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

篇1

    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证券投资专业知识缺乏,我国大多数小股民都没有接受过证券专业知识培训,甚至对证券投资相当陌生,没有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取专业知识,从而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对业务领域不熟悉等问题。其次,证券投资基本常识缺乏,部分小股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不了解,如股票投资资金要次日才能转出,st、*st类股票风险较大等,由于不了解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小股民在购买股票时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差错。再次,证券投资操作软件等相关知识缺乏,部分小股民虽然知道利用操作软件购买和出售股票,但对操作软件中各种技术指标无法识别,或者没有完全了解和把握其中的涵义,无法利用这些技术指标进行决策分析,更难以根据股票的基本情况以及自身的需求对技术指标进行调整。

    2.证券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响

    首先,证券投资信息获取能力不足,部分小股民由于工作繁忙,加上投资金额不多,因而对各种影响证券市场的信息关注不够,部分小股民甚至长期性的忽视了证券市场消息,没有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也没用收集网络信息,从而难以及时有效的获取各种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消息。其次,证券投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小股东在获取有关信息后,难以分析出这种信息将带来何种影响,如某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正推进重大重组事项,部分小股民不知这种信息会对股价带来何种影响,因而内心可能会抵抗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管理还不规范,部分证券市场研究人员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一些有关上市公司的消息,小股民无法有效的辨别信息的真假,容易遭受资金损失。

    3.小股民个性行为的影响

    首先,决策的随意性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证券市场时,本着“玩一玩”、一点点钱无所谓等态度,因而在购买股票时没有对目标上市公司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更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而是根据个人喜好、购买股票时上市公司的价格、上市公司股票涨幅情况等决策,决策缺乏科学的依据。其次,小投资者从众等行为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决策时缺乏自主决策意识,容易出现跟风等问题,什么板块热买什么板块股票、什么股票涨幅大买什么股票,这些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二、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思考

    小股民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参与力量,如果缺乏小股民的参与,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而要将小股民留在市场当中,除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股民自身因素入手,引导小股民更为理性的投资,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小股民投资体系。

    1.加强证券投资知识宣讲

    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前提是帮助其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证券投资知识,首先,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证券投资知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高校、证券投资行业从业人员编写通俗易懂、不带有偏向性的证券投资资料,同时邀请编写人员开展讲座,通过这种大范围的宣传帮助小股民特别是刚进入股市的小股民全面、客观的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信息。其次,要选拔和培养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证券投资宣讲人才,由于证券知识宣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且国家会不断的出台各种制度法规,这都需要有权威的解读,此外,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使得证券投资知识不断更新,在此背景下,建议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独立客观的宣讲人员,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帮助小股民了解、更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

    2.多策并举降低各种虚假信息对小股民的影响

    首先,要加大对各种虚假信息者处罚力度,针对现实中充斥着各种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甚至部分人员还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一些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如推荐某一股票、暗示某一股票会有较大一波行情等等,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前,利用网络各种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影响更加深远,这就要求加大对各种违规虚假信息者的处罚力度,采取行业进入禁止、罚款乃至于追究责任等方式进行处罚。其次,要完善各种虚假信息监督管理体系,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建专门的监督网络,供小股民对各种虚假信息单位进行举报,便于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当中,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真正做到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反馈一例,避免有举报没处理、有处理没反馈等问题。

    3.创新方式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于证券市场

篇2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版次:2008年1月第1版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的作者斯蒂芬?李柏是华尔街有名投资人士,2004年曾在《石油效应》一书中提前作出全球油价大幅上扬的判断而名声大噪,联系到在几年前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前他的准确预测,因此写于2006年的这本著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该书高密度地覆盖挑战性内容,试图超越投资界、传媒界的知识藩篱。斯蒂芬?李柏认为,华尔街、美国政府、媒体都缺乏远见,这跟人类历史上若干衰落的文明形态曾有的固执心态相类,而投资者也因集体性盲目不断重复和放大错误。他认为,内外部因素使得未来超高油价不可避免,而人们对科技和新能源的错误期待将加剧未来的石油危机。

来自投资界的斯蒂芬?李柏谈论油价的最终落脚点仍是投资建议。首先,在高油价助长的高通胀时代,现金投资无异于自损财务安全的最笨方法,同理一般债券投资也变得没有价值,股票以及多样化股票投资组合方案同样蕴含着灾难性风险。其次,应尽快抛售和消耗石油有关的公司股票,包括经营效益与油价紧密相关的航空、汽车、化工业,以及高通胀时期股票价格收益比率显著下降的化妆品、食品、零售业。第三,建议购买黄金、石油及各自关联产品股票。第四,投资房地产,斯蒂芬?李柏推荐通过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选择最具活力的房地产版块进行交易。

要知道,斯蒂芬?李柏给出上述建议是在2006年,当时美国房市形势一片大好,次年陆续陷入危机的新世纪金融公司、贝尔斯登基金、美林、花旗都是市场的宠儿,房贷证券化产品被视为资本市场上继网络科技概念之后的又一大关键支撑。所以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人给予《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高度评价“如果能够按照书中的建议进行投资,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这是华尔街对投资者的一种诱导。

对照上述四条建议,现金、直接债券、股票投资不如金融衍生产品那样可以给资本运作放带来更大利益;而被视为高油价背景下投资者累赘的工业和日常消费品行业更适合巴菲特长期持有的逻辑,也不会频繁光顾华尔街寻求资金支持(投资银行家也就少了很多赚钱的机会);黄金、石油及各自关联产品说起来赚钱容易,实际上期货、现货分离操作的复杂性让非专业投资者望而生畏;说到底,最容易实现投资的,就是房地产投资,整本书的重点巧妙地隐藏在一个小角落里。只可惜,斯蒂芬?李柏和他的华尔街朋友们,像《大话西游》中的紫霞仙子一样,“猜中了前头”(油价上涨),但“猜不着这结局”(房贷证券化模式的崩盘)。(编者有删节)

《下一个疯狂是谁》(“打开经济问号系列丛书”)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版

央视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推出《下一个疯狂是谁》在内的“打开经济问号系列丛书”,确实值得一读。你可以把《下一个疯狂是谁》这本书当成警示录,自然也会有读者可以从中学到门道。被炒作如神的普洱茶到底有何功效、起源在哪里,识别、收藏、投资的基本常识包括哪些,投机者、做局者、癫狂者、尾随者的各异举止,尽在这本书中“热钱煮沸普洱茶”一章。其他章节中还包括玉石疯狂、红木(家具)疯狂、艺术品疯狂、权证疯狂、特许加盟陷阱,联系起来看,这就是富起来的中国人的投资浮世绘。

四国演义

(美)莫里斯 著,李宏强 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12出版

“大国崛起”是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我们谈到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的时候,安德鲁?卡内基、约翰?D.洛克菲勒、杰伊?古尔德和J.P.摩根四位商业统领者就出现了,他们是19世纪美国经济迅猛增长时期站在幕后的大亨,而正是这一时期使美国在日后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富有、最具创造力、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四国演义》讲述的正是这四位商业史上的历史人物。

证券分析实践:投资王道

林森池 著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10出版

从事证券分析接近四分之一个世纪,被誉为香港第一代金融分析师的林森池以香港市场几十年发展为分析背景,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几只“千里马”公司进行具体分析,如汇丰银行、恒生银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鸿基地产、香港电灯等,阐明了其长期发展过程中能够几十年稳步发展的内在因素,就是拥有市场经济专利。他提出的市场经济专利和巴菲特的特许经营权有异曲同工之妙。本书以培养价值投资思想为目标,又给出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具体过程,是价值投资者不可错过的一本好书。

展 会 资 讯 广东盛世财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约

2012中国国际租赁产业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2/10/25-2012/10/27展会地点: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亮点:为实现融资、融物、合作、共赢的目标,开创租赁业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新格局。

参展内容:融资租赁:租赁物为各类机械设备及2手设备,包括建筑机械及设备、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及设备、电气设备、非开挖机械设备、高空设备、港口与航道设备、农用机械、纺织机械、环卫机械,医疗器械设备、印刷设备、航空、船舶、工程运输车辆等:经营性租赁:商务机、游艇、高中档轿车、乘用车、客运车、家电、办公家具、高档家私、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器材、数码电子、奢侈消费品、海上运动器材等;相关服务:银行、保险、投资、担保等金融、融资产品及服务。

2012上海第八届投资理财金融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2/11/9-2012/11/10

篇3

Keywords : Women investors Investment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Risk preference

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高端服务行业,一个国家的金融发达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其国际地位的高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增加,除去消费支出后的结余也越来越多,人们开始不满足于将储蓄存入银行获得利息,而更多的将目光放到了投资理财方向,尤其是证券投资领域,可见证券投资已成为现今社会中极其普遍的投资渠道之一。

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使用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男性和女性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差异越来越小,但男性和女性在心理素质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影响其投资决策的心理因素和影响程度都有所不同,但目前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分析尚属空白。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研究,以了解男性和女性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各种心理影响因素存在的差异,进而帮助人们克服不良投资心理因素的干扰,提高财富水平,同时试图找到女性在金融领域的合理定位。

1. 研究背景与相关文献

1.1理论背景

心理因素是人类欲望、目标和动力的根源,也是多种类型的植根于偏差、过度自信、情绪等人类错误行为的基础,而这些错误与偏差影响着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金融分析师的证券投资决策,故而现在投资专家和广大投资者对心理因素越来越重视。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但是行为金融学和金融心理学一致认为:人们不是完美的信息处理者,他们会频繁地产生偏差、犯错误和产生感性的幻觉。由于股票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而这一点容易致使一些急功近利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失去理智、迷失方向,例如:由于投资心理乘数效应的作用,一些投资者在行情好时会加倍乐观,并在行情下跌时加倍悲观,这样会令投资者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策,进而对投资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可见在股票投资过程中具有健康的投资心理有助于做出理性、正确的投资决策。

1.2相关文献综述

投资人格雷厄姆于1949年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认为良好的投资心态特征的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能时刻控制自己的贪婪和狂热。投资者一旦被过度贪婪所控制,就会损害其投资动机。①其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有耐心和较强的独立判断能力。国内学者彭贺在《金融心理学》一书中曾对股票投资者成功个体的心理因素做了调查,并做了因素分析,提出了8个因子:决策力、情绪稳定性、情绪波动性、独立性、冒险性、聪慧性、专注耐心、贪婪性②。这八个因子对解释投资成功的累积贡献率为60.506%。虽然心理因素对投资的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然而目前来看学术界缺少针对男性和女性投资者心理因素影响的对比分析。

一直以来,社会上普遍认为在金融市场这个高风险的特殊行业中女性一般只处于工作人员等不具核心性质的岗位,而真正步入证券投资领域的操盘手及基金经理等高管人员则极为少见,认为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忽略了女性内在性格中的优势。本研究拟抛开传统观念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践调查出发,通过对女性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调查与分析,从中发掘女性投资心理特点的一般规律。

2. 研究方法

男性和女性在性格上有很大差异,提起男性往往会想到大气、豪爽、阳刚、勇敢等形容词,而女性则相对温柔、腼腆、谨慎、矜持,那么性格的差异是否会导致他们投资心理的差异呢?这些差异会给他们的投资行为带来哪些影响?为了研究男女性格差异在投资决策中的具体表现,我们采取了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北京地区的证券投资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总计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8份,无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6%,其中女性投资者247人,男性投资者231人。随后对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及相关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在证券投资领域有研究经验和工作经验的人进行深度访谈,结合他们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3. 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

所调查女性投资者的具体分析

3.1女投资者年龄结构

据统计(如图-1),女投资者平均年龄为33岁,并且女投资者年龄结构呈头大脚轻的椎体状,其中18-30岁(含30)占70.49%;30-50岁(含50)占14.75%;50-70岁(含70)占14.76%,由此说明18-30岁年轻女性更能够适应当今社会金融市场的发展形态,将资金用于证券市场各种证券投资上以获得收益,相比较而言30-70岁的中老年女性对资金的使用方式较为保守,主要用于储蓄。这也体现出女性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

3.2女投资者对投资知识掌握程度

如图2可知,女投资者对投资知识掌握程度主要分布在了解基本常识(49.18%)及具备一般专业知识(31.31%),极少的一部分女性(9.47%)是在不了解投资常识的基础上进行投资的,由此可知女性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前提就是掌握投资常识,具备足够的知识素养,足以见得女性对待事物慎重考虑的性格特征。表-1 体现了女投资者在对即将投资的证券产品进行分析时的依据,50.82%的女性都根据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16.39%根据专家意见来确定,而只有11.48%的女性根据朋友的推荐选择证券投资,这也说明女性在证券投资方面的知识底蕴以及对投资证券的谨慎态度。

3.3女投资者偏好的投资品种

由图--3可见,女性投资者已不再仅仅局限于风险小、收益低的证券类型,开始向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进攻,说明女性的市场意识逐渐增加。

男性与女性投资者对比分析

近几年,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投入工作与事业的趋势下,使得她们的理财与投资意识逐渐增强,实际表明,女性在证券投资方面,具有很多性格特征方面的先天优势,诸如喜欢稳中求胜、厌恶风险程度强烈的性格特点,使得她们在投资稳定模式的技巧方面略高于男性。

(1)投资经历分析

从数据统计来看,我们调查了男女性投资者的投资经历,并分别以饼图的形式统计结果如下:

由上图可以很形象地看出,女性投资者中新开户的比例占52.46%,占据被调查者的一半以上,而投资经历在3年以上的比例则相对很少;但与此相比,男性投资者中则新开户的比例相对很少,仅为12.82%,大部分分散在投资经历相对丰富的区域。从以上数据中,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女性投资者的交易意识相对较弱,拥有较为薄弱的投资经历;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现出女性在近几年开始重视自己的理财投资意识,并逐渐加入到证券投资的行列中来。

(2)目前资产配置比较

从问卷的调查结果男女对比图表(图-5)中显示:

在前两项全部为存款和主要为存款的配置方式中,女性的所占比例均大于男性,而资产配置为混合型和主要为股票基金的方式中,男性比例明显加重,尤其在股票和基金为主要的配置方式中,男性比例为25.64%,将近为女性比例的2倍。可以得出,女性在投资时更趋向于风险很小甚至无风险投资资产,可见女性属于保守型投资模式,在初涉投资项目时,表现得小心翼翼,选择稳定度大的项目;而男性更趋向于冒险型投资模式,一般倾向于收益比较大的项目,即使风险较大也会毅然选择。

同时,男性和女性在投资目的方面也大相径庭,比如问卷调查中的第8题,调查结果如图-6,可以看出男性普遍选择有风险,收益较高的投资,而女性重在保值。

(3)亏损承受能力比较

在研究男性和女性的亏损承受能力比较,我们小组成员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析,见下图:

可以清晰地得出结论:女性有52.46%选择承受亏损在10%以内,而能够承受30%以上亏损的仅有9.84%,而绝大部分男性可以承受20%以内的亏损,这个比例是女性的两倍之多。从比例的分析来看,通常情况下,女性在投资方面更加谨慎,只要亏损超出自己的预期范围,她们将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来阻止交易的进行,这为她们在投资过程中取得稳定的收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从以上数据以及图表所反映的女性投资心理状况中得出以下结论:近几年,尽管女性已经不断开始步入投资领域,尤其是青年女性的投资意识大大增强,但是在男女对比的情况下,女性在投资过程中有很多性格上的优势,比如说,谨小慎微,风险厌恶程度很大,使她们偏向于选择一些稳定型证券;此外,尽管有很多女性开始向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向发展,但相比男性而言,女性对投资形势动荡的敏感程度依然十分显著,这使得女性属于稳定投资型人群,更适合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模式。

4. 结论与启示

4.1主要结论

4.1.1女性近几年开始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意识,并逐渐加入到证券投资的行列中来。在近几年国家经济形势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大部分女性都开始投入市场工作岗位,与此同时,女性的投资理财意识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强,处于20-30年龄段的女性比例越来越多,涉足金融领域的女性比例也越来越大。

4.1.2女性投资者所投资的大部分项目属风险稳定型,并把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男性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明显高于女性,同时遭到风险打击的程度也相对增大。由统计结果显示,女性投资者厌恶风险的程度很高,同时对证券投资动荡十分敏感,因此她们更愿意选择债券、基金之类的稳定型证券。

4.1.3与男性相比,女性投资者对证券价格变化更为敏感;此外,女性投资者更加谨慎。根据调查表明,当一只股票跌到有价值时就买进,涨到被高估时就卖出,女性对股票市场的变化多端更加敏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2启示

4.2.1女性较男性有很强的投资潜力,应减少目前投资业对女性的歧视。对金融部门而言,应该摒弃对女性工作能力的偏见,善于挖掘女性的工作能力,创造适合女性晋升的良好环境,将女性金融从业者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③。同时,创造公平有序的环境,让女性在事业发展道路上有足够的参与竞争的机会。对社会而言,应该通过社会舆论倡导男女平等,维护女性合法的受教育权利,给予女性同等的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以增加女性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4.2.2女性应该利用自身性格特点的优势,勇敢涉足投资行业。目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倾向于选择标准化、稳定化的职业,逃避变化多、创造力强的行业。然而,调查表明,女性相比男性有其自身在投资行业的发展潜力,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细腻、灵敏、直觉力强的潜力,加强其专业能力的学习,并敢于尝试,敢于投资,使其成为职业发展的优势。

4.2.3女性面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很强,可增加金融领域高端人才中女性比例。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应重视女性认真负责、细心等特点,充分认识女性人力资源的优势,加大对女性专业人员的录用比例,给予女性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注释:

①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②彭贺.金融心理学[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8.

③黄蕊,咸迪咏.我国女性金融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状况调查与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

参考文献:

[1]彭贺.金融心理学[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8.

[2] 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陈家女.股民的大众心理与逆向思维[N].现代经济信息,2010.

[4]余学斌,戢涛,张秀娟,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散户投资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

[5]林毅.散户的自我定位和心理误区[N].上海证券报,2008-01-07.

[6]黄蕊,咸迪咏.我国女性金融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状况调查与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

[7]翁学东.投资心理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8]何昊.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N].硕士论文,2008.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詹丽芳,女,汉族,出生于1991年4月,山西省忻州市人,现就读于中华女子学院金融系,热衷于科研写作项目,现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曾多次获得奖学金以及各类活动奖项。

第二作者:

张隋新,女,1991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现就读于中华女子学院金融系,担任系生活部部长。

冷玥瑛,女, 1990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目前就读于中华女子学院金融系,任金融系编辑部部长职务。

篇4

二、股利分配政策概述

(一)股利分配政策的含义。

所谓股利分配政策是指公司税后利润在股东所得股利和企业内部投资以及留存之间的分配选择,是公司融资和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换而言之,指公司何时发、是否发、发多少、怎么发股利的政策。最常见的传统股利分配方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负债股利和财产股利,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公司状况。

(二)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

1.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上市公司将税后利润先满足公司的资金需要,剩余部分才用于股利发放。公司一旦遇到较好的投资机会,就会将企业的留存收益在保证最佳资本结构的情况下运用于投资,而将剩余的进行股利发放,这是一种低股利发放政策。由于留存收益是一种内部融资,所以这种政策会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有助于公司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当然企业用留存收益融资,其并非无成本,其资本成本是股东将资金留在企业的必要报酬率,也可以说是投资项目的必要报酬率。

2.固定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公司保持每股股利金额的相对稳定并呈现增长趋势,这种股利政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经营业绩稳定的讯息,刺激企业有效发展;还能够使公司股价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该方法适合风险规避的投资者,为公司的融资以及投资都拓展了空间。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以一固定股利支付率来支付股利的政策。这种支付方式将企业股利与净利润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公司的盈利来决定股利发放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公司的经营压力。但是这种股利政策会使公司股票价格随企业业绩不断波动让投资者觉得企业业绩不好或认为企业操纵财务报表,必将使公司股价下降。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这种股利政策就是公司一般情况下只支付较低的基本股利,若公司经营业绩较好,则会发放额外的股利作为报酬。这种股利政策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弹性,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的资金压力。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股利分配形式多样化且不稳定。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不注重投资者的利益,即使是一些连续发放股利的公司,其发放数额在各年度分配也很不均衡。

对沪深两市2004至2012的上市公司1 038家的股利支付水平以及形式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这八年中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为248家,占比23.89%,配股即发放股票股利为65家,总占比6.26%,即发放现金股利又发放股票股利的为62家,总占比5.97%。同理,连续三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为172家,占比16.57%,配股即发放股票股利为18家,总占比1.73%,即发放现金股利又发放股票股利的为15家,总占比1.45%。连续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为91家,占比8.77%,配股即发放股票股利为7家,总占比0.67%,即发放现金股利又发放股票股利的为5家,总占比0.48%。连续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为87家,占比8.38%,配股即发放股票股利为和发放现金股利又发放股票股利的均为0家。在2009年进行现金分配的640家公司中,到2013年仅有300家连续5年现金分配,比例仅有51%。而且,我国企业缺乏年中和季度分配,2014年上半年,即使在证监会分配新规的促进下,也只有33家公司选择了在上半年进行现金分配。

(二)个别公司异常高派现。

依据理论的观点,公司分派股利是为了减少成本、减小委托矛盾。股权越集中的话,大股东对企业控制越大,其成本就越小,对现金股利要求就越小。但是,我国股权高度集中,存在一股独大以及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对现金股利却要求更多,这种现象,也称为“异常高派现”。

这种现象不但用本年的收益发放现金股利还用了往年的收益发放股利。以用友软件为例:其股票2001年上市,王文京几乎拥有用友所有的法人股,占总股本的55.2%。当年用友公司的净资产值是1.12元/股,上市的第一年就推出10派6元的高派现的股利政策。因此,非流通股股利收益率为53.57%,只要两年就可以收回其全部初始投资。而流通股是以高溢价36.68元每股认购的原始股,其股利收益率仅有1.64%,100年也收不回其初始投资。

大股东通过上市公司实施高派现的行为把上市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分尽,或者一方面实施高派现,另一方面又像流通股股东进行再融资。因此,现金分红也常常成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种手段。

(三)股利分配政策波动性大,缺乏连续性。

一般来讲,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应该是平稳、连续的,这样才有利于发挥股利政策的信息传递功能,维持公司的良好形象,而我国股利分配政策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下面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万科A 2006年度分红派息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为:每10股派现金1.5元(含税),转增5股。在房产市场火热的2007年,万科每股收益是0.45元,分配方案是: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0元(含税)。在2008年每10股派0.5元(含税),2009年每10股派现0.7元(含税)。由此可见,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明晰的股利政策目标,在股利支付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导致股利政策波动性较大,不连续。

四、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股利分配决策不科学,随意性较大。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股票市场还不是很发达,很多投资者都不是“投资”而是“投机”,他们大部分缺乏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总结,相比于资本利得,投资收益即现金股利收益有限且税率较高,会增加投资者的税负,所以很多投资者对发放股利不是很看重,这样就造成上市公司没有把股利分配政策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忽视投资者的利益,只一心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很多公司操纵盈余,以少发放或者不发放股利。

(二)上市公司粉饰报表,利润表质量不高。

上市公司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忽视投资者利益,他们经常通过操作盈余来粉饰报表。使实际利润与账面利润差距很大,从而达到自身目的。根据沪深两市2013年披露的情况,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调节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资产处置利得、股票或债券的短期投资收益以及政府补贴等非日常收益来增加税后利润。上市公司为了追求华丽的“外表”,而过分的粉饰报表,这种人为的操控利润的行为导致后面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时候,失去了主控权,最后企业便有了股利分配不稳定不连续的现状。

(三)股市不规范,市场不成熟。

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较迟,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无论从制度规范还是管理理念方面都要落后很多年,中国的股票市场目前为止还是投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市场,这个市场监控层不成熟、能力有限,投资者不成熟,基金券商保险等操作不规范,尤其大小非的问题最不规范。从管理和稳定发展的角度来讲,稳定规范的市场,更符合大多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很多散户投资者,所以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必须完善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

五、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改善建议

(一)从政府监管部门层面规范的建议。

1.对股票股利的规范。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通过配股而使留存收益用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这当然是可行的。但是有些上市公司即使没有良好的投资项目,依然不将利润返还给投资者。长期如此将带来不良后果。针对有些公司不考虑公司的股本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好的在投资项目而将利润留存、任意发放股票股利的现象,应对送股的公司要求其在年度报表中披露转作股本的可分配利润的用途和投资方面的信息。这样,既可以让投资者对送股公司的股利分配进行评价,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还可以规范送股公司的行为,督促其充分考虑股东的利益,使其行为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对现金股利的规范。

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有利于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持有正确的态度,即通过投资股票获取现金股利收入的方式取得投资回报,从而纠正我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倾向,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现金股利收入要交纳20%的所得税,而资本利得暂时不需纳税的税收政策无疑制约了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偏好,鼓励股东从股票的资本利得中获得收益。由此可见,通过税收减免税收政策培养股东的现金股利偏好,使股东成为制约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对于实行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应规定最低的派现比率。这样,一方面保证进行分红派现需要的真实利润,减少上市公司粉饰报表,虚增利润;另一方面,通过派现可为股市注入一部分新增资金,以利于完善股市自身的造血功能。

3.对不分配的规范。

由于上市公司不分配现象越来越普遍,从而使得广大的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真正做到让上市公司及时分配,证券监督部门现阶段应首先规范股利分配行为,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的分红时间,限制公司通过过分保留盈余进行内部筹资。当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润达到一定金额时,必须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否则国家将对其课以一定程度的税赋,以改变上市公司将权益资金作为“免费午餐”的不道德理念。

(二)从上市公司层面规范的建议。

上市公司首先应对公司的投资项目进行严密的可行性分析论证,确定合理的资金需求量,并根据企业长期以来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股利政策抉择。得当的股利政策既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又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热情,从而使公司更能稳定健康的发展。积极引导上市公司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制定适度股利政策,可以避免资本的盲目扩张,适度股利政策目标在于实现公司价值的较大幅度的提高,满足公司盈利性投资需求的同时减低融资成本、实现股权结构稳定。选择正确的股利政策对企业、投资者、市场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篇5

展望2010年行情,从基本面上看,2010年实体经济将进一步复苏。A股目前结构性泡沫较为明显,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产品推出,将促进市场热点风格有望逐渐转换。

市场影响预期

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将给市场带来新增交易流动性,对活跃证券市场,增加金融机构尤其是券商的中间服务性收益具有正面影响。融资融券总体上对券商股是利好,尤其是资本金雄厚的券商,未来市场格局将呈现强者恒强。

长远看,对券商业绩的贡献合计可以达到40%。股指期货对券商收入贡献在10%左右。按照成交额每天1800亿元至2800 亿元进行敏感性分析,预期股指期货将为券商带来163.4亿-254.1 亿元左右的收入。融资融券可以提升券商收入30%左右。如果融资融券交易额占到市场成交额的15%左右,则融资融券金额将达到5000亿-8000亿元左右,为证券业贡献500亿-700亿元左右的收入。

二、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将使投资者对大盘蓝筹的需求上升,估值溢价会提高。从成熟市场经验分析,将使得大型蓝筹股有更好的流动性,由此将改变市场投资风格,强化大盘蓝筹股的核心地位。但由于可以反向操作,长远来看,投资行为还是基于基本面。

A股市场三大板块值得关注:第一个是期货概念的,包括上市的期货公司或者参股期货公司的上市公司;第二个是券商股;第三个目前估值水平比较低的大盘蓝筹股。

专家观点

一、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流动性,激活和吸收市场的非银行信贷资金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表示,去年中国银行新增信贷10万亿元,今年银行信贷预计为7.5万亿元,减少了25%,中国经济要发展,资金缺口明显。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流动性,激活和吸收市场的非银行信贷资金,扩充股市的流动性。

二、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恰逢其时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表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在现在A股的点位推出来是慎重的考虑,毕竟前期经过下跌又出现了“型”转,市场处在相对均衡的状态;此外,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进入2010年,股市80%-90%会进入全流通时代,在这个时侯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恰逢其时。

三、未来散户赚钱有些难

银河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总监秦晓斌认为,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波动幅度会变小,因此担忧这两项业务的推出会降低散户的收益预期。他解释道,现在一个散户投资者说50%利润看不上,他们需要一倍、两倍、三倍,以后波动幅度变小了,可能会觉得50%就不错了。市场相对平稳一点,赚钱相对难一点。

四、不要过度地使用杠杆

中期嘉合期货公司总经理许诺表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推出之后,投资的杠杆率增加了。对应于投资者来说,投入资金100万元,但是资金代表的价值可能变成了1000万元,一定要把握住杠杆的概念,不要过度地使用杠杆。

融资融券篇:“试点先行、逐步推开”

“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本所上市证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证券并卖出的行为。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

融资,又称“买空”,即借钱买证券。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融券,又称“卖空”,即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融资融券模式有四种:证券融资公司模式、投资者直接授信模式、证券公司授信的模式以及登记结算公司授信的模式。投资者在开立证券信用交易账户时,须存入初始保证金,融资的初始保证金要有一定的比例。在中国香港,初始保证金比例为10%,融资可购买股票为初始保证金的10倍。

目前,共有11家券商参加了三次融资融券全网测试,而首批试点券商也将从这批券商中选出。申请试点券商需要报送相关专业评价的申请材料。其中报送的试点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业务决策与授权体系、业务开展计划、主要业务环节、业务隔离与风险监控、业务技术系统、业务合同与风险揭示书以及客户管理与投资者教育等。最终的决定由证监会做出。

1月27日,上海证券最新的报告中预计,招商、海通、中信、光大四家上市券商自有资金/净资本比例均在70%以上,特别是光大证券,在IPO后资金实力大为充实。四家券商均符合监管层对于融资融券试点券商的要求,有望入选第一批融资融券试点。

根据证监会的相关指导意见,试点公司应该按照不低于融资融券业务规模50%的比例计算业务风险资本准备,并且严格遵守使用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的要求,公司用于融券业务的自有证券必须是金融资产科目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下的标的证券。

试点期间,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有可能达到净资本的10%-30%左右。考虑到参加融资融券联网测试的11家券商(招商、海通、中信、光大、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国信、广发、银河、华泰、东方)自有资金共计约1400亿元的规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约为500亿元,由此可见,试点券商的融券业务规模总量非常有限。此外,短期内,试点券商的做空动力不足,融券业务发展速度不会太快;而融资业务的发展会超前于融券业务。

报告警示,融资融券因其创新金融工具的特征,可能在未来市场变化不确定的环境下,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创新业务监管政策出现反复,并导致证券市场出现调整,券商主要收入所依赖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均受影响出现下滑,从而影响上市券商的股价表现。

据悉,未来的3个月内,证监会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净资本规模、合规经营、净资本风险控制等指标和试点实施方案准备情况,择优选择优质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首批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和市场状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据透露,业界已对融资融券业务门槛形成初步共识。除监管层明确规定的标准外,投资者应符合的条件是:普通证券账户开户满18个月,证券账户资产总值在50万元以上,开户手续规范齐备;金融总资产在100万元以上;普通账户最近6个月内交易5笔以上;机构投资者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具有一定的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力,无重大违约记录。

融资融券业务具体操作中,监管层在制定原则性规定后,将具体门槛划定权交给了有望开展该项业务的券商自主确定。因此,就算投资者符合以上条件,券商还将根据投资者的基本情况、交易记录和内外部信用记录等信息对投资者进行信用评级。如果信用等级过低,投资者也无缘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进程一览

1、2006年6月30日,证监会《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2、2006年8月21日,沪深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

3、2006年8月29日,中证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

4、2006年9月5日,证券业协会制定并公布《融资融券合同必备条款》和《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

5、2008年4月8日,证监会就《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营业网点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证券公司分公司监管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见。

6、2008年4月25日国务院正式出台《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2008年6月1日起实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7、2008年10月5日,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

8、2010年1月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

基本常识

标的证券――可作为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的标的证券,其中包括:1)符合上交所、深交所规定的股票;2)证券投资基金;3)债券;4)其他证券。

折算率――充抵保证金的有价证券,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应当以证券市值一定折算率进行折算。

保证金――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业务必须向证券公司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保证金可以证券充抵,充抵保证金的证券与客户融资买入的全部证券和融券卖出所得全部价款,分别存放在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和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资金账户,作为对该客户融资融券所生债权的担保物。

维持担保比例――指客户担保物价值与其融资融券债务之间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维持担保比例=(现金+信用证券账户内证券市值)/(融资买入金额+ 融券卖出证券数量*市价+利息及费用)。

强制平仓――当投资者未按规定补足担保物或到期末未偿还债务时,将被证券公司立即强制平仓,平仓所得资金优先用于偿还客户所欠债务,剩余资金计入客户信用资金账户。该指令由证券公司总部发出,且发出平仓指令的岗位和执行平仓岗位的指令,不得由同一人兼任,其操作应当留痕。

保证金可用余额――指投资者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证券市值及融资融券交易产生的浮盈经折算后形成的保证金总额,减去投资者未了结融资融券已占用保证金和相关利息、费用的余额。

股指期货篇:“做空吸金,双向搏击”

股指期货是国际市场成熟的期货品种和风险管理工具。全称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2006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批准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三年多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完成了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合约设计、规则制定以及股指期货挂盘交易的各项技术系统建设,并开展了大量的投资者教育工作,目前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表示,股指期货的推出让市场增加了做空机制,改变了市场只能上涨才能获利的局面,长期来讲有利于减少市场的波动,并且进一步提现股票的实际价值。另外金融类创新品种的不断推出,对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从境外经验看,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能增加券商期货佣金收入,更可通过套利、避险等功能一改券商传统高风险的盈利模式,提升券商股的估值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表示,股指期货正式获批对于期货市场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完善国内期货市场将起到重要作用;股指期货的推出丰富了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更有利于投资者采取主动措施。他说,股指期货的推出,也为利率、汇率等期货品种的上市铺平了道路,期货市场未来将得到更快发展。

与此同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却表示了担心。他说,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对股指期货标的物的编制将产生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大盘蓝筹股,现在A股中的很多大盘蓝筹股是总市值很大,流通盘不大,则很可能出现股指纵,无论是以总市值还是流通市值计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议在推出股指期货之前,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还需进一步做到位。

未来3个月内,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明确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审批股指期货合约以及培训证券公司中间介绍业务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接受投资者开户等工作。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则和各有关方面配合做好股指期货上市交易的准备工作,确保平稳推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国际上金融期货市场经过将近30年发展,使整个国际资本市场地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对中国来说,资本市场未来要不断地走向国际化,股指期货恐怕都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推手。在全球市场进展来看,股指期货推出以后,一方面给各类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买卖品种,另外一方面,对保持市场地稳定性,特别是对于机构投资者有了一个重要的避险工具。

自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股指期货已经有近30 年的历史。

根据对东亚地区的5个股指期货――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期货、新加坡日经225 指数期货、韩国KOSPI 200 指数期货、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期货、中国香港的H 股指数期货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股指期货上市前股市一般都会上涨;上市后股市跌;股市的长期趋势不会因为股指期货上市而改变。

金融学理论认为,股指期货并不会改变投资人买卖股票的意愿。股指期货上市前股市涨,上市后股市跌,合理的推论是,股指期货上市前,机构为了取得指数的话语权,会将手中的持股调整到大盘蓝筹股,进而推升指数。上市后,为了操作股指期货,必须准备一笔保证金,所以会卖出一部分股票筹得现金,进而造成指数下跌。目前,已经把“沪深300”指数作为交易标的,为此,沪深300指数的权重股近期可能会受到资金追捧。

日本开办股指期货的初期,吸引了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向股指期货市场,从而使股票市场的交易有所减少。但股指期货还有另外一个效应,即可吸引场外资金。由于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扩大了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因此开办股指期货交易会吸引场外观望资金实质性的介入股票市场,从而平抑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美国的情况是,开办股指期货交易之后,股市和期市的交易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呈双向推动态势。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由于开放式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等大的机构投资者未介入或只部分地介入股市,加上银行存款不断增加,场外资金可谓规模庞大,因此,中国推出股指期货可望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据悉,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还会陆续推出利率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其他类型的金融期货,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效率。中国金融期货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股指期货与股票的区别

1、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股票买入后正常情况下可以一直持有,但股指期货合约有确定的到期日。因此交易股指期货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平仓了结持仓,还是等待合约到期进行现金交割。

2、股指期货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即在进行股值期货交易时,投资者不需支付合约价值的全额资金,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履约保证;而目前中国股票交易则需要支付股票价值的全部金额。由于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亏损额甚至可能超过投资本金,这一点和股票交易也不同。

3、在交易方向上,股指期货交易可以卖空,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因而股指期货交易是双向交易。而部分国家的股票市场没有卖空机制,股票只能先买后卖,不允许卖空,此时股票交易是单向交易。

4、在结算方式上,股指期货交易采用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交易所当日要对交易保证金进行结算,如果账户保证金不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否则可能会被强行平仓;而股票交易采取全额交易,并不需要投资者追加资金,并且买入股票后在卖出以前,账面盈亏都是不结算的。

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2006年11月24日公布的沪深300指数编制细则,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权重不是简单地以流通市值或者总市值作为加权因子,而是以调整市值(=调整股本数×收盘价)来计算权重的,而要计算调整股本数,则涉及到自由流通量和分级靠档两种算法,自由流通量剔除了由于战略持股性质或其他原因基本不流通的股份。由于沪深300指数中金融股占的比重太大,相对比较容易造成操纵,而国际板也是一大看点,如果中移动、中国电信等大盘股能回归A股并加入沪深300指数,相信对市场的稳定有利。

股指期货每手买卖数量是沪深300指数一个点乘以300元。现在沪深300指数大概有3000多点,乘以300元,就是说每一手买卖标的量就会达到100万元以上,按照保证金率10%计算,投资者做一手,至少要掏10万元。关于股指期货保证金率,国际上一般非常低,只有3%、2%、5%,而中国股指期货地保证金率高达10%,在国际上是最高的,正是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同时,初期参加股指期货的投资者,还要注意保证金率所撬动的10倍杠杆的潜在风险。

股指期货的功能

一、股票套期保值

指投资者买进或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并以此补偿因股票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损失。具体的方法是:股票持有者若要避免或减少股价下跌造成的损失,可在期货市场上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即做空头。假如股价如预料那样下跌,空头所获利润可用于弥补持有股票资产因行情下跌所造成的损失。反之,如果投资者想购买某种股票,那么他就应该在期货市场买入股票指数期货,即做多头。若股价上涨,则多头所获利润可用以弥补将来购买股票所需。

二、投机获利的功能

买空――买入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投机者买入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目的,是利用价格波动获得由此产生的利润。当投资者预测股票指数上升,于是购买某一交割月份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一旦预测准确,股票行情涨至一定高度的时候,他便将先前买入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卖出,即在低价时买入,在高价时卖出,投资者就可获得因价格变动而带来的差额利润。

卖空――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投机者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目的,是为获得因价格变动而带来的利润。投机者预测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会下跌,于是他预先卖出某一交割月份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一旦预测准确,行情下降后,他再将先前卖出的期货合约再买入,赚取两张合约的差价利润。

股指期货的作用

1、价格发现――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价格是在市场中通过买卖双方的交易活动而形成的,价格反映了产品的供求关系。与此同时,价格变化又影响供求的变动。现货市场中的价格信号是分散的、短暂的,不利于人们正确决策。而期货价格在一个规范有组织的市场通过集合竞价方式,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价格。再通过交易所的现货交割制度,使得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收敛,因此期货价格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真实的供求状态及其价格变动趋势。

2、套期保值、管理风险――股指期货主要用途之一是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股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个股经营相关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组合来分散。另一类是与宏观因素相关的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消除,通常用贝塔系数(β值)来表示。例如贝塔值等于1,说明该股或该股票组合的波动与大盘相同,如贝塔值等于1.2说明该股或该股票组合波动比大盘大20%,如贝塔值等于0.8,则说明该股或该组合的波动比大盘小20%。通过买卖股指期货,调节股票组合的贝塔系数计算出比例,可以降低甚至消除组合的系统性风险。

3、提供卖空机制――股指期货是双向交易,可以先卖后买。因此当投资者对整个股票大盘看跌的时候,可以卖空沪深300指数期货,从而实现投机盈利或对持有的股票组合进行风险管理。

4、替代股票买卖、实现资产配置――由于股票指数是反映股票组合价值的指标,因此交易者买卖一手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相当于买卖由计算指数的股票所组成的投资组合。例如以1600点的价格买入1手沪深300指数期货,相当于买入1600×300=48万的股票组合,实际所需的保证金为48×10%=4.8万。资产配置是指投资者在股票、债券及现金三个基本资产类型中合理分配投资。由于股指期货可以替代股票买卖,因此其将成为资产配置的主要工具之一。

5、提供投资、套利交易机会―― 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利也是股指期货的主要用途之一。所谓套利,就是利用股指期货定价偏差,通过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卖出股指期货,或者卖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买入股指期货,来获得无风险收益。套利机制可以保证股指期货价格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一旦偏离,套利者就会入市以获取无风险收益,从而将两者之间的价格拉回合理的范围内。

四大风险管控

保证金制度――“杠杆放大收益的同时放大风险”。有数据显示,20%的股民产生80%的交易费用,这部分股民喜欢补仓交易。而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性,放大收益的同时放大风险。当市场出现不利行情时,特别是股票价格指数波动剧烈,可能因为账户资金不足被强行平仓,使投资者的本金损失殆尽。

双向交易――“做多不一定正确”。与股票现货市场不同,股指期货是双向交易,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就是一方的损失,“做多也可能是风险,只要与市场不一致都是风险”。

当日无负债结算――“学会止损”。股票市场上,不少“舍不得割肉”的股民“死了都不卖”,不懂止损,等待反弹。由于股指期货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投资者要保证有足够的交易保证金。一旦价格出现不利变动,亏损的部分从保证金扣除,保证金不足就有被强行平仓的风险。

“到期交割”――“莫等合约到期日再结算”。与股票市场不同,股指期货存在到期日风险,即因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时进行现金交割,了结头寸而可能产生的亏损。提醒投资者注意由于到期日效应,市场价格可能发生波动,最好就是提前结算。

股指期货还可以作为一个杠杆性的投资工具。由于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只要判断方向正确,就可能获得很高的收益。例如如果保证金为10%,买入1手沪深300指数期货,那么只要股指期货涨了5%,就可获得占用保证金的50%利润,当然如果判断方向失误,期指不涨反跌了5%,那么投资者将亏损本金的50%。

股指期货推出进程一览

1、2006年6月5日,证券会主席尚福林表示,期货公司要“为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产品的上市做好准备。

2、2006年7月4日,《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修改最后时刻,为金融期货、股指期货推出扫清最后障碍。

3、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尚福林表示,当年底或推出中国的股指期货,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浮出水面。

4、2006年10月,尚福林称,股指期货将于2007年年初正式推出。中金所关于征求股指期货合约等意见稿通知。

5、2006年10月底,10月底,为了备战股指期货,各大券商和期货营业部开始模拟仿真交易。

6、2007年1月中旬,证监会将提交给审批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取回再议,透露出股指期货将延期推出的信号。2007年1月底,尚福林称,股指期货条件成熟时再推,市场预计将推迟到6月。

7、2007年2月7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获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为金融期货品种的推出以及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8、2007年3月至6月,证监会和中金所陆续《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结算业务试行办法》和《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股指期货推出前的规则准备工作基本完毕。

9、2007年7月至10日,金融期货经纪业务牌照开始发放;至2007年11月,已经有38家公司获得牌照。

10、2007年8月13日,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协作协议在沪签署。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协作体制确立。

11、2009年11月13日,共111家期货公司获得中金所的会员席位,其中61家交易结算会员,35家交易会员,15家全面结算会员

篇6

1.保证家庭基本生活需求

在对受访家庭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家庭进行理财的主要目的并非接受教育或培训。“支付未来养老、失业和医疗等开销”是家庭进行理财的主要目的,选择次数占总选择次数的68%;其次是“使家庭资产增值”,比例为62.5%;第三位的是“进行投资”,比例为52.3%;接受教育或培训位居第四,比例为39.8%。就选择次序而言,家庭进行理财的第一目的是使家庭资产增值;第二目的是支付未来的养老、失业和医疗等开销;第三目的是进行投资。

2.保证资金数量的增加

家庭在选择理财方式时,首先会受收入水平、工作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选择起始金额与风险相对较低,且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进行管理的理财方式。其次受购房压力和未来子女教育投资压力影响,而选择以迅速积累资金为主要目标。该目标会以“购房”等形式体现:由于目前我国房价处于较高水平,而且以“学区房”为代表的教育经济压力使家庭将理财目标合并为一——即不仅满足家庭基本需要,同时尽量满足家庭发展需要。最后,由于现阶段的工作压力较大,家庭有迫切改善工作条件的愿望。基于劳动力市场理论,受学历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劳动者暂时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该市场的整体特点是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工作条件不佳等。基于此,家庭对未来子女的教育规划多为尽可能获取高学历,以便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这就反映出家庭对教育的需求,正是基于这种需要,理财目标确立为:增加现有资金数量。

3.保证资金价值的稳定

资金价值的稳定,在于当社会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家庭现有资金的价值总量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不影响家庭对资金的使用。这种目标在已有子女的家庭体现的更为明显。家庭随着孩子的出生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是家庭成员的变化,孩子的出生使家庭不再是简单的夫妻二人组成,在孩子年幼时,夫妻双方因工作原因无法及时照顾,会由双方的父母对孩子进行照顾,由此出现家庭成员数量的变动。其次是家庭经济生活的变化,表现在家庭的经济开支,重心会向养育孩子倾斜,也就是育儿开支占据家庭经济开支的比例会逐渐增加。

(二)所受影响以家庭收入和亲友推介为主

通过调研发现,家庭在选择教育投资的理财方式时所受的影响主要是家庭自身收入水平和家庭亲友的推介。家庭收入水平是选择理财方式的一个基础,家庭对理财方式的推介则被认为是重要的参考。

1.选择理财方式的基础是收入水平

通过调研发现,在家庭选择理财方式的影响因素中,家庭选择理财方式的主要影响来自于家庭收入水平。由于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分配在理财方式中的资金量,所以收入水平是选择理财方式的基础。“家庭收入水平”是受访家庭选择次数最多的影响因素,比例达76.2%;第二是理财方式的风险程度,比例为66.7%;第三是理财方式的收益丰厚程度,比例为56.3%。由此可见,影响家庭对理财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收入水平;二是理财方式自身。首先,家庭收入水平是选择理财方式的基础。这是由于不同理财方式的起点金额存在差异。二是理财方式自身。家庭在教育投资过程中,亟需的是保证资金的足额稳定:足额是满足费用支出的要求,依赖于理财方式的收益丰厚程度。稳定是满足不同时间段所需费用的要求,依赖于理财方式的风险程度。

2.选择理财方式的参考是亲友推介

在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之后,家庭在选择理财方式时,通过何种渠道获得有关信息,对家庭做出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在对受访家庭的获取理财方式信息的渠道进行频率统计。家庭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受亲戚朋友推介和到相关机构咨询是主要的渠道。受亲戚朋友的推介源于对亲朋好友的信任、对方家庭收入情况的可参考性。尤其是出于对亲戚朋友这个群体的信任,这种信任有的来源于血缘、有的来源于后天的相处。通过亲戚朋友获得理财方式的相关信息,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节省自己了解理财方式的时间。由于亲戚朋友的推介是基于对此种理财方式的了解,借助亲戚朋友对某种理财方式的了解,以此作为判断的参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节省分析调查的时间。第二是可参考性较强。

由于亲戚朋友之间相对比较了解,故而在推介理财方式时,亲戚朋友的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消费状况和现有理财方式的选择对自己家庭做出判断具有较强的可参考性。在此需要特别说明“到相关机构咨询”和“受有关工作人员的推介”二者的区别。首先,前者是一个主动的行为,即家庭根据教育投资需要或者其他目标,依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到相关机构进行咨询。后者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家庭在选择理财方式时于某种原因,无法做出主动选择,只能接受相关工作人员的推介,将此类信息作为决策的参考。其次,前者是基于自己对理财方式有初步了解或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做出的行为;后者则是基于自己对理财方式了解不足,而导致信息不对称,从而只能被动地接受相关工作人员的推介;同时,就相关工作人员而言,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以商业银行的大堂经理为例,因其薪酬要与某种理财产品的销售额挂钩,所以在向客户(家庭)推介理财方式时,功利性较强。

二、家庭在教育投资理财方式选择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

(一)家庭在教育投资理财方式选择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调研发现,家庭在选择理财方式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反映在家庭希望获得的帮助方面。家庭在选择理财方式的过程中希望获得的帮助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更加真实、详细的信息和数据”,选择此项的家庭占81.5%;二是“更为健全的理财市场法律法规”,选择此项的家庭占69.2%;三是“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选择此项的家庭占55.4%;四是“个性化的理财专家指导”,选择此项的家庭占50.8%。在中低收入家庭选择理财方式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财效果不佳

针对家庭教育投资这一理财目标,首先明确家庭教育投资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子女在各教育阶段所要定期缴纳的费用,如学费、托幼费、杂费、住宿费和书本费等;子女在各教育阶段教育之外获取知识或技能所需的费用,如报各类兴趣班、特长班、辅导班、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和各类技能培训班等;子女在各教育阶段所要耗费的按照一定周期支付的费用,如在高等教育阶段所要面临的交通费和生活费等。这三个方面的费用构成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并且家庭教育投资为家庭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有:一是投资持续时间长。

假设学前教育3年,小学教育6年,初中教育3年,高中教育3年,大学(本科)教育4年。不考虑休学、留级、复读等情况,从学前教育开始到大学教育结束获得学士学位,至少19年。长时间的投资需要家庭及时保障资金供给的稳定,尤其是“定期缴纳”的费用和“按照一定周期支付”的费用。二是投资数额较大。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月托费和民办高校的学费:前者少则1000元,多则5000元以上;后者动辄10000元以上。高额的投资需要家庭增加资金总量。而家庭要实现资金总量的增加,在当前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某种理财方式的运作来实现。但是,目前中低收入家庭为教育投资所选择的理财方式在收益上难以满足家庭教育投资的需要。通过调研发现,中低收入家庭基于教育投资的目标所进行的理财方式选择,以传统的商业银行的理财方式为主,即以定期储蓄、教育储蓄和活期储蓄存款为主。相对而言,定期储蓄的收益相对较高,其收益由年利率衡量。

2.理财信息不全面

在确定理财目标或者理财方向之后,就需要对理财方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以做出合理的决策。在调研中发现,家庭在收集某种理财方式的信息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一,信息不对称。家庭希望获得有关理财方式的大量、真实、详尽的数据和信息;而作为提供方,一些经营机构、媒体和信息机构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整地提供更多的家庭所需的信息和数据。以股票理财方式为例,虽然上市公司定期需向社会公布自身财务状况,但是一些核心数据由于涉及公司商业机密,无法向社会提供。这就导致信息不对称,家庭无法获取足够的关键信息,只能通过对现有信息的评估分析做出决策。如此一来,就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家庭的决策成本——付出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处理工作,对身体健康和正常工作都有一定影响。

第二,信息收集渠道和参考价值有限。目前家庭获得理财方式信息的渠道以“亲戚朋友推介”居多(占受访家庭的59.4%),其次是“到商业银行等理财方式的经营机构咨询”(占受访家庭的55.5%)。这两种方式都是家庭主动收集某种理财方式的信息和数据的表现。在“亲戚朋友推介”方面,虽然家庭成员对亲戚朋友的信任度高,但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经济收入水平、理财能力、理财观念和抗风险能力有所差别,并不能完全依赖“亲戚朋友的推介”;并且作为自然人投资者,在选择理财方式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决策都是科学合理的。这些信息对家庭做出选择的决策只能起到参考作用。而关于“到商业银行等理财方式的经营机构进行咨询”,虽然能收集到较为专业的信息和数据,但是,由于一些理财方式(包括某些具体的理财产品:如保险产品、基金产品等)的营销人员需要以销售业绩增加自身收入,所以在解答客户咨询的过程中会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即倾向于自己所营销的理财方式。同时,目前我国缺乏相关的人才,《2011年中国理财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的理财规划师的人才缺口为60万左右。由此可知,相关专业的人才缺乏,导致现有的所谓理财专员的业务水平良莠不齐,因而难以给出切实满足不同家庭需要的理财建议和规划分析。

3.家庭对理财方式的安全存在忧虑

理财方式的安全,主要涉及资金安全。家庭将资金投入某种理财方式的首要目的是保证现有资金的安全,即最大程度的保值,以应对未来通货膨胀等经济现象对家庭生活的影响。理财方式能否实现现有资金最大程度的保值,需要经营者和管理者共同努力,真正以客户需求为己任,从客户利益出发。一是经营者,需要有必备的专业知识、操作能力、责任心、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一旦经营者出于某种原因,经营不善,最终损失的还是家庭。二是理财方式的监督管理者,也应充分履行监管职责。在对受访家庭的调研中,69.2%的家庭希望“有更健全的理财市场法律法规”,55.4%的家庭希望“政府加强对理财市场的监管”。

4.缺乏个性化的理财指导

在对受访家庭的调研中,有50.8%的家庭希望得到“个性化的理财专家指导”。首先是“个性化”。所谓“个性化”,是指相对于大众化的,适应不同个体需求的服务。就本研究的主题而言,个性化即符合家庭财务状况特点、适应家庭理财目标要求、不同于其他家庭理财的服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以存款金额多少来划分客户群体,以建设银行为例,当客户的日均金融资产在20万元以上时,会为其开设贵宾服务。而说到更为高端的私人银行业务,则是金融资产在千万级别的客户所享受的待遇。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是一个难以达到的要求。所以,在中低收入家庭进行理财方式的选择时,所得到的服务是大众化的,虽然理财专员会根据家庭的特点提供一些建议,但也是基于对自己营销的理财方式出发的,并非综合考虑家庭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所以,家庭从理财专员处得到的信息只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其次是理财专家。此处的理财专家指的是具有相关资质和资格认证,并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理财方面专业人士。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理财规划师为代表。前文资料表明,截至2011年,我国的理财规划师人才缺口为60万人。而针对“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行业门槛,从业人员素质规范等方面尚未出台明文规定,只能依据类似机构的法律法规执行。这就表明在理财专业人士方面数量的不足,导致现有理财方式的经营管理人员水平不一。另一种是以基金经理等为代表,是某种特定理财方式的管理者。前者作为指导者,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分析、建议。后者作为直接责任者,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经营、管理。目前,中低收入家庭在就教育投资这一目标选择理财方式时,所实现的效果,基本上是挂靠在其他理财目标之下。比如建设银行推出的一款理财方式:“小投入大收益建行定投基金”,其目标并非专门针对教育投资,而是融合了其他比较接近教育投资某些特征的理财目标。而家庭希望能得到个性化的理财专家指导,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选择真正适合家庭的教育投资,同时又不影响其他方面资金需要的理财方式。

(二)家庭选择教育投资理财方式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

1.观念未能从“储蓄”转变为“理财”

在家庭选择理财方式的过程中,理财观念是该过程的起点,对理财过程有引导的作用。面对教育价格上涨的压力,中低收入家庭在基于教育投资的目标选择理财方式时,主要以保证家庭现有资金的安全为主。在观念上较为保守,会首选已经长期使用的,而并非适宜教育投资的理财方式。从“家庭现有理财方式构成”和“假设条件下家庭对教育投资的专项理财方式选择”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家庭对理财方式的首选是银行存款储蓄。在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中,家庭选择了收益不高,但相对稳定,风险小的理财方式。2.所收集的信息数量和质量有限家庭在选择理财方式时,需要对某种理财方式的详细信息或经营机构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但是,受时间和渠道的限制,所收集的信息数量与质量有限。

(1)所收集的信息数量有限

家庭在收集理财方式信息时,数量有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时间紧。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以工资收入或者经营收入为主,一些家庭的劳动者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工作压力大,没有闲暇的时间对理财方式进行全面了解。二是数量多。以起点资金数额为标准,目前市场的理财方式又衍生出数量众多的理财产品。以银行的理财产品为例,截至2011年的总发行数量已经超过20000款。每种理财产品均是该理财方式的一个具体的体现,大量的理财产品使家庭在选择过程中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分析。三是分布散。众多理财方式分属于不同的经营机构,这些经营机构的信誉和经济实力各不相同,有的依附于商业银行,有的设置于证券公司。其中虽然有适合教育投资的理财方式,但是由于该理财方式隶属于某经营机构,经营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自然在理财方式的运作中主要考虑自身利益。

(2)所收集的信息质量有限

家庭收集理财方式相关信息的质量有限,原因首先是渠道窄。目前家庭收集此类信息的渠道主要依靠互联网、机构的公报、政府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电视媒体的相关评论、亲朋好友和工作人员的介绍等。这些渠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被动的去接受信息,即便是主动咨询,也是获取的被加工过的信息。”其次是可信度有限。由于所收集到的多是被加工过的信息,所以在某些核心问题上,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如某些核心数据,虽然会给出计算公式或者计算方法,但是其数据的来源仍存在疑问。家庭在此方面只能通过大量的收集数据,从中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一个相对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最后是数据指标易产生混淆,影响家庭的决策。以收益率为例,收益率是家庭选择理财方式的重要参考数据之一,不同形式的收益率其意义有较大差别。如预期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等。在某些理财产品的信息中存在将上述形式的收益率刻意混淆的情况。

三、对改进家庭选择教育投资理财方式的建议

(一)树立资产建设型理财观念

家庭选择教育投资理财方式的起点是自身的理财观念,根据费曼法则(FeynmanPrinciple):从不试着反驳自己的信念和对所谓的专家的结论偏听偏信都是一种自欺行为。因此,家庭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根据教育投资的特点尝试打破原有的储蓄即理财的观念,逐步由固守某种单一理财方式向组合理财进而向资产建设型理财转变。

1.由单一理财方式向组合理财方式转变

单一的理财方式是指某种理财方式在家庭现有理财方式的构成中,占有资金的比例超过家庭总资金数额的50%以上。如将家庭资金的50%以上用于商业银行的各种储蓄存款,即表明在理财方式的选择中固守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这一理财方式。组合理财方式则是在对每种理财方式的资金分配方面,保持比例适当。由于教育投资周期长、数额大,固守传统的单一理财方式(如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家庭教育投资的资金需求。基于此,家庭在理财观念上,应适时的根据家庭收入的来源、家庭经济状况的分析以及理财方式的风险评估,由单一的理财方式向组合理财方式转变。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于教育投资的目标,分散储备在多种理财方式中。以教育投资为例,开设家庭教育投资独立账户,在此账户之下,采取多种理财方式进行理财。有两种典型的结构形式,分别是“4321”型结构和“32221”型结构。数字代表不同理财方式所包含的资金比例。“4321”是指家庭资金的40%用于应付某种大额支出(可选择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30%用于日常生活开支;20%用于收益稳定型理财产品(可选择基金定额投资);10%用于应急资金储备(可选择保险)。“32221”是指家庭资金的30%用于长期储蓄(如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20%用于收益稳定性较高的理财方式(如基金定额投资);20%用于具有一定风险性且收益较高的理财方式(如股票投资);20%用于某些可以随时间增值的物化商品(如实物黄金);10%用于应急资金储备(如保险)。组合理财方式的特点以稳健为主,旨在保障家庭现有资金的安全。在有效抵御通货膨胀的同时,促进家庭教育金总量的增加。

2.由组合理财向资产建设型理财转变

组合理财是将不同比例的资金投入不同的理财方式,以达到分散投资、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目的。组合理财只是停留在“理”现有之“财”。作为理财观念,家庭可尝试逐步树立资产建设型理财的观念。“资产建设”源于美国人谢若登(M.Sherraden,1991)的“资产建设理论”,主要是基于资产为家庭带来的9种效应,其中涉及到家庭教育投资方面的有:促进家庭稳定、创造家庭未来取向、促进家庭人力资本和其他资产的发展、促使家庭的专门化和专业化生产、为家庭提供承担风险的基础、增加家庭的效能、增加家庭的社会影响和增进家庭后代的福利。通过树立资产建设型理财观念,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使财产形成增值,不仅能满足教育投资所需的资金量,更有利于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拓宽理财方式的信息收集渠道

目前家庭所能建立的理财方式信息收集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到相关经营机构咨询;二是收集网络或媒体的信息;三是通过身边亲朋好友的推介。这三条主要渠道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被动地接受理财方式的相关信息。由于是被动地接受,所以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无法做出保证,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家庭收集理财方式相关信息的渠道。为拓宽该渠道,家庭可尝试主动积累有关不同理财方式或自身感兴趣的理财方式的必备知识以及实时更新的信息。

1.通过充分利用时间予以拓宽

对于理财方式的必备知识而言,需要有时间进行积累。关于理财方式的必备知识,包括该理财方式的基本信息、计算收益的方法、经营机构的经济实力、某些基本指标、反映理财方式盈亏变化的图表曲线等。如以股票理财为例,家庭若选择股票理财方式,则在此之前需要储备有关股票的基本资料、股票交易的基本常识、计算股票收益的方法、反映股市变化的图线、解读一些关于股市涨跌的场外信息等。由于正在工作的家庭成员因工作规定而压缩了闲暇时间,所以只有通过家庭成员对有限时间的充分利用,才能使收集理财方式信息的工作得到时间的保障。

2.通过充分利用工具予以拓宽

对于家庭而言,通过各种工具收集理财方式的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所收集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这类工具只要是基于网络开发的各种工具,包括网站以及网站提供的各种功能或服务。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具有开放性和时效性,有利于信息收集渠道的拓宽。比如为收集某种理财方式的经营机构的信息,除该机构公开发行的年报、宣传册之外,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其网页,了解历史业绩等,同时通过网络的其他功能获取投资者对该机构的一些评价,以作参考。

(三)注重理财能力的培养

在转变理财观念和拓宽信息收集渠道的基础上,家庭需要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理财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确定理财目标;二是制定理财计划;三是分析理财方式的信息;四是执行理财计划。

1.确定理财目标的能力

家庭深入分析自身财务状况,根据家庭现有经济水平对某一预期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此为基础确定理财目标并选择相应的理财方式。为此可尝试建立“家庭教育投资专项账户”的形式。在该账户下,进行专款专用。明确理财目标,并针对此目标选择特定的理财方式,对家庭其他的需求并不产生负面影响。选择某种理财方式,不仅要树立科学合理的理财观念和明确理财目标,而且还要有必备的相关知识储备。如此有助于在理财过程中,做出最优的决策。

2.分析理财方式信息的能力

主要通过分析理财方式的收益率、风险等信息,对是否选择该理财方式做出决策。在此过程中,尤其注意理财方式信息的“文字游戏”和“霸王条款”。“文字游戏”如:某理财方式只标明预期收益率或年化收益率,但是实际获取的收益往往达不到客户之预期。“霸王条款”即经营机构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等。此类条款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如某款银行理财产品在合同中规定:“理财客户无提前终止权,本行有权按照本理财计划的实际情况,提前终止本理财计划。”

篇7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 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

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

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 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 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 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篇8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论文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