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篇1

1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煤矿安全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煤矿安全生产一直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据统计,2013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同比下降了22.5%,事故死亡人数也有所下降。但是,煤矿行业仍然是安全事故多发的重点行业,构建有效的风险控管体系,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内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在借鉴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结合我国煤矿产业的特点,发展而成的适用于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其重点在于提前预防以及事中控制,通过进行危险源的识别、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等技术手段,对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运用先进的隐患排查和管理方法,对危险源进行消除或者隔离,将安全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把安全生产摆在首位,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2.1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

危险源是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起因,识别危险源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首要工作。危险源可能存在于煤矿企业生产、建设和改造中的任一环节,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运用机械设备和专业技术,对潜在安全隐患和可能威胁到安全生产因素进行识别和检测,包括人的不安全因素,如:可能导致人的伤亡或职业病的因素;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可能造成人员工伤或财产损失;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工作环境被破坏等;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如:重大的管理缺陷和漏洞等。对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后,应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例如,较为常见的事故树分析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确定其风险等级。制作单位风险管理表,并在不断的沟通和补充后,下发到原上报区队,形成科学的检测、评估、管控的管理体系。

2.2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在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评估后,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标准。通常按照人、机、环、管四种类型对风险进行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推动煤矿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进程。在制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和企业自身的标准,及时消除危险源。在制定管理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2.3风险监测与预警

煤矿管理应采用实时动态信息系统对危险源进行监测,时刻掌握危险源的变化,确认其是否处于可控状态。包括对已识别的危险源监测、已采取管控措施的危险源监测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源的监测。在危险源超出可控状态,或者即将达到事故临界状态时,进行预警,减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立完善的事故预警应急预案,在发生预警后,能够立刻判断预警的危险程度,根据风险程度和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危险,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应包括总体要求、风险预控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和保障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首先,应加强对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煤矿企业真正认识到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营造安全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积极投入到安全管理的学习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煤矿企业应尽快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机制,根据国家法规和行业的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制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加强对人、机、环、管等层面的危险源管控。其次,应建立风险预控管理的问责和考核机制。在日常风险预控管理中,将责任明确到各个区队、各个岗位,认真落实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对落实情况较差的区队和岗位进行问责和惩罚,进一步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情况的考核,通过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等形式,发挥优秀员工的带头示范作用,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最后,还应该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平台,用过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安全状态,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信息化。

4结束语

相对于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现代安全管理理念更加关注人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控、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够有效的减少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因此,应加强对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建立风险预控管理的问责、考核机制以及信息化平台,确保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作者:尤志伟 单位:安阳鑫龙煤业(集团)红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1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煤矿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煤矿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国家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同前几年相比下降了22.5%,人员伤亡的情况也在逐渐减少。即使如此,煤矿企业依旧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企业,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风险预防管理体系,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风险预防管理体系是借鉴各国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和模式,取其精华,再与我国煤炭企业的自身特点相结合,从而创建一个适合自己煤矿管理安全体系。要把预防和控制作为重点,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预测,和检测对煤炭企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2应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制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

采掘总体钻井条件良好,但也有较薄的基岩、采煤压力、顶板和破碎容易崩落、破碎的砂和塌陷经常发生在矿井水和煤层埋深严重的缺点,如渗漏和部分瓦斯煤矿。为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具备安全、规范的操作标准、清晰、清晰的管理流程,使公司的管理和岗位员工可以做到一切与标准、处处有流程。风险控制管理系统是企业遵循和信任管理工具的基础,是成熟和标准化的操作系统,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有序实施,减少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规避安全风险,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效率。

2.2深入推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长时间以来,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限制煤炭企业整体的发展,安全生产,可以更好地适应的客观趋势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在同一行业,甚至整个行业。企业只有科学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企业每一个员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企业组织工作危害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测试的能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实现的“试金石”,使安全生产的思想固化的潜意识,我们所有的员工每个管理活动和作业任务,实现安全稳定发展的企业,也会有无尽的力量,让它勇敢的潮流。

2.3有效发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效能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全面落实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管理要素,高起点,高要求,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后期处理提前预防,将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从根源上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实现企业安全发展。

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3.1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

危险源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确定危险源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当务之急。危险源有可能在煤矿企业生产、建设和改革中每个环节都是有可能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对这些存在煤矿生产当中的安全隐患,其中也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不正确的管理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相关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进行识别和检测,提前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的危害性,然后进行整理记录,进行上报,形成一个全面的安全管控系统。

3.2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后,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水平,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标准。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和企业自己的标准,及时消除危害。在拟定管理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辅导安全出产作业,有效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3.3风险监测与预警

煤矿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使用监控实时动态信息系统,对危险源的状态实时进行监控。对检测出来的危险进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还要对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进行防御和监控。当危险到达一定程度没有办法控制的时候,要能立刻预警,立即想办法进行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事故预警系统,在要有危险要发生时,及时发出警告,能够第一时间对危险程度进行判断,然后依据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人们的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3.4提高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应用数据应按系统形式或格式完成,信息应真实、及时、标准化、准确。上级单位和集团有限公司,五人小组,煤矿团队,煤矿动态测试结果,煤炭部门的专项检查办公室,团队三级信息隐藏参数内容应当完整输入信息系统,实现闭环管理,安全问题和人员不安全行为的进行了具体描述,相应的标准和风险来源应该是准确的,录入工作应在检查后2d完成考试。当现场的安全问题与评估标准和危险源不相对应时,系统应及时地进行解决。

4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创新策略

4.1更新安全风险预控的管理理念

想要建立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新系统,第一步就是要更新安全风险预防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到事故可以避免;还有就是要在原始管理方式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有效的归纳到本质安全化管理体制中。

4.2加大监督检查,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化机电管理和考核

业务部门和专项技术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工作人员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加大。生产过程当中对已经识别出的危险源需要定时进行检验。充分发挥风险与控管理体系中的考核功能,一旦发现问题的存在,要第一时间录入安全管理信息软件中进行预警,在录入的过程中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根据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整改。各部门在工作之前都需要对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造,减少或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对改造的问题进行上报。依据根据风险水平和发生频率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月末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记录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报,从而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5结束语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相比,现代安全管理的概念更加注重人们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可以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得到保证。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风险与控管理的教育的好处,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制度,保证风险预控管理系统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折红霞.浅析如何推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Z1:40-42.

[2]陈星海.浅谈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J].科技与创新,2016,08:57.

篇3

1对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分析

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会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予以规避,进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风险预控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以及综合管理,在这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重点管理是风险管理,要点是员工在生产中所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基础内容是生产系统的综合管理,其中的体系支撑则是保障管理,对这几部分内容进行切实的管理,则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并将PDCA闭环管理手段作为运行重点,对其中的各项环节进行监控,而后为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安全保障[1]。

2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具体运行情况分析

煤矿的生产过程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引入是必要的,也是煤矿生产企业顺利运营的重点。因此,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煤矿的生产特征,对风险预控管理手段予以实时的更新。文章针对性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2.1风险评估环节的安全管理

在对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辨识后,则要对生产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进行预判,而后再针对性的对风险等级予以判断。根据最终的判断结果,再落实具体的风险预控以及管理措施,最终制定良好的风险管理和预控方案,提升煤矿生产的风险规避能力[2]。这一环节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所涉及到的风险予以上报,而后风险小组再将这些汇报的数据予以整合和协调,再对其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行复审,要求各个部门将这些汇报的不足之处予以完善和健全,而后再交由风险预控小组,经过切实的修改,实现多向的反馈,最终对风险实现完善的预控和判别,提升管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不可出现工作上的失误,一旦出现问题,定要及时的改进,而后确保测评的准确性,将PDCA的管理优势体现到实践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2.2危险源监控环节的安全管理

危险源监控环节涵盖风险控制过程中的监测以及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控,危险源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它可以对企业所应用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监控,通过危险监控的方式,对危险予以切实的规避,以此方式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并间接的促进企业的煤矿生产安全,促进矿产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3]。

2.3危险源的辨识环节

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就应当意识到生产过程中将会遇到的矛盾和生产阻碍性问题,比如,矿产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煤矿生产不具备稳定性等,将这些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进而再予以切实的规避,这些危险源的提前避免方式成为矿产危险预控过程中的必然手段。危险源可以在煤矿生产已经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有所体现,无论是煤矿企业的生产、改造,还是企业的建设和完善等环节都会涉及,煤矿生产之前的危险源辨识已经成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进行煤矿生产危险源识别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危险源的诱因进行分析,还要对危险源进行归类和分析,对不同环节、不同性质的危险源予以把控。比如,企业所涉及的环境危险归为一类、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危险归为一类、所涉及的机械设备应用危险归为一类,在确定了危险源之后,再对危险源进行检测,检查这些环节是否存在切实的危险,最后将这些数据予以记录,为日后的生产和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安全保障[4]。

3对于风险预控体系的作用分析

3.1提升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安全运营指数,也对危险源实现了良好的规避。应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可以在煤矿生产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将企业运营中的工作岗位、安全生产系统以及生产作业等等企业运营环节中的危险源予以辨识和分析,而后通过安全管理措施,对这些风险因素予以评估和解决,尤其是对于煤矿生产企业的重点环节,对其危险源进行确定,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针对这些危险源,予以切实的评估,再针对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内容,最终制定出适合煤矿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而最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3.2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当煤矿生产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会对生产实践中易出现的风险源予以判断,而后通过切合实际的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和风险控制标准,将传统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的危险因素进行避免,进而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对各个环节的内容予以把控,比如,对事故的预防和解决、对煤矿风险的辨别和判断以及对风险的控制等,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煤矿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动态的、实时的监控,一旦在煤矿生产中出现事故,则要通过风险控制的手段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而提升煤矿生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5]。

3.3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概率

(1)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领导,无论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还是实施煤矿生产的过程中,都会对风险实现评估和有效的辨识,进而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切实的管理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煤矿生产的事故发生率,进而为煤矿生产的施工工人提供人身安全保障。(2)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会对其中的操作工人及其涉及的危险因素予以切实的分析和把控。进而实现有效地评估和辨识,为煤矿企业的运营提供安全保障,为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实践依据,为日后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类的危险因素,要想实现煤矿企业良好的、长远的发展,就要对这些企业运营中的危险因素予以避免,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企业各个环节风险因素予以解除,提升煤矿企业的运营效益,大大的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晋辉.煤矿地质灾害的安全评价与损失预测[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96-197.

[2]姜伟.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作用及价值探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5,23(6):199-200+203.

[3]侯跃峰,马春,李小龙,等.浅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东方文化周刊,2014,16(20):31.

篇4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第一要务。神东煤炭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始终坚持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引领安全生产,以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为抓手,用于创新,大胆实践,在运营体制和安全管理模式上不断开拓,形成了独具神东特色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应用策略。

1 应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 全面应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

神东矿区整体开采条件优良,但是也存在薄基岩、矿山压力大、顶板破碎易冒落、矿井易发生溃沙溃水、煤层埋藏浅漏风严重等不利因素和部分高瓦斯矿井。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有安全、规范的作业标准和清晰、明确的管理流程,使公司管理层和岗位员工能够做到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流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正是企业能够遵循和信赖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体系的成熟化和规范化运行,便于企业有序实施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隐患及不安全行为发生,规避安全风险,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效率。

1.2 深入推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直以来,安全生产都是影响和制约煤炭企业整体向前发展的首要因素,安全生产搞得好,才能更好地顺应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客观趋势,才能极大地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其在同行业乃至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把企业每一位员工自我管控岗位危险源的能力和企业组织上管控系统性重大危险源的能力作为检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否得到贯彻落实的“试金石”,使安全作业的思想固化到全员的潜意识中,落实到每一个管理活动和作业任务中,才能实现企业长治久安、平稳发展,也才能具有不竭动力使其勇立潮头。

1.3 有效发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效能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全面落实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管理要素要求,以高起点、高要求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经营,变事后处理为超前防范,必将有利于推动安全生产的无漏洞化进程,从根源上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事件的发生,实现企业安全发展。

2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框架结构特征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冰山理论”为基础,以危险源辨识和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按照PDCA管理模式实施持续改进的系统安全管理体系。体系突出体现了对风险的超前预控和过程性管理,贯穿了“所有事故均可避免,所有危险均可控制”的预控式理念,借鉴了HSE、NOSA、ISO体系管理模式,融合了我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所有指标,是一套不可或缺的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体系的核心要素主要有: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安全管理与检查审核。

1)管理方针: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理念贯穿于生产活动全过程,为目标、指标的制定和评审提供了框架。体现公司自觉遵守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所有生产作业中全面追求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与承诺,是公司的管理宗旨、方向和行为准则。一经,要组织学习并传达到全体职工,使其认识到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义务、责任,共同遵守并努力实现。

2)风险预控管理:建立系统化的、全面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机制,明确煤矿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的辨识、评估方法并全面识别和评价,建立风险控制的策略和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责任,对风险实施全过程管控,以确保安全生产。

3)保障管理:建立全套保障体系,为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使体系能推动起来和运行下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配齐人员,明确职责、合理分工,提供机构和人员保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办法,为实现有序、规范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投入足够的安全资金,为改善作业环境、提高设施设备安全性能、强化员工安全培训提供资金保障;开展健康向上的安全文化建设,引领员工以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个人行为,为实现安全管理和安全作业提供文化保障。

4)煤矿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核心环节,如采掘管理、机电运输管理、防灭火管理、防尘管理、防治水管理、供电管理、通风管理等关键作业活动,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实现对生产活动中系统要素的控制。其作用是将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全面贯彻到生产各环节,实现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和日常动态达标。

5)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从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根源上分析,明确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梳理潜在的不安全行为类型、类别、风险等级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从而系统化地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措施和预控方法,避免因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6)综合安全管理:对企业主要生产活动之外的各项管理工作提出要求,明确应有的企业资质及安全证照,对消防管理、应急救援体系提出要求,并就安全生产所涉及的员工职业健康和企业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规范,目的是实现煤矿安全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使企业安全、健康、全面发展。

7)检查审核:建立完善的体系运行效果监督检查与审核制度,开展动态和定期的体系运行检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体系的充分、有效运行。

3 神东煤炭集团推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的主要策略

3.1 大胆创新安全生产理念,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在传统的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煤矿各类隐患难以控制、煤矿发生事故是正常的……”。神东煤炭集团毅然打破传统安全管理思想和观念的束缚,在神华集团“煤矿可以做到不死人”、“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引领之下,深刻反思传统安全管理理念,深入分析煤矿安全生产规律,从解决安全思想认识、加大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应用率、提高对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和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入手,提出了“生命无价、安全为天”、“无人则安”、“零事故生产”等安全管理理念。

“生命无价、安全为天”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无人则安”体现了神东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坚持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提高本质化、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率,打破了传统煤矿人海战术模式,是神东对煤矿管理理念的深刻反思。“零事故生产”是神华安全理念在神东煤炭集团的延伸和发展,是神东对自我加压,并提出更高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的体现。神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围绕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开展全方位考核与激励,将安全理念落到实处,转换成了全体员工的个人信念和实际行动,转换成了大家对安全“零死亡”目标的执着追求。从2004年起至今,集团始终坚持“百万吨死亡率向零进军”的奋斗目标,对“煤矿不可能不出事故”的传统思想提出严正挑战,承担起了带动煤炭企业安全发展、促进煤炭行业整体形象提升的光荣使命。

3.2 多种举措同步实施,全面推进体系有效运行

一是持续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每年度组织全集团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和日常动态的持续再辨识、再评估工作,针对公司562个工种,1174项工作任务,共辨识出危险源9993项、可能出现的人员安全行为946种,并按照不同风险等级,制定了针对性管控措施实施风险预控。二是开展体系运行分析工作,对危险源管控情况、隐患治理情况、不安全行为发生情况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和综合分析,总结出风险发生规律和趋势,找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效指导安全管理。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采取集中讲授、现场指导、逐级培训等方式开展体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应用水平,为体系深入推广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重点抓好“三项岗位”人员和“三新”员工的培训;开展分岗位、分工种、分专业的知识更新培训,提高自保、互保、联保能力和意识;采用现场模拟培训、事故案例培训和三维仿真动漫等培训方式,提升事故防范意识和培训质量。四是做好人才储备,提升企业发展潜力。变招工为招生,大力引进大中专毕业生,2004年以来共引进5377名大中专毕业生。目前现有的合同制在册员工21576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52%。五是创新班组管理方法。使用正向激励政策,设立班组建设专项基金,对优秀单位、区队和班组、员工进行奖励。班组对员工实行“日评价月评星”,区队对班组实行“八型班组建设”考核累计评星,单位对区队实行“八型区队建设”考核,对考核排名前50%的区队里的星级班组进行奖励,公司对单位实行“八型班组建设单位”考核奖励。五是与中国矿大合作,研发了与体系配套实施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充分运用系统自动预警等功能,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跟踪管控,开创了主动式管理和风险预控的全新模式。六是建立了常态化的闭合管理模式。对所有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必须遵循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督办式”闭环管理。重要任务全部进入督办单,明确责任人、处理时限和进度跟踪,每周对完成情况进行督促处理,使风险预控的各项工作有效融合于实际工作中。

3.3 循序渐进推进体系应用,稳步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

为确保风险预控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公司坚持每年初对各单位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认真分析评价,本着“循序渐进、全面覆盖、深入应用”的原则,明确年度体系应用方案和各单位年度达标考核计划。2007年在一个煤矿单位进行体系建设和应用试点,同时建立了以矿为单位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体系运行效率;2008年,在所有煤矿单位推广应用;2009年体系应用从煤矿单位向地面生产辅助单位延伸,同时建设完成了全集团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安全信息在公司上下的零距离传递;2010年,进一步扩展体系应用范围,将后勤服务单位全部纳入体系应用考核,实现了企业内部单位的体系应用全覆盖。2011年,在公司所有单位应用体系的基础上,将承包商的体系应用纳入所在单位的考核中,提升承包商的安全风险管控水平;2012年,集团首次大胆提出对承包商的体系应用情况实施达标考核兑现管理,实现了体系应用的稳定推进,开创了全集团全员进行体系应用的新局面。截止目前,全集团共有31个基层单位(17个煤矿单位、11个生产辅助单位、3个后勤服务单位)、25个承包商单位全面运行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实施了月度考核和年度达标管理。2011年,在神华集团的年度综合考核验收中,17%的单位达到了神华本安一级,实现了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63%的单位达到了神华本安二级,实现了安全生产500天以上。

3.4 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考评机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健全、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和管理办法,是体系顺利运行的助推器。每年初,神东煤炭集团全面安排部署全年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以安全工作为核心内容的1号文件将全年的工作任务下达到各单位。依据风险预控理念,将体系运行职责和生产管理职责按照“一岗双责”原则有机融合于各个岗位,明确了各层次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岗位职责。按照公司与矿(厂、处)、矿(厂、处)与区队(部门)、区队与班组、班组与个人四个级别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标准分解到区队、班组和个人,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有责任。同时,将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业务主管部门,强化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执行的各个环节中,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动整治,向超前预控和过程管控的根本转变。同时,神东煤炭集团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对体系运行情况实施考核兑现,建立了《本质安全型单位建设达标考核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办法》、《安全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法》、《安全生产问责管理办法》、《承包商本安管理考核办法》等,确保体系的实施应用和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考核办法要求,建立了公司、基层单位和区队(车间)、个人的四级检查考核模式,将体系应用考核纳入绩效管理,与安全绩效工资挂钩,月度和季度考核评比并进行排名奖惩,大额度奖励前5名,处罚后3名,大大激发了各单位比学赶超的信心和热心,提升了体系的运行效果,促进了现场动态达标水平的提升。

3.5 始终坚持科技保安,着力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多年来,神东煤炭集团坚持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大科技投入,高标准购入高科技设备,并及时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预控设施设备的安全风险。对照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以及工艺,先后投入数百亿资金,从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的20多家公司引进生产装备110多种、1310多台(套)。采煤机的功率达到2925千瓦,煤机电气系统能够自我调节、机械故障实现了自动诊断,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液压支架使用的电液控制系统实现了双向自动控制和成组顺序控制,最大工作阻力达到18000千牛,其高强度、大阻力、稳定性好的性能,有效地避免了顶板事故发生。工作面的电气设备采用了高电压、大容量的组合式自动调节控制开关,装备了功能齐全的工况参数监控系统,对设备实现在线监控,实现了故障判断准确,有效地预防了机电事故的发生。目前,神东煤炭集团正继续开展科技攻关工作,实施保德煤矿深部区8号煤层瓦斯参数测定、综采面回风隅角CO超限治理技术研究;推进神东矿区涌水量预测模型项目和锦界煤矿顶板水害预测评价与防治对策等防治水项目研究;组织研发柔模砼成套技术及装备,实现厚煤层条件下无煤柱开采;攻克综采面顺槽软岩直接底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底鼓难题,为公司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保障,实现公司煤炭安全开采技术长期领跑煤炭行业的目标。

4 结束语

神东煤炭集团通过稳步推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将各种煤矿灾害进行了有效控制,历年百万吨死亡率始终控制在0.03以下,安全生产多项指标位居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现阶段,神东煤炭集团更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同时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承担着艰巨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在新的任务和挑战面前,神东煤炭集团还将继续创新举措、勇于开拓,不断丰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内涵,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探索尝试和深入应用,使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成为全面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为企业的长治久安发挥更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郝贵,刘海滨,张光德.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J].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5.

[2]陈维民.以风险预控为基础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7.

篇5

郑煤集团大平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大平煤矿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如何构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机制,使得煤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转向预控管理转变,使我矿的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我矿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安全风险预控原理,从制度和体制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 建设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大平煤矿矿井开采处于末期,生产作业战线较长、瓦斯地质条件复杂、巷道受压变形严重、顶板管理困难等不利因素和“三软’’煤层区域消突工作困难。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有安全、规范的作业标准和清晰、明确的管理流程,使管理层和职工能够做到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流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正是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体系的成熟化和规范化运行,便于矿井对各项工作实施有序的安全管理,督促全体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降低安全隐患及不安全行为发生,规避安全风险,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效率。

1.2 深入推进风险预控体系建设是实现矿井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直以来,安全生产都是影响和制约煤炭企业整体向前发展的首要因素 ,安全生产搞得好,才能更好地顺应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客观趋势,才能极大地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其在同行业乃至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可以使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把职工自我管控岗位危险源的能力和系统管控重大危险源的能力作为中心来管理,使安全作业的思想固化到全员的潜意识中,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到每一项管理活动和作业任务中,有效的预防事故,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平稳发展,使矿井具有不竭动力实现安全高效发展。

1.3 全面建设安全风险预控体系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高起点、高要求推进危险源辨识管控和安全风险评估,变事后管理为超前防范,必将有利于推动安全生产的无漏洞化进程,从根源上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事件的发生,最终达到变经验管理为预控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干部管安全为全员管安全,变片面管理为系统管理的目标,进一步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逐步打造安全、高效、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矿井,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2 大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框架结构

大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其核心是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重点;通过保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体系突出体现了对风险的超前预控和过程性管理 ,贯穿了“ 所有事故均可避免 ,所有危险均可控制”的预控式理念 ,融合了我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所有指标,是一套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

2.1本着贴合实际的原则,从生产现场做起,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开展全员性危险源辨识, 重点对生产过程中“人、机、环、管”的薄弱点进行细致梳理,全面、具体地辨识各项工作任务、各道工序中存在的人机环管方面的危险源;使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的事故树分析(FTA)法开展系统性危险源辨识,针对危险源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确保了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管控范 围内,并把风险预控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以及最终的管理目标作为一个持续改进的闭环系统紧抓不放。

2.2组织对职工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辨识。根据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监督考核管理办法,将不安全行为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常抓不懈,每月对查处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发生 “不安全行为” 的深层次原因,及时采取强化培训教育、 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等措施,并不断完善不安全行为纠正、奖罚考核机制,使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不安全行为的危害性,减少或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3 不断完善安全风险预控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建立了信息平台使用站,及时将各级管理人员查处的安全隐患录入信息系统,实现了安全隐患查报、 整改、 复查及升降级信息化管理,提高了隐患闭环管理效率。

3 大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主要策略

为确保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取得实效,在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中,我矿始终坚持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不动摇,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逐步夯实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的基础,推进体系建设落地生根。

3.1狠抓风险预控培训。开展覆盖全员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和风险控制标准培训,根据不同对象,编制不同的培训教材,对管理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成为体系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对区队长、班组长、技术员进行座谈和现场指导,使其成为体系的传播者和推行者;对一线职工进行个人辅导,使其成为体系的应用者和管控者。充分利用手指口述作业法,加强从安全确认的内容上、操作标准上对职工进行强化培训,并与安全风险抵押金挂钩进行严格考核,激发职工主动学习安全风险预控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职工素养,规范职工行为。经常与试点矿井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汲取先进体系建设经验。

3.2加强现场风险管控。井下作业具有突发、多变的特点,作业环境复杂,且临时性作业环节较多,安全监管难以全面覆盖和实施,是零打碎敲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大平煤矿根据当班作业内容,组织员工在入井作业前编制现场风险预控表,将当班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及管控措施记录在现场风险预控表中,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现场风险预控表,作业前根据表中危险源及其管控措施进行现场预控,由安检员、班组长、区队管理人员分别对现场风险预控实施情况、危险源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抽查,对当班作业任务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通过管控措施规避可能带来的危害。

篇6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意义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继承传统安全管理经验,借鉴吸收国内外安全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适合我国煤矿特点的、全面的、系统的现代管理体系。该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对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采取有效的消除、减少、稀释和隔离等措施,从而实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将煤矿风险降低和保持在可容许水平,是实现煤矿持续安全的文件化、程序化、系统化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精髓: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以程序化管理为手段,各项安全工作是基于风险的,有预先计划的。2011年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AQ1093-2011,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第一个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有人认为煤矿机电事故不可避免,没办法预防,矿井的机电设备多,矿井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煤矿井下本身环境、条件不好,所以发生碰手碰脚、零敲碎打的事故再所难免。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就是体现出煤矿风险的可控可管,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一套超前性、预防性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全面进行风险管控的。它强调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把危险源分为岗位危险源和系统危险源,强调各级人员各司其责,把好各自岗位责任和职责。岗位操作人员通过岗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识别自己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极其风险,掌握风险管控措施,就能有效的预防岗位事故发生。而机电管理领导和机电管理技术部门抓好机电方面的系统性重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和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就能消除和预防发生重大事故的风险。

2 目前传统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作业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薄弱,不安全行为屡禁不止。煤矿企业的作业人员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参差不齐,有些作业人员对安全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置若罔闻,凭自己所谓的工作经验和习惯干活,想当然的随意违规作业;有些作业人员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有些作业人员则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导致井下违反 “三大规程”、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人员不安全行为现象无法根除;设备操作不规范,检修不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带电作业、约时停送电时有发生。

2.2 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现场主要抓机电生产、设备运转,主要精力在现场的生产,而不考虑设备落后、电气保护陈旧、机电安全投入不足等系统性问题,职能管理作用淡化。机电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没有进行全过程管控,或部分环节管控不到位,没有真正实现PDCA闭路循环。更有甚者为了多出、快出煤,让设备带病运行,长期超负荷运行,严重破坏机器的正常使用条件,机电管理人员视而不见,机电考核偏重于产量。

2.3 对机电质量标准化认识不足。部分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质量标准化没有理解到位,岗位标准不高,机房硐室、配电点、机道等达标率低。同时,机电管理职能部门没有按照《煤矿生产矿井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严格进行管理、考核和验收,没有效益挂钩,流于形式。

2.4 机电监察不到位,考核机制不健全。机电监察人员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检查标准掌握程度不同,造成一些监察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影响监察结果和效果。机电检查人员少,但是煤矿生产线长,使日常机电检查,很少进行大面积台台设备过的方式,多采用抽查的方式,偶然性和随机性较大。还有的煤矿机电考核制度不健全,考核只留在表面,不进行分析终结,提出改进计划和措施,没有先进的机电考核制度和配套管理办法,考核机制落后,严重影响机电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和机电监察效果。

2.5 机电培训走过场,达不到培训目的。许多煤矿生产企业进行了很多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安全培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培训的方式较为落后,而且培训方法、内容单一枯燥,理论与实际脱节,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培训后的考核不够严格,人人都能够通过,成了走过场。职工没有强烈的培训愿望和要求,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6 煤矿机电设备老化,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由于当前煤矿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国家针对煤矿企业出台一系列安全方面的要求, 对一些生产设备提出新的安全条件,导致一些生产时间较长的矿井,存在着许多需要更换的陈旧设备,然而由于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及眼前利益的驱使,有些煤矿往往以生产为首要任务,对于陈旧机电设备的更换保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老化。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零件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检测手段及原材料等综合配套能力不足,致使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设备维护的工作量较大,易引起事故的发生。

3 借助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现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提升

面对存在的问题,如何让煤矿的机电安全管理插上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这个先进的翅膀,出现质的飞跃,使机电安全管理得到提升,达到可管、可控、可预防,减少或者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最终达到零伤害呢?

3.1 从危险源辨识入手,强化岗位操作人员岗位职责和风险预控。

机电事故经常发生在搬迁、移动或者检修、大修时,如果我们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中能够进行危险源辨识,弄清楚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危险,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让任务中的每个人都能够知道危险所在,那么事故是不是就能够避免呢?我们对所有岗位、设备、任务按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管理,每个岗位,每台设备、每个作业环节都辨识清楚其潜在的危险源,再根据这些危险源制定岗位标准和管控措施,所有职工都清楚干好自己本岗位工作的标准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危险源,如何防范这些危险源不成为事故,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把事故扼杀在摇篮中,不让事故有可乘之机,全面实现事故的可知、可防、可管、可控。

3.2充分发挥机电管理部门和领导的作用,抓住煤矿机电系统性危险源,管理好机电设备,加大机电安全投入,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机电各级管理人员要辨识出自己工作范围内存在那些系统性危险。煤矿机电管理部门和领导要清楚目前矿井机电方面存在那些系统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我们的设备是否落后影响到安全生产;我们的人员培训是否达到设备操作要求;新设备、新工艺的性能是不是已经掌握,它们产生的新危险源是否已辨识,管理标准管控措施是可,否针对性。

同时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从源头上消灭事故源,严格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护设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对机电设备进行统筹安排,合理选型采掘设备,不出现大马拉小车效率低下,或者小马拉大车硬拼设备现象,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要考虑通过改造、革新,解决系统中存在的机电问题和系统危险源。加大机电安全投入,及时更换淘汰机电设备,优先考虑使用、引进,先进、自动化高、安全系数高的设备,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高产高效,让现代化带动煤矿产业发展,真正实现安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

3.3 提高质量标准化管理。

煤矿机电管理的提升必须要提高煤矿质量标准化,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简单理解就是风险预控加质量标准化,提高煤矿质量标准化也体现了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思想之一。要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机电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必须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不断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机电区队、机房硐室、机道,有效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开展。

3.4 全员、多形式、大力度加强培训,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员工掌握本岗位危险源、岗位标准和风险管控措施。

加大职工的培训,开展各种途径学习、灌输体系,全员参与体系建设、实施和执行,加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宣讲,让体系深入人心,让每个岗位人员都能感觉到真的对自身安全有用,按照标准做就能够确保安全,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煤矿工作本身属于苦、脏、累,危险,导致了从事煤矿工作的人文化程度低、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强。而从事机电工作的煤矿人员,相对来说,要求要高一些。那么如何让我们每个职工能真正掌握这些危险源和岗位标准,并按照标准去工作,实现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真正落地呢?

3.4.1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要做到全员参与,从职工自身工作经验说出自己工作中存在哪些危险因素,上岗时注意事项,各岗位、工种进行总结汇总,并通过分析发现工作经验中没有发现的危险源,经验加理论,让每个职工轻松知道,以前的工人需要花很多年通过泪、血才发现成的各种危险源。自己的亲身参与,再结合有经验的老工人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危险讲解和示范,让各岗位的危险源能够深入每个职工的内心,避免事故的发生。

3.4.2 强化员工的认知,开通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不间断培训,每周学习,每月考试,班前会提问,老工人自讲,为每位员工印发《岗位危险源管理卡》,在作业现场设置了危险源管理标识牌,从各个方面各种渠道,让每位员工随时随地学、看、听、讲,自己所从事工作任务的危险源及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及措施。

3.4.3 各级管理人员不定期抽查现场作业人员对本岗位危险源、作业标准和安全要点的认知程度,以及管理标准在现场的执行情况,保障管理标准的有效执行。

3.4.4 强化管理标注的执行。例如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将“手指口述”法和风险刮泥标准的执行有效结合,在现场执行标准时采用手指口述进行确认,使管理标准得到很好的执行。

3.5 加大监督检查,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化机电管理和考核。

机电业务部门和机电专检人员加大对现场各区队和作业人员检查、考核,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期和动态的检查、监测。利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的考核功能,对于检查出的机电管理问题、设备问题等,及时录入本安管理信息软件进行预警,录入时要根据存在问题的性质合理选择整改类型(限时整改、立即整改),并现场追踪复查。各区队在每日班前会利用信息系统调出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安排进行改造,有效的消除或控制各类安全隐患。并在每日调度会上将问题整改落实的情况进行通报,形成闭环管理。同时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出现的频次,可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和技术补充措施。每个月根据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录入的问题,进行汇总、通报、打分,并作为各区队机电考核的得分和效益工资挂钩。

3.6 通过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加大岗位工和机电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控。

加强煤矿岗位工和机电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管理一直是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问题。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从员工准入管理、不安全行为分类、岗位规范、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培训教育、行为监督、员工档案等全过程进行管理。煤矿机电管理部门根据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 制定机电专业各岗位的规范,明确其安全管理职责和安全行为标准,并严格落实在各类安全生产活动中,达到减少甚至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

安全检查人员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把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总,作为考核依据,实现对不安全行为的严格管控。煤矿通过在一段时间内查处的不安全行为,根据发生的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等重要指标,进行梳理和分类,在次基础上针对岗位人员和机电作业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达到控制不安全行为的目的。只有分析清楚机电类不安全行为的致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和彻底消除不安全行为,从人的方面彻底控制主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先进的管理理念,也是一套新的理念,我们煤矿机电管理人员应尽快转变思路,适应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结合以往的机电管理办法,利用好这套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为我们的煤矿机电安全保驾护航,我们机电工作人员只有借助这台先进的战车,才能在未来的煤炭生产中大展拳脚,充分发挥机电的优势,管理好煤矿机电的安全和生产工作,为我国的煤炭事业添砖添瓦。

参考文献

[1]郝贵等.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M].煤炭供液出版社,2012.

[2]郝贵,宋学峰.煤矿本质安全管理[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3]万长慈等.煤矿机电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4]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6(2).

篇7

现阶段煤矿管理风险的常见类型有:其一,水灾事故风险。矿井水灾是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在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带,水文地质的透水性,将严重影响到安全生产的秩序,对于经济效益的保证、人员安全的保障、矿井的合理开发都存在极大的危害。其二,瓦斯事故风险。由于煤矿安全设备缺乏、安全管理工作失误、安全技术不科学,导致出现瓦斯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的伤害。这不仅仅使得原本正常开展的工程项目难以有效完成,还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其三,火灾事故风险。由于煤矿开采的对象属于易燃性的物品,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极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其四,很多的矿区施工现场,通过实践检验都可以看出其存在煤尘爆炸的可能性,这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源。

3如何发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3.1不断提高风险预控管理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实践,如果煤矿企业全体具备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意识,不断建立健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将有利于煤矿风险预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强化煤矿管理者的风险预控管理意识,不断培养自身风险防范理论基础,为制定合理科学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打下思想基础。其次,做好全企业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控制教育和宣传工作,健全风险控制管理培训体系。多数从事煤炭工作的都是农民工,其认识水平有限,风险控制意识不强,很多情况下,在施工时随意性比较强,难以形成正确的风险预控管理意识。最后,积极将风险预控管理纳入到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以各种形式去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不断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预控管理意识,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3.2建立健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健全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是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以煤矿管理者、施工负责人、风险预控管理专家组成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制定小组,保证结合企业特点、工程项目性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案,为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提供制度依据。其二,以岗位责任制来强化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保证将风险管理工作的职权明确分配到个人,一旦发现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及时地要求相关负责人进行改善,以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其三,健全风险预控管理绩效考核,实现管理效果、水平与绩效成绩、薪酬之间的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参与到风险预控管理过程中。其四,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检查机制的形成,保证在风险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遗漏,保证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科学性。3.3注重培养风险预控管理人才综合风险预控管理的特点,此项工作的专业性强,任务量大,担负责任巨大,这就要求参与风险预控管理的人才是高素质的。对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制定严格的风险预控管理人才选拔和聘用机制,保证进入到风险预控管理队伍中的人才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符合煤炭企业的项目要求;其二,注重开展新人的岗前培训,结合实际案例,向其讲解常见的风险类型,不断培养其风险识别能力,保证其能迅速地融入到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中去;其三,将风险预控管理纳入到绩效考核指标中去,对于风险预控管理成绩优秀的人给予加薪、升职、培训的机会,保证不断激发其参与风险预控管理的工作热情;其四,高度重视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培训体系的构建,因为随着煤矿区域位置、地质水文情况、设计要求的不同,其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重点就有所不同,应该结合自身实践案例,不断找到自身存在的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缺陷,以找到合适的措施去规避这样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使员工的预控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篇8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是我国煤矿行业安全管理的新型模式,也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最高阶段。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就是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全面辨识煤矿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杜绝一级非伤亡事故,实现事故为零”的风险管理目标。

1 风险预控管理术语定义

危险源:直接的或间接的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和状态。

根源危险源:指能够引发危险、事故的载体,比如本单位所有的岗位、机器设备、环境、管理。

状态危险源:指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状态危险源总是依附于根源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风险预控: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

事故树:指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一层一层地逐步寻找引起事故的触发事件、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并分析这些原因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用逻辑图把这些原因及其逻辑关系表示出来的树形图。

2 体系结构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五个部分: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

2.1 文件、记录要求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安全文化建设手册》、《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岗位风险提示卡》、《岗位风险手册》。

2.2 风险预控管理

辨识煤矿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分类、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并对危险源监测预警,实现危险源的闭环管理,进而消除或控制煤矿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

2.3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通过对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机理分析,制定、落实相关的控制程序与制度,从而减少矿井各类人因事故的发生。

2.4 保障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明晰的机构职责、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行,同时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形成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实现员工安全的自我管理和团队互助,达到人―机―环―管协调统一。

2.5 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对各生产系统要素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与制度,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使各生产要素时刻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2.6 综合管理

篇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103

大型养路机械由于结构复杂、作业施工线长面广、长期野外作业、人员分散等情况,造成施工管理困难,作业人员安全危险系数高。如何保障人员、设备安全,哪种管理方法适用于大型养路机械行业已成为行业焦点。中国神华轨道机械化维护分公司(简称:神维分公司)主要承担神华铁路线路的清筛、捣固、整形等养护业务,自2012年起摸索在各工务机械段采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取得良好成效。为同行业管理者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定义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指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在企业生产周期风险源已知的系统中进行预识别、评估、分类,并消除、减少、控制,实现企业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的最佳匹配,减少事故的期望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1.2 内涵

“风险控制”为核心,以“冰山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系统的运作模式,以PDCA管理的理论基础,对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所有的风险都可以控制”,在每次作业前先进行过程危险源辨识,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将风险可行有效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1.3 目标

通过预控制为核心,持续、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闭环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差错、无故障、无缺陷的系统,没有管理上的漏洞,从而实现人员、设备、环境,管理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的因果链,最终消除已知的规则,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生产事故的发生。

在企业全生产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辨识、评估、分级,进而对其消除、减小、控制,实现企业人-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所期望和社会可能接受的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2 准备阶段

2.1 全员培训

成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委员会,下设推行办公室,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将责任分解至各部门、个人。全员进行风险预控知识培训,系统学习风险预控体系基础知识、构建思路、推行方法、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方法等。

2.2 制订系统文件

此系统由《程序文件》、《安全手册》、《考核评分标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手册》和《管理制度汇编》等六部分构成。制订该体系文件,使员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安全手册:明确公司管理的原则、目标和描述风险预控制管理体系涉及的流程及其关系,风险预控制管理体系在框架内的整体显示;使公司和部门的一些安全责任和权限规范化。

(2)程序文件:提供了相应的过程控制的目的、范围、责任、控制内容、方法和程序,以保证每个过程的功能的实现。《程序文件》是《安全手册》的支持文档,管理和控制各项工作的运行。

(3)风险管理手册: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通过精炼管理对象,明确相应的负责人或监管单位,并制定对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实现对人-机-环-管等危险源的风险预估,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4)评估评分标准:检查风险预控制管理制度、经营业绩、判别公司是否对风险预控制管理体系的一般要求的综合评价标准。

(5)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明确岗位安全要素、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内容,指导和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将不安全行为分为故意和无意两种不安全行为,制定相应的不安全行为观察、纠正措施和奖惩制度。

(6)汇编管理系统,包括公司的所有安全管理系统,包括风险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激励和约束管理等方面的辅助管理。

2.3 拓宽宣传种类

通过多种形式加大风险预控体系宣传力度,将风险管理手册按内容分类,制作成PPT演示文稿,利用视频系统在职工就餐期间循环播放,潜移默化增强职工风险意识;宿营车、淋浴车张贴风险宣传画,分批次组织工区职工参观学习;结合6S管理,在可视化管理中加入体系管理元素;推行施工预备会各岗位阐述施工点前风险预想,班组人员补充讨论的模式,推进职工主动学习本岗位风险预控知识的积极性。

3 实施情况

3.1 危险源辨识

采用工作任务法,对公司33项工作任务按工作流程,根据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识别项目,共辨识危险源头404个。以此对这些风险进行分级、排序,其中重度风险任务5项、中等风险任务是23项、一般风险任务为5项,低风险任务是0项。人员危险源有323个,设备危险源有38个,环境方面危险源11个,管理方面危险源32个。

3.2 多种形式风险预控管理

推行过程中,将6S管理、标准化作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互溶共同,使体系真正落地。6S管理,即从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五个方面规范员工日常安全行为,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排除安全隐患、降低风险、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提高个人修养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最终实现安全。

通过制定大型养路机械运行标准、检修标准、各车型作业标准等,各项作业按标准作业,保证严格按照标准作业,就能规避危险。日常生产活动中,各作业队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向“力争零伤害、追求零违章”更高目标迈进。

3.3 强化过程管控

如何实现风险超前预控?如何将风险控制贯穿生产过程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面对这些问题,公司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公司、段、作业队三级管控制度。

公司主要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宏观设计和总结规划,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过程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中等以上风险制定管控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和处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工务机械段主要对体系的执行进行细化、推进落实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针对不同设备、作业环境,组织进行危险源再辨识和风险再评估工作。将危险源细分到每个岗位、每种状态,做到作业、运行、保养三态下各类风险清晰明了。二是指导各作业队体系的健全和推进工作。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发现体系落地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三是细化管理,强化具体措施制定。针对施工运行、作业、检修保养、委外管理、消防安全、线路移交等领域易产生的安全隐患环节,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和补充规定,设计各种标识卡、标识牌、宣传版面,包括作业、运行、保养、司乘人员提示卡、委外检修卡、委外作业安全控制卡等,实行持卡上岗。

作业队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层单位,一线员工是体系落地的重点对象。为帮助员工识别危险源,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队从规范班前预备会风险辨识和班后总结分析会入手,作业前对施工环境、线上设备设施、道床饱满度、设备人员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预备会中采用“两图一表”形式,明确关键环节、关键点、管控责任人,逐级传达,将施工任务、指标和管控措施层层落实,直至班组、号位。不同岗位员工针对岗位危险源,轮流讲述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班后会及时总结分析作业过程中各号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考核意见。作业队领导每月轮流讲述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每个班前班后会车组负责人对各号位、岗位人员进行抽考、点评、打分,周例会上队领导对班组长进行风险预控体系知识提问,月度考试中加大风险预控体系内容的比例,并将综合成绩计入绩效考核。

班组在日常管理中,按照“一个流程”方法落体系,结合现场实际,不间断开展现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活动,对现场排查出的危险源及时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人。并持续开展危险源“讲背用”活动,让每名员工能熟悉本岗位风险,明白执行标准和控制措施。

3.4 开好班前班后会

各作业队充分利用好班前班后会,班前会上,施工负责人进行点名,观察员工思想动态,分配各项施工任务,状态较差、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员工分配次要任务,并把“学、讲、记、查、评”五字决贯穿始终。

学―指的是各岗位员工采用自学、集中培训方式学习风险预估管理系统理论,掌握控制危险源头、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方法。

讲―指的是班前会上施工人员根据各自任务分工,每天轮流讲述、分析次日施工任务的危险源及应对措施。如调查线路人员主要涉及的危险源,哪些里程有影响施工的障碍物,施工作业遇到时该怎么处理,配合单位提出的注意事项等;防护员根据线路条件,提出是否增设中间联络员、现场联系注意事项等;大机操作手根据各岗位职责预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源,提出应对措施等。

记―指的是施工人员在队长、工班长布置施工任务、讲述安全注意事项、其他施工人员讲述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危险源时做好记录,分析哪些事项与自己任务关联,做好防控措施。“知是行之始”,通过“学讲记”可以解决员工知道本岗位危险源的问题。

查―指的是在施工作业期间,施工负责人、工班长根据班前会上各岗位员工讲述的危险源,观察员工是否在作业中存在相关违章违纪行为,是否按预想的管控措施进行处理。

评―指的是班后会上,施工负责人根据当日施工任务进行点评、考核,分析总结当天施工遇到的特殊情况,指出哪些因素影响施工进度,观察到员工有哪些不安全行为,出现的“三违”情况等。其他岗位人员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与班前会危险源预想进行对比,总结哪些情况没有预想到,哪些危险源没有辨识出,日积月累不间断总结,切实将风险预控落实到行动上。“行是知之成”,通过“查评”可以解决能否做到的问题。

3.5 强化培训

作业队每月由队领导轮流讲述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全员参与,并在培训表上签字确认培训内容;每天班前班后会要求车组负责人对各号位、岗位人员进行抽考、点评、打分等督促职工主动学习;周例会上队领导对各工区工班长进行风险预控体系知识提问;加大月度考试考卷中体系内容的比分,综合成绩计入绩效考核。

3.6 强化目视管理

目视化管理是将相关管理事项转化为可见的文字、图片、图表、照片等方式,从而达到提醒、控制、警示、预防的作用,借以推动自主管理。风险预控管理推广小组通过设计各种标识卡、标识牌、宣传版面,提出了“持卡上岗就是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管理理念。

3.7 加大考核力度

根据体系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要求,定期检查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标准执行情况,加大对运行前设备状态检查、运行中呼唤应答、同步操作、劳动保护用品佩戴、现场防护、检修保养、委外施工、工机具摆放、续行连挂等关键节点的把握,优化作业流程、预控潜在风险、实现安全生产持续改进。

3.8 加强文化引领,促进理念提升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制定了《安全文化建设方案》,提出了“违章就是事故,遵章才能安全幸福”的安全生产理念,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围绕安全生产丰富活动内容,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和“推进体系落地、树立红线意识”安全演讲比赛,通过安全文化引领,促进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3.9 运用任务观察式,规范人员不安全行为

根据数据的统计分析,各类铁路事故中,80%的事故都是由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们的不安全行为更难以预测不安全状态,更难以控制。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是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是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4 实施效果

自2012年开始,通过在神维分公司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管理方法,最终形成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切断事故发生的源头为手段、以危险源识别和形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人的错误行为控制为重点等系列措施,无伤亡事件发生,从人-机-环-管四方面保证了人员、设备、施工作业安全。实践证明,在大型养路机械行业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管理方法是可行的。

4.1 人员安全意识和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培训学习,员工具备了相应的安全常识、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得到提高,能够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流程和标准化操作,减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

4.2 设备故障降低

通过划区域,包干包管,使得设备都有人管,各区域零部件都有责任人负责检查、保养,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因设备不安全状态造成事故,同比2012年单机消耗也有所下降。

4.3 工作环境改善

大型养路机械、附属车辆以及办公区域工作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人、物、空间合理分配,摆放井然有序,减少了安全隐患,确保了生活、施工场所人员设备安全。

4.4 管理制度完善

细化责任到每个人,使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人员明确自己职责所在,做到了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避免了管理漏洞造成的安全隐患。

篇10

国家积极提倡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自身也要注重煤矿安全工作,并且切实地落实好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安全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煤矿的整个生产环节。本文对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从而实现减少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并形成一个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风险预控理论框架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煤矿内部安全环境、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和沟通、监控管理等五个方面。

1)煤矿内部安全环境。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的是矿井自然地质、基础建设和设备等的条件。

2)煤矿安全风险评估。

首先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进行认识和辨别,包括危险源的认识和辨别。在认识和辨别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划分出危险的等级。

3)煤矿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安全隐患控制措施,提前把安全隐患清除。

4)信息和沟通。

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企业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传递,方便企业内部员工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形成企业内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5)监控管理。

使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及时传递等,实现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使之更有效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最终实现该系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煤矿企业危险源辨别和认识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人、机、环、管几个方面,还要考虑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等。除此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性。

1)普通、常见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选择成立专项安全管理组,专员做为领导者负责组织企业内职工通过危险源辨识建议卡、会议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汇总分析普通、常见的危险源;指导职工正确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以及正确填写危险源评价表等。

2)煤矿现场特殊工作区域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区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对煤矿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动静态危险进行正确辨识,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例如工种、工序、岗位等。

3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

煤矿企业隐患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风险评价,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定量分析就是静态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是煤矿企业比较常用的静态风险评价方法。此评价法可以确定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范围和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只有建立准确的采集煤矿危险源动态信息的煤矿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价才有效。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动态风险评价[1]。

4信息沟通交流———动态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动态的煤矿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采集煤矿存在的危险源的动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企业的固有传递方式传递到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把危险源动态信息录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动态风险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之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例如可以使用红、橙、黄、绿四级预警颜色对应[2]。

5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为使得煤矿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例如诊断或者排除一些偶发、突发、重大的或未知规律的风险,还可以构建闭环式安全监控管理运行体系和闭环式监督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对煤矿进行有效安全监控管理[3]。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岗位责任人失职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构建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构建这样的分配制度,激发煤矿职工对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2)增强煤矿职工集体团队意识,构建职工危险源价格体系。对危险源治理实现闭环式管理[4]。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危险源价格体系来不断激发职工对危险源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6结语

通过构建危险源辨识体系、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和实施,要做好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风险预控认识的良好心态,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思想和实践都结合运用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各要素得到真正地落实,最终使得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拉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0+84.

[2]闫海龙.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山西煤炭,2015,35(2):67-69+81.

篇11

车辆作为油田重要生产设备,车辆管理存在着服务对象分散、服务时间不定、交通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探讨建立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对于提高车辆交通安全水平、增强车辆服务保障能力,至关重要。

1构建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构建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是应对当前形势、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的需要。

当前车辆保有量与日俱增,而普遍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管理手段却与之不相适应。在当前人、车、路、环境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下,对车辆运输保障服务单位来说,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原有的靠加大查处力度、强化安全教育来消防安全隐患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需要。因此,需要一套系统性的防范机制来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使驾驶员的安全服务意识与当前形势相适应。

1.2构建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是追求高效化管理、实现生产优化运行的需要。

交通管理中仍然存在着管理措施需要进一步优化、整体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应用相对滞后、数字化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交通安全管理效能。

1.3构建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是探索新管理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

如何更好的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预防事故、把风险危害消灭在萌芽之中;当事故真正发生时,如何从容应对,把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车辆运行实际特点,构建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提升车辆管理水平。

2交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2.1车辆交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驾驶员不安全行为。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在行车过程中有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准确、迅速、全面的判断和处理交通情况,从而造成违章或事故。个别驾驶员技术素质不够高,对出现的特殊情况判断不准,而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违章发生。

车辆的不安全状态。对车辆检查不到位,在出车前会疏忽对车辆的检查,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致使车辆带病上路,从而导致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机械故障引发事故。

环境的不良影响。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驾驶员因工作或生活发生矛盾、亲人生病或其他家各琐事烦扰,都会造成焦躁、分心、走神等情况。风沙、雨雪雾天等恶劣天气都会影响视线、刹车易侧滑;油区道路一般路况较差,交通安全设施少,超会车辆、躲避路坑急打方向或道路路面上有原油时都易发生侧滑、方向失控,发生事故。

2.2结合风险因素建立交通安全预控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采取实时监控,采用教育手段、制度手段、经济和行政手段等多种方式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实现管理与控制的紧密结合,建立起交通安全管理的多层次、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预控系统。

安全管理全员化。将交通安全管理组织自上而下分成“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扁平化组织,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形成产体的安全防护网络,形成全员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全员化的工作机制是:领导牵头总揽,安全协调落实,部门各司其职,基层责任承包,驾驶员广泛参与。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承担协调落实的职责,利用既成体系和工作经验更好的协调各部门之间、部门和基层队之间配合一致,协作统一。

监控管理科技化。依靠科技化手段,对车辆运行全过程进行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和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有效降低驾驶员驾驶车辆的侥幸性和随意性,在严格的约束管理下,不断提高驾驶员的守法意识和养成正确安全的驾驶行为。

车辆管理分级化。按车辆等级分类,把安全设施齐全,技术状况良好的车辆列为一类,进行正常维修、保养;把技术状况一般的车辆和技术状况差的车辆列为二类,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维修,保养;营运车辆单独一类,进行强制性的维修、保养,实行超常管理;私家车进行入档管理,纳入管理体系。同时,按照“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好三项基本台账;一是车辆及驾驶员安全档案;其二是车辆检维修基本台帐;三是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台帐。

在车辆使用和维护保养中严把三关,即:严把安全教育关,车队每日做好安全教育和出车前的安全叮嘱;严把日常检查关,强化车辆设备的维护保养,特别是在班车管理上,做到重点检查,重点保养;严把检修质量关,要求进行检维修作业时主管设备的车队干部和车辆承包责任人必须在现场配合检修,对照标准进行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未能立即整改的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并上报备案。

信息查控网络化。建立全方位覆盖的信息查控网络,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内外部环境对驾驶员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日常生产运行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驾驶员反馈等各种渠道搜集周边经常行驶区域内的道路、天气、突发事件等信息,采取短信平台、告示栏、电话通知等方式及时告知驾驶员,做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消除道路天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对交通安全不利影响,确保车辆安全平稳运行。

2.3强化应急演练,提高驾驶员的事故防控能力。

车辆运行过程中道路、天气、周边环境及各种突发性事件等对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极为复杂,对驾驶员的技术素质,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做到在驾驶中能够正确合理操作,杜绝违章行为和不当操作,造成事故发生,要引导驾驶员展开案例分析,讨论驾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消除风险的方法,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达到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提高事故防控的能力。

2.4完善考核管理,实现量化考核动态化。

实施考核兑现,是确保安全管理体系能够顺畅运行并产生实际效益的重要保证。考核实行量化管理,量化检查考评标准,采取基层考核岗位、机关考核基层、分管领导考核业务部门的形式,考核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内容所占的比例,通过进一步完善督导、检查、承包、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建立以自查、整改、巩固、提升的长效机制。

篇12

1前言

2005年年底,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神华集团出资资助并组织下,由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诺信公司六家研究单位组成课题组,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煤矿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2006年8月,在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进行了试点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践并提炼形成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上升为国家行业安全标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成为煤炭行业执行的标准和规范。

2如何利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创建煤炭企业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探索

2.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内涵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利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进行系统整体优化,使企业人-机-环系统达到最佳安全匹配,做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2.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运行模式及等级划分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评价系统由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辅助管理五大部分组成,具体由安全目标(标准)设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监督保障体系、信息系统、监管(评审、评价)等要素构成。

本质安全管理模式遵从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强调持续改进机制。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等级为:本安一级、本安二级、本安三级、本安四级共四个等级。

2.3以查隐患、抓整改为手段,不断提升现场的安全可靠性

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考核机制,考核内容由日常动态检查、月度定期考核、季度定期考核、年度综合评价四部分组成,坚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按照责任区域划分落实好各自责任,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本质安全达标检查考核,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及时按“五定原则”(定项目、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资金、定整改期限、定整改责任人)落实,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并按照“谁检查、谁复查”的原则跟踪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隐患,执行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切实消除“两张皮”现象;严格执行新改扩项目前、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有重大改变时; 为特定项目(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收尾、回撤,采掘工作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排放瓦斯、井下电气焊、大型设备安装与检修等)制定安全措施前; 执行重大风险任务前; 执行特定检查和实验前; 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项; 调查事故(包括未遂)暴露的新风险前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依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要现场为员工讲解工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亲自抓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做到检查不留盲区死角、隐患整治及时,对重大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及时按“五定原则”整改到位,坚持问题隐患的预控管理,注重过程管控,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现场的安全可靠性。

3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活动,夯实矿井安全管理基础及安全责任落实

班组是安全生产的最基层单位,是安全管理的最前沿阵地,是安全管理的核心组织,班组的地位决定了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所以抓“基层、基础、基本功”三基建设才是抓住了安全管理的核心。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定期组织开展班组长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及安全知识培训;二是建立激励机制,结合人才库建设,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班组长纳入到后备人才队伍当中;三是开展特色班组建设,结合不同班组开展针对性活动,形成特色班组文化氛围;四是加强对班组长和员工的考核,将区队(车间)、班组和员工全部纳入班组建设考核中,以班组考核促进安全责任现场落实,逐步引导区队、班组及员工发挥好基层单位安全管理的主体作用,落实现场安全管理职责和安全管控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区队班组安全自主管理的重要作用。

4加大员工不安全行为查处治理力度,杜绝零打碎敲事故发生

查处不安全行为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做起:一是对主要负责人、科室管理人员、区队管理人员制定查处不安全行为指标及奖罚制度,加大不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二是各区队要强化教育,利用班前会、班后会、集中学习会向员工宣传不安全行为的种类及危害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自觉远离不安全行为。三是开展不安全行为针对性矫正培训班,中等以上不安全行为进行一对一矫正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四是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违章行为进行曝光,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减少类似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五是强化不安全行为人员系统管理,总结分析不安行为人员工种、岗位,建立不安全行为人员信息档案、对重大不安全行为人员重点管控。六是要长期坚持执行中夜班突击检查制度,针对重点岗位重点时段,加大检查频率。充分利用本安信息系统数据深入分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

5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篇13

云盖山煤矿二矿是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主力矿井之一。始建于1997年4月,16年来,云盖山煤矿二矿凭借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升腾成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煤矿、全国煤炭行业二级安全高效矿井,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中国“最美矿山”、第八届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河南省文明煤矿、河南省“五优”矿井、河南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河南省煤矿机电运输先进单位、河南省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先进单位,被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评为十大“安全超千天运行矿井”等诸多荣誉称号。为加强矿井运行系统中的所有安全管理,把事故预防工作做到良好的控制,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云盖山煤矿二矿体系自2013年7月份开始建立。

2 PDCA管理循环的基本内容

体系中活动的全部过程,也就是体系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它是反复按照PDCA的管理循环不停顿的周而复始的运转的。这里P表示计划(Plan),D表示实施(Do),C表示检查(Chock),A表示改进(Action)。PDCA循环是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它反映了体系活动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划分为四个阶段。

3 PDCA循环的方法在云盖山煤矿二矿中的应用

3.1 体系计划编制(P阶段)

收集资料,制定风险预控管理目标并进行分解。制定体系目标是编制体系计划的前提。首先,施工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安全,因而搜集各类危险源的资料是体系的基础。由于体系管理目标需要项目全体员工利用施工标准与措施去完成,因此也必需施工的具体资料,为体系目标制定提供依据。体系目标分解是将总体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分部分项。通过分解,确定了项目的各个分部在施工阶段的具体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应注意安全的具体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全面详细了解“人、机、环、管”四方面对施工的影响。

3.2 矿井施工风险预控管理控制(D阶段)

矿井作业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工程的特点,这是由于矿井井下及地面范围内有各种作业需同时进行,由于矿井生产的需要又不允许延误工期,矿井全方面作业在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加大了整体作业的复杂性,经常出现一些危险源得不到控制,因此要针对这些问题,加强风险预控管理控制。井下、地面各种作业都是围绕安全生产进行的,由于作业环境极其复杂和多边形,因此,井下、地面各因素的问题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很大,作业过程中,严格控制危险源进一步变成隐患,是安全生产的关键部位。

3.3 矿井风险预控检验(C阶段)

体系管理水平,最终是以矿井整体的体系运行好坏来衡量的,而这种衡量是以检验的结果为依据的。充分发挥体系检验的保障、预防与报告的职能。提高质检水平,充实质检力量。目前不少项目质量检验工作基础十分薄弱,不能起到很好保证作用,更不适应全过程质量受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检测机构很不健全标准化工作不完善,检测力量相当薄弱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会影响体系的开展,甚至影响到生产过程种的安全。

3.4 总结改进(A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