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学理性主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巴什拉对科学认识论的分析(1938-1940年)
1937年巴什拉出版了《现代物理学中的空间经验》,探讨了一般量子论的有关内容,主要是证实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所包含的反实在论的特征,还研究了配位空间等量子论使用的空间概念本质上所包含的数学内容。因为该书论述的内容不够充分,又过于物理化,所以不是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
1938年,巴什拉发表了《新科学精神的形成》,集中分析认识论的中断的概念,首先科学需要与我们的常识性经验和信仰断裂开来,因为它把日常的客体置于新的概念之下,并证明它们具有普遍感官感知不曾揭示出来的特性。科学的进步也需要与先前的科学概念断裂开来,先前的科学概念和常识一样也能够成为我们获取科学真理道路上的障碍。因此牛顿力学的观点在20世纪成为了爱因斯坦表达对空间、时间和重力的一个适当解释的主要障碍。与牛顿观点的断裂创造了一个“新的科学精神”,这一新的科学精神不仅包含物理世界的新概念,而且包含科学方法论的新标准,巴什拉对这一论题的论述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观点相似,但是却比库恩对“科学革命”的论述早30多年。①
巴什拉认为,认识的哲学产生于那个时代的最好的科学,在科学思想中的认识论的断裂需要相应的哲学上的革命。所以他的大部分著作都贡献给了发展新的哲学观点,以代替那些被科学的进步所淘汰的过时了的观点。例如,他用“非笛卡尔的认识论”来形容自己的观点,这一概念的意思与“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意思相近,这一认识论是以笛卡尔的直接经验之给定的基础主义的特权地位的反驳为基础的,当然这一认识论在它对诸范畴的永恒的合法性的否定方面也是“非康德主义”的,而这些范畴事实上是牛顿科学的偶然性的表述。
1940年巴什拉完成了《否定的哲学》,虽然大多学者将该著作看作是对《新科学精神》的补充论证。但是,在这个文献中他分析了理论转化与科学发展的断裂观点,引起了科学哲学界广泛的关注。巴什拉对断裂和间断性的强调驳斥了布伦士维格把科学视为在本质上是循序渐进的事业的科学观。巴什拉认为科学的进步并不需要连续性,即使在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另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之间有明显的概念和方法论的断裂,进步仍是合理的,因为过去的成就作为案例在后来的理论中被保留了下来。
二、巴什拉对实在论的分析
巴什拉与实在论的关系近年来不断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有的学者如Mary Tjiattas,试图从巴什拉对实验技术的分析中,找出一种与哈金的实验实在论类似的观点,还有的认为巴什拉对待实在论的立场与普特南的内在实在论相类似,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与库恩思想的联系;古廷认为,巴什拉对实在论的批判在事实上是对作为具体现实的理论实体的本体论的优先地位的肯定,这就等于为今天科学分析哲学家所说的“科学实在论”所做的一种辩护;同时,巴什拉所反驳的观点类似反实在论观点,所以巴什拉的观点就接近实在论。而Mcarthur(2002)比较细致的研究了这些观点之后,认为这些观点都是误解,虽然巴什拉与哈金和普特南的观点有些类似但是却有着更多的区别,他在其论文中对巴什拉的超理性主义进行了建构主义的解读。仔细分析可以发现,Tjiattas确实忽视了巴什拉科学哲学中理性主义与超理性主义的区别,而古廷则误解了巴什拉应用理性与现象技术在物理现实中的使用,也就是说古廷只关注与巴什拉早期思想中的理性论,而没有注意与其后期的现象技术的变化。①
巴什拉把这种实在论的特性描述为“个体感知的多余的富有和抽象思维的系统的贫困”,实在论在这种意义上肯定了通常的感官客体对它视为是根据科学的理论客体所作的抽象阐释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优先地位。当然,巴什拉并没有把这一科学的实在论理解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实在论,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坚持认为我们的认识客体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心灵。他支持一种“理性主义”,不仅强调心灵在构造科学概念时的积极性作用,还强调与感知的含糊相对比下的概念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他还试图避开把世界看做由纯粹思想构成的唯心主义。真理不是心灵创造世界或构成世界的问题,与此相反,它是凭借着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的科学概念的心灵的修正。巴什拉还认为,科学的手段在物质世界的构造中具有中心作用,工具是“物化了的理论”,而且只有在这一范围内下面这个概念才是科学的,即它通过一个现实化的技术接受具体的现实。胡塞尔的现象学描述了心灵如何构建日常的经验客体,而我们需要一个凭借着工具技术的科学客体来构建的“现象技术”。
三、巴什拉后期对科学理性主义的分析(1941-1961年)
巴什拉利用诗和科学的差异构建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世界,但是经过了十年左右对四大元素的诗学分析之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科学哲学,由此进入一段科学理性主义的时期。在完成了元素诗学的分析之后,巴什拉重新回到了科学哲学的研究,并相继出版了三部著作——《应用理性主义》(1949)、《当代物理学的理性活动》(1951)和《理性唯物论》(1953),从三本著作的标题就可以看出,这三本书是以理性主义作为核心进行分析的,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理性主义时期。
在《应用理性主义》中,巴什拉对从事理性思考的研究者进行了一种心理分析,他的观点与穆勒的心理主义和弗雷格的心理主义都是不同的,因为他没有在个人的心理内容中寻求客观知识的根据,还认为克服心理活动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的影响有困难。在巴什拉自己看来:处于活动状态的非心理主义能够一边消除心理主义,一边继续发展,即为了取消心理主义,就要提出一些心理主义。同时,巴什拉还提出关联唯理论的观点,即认为不存在孤立分散的唯理论,持有相似思想的个体会自然聚集在一起,巴什拉称之为“相关唯理论”,重要的是我们思考,而不是我思考,也正是他与存在主义的分界。
巴什拉在《现代物理学的理性主义活动》中又对现象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现象学疏远科学思维和科学行动,很少接近在概念上把握的、反思的和技术性的事物,还拒绝工具性意识。所以在本书中他从重新确证现代物理学所具有的现象工程性和人工特性展开议论,对电子、质子、中子、介子等基本粒子的解释理论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分析,还对量子力学中蕴含的哲学意义进行了研究。在本书中,巴什拉与现象学划清了界限。巴什拉认为现代科学性现象是在人们使工具发挥作用的瞬间开始的,现象是工具的现象,工具中有工具的自我思考,这样就证实了技术性媒介在现代科学中的必然性和本质性。其实,由于巴什拉的女儿热衷于研究现象学,不仅翻译了许多现象学著作,还发表了用现象学方法对物理学进行研究的科学哲学著作,受其影响,巴什拉在1957年之后,开始部分的接受现象学。②
最后,在《理性唯物论》一书中,巴什拉以现代化学为主要依据,集中讨论了关于知识社会性的问题、工程哲学中的人工世界理论以及化学符号的书写问题。巴什拉认为现代化学知识已经脱离了个人,具备了某种社会性,化学知识不仅存在于化学家活跃着的头脑中还存在于图书馆的无数文献中,化学包含着社会性,这一点比较接近波普尔的世界三。同时,巴什拉提出了一种技术反实在论的观点,对科学的人工实现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比如批评超铀元素的人工实现,使不存在的物质得以存在,在本质上是一种人工主义。
参考文献:
[1][日]金森修.武青艳、包国光译.巴什拉:科学与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巴利诺.巴什拉传[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3]Gutting,Garry edite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of Science[M].Blackwell,2005.
篇2
这是一道考查圆周运动、变力做功和动能定理的好题。此题的本意在于教会学生避免乱套功的公式。一种错误的解法是:
W=?(R-)=?=FR
得:答案为D。
上述解法错误在于F与R不成线性关系,F的平均值F并不等于。
正确的解法应该是:
设拉力为F时,物体运动速度为v,则
F=mv/R
拉力为4F时,物体运动速度为v,有
4F=mv/
因为拉力F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
W=mv-mv=FR-mv=FR-FR=FR
故正确答案应该为B。
讲完这道题以后,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拉力的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拉力的最小值是F,最大值是4F,平均值>F,绳向下的位移S=R-=,故F做的功应为
W=?S>F?=FR
最后的答案怎么会等于FR呢?我翻看了其他高中物理资料,有些资料上写明当轨道半径是R/2时,拉力是6F,这样拉力做的功按功能关系的计算结果为
W=mv-mv=FR-FR=FR>FR
看似解决了学生的疑问。
在这个题目中,当小球运动半径为R/2时,线绳拉力到底是4F还是6F?还是随拉力的不同变化情况而有其他不同值?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查阅了有关书籍[1][2],进行了如下推导:
设该小球质量为m,距圆心距离为r时,线绳拉力为f,则
W=-fdr
设小球此时速度为v,沿平行和垂直线绳的分速度分别为v和v则
f=mv/r
代入①
因为f为有心力,所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角动量守恒,即
Mrv=C=恒量③
或v=C/mr代入②得
设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时,线速度为v,则
F=mv/R⑤
由③⑤得
C=mrv=mRv=mR=⑥
将⑥代入④得
W=FRm=FR⑦
设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时,线速度为v,线绳拉力大小为F,则
F=mv/⑧
据动能定理
W=mv-mv
将⑤⑦⑧代入上式得
FR=FR-FR
F=8F⑨
上面的推导与f的变化情况无关,⑦⑨两式说明,无论是匀速拉动,还是变速拉动,当小球运动半径为时,线绳拉力都为8F,拉力的功都是W=FR(大于FR)。
所以,从科学和技巧的角度考虑,建议这个题做如下修改:
如图1所示,把一个物体系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穿过木板光滑小孔,且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当拉力大小为F时,物体在水平光滑的平板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当拉力增加到8F时,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2。则在拉力由F增加到的过程中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A.FR B.FR C.FR D.FR
由以上推导可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
二、严密性不足
例2: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电荷守恒定律:
图2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二的实验现象,说明 。
(2)步骤三的实验现象,说明 。
(3)该研究性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电荷守恒定律。
此题是一个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实验题,命题教师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此题的答案是:
(1)插入验电器上端空心金属球内的起电板带上了电荷;(2)两块板带有等量异号电荷,总电荷量为零;(3)能。
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给出了不同答案:(1)验电器带电了(没有指出现象的本质);(2)验电器不带电了或验电器带电量消失(仍没有指出现象的本质);(3)不能(他们的理由是:验电器原来带电吗?……好像也对)。
出现不同答案的原因是原题指向性不明确且验电器原来带不带电、起电板原来带不带电不明确所致。此题可做如下修改:
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电荷守恒定律:
图3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的实验现象,说明原来两个起电板?摇 ?摇。
(2)步骤三的实验现象,说明插入验电器上端空心金属球内的起电板?摇 ?摇。
(3)步骤四的实验现象,说明?摇 ?摇。
(4)该研究性实验?摇 ?摇(填“能”或“不能”)验证电荷守恒定律。
修改后的题目加了一步,同时实验现象(1)中加了个“仍”字,指向性就明确了,同时也使题目严密。修改后题目的答案是:
(1)不带电;(2)带上了电荷;(3)两块板带有等量异号电荷,总电荷量为零;(4)能。
三、没有注意时效性
例3:有一个正充电的电容器,使它的电荷量减少了3×10C,则其电压降为原来的1/3,则( )
A.电容器原来带的电荷量是9×10C
B.电容器原来带的电荷量是4.5×10C
C.电容器原来的电压可能是5V
D.电容器原来的电压可能是5×10V
原答案为B、C。解法如下:
篇3
初中历史新课标与旧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中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正式将学习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不再把教学目标僵化地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而是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历史课堂上进行自己的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达成上述目标,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贯彻主体性原则,这就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标下,历史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单向传递知识变为多向对话交流。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应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和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和引导者。
2.教师教学的转变
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无精打采,形成恶性循环。
在新课标下,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索完成知识建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平等参与教学过程,对疑难问题进行引导以及把握正确的思想方向。总而言之,就是要使历史教学回归学生生活,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体验和感悟,完成从控制向合作转变。
3.教师文化的转变
传统的教师文化,是一种“适应性文化”,即:1.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学,极少关注其他教师;2.行政色彩浓厚,许多教研活动是通过行政手段确定的,教研活动变成例行公事;3.保守,许多教师是“一本教案走天下”,很少进行变革式研究,创新不足。
显而易见,传统教师文化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文化应以教学和发展的需要为基础,以自主自愿为前提,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通过探究和反思增进教师技能,改进教学;关注个体经验,形成个人风格,走出功利主义。
新课标背景下,只有做到这三个转变,才能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做到历史学科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贯彻主体性原则的教学实践探索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主体性原则关键在于找到兴趣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1.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乐在其中并认真学习。所以,我们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这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在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可以先让几名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在此基础上通过图示讲解中央集权的过程,这样就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掌握。
其次,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可以调节学生情绪,收到良好效果。
最后,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个性张扬,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而在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是,要通过鼓励和提示的方法引导他们更正错误。这样,就可以顺利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进而为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打下基础,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学,去探索,去求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归纳答案,同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初中学生天真、幼稚,该说的他们说,不该说的他们也说,有时课堂一旦放开,教师不易驾驭。这时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自荐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推荐(自荐)代表发言、参与讨论。这样就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
篇4
创新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前列的重要基础,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障。创新性素养是衡量人才核心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创新素养的激发与培育是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强调指出,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美术创作基础技能,引领他们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注重引导他们以创新的视角观察,以创新的思维剖析。在引领他们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要注重引导他们以创新的手法进行创作,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育他们的创新素养,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注重渗透课堂教学以创新理念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切实发挥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与协助作用,牢牢把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以素质教育和能力教学为立足点和落脚点,加强创新理念的渗透,加强自身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改革传统的效率低下、模式陈旧的“灌输式”“填鸭式”“独角戏”式的教学模式,自觉地将具有现代气息的教育观念、素质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思维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启迪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之前,要切实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学生性格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的分析研究,紧紧瞄准课堂教学的理论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与情感教学目标等多维教学目标,从而在各个维度上都渗透创新理念。
例如,我曾在某次美术课中引领学生对“漂亮的房间”这一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模拟绘画时,以注重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思维指导,提出:“这个作品,你们感觉美不美?”“作品的美术体现在哪些方向?”“作品中的房子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自身家里的房间是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觉得家具、物品应该如何摆放显得更具和谐美?”“如何让让室内的色彩协调起来?”……如此,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让他们以关注日常生活细节为创新思维的切入点,凸显他们学习的主体性,放飞他们的想象,对漂亮、美丽的房间创新地感受,由此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渗透课堂创新美术教学方法
创新思维和创新认识从根源和潜在潜能说,每位学生都具有非常深厚的潜能,只需求教师引入适当的手段或手法,对他们潜藏或处理沉睡状态的创新元素加以激发、开发和利用,便可以瞬间得以激发和释放。国外一著名教育学心理学家所做的“摘苹果实验”便是一印证,他故意将成熟的大苹果置于来往行人较多的某树枝上,其高度处理在人们跳跃之后摘不到的位置,然后躲藏于某个位置进行观察,发现很多人都曾惊喜地发出了苹果,然后试图跳跃着将其摘取,可是很多人通常跳跃着尝试多次失败之后走了,有两个人经过该处,发现以后也尝试着跳跃摘取失败后,其中一个人说不行得创新方式才行,于是他们发现接近苹果之处有一个很好的攀爬点,从那可以非常轻易地摘取到,于是他们成功了。这个实验充分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是需要激发的,同样在小学美术中创新思维与能力也需要激发,教师要注重渗透课堂创新美术教学方法。
例如,我曾经引领学生就“春天的色彩”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并不以绘画为主题开展课堂导入,而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春天在哪里”的乐曲为引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参与率,接着我提问:“孩子们,春天来了,你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春天为大自然披上了哪些色彩呢?”……很快充分调动起课堂教学氛围,孩子们迅速开动脑筋、打开思维,七嘴八舌地回答道:“春天来了,燕子来了。”“大地苏醒了。”“小草发芽了。”“大地变绿了。”“柳树也发芽了。”等等,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激发,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渗透课堂创新美术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创新性评价机制有助于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美术素养。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也表明,创新美术评价机制,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一次美术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的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回顾当次课所学习的内容,创新地组织美术评价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还可以让其他学生点评,由此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激发、培育和不断发展。
五、结语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育,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创新,注入小学美术课堂以灵性与活力,让学生得到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
篇5
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不断的成熟、完善,具备足够时间的注意力应该不在话下,但是在45分钟课堂上我们却会看到有的学生或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或是精神十足,小动作不断;或是默不作声,想入非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师教、学生学的这块主阵地上失守,也就意味着教与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学生来说也就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学业。作为教师,敦促学生集中注意力固然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通过用心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抓住学生注意力,应该是提高课堂教学能效的更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先学后教,任务驱动
在《电功率》的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已经对功率有所理解,因此决定在这节课上采用先学后教再练的模式:首先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并尝试解决我提出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引进电功率这个物理量?电功率是怎样定义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哪些?电功率的单位是什么?哪些单位与它是等效的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看书解决的问题,因为带着问题看书,所以不再是漫无目的地泛泛而读,注意力相当集中。先学后教很快结束,接下来就是针对电功率进行练习,整节课结构紧凑,学生基本没时间分散注意力去做其他事情,想其他事情。当一节课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明白目标是什么,而不是仅仅写在我们的备课笔记本上),节奏明快,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到课堂中来了,所以一些基本概念的教学和习题课的教学,我们都可以运用这样的课堂形式。
二、查阅资料,共享成果
面对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宇宙探秘》的教学PPT,感觉宇宙那么浩瀚,如何能在45分的时间内把宇宙告诉给学生?这真是一个难题!不妨把这个难题留给学生自己来解决吧,于是我拟定了这节课的主题――《我们的宇宙我们的家》,提供几个内容让各组学生选择,比如恒星的一生、太阳系的组成、黑洞的知识、地球的知识、宇宙射线、宇宙航行等(或者学生自己还有更感兴趣的内容),要求各组选择一个到两个内容在课外进行了解,并制作墙报和PPT,最后在课上向全班同学汇报所了解的相关知识。学生对宇宙也是相当感兴趣,更何况一改以往他们被动的听,仅仅做知识的容器,现在他们是真正的课堂上的主角,从美轮美奂、内容详实的墙报和PPT,确实可以知道课外他们一定是做足了功课;从每位学生在课堂上专注的神情和会心的微笑,确实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通过这节课,学生收获了远远大于45分钟的内容;通过这节课,我也总结出不仅这节课可以这样上,从八年级到九年级很多课我们都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比如令人厌烦的噪声、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电磁波与现代通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将课堂这块主阵地交予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主体的作用,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三、学生“执教”,相互“找茬”
在九年级一次《简单机械》的单元测试之后,我面对学生的试卷思索:如何去讲评这份试卷呢?按老规矩将试卷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再逐个讲一遍?其实哪个题目没讲过呢!而且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状况是:错了,但学生依然静不下心来听。经过考虑我决定这份试卷由学生自己来讲评!通过错题统计,我圈定了8道题目让学生来讲解,课前公布了需要讲评的题目,并按照学生层次分为四组进行竞赛(各组实力基本相当),每组均要准备这8道题目的讲解,到上课时再由各组代表抽签决定讲解哪两道题目,并要回答其他组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公布了加分扣分的细则,活动一经公布,学生热情空前高涨:课间的讨论争论随处可见,拉着老师问不停的也是一个接一个,没到上课,试卷上的有关试题旁已经写了密密麻麻的解题过程。到了上课,每组上讲台讲解的同学讲得头头是道,因为经过充分的思考,所以基本都能讲到点子上,而其他组的同学因为要努力“找茬”,所以凝心静气、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个字,提出的问题也相当有质量,而我在一边主要做仲裁――在一些疑难问题上做最后的决断。一节课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也觉得收获颇丰,这也是我经历的注意力最集中的一节试卷讲评课。我们可以把这种形式作为习题讲评课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当原本形式单一的讲评题目课变为充满乐趣的合作和充满挑战的竞赛,学生的注意力怎会不集中?
学生上课时主要是有意注意在发挥作用,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的调节和控制,虽然目的性明确,但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有持久的意志努力,这容易使个体产生疲劳。心理学研究表明,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活动容易使人疲劳厌倦,注意力涣散,因此,要学生在课堂上维持长久的有意注意,防止分心,组织形式多样、结构紧凑、节奏明快的教学是有效方法之一。丰富课堂形式,抓住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能效,我们作为教者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乔伊斯・P・高尔等,屈书杰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罗伯特・L・索尔索,何华等译.认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篇6
二、借鉴语外史政等课的活动经验,把表演引入地理课堂
过去我们主要搞过一些课堂5分钟地理知识介绍,但形式比较单一,以演讲为主,加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效果并不理想。细细想来,学生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不是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导游和演讲家,不妨把多样的表演引入地理课堂,比如可让唱歌好的学生,课前找个音乐伴奏带,在课堂上领唱独唱一首特色民歌,效果一定比播放一个现成的音带效果好,象《北国之春》《铃儿响叮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牧羊曲》等民歌都是不错的选择。会拉琴的同学来一段独奏,而平时调皮又有一定表演才能的同学不妨来个外国民俗表演,如澳大利亚毛利人的碰鼻礼、三大宗教的不同祷告形式,不同国家的舞蹈。在讲国家地理时,可分别请一些同学事先准备好熟知一些国家的主要地形、气候、河流、物产、城市、工业产品、娱乐风俗等常识,然后来个吹牛比赛,夸夸×国好,几个同学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谁把牛皮吹错就自动下台。有条件的活,可组织学生来个世界风情表演大会,把全班大多数同学调动起来,参与唱各国民歌、演讲、地理小品、民乐演奏、时装表演、地理游戏等活动。结合学生民主评议和专家评审来评比优秀节目。
三、通过摄影照地理、美术画地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及观察能力
各国有各国的特色风光、服饰、建筑、娱乐活动,利用课堂的部分或课外时间,也可让学生画一画反映各国各地区各自然条件的典型动物、建筑、风光、娱乐、服饰等图画。可在适当地点进行展出或评比,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让师生一道来搜集中外地理风光及风土人情照片及资料,在地理教室举办小型展览或竞赛。也可以利用画地图来学地理,课前可要求学生准备一张透明纸,描绘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轮廓,然后讲到一个知识点就把它写画在图上,一个国家或地区讲完,它的每个知识点也就相应画在了图上,比直接用现成的地图讲记忆效果更好,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画得好的同学,还可上黑板来进行板图比赛。这样喜欢画画的同学又有了地理课上一展才华的机会。
四、通过竞争激烈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表现欲望
篇7
立足现实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开展“教材过关”主题教学教研活动,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面对近百分之90的外来务工和流动人口子女的极不稳定和家庭教育极度滞后的生源,面对社会各界的怀疑目光,面对艰苦的办学条件,面对部分教师对职业幸福感的质疑和困惑,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做了很多的尝试,但学生的成绩还是无法追赶上兄弟学校,我们与自身比较,发现成绩的提高也不明显,并出现反复,于是我们不能不思考、不改变。改革就会有问题有碰撞,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甚至我们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我们也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在2005年开展的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3月我们展开了所有学科“教材过关”活动,教材过关,教师需先过关,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与了“教材过关”考试,旨在倡导全体教师转变观念,立足生源现实抓住教材,让学生先学会教材、重视教材。对于我们的生源来讲,落实教材的知识点、落实课后习题具有重大意义。在活动中观念的转变是极其艰难的,让老师们摒弃传统的授课方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于是 2009年10月我们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全员教材过关达标课活动,参与活动教师共56位历时两个月。大规模的达标课给了我们诸多的反思,这是一次调研和摸底,这次活动让我们坚信“教材过关”主题教学是正确的方向,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教师队伍的现状、学生生源现状和学校管理的现实困难,我们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担忧,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重新规划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转变要从更细微处入手,不贪大贪全。因此2010年3月我校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5+1”教学新模式,先从数学学科开始了更加细致的新一轮课改模式的探索。 “5”是指1,揭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2学生自学(即先学),给出自学指导;3自学成果展示(发现问题,调整预设);4教师精讲(即后教);5当堂训练;“+1”即课外作业(即效果跟踪)。“5+1”模式就是在新课改进程中,在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多媒体运用与教材使用、关注全体与培优等诸多矛盾冲突中,在我校现实的困境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5+1”教学新模式的核心意义就是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它的基本原则是真心实意的关注学生学会,想方设法把大多数的时间还给学生;关注课堂的紧张、高效、有序;关注使学生受益终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数学为龙头,以政史和语文为跟进,进行有效探索,并以此辐射其他学科。如果说“教材过关”的提出是对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市级优秀课题成果的延伸和深化,那么“5+1”模式就是“教材过关”理念下洋思经验与我校现实需要相结合的又一次创新。“5+1”教学模式使得我们的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了平台,教学成绩已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教材过关”引领语文学科进步明显,政治历史教学更加注重教材的知识点处理和课后习题的落实。
全员达标课活动中让我们看到教师队伍自身的观念问题,更深刻的认识到关注教材、关注课堂教与学的实效、关注学生学会、关注学生能力的核心意义就是关注课程改革、关注教育发展、关注学校生存、关注学生一生幸福。
“我的习惯”展传统育人风格特色
罗林说: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占生命的五分之一,而在家庭的学习却贯穿我们的一生,是家庭而不是学校决定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不同。六中的孩子已经输在了家庭的教育上,我们的老师们不想让他们再输在学校的教育上,在我们苦苦追寻的育人之路上,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植根六中的每个角落。
“我的习惯”主题德育活动体现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给学生一个舞台,还教育一个奇迹,我们创造条件开展课间操队列比赛、冬季冰上趣味冰雪游戏课、大课间跳绳、踢毽子、打布子等阳光体育活动,克服困难安排每周四节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目前我们只能根据师资条件开设管乐、合唱、舞蹈、健美操、乒乓球、美术社团班。无论是简陋和陈旧的教室里、无论是尘土飞扬的训练场上,也无论是自主学习的课堂上,还是习惯社团的活动室里,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这些有缘来到六中学习的家庭收入低、父母工作不稳定,隔代抚养和离异重组或是单亲的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们找回自信,让他们能学会怎样去学习、让他们养成读书、做人的好习惯,给他们学飞时种下一棵可以驻足的树,这棵树是心血、是精神、是方法、是平台、是爱、是指引、更是有教无类的素质培养。是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爱他们,我们是师者,我们要用爱点染生命的底色。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在城市里,我们以走近寒门的方式进行家校联系,让许多家长感动。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教育应有自己的高贵信念,正确对待差异、坚守职业的平凡。我们的班主任、科任、德育部门的领导,走近我们学生的家中的目的就是,近距离的关注我们学生的生存环境,找出他们各种各样问题的根源,给予我们家长最直接的帮助和培训,这项工作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
引领教师走上科学研究的幸福之路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引领作用,立足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引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逐渐让校本培训常态化和校本教研主题化,同时,校级领导积极承担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我校青年教师现在成长很快。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和课题研究中以课例教研活动为依托,通过不断研磨—实践---再研磨,让我们的老师在专业化成长中走的更加扎实稳健。
2005年由吴校长主持的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践研究,于2008年10月结题,并被评为满洲里市优秀课题;语文组教师参与的国家“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研究”得到了我校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三年来取得丰硕成果,2010.7月通过结题,先后有70多位学生在“创新杯”写作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多位语文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六中冰坛展育人特色,冬季体育创课题风采,2010.12市级校本课题“解决北方户外体育难题”顺利结题;“历史上的满洲里”是一个极具乡土特色的研究课题,此项研究在我市的各校中尚属首例,我校历史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做了大量的乡土史研究,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极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研究”课题是在我校网络班教学的背景下提出的,此课题显示了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立足现实需要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市级课题德育课题“流动人口子女及生活困难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是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的脚踏实地的研究,具有普及的价值。尚在研究中的课题是:书香校园建设课题,小初物理课衔接的研究课题,自治区立项课题 即《“教材过关” 主题教学策略实施研究》,和 《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新纲要描绘宏伟蓝图,新德育成就美好人生
篇8
关键词 女性主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9世纪后期,女权主义运动在欧美社会普遍兴起,其核心内容是在男权占主导的社会中,追求女性在就业、经济及政治参与等方面的平等权利。20世纪,女权主义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受女权运动的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教育学在西方兴起。[1]女性主义教育学最初是在女权主义者的影响下,通过批判现行教育制度中歧视女性的现象,来争取女性在受教育过程中能享有平等的机会。她们认为,男权主导下的社会只会出现一种结果,男性是知识生产的“合法性”来源。渐渐地,女性主义教育学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批判和反思,而是在解构的基础上,力图重构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革命。
在中国,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已经进行了许多年,可是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仍存在诸多困境,尤其在理工科院校中,男女比例不是很协调,男生数量往往多于女生,有些像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一个班只有少数几个女生。理工科院校的这一学生男女比例现状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尤其是女生人数占少数使得许多女生在课堂上总是喜欢保持沉默,无法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进而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和整体效果的显现。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女性主义教育学来探讨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能实施途径,以及这种改革的现实意义。
1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女生被动的表现及其原因
在理工科院校中,女生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表现很被动,主要是不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主动和别的同学进行互动,不主动参与老师构建的一些重要教学设计。为什么理工科院校的女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相对比较被动呢?
首先,传统文化是影响女生英语课堂沉默的重要因素。二语习得必然会受到母语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女孩子总觉得在男孩子面前表现不好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很要强,正是这种要强和好面子导致许多女生即使能够回答问题,或者能够参与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但害怕因回答不好而引起男生的起哄和嘲笑,许多女生选择了沉默。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学生中总是有一种消极等待的思想,不想做第一个,生怕第一个站起来会被人说点什么。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上,女生在等男生回答,或者等待自己同班的女生先参与。这种情况下,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都不回答问题,老师也没有办法,从而导致导致学生不主动回答问题而选择保持沉默。
其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也是导致女性被动消极的重要原因。学习者认知过程发生的重要场所就是课堂,因此分析课堂环境对探讨女生不主动参与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研究者的观察,在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合理行为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比如,有相当一些老师认为女生不参与是理工科学生的普遍现状,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加之现在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不会影响教师职称的晋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发现学生较长时间保持沉默,老师不是去积极引导学生,而是自己回答问题。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急于去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进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积极性,沉默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当然,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理工科院校,尤其是二本院校生师比关系不是很均衡,一个英语班级往往在50人左右。大班授课,老师害怕学生过多参与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从而也不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这也成了影响女生被动的原因往往认为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也不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去讨论或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因此,传统文化的制约,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大班授课的现状使得理工科院校的女生与课堂产生了距离感,这大大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2女性主义与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女性主义教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就是通过整合广泛的、相对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教师参与的各学科教学中。[1]从狭义上来说,女性主义教育学就是要发展出一种能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理论,其核心重点在于参与,在于教与学的互动,在于发展一种和谐的、非竞争性的学习关系。[2]本文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出发,主要来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发展出一种和谐、互动的学习关系来。
具体来说,狭义的女性主义教育学强调,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知识传播这个媒介最终产生意识转换的过程,从而最终实现和谐课堂环境的构建。[3]下面以研究者目前所在学校所采用的《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二单元“Unit 2 Food,glorious food!”为例来探讨如何实现和谐、互动学习关系的创建。研究者分别在电子专业和应用数学专业两个班级进行实验,两个班级都是男生多于女生。在电子专业,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女生专门安排其实组织者,每个小组向大家分享一个有关美食的故事或者世界各地美食的趣闻,然后大家进行讨论。结果因为大家都看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结果每个小组都分享了一段美食的故事,女生更以自己细腻的讲述了美食的种种美好,有些女生还积极参与到讨论中。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中的和谐、互动就典型地体现出来,而老师不时地加以引导,有时候老师也会提出一些问题,参与一些讨论,使得师生之间,学生和课堂之间没有了距离感,课堂气氛进而活跃了起来。几周后,我对本节课的内容又进行了回评,结果发现,学生的参与,尤其是女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比而言,我在应用数学专业采取的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结果学生课堂气氛很沉默,有些女生虽在表情上表现出了要参与的意向,但苦于没有实现的有效渠道,最终选择了沉默。几周后,对该专业学生回评的结果发现,女生的被动消极仍然没有显著的改变。
从这次实践的结果来看,老师的角色并不是课堂教学的绝对控制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和引导者,这样一来,每个学习者就有了发声的机会。知识从纯粹的传授变成了主动的构建,变成了老师和学生在合作和协调环境下的共同构建。关键是,在这样一个改革课堂上,女生从一个弱势变成了一个可以平等参与的主体,女生也获得了与男生同样的发挥机会。因此,这次实践典型地贯彻了女性主义教育学中所强调的,平等参与,集体构建,协同创新,和谐共生,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因此,从女性主义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以及可能的实现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结语
在普遍重视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习英语只是变成了背单词,理解句子,熟悉语法的过程。可是在全球化和中国走向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仅仅注重应试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而更多应该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会话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多注重教学技巧,教材编写等方面,却恰恰忽视了英语教学的过程这个重要环节。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女性主义教育学才显现出它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即教学特别注重知识的批判性和实践性,(下转第173页)(上接第103页)以及参与的主体性合作。[4]因此,在女性主义教育学中,女生在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变成了活跃力量。同时,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思考和批判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学生这些能力的提升为他们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此外,女性主义教育学对推动当代中国教育平等,尤其是理工科院校英语教学治疗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实践也面临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参与和批判意识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深入进行下去,学校还应该开设一些有关女性主义教育学或者有助于学生参与意识提升的课程,以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J.Shackelford.Feminist pedagogy:a means for bring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to the economics classroom[J].The American Econnomic Review.V.1982,82(2):570-576.
[2]萧佳华.女性主义教学法在教学历程中之应用[J].教育趋势导报,2003(3):37-40.
篇9
2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
2.1.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科学探究活动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2.1.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体验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加深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理解;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设计实验、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2.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养成事实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2重点、难点及教学资源
重点: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机械效率的概念.
难点:额外功判断、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教学资源:PPT课件;铁架台,动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2.3教学过程
2.3.1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学校买来了一批物理实验器材,要将实验器材从一楼运到三楼物理实验室.请问:你如何较省力地把这些器材运到三楼?
(说明:该设问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学生:可用简单机械,如滑轮组,或杠杆,或斜面,或轮轴.
教师:今天,我们首先从最简单的动滑轮提升物理实验器材开始学习讨论相关问题(如图1).
教师提出问题:动滑轮对货物做功与手通过细绳对机械做功相等吗?请各位同学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2.3.2猜想与假设
学生提出猜想及依据:动滑轮对货物做功与手对货物做功不相等,使用机械做功大小可能比手对货物做功大,因为使用机械做功不仅包括提升货物所做的功,还包括提动滑轮所做的功及克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
(说明:在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经验和事实,或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利用发散思维对未知的现象及其规律作出科学预见.教师在让学生提出合理猜想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说出猜想的依据,以此教育学生猜想与假设不是异想天开,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3.3设计实验
教师: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应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我们共同来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请问:这个实验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学生:为了比较使用动滑轮对货物做功与手对货物做功是否相等.
教师: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学生:需测出物体的重力和物体上升的高度,手对绳端的拉力和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教师:需要哪些测量工具?
学生: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教师: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测量前,弹簧测力计应调零;测手对绳子的拉力时,应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测距离时,刻度尺应竖直放置;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应改变物体的重力,多次采集实验数据.
教师: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怎样设计?表格中应包括哪些物理量?
学生:应包括实验次数、物体的重力G、物体上升的高度h、手对绳端的拉力F、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动滑轮对货物所做的功W1、手对机械所做的功W2.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G/Nh/mF/NS/mW1/JW2/J123(说明:设计实验探究方案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方案设计的全过程,发展创新思维,体验合作的乐趣,锻炼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探究方案的设计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主动思维的过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通过全班学生的合作,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程序和操作技巧,决不能急于求成.)
2.3.4学生小组实验及物理概念的建构
表格设计好后,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表格中的W1和W2.
(说明:学生以两人为一组展开实验,在提高学生实验器材使用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教师在巡视中注意指导个别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实验.)
教师:动滑轮对货物做功与手对货物做功相等吗?想想:什么功对我们有用?什么功对我们没有用?
学生:两者不相等.使用动滑轮对货物做的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提动滑轮所做的功和克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做功对我们是没有用的.
教师:我们将对人们有用的功称为有用功;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如:克服机械自重、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称为额外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称为总功,即总功为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教师板书: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其定义)
教师:为了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从而引入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计算公式:η=W有W总×100%(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1)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2)由于额外功总是存在的,所以机械效率小于1.
教师:若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60%,另外的40%是额外功.
教师:小常识介绍: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40%~60;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60%~80%.
2.3.5分析归纳
教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刚才所测的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议议:三次实验机械效率相等吗?你认为机械效率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学生:三次实验动滑轮机械效率不相等,从实验数据可知,用同一个动滑轮提升重物时,物体的重力越大,提高相同高度时,有用功越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大.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由此可推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还应与动滑轮重力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有关,即与额外功有关.当有用功一定,动滑轮重力越大、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越大,额外功越大,机械效率越低.因此,为了提高机械效率,可增大有用功和减小额外功(教师板书).
(说明:科学探究中分析与论证环节,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但初中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并不成熟,教师要给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拨甚至是讲解,逐步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3.6生活物理社会
教师:请同学们再议一议我们课堂教学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使用滑轮组搬运学校的物理实验器材到三楼,如何做到既能省力又有较高的机械效率?
学生:应尽量增大实验器材的重力,使用轻质的滑轮组提升器材,使用表面光滑且轻质的细绳绕滑轮组.
2.3.7课堂小结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定义;
(2)机械效率定义、提高的意义及途径.
2.3.8课后作业
篇10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热闹场面吸引住了,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我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牵制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我再提出要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数学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自觉地按老师的要求观察,我再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很快就找到了从数量“1”到数量“10”所表示的物体,如“1位老师”,“1面红旗”、“2位小朋友跳绳”“3位同学踢足球”“4个垃圾桶”等等。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观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们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二、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我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接着再同桌互相说,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例如:在教学课本中的“比大小”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先观察并说说图中画的有什么?学生观察了一下,很快就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图上画有猴子和一些水果。”还有的说:“图上有3只猴子和4个梨、3个桃、2个香蕉。”对这些同学的回答,我都给予肯定。然后我再单独出示3个猴子和3个桃,我问:“谁多谁少?”学生齐口说:“一样多”。我再说:“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生答:“猴子和桃子一样多。”这时,我又出示3个猴子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说:“猴子多,香蕉少。”最后,我再出示3个猴子和4个梨,学生马上说:“猴子少,梨多。”这时,我又问:“刚才你们说猴子多,现在又说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还是少呢?猴子、香蕉、梨这三种水果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句话怎样说合适?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讨论时各自都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然后,各组代表汇报:“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学生发言很热烈,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很高。
这样一节课下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明确了物体的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又让学生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我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拿出7根小棒,再让学生把这7根小棒分成两堆。师:“你有几种分法?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很快学生马上就得出不同种分法,有的说“我把7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就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很快就得出了7的组成。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
四、发挥小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篇11
教育实践学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必须抓住学生主体这一要素,实施和开展丰富教与学双边实践活动。物理学科是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分支”,是以实验、观察为主要学习探知手段。实践证明,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方面要将学生引入物理学科探知活动之中,成为物理教学“一份子”,另一方面要将学生主体特性充分运用,成为物理教学课堂“一要素”。笔者通过阶段性物理教学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只有充分抓住物理学科特性,深入运用学生主体特性,实施高效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发展,互惠共赢。有鉴于此,本人现对初中生主体特性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以生动适宜教学情境促发探知激情,深入推进物理教学活动进程
物理学科教学活动,需要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深度合作,与教师保持高度一致,同频共振。初中生具有能动探知的积极情感,这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思想保证。但这需要有效的教学激励和思想引导。因此,教师在物理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刻运用学生主体能动探知特性,借助物理学科生动、趣味、真实、直观的教材内容和典型案例,为初中生营造融洽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发参与互动、深度合作的情感,推进教学活动进程。如在“压强”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探知的情感,采用情境教学法,展示“人们踩着滑雪橇滑雪、履带式汽车行驶在泥泞的路面上”等真实直观场景,让学生感悟和体味压强知识,情感“凸起点”受到刺激,探知积极性受到激发。又如初中生对矛盾问题充满质疑好奇情感,教师在“运动与静止”教学中,设置出“王洪和刘琳观察一幅行驶中的公共汽车图画,王洪认为,汽车上的乘客是静止不动的,而刘琳则认为汽车上的乘客是运动的,请你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学情境,使学生认知上产生冲突,带着疑问和疑惑,参与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物理教师设置的情境,必须结合学生认知实际,避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现象。
二、以实验教学实践活动锻炼探究特性,切实提升学生物理实践技能
笔者探析发现,许多初中物理教师忽视实验教学活动,轻视实验教学功效,缩减实验教学过程,致使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功效难以实现。初中生对未知事物或自然现象充满好奇质疑心理,喜欢动手操作探知其中奥秘。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就可以实验教学的动手实践功效,利用学生主体的探究特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实验活动交由学生操作,做好实验过程指导工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实践活动中,提升实践探究技能。如在“水的沸腾”实验教学中,教师采用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的教学方式,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师:提出本节次试验的任务、目的、器材、步骤安排。并向学生讲清楚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生:根据实验任务和要求,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动手实践。
生:仔细观察,根据实验的现象填写表格。
师:对学生实验活动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记录每1min或2min时间间隔的温度值。
生:根据表格上的数据,分析水沸腾的特点,将表格上的数据用图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生: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
师:评价学生实验活动,总结水的沸腾特点。
在此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成为实验操作的直接实施者,通过实验操作、过程观察、数据记录、分析整理等活动,实验探究技能显著提升,较好的体现了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探究技能培养功效。
三、以典型案例探析教学培养思辩特性,扎实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案例:小明在做测量物体的浮力实验活动中,现在台秤上放了一个容器,并在其中放入适量的水,在弹簧秤下悬挂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金属,已知这个金属的密度为3×103千克/m3,试求出这个金属块的重力以及用弹簧秤测力计拉着金属块缓慢下降,当金属块浸入水中4厘米而未触及容器底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少?
学生分析问题内容发现,该问题是一道关于“浮力”方面的探析题,需要运用“密度公式”、“重力的计算”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等内容,同时,还要借助于此方面的实验心得体会。
组织学生结合解题要求,开展小组合作探寻问题解答策略实践思考活动,初中生在研析问题内容及要求之间联系基础上指出:“已知金属块的边长可以求出其体积,再利用其密度公式从而求出其重力。要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先求出金属块浸入4厘米时排开水的体积,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属块的浮力,最后利用称重法从而求出其答案”。
此时,教师展示其学生解析思路,组织其他探析小组学生探析评判,学生指出:“此问题关键要准确掌握浮力的相关性质内容”。
学生书写解题过程,同桌个体之间互相批改。学生结合探析以及解题活动,总结出该类型物理案例解答的方法为:“要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教师最后借助评价教学手段,对学生探析解答案例活动进行评判和指导。
在上述物理案例讲解过程中,学生思考、分析、判断等物理学习技能有效锻炼和培养,达到了物理案例设置意图和教学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平时案例教学中,要不拘一格教学实践,充分运用学生主体探究特性,延伸和拉长案例教学过程,丰富和细化案例教学活动,让初中生在亲身探究、深刻分析、有效辨析实践中,物理学习能力素养显著提升。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深刻应用学生主体内在能动情感、主动探知特性和积极辨析特性,深入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参与师生互动,高效解析深刻内涵,促进物理学习技能素养进步。
参考文献
篇12
一、中职礼仪课程开展的意义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促使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礼仪的重视度越来越低,严重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以及交际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国家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所以,要想在礼仪课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首先,要让学生重新明确礼仪的重要性,要充分发挥中职礼仪课程的价值,要确保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道德素养、职业素养都能得到提升和加强,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文明素质,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等等,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礼仪课的价值,以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在礼仪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情境模拟演习
情境模拟演习是将基本的礼仪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演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礼仪应用能力,而且,当真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时,能够灵活应对,进而提高职业素养。
例如,在教学“身份与职务高低的礼宾次序礼仪”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礼宾次序规则中的位次,客体与位次主体的关系;能按礼宾次序的规则安排在关系不对等时有多边关系的公关活动。在授课时,我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迎宾演习。
情境一:同一级组织,校长、书记、主任、讲师等。(以职务高低排列)
情境二:同一系统中,总公司主管销售的部分经理与分公司的总经理。(上级来的嘉宾排在先)
情境三:不同系统中,年轻校长、资深老画家。(年龄、资历、知名度有较大差别,以年长、资历深、知名度大者位前。)
情境四:刘某为报答母校,对学校图书馆捐献了1000册图书,如果刘某和校长同时参加捐献仪式,如何迎宾?(虽同级或有级别差,但就一次特定的活动来说,两人的影响力有明显差异,以本次活动影响力大者位前。)
……
引导学生按照上述的情境进行演习,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而且,对学生日后进入职场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借助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礼仪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分析案例、思考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礼仪知识,进而,端正自己的行为,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学会尊重》这一节课时,我选择的就是案例分析法,首先,我向学生讲述了几则不同的案例:
案例一:某富人因出门着急没有来得急换掉工作服而进入了一家高级的皮草店,大部分服务员都认为其没有能力承担皮草的价格,所以,对其服务都是怠慢的。只有一个服务生,依旧和对待其他客人一样,热情服务。同样,富人也从他手里买下了价格不菲的商品,让其当月的业绩大升。
案例二:在一条干净的大街上,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正在兜售廉价的铅笔,一个商人路过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的人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闹隆重的社交场合,那个推销铅笔的乞丐,也成了一名商人。
直观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尊重的价值,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尊重的理解,而且,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篇13
一、善于“诗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上课时只知道照本宣科,课堂枯燥,了无生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位置,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修养,教学理念作出相应的改变。数学课堂应该改变过去的说教,教师在讲课时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生机的课堂上能够自我表达的数学观点,教师应该尽量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展现一个富有魅力的数学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将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概念的起源,关于数学方面的有趣故事和笑话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积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平行四边形和矩形这一章节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观察游乐场中升降台的形状,得出平行四边形在平时生活中由于变化的较为规律,被广泛的应用在自动门和升降机中,教师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清晰的演示升降台在上升和下降时平行四边形四条边是如何变化的,并且伴随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如何变化的。再例如教师在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积极培养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例如让那些注意力涣散的学生扮演加减混合运算的符号,同时用小卡片上面放上数字,让学生通过扮演加减运算符号和小括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生中,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让大家一起来分析,这样起到一个典型的作用,并且教师通过幽默的语言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成果。
二、善于“追问”
应该注意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问题,而不注意向学生提问。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反馈,这样不利于学生选择性注意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向学生进行追问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可以将学生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一步一步启发自身的数学思维,教师通过这样一引一问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的拉回到课堂教学的正轨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性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中教师出现这样一道题目,一段绳子折成四段比折成五段长4.5米,问原来的绳子有多长,教师在这道题目的讲解中可以向学生追问,绳子折成四段和折成五段有啥区别,并且折成四段和折成五段中间各有几个节点,通过这样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把握这道题目的基本思路,同时利用追问可以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拓展,例如在这道题目中可以利用设方程解题,同时还能利用画图进行解题,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和实例相结合,通过追问的形式促进学习注意力的培养。
三、善于“看脸”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微表情,通过学生的微表情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发现学生眼神游离涣散,教师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此时就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提醒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动。又如在小学数学比例尺的运算中,教师在发现学生眼神游离后可以突然向学生提问学生平时都去哪里旅游,教师可以突然提高声音,学生此时会突然已经,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将学生带回到课堂中。在小学数学平面几何教学中三角形的面积和矩形的教学中,教师在发现学生走神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织通过小组的讨论的形式推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的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室的巡视去捕捉学生脸上的微表情:有的学生时而面露难色,时而眼睛透出一丝灵光,教师可以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对于三角形公式的推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提高数学成绩的提高。
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力进行深入的阐述,并且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力提出了有效的建议,这样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成果的提高,并且提高学生了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