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研究基础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课题研究基础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研课题研究基础

篇1

课题计划是课题研究实施的指南,课题计划撰写内容要具体、明确,有关条款要齐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操作性要强。要按照省市课题方案规定的“六要素”来撰写,做到:(1)要明确表述课题的题目;(2)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3)要确定好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4)要详细指出研究中运用的方法;(5)要设计课题研究的步骤;(6)要写出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必须具备的,特别强调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撰写上要详细、具体,这样的计划才能说明课题研究者心中有数。

二、要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

课题研究背景资料包括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或检测的统计数据,如学生已有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状况等;也包括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一些概念、理论的界定和相关的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资料(含文摘、卡片和论著复印件等)。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是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通过收集和学习有关的课题研究材料,课题研究者能深入理解本课题有关的研究问题和方法,能提高课题研究者的科研水平,能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明朗化和有序化。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图书馆的资料查询,也可以通过网上的查找,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的收集等。教师要做课题资料收集和学习的有心人,要时时留意自己研究课题所需的资料,并对自己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归档。这些收集来的与课题相关联的资料会使课题研究思路越来越清晰,对以后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三、要经常撰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论文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感触,如一次问卷调查、一次课题访谈、一堂课题实践课、一次讲座等。教师会从这些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一些启示。教师要像撰写教学日记那样,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将课题研究中的体会或写成记录式的报告;或写成课题实践课的教后感;或写成讲座的启示录等。教师经常撰写课题的研究体会,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如果是撰写课题相关的论文,教师应慎重选题,选一些具有新颖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的论文题目进行撰写。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动笔,这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撰写的论文若能得以发表,不但能激发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热情,而且能充实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要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个案

课题研究中的典型个案包括课题研究实践课的教案、说课稿、课件及活动课设计等。教师申报的课题多数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并能通过课堂教学得以体现。对教师课题研究情况的检查、指导较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听其课题研究实践课(或活动课),寻找教师的教学是否有联系课题的操作要素,是否体现课题研究的主要精神实质。有些教师课上得很好,但他们却脱离了课题研究的范畴,那就不是课题实践课。

教案、说课稿或活动设计除了按规定的要求撰写外,最好是在每一环节的设计中结合课题的要求加入点评。这样做一方面能体现教师课题研究意识,另一方面能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课题研究中教学、教研个案的收集要典型,不必强求每节课都上成课题实践课,但必须收集一定数量的案例,待到课题结题时,加以整理,并装订成册,作为课题研究的操作要素的材料,也作为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见证。总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个案材料的积累是课题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篇2

1第三学期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基础实验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结合,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专业能力为导向,融入创新的教育模式和专业思维训练,打破基础医学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实验课有机地进行重组,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交融。

2研究对象

我校2016—2020年招收的全日制五年制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四年制相关医学类本科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其中有2016、2017级为二本招生,2018级为一本招生。涉及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蒙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和药学等各专业学生。

3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研究法,构建、实施、持续优化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1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我校实验室和师资队伍现状,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前期经过项目申报、遴选,在33个教师申报项目中遴选出了7个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密切相关,并独立于课内实验之外的子项目,进而整合成综合性实践技能课程平台。平台采取项目管理方式,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团队,编写项目大纲,形成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以实验课程平台的形式建设团队,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免疫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学科实验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形成宏观、微观,形态、功能相融合,从机制到应用的基础医学整合实验课程体系。

3.2课程体系的实施

本课题的教学任务均来自医学院2017版培养方案,在研期间所产生的课时费等经费皆来自本校的课时津贴支持。医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已在2017、2018、2019年的第三学期———实践创新学期开展。项目组成员一直承担着本门课的实践教学任务。通过三年的具体实施,整合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3.3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根据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综合师资队伍和实验室资源,制定课程改进方案,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充实和拓展,持续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完善和修改已有教学模块的设计。

4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整合课程体系构建效果

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内容、应用型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1]、学生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

4.1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平台建设是在我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基于第三学期的开展,我校教师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实际校情研发的原创项目。项目前期经过项目申报、遴选,进而整合构建成综合性实践技能课程平台。以应用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综合设计性能,突出技术技能训练,如表1。

4.2建设跨学科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基本原则是学科融合、资源共享、产教研用协同育人。建设过程以现有的教研室为基础,打破传统教研室界限,整合各学科教师力量,以实验课程平台的形式建设队伍[2]。本课程教学团队跨越6个医学基础学科,团队成员为基础学科负责人,学科背景扎实、教科研工作经验丰富,团队负责人为医学院分管教学院长,管理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项目团队实力雄厚,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团队目前共有教师9人,其中医学院精品课程负责人2人,优秀课程负责人3人,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5人,中级职称3人。平均年龄42岁。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3.3%。日本毕业博士1人,韩国毕业博士1人,医学专业背景4人。团队发展目标明确、合作良好、成果丰硕、梯队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创新性强,是一支有活力的创新性教学团队。该团队在2018年度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

4.3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

本课程与专业相融合,自主开发研制项目———“PICC的形态学基础建模训练”及“护理学角度预防医院感染”。整合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等学科的实验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课程建设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融通融合的基础上,致力于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发挥实践课程体系在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医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在2019年度被评为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

4.4教材建设的创新和特色

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学团队自编校本教材,教材收录的实验项目均为我校教师原创,结合本校实际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定位,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价值。教材突出技术技能训练,注重同伴学习和创新思维训练。为了便于教学过程评价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综合了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验报告、反思与小结等内容,编写了实验指导和配套的实验报告,以实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了不同学科在教学创新中的丰富实践与异同,展现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教材建设的亮点之一。

4.5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影响

4.5.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学习的机会课题实践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摒弃传统的教科书式的教学方法,以“从做中学”为核心教育理念,利于学生“去证实所学的知识,去了解知识的意义及其应用”,重点解决教学方法老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根据每个项目的内在属性,采用案例教学、小组教学、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中的操作演示、习题和作业相结合的方法[3],体现了文化科学与实用科学并重的特点。通过改良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自由、具体、可动手实践的环境下充分发挥潜能[4,5]。在教学分组中打破专业、班级界限,把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蒙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随机分组,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通过讨论、阅读、思考、认知冲突等,形成疑问。教师科学引导,激励学生通过课内、课外学习和实践去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养。

4.5.2培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跨学科课程设计实验内容,构建真实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设计、案例分析、反思小结的人才培养构成,让学生整合知识自己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结果导向构建学业测评指标。每名同学提前印制课程积分卡,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每个项目模块根据自己的实验特色设置考核评价方式,项目的总积分计算评价成绩,结合专业基础、行业素养、通识能力,进行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估,是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与考试评价方式转变进行的突破性实践,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职业能力的培养[6]。

5结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三学期基础医学教学体系构建,从教学内容、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多个维度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三年的实践,整合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进行的有益的探索和创新。课程的设计不仅仅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还延伸了医学其他相关专业内容,不仅积累了专业知识,还拓宽了视野;实验整合课程中的实验不同于平时所做的基础实验,多具有综合性、设计性,这也使同学们较早地接触了初步的科研活动,既为获取实践创新学分打下科研思维基础,又为日后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提供理念和技术支持,动手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参与本课程的学生在出勤率、完成度和考核等各方面都较普通课程更为突出。第三学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是根据我院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开设第三学期的现实背景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所做的一些初步实践,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继续探索与完善。第三学期只有4周的时间,而本门整合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只有2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很大的难度;各个实验项目如何进行更加有机地链接和优化;在有限的实验经费中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在第三学期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符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具体情况、突出应用型办学特色的整体课程体系,既是提高基础课实验教学水平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7,8],也是在今后改革实践中需要深入思考、进一步总结、推进与完善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黄钢,顾鸣敏,唐红梅,等.医学新目标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sl):l-3.

〔2〕张秀军,王丽雅,欧阳乐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0(08):107-108.

〔3〕王庭槐,王淑珍,周慧明,等.构建综合性大学“243”型课程体系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05):5-6.

〔4〕时连君,万殿茂,王芳,等.实验室开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06):41-43.

〔5〕曾令初,孙连鹏,张再利.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03):89-92.

篇3

A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ment of School-based Sports Curr iculum Development ofChina's Elementary EducationDONG Cui-xiang1, KONG Xia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Normal Uinversity, Xin xiang453007, Henan China;2.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4670 00, Henan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level curriculum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depth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 ment 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mentary educat ion, which takes P.E. curriculum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 combines with the cha racteristics of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t aims at providing theor 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ports teachers to develop sports school-based c urriculum.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curric ulum management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构建了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出台,实现了课程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及课 程管理权力的再分配,给予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较大的自,学校有权对国家层面和地方 层面的课程如何在本校有效地实施进行决策,也可以开发本校的特色课程,这就给校本课程 开发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使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得以应运而生。

就体育课程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学校制定本校的体育课程方案留下了 较大的空间,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使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呈现出空前繁荣 的局面。然而,在少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各具特色,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不 少学校的校长和体育教师对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还缺乏应有的了解,不知从何入手,这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为此,近几年,作者深入体育课程改革第 一线,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并上升到理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策略及措施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其目的再于 为体育教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实地考察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取的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上都缺少经验。 在目前情况下,许多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并且也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而国家和地方层次上还没有出整的制度、政策及实施细则。但是由于这些 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必须以属于学校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 题为依据,所以在现行条件下,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层次上的策略选择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 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研究证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主要有:

2.1.1 借助课题研究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即在国家的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借助于课题申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带动校本课程 开发活动的开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这种策略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河南省濮阳高新开发区实验中学的“以创新运动项目(三步球运动项目的开发)为特色” 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和郑州八中的以“拓展运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 发是借助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多元实践研究》 而完成的。

锡山高级中学的“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国家体育总局体 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兴趣体育实施研究》的立项而完成的[2]。

西安市第53中的“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经验欠发达地区(西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课程结构、资源开 发的实验研究》的课题而进行的[3]。

武汉市桥口区新合村小学的“以传统体育项目(足球)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 助“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课题《地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课题而完成的 [4]。

2.1.2 借助外部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学校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经验或 能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申报、规划制定、活动开 展、课程编制、课程实施乃至课程评价,都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帮助,特别是要借助高等学 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维持和深化发展。锡山高级中学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重要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教育部在上海、江苏等地首先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方案,锡山高级中学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选定语文课和体育课作 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并列入江苏省“九五”教育规划课题,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 究的实验。到1997年,随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校本课程研究专家的介入和“校本课程 开发”理念的确立,课程开发进入了规范时期。通过与课程专家的紧密合作,学校在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了突破。体育课由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逐步走 向“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受到课程专家和体育 课程专家的高度赞同。

2.1.3 加强学校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借鸡下蛋之策并不是长久之计,学校的长远发展还是必须依赖于学校内部发展能力的增强, 特别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即要增加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实施这一策略时应做 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其对于学校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考虑采用先易 后难的方式来逐步推进。首先选择一些有条件的课程项目或者单项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范围。如锡山高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性实验阶段,选择了语文阅读 和体育课两门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还如,上海市闸北区八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经上级批准 从比较有条件的数学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入手的。这样做一是可以集中优势,使校本课程开发 工作与学校的课程资源相适应;二是可以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积累经验,同时提高教 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师资条件。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来讲,可以考虑从一个运动项目入手,如上海市北附中学的定向运动、武汉市新合村小学的 足球运动、镇江市八叉巷小学的乒乓球运动等。也可以从改造传统竞技运动项目入手,还可 以考虑改编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多角度地进行课程开发。

综上所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多种策略可以采用,具体到每所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的各 方面优势、挖掘各方面体育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策略问题,具体到体 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还应采用相应的具体措施。

2.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2.1 建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体系1)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领导重视和支持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尤其 是在法制还未十分健全和长期受国家课程统一管理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更加需要领导支持,只要领导出面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协调各方面 力量,并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提供保证。为此,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 体系。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体育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有关课程开发问题 的决策。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体育教研组组长、后勤总务、教务 、学生处的负责人组成。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专家顾问小组,负责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整体设计的指导工 作,及时解决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开发提供全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支持。成员主 要由科研部门或师范院校的课程专家、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的学校体育理论专家、省市地教育 部门的体育教研员以及体育特级教师组成。

2) 建立组织实施体系。建立实施体系是落实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如果只有领导体 系,而没有强有力的实施体系,再好的课程设计方案也是纸空文,也是难付诸实施的。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负责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即从学校情境分 析、课程目标拟定、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组织,到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所有工作的实施,这 是非常繁重的一项任务。成员主要由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 人员代表共同组成。

――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工作方案。确立具体的实施步骤、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时 间安排、主要负责人等。这是保证课程开发有效实施的措施,保证课程开发者有一定的责任 感和时间观念。

2.2.2 给体育教师赋权增能,使之成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低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 行国家的体育教学大纲,遵循学科专家编写的体育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 匠”和“教学机器”,从而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校本课程开发主张给教师赋权增 能,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教师有权利也有责任对于现有的教学材料或课程内容进行合 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的创新。所谓的赋权增能,主要是指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力和增 强课程开发的能力。包括:1) 增强教师参与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执行者的角色使得教 师习惯于服从,他们不但不习 惯于参与式的决策,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并在 参与过程中提高参与的能力。

马什在总结几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后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在参 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往往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5]。

2) 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履行“教书匠”的角色不需要有任何的研究意识,也不 需要有任何的研究能力。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并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我国教育界近些 年来也提出,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中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向 “科研型”转换。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 究者”的任务,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和自己,还要研究 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

3) 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职业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6] 。在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具有“个体户”的性质,要靠他们自己去处理课堂教学中所有问题 ,孤单/孤立是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教师职业的这种特点很可能使教师相互之间采 取独来独往的态度,而不愿意互相合作。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校长、家长、学生及校 外人士的广泛参与,因而必然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的相互合作,一起制作课程方案、一起对 课程设计进行评价等。因此,加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2.2.3 实施校本教师培训,让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育政策上奉行分权主义的国家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方向 性改变,那就是师资培训的重心开始下移,师资培训模式从以大学为基地走向以小校为基地 ,出现了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校本教师培训。其特点,一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开展教师培训 ,关注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教师缺什么补什么;二是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 系,高校参与学校师资培训的全过程,对中小学进行现场指导;延长教学实习时间,突出教 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可聘请体育课程专家、学校体育专家或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 等方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应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育展望、以及国外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等内容为主,以保 证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我国体育教师来讲是一 个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因而学校还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进行反 思性教学。

2.2.4 理论培训与实际考察相结合,发挥示范学校的作用 由于体育教师课程理论比较薄弱,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对他们进行课程理念及课程知识的培 训非常重要。因为,课程开发理论注重的是“学理”,属于务虚,务虚是必要的,过多的务 虚则导致虚幻,因此,还要注重课程开发的“技术”,即操作技术,属于务实。务虚是为了 更好的务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对于许多教师来讲,认为专家讲的东西与他们的 现实相距甚远,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理论讲座效果甚微。如果能组织起来让他们 到到上海、江苏、武汉等地,开展体育校本课程效果较好的学校去考察,到前沿学校的现场 去亲身感受一下课程改革的热潮,将会起到较大的触动作用。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 教师到发达地区的示范校进行考察,以此来拓宽本校教师的视野,加快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 步伐。

2.2.5 建立校本研究共同体,确保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校本研究是在学校层面展开的,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往往涉及到不同成员的参与 。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是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实践证明,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同样也需要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这一共同体 主要表现为体育学院或系的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合作、体育教研员与中小学体育教 师的合作、学校部分教师合作等三种类型。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证明,大学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是必要的。大学体育教 师作为专业研究者不乏对体育教育问题的理论识见,但是如果闭门造车,在书斋里做学问, 不但理论本身没有验证的场所,而且由于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体悟的缺乏,理论 自身的针对性、现实土壤及意义也就越来越缺乏,最后有可能丧失理论的功用。而中小学体 育教师作为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虽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体育教学也不乏感性 认识,但对于如何从事研究,如何通过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认识,有时难免无从着手。这样, 双方就有了合作的愿望,而中小学改革的实际又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其他的必要条件。在中国教育研究体制中,各省、市、区的体育教研人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与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直接相关,指导着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进行,是教育科研队 伍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体育教研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将有利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如湖北省、武汉市体育校本课程之所以能很好地开展,得益于省、市教研室的体育教研员 长期的指导和合作。另外,由学校内部部分教师组成的研究共同体也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起 到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八个年头,八年间,从课程理论研究者、课程管理者到中小 学体育教师都为体育课程改革付出了较多的劳动,回顾体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尤其是在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存在问题的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作 者通过对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总结,对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用的策略 和措施,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建议广大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发实践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金明,姬彦忠.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创新体育活动项目 三步球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 董翠香.“必修+选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J]. 体育学刊,2007(6):83.

[3] 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8(1):104.

篇4

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理论性、全面性,内容主题不突出。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计算太多,应用、实践性太少,比如,在学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器件时,根据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要知道它们的性能、参数及检测方法,对其内部结构不作要求,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等内容。

2、评价体系呆板单一。考试内容主要是电工基础的分析、计算以及有关名词、术语、概念的记忆;考试方式多采用闭卷考试来判断学生学习的好坏。

二、课程改革的实践性探究

1、理论教学应坚持以应用为中心,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新形势下,理论教学方面,以“实用”为主旨,课程建设以实用、必需、够用为目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了三个转变:由“重理论”转为“重实践”;由“重知识的宽、广、深”转为“知识深度够用、必需”为原则;由“一般的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转化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核心”实用型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实践性是电工技术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要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训教学考核,提高教学质量。

(1)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首先,教师要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兴致勃勃地上课。激趣是课堂的主旋律:①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激趣引入新课;②捕捉课堂中的每个机会,积极激趣;③把握课堂节奏,使教学富有节奏感。例如教学照明电路的组成;我首先发放了两种灯头(卡口、螺口)让学生观察结构,鼓励学生大胆拆开,然后复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求用导线连接好灯头的两个接线柱;接着,再发放拉线开关,引导学生观察开关何时处于“开”状态、何时处于“关”状态,注意两个穿线孔的位置与两个螺钉孔的位置,要求用导线连接好;再次,发放插头,要求用导线连接好;最后,指导学生把灯头、开关、插头组合成最简单的照明电路,装上灯泡,连接电源,控制开关,灯会“亮、灭”。此时每个环节老师必须及时检查,肯定做得好的,耐心辅导特困生,也要肯定学生好的方面,纠正学生的不足,不要用批评的口气。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课外电工技术活动以课余时间为主,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照明电路,观摩机电设备的故障检查维护,跟随学校电工师傅参与解决故障,直到自已在学校电工师傅的指导下能独立操作、解决故障维修电路;通过开展电子科技活动,组装简单的电子玩具,达到练习焊接技术、线路连接、识图、绘图的目的。开辟第二堂课还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将一些电工基础实例、大型水电站供电设备、在农村无法见到的设施,通过屏幕用动画形式将抽象难懂难见的内容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形象,以化解教学难点、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会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

篇5

1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

哲学是任何学科研究的根本理论基础。阐明了人们关于整个世界的各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指明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前途和方向,为人们思考和探索各种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想前提和方法论,为人们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了基本的价值、信念和态度。

1.1 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课程研究根植于人类的知识体系之中,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母体,人类知识来源于哲学,存在于哲学,并在哲学范畴中得以发展。

首先,哲学是课程研究最早的知识来源。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扩展的过程。在古代,人类知识没有产生分科时,几乎都包揽在哲学当中。例如,孔子关于课程的许多论述,尤其是关于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论述,都散见于他的哲学思想之中。柏拉图的关于教育目标、学习内容、课程等的论述,大都存在于他的哲学论著《理想国》中。近代,人类知识进入分化阶段,各个知识领域逐渐独立于哲学之外,形成独立的学科,教育学也在此种情况下形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代表着教育学独立的开端与确立,其中都有关于课程问题的阐述。

其次,当今的课程研究仍然处于哲学之中,受到哲学的指导。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最具概括性、最一般、最抽象的知识,为其他各门学科的研究提供思想框架和指导。课程研究中的许多思想、价值观念、信念、方法论等,都来源于哲学。

课程研究以课程实践为现实基础,课程实践的三个基本方面:开发课程、理解课程和实施课程都是以哲学为基础的。课程开发要符合社会对人的需求,要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要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人们要理解课程的价值观念、思想基础、形成原因等,都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

1.2 哲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首先,课程研究要融合多种哲学思想。哲学思想对课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课程研究一般都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根据一种哲学思想建立一种课程体系,这种情况持续了漫长的岁月。然而,坚持一种哲学思想会带有一定的理论偏见和信念偏见,会导致理论与实践上的偏颇。例如,20世纪初期到中期的美国,人们分别以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建立了彼此不同甚至彼此孤立或对立的课程研究体系,造成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混乱。由此可以看出,一种哲学思想仅仅是反映事物的某一侧面并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只有将多种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反映事实和文化的价值,给人以完整的指导。

其次,要将哲学思想融入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课程研究接受哲学的指导,哲学思想也必将融汇在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中。课程各构成要素的研究都要以哲学为基础,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都要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2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的课程研究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教育理想建立在他的灵魂学说基础之上,其灵魂学说将灵魂划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重视理性能力发展的教育思想。可见,心理学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同样也是课程研究的基础。

2.1 心理学在课程研究中的应用

课程最终要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课程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首先,课程要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心理学规律。只有掌握了学生心理学的规律,如记忆规律、思维规律等,才能科学地、合理地理解和编制课程,确定课程的难度、抽象的难度等。其次,课程要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种课程是提供给一定年龄阶段的个体学习的,课程研究必须把握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提供适合于该年龄阶段的课程。第三,课程要符合特定学生的个性特征。美国弗雷斯特・W・帕克(F.w.Parkay)等人在其《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提出,从人的发展角度规划课程要考虑如下问题:课程是否反映了个体内在的差异以及每个学习者的独特性?课程能否使不同的学习者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是否反映了学习中的连续性?课程规划者在规划课程时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发展任务,是否考虑到走向成熟的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发展阶段?课程能否提供那些早期没有很好完成的任务?当这些任务顺利完成时是否还要继续努力?在人的发展的每一阶段,课程能否及时反映出社会和文化的最新变化?H71该书还就不同的年龄特征作了具体的课程规划。

首先,无论是教育目标研究,还是课程目标研究,都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无论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还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都以心理学为依据。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是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学习者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心理学研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理也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其次,课程内容的研究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如何组织学习内容,选择哪些知识和技能、进行什么样的智力训练可以完成对学习者的教育与培养等等,这些既需要进行逻辑组织,也需要进行心理组织。

2.2 心理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不同心理学流派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应注重多种心理学思想的融合。事实上,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例如加涅就是在吸收了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以及控制论等观点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今天,随着课程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多样化、复杂化,更应该融合各种不同的心理学思想作为课程研究的基础。这种融合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心理学思想可以用于不同的具体领域,如课程行为目标的表述更多采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而学习风格的研究则多采用认知心理学思想;在同一领域、同一问题上也可以运用多种心理学思想,如关于学习者心理特征的研究;分别依据不同的心理学思想构建不同的课程领域或课程类型,并将其整合在一个和谐的体系中,如以动作技能和简单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可以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依据;以理论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则依据认知心理学;以情感体验、人生意义、独创性发挥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则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学校体育课程的研究则是融合了这三种情况的课程构建方式。

篇6

前言

虽然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体育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但符合体育院校性质的教材甚少,大部分体育院校仍沿用非计算机专业或相应的高等院校文科计算机教材。据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措施。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大量的相关领域的文献,对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的研究有了一些了解。通过文献了解到关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文献相比针对于体育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改革和措施的文献比较多。文献研究大部分以理论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的文献数量很少,而针对于体育院校的分析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1.2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法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本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从而为计算机教学改革即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依据,制定和发放了问卷并与计算机任课老师进行了访谈。问卷发放共169份,收回156份,收回率为92.3%。调查被试者为大专学生,并与本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

1.3数据分析

在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excel整理数据并用spss16.0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调查结果分析

2.1学生对计算机认知现状

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小学”开始用过计算机的占被试者的42.6%,“高中”和“大学”接触的百分比同为所占被试者24.9%。从调查可得知曾经学习过“office软件”和“上网聊天”的学生居多均占被试者69.2%,对于现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调查中“能够熟练上网聊天但对其他的软件不熟悉”的学生占85.3%。虽然曾经学习过“office软件”但是掌握此内容的比例却仅有2.6%。其他选项分别为23.7%和10.3%。由于本院大专学生大部分是从普高参加高考录取,而大部分学校高中阶段已开设了一门计算机语言,所以,“至少懂得一门计算机”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2.2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和想学到的知识分析情况

从调查分析结果可知对于现阶段选用教材的理论部分及网络基础的掌握比较好,究其原因这部分教学内容常常安排在计算机教学的前期,学生们对于计算机课程的起初兴趣比较浓所以掌握程度比较高,而对于操作性强的知识由于在高中阶段有所掌握,导致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理想。

对于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程想学习到的知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们最想学习的是flash制作和图像处理,其比例占到调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2.3理论与上机影响因素情况分析

在本次的调查中,主要从理论课和上机课的影响方面了解对整个知识的接受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以下所列是关键几项因素:

(1)信息量大,同学自身基础薄弱,这是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在影响理论课程学习效率的五项因素中, “信息量大”比例为41.3%,其次分别为“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22.5%,“同学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较低”22.1%。由此可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部分的内容的质和量上需要一定的调整,可以给出相关的建议。

(2)案例太难,网络娱乐性诱惑太多,这两项是影响上机操作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全部的五项影响因素中“网络娱乐性诱惑太多”与“案例太难”所占比例均为25.6%,而后是“老师操作太快”为19.9%和“电脑设备经常出故障”为15.4%。除了“案例太难”因素,其他各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与机房管理人员协调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率。

2.4授课方式调查情况分析

教师以讲为主,还是以师生互动为主,这一直是教学中的主要点,而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样问题。在对于授课方式的调查分析发现:在“缺乏团队合作课题,未调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选项上有53.2%被调查者选择,表明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对策

3.1合理编排教材,增设相应的选修课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在教材的选用编排上在保留“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知识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加符合体育院校学生特点。由于对于体育院系学生而言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计算机的整体概念淡薄,对其结构、内部联系、工作过程和一些专用术语都不甚清楚,同时教学时数又有一定限制。所以在保证学科内容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可以简化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数制转换及运算”、“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等章节,可以增加“flas制作”、“图像处理技术”、“方正排版”等内容作为选修课。

3.2重点整合案例教材内容

计算机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为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上机操作能力,突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现有的案例对于学生们相对较难,因此,要重新选用和整合有针对性、实用性,贴近生活既有验证性案例,也有探索性案例,内容设计方式采用从简到难阶梯式,不仅可以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知识,而且还可以使一部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性的进行自我学习。

3.3优化教学模式增加团队合作项目

针对体育院校学生团队合作、动手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协作性与操作能力,同时也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课下可以举办展现团队合作精神的计算机相关竞赛,课上可以以小组方式制作完成实践内容,明确小组各成员的任务,并把所有作品集中展示,进行相互评判,使学生们能够相互学习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4加强教师队伍的知识提升工作

计算机学科是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作为任课教师要时刻保持学科嗅觉灵敏,要了解和学习当今计算机相关前沿知识,并将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在本次调查中,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得知,老师们深感自己掌握的知识有些欠缺很想进一步提升。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鼓励并支持其参加相关培训及学习,并予以相应的扶持。同时,作为教师本人也应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业务素质,如借助网络更新和提高自身知识储备量。

参考文献:

[1]余金勇.浅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J].成人教育,2012,(10).

篇7

Studies on Course System Reform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oundation of Normal University

TANG Heng-yao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Huanggang 438000,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present computer experimen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 in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makes studies on experiment course system of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technology.

Key words: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technology;experiment course;system reformation

1 引言

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教育部高教司先后几次颁发了有关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文件,要求高校加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非常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也应积极改革。

2 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现状

2.1 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

长期以来,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是作为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的一部分,围绕理论教学内容,按照理论教学时间进度进行开设。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只是把理论课堂上所讲的每一种功能、方法、技巧,零散的罗列出来一一进行验证,其实验过程单调,零散、不系统,缺乏实际应用针对性,学生很难讲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进行综合运用。实验教学进度按照理论进度安排,忽略了实验教学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其结果也使实验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2.2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普及越来越广泛,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应用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科毕业生在计算机知识与能力方面不仅要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还要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当前,很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主要还是“打字练习”、“Windows”、“Word”、“Excel ”、“Powerpoint”和“Internet使用”这些内容。对于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网络应用知识如网络资源上传下载、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内容实验教学涉及很少,除了Office办公软件,其他常用软件如压缩软件、下载软件、媒体播放软件、图片制作、杀毒软件等几乎不讲。实验教学没有适应社会应用发展,与时俱进的调整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师范院校学生计算机知识的现状及需求

2005年9月份,笔者对所在学校的所有新生进行了一次计算机知识掌握状况的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笔者所在学校是地方师范院校,面向全国招生,生源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现代化水平各不相同。来自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学生,在中学曾学习过“信息技术”之类的课程,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来自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的学生在中学基本没开过“信息技术”之类的课程,大部分学生没接触过计算机;家庭环境好一些的学生平时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又较多。当问学习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有关“信息技术”课程里内容时,一般学生不记得,原因是在中学学习的时间短,练习少、真正应用的机会少。如果不再学习“Windows”、“Word”、“Excel ”、“Powerpoint”和“Internet使用”这些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对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没信心。

对于师范院校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毕业后是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他们利用计算机开展辅助教学、制做电子教案、上课演示课件、学生信息管理和成绩处理等工作,用的最多的计算机知识是Office办公软件、网络以及常用软件等。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应以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为主。所以,师范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Office办公软件、网络以及常用软件等知识暂时还不能淡化,甚至去掉,只能在巩固此基础上再逐步加强其它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如增加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制作和数据库基本应用等。

4 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4.1 计算机基础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

将计算机基础实验从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分离出来,根据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培养目标要求,按照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和实验学习规律,组织编写与理论教材分离的有特色的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材,制定科学、系统的符合实验教学规律的计划,将计算机基础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

4.2 实验课程内容分模块组织,以项目形式教学

由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识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有的懂一点,有的一点不懂。如果让所有学生按一个步调、同一要求学习相同内容,既满足不了部分懂一点的学生需求,也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将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内容分模块组织,在每个模块设计不同要求的实验内容,并把实验内容组织成具体的项目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实践。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实验课程中有选择地学习其中的几个模块,或者选择学习每个模块中的不同层次要求的实验内容。这样,每个学生每次实验都有要学的新知识,既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需要,也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需求。

4.3 实验练习以应用型、综合型为主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计算机实际动手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实验课程中主要都是验证型实验,每个实验都是由一些单一的操作练习组成,每个单一的操作验证一个基本操作技能。对于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教师演示加以讲解,学生可以很快掌握,但学生很难把这些操作综合在一起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联系起来,还不能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将所有基本操作技能综合起来有机融入到一个具体地应用中,让学生从实际应用中体会每个基本操作的用途,真正做到会用,使基本操作技能演变成应用能力。因此,计算机基础实验在安排练习时尽量提供综合了各种基本操作的具体应用的练习,以应用型和综合型实验为主。

5 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内容设置

下表为根据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一般学时设计的实验课程内容,把实验内容分成10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分为几个层次,制定几个层次的实验项目等。

6 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面对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普及,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必须紧跟时代需求,加深、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积极进行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体系改革研究。

篇8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着电脑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各种不同的工作领域,形成了以影像、动画、图形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的产业链条,内容涵盖信息、传播、广告、通讯、电子娱乐、出版、网络教育等领域。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多媒体产业产值将达1.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随着社会对多媒体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进一步深化其教学改革,使广大在校大学生成为既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成为当前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者以每年举办一次的江西省电脑作品大赛为契机,以竞赛为抓手,对“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研究。

2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多媒体软硬件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常用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并了解多媒体技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前景和其无限的潜力,为学有余力的同学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与建设中,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在训练和提高学生多媒体应用能力方面的意图,尤其是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应用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通过欣赏优秀的多媒体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如何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结构和体系如何进行优化,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笔者作了探索。

一般来说,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竞赛的内容和特点代表着国家对大学生在这方面培养的具体要求。本着“精简理论,强化实践,培养技能,重在应用,提高修养,面向未来”的原则,笔者以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科技活动为载体,对“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与改进,希望探索出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并为类似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3理论教学的研究

3.1课程目标

通过“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多媒体软、硬件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些常用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技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前景及发展趋势,并具备多媒体技术再学习能力和初步的技术创新能力。

3.2教学设计原则

坚持以能力、创新精神培养为本位的设计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均围绕能力培养来进行。

3.3教学内容设计

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分为四部分,如表1所示:

3.4完善教学大纲

根据调整后的教学内容,我们完善了教学大纲,总学时定为90学时,理论45学时,实验45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竞赛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作品大赛的要求,我们另外增加了几个课外实训大作业(不占用正常上课时间)。

3.5教学方法设计

“多媒体技术基础”一般开设于第四学期,是非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技能课或必选课。这时有些学生已大致有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所以在教学上采用隐式的分层教学法。在开学二周后进行问卷调查(表2),以摸清学生的大致专业方向,让专业方向明确的同学能更专心地主攻自己的方向。“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学习只是为其专业方向进行必要的知识补充;对还没有专业方向的同学进行相应的专业引导,并对他们进行更严格的要求,鼓励他们尝试走多媒体技术的路子,积极备战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为以后的就业打开方便之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相融合的思想,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其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此外,学生实际工程项目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再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这门课的重要任务。因此,理论教学上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精选案例、分解任务、讲练有机融合,将相关知识点融入案例;通过案例实现,让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应用,并对多媒体作品有一个直观和更加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6完善教学课件

在完成前面的工作后,教师对已有课件进行了整理、完善和补充,使课件和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并增加了课件的趣味性。

3.7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卷面考试方法,侧重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

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评价学生所有的学习结果。即课程的考试成绩由学习期间的各项过程成绩组成,包括平时表现成绩(15%)、平时作业和上机成绩(15%)、课外实训设计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40%)。

4实践教学的研究

在完成理论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强化实践,面向竞赛,培养技能,提倡创新”的原则,我们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4.1实验内容的设计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的实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 基本内容实践。这类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教师授课内容,加深学生对教师演示内容的理解。一般占到全部实践内容的40%~50%。所有学生必须全部独立完成。

(2) 适当扩展加深。这类练习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提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一般占到全部实践内容的30%~40%。学生在完成基本内容基础上尽力完成。

(3) 主题设计与创新。根据电脑作品竞赛的要求,让学生围绕一些主题进行综合设计,内容和素材自己准备和选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占到全部实践内容的10%~20%。主要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

这种分层次的实践设计方式针对学生特点,既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真正做到了多数学生吃好,尖子学生吃饱,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学生的肯定。

4.2实践教学方法的设计

课内上机实践主要是对基本内容的实践,采用“竞赛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模拟教师讲授过的案例,完成与知识点相同或类似的项目,以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为了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上机积极性。引入竞赛机制和加分机制,给前5名先完成的同学记一个星,以提高学生对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并树立学生信心和成就感。

实训项目分层教学机制分为必做实训和选作作业。对于选作项目,采用“项目调研、项目开发、师生互评”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具体操作为:

项目调研:教师给出项目的主题要求。学生对需求进行分析,并确定开发目标,制定开发计划。学生确定的开发目标可以不局限于给定的项目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项目开发:学生按照开发计划独立完成项目的开发。整个开发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开发为主,教师的作用仅为答疑、开发过程监控以及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有效锻炼。

师生互评:教师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与评价,采用学生互评占40%,教师评价占60%的方法。学生需提交的资料包括开发的项目、实训报

告。首先由教师按照评分标准给出成绩,初步评选出一些较成功的作业,然后组织学生陈述设计

理念和主要方法,展示作品,并由学生自己打分,点评。通过作品的互评活动增强同学们的相互了解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增强了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5教学改革效果

在2005级、2006级和2007级学生实践了教学改革的方案,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明显增强,适应岗位能力也大幅增强。2007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ITAT全国技能技术大赛,平面作品取得了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二个的好成绩。从2003年至今,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参加大赛的近500余人中,有251人次获奖。其中在第电子电脑大赛上,我校学生囊括了所有电脑作品大赛网页、软件、平面的“南科杯”奖(一等奖的第一名),共69人次获电脑知识赛、电脑作品赛一、二、三等奖。

参考文献:

篇10

1 科技文献产出评价体系的作用

科技文献是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表征一个国家、地区基础性研究实力的主要指标[3]。近二十年,一直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作为评价科研能力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科技文献产出评价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宏观上评价国家的科研创新水平,反映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中观上评价科研机构的科研业绩,反映了科研机构的学术、科研水平及科研机构间的竞争力;微观上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反映某个机构的团队或个人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2 科技文献产出的要素

本文通过对科技文献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到各种要素以及要素间的语义关系。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统计分析,可以展开计量分析、主题揭示、关联挖掘和综合评价,从而获取对科技文献产出相关要素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2.1 科技论文产出的相关要素

从科技文献中可以获得题名、摘要、作者、作者机构(单位)、关键词、参考文献、分类号以及基金项目等相关要素。科技论文的相关要素如下:

(1)科技论文是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学研究成果。科技论文(题名、作者、机构(单位)、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发表期刊或会议)。

(2)作者,科技文献的主要创作者,是科技文献产出的源头。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邮箱、研究兴趣)。

(3)期刊,科技文献产出的媒介和主要载体。期刊(名称、ISSN、主办单位、地址、邮箱、出版周期、是否核心、影响因子)。

(4)机构(单位),是科研人员联系形成科研团体的主要方式。机构(名称、地址、邮编)。

(5)基金,是资助基础科研工作的主要方式。基金(名称、编号、类别、起止时间、额度、主持人、依托单位)。

(6)关键词,作为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内容提纲挈领的体现,是科技文献产出的主要内容特征。

2.2 科技文献产出要素间的语义关系

要素与要素之间关系有三种:父子关系(等级)、相等关系(等同)和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根据紧密程度,又分为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直接相关是指直接定义了概念间的关系,没有经过任何其他的概念;间接相关是指某两个概念虽然没有直接定义关系,却通过其他概念产生了关联。

科技文献产出要素的间关系如下图1,其中的父子关系如文献与参考文献;相等关系如作者与项目参与人员;直接相关如作者与文献之间是撰写与被撰写的关系;间接关系如基金项目与文献之间通过作者产生关联。

3 科技文献产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科技文献产出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围绕科技文献产出分别从科研机构综合科研实力、核心作者学术力、学科发展、最新科研动向(领先研究领域),科研人员需求信息特点等五个方面设计评价体系。

3.1 科研机构综合科研实力评估指标

科研机构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基于文献计量的角度,通过文献发表数量、被引篇数及频次、专利数量以及合作论文数量等指标,对科研机构的成果(科技文献)进行分析得出科研机构的综合科研实力总体情况。

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分别从产出力、影响力、创新力和合作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估,指标包括:

(1)科研机构生产力:反映科研机构科研产出能力。论文产出数量: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论文数量;(2)科研机构影响力:反映科研机构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引文量(篇/次):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篇/次);篇均引用次数: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篇均被引用次数;SCI/EI收录的论文数量: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被SCI/EI收录的论文数量;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数量: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被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数量;(3)科研机构创新力:反映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专利数量: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公开的专利数量;基金立项数: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基金立项数量;科技成果数量: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科技成果数量;(4)科研机构合作力:反映科研机构与国际、国内交流的活跃程度;会议论文数量: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表会议论文数量;合作论文数量: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与其他机构合作的论文数量的比例。C=No/(No+Ns),式中C:合作率;No:合作论文总数;Ns:独立论文数。

3.2 核心作者群学术力评估指标

科技文献的作者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体,对机构或学科的核心作者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作者群是具有较高的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力的作者集合,是学科发展和创新的主体。通过对作者的发文量、被引次数等多方面指标,采用文献计量、引文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综合以上指标用定量的方法对核心作者学术力进行综合评估。核心作者群学术力评估指标包括:

(1)发文方面。

作者论文产出数量:作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论文数量;

作者合作论文数量:作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与他人合作创作的论文数量。

(2)引文方面。

总被引次数:作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数量

自引次数:作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论文自己引用自己文献的数量

3.3 学科发展评价指标

学科发展评价则在于客观科学地分析被评学科目前的发展基础、发展状况和态势,预测将来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促进学科发展的对策。开展学科发展评价,从而为制定学科发展战略以及进行学科建设和管理提供直接、有力的支撑。学科发展评价指标包括:(1)学科文献数量分布: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论文在各个学科分布数量;(2)学科文献数量增长趋势: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各个学科论文数量的增长趋势;(3)学科关键词及频次:该学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论文的主要关键词以及关键词的出现次数;(4)学科题名及频次:该学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论文题名以及题名的出现次数;(5)学科文献引文量: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该文献被引用的数量。

3.4 最新科研动向(领先研究领域)分析指标

基金论文的生产能力是衡量这个学科科研实力和水平、科研组织能力及学科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而权威期刊刊载基金资助论文往往代表着该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新趋势、制高点。研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论文生产能力,对了解科研机构科学学发展动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论文总数量: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表基金论文数量;

基金论文增长趋势: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基金论文的增长趋势;

基金论文主题分布: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基金论文的主题分布;

基金论文高频关键词: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基金论文的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

基金论文被引用量:科研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基金论文被引用次数。

3.5 科研人员需求信息的特点分析指标

分析引文是研究科研人员使用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根据科学文献的引文可以研究人员的信息需求特点。一般来说,附在论文末尾的被引用文献是科研人员所需要和利用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献。因此,引文的特点可基本反映出用户利用正式渠道获得信息的主要特点。通过对科研人员所发表的论文的大量引文统计,可以获得与信息需求有关的许多指标,如引文数量、引文的文献类型、引文的语种分布、引文的时间分布、引文出处等。这样就可以从中挖掘出科研人员需求信息的特点。

引文数量:反应科研人员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的利用能力;

引文国别:弄清与国际文献交流的数量和流向;

引文语种:分布反映科研人员对外文文献利用能力;

引文文献类型:有利于确定文献情报搜集的重点;

引文时间分布:吸收新信息和新成果的能力。

4 结语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在基于科技论文产出评价体系研究已经非常丰富,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研究视角多种多样,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发现,我国对高校科研评价相对较多,对科研机构的评价比较匮乏,在科研评价的建设上还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本课题在理论研究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科技文献产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科研机构综合科研实力、核心作者学术力、学科发展、最新科研动向(领先研究领域),需求信息特点等五个方面,对科技文献产出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建立一个相对系统全面的科研机构的科技文献产出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作义,陈晓田.科学研究评价的性质、作用、方法及程序[J].科研管理,2002,23(2):33-40.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辑.美国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70-393.

篇11

一、造型基础课程创新课题设置的依据

1.依据新专业新理念的不断更新

新理念、新技术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动力,艺术本身还是创新精神的产物,掌握新的文化特征,研究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创新艺术作品。新课题设置重视培养学生对新专业新理念的认知,这也是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造型基础课程课题重置要依据不断更新的新专业和新理念,课题本身的创新才不会停滞。比如将造型基础传统课题近似构成设置成互联网盛行的“QQ表情创意”,再深化课题为固定形象近似、拟人形象近似、时空形象近似、单一场景形象近似、著名形象近似、模拟时事形象近似等。这样,新课题虽然挂靠在简单明确的流行理念之下,训练目的却既有助于专业理念的更新,又不会破坏造型基础形态训练的本质。

2.新课题设置中专业的明确指导作用

造型基础的课题重置离不开系统化研究视觉艺术发展的脉络和学生学习的专业方向。新课题设置要加强与专业的互动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专业创新的能力。通过课题专业的指导实践,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专业实践的最新课题和理念,让学生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带着课题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完成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创作出与专业相契合的课题作品,从基础课题的技巧训练层面上升到专业研究的新境界,促使其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造型基础课程的课题重置架构

1.平面构成的创新课题设置

平面构成课题重置时应遵循传统理念:点、线、面是视觉艺术中最基本的形态元素,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这主要取决于形态间的相对位置对比。平面构成要求学生在二维空间创意新形态。

新课题设置包括对形态的认知课题,可设置典型案例和学生自己搜集专业实例的形态分析两类。要求分析内容包括分辨所有形态的形状特点以及它们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观者观看不同形态时产生的情感回应。如点、线、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排列方式、方向等区别,它们会给人轻快、平静、柔软、紧张、扭曲等丰富的心理感受。

新课题还包括形态的创意课题设置。“包豪斯的课程安排被认为是标准化构件,这些标准构件既包括实际的也包括形式的学习,相互协调达到不同的目的。”①新课题据此往往结合形式美法则来训练,但传统法则事实上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平面专业为例,结合经典广告创意,勾画模拟真实形象,抽象形态,草图训练10至20张。教学中通过抽象、具象形态语言形式来表现重复、渐变、发射、对比构成,这些常用的表现手法用来探索如何将平面构成形式美的规律和专业应用紧密结合,运用到实际艺术创作中。创意中还包括对造型、方向、大小、色彩、肌理、明暗等构成形式的探讨。

2.色彩综合训练的创新课题设置

色彩训练偏重理性思维,“在你的整个画面上,每一种颜色都因受到你在别处添加的任何一笔的影响而有所变化”②。实践训练中要紧紧抓住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的综合训练。新课题的目的是通过运用更多理性的实践课题让学生自由驾驭色彩特性。

新课题的设置分实例分析和色彩秩序综合训练两大方面。实例分析主要要求学生结合相关专业实例的色彩要素进行分析,同时包含色彩心理、色彩文化、色彩地域分析等方面。起始阶段先要辅助绘画实例分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然承接对色彩的专业认知。色彩秩序综合训练分以下多个实践课题:4—6块颜色配色训练、色彩秩序训练、色彩空间训练、色彩换色训练、色彩个性训练。几大课题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过程。4—6块颜色训练依据主色、辅色、关系色、点缀色四部分的和谐与对比,结合色彩面积来训练,下面的课题都以它作为基础。色彩秩序训练注重扩展四类色彩的强和谐和弱对比训练。色彩空间训练依据以上两个课题加强对明度的强对比训练。色彩换色训练用来加强和检验对以上课题的掌握。色彩个性训练则是训练对色彩性格、色彩心理、色彩时代、色彩文化的专业创新。

3.立体构成的创新课题设置

立体构成在造型基础训练中是一个相对不直观,考验学生虚拟空间能力、直观运用材料、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课题。课题重置围绕如何认识立体形态的空间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将平面的二维图形转化成三维立体的造型结构形式。在课题重置中专业针对性要突出,如环境艺术专业可探讨背景墙的立体视觉肌理美,同时考察学生对专业材料的认知度,使理论知识具有实践性和研究的深度。

新课题设置内容主要有:认识分析相关专业案例中的线材、面材、块材;分析立体形态功能和传达的情感因素;创意立体空间形态;调查相关专业立体形态的材料构成。新课题训练形式为:教师指导案例和学生搜集专业案例,分析说明立体形态类别、形态功能、空间专业目的。创意立体空间形态训练内容包括重复构成、对比构成等综合构成训练。例如重复形态创意会形成节奏感、韵律美;形态之间的不同包含曲直、粗细、大小、高低、长短、疏密、光滑和粗糙等对比关系;仿生构成在造型结构上有更多探索空间,增强了创意趣味性。

三、造型基础新课题系统对学生的综合指导作用

积极改革学科模式,重要的是完善已有课程设置,循序渐进地改进并细化、更新课程中的子课题,明确子课题与专业的相关性。以造型基础课程课题系统重置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强化基础的造型概念,转换学生无意识的造型习惯,承接学生未来所学专业的属性。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专业理论指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互动合作的课堂氛围,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和实践习惯。课题重置还致力于结合实际,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机衔接学生原有的造型经验技法,挖掘课程的专业应用价值。改变学生对造型基础课程甚至是常态教学安排的误解,在严谨的新课题系统下学习造型基础宏观规律以及专业的相关元素。

结语

造型基础作为传统课程,它的课题多样,重置更为复杂和全面。这就要求课题设置者认识到课题重置要不断适应专业需求进行调整,更多吸纳新的进步的艺术思想,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不断积极进取,自我完善,使课程向着更高、更新的层次发展,完善我国新形势下的艺术文化教育,满足研究型大学的需求。

注释:

①布朗·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71.

②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5.

篇12

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能够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要能够使学生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因而,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悬念性、趣味性,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Go for it中关于生日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过生日的感受,这样学生都会踊跃发言,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然后教师再提问学生的生日都是什么时候过的,怎样过的?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真实的体会,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将教学内容融合在教学问题中,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所提问的问题。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而,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生方法去考虑问题,这样教师所设计出的教学问题,就能够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所提问的问题产生兴趣,并主动探索问题。例如,在学习“Why do you like koalas?”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卡拉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能自主地根据教学内容来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

篇13

自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改革以来,广大体育教师都积极地投身到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专家和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课标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这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和形成科学合理的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对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自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体育教师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使得“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师生思想,教学内容、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查分析如下:

1.师生对“健康第一”课改理念的认识情况。本次调查中显示,“健康第一”观念深入教师和学生思想。从表1中可以看到,教师对“健康第一”课改思想的认识情况中“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了解”的老师分别有36人、75人和23人,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6.5%、55.9%和17.6℅。这就为教师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全面认识它的作用意义和本质特征,并在探索、实践和创新中推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此外,学生这一思想的认识情况也比较理想,“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了解”的学生分别占到了总学生数的15.6%、32.2%和44.2℅,这一数据表明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树立了正确的健康意识和体育课认识,这就使他们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体育项目成绩和运动技术的传统思想,树立了健康的体育思想和锻炼习惯。

2.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情况分析。学校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无论是田径还是其他体育项目,教师基本都能在课程标准要求的框架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项目的特点选择教材内容,在问卷中显示有43%的学生对上课内容非常满意,51%的学生对上课内容基本满意,只有6%的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满意,而且在课堂上较之以前学生们也普遍反映课堂上不像那样死板,只是老师在那教,然后教完了练习,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去积极的思考,而且在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上的变化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练习的热情。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体育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优越性。调查数据表明,87%的学校为了保证初中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这些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了学校选择的运动项目的范围,学生再根据学校确定的范围进行选项学习。

3.教学评价的实施情况。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目标和效果要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去评价和体现。学习成绩的评定要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去评价,比较强调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能力,运动参与的程度、学习过程和进步的幅度。通过调查发现,初中关于体育的学习评价已从单纯依据“测试成绩”和“出勤情况”转变到向“合作精神”和“进步幅度”等综合依据上,但仍有部分老师延续以前的考核评价方法。

二、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课程内容存在的不足。课标对课程内容不作具体规定,可以说是给地方与学校更多的自,但问题是许多体育教师却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有人说只要符合课标的理念,教师愿意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弹性过大同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2.教学组织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尽管在调查中发现体育老师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仅满足学生兴趣需要还不行,还要注重组织形式对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在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教学评价需要全面落实。尽管体育老师们对教学评价改革有了概念,在教学中也有所落实,但落实的点并不全面,需要进一步全面落实。

三、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在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的前进和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需要。当前的中学体育教材对教学的要求比较分散,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互相交叉,学生根本就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主动参与了,因此,教师要在教研中心的指导下,潜心研究体育教材,根据其教学目标和任务自己设计和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自编的体育教材主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适当缩减纯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增加游戏和娱乐性的体育项目,这样的教材学生爱学,教师爱教,从而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灵活多样地设置教学内容,具体设置和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要为他们的自身体育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2)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方便他们更好地与社会体育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