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企业经济环境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企业经济环境分析

篇1

一、中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一)中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政治环境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我国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工业生产总值、70%左右的工业新增产值、近60%的销售收入和出口额、税收的40%以上是中小企业创造的。75%的就业岗位均来自中小企业,约有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里就业。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了民营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极其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还是比较宽松和积极的。但在具体操作和运行层面,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紧张,融资难。社会融资困难是中国所有中小企业都面临的问题,而中小型科技企业较一般企业而言,因为由于技术开发活动的不确定性、长时效性,而且一旦技术开发失败则少有回旋余地,需要投入资金更多,风险更大。

由于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小型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也是非常困难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另一主要的融资渠道风险投资和股票债券等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致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现象。

(2)政府需进一步转变职能,政策的服务功能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一直在不断强化,但服务职能始终没有实质性改善,政府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观念普遍较差。企业迫切需要政府加强市场体系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职能应尽快“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3)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从目前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状况来看,绝大部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非常强,而相应的社会中介机构服务功能不强。中小企业势单力薄,需要的各种社会化服务,如政府、有关组织和中介机构提供的技术、人才培训、法律服务、财务审计、信息交流、技术咨询等均需完善。此外,多数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发展战略、财务制度、组织结构、市场营销、生产经营、广告宣传等方面也很不规范,急需政府及相关组织对其进行指导和进行规范。

企业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甚至是最重大的影响,国家的产业政策甚至会决定一个行业的生死。具体到军工产业,必然会受到国家国防政策的影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国家政策也会随之改变,具体在那些领域会投入会加强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二)中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经济环境

世界范围内信息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为顺应节能减排和绿色经济的国际大潮流,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同时鼓励自主创新。据统计,我国近66%的新技术是由民营中小企业创造的,有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有70%左右的发明专利是中小企业和社会的自然人创造。国家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一直是扶持和鼓励的,中国目前整体的经济环境是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中小企业税负较重,由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企业风险很大,虽然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提倡创新,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对中小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虽然呼声很高,具体政策一直未见出台,中国针对中小企业的整体税负比例过高,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门槛过高。

自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至今未见好转,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经济增速可能会进一步放缓,经济下行趋势也会持续一段时间,虽然目前军工领域没有受到什么显现的影响,但未来如果财政持续偏紧,国家在军工领域的投入可能会相应减少,产业链传递,最终中小企业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中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环境

我国各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技术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中国一直在倡导自主创新,而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技术创新环境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大约有77%中小企业的技术来源为从国内或者国外购买,这就制约中小企业向更高、更好方面发展。低水平的技术创新一方面是由于资金困难,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对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性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有待完善。

军用微波市场同民用市场一样,技术的更新换代很快,客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性能指标越来越高,同时向小型化、低功耗方面转化,可靠性要求也日益提升。具体到北斗导航领域,为满足整机要求,芯片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有芯片化才能满足整机小型化、低电压和低功耗的要求,尤其是便携设备,这种需求趋势十分明显,射频芯片的开发和使用是大势所趋,而国内该方向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所以,在军工领域的技术创新更为迫切,技术环境同样有待进一步完善。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所以,在军工领域的技术创新更为迫切,技术环境同样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中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社会文化环境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升,其社会环境也相应有了很大改善,究其原因,除了国家的优惠政策、市场机遇以及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的支持外,适应文化环境变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说,文化环境与中小企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它的文化背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表现为综合实力的竞争,尤其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经营的文化氛围,它包括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当今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文化发展也更加受到普遍的重视,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企业文化可以认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精髓所在,但中国广大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普遍薄弱,导致企业凝聚力不够,员工忠诚度差,需大力加强。

除此之外,中小企业普遍品牌形象差,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由于资产少、规模小,与国际大公司、国内央企以及大中小企业竞争本身就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政府的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很难切实倾向于中小企业,这就不利于开展公平竞争。种种原因,致使众多的中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缺乏与国际、国内大企业相比甚至与同等规模对手竞争的手段和实力。

二、中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行业环境分析

中国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众多,涉及的行业涵盖方方面面,但中小型科技企业产业环境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下面,针对总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

(一)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中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其产品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一般产品数量比较小,对于采购及外协,都可以直接从厂家或商处采购,有些批量的材料采购可以采用几家比价的方式,甚至可以采用招标的形式进行,以便压低采购价格。采用的元器件大多供应商的成熟产品,极少需要特殊定制,在各大供应厂家之间也会存在可替代的材料,而且其产品利润相对较高,可以将成本转嫁于需方,所以采购价格基本可以控制,供应商在原材料的购买行为中处于劣势。

(二)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中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其产品一般都具有一定特殊性,买方注重的是首先是产品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而且特别注重产品质量,不注重价格,或者说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而且技术难度普遍价高,所以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产品附加值较高,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不强。

(三)替代品的威胁

中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几乎无法替代,几乎没有替代性产品,所以替代品的威胁基本没有。

(四)行业潜在进入者

高新技术领域有技术要求高、人员素质要求高、行业准入门槛高的特点,民间资本的进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高端技术人员的缺乏、仪器设备的高投入、产品差异化的设计开发能力都会制约外部的潜在进入者。另外,中小型科技企业普遍寻找非主流行业进行切入,产品相对套量小,很难产业化,产业规模不是很大,产业规模对国际和国内的大公司吸引力不够,还由于产品方向的差别,也极少会介入该领域,所以在相关领域市场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不大。

(五)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

中国中小型科技企业,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国际、国内大型科研机构和研发实力强的企业,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进步和竞争机制的引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其中,凭借独特的体制优势和技术、市场特色,许多企业得以快速发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需要批量产品和大的产业规模时时,民营企业难于获取批量订单,处于极端劣势。

三、研究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宏观环境分析和利用迈克尔.波特五力竞争模型行业环境分析,发现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环境比较激烈,国家政策和宏观环境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优势,企业必须在如此的竞争环境中提高技术开发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以使企业稳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聂桂林.广东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J].中国民营科技与

经济,2006.

[2]杜娟(导师:林汉川).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与障碍[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

[3]于世海(导师:凌丹).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竞争力研 究[J].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4]刘岩(导师:毕克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5]张凤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困境与对策[J].理论探讨,2001.

[6]高平.在全民创业中加大创新力度[J].企业经济,2005.

[7]马欣欣(导师:王立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问

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5.

篇2

1.1.2资源消耗成本。主要指的是单位个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耗费及使用的成本支出,实际上就是将资源产品生产所耗用的自然资源以货币形式加以表现及量化的过程。

1.1.3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即对已经发生的污染和破坏进行清理和治理而发生的支出。

1.1.4环境补偿成本。即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进行补偿而发生的支出,如企业由于排放废弃物而对其他企业或个人造成损害所支付的赔款、罚款等。

1.1.5环境机会成本。主要包括资源闲置成本、资源滥用成本。

1.2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

1.2.1资本化处理

企业为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而购置或建造的固定资产可按收益期分别予以处理:(1)收益期大于5年,并能形成有形或无形资产的支出,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银行存款”;计提折旧时,将当期的预防性支出列入“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2)收益期大于1年小于5年的环境支出作为递延资产分期摊销,借记“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环境支出”。

1.2.2计入当期成本法

(1)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污染治理费,处理时可借记“环境治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2)对于企业因环保问题所支付的罚款、赔款以及其它损失,处理时可借记“环境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3)对于企业为开发设计环保工艺、支付环境监测等所发生的当期费用,借记“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贷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1.2.3作为环境负债处理环境负债通常是由企业以往的经济活动造成的,须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潜在性义务。当企业遇到与环境有关的将来可能支付的费用,能够合理而可靠地计量时,可借记“环境损害费用”,贷记“应付环境费用”。

2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现状分析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并积极采取措施节能降耗,但结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没有将其经营对环境的负外部性纳入到会计核算中。表面上,法律没有要求企业全面实施环境会计核算,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环境会计研究在理论上还不成熟。会计作为企业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工具,理应提供有关企业的环境信息,会计人员和会计研究者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使经济、自然和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巨额的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会计的责任以及传统会计理论的缺陷是激发环境会计研究的主要原因。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是十分必要的:从宏观角度看,既是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现实需要;从微观角度看,则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3如何构建我国环境会计制度

3.1树立企业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

目前企业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企业对环境会计在建立健全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生态环境无害化的绿色文明理念,建立企业清洁生产的生态环境战略发展观念。其次,国家环保职能部门应加大环境保护、推进环境会计核算的宣传力度,借我国“绿色GDP”试点工作建立适合我国的经济核算框架,促进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和发展。

3.2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1)环境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的支柱,是开展会计实务的必要前提,葛家澍认为“它是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所依据的前提条件”。

(2)环境会计目标。从环境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环境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

(3)环境会计对象要素。环境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环境活动及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在环境会计要素方面,目前的学术研究也存在分歧。本文认同“六要素论”,即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环境会计要素应与目前的主会计报表挂钩,以便经营者了解目前企业的环境状况,体现环境会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3.3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环境信息要在环境报告中充分披露,增强披露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环境报告披露的内容应包括:环境问题及影响、环境对策;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其中,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键内容。环境会计报告可以是定量总结与定性描述相结合、价值量基础与自然量基础相结合以及环境的财务影响报告与非财务影响报告相结合,并突出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报告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补充报告模式,即在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会计科目(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等)、会计报表(包括环境成本与收益表、环境业绩表和环境效益表等)和报告内容(有关环境方针、环境业绩、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预测等等)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信息。二是独立报告模式,报告内容包括: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环境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废弃物、污染排放等信息,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业绩信息,环境审计报告等。

3.4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

篇3

[作者简介] 周 密,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四川 成都 610066)

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不仅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实施主体,分析企业在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过程中面临的经济障碍及其理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物质循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内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共赢,在自然资源不减退甚至得以改善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

循环经济的思想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产业政策、规范法规制度、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循环经济实施主体的利益驱动是实施循环经济的关键因素。实施主体必须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谋求自身的发展,才能保证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顺利运行。传统经济模式下,生产者仅仅站在自身角度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把环境因素作为影响主体收益的外生变量,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一种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资源,只考虑对环境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而不考虑补偿和支付,从而导致资源短缺、环境质量下降。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循环经济实施主体的经济效益,也就是使社会总福利达到最优化。

二、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成本效益分析

循环经济要求企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经济学上看,实施循环经济的根本就是要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即企业在完全承担其社会成本的同时,将增加处理污染的成本与增加企业的生产原材料(流动资产)统一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即单位产出成本消耗最小化,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企业在生产中都会产生各种废弃物,但如果废弃物的排放量不足以达到规模化处理的最小规模,内部独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基础上就没有可行性。由于企业对资源的利用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不是社会效益最大化,如果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理、加工、再生产的成本高于开采或购买新的原材料,企业必然会放弃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因而,对单个企业来说,只有规模大、排放的废弃物足够多时,企业才具备独立对其进行循环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假设企业不具备相对于社会集成化治理污染更为优化的污染处理技术,企业将废弃物加工、处理转变成可利用的原材料,必须引进先进设备、增加人力资本,也就是增加成本投入。但是,由于企业的资金有限,在相同的资金投入下,要保证企业自身内部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必然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规模和产量受到限制。产量的降低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也就是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还降低了经济效益,这显然有悖企业目标。

从资源利用效率角度来分析,循环经济遵循的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这可使企业通过对资源投入量的减少降低成本的支出;再利用原则要求延长产品和服务时间强度,尽量多次或者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这可通过产品使用周期的延长来间接降低成本;再循环原则要求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即废物回收再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这样实现的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减少污染与浪费,该原则的实现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但这又需要相应的技术才能实现。由此可见,一方面循环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减少自然资源投入数量;另一方面,循环经济通过企业的废物利用、污染治理等使垃圾变废为宝,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见,企业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减少的成本越多,越有利于提高企业推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积极性。

从技术研发成本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3R原则”要求企业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通过无废弃物和少废弃物生产的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通过废物利用技术实现产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通过污染治理技术来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所有这些技术都要相当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支持。企业研发能力越强,实施循环经济模式所带来生产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也就越弱。

三、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分析

目前,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来推行循环经济。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自然资源的低定价和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约束。发展循环经济是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尽快推进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从企业本身和政府两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与其经济利益不一致的矛盾,拉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

(一)从企业方面来看

1.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组织保障。企业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往往按照自利的原则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而实施循环经济需要企业将过去利润最大化的短期经济目标转变为社会、环境、企业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

20世纪5O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纷纷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虽然是非功利性的,但能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跨越国际壁垒,不仅仅提升企业社会形象,还能够提升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因此,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和方式,实现环境、资源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尽管从短期来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一定会挤占企业其他竞争因素的资源,会增加某些成本支出或者降低企业的运作速度和灵活性。但是,如果从长期战略的发展观出发,这是企业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付出的代价,提早对企业社会责任予以重视,能够激发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巨大创造性,推动企业创建更加灵活有效的生产体系,持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重视技术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保障。外部性内部化仅仅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经济理论,要从根本上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其实施过程不仅需要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作为外在的压力,还必须有技术进步作为促进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使企业能够通过自身加工、处理废弃物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经济效益,如改进工艺流程节约原材料的投入量,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改善机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减少原材料的投入或增加产品的产出等。企业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以污染物控制和短缺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在国家支持下,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经济模型如下图所示。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为K1,此时,产出量为Q1,均衡点为N1;当社会成本内部化以后,原材料投入成本增加,由于价格效应,企业将减少该原材料的投入量。此时,企业投入的等成本线变为K2,均衡点为N2,企业等产量线变为Q2,产量降低。当企业改进技术后,机器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可以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因此,在N3达到新的均衡,产量增加为Q1。这是技术进步对投入成本增加的替代效应的结果。

(二)从政府方面来看

1.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政府应就当前的环境状况和“十一五”规划目标,对消费者及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使公众全面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实施成果、经验和意义,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思想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而提高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我国企业的技术基础差,研发能力弱。由于在现在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的成本很高,循环经济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这是我国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关注高技术的竞争,循环经济技术并不一定是高技术,但是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带有很强的公益性质,政府应该将其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大力资助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设立生态环境技术基金,引入风险投资,重点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环保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同时,应充分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保护知识产权,在外部环境上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2.进行制度创新,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循环经济建设离不开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法律、政策等制度创新(包括结构生态重组转型的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建设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条件。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归根结底是围绕市场经济条件,将生态规律结合到市场体系中,营造“绿色”市场机制。第一,深化体制改革,充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其中关键是要明晰自然资源的财产权利。只有明晰了资源的产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第二,不断探索市场条件下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与运行中的经济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创建新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如利于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的投资方式、税收结构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以支持循环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或提供服务,为废弃物资的再生利用建立市场交易平台;政府还可以通过搭建生态工业园区,遵循市场运行的法则,引导不同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构建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3. 推行并逐步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相应的生态效益补偿及处罚机制。在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初期,政府应对排污交易的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估,合理分配初始排污权,制定和完善排污标准;在市场形成初期,政府应积极介入,为交易各方提供市场服务信用,促进个案成功;当市场规模扩大时,政府应组建专业的排污权中介机构,建立相关的信息网络系统,为交易各方提供中介信息,提高交易透明度,降低排污权交易的费用。循环经济实践依赖于制度评价和社会补偿,制度体系和补偿机制影响着企业和企业集群对循环经济建设的态度。对企业和社会来说,循环经济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存在着不同的级差和序列,如何通过免税、减税和补贴制度等经济手段促进两种效益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集群间的调整和改进,是提高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积极性的关键问题。同时,政府对不加以回收利用废弃物的企业,严格收缴排污费,促进企业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对没有能力控制严重污染或恶意排污的中小企业要坚决关闭。

4. 完善税收制度,体现绿色税收理念。改革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体现绿色税收理念,减少企业污染成本外溢性问题。凡列入国家《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生产和使用目录范围内的产品,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如,开征环境保护税,出台环境保护投资优惠政策,扶持环境产业的发展;通过强化纳税人的环保行为,引导企业与个人放弃或收敛破坏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筹集环保资金,用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增强资源税的环境保护功能。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将那些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列入征收范围;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以此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使资源税真正成为发挥环境保护功能的税种。

参考文献:

[1]齐伟超.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J].商业时代,2006,(12).

[2]罗俊霞,李忠斌.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9).

篇4

(一)环境收入概念与类别 环境收入是指企业积极参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产生的,能够增加所有者权益且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利益流入。环境收入包括业务收入和不能计人业务收入而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间接收入。一般讲,环保企业(即专业环保企业)主要以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环保设备的生产及环保咨询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一般企业(非专业环保企业)与环保有关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利用“三废”加工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提供环保劳务取得的收入;开展环保活动提高了企业形象而增加销量的收入;由于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品的青睐使支付意愿增加所取得的收入;排污权转让收入;废弃物处理收入;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节约材料和能源而降低成本的收入;开展环保活动取得的财政补贴收益;减免税收益;低息及无息贷款收益等。为了更好地对环境收入进行核算和管理,需要对环境收入进行分类。环境收入可以按企业一般收入的划分标准进行,如按收入的性质或收入的主次划分。同时,也可以按环境收入与企业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作用的不同,划分为直接环境收入和间接环境收入。直接环境收入是指企业开展环保业务而取得的收入,是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等积极的环保措施而开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取得的收入,不是简单的环境污染治理与防范。这是从本质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深绿色经济,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有重要意义;间接环境收入指与企业的环境活动有关但非直接的环保业务收入,称为环境收益,如企业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预防工作而取得的低息及无息贷款收益。间接环境收入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二)环境成本概念与类别 因环境保护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环境经济学、管理学等大多称为环境成本。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成本有不同的定义,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对环境成本定义为: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发生的耗费。该定义将环境成本同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企业环境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企业深层次地进行环境管理有促进作用。不同企业涉及的环境成本的具体形态不同,主要有环境管理费用,环境监测支出,排污收费,罚款与赔付,污染清理,恢复支出,停工损失,无污染替代增支,现有资产减值的损失,政府对使用可能造成污染的商品或包装物收取的押金,降低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研究与开发的费用,为减少粉尘、噪音等对现有机器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造的支出,购置污染治理设备,政府和民间集中治理污染而建造污染物处理设施和机构的支出以及其他的各种支出。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管理,也需要对其合理分类。企业成本管理的不同目的有着的不同的成本分类,按环境成本的经济属性分为环境成本和环境期间费用。环境成本是对象化的环境费用,可以将环境成本追溯或分配到某一类或几类产品成本。环境成本与生产的产品类别有关,但与生产期间无关,将资本化的环境成本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其使用的过程中逐渐计提摊入成本或费用中。环境期间费用是不能归属到某产品或环节的支出,把其计入当期损益。该分类方法能将环境成本与产品类别和期间费用联系起来,便于核算各类产品的成本和各期的环境期间费用;按环境成本是否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相关分为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作为生产费用的环境成本是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相联系的耗费,如企业车间领用的环保材料等支出,生产性费用的环境成本与生产期间相关,但与产品类别无关。非生产性费用是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费用;按环境经济学对环境成本的划分标准,可将环境成本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环境经济学与环境会计学紧密联系,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对环境会计学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环节都会产生影响。环境经济学强调对稀缺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外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内部化并使社会总成本最低,这对企业环境成本的数量与种类及整个企业管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按环境经济学将企业环境成本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两类,有助于深入研究企业活动导致的外部不经济性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分析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问题;按环境成本对提高环境质量的不同功能,将环境成本分为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的支出,维护环境现状的支出和预防将来出现不良环境后果的支出。该划分标准的分类结果可以将环境成本与环境质量紧密地联系起来,能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经济业绩和环境业绩之间的关系。企业环境成本的分类方法很多,应根据经营特点和环境管理战略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环境收入与成本的确认

(一)环境收入的确认 环境收入的确认和企业其他收入一样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能够以货币计量且其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与企业其他收入的确认不同的是,环境收入必须与企业实施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所取得的经济利益有关;环境收入不仅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而且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数额降低或负债增加数额的减少,如因企业采用环保技术而减少耗用的能源和材料,因开展环保活动而取得的减免税等。

(二)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确认的理论标准与企业一般成本相同,包括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与一般成本确认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环境成本的确认应与降低环境负荷有关。企业环境成本确认的实践中,首先,要不断涉及环境问题所引起费用发生的业务和事项,其与环境负荷的降低是否有关。这种确认一般有法规确认和自主确认两种基本类型:法规确认是企业依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与环境有关的成本的确认。如企业支付的因未达到国家排污标准而支付的排污费即属此类;自主确认是指企业根据自行确定的环境目标,管理自身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达到环境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确认。如企业对职工进行环保教育而发生的费用等。当然,企业环境成本的法规确认和自主确认是相互影响的。二是环境成本的确认受企业环境管理战略的约束。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是确认环境成本(尤其是自主确认)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通常分为符合性战略、竞争优势性战略和可持续性战略。符合性战略注重改变企业内部的经营行为,使其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并尽可能同时使成本最小;实施竞争性战略的企业在产品或流程的设计中开始考虑环境影响因素,以期通过领先于环境法律的要求,有效地利用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战略下,组织将环境因素融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环境问题不论大小都

成为企业决策的一部分。在不同的竞争战略下,企业的环境管理的决策不同,对环保的投入也不同,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管理战略制定环境成本管理的范围。

三、环境收入与成本的计量

(一)环境收入的计量 已确认的环境收入的计量方法因收入的种类不同而各异。对于直接环境收入计量比较简单,采用直接计量法,如以销售绿色产品和提供环保有关的已实现的业务收入计量即可。对于间接的环境收入,需要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计量,如差额法和估算法。差额法就是将实行了清洁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收入与未实行清洁生产的同类产品和服务的收益的差额作为环境收入的金额。如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支付意愿的提高可增加收入,可以设绿色产品的支付意愿价为P1,非绿色同类产品的支付价格为P0,销量都为q,则绿色产品与非绿色产品的销售收入差额Y=(P1-P0)×q,把Y记作该绿色产品的环境收入。有些环境收入的业务及收入量很小,不能用直接计量法,用差额法的信息成本又太高时,可考虑用估算法,对其收人大致估计入账。

(二)环境成本的计量 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合理确认后,需结合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方法对其合理计量,计量尺度、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和计量对象是环境成本的要素。环境成本中成本计量的过程主要包括成本归集和成本分配,环境成本的计量方法根据企业环境管理战略和经营特点决定,不同的计量方法计算出的环境成本结果可能不同。

常用的环境成本计量方法有:一是作业成本计算法。在传统的会计领域里,直接环境成本可直接归人成本对象中;对间接环境成本通常是归人制造费用,并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如直接人工、机器工时等将其分配进不同的产品或过程的成本中。由于成本的发生与分配标准之间缺乏直接的因果关系,结果往往导致成本信息的扭曲,并导致企业采取错误的决策,加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此,应鼓励采用反映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因果关系的作业成本计算法进行成本分配。该成本计算方法遵循“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原则,能够按产生环境成本的动因将其归属到产生这些支出的产品或车间、部门甚至生产经营的某个环节,提供更准确的产品、车间、部门或某个环节的成本信息。企业的管理者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数据进行作业管理,有助于辨别环境管理的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二是完全成本计算法。环境经济学将环境成本分为企业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随着社会公众等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降低社会总成本势在必行。根据我国“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企业将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将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因此,企业除了管理内部的环境成本外,还要管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问题。用完全成本计算法能更好地核算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成本,对企业承担外部不经济性进行计量,以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提升环境形象。三是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法。该方法是对有环境影响的产品(过程或作业)整个寿命周期里的所有环境成本进行计量的方法。如对产品的环境成本从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处理等活动链上,每个环节发生的环境成本都进行计量和反映。该方法可以只集中企业内部支出,也可将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结合考虑。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一种适合的环境成本计量方法,也可几种方法综合使用。

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计量是环境会计计量的难点,对自然资源耗减及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计量,除了运用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外,也可借助环境经济学、数学甚至统计学的计量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补充计量。对于企业某项经营活动或某项环保措施产生的具体成本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计算:一是直接计量法。指不必对与被计量的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进行计量,而直接得到被计量的值的方法。如企业购置的生产污染治理的终端设备可直接全额列入环保资产中,而不需要通过其他间接的量反映。二是间接计量法。指通过对被计量的量有函数关系的其他量的计量,以得到被计量的值的方法。如企业对周围空气、土壤等造成的污染难以直接计量,可采用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损害来估算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疾病、医疗费用的增加、过早死亡及其他精神或心理上的损失即为计量企业环境成本的间接的量。三是替代法。该方法指将选定且已知其值的同一种量替代被计量的量。如企业对河流造成污染,可以用人工制造一条同样的未受污染的河流的费用作为企业承担的环境成本的量。对于不可再生和非补偿性自然资源的价格,可以根据替代资源或劳务的价格来衡量。四是强制认定法。该方法是根据政府及环保部门的规定确定企业环境成本,通常有超标罚款、排污费等。五是按比例分配计量。该方法指由几种产品或几个部门承担的环境成本,按一定的比例分配计入承担该类支出的产品或部门,作为成本或费用反映。六是恢复法。该法是用补偿或更新被破坏的资源所需要的费用来衡量自然资源损失,目的是将自然资源破坏的实物型影响予以货币化。如企业将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堆放于地面,长期存放会对该片土地产生明显的污染和危害,对于这种损失可以用企业恢复或更新方面的支出来予以估计。七是差额法。该方法指在进行环境投资时,根据考虑环保功能的投资总金额减去没有环保功能的投资支出的差额计入企业的环境成本。

篇5

这里所指的会计监督是企业的内部监督,主体为企业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直接地进入经济活动中,进行核算反映、控制和监督,因而他既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又是监督者。这就决定了会计工作者的双重性和艰巨性。

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内部会计机构既是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又是经济活动的监督者,其存在和发展依赖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只有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内部的会计机构才能满足自身的利益。这种双重身份就决定了内部的会计机构缺乏独立性。而且会计证书和职称的评定也受制于多个组织,会计人员的职称考试与认定由财政部、人力资源部两家分管,前者负责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考试,后者负责职称英语及计算机能力考试,通过了两家组织的考试后才可以获得参与相应职称的评任资格,而是否被认定为初级、中级或高级会计技术职称,还得由所在单位决定。如此牵制就使得会计从业人员难以具有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同样也不具有很好的独立性,由于我国现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使得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都以获得更多的业务为自己获得利益为追求。这样就不免对于客户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完全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会计审计等监督,就有可能失去一个客服和许多潜在的客服,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工作是,对于一般性的小问题,往往都是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可能地做到既不被财政等部门发现,又能够维护好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监督也很大深度上没有起到应该达到的效果。

我国会计监督体系有企业内部会计机构、社会上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的相关机构,从表面上看监督的人群很大,对于会计监督工作也十分重视。但是,这些机构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体系。都是各自解决自己的事情,内部的会计部门只是对于自己的分内事情进行监督,社会监督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内部的会计部门没有密切的联系,企业内部的会计部门只是简单地给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会计凭证等一些基本的会计账目。而没有形成密切的统一战线,对企业的经营行为给予高度一致的监督。国家监督和其他的监督方式也没有很好的配合,国家财政部、审计署、税法机构等相关部门也没有和内部会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形成统一的监督方式,缺乏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配合,必然使得政府监督没有理想中的效果,虽然,相对于其他的几种会计监督方式,政府监督具有更高的独立性,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公正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监督。但是,政府的监督是在宏观角度上的监督,缺乏相对而言了解企业真实情况的内部会计部门微观层面的支持,宏观监督和微观不能很好地结合,即使政府有意愿做好企业的监督,也只是心有余力而不足。

会计监督弱化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会计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监督,具有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和及时性;会计监督的依据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目前社会上,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违规违纪,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人员往往要无条件地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比如说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大部分单位将两者等同,以致淡化企业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前监督,只是决策凭“长官意志”,执行“顺其自然”,事后“审计算账”。再者,由于会计监督不力以及概念不清,因此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当务之急。成本管理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内部按照自己的管理标准,对其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的监督和督促。成本管理会计监督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三个部分。即,经授权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制定预算和计划前应广泛收集各方面相关的信息,并运用科学的预测手段,制定备选方案,供当局选择;在预算和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通过连续不断的信息反馈,及时发现执行中与原定目标(或标准)的偏差,立即向管理当局反映,并提出建议;在预算和计划完成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根据各种核算资料,分析预算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并向管理当局提出改进意见。

篇6

(二)通货膨胀

近几年,我国通胀率持续增长,各种物价指数均在上升。物价的持续上涨会导致生产制造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会因此而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居民消费和工业生产者购进的价格指数都处上升趋势,2011年工业生产者购进、出厂价格指数虽有所下降,但幅度低于居民消费指数上升的幅度。物价上涨,会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市场需求的减少进而导致企业产量、销量都下降,即使工业生产者购进、出厂价格指数有下降也很难居民需求下降这一大缺口。所以,企业要寻求新的方法来改善这一状况,技术改进、产业链调整、新产品研发、市场需求调研、营销策略改变等都需要考虑。虽然物价上涨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但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将会导致人们大量货币用于购买实物产品,来保证自己的生活和财产保值,而对于股票的投资将会减少,外加上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所以对于实物生产企业来说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三)利率

宏观角度看,利率的变化不仅能反映出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还能体现市场经济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投资者对未来投资的预期判断,微观角度看,当利率降低后,投资者就可以以较低的资本成本获得资金并投入生产和发展。受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之后,为减小经济危机冲击,银行在之后逐年调高了贷款利率,以此回笼社会上资本。同样,利率的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经济的发展速度,企业贷款的成本升高,利润减少。但是,在2012年开始,利率又缓缓下降,这是因为经济危机后,国家经济在慢慢复苏回升,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银行调低了利率,鼓励企业加大投资生产,创造利润,银行从而也能获得收益。所以,在这个时期,对于投资者可以说是个比较重要的阶段。

(四)国家政策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鼓励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得若干意见》,指出要进一步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推出更多扶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2010年,国务院发文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民间的闲散资本通过民办的金融机构聚集起来,再贷给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此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实施,使得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民营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对其支持是正相关的”,各种好的政策颁布,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希望。此外国家对环境的不断重视,对于高科技生态环保企业无疑是很好的会。

(五)投资者心理

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五年之多,当时崩溃的经济正处于慢慢恢复阶段,但是,恢复的时间和速度却是比较漫长的。由于遭受了重创,国内的股市并不十分乐观,大多数的证券走势都是停滞不前并还有下滑趋势,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投资信心不足,纷纷保持观望态度,而这恰好给实物投资项目带来契机。资金只有流动起来才会带来收益,面对证券市场的不景气,投资者心理产生变化,对实物投资将会更有兴趣和期望,从而带来机遇。

篇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的兴起使得企业的发展完全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对于饮料企业的发展来讲危机的发生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危机发生后最关键的两个处理步骤就是,而危机预警是危机处理的前提,由此可见危机预警的重要性。

一、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概念和原理

(一)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概念

对于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危机势头进行预先的警报,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危机发生前早期的控制活动。危机预警是企业经营中矛盾关系的一种连接,随时的对企业的运行进行监督,当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是发展中有危机因素存在,危机预警机制就是对其进行及时的控制处理,为企业发展排除干扰,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原理

饮料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都是在危机和安全中来回的变化。危机的发生会随时的对企业经营造成重大的损失,危机预警就是提前的对这种潜在危机隐患进行控制,避免企业陷入困境。

二、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内容

危机预警管理的内容主要分为预警和预控两个部分,然后将这两个部分进行细分,比如预警就划分为监测、识别、诊断、报警,而预控的划分相比预警来讲更加的简单,主要是组织准备、风险的控制及危机处理计划的制定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预警

预警的监测是危机预警处理的前提条件,监测的内容主要是对饮料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及时的监测,侦查有无危机因素的存在,识别主要是根据监测的目标的具体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识别的指标是在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趋势上升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一识别的结果和企业的外部环境相结合,就可以具体的进行危机因素的判断,诊断的任务是比较复杂,它是在很多的危机因素下寻找到主要的矛盾因素,并对其产生的矛盾因素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判断结果,最后对可能的危机发展的趋势进行准确的描述。预警就是对于危机因素达到事前设定的预定值后进行及时的警报处理,根据危机因素的存在,主要是将危机分为轻度警报、中度警报、重度警报,因此,从警报的程度就可以判断,对企业造成危害的大小。

(二)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预控

危机预控的组织准备是危机进行预警的前期基础,组织准备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准备包括对危机处理人员进行集中的任命、进行任务安排和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来确保危机预控方案的正常实施,危机控制就是对于预警中的警报进行监测,对潜在的危机进行有效的控制,在饮料企业的内部若是哪个管理部门出现了问题,就对其部门进行纠正处理措施,防止部门问题的扩大,另外若是危机因素的危害已经蔓延至企业的各个部门,则就需要企业上下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动态,来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营。危机处理计划的制定比较简单,就是将危机控制中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处理,这时候危机处理计划就是危机控制的管理的领导,整个危机处理计划的有效实施,不管对于危机控制,还是企业危机因素的消除,都非常重要。

三、网络环境下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发展

随着饮料企业的发展,随之出现危机因素也会增加,这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危机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会进行无限的放大,导致企业难以发展。危机预警的存在就是将危机因素进行消除,使企业得以不断的发展,此外,面对现在高科技网络环境,危机预警可以和网络环境进行相互间的融合发展,这样能更加有效的处理企业经营中的危机,在现今的发展中,饮料企业也可以在网络环境的监督下,不断的进行经营管理的改善,将危机因素消灭在萌芽中,这样一来,网络环境反而成了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使饮料企业在竞争中牢牢的占领市场,从而推动饮料企业长久的发展[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开始普及到各家各户,人们可以从网上对当今世界上最新鲜的事物进行了解和掌握,面对网络环境的发展,很多企业也借助于网络技术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发展,但是网络环境也会将危机对于企业的破坏进行放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来讲这将是毁灭性的打击,饮料企业的经营预警机制能够对潜在的危机因素,在没有爆发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杜绝危机的出现,以此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促进企业稳定、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菲.战略网络中节点进退化预警体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

篇8

循环经济的内涵是指在社会这个统一环境内,企业的发展中考虑从资源利一产品生产一产品报废的整个流程中对于资源的历来性降低,通过生态化、可再生的、可重复利用的资源来代替传统的直接消耗性资源,其本质是让工业活动符合生态和谐发展这一目标的要求。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不加限制的利用和消耗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国度浪费,另一方面也由工业活动所产生的附加产物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这种发展模式最终只会使工业发展最终无资源可利用、生产的废弃物增加、大量遗留废弃物无法处理,最终会彻底影响工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的和谐生活。

而在我国,早年为推动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长期性的完善考虑,注重短期的经济收益,致使近年国内环境问题逐渐恶化,因此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成为当年只管重要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良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可以推动资源的合理开发模式的研究,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保证国内可用能源资源的长期储备;降低废弃物产出,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循环经济要求的科技提升能够带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科技、经济、环境的发展逐渐进入一种互为促进的循环状态;循环经济激发的绿色消费模式也会大大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从社会整体的意识层面上改善环境问题。

二、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问题

2002年,我国初次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并推动工业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003年-2005年,我国开始制定出各类相关政策强制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2005年国务院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2007年中央财政新增70亿元节能奖励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当年中央财政安排27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2008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最终确立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注意必要的经济发展要求。

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至今较为明显特点有三个:一是工业企业的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容易形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关键点进行直接性的干预和改善;二是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园区化经济发展模式,园区化的模式能够很好的对于企业进行规模性的监管,还能很好的进行园区内的资源重复利用;三是社会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在于循环经济继发的消费模式等的转换。从整体的发展模式上看基本做到了对于循环经济这一意义的认识与措施制定的,但是还存在这许多的问题: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的不够完善,目前只有国家法规,许多地方性法律法规没有出台,没有细节性、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使得法律效力不能全面发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国内在循环经济的管理上还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代入感所形成的新模式推广压力,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深入人心,而且短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实施过程简单,因此许多企业对于循环经济模式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使得循环经济很难全面性的开展。

三、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改善措施

第一,全面性的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经济模式也有所不同,国家级的经济政策在制定时是考虑了普遍适应性的,因此在某些特殊经济地区应用时还会存在不足,因此,地区性的法规和政策的制定要进行完善,以更好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二,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管理机构,企业内部要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充分的认识,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机构的设立,要做到监管到位,能够及时的提供合理建议及政策信息。

篇9

1、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环境

1.1 国内政府重视度不断调高,物流在国家经济规划中地位不断加强。

我国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将物流配送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2001年3月1日由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国物流发展的未来前景作了初步规划,也表明了中央政府发展现代物流的认识和决心。不少省市己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一些沿海较发达城市纷纷推出各项措施,将物流产业定为未来自身的支柱产业。

国家确立了有进有退、合理配置和优化相关资源的原则以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并从法律法规和政策性工具等各方面进行引导,以系统化地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体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营实体并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1.2 中国经济增长步伐稳健

中国保持了多年高速度的GDP增长,经济总量得到极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也不断提升、经济运行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

2010年7月2日,国家统计局公告,经初步核实,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405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按照年末人民币汇率计算,约为4986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三。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目前我国经济环境明显在朝服务型经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方向发展,包括金融、房地产、现代零售商业形态、物流和配送、集成电路、通讯电子、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诸多专业咨询服务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各种资本、人力资源、信息与服务配套体系正在迅速完善,而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成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3 新技术的融合

当今社会,低技术含量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逐步成为市场体系的底层,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而新技术、实用性技术的开发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并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和产业利润空间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代物流产业正是在传统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在网络、计算机、通讯、自动化等技术发展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因素,不断地提升科技含量,提升产业水平。

2、我国企业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相关部门监管不力致使物流成本无辜大幅提高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共有14万公里收费公路,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占了七成。2007年2月,世界银行专门的一份有关我国高速公路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速公路通行费全球最高,而通行费的可承受性全球最低。大约10年前,国内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约为20%,去年降为18.1%。用如此之久的时间取得如此微小的降幅,与国内物流现代化的进步程度很不相称,却与体制落后产生的额外成本直接相关。试想那些运输中名目繁多的收费,再加上不开票的‘灰色’收费统统摊入流通费用,物流成本必然会增加。

2.2 我国的物流企业刚刚起步

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成熟的物流理论和物流业相比,我国的物流业可谓是刚刚起步。据统计,截止2005年底我国就已有物流企业15000家左右,但真正能称得上现代物流企业的并不多,大部分第三方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仓储、运输、货代等行业转型而来,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改进,以适应物流的特点,其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2.3 物流需求市场的不成熟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也是近些年的事,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弊病还很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物流经济也是如此。不论制造企业,还是商业企业,都是“小社会”型的结构,而且“大而全”、“小而全”、“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观念严重,这些计划经济的产物,已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的存在,物流企业赖以生存的运输、配送、仓储等业务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也可能是近些年物流企业亏多盈少的主要原因。

3、如何使我国企业物流更好更快的发展

3.1 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现代物流的管理,涉及计划、经贸、财税、工商、内贸、外贸、铁道、交通、民航、邮政、信息、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现代物流的运作横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必须协调动作,形成合力。物流必然和政府多个部门有关,在日本经济产业省设立专门机构物流科负责协调政策管理,我国如果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部门,对于物流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都应该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的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制定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并负责协调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为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创造体制环境。

3.2 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物流产业的科技含量

篇10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分析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融资渠道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即内部融资,其融资方式是企业通过提取或存留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盈余资金用以弥补投资不足或扩大生产。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吸收外部闲置资金来满足自身资金需求。外源融资分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直接融资通常以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完成;间接融资则是企业通过向金融中介机构借贷等方式实施。就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形式来看,外源融资是中小企业最为常见的融资形式。

(一)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现状

内源融资的实现手段主要是利用经营过程中的利润存留来进行的,具有自主性、原始性、抗风险性及低成本性等特点,是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我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都是个人创业或与家人、朋友合作创业,资金大都来自创业者的个人积蓄,而这些资金往往只能满足创业初期的开支,难以支撑企业后续的发展、壮大需求。同时,鉴于部分中小企业家自我积累资金意识较差、自我积累资金能力较低,使得内源融资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环境

一是直接融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具有筹集资金速度快、数额大、使用时间长等特点,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较晚,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形成了我国债券发行准入门槛较高的市场现状,这就使得很多规模较小、经营不稳定的中小企业丧失了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机会。另一方面,受我国现行法律及政策的制约,外部投资进入及退出中小企业的限制条件较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获取资金的可能。

二是间接融资,由于间接融资需要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才能实现,因此,间接融资会更多地受到金融政策变动的影响。同时,鉴于我国中小企业运营不规范、财务混乱等现状,使得中小企业在获得间接融资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较低。由于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运作不规范,往往利用改组等手段逃避银行负债,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投资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大都混乱,信息透明度不高,增加了审计部门核查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难度,也使得银行难以掌握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进而增大了银行放贷过程中的监督成本及信用风险。同时,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评判企业信用等级时,更注重企业的经营实力指标,这就使得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取得信用等级的合格分数。其次,中小企业难以提供担保、抵押。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大,因此银行在实施贷款支持时,大都需要企业提供相应担保、抵押。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受资产能力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提供此类动产、不动产抵押。同时,由于很多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较低,因而也很难找到第三方担保。担保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获取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措施建议

(一)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政策体系

国家应该制定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第一,对风险投资的法律保障,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法规,规范投资公司的行为,规范资本市场的交易行为,规范有利于风险投资退出的法律环境等,以避免和防范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二,出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法律法规。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担保法》,但该法调整的是属于民事行为的担保行为,对于专门的担保机构还需要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同时,《担保法》在实践中侧重于保护债

篇11

Key words: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economic effects;industr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041-02

0引言

目前,企业必须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不争事实,许多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已将其付诸实施。但有关其实施后的经济效果如何及采用什么方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度量等还众说纷纭,没有统一方法和准则可循。鉴于此,本文将以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试用盈余模型来考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1研究设计

1.1 样本选取

因各企业的行业属性和发展程度不同,本文在选取样本时设立了明确的选择标准:①在沪深两地证券市场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②财务资料,股价资料较为完整;③拥有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④排除2009年度被ST的公司;⑤排除信息技术(G)、金融保险(I)、房地产(J)、社会服务(K)、传播与文化(L)等于环境污染较小的行业。

依据以上标准,从沪深8类行业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选出561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介绍会计盈余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主要指标之一,与股价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1]。依据信息观下的盈余模型,本文将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效益影响模型,考察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效益影响。

盈余基本模型表现为:

CARjt=α+b0UEjt/Pjt+ε(基本模型)

其中:CARjt 为上市公司j在第t期的累计异常收益率,UEjt为上市公司j在第t期的未预期盈余;Pjt为上市公司j在t期的每股股价。

1.3 研究假设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个假设:

假设H1(ISO):上市公司已经通过或预期申请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这里的环境管理体系既包括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和打入国际市场所必须的绿色通行证EPA和CARB,也包括国内使用的环境健康安全体系标准EHS[1]。

假设H2(CLEAR):上市公司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

假设H3(BOND):上市公司设有环境专项基金或拥有环保专项贷款,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

假设H4(RISK):上市公司承认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定的环境风险或环保压力,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负相关。

假设H5(PRIZE):上市公司获有各项环保奖励,通过国家、省、市级环保部门的评估和测定,获得排污特许经营权及污染排放达标,按时足额支付排污费等,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

假设H6(EDUCA):上市公司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保教育,树立员工的环保和资源意识,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

假设H7(OTHER):上市公司采取的其他环保措施,如与环境科研机构进行开发合作,自行设立环保技术研发机构或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以落实环保责任等,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3]。

1.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效应影响模型依据上述假设,建立环境信息披露经济影响扩展模型:

CAR=α+b0UE/P+b1ISO+b2CLEAR+b3BOND+b4RISK+b5PRIZE

+b6EDUCA+b7OTHER+ε

由于现有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大都属于定性信息,为了研究需要,模型中选取的环境会计信息都采用虚拟变量。上市公司披露了相关信息,环境变量取1值,否则取0值。

2实证结果分析

2.1 基本模型与扩展模型对比分析

2.2 样本整体分析表2、表3显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为企业带来增值效益,但是增值范围却十分有限。虽然扩展模型的R2大于基本模型的R2,但七个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变量中,仅有假设EDUCA和OTHER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只有EDUCA变量对公司的累计异常收益率有正面影响。其它5个变量中,除RISK对公司累计异常收益率起负面影响外,剩余4个变量都呈现正面影响,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而无法拒绝βj=0的假设。

2.3 不同行业分析表4显示,受行业属性所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各类企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且起关键作用的变量是不同的。交通运输业和零售业的R2值较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小,而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则相对较大。制造业中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变量是EDUCA和OTHER,而交通业中却是CLEAR、EDUACA、OTHER。

4结论

总之,通过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际情况的实证分析我们认识到:现阶段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还不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还十分有限,且其影响程度受企业所处行业属性的限制。为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传递功能和自我强化功能,政府部门、企业和学术界等应加大合作,共同制定出符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披露政策,推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规范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篇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发展和环境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基于此,我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有责任、有义务在寻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自觉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出一份力。因此,企业的各项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必然越来越密切,企业环境信息也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目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因而分析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国外学者对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多。其中,Bernard Sinclair-Desgagne,Estelle Gozlan认为,股东的态度会影响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Mark A. Cohen,V. Santhakumar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环境信息披露的不同状况;Leigh Holland,Yee Boon Foo认为,法律及管理体制是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Coppock,Dierkes、Walter Aerts,Denis Cormier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公司规模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国内对于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以规范性研究为主,近年来实证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开展开来,但仍为数不多。汤亚莉,陈自力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资产规模、绩效均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本文对上市公司的规模、资本结构及绩效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经济计量分析。

二、研究假设

假设1: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公司规模对其信息披露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公司规模越大其信息披露越充分、透明度越高。这是因为,一方面,大的公司更容易受到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因此大公司有动力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以赢得社会公众和政府的支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符合组织合规性的理论;另一方面,大公司业务繁杂,内外信息流通渠道较多,公司实力较为雄厚,与小公司相比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单位成本相对较低。

假设2: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关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信息披露的影响,Myers & Majluf研究认为,公司举债过多容易使债务人产生信用危机,在高监督成本情况下,公司为规避信用危机易出现败德行为,故此时公司倾向于封锁信息,尤其是封锁有关财务方面的信息。Eng & Mak对新加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他们认为,高负债公司造成的高破产威胁可能增加道德风险,因而高负债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封锁信息,降低了公司透明度。

假设3:公司盈利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Bona & Haier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研究公司盈利能力对自愿性环境披露的影响时发现,二者显著正相关。此外,根据信号理论,具有高品质商品(在这里指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公司有动机将自身商品品质的信号传递给买方,并在众多买方的推动下获得高于一般盈利水平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与此同时,具有高盈利能力的公司更倾向于内源性融资,又由于盈利能力与公司负债水平(资本结构)负相关,因而如果资本结构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可以推出盈利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三、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国家环境保护部(原环保总局)《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环发[2003]101号)中所规定的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电、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等12个重污染行业的55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样本选择过程中已剔除ST、PT公司),对其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上市公司年报资料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二)变量定义

本研究中被解释变量为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反映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构造步骤如下:

1.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发[2007]35号)文件中列出的企业应披露的环境信息条目为参考,结合汤亚莉,陈自力等及R.M. Haniffa,T.E. Cooke的方法,定性描述并配以图片或数字的信息条目得2分,仅有定性描述的得1分,无披露的不得分,将各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得分汇总。

2.得出信息披露指数:

其中,Yi为第i个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yi为第i个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总得分;M为最佳信息披露得分。

本研究中解释变量定义见表1。

四、经济计量分析结果

(一)回归模型的建立

Yi=c1+c2X1i+c3X2i+c4X3i+ξi

(二)描述性统计(见图1)

(三)回归结果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的结果见图2。

图2数据显示,判定系数和F值均较大,说明解释变量能较好地解释被解释变量,回归模型总体显著性较好。代表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变量X1和X3其t检验值均较大,p值均很小,且系数符号与预期一致,证明了假设1和假设3,即上市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且统计显著。而代表资本结构的变量X2虽然系数与预期一致,但t值未通过检验,统计不显著,即公司资本结构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未得到证实。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笔者认为是由于资本结构用公司资产负债率来衡量,反映公司的筹资情况和资金运用情况,主要与公司的财务信息关联较大,而对环境信息这一非财务信息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在数据统计过程中笔者发现,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和信息披露水平均有一定的行业特征,行业之间有较大差别,这也是造成假设2未通过检验的原因。

(四)因果关系检验

在假设1和假设3得到证实的前提下,笔者希望通过Granger检验进一步研究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Eviews返回结果见图3。

图3数据显示,公司规模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公司盈利能力是环境信息披露高水平的原因。笔者认为,在自愿披露信息方面,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信息披露的原因,这也同样支持了假设1和假设3;而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是否能反过来成为公司规模扩大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只是数据表象,尚需研究考证。

五、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上市公司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是否影响环境信息披露。通过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Granger检验得出如下结论:公司规模与盈利能力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公司资本结构对环境信息披露无显著影响。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仅从上市公司自身因素如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等分析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而未将股东态度、法律法规、市场反应等外部影响因素纳入分析体系,因而判定系数并不是很高;第二,本文采用了55家上市公司2005-2007年三年数据进行分析,时间跨度和样本数量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尽管这并不影响本研究的根本结论,但仍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有所改进。

【参考文献】

[1] 汤亚莉,陈自力,刘星,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1):158-159.

[2] 王伦来,王立平,蒋有光.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7(3):1-10.

[3] Bernard Sinclair-Desgagne,Estelle Gozlan.A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risk disclosur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3(45):377-393.

[4] Mark A. Cohen,V. Santhakumar.Information Disclosure a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A Theoretical Analysis[J].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2007(37):599-620.

[5] Leigh Holland,Yee Boon Foo.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practices in the UK and the US: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context[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03(35):1-18.

[6] Deirkes M,Coppock R.Europetries the coporate social report[J].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1978(16):21-24.

[7] Walter Aerts,Denis Cormier,Michel Magnanc.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media: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8,64(3):643-659.

篇13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在全世界推行清洁生产。之后的绿色消费、绿色GDP、节约型社会等概念都是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上发展起来的。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循环经济的思想,之后一直致力于探索循环经济在实践中的应用。目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CDM合作是将市场经济规则引入到循环经济的一大创新。

传统经济是一种直线经济,它从大自然中索取物质和能源,又将废物丢进大自然。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的发展模式,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学术界对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结果主要如下表。

二、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经济、社会各方面都起着关键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企业的行为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由于自然资源的廉价性甚至无偿性,生态成本的外部性,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要支付工人工资,要进行污染治理等等,所以这时企业的成本核算主要是:

C0=I+D+V+G+W

其中:I:固定资产投资;D:除工资以外的企业经营费用;V:工人工资;G:由政府征收的外部不经济补偿费;W:企业支出的生态环境治理费。

而企业的收入主要是销售商品而获得的,假设企业除了主营业务以外没有进行其他业务和投资活动,那么,企业的收益为:

I0=P×Q

利润R0=I0 -C0= P×Q-(I+D+V+G+W)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企业会想尽办法提高P或增加Q,但是处于“红海”中的企业往往很难成功做到这一点;另一途径就是降低C0,这是红海战略中企业普遍采用的成本化战略。其中,I与生产规模密切联系,不能随意缩减;D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倘若这些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变,通过提高效率、采用节能措施等,大幅降D的可能性不大,换句话说,改变D的主动权不在于企业本身;V是激励员工和获取员工忠诚度的有效途径,也不得随意缩减;而理论上G和W则是相关度为-1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对污染治理投入减少X,政府就因此向企业多征收补偿费X,反之亦然。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当前我国政府对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不够,实际多征收为Y,Y<X。因此,企业选择污染不治理或少治理以此来减少成本从而增加利润。

三、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就是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在生产中常常表现为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从而在产量不变时,仍能减少原材料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C11。此外,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降低污染治理成本C21。

(二)再使用原则

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使用原则要求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再三被使用,同时应避免过分包装,从而减少废物排放,降低污染治理成本C22。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的更新换代。这样,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社会需求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销售量会减少Q。

(三)再循环原则

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生产同种类型的新产品;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品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不管何种形式的再循环,都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C12。

另一方面,要贯彻循环经济的原则,必须首先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条件,这就要求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成本C3。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成本核算主要是:C*=I+D+V+G+WC1C2+C3

仍然假设企业除了主营业务以外没有进行其他业务和投资活动,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收益为:

I*=P×(Q-Q)

利润R*=I*-C*=P×(Q-Q)-(I+D+V+G+WC1C2+C3)

=R0+C1+C2-C3-P×Q

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以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企业或者增加R0、C1或C2,或者减少C3或Q。增加C1或C2,就必须加强循环经济的理念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运用;由第三部分可知,要增加R0就必然放弃污染治理;减少C3或Q同样意味着放弃循环经济而回归到传统经济。这是一组矛盾的决策组合,企业又很难在事前衡量各要素的量,高度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循环经济面前望而却步。

三、两种经济模式下企业的行为选择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竞争的环境中,其最终目标是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但许多企业仍然是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作为目的。当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假如不存在任何惩罚机制,那么企业必会放弃社会利益而追求自身利益。如在资源利用方面会酿成“公地的悲剧”。因此,企业在进行经济模式选择时,既不会遵循传统经济,也不会遵循循环经济,它选择的唯一准则是:maxR。所以,

当:R0> R*时,即C1+C2-C3-P×Q<0时,企业宁愿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利益,也还坚持传统经济模式。

当:R*>R0时,即C1+C2-C3-P×Q>0时,企业会选择循环经济模式,从而促进了社会利益。这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描述的: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不自觉地增进了社会福利。

余姚市历山电镀厂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初,由于工艺落后,只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之后就排入当地的河流与农田,对当地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用水。作为补偿,电镀厂为村民支付一部分自来水费,使得外部成本一部分内部化,每年增加成本约3万,而污水初步处理的年运行成本很少以至于可以忽略,旧设备的购置成本作为沉没成本忽略。

几年前电镀厂引进了技改项目,为了改进工艺,购置了新的工艺设备,初始投资为15万,以10年折旧。形成的废料,免费提供给当地水泥厂作为原料,并支付相应的运输费。并使工艺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使整个生产工艺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电镀厂无需向村民支付自来水费。但该处理系统的年运行成本及运输费达100万之多。

一个企业为什么要舍弃每年赔付3万元的补偿费而采纳101.5万元的废水处理,其根本原因是伴随农民对补偿费用的增加和当地政府开征的超标排放费之和将大于达标排放的处理费用101.5万元,而这种企业被动采纳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在主观上满足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客观上减少了外部成本,保护环境的同时,增进了社会利益的获得。

四、相应的对策分析

在资源日渐枯竭、环境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怎样引导企业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是当前宏观经济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发挥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一)完善污染收费政策

虽然我国已实行了“谁污染谁付费”的政策,但收费标准一般很低,对企业行为的约束力很小。因此,增加惩罚力度,直至上述第二部分中的Y≥X,使得企业污染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全部内部化,甚至支付额外的代价,从而增加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成本C0进而较少利润R0。

(二)采用生态税政策

生态税是对那些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和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品而增加的一个税种。它增加了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成本C0,促使生产厂商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

(三)制定补贴政策

对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进行的技术研发活动给予适当补贴,从而减少研发成本C3进而增加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利润R*。

(四)提供技术咨询

大多数企业本身不具备技术研发能力,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引进何种生产工艺才能达到循环经济的标准以及从何处引进等问题会困扰企业。政府应该在此过程中扮演中介桥梁的角色,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减少企业技术引进的成本,即减少研发成本C3进而增加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利润R*。

[参考文献]

[1]陈华.循环经济:西方国家的经验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外企业家,2005(9).

[2]罗俊霞,李忠斌.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选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