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内控体系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财务内控体系建设

篇1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对财务内控制度不够重视

目前,仍有部分医疗单位处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习惯行政指挥,轻视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医院内部对财务内控认识有误区,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不需要在医院全部管理过程中执行。即使制定了一些内控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按章执行,使得财务内控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执行内控制度运行成本增加,制约了内控制度的发展

内部控制体系正常运行需建立严密的控制程序,相应要产生一定的运行成本。一般而言,内控体系设置的环节多,效果会较好,内控的目的就容易达到,但这也增加了运行成本。基于此,医院领导往往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财务物力,使内控制度受到一定的制约。

3.财务基础薄弱,内部控制弱化

过去,部分医院存在账务处理不及时或者违规操作等现象,导致仍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尚待解决;目前,仍有部分医院资产验收入库手续不完善,财务物资的报废、转移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账物不符。近年来,医院在大多数药品、材料、设备采购上已实行了政府集中招标,但在设备采购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现象。

4.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财务控制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

在绝大多数医院中,财会部门只能作为后勤辅助科室,积极配合其他科室进行日常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能发挥组织和控制的关键作用。许多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对其他科室来说,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可实施性。会计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的问题普遍存在,即使在财务内控相对完善的医院,也大量存在财会主要岗位人员配备不足,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地对业务进行事前控制等诸多问题。承担财务内部控制职责的是财会人员,而内控人员需具备金融、市场、法律、信息等多方面知识,医院对于人员招聘大多重医剂轻后勤,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弱,缺乏相应的内控知识,导致内控效果不理想。

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财务内控观念,重视内控体系建设

医院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财务内控观念,培养了正确的财务内控意识,才能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大力开展工作,才有可能统筹全院,在各个科室、各个环节开展内控工作。内控体系的建设在短期来看会增加医院的成本,但在长期来看却是保证医院规范运营、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让医院领导了解内控、重视内控,才能权衡好短期与长期的利益,才能真正的在医院内部建设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

2.健全财务部门,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应高度重视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在内控体系中的作用,完善和健全财会机构,科学设置财务岗位,合理配置财务人员,使各岗位协调有序,各尽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财会人员在内控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要有计划地开展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操作知识培训,使财务人员在较短时间内具备从事内控工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3.做好资产保护的控制

医院的资产保护控制应从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领用以及保管等环节入手。对大型设备购置、基本建设、大型修缮等项目要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接受内部财务控制和外部社会监督。要建立严格的资产采购、付款程序,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规定的用途合理使用采购资金,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要按政府采购的规定办理。

4.做好财务信息网络化建设,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现代化

构建统一、安全、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开发资源共享的财务网络信息平台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手段的新飞跃,通过网络技术处理各种信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为财务内部控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因此,医院要大力推广发展财务电算化,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现代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以推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全面提高。

5.建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

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及独立性的缺失,是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医院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医院应制定出整套的内部监督制度,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时间上从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将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理顺资金运行管理机制。对医院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要求。

6.建立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健全性,评价单位的内控制度是否全面建立。二是适用性,评价内控制度是否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三是协调性,评价内控制度与单位的总体目标是否一致,各个控制环节是否紧密协作。四是经济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兼顾健全性与经济性。

总之,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要综合运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模式,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真正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李丽.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中国卫生经济,2010

【2】张大勇.专科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浅析.会计师,2009

【3】范增强.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城市建设,2009

篇2

1999年,修订后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加强内部控制提出明确要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单纯依赖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风险控制发展;同时,各部门之间的内控要求也有待进一步协调,以便为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06年7月15日发起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研究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问题。2007年3月2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公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宣布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随后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对加强和规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为了保护投资者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经营模式不断变化,企业的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近年来频繁爆出不少企业由于内控缺位、无效而导致企业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因此建立与完善适应企业发展模式的财务内控体系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财务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反之,财务控制制度的创新和深化,也将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一)规范企业管理的需要

设计公司经营有其自身特点,其项目一般周期比较长,且项目所在地比较分散,客户性质复杂,需要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对各业务部门、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

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将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的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各个部门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企业各项资源的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另外,通过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考核,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企业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

财务内部控制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企业的风险评估,对不同风险点制定规范、有效的控制措施,运行验证后将管理流程固化,形成制度和程序,能够减少随意性,形成系统、全面的具体操作规则,将企业潜在的经营和财务风险消灭在萌芽中,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四)控制内部不良行为的需要

财务内部控制对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各种法规、规定的行为有其特殊的作用,对于及时纠正企业背离目标和计划有预警和控制作用。因此,行之有效,管理有序,严格执行的财务内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三、设计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尽管设计公司也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财务职能一直由综合部监管,从内控职能上没有完全分离,许多业务的实施与监管由同一岗位完成,从组织体系设置上不符合内控制度要求。另外,从流程制度设计上比较粗放,没有完全体现出内部控制、监管要求。

(二)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较弱

设计公司的行业特点是规模小,人员少,没有制造成本,核算相对简单,往往是一人多职,对财务制度和内控制度的认识不足,只要能承揽业务和完成设计合同,拿到考核收入就可以,并不过多考虑可能存在的合同风险,资金垫支、应收账款超期和坏账、项目成本费用超支、人工成本等问题,配套的考核k法跟不上,内部管控能力较弱。

(三)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由于部分合同单笔金额较小,数量较多,有些针对个体的业务没有合同。有些化工项目,合同执行期较长,缺少过程管控,由于各种原因拖期严重。业务合同从签订到执行缺少过程监控,与合同相关的风险防范的机制还不健全,造成部分业务财务开票与回款脱节,缺少防范控制节点设计。

(四)管控手段有待提升

对于现存的财务内控制度,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大多数控制仍然依靠传统的经验判断,缺少有效的数据支撑及过程控制。对项目信息收集评估、客户信誉、资质状况、执行状态监控较少,管控手段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设计公司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

篇3

1.经济政策支持有所局限

我国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有限,诸多企业在资金筹备与周转方面的自控力较差,由于商业银行以货币作为拓展对象,其自身的经营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在业务拓展情况相对集中的运作下,它表现出的投资风险损益程度就相对较高。目前,商业银行仍存在着不良贷款堆积、庞杂实务较多、工作强度较大等问题,这种现状为其发展设置了阻碍。而政策方面,虽然政府对商业银行采取政策支持的态度,但由于宏观调控的力度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均未达到最理想状态,商业银行的冗余工作还是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减轻。

2.财务风险管理不够规范

要建设好商业银行的财务内控体系,就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的规范化管理,尝试建立完善的财产流通计划和物资管理制度,严格监管财务收入和支出,通过统一化、规范化的程序对财务进行记录和整理。目前,国内很多商行在运营的过程中都缺少风险规避意识,只专注于扩张内部业务需求,而忽略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种财务风险管理的缺失来源于集中管理银行内部风险的机构的匮乏、风险管理人才的流失、风险评估机制的落后等,如果不对其加以规范化管理,那么它就可能成为国内商行运营发展的一个隐患。

3.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机制不够科学完善的问题,一旦在业务操作上出现了疏漏,银行就只能通过某种既定的业务规范加强管理,而行业业务制度难以根据经济环境和具体工作进行及时的改进和修补,其中有些制度缺乏变通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国内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够系统完善,不仅整体性较差,而且整体中各部分的优化配置也急需加强。

4.职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人才是行业核心竞争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行业发展的先进程度息息相关,我国商业银行的职员业务素质也影响着银行财务内部控制活动的内容质量和办事效率,部分银行职员在行业基础知识上有不足,部分银行职员在实践操作上有短板,还有职员遇事不会变通,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商业银行员工业务能力的缺失不仅表现在个体上,还表现在行业整体的人才配置不够优化的问题上,要实现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就要提高职员各方面素质和优化行业的人才资源配置。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财务内控体系建设的策略

1.适应经济环境,强化政策支持

要建设好商业银行的财务内控体系,首先要牢牢把握住我国经济发展背景,时刻根据新经济形势采取相应的财务措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发掘融资渠道,扩展业务范围,不断寻求新的利润点,同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用户共同打造互惠互利的共赢局面。商业银行还应有效利用政府支持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不必要的琐碎业务,把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银行的核心业务领域。

1.规范风险管理,统一业务标准

商业银行应该增强自身的风险规避意识,对其内部基本财务实务情况进行精细处理,并加强这些财务问题的核算,提高财务报表内容的准确性,这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抵御风险的有效保障,商业银行还可以适当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在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激发业务活力。此外,商业银行应建立统一的业务流程规范,建设集中管理银行内部风险的部门,采取鼓励机制吸引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并定期对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2.改进内控机制,完善内控体系

我国许多商业银行把目标局限在自身发展上,但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带动了金融全球化的深化,商业银行应该将发展目标长远化,在健全其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时充分考虑国家利益,致力于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应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建设先进可行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设立专门管理部门和行业制度标准,确保银行内控制度的统一性。

3.提高职员素质,优化资源配置

篇4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力企业的建设与维护,加强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电力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其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又处在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位置,为此,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逻辑严密的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加强整个电力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国家电网整体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

三、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现状

研究表明,近年来,电力企业为保障资产安全性、提高财务执行力,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有效防范内部风险,预防各类违法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国网公司具有较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具备构建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内部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构建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2.公司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科学。3.公司财务内控建设较为完善。4.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虽然上述表明,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细节,主要体现在:现有内控制度不能有机构成内控体系以及缺少财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考核机制。我认为,科学合理、逻辑严密的财务内控体系,应该包括清晰、明确的财务内部控制主体、客体。财务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财务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以及完善的配套制度,比如财务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考核机制与自我约束机制。其中,财务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以覆盖各项业务流程的制度、办法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四、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箭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架构的总体思路由实施目标、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实施重点、实施步骤等五个方面构成。

(一)实施目标

1.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2.确保将经济风险控制在公司可承受的范围内;3.确保公司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4.确保公司规章制度和各项决策部署得以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5.确保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公司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通过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三)基本思路

在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对现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分析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即全面风险管理的现状,完成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建立风险数据库,提出风险策略,制定风险对策,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包括:对现有内部控制中的空白部分进行补充;对现有内部控制中存在缺陷的部分进行完善; 实现内部控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内部控制的可操作性。

(四)实施重点

1.风险评估。在梳理业务流程和确定流程目标的基础上,识别影响流程目标实现的相关风险,分析形成原因,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价,锁定各项业务流动中的重要风险。2.控制设计。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结果,选择风险策略,制定风险对策。完善公司相应控制措施,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在工作中。重点突出对重要风险的关键控制设计。3.与政治安全风险管理的结合。经济风险往往与政治风险相伴相生,查找经济风险点的同时关注政治安全风险点,结合电力企业开展的政治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充分交流沟通,发挥协同作用。4.与信息系统的融合。结合电力企业目前开展的ERP系统咨询,将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方法融入信息系统,将关键控制措施通过ERP系统固化在流程中,依托信息系统实现有效控制。

(五)实施步骤

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项目启动阶段。这个阶段应明确项目实施的任务和重点;成立内控工作组织机构,确定成员,并对成员进行内部培训;根据内控建设任务编制访谈提纲和访谈名单,并实施访谈;发放调查问卷,总结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第二阶段为现状梳理阶段。重点为:收集并整理分析内部控制相关资料;编制网省公司本部业务流程目录;编制网省公司本部现行业务流程图;编制试点所属分子公司业务流程目录;编制试点所属分子公司现行业务流程图。

第三阶段为评价阶段。主要为:对网省公司本部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初步风险控制分析;对网省公司本部现有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状况进行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状况;对试点所属分子公司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初步风险控制分析;对试点所属分子公司现有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状况进行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状况;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四阶段为完善阶段。主要为:系统识别、分析、评价各项风险、确定风险应对策略;补充完善控制措施,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编制风险监控与风险预警体系文件;编制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编制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手册。

五、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保障措施

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涵盖了电力企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监控了各类经济业务环节的风险状况并给出管理策略。在新管理模式的推行过程中,还必须设计与之匹配的保障体系。通过必要的保障机制,在整个电力企业中灌输风险管理思想,引入风险管理理念,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实施控制措施,以辅助新的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一)财务内部控制组织保障在现有财务部机构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综合部职责,同时,明确财务部对下属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管理职责。综合处设置内部控制岗位,对财务风险评估及预警、内控测试及评价、内控监督及改进提出工作计划,讨论批准后组织实施;对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担负组织管理责任,对各分(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负责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手册的更新等工作。

(二)财务内部控制绩效考核体系为了充分发挥基于风险管理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模式的保障和促进作用,除了引入自我检查、自我改进的方法和机制外,纳入考核体系尤其重要。建立财务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体系,明确评价范围、测试方法、评价标准等内容,并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在考评总分中要占一定分值,其直接影响考核结果。同时,根据动态管理的原则,适时调整评价内容和标准。通过全员考核加强员工风险意识,使员工自觉主动识别风险源。

(三)财务内部控制文化建设电力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还需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目标,在此前提下,电力企业应采取审慎且保守的风险文化,风险管理理念横向和纵向渗透。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电力企业自上而下的流程管理,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使每一个财务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风险管理责任,履行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职责,自觉防范和控制风险。

1.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管理全员参与;2.风险既是威胁,也是机会,防止过分畏惧风险而放弃发展创新的动力;3.加快科学技术应用研究,解放生产力,并承担相应风险;4.目标的实现源于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持续的改进;5.提倡科学辨识、主动揭示、及时报告风险的“透明”文化。

电力企业应致力于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动之中,大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逐步使电力企业成为关爱员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业绩卓著、广受尊敬的输配电企业。

(四)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将内部控制措施固化于信息化管理体系中,使人工控制转化为自动控制,通过信息化系统与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结合,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达到国内先进管理水平。

六、结语

内部控制发展至今,其内涵已大大延伸,与公司治理有着越来越多的结合点,因此以后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中,都应将内部控制问题置身于一个更大的环境中来研究和对待。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合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完善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健全的内部控制也将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参考文献:

篇5

一、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直接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财务管理绝大部分环节都与资金有密切联系,这其中任何环节的舞弊和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资金损失,因此,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完善查错防弊机制、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

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但是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当复杂,所涉及的诸多业务使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十分困难,可能会因为会计人员的失误或蓄意舞弊而致使信息失真,误导相关使用者。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下,不同会计人员以及相关岗位之间进行科学的职责分工,使其相互牵制,从而有效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的重要保证

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保障资产安全,并充分发挥资产效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采用各种控制手段来加强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通过相关岗位相分离的原则来提高资产的使用安全性。这不仅有利于减少财产物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保证资产保值,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实现资产增值。

二、当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不能对董事会进行有效约束;二是董事会功能不健全、运作不规范;三是监事会监控力度小、制度不健全;四是报酬构成单一、经理人员激励与约束不完善。

(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尚需完善

近年来,国内企业开始推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和全面风险管理,但是大部分企业仍是针对某些管控环节出台个别规范性文件,没有全面梳理风险点,没有建立系统性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三)缺乏内控体系的自我评价和监督机制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应该拥有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和程序,还必须具备自我评价和监督机制,在监督内部制度有效运行的同时,不断对其进行规划和完善,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目前,我国企业偏重于设计财务内部控制的控制手段,而往往忽略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和监督。一方面,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内控系统,但无法对其正常运行进行检查和评估,可能会导致财务控制系统失效;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力量薄弱,内部审计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审计部门难以有效履行工作职能,内部审计部门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也缺乏重视,对于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往往不会认真加以整改落实,从而导致审计部门无法对财务内控机制进行有效监督。

(四)财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对于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来说,只有制定和切实执行完整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才能保证整个财务内控的效果,预算管理制度是财务内控的骨架和精髓。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我国企业普遍制订了预算制度,但财务预算缺少时效性和准确性,各部门的财务预算也缺乏沟通和交流,亟待改进。首先,企业的预算管理仅仅关注于生产经营阶段,强调生产成本的节约和控制,而缺乏全面预算观念,忽略了完整财务预算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其次,没有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来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从而无法衡量预算完成情况和执行效果,使得企业预算流于形式;再次,对预算执行的考核手段陈旧,单一的激励方式也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理顺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架构。企业必须建立股东、经营层适当分权的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通过企业章程、企业基本制度框架保证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都有明确的权责划分,企业所有者、管理者、生产者有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才能保证财务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良好的实施基础。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和推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一个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企业会计核算、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收益管理、财务人员、财务信息、财务风险及业绩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财务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预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建立“检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企业要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梳理并按业务类型归类,使各项经济业务都有相应的业务流程来控制,然后把每项业务流程分解成数个或几十个可控制的步骤,通过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执行,使责任落实到责任人或责任部门。

(三)制定并完善自我评价和监督机制

为了衡量内部财务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保证财务内控体系符合企业管理需要,必须制定并执行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和内部审计制度。一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财务内部控制衡量标准,将内控制度的自我评价制度化,对企业内控制度的检查有章可循,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设立相对独立的机构来负责财务内部控制的评价,评价各级管理部门是否严格执行财务内控制度并提出奖惩意见,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漏洞,纠正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失效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增强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其内部监督的职能,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进行有效监督。良好的自我评价和监督机制能够确保企业切实、良好地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

(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控制涵盖企业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企业、人、才、物等各项资源落实经营战略方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领导的正确理解与大力支持是做好全面预算工作的关键。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统揽企业经营管理全局的灵魂。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才能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指导预算定额标准的确定和制度建设,才能有条不紊地将此项工作开展好。

2.科学合理的计划指标是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预算编制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出预算目标,而预算目标是与上级下达的各类计划指标紧密联系的。计划指标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及时准确直接影响着预算目标的准确程度和预算的执行效果,从而影响着预算管理的预测和导向作用。

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预算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要充分利用预算管理软件与现行财务软件的接口,进一步细化预算内容,强化控制与考评,实现预算管理网上编制、审批以及上报工作,为实现预算执行和考核情况的实时监控、及时准确地选出最佳的预算方案以及促使决策科学化提供技术保证。从而把预算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最终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文君.公司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几点建议[J].会计之友,2010(4).

篇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逐渐复杂多样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不仅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还能够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对企业治理结构及内控机制不断完善,并构建出健全的制度作为导向,促使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从宏观环境来看,在市场不断成熟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均有所进步,但在部分环节上还是暴露了一定问题,财务内部控制效率较低,对企业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1.企业本身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管理理念缺乏。一方面,管理层在财务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贯彻得不够充分,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成效,导致部分制度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还有部分企业未能在政策及发展战略上给予财务内部控制支持,造成外部环境基础较为薄弱,对相关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员工普遍存在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的问题,对于业务流程的监管控制执行不到位,缺乏事前预算与事中控制,风险意识薄弱。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更多的是执行传统的会计职能,无法发挥财务管理的实际作用。虽然现代企业财务控制在管理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很多企业自身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不足之处,从而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不少困难,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财务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内部具备健全的治理机构作为支持,才能充分发挥效用

然而,不少企业组织结构较为紊乱。特别是某些国有独资企业,在日常监管工作方面不够到位,由于权责分配不均,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出现一系列漏洞,对投资人利益及企业日常运营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在实际经营中还有很多企业受旧的体制影响,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一股独大的现象导致对出资人的管理难度加大,没有独立的经营自,在财务监督过程中会面临不小的阻力。还有一些企业董事会制度不完善,董事会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无法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在上述情况下,会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流程产生影响,使得相关工作无法规范化进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上升。

3.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过程中,其成效与相关体系存在密切管理。一个健全、完整、科学、合理的体系,可为内部控制工作正确的导向,让相关管理按照正常轨道运作。然而,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依然滞后。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关于财务内控制度的要求。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由多个部门构成,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不同部门之前存在着明显制衡关系,通过相互监督及协调,保证系统正常运作。部分企业由于监督工作不够到位,或岗位设置不合理,制约了内控工作的实际作用。还有部分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不够重视,未成立单独的审计部门,使得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另外,一些企业在运营期间,未能充分贯彻责任制度,使得部门之间、人员之间权责不清。一旦出现问题,甚至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未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内控基础环境。

4.内部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缺失

有些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管理层也付出了足够的精力,建立了一个相对健全、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但在内部激励机制与业绩考评方面却未能给予重视,未能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这无疑会影响部分职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造成消极怠工的现象出现。通过合理的业绩评价可将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利益关系充分反映出来,但有些企业在业绩评价指标制定过程中不够全面,使得业绩评价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5.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对于整个企业发展而言,人是最关键的部分。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可视为人才之间的竞争。换句话说,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会对企业的发展与生存产生直接影响。企业财务人员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很多企业内部存在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会计人员多为会计专业出身,但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及企业管理方面知积累不够,专业技能过于单一,一旦项目或业务涉及到跨行业,这些会计人员便会表现出不适应,甚至无法胜任相关任务。另一方面,我国会计领域选拔人才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优秀的会计人才已经面临着供不应求的状态。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人才断层的情况,再加上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使得企业“人才压力”骤增。

三、对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议

1.提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要让财务内部控制充分发挥作用,企业内部应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并充分贯彻财务内控意识,认识到财务内控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财务内控贯彻于企业发展全过程当中,并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与审计管理。通过有效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可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提供保障。企业财务内控还能增强企业资产安全,使之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构建出一个良好的财务内控环境有利于各项方针顺利实施,通过对经营薄弱环节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所以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职员的财务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等的学习培训,让公司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正确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内控制度得以有效执行。只有全体员工建立控制理念,在工作中自觉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最终实现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发挥内部控制的优势,使企业从中获得益处。

2.优化企业治理机构

通过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可让各部门维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并让监事会、董事会及管理层形成权力制衡,促使其相互监督,保证公司具备独立的自主经营权。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落实的先决条件之一。作为管理层,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一方面,要明确监事会、董事会、管理层的权责,由监事会负责运营监督,管理层负责战略执行,董事会承担决策任务。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必须按照规定履行自身权利及义务,并设置财务预算监督小组,对相关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执行预算期间,各部门要及时反馈预算信息,并结合工程进度实际情况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细致分析。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对偏离预算目标的行为进行纠正;另一方面,可引进外部独立董事机制,并适当增加其在董事会成员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监督工作的成效。此外,如果在企业在运营期间需要大量现金流或存在重大财务决策时,借助有效的治理机构可向董事会及时反映决策方案,并通过民主协商做出最终决定,以此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3.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在财务内部控制活动开展过程中,企业要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利用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对企业管理程度及相关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行监督,促使管理工作按规范流程进行。监督工作能否充分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工作成效。换句话说,财务审计是财务监督的核心环节。企业需结合自身运营情况、市场环境及竞争对手状况,对审计监督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同时,要单独设立审计部门,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力,使其能够针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展开有效的监督工作,以发挥审计职能。再者,要重视财务预算工作,要对预算方法不断优化。预算方法直接关系到财务预算管理的成效,在编制过程中,企业要根据项目实际状况作出动态性调整,不断进行优化,让预算管理合理、科学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滚动预算方法对预算进行修正以及调整,并且延续预算。并且要充分利用弹性预算规避量价波动所带来的财务风险,进一步提升财务安全性。除此之外,在财务部门内部,可针对于某些岗位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轮换制度,实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进一步遏制违规行为。

4.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制的运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激励约束机制是否有效。一套完整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可让员工与企业达成一致的发展目标,将两者共同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促使企业员工坚持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因此,财务内部控制应与职员奖金分配、职位晋升关联起来,将内控制度落于实处。在考核指标制定过程中,要从多元化角度对职员进行评判,通过多项指标对员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使得考核工作更为科学、合理,从而反映出员工真实的业务能力,并促使内部财务管理顺利实施。

5.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若要让财务内部控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必然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协调、控制。因此,企业应该重点关注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培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让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知识积累不断提升。同时,利用考核机制,对培训成果进行检验,以发挥督促作用。另外,在财务部门招聘的工作中,要完善用人制度,保证聘用工作人员的质量。入职前,要进行员工素质的拓展,做好岗前培训的工作,保证员工入职前能够熟悉业务,顺利深入到企业财务控制管理当中。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财务理论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中。企业应注重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提升,并加强财务人员与各方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学习更新能力的培养,使财务人员具备应对各种潜在危机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提高对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并升华会计基础技能与财务管理能力,促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得到有效执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的同时,能够确保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对企业风险管控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企业应正确认识财务内部控制,并加以重视,并结合企业身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健全企业财务控制机制,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监督管理,为企业持续发展、健康经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倩倩.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研究[J].商,2014年12期(26):16.

[2]邬牡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构建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6年02期:103.

[3]张金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4年17期:77.

篇7

2014 年1 月1 日,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于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公共卫生单位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一员,担负着预防控制疾病、维护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由于公共卫生单位的特殊性,其内部控制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题。本文立足公共卫生单位的社会职能及其特点,从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和难点出发,依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就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事业计划目标,促进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确保单位事业计划任务的有效落实,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1]。近年来,公共卫生单位普遍建立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然而,与企业相比,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起步较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内部控制工作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由于公共卫生单位的特殊性,与企业相比较,我国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起步较晚,相关制度和体系建设不完善,许多人尤其是单位领导和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和意识,怕麻烦嫌繁琐,消极应对甚至敷衍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进面临较大的阻力,严重影响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由于许多领导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控制,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没有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致使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内部控制的内容单一,对单位项目决策与执行、资金使用效率与效果、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估、监督、控制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全面、不深入,致使单位内部控制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还有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全是照本宣科,没有结合单位自身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和工作实际来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致使内控制度只是挂在墙、锁在柜里,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3.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相互监督和控制活动,内部控制工作缺乏独立性和约束力

目前多数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和人员,内部控制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人员或办公室人员负责,岗位分工不明确,甚至存在兼职现象,内部控制工作缺乏不同参与部门和人员的相互监督和控制,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使内部控制工作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同时,许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常常受单位领导及多种因素的干预,使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力大打折扣。加之目前上级部门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也主要是针对是否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而对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制度落实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并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踪检查,外部监督不到位。

4.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控制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提出,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单位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公共卫生单位的特殊性,更多关注政府下达的公共卫生项目是否按计划完成,强调单位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缺乏风险评估的理念和意识,没有对单位经济活动和业务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和监督控制,未能及时发现实现公共卫生单位项目目标的风险因素,加之单位内部缺乏定期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协调,相互配合支持不到位,影响单位项目目标的高效实现,制约公共卫生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规范开展。

5.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人员素质不高,内部控制知识和能力缺乏

内部控制工作人员需要掌握财务、会计、法律、管理、统计以及单位主要业务工作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多数公共卫生单位由于编制不足,其从事内部控制工作的人员主要由财务人员或其他部门人员抽调或转行而来,内部控制理论水平不高,专业判断分析能力不足,对内部控制的技术和方法掌握不够,应用不熟练,难以真正担负起内部控制工作职责,加之,大家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严重制约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规范开展。

二、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建议

1.强化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保证内部控制工作规范开展的重要条件[2],而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的良好氛围。公共卫生单位的管理者首先必须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建立和完善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工作体系。要强化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及重要性的宣传动员和教育培训,在广大职工中强化内部控制理念,创建和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保证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工作体系,保持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公共卫生单位要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组织领导单位相关部门共同承担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任务,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和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分析、评估。要明确内部控制机构不同岗位的职责,重点加强单位预算业务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管理,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制度,强化内部控制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约束,积极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预警、控制作用,促进公共资产安全和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有效防范经济活动风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果和效率。

3.规范建立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强化内部控制

健全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制度保障,公共卫生单位要根据单位自身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工作流程,改进内部控制工作方法,明确并强化关键控制点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同时,要建立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考核制度,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反馈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有效落实,促进单位的发展。

4.建立公共卫生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强化财务状况及经济活动风险预警、预测工作

公共卫生单位要依据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结合单位自身的特点建立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建立单位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对单位经济活动和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及时识别和发现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存在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畅通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随时将发现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上报、交流和反馈,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以有效防范和规避各种可能遇到的风险,促进公共卫生单位的规范、健康发展,促进单位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高效发挥。

5.加强培训学习,全面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内部控制是一项要求高、专业技术性强的工作,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度的责任心,熟悉国家财经纪律制度和法律法规,还必须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法律、管理、统计理论功底,熟悉本单位主要业务技术工作,有较强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才能真正履行好内部控制职责,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人员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提高内控人员的思想觉悟,培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同时要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强化对内控人员绩效考核和奖惩,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客观公正、真实有效落实。要强化对内控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养,通过进修学习和实践交流,使单位内控人员掌握全方位的内控知识和技能,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预测判断、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以高效履行内部控制职能。

参考文献:

篇8

一、国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管理质量

国企中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但是也有很多问题,这就使得在建立体系时会出现一些不均等的情况。但是在制度实践中 ,还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强化企业外部抗风险能力

企业内部管理的质量会影响到企业外部风险的控制。特别是在新时期国企深化企业制度中,通过体系的建立,可以将制度管理之间的关联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优化内部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外部抗风险能力。

二、国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缺乏强烈的管理意识

当前国企发展中部分管理者管理意识不强烈的问题,对制度的重视程度以及实施都不够,这是因为部分国企中的管理人员缺乏对内部控制理念正确、全面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对自身经营目标也不是很理解,使得在建立内部控制理念时出现体系不够全面的问题;另外,国企中各级员工,缺乏对财务管理制度的科学、有效的分析,使得制度没有落实,制度内容只停留在表面上,这使得企业管理内容出现停滞现象。

(二)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存在脱节现象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有部分国企认识到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1]。但是在实际内部管理中,在建设理念时,并没有充分的分析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而是继续沿用传统的财务控制理念和内部管理理念,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这就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控制理念建设上受到了影响。另外,还有部分国企在实际管理中,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模式上出现了冲突,存在矛盾的地方,限制了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让国企中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出现了相脱离的问题。

(三)制度绦心芰Σ

在国企发展中,如果在责任和权利方面不一致就会导致执行能力出现问题。在实践中,国企中也存在内部控制制度和工作人员执行能力不一致的现象,这也是出现责任和权利不统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已经有很多的过去认识到存在的因素,然而在调整制度时,还是会受到改革管理理念的制约。

三、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策略

(一)建立健全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制度

国企财务部门要注重对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的管理,不断完善制度,每天都应该做好现金日记账及库存现金余额的核对工作,这是为了保证货币资金收付不出问题,对于货币资金的完整、安全问题则应该交由出纳负责。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现金进行盘点,最多3个月要进行一次库存现金的突击检查工作,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要查清原因,将责任落实到相关负责人身上。

(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人员素质

人员对企业发展也非常重要,因此企业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要从上岗标准上进行严要求,主动的吸收高素质的人才,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另外,对内企业应该为工作人员提供教育培训,管理者应该积极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积极的参加培训,让更多的人能够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及时更新员工的知识,让员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资金利用水平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被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中,在国企财务管理中应用该技术,可以让资金预算方案更加准确,并且让预算计算的速度也得到提升,可以有效的对财务活动进行集中控制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计算精度以及速度方面要得到极大的提升,可以自动的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可以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干扰,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另外,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合理、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比如国企过去采用的是手工记账的形式,一般会计处理时都使用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都很麻烦,让财务资金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增加了工作量[2]。采用信息技术之后,则有效改善了这一问题,可以提高对资金的利用水平,极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建设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新的平台。

(四)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信息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企业要想长远、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建立有效、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企业要制定并且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拨款报账审批、预算资金使用等规章制度,健全审核审批制度。企业应该要健全内部控制系统,将内部业务会审、财务会审及重大决策会审都加入带内部控制系统中,没有经过内控深刻的事项则不能通过;企业可以将健全的制度编制成手册,并且通过多样的形式推广给员工,比如企业的网络平台、门户网站等,要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让所有员工都能正确的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能够注定的去遵守及落实每一项制度。企业在管理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价值,完善人才发展策略,建立一个人才库,优化配置人才,相互之间实现良好配合,坚持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让青年财务人员能够自学考取有关的证书,对每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造价工程师给予表彰,为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人才基础。

(五)从细节入手加强制度建设

要加强制度建设,国企就需要先做好内部工作,能够主动、积极的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让企业和外部投资者二者之间的信息是一致的,减少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让企业能够长远、稳定的发展。另外,还需要注重建设国企财务报告服务性机构及财务披露系统。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相关财务情况,要依据动态的分析方法进行有效分析。如果项目是有发展前景,财务基础、行业成长性良好,那么即使财务指标暂时不是很好,也不能因为这个而否定项目;相反,如果前几项情况都不好,那么即使财务指标情况很好,也不能说项目是有发展性的。项目的财务状况的表现和一定时期的会计政策、长短期的财务目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当前对企业投Y项目的财务分析情况也会影响到未来,这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投资项目的财务状况,有助于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六)建立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

企业财务中都会有贪污舞弊的现象发生,要想避免和减少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尤其是要明确出纳这一岗位,出纳人员也不应该身兼多职,如债务明细分类账登记等。还要避免将企业资金业务办理交给一个人办理,对资金业务要岗位分离,岗位之间应该做好相互监督和制约,避免贪污舞弊问题发生[3]。

(七) 建设高效的绩效和激励制度

国企管理者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素质及管理能力,这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能够掌握有效的绩效考核相关办法,充分了解和掌握其他内部组织结构、文化精神等多项因素,参考经济增加值、净现值等多项财务理论,综合这些内容,制定出有效的机构绩效考核目标,包括对机构中人员的考核,加大对具体执行和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能够保证工作实际情况和绩效目标是相同的,还需要对实际情况和绩效目标之间的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奖惩,能够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为企业工作,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企发展中,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是联系紧密的,二者在企业发展中都发挥这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积极的建立体系,采取有效的策略,如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用信息技术提高资金利用水平,建立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等,促进体系的建设,让国企能够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子妮.浅析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

篇9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加强企业内部监督,防范违法违纪;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管理信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及相关记录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协调、有序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规范化,落实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水平。

二、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是使企业资产和效益保质保量达成财务目标的基石。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专业操作技能认识执行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

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不仅仅包含知识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还应包括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等方面。部分企业在组织设计上只注重框架的构建,而忽略了实施;只重视补救措施,轻视以预防为主的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误解,认为财务内部控制仅仅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错误地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就是文件和制度。更为严重的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不力;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往往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刚性和严肃性大打折扣。

2、对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考核奖惩不力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融严密性、科学性、合理性、连贯性于一体的专业制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设立、细化、量化、奖惩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稽核的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缺乏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有的企业虽然设有一些奖惩制度,但没有完全制度体系化,部分人员认为执行与否无关紧要,实施情况比较薄弱,对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警觉性有所放松;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有的企业也建立了相关的财会内部控制制度,但组织不健全,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等同于内部控制制度;只重经营,轻管理,对自我防范的约束机制尚不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的组织体系不健全,财务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的发展,内部控制失控;内部控制只重事后控制,轻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目前,大部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基本上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待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予以惩处,这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财务内部控制失去应有效力;重有形资源的控制,忽略人员素质、信息质量等无形资源的控制。

3、内部控制执行力不强,风险意识薄弱

我国企业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意识薄弱,同时,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给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实行带来很多困难和阻碍。目前会计工作中还存在做两本账、信息失真的现象,部分单位账表、账证、账实不符;部分企业私设“小金库”,现金坐支等,资金管理失控,备用金清理不及时,有时发生库存现金超限等现象;会计财务核算部门与合约部门之间的配合度有待提高;会计核算因合同控制部门结算不及时,导致项目收入确认不及时,损益不均衡,影响了企业整体财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存在科目串用、财务稽核不及时、会计凭证装订不及时、附件不规范现象。

二、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策略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加强企业所有人员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提升所有成员单位、部门的整体执行力,形成企业的系统执行力和落实力,加大企业的执行力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提高认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执行力

要加强企业执行力的建设,可从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操作流程上有效地结合企业现状,将企业打造成为安全、有效、可控的整体,在制度上最大限度地堵住管理漏洞,在目标上设定执行标准,在落实上有效监督。企业要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目标,必须充分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构成要素,对照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前预防和及时控制各种弊端和错误,明确和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行为,进而提高管理效率。笔者结合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改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加大执行力。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董事会的职能,强化监事会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并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等的责任,使之实现有效制衡,培育诚信尽责的企业文化氛围,营造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根据财务内部控制的科学合理要求,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体系,加强内部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和使用,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是提升领导素质。领导者在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基层员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对于领导者来说要转变领导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处理好分权和授权的关系,提高管理素质,强化法律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违规使用公款情况的发生。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强化员工综合素质,理解和把握财务内部控制,使各岗位人员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减少业务上的失误,做到遵纪守法。

2、创新财务管理,提升执行力,强化内控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扎实做好各项流程的执行,各项工作要严格按照规范管理,使内控体系起到保护财产的作用,保证企业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提高经营效率,使企业能够贯彻既定的战略和方针,使内控体系建设有效。

二是继续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日常财务凭证审核和现场财务检查监督力度。

三是持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做好流程标准化工作。坚持不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注重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分析和纠偏工作,为企业全面完成年度下达财务指标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加强项目财务管理,做好项目成本的过程分析、控制,提高财务人员成本控制和分析能力,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为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

五是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价值。使资产管理账、物统一,真正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做好闲置资产统一调度使用工作,切实做好闲置存货、固定资产的清查和管理,积极督促、鼓励基层单位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价值。

六是加大财会队伍培养力度。财会队伍的建设不仅关系到财务工作的质量水平,还关系到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结合新的形势,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作风优良、业务能力精湛、专业结构合理的财会队伍。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促进高质量财务人员和财会队伍执行力的建设。

3、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篇10

进入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各项改革领域,其中,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说,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以及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是相当重要的,它关系着国企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国企财务管理以及内控体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企业的茁壮成长。

一、新时期加强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整体管理质量和水平

国企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体系一般来说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但是,由于体制上遗留的问题较多,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体系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层次发展不均等问题,提升国企内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无论是从生产运营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管理效率提升的角度来看,都是有着明显推动作用的。

(二)有助于提升企业外部抗风险能力

众所周知,国内内部管理质量的优劣,特别是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外部风险防控能力的强弱是有着直接联系的。特别是在新时期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节点上,国企从内部财务制度管理入手,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关联性,也是企业外部抗风险能力的必然诉求。

二、对当前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重视度不够

国企在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重视度不够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第一,企业高层管理者们对内控制度理解不深,对经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内控工作要点和作用理解不深,导致内部控制体系要么残缺不全,要么只是形式主义;第二,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包括基层员工在内,对财务管理相关制度也没有深入思考,制度本身更多的成为了摆设,造成管理容易出现停滞不前的境况。

(二)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出现脱节现象

虽然部分国企管理者们开始意识到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但是,在设计内控体系的时候,很少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实际和当地的实际状况,一味的挪用其他固化的制度体系,造成了财务内控制度与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原则相违背的情形,有的国企甚至出现了内控制度和自身财务管理制度相冲突的情形,极大的影响了制度本身具备的监督功效。

(三)责权利不统一导致执行力差

责权利不统一导致执行力差容易导致出现制度落实难的情况,据不完全调查显示:很多企业中的内控制度的执行不力跟企业自身内部执行力情况的好坏呈正相关关系,也与内部分工不明确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当前,很多国企都在积极调整中,但是,受限于改革管理的思路不清晰、改革调整力度不够、历史遗漏问题较难解决等因素干扰,困境解决仍存在较大难度。

三、完善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不断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国企要想快速、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一定需要首先从内部管理质量抓起,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而要真正改变国企内部控制环境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第一,强化内部各级领导和员工的思想,树立明确统一的认识;第二,企业管理者们要以身作则,通过外部培训或内部宣导等方式,对包括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管理细则等在内的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强化;第三,完善相关配套的改革制度,协调不同制度的内在逻辑性和内在关联性。

(二)不断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审计机制

不断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审计机制是我国国企的必然要求,也是外部环境的必然要求。通过促进建立符合自身企业实际的相关控制制度,逐步打造形成良性的监督氛围,对常见问题进行快速处理,对突发事件进行流程化处理,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外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现行体制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处理。通过不断的纠错,保证人员的行为符合体系建立的基本要求,保证管理过程和方法符合体系的自然规律,保证实施效果符合预期期望。

(三)不断健全企业内部的相关控制体系

国企内部由于组织机构相对比较复杂,制度建设过程也就相对更为漫长。新时期,特别是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国企的改革之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关内控制度的调整和改革。除了包括应有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外,还应包括详细的内部分工体系和信息内外部协调体系等。确保在国企内部运营过程中,不会出现事和人分离的情形出现,不会出现责任无人承担的情形。

结束语

国企内部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得到不同层面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在深化制度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制度之间的上下承接关系,也要注意协调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坚持统筹兼顾和与时俱进,同时,深化内部改革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切实保证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作者单位:广东粤电发能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倩.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完善、创新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年02期

[2]刘俊英.内部控制的完善有赖于内部审计的加强[J].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05期.

篇11

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应当坚持“企业管理以经营管理为中心,经营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原则,管理层应根据建立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对财务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再造,规范各项具体经营活动,并针对企业管理的重心和经营特点,对各项业务的具体流程加以规范。因此,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的核心是将企业的财务活动从会计政策、标准流程、部门职责、金额权限、标准文挡五个方面加以界定,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财务内控系统设计的需求

全面预算和内部控制制度虽然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因为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良好的运作平台和管理基础,并且还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的支持。 

推行全面预算需要建立一个金字塔式的预算管理体系:企业本部——基层单位——班组……,逐层分解,层层考核,需要跨越多层级的组织,涉及到企业的全部人员、各项业务,于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传递迟缓,信息失真,不同部门或人员难以沟通和协作,预算管理本身的工作量巨大等一系列问题。

依托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系统,能使预算指标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平衡、调整以及执行与考核等信息的传递都通过网络完成,从而大大节省了信息在各部门、各层次之间传递的时间,实现了不同部门或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并且,企业可以将与预算相关的业务流程固化在信息化系统中,每项经济业务只有依次经历标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才能顺利流转,从而充分保证了预算的严格执行,使预算和内控真正成为一种“硬”约束。

三、财务内控系统设计的原则

1.安全性。系统建设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应用,正确处理好数据安全保密与数据资源共享的关系。系统将从软件安全、运行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系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访问控制列表、子网隔离和“防火墙”等安全控制措施,对网络病毒的传播提供防范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系统能保护数据,保证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

2.实用性。系统应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切实地进行设计和实施,不盲目求大求新,保证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能适应多层次用户的不同需求。

3.标准性。标准性即规范性。一方面指系统开发采用大多数厂商支持的国际标准协议,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兼容性和扩展性;另一方面指系统设计、实施要严格执行财政部的相关业务规范和标准。

4.开放性。系统开发采用符合开放标准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总体设计中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使系统能够兼容其他系统,可以在统一平台上集成运行,或可以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口,能导入导出大量基础数据,避免重复进行繁琐的数据录入工作。

5.先进性。选用先进的关键技术和设备,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案,保证系统功能先进,性能优良。

6.可靠性。系统开发采用成熟、稳定的技术,能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地不间断运行。

四、财务内控系统功能的概要

财务内部控制系统主要应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预算管理业务模块:主要包括基层非归口预算编制、归口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汇总、预算审批、预算调整、预算编制及调整查询、预算实际使用情况的查询和分析等功能,该模块实现了全企业年度(或季、月)预算编制的全部功能,为内控系统的基础模块。

2.日常费用报销业务模块:主要涵盖了各部门的归口预算费用及非归口费用的报销业务。系统可灵活的按照各项费用报销管理的要求进行流程和录入界面的设置,并可实现自动计算功能,并根据财务基础工作的要求,在单据录入上严格进行控制,设置了强制性的录入项目,以保证财务费用报销数据的严谨性,规范性。系统在审批中,对审批人配备了加密狗及电子签名,增强了审批过程的严肃性、安全性、惟一性。系统对费用报销有查询分析统计功能。

3.合同付款内控信息业务模块:主要对合同的条款和付款条件进行预置录入,以防止各工程项目付款阶段的人为性操作,避免差错,并可通过扫描,数码、文件导入等方式将合法有效的财务所需的信息作为附件放入各单项合同中,以方便日后资金支付的查询资料。通过合同付款信息模块,财务部门和各主办部门可查询各项工程的付款进度情况及质量保证金的情况。

4.各项工程的付款业务模块。主要用于对资本性支出的各项阶段性支出的控制。如预付款支付流程、进度款支付流程、进度款支付登记、工程完工结算发票登记,完工结算款支付流程五类业务,通过相关业务控制,可实现资本性支出预算的控制。

5.备用金管理业务。主要对备用金借款和还款的业务控制。

6.财务科内部业务。主要是涉及到财务科内部处理的各项工作的业务流程。这类业务在于对财务科内部日常事务处理的业务加强控制,以完善财务内部基础工作的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通过标准的业务流程来加强财务科的自身建设。

7.票据业务模块。主要是对各项票据的登记、领用、核销、作废通过流程加强规范,杜绝不规范的事情发生,主要包括发票、收据、支票等票据的业务管理。

五、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投入运行,将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篇12

(一)各项内控制度逐步完善

2007年9月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成立后,为适应局计财司对财务核算中心的工作要求,针对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特点,以内部控制和谨慎原则为基准,着手制定和修订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与管理组织体系,财务核算中心重新修订了《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信息网络业务管理规定》、《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稽查监控及内部财务检查制度》、《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公务卡报销规定》等制度、办法,编印了《财务报销手册》,进一步完善了财务核算与管理规章制度。

(二)内控制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财务核算中心成立后,如何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切实防范资金风险,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核算中心做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尝试。根据业务特点,开发了财务报销系统,实现了预算执行实施监控,在日常业务核算中建立了包括业务主管、现金主管、出纳、分管处领导对资金盘点与核查的具体方案,开展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财务制度,采取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保证基础核算工作的准确完整;积极配合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税务等部门的常规检查,采取召开座谈会、联席会等方式,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制度的实施与落实,用制度规范业务,有效地纠正了不合规的行为,规范了财务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

(三)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实施,需要称职的人员来执行,核算中心成立以来,把提高员工的素质放在首位,采取了许多切实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一是采取形式多样方法,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防范犯罪的范意识;二是完善职工了相关培训制度。适应财务核算中心业务发展需要,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培训,财务核算中心每年组织举办了会计职称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安排职工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组织职工参加计财司、管理局举办的财务业务培训,邀请税务部门相关人员讲解税法知识;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会计职称学习,逐步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财务核算中心内部各处(室)经常举行业务交流、学习,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培训、学习、交流,财务核算中心的会计管理与操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四)财务网络安全体系初步成型

财务核算离不开电算化,财务核算专网的安全运行与病毒防范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专门设置了系统运行维护人员,管理财务专网的安全运行,首先从制度上规范网络管理,一是制定了《中国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信息网络业务管理规定》对财务核算中心信息网络网络管理、统筹协调、规划设计、具体运行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财务核算中心信息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实行专人管理。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财务核算中心信息网络管理、统筹协调、规划设计、具体实施及相关技术支持,各部门确定一至两名网络安全员,协助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网络管理工作,这样层层负责保证财务网络安全运行。三是加强工作人员对网络安全的重视,消除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从思想上认识到防火墙只是作为网络安全策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切实保证财务网络安全运行。

(五)财务会计内部检查和监控进一步加强

内部检查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检查,不仅是强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核算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重要举措。根据内部控制管理要求,核算中心稽查部门对会计核算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开展对中国气象局在京直属事业单位及所属企业的财务联网监控和稽查工作,在会计核算电子化的前提下,依计财业务系统,通过客户端对日常的财务核算进行监督监控,及时的查看录入系统的凭证,使得财务监督工作能够在不打断日常核算工作之下开展,有效的促进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对各省气象局(含副省级)的财务联网远程监控和稽查工作,通过监控对疑义事项进行甄别,及时了解、核实情况,听取意见,并做好记录。通过对账务核算的监控稽查,一方面加强了对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促进了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可疑事项,降低了财务核算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服务单位内部监督薄弱

2007年9月财务核算中心成立后,整合了中国气象局13个直属事业单位和10家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使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分离,由于会计核算集中到财务核算中心,服务单位与核算中心任务职责划分不清晰,各单位把财务风险防范完全依赖于财务核算中心,大多数单位除做好日常预算、预算进度执行及经费的一般管理外,对于经费、课题等费用支出的监督及资金风险的防范基本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目前许多工作均有核算中心承担。

(二)财务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难度加大

核算中心承担22个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量较大,监督难度加大,虽然核算中心制定的许多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仅制约本单位业务处理,由于财务管理分散在各单位,各单位的经费支出、课题管理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完全统一,核算中心在日常业务处理中要执行各单位的报销政策,会计人员对各单位的情况不太了解,因而对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知情度较低,对经费列支的真实性审核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加大了核算中心的监管难度。其次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脱节。实行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财务核算职能转移给会计核算中心,但资产仍由原单位负责管理。这种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脱节的状况势必更加剧资产管理薄弱的问题,如不及时建立健全各种内控及相应的牵制制度、强化资产管理,尤其是固定资产管理,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单位和国家的利益。

(三)会计监督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财务核算中心的基础核算业务均已实现电子化,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计算机技术犯罪具有快速、隐蔽的特点,单纯的事后审计往往难以发挥出防范控制的作用。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要实现有效的内部审计必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与审计相结合,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因此为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务核算中心正常运转,必须符合一系列适应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要求、又能适应自身实际状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财务监督体系,强化监督和控制,切实防范核算中心运行中潜在的风险。

三、强化和完善内控系统的措施

(一)健全强有力的内控组织体系

在管理上建立部门独立、业务分离、权力制衡的内部管理机构;建立职工业务技能考核、岗位轮换和政治业务学习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通过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内部管理的积极性。在业务管理上, 建立和完善如下监控防线,有效堵塞内部管理漏洞:一是以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各岗位间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机制; 二是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形成各岗位、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三是充分发挥稽查部门的职责,对各部门、岗位、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检查监督。

(二)加强以业务操作流程为客体的内控制度建设

根据核算中心业务发展与管理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 及时建立健全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业务操作制度(财务会计控制制度、计算机系统控制制度等) 和相关业务配套控制制度等内控制度, 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得到有效执行,从而形成有效的约束和保护机制。

(三)建立严格的财务会计控制体系, 确保内控信息真实可靠

要充分考虑核算中心的工作性质,在日常工作中应按照规范化原则、制约化原则、安全谨慎原则,坚持岗位定期轮换, 重要物品专人分管( 如财务印章)。

(四)充分发挥内部稽核的作用

一是完善内部稽核的工作范畴,重点是以防为主。内部稽核应以事前、事中、事后稽核相结合, 并以事前预防为主, 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前就发出早期预警信号, 以及时防漏堵塞, 查错防弊,防范风险的发生。二是完善内部稽核工作条例、程序和方法。要根据内部管理的要求,对不同业务设定相应的稽核方法、评价标准, 同时, 要建立稽核人员责任制和稽核奖惩制度, 明确稽核人员的职责和稽核检查责任, 并根据稽核的效果质量优劣进行奖惩,从而强化稽核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稽核工作质量,。三是强化实时监控。依托财务网络系统对业务处理进行实时跟踪,将收集的数据实时处理并及时反馈,并把跟踪情况和特殊事件记录在审计日志中,从而形成威慑力,减少内部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实现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目的。

篇13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55- 02

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工作贯穿始终。目前,许多企业受经济利益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财务工作上存在一些诸如信息失真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对经营者、投资者甚至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构建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势在必行,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意义

有的企业将强化内部财务控制作为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从而获得巨大成功,有的企业因为未对内部财务控制引起足够重视而出现巨额经济损失。基于此,企业界和管理界越来越重视内部财务控制。而对财务控制的有效评价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导向、诊断、强化以及调节这4方面作用。

1.1 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行

强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确保企业财产不发生流失的有力保障,是企业实现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完善等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方面的相关问题,确保企业稳健发展。通过构建企业内部财务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相关财务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力。

1.2 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可以为企业财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供强力保障,进而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促使其既好又快地实现既定战略目标。企业管理层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对各个部门财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从而达到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果的目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能够帮助其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财务问题,进一步增强其财务风险抵抗力,从而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3 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质量

目前,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期间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层未对内部财务控制引起足够重视,其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还存在某些不足导致的。由于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严重限制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对社会、经营者及投资者的正当利益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全面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 当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2.1 企业内部环境对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产生阻碍

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说是企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多数企业都过于重视对利益的追逐,没有正确认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巨大支持作用,以及其降低企业成本的功效,因此,往往会忽视企业内部有效机制的建设。另外,某些企业虽然开展了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但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而企业又往往不重视在职人员的相关培训,致使建设中的内部控制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未能达到企业内部控制预期的效果。

2.2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在企业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建设的过程中,有两方面因素会导致其出现掣肘:①企业决策者对财务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随意干涉,使相关的程序和制度流于形式;②财务人员未能全面考虑企业各个方面实际情况而盲目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建设,均使制定的内部控制措施无法展现其预期效果。

2.3 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仅建立财务部门,而与之对应的、独立的财务审计部门却被忽视,这就导致企业在整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对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其结果就是内部控制极易出现各种问题,而一旦问题出现,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甚至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导致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使解决问题无从入手,消弭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延迟、缓慢。

3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对策

3.1 建立健全制度,明确各方责任

首先对财务会计部门组织体系进行合理构架,使其功能得以良好发挥。①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以及会计工作内容、人员配备进行岗位设置和人员划分。②规范岗位人员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应明确各岗位在财务会计管理范畴中的详细职责、权利、工作范围,并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③建立轮岗制度。应明确会计人员轮岗的时间、周期、方式,并形成固定制度。轮岗制度可以很好地提高员工的综合工作能力,使其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减少工作中失误频繁出现。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构成防御体系,防止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弄虚作假,损害企业利益。可以说,轮岗制度不仅可以实现企业会计人员对各项职能工作的熟悉程度,还可以使内部财务控制得以有效实施,利用互相约束、互相监督的机制,防范会计人员因个人利益导致的犯罪行为。

3.2 明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构

建设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时,需要同时构架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机构。在这一机构中进行工作的所有人员均要进行明确分工,并对其职责进行明确规划。以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得以顺利实施,进而最大限度地真实反映企业一切生产、经营、发展情势,为企业进行战略化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在进行分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财务管理部门的最高领导尽量不要进行财务的具体活动,其工作间的相容性越小越好,另外,某些财务活动中应设置多名工作人员,以达到相互监督和制约的作用,防止出现作假、作弊等损害企业利益的问题发生。

3.3 加强预算与核算控制

加强会计预算控制首先要以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出发点,对相关单位进行合理授权,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事项、发展、现状进行详细预算,进而控制预算实施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被预算单位可以对企业自身的预算整体情况进行清查和完善,使企业真实情况与预算结果相符。其次,被授权的相关单位要进行预算真实情况的及时反馈。重点对被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进行核查和检验,并与台账进行对比,明确实存数额与账面数额是否相符合,不符合的要进行再次核查,找出问题所在。另外,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内容包括审批程序的明确、会计核算机构的流程、原始记录规范化管理等;采用定额方式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规划、安排、使用;还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所有费用、产品成本也应一并进行核算。建立层层管理的财务收支审批流程,对会计人员管辖范围进行明确设定,保障相关规定严格有序地执行。

3.4 采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手段

建设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共享平台和数字化管控体系,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化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使用和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监督企业财务资金分配、使用过程,可以及时发现在财务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获取最新的财务信息,纠正数据的偏差,大幅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能力和效率,同时提高企业对各种自身资源的合理化,实现配置优化。

3.5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主要由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实施。由于这部分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对内部控制机制的正常运作具有极大的影响性,因此,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性财会知识和经验;其次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具备较高程度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操作水平,才能很好地完成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营,提高对企业财务的整体控制能力。

4 结 论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可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构架科学的、规范的、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须,也是企业适合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需要,建设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可有效防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力量均应该投入到其机制的建设中。不断完善不足,不断补充新元素,起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小兵.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