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优势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技术创新的优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技术创新的优势

篇1

一、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研发资源比较

对大企业来说,它有较强的信贷和上市能力,融资渠道通畅。所以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更有能力承担技术创新所需的高额固定成本。大企业还拥有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和仪器设备等。根据2004年资源清查工业资料显示,在企业中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技术创新人员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企业自身开发机构所拥有的科研用仪器设备也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因此,大企业在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着技术创新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和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无法在直接融资市场上筹集资金,在间接融资市场上也困难重重,所以很难获得技术创新所需各项资金。而且由于缺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很难开展多项投资,而只能倾向于将资金和人才集中于某一个项目或某一个领域的研究,如果创新失败将导致整个企业的失败,因而技术创新的风险性相当大。但也正是因为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单一,也构成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一个优势。它在生产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上独具风格,专业技术容易达到精湛的地步,使产品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且虽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总量不如大企业多,但它的人才相对比较密集。在美国,中小型研究开发企业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达6.4%,而大型企业的该比例只有4.1%。在新兴知识密集产业,知识资产的重要性远大于其他资产,技术创新的频率高.方向变化快,中小企业以技术创新人才相对密集而容易占优势。

二、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对象及效率比较

大企业侧重于工艺创新,在工艺创新上有优势。大企业凭借其资金实力,以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抢占市场或稳定市场占有率,因此会注入更多的精力开发生产工艺。虽然大企业在产品创新上相对迟钝一些。然而当新概念产品创新在实现产品化以后,还需要质量和生产工艺方面的改进提高。由于大企业具有完善的制造系统和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所以大企业在这方面明显占优势。另外,大企业侧重于那些具有稳定的市场回报,能通过大批量生产来获取规模经济的研发项目。中小企业则根据其自身特点,开发那些短、平、快的新产品抢占市场,侧重于产品创新。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对分布在362个行业里的8074项发明和创新的研究表明,在所有制造业产品创新中,中小企业占了55%;中小企业每个雇员的产品创新的数量比大企业高1.38倍。而且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1992年美国盖尔研究所对20世纪70年代121个行业的635种创新产品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每百万职工提供的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中小企业从技术创新到产品投入市场所需的时间比大企业更短,中小企业平均为2.22年,大企业为 3.05年。这是由于中小企业一般不设置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而主要和科研机构共同进行研究开发,想必大型企业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部门进行技术创新的模式,更能迅速地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所以中小企业在创新时间和创新效率上都优于大型企业。

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

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管理层次越多,企业经营决策者对市场、技术的反应速度就会越慢,决策层与研发人员之间的沟通也会减少,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效率。而且企业规模越大,官僚体制越复杂,一般情况下决策也更趋保守,企业家精神弱化,不利于创新的风险投入,决策时间也会越长,可能会产生组织与决策上的惯性,从而难以灵活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其组织结构一般较为扁平和松散,组织内层级较少,部门之间隔阂较少,内部交流增多,创新决策过程简化而迅速。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中小企业人员相对较少,人员之间更容易互相了解。从而更容易发挥个人的才能。而且中小企业的领导层比较精干,有利于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创新决策。同时宽松的管理结构使企业对创新更容易接受,能使企业保持一种有利于激发创造性的组织环境。

四、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开发能力比较

大企业占有市场份额大。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多以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能把技术创新作为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更容易发现和把握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大企业拥有健全的市场网络,对市场信息的掌握比较全面,与外部联系较为密切,建立一个新产品市场的成功可能性远远大于中小企业。通常情况下,当一个新概念产品成功实现产品化以后,大企业凭借其实力与地位.并购中小企业,开发大市场。而中小企业虽然对市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随时把握市场的机遇,但由于创新资金、人才的缺乏和创新机制的不健全等不利因素。

其创新成果商业化的能力较差,即使已取得了研发成果,也可能会因为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不足而导致整个创新的失败。而且中小企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小,不具有大企业的市场优势,所以相应地其市场风险就比较大。

参考文献:

篇2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概念及特征

1、概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转化和销售经营为主体业务的中小企业,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具体界定,各个国家有很大区别。1999年5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出明确界定:一是企业已在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注册,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职工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二是企业应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企业负责人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意思、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3%,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概括为:由有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的企业。

2、特征

(1)从事的行业及领域的特殊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以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己任。其技术领域主要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环保技术等。例如,中关村科技型企业产业结构的比重为:电子信息占63.3%;光机电一体化占12%;新材料、新能源及环境科学占10.6%;新药物、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占10.7%;其他3.4%。

(2)从业人员的特殊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由科技人员自主创办或领办,并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实行运作的。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超过30%,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地区,科技人员超过50%。据对北京1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统计,从业人员21万人,其中科技人员13万,占61.5%。

(3)规模一般趋向小型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少则几人或几十人就可以经营运作,但大多数在100人左右,规模较大的也在500人以下,这也使科技兴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4)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规模经济和资金雄厚的优势,较弱的自身实力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决定了它们必须不断通过各种方式经行创新,并及时将这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事实证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方面有着其他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已成为我国科研成果转换和科技创新实现的主要载体。

(5)特有的机制特征

在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运行机制体系:创造物质财富、讲求精神文明的动力机制;坚持自主开发、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创新机制;政企分开、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技工贸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同效益效率挂钩、按贡献大小分配的分配制度;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行为机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等。

二、企业集群理论发展概述及其积极作用

最初的产业集群经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以分工的角度给中小企业集群下的定义,即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形成的群体。马歇尔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问题进行了探讨,他通过对英国一些传统工业的企业集群现象的考察,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企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这一理论。区域经济学家韦伯把集聚因素引入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他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同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在高级集聚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的地方工业化就是企业集群。威廉姆森从生产组织形式的角度给中小企业集群做了如下定义:中小企业集群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众多中小企业集合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机构是介于纯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科层组织灵活。以波特为代表的战略管理学派对企业集群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对企业集群做了以下定义:即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按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是产业发达国家的核心特征。它不仅包括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而且还经常向下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以及一些辅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当然也包括政府及相关联机构提供的一些基础性设施。

我国企业集群的实践先于理论探讨。到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江浙、福建和广东)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集群。针对这些企业集群现象,国内经济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分别从区域经济发展、非正式制度、制度变迁、企业和企业家网络、企业创新、历史传统以及政府政策等视角切入,较为深入地进行了企业集群生成、发展和演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其中,仇保兴对中小企业集群给出了较为全面和具体的定义: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这么一种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组成;这些中小企业在地域上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尽快积累,同时为了谋求企业间的关系能长期维持而及时解决成员间的不一致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而相互适应;集群中存在企业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中小企业间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集群化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特征,集群化对中小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一,众多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区域使得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企业集群内单个企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资源极为有限,难于取得技术突破,即使有所进展也往往在开拓市场方面受到自身能力和资源的限制。但从集群整体看,各个企业拥有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创新网络形成专业分工,无异于将其他企业的技术专长嫁接到自己的核心能力上,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第二,聚集可以产生广泛的市场化,批量购买和销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集群内各个企业基于相同的产业结合一起,促使他们以整个集群为单位对原材料供应商形成影响,同时也可以集中开发市场。

第三,信息的溢出可以聚集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单个的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知识在该地区的溢出。在集群中,用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其他配套的相关企业相互靠近,很容易获得有关上游供应商、同行竞争对手、下游客户的相关信息,可以更好的洞察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新市场开拓情况以及技术演变和革新的信息等。

第四,集群内企业间合作竞争的协同性提高了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企业集群强化了企业间的关联性,关联性的强化会产生二重放大效应,一方面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使同行业之间形成是对手又是朋友的局面。

三、集聚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

近年来,在中小企业集群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很快,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上呈现处独特的优势,为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征具体表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相对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和组织结构简单使研发及自主创新产品或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以及它涉足的技术领域很广从而体现了创新的广泛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较快适应市场及用户需求变化,以较高的效率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研发,并提品或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及自主创新往往更多地采取合作和模仿模式,具有较大的外生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十分重视研发及自主创新活动,以增强其竞争优势,本身既是研发及自主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又是需求者。那么,相对于单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通常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有利于形成区域创新网络。依靠单一企业难以形成强大的创新力量,而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中聚集着若干高技术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各种组织。这些组织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互通有无、同舟共济,就形成了一个跨组织合作创新网络。如硅谷的成功就是依赖于群内各种组织就技术创新活动展开相互学习与合作而形成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

第二,容易获得创新资源。如果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较快地获得创新资源,就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聚集了大量相互补充的各种人才,企业很容易就近找到所需人才,而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群内企业间建立了长期信任和合作的关系,这种氛围也有利于企业间筹措资金。而且人员之间、组织之间的广泛经常的接触还有利于企业获得有关产品市场、销售渠道、技术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组织之间相互协作、共享成果。集群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通常不是由某一企业单打独斗来完成的,而是依靠多方参与、群体攻关、资源整合完成的。这不仅包括集群内的企业,也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等非生产部门和单位。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集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需要,创新成果受益于参与的各方,因而具有多赢共享性。因此,集群成员的利益趋于一致,使集群区的企业和各种非企业组织产生一种社区共荣意识。

第四,群内组织之间的竞合相携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能否取得优势,避免淘汰出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竞争能够产生创新的动力,合作同样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因素,合作能力越强,创新的机会也就越多,创新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四、集聚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策略

1、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和扶持,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税收、金融等政策或法律,构造一个有效的持久的创新激励环境,矫正市场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缺陷,使创新者能更公平地享有创新收益;选择一些机制灵活、产品附加值高、有发展后劲的企业重点扶持,促使其成为有较强创新实力的企业。

2、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

美国硅谷信息产业集群就是以斯坦福大学为创新源,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斯坦福大学在技术人才上的支持,从而使硅谷成为美国经济最活跃、创新最积极的地区。为此,我国政府应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集群创新活动,鼓励大学教师、研究生到公司兼职,有名的教授兼任公司顾问或者董事会成员,鼓励这些人才积极创业并予以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优惠。

3、完善集群内服务体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创业服务中心和教育培训体系。这些服务机构为群内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体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

4、完善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使那些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经济附加值高且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筹资成本获取创新资金。在融资渠道上,还应积极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形式,如提供融资租赁、放宽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条件促使其上市以及降低债券发行额度使一些优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发行企业债券。

5、加强集群内部与外部的联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群内企业间就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发展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和联系,而且还需要与集群外部的组织或群体加强联系,从而吸收外部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如果集群只在内部相互联系,由于这种经常的交往和合作,就会形成企业间的强联系,而这种强联系会形成“技术锁定”,阻碍技术创新,排斥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和开发。

【参考文献】

[1] 邵继勇:中小企业集群与经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7.

[2] 李亦亮:企业集群发展的框架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 陈雪梅: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 惠宁: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新发展[J].管理世界,2005(11).

[5] 朱杏珍:论市场型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建[J].商业时代,2007(25).

篇3

网络组织形式不同于一般群体组织,它由许多技术单元企业形成纵向维度企业间具有技术竞争性,横向维度具有技术互补性组织制度创新,因此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技术的创新不仅需要不同专业技术成员加盟,还需要供货商、销售商与用户的参与。动态性和开放性能保证技术创新网络与外界保持信息、知识的交流和沟通,不断优化和扩大合作伙伴和合作水平和规模,形成真正既竞争又合作的网络式结构,否则技术创新网络就会沦为一个没有活力单元个体。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的

创新网络中每个成员企业能从网络中能分享利益,能使自己技术创新提升到通过自身的努力难以达到的水平,各成员企业通过交流、学习和合作,利用各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设备、技术专利、技术诀窍等,互通有无,提高资源和知识的协同效应来形成和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以核心企业为驱动力

虽然技术创新需要广泛的专业支持,创新网络不管是政府主导还是自发的形式,不管是紧密型还是松散型,都存在核心主导企业,这些核心企业提供着技术创新后台,通过网络组织中处于行业价值链不同环节企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获取技术创新在整体上突破,达到技术创新的连续性和系列性,来缩短技术创新周期。如果没有核心企业提供的技术后台,技术创新网络因缺乏技术基础底蕴和技术持续创新前景,而导致合作动力不足,创新网络就有随时夭折的可能。同时技术创新网络是非法人结构,除了彼此信任外,还需要通过核心企业通过有效的规章和公正的程序来协调和整合。

以信任为基础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形成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和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往往不愿将技术诀窍、技术方法等技术成果公布于众或与合作伙伴分享,以免使自己丧失这种特有的能力而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因此,要使技术创新通过网络组织进行,相互高度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信任在网络组织中被认为是一种治理方式,有了信任的前提,机会主义及其带来技术创新风险才能被降到最低限度,竞争合作的技术创新方式才能得以维系。

技术创新网络与交易成本费用

技术创新是一种企业经济行为,也是一项风险投资活动,预期收益的多寡、交易成本的大小和风险的高低都会影响技术创新全过程。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包括技术和知识等作为交易的商品具有资产专用性高,交易不确定性大,交易频率频繁而存在高额交易成本,依靠市场或企业的方式对技术进行创新和交易并不一定是最佳途径,其创新交易成本费用往往高于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创新交易方式――网组织方式;另外,随着时展,创新投入费用也成倍增长,企业创新风险也陡增,根据美国盖普勒调查公司的调查发现,技术创新从研制成功到被市场所接受,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概率只有10%-30%的可能。利用网络组织形式,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适度规模和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可以达到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费用、分散技术创新风险的目的,避免企业单独面临高额的技术R&D费用和潜在风险。虽然技术创新网络是依赖规模来获取低成本,但规模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小难达到降低成本,化解风险的目的;过大则引起对网络管理的协调难度,降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最终影响技术创新成员的预期利润水平。

技术创新网络与博弈合作

技术创新网络不仅为企业营造了合作的创新环境,同时也吸引其他相关的企业聚集其中,来共享技术创新网络所带来的知识溢出,由于其他企业在相同地域的聚集,必然使得不同的技术创新单元(包括技术创新网络)产生技术竞争和相互博弈,博弈竞争的结果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个体产生外部动力,也为技术创新网络这种开放式的创新系统提供新的、具有活力的创新单元的加盟提供条件,只有这样通过合作和竞争,以及不断补充新的技术单元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力量才能不断壮大。如为了与欧洲的WCDMA和美国的CDMA2000标准抗衡,打破国外对通讯领域的垄断地位,以期形成自己技术核心优势,国内TD-CDMA建立技术联盟创新网络,因此大唐与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西门子、北电、中国电子和普天等结盟,由于TD-CDMA在与欧美标准的博弈竞争中不断得以提高,地位不断加强,大唐公司因此吸引了原是跟随WCDMA和的CDMA2000标准的企业,象爱立信、阿尔卡特、三星等技术创新企业加入进来,加快了TD-CDMA的产业化进程,同时提高TD-CDMA技术成员核心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网络与资源互补

企业技术创新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企业可以说是不同种类资源集合体,米勒和沙姆萨依将企业资源划分为以物料、机器设备、资金等组成的以产权为基础的显形资源,以及以信息获取能力、技术知识、组织文化、企业品牌等以知识为基础的隐性资源,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两个方面的充足资源作为保障,但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它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技术创新的需求,且一企业所拥有而另一个企业所缺乏的资源,对于这两个企业来说,往往具有不可流动性、不可触摸性和不可替代性,尤其是那些隐性的和基于知识的互补性资源更是如此。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网络的途径来获取优化资源,使资源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特别是Glaister和Buckly研究发现,获得互补资源是企业形成网络组织的原因,而不是分担风险或是经济规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组建技术创新网络的动因之所在。因此只要通过协作和合作创立技术创新网络,资源在创新网络中的使用价值才能超出被售出或是内部使用的价值。

技术创新网络与快速响应

篇4

一、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石油工程来说,其技术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决定着石油工程的发展方向。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石油工程的技术,就会从本质上阻碍石油工程的发展。因此,对于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良好的推进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才能有效确保石油工程的发展进度。

(一)石油工程的本质特点。石油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偏向于技术集中型,技术的支撑才是石油工程发展的根本内容,在我国如今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石油工程的竞争不断全球化,演变的更加激烈,这样对于石油工程的技术要求也就变得更多更复杂。如果想在石油工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石油工程技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发展优势。只有良好稳定的保持石油工程技术的先进程度,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的石油工程现状。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伴随巨大机遇的是巨大的考验,我国的石油工程能否良好的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经济环境和背景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依照我国传统的石油工程技术,必然会遭遇到石油工程项目的打击。面临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国的石油工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从技术层面上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减少我国石油工程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发展阻碍,从这个方面也体现了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必然性。

(三)石油工程自身对技术的要求。在石油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只有从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突破才能有效的降低石油工程的生产成本,提高石油工程的产品质量,这也是增强石油工程自身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我国不断发展带动了石油工程的创新和进步,石油工业对于自身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技术对于石油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有效的创新提高石油工程的技术内容,才能促进石油工程的发展。

二、石油工程技术目前所存问题

(一)没有完整的创新目标。我国石油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完整的服务体系,这对于我国石油工程的发展来说是存在非常大的阻碍作用的,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石油工程中的服务内容,就会大大的减慢石油工程发展的进度。而且我国目前石油工程项目大多对于创新内容并不敏感,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自身弱点和缺点,不能找到适合石油工程发展的创新目标,这对于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石油工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完整有效的找到适合石油工程发展的创新目标,才能从本质上推动石油工程的发展。

(二)不能完善石油工程的资源整合程度,人才资源管理利用不够完善。我国的石油工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资源利用的矛盾,技术上的缺乏和发展的进度导致了我国石油工程产生了许多资源整合问题,首先是经济制度上对传统石油工程的制约,导致了传统石油工程在技术层面上的缺漏和落后这样也制约了传统石油工程的生产效率,阻碍了其技术进步和发展。而且我国在石油工程方面的人才是比较难得的,目前关于石油工程的人才大多只是初级阶段,高级人才和全球顶尖人才是非常缺乏的,这也是导致我国石油工程不能有效的创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石油市场的判断不够敏锐。石油行业在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技术发展路线,但是相比较已经运用高端技术走向成熟的发达国家石油行业而言,仍然在很多方面都有欠缺,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市场,我国在石油行业技术上努力学习先进技术,但是由于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学习逐渐沦为模仿,没有了自身的想法和对自身市场特色的分析,相应的对于市场应有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便有所下降,信息的滞后管理必然使得对于市场的突发反应无法做出合理的调整,给予积极的解决方案。

(四)在相关的技术研究方面资金匮乏。虽然我国在近些年不断加大对于石油研发技术方面的投资,但是,投入的力度远不及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也加速了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果想要在这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于石油行业的投资力度,保证石油行业能够在强有力的人力、资金、技术的支持下始终处在一个健康发展的状态。除此之外,对于石油行业已研发的相关产品和新技术在推广方面力度不足,使得新技术不能达到预期的产业化,自然也就无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对市场的掌控和调节。

三、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策略分析

综上所述,石油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它能够有力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作出贡献,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为石油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援,实现最终的目的。

(一)以市场为中心,打造高素质技术队伍。石油工程行业技术的研发创新离不开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因此,首先应该以市场为中心,打造一支精英技术队伍,通过在对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国际石油工程行业市场、自身发展特色以及现有资源的配置利用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增强自身在国际间的竞争力。除了技术研发创新之外,还需要增强相关企业的综合实力,让精英技术队伍在研发过程中有能力去学习借鉴先进技术,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共同促进石油行业发展。

(二)以企业为主导,建立健全的创新体制。技术创新始终作为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点贯穿于石油行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为了支撑技术创新研发,石油行业相关企业必须以自身为主,建立健全的创新体制,为技术创新指出需求领域,形成创新核心层,互相优化不断创新,最终将技术创新转化为优势,实现对于技术的合理科学管理,形成相应的知识产权,实现技术质化,推动企业发展。

四、总结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创新已经成为当下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石油行业也不例外,如何在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挑战,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已经成为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根本,实现技术创新和合理管理,使得技术质化而变为技术优势成为了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推动石油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颖超.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探讨[J]. 石油科技论坛. 2009(01)

[2]荣丽,杨洲立.印度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开发[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7(10)

篇5

1 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迅速的提升,这也带动了我国的石油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地质勘探技术的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石油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根据我国的现状分析,我国的石油资源可采储量相对较少,优质石油则更少,这严重制约了油气产能的提高,这使得我国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者压力巨大,所以,面对现状,勘探技术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以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持续的发展。

2 技术创新

2.1 物探技术创新

在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中,物探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包括:反射地震技术、三维地震技术、数字地震技术。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地震勘探技术上,逐渐的出现了高分辨率地震技术、油藏地震描述技术、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四维地震监测技术。由于这些先进技术给石油勘探作业带来了高成功率,所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需求不断增加,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地震勘探技术在数据采集、数据解释、数据处理、设备制造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了提高勘探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又研发出先进技术,主要包括:三维地震技术、地震油藏描述与监测、经验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还有一些在未来即将应用的技术:永久性地震传感器排列系统,对油田的生产进行电子化管理,对实地地震油藏进行生产监测;随钻地震成像,对整个钻井过程进行可视化监控,这样能够使得石油地质勘探的评估者有更直接的决策依据,提高决策精准度。

三维地震监测技术流程图

2.2 测井技术创新

随着计算机水平及电子设备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技术也在逐步的应用到石油勘探工作中,主要是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测井工作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数据解释方面,使得测井技术由数据型转变为成像型,利用成像型测井技术,测量数据的传输速度变得更加快捷,在每次下井测量时还可以将多个下井仪器组合在一起,以便扩大井眼覆盖范围,提高探测深度及采样率。

近些年,一些测井创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核磁共振技术、快速平台技术、套管技术、随钻技术等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其较高的测量精度及速度受到广大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工作者的青睐。快速平台测井技术的优势主要在于测井时间的缩短,也降低了测井工作中的故障率,为测井工作节约了很多时间。随钻测井技术的优势主要在于尺寸小、成本低、可靠度高、组合随意,渐渐地发展到了阵列化成像方向,这也使得测量数据的可靠度更高。

2.3 钻井技术创新

在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中,钻井的费用支出占总费用的50%-80%,所以,降低钻井费用是降低总成本的关键,所以,全球的很多大型石油公司都在主打研究先进的钻井技术。传统的钻井技术是欠平衡钻井技术,它起源于加拿大,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减轻对地层的损坏,钻井速度有很大提高,能够避免遗漏和卡钻,对于枯竭油层的开采无疑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它的劣势在于应用设备较多,技术较复杂,且在安全和防腐方面做得不够完善。

现如今在石油地质勘探中钻井中比较先进的技术包括:多分支井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技术、超深井钻井技术、可视化钻井技术、三维钻井技术、特殊工艺钻井技术。其中多分枝钻井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它的优越性主要显示在开发油气藏、建设油气藏的过程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钻井效率而且大大的降低了钻井成本,推动了我国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创新的意义

我国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还有很多其他创新,如: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以提高勘探质量;采用可膨胀套管技术,以降低勘探成本;多维发展,以提高石油综合勘探水平;加强新方法的研究,以提高石油勘探的时效性等等。近些年,全球的资源日渐枯竭,而能源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如今,对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研究的意义显得颇为明显。创新研究,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技的引入,这对于石油地质勘探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油气产量的提高、国家能源安全的保护、经济社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社会石油资源有限而经济社会对其需求量增加的巨大压力下,石油地质勘探的技术创新显得刻不容缓,国家应该积极鼓励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保障我国的油气产量提高,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艳宗.石油地震勘探技术中的编译码器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5.

[2]刘振武,撒利明,董世泰,唐东磊.中国石油高密度地震技术的实践与未来[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

[3]阎世信.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及需求[J].中国石油勘探,2002.

篇6

1工程概况

七里村采油厂现有生产井近5000口,开发面积293平方千米。在开发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对寨子沟西区的长6表外储量油层进行了处理,部分表外储量油层在试采过后出现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如2011年以岩心为依据对郭016井长6表外储量油层(厚度小于2米且计算储量未计算在内的油层)进行试油,初周月产油96吨,效果好;2012年选取与郭016井表外储量油层曲线特征相近井郭712进行试油,初周月产油30吨,效果较好。但这类油层利用现有的解释技术难以识别。本项目通过对寨子沟油区的表外储量进行研究,并结合试油成果,对曲线特征进行总结,确定表外储量油层的顶底界面,形成系统的解释技术,并搞清表外储量油层潜力,指导表外储量的勘探开发,为后续研究工作打好坚实的地质基础。可以从标志层、测井曲线特征,沉积厚度,沉积旋回三个大的方面对七里村油田长6地层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划分与对比,建立表外储层小层单元含油饱和度、孔隙度砂体等厚图,研究表外储层含油饱和度、孔隙度、厚度等平面展布特征。根据单井解释结果,研究工区内表外储量油层的平面展布特征,绘制工区长6表外储层砂体的展布图,孔隙度平面图,含油饱和度平面分布图,油藏剖面图,综合利用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对工区内表外储量油层进行潜力预测和初步计算,计算出工区长6表外油层的储量。

2勘探技术创新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2.1物探技术创新的应用物探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应用广泛,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地震勘探技术仍在不断创新,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设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永久性地震传感器排列系统将会实现油田生产运作的电子化管理,可以对石油的开采利用进行全方位的实地监测;随钻地震成像技术能够对整个钻井过程进行高分辨率的可视化监控,为石油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勘探作业的效率和精准度。这些勘探技术的创新都为降低石油地质勘探成本发挥了重要价值。2.2测井技术创新的应用测井技术可以充分结合计算机技术对测井工作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实现测井技术由数据型向成像型的转变,使得测量数据的传输更加快速便捷。近年来,核磁共振、快速平台技术、随钻测井技术、套管技术等创新性测井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应用广泛。2.3钻井技术创新的应用以往各国普遍采用的钻井技术是欠平衡钻井技术,虽然在枯竭油层的油气开采工作中优势明显,能够减轻对地层的损坏,避免钻井过程中出现卡钻、遗漏问题,有助于钻井效率的提高,但是作业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设备较多,操作技术复杂,且在安全和防腐工作上还有待加强。近年来,钻井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多分支井钻井技术在开发和建设油气藏的过程中效率极高,显著降低了钻井作业成本。

3勘探技术创新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前景

3.1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该技术根据含油气系统的知识体系原理,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直接清晰还原油气的形成和分布过程,通过定量控制模拟出源岩圈闭的整个成藏过程。这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勘探应用技术,目前正处于数据模拟和实验结合的攻坚阶段,对于油气勘探方向、区带和资源评价以及勘探目标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3.2勘探目标与资源的一体化评价技术该技术的评价方式建立在石油企业的正确投资决策战略上,可以实现临界参数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学选择,形成自身独特的评价决策技术系统,充分适应石油地质勘探市场需求,有助于勘探的高效化。3.3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该技术结合了当代地层学和油气勘探理论,适用于油藏描述、盆地分析以及储集砂体的预测,实现了勘探技术的商业化价值。

4结束语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缓解石油资源紧缺的压力,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开采成本。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勘探技术创新工作,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推动我国石油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对企业而言,从技术创新中获益以形成良好创新绩效的预期是企业参与并产生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之一。然而,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tling Group)在全球范围内对高管人员进行的创新调研显示:半数以上的企业创新在财务方面以失败收场。Arrow将企业无法成功从其创新投资中获取收益的现象定义为“专有性(appropriability)问题”,并指出专有性问题源于技术创新生成的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1986年,Teece开创性地提出了创新收益分配的PFI分析框架,为专有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系统而全新的思路。在该框架中,他首次提出专有化体系(appropriability regime)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除企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外的技术知识因素和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并指出专有化体系是决定企业获取创新收益的关键要素。Levin等、Cohen和Walsh、后藤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创新调查,研究发现,除了技术知识的本质和知识产权制度两种创新保护手段外,企业还采用了率先市场化、互补资产优势等更直接的手段,以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的专有性状况。上述措施的作用内涵各不相同,Cohen和Walsh将其归纳为“专有化手段”(appropriability means),目的在于保护技术创新本身及其形成的增值收入。Hurmelinna和Puumalainent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拓展了专有化体系的内涵,阐明专有化体系是企业可获得并使用的专有化手段的组合。

专有化体系效度是指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独占程度,由保护技术创新的专有化手段组合使用促成,表征了企业避免技术创新被模仿程度的高低。近年来,多位学者从行业特性、企业环境和创新类型等不同层面对企业如何选择专有化体系效度的构成手段进行了研究。Cohen和Walsh的研究成果表明,集成电路技术行业更偏好商业秘密,而生化技术行业比传统行业更依赖于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Gonzalez和Nieto认为,主要使用显性技术知识的企业偏好采用专利,而主要使用隐性知识的公司偏好采用商业秘密。Byma和Leiponen发现,企业规模与选择专利的概率正相关,而研发投入与选择商业秘密的概率负相关。袁健红等分析了影响企业选择专利和商业秘密两种保护手段的各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研发强度、激励机制及创新类型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自主创新保护机制的选择。

已有研究多着眼于选择何种专有化手段保护技术创新,却并未对专有化体系效度所产生的绩效效果进行剖析。笔者认为创新保护手段的使用仅仅是解决专有性问题的外在表现,而其根本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攫取创新收益并提升创新绩效。因此,本研究根据专有化体系效度的形成机理,将其划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并从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源观的角度出发,利用220家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企业的横截面数据,尝试回答如下3个问题: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的形成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效应?内外部效度是否对创新绩效形成异质的独立效应?专有化体系效度对创新绩效的总体效应如何?考虑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本研究明晰了企业该如何合理高效地保护创新,这对于推动企业的专有性管理实践乃至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形成之间的交互效应

根据Teece对专有化体系的定义,专有化体系效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衡量指标:一是技术创新内在蕴含的技术知识的本质,二是外部法律机制的保护强度。Zander和Kogut认为技术知识的本质主要是指技术知识的隐性或显性程度,包括可编码程度(codifiability)、可传授程度(teachability)、复杂程度(complexity)、系统依赖程度(system dependence)和产品可观察程度(product observability)等5个方面。隐性知识很难清楚表达,因此其传播的内在困难性加剧了模仿者掌握知识的难度,进而提高了技术创新者独占知识的程度。然而,隐性知识织成的自然壁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Saviottit指出,自然壁垒会随着技术知识的显性化、了解技术知识的群体的扩大以及知识潜在使用者的增多而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因此,企业通常还依靠法律机制对技术创新施加外部保护,使模仿者要么不能合法使用技术创新,要么缺乏技术创新的相关信息,从而对技术创新享有所有权和排他权。Hurmelinna等指出,法律机制的保护强度取决于专利、版权、商标以及商业秘密(主要指可执行的法律保护手段,如保密协议)等措施的使用,其中专利的保护能力最高。

本研究认为上述两个基本衡量指标形成专有化体系效度的机理不同:利用技术知识的本质而实现的独占程度构成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借助法律机制而达成的保护强度则构成专有化体系的外部效度。内外部效度形成机理的差异可能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Hurmelinna和Puumalainent指出知识的隐性属性与专利保护矛盾。因为如果核心知识在本质上过于隐含,知识产权申请材料便难以书写,专利等法律保护措施便缺乏可获得性,外部效度的形成便受到抑制。反之若利用专利等法律保护措施实现外部效度,这些措施需要向国家机构如专利局提交正式申请。Fafia等指出申请则意味着用知识的公开与显性化交换法律保护,Laursen等指出企业还需在知识产权申请材料中指明技术的新颖性与价值性,因此外部效度的达成过程实则向外界披露了大量创新相关信息,从而导致了隐性属性的降低。综上,专有化体系的内外部效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实现对技术创新的“并行保护”。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1 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之间存在矛盾性。

1.2 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独立效应

基于资源的观点(RBV)指出,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Hoopes等指出资源和能力的不可模仿性是这四种特性中获取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基于知识的观点(KBV)强调,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技术创新蕴含的隐性知识是异质的,而且通常内嵌于组织惯例和能力中,难以清楚表达。隐性属性构成的内部效度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技术创新的扩散,但至少制造了模仿壁垒,提高了潜在使用者获取技术创新的内在困难性,进而保护了企业对创新收益的获取。Hurmelinna等。研究发现隐性技术知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收益,且此效应在突变式创新的环境下尤为显著。Gonzalez等指出技术知识的差异可以作为企业绩效异质性的一个解释。由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2a 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外部效度由专利、商标、注册设计、版权以及商业秘密等法律保护措施的使用实现。专利赋予发明人一种排除权,除发明人以外的任何人无权对技术创新进行经济开发,包括制造、使用、销售等;商标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其他企业,在专利到期后仍为技术创新提供一种事实壁垒;注册设计保护技术创新的整体视觉外观;版权保护原创作品的署名权;商业秘密以法规形式防止任何创新相关技术信息(化学反应式、设备、工艺与流程等)外溢。外部效度以法律效力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的所有权,企业有权对侵权事件作出激进的诉讼和周密的处理,这其实是向模仿者发出了积极捍卫权利的信号,促成了企业对技术创新合法开发权的垄断和超额利润的获得。Hurmelinna等研究发现专利、技术隐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收益。Arundel指出对技术创新进行保密有助于提升企业收益。Xu等也指出,专利、注册设计、商标等法律措施的组合使用能有效推动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综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2b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专有化体系的内外部效度均可实现对技术创新的独占,从而使企业享受超额利润并提升创新绩效。但是,外部效度在利用法律机制独占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能向外部展示该技术创新的价值性。专利、商标等措施的使用还能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声誉,从而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形成排他性网络并获取更多的利润。Ceccagnoli指出通过专利保护等措施实现的企业层面的强技术独占能引致更优秀的经济绩效。综上,外部效度能使企业形成更优良的销售或服务等互补资产,从而在新产品商业化过程中攫取更多利润。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2c 与内部效度相比,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

1.3 专有化体系效度对创新绩效的总体效应

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的联合即是专有化体系的总体效度。专有化体系的总体效度是一个连续变量。相同的效度可以通过不同手段的组合而形成,只是外部效度主要通过法律保护实现,而内部强度则依赖于将技术知识的缄默程度和复杂性嵌入组织结构中获得。专有化体系的总体效度越高,技术创新就越容易被企业独占;反之,技术创新就容易为模仿者所获取且外部法律机制也不能有效保护,专有化体系也就越弱。专有化体系效度越高,创新企业便越容易牵制模仿者并将技术投入生产并扩大市场份额。对技术创新的独占也为企业营造了一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得企业在定价上有较强的灵活性,企业既可以收取高额授权费,也可以通过超额利润率直接增加创新收入并提升创新绩效。同时,Levin等指出从技术创新中获益驱动企业参与并产生技术创新。企业从技术创新获取的利润越多,则被社会其他主体所瓜分的利润就越少,企业继续从事技术创新的激励也就越强,进而有利于企业形成良性的创新循环。综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3 专有化体系的总体效度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本研究面向中国制造业内的产品创新企业收集数据。在正式调研之前,我们首先在西安高新区选择10家产品创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与企业的研发经理或技术总监进行访谈。接着以卡内基梅隆调查(Carnegie Mellon Survey)和共同体创新调查(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的问卷为基础,结合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员的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反复修改并形成最终问卷。大规模的正式调研于2011年3-10月之间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采取与委托调查公司合作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中,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调研对象,甄别问题是“是否为在2006-2010年间进行产品创新的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包括两种形式:①基于新技术开发,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②基于已有技术的改进,把以前企业或市场中存在的某种产品的形式和功能加以适当的改进,从而适合消费者现在或潜在的要求。调研对象的职务为企业的研发经理或技术总监,极其熟悉企业的技术、研发以及技术创新保护现状等相关情况。要求调研对象逐个回答问卷,若问卷没有完整回答,则视为无效。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20份。

最终样本来源于北京、上海、成都、西安、苏州、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样本企业所属行业广泛,主要包括石油化工(19.1%)、电子产品(15.9%)、食品饮料(13.1%)、设备制造(12.3%)、家具制造(9.5%)、电气产品(6.8%)、造纸印刷(5.9%)、纺织印染(5.0%)及其他行业(12.4%);样本企业股权形式多样,民营企业占55.0%,合资和合作企业占15.5%,外商独资企业占10.5%,国有企业占5.9%,集体企业占5.5%,其他类型企业占7.6%;企业规模(年销售额)3 000万以下、3 000万~3亿和3亿以上分别占47.7%、20.0%和32.3%。

2.2 变量测量

为确保数据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本研究在国外调查和文献中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根据访问对象的理解和反馈意见对问卷量表在措辞上进行了必要调整。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企业的创新绩效。采用Laursen和Salter关于创新绩效的研究量表,以企业2010年创新产品销售额(包括两种形式产品创新销售额的加总)占企业总销售额的百分比进行测量。

本文自变量为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根据Hurmelinna和Puumalainen的研究,结合Zander和Kogut对技术知识本质的分析,采用10个题项的量表来测量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具体测量指标见表1、考虑到当选项超过五点时,一般人难以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因此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度量,量表刻度为“该题项表述与企业实际情况相比: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对10个题项的得分按0~4分重新标度,加总后得出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

根据Hurmelinna和Puumalainen的研究,结合企业调研的实际情况,采用五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措施的使用频次和有效性的加权求和测量专有化体系的外部效度。五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措施分别为专利、版权、注册设计、商标和签订保密协议。使用频次采用Likert五级量表度量(在计算外部效度时使用频次同样以0~4分重新标度),量表刻度为“企业使用下列措施保护产品创新的频次:1几乎不使用,5频繁使用”。法律保护措施使用越频繁,企业对技术创新施加的外部保护越强,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也就越高。专利清楚界定保护对象,排他性保护范围广泛,是最强形式的法律保护措施,所以专利有效性权重赋值为3;注册设计、商标和版权也明确界定保护内容,但保护范围不如专利广泛,所以这三种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权重赋值为2;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难以界定,保密协议的执行情况也无从得知,因此保密协议措施的有效性权重赋值为1。

本研究控制了企业规模、市场范围及研发过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规模以企业的年销售额测量。市场范围分为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分值为1~3分,分值越高表示企业市场范围越广。研发过程是一个虚拟变量,企业采用间断性研发则值为0,参与持续性研发则值为1。研发过程同时控制了研发强度及所属行业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持续性研发企业的研发强度高于间断性研发企业。而且在本调研中,间断性研发的企业大多隶属于食品、纺织、家具等离散产品行业,持续性研发的企业均隶属于设备制造、电子、电气等复杂产品行业。

2.3 信度和效度检验

问卷数据质量主要以信度和效度来衡量。本研究通过Cronbach's仪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对专有化体系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两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各变量量表的建构效度。变量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内部效度变量和外部效度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均高于0.7,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从因子载荷看,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5,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可进行下一步研究。

3 实证分析

由于因变量创新绩效是在[0,1]区间浮动的百分比,其值以正概率取0且其余值在0的右侧连续,因此本文使用STATA11软件中的Tobit双边审查回归模型验证假设。同时考虑到标准Tobit模型要求因变量残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所以对创新绩效值进行对数变换。在回归分析前,我们计算了模型中各个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结果显示各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2,因此模型不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且Chi-square值也表明所有方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

表2为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以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由表2可知,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β=-0.346,p

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以及总体效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1检验了控制变量以及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内部效度对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β=0.0097,p

4 结论、启示与展望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源观,本文利用220家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企业的调研数据,首次对专有化体系的内外部效度以及总体效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形成之间的交互效应。本研究发现由于形成机理的差异,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的形成具有矛盾性。依赖技术知识的隐性程度实现内部效度的企业会减少外部法律保护措施的使用以降低外部效度;反之,依赖法律保护措施达成外部效度后,内部效度将随之降低。这拓展了Hurmelinna等关于知识的隐性属性与专利保护矛盾的研究结论。

(2)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独立效应。本研究发现专有化体系内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具有异质的独立效应。专有化体系内部效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在引入外部效度二次项后的进一步研究显示,专有化体系外部效度会首先降低企业的创新绩效,之后再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篇8

1.健全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和管理要求,建立完善了《科技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管理办法》、《技术创新奖励办法》,制定了技术管理网络、重点井设计评审制度,明确了技术部门及技术岗位人员的职责,建立了技术专家管理考核机制等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机关、项目部和钻井队三级所适用的技术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确保技术管理工作高效规范。

2. 提升科技工作管理。组织科技人员学习《工程技术管理检查调研情况通报》内容,分析自身工程技术工作存在的问题,查找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堵塞漏洞,确保同类问题不再重复出现。同时,借鉴其它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反思其它单位存在的问题,全面梳理分析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发现短板,消除瓶颈,夯实基础,对照科技对标中的短板和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持续提高改进,全面提升工程技术管理水平。

3.强化科技项目运用管理。在工程技术项目立项方面,按照“争第一、保一流”的立项原则,确立技术应用项目,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本着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原则进行立项,建立项目进展汇报制度,严格按项目计划督促研发工作踏线运行。在项目验收方面,严格执行《科技管理办法》标准,完善项目验收程序,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中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高标准,严要求,细审核。对没有效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不予通过验收。在资金保障方面,按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按照项目课题落实匹配资金,科研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做好研发费用归集,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推广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项目长对负责项目进行工作分工和责任分工,对照项目指标要求,制定解决措施,在确保踏线运行的基础上,创造高指标,形成一批具有区域针对性的特色技术。

二、持续推进工程技术提速

第四钻井工程公司在工程技术提速方面,充分发挥技术对钻井提速的引领作用,以提速无极限、提效有空间、提素无止境为要求,强化技术提速,从技术与管理上精细挖潜,作为目标任务去管理;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入新的提速技术和提速工具,开拓定向井提速新技术、新工具,探寻更新、更广的提速途径。针对各施工区块特点,制定区域提速模板,通过模板的复制应用,有力推动了区域提速和整体提速,通过强化钻井提速配套工艺技术管理与研究,工程提速卓有成效。

1.强化提速组织领导。以重点提速区域、施工重点井为重心,带动工程整体提速。重点井成立项目组,实施项目管理,加强与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提速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为在重点提速区域施工的井从技术、人员、装备、物资、政策上提供支持和保障,组织进行风险识别,制定消减措施和技术措施,督导技术措施执行与严格落实。

2.强化技术集成应用。持续完善区域提速模板,将好的经验做法融入模板,提高基层作业中技术指令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优化井身结构、钻井参数、钻井液配方等技术方案,集成应用复合钻井、高效PDC钻头、三低钻井液等成熟技术,全力实现综合提速的目标。

3.强化新工艺新工具试验。为进一步推动工程提速,根据区块地层特点,在充分论证及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验新工艺、新工具。在大部区域试验使用振荡冲击器、特种孕镶块钻头、钻柱式双心随钻微扩眼工具、旋流PDC和φ22mm复合片PDC钻头等,在U型井推广应用了绒囊钻井液技术,推广应用了旋冲钻具、水力振荡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等,起到了好的效果。对新型提速工具进行研制和试验,针对优质快速低成本钻井的需要,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特种孕镶块钻头、振荡冲击器和射吸式液动冲击钻具的研制,解决致密、坚硬、强研磨岩性井段的提速难题。

4.强化总结与技术交流。认真落实技术例会制度,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分析事故复杂发生的原因及制约提速的因素,研究制定事故复杂预防及方案,通过组织技术骨干集中进行交流研讨、技术对标和经验共享,达到改善工作方法、优化技术措施,互学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持续打造一流技术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根本,事业发达之源泉,国家兴旺之希望,人才是企业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在技术人才战略方面,第四钻井工程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实施人才战略作为加快企业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竞争实力,促进安全、清洁、有效、和谐发展的强有力措施。

1.发挥专家和科研人员作用。以技术专家为主,推行“项目长”负责制,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提高科技计划的执行力;针对科研项目的开展情况,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研讨,解决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科研项目的科技含金量;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性,不断完善科研队伍结构。

2.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从加快技术和技能专家的培养入手,着力打造一支技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操作过硬的人才队伍,持续不断地推进研究和推广的能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通过参加各种新技术培训、技术座谈会、重点井技术讨论会、专家平台指导会、学术交流、岗位交流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积极搭建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平台,促进科技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建设成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篇9

    美、日两国作为当今世界技术创新的主体,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经历了不同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转换过程,美国结构成功转型,贸易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一直在摸索阶段,结构升级的缓慢是日本贸易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的内在原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技术创新和贸易强国,其技术创新绩效与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导致贸易竞争力的较大反差。对这两个代表性技术创新国的技术创新、贸易结构优化和贸易竞争优势的差异进行深层次的探源,具有很实际的借鉴意义。所以,本文以oecd成员国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对美日两国技术创新、贸易结构演变和贸易竞争优势差异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

    一、美日两国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

    1.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的增长情况

    从1989年—2003年,美国服务业r&d经费年均支出增长率达19.7%,而制造业r&d年均增长率仅为3.4%,制造业中各具体产业的r&d经费年均增长差异较大。美国r&d的产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产业升级特点,即: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的r&d经费增长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多的r&d经费流向了高技术服务业,如:服务型的研发活动和计算机咨询、软件开发和服务等行业。从制造业看,虽然整体的r&d经费增长较为缓慢,但是其中的高技术产业或中高技术产业却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如:精密仪器、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和电力、非电力机械等。美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使得印刷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相应的r&d投资也增多。而美国制造业中r&d增长速度较慢的是纺织品、非金属矿业、贱金属等传统产品,美国r&d产业分布充分说明了美国产业结构软化和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原因。见表1和表2。

    从日本看,1989年—2003年间,日本服务业r&d年均支出增长率高达92.1%,但是这是在日本服务业的r&d投入基数极低的基础上增加的,(1989年—1994年累计只有52.6亿美元,同美国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因此尽管从1994年开始,日本加大了对通讯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研发,但是同美国的差距依然很大。日本制造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6.7%,几乎是美国制造业r&d经费支出增长率的2倍,这反映了日本对于制造业的重视,也说明了相对美国而言,日本制造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制造业看,两国的r&a

mp;d投入都避开了市场需求增长率较低的传统产业,如:石油开采和提炼、纺织品和服装、非金属矿等。但是,美国的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和汽车业的r&d经费支出在国内都是属于相对增长较低的产业,而这两个产业在日本是相对增长较快的产业,这说明美国的研发更大程度上是放在服务业等软产业的开发上,而日本还是体现在硬件制造和传统产业上。见表3和表4。

    2.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累积额的比较

    从1989年到2003年间,美国r&d经费支出最多的产业是服务业;其次是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通讯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仪器、医药以及两个中高技术产业:汽车和工业化工,这反映了美国产业的研发态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日本从1989年到2003年间,r&d经费支出最多的产业是通讯与电子设备,达1244.7亿美元,这反映了日本对电子这一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但是,日本其他支出r&d经费较多的产业多为中高技术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汽车、电子机械、工业用化工、非电力机械等,这说明日本产业的研发态势基本上处于由中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的过渡阶段。

    二、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的结构性因素分解

    1.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的介绍

    该模型的主要内容是:如果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保持不变,则该国的贸易竞争优势也保持不变;而如果该国在世界市场的出口份额发生变化,表明其贸易竞争优势发生了变化。对这种出口份额增长(下降)的变化率进行分解,可得出影响出口份额变动的因素,并从中把贸易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提取出来。

    tysynski于1951提出了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s model),将出口的增加分解成数项不同因素的效应,并认为要排除商品结构效应、市场增长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才不会高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后来,de.vries(1976)、richardson(1971)、learner e.e and stern r.m(1970)、fagerberg and sollie(1987)、hiroya ichikawa(1997)、laursen(1998)等人对cms模型的方法和运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完善,使该模型能很好地对一国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结构性分解。本文在借鉴laumenl998年结构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cms模型的进一步变型;把影响一个国家出口份额变化率的因素分为四个部分:(1)初始贸易结构效应(st效应)。这个效应反映贸易国在初始年份是否处于有利的专业分工模式,如为正,则为正确有利的分工模式;如为负,则表明该国初始年份处于不利的分工模式。(2)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sme效应)。这是一国进入需求快速增长产业的能力,如为正,表示该国具有进入快速增长行业的能力,正值越大,这种能力越强;如为负,则表示该国进入需求快速增长行业的能力较弱。(3)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gae效应)。这是一国退出市场衰退产业的能力,如为正,表示该国能较快退出衰退的行业,而把更多资源用于新兴产业,正值越大,这种能力越强;如为负,表示该国退出衰退行业的能力较弱。(4)市场份额效应(sh效应)。该效应反映一国在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各产业出口数量份额的增加或减少对总体出口份额的影响。

    出口份额的分解公式为:

    令:(代表一个国家的出口占世界全部出口的比重)

    (代表一国某一特定产业出口占世界全部该产业的出口比重)

    (代表世界该特定产业出口占世界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

    xij代表j国i产业的出口额

    则:          (1)

    对进行扩展,可得:

    由(4—2)变换,可得:

    把(4-3)中的变换成两项,以反映两个方向的变化,得:

    其中:

    :代表市场份额效应

&

nbsp;   :初始结构的市场

    :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

    :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

    同样,也可把一国r&d支出占世界r&d总支出的份额进行这样的分解:影响一国技术份额变化的因素,一是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各产业通过专利或研发活动体现出来的技术创新的多少;二是一个国家初始产业分工所体现的技术机会的状态;三是一个国家进入高技术创新机会的产业的能力;四是脱离低技术创新机会的产业的能力。

    令:(代表一个国家的r&d投入占世界全部r&d经费投入的比重)

    (代表某国某一特定产业r&d经费投入占世界该产业全部r&d经费投入的比重)

    (世界该特定产业r&d投入占世界全部r&d投入的比重)

    rij:代表j国i产业的r&d经费投入额

    则:

    其中:

    :r&d投入份额效应

    :初始r&d产业结构效应

    :r&d投入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

    :r&d投入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

    2.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按《弗拉斯卡蒂手册》的定义,研究与发展(r&d)是“为了增加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r&d活动带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知识,是技术变革的一个主要来源。由于研发投入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点和根本保证,所以,各国都将研发投入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许多学者也通过选取r&d经费投入指标来反映一国的技术创新努力。本文用oecd国家各产业(按isic产业分类标准)的r&d经费投入作为技术创新的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出口业绩的指标选取,本文用相关国家各产业(按isic分类)出口市场份额作为指标,因为出口市场份额反映了一国产品出口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基期数据选择1988年、1989年、1990年三年的平均投资额,报告期的数据选择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的平均投资额,之所以选择这些年的数据,原因在于:(1)由于目前按产业分类进行r&d经费投入进行详细统计的最好资料来自于oecd对其成员国的统计数据库:oecd:“analytical business enterprise r&d database,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但是2006年出来的统计数据库最近的资料为2003年的数据,考虑到2001年后以美欧日为代表的科研和贸易大国的经济经历了严重的衰退和波动,一些数据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这些国家产业的研发能力,所以,选择了1999年、2000年、2001年的平均数据作为报告期指标数;(2)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时间跨度,正好是美、日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大变化的时代,也是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受到极大重视并引起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年代,所以,基期的数据选择1988年、1989年、1990年三年的平均r&d投资额作为指标数据,大体能反映这些国家技术研发和贸易竞争优势产业分布的结构性特点和动态变化趋势;(3)为了缩小单个年份由于波动造成的数据失准,本文以1988年、1989年、1990年和1999年、2000年、2001年两个三年的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作为比较的标准。(4)采用oecd各国作为分析的基础,主要在于这些国家的r&d经费投入和出口额分别占到世界总额的80%以上,以这些国家的数据分析,不会对结果真实性产生实质的影响。

    3.对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的结构性因素分解

    根据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对oecd国家的r&d投资额及市场出口份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解,主要发达国家的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

    三、美日两国研发投入与出口市场份额变动的结构性因素对比分析

    由表6和表7可看出,基期(初始

年)同报告期相比,从r&d经费投入看,美国r&d经费占世界全部r&d经费的比重上升了6.13%。其中,由于各产业r&d经费份额的变化使美国r&d经费份额上升了2.03%;由于r&d经费投入初始结构的合理性,使美国r&d份额提高了1.60%;在进入高速增长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值,说明更多r&d经费投入到高速增长的产业上去,从而使其r&d经费份额上升了1.00%;在脱离需求增长缓慢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说明研发经费减少了对传统低附加值产业的投入,使得其r&d经费份额提高了1.5%。从外贸出口看,报告期贸易出口的市场份额比基期上升了7.33%。其中,由于各产业出口份额的变化使美国出口份额上升了4.89%;由于初始贸易结构的合理性,使美国贸易份额提高了2.76%;在进入高速增长的出口产业方面,美国为负值,使其出口份额下降了0.46%;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使得其出口份额提高了0.13%。

    日本方面,报告期同基期相比,从r&d经费投入看,日本r&d经费投入占世界全部r&d经费投入下降了9.68%。其中,由于各产业r&d经费份额的变化使日本r&d经费份额下降了3.7%;由于r&d经费初始投入结构的不合理性,使日本r&d经费份额下降了2.8%;在进入高速增长的产业方面,日本负值,使r&d经费投入份额下降了1.57%;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日本为负,说明同美国相比,日本有相对较多的r&d经费投入到低附加值的、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的产业中,使得其r&d经费份额下降了1.61%。从外贸出口看,同期,日本贸易出口的市场份额也下降了31.1%。其中,由于各产业出口份额的变化使日本出口份额下降了32.9%;由于初始贸易结构的合理性,使日本贸易份额上升了9.01%;在进入高速增长的出口产业方面,日本为负值,使其出口份额下降8.89%;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日本为正,使得其出口份额提高了1.71%。

    四、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差异性的原因

篇10

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过程

按照波特的理论[1],产业竞争优势是指一国的特定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创造出比其它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它可以直接表现为该国的产品价格低于或质量优于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产业竞争优势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表现出来,集中体现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代表了国家竞争优势。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科技创新、产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作者曾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2],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化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黄文青[3]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赵玉林,周珊珊等[4]基于新钻石模型对武汉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评价;王家庭[5]基于中国30省区的数据对科技创新、空间溢出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张赛飞,邓强等[6]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则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为研究视角,分析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一)从绝对指标上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

1.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表现。

从1995-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及出口额等总量指标都逐步提高,分别从1995年的965.36亿元、937.09亿元、53.55万人和528.41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3 576.3亿元、23 227.6亿元、361.49万人和14 265.7亿元,增幅达20倍之多[7],这也反映了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在逐步形成和提升。见图1。

图1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表现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里面没有1996年和1997年的出口额数据

另一方面,1995-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从业人员、主营业务收入、企业数和出口额不仅绝对数量在增长,而且其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位居首位。其中,出口额更是一直占全国总出口额的1/3以上,当年价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几乎也是一直占全国的1/4以上。因此,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而且主要是规模优势。见图2。

图2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

2.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表现。

从当年价总产值和出货值两个方面分析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即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广东省及全国的发展情况。从当年价总产值看,1995-2011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1995年和1999年甚至超过了70%,因此,相对于其他四个高技术行业而言,其具有绝对的优势。其次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其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也在30%以上,2003年超过了40%,因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广东省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相反,1995年至2011年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广东省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其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0.5%,另外,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占广东省的比重也不超过5%。见图3。

图3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5大细分行业总产值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比重

从出口额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中具有绝对优势,两者之和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95%以上;而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995-2011年三者比重加起来不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5%,具有相对劣势。见图4。

图4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5大细分行业出口额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比重

(二)从相对指标上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

为了更全面了解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面再从出口竞争力指数这个相对指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竞争能力的大小揭示了该产品所处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这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TC)来衡量。贸易竞争力指数主要从产品的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

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公式为:

式中:TC为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Ve为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Vi为高技术产业的进口值。

通常,TC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l之间。当其值大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小于0时,说明竞争力弱,指数越趋近于-1,其竞争力越弱。若TC≥0.8,则该产品具有很强竞争力;若0.5≤TC

由于数据有限,本文只测算了2002-1010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见表1。

由表1可见,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只有2002年小于0,其余年份均是介于0和0.5之间,说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具有强出口竞争力。

另外,与其他省级区域对比可以看出,福建、江苏、天津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略强于广东省,福建省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最强。

二、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

科技创新就是基于科技的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它是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其越来越成为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增速明显

为促进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广东省经济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广东省不断提高对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力度。广东省R&D经费内部支出在1995年只有1.735 3亿元,而在2001年超过了50亿元,2005年超过了100亿元,2008年超过了200亿元,2011年则达到了将近481亿元。同时,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投入的新产品开发经费也是大幅度提高,由1995年的2.9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81.28亿元[7]。

相对而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是很大。而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分别为4.33亿元和1.21亿元,远低于2007年的22.54亿元和2.23亿元[7]。见图5。

图5 1995年至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情况

(二)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产出成绩斐然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在2011年分别达到39 338项和45 172项,达到历史最高值。

同样,近几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出口额也得到大幅度提升。2011年的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7 408.07亿元和4 283.09亿元,也创下历史记录。见图6。

图6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项科技产出指标

三、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的测度

通过前述分析可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但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科技创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科技已成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而且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劳动力和资本这两大传统要素。同样,本文认为科技创新在广东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过程中是内生变量,因此在建立模型时把其作为单独的变量考虑进去。

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为解释变量,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取1995-2011年之间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OLS法)进行回归分析。由于对各时间序列取对数后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对经济时间序列取对数后可以避免模型的异方差,因此对指标的原始数据都取其自然对数,建立双对数函数模型进行计量检验:

ln Y=c=a ln X(2)

式中:Y为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X为被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a=d(ln Y)/d(ln X) ,即为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所作的贡献。运用Eviews 7.0经济计量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回归模型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增长与其竞争优势的提升正相关。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每提高1%,就可以促使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提升0.661 7%。

(二)科技创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采取上述同样的方法和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

以Y表示被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总产值的增加;ci表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的常数;ai表示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竞争优势的贡献度;Xi表示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的R&D经费内部支出,建立双对数模型

式中:i=1,2,…,4。i=1时代表广东省医药制造业,i=2时代表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i=3时代表广东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i=4时代表广东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由于1995-2011年广东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数据不全,无法进行回归分析。所以,在此就不再计算科技创新对广东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贡献度。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加大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

从上述分析可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增长与其竞争优势的提升呈正相关。虽然近些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总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其研发投入强度却不到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因此应不断提高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其竞争优势。

第二,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水平,加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近些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出现下滑,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更多地用于了先进设备的引进,而这是不利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因此应加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研发投入经费的管理,提高发明专利授权数,因为这是研发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志。2009-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明专利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分别是68.06%、72.77%和65.99%,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因此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合理支配研发投入经费。

第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

虽然广东省是全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大省,拥有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拥有华为、中兴和腾讯等一大批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但是其众多关键的技术和产品仍主要靠进口解决。在全球家电制造产业链上,广东省的家电产品也一直在中低端徘徊。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重点发展规模超千亿元的软件、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群。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极具产业包容性的智能家电,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6] 波特 迈克尔.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768.

[2] 张倩男.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6):4348.

[3] 黄文青.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2941.

[4] 赵玉林,周珊珊,张倩男. 基于科技创新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8100.

篇1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范围不断扩大,实现从成本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成为国内产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绝大多数产业技术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引进和伴随着国际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据统计,中国专利申请量从1985年的19万件增加到2012年的205.1万件,研究开发投入占GDP比重从1995年的0.57%上升到2012年的1.97%,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后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中国要进行技术创新,尤其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才能获得持续的产业竞争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1]如何度量技术创新水平成为研究技术创新问题的关键。

创新经济学的鼻祖Schumpeter(1912)把创新划分为三个阶段:创造、创新和扩散。Solow(1957)的研究表明,人均GNP的增长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来自于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这促使学者们开始对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常用研究开发(R&D)来衡量技术创新,但R&D在衡量技术创新水平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技术创新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R&D仅仅是技术创新的开始。第二,R&D是一个资金投入指标,在衡量技术创新水平时无法体现其他非资金因素。[2]因此,学者们开始转向对专利指标的研究。较之R&D,专利是技术创新的产出指标。在数据的选择上,可以采用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前者的数据较为及时和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创新的经济价值;后者可能存在未及时缴费而被取消和对企业绩效的滞后性等问题。

我国企业申请专利数量能否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专利中的三种类型在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本文拟运用中药上市公司申请专利数据作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研究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余下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对专利和竞争优势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第三部分,研究假说,解释数据的行业选择和对专利与竞争优势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第四部分,实证研究,运用面板数据对申请专利数据和竞争优势进行经验分析;第五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技术创新作为科技进步的核心和关键,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进行了有益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一)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国内外研究

1912年,Schumpeter提出创新理论,并在1939年和1942年出版的专著中对创新进行了丰富和完善,Coase(1937)和North(1971)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成为创新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竞争优势的概念是Chamberlain(1933)首次提出,后由Hofer&Schemed(1978)引入战略管理领域。此后,理论界先后出现了研究竞争优势的各种理论流派:定位学派、资源学派、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知识管理学派等。

关于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通过产业间的融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动产业的不断发展演化(Rosenberg,1963;Schal,1985;Dosi,1988;Stieglita,2002);第二,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形成暂时的技术知识垄断,促使竞争优势的形成(Posner,1961;Yuichiro&Paul,2005;Peilei,2006);第三,对具体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多数的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Jose&Rosario,2005;Peilei,2006)。郭斌(2002)的研究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特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贡献者。[3]官建成、王瑛、马宁(2002)通过对中国213家制造业的研究发现,R&D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内在基础,两者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4]王庆喜、秦辉(2007)指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显著提高竞争优势,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远大于研发条件的促进作用。[5]

(二)专利与竞争优势的国内外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于专利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研究成果都表现为:专利对企业绩效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Scherer(1965)的研究不但说明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的有效指标,而且运用1955—1960年的财务数据说明专利数量与销售额、利润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与利润率无关。[6]Comanor&Scherer(1969)运用横截面数据证明,较之专利授权数,专利申请数对销售额的正面促进作用更大。[7]Ernst(1995)对50家德国机械制造企业的研究发现,专利水平高的企业具有较高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收入增长率。[8]Ernst(2001)的后续研究发现,专利对销售收入的促进作用具有时间滞后性。[9]Shane(1993)、Jaffe(1998)、Hall&Ziedonis(2001)、Zhang&Rogers(2009)的研究都有效证明了专利和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10]

国内学者对专利与竞争优势的研究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行业的专利和竞争优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多属于正相关关系。赵远亮等(2009)研究了医药上市公司,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可以促进ROA的增长,化学和生物制药企业的外观设计与ROA呈正相关关系。[11]李柏洲、苏屹(2010)对大型企业的研究显示,发明专利可以促进企业利润的提高。[12]周煊、程立茹、王皓(2012)的研究结果显示,专利申请总数与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但是专利类型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不统一。[13]徐欣、唐清泉(2012)运用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检验专利竞争优势理论和加速化陷阱理论,结果显示专利与盈余正相关,新增专利和存量专利对企业盈余存在不同的影响。[14]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研究为这一领域奠定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但较之国外研究,国内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第一,专利数据的可靠性。Hall&Ziedonis(2001)指出,专利数据的搜集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分支机构、兼并和更名等情况,确定专利的真实情况。[10]鉴于企业改制问题,中国企业的更名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在搜集数据时要进行具体的归属。第二,国内的现有研究多采用截面数据,数据样本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论的可信度。因此,本文拟对专利与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中药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专利和竞争优势进行研究,探讨技术创新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

Webber(2003)指出,专利研究适于限定在某一行业或相近行业进行,通过对制药、化学、石油等行业的专利制度与新产品开发关系的研究,发现专利倾向性最高的行业是制药行业,建立专利制度对保护制药企业的研发动力至关重要。[15]Kim&Marschke(2004)的研究发现,美国医药制造业的专利数量占全部专利数量的比重从1983年的6.6%上升到1992年的11.2%,专利制度在制药行业具有重要的作用。[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专利竞争优势理论成为研究创新的热点问题,该理论是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理论的交叉。Arrow(1962)的研究指出,企业在进行开创性研究中可能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而且一旦创新活动的成果公布,其复制成本较低而且常常被其他企业免费使用。因此,基于创新知识的“公共产品”性质而产生了专利补偿理论。[17]Schumpeter(1990)的“创造性破坏”指出,当厂商研发出了新的技术或者更高的技术,那么研发厂商就可以取代原有厂商,成为垄断者。[18]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结晶,专利是赋予发明者在一定期限内合法垄断其发明创造产生的知识产权,能够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但专利的价值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Gayle(2001)指出,专利中有许多不重要的创新,不能真正代表创新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效应。[19]朱雪忠、乔永忠、万小丽(2009)的研究也指出,中国专利质量参差不齐,专利质量有待提高。[20]按照中国知识产权局的相关规定,专利分为三种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表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技术含量最高,申请的周期和保护期最长,难度最大,属于高水平的技术创新项目。实用新型专利是技术水平较低和难度较小的发明创造。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难度最低,几乎不涉及技术含量,但是往往是基于市场竞争压力下进行的发明创造,可以充分体现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性。因此,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基本不需要经过实质性的审查,当然其获得保护的时间也较短,保护力度小。一旦企业获得关键的技术创新成果首先会申请发明专利。企业竞争优势的测量包括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前者往往用衡量企业绩效的客观指标进行测量;后者则通过对比来体现竞争优势。现有的研究多用财务指标进行测量,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等是常用的测量指标。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医药方面做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承诺,这使得医药制造业无法继续免费使用国外专利,纷纷开始进行自主研发,专利申请数开始迅速增加。2007年开始,中国制药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开始呈现平稳态势。因此,本文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07—2012年在上海和深圳两板块中的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板块和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共计69家上市公司。为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按照下列标准进行筛选:剔除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剔除被PT、ST、*ST、SST和S*ST的上市公司;选择仅发行A股的公司。依据上述标准进行筛选,并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最后的样本为30家中药上市公司。①①30家中药上市公司为:云南白药、片仔癀、沃华医药、东阿阿胶、精华制药、千金药业、中新药业、马应龙、独一味、金陵药业、天士力、九芝堂、同仁堂、太极集团、桂林三金、奇正藏药、羚锐制药、亚宝药业、康缘药业、康恩贝、江中药业、三精制药、武汉健民、紫鑫药业、益佰制药、紫光古汉、贵州百灵、佐力药业、太安堂、信邦制药。

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司年报、和讯网等;专利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局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为避免因企业更名等原因造成的数据缺失,在查询专利数据时结合企业年报进行查询,查询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

(二)模型的建立

模型(2)、模型(3)和模型(4)的回归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提高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假说H2通过验证,H4未通过验证。可能存在的原因在于,我国中药市场仍处于垄断竞争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增加产品的差异性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以市场为导向的外观设计专利可以提高产品的差异性,增强其垄断性。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外观设计专利对净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发明专利对净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性比技术创新的科技含量更为重要。实用新型专利与净资产收益率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假说H3得到验证。在专利的二次项中,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二次项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的特点,这说明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快速增长在早期能迅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但增加到一定水平时,这种促进作用将下降。实用新型专利的二次项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不存在倒U型关系。总资产对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原因可能在于企业的规模不经济。模型(3)中的企业所有制类型对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在模型(2)和模型(4)中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五、结论与政策思考

本文基于30家中药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专利数量、专利的三种类型、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技术创新数量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数量与企业竞争优势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二,技术创新类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较为复杂,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分别表征科技含量和市场导向,两者对竞争优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技术创新的市场含量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大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含量;实用新型专利不能提高竞争优势,其二次项与竞争优势正相关。

鉴于当前中国已经成为申请专利大国,专利可能会存在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粗放式增长”。本文运用专利指标分析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关系,并提出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两点建议:

第一,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在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和演化中发挥着重要的诱导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助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掌握核心技术,带动新产品的诞生,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第二,加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在专利申请上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应该从市场需求出发,确定最优专利产出水平,并通过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专利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丽英,杨云.公共产品供给、技术进步率与国家创新能力[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1):40-47.

[2]唐根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1):30-34.

[3]郭斌.企业异质性、技术因素与竞争优势: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评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2):55-61.

[4]官建成,王瑛,马宁.制造业企业R&D能力和竞争力关系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3):86-89.

[5]王庆喜,秦辉.技术创新能力与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S2):460-464.

[6]Scher,F.M.1965.Firm Size, Market Structure, Opportunity, and the Output of Patented Invention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5(5):1097-1125.

[7]Comanor,W.S.&Scherer,F.M.1969.Patent Statistics as a Measure of Techn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7(3):392-298.

[8]Ernst,H.1995.Patenting Strategies in the Germa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Company Performance[J].Technovation,15:225-240.

[9]Ernst,H.2001.Patent Applications and Subsequent Changes of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ime-Series Cross-Section Analyses on the Firm Level[J].Research Policy,30(1):143-157.

[10]Hall,B.H.&Ziedonis,R.H.2001.the Patent Paradox Revisited: an Empirical Study of Patenting in the 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1979-95[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32(1):101-128.

[11]赵远亮,等.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研究[J].科研管理,2009(7):175-182.

[12]李柏洲,苏屹.发明专利与大型企业利润的相关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23-127.

[13]周煊,程立茹,王皓.技术创新水平越高企业财务绩效越好吗?——基于16年中国制药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8):166-179.

[14]徐欣,唐清泉.专利竞争优势与加速化陷阱现象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专利与盈余关系的考察[J].科研管理,2012(6):83-91.

[15]Webber,D.E.2003. Encouraging Pharmaceutical R&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 Associations,2.

[16]Kim,J.&Marschke,G.2004.Accounting for the Recent Surge in US Patenting:Changes in R&D Expenditures, Patent Yield, and the High Tech Sector[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3(6):543-558.

[17]Arrow,K.A.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by-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9:155-173.

篇12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很多领域都缺乏核心技术,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外,我国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应的技术创新呈现差异。而如何有效地实现本地区的技术自主创新,关系到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地域差距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众多学者对技术自主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朱春奎(2006)对上海科教兴市的人才、科研机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科技部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合作项目《中国西部区域自主创新战略研究》,通过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基本状况进行调研和概括,总结出不同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做法。但是,根据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对此,有些学者把区域技术自主创新与其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胡春力(2006)、陈芳平(2007)、石亚碧(2007)、paci(1997)等,周元等(2006)认为对不同区域、不同形式、不同产业的自主创新应分类指导。然而,优势产业存在层次性,如是国际性的还是区域性,这些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很多地区把很多产业均作为优势产业,没有进行划分,使之缺乏支持的重点和层次性,对于经济的科学发展不利。基于此,本文首先以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及高薪技术产业为例,对不同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进行比较,然后探讨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的模式。

2 重庆市优势产业确定与划分

在2001年,余鲁提出了重庆市需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1)第一产业:①优质、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种植业;②高品质肉畜、家禽养殖业;③优质水果、经济作物。

(2)第二产业:①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摩托车等)制造业;②电力生产供应业;③黑色金属冶压业;④新型医药工业;⑤新型建材业;⑥电子业;⑦粮油等食品加工业(重点是绿色食品);⑧建筑业。

(3)第三产业:①交通、通讯产业;②信息咨询业;③房地产业;④旅游业。

文婷(2006)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机械制造工业、医药业、化工工业、冶金工业、烟草加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等6个产业是重庆市的优势产业。

另外,重庆市政府也确定了一些优势产业,如汽车、天然气、铝、农产品等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产业处在什么地位,是具有国际优势、国内优势,还是西部区域优势、还是重庆市范围内的优势?没有清晰地划分,不利于技术自主创新。因此,我们首先采用区位“比较优势”指标来判断重庆市的优势产业。

以“区位优势”为评价指标,对lq>1的初步确定为优势产业。通过利用国家统计局和重庆市统计局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确定了重庆市12个优势产业,并按lq的大小对相对优势产业排序,如表1。然后,对这12个相对优势的产业与国际、国内其它省份的产业比较发现:重庆市没有国际层次的优势产业,只有汽车摩托车产业具有全国层次的优势,而其他相对优势的产业(如表1中的前10相对优势产业)只具有西南地区或重庆市区域层次的优势。

3 不同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与模式差异

根据前面的分析,重庆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属于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技术、仪器仪表控制等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产业优势不明显。从创新的过程看,虽然有些产品的技术创新过程有些差异,但是重庆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产品的基本创新过程基本类似,典型过程是:市场调查、技术预研、技术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试制、试用、技术改进、小批生产、规模生产等九个阶段。同样,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技术创新的典型过程是:市场调查、技术跟踪、产品定义、软、硬件开发、联调、测试、中试、试用和推广等九个阶段。对此,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两者的技术过程创新对比分析,总结出技术创新的共同特点与差异。

3.1 创新过程差异

两者在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流程都包含创新发起(市场调查)、产品创新和创新扩散(推广)等阶段(活动),创新的发起与产品创新部分地融合在一起,而产品创新与创新的扩散不同程度地融合。

对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创新在产品技术创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也有工艺创新活动,但其重要性较之产品创新要低得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一般是模块化的,其中的各个模块是以不同批量生产的。因此,其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中试阶段,其工艺创新是在中试阶段中进行的。而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也同样有中试阶段。

3.2 产品创新差异

企业内部研发部门是产品创新的主要部门,也是产品创新的主要技术来源,外部信息也直接反馈到研发部门中去。对于交通运输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产品包含了许多外购设备,因此这些设备的供应商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则很少来自供应商。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把创新的人力、资金和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产品创新活动中,研发部门是主要的创新部门。而对于交通运输制造业,除了研发部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部门外,从事调试和测试的部门也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3 工艺创新差异

工艺创新只对两类产业都存在,其中生产部门是工艺创新的主要部门,也是技术和信息的主要来源。高新技术产业在中试阶段消耗了较多的人力、资金和时间,而交通运输制造业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工艺创新。

3.4 创新扩散差异

对于交通设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部门是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实施部门。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质量、测试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扩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5 创新资源差异

科技人员、资金、企业声誉、外部关系网等是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资源。无论是交通设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与设备都是重要的创新资源。其中交通设备制造业,设备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因为该产业的技术非常成熟,要对产品进行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必须由相应的加工设备支持。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重要资源是人才,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与配合,对于硬件则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软件的开发是很难从市场获得的,必须由相应的软件开发人员完成。

4 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

(1)具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对重庆市的汽车摩托车产业而言,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产业人才与技术基础,同时也经历了模仿创新的阶段,正在步入自主创新阶段。但是这一阶段要完全自主创新存在较大的困难,因为优势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技术,有的技术较好,有的技术较低,因此,对于在技术程度较高的企业,可以采取自主创新的方式,而对于处在技术较低的企业,需要采取模仿创新的方式改进技术。另外,有些技术非常成熟,在进行创新则非常困难,同时技术创新的的成本也非常高,一般的企业很难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研究。因此,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方式主要采取“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为辅”,其中,自主创新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模仿创新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

(2)地方区域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重庆市许多产业都处在这个阶段,不具备全国范围内的优势,仅仅在西部或重庆市区范围内相对于其他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器械制造业等。这类产业的技术创新的方式,本文认为,采取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的策略。因为,在产业链上,有的企业在全国或全球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需要采取自主创新为主,如医疗制造业中的医疗仪器“海抚刀”产品,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可采取技术自主创新方式,而有些企业则处于低于我国发达地区的技术水平,需要采取模仿创新的方式,尽快缩短差距,然后在一定的基础上,再进行技术自主创新,因此处于地方区域层析的优势产业采取的技术创新策略是: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

参考文献

[1] paci, r. and usai, s. technological enclaves and industrial districts: an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innovative activity in europe. working paper, december, 1997.

[2] 陈芳平,包锐.甘肃省优势产业自主创新的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07(6):83-85.

[3] 辜胜阻,郑凌云,张昭华.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以硅谷和温州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4):8-15.

[4] 胡春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重点与主要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6(11):3-10.

[5] 石亚碧.提升河北省优势产业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7(11):223-227.

[6] 文婷.重庆市优势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未发表,重庆大学),2006(5):34.

篇13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研究

大多数的企业创新需要两种或更多类型资产的有机结合。高水平的资产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较之低水平的更能为创新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并对技术基础及其组织协调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利用创新资产和互补性资产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核心能力变得更加规范,且强化了围绕技术创新有关的适宜条件。因此,企业应该考虑到企业高层的战略决策能力、中层管理的组织能力、技术层次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作业层次的制造能力以及市场层次的营销能力,以组织中的这些创新资产为基础,选择拟作为其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并确保这些能力分散在组织中以便利用、保护和进一步开发(Prahalad和Hamel,1990),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确立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基础,并将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归因于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共同作用。

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组织的异质性源于资源的不可分割(Penrose,1959),而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独特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并使企业收益达到较高水平。这些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如厂房和资本金;无形资源,如专利和商标;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主要存在于个人本身、文件、计算机或类似的存储和交流媒介中。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必然产生企业的竞争优势,因为有些资源可以或多或少通过在战略要素市场上进行交易而获得。如果许多资源对于众多成功企业普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这些资源至少构成了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从来都不是充分条件。那些产生企业超额收益的资源应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仿制性和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等特征(Barney,1986,1991)。

技术基础理论为我们确定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例如,Adler和Shenbar(1990)从组织能力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定义,即开发满足现有市场需求新产品的能力、运用合适的工艺技术制造这些产品的能力、开发和采用新产品新工艺技术以满足计划中的未来需要的能力、较强的对竞争者引发的预料之外的技术活动和不可预测机会的反应能力。在具有不同技术基础的企业中,创新能力意味着在不同的创新资产类别间、在创新资产和互补性资产间建立起资产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这种协作超出了技术创新特定资产的狭小范围,通过动员互补性资产为创新提供条件,同时也使创新适应于企业内业已存在的操作性资产和企业外业已存在的互补性资产,如供应者的投入、使用者的知识等。也有研究者按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功能对创新资产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四种基本创新资产,即科学研究资产(符合R&D中的研究)、工艺创新资产、产品创新应用资产(细分为技术和功能)、美学设计资产。其中后三种是发展中的具体说明和描述(Christense,1995) 。

从核心能力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相关问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核心能力的概念是由Prahalad和Hamel(1990)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他们在该定义中强调协调,但却以例证说明能力是企业用以识别和形成自我特殊技能的功能集合体。而实际上,技术创新能力并不是企业可以用来生产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一种资源,而是存在于企业创新资产之上的更具有技术特定性的一种特殊能力。

二、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持续竞争系统交互模型

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体现在它对产品市场和技术声誉层次上的竞争力所做出的相对贡献,以及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位势。这表明,为了确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实和潜在的竞争作用,除了重视企业内部,还要广泛关注企业外部,如产业走势、技术机会、竞争者动向、消费者需求、规律性措施等,因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依赖于对产业组织变革的适应性。Lazonick(1992)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产业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的描述可以证明这一点(如图-1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能力理论与经济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类经济学理论,如进化经济学、现代产业组织经济学、芝加哥产业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等。尽管各类经济学在战略规划研究中能够推动有关方面的深入进行,为战略研究提供语义清晰、表述明确的理论,但它们之间由于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进行重点分析而产生很大的分歧。不过,与其他经济学派相比,进化经济学对有关企业动态成长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明显地更关心技术变化和技术开发过程(Dosi,1988),因此它更适用于理解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进化论观点认为企业不再是传统理论中的“完全的理性决策者”,相反,企业被视为“适应性制度安排”,且由市场力量决定其形态。这样,市场被看作是一种选择机制,并通过不同的生存进程确保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继续生存。可以用图-2来清楚地显示企业的进化机制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企业资源、能力以及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使企业之间相互区别,使其制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获取租金战略。遗传性表现为企业在技术、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途径依赖性,是一种管理遗产。同时,技术范式决定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遵循一定的设计框架。而自然选择表现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这是由于技术创新导致企业技术混乱,引起技术范式的废弃,从而破坏了企业的能力基础和竞争位势,并产生了新的多样性。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在进化论中的表现是一种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之间的均衡。因此,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调整战略,使其适应新的不可预期的未来事件以降低竞争风险。打破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间的平衡意味着企业必须拥有一整套规则和能力,以确保企业遇到不可预期事件时总是具有为避免走向“能力陷阱”而进行抉择的特权。根据以上的分析讨论,笔者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交互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为战略目标,研究技术创新能力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组织协调企业资源基础以形成具有企业特质的创新资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而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将最终在考虑产业组织环境的情况下为企业所获得,它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创新能力基础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