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类专业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机电工程类专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机电工程类专业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电机工程技术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因此对于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的研究尤为重要,为我国各类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主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制定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研究的原则、内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增加其研究的可实操性,真正促进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

一、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研究的概述

1.研究原则

我国机电工程专业技术基础在近几年来对其大力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相对西方的研究进度较为落后。我国大型电类企业的先进技术大部分仍是引进日本和德国等先进国家的电类技术。其研究成果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电类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针对从事各门电类的岗位所需改进的内容作为研究重点,从而不断提升在职人员的工作能力,建立对五门电类企业发展有用的研究体系。

2.研究内容

我国对于机电工程专业五门电类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相应的理论知识网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其基础技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相应的机械制图、电工基础、电机与变压器、PLC、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并且增加其基础知识的实践性;另一方面是不断提升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相应岗位的实操的能力。例如对于五门电类基础技术相应岗位的涉及到的机电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识别、设计、调整、维修、操作、编写、安装和改造等方面的能力。

二、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的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相应的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的研究体系也应该进行改变,从而使其研究的成果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对电类企业的发展,也更容易应用到电类企业的实际岗位中,从而促进电类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智能化

智能化是当今社会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根据企业中的设备我们可以发现,电气自动化逐渐代替人工操作,机电智能化的机器人逐渐代替自动化设备,这一现象证明其智能化成为五门电类技术基础研究的最终方向。机电的智能化主要指的是在电气自动化的基础上,加入人工智能化、运算技术、模糊学、心理学混沌动力学等新型的研究领域,从而模仿人工的智能化,使机电设备具有与人一样的辨别、决策和处理的能力,从而促进机械设备的高智能运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控制能力。

2.模块化

机电工程对于模块化的研究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资源设备的浪费,对于统一各机电类企业的机械设备的各类接口的标准化由于产品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存在一定的难度,制定标准化规格,一方面有利于机电设备的开发也有利于各类新产品的推行和扩大生产规模。新标准化制度的建立,必然要对之前的设备进行改进甚至是报废,这必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可以先选择大型的电类企业实施标准化,逐渐将标准化贯彻实施,为机电企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3.电子网络化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不仅仅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的生活,还为各大电类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网络可以打破空间和国际上的局限,使世界各地的电类企业连成一线,也是我国了解国际上的电类企业发展信息的途径之一,促使全球的电类企业在合作中竞争、相互促进,实现双赢的局面;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优势推行新产品;还有网络技术也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控的目标,也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网络化是机电工程企业的发展趋势。

4.微型化

微型化是当今机电设备逐渐向微型化发展,国外发达国家早已意识到微型化的优势,并将其称之为微电子机械系统。微型化主要指的是一平方厘米的机电设备,并且逐渐向微米和纳米级发展。微型化机电设备的体积小、耗能小、便于安装和运动快捷等多方面的优势,深受各大机电企业的欢迎。微机技术的研究还涉及到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促进微机技术更加精确。

5.绿色化

机电工程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若是要对污染的环境治理需要花费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代价,严重的环境破坏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因此我国机电企业意识到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性,即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机电工程。绿色化的发展道路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对机电工程制造的污染液体、固体进行物理或化学的处理,使其达到污染排放的标准;另一方面是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液体或固体产生,从而使其排放液达到标准。绿色产品在从设计、制造、运转和销毁等阶段减少污染物产生的同时,也要提升各阶段的资源利用率,并且可以对其回收利用再生产。绿色化的技术开发也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现途径之一。

6.系统化

机电工程的系统化主要体现在机电工程建立完善的体系结构方面。系统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当今社会机电发展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该系统需要增加对多个子系统的调控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强大的通讯技术作为支持;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格化方面,机电系统化越来越重视人与机械设备的配合,首先是设计期间逐渐增加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即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增加人与机器的融合度,其次是从自然界的生物寻找灵感,寻求自然界的规律,促进机电人格化的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机电工程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五门电类基础的研究也不断走向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五门电类技术基础是机电工程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方向决定机电工程的发展趋势,借鉴西方的发展经验,在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决定机电工程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和系统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机电工程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建立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念明.“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教学心得[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5).

篇2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基本情况简介

目前,我校有机械、计算机、化工、土木、采矿等专科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不同,各专业在课程内容有不同的侧重,实验课非独立设课,其开课学期和课时设置如表1所示。

2.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虽然对不同的学科专业,设置了4种不同的学时设置,但是课程内容在处理“继承与更新”的关系上不够科学。课程内容要能够支撑培养计划和毕业要求,为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及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培养计划一般每4年左右修订一次,本课程的内容也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非电类专业的需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当前的部分课程内容已经过于陈旧,不能支撑新工科教育。(2)实验内容不够丰富。一方面,由于课时的限制,没有教授一款合适的仿真软件,学生不会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另一方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强电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少,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不够。(3)教学手段不够先进。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课堂讲授,通过大量的公式推导和定量分析计算,布置习题形式的作业,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采用闭卷方式考核,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以记忆为主。

3工程教育理念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3.1结合培养计划和毕业要求,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器件在不断涌现,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近年来,已经在教学中把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更新为重点讲解的器件,双极性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只作简单的介绍,并增加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电力电子技术,电路仿真软件等内容。同时,教学内容不能只增不减,要删除传统内容中陈旧的和不属于非电类专业的基础性内容,例如:简化电路的暂态分析和电动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认证标准要求,采用了4种不同的学时设置(见表一)。对于同一种课时设置的不同专业,其教学内容也会有一些不同,与专业关系紧密的内容要更加侧重,并结合该专业中的一些工程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地思考、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3.2结合学科竞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1)利用电路仿真软件,提高实验效率。教学中利用Matlab/Simulink,Multisim等电路仿真软件进行辅助分析,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电路定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代替一部分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另一方面,在实验预习、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可以提高实验效率,提升实训效果。(2)结合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非电类专业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中,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密切相关的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在竞赛的训练和指导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对项目研究内容和指标提出要求,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做引导,由学生自拟设计方案,不过多介入项目的研究过程和每个细节,大部分工作由项目小组协同完成。为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搭建开放的交流平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各学院学生可自由组成项目团队,鼓励交叉学科组合。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对交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3.3提高课件质量,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篇3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在整个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应用十分广泛,且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在工程中有广阔的背景,但是普遍学生反映内容多、难度大、不易学懂。这主要由于该课程综合了电路的基础知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磁场、可编程控制器及电机理论及其应用知识,跨度非常大,基本上包含了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1]。因此,结合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以成为该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目前的教学现状

针对该课程内容多,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难度的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好后续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时打好电工电子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思想、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以提高学习效果。由于学校是一所年轻的院校,缺乏办学经验,且年轻教师居多,尤其是针对机械类学生整体水平较弱的情况,原有的光靠课堂板书讲授的单一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及实验设备,用于课程的建设中。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类专业的课程在逐年增加,无形中导致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学时进一步的压缩,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的矛盾进而突出。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信息量,如可以结合图形、文字、声音等,使课堂教学内容不再枯燥无趣。比如讲授继电器这章,可以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深入浅出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不但具有形象化辅助教学的效果,而且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减少了教师上课时的板书时间,尤其是《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电路图非常多,板书画图会浪费很多时间。采用多媒体则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详细地讲解难点等等。因此,这种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保证了教学质量。但是多媒体教学在该课程中也存在多方面的缺陷。传统教学时,学生在一边听课思考问题的同时一边可以有时间记笔记,听课节奏慢,听课效果好。而多媒体教学速度快,学生往往跟不上,来不及记笔记。用多媒体教学后,频繁地翻页让学生感到授课速度快,跟不上教学进度,且视觉会感到疲劳。久而久之,学生很难长时间高度的集中听课,导致学习连贯性差。学生的特点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尤其对于我校学生,除了少部分基础知识扎实之外,大部分学生基础不好,理解能力差。这样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然不适合。因此,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多媒体和板书结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比如重要公式的推导或者讲解习题,则采用板书的形式,这样讲课速度有所减慢,学生可以有时间理解、思考、做笔记,从而加固了对知识的理解。②“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这种陈旧、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2]。为了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带一些实物,让学生先有感官上的认识。比如上电机这部分,比较抽象,教师可以把小型电机现场拆开让学生见到内部的构造,这可以使学生对于理解电机工作原理及绕组的绕制方法有了深刻的印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问题实际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学习就变得不再枯燥,容易理解了。

2.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实践环节可以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及同学之间互相协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实践课程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完全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这样只是起到了单纯的模仿,重复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今后的实验教学改革应着手解决上述问题,把重点放在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上,不只是对一些理论的验证,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工程的角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创作激情[3]。另外在课下开放实验室,由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激发潜在力和创造力,有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使该课程不再是“纸上谈兵”。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及社会举办的各类竞赛,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3.增加辅助教学环节。针对机械类学生普遍基础较薄弱的特点,我们采取“精讲多练”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习题课的讲授,讲解一些经典题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掌握的层次不同,理解的速度也就不同,如果习题课也按照大班上课就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也不能及时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与教师交流,我们在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了答疑辅导课。在课下答疑时可以使每个学生能够很好的运用理论课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思考,也能让教师对每个同学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由于《电工与电子技术》分为上、下两篇,为了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负担,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后续的内容,在学习完上篇电工部分之后,我们安排了期中考试的环节,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巩固前期所学过的内容,让学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有紧迫感,激发他们对学习该课程的热情。通过期中考试,也可以及时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教师安排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通过实践证明,期中考试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深化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在机械类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创新教学中,我们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创新,结合本校的实际,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文化知识、学习习惯和方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教学工作重点,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二十一世纪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翼翔.《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改初探[J].长治学院学报,2006,4(2):77-78.

篇4

一、问题的存在

1.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的,而且理论知识往往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就忽视了《电工电子技术与应用》作为应用学科的实用价值,使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理解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2.教学方法陈旧古板。

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方式,有些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熟悉不适应,课堂教学讲得过多过细,缺乏新意,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回味。此外,课后作业过多也使学生无暇思考,这样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考核方式单一,内容片面。

《电工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的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试,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又不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二 、改进措施

1.课程整合和优化。

打破学科体系,改革课程设置,实施课程内容的简约、集成与重组,体现出中职教育的特色。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精减教学内容,去除理论推导、证明、验证内容,注重技术的实操和技术的实践。

实践做中学,弱化过深、偏难的理论,突出知识在专业中的实际应用。以适用、实用为原则,优化知识技能结构,形成与应职岗位相一致的教学内容。从应职岗位需要出发,将各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删去一些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大的枝节。例如,很多教材大篇幅讲解二极管如何形成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情况。而在实践中,只有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员,才可能用到这些原理知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中职学生,重点应该放在二极管、三极管的应用,如何判断二极管正负极,三极管的标号及管脚判别鉴定,如何通过参数来选择二极管、三极管的型号等内容上。对于电子电路应强化集成电路方面的内容,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应用。对难度较大,求解过程复杂的例题、习题进行删减。

2.加强与专业方向的对接。

大部分汽车类专业均开展了电工电子课程,但专业方向不同,学生所需知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电工电子是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入学第二学期就开设了此课,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还不够了解,教师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时,授课内容既要注意与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衔接,又要兼顾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并且课程内容按不同专业编排,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学时和各层次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例如,针对汽车专业,要结合汽车电器元器件、电气电路的工作原理,讲解电源在讲解电源时,结合汽车电源系统对汽车的电源(发电机、蓄电池)的结构和功能(如下图)进行讲解,这样,对后续课程就有了联系。

3.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中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比喻法、类比法、启发质疑法、讲练法、实验演示法,使学生能克服厌学心理,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要耐心对待学生,引入各种案例,多讲多练,多做实操,反复强化重要的知识,不讲则已,讲的就务必使学生掌握。

4.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拓宽教学手段。

抽象的电工原理讲解起来容易觉得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如电介质的极化、电容的充放电等,若能合理巧妙使用辅助教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PPT、教学录像,直观的实物模型生动详尽、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使教学过程缩短时间,尽可能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为了适应目前既要减少教学时数,又要增加课堂信息量的教改形势,同时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进行答疑,接收学生反馈意见,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试题库,在网上随时进行自检自测。我们目前已具备的资源有: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上实验室、习题库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时,要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在实验中,将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理论设计,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计算机仿真设计,完成仿真设计后,再在实验室按照仿真电路装配实际电路进行测量;三是可以进行虚拟的仿真实验,根据教学内容和专业要求,联系生产实际提出简单的设计题目,让学生进行理论设计,然后在计算机上完成仿真实验,检验和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电工电子技术与应用》是一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这些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中。但是学生到工业、企业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从而无法了解工业、企业中是如何进行具体工作的。

为此,在教学中,每章都从最基本的应用实例出发,由实际问题入手通过技能训练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由实训引出相关概念及相关电路。首先是教师提出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及其他相关事项,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内容,再通过自己动手做的方式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相关技能的训练。这种在教师指导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交互进行,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学所选实训项目应与汽车专业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动机。

此外,实践教学场所按照职业活动环境来布置,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同时,实践教学严格按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有关规定,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着重要求学生要有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工作作风。

6.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考核体系。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强调考核学生的能力,实现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的转变。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与之相适应,考核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素质为考核中心,考试不再局限于闭卷一种形式,而是采用开放灵活的考试方法,包括开卷考试、口试、实际操作、调查报告、综合考查等形式。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考核形式,如考基本理论采用闭卷的形式;考实训采用项目制作的形式,根据学生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现场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实训成绩;对于综合分析和电路设计采用开卷的形式;平时的作业可以结合生产实际写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使评分方式科学化。课程结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实训成绩、期末成绩(试卷)组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全程参与学习,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日常学习中,淡化分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考核反馈,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注重考核,不注重反馈,其实考核的目的是要重视反馈,通过反馈来了解自己的不足,使教师反省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讲解来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减少错误,学生在反省中找到原因,改正错误。

三、结语

汽车类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经过多年的思考与经验积累已初有成果,在以后的改革中,使该课程更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具有鲜明的特色,真正的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地快乐学习。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篇5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行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机械行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同时,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在以后的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发展,本文结合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

二、机械专业学生学习电工学的实际情况

(一)课程定位模糊,重视程度低

电工学是面向非电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电类基础课程。这就会出现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跟本专业有什么联系?”“学了有什么作用?”等,这使本课程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定位不清晰,同时,部分学生觉得将来肯定不会跟电打交道的,就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

(二)原理知识枯燥,教学手段单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素质要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宽广的基础。由于课程本身涉及的内容以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表现出来,因此,只以对原理知识的分析为教学手段存在不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作为技术基础课,它非常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将来在工作中应用电工、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内容更接近工程实际。其次,《电工学》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新的器件和应用电路层出不穷,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既要抓住基本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所以电子电工技术的实践性很强,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只是12个学时的实验教学,且时间的安排跨度很多,不能及时地跟理论课程相对应。同时,本课程没有相应的课程设计,所以学到的知识不是很深刻。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改革教学方法的方案,使学生清晰快速理解原理知识的同时,能够看见原理知识在实际的电路中的体现。

三、教学改革的内容和目标

(一)改革目标

1.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培养目标,更贴近生产实际。

2.以更形象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改革内容

1.明确课程在机械专业的地位及要求。电工与电子学包括电工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它是研究电磁现象和电子技术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一切工程技术人员在处理实际生产技术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所有工科类非电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同时,与后继课程《测试技术》、《机床数控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有紧密联系,有后继课程所需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内容,所以其深、广度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其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初步具有设计简单电力、电子线路的能力,初步具有解决电力、电子线路常见故障能力。

2.教学方法和实验方法的改革。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原理知识枯燥,教学手段单一,且经常遇到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且用语言也不易描述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面无法掌握和理解。根据机械类专业对电工学的主要要求:突出应用性;初步具有设计能力。对电工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以下的改革:

第一,降低对工作原理的要求,由掌握变为了解,突出讲解应用性。传统的教学在芯片的内部工作原理或者某一功能电路的所有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等方面花费了大量的课时,但经过实践证明,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效果非常差,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跟得上。但是,从应用性角度出发的话,课程内所讲授的器件和功能电路已经非常成熟,没必要去深究内部工作原理,只要知道根据需求,能把这些成熟的电路拿过来用就可以了。以基本放大电路为例,教学大纲中规定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直流通路估算法、图解法,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微变等效电路法估算等等,而动态分析因其分析过程枯燥,实际应用性差,所以降低动态分析要求,注重讲解如何调整放大电路的三个指标: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因此,不详细讲授工作原理,可以采取制作原理知识的动画,以直观的方式解释原理,重点讲授器件引脚和电路功能及怎么样调整电路满足所需。

第二,利用EDA技术,选择形象直观的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将EDA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课程内的大部分电路都可以通过EWB来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基本放大电路为例,如何把基本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的三个指标: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讲清楚呢?通过把具体的电路,将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调整后对三个指标产生的影响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之一,同时为了不影响课时,选用计算机仿真的方式,利用EWB搭建课本上的放大电路,通过软件可以很方便地修改元器件的参数值,达到想要的目的。

第三,实验课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实验课都是通过实验平台,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规定,通过导线连接,然后读取、记录数据,就完毕了。这样的实验对于电工学课程来讲,所有的器件都被藏起来,无法给学生很直观的感受。所以本次改革要求实验脱离实验平台,所有的电路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焊接,然后测试,读取、记录数据。如果数据结果错误,分析原因。例如二极管电路实现限幅功能,不同的学生在电路搭建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二极管器件的阳极和阴极,输入相同的波形,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输出波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马上能够掌握二极管的内容。经过对学生的调查,普遍认为这种方式非常好,都认同这种方法。同时这种实验方法已经推广了,其他教师也采用这种方法。

第四,开放式实验室,引入学科竞赛。电工学的内容如果不通过实际电路的搭建,只是纸上谈兵,过了一段时间就基本忘记。只有长时间不断地去实践才能巩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知识。通过下面两种措施来拓展课堂的知识:

A.在计算机仿真和实验课的基础上,布置课程设计类型的题目,在期末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要求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设计实现一定功能的原理图,激发积极性。针对模电的基础电路――放大电路,可采用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放大;针对数电的门电路以及芯片,可采用跟单片机结合,让学生掌握芯片如何应用以及其原理。B.引入学科竞赛提高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虽然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相对比较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但对于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学习的效果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学科竞赛就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同时,学科竞赛的内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因此,改革以“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比赛为平台,电磁组智能车中的电感获取赛道信息时,由于信号太弱,无法识别赛道的路线,这时就可以利用电工学所学的由三极管、电阻等分离元器件构成的放大电路进行信号的放大。通过这样的一种实际的需求,学生能够马上学以致用,同时非常直观地看到书本上的电路是如何应用到实际中的。

四、结束语

总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独立学院机械专业学生对于电工学的学习效果有显著提高,为学生将来在机械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的电工学课程就按照这个教改模式下去,同时吸收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谭琦耀.职业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60-162.

[2]曾松伟,郑红平.农林类院校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78-179.

篇6

1.课程设置不合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化工类专业拓宽知识面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本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当其冲的课时压缩对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并且其理论阐述抽象难懂,教师往往是根据课时安排,生硬地删减课程内容,势必造成教学上的不连贯,部分教师甚至将实验内容删除,即使安排也多是验证性实验,缺乏有针对性地提高技能和贴近生活实际的项目,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2.理论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而且理论知识往往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就忽视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应用学科的实用价值,使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理解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3.教学方法呆板。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很多农村家庭生活条件改善,上学不是唯一出路的想法蔓延,势必造成职业学校部分学生没有追求。再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是老一套,老师讲,学生记,习题巩固,作业再巩固,实验应付了事,没有一套适应现在学生的、体现个性化的、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应对,结果势必造成教与学的严重脱节,教学效率低下,严重挫伤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所以学生普遍感到学无所用,毕业求职时又眼高手低。

4.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现在,由于地方生源数量减少,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没有减少,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职业学校就是为了混文凭。学生的文化基础不牢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差,选择化工类专业的学生缺乏电学概念,认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与自己专业无关,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够。

5.考试方式单一,内容片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考试方式仍沿袭多年不变的闭卷笔试,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驱使学生在狭窄的范围内死记硬背,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更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中职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结合中职学校育人目标、企业用人标准和化工类专业课程设置实际情况,确定化工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准确、体系科学、内容实用、提高效率、培养能力,以解决“学以致用”,“学时少内容多”这两个问题为主要目标,教学改革和实施方法如下:

1.课程设置模块化。随着科技进步,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使用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时间周期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化工类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跟不上社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不能适应教学改革要求。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推行教学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教学计划按三年制“2+1”模式制订,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电工基础课程模块、电子基础课程模块和灵活的选修模块。该课程体系具有下列特点:(1)解决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2)实用性强,可解决目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以致用的矛盾;(3)加强了系统概念,可以为今后的在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内容选取科学化。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基础内容多,由于学时有限,必须精选,够用即可;(2)必须大大删减细节问题的定量分析计算,如电机、电器的内部分析计算,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分析,分立元件的定量分析计算等;(3)加强系统的外部特性,如电机、电器的外部特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外部特性,应用系统的外部特性等;(4)加强与专业方向的对接。大部分化工类专业均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但专业方向不同,学生所需知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教师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时,选修课程内容要按不同专业重新编排内容,既要注意与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衔接,又要兼顾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以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学时和各层次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要求。(5)适当了解先进内容,如EDA技术、通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

3.教学模式多元化。在教学模式上,充分使用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仿真实训室等现代教学资源,积极开发教师上课用、学生自习用、网络分布用的多种教学课件和软件,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尽可能使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更有兴趣,更利于发挥其创造性,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4.教学环境企业化。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就是要理实一体化教学,而前提就是要有与专业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除了利用好学校现有资源外,还要加强校企合作,合理利用企业现有设施设备。将学生带进企业,在做中学,学中做。

5.考试方式多样化。将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报告与实物制作相结合,整体与单元相结合的多种考试方式。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络,积极探索考核学生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工类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经过多年的思考与经验积累已初有成果,在以后的改革中,更具有鲜明的特色,真正地实现做中学,快乐学习,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

0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技能。该课程理论知识点繁多,涉及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学;实践环节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且学时安排一般都较少。教授这门课程需要教师不断研究改革总结创新。

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研究近三年课程教学过程,目前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主要存在以下现象:①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②学习的过程中就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作业完成质量低。③课程学习内容跳跃性大,缺乏衔接。④实践课程学习一知半解,动手不够。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①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和电类相关性小,认为所学知识对就业岗位贡献度小[1];②课程理论知识点抽象、难度大,教师教学条件单一;③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多用本科或电类专业的教材来给高职院校的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上课,知识结构系统性不够;④实践和理论教学分离,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针对性不强,学时不足。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将从三个方面给出改革思路。

2 教学方法改革 提升教学效果

2.1 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与持续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设计富有启发性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在学习基本功能电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大木板将原件固定在木板上构造基本功能电路,并用信号指示灯表达电路输入、输出变化,同时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展示电路在实际产品中的典型应用,使学生通过辨认现象来对应功能,并将电路功能的图解与分析穿插到教学活动中,如扩音器对应放大电路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学习过程赋予互动,在接下来放大电路的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将很高,这样就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再如,为了使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持续产生兴趣,需要教师对教学章节反复运用类似的方法,将所有的典型电路分析与讲解尽可能用实物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得见而且摸得着,让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达到统一,使枯燥的课本文字鲜活的表达出来,同时在电路选取和实例结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结合授课专业,尽可能选取专业领域内的实例电路,这样在教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专业知识和专业实际应用相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教学内容设计与创新 为更好适应生源特点,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适应性设计和创新。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结合各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取舍教学内容且兼顾考虑难度和广度。例如,针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部分就要重点讲解,对点动控制线路、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以及正反转控制线路都应逐一透彻分析,而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部分就可以作为选修内容。同时可以为机械类学生在最后单独设置一章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电路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将知识点围绕专业系统设计。此外,在课程创新上要打破传统教学条件限制,可以引入仿真软件,例如MATLAB软件的GUI[3]设计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充分利用软件技术让抽象的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动态方式展现出来,这样更直观更容易理解。这样的教学实践可以不断摸索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同时编写完成实用性、针对性强的教材。

2.3 实训实践环节技能培养 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但很多学校对实践教学都不太重视。目前,大多数实践环节都是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些验证性实验[4],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创新了。故实验课都流于形式,学生在实验课上只想着做完实验观察到结果就好,没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也没思考过可否换个方式做等问题。学生达不到提高技能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为此,实验课上应该增设开放性实验,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和考查学生技能,老师只需给出实验目的和实验指标,具体的实验器材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也可以引入技能竞技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大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改革措施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具体应用需教师在上课时灵活把握。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了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真正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冯鸽.关于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思考和体会[J].科技信息,2013(23):184.

篇8

一、C语言程序设计在电子类专业中的现状

(1)目前大部分高职电子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仍沿用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2]其《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仍采用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编写,针对性不强,很难有效的服务于高职电子类专业课程的学习。(2)《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与专业课程单片机的学习脱钩,使学生学习C语言的目标不明确,很难将C语言知识与专业核心课程单片机的学习有效结合,从而影响单片机教学的有效展开。(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本身的难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底子薄,形成学生难学、厌学,进而逃课的恶性循环。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C语言课程与单片机课程总体设计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C语言课程与单片机课程有效结合的课程改革模式,如下图1所示。

图1 改革的课程体系

从工作过程出发,将单片综合项目的应用分解为C语言课程任务、C语言与单片机的结合、单片机课程任务三个部分,C语言课程任务和单片机课程任务两者服务于C语言与单片机的结合;C语言课程任务主要面向C语言程序设计的知识点学习即C语言的课程领域;C语言与单片机的结合又可分解为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算法学习和单片机中的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课程任务主要面向单片机内部资源的学习即单片机课程领域;最后将 C语言的课程领域和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算法学习相结合,形成一门《基于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并将单片机课程领域和单片机中的C语言程序设计相结合,形成一门《单片机综合应用》课程。

三、基于单片机运用领域的C语言学习领域重构

(一)C语言学习领域重构。如下图表1所示,将七个典型单片机项目所需要的C语言知识点打勾,根据各个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点,重新组织C语言课程的学习领域,形成重、难点突出,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针对性强的具有专业特色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表1 基于单片机项目的C语言学习领域重构

(二) C语言学习领域中教学例子选取。在C语言知识讲解中,我们将典型单片机项目分割成多个独立完整的子任务,并将这些子任务稍加调整修改,使C语言知识点贯穿其中,让学生从专业的实际运用中来学习C语言,既保证了C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又将C语言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任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且还培养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

四、全文总结

篇9

《电工技术》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其涉及内容与生产及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化,新课程体系的建立,学科体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开的传统格局首先要打破,本人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较好的方法。

一、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电工技术是一门强调实用性、工程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课程有着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但目前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

1.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校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一直将理论课和实训课作为两个不同的环节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容易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严重脱节。学生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上理论课时因为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对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和接受,感到比较抽象,枯往往张冠李戴,有的学生虽然听的比较明白,可一接触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到实训阶段,原来学的知识又要重新给学生讲解,使教学重复,浪费了操作课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教学模式不但使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更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不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教学模式,教师是主动施教者,而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在这种状态下,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更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1.充分体现课程特点

《电工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必需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特点,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2.符合职业教育要求和特点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立足职业发展,突出职业能力,将电工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融人实际项目中,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车间,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融合,“教中做”与“做中学”结合,综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构建以行动导向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

3.1引人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的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3.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电工技术知识中大部分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对于机械类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十分吃力尽可能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演绎出来,那么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在一体化教学中,课程的全部教学采用理论实践融合的现场教学,在理论讲解中,将多媒体教学、实物、模型演示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4.课程改革的实施

实施一体化教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若干个具体项目,理论知识围绕具体项目进行讲解,技能训练将成为该课程的重点。通过对我院09级机械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我们认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要做到以下几点:

4.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

我们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根据专业教学目标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精心、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将原来分开的《电工技术》和《电工技能实训》合并为《电工技术与实训》课程,同时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4.2注意理论知识与项目的融合

由于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教学内容是以划分工作项目为依据的,因此在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可能会对以往的理论知识体系作一定的调整和增补我们可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及要求,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相应的项目中去,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到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低压配电箱的安装项目时,我们就把三相交流电源、三相交流电、三相负载的连接,三相电路的功率等知识融入到项目中进行讲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效果良好。

五、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收效

1.由于在教学中实施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学现场一体化,实现了真实情境下的教学做,减少了课程的重复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中有有看得见摸得着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提高,可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容易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一体化教学需要一体化的教师,这就促使教师努力将自己塑造成集理论和技能于一身的“双师素质”教师,有利于“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直观教学性强,易于深入浅出,教学效率高,总体效果好,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发挥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秀成.关于控制技术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篇1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标准,认证标准既是专业认证思想和理念的体现,又是专业认证制度实施的根本。我国2012年版通用标准规定了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的要求.专业补充标准规定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3个方面的特殊要求和补充。该标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产出导向(目标导向)的教育取向以及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在认证标准中,师资队伍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最直接因素,是课程体系的实施者,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专业认证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拟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探讨普通工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

一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及当前的师资现状

1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我国2014版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强调教师应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 专业补充标准中又专门强调,大部分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 教师,其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之一应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 程类专业,绝大部分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须具有硕士 及以上学位,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总数 20%以上。从标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工程教育除了要求教师 的专业背景外,还非常注重教师的工程背景,其目的就是引导 工程教育真正回到突出工程的轨道上来。

2 当前的师资现状

(1)缺乏工程背景

大多数普通工科院校的教师都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直接从学校到学校。教师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只有专业背景,没有工程背景。很多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科研方面也是专家,但实际工程经验非常有限,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和技术改造、信息更新情况不能及时了解,难以胜任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师资现状也很难完成“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达不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

(2)企业或行业的参与度不够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强调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强调有一定数量的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长期以来,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师资队伍中,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的情况虽然有,但数量不够也不稳定,甚至根本就没有聘企业或行业专家作兼职教师,导致企业或行业对工程教育的教学参与程度不够。

(3)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师资队伍建设处于自发的状态,而不是自觉的行为。表现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评估工作而临时拼凑在一起;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清楚,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计划不明确。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最直接因素课程体系的实施者,办学特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都是通过教师来实施,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教学团队,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在专业认证中起重要的作用。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强调教师应具有工程经验、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专业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从标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工程教育除了要求教师的专业背景外,还非常注重教师的工程背景,其目的就是引导工程教育真正回到突出工程的轨道上来。

根据文献6所提供的电子信息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可以看出,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着重培养三种类型的工程师(以下简称“三型工程师”),即“生产维护型工程师”“产品开发及工程实施型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以满足信息类产业的需求,解决生产一线的生产技术问题。为高质量地培养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三型工程师”,必须根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补充标准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建设电子信息类专业“三型工程师”的教学团队。

1 教学团队的构建模式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三型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培养体系,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建设基于“生产维护型”、基于“产品开发及工程实施型”和基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采用“优秀带头人+课程群教学人员+企业导师+外籍教师”的人才队伍组织模式,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成员应在20%以上。团队成员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学术型成员主要负责保证团队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使团队的研究、开发及教学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应用型成员应具有工程背景,负责学生工程背景的培养和工程能力的训练。通过优化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坚持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优势互补、相互激励、跨学科、跨国界、校企合作的适应于“三型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有利于培养平台的国际化。

(1)优秀带头人

教学团队要有好的带头人。优秀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领头羊,对教学团队的专业性程度影响极其显著,在团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核心作用m。因此优秀带头人首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能够准确并及时地把握市场需求和专业的未来方向。其次必须热爱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最后应具有吸引人、团结人、凝聚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为了提高教学团队的国际化水平,拥有良好的国际视野,优秀带头人还应当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2)课程群教学人员

课程群在这里主要指“生产维护型”、“产品开发及工程实施型”和“研究型”三个人才培养模块的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人员,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实施者。该部分成员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学术型成员除了负责专业理论型课程的授课任务外,还必须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承担团队的科研工作,代表团队的学术水平;应用型人员主要以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为主,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应具有工程背景。团队中的课程群教学人员应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

(3)企业导师和外籍教师

为保证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保证未来工程师的职业能力水平,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增强工程教育的竞争能力。团队应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著名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及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高级操作技能型人才、管理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均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如授课、学术讲座、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指导等。企业导师和外籍教师的聘任不仅可以充分满足提升教学水平的需求,而且还能带来新的理念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资讯,有效地弥补了工科教师缺乏专业性实践的不足,是课程群教学人员的延伸和补充。

2 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三型工程师”教学团队以切实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面向职场的就业能力为愿景目标,为完成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以优秀带头为核心,以知识技能互补、业务能力互补、教龄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和企事业人员组成。为使教学团队能够高效运行、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的愿景目标,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组织文化与自我意识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的灵魂。教学团队是否能发挥强大的协同力,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该团队是否拥有和谐和宽容的文化氛围。教学团队的构建不是简单的人员叠加和堆砌,要通过各位成员的相互配合、共同教研、以老带新、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就必须处理好团队的组织文化与成员的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

教学团队的组织文化应该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价值观的组合,鼓励创新,容许失败;强调集体价值观,重视彼此共同进步;不压抑成员的个性化发展。其和谐宽容的文化氛围应该能够唤醒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包括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通过团队建设使团队成员由单兵作战变成了团队作战,带头人、课程群教师、企业导师及外籍教师都能通过团队的优势互补增强自身的实力,其能力和业绩的提高离不开团队的支撑,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具有特定教学目标的有机整体。

(2)教学与科研

教学团队是围绕教学构建的,其建设是以课程为核心的。围绕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人才的目标。工程人才的培养是面向行业企业的,是以产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课程教学已不仅局限在课堂,是以项目为驱动,面向生产实际和科研领域的教学。因此,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团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支持着科研,科研引领着教学。没有科研的教学是空洞的,也是经不起考验的。优秀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教给了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和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素养和能力。很难设想一个从未做过科研工作的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所以进行科学研究不仅是大学教师的职责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理论课的教学也不容轻视。实际上,学过和教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是有很大差距的。博士毕业是具备了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能力,但还需要运用这种能力去深入钻研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团队中的学术型成员除教学之外,还要负责拿项目报课题,保持团队站在学科的前沿,使团队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旺盛的竞争力。团队中的应用型成员要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以科研促教学,从而促进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

(3)理论与实践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明确提出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f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团队成员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应用型教学人员必须具有工程背景。这样,教师才能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工程意识、工程思维,讲授工程技术方法,而且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工程类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将工程训练融人课堂,结合课程大作业、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

针对教师普遍缺乏工程背景,尤其是青年教师存在的学术、学历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相对弱的问题,可通过“传帮带、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丰富教师的工程背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具体做法为:青年教师到校后先到实验室实践半年,还可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在指导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邀请有工程经验的校外专家来校讲学,使教师了解社会需求;加强教师的科研,结合科研课题深入工程实际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应用型教学成员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4)学校与企业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因此,各教学团队要将专业发展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在相关领域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或精通一线工作程序、熟悉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的技术业务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团队的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教学工作,指导学生企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提高团队教学与行业企业现实的吻合度。

一方面,团队的企业兼职教师直接在现场带领学生进行实习,不仅发挥他们熟悉现场情况、了解工艺流程和具体设备使用状况的专长,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一些现场记录,以及通过与现场操作工作的交流了解具体设备的技术现状。另一方面,团队也要鼓励学术型成员给企业授课和承担企业课题,从而提高教师的市场意识,学会从实践中发掘教学素材和科研选题,拓展教学视野和研究思路,有利于增强教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保持与工程发展同步;同时,团队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应用型成员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获取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切实提高应用型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5)工程教育国际化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要求毕业生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因此,各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要立足国际观点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我国工程师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通过聘请外籍教师充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办法,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学团队建设就必须与国际接轨,为工程类学生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为将来走向世界打下基础。

三 结束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与所在教学团队的建设密不可分,因此工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后台支撑。根据大连民族学院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情况和大连地区信息类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结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三型工程师”教学团队的构建模式及建设思路,提高师资队伍在工程教育中的支撑度,担任起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升通用工程能力的责任,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电子信息类毕业生。

参考文献

[1][8] [9]项目为驱动,面向生产实际和科研领域的教学。因此,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团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支持着科研,科研引领着教学。没有科研的教学是空洞的,也是经不起考验的。优秀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教给了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和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素养和能力。很难设想一个从未做过科研工作的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所以进行科学研究不仅是大学教师的职责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理论课的教学也不容轻视。实际上,学过和教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是有很大差距的。博士毕业是具备了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能力,但还需要运用这种能力去深入钻研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团队中的学术型成员除教学之外,还要负责拿项目报课题,保持团队站在学科的前沿,使团队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旺盛的竞争力。团队中的应用型成员要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以科研促教学,从而促进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

(3)理论与实践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明确提出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f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团队成员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应用型教学人员必须具有工程背景。这样,教师才能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工程意识、工程思维,讲授工程技术方法,而且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工程类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将工程训练融人课堂,结合课程大作业、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

针对教师普遍缺乏工程背景,尤其是青年教师存在的学术、学历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相对弱的问题,可通过“传帮带、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丰富教师的工程背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具体做法为:青年教师到校后先到实验室实践半年,还可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在指导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邀请有工程经验的校外专家来校讲学,使教师了解社会需求;加强教师的科研,结合科研课题深入工程实际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应用型教学成员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4)学校与企业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因此,各教学团队要将专业发展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在相关领域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或精通一线工作程序、熟悉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的技术业务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团队的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教学工作,指导学生企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提高团队教学与行业企业现实的吻合度。

一方面,团队的企业兼职教师直接在现场带领学生进行实习,不仅发挥他们熟悉现场情况、了解工艺流程和具体设备使用状况的专长,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一些现场记录,以及通过与现场操作工作的交流了解具体设备的技术现状。另一方面,团队也要鼓励学术型成员给企业授课和承担企业课题,从而提高教师的市场意识,学会从实践中发掘教学素材和科研选题,拓展教学视野和研究思路,有利于增强教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保持与工程发展同步;同时,团队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应用型成员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获取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切实提高应用型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5)工程教育国际化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要求毕业生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因此,各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要立足国际观点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我国工程师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通过聘请外籍教师充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办法,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学团队建设就必须与国际接轨,为工程类学生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为将来走向世界打下基础。

三 结束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与所在教学团队的建设密不可分,因此工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后台支撑。根据大连民族学院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情况和大连地区信息类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结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三型工程师”教学团队的构建模式及建设思路,提高师资队伍在工程教育中的支撑度,担任起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升通用工程能力的责任,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电子信息类毕业生。

参考文献

[1][8] [9][10]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3版)[M].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印,2013(1)

[2]吴岩.“五位一体”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工程教育认证[J].工程教育认证交流研讨会,2013(11).

[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4版)[M].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印,2014(3).

[4]胡顺仁,赵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探索[J].武汉大学学院(理学版),2012,58(S2):130-132.

[5]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9.

[6]李敏,张俊星,陈兴文,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就业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10( 6):17-19.

[7]李漫.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和运行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南京理工大学,2008(6).[10]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3版)[M].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印,2013(1)

[2]吴岩.“五位一体”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工程教育认证[J].工程教育认证交流研讨会,2013(11).

[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4版)[M].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印,2014(3).

[4]胡顺仁,赵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探索[J].武汉大学学院(理学版),2012,58(S2):130-132.

篇11

1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

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也应多样化。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属于一般本科地方院校,根据我院战略发展纲要及人才培养规划,确立“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在学院办学定位前提下,我们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具有较宽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加强本科学生培养方案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化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实验室成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

2就业目标

比较重点院校,我院学生的入学成绩显然较低,尤其高等学校扩招以后,进入我院学习的生源质量进一步降低,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们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经过对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发现,我院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全国大大小小的I T公司、弱电公司、设计院等部门,大多数学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技术支持等工作,因此就业单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针对这样的就业目标,我们对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做出进一步调整,基本要点是:强化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增设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依托我校与建筑相关的专业,设置智能建筑专业方向;开设其它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特别强调电子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科技比赛。从而扩大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

3专业特色建设

处在建筑类一般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建设,不仅要注重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还应注重结合建筑类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形成自己独到的专业特色。

3.1智能楼宇控制专业方向的设立

建筑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如何体现它的专业特色,我们认为应紧紧依靠建筑院校的特点和优势,设立与建筑相关的专业方向。1998年我们在98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立智能楼宇控制专业方向,如表1所示,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基本成熟。智能楼宇控制(既楼宇自动化系统)属智能建筑范畴。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综合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电气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使建筑物成为具有远程通信功能、办公自动化功能和建筑物自动化功能的建筑。实现建筑物自动化功能的系统称作楼宇自动化系统(或称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简称BAS)。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含义是将建筑物内的各种机电设备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智能楼宇控制专业方向适应了现代建筑电气行业的迫切需要,满足了建筑电气行业中从事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物业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需求。近几年,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且大部分学生被分配到建筑行业。

3.2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工程型应用人才的总体特征是“能设计、会操作、懂管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对此,我们除了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还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1)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根据实验教学基本内容整体优化实验教学选题,重组实验教学,增加独立的综合实验课程,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教学设备的使用率。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从实验中领略各专业学科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增设信息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和智能楼宇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其中信息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涵盖:《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DSP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等课程的实验,智能楼宇控制综合实验涵盖:《智能建筑设备》、《安全防范》、《电气控制与PLC》、《电缆电视技术》、《智能建筑及小区总体方案设计》等课程的实验。同时,由学生参与组建我院“智能建筑实验室”的建设,目前,“智能建筑实验室”已正式批准为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同样,其它信息类专业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增加相应的综合实验课程。

(2)因材施教,以“优生导师制”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为加快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挑选优秀学生,创建各种人才创新基地班,并配备具有丰富实践(工程型)的老师作为他们的导师,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某些科目,或直接进入老师的科研课题组,接受科研能力的训练,接受创新意识的熏陶,进行特色培养,以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設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最终将基地建设成为集教学、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信息类人才培养领域起到示范、辐射作用。由于采取因材施教,近年来,我们取得如下成果:培养的学生,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竟赛二等奖一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竟赛安徽区二等奖一项”、“西蒙杯征文竞赛(智能建筑)二等奖一项”、“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银奖一项、铜奖一项”。

(3)开设综合课程设计,体现职业培训技能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工程师,但大量需要的是工程师。为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在原有的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开设部分综合课程设计。如电子信息专业开设信息电子综合课程设计和智能建筑综合课程设计等。综合课程设计覆盖工程训练的各个环节: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调试,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既培养工程能力,又积累工程经验。职业化素养训练应训练学生工作的规范性,综合课程设计引入一定的工业界规范与标准来进行学生职业化素养训练,同时,包含一定数量的符合工业界需求的辅助工程工具的使用训练。

4结语

我们还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开设与建筑相关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信息类专业开设与建筑相关的专业方向,是我院在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所进行的一次探索和创新,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設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最终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有用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体现建筑内涵,是建筑类高校的优势和特色,是其它类型的高校无法比拟的,是电子信息与建筑两大学科相互渗透的具体实现。它所培养人才,将会占领它所独有人才市场。

参考文献

篇12

1.传统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

传统电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综合性实验偏少,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对实验原理和实验中元器件的参数识别、性能测试和选用等不能理解和掌握,这种机械式的实验操作学生几乎不需要做什么思考,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和创造性思维,也逐渐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

在实验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基础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一样,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先从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内容到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都做了详尽的讲解和演示之后,再让学生仿照着练习,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使得学生实验提不起兴趣,严重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1.2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不严谨、不科学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我校以前的电类专业基础实验并没有单独的学分。实验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给一个实验课分数,其成绩占到总课时的20%。整个实验课的评价体系主要看学生课前是否预习,是否完成实验内容,实验数据是否合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是否恰当等,实际上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些缺陷。仅仅从实验报告来看,其并没有考查到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大大下降。

2.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电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将实验环节与产品开发生命周期――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紧密结合起来,参考CDIO工程教育能力大纲的内容,设计适合电类专业的CDIO实验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产品和系统的构建能力,与电子信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实验课程体系可分解为4个层次: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专业创新性实验。

第1层次――基础性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相关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操作规范和动手能力,增强实践意识,加深对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

第2层次――设计性实验,是基础性实验的延深,侧重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侧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第3层次――综合性实验,面向就业岗位的技术需求,侧重于学生对专业应用能力、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4层次――专业创新性实验,注重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理论运用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2.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CDIO主张不同的能力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为了能够科学地、合理地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在电类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中,我们采用笔试(闭卷、开卷、小论文、大作业、项目设计、调查报告、实验设计报告)、口试、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如:基础理论题,用于闭卷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的牢固程度;综合论述题,用于开卷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学科课程的理解运用能力。在命题方式上采取任课教师、外部教师、课题组教师、学习组学生等共同参与的方式组题,如:倡导班级学生组成几个命题小组,根据教师的要求及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重点和难度,分别完成多套命题,由教师选优整合,形成最终考核试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平时学习、自主复习和创新思维。

2.3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烈提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课堂授课、计算机仿真技术、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吸取各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

这项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借助Multisim软件,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实时地针对每个必修的实验内容,采用此软件完成独立的仿真系统,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作为学生的预习参考。这样学生在实验前通过自学Multisim软件,对将要进行的实验题目预仿真,理解实验内容。其二,借助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软件,针对学生难于操作和掌握的实验仪器如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设计出具有相同版面功能的虚拟仪器并共享到网络中,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在非实验室练习实验仪器的使用。

3.结语

本文分析了传统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基于CDIO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几点建议,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拘一格,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科技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3

由于施工安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财政盈余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进行机电工程的施工时,一定要把“安全”二字放在首位。要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工程品质和劳动者的生命安全,需要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并教导他们规范地进行工程操作。

二、在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机电操作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难度最大、专业技能要求最高的工程之一。由于国家目前细化了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与专业间的知识结构削弱,造成某一个专业的学习者只注重本专业的学习,而不能综合联系其他专业的知识技术,以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专业为例,电气专业的施工人员缺乏建筑知识,建筑专业的施工人员缺乏电气知识,造成施工时不能将二者巧妙结合,影响施工质量下降,进而为工程安全埋下隐患。

由于机电工程行业的施工环节繁多,施工工艺难度较大,因此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尽管在组织施工时,施工单位已经了安全施工制度条例,但是许多施工者却忽视了这些条例,不能规范工程操作。除此以外,施工器械的保管也是施工单位经常忽视的问题,造成器械由于环境原因发生腐蚀老化,既减少了施工器械的使用年限,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施工的具体操作是决定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许多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许多施工行为并不能完全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一方面,像进行电气施工时,安全接地和漏电保护工作时常出现问题,造成电流管理混乱、缺少防触电的保护设施等。另一方面,不少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选用没有从业资质证书的人员进行升降机、起重机等重要设备的操作,缺少经验、错误操作等都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如:气温、降水、风力等不可预测的自然条件对施工造成的改变;保护装置设备的损坏引起施工材料达不到预期的施工效果;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的泄漏导致火灾、爆炸等;劳动者未取得相应地从业资质证书,或违反了施工的操作要求,等等。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相关人员的缺乏工程安全意识。

三、保障施工安全的方法

1. 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通过对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发现,尽管机电工程十分危险,但是许多危险源是能够通过隔绝、保护预防的。有一些不容易保护的危险源,则需要相关人员在操作时更加小心防范。针对各类施工应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保障施工安全。

(1)制定和完善规范用电制度,严格禁止私拉电线等现象。在施工时,安排专业人员按照规划图纸进行管线排布。还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采取相应地绝缘措施和漏电保护措施。

(2)在组织施工前期,应注意本次工程会对环境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例如对交通、动植物生长、人员活动等带来的不便,再提出相应地改善方法,建设安全防护带、路障牌、提醒标识。

(3)在施工器械方面,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要求选用获得从业资质证书的人员进行操作。此外,还应安排人员对施工器械进行监管和调试,如果施工器械出现老化、磨损等问题,应及时请维修人员加以解决,避免施工器械带来的安全问题。

(4)在规划设计施工方案时,应严格遵守国家及相关行业的规范要求,各类电气器械和电网布局都应符合行业安全规定,保障不对建筑物和行人造成威胁。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关于各类防火防电的消防、绝缘设备等的操作,这样一旦发生危险也能冷静处理。

(5)建筑行业在施工时,高空作业是不可或缺,也是最频繁发生意外的。对此应加强对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应制定施工行为规章制度,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安排专人按时加固防护网和防护栏,对施工者进行体检,不得酒后操作或疲劳操作,等等。

2. 对机电工程安全进行联网管理

考虑到机电工程的安全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完整化的工作,加上当前科技发展迅速,使用网络智能管理模式对机电工程的各类数据进行监控已经很容易了,因此可以采取联网的方法加以管理。具体的操作如下:利用电脑软件对机电工程的各种数据、内容加以存储和处理。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做好安全防护和补救工作。

3. 确保机电设备的规范操作

在进行机电工程施工时,要确保机电设备的规范操作,通常情况下要使用漏电保护器。施工条件和工程目的不同,采取的漏电保护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为了防触电,应选择采用带有隔离变压器供电及双重绝缘防护的器械。此外,应加强检查各类机电器械的漏电保护装置是否能正常运行,防治存在漏电隐患。

四、总结

保证施工安全,是每一个施工者应该放在首位的任务。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工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一定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机电设备的规范操作,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并对机电工程安全进行联网管理,确保机电设备的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 蔡政国.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控制探讨[J].门窗,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