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病毒预防小知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病毒预防小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病毒预防小知识

篇1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以出血性炎症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征,是严重危害犬养殖业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广大养殖户一定要密切注意该种疾病,切实做好防治工作,避免疫情爆发威胁地区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流行情况

田东县某养殖场养殖了85只肉狗,采用集中喂养和散养模式饲喂。2016年3月11日,该养殖场有8只肉狗突然发病,初期患病狗呕吐,粪便呈现土黄色和灰黄色,发病后饲养户立即将患病狗隔离,第二天又有11只狗出现患病症状。患病3天后,粪便呈现番茄红颜色,有腥臭味,同时有3只患病狗死亡,在患病期间饲养户使用抗生素和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效果不明显。随后上报给当地县级动物防疫部门,通过诊断为犬细小病毒病,防疫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减少了死亡,替养殖户挽回了经济损失。从发病到最终诊断,共有29只肉狗患病,其中1~2岁患病狗有13只,8周龄以下肉狗16只,死亡11只,1~2岁患病狗4只,8周龄以下肉狗7只。

2 临床症状

首先,肠炎型,13只1~2岁患病狗有12只狗是肠炎型。所有狗在患病初期都出现呕吐症状,粪便一开始呈现黄色和灰黄色,粪便中夹带了大量黏膜。3天后粪便呈现番茄红颜色,并混杂血块,气味腥臭难闻。所有患病狗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显著升高到40度以上,饮水量增加。有4只在患病5天内死亡;其次,心肌炎型。有一只2岁患病狗和全部8只8周龄患病狗承修按心肌炎类型。死亡率较高,发病十分突然,其中有4只患病狗在个小时内死亡,3只患病狗2天后死亡。死亡前患病狗可视黏膜发绀,心率急促,呼吸困难,耳尖、四肢发凉、流口水,心律不齐,最后衰竭而死。

3 病理学变化

将4只心肠炎型和7只心肌炎型病死狗解剖发现,肠炎型病死狗身体消瘦,严重脱水,可视黏膜仓边无光泽,腹腔积液,肠粘膜呈现树状充血,肠系膜淋巴出血,坏死脱落,小肠和大肠内容物呈现深红色,并伴有恶臭气味。所有肠炎型病死狗胃部内容物空虚,胃粘膜表面覆淡黄色粘液,胃底部黏膜存在糜烂性出血。7只心肌炎型病死狗病变位置主要在肺部和心脏。其中有4只病死狗肺胀水肿,局部存在充血和散状出血点,肺部表面存在彩色性斑块病变。所有病死狗心脏扩张,在心房和心室内存在淤血快,心肌或者心内膜存在非化脓性坏死病灶。

4 诊断

实验室诊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双抗夹心酶标法。使用犬细小病毒检测试剂盒,取10只患病狗粪便1g溶解于10ml的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合后静止30分钟,取上层溶液2滴放在微孔反应板中,每个样本一个孔,设置1个生理盐水地着对照,吸附15分钟后冲洗2次甩干,加入酶标犬细小病毒抗体2滴,作用15分钟后冲洗5次,甩干,加入显色剂A和B各2滴,作用20分钟后所有粪便样本呈现蓝色,生理盐水对照孔呈现无色,检出率100%。

结合发病情况、发病症状、病理学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对疾病做出最终诊断,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细小病毒病。

5 犬细小病毒病综合防治对策

5.1 做好治疗工作

治疗以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补充体液与营养等为治疗原则。有条件的养殖户给予所有患病狗注射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和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静脉注射利巴韦林,肌注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提高患病狗身体免疫力。针对肠炎型患病狗使用静脉注射辅酶A注射液,ATP (三磷酸腺苷))注射液,肌苷注射液,复合维生素B以调节代谢。静脉注射维生素C,每天3g,每疗程2~3次。三天后8只患病狗症状减轻,死亡1只患病狗。然后肌注爱茂尔(溴米纳普鲁卡因)2~4ml,皮下注射阿米卡星注射液2ml,用于止泻。肌肉注射止血敏2~4ml,配合使用维生素K3,三天后患病狗恢复正常饮食。针对心肌炎型患病狗缓慢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ml、三磷酸腺苷0.5ml、辅酶A 50V、维生素C 1ml、维生素B6 0.5ml、肌苷1ml。三天后7只症状减轻,死亡2只,为了避免患病狗电解质紊乱,缓慢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50ml、氨苄西林钠0.3g、利巴韦林50mg、地塞米松5mg,治疗到第四日病犬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物为咖啡色,腹a次数减少达2次,体温38.7度。症状虽有所减轻,当仍然应该巩固治疗。缓慢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ml、三磷酸腺苷0.5ml、辅酶A 50V、维生素C 1ml、维生素B6 0.5ml、肌苷1ml,另皮下注射复合胃必0.6ml,口服妈咪爱(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1袋,调整胃肠道功能,治疗一周后患病狗恢复正常饮食,两周后随访未继续出现患病狗。

5.2 做好预防工作

本病预防主要手段是接种疫苗。如果是本养殖场生产的幼犬,在45天左右接种二联犬细小病毒病活疫苗,两周后接种四联(六联)犬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再过3~4周后接种五联(七联)犬细小病毒病活疫苗,以后每年接种一次。如新引进幼犬,至少观察一周后一切正常才能接种疫苗。一般情况下,新购入的幼犬绝不能立即打疫苗,因为这种犬已经感染细小病毒的可能性很大,而疫苗也是病毒,只是毒力减弱了,此时注入疫苗会促进其发病,所以必须观察两周无异常后才能打疫苗。

参考文献

篇2

一、固原市疾控中心绩效管理和考核分配制度现状

1.酝酿与当时供给体制相适应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固原市疾控中心自2003年5月组建,针对原有事业单位管理及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为了更好地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全面加强机构的基础管理,更好地发展疾控事业,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先后出台的一系列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精神,2005年中心开始酝酿与当时供给体制相适应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总体思路是,健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全面实行岗位工资制,探索实施年薪制、项目奖励制,在确保不突破工资总额的前提下,逐步拉大分配档次,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2008年引入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和岗位绩效工资制的概念,探索建立深化疾病预防控制基础管理,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体系。试行成本由中心本部与科室两级分摊结算的模式,以增强职工的费用意识,同时实行收支结余超指标奖励。

2.积极探索,寻找突破口、结合点。疾控中心作为一个公共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机构,是以提供社会公益为主的事业单位,其工作性质、目标、要求和管理特点等与向社会提供消费产品获得利润价值的企业不尽相同。然而绩效管理作为现代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形式,是针对组织或单位中每一个职工所承担的职责,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和单位目标的实现进行评估,把个人的贡献与报酬有机结合,其基本理念、机制在疾控机构仍然适用。为此,本中心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寻找突破口、结合点。在推行“两级管理、两级考核”管理改革的同时实施“两级分配”,量化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评分细则,逐步建立完善量化绩效考核机制。

二、几点体会

1.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由于中心引入并实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虽有先例可循,但仍属摸着石头过河。因而,正确的舆论导向,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详尽的实施工作方案,通过试点逐步推广的工作方法,是实施改革的前提。通过反复的组织、思想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逐步加深对改革的内涵的理解,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认可度,营造有利推行改革的良好氛围是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

2.同步推行相关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完善运行机制。近几年结合单位实际,经过调研论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相应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如科室重组,“两级聘任、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改革,技术服务的双轨制,编外专技人员聘用制,部门与科室“两级管理、两级考核、两级分配”制度等。制度和机制的配套实施是改革顺利开展的保障。

3.强化机制建立,坚持个性化原则。通过绩效考核,绩效分配提高了部门和职工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稳步推进”原则,以机制激励职工奋发有为,对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类型区别对待,对工作性质有差异的部门制定个性化的评估标准,是实现绩效管理、分配制度改革最终目标的有效手段。

三、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对策

1.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改革。面对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采取何种态度十分重要。按照“限高、促中、提低”的要求来推行的工资收入分配改革。涨工资、增福利、补“落差”是公平机制下的调节。创造机会均等的市场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激励作用,才能真正有效遏制贫富扩大的趋势。固原市疾控中心的改革实践证明主动思考、积极应对、提前部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为改革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顺应变革,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也是为职工谋求更大的利益。

2.积极行动,提高认识。为更好适应对疾控机构绩效评估考核的要求,中心领导层以积极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正视绩效工资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对疾控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将会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现行机构管理和经济运行模式下,可能产生的冲击已作出积极反应,采取了一些策略性调整举措,如工作重点围绕绩效评估体系,对考核指标进行全面梳理,调整原有的工作内容,拾遗补缺。对检测项目和能力,力求达到应具备的条件,优先配置履行规定职能、任务的人员、设备,对尚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前部署,通过各种渠道,继续争取政策,宽松工作环境条件。同时系统评估与对口调整也是主动适应的应有举措,对诸如经济运行模式、人才培养基金、合作科研开发、岗位绩效考评机制重建等已有管理制度也应进行梳理,做出必要的调整,以适应目前的经费供给体制。

篇3

结论 由国家项目办制定统一标准,让地方承担现场督导与技术支持的模式更为适合于基层社区小组开展的草根项目。

[关键词] 艾滋病;基层社区小组;现场督导

[中图分类号] R59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15-0007-02

基层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控制工作是全球基金第三轮艾滋病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基金和国际社会的一个关注点[1\]。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体系中,民间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目前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层社区小组较为活跃,他们绝大部分组织成员是普通的农民,同时也是感染者,涉足艾滋病防治工作,在某些地区还是个较为敏感问题,当地政府对他们聚集开展活动有一定的顾虑。

全球基金第三轮中国艾滋病项目国家项目办支持了20个草根项目,分别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湖北六省的感染者较多的自然村。针对基层社区小组参与工作热情高,但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另由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承担一个“草根NGO活动跟踪和技术支持”的支持项目,专为该20个草根项目进行督导和技术支持。笔者资料来源于对该20个草根项目的两次现场督导和技术支持,目的是通过现场督导和技术支持帮助小组顺利地完成项目,探讨更为适宜基层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场督导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20个基层社区小组参与的草根项目的项目执行负责人或执行人员、托管机构知情人、项目活动点的社区干部。

1.2 调查方法

1.2.1 个人深入访谈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个人深入访谈方法。访谈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完成,访谈地点设在相对独立的场所进行,按事先准备好的访谈提纲一对一访谈,每次访谈前在征得调查对象口头同意后开始,每次访谈约50分钟。

1.2.2 小组座谈 参与式的座谈,由调查人员做主持人,事先准备好的座谈提纲,提纲为半结构式。

1.2.3 查看项目相关记录文件 对项目活动的相关记录文件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查看,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现场及时纠正。

1.3 调查内容 了解小组项目执行情况、与托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关系、对督导与技术支持的反馈、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 资料处理 访谈结束立即将原始记录进行整理,据定性研究的方法,反复阅读原始记录,以不同问题分组,归纳各种观点或看法,找出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并进行分析讨论。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情况 本次访谈了48人,其中小组负责人20人(17人为感染者),托管机构知情人22人,社区干部7人。

2.2 项目执行情况 督导显示,20个项目除三个项目进度没跟上和一个项目未报批国家项目办和督导单位而对计划稍有调整外,其余的项目基本按计划开展项目活动,相关记录资料也较完整,经费使用绝大多数按预算进行。

2.3 督导与技术支持的反馈 在督导的同时,与技术支持相结合,针对大部分基层小组是初次参与项目工作,经验不足,且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对项目的执行、相关项目文件的书写、活动的记录等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访谈中发现(20/20)小组普遍反映这样“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对他们帮助很大。把督导工作定位于旨在帮助小组完成项目,鼓励为主。例如:对项目活动记录不全的地方,不会采用责备的语气,而是用商量的口吻,教他们如何记录才是较为规范。一方面督导方能心平气和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被督导方易对督导方产生认同感,乐于接受督导专家的指导,最终达到既能将项目做好,又能提高小组能力的目的。(20/20)小组普遍反映这是一种平等、民主的督导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能力。

2.4 小组与托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关系 项目执行之初,大部分托管机构有一定的担心,对小组开展活动不放心,认为会由此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但随着活动的开展及相互间不断的交流,同时有的小组还帮助当地政府调解感染者与相关部门的一些纠纷,事实证明小组是在配合政府开展工作。因此大部分小组与当地托管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地政府从不理解到认可,到最后给予大力支持。但也有极个别项目点,小组进行了项目活动以外的维权活动,让地方政府对他们有了负面印象。

2.5 督导、技术支持及经费管理的可及性

2.5.1 技术支持 项目执行过程中,大部分小组文化程度较低,一些档案文件的记录与书写有一定的困难,能力不足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小组反映获取技术支持较为困难,地方相关机构又没有提供的义务,从国家获取相关信息因没有网络等相关条件而受到限制,这给工作带来了不便。

2.5.2 现场督导 基于艾滋病问题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局部地区政府对感染者参与艾滋病相关工作还相当敏感,如有外来组织的介入,他们担心会给当地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当地相关机构相当谨慎。另外,督导人员对当地来说,是外来人员,会引起当地老百姓的注意,村民对此有一定的好奇和猜测,给感染者的暴露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项目分布于六个项目省,极为分散,且均在最基层的乡村开展活动,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另外,项目执行人员大部分为农民,白天要忙于农活,督导工作还得考虑到农闲时间,无形中加大了督导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2.5.3 财务管理 因为大多数小组(18/20)没有注册,项目经费需要托管。作为财务托管部门,其责任与义务不明确,托管到什么程度,如何托管,各地操作不一。极少部分(2/20)托管机构过多参与项目活动,从项目的申请和执行所有的活动均一手操办,小组的参与性极低,缺乏自主性,脱离了项目的初衷。“白条”现象存在,项目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常常是额度相当小,无法索取正式发票,给项目执行方和财务托管方在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了困难,涉及项目资金的安全问题。托管机构没有提取一定的管理经费,对托管过程中发生的一定费用无法支出,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有的托管机构只是承担报账工作,对所开展的项目活动缺乏了解,对项目经费的具体使用难以监督。同时极个别地区对督导工作配合不够,有故意避开督导人员现象,使得财务督导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2.6 督导与技术支持的正面影响

2.6.1 宣传国家艾滋病相关政策和全球基金项目 在了解项目活动开展情况的同时也了解目标人群对国家艾滋病相关政策的理解情况,发现部分感染者对国家艾滋病相关政策有一定的误解,认为每个地区政府应给予同样的救助,督导人员进行了及时的纠正。目标人群小组座谈中,针对大多数感染者对项目资金来源未知的情况,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释,让他们对全球基金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开展活动的资金来源于全球基金,而不是当地政府发放的救助款,避免由此而引发感染者到当地政府索要救助款的事件发生。

2.6.2 兼顾政府与小组的利益, 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为小组,更多关注的是感染者本身的利益,希望有外界的帮助;而政府部门,更多考虑的是社会的稳定,站在更全面更高的角度来关注小组的项目活动,他们担心外来人员的介入,会引起当地的不稳定,对外来人员或组织有一定的戒备心里,由此,双方理解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引发一些冲突。督导过程中针对感染者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给予及时的疏导,告诉他们问题的解决要据当前现有的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来进行,让感染者逐步形成理智地与政府沟通的意识。督导的同时也帮助了小组建立与当地相关机构信任关系。本着就地开展活动的原则,项目活动一定要与当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结合。而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对地方来说是个新生事物,当地相关机构对他们工作情况及产生的结果无法预测,存在过多负面影响的担心。项目督导人员的到来,将民间组织工作的理念传递到相关部门,给了当地相关机构了解民间组织工作的一个好机会,由此部分机构开始对小组工作有了一定的关注。

2.6.3 营造民间组织的社会支持环境 小组经费托管机构基本上是当地的项目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局,大部分小组在未参与项目工作前极少与这些部门有接触,甚至有的还不知这些部门的具体地址。在项目的申请与执行过程中,小组成员开始与这些部门有了不同程度的接触,部分地区,小组还要与当地行政机构如乡政府等有交流。督导过程中,督导人员对托管机构知情人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具体情况,对存在的沟通协调上的问题及时给予当事人反馈,并现场解决,增进了双方彼此间的合作与信任,为项目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小组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作用大,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他们有一定的水平,但缺乏参与的空间和机会,地方相关机构应给他们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让其充分发挥优势,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3 建议

3.1 提倡平等、民主的现场督导方式 督导工作定位旨在帮助小组完成项目,鼓励为主,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开展督导,督导工作完成的同时小组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有双赢作用。

3.2 现场督导与技术支持相结合 作为草根项目的督导,原则上应以帮助其提高能力,促进小组的成长为主。在督导的同时,与技术支持相结合,针对大部分民间组织参与项目工作经验不足,且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针对具体操作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解决了存在问题的同时又进行了规范。同时关注资金使用的安全性问题,项目中经费使用发生的“白条”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督导过程中结合当地具体财务管理规定和项目执行方的实际困难帮助协商解决,因此在督导现场既了解项目活动开展的情况,又解决了项目执行过程的技术操作问题。

3.3 建立地方督导机制,国家统一规范,宏观管理 草根项目的实施地点多为较偏远的农村,且项目执行人员要忙于农活,督导时间要灵活安排,国家督导人员下到现场进行督导不切实际,人力、物力、时间大大增加;另外还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外来人员给感染者的暴露带来了一定的危险,因此将督导相关工作由地方承担,对其进行统一的培训,并与地方相关项目督导相结合,在节省资源的同时,也可以解除地方政府的担心与敏感,还考虑到了感染者暴露问题,更是降低了督导成本,也确保了督导队伍的稳定和督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更符合社区基层小组就地开展活动的原则。

篇4

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agne)de Bary]引起,在四川省发生普遍,其危害造成的损失通常在10%~30%,严重年份,7 d之内就可使马铃薯大面积毁灭,损失可达80%以上。马铃薯晚疫病菌喜好巴山夜雨的气候条件,加之近年来马铃薯周年生产、大面积生产、高密度种植,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量积累创造了较好条件,极易造成马铃薯晚疫病的大暴发和大流行。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防治手段的提高迫在眉睫,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

目前,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防治药剂种类多,防治效果参差不齐[1-2]。本试验选用目前四川省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常用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利用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指导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旨在为田间药剂防治和药剂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15年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国坪村开展试验,海拔1 000 m,为马铃薯晚疫病常发地区,土壤肥力中等,墒情好。

1.2 试验材料

试验马铃薯品种为川芋117号。2014年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彭州市、万源县和宣汉县等不同马铃薯主产区采集马铃薯晚疫病菌样品,在室内进行单孢分离纯化后,从中选择具有地域代表性的35个单孢子囊菌株用于本研究,菌株保存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黑麦蔗糖琼脂培养基(Rye sucrose agar,RSA)用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培养。

供试药剂:95%嘧菌酯(Azoxystrobin)原药和95%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提供。将95%嘧菌酯原药和95%双炔酰菌胺分别预溶于丙酮,制成1 000 μg/mL母液,置于4 ℃冰箱保存备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商品名:阿米西达),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生产;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商品名:瑞凡),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250 g/L嘧菌酯悬浮剂450 mL/hm2、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450 mL/hm2,以空白作对照(CK)。每个处理4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 m2。用水量600 L/hm2。

1.4 试验方法

1.4.1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将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母液系列稀释,按一定比例置于黑麦培养基中,制成一系列浓度的含药培养基。含嘧菌酯培养基设置0.400、0.200、0.100、0.050、0.025 μg/mL等5个梯度浓度,含双炔酰菌胺培养基设置0.040 0、0.020 0、0.010 0、0.005 0、0.002 5 μg/mL等5个梯度浓度,分别以不加药剂的为空白对照。

1.4.2 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供试马铃薯晚疫病菌单孢菌株在含药平板上进行培养。在菌落边缘处取直径5 mm的菌饼,接种于含药培养基平板中央,在18 ℃黑暗培养7 d,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重复3次。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菌落直径,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百分率并将其转换为几率值。以几率值为纵坐标,浓度剂量对数为横坐标制作毒力回归直线,计算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毒力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

利用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第1代侵染循环始于3月26日,第4代侵染循环3分值时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施药时间为5月6日(第4代侵染循环6分值)和5月13日(第5代侵染循环7分值),调查日期为5月26日。

1.5 调查统计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分级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进行,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2~3株,调查全部叶片,分级方法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1%~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3-6]。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数值)×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指-药剂处理区病指)/空白对照区病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室内毒力测定

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表1):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嘧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EC50值为(0.027 9~0.143 9)μg/mL,相差5.16倍,平均EC50值为(0.072 6±0.031 1)μg/mL;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EC50值为(0.007 4~0.016 1)μg/mL,相差2.18倍,平均EC50值为(0.010 8±0.001 8)μg/mL。

2.2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利用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指导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彭州市龙门山镇3月25日至5月13日的马铃薯晚疫病侵染曲线如图1,针对抗性品种川芋117号,在第4代侵染循环6分值、第5代侵染循环7分值时,分别施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进行防治,第2次药后13 d的防治效果(表2)分别是90.04%和93.95%。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对生产上马铃薯晚疫病常用防治药剂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与田 琴等[3]和罗建军[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嘧菌酯和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为田间药剂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目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参差不齐,施药时期、施药量和次数随意,增加药剂易造成环境污染。利用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田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在该病初侵染发生时期精准施药,事半功倍,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四川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不仅对粮食安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而且对确保四川省贫困山区和民族地区口粮安全、扶贫增收和社会和谐具有特殊重要作用。目前,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5]已逐步应用于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合理科学配合使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等防治药剂,精准施药、降低药剂施用频率和生产成本,有助于健全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和促进四川省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7]。

4 参考文献

[1] 刘波微,李洪浩,彭化贤,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新农药筛选及经济效益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2):595-600.

[2] 李洪浩,雷高,徐成勇,等.9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3(8):56-58.

[3] 田琴,杨志辉,朱杰华.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中国马铃薯,2012,26(2):105-107.

[4] 罗建军,李志斌,刘琼光,等.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空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4(20):91-95.

篇5

二、卫生保健工作做好幼儿夏季的卫生保健工作。加强活动室、午睡室的卫生工作,注意防蚊、防蝇。提醒幼儿多喝开水、不做剧烈运动、天天洗澡保持身体干净,合理吃冷饮。同时,通过日常活动和健康活动两种途径让幼儿了解夏季里的一些自我防护知识。

继续做好手足口病的检查预防工作,对来园的每位幼儿进行细致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及时防止病毒的蔓延和扩散。做好午睡室的消毒通风工作,减少细菌的滋生,保证幼儿的出勤率。

继续加强幼儿的常规教育,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正确的穿脱衣裤、端正用餐坐姿,继续学习自己整理小床,以养成良好的午睡、用餐习惯。

篇6

按照县委、县政府及指挥部印发的关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防控宣传知识等积极开展宣传,并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更新安全教育宣传栏,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的知识。充分利用“微”微信公共号、大厅LED显示屏及门前主公路悬挂“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标语等方式,并每天在大厅LED屏滚动播放预防小知识。根据疫情动态,持续抓好肺炎疫情期间的爱国卫生运动号召全局人员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到及时学习科普知识,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良好氛围,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并且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家属做好家庭卫生及疫情防护工作。全局人员严格按照疫情期间办公要求细致落实测温洗消等规定。

三、积极协调、办事防疫两不误

篇7

误区 1 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

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终生不发病,因此一些应该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误认为“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肝功能异常时服用一些降酶药物就行了”。这些患者长期不愿就医,也不愿进行系统治疗,甚至不做定期的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监测,一旦病情严重而不得不就医时,已经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晚期。

的确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可终生不发病。但乙肝病毒对人体的损害常常在体内静悄悄地进行,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并无明显症状。因此,我们常说乙肝病毒是体内潜伏的“特务”,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随时保持警惕,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学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

误区 2 盲目相信广告

前一阶段,“治疗”乙肝的广告满天飞。有一位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小三阳”患者,盲目听信广告,花了近两万元钱,不但没有使乙肝病毒清除,还因药物中毒导致了药物性肾损害。还有一些患者看到一则抗乙肝药物在转基因鼠上实验的报道,就认为这种药物一定能治好乙型肝炎。其实,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都要按照国际上统一的GCP标准,经过临床前(动物)、Ⅰ期(健康人和少数患者)、Ⅱ期和Ⅲ期(国际多中心、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成功后才能由政府批准正式上市,有些药物还要经过Ⅳ期临床研究。在这些试验中,不仅要观察药物的有效性,还要观察其安全性。这一过程,至少要经过2~3年。在这些试验结束前,谁也不能断定其在临床上肯定有效和安全。因此,有关治疗乙肝的广告,政府已明令禁止。

误区 3 没有适应证随便用药

抗乙肝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其最佳适应证是乙肝病毒 DNA测试阳性、ALT反复波动在100~300单位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另外,一些肝硬化患者,肝、肾移植术的乙肝感染者,肿瘤化疗期和围手术期的乙肝感染者也可使用。但有一些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为了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而自行购药治疗,尽管在治疗的初期可以达到乙肝病毒 DNA阴转的结果,但停药后仍会再次升高,其结果最终导致病毒发生耐药,等真正需要抗病毒治疗时,原来的药物已不能发挥作用。

另外,由于一些新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在妊娠早期不应使用;干扰素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对血象也有抑制作用,有甲状腺疾患和白细胞较低的乙肝患者也应慎用。医生在治疗前会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一般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检查,最后按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因此,患者自行购药治疗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

误区 4 抗病毒治疗不能坚持到底

一些患者在乙肝抗病毒治疗时,今天服药,明天漏服;还有一些患者在治疗后刚刚达到乙肝病毒 DNA阴转的初步效果,就误认为病毒已被清除,便自行停药。这样的治疗不仅起不到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而且还可能加速耐药的发生,甚至使病毒的复制反弹,导致肝病加重。这是因为目前一些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服药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弱或停止;停药后,乙肝病毒会重新活跃。因此,一定要坚持按时服药和长期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误区 5 治疗期间不进行监测

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是否达到了效果,是否产生了耐药,主要依靠治疗期间的监测。如果治疗3个月以上,患者的乙肝病毒 DNA滴度未见下降,说明这种药物治疗无效,就应该更换;如果达到疗效,仍应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后才能停药;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乙肝病毒 DNA和ALT的反跳,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或者对药物产生了耐药。另外,有些抗病毒药物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干扰素可能引起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异常,个别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这些不良反应都需要在治疗中定期检查才能及时发现。有的患者用药期间不进行监测,以致医生无法判断药物的疗效,一些不良反应也不能及时发现,会造成严重后果。

误区 6 过分恐惧病毒变异

一些患者的乙肝病毒 DNA滴度很高,肝功能长期异常,但由于过分恐惧病毒变异而不敢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这会使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肝细胞坏死持续存在,肝功能长期异常,其结果将会刺激肝脏内大量结缔组织来修复肝脏内的坏死灶,导致肝纤维化而发生硬化,或导致肝肿瘤的发生。

其实病毒变异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什么可怕的。长时间使用一种抗病毒药物,病毒就会发生变异,对这种药物发生了耐药。一旦病毒对一种药物耐药后,可再选用其他药物继续治疗。尽管目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种类较少,但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新药逐渐上市。如果积极治疗,使病毒很快受到抑制,肝细胞坏死停止,肝功能好转,就阻止了肝纤维化的进展,为进一步的治疗或等待更有效的药物出现赢得了时间。

误区 7 “小三阳”患者不用治疗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的“小三阳”状态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冬眠期”。这时,乙肝病毒几乎无复制,肝功能正常,患者的病情相对平稳,无需治疗。但部分“小三阳”患者反复肝功能异常,其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这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和亚洲地区多见,其流行率占慢性乙肝患者的40%左右。这样的患者尽管血清中的e抗原阴性,但体内仍长期存在乙肝病毒DNA的复制,病情仍可不断进展。患者常伴有持续性或间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这样的“小三阳”乙肝患者仍需要抗病毒治疗。经过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的复制会很快被抑制,肝细胞的坏死也就随之停止了。

误区 8 肝硬化患者抗病毒已为时过晚

有些乙肝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出现了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这些患者常对治疗失去信心,认为抗病毒治疗已经为时过晚。其实,近年来上市的新一代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不仅能缓解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而且还很安全。早在1996年,国外就有人用这类药物治疗肝硬化患者,并达到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国内外的医生对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肝硬化患者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下进行抗病毒治疗,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误区 9 盲目联合抗病毒治疗

有的患者为了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盲目联合多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其实,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相同的;还有一些药物,尽管它们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但经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多数专家并没有看到联合用药比一种抗病毒药物单一应用达到的效果更好。另外,乙肝病毒也不像艾滋病病毒的抗药性那么强,不需所谓的“鸡尾酒”疗法。乙肝病毒对抗病毒药物十分敏感,尤其是新一代的核苷类药物,80%以上的患者在小剂量下就能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目的。因此近年来,多数专家认为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不应盲目联合应用,而应采用一种抗病毒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另一种药物的序贯治疗方法,只不过更换药物的最佳时机和品种仍在研究之中。

误区 10 对抗病毒治疗期望值过高

由于一些乙肝病毒感染者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不平等待遇,造成他们迫切追求所谓“转阴”治疗,并对乙肝的抗病毒药物期望值过高。在抗病毒治疗期间,不去注意肝功能改善和乙肝病毒DNA抑制的情况,而一味期望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转阴。其实,目前的乙肝抗病毒药物仅能起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并不能把乙肝病毒从体内完全清除。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改善肝脏功能,缓解肝细胞的病理损害。这样的治疗必须有一个“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使乙肝病毒长期处于被抑制状态,最终达到乙肝病毒 DNA转阴、肝功能恢复、e抗原转阴,并出现e抗体,这种病毒“冬眠”状态,使肝细胞得到保护。

医务工作者正在努力研究更新的药物,为攻克乙肝开辟更多的途径。但所有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尤其是一些新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避免滥用,定期监测,减少不良反应,才能收到最佳疗效。

小知识

什么是乙肝病毒DNA测试?

乙肝病毒的DNA是其遗传物质,它负责乙肝病毒的复制,存在于乙肝病毒的核心中。通常情况下,乙肝病毒DNA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早标志,同时它可表示患者血液的感染能力(即患者的传染性)。对慢性乙肝而言,乙肝病毒DNA是判断治疗成功与否的主要测量指标。其计量单位是每毫升血液中有多少乙肝病毒DNA拷贝数,这相当于测定每毫升血中有多少带有DNA的乙肝病毒。

什么是ALT?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英文缩写,是转氨酶的一种。当人体肝细胞受损时,血清ALT的活性升高。在慢性肝炎患者,出现ALT轻度升高,提示其有进入肝炎活动期的可能。正常参考值为0~40单位。

小知识

乙肝五项的意义及大、小三阳

乙肝五项:包括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

表面抗原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标,提示机体有乙肝病毒感染。

表面抗体阳性:表示体内存在着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可保护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可产生抗HBs。

e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的指标,提示传染性较强,乙肝病毒DNA 的临床意义与其相同。

e抗体阳性:它的出现表明传染性较低,病毒在体内不活跃。

核心抗体(抗HBcAg)阳性:HBcAg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一般存在于肝细胞内,只能通过特殊的方法才能检测到,因此乙肝五项指标中不包括此项。但只要体内有核心抗原,就会产生核心抗体,因此核心抗体阳性提示体内存在核心抗原。

大三阳:指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和e抗原阳性。

小三阳:指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和e抗体阳性。

相关链接

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篇8

人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其中饮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哪些疾病与免疫力下降息息相关?

1.各种癌症;2.心脏病;3.帕金森氏症;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别被广告蒙住了眼

乱进补,不靠谱

人人都希望有良好的免疫力,商家正是瞅中这点,不管啥保健品,只要和免疫力沾上边就有销路,那么,媒体上充斥着的那么多宣称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保健品,普通人群服用,真的可以提高免疫力吗?

据医学方面的专业人士分析,对于提高免疫力,很多所谓的“补品”,并没有必要,譬如补充蛋白粉,相反,蛋白粉摄入过多,不但是一种浪费,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害的。因为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产生物的聚积,会影响人体正常的肝肾功能,并有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想要提高免疫力,就需要掌握更多与免疫力相关的小知识,了解哪些营养素与提升免疫力有关,补得法,补到位。

黄芪炖鸡,我的提高免疫力的偏方 (李孝渔 56岁)

退休后在家呆着,身体变差了,经常感冒,社区保健医生介绍了我一个提高免疫力的偏方:黄芪鸡汤,试着效果还真不错。

用黄芪炖鸡,一只鸡放2钱黄芪,用高压锅炖20分钟就行。一个月用两次,半个月一次,如果身体受得了补的,可以一个月吃三次,每隔10天吃一次。现在我不再经常感冒了,整个人感觉抵抗力好了许多,大家不妨试一下。

免疫力小知识 免疫军团: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统称为白细胞,它们分别是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使你免受侵略者的攻击,这些侵略者可能是一种病毒或是一种你过敏的食物,甚至会是一种作乱的癌细胞。

B细胞:由骨髓干细胞生成,是能够针对每一种特殊的侵略者或抗原而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病毒的死对头。

T细胞:也叫做T淋巴细胞,是由胸腺分泌,分为三个类别,辅助T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可以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可以摧毁侵略者;辅助T淋巴细胞有助于活化B细胞,令其对抗原产生反应;而一旦战斗胜利,抑制T淋巴细胞就会关掉这个反应过程。

巨噬细胞:能完整地吞噬并消化那些已经被B细胞和T细胞识别出来的侵略者,从而结束战斗。

哪些营养素与提升免疫力有关呢?

有些食物的成分能协助刺激免疫系统,增加免疫能力,缺乏这些营养素,会严重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机能。

你的免疫力完全取决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是否适宜,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B12、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会抑制免疫功能;缺乏铁、锌、镁和钾也一样会妨碍免疫力。

维生素A:有助于保持消化道、肺部和所有细胞膜的完整,从而阻止外来物进入体内以及病毒进入细胞。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紫苏、胡萝卜、茼蒿、菠菜、芒果、西瓜等。

维生素B6:抗体的产生依赖于维生素B6,而抗体对于任何感染反应都是至关重要的,T细胞的功能一样受到维生素B6的影响,维生素B6理想的每日摄入量是50~100毫克。维生素B6在肉类和动物肝脏中含量丰富。

维生素B12和叶酸:是B细胞和T细胞发挥正常功能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要快速生成新的免疫细胞,以组建免疫大军,维生素B6、锌和叶酸都是必不可少的。

维生素E:可以促进B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

维生素C:是激发免疫力的主要营养素,能促进抗体和巨噬细胞的功能。维生素C最好从水果或生的蔬菜中获得。

益生菌:是天然的抗生素,不只是让致病菌生存艰难,还会积极地激活你的免疫力。

免疫力自测

你的免疫力是否正在下降,赶快来测试一下:

1.你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吗?

2.冬天,你常常冻伤手脚吗?

3.你从不为琐碎小事而心绪不佳,哪怕一点点时间也能用于休息吗?

4.你一年不少于4次感冒吗?

5.有点毛病就得吃药吗?

6.你的食谱里包括大量蔬菜和水果,冬天和春天还补充维生素吗?

7.你是个善于交际的、有许多朋友的人吗?

8.你对爱情很满意,家庭生活很幸福吗?

9.你喜欢新鲜空气,经常散步吗?

10.你吸烟吗?

11.你会适量地喝一小杯酒吗?

12.你生活在城市里吗?

13.你很注意自己的体形吗?

14.你经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吗?

15.你每天接触很多人吗?

16.你每天喝足够多的水吗?

17.你的工作很紧张,家务活也很繁重吗?

18.你多数时间是在温暖的房间里度过的吗?

如果1、3、6、7、8、9、11、13、16题的回答是“是”,每题得1分;如果2、4、5、10、12、14、15、17、18题的回答是“否”,每题也得1分。

1~6分:可以说,你的免疫力很差,因此,经常得病。你需要免疫学专家的帮助,否则无法增强抵抗力。

7~12分:你的防卫系统有些问题,应尽快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13~18分:你的免疫力很强,疾病绕着你走,即使有点不舒服,也很容易恢复。

专家建议: 用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提高免疫力

没有哪一种营养素能单独工作,服用好的加强型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是不错的主意,甚至在补充剂的摄入量不太大的情况下,这些营养素的组合也能非常有效地激发免疫系统。

增强免疫系统作战力的饮食门道

1.海洋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能很好地帮助机体提升免疫力。同时富含锌,如牡蛎等,对调节免疫功能十分重要。

2.菇类:促进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增强吞噬功能,对预防癌症有积极作用。

3.浅色果蔬:比起色泽鲜艳的黄绿色蔬菜,萝卜这些浅色蔬菜能使掌管免疫系统的白血球活性化。

4.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可纠正酸性体质,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5.蜂蜜:能提高人体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细菌的能力,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的最佳状态,被称为“天然的免疫增强剂”。

6.浆果:含有许多能够激发免疫系统能力的植物营养素,当你身体受到炎症攻击时,可以浆果为零食,且越多越好。

光明村大酒家刘锦炎 厨师长

推荐:芙蓉雪蛤 特点:味道鲜美,入口即化,清淡爽口,容易消化

功效:八珍中就有干贝和雪蛤。这道菜具有平肝养颜滋阴的功效,特别有益于冬日免疫力下降、体虚内火旺者,女性食用效果更佳。

材料:日本卷豆腐2卷,虾柳2条,青豆,干贝,蛋清100克

做法:1.水发雪蛤一晚,放在姜水中煮熟。2.放入葱、姜、料酒,将干贝蒸熟,水汆干贝,将其撕开,慢火炸成金黄,定型。3.蛋清打碎,放油锅,划开成泡沫状。4.将日本豆腐、青豆、雪蛤、虾柳焯水,放入汤中煮熟,勾芡,最后撒上干贝丝即可。

国外验方

西瓜汁:将西瓜子和西瓜果肉一起在搅拌机中打碎,瓜子壳会沉到底部,而富含蛋白质、锌、钾、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的瓜子仁会留在汁中,早餐的时候喝600毫升,白天其他的时候再喝600毫升。

胡萝卜汤:将3根有机胡萝卜、2个西红柿、1束豆瓣菜、1/3块豆腐、半杯豆奶、1茶匙蔬菜原汁、杏仁数粒,一起打成浆,可冷食也可加热,还可以配着燕麦或是米糕吃。

提高免疫力的饮品

红枣黑豆汁

用料:红枣100克、黑豆100克。

制法:取红枣、黑豆浓煎,食枣,饮汁。

篇9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是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综合疗法,但其中的关键乃是抗病毒治疗。这是由于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而且能改善肝功能和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还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其传染性,最终使病毒清除,终止病变的发生、发展,使病损修复,阻断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这便是当今对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新理念。

回想以往,我们在治疗乙肝病毒中所存在的误区、盲点,还真不少。

首先是不注重抗乙肝病毒治疗,误以为转氨酶(ALT)异常就是提示有传染性的指标,并以为转氨酶越高,传染性就越强。遗憾的是,持有这种错误观点的,现在仍大有人在。他们只重视降转氨酶,不考虑抗病毒治疗;在选择抗病毒治疗时机上,总是先采取措施把转氨酶降至正常,或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加用联苯双酯之类强降酶药物。这使得很多患者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在抗乙肝病毒药物的选择及方法上,有的医生或患者,不愿接受国际公认的抗病毒首选药α-干扰素、次选药新核苷类似物,而长年累月地接受中药抗病毒治疗,或只想用某一种药物、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是以失败告终。这样不仅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使他们在精神上蒙受很大挫折,伤心失望之余,有的还得出“乙肝没法治”的结论,以麻痹自己。

药 物

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抗乙肝病毒治疗上,已获得许多新的进展。现在的治疗方法主要锁定以下三类:

(1)用α-干扰素和核苷类似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地卡韦等,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2)以细胞因子如胸腺素α1、白介素12、γ-干扰素等,进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治疗;

(3)采用抗HBV治疗性疫苗,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疗法对乙肝病毒而言,确实是一种全新的疗法,其特点是它可以打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耐受,也就是说在谷丙转氨酶不高的情况下,亦可接受此种疗法。

在我国,特异性免疫疗法是1998年9月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研究协作组,组织有关单位采用基因重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制成的治疗性疫苗。先后观察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370例,结果使HBsAg、HBeAg及HBV DNA阴转率分别达到14.7%、30.0%与37.3%,疗效较好,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这种方法还很安全,至今未发生令患者不能耐受的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正在为能够达到抗乙型肝炎治疗的总目标而努力。

前 景

2004年4月召开的第39届欧洲肝病会议上,有专家报道:单用阿德福韦,可使部分患者HBsAg、HBV DNA转阴,ALT恢复正常。用阿德福韦酯化物治疗一年过程中,90%以上患者能保持HBeAg血清转换。

另外,聚乙2醇化干扰素α-2a(派罗欣)单用,也能产生比拉米夫定高的持续应答率。笔者以此药联合胸腺肽-α1(基泰)治疗慢乙肝6例,其中已有1例HBsAg转阴,另1例HBsAg也已由治疗前的强阳性,至治疗5个月时的弱阳性。初步看来已显示出较好苗头。如能再配合前述的特异治疗性疫苗,其疗效将会更好。

据悉,目前我国正在抓紧研制的DNA疫苗、树突疫苗等治疗性疫苗,前景看好。所以,虽然前程困难不少,但乙肝患者却不要为此失望,因为科技总在前进,明天定会胜于今朝。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咨询电话:021-63610109转43923。)

小知识

抗乙肝病毒疗效的总目标是什么

总目标分为两种,即近期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目前据美国肝病学会和欧洲肝病学会抗乙肝疗效共识,均推荐病毒定量终点为保持<105copies/ml,使病人处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对HBeAg阳性病人则需要达到HBeAg/抗HBe长期保持血清转换状态(即HBeAg转为阴性,抗HBe转为阳性);ALT保持正常和肝组织学指数好转(仅有陈旧性病变或轻微炎症)。

篇10

瑞星2008(病毒库更新:2008.05.26):木马无法正常运行时,但无法完全清除木马的DLL文件。

卡巴斯基(病毒库更新:2008.05.26):木马运行时被完全查杀。

江民KV2008(病毒库更新:2008.05.25):木马运行时杀毒软件无反应,当木马注入到explorer.exe时,杀毒提示内存错误,但木马依旧运行。

Avira(病毒库更新:2008.05.25):木马在调用xsinddr.dll被杀毒软件发现并进行了删除,木马无法正常运行。

犯罪纪录:摩登王木马是SINFFER类木马后门的一种,此类木马主要是利用ARP欺骗劫持IP地址并监听局域网中的密码信息,常被应用于网吧等娱乐场所盗窃网络游戏账号,由于木马采用非常流行的蠕虫繁衍技术并采用ARP传播,影响范围非常广。

木马分析:此木马会利用多媒体文件或者网页作为载体对电脑进行侵入性感染,本木马结合蠕虫病毒进行内网传播,当打开多媒体文件或网页木马时摩登王木马将自动植入用户计算机。木马随即生成多个特殊文件,如sprot.dll、xsinddr.dll rutct.bat rctyy.rcl等。当木马运行完成后自动启用xsinffer.exe程序进行嗅探并将数据利用8081端口发送到黑客的服务器中,完成机密信息窃取。

木马主体:采用Visual C++ 6.0编写,并经过加壳保护处理,自我复制到被感染系统的“%SystemRoot%\system32\”目录下,并重新命名为“tcpip.exe”。自我注册为系统服务,实现“摩登王”变种开机自动运行。在被感染计算机系统的后台搜索某些与安全相关的进程,一旦发现便将其强行关闭,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将恶意可执行代码分别注入到系统IE浏览器进程“IEXPLORE.EXE”和系统桌面程序进程“explorer.exe”中,然后调用执行恶意操作。木马会自动探测局域网中存在的计算机并进行ARP攻击调用一个xsinffer.exe的嗅探工具对局域网内用户计算机的机密信息进行盗窃。

解决方案:

1.在安全模式下搜索tcpip.exe文件进行删除。

2.木马在运行后会释放多个特殊文件,如sprot.dll、xsinddr.dll、rutct.bat、rctyy.rcl,这些文件会利用DLL注入技术插入到IEXPLORE.EXE和explorer.exe中,可以利用IceSword检查是否存在注入。发现后进行删除。

3.利用防火墙封闭8081端口,木马利用此端口发送嗅探获取的数据。

小知识:ARP欺骗在木马中的作用

ARP欺骗的原理是――截获网关数据。它通知路由器一系列错误的内网MAC地址,并按照一定的频率不断进行,使真实的地址信息无法通过更新保存在路由器中,结果路由器的所有数据只能发送给错误的MAC地址,造成电脑无法收到信息,而木马就可以采用xsinffer软件将数据截取。

1.顽固病毒可“强杀”

大家在电脑上删除文件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以下提示:“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时出错”,这是因为这些文件、文件夹被正系统调用或某些程序使用。如Word文档在打开的状态下,就是拒绝被删除的,重要的系统文件也是不能删除的,这是系统为了避免文件紊乱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有些病毒就利用了这个机制,他们会冒充系统文件或把病毒文件设置成为正在使用状态,使得系统的文件保护与杀毒软件产生“误会”,造成病毒清除失败。这时杀毒软件会报告“病毒清除失败”或者“重启计算机后删除”,而这些病毒在重启后也往往不能清除。

图1

传统杀毒软件解决这个病毒的方法,是进入安全模式杀毒或者使用光盘引导杀毒,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瑞星杀毒软件2008版中加入了“强杀文件”功能,只要将“使用强杀文件”功能开启后,可以强制删除这些文件:先打开瑞星杀毒软件,点击“设置监控设置”,在弹出窗口左侧选择“文件监控”,然后在右侧勾选“高级设置”标签下的“使用强杀文件”即可(见图1)。

2.网页打开慢?有办法!

上网慢是大家经常遇到的情况,如果别的操作都很快,迅雷下载没问题、QQ聊天也没事,那就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果在局域网环境下,可以看下打开网页时左下角的地址显示的网址,是不是自己要打开网页的地址,如果不是的话,就可能是中了ARP病毒。在局域网中只要有一台电脑感染了ARP病毒,它就可能向网内所有电脑发起ARP攻击,网内用户访问的正常网页会被替换成带毒网页等(见图2)。

篇11

二、突出防病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住院病人、辖区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行为形成率,提高对慢性病、孕产妇、儿童管理率;降低传染病、地方病、慢病发病率为契机,扎实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工作。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如下:

(一)利用专科专业人员优势,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要加强公众平台建设,同时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培训,创建一个有益于健康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与管理。

1、各科室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如宣传栏、墙报等),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要求每年出刊至少达4期,内容新颖、充实),并留存归档,严格按照健康教育奖惩制度进行考核。

2、对上级下发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张贴在院内宣传阵地,并及时分发到各科室。

(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对全院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每年2次,以提高医务人员及广大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使医务人员、广大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

(五)大力开展院内健康教育活动。

门诊健康教育:医生根据重要卫生日应有针对性对门诊就诊人员开展口头宣传、发放教育处方等候诊教育与随诊教育。

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与出院教育的同时,重点做好住院期教育:①医生在进行医疗活动时所运用的健康咨询、健康处方等对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识口头和书面测试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100%。②健康处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至少一种健康教育处方,有针对性地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开展健康教育1次。③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④每年对病人、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六)积极开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动。

结合我院卫生活动安排,对辖区居民进行经常性健康教育指导。配合各种宣传日,深入对农村包括预防接种、疾病普查等机会开展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计划免疫、妇女儿童保健传染病、慢性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咨询和宣传健康教育活动;农业劳动有职业危害知识宣传;开展饮水饮食、家庭急救与护理等家庭健康教育;卫生法规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每年10次或以上。

(七)加强反吸烟宣教活动。

积极在全院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宣传窗、海报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的宣传,广泛宣传戒烟技巧与吸烟害处,利用“世界无烟日”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参与创建无烟医院,医院有禁烟制度,医疗场所有禁烟标志,尽量做到无人吸烟。

(八)做好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

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对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完善健康教育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记录、资料。通过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测试,对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总结。

具体健康教育计划如下:

一月份:教育重点是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二月份:教育重点是节日食品卫生、家庭急救与护理。

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乳腺疾病、结核病防治知识。

四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和全国计划免疫传宣日,肿瘤防治周等重点开展社区卫生公德、卫生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和碘缺乏病宣传日、无烟日。重点开展职业卫生、科学使用碘盐、吸烟危害等知识教育。

六月份:结合国际儿童节、环境日、爱眼日、禁毒日。重点宣传儿童保健,近视防治,环境保护,远离等方面的知识。

七月份:深入农村重点开展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饮水饮食卫生知识教育。

八月份:结合母乳喂养宣传周,开展母乳喂养科学育儿和家庭消毒的宣传教育。

九月份:结合全国爱牙日、老人节开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识、体育健身方面的宣传教育。

十一月份:结合食品卫生宣传周和的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食品卫生与营养、糖尿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篇12

小知识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哪里不一样?

普通感冒又可以称作“上呼吸道感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受寒受凉后容易发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比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而全身的症状不太明显,通常不会身体发热、头疼和全身感到不适。另外,患上普通感冒后不容易传染给他人。

流行性感冒,顾名思义,有很旺盛的传播性,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杀很大”。和普通感冒不同的是,流行感冒病毒和电脑病毒很像,它的版本经常“刷新”,对于免疫系统来说,不是“熟面孔”,无法快速识别和进行相关处理,所以病毒常常很快就能长驱直入人体各深部器官,造成可怕的后果。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英国2010年12月初开始的一波流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将39个生命带给了死神。流感的特点是全身症状严重,包括高热、头痛、四肢酸痛、没有食欲、乏力、困倦,而普通感冒中比较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则表现较轻。另外,流感在冬春季节比较多见。

怎么穿

“春捂秋冻”这句已经被历代验证的健康谚语你肯定听说过。无论是预防流感,还是普通感冒,防寒保暖绝对是必要的。

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是初春的主要特征,天气预报里除了会有天气情况,还有“穿衣指数”报告。穿衣指数一共分8级:

1-2级 夏季着装,可穿短款衣物,衣服厚度低于4毫米;

3-5级 春秋过渡着装,可穿单衣、夹衣、风衣或毛衣,衣服厚度为4-15毫米;

6-8级 冬季着装,可穿棉服、羽绒服,衣服厚度大于15毫米。

戴口罩,不要让流感“飞”

进入春天,口罩就愈加流行起来,除了挡风沙,还有挡流感病毒的重要任务。面对市场上一次性的、棉质的、多层的……种类繁多的口罩,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才能有效防止病毒入侵呢?

时尚口罩的硬伤

好看的有味儿,没味儿的不好看。

文具店、小百货店、地摊上随处可见的漂亮印花口罩逐渐取代老式纱布口罩,成为大街上的主流,甚至成了时尚。可是,这样的口罩并不能阻挡流感病毒,相反,却给健康带来不小的隐患:

1 印染工艺 市面上卖的很多几块钱的印花口罩,其成本可能只有几毛钱。本应用染料印染的口罩,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容易脱落的涂料工艺生产,对健康造成损害。

2 面料和填充物 有些口罩做工十分粗糙,其里外面料用的都是涤纶,填充物用海绵泡沫,这样不仅不能保暖防尘,甚至还会吸附灰尘。普通健康人戴了可能没什么感觉,要是哮喘、过敏人群戴了,反而会加重病情。

相关链接:时尚口罩需要标准

其实在国内口罩是有标准的,早在2003年,“非典灾难”发生之后,中国就第一次对普通脱脂纱布口罩和医用口罩了国家标准,其中对于口罩的长度、层数、密度、微生物指标等均有严格明确的技术要求。然而市场上充斥的时尚印花口罩大多是棉布或是其他纤维面料制作的,并不在“普通脱脂纱布口罩”之列,也就无法以纱布口罩的国家标准规定去规范。对于普通时尚口罩的监管,目前依照的是国家纺织品的相关规范和说明。

简单来说,现在的普通口罩,其安全技术标准和普通的袜子、内衣是一样的。这种没有按照阻隔病菌的标准制造出来的口罩,和围脖有什么区别?

预防流感,至少要戴N95型口罩

在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制定的标准里,N95是感染防护的最低标准,最大的特点是能够预防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医院里的防治甲流的医生都要佩戴N95型口罩。

作为普通老百姓,如何方便地选择有效的口罩呢?

选择口罩要看三大指标:阻尘效率、与人脸的密合度和佩戴舒适度。

首先看阻尘效率,即对微细粉尘(5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尘)的阻隔效率。市场上普通的棉布口罩纤维很粗,完全无法过滤较小微粒。纱布口罩阻尘效率也比较有限,至少12层纱布才能阻隔一定直径的粉尘颗粒。

其次要看与人脸的密合度。比如棉布口罩和纱布口罩都因为不是立体成型,与面部有空隙,给病毒留下可乘之机。

最后再看佩戴舒适度。不是立体成型的口罩不仅会与面部形成空隙,还会由于过于接近口鼻部分,导致呼吸阻力大,容易沾染秽物、滋生细菌。就拿12层纱布口罩来说,戴上这么厚的口罩肯定是舒适不到哪儿去了。

如果没有条件获得N95型口罩,不得不选择12层或16层纱布口罩,就要注意平时养成良好的佩戴习惯:

每天用开水烫5-8分钟,清洗干净,挂在有日照、通风的地方晒晾干静;准备至少3个口罩经常换洗;每天连续佩戴口罩不超过4小时。

怎么动

即使在户外有感染流感病毒的危险,那也不能总是宅在屋子里不是?到大自然中去,做做户外运动,如快步走、跳绳等,加强锻炼,是提高防流感免疫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勤洗手 少揉眼

常见的传染病80%以上是通过手来传播的。就算你只是碰到有流感病毒的门把手,都很有可能在擦嘴、擤鼻、揉眼的过程中将病毒引入人体。因此,洗手是切断病毒传染途径中的重要一环。

洗手前准备:除去手上的戒指和其他饰物-用温水打湿双手-在一只手的掌心中放少量洗手液(尽量不用块状肥皂,因为长期处于湿润状态的块状肥皂容易受病原体污染)

开始洗:沾点洗手液,先搓出泡沫

必要的话,再洗一下手腕,

最后用流动的清水将手上的泡沫彻底清洗干净。

以上步骤至少要持续15秒。

洗手后:

洗干净的手最好以下垂的姿势自然晾干或甩干,然后用―次性纸巾擦手。如果用毛巾擦手,最好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用擦手毛巾。

睡得好 抗病毒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提高免疫力、抗拒流感病毒的关键。

研究表明,

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人,

比每天保证睡8个小时的人所产生的抗体减少了一半。

得了流感之后,

更要保证每天10个小时的睡眠,

并且尽量不要带病上班,

以免过度劳累而造成肺炎等并发症。

怎么吃

营养均衡是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的饮食原则,流感高发季节更要注意。除此之外,许多人还会服用传统药剂――板蓝根和小柴胡颗粒来预防流感。

板蓝根最多用三天

所谓“板蓝根是预防流感的最佳药物”之说,是证券市场为了抬高某些题材股的说法,至今没有科学证据能证实板蓝根可以有效预防流感。因为存在错误的认识,有的老百姓还将板蓝根当作家常便饭,一有鼻塞头疼的,就服用两包板蓝根冲剂,甚至天天喝。

是药三分毒,近年来因为滥用板蓝根而发生过敏的现象可不少。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药性为凉性,滥用板蓝根可能会引起头昏眼花、胸闷气短、呕吐、四肢麻木等过敏反应,严重者还会导致休克。专家建议,板蓝根最多喝三天。

小柴胡清热不化湿

流感的特征与传统医学理论中的“风、热、湿”有关,小柴胡颗粒中含有柴胡、黄芩、党参、大枣、甘草、姜半夏,对于热毒等症状有抗菌抗毒的功效。但是,至今临床实验中仍未有证明表示小柴胡颗粒确实就能预防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

作为属性寒凉的药物,过量饮用小柴胡非但不能预防流感,反而会降低自身免疫力。

理论上来说,寒凉的食材均对预防属“热”的流感有一定作用,燥热食物对于预防流感则有反作用,应尽量少吃。

营养保暖不可少 接种疫苗更有效

其实,要想彻彻底底地把流感拒之门外,吃药不如多洗手,洗手不如打疫苗。

篇13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7年8月~2008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6例外感发热的婴幼儿。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9月~3岁。家长文化程度:初中12例,中专及高中38例,大学以上36例。家长是患儿父母或祖父母。按照家长的文化程度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教活动,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教活动。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温、病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为无显著性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2、方法

2.1、教育方式

医护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发放宣传资料、对患儿家长进行知识普及,以及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以语言教育为主,配合演示,发放科普小知识手册,让家长参与健康教育计划中。与患儿家长交谈时使用简明通俗的语言,重点突出、有意重复,必要时可让患儿家长复述要点;对于需要掌握的技能,如物理降温法一定给予患儿家长口头讲解结合操作示范,使家长掌握对高热患儿的护理常识,并让家长演示至正确为止。注意因人施教,针对患者家长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患者家长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患者家长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患儿家长者,给予有效、正确地指导[5]。

2.2、教育内容

2.2.1、就诊前教育

在患者候诊期间,责任护士及时向家长自我介绍,并介绍病区环境,陪护作息制度,呼叫方法,主管医生等,向家长说明发热是很多常见疾病的同一症状,短期、不超过一定限度的发热是有利的,以稳定其焦急、恐惧情绪;对伴有惊厥者,应紧急安置好患儿,按医嘱给予退热、止痉、吸氧等处理。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家长在候诊期间一方面可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其在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紧张、烦躁心理,以消除患儿因陌生而带来的紧张不安心理,促进护患配合。

2.2.2、检查、治疗过程中的教育

在患者进行各种诊治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家长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常规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物理降温的操作方法、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如指导家长给患儿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合理膳食,可给患儿牛奶、豆浆、米汤、稀藕、肉汁、菜汁、果汁、红枣汤、麦片等;提倡母乳喂养,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年长儿要有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居室要清洁通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去公共场所接触传染源,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患儿家长注意观察病情,如发烧、咳嗽、咳痰、呼吸加快、喘息、精神不佳等,及时发现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教会掌握常用退热方法,首选物理降温法,宣传物理降温方法、好处、注意事项,让患儿家长与责任护士共同参与操作,使其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效果不佳时,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告知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服药的方法和时间,给药途径及剂量的精确、注意事项等,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对高热患儿使用退热药后应多饮水。

2.3、教育及评价方法

根据患儿家长文化程度,个体选择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利用每次与患儿家长接触的机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视患儿家长学习能力及掌握情况给不同深浅的内容,对患儿家长未掌握的内容进行循环式重复教育。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热退时间,制定退热时间表,对所有患儿家长解释清楚统计要求,按时回收退热时间表。

3、结果

两组的热退时间结果见表1。经u检验,P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