股金融业,或产融结合,或仅仅混业的交叉经营,尚未达到金融控股公司的标准,为了使实证研究更为精确,所以本文仅仅抽取典型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样本,同时由于公司经营受到行业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统计上的噪音,所以本文抽取典型金融控股公司(包括光大集团、平安集团和中信集团)中的银行子公司(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和我国另外的13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见表1),以此分析是否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控股银行子公司与其经营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从而探讨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模式是否会带来风险的增加。研究年度为2008年、2009年、2010年,使用数据来自中国证监会网站和各大银行网站年报。在样本选择和模型设计中另外还考虑到三点:(1)三大金融控股公司银行子公司资产占集团公司资产比例分别达到23%,22.7%和47.6%,所以选取银行子公司考察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应属可行。(2)我国典型金融控股公司偏少,非上市公司的数据又不易获得,所以本文只抽取了3家典型金融控股公司和另外13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年度上,由于模型变量指标偏多,数据来源主要依据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目前只能获得样本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完整数据,所以时间跨度上,只选择了三年的数据。(3)为了增加计量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设计了四个模型,全面论证了控股与非控股与公司经营风险的相关性;并且尽量增加控制变量,增强了模型的有效性。

二、 研究变量的选取

银行风险的成因非常广泛,有系统风险,也有非系统风险;有内在风险,也有外在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来源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这是理论界运用最广泛的风险分类方法之一。本文选取了相关指标作为分析依据。针对各种风险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已是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鉴于研究指标的可取得性,本文略去度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var技术模型,选取可以考察银行信用风险的不良贷款率和流动性风险的每股现金流量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模型一、二。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为客户贷款,银行的信用风险是其整体风险预警和控制的重点,并且,银行贷款尤其需要重点检测。不良贷款率反映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中长期风险,每股现金流量则反映了银行短期的流动性风险。进一步的,为了使分析更为准确和全面,本文还选取了表现银行信用风险的指标借款人集中度和信用贷款占比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模型三、四。

针对不同的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了相关的控制变量,在控制变量中,还加入了一些反映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以求分析更为全面。解释变量统一为:公司是否为金融控股集团的银行子公司?试图解释金融控股经营模式与风险的相关性,即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是否会带来经营风险的增加。各变量定义如下:

不良贷款率(p1)=(损失+可疑+次级)/期末各项客户贷款余额

成本收入比(cir)=业务及管理费用/总收入

借款人集中度(bocon)=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额度/期末资本净额

信用贷款占比(crloac)=期末信用贷款余额/期末客户贷款余额

公司类存款比例(tpocd)=期末公司存款余额/期末客户存款余额

活期存款比例(tpodd)=期末活期存款余额/期末客户存款余额

国有股比例(tposs)=(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公司总股本

总资产(size):取公司年度期末总资产

资本充足率(car)=(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减扣项)/风险加权资产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lpos)=第一大股东持股数/总股本

非利息收入占比(noinac)=(营业收入-利息净收入)/营业收入

三、 数据验证分析

1. 模型一:p1=b0+b1*kg+b2*cir+b3*bocon+b4* tpocd+b5*tpodd+b6*tposs+e

被解释变量:不良贷款率(p1)

解释变量kg:公司为金融控股集团的控股银行子公司为1、否则为0

控制变量:成本收入比(cir);国有股比例(tposs);借款人集中度(bocon);

公司类存款比例(tpocd);活期存款比例(tpodd)。

表2列示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我们发现:

(1)控股与不良贷款率显著相关(3.940 660),与假设相符。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银行子公司不良贷款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金融控股公司复杂的组织结构带来了风险管理难度的增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尚不成熟,在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上劣势明显,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②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着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有些金融控股公司与其相比在人力资源、优质客户资源和经营手法上存在一定差距。③外部监管的缺位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面临制度约束风险。长期以来,一方面金融控股公司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缺乏有利的法律支持,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较多限制、经营处于混乱状态;另一方面监管主体无法可依,分业监管导致了大量监管盲区的存在,增加了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再则,目前的联席会议制度事实上很难形成一致对金融集团的整体风险的正确判断,反而还增加了协调成本;最后,我国金融监管技术和人员素质的落后,是我国的监管绩效与发达国家无法比拟。

(2)国有股比例与不良贷款率负相关(-0.021 919),银行业经营中虽然非国有经济效益好,偿债能力强,但其识别偿债能力较差,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3)借款人集中度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0.028 305),这也验证了金融投资的常理:分散投资,在银行贷款结构中,一定要注意贷款客户、贷款期限、贷款类型的多样化才能更好分散风险。

2. 模型二:mx=b0+b1*kg+b2*size+b3*tpodd+e

被解释变量:每股现金流量(mx)

解释变量kg:公司为金融控股集团的控股银行子公司为1、否则为0

控制变量:总资产(size);活期存款比例(tpodd)

表3列示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我们发现:

(1)控股与每股现金流量负相关(-0.916 667),这与假设相符,表现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体表现流动性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规模较小,在发展和风险管理上尚不成熟,盈利能力不强造成的。

(2)活期存款比例与每股现金流量正相关(0.031 201),这与常理相符,活期存款比例越高,资产的流动性越大。

3. 模型三:bocon=b0+b1*kg+b2*tpodd+b3*car + b4*tposs+b5*tlpos+e

被解释变量:借款人集中度(bocon)

解释变量kg:公司为金融控股集团的控股银行子公司为1、否则为0

控制变量:活期存款比例(tpodd);资本充足率 (car);

国有股比例(tposs);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lpos)

表4列示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我们发现:

(1)控股与借款人集中度显著正相关(32.180 26),这说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贷款客户上过于集中,客户来源不广泛,公司发生信用风险概率增加。

(2)国有股占比与借款人集中度正相关(0.073 768),近年来,我国主要国有银行都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股份持有走向多元化,公司治理日益完善,但是国有股比例较大的银行在产权的明晰程度和公司治理上不如非国有银行,在资产的管理上差一些,同时,一些国有银行同时兼有支持国家经济、产业政策的任务,所以在贷款客户上会集中度高一些。

4. 模型四:crloac=b0+b1*kg+b2*noinac+b3*cir +b4*tpodd+b5*car+b6*tposs+e

被解释变量:信用贷款占比(crloac)

解释变量kg:公司为金融控股集团的控股银行子公司为1、否则为0

控制变量非利息收入占比(noinac);成本收入比(cir);活期存款比例(tpodd);

资本充足率(car);国有股比例(tposs);总资产(size)

表5列示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我们发现:

(1)控股与信用贷款占比正相关(8.084 819),这说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信贷资产保证度上应加强管理,协调好授信贷款和非授信贷款的比例;增强贷款保全意识,大力推行抵押担保贷款,在办理抵押贷款时应做到严格审查担保单位的可靠性和抵押品的价值和抵押的手续;推行贷款保证保险、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2)资本充足率与信用风险占比正相关(0.405 390),这说明资本充足率越高,风险抵补能力越强,公司风险偏好越大,信用贷款越多。

四、 结论与启示

总体来看,金融控股集团银行子公司的风险较非金融控股公司的银行样本偏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产质量的指标不良贷款率与控股正相关(模型一3.940 660),流动性的指标每股现金流量与控股负相关(模型二-0.916 667),表现贷款风险的指标借款人集中度和信用贷款占比也与金融控股显著正相关(模型三32.180 26、模型四8.084 819)。因此,对想要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来说,混业经营模式要谨慎,已经混业经营的需要大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当前尽快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做起:

(1)金融控股集团的特有风险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复杂的组织结构,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随之可能会带来的是规模不经济,如管理难度和成本增加、信息阻隔失真、无法形成合力等弊端,因此金融控股集团必须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制度建设。

(2)增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特别是资本监管和防火墙制度的完善。谈及金融集团化的没落,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杜丽虹认为,金融集团走向衰败的两大风险就是:拨备不足和风险串联。资本是银行经营的根本,金融控股集团应加强资本监管,保持适当的杠杆比例。同时,金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效应,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关联交易的共生性又加剧了风险传染,因此,在防火墙制度建设上要加强对人事、业务、共同营销和信息共享的合理限制。

(3)增强外部监管,加强市场约束。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在我国当前混合经营的必然趋势下,通过渐进式改革,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优化内部运行机制,通过适当的内部设置达到金融监管专业化和综合化的优势互补,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和目标性监管过度,从而达到金融监管的稳健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结合。同时市场约束是金融机构监管的外部主要力量,当前要完善市场约束要发挥作用必须的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晖.金融风险的负外部性与中美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比较.管理世界,2010,(4).

篇5

二、经营风险预警体系的内涵

从理论上说,企业经营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预期后果估计中较为不利一面的或然性,也就是说,是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后果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所谓风险,一般来说就是指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也就是一个事件产生经营者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

同其他任何企业一样,众兴机械设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风险。由于经营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并且有些风险会对企业的生死存亡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众兴机械设备公司建立了一套经营风险预警体系,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事先进行预警。这个预警体系正确地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分析与预测,及时、准确地对企业经营风险作出预警,并迅速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与决策,实践证明,这是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

三、构建经营风险预警体系的方法

众兴机械设备公司研究实施的经营风险预警体系主要包括三大预警管理系统,即经营战略风险预警、资金运作风险预警、财务安全风险预警。

1、经营战略风险预警

经营战略风险是指危害到企业发展和产品价值的一系列外部事件和趋势,它通常危害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

(1)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来评价程序及内容,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确定出风险评价的内容。

风险评估的内容主要是对风险性质、级别进行综合评判,据此制定科学的风险预警策略。包括风险范围的确定、识别风险、风险分析三个程序。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风险分析的结果,经过风险分析,会得到大量风险性质及风险程度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界定后,就可据此制定科学的风险预警方案。

(2)依据风险程度,明确风险管理重点。

①识别并应对战略风险。对所面临的战略风险的识别,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外部环境的分析判断、内部条件的分析判断、经营策略的分析诊断。

根据众兴机械设备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判断主要是针对外部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进行风险分析,时时掌握市场动态;对内部条件的分析判断是针对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员工状况以及业务部门的运作状况进行监控,时时调控风险因素;对经营策略的分析诊断则主要考察战略风险的成因及制定、实施经营战略过程中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匹配是否合适,时时进行纠偏修正。

②依据其严重程度,确定管理重点。

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是通过判断该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损失的严重性大小来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是把对风险危害的评估分为五级,级别越低风险越小,级别越高风险就越大。

1级风险有轻微影响可忽略不计, 2级风险有较小影响, 3级风险有一般影响, 4级风险为较重影响, 5级风险有灾难性影响。风险级别越高,即为风险管理的重点目标。

3级以下风险由引发风险事因相关业务部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置,4级、5级风险由公司管理层负责分析和处置。一般情况下,受管理职责和权限的制约,属于经营策略性的风险,大都由管理层关注并掌控其动向。

③对风险目标进行量化预警

依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要将预测值与标准值做比较,对经营战略风险进行量化预警。在实际应用中,众兴机械设备公司主要是采用计算风险度的方法,对经营风险进行量化的。

风险度也就是预警指数。首先是设定不同级别的风险度水平做为测试标准,将特定数值与基准数值进行比较。

根据其差异度作为判断风险预警依据,计算公式如下:

预警指数=(监测实际指标值-预警标准临界值)/预警标准临界值

风险度按5级制打分法打分,每差3%为1分,对利润指标完成情况监测风险度的计算如下:

以2015年3季度为例,经监测净利润可能完成32万元,原预算额为40万元,预警标准临界值定为36万元(这个数值为公司净利润风险承受度最低限量)。

风险度=(32-36)/36=-0.111,即11.1%

风险度等级=11.1%/3%=3.7级,接近4级。净利润预算不能完成的风险很大,后果严重,据此风险预警分析结果,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证了利润指标的完成。

(3)积极采取措施,制定正确的应对风险策略

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众兴机械设备公司根据企业和业务特点制定了应采取的措施和风险管理对策。在应对与防范风险的过程中,重点是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防止和纠正轻视经营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与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二是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

2、资金运作风险预警

在众兴机械设备公司实际经营运作中,资金运作主要涉及到货款回收和成本支出及投资过程中面临的经营风险。这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及长期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损失。

(1)分析可能形成风险的原因

货款回收和成本支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资金支出与资金回收之间的时间差而引起的成本增加的可能性,一般有两类原因:一是货款回收周期长,大量资金被占用,现金流出量超出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资金占用风险。二是货款回收慢导致材料费无法及时支付,而且回收到的货款大都是承兑,导致供货商提高材料费用而形成的成本增加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长期投资项目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损失,比如建立新的生产线,研究开发新项目等,不能带来合理的回报,甚至发生亏损的可能性。

(2)建立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指标体系

①资本结构的稳定性,资本结构如果变动过大,可能影响经营活动及财务目标的实现。资本结构比率=借入资本/自有资本

②长期负债比率,应在30%~40%之间比较合适。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总资产

③债权销售比率,比率越高,安全性越强,临界值一般为5,一旦观测值低于5,则表明进入危险区,应提高警惕采取措施。债权销售比率=销售收入/债权额

④利息保证倍数,能够衡量企业是否从经营活动中产生足够的盈利,以保证定期支付利息。这一指标比率等于1,说明赚来的钱刚够融资借款的成本;大于 1,企业才有利润;小于1,说明赚来的钱还不够利息。利息保证倍数=利息及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⑤资本成本,企业必需追求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即资本结构成本应最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务额占总资本比重×债务资本成本×(1-所得税率)+权益额占总资本的比重×权益资本成本

对资本运作风险状况的评估采用的是指标比较法,将测算指标值与融资决策的目标进行比较,观察其差异是否超过容忍度,是否达到预警临界值。风险等级分为五级:1级优良状态(无风险征兆);2级正常状态(低度风险);3级轻微状态(中度风险);4级严重状态(严重风险);5级危机状态(高度风险)。

(3)建立风险预警的责任机制

为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落实责任,明确专人负责风险指标的测算与监控,积极采取控制措施:

①注重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合理确定长短期负债结构。

②合理确定资产负债率,严格控制负债规模。

③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只要企业盈利水平较高,净资产增长较快,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收支性风险。

3、财务安全风险预警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的财务收益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

(1)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在企业财务危机的控制过程中,设立一些科学的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的一种财务分析系统。综合评价企业的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从资产获利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从偿债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就越强,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从本企业生产状况分析,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息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从经济效率分析,监测的指标有: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产销平衡率。这个指标的高低也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从发展潜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保值增值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销售增长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2)财务风险评估方法

众兴机械设备公司采用了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这个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依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各种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大小,采用“记分法”进行打分,将各种因素的得分加起来,就能确定企业经营的风险程度。打分的方法是,对于每一项分值要么是0分,要么是满分,分数越高风险越大。众兴机械设备公司实际操作中得出的经验是:总分为0最理想,25分为临界分,18~25分的区域为“警戒区”,25分以上则表明已处于高风险区,正面临经营失败的危险。

(3)建立预警机制考核制度

为了及时解除财务风险预警,落实责任,建立了以下考核制度:

篇6

战略系统风险审计模式(Strategic-Systems Risk-based Audit Approach Model),又被称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它以审计理论、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审计思路完成审计工作。试图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经营风险透视—业绩评价一一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性质的确定”的思路,将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全新的模式定义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其中重大错报风险(Risk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是指会计报表审计存在错报的可能性,它包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整体层次(Overall Financial Statement Level)和认定层次(Assertion Level)。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战略经营风险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于企业客观存在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会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并与会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但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的具体认定。把战略风险融入现代审计模型,可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审计风险分析框架。

认定层次风险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主要指经济交易的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新的审计风险模型是随着审计环境和审计实践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更符合审计的实际工作情况,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

2 战略系统视角下审计风险模式的核心优势

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不是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它只是将审计风险模型应用于制度基础审计之中,并以此指导审计工作进行审计风险控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方式,它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在此基础上的审计风险模型有以下核心优势:

2.1 审计视角的前瞻性

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Strategic-System 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 Model),是种广元化的风险控制技术,而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是种狭义的“会计视角”(Accounting Lens)。新的审计视野由以往关注内部控制和具体认定层次风险扩大到历史沿革、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战略、企业环境等宏观方面,从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入手,将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因素与重大错报风险联系起来,要求审计师应该从更高视角去审视被审计客户的经营风险,从源头上寻找滋生会计舞弊的种种迹象,最大限度地识别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问题。

战略系统视角审计风险模型的假设前提是:如果被审计客户的战略制定与实施中存在问题,或者是经营环存在漏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其经营业绩很可能下滑。面对严格的市场监管和社会公众的合理预期,被审计客户的管理高层为了能够瞒天过海,往往会最大限度地掩饰其不利的经营问题。在这种情形之下,独立审计师所面临的审计风险是很高的,而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它试图从企业经营风险的分析入手,全面剖析被审计客户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抓住问题的实质与关键所在,从而可以避免审计人员均衡用力而整日操劳于无效率的账表审计之中。

2.2 审计技术的多元性

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技术不同,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它不仅注重传统的审计技术,而且注重全新的审计技术。虽然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也采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但它往往只注重与企业会计报表相关的财务指标分析,而很少进行非财务指标分析,因此,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均劣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优势在于:

(1)战略问题分析技术。战略分析主要是客户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独立审计师可以采用四个环境因素(PEST)分析技术和波特(PORTER)分析技术,对客户的战略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对行业利润的合理预期;

(2)经营风险分析技术。独立审计师可以采用价值链(VCA)分析技术、波士顿(BCG)分析技术和机会、威胁、优势与劣势(SWOT)分析技术,对客户的经营业绩形成合理预期;

(3)业绩评价技术。独立审计师可以采用平衡积分卡(BSC)和标杆管(Benchmarking)分析技术,对客户的经营业绩进行总体评估;

2.3 审计资源的效率性

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主要价值在于提高独立审计师发现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行为,其基本内核是要将独立审计师的主要精力放在高风险领域。独立审计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对被审计客户的所有账表资料进行逐一地审核,况且即使这样,独立审计师也有可能发现不了会计报表中的问题。独立审计师只能做到合理的预计和确信,而不应该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做出绝对的保证。而现代风险审计模式的基本思路将独立审计师所关注的问题前移,试图在增加经营战略风险分析的成本同减少实质性测试的程序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究竟何种效果最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检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可以帮助独立审计师在制定审计战略之前合理评估被审计客户的经营风险,将审计精力分配到高风险环节,提高审计资源的效率。由此可见,战略系统风险审计基础模式它要求独立审计师全面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密切的关注客户的经营风险,做到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提高独立审计师的价值。

篇7

引言

从2003—2012年,我国国内能源市场经历了近10年的黄金期,其中煤炭价格持续处于高位运行。市场旺销,刺激了煤炭企业产能的持续释放,使当时山东省内煤炭年产量达到了1.5亿t左右,而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则为3亿t,按此推算,每年约需从省外调入1.5亿t。特别是2008年迎峰度夏期间,山东省因煤炭供应紧张导致多年不遇的“电荒”,给山东省未来能源保障敲响了警钟,为应对突发事件对山东能源市场的影响,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省内各煤炭矿业集团纷纷开展了外部煤炭经营业务。笔者所在单位也抓住煤炭资源紧缺、市场行情持续上涨的有利时机,除经营本集团生产的煤炭外,迅速开展外部煤炭经营业务,拓展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新开辟的经营业务虽然带来了可观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煤炭市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大幅下滑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导致经营风险压力愈来愈大。因此,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对煤炭商贸企业意义重大。

1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背景

1.1当前社会信用体系状况需要企业构建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机制越来越成熟,为广大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市场经济在我国毕竟发展时间尚短,市场机制仍不完善,特别是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必然会产生一些不法行为,给企业经营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形成难以防范的风险。而煤炭市场更为复杂、混乱,一方面煤炭交易吞吐量大,运输路途长、交易环节多,质量变数多,容易产生监控的盲区和漏洞;另一方面交易中信用信息采集难。因此,煤炭商贸企业在目前这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构建起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十分必要。

1.2经济形势发展需企业构建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产能过剩,下游钢、焦、电企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逐渐显现,煤炭市场的量价自2013年年初均以跳水式下滑。另外,国家提出今后经济发展要由以高资源占用和环境破坏为代价转变成以改革和创新为驱动力。为此,国家要求山东省到2015年压减煤炭消耗7000万t。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增速放缓,给煤炭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作为煤炭商贸企业经营外部煤炭,不仅要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把煤炭卖出去,还要卖个好价钱,寻找和维持客户难度增高,交易中更容易出现风险。因此,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日益迫切。

1.3煤炭商贸企业经营方式需要构建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在煤炭市场的黄金期,外部煤炭经营的风险相对较小。这是由于当时市场上煤炭货源相对短缺,客户大多是预付货款争取货源。而自2013年初,煤炭由卖方市场变为了买方市场,煤炭商贸企业先买入、后卖出,两头在外,甚至需要先垫付货款,托盘经营,经营方式的变化使企业的经营风险陡然增加。因此,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

2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2.1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定义

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旨在围绕企业经营目标,通过建立一套涵盖“市场调研、经营决策、合同签订、预算管理、两金管控、资金支付、结算管理、现场及煤质管理、绩效考核”的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做到对经营风险的事前预警、事中跟踪、事后考核分析的链条式动态管控,以规避各种经营风险,从而实现外部煤炭稳健经营、高效运营和价值最大化。

2.2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防控的主要内容

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针对外部煤炭经营中的战略、运营、财务、法律等方面的风险进行防控,主要包括:合同主体资质审核、合同条款完备及执行情况、市场信息调研、大额资金支付、两金动态管理、交易操作规则、本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及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涉及的各项经营要素明确职责、完善流程、加强考核。

2.3外部煤炭经营业务风险因素

1)公司的组织架构体系因素。一是组织机构不完备,职责权限不明晰、业务流程不完善,可能导致职能交叉或缺失,是影响实现经营战略的重要因素;二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利于对外部煤炭经营节点的管控。2)经营战略因素。经营战略缺失会使企业无法有效利用内、外部有效资源;会使公司发展失去方向,员工缺少奋斗的目标,无法有效的规避各类经营风险。3)制度机制因素。一是风险防控机制缺失容易导致员工片面追求业务规模而忽略风险因素;二是绩效管理不到位,不利于激发员工风险防控的积极性。4)公司主要领导对经营风险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经营风险防控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4确定外部煤炭经营风险类别

公司把外部煤炭经营风险分为二级。一级风险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二级风险包括以下4个部分[1]。1)战略风险。主要是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宏观经济变化、行业前景风险、竞争对手风险。2)运营风险。主要是客户主体资质确定风险点、预付款及大额资金支付风险、煤炭采购环节风险、煤炭运输环节风险、煤质管理风险、煤场管理风险、两金管理风险。3)财务风险。主要是货币资金管理风险、原始票据合法合规性风险、结算风险、岗位责任制风险、涉税风险。4)法律风险。主要是合同、法律事务方面风险点、员工遵纪守法、职业道德风险。

3制定外部煤炭经营风险点规避措施

3.1建立经营风险防控组织体系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内部防控需要和现行组织机构设置及相应岗位的职责范围,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副经理和总法律顾问为副组长的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其成员有营销管理科、财务结算科、劳资预算科及各营销业务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是完善合同管理,规范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合同签订和审批流程,监督、检查合同签订、履行情况。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二是掌握市场动态,规避因市场起伏造成的经营风险。三是实施资金风险管理,执行大额资金会签制度,完善资金支付流程,控制资金风险。四是实施结算风险管控,监督结算进程。五是制定经营风险防控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

3.2制定具体管控实施细则

公司为把经营风险防控落到实处,先后制定了资金管控实施细则、结算管控实施细则、授权与审批制度、合同管控实施细则、业务流程管控实施细则。

3.3建立外部煤炭经营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工作是公司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组成部分,旨在对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提前规避潜在风险。1)公司抽调专人成立经营风险预警小组,由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任组长。2)明确风险预警小组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一是每周召开一次风险防控会。会议由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主持,各业务部门负责人、风险防控小组成员参加,内容是对上周签订的合同和下周要履行的合同进行风险分析、筛查并提出风险规避方案。会议结果以纪要的形式下发,作为经营业务的规范、指导性文件。二是财务科按月撰写经济分析报告和经济活动分析会材料,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结算、两金、经营指标进行分析。对业务部门签订合同由风险预警小组成员进行会签,并提出潜在风险点。填制经营防控预警表,对每笔付款、开票进行登记,详细、动态账务业务进程,对存在的风险逐级汇报给财务经理和总法律顾问。三是将全面预算工作和经营风险预警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严格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确保各项经营活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3)制定风险预警指标。一是合同预警指标:货款回收期、结算期、结算方式、经营范围、业务实质、税负测算、利润预测、合同有效期等情况。二是财务预警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库存、近3个月应收账款等变动情况。三是经营预警指标:同比销售收入、净现金流、销量、单价等变动情况。四是财务核算预警指标:3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变动、存货账实相符等情况。4)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由合同管理科对客户的季年度合同履约率、客户的资质有效性进行统计分析及财务结算科对客户的开票、付款、回款等结算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后,由合同管理科根据、合同履约率、货款回收期、现金占回款比例、担保情况及客户资质等建立客户信用档案。5)预警风险点处理方式。经营风险预警小组将发现的各类风险点逐级汇报给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根据相关岗位职责,责成相关部门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担的应对策略逐步降低经营风险。

3.4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建立资金使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未按业务流程办理付款、结算业务的;盲目决策给公司超成重大损失的;违反规定程序支付大额资金的;回款资金应打入收入户未打入的;手续不全,违反规定付款的;占用资金达到3个月以上的业务主办人员、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实行责任追究并分别处以经济和行政处罚。

3.5加强绩效考核力度

公司为做好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专门成立了由经理任组长的绩效考核小组,并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规定,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与各分管领导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分工和年度承担的经营指标和分管的重点工作任务。实行集团公司考核确定的工资总额不变,各副职不平均分配,按经营业绩完成情况加权平均的方法兑现薪酬。各分管领导所管属部门完成年度考核指标的110%以上者,按单位负责人的90%兑现年薪;各分管领导所管属部门完成年度考核指标的90%以下者,按单位负责人的70%兑现年薪;各分管领导所管属部门完成年度考核指标91%~109%者,按单位负责人的80%兑现年薪。对公司各业务部门考核5项指标:一是销售利润;二是销售费用;三是流动资金周转限额;四是两金占用;五是银行承兑汇票收支比例。根据考核结果,兑现效益工资。3.6开展“每月一讲”活动公司为全面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强化业务能力,建立“每月一讲”员工专题业务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包括团队建设、商务礼仪、商务谈判、营销管理、法律事务、煤质知识、煤炭加工、税收政策、公司财务、公文写作等知识。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与互动式研讨相结合。3.7建立有效的经营风险防控工具公司为更加直观的进行经营风险防控,建立了一系列表格作为工具,旨在有效的实现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通过相关表格的填制,开展相关业务的事前风险因素预警评判、事中相关业务的动态管控和跟单管理、事后考核、分析完善。

4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管理模式的成效

1)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近3年的运行,公司开展外部煤炭经营收入和利润增长了10%~18%。2)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两金”占用大幅下降,实现了当年发生外部煤炭经营业务疑似风险和潜在风险事件及风险点为零的管控目标。3)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管理模式的运行,实现对公司对上、下游客户的风险管控,客户间摩擦和猜忌逐步降低,建立了融洽的外部关系,提高了企业的信誉,营造了良好经营环境,为企业今后经营打下坚实基础。4)推动了企业管理大幅提升。在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过程,公司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高绩效管理的严肃性,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强化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从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篇8

目前,世界各国电力市场均先后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电力零售竞争和需求侧竞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选择供电商(发电商或供电公司),选择电能质量。供电公司既可以从现货市场购买电能,也可以与发电商直接签订长期购电合同,还可以参与金融市场,在获得利润的同时规避风险。我国正在推进的区域电力市场也鼓励有条件的大用户(包括配电企业)与发电商直接签订购电合同。由于电力商品的特殊性,电能相对于其它商品需求弹性很小,导致电价波动剧烈,也是电力市场中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供电紧张的情况下,它会导致电价的飞涨。因此,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市场化改革在给电网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一旦发生,将给电网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损失完全由自己承担,因此电网企业未来的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风险的能力。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对电网公司的经营至关重要,有效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是电力市场各参与者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对电网公司的风险研究的比较多,但主要都是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公司的各种风险进行单独的研究,对于电力市场中电网公司总体经营风险研究比较少。由于单一指标的评估只能反映出电网公司经营中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的风险,往往很难从整体上有效辨识各种复杂的经营风险。因此对电网公司经营风险的综合评估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指对以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地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即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采取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可见,综合评价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复杂过程,既要求评价方法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公平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又要求评价过程具有可再现性,以促进决策进一步科学化。构成综合评价的基本要素有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专家及其偏好结构、评价原则、评价模型方法。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如下:首先,由于影响电网公司经营风险的因素众多,要科学的进行风险系统的评价,必须分析各风险因素的构成以及它们彼此间的关联,同时还要分析风险因素的组合情况、电网公司所处的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整个多属性综合评价的关键,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对评价对象进行较准确的排序或分类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电网公司经营风险综合评价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风险指标体系就成为首要问题。其次,评价方法的选择将决定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也是综合评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三、建立电网公司经营风险指标体系

为实现对电网公司经营风险的有效监管,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及时监视市场参与者的竞标行为和市场的竞争性状况,为电网公司监管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电网的经营风险是指在电力购售过程中,由于经营者经营管理不善、电价涨跌变动或电能供需变化、电力市场所处大环境的经济波动等种种因素造成的经营盈亏方面的风险。一般包括发电商的市场力风险、购电风险、用户欠费风险和负荷预测不确定性风险和大用户直供风险。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因此,电网公司经营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电商市场力发电市场中市场力的存在,使得某些发电商通过控制市场出清价格而获得超额利润。这样在目前单一购买者模式下,增加了电网运营企业的购电成本,损害了购电方利益,有悖于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不利于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电费回收风险分析电费是电力企业经营最终成果,电费资金的回收与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行业经营链的有效运作。如何加强电费资金及时有效的回收,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益,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对公司的经营将产生重大影响。

(三)负荷预测不确定性风险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只是发电侧开放,独立发电商和电网公司是市场主体,市场模式是单一购买制。为了实现系统的功率平衡,电网公司应在进行准确的负荷预测的基础上,与发电商签订电量上网合同。其差额电量将通过实时市场平衡。负荷预测的不准确将使差额电量增加,实时市场的电价将高于合同的电价,特别是在电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影响负荷预测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天气因素,节日因素,大用户因素,地方电厂的因素,数据的传输因素。结合其他相关文献本文规定影响负荷预测不确定性风险的指标有:天气因素,节日因素,大用户因素,数据的传输因素,模型误差。

(四)大用户直供电风险分析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前提下,大用户直购电是指大用户与发电企业或供电企业经协商,直接签订双边购售电合同,进行电力购销交易的一种特殊行为,是一种购电模式。大用户直购电不仅在大用户的购电行为中加入了选择的权力,也在售电侧引入了竞争。在传统垄断交易模式下,电网公司是单一电能购买者,也是面向用户的唯一电能销售者。这种交易模式剥夺了消费者选择供电商的权利,也限制了发电商选择电能用户的权利。大用户直购电对电网公司的风险主要有:降低电网企业的销售收入,价格风险,对电网安全造成的风险,给供电企业带来信用风险,专线直供给电网公司带来的影响。因为“专线直供”存在诸多弊端而很少使用,所以不作为评价指标。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出大用户直购电给电网公司的经营带来的风险主要有:市场份额减少风险,交叉补贴风险,辅助服务费增加风险,用户信用度下降风险。

(五)购电风险分析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输电与供电相分离将成为下一步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最终电力市场将形成完善的两级市场,即发电市场与电力零售市场。在完善的电力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将成为一个独立的环节,它同时担负着电量的购买与销售双重活动,由于电力不能储存的特点,供电企业将面临着电量购买与销售差别的风险。因此,合理有效地评估供电企业的购电风险有助于供电企业作出科学的经营决策。在电力市场为单一购买者模式的情况下,由于销售电价固定及发电商上网电价波动而产生电网经营企业的购电风险。电网公司的购电风险主要有:电价波动风险,购电量的市场分配风险,购电商风险偏好。依据灵活性原则,综合评价决策指标体系的结构应具有可修改性和可扩展性,电网公司根据不同阶段以及实际情况的要求,可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修改、添加和删除,将评价指标进一步具体化。综上所述电网公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图略)

四、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国内外对于经济评价及风险分析的方法的研究较为深入,目前成熟的评价方法大概有三十几种,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在逻辑性和统计方法上,我们都没有理由对所有的指标采用单一的评价方法。相反,对于不同方面的指标体系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是可行的。通过不同的方法的组合,可以到达取长补短的效果。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适用场合也并不相同。通过将具有相同性质的综合评价方法组合在一起,就能使各种方法的缺点得到弥补,同时兼具有各种方法的优点。通过不同方法的组合,可以利用更多的信息,一种方法只是反应事物的一个侧面,提高该事物的一部分信息,要反应事物的全貌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研究,这样得到的信息就更能体现事物的本质和全貌。总的来说,在选择电网公司经营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时,不论是对哪些指标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力求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评价方法不应该一味地追求方法创新,因为新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验证,其效果的好坏很难在短时间内评判出来。应选择最适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以确保评价方法的简单实用和可操作性。

(二)要充分考虑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根据各具体模块与具体的指标体系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要以最适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三)要易于评价指标基础数据的选择和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本上是能保证评价指标基础数据的全面与准确,才能保证定量化,否则,无论评价方法如何先进,也难以真实地揭示项目的真实情况。

篇9

哪些公司最有信用,是“有钱有势”的银行、央企、国企?要对公司信用有一个准确判断,还需对其债务偿还能力进行科学分析。

“打新债又赚钱了。刚上市的债券竟然都有3%的利润,还无风险!” 我的邻居,这位“全能债券投资者”义愤填膺地声明。

“当前买入,年收益率能在6%以上,何况有些还可以做放大,收益挺可观的。”没多想,我随口应付着。“不买。那些都是城投债,虽然是在交易所上市的好品种,但是这种靠制度支持的理论还是没有实在的财务支持可信。”

金融顽童竟变身成理性投资者,居然还提出一个正确的论点。那么,在选择债券过程中,投资者该如何衡量公司信用?信用分析应该如何操作呢?

信用风险就是债务人到期不能全额还款。信用风险在债券的收益率中具体体现在其最高端。随后分别是融资成本溢价、无风险收益。就一个收益率在6.25%的信用债券来说,收益中2.25%是投资者对通货膨胀等基本因素所提出的补偿,1%是投资者自身融资成本溢价的体现,而最后的3%是其对此信用债信用风险所提出的补偿要求。如同投资者卖给债券发行人一份债券到期时不全部还钱的权利,权利的价格就是信用风险溢价。这个“不还钱”的权利是基于“债券发行人竭尽全力还钱”和“债券发行人若最终不还钱就要破产”的条件下。

信用风险一般由期望损失值来具体表现,期望损失值 = 违约概率 x 违约后造成的损失。违约后造成的损失 = (1 - 回收率)x 债券本金。

违约概率在信用分析中更重要,表示投资者遭受损失的概率。如果持有100只债券,每只债券占总额的1%。期望损失值就可以表示为若几个债券同时违约,你的损失数额。通过期望损失值,投资者就可算出合理的信用溢价(即对冒此信用风险的补偿)。

那么该如何对一个公司进行信用分析?

公司信用分析分主要是对公司债务偿还(不违约能力)的分析。公司信用分析分为两方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分析。

经营风险分析倾向于事实推理和主观判断型分析,关注宏观经济,市场结构等外部经济条件、行业结构和特性、企业自我竞争能力、管理层的能力和公司战略。它是从上到下的分析过程。分析人员凭经验对各个层次中具有间接关联性的普遍因素进行推论。由于主观意识在判断过程中占有比较大权重,所以变数多,稳定性较难把握。

而财务风险分析倾向于量化分析和模型式评比,关注公司的财务/会计政策(资产评估等)、现金流预期(重视模型的假设)、资本结构(负债率等)、财务灵活性(再融资,资产变卖)。财务风险分析是从下至上,利用客观数据推理,与公司信用能力相关性高,可信性较高。

但在没有充分了解公司经营背景的情况下,财务分析的实际意义会大打折扣。每个经济体、行业都有不同的特性,不能一概而论。结合上述两种方法对一个公司的信用分析才会有实际良好的效果。

篇10

 

一、保险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一)保险风险的分类研究

 

保险运营风险的分类是保险业运营风险分析的基础,但由于保险以经营风险为业务,因而与保险相关的风险非常庞杂,有关保险风险特别是保险风险分类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如,Babbel等(1997)从金融风险的角度将保险业风险分为精算风险、系统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6种;而Kuritzkes等(2002)认为,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承保风险。国内学者方面,赵瑾璐和张小霞(2003)认为我国保险业潜在的主要风险包括经营风险、投资风险、道德风险和政策风险等4种;赵宇龙(2005)认为保险业面临道德风险、偿付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三大潜在系统性风险,因而保险监管应该将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作为监管重点。

 

(二)承保风险研究

 

承保环节的风险分析多集中于信息不对称风险。Roth.schild和stiditz(1976)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效率的影响:由于保险人不了解投保人在投保之后的行为,投保人在投保后可能故意造成保险事故从而导致赔付率上升,因而存在道德风险;当保险人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状况,而高风险个体积极投保的结果会将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从而存在逆选择问题。2005年5月,中国保险学会和中国保险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保险业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国内学者随后也掀起了有关保险诚信研究的热潮,如赵尚梅(2005)认为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信息不对称为其根源之一;由于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面临国际同业竞争,倡导建立以政府主导的正规制度来实行约束。陈秉正(2005)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保险人、保险人和保险消费者存在不诚信的必然性,指出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如建立长期互利关系,加大不诚信的惩治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措施来加强诚信建设。

 

(三)投资风险研究

 

在投资风险研究方面,Kenney(1967)提出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Daines等(1968)认为,随着承保风险的增加,应相应降低投资风险。国内学者方面,刘娜(2005)认为,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管涉及保险资金运用的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可通过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投连险和巨灾险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保险公司上市等途径加快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渗透与融合,在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与偿付能力的同时为资本市场创新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叶永刚等(2005)提出运用在险值(VaR)方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度量,用成份在险值(CVaR)来揭示保险资金市场风险的主要构成和投资组合中每类资产的边际风险。

 

(四)偿付风险研究

 

有关偿付风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研究方面,偿付能力即“保险人在各种合理的、可预见的环境下履行所有保险合同所规定义务的能力”(solvency)。有关偿付能力及其监管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偿付能力监管模型(方法)。陈兵(2006)介绍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方法及其在保险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孟生旺(2007)整合了VaR、TailVaR、破产概率和保单持有人预期亏空(EPD)等传统保险公司风险度量技术,提出了保险公司风险度量和控制的未偿率模型。

 

2.偿付能力监管额度。粟芳(2002)提出了一种计算偿付能力额度的模型,并实证比较了这种风险理论模型和比率法、破产理论法在计算偿付能力额度方面的适用性;赵宇龙(2006)指出了我国非寿险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设置的不足,并依据欧盟标准的理论基础与逻辑,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并实证了其有效性。

 

3.基于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占梦雅(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体系(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封进(2003)用因子分析法实证认为1986年~2000年以来中国寿险经营的偿付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4.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吕长江(2006)利用MDA模型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进行预测研究。

 

(五)文献述评与保险运营风险分析框架

 

从保险风险的分类来看,不同的研究基于不同的侧重与视角来展开,缺乏一套统一可行的标准,这一方面说明保险风险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保险风险的多维性。对承保风险的研究旨在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在目前中国信用缺失和信用滥用的情况下,无论对于保险人、被保险人还是保险中介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保险公司特有的运营模式,保险资金的投资风险不同于基金,也不同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保险投资风险与承保风险密切相关,更关系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否充足;为了兼顾保险资金的安全与收益,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构建、运作与风险管理都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保险的偿付是保险履行分散风险、均摊损失职能的保障,对理论与实务、特别是保险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从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研究来看,监管模式(模型)的选择、最低偿付额度的确定、偿付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偿付能力恶化的预警都应该适应保险业运营环境变化的需求。

 

篇11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会计法》和国家财经法规,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这是防范和减少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本文就是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来分析如何防范、自留及披露企业经营风险的。

1 通过会计信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在企业进行经营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风险存在,有些风险是必须直接面对,无法逃避的,比如说在应收账款收不回方面,会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灵,那么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困扰。此时,企业就可以利用会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这种可能性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减少企业的风险度。化解这方面的风险,需要会计部门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保证企业尽量的减少这方面的损失,所采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1 实行客户动态管理。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内部在对客户资料进行管理方面,基本都是各自独立掌握,每个部门或者业务员对于自己的客户都进行独立管理,自己的客户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信息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管理,而且对于信息的完整度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划,由于时间的积累还容易造成丢失或是遗忘,由此导致了大量的应收账款被遗忘的情况发生。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对于客户的信息管理应该实行动态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彼此监督,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将客户分成不同的等级,然后针对每个等级的客户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那些与企业主动结束合作关系、欠款量较大的、应付的账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没有到账、在未付款期间其自身发生重大变故的客户,要及时的掌握他们的动态,将他们作为动态管理的重点,可以在等级里将其标记为高危状态,对他们要应用特别的措施来进行管理,防止管理漏洞给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1.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应收账款回收。在应收账款的回收方面,要引起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于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要有所控制。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力与职责要划分明确,做到互相监督,互相配合。一般情况下,在较大的企业内部,都应该有相应的信用部门的设置,主管经营和主管财务的部门之间要明确自身的职权范围,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对于在给客户提供信用额度方面,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范程序层层审批,不得,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完善内部的控制制度,以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1.3 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对于没有现金付款的客户,从赊账开始,就应将其具体的信息情况备注在对客户进行动态管理的系统内,直到应收的账款结清期间,都要对其进行跟踪管理,定期的对其进行还款提醒,而且还应该对客户的状态有所了解,防止客户发生意外而账款无从追讨的情况发生,以此来确保逾期账款最低发生率。通过这项管理服务,可以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逾期账款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客户的企业出现危机或者其他无偿还能力发生的前兆,应该积极的采取有效额追讨措施,防止发生应收账款坏账的危机。

2 通过会计信息自留企业经营风险

对于企业难以化解的经营风险,企业只能“兜着走”。这类风险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存货市价下跌的损失,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的损失,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以及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孰回金额的损失。对于这部分损失,我国新会计制度采取了计提“八项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作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计提“八项准备”是一次资产夯实的举措,挤出了按过去会计制度“合法”存在的水分,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重要一步。“八项准备”政策的出台,压缩了上市公司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空间。同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还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对上市公司所作的估计和处理是否恰当作出判断,并恰当地表示审计意见。”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更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同时有效的防范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 通过会计信息披露企业经营风险

传统的会计披露已不能完全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判断,企业要充分披露其经营风险,尚须关注以下四个问题:

3.1 R&D信息及披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企业在研究和开发(R&D)方面的大量投入是推动当今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R&D在企业未来业务提升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我国由于当前尚无关于R&D信息披露的强制性专门化规定,上市公司对R&D活动的披露仅在利润表的管理费用项目与其他费用项目一并列示,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年R&D支出数额,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使得投资者无法对公司革新活动可能产生的未来收益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同时也对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难以判断。

3.2 揭示重大财务事项的信息。通过会计报表和表外注释的披露,充分揭示承诺事项,或有关事项和期后事项,并逐项详细说明其概况以反映对企业未来财务和经营成果的重大影响,使信息使用者作了正确决策,对企业经营风险作出正确估计。

此外,对于那些无法在对外的财务报表中加以揭示的风险,如投资风险,应在企业内部报表上对这类风险予以披露。在企业项目决策报告中应增加风险分析的专门风险分析项目。

综上所述,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经常会有一些带有风险性的行为出现,从古至今的规律就是,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利益与风险并存,都是具有两面性的。那么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质量将会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会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只有掌握好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才能在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中获利。

篇12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8日

易联众(300096)于2010年7月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属于信息技术服务下计算机应用行业。主营业务包括系统集成软件及硬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服务,主要产品有定制软件及IC、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及硬件。截至2015年12月初,易联众流通A股有4.3亿股,如今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占总股比例降至31.3%,除实际控制人古培坚占股23.42%外,其他均为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持股。公司第三季度财务状况市场排名1,044,同行业排名65(计算机应用行业共112家)。

一、基于财务活动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筹资风险。截至目前,公司只有一项长期借款,无短期借款,其余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90%左右,因此需要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行测评,以了解其短期财务风险状况。2012~2014年流动比率分别为6.01、4.85、3.56,速动比率与其相近,说明易联众的资产结构中,负债比重很低,且短期偿债能力强,因此基本上不存在偿债方面的筹资风险。

同时,我们还需关注公司各项盈利能力指标以评价其成长性,以此作为了解公司再进行融资难易程度的基础。通过计算可得,公司2012~2014年各项盈利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年营业利润率从18.32%降至9.40%,净资产报酬率从10.29%降至6.77%。从财务报告可知,由于正在拓展的项目推迟,使整体销售规模有所下降;加之研发持续投入增加,社会保障卡及读写终端制作中心项目完成后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增加,导致公司管理费用有所上升。从宏观来看,保民生等宏观方针将长远地惠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目前,该公司正值战略转型期,民生信息化平台业务均处于投入期,尚未产生效益,但有效的投入保证了后期净现金流的增加,因此相关融资风险不属于高风险。

(二)投资风险。从近3年财务报告可知,在经营资产投资方面,研发支出的逐年增长与营业收入的大幅下降完全不匹配,这与无形资产的研发周期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这种不匹配表明收入不能够与投入同步增长,尤其是软件信息行业,项目投入资金量大,回收期长,市场更新速度快,宏观政策不完全落实,在成长期间十分容易引发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因此无形资产投资风险属于高风险。

而在子公司投资方面,易联众表现得较为果断。其子公司大连易联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完成已有两年,但在大连市的业务拓展没有取得预期进展,为控制投资风险,避免出现更大投资损失,公司决定终止该募投项目。由此看来,及时注销无法获得收益的子公司,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风险。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主要考虑资金回笼的效率,由近3年年报数据可得,2012年和2013年的资产周转率均较低,主要原因是项目延迟开发,收入下滑的同时坏账率升高,而2014年收回大量账款,资产周转率较前两年提高。相比行业,易联众营运资金的运作效率处于低水平,但从发展周期上来看,易联众现在仍处于初期建设向高速发展期进阶的投入阶段,仅2015年新增项目数量就超过前三年项目总数,建设期均在3年以上,可见公司至少在将来3~5年都不会出现收入、利润大幅上升的情况,但在后期的年份中净现金流会逐年增加,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较小。因此,公司现阶段应主要关注现投项目的进展情况、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效率、项目持续建设维护措施等方面,以保证已投资金适当使用及下阶段投入方针的设计。

另外,还需考虑经营杠杆的问题。经营杠杆系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息费用),经营杠杆系数越高,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反之越小。经计算表明,公司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逐年增加,每年的折旧也相应增加,利息费用金额较小,如此计算出的经营杠杆系数是逐年增大,若不加以控制,该企业的经营风险会越来越大。

二、基于财务风险预警的现金流风险分析

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能够反映企业在筹资成本和筹集资金过程中企业的有关状况;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可以反映企业在投资中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可以反映在没有依靠外部融资的状况下,企业由于自身进行经营而取得现金的情况。对比静态的财务比率,财务预警体系这三方面指标在真实性和及时性上的优越性十分显著。

(一)现金流量结构指标预警。在三项财务活动的现金流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通过比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可以了解到企业净利润的含金量。从2012~2014年报表数据计算得出,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占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88.30%、79.60%、133.73%。2012年、2013年企业利润含金量不高,说明存在大量赊销行为,其中90%的赊销账款在3年以内,说明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基本都在三年内。由附注可得,近三年新增项目建设期大部分均在3~5年,因此公司在该发展周期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风险较低且可预见。

(二)现金流量清偿指标预警。按时清偿债务,是企业持续经营最基本的义务,通过现金流量来衡量和评价企业偿债能力应当是最稳健、最能说明问题的。易联众近些年来的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低水平,但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90%左右,是否能够及时偿还短期债务是企业应重点考虑的,因此运用现金流动负债比来进行测评。2011~2014年现金流动负债比分别为0.69、0.48、0.22、0.31。通常认为,运行比较好的公司其现金流动负债比应维持在0.4以上,当小于0.4时,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报警。公司流动负债主要部分为应付工程款,这与上述项目建设期相应,短期偿债风险基本上可预见。

(三)财务弹性指标预警。对于财务弹性指标选取资本购置比率和现金投资保障比率,对该类指标的分析可以反映企业筹资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强弱。从2012~2014年数据计算可知,只有2013年的指标低于标准线,主要源于企业转型,研发无形资产费用大幅增加,2014年由于项目进入收入期大幅补充经营现金流,但管理层应合理安排项目投入和收回计划,以防市场变化使资金链断裂。

(四)获现能力指标预警。该指标值用来衡量产品畅销度以及管理者的经营能力,是作为评价一个企业根本价值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每元营业收入现金净流量以0.5为标准。经计算,易联众2012~2014年该指标均在0.5以下。其中,有行业因素,软件服务业的产品销售到最终受益时间跨度大,应收账款回收效率低,加大了资金链断裂风险。另外,易联众在行业排名处于中下游,规模中等,竞争压力大,因此为了增加收入,对于赊账的条件会尽量放宽,也由此造成实际收入和报表收入之间较大差距,企业收益有很大的偶然性,收益风险过大,警报应引起关注。

结合全部资金现金回收率的测评,易联众的获现能力逐年变弱,经营风险较大,若不及时调整,隐患随时都会转化成危机。

三、结语

本文通过两个角度对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方面进行分析,利用财务风险分析指标对其2012~2014年年报数据进行整合计算,剖析该公司内在的财务风险点。易联众从2010年上市至今,一直响应国家发展信息社会的号召,积极针对民生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国十几个省份设立分支,投入大量资金学习和研究新兴技术,致力于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已申请多项专利。

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我国的朝阳行业,同时行业内竞争激烈,技术跟新换代快,业内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巨大,易联众也是其中一员。通过传统的静态指标和以现金流为主的动态指标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易联众的整体财务风险偏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十分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它的主要风险集中在两点:第一,营业收入质量不高,企业自身经营收益无法承受巨额资本投入,易引发资金链断裂;第二,资本结构不优,没有发挥财务杠杆效用,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和股东利益。管理者需要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部矛盾做出及时调整,时常关注财务警报,合理降低财务风险,企业才能取得长久稳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唐君.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方法[J].活力,2010.5.

[2]丁瑞玲,赵雪媛.企业财务风险评价[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7.

篇13

1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从目前情况分析,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因素相对较多,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投资风险因素,这对于之后的施工进度及竣工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并且对最终的使用效能也会造成极大的弊端,所以必须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投资风险予以重视,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寻求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根据以往研究可以看出,投资风险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分别是政府政策、经营风险及融资风险。①针对政策风险来说,主要是指影响商业环境的相关政府决策具有不稳定性,这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规章制度变化、价格控制、国有化威胁等等,政府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带来一定的弊端,这种不确定对其施工的影响十分严重,并且对其施工的有效性带来极大的弊端;②经营风险,这主要是与当前市场竞争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投资阶段可以说是风险无处不在,在其过程中,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内部控制,决策及模式的选择上都会造成影响;③融资风险,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具有充足的资金储备,显然这已经成为现阶段制约工程项目施工的首要危险因素,必须引起重视。

2优化项目施工风险的具体措施

2.1政策风险应对措施。针对上文提到的政策风险因素,首先需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推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有效政策,为电力工程的施工创造良好的大环境,降低政策风险的负面作用,由此能够有效推进项目投资,以增加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政策因素的干扰,达到最优质的施工效果。2.2经营风险主要策略。电力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实际施工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没有有效的管理无法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这对实际施工而言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针对电力企业发展而言,需要从市场瞬息万变中获取到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并且积极投身于企业内部改革,以完善企业的整体发展方案,这对于企业各项电力工程施工而言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并且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施工质量。因而从整体角度分析,电力企业经营风险中的规避措施就认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因素,在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考虑各项风险因素,在投资之前,则需要做好详细论证分析,并且予以正确投资决策,同时采取适当经营策略,还有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从根本上避免由此带来的施工风险,提升施工的整体效能。2.3融资风险完善对策。虽然现阶段电力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具体应用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这种融资风险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给予上述状况下,企业必须对其自身发展给予有效的调配,为企业电力工程施工做好充足的准备,具体而言需要适当拓宽融资渠道,在融资方式上则需要不断追求创新,但是必须要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融合多种融资方式,这样才能为电力工程施工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合理控制风险,并且能够有效规避风险。

3结束语

总体来说,电力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是当前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促进电力工程施工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杨野 单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