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

篇1

一、国内网络流行语研究

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直到2000年《科学》杂志刊登周海中的文章《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才使网络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首次被正式提出。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它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产生略晚于网络语言,因此国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相对较晚,大致始于21世纪初。早期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专著很少,如王骁炜的《实用网络流行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网络流行语》和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年出版的《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用》。同时,用于搜集和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网络时尚词典》《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新华网络语言词典》等也相继面世。但这些著作多为工具书性质。可见早期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只停留在归纳与解释阶段,还未进行理论研究,后来才逐渐将其纳入语言学范畴,如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中介绍了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中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类型及产生原因等。随之相关的硕、博士论文也逐渐增多,如王存美的《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常楠的《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陈伟健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等。从研究视角看,早期学者都用普通语言学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分类、构词方式、修辞特点、语言变异、语体语用等。后来转向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也从汉语言延伸至中外网络语言比较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局面。从研究方式看,目前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前者运用现有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网络流行语,以验证或补充传统理论,或是提出新的假设和问题。后者则是围绕典型个案,聚焦于一个或多个视角展开分析,如叶开的《“呵呵”的社会学解读》、牛子涵的《从“人艰不拆”看网络缩略语》,而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欠缺。

二、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是最多也是最早的。多数研究者从普通语言学视角出发,从语义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变异,如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语义缩合转用等,并结合例子探寻网络流行语的变异规律、承载内容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旧词新意类网络流行语,如2013年网聊最伤人词汇“呵呵”的变异;或站在句法角度,从网络流行语模式的来源、特点、生成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分析其结构、语法功能等,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如网络流行语的语法功能和词性灵活易变,外在形式从简单演化到多样,并衍生出一系列具有固定格式的惯用语体,如“甄痔濉保淮佑镉媒嵌瘸龇,或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和道金斯的模因理论指导下,对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特征、形成因素及过程、传播效应及引导策略展开研究,考察网络流行语遵循或故意违背了哪些传统的语用学原则,探析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点等;或运用礼貌、合作、经济等原则,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等理论对性别称呼语、指示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探讨。

还有学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交叉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本质,探讨其产生和变异的社会原因、表现形式及全新的表达功能等。学者大多肯定了网络流行语对丰富词汇数量、提高交流效率、反映社会状况、了解大众心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指出了它的模糊性、语意不明等缺点,并针对部分网络流行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语言失范问题。如方毅华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适应网络传播特性、彰显草根文化、引发社会思考等正效应,同时具有形成网络语言暴力、影响语言规范化等负效应。”①甘露认为,网络流行语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和信息公开,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活跃了民间语文生活,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方向,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理解障碍。②这类研究都注意到了网络流行语的两面性,在剖析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探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舆论风气的影响,如陈泽星在《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③中提出:“网络流行语不仅折射社会现状,反映社会娱乐减压心态,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体现了网民在不断增强的公民意识下,对自身话语权的争取和对舆论焦点事件与社会现象的意见参与。”

可见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的学者,或以语言为中心,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或立足语言的社会学,把网络流行语视为材料去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把网络流行语当做社会现象考察。但无论哪种研究,都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状,将研究内容深入到了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意识提高、政府公信力不足、核心价值观缺失、释压渠道不畅、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上,如网络话语阶层结构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否一致,网络流行语能否体现出网络社会新权力和新权威等,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

除此之外,对如“狗带”“蓝瘦香菇”等音译及语音变异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随着这些词的流行而增多;还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探讨其认知机制;从修辞学的角度以隐喻等作为理论依据,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等;从翻译学角度分析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句法特征,提出翻译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国外,虽然其研究方法有待完善,但扩大了汉语网络流行语在全球的影响。

可见,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正在逐渐深入,但现行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鲜有定量分析及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虽有许多学者结合语料对网络流行语进行针对性探讨,但所使用的语料比较单一,数量也不充足,很难通过个别案例探究整个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语言规律。据此需要建立网络流行语语料库,展开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网络流行语研究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三、网络流行语的分类与特征研究

汤玫英按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完整的词语形式出现的单纯流行语和以一定的语言格式出现的格式流行语。④谢亚军根据网络流行语的外部特征和构成元素将其分为首字母缩略型、数字谐音型、符号语言型、汉语谐音型、旧词新意型等。⑤伍凌从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出发划分出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三种类型。⑥可见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各持标准,但对这些标准的界定还缺乏严密的限定,导致标准交叉重叠,归类时模棱两可。

此外,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虽有相同之处,但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概括不仅存在差异而且较为粗略含混,存在抽象、易造成理解偏差等不足。如李秉震把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抽象概括为“奢化”和“简化”。⑦有学者将其特点概括成便捷性、口语化和娱乐性;有学者认为,W络流行语是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具有特殊的封闭性;还有学者指出,网络流行语具有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性、衍生性和推广性以及蹿红快和周期短等特征。

四、网络流行语的正负效应与趋势预测

站在语言学角度,学者们都肯定了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形式创新,指出了其丰富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积极作用,也指出要对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及其给汉语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规范和制约。但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有自我净化能力,网络流行语和其他语言文化一样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顺应适者生存的法则,不必强制规范。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各有道理,网络流行语也会朝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性极强的语言现象,它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而加快自身的更迭演变,自然进行新陈代谢,以适应“适者生存”这一演化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其中不文明、粗俗、轻佻只附着于热点事件而流行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将逐渐被淘汰。

网络流行语逐渐趋于理性化和现实主义。浅显的字母缩写词等已不能满足人们表达思想、炫耀文采的需求,用幽默的语言抒发生命体验,在嬉笑怒骂中使用委婉含蓄且极具个性化的词句,更能获得大众青睐,使之得到充分传播。可见以讽刺口吻抒发社会生活体验的网络流行语将是新趋势。

网络流行语与“表情包”的联系越发紧密。英国卫报称:社交媒体正进入一个“无文字”的传播时代。新奇夸张的“表情包”配上网络流行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比单纯的文字更具感染力,人们甚至脱离文字只用“表情包”就能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斗图”已成为社交媒体的常态,“表情包”也从静态发展为动态,语音交流的发展可能会催生出“有声动态表情包”,以满足人们更好的试听享受。

[注 释]

①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第77页。

②甘露:《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第12期,第43~44页。

③陈泽星:《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文艺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第258~260页。

④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5~89页。

篇2

一、网络流行语及发展现状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是发源于网络并在一定时期内流行起来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是由一定的文字、字母和符号组成,形成一定的意义。这种语言,对于不熟悉网络的人来说无法理解其意义,所以网络流行语也就成为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由于其形式简短,传唱率极高,很容易形成一定的声势。

综观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很大一部分都借用了调侃、幽默的表达方式,个性化和趣味性十足。从2004年的“做人要厚道”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打酱油”再到最近的“羡慕嫉妒恨”等等。网络流行语每天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着。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大众化,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对象也从小众化变为大众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民众的情绪,反映了社会民众不同的心理状态。

二、网络流行语“给力”受到传统媒体的“追捧”

“给力”是2010年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网络流行语。“给力”,音gěi lì,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给力”“不给力”已经成为众多中国网民的口头禅。在网络上如此受欢迎的“给力”也在2010年11月10日发生了一件大事:“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

自此以后,“给力”一发不可收拾,各家报纸纷纷效仿刊登“给力体”新闻。笔者了解到的有:央行给力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 (《重庆晨报》11月12日);CPI创25月新高食品给力74% (《沈阳晚报》11月12日);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成都商报》11月12日))等。在2010年的年末,各卫视竞相上演跨年演唱会。湖南卫视是全国卫视频道中收视率最高的品牌,最受青少年观众的欢迎。其跨年演唱会就命名为“给力2011”跨年演唱会,并把请到的现场嘉宾分为“青春队”和“给力队”,让场外的观众发短信支持自己喜欢的队。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的收视率毫无疑问创各卫视同类节目之首。

在到来的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全新的综艺节目《给力星期天》。该节目的主持人张翰、魏晨、朱梓骁化身“给力小子”,他们的形象帅气时尚,体现了青春张扬的个性,具有无限的活力,受到当下年轻的80、90后的追捧,节目也因此获得很高的收视率。而湖南卫视的传统节目《快乐大本营》也在2011年结合了“神马”和“给力”两个流行语,创造了一个新的节目形式――“神马都给力”,并将其请到的嘉宾分为“神马”队和“给力”队,进行PK。

三、传统媒介“追捧”网络流行词的原因

首先,传统媒介“追捧”网络流行词是媒介融合的一个趋势

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在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而在当下,媒介融合呈现加快脚步前进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例如“两会”期间的报道就采用了各种媒介结合的方式。《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微博等的交互使用,将“两会”的方方面面报道得非常全面。这是一次媒介融合成功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微博,它是加速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传统媒体大部分都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利用广大“脖友”的力量挖掘更加广泛的新闻,并交流媒体自身的优劣。媒介融合可以使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取长补短,互相督促。

笔者认为传统媒体“追捧”网络流行语也是媒介融合的一种表现。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风格与网络媒体较为不同,传统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党报,以严肃、严谨著称。而现在网络流行词纷纷“上线”,甚至上了党报,这也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报道形式的一种跨越。

其次,传统媒体“追捧”网络流行语是对舆论主导权的一种把握

网络舆论是网络空间里,人们的意见和态度的总和。网络媒体所强化关注的内容会同时使受众产生同方向的关注。随着网民的日益增多,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网民意见观点的集散地。近观网上舆论,越来越呈现一边倒的境况,越发展越难以控制。甚至发展到后期对民众的现实生活都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传统媒体要担负起主动设置议程,吸引受众的“眼球”,积极引导受众思考,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的责任。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具有很高的传唱率,是最能够体现网络舆论导向的一种方式。那传统媒体应该如何进行巧妙设置,吸引受众“眼球”?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对网络流行词的“追捧”正是对网络媒体的重视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掌控网络舆论的手段。

最后,传统媒体“追捧”网络流行语,可以借力给力,实现双赢

以湖南卫视为例,该电视品牌的定位就是年轻时尚。所以它不断使用时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流行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增加其品牌栏目的吸引力。事实证明,它也确实达到了它所想要的效果,收视率就是最好的证明。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实现了双赢。

但笔者认为传统媒体不能盲目地追随网络流行词,跟着网络舆论走。有些网络流行语极其低俗,传统媒体在选择中要有自己的“主见”,把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众思想发展的词汇挖掘出来,进行传播,提高其传唱率。如果传统媒体不加选择,肆意地“追捧”,就会导致自身品牌的低俗化,从而失去民众对传统媒体那份权威的尊重。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在引导网络舆论时要把握主动权,把握好度,不能迷失了方向,一味地追随流行,最终只能被网络媒体牵着鼻子走。■

参考文献

①李贞芳、古涵、杨孟丹 ,《网络媒体的舆论功能研究》,《国际新闻界》,2008(10)

②夏雅凤,《网络流行语兴盛现象的传播学分析》,《中国科技博览》,2010(19)

③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传播》,2009(2)

篇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深入,网民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评论。于是诞生了“次奥”“路过”“打酱油”等流行语,表示第一时间对某事件形成关注和讨论。而像“蛋疼”、“拙计”、“中二”等词也都是在网络爆红之后,才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语言变异现象始终是汉语言文学研究的热点,网络流行语中这些特殊的词语变异现象当然值得注意,即词语原有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被打破,或者改变词语原有的能指形式,或者赋予词语原有能指以新的所指内容,使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甚至语义内容都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离。

一、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

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网络上的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这就使得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1、网络载体的普及性使表达途径提供了可能

网络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信心中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网民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群体,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自己的名称地位,有自己的权利自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2.0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传播的方式也更是日新月异。而其中对传播影响最大的非自媒体莫属。当前,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而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简短,有着140字的限制。正是因为这样的限制,强制规范了我们使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自己的表达。另一方面,因为简短地表达很难系统的“字明其意”,这就需要利用大众公认的意义符号来传达文本内容的实质。

2、网络交际的娱乐性使表达方式变得幽默生动

网络流行语借助旧词新用、语义别解、谐音、重叠等词汇变异形式,在调侃中不但非常形象,而且调节了气氛,形成一定的幽默轻松效果。这也是网络流行语得以蹿红的重要原因。如“淘宝体”的亲切,“咆哮体”的激动与幽默,“甄体”的“说人话”带来的反转喜剧效果,“高晓松体”的生动表现在对行业的调侃描述上等等。

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得网络流行语充满青春与活力,他们创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流行语,营造出了轻松幽默的阅读气氛。如:黑旺财――《唐伯虎点秋香》中的一条狗,狗者,犬者,黑犬,就是默。驴友――泛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菜鸟――原指电脑水平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

3、网民群体的极化性使表达实质得到民意共鸣

近几年,网络的迅速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民意表达的渠道,尤其是微博的发展更是将民意表达推向一个。而随着“自由”、“民主”、“权利”等意识的渐渐觉醒,广大群众要求自由表达的呼声越来越大。在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条件下,以一种幽默、调侃、简洁的话语形式传达大众心声的方式受到大家的认可。

心理学家梅厄斯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群体极化就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因此,网络用语一旦诞生就会以无法预知的速度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网络流行语。“给力”一词从网络到现实的爆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与过去“偶”、“稀饭”、“94”等网友自娱自乐独创的网络流行语不同,很多的网络流行语均是“背后有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若不了解这些热词的出处,仅从字面上很难理解他们的社会含义。如“神马都是浮云”、“我勒个去”、“非常艰难的决定”、“羡慕嫉妒恨”等,这些网络流行语蕴涵着人们的爱憎与喜悲,表达着态度与意见。或许它们稍纵即逝,但在这些词语背后透露出公众对公共事件抱着怎样的心态和意味,反映出一定的舆论“切口”与暗示,很值得玩味和思考。

二、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

零度偏离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界提出的语言学理论,它以修辞研究为出发点,运用“零度”和“偏离”这两个基本概念,在“四个世界”的参考框架中对语言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是独具特色的汉语语言理论。

其实,网络流行语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对这个零度偏离理论也是适用的。根据这个理论,我认为,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语义偏离

有的网络流行语词语构成不变,但使用环境发生了改变,尽管同音同形,但意义效果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在理论上说,就是语义发生了隐喻抽象化的偏离,由较具体的动作域延伸向较为抽象的认知域。

如“打酱油”、“做俯卧撑”,这是两个动宾结构短语,原表示两个具体的动作行为。这两个词到了2008年的网络上,词义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流行语中的“打酱油”表示网络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做俯卧撑”的网络流行语,源于贵州省公安厅发言人王兴正关于李树芬之死的介绍,表达了对时事不关心、不评论,只做自己事的态度。

2、语法偏离

如“雷人”,本义是云层放电时击倒某人。目前网络上流行语“雷人”有新的含义,是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很无语的意思,有时也引申为因为事物的某些属性而使看到的人产生无限热爱的一种情况。

“雷”字作为网络流行语,用法比较随意,已经由本意的名词向动词、形容词发生偏移。

用例一:当动词使用,“我被那个视频雷到了”、“那人的舞蹈真是雷死人不偿命”。

用例二:当形容词使用,“你看到过山寨飙车队了吗,真是巨雷啊”、“娱乐圈里的人真是一个比一个雷”。

用例三:当名词使用,用作对某些事物的回应,“好大一个雷啊!”

用例四:成语,“天雷阵阵,气死我了,没费拉”。

3、借形赋义

如“”,音:jiǒng。“”其实是“”的衍生字,现代的字典里都查不到。两个字的读音相同。的意思为“明亮、光明”。“”字是生僻字,一般古代常用。

网络流行语“”的语义是借形赋义:“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因此根据形状,“”被赋予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等意思,示意很好很强大,也指处境困迫,喻尴尬,为难。同“窘”一样,表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心情。

再如“”,由两个“呆”组成,音méi。在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可以查到“”字,它是“梅”的异体字。从字形来看,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在今天的网络文化中,“”的音义却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呆+呆”组合而成,网民们直接看形读音,通常把它读作“呆呆”或者是“双呆”,在语义上赋予它“很傻、很呆、很天真”的新义。

三、网络语言的影响价值

从语言变异的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网络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语境,网络语言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产生的一种变体,这种变体是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和网络社群相对应的。

如果在时代性的文化背景下考察网络流行语,那么它是以“碎片式文化”的形态存在。青年群体热衷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现象是对传统和僵硬制度的全面解构和反抗,同时,也反映了网络人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态度,他们追求的不是建立体系严密的宏大叙事,而仅仅是对当前心境的即兴表达。这样,一元选择被网络否定,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样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而产生的一种反映社会风貌与民众思想状况的文化现象。作为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最能反映出当代青年对待社会变革以及思想意识领域的现状。而当文化这个本身就非常复杂多元的词前面挂上“网络”、“高校网络”等字眼时,它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流行语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发展的先进性趋势。

网络流行语的涌现,预示着某种新力量、新思潮、新观念的崛起。使用网络的主流人群从80后延伸到90后,90后这一新兴网络主体,在思想上、生活上有着更多的创新意识。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实则是网络群体的集体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物。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身势语,他以简单的符号、惟妙惟肖的形象性和创意十足的创新意识,创造出了网络时代特有的语言,既满足了青年网民不同的喜好和需求的多样性,也遵从了他们自主选择的个性,更加符合他们追求个性化的口味。

结束语

语言的稳固是相对的,而发展却是绝对的;语言规范是相对的,而变异却是绝对的。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现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一种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对它应作全面审视、具体分析,我们不宜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青年人追求时尚、求异求新,这是网络流行语中词汇变异得以盛行的心理基础,也是多元多彩社会现实的折射。网络流行语中的词汇变异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有积极的修辞价值,所以不宜按照一般的语言规范去衡量和纠正。

对待这种现象,我们更应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交际需求的词语变异形式会保留下来,成为经典语言,而不符合规范的词语变异现象,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淘汰掉。

参考文献

[1]戴庆厦 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萨丕尔 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篇4

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1]它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网络为现在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性精神不断提高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尤其表现在话语方面。现今,网络流行语日益增多,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活跃于人们的生活中。朋友见面一句:“亲,好久不见”打破了好久不见却又再次相见的陌生感;网上聊天最后以一句简明,干脆的“886”并附带一个挥挥小手的表情结尾,省去了很多没有必要的赘述,又减少了词穷所造成的不必要的尴尬。由此,应该说网络流行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了极大的益处。然而,是否网络流行语真是百益而无一害呢?我们应当谨慎思考。

二、流行语的列举及其特点

2004年至2012年的流行语列举:

2004顶,潜水,汗,沙发,百度一下,偶稀饭,……

2005官煤勾结,,芙蓉姐姐,博客,超女,……

2006一树梨花压海棠,楼主火星人鉴定完毕,……

2007七时代,亚婚姻,基民,晒客,……

2008宅男/女,澹雷,霹雳,很傻很天真,……

2009楼歪歪,楼脆脆,杯具,蜗居,偷菜,……

2010羡慕嫉妒恨,你妹,吐槽,鸭梨,给力,神马都是浮云,……

2011穿越,坑爹,hold住,伤不起,有木有,……

2012正能量,潘浚XX style,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通过这些流行语的列举,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流行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巨大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交际带来了一定的乐趣,使人们的话语不再那么中规中矩,为人们的交际环境带来了轻松的氛围。因此,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笔者通过对部分网络流行语的列举,从而对它的特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一)新颖性

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主要表现为:网络流行语多是根据现代汉语的发音音译而来的。很多词汇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是因为它们多运用了谐音和变形的方式,从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如2004年流行的“偶稀饭”,本是“我喜欢”的变音和变形。但是“偶稀饭”与“我喜欢”相比就更具有趣味性,这种通过音译的方式使文字所产生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更易调动说话者和受话者的交际情绪,从而达到很好的交际意图。

(二)形象性

流行语中词汇极具形象性,让人听起来能够很容易的联想到相关的事物,从而正确地猜想到它所表达的意思。如“雷”它的含义是听了某句话或者看到某个异乎寻常的做法从而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惊吓。词的含义与出乎意料地听到雷声从而受到不同程度惊吓的感受相似,因而它的意思也就不难猜出。具有形象性的此类流行语被赋予了一种极强的表现力,对汉语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幽默性

流行语中的一些词汇常带有浅显的幽默性,听起来令人有种哭笑不得的无奈之感。如“神马都是浮云”。其中,“神马”的原形是“什么”。一个“神马”显示了说话者俏皮的情感色彩,而“浮云”表示了飘渺之感。“神马都是浮云”道出了说话者在无奈中所含有的调侃语调,更加衬托了说话者的悲伤与失落之情。这种流行语的幽默性恰好满足了网民的“找乐”心里。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流行语”无疑增加了这种没有声音,没有图像的实时交流的乐趣,使上网成了一件轻松而有趣的事情。反过来,众多网民在“找乐”的过程中,又创造了大量新鲜的网语,不断丰富着“网络流行语的词汇。[2]

三、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负面效应

语言与人类的关系可谓是密不可分的,“人是通过学习和掌握语言而成为社会人的,尽管我们很难意识到,但语言的确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从中汲取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我们的行动和思维的基本框架。”[3]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的一种,是反映当下网民们心理状态的符号,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交际带了益处,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然而它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

1、就词汇的语法规则而言,网络流行语以病毒入侵般的速度悄悄地潜入几千年来传承的中国汉语词列中,并且无声地影响着词汇的构成规则。不利于语法规则的研究和学习,对汉语的国际推广增加了极大的干扰。如“偶稀饭”,“偶”在字典中的意思有三:a.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人像,即木偶,偶像。b.双数;成对的(跟‘奇’相对),即偶数,无独有偶。c.间或;有时候;偶然发生。“稀饭”即粥(多指用米或小米组成的)。而“偶”作为名词与名词“稀饭”组合时,构成了并列的语法规则,但从整体性而言,“偶”和“稀饭”是不能组合的,没有意义的相关性。“偶”作为副词与名词“稀饭”相组合,是一种奇异的组合方式,因为在现代汉语中通常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因此,在语法的角度研究“偶稀饭”,它是一种畸形的组合方式,但是它的存在又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这就为人们研究和学习语法规则造成了障碍,同时它也破坏了语法规则的稳定性。

2、现在网络流行语穿梭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和领域,不管是报纸,媒体,还是QQ,微博,人人,我们时时刻刻接触着这些新鲜词汇。在此,笔者且将传统的词汇比作我们的血液,而这些网络流行语就如病毒一般,侵入我们的血液,影响着我们身体机制的正常运行,造成传统词汇不知不觉被取代,进而被遗忘与丢弃。如“偶稀饭”代替了“我喜欢”;“有木有”代替了“有没有”;“神马”代替了“什么”等等。这些词汇的疯狂使用对我们的传统词汇造成了很大影响,不利于传统词汇地继续传承。

3、虽然网络流行语中规避了一些直白的粗话,脏话,但是这并不能说这些不文明的词语就不存在了,相反,它是以另一种面貌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并且被人们广泛认可、接受、和传播。如“坑爹”它来源于地方方言,是“羞你先人”的代替,意为做了不道德的事使祖先蒙羞。网友多用“坑爹”来感叹自己对某人某事的不满之情。还有“TMD”(他妈的),“你妹”,“你不是VIP,甚至不是V,你丫只是个P”,等等。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不文明语虽然形式上优越于那些直白的粗话,脏话,但是从它们的含义上来说,所表达的意义程度都是大同小异的,它们的本质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此,网络流行语中诸如此类词汇的大量使用和广泛传播并不利于社会的文明发展。

四、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相对集中,负面情绪有一定积累,网络流行语的丰富含义,在某种程度上,同时还充当了‘社会情绪泄压阀’,起到了宣泄不良情绪的作用”[4]。不难看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时事的一种评判,是人们思想自由的一种体现。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也看出了网络流行语所携带的弊端。因此,笔者认为,人们当理性使用流行语,将其控制在一定的领域内,不可滥用,也不可跟风,人云亦云;当使用文明流行语,营造良好的社会交际环境。(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英.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J].新闻前哨,2009(8)

篇5

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发展,新的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语言也在不断的呈现出新的状态。网络流行语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一方面呈现出社会的现状。它的产生往往是社会的热点事件引起的。比如说“范跑跑”事件,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在课堂讲课的范美忠先于学生逃生,在天涯上发帖细致地描述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掀起轩然大波,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的讨论。可见,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反应了当前社会大众的心理,也提高了网上聊天的效率。网络流行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翻译,我们如何准确的翻译这些网络流行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网络流行语的类型

(一)数字型

阿拉伯数字在网络流行语中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一般采用数字的谐音和寓意,使用方便,表达清晰,例如9494(就是就是),555(呜呜呜),886(拜拜了)。

(二)字母型

字母型就是采用英文字母的缩写来表达原有的汉语。这类流行语在官方文件中经常使用,例如WTO(世界贸易组织),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F(男朋友)。

(三)D画型

当数字和字母不能满足网络聊天的使用时,人们就会用一些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既简单又形象,例如:-) (微笑),:-C(悲伤), 0.0 (无语)。

(四)新造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语言日益多样性,不断创造出新的语言,例如给力(用作动词,意思是给以力量,加油),打酱油(原意是买酱油,现在人们用它来指此事与自己无关,只是路过而已)。人们不断的对语言赋予新的意义,创造出新的网络语言,并且广泛的运用。

三、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

直译是翻译过程中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有些网络流行语经常采用直译的策略,例如小目标(a small target),抢红包(grab red pockets),我还是个宝宝(I am still an innocent baby), 好气哦,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Very angry but still have to keep smiling)。直译不仅翻译起来简单,也更有利于人们的理解。但是有些直译可能会带来歧义,这就需要翻译人员给一些注解。

(二)意译

意译就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翻译,不必要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文章的大意翻译出来即可,它区别于直译,也是翻译方法中常见的类型。例如剁手吃土(dirt-poor),人艰不拆(Life is so hard that some lies are better not to be exposed.),皮皮虾,我们走 (shake a leg),真是日了狗了( It’s really helpless.)。意译可以减少歧义的产生,尤其是有利于外国人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

(三)拼缀法

拼缀法就是把两个词进行剪切,或去头或去尾,把两个词拼接合成一个新词。具体做法包括:词首+词尾、词首+词首、词首+单词、单词+词尾。拼缀法构词一般首先出现于报刊文章、科技文章。用这种翻译方法创造的新词言简意丰,生动别致,符合现代人快节奏。它是新世纪比较流行的一种翻译方法。

(1)词首 + 词尾(head + tail)

autocide (automobile + suicide) 撞车自杀

beautility (beauty + utility) 美丽实用

brunch (breakfast + lunch) 早中饭

(2)词首 + 词首 (head + head)

sci-fi (science + fiction) 科幻小说

telex (teleprinter + exchange) 电传

(3)词首 +单词 (head + word)

autocamp (automobile + camp) 汽车野营

Eurasia (Europe + Asia) 欧亚

(4)单词 + 词尾 (word + tail)

slimnastics (slim + gymnastics) 瘦身操

bookmobile (book + automobile) 流动书店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进步,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在社会流行起来。语言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可以折射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着语言形式。因此网络用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产生于热点事件,反应人们对热点事件的敏感度,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一种体现方式。不同的社会背景出现了不同的网络用语,拉近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译者,我们要采取最合适的方式最精准的把这些网络语言传达给社会,让人们可以毫无困难的理解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 E.A Nide & C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ory”[M]

篇6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激发了他们对网络语言研究的热情。美国哈特福德大学世界研究小组在1997年针对网上的语言教学问题开展了一些研讨,②探讨网络通用语言的问题。2003年,第一届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网络语言研究大会在西班牙召开。2001年,《语言与因特网》这本书以多种文字出版,使网络语言研究在整个科技革命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也为我国网络语言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二)网络流行语失范问题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虽然较为全面,却很少对流行内因进行探究,没有对话语权表达进行深度挖掘。将民众运用网络流行语表达话语权的模式进行充分解析,能了解当下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③更好地创新社会管理。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与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密切联系的,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无不渗透出浓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变革,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文化产物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网络流行语出现在人们视线当中的重要原因之一。④

(二)语言文化的影响

富有创造性的网络流行浯离不开我国传统语言文化的熏陶,汉字作为语言文化的一种,它的音形义在表达文字川意上有各种含义。⑤比如,网流传的一个词语“美眉”,它的出现与语言文化心理是分不开的,“一弯似蹙非蹙笼烟眉”,就是形容女予漂亮眉毛的。

(三)大众心理变化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让人们进入了新型网络媒体时代。新型媒体环境下,人们的心理发生变化,思想意识也活跃起来,同时也滋生了具有新颖、幽默特点的网络流行语,⑥激发了网民的兴趣。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许多网民也开始在网络上以微博、贴吧的形式进行互动,抒发自己的情感。

网络流行语中的网络话语权

(一)感彩方面的展示

语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方式,在使用中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词语的不断变化以及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衔接功能的语言被称为语法。句子中使用的语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句子表达中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在这样的情形下,要做到语言运用上突破性的创造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然而在自由的网络空间中,语言更加丰富化、多元化,网络话语表达呈现出极大的魅力,受到大众的追捧。

(二)新旧媒体之间互相协作

网络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具有即时性与快速性,导致一些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时缺乏严谨性、深刻性。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能秉着严格、严谨的框架理论原则,再通过已有的信息进行事实建构。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协作,促进了网络流行语影响力的扩大。

应对措施

(一)构建便捷的网络话语渠道

1.网上评选。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网络技术为网上评选、全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最经济、最实惠、最便捷的渠道。

2.开通网上政务微博。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微博互动已经成为人们直接沟通的桥梁。各级政府机关开通政务微博,利用微博这一便捷、及时的平台,让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机关的最新情况,这样更有利于让群众参与其中,稳固民心;让政府工作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避免由于信息隔阂而产生误会。

(二)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法制化建设

1.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营造文明网络环境。网络新媒体的崛起在带动信息提速的同时,也将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情绪带来。我国网民基数庞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某一行为主体受他人行为的影响,忽视自己对私人信息的理解分析,贸然模仿他人行动的行为。网络流行语传播中存在的羊群效应,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副作用,相关部门如果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⑦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可以减少这一问题的出现。

2.建立责任追究制,推进社会科学化管理。随着网络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加强对网络的规范管理。但是,国家相关部门对信息公开和隐私保护、网络监督和司法独立、言论自由和信息规范等关系尚未厘清,这些法律法规在细节上有所欠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应对网络谣言及网络舆情,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建立网络谣言对于社会危害的量刑机制,并对制造网络谣言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对网络舆情不作为的责任追究制。⑧

(三)建立制度层面规范的应对机制

1.理性对待网络流行语。语言的发展是层出不穷的,面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我们要持理性的态度。对于那些富有语言特色和充满活力的网络流行语,要适当地接受,并加以正确引导。由于语言在不断革新,语言的规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在规范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其难度与复杂性,做到循序渐进。

2.从道德意识上加强规范。面对网络语言的主体我们应该综合考虑,从两个方面进行道德教育,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在现实社会中,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建立网络语言的道德教育体系,让年轻人参与其中,加强对他们的语言道德修养的教育,另一方面,在网络社会当中,要不断革新网络语言文化,建立以优秀网络语言文化为主的网络语言道德教育体系,不仅可以引导广大网民自觉抵制不文明的网络用语,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对网络语言进行创新。

【本文为201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13SJB710021)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徐紫仪:《网络语言失范与矫正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第1期

②杨海英:《青少年学生网络语言失范与网络德育话语的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3年第6期

③Ao Yongchun, Chen Chun columnnetwork specification language and thespread of anomie [J]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research, 2013,01 (33)

④王健 张聪:《网络语言失范问题分析及对策》[J].

⑤Zhang Jianping, Liu Bo Chinesenetwork standardization issues of language [5][J]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9,06(11)

篇7

根据调查,上网人数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29.2%;而将休闲娱乐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所占比例最多,达到46.2%;其次是获取信息,有32.2%;排在第三的是学习,有7.9%。

随着学生上网人数的逐渐增多,他们的学习、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笔者发现日常生活中不少高中学生张嘴就来网络语言,还将网络上流传的热词带进作文中,时不时就能看见一些网络词汇夹杂在文章当中,叫人啼笑皆非。“给力”、“雷人”、“偶”、“晕”、“稀饭”、“鸭梨”、“犀利哥”等网络热词屡屡在文中出现,文中居然出现了“爸爸很犀利”,“我的人生就是杯具”这样的句子。有数字或字母简称,比如“8147”代表“不要生气”,“+U”意为“加油”;还有一些流行新语“神马都是浮云”……一位有着多年网龄的“网虫”把网络词汇语言概括为“网络词汇=汉字+数字+符合+外文+其它”。

二、网络流行挑战语言规范

所谓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它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的逐渐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的新形表达形式。

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的交流与表达也呈现出网络化,网络语言以其快捷性、丰富性、自由性、互通性的鲜明特征,迅速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的新宠,也就以不可抵挡之势大量地涌现在学生作文中了。当这种影响起积极作用时,给我们传统作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让我们有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感觉。但与此同时,不规范用语、用字的现象冲击着传统语言表达习惯,影响到学生的作文语言的纯净与流畅,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隐忧。并非是我们排斥网络语言,用网络语言写的作文实在不忍卒读。不规范的语言是一种污染,会给语言教育带来消极影响。仿佛我们优秀的汉语文字,已不能表达一般含义,汉语言的规范正在受到流行语的挑战。

高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性格形成阶段,也处于心理成长的断乳独立期。这个时期,生理成长与嬗变,心理上的巨大跨越,使他们经常处于矛盾的中心,亟欲倾诉而不愿向熟人倾诉。而网络的出现,为成长期的高中学生找到了一个想表达、能发表的突破口。从目前的情况看,网络流行语在高中生中流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1、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据统计,中学生上网人数占网民的21%,他们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远远多于对传统书面语言的运用。久而久之就会对网络语言有种依赖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于是把作文当成了网络语言的又一盛行场所,大量的网络词汇不知觉地涌入作文。

2、对网络语言的评判缺乏衡量的尺度。网络内容的丰富、新颖、时尚,是学生非常乐意接受的。但是对于网络流行语,学生不加区别一概接受,并把其当成一种时尚。喜欢使用流行语的学生,有47.8%的同学多受网络方面影响。

3、仿效的从众心理。根据调查显示,有30.6%的中学生的口头流行语是受同学的影响。有学生直言“和同学在网上聊天、电子邮件往来,经常使用网络新词,这样的语言他们彼此都熟悉,交流起来也非常轻松、幽默。”在他们看来网络语言不仅仅是时髦的标志,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如果你想在网上“混”,你就不得不使用网络语言。

4、社会导向偏离汉语言规范。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求新求奇,吸人眼球,也大量地借用网络词语,在这种导向下,网络语言的运用就更加混乱了。

三、教会学生捍卫母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高中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的传播与交流。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与时俱进,尽早完成从知识的教授者、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不仅帮助学生学会检索信息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有鉴别的浏览和披沙拣金的能力,还要以活动促规范,因势利导,促使良好的网络语言的形成。

首先,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树立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可以用优美的诗词歌赋语言吸引学生,可以用名人故事弘扬正气,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的美的力量。

面对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都有珍惜、弘扬的责任,而没有亵渎和损害的理由。汉语言文字是当今世界内涵最丰富,达意最准确的文字,在联合国正式批准使用的中、英、法、俄、西班牙和阿拉伯等6种工作文字中,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如果用相同字号、行距印刷文本,最薄的那一本就是中文版本,并且歧义最少。而乱用不规范语言文字的现象让我们担心如果按照当前加速度的异化,不出十代,汉语将沦落为非主流语言文字,用不了三百年必将变为古埃及的圣书字,像古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一样陷入消亡的可悲命运!

其次,从净化口头语做起,强化教师和学生的自律能力。中学生的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规范用语环境。老师和同学是他们重要的成长伴侣,教师的口头语,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不能为了亲近学生、迎合学生,去随意使用网络流行语,这样做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都可以使用网络流行语,那自己也可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各种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要注意使用规范用语,给孩子做好示范,及时纠正孩子在口语和作文中的不当用语。

第三,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网络语言的发展,提高筛选语言信息的能力。在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觉筛选网络语言,将传统汉语言与网络语言比较。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将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形成言语鉴赏能力。可以开展以下活动①错别字门诊――搜集街头匾额、标语、广告、报刊等用语中存在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正视大众生活用语中语言的不规范现象;②校园流行语指正――精选校园流行语,分析它们的实际含义并予以指正;③网络语言思辨――搜集网络语言,并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的冲击,初步思考其缺点。

网络流行语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在虚拟的语言场当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不会引起歧义,便于网民快捷、迅速地表情达意。但是,一旦它们进入现实社会生活,尤其是对于很少接触网络的人,则会不知所云,产生交际的障碍。教师可以适度向学生介绍语言变异的知识,使他们了解传统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不同,认清只有传统语言才是全民的交际工具,网络流行语具有局限性,要认清其不足的一面。

第四、鼓励学生个性写作生活。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我们要尊重她们的个性发展,不能扼杀孩子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对于高中学生,他们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言语学习,只要不大量地用网络语,是可以接受的。如:当学生要写反映当代社会现象的文章,并且想突出幽默诙谐的效果,引用一些网络词语就显得比较活泼、有意思。当然宽容学生不代表着放任学生。老师们都要有客观的认识,比如语文教学,口头语言表达可以相对宽松一些,但作文训练时要注重炼字炼意能力培养,一定要做到严谨规范。言简意赅的内容,恰如其分的修饰,大方得体的使用,作品才会有生命力。特别是高考,作文只有在大多数人能看懂的前提下,意思表达充分,语境得体,积极健康的网络流行语才可以使用,才不会扣分。

但是应该坚决反对小学生使用网络词语,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语言的学习和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习惯对未来学生的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时候大量引进网络用语,会对学生学习规范用语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网络环境下学生交流与表达的特点,应引起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网络环境下语言规范教学,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网络语言可能适合在网络虚拟空间互动交际,但作文应该遵循语体规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远离低俗,做高尚的人,这就更需要我们在作文中抵制低俗网络语言的侵蚀。

参考文献

[1]林业 《论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影响及规范对策》

[2]陶瑞仁 《校园流行语探析》 首都教育学报 2008.9

篇8

(一)网络流行语给汉语言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科技的开展,催生了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带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众多的的网络流行语言,网络流行语言的出现,一方面使人们的网络交流形式更加多样化以及丰富化,另外一方面网络流行语言的的大量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言文学中的词汇量,间接的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同时使人们对汉语言文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更深的喜爱,这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言对汉文学语言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改变了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形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言,它所呈现的则是当前时代下青年人的对个性的追求,在语言形式方面独具一格。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现实生活脱节

传统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我们很容易能够感受到其教学模式几乎只是一种简单的平面式的传授教学过程,在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下,汉语言专业基础教学则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传统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改变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语言的本质是用于交流与沟通,语言的学习起源于生活,但语言的作用也是服务于生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就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总结生活词汇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新一代学生对汉语言独特的感知和把握方式。

二、在网络平台中传播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特征

(一)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效性和便利性的特点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也使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更加高效化。在当前网络时代下,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处处都离不开网络,同时,在教学中也大量的使用了互联网资源,网络资源已成为当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汉语言文文学的教学,教师与老师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查阅与浏览各N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以及学生已获得的网络学习资源,也能通过互联网下的新媒体进行时时的共享与交流,这种学习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对当前汉语言的教学与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也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另外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汉语言知识结构体系。

(二)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高等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能够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网络中的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编排,同时网络环境下丰富的汉语言文学学习资源,能够被老师以多种多样的结构与顺序组合出出来,最终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新媒体的出现使汉语言的教学模式更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另外,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出现,使高校的教学与学习更加的依赖网络资源,长久以来,也使互联网资源成为了当前高校中汉语言教学资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解决新媒体下汉语言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规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网络流行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以及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言也在不断地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与多样化,同时使汉语言文学也在随之而改变,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也在变革与进步,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言的大量涌现对汉语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冲击,此时,教师应该发挥他们的指引作用,指导学生恰当的对待络流行语,同时,也不能一味的对网络流行语言进行否定,而要客观地看待汉语言文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流行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影响不只是负面的,另外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在网络流行语中,使汉语言词汇更加丰富,使部分汉语文学中的部分词语具有了新的含义,这对汉语言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的时代的需求。但在新媒体下的网络流行语中不乏有些低俗的词汇,影响了汉语言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低俗的的词汇进入书本,另外在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中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规范,教师在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规范的引导。

(二)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篇9

近几年,随着流行语的热传,这些能反映中职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体现校园文化的校园“语言密码”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在语文课堂上,出现在课外学生的交谈中,这些语言有些新颖生动,给中职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些许乐趣,丰富了校园文化;但有些低俗不雅,给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中职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错误的引导。校园流行语的产生、发展和运用越来越引起我的关注和思考,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校园流行语,让文明语言之花绽放在校园内外。

一、树立语言规范意识,倡导文明用语

“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树立语言规范意识,使用文明用语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

流行语的发展前途有两种:一是消失,即在使用过程中慢慢地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成为现代汉语体系中的新元素。我们要留心当下校园流行语,对于那些积极向上、富有幽默性的、发人深省的语言,我们没有必要扼杀,可以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有时候还可适时指导学生接受并合理使用。(比如“给力”一词)当然,对于那些低俗不堪、讽刺挖苦,给人负面影响的词,我们要认真分析,适当指导他们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觉抵制不良影响。

二、重视网络道德建设,提高辨别能力

信息现代化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现在的学生“将信息时刻掌握在手”,每人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上网浏览获取信息。中职生模仿力强,对外界新鲜事物接受快,传播也快,但他们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却比较差,对自己的言行控制力也较弱,他们往往对那些符合他们的心理,好玩有趣的网络流行语全盘吸收,不管其好其坏都在互相交流,以显他们的幽默感和时尚感。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也迫在眉睫,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也尤显重要。首先,我们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渠道,引导中职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让他们学会处理好大节与小节之间的关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其次,加强监管,使家庭、社会与学校共同努力,营造绿色网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道德水平,提高其对网络文化信息的辨别力,促进“网络人”的健全人格现代化。这样,在思想源头上提高了中职生的辨别能力,他们会有选择地吸收健康的流行语,从而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来。

三、创设文明语言环境,提升语言品味

如何创设文明优雅的语言环境,提升中职生的语言品味,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语文课堂上,注重提高学生品味美之语言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和品味语言的前沿阵地,是加强语言训练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基础。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读中品,品中悟”的方法,以诵读为基础,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扣住语境,揣摩赏析,培养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以课内语言素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2.在课外学习中,强调培养学生积累美之语言的习惯

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厚积薄发,积累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课外的阅读积累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运用课堂上的“精读”品味语言的方法,结合自己的阅读喜好展开广泛的“博览”,在读中品,读中思,从而锻炼了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力。大量优美词段的背诵记忆,丰富了个体的语言,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积累美之语言的习惯。

3.在综合活动中,强化锻炼学生运用美之语言的意识

学习、积累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运用,除了常规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有趣的活动充分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情境,组织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表演、迁移训练等;在课堂外,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经典古诗文朗诵大赛、话剧表演等,也可以组织诗社、文学社之类的社团,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好、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在校园内形成了优雅高尚的语言环境,那些低俗不雅的校园流行语失去了滋养它的土壤,自然而然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消失;而那些充满情趣、积极健康的校园流行语,则给语言大家庭注入了新鲜时尚的血液,丰富了校园内外的文化。

篇10

1.网络流行语冲击着汉语言文学教学

新媒体环境下衍生出许多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对人们工作和学习内容进行的加工创造,一般较为诙谐。这些语言依靠网络的快速传播,逐渐在网络中形成语言潮流,成为新型“网红”,进而活跃在人们日常交流中。网络流行语与传统汉语在字面和语法上有较大的区别,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给网民带来了新鲜感,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欢迎。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流行语是对传统汉语的加工创造,促进了汉语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汉语特色品牌在国际的推广。例如在网络流行的“套路”,原本是武术形式的一种,但是网民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即是对对方精心策划、设计敌方的描述词。民众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程度较高,且接受人群不受年龄限制的特点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优势,网络流行语也因此在网络交流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甚至逐步向现实生活延伸,为人们在交流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了新的选项,使沟通的趣味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化发展良莠不齐,在虚拟空间中,常常充斥着不文明的用语行为。部分网络流行语改变了汉语原本严谨的语法结构,将语序进行了颠倒。虽然改变后的语言在交流中可以被理解,但是在书面上是不适合出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语言的规范使用原则,对正在学习语言表述的学生来说起到了错误的示范,使得学生在汉语言的学习上受到了阻碍,不利于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

2.汉语言文学受众地位和作用的转变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今的汉语言文学受众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一些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现实交流障碍”,这部分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往往表现得极具领导力,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实时事件能够侃侃而谈,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能轻易获得别人的支持,同时享受被拥护的感觉。一旦回归现实,这些学生就不再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当面对真实存在的交流对象时往往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心中会产生恐惧心理,且容易变得自卑。这两种不同的境遇在学生心中形成巨大的落差,让学生开始有意地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的虚拟现实,致使自己正常的生活状态被打乱。由于长时间依赖于电子产品进行交流,许多学生书写文字的能力也出现了退步,常常在文字材料的撰写中出现提笔就忘、下笔就错的尴尬情况,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艺术在学生心中的存在感逐渐被削弱,汉语言文化的传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同形式的新媒体的出现,赋予了汉语言文学传播更为丰富的传播载体,但由于人们的网络用语方式受到的约束极小,受众群体不仅仅是大学生,也可能是小孩或中老年人,因此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受众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正确的汉语言规范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离

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目标是以服务人们生活交流为前提的。在万象更新的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仍然强调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看法和教学感受。大学生由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强加灌输,不仅达不到知识传授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如今,各色各样的新媒体元素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在这些元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生活用语习惯和语言组织方式都发生了一些改变。教师要想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取得突破,首先就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对新媒体以及新媒体环境进行必要的了解,掌握相关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制定合理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计划,将新媒体元素巧妙地与汉语言文化相结合。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要加强汉语言文学与学生生活的黏性,让汉语言文学成为学生在新媒体环境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优化策略

1.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流行语,加强汉语言文学的规范教学

如今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已处于新媒体环境下,面对不可规避的网络流行语,应该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时,不可将网络流行语全盘否定,应该在承认网络流行语趣味性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辩证地看待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较为幽默、诙谐,更易于被学生应用于交流、沟通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否定网络流行语,会打消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网络流行语作为汉语言的衍生物,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是网络流行语在形成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在表达上不够严谨,不符合汉语言文学的严密性,对此教师要加强汉语言规范教学,让学生具备汉语言文学素养,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中不受不良文化的干扰,保持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文学风尚。

2.利用网络平台刺激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具备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能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丰富课堂结构。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可以依托新媒体的时代背景,利用网络平台刺激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利用学生经常使用的微博、知乎、豆瓣等发起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话题,引发讨论,提升汉语言文学在网络中的热度,获得更多、更广的关注度。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避免了刻板、生硬的教学印象的形成,让学生能够主动融入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建综合性多元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

篇11

一、“被”字流行背后的网络语言系统

1、从网络语言到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是发源于网络并在一定时期内流行起来的一种语言形式,存在于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的网络论坛、贴吧、博客、聊天室中,通过众网友的频繁引用、转载及再创作实现的,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句。它是网络语言中最为活跃的那部分语言,是网民约定俗称的表达方式。

纵观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很大一部分都借用了调侃、幽默的表达方式,个性化和趣味性十足。从“很黄很暴力”到“范跑跑”“楼脆脆”再到“俯卧撑”、“七十码”等等,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在偶然中带着毋庸置疑的必然性。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使用对象从小众化变为大众化,并且越来越多地具备着传递新闻资讯、体现社会民众情绪、反映社会不同心理状态的功能。

2、“被”字在网络语境下的应用和表达

“被”有四种词性:名词、动词、介词和助词。当助词时,是用在动词前构成被动词组,如“被骗”、“被批评”、“被剥削”等;当介词时,是用在句子中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中文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许多具有被动含义的句子均可以用主动句进行表达,被字句被使用的频率远低于把字句。但是在网络语言中,被字句异军突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流行。

自从“被自杀”“被就业”等词蹿红网络和媒体后,“被式语言”就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一系列具有同样构成方法的新词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网民在“捐款”、“幸福”、“精神病”等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甚至名词前加上“被”字,用一种荒谬的语法形式,实现出一种具有调侃、戏谑、讽喻意味的颠覆性解构。

在虚拟的网络语境中,网络给语言的自由和随意发挥提供了一个载体。“被”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介词或助词,不再是简单地表达一种被动含义,而被赋予了一种情绪,承载了一定的现实意味和丰富的社会意义。

二、语言的基因突变――“被”字新所指的建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某个符号或符号系统与其指涉现实的关系即为意指。所有意指都包含两个层面,一个由物质形态的实体能指体现的表达层面;一个是内容层面,即以意义方式表现的思维形态概念,意指行为则相当于这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而在罗兰?巴特看来,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符号”只是符号表意系统的第一个层次,而将这个层次的符号又作为第二个表意系统的能指时,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所指。菲斯克和哈特利又在巴特的基础上,提出符号表意系统的三个层次:

按照这三层次的关系,可以对网络语境中的“被”字做如下的符号分析:

1、汉语言文字符号在创立之初,是根据其形式或读音与其所指之物按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关系进行

“被”有名词、动词、介词、助词四种词性,“被XX”结构中“被”的词性一般是介词或助词,因此本文只讨论“被”作为介词或助词时的能指与所指。在第一层次中,“被”字的能指应是“被”字的书写形式和拼音“bèi”,所指应为一种被动的语态。此时,“被”作为一种象征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的只是一种通用惯例和约定俗成性。这里是由于分析的目的才能将其能指与所指截然分开,而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其能指与所指是既定的,不可分割的。

2、在第二层次中,“被”字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即表示被动语态的“被”成为新的能指,而它的所指则是一种网络文化中常见的颠覆、解构与嘲弄

这一所指的变化源自“被自杀”一词的出现。2007年,阜阳市某经贸发展局局长李国福多次到北京举报该市颍泉区区委书记违法等问题,被颍泉区检察院拘留、逮捕,并在看守所死亡,当地检察机关调查结果是“李系自缢身亡”。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公众极大关注。网民们认为事件背后应该另有蹊跷。有网友在“自杀”前反常规地应用了一个“被”字,形成了“被自杀”这一颠覆传统语言表意结构的短语。“被”与“自杀”的强烈矛盾对比,反映的是一种强烈的质疑和冷讽态度。

此后,“被”字开始广泛风行起来,“被XX”的格式不断被网友仿用,“XX”的词性也从及物动词扩展到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等,凡是在主流媒体报道中刊载却引发公众广泛质疑的词语,都有可能被网友冠以“被”字后进行二次传播。

3、对“被”字的符号分析并不能止步于网络流行文化的范畴

综观“被XX”短语在网络语境中的应用,可以发现,被冠以“被”的词,通常涉及的是较重大的社会事件,如“被就业”、“被小康”等,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门话题。而无论是“被就业”中的“就业”、“被小康”中的“小康”,抑或是“被增长”中的“增长”等,都是一些具有权威性的官方新闻中出现的字眼,在其之前冠以“被”字,实际是通过一种颠覆、解构与嘲弄的形式,表达网民对我国处于中心地位和支配地位的主导文化和主导权力的一种反叛与抵抗。“被XX”从一开始的反讽意味,纵深发展为一种模拟社会关系和表达社会心态的语言形式。

在这一表意层次中,“被”的所指变成了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心态,正如某篇新闻中对“被”现象的评述:“‘被XX’的发明者并未预料到,一己一时的情绪表达,会引发如此波澜壮阔的群情涌动:质疑、委屈、愤怒、指责、无奈、调侃、无聊,畅快淋漓地在“被”字旗下倾泻而出。”

三、话语对抗――“被”字新所指被广泛认同并传播的原因

1、公共话语空间的逼仄使话语对抗成为必要

“被”字新所指的建构实际上缘于网友以“调侃”的姿态对权力进行话语的对抗。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物质力量,它是权力争夺、占有、挪用、恩赐的对象,它也对人们发挥了控制、操纵、压迫和解放的功能。他认为,影响、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因素是权力。权力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同时话语既是权力的产物,又以其特有的实践形式,赋予权力新的内容,成为权力的组成部分,也就形成一种话语权。掌握话语权的群体会对丧失话语权的群体有意无意之间就形成一种话语压迫,这种压迫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强制力,形成一种话语霸权。

在当前我国社会中,媒介话语、官方话语长期处于文化中心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掌控着大众对社会的认知和判断,掌握着舆论的走向,这样势必对其他话语形成某种遮蔽和压迫。“被XX”在广泛流行的背后隐含着普通民众强烈的话语权诉求。

2、网络平台使广泛、公开的话语对抗成为可能

在“被”字的新所指建构并流行的过程中,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流行之前,对权力话语的抵抗只能以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小规模的方式出现,它们因为传播渠道的隔断而难以形成足够的力量,而网络改变了个体交往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方式,变成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谈,人们的活动范围和行为规范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网络中相对可以自由言说的状态,使公开的话语对抗成为可能。网络的自由平等性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参与到话语对抗中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对权威话语进行解构或反叛。

此外,网络的超时空性和互动性也加快了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在网络的双向互动传播中,受众可以通过论坛、跟帖等形式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反馈到网络上,这样会促使网络语言被进行二次创作和加工,被赋予新的含义。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自主参与传播意义建构的一种话语体现,它对话语霸权产生制衡作用。“被XX”的,总是弱势的一方,他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倾诉他们在强权面前的委屈与无奈。网络流行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权力的运行进行了监督。

当然,也必须警惕网络流行语的过度泛滥造成的负面影响。尼尔?波兹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在语言的狂欢宣泄过后,我们对现实的改变可能依然无力。如何避免非理性的狂欢,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关注的。

参考文献

①约翰・费斯克:《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②尼克・史蒂文森:《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③李彬:《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④余志鸿:《传播符号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⑤菲斯克:《解读电视》[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

⑥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⑦克里斯丁・麦茨:《符号学文选》[C].北京:三联书店,2002

⑧夏雅凤,《网络流行语兴盛现象的传播学分析――从2010年春晚流行语的强力涌入窥探》[J].《中国科技博》,2010(19)

⑨甘泉、郑毅,《基于符号分析模型的历史剧文本解读――以为例的电视符号分析》[J].《东南传播》,2010(4)

篇12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的某语言社区内反映社会热点和社会心态,具有民间性、可复制性、传染性和变异性的新生语言单位。[1]

流行语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社会的变化和趋势。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普及,当基于社会新现象的流行语出现时,大众传媒就会发挥其重要的媒介作用并促使其迅速传播、扩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日本从1984年开始,通过刊物《现代用语的基础知识》杂志的问卷调查方式每年评选出可反映当年度日本社会现象且引起话题的年度前十名流行语,称之为“年度新语流行语大赏”,并给与这些词语相关的人物或团体颁奖,此活动一直举办至今。随着对流行语的关注,我国也有了“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等评选活动。自2008年开始,中国语言文字类国家期刊《咬文嚼字》开始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其评选结果每年都会引起人们关注并成为话题。流行语之所以得到如此的传播与发展是因为网络科技的发达为语言的传播提供了媒介,更因为流行语对我国国民的日常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汉语流行语中的日源词

始自2008年的“年度十大流行语”评选活动,本着“流行、创新、文明”的原则,通过条目收集、条目筛选、专家审核、征求意见、最后审定等五个步骤,最终确定每年的10个流行语。到目前为止,已经了80个流行语,其中有9个源自日语。它们是:2008年的“宅男宅女”;2010年的“~控”“达人”;2011年的“卖萌”“吐槽”;2014年的“断舍离”“萌萌哒”;2015年的“脑洞大开”“颜值”。这些词在进入汉语之后大部分都较原词在使用范围、使用用法、使用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1.进入汉语后使用范围扩大

宅男宅女:该词是由日语舶来词“御宅”衍生而来,日语写作“お宅”或“御宅”。原本是称呼对方家里的敬语,汉语一般翻译为“府上”。后来意义发生变化,泛指那些热衷于ACG次文化(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的男性。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发展,甚至出现了“御宅文化”。由此衍生出的“宅男”一词从台湾地区传播到大陆,语义进一步泛化,特指那些不修边幅,整天憋在屋子里沉迷于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看动漫或电视剧的男性。随着2005年日剧《电车男》的热播,“宅男”这个词更是为人们所熟知。由于语言的衍生性,2008年与“宅女”一起作为一个词成为了当年度的汉语流行语之一。

在其进入汉语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用法:我是个宅男,平时喜欢宅在家里。“妮妲”袭来,最好宅家别出门。这里的“宅”单纯指“待在家里不出门”。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日语中“宅”的特有意义,更多地呈现出使用范围扩大化的特点。

断舍离: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2013年出版的著作的名字。这里的“断”即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即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即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随着这本图书的畅销,“断舍离”成为时尚新词。[2]如今,“断舍离”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一种舍弃物欲,追求极简的生活态度。即: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顺从自己内心,割舍既有;丢掉多就是好的念头。

“断舍离”的扩大使用体现在由原本的杂物收纳管理领域扩大到其他领域,具有相关比喻意义,例如践行“三严三实”,干部当需“断舍离”。

脑洞大开:由源自日本动漫的“脑补”一词衍生而来。“脑洞”是大脑中需要用想象力去填充的“洞穴”。“脑洞大开”意为想象天马行空,联想极其丰富、奇特,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强调“想象力丰富”。[3]2015年2月网络喜剧《脑洞大开》的播出使这个词更加流行。

该词本来指观剧者在大脑里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补充或添加原剧中没有的情节或内容。后来词义应用范围扩大到对小说或者其他艺术作品甚至现实生活中的情节、情景进行幻想、想象。

吐槽:源于日本漫才(类似于相声)的“ツッコミ”,相当于相声中的“捧哏”。指的是在对方说的语言或做的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关键词,以此为切入点,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有人认为“吐槽”一词原本存在于闽南语词汇中,由台湾地区率先用此词翻译日语中的“ツッコミ”,后来进入大陆并流传开来。

其在使用过程中,原本单一的意义和形式也有所引申和扩大。比如出现了“批评、指责”“找茬、挑刺”等意义和“神吐槽”“吐槽帝”等形式。

颜值:“颜值”形容一个人外貌的好看程度,源自于日语「面偏差一词的缩略语,通过漫画或动漫进入汉语,“颜”即“脸”之意。“颜值”一词最早出现在 2008年,当时尚未普及使用。逐渐流行使用应该是始于2014 年下半年。[4]之后在综艺节目中的频频出现使其更加流行起来,如“颜值担当”“颜值爆表”等用法也颇为常见。“颜值”一词在汉语中不仅用于修饰人的外貌,还用于修饰事物的外表,使用范围被扩大。

例如:汽车史上最高颜值;峰会提颜值,百姓享实惠。

2.进入汉语后作为接尾词使用

达人:汉语原本就存在“达人”一词,其名词用法据查最早见于《春秋》,指通达事理、豁达豪放或显贵之人。其也作为一个动宾结构的词出现在《论语》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源自日语的流行语“达人”则特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其在汉语中更多的是作榻游泊剩以“~达人”的形式出现。例如“时尚达人”“音乐达人”“旅游达人”“校园达人”等。

~控:最初产生于ACG领域,出自音译日语“コン”,其源头是英语complex的前头音(com)。表示具有某种情结的人或极度喜欢、异常偏爱某事物的人。从形式上来看,“~控”在汉语中的使用倾向是作为一个虚化的词缀来使用。一般接续在词语之后表示具有某种情结的人,例如“萝莉控”“大叔控”“微博控”“颜控”等。

3.以派生词的形式进入汉语

9个日源流行语中,有“卖萌”和“萌萌哒”两个与“萌”有关的词语。这里的“萌”均来自日语“萌え”。不同于汉语中的“植物发芽”“事物发生”等“萌”之意。源自日本流行文化的“萌”不只是局限于可爱之意,而是指一系列符合动漫界萌点的特殊属性。在充分理解了“萌”的基础上,作为派生词的“卖萌”和“萌萌哒”就易于被汉语所吸收并广泛使用。在褒义的词性下,“卖萌”指故意做可爱状,打动别人。在贬义的词性下,“卖萌”则有故意作秀之意,而“萌萌哒”意为“太可爱了”。起始于豆瓣小组的网友发帖:今天出来没吃药,感觉整个人都萌萌哒。此后“萌萌哒”一词开始单独被使用并迅速蹿红。用于诙谐幽默地表达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赞美或喜爱之情。

日源词在汉语中流行的原因分析

上述日源词之所以能够在汉语中流行、传播,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能够入选“年度流行语”,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中日语言的相似性

中日两种语言虽然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因为日语中汉字的广泛使用,使得日源流行语可以顺利地进入汉语中而不产生违和感,例如“断舍离”“颜值”等。人们通过汉字就能理解其意思,相较其他民族,更易于接受并使用这些流行语,这也使日源流行语得以在汉语中迅速传播成为可能。

2.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在汉语中迅速传播是因为它们借助了网络的力量。网络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为语言的传播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媒介方式。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的存在和发展,才使得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能够相互学习、借鉴,加速了不同文化之g的交流、传播,从而更加满足了时代的创新需求和大众的娱乐心态。

3.年轻人对日本流行文化的接受

日源流行语多源于ACG次文化。而年轻人则是其广泛的受众群体。随着年轻人对这些日本流行文化的接受,相关的一些用语也必然在年轻人中间产生共鸣并迅速流行起来。

结 语

语言是变化的,也是具有包容性的。流行语已然成为社会语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日源流行语进入汉语并在汉语中使用和传播正是体现了语言的动态性和包容性。关注流行语的来源、发展,有利于明确社会语言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从而达到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蓬克:《当代汉语流行语概念的再界定》,《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2期。

[2]黄伊凡:《山下英子:幸福需要“断舍离”》 ,《婚姻与家庭》2014年第8期。

篇13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语言学分支的社会语言学指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讨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广泛传播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鲜活语言形式。因此,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最敏感的反应。在大量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中,有一类流行语。如“你out了”也被众多网民争相引用,并被评为2009年度最佳网络流行语之一。此类流行语有其构成的特征,本文将用社会语言学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此类流行语的成因、色彩新意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 语料分析

究竟何为“语码转换”?我们先来分析以下四组语料:

语料1:老师:“上课喝啤酒?”学生:“老师,你out了!”

语料2:“连这个你都不懂?I服了You!”

语料3:“2004《时代风采》时尚模特评选活动正在启动ing”

语料1中out一词在不同场合具有多种意思,可以作副词、形容词、介词、名词和动词。“out”选取了在英汉词典中的解释“出外;在外;向外”,如今,这个词被赋予了“落伍了、不能与现行接轨了”的新意。语料2中,在句内出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其目的是在语用环境下,根据需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以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语料3的特点是通过汉语谓词性成分加英语词尾ing(我们记作X-ing)来表达进行时态,“X-ing”形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在汉语中介入英语的语素能给人带来新奇感,引起听觉和视觉上的新鲜刺激。另一方面,较之于印欧语,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表示进行时态要通过状语和部分助词实现,比如“正在、着、呢”等,英语则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达到其时态以及语法功能的变化。

3 语码转换的定义及成因

3.1定义

社会语言学自始至终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近些年来由于英语的普及。英汉两种语言接触难以避免,以汉语为主,夹杂英语语码混用的现象非常多,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交往之中就会经常发生语码混合(code-mixing)的现象。“在语码混合中,语码A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并入了另一语码B中。语码B一般来说占主导地位,而语码A则处于补充、从属的地位,不像语码B那样被人们有意识的使用”。

3.2成因

形成语码转换的原因非常复杂,特别是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码转换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有语意方面的,也有心理和社会方面的。

3.2.1对应译词不存在或不准确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上差别很大,中英语中存在许多文化局限词和部分对等词。它们在目标语中没有表示对应概念的词汇,或只是部分概念相同,即使被翻译成中文,也往往只是将其进行音译而己。比如说,虽然DIY可翻译为“自己动手制作”,但若是用在某些场合里就显得累赘,不如进行语码转换,直接将DIY放在句中的交际效果更好。还有很多词汇可能很难用几个字就讲清楚,因此不如用英语表达来的准确,如flash(本意指闪光灯,现多指计算机制作的闪烁的动画短片),fans(热情支持某人、某事或某项运动的人,现在已被广泛地译成“粉丝”),hacker(译为“黑客”,指非法侵入他人网站进行破坏的人)等,由于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恰当的对应项,其英语表达形式也已被大众所接受了。

3.2.2经济原则

也称“简约原则(the theory of least effort),由VictoriaFromkin提出。他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总是尽量节省气力,减少麻烦。网上对话受打字速度的影响,不可能像面对面交流一样便捷。为了达到“省时、省事、简练、快捷”,当某个概念用英语表述相对简单,打字更方便时,网民也趋向于使用英语,尤其是英语中形形的缩略词,在使用时就更为方便了。如近年来网络和众多媒体中广泛使用的流行语“PK”,它的完整形式是“PlayerKilling”,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现在,凡是在涉及到一方与另一方角逐高低的比赛或对决中,“PK”被广泛使用,因其意义准确,表述简单而深受大众的欢迎。 转贴于

3.2.3说话人自然情况的因素

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是影响语码转换的三个重要因素。由于语言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交流,话语信息的生成、传递、理解都要依赖于社会心理环境,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变化。Wardhaugh曾说过“年轻人通常是大多数语言变化的前锋”。这是因为年轻人的语言有活力、生动而又富于创新,他们既能创造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又能很快接受这些独特而又新颖的语言符号。而且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在语言变异的环节中就形成别人说什么我就说什么,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别人发明运用什么新词我就跟着效仿,否则被视为落后的心理,也就是这种心理极大推动了语言差异的扩散和发展。乃至激发出更进一步的语言演变,而生活中很多新奇的、时尚的东西都来自经济更发达的使用英语的国家。

4 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新意及对当下的影响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彼得·特鲁吉尔说:“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价值体系有紧密的联系,”许多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运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横空出世”,显示了语言的灵活性,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社会力量的夸张,见证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m。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生活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和更新,而语言的发展透视着公众思想、观念和复杂的社会心态,展现了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动向。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使用数量的逐渐壮大,一方面反映了汉语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却是代表了大多网友的一种姿态,即通过一些戏谑、简单的词语来代表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心态,再亦是不能明说,只能意会的含义。网络流行词汇已经开始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语言习惯,无论是对问题的思考,还是口头上的讨论,人们都喜欢借用网上简洁、异于普通语言习惯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5 结语

纵观近几年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会愈演愈烈,其本身不乏活力,富有激情,也使语言倍显亲切,具有感染力。如果适时适量,不仅是一种词汇手段,也是一种语言交际策略,只要能达到交际目的就有存在的理由。中英文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方式的一种改变。其表现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它会与时俱进,源源不断地映入我们的眼帘,在求新、求变、释放个性的时代给我们以清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2000(4):30-35

[4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