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文化产业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增长势头强劲
截止到*6年底,*省文化产业拥有总资产1027.36亿元,首超千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208.15亿元,增长25.4%。全年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95.15亿元,比增29.5%。当年实现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7614.55亿元)的比重为2.76%。其中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96.88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93.7%;个体经营户实现增加值13.16亿元,占6.3%。*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6%(按现价计算,下同),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3.2个百分点。其中法人单位增长29.5%,个体工商户增长15.9%,均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现价增长速度。在法人单位中,经营性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78.27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90.5%;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8.61亿元,占9.5%。与上年相比,经营性产业单位实现增加值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2.21个百分点,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的增加值所占比重同比降低了2.21个百分点。
(二)文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多元化投资主体已经形成
1.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平稳增长,相关文化产业大幅增长。传统文化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等类别。*6年,传统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9.23万人,实现增加值42.41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增长4.5%,增加值增长9.9%;新兴文化产业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6年,新兴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4.84万人,实现增加值20.82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略有减少,但全年实现增加值增长16.7%;相关文化产业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6年,相关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34.97万人,实现增加值133.66亿元。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增长11.6%,增加值增长39.8%。
*6年,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之比为18.8:9.9:71.3,资产之比为24.3:19.3:56.4,营业收入之比为13.9:14.4:71.7,增加值之比为21.5:10.6:67.9。与上年相比,新兴文化产业在拥有资产和实现收入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相关文化产业在吸纳从业人员和实现增加值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和5.0个百分点。而传统文化产业在这几个指标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均有所减少。表明*省文化产业中,新兴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在*省国民经济运行的贡献中占有优势份额。
2.经营性产业单位发展大大高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6年,经营性产业单位与公益性事业单位吸纳从业人员比为92.3∶7.7,拥有资产比为87.5∶12.5,全年营业收入比为96.4∶3.6,实现增加值比为90.5∶9.5。说明文化产业已经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部门”。从具体行业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生产在文化产业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贡献超过一半,*6年实现增加值123.30亿元,比上年增加34.4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58.7%,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次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有从业人员5.43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拥有资产140.42亿元,比上年增加12.67亿元。实现增加值27.99亿元,比上年增加1.25亿元;新闻服务和网络文化服务的规模最小,从业人员分别只有831人和1310人。
3.文化领域不断开放,呈现多样化形态。*6年,在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有1.24万个,占92.3%;港澳台商投资单位667个,占5.0%;外商投资单位370个,占2.8%。与上年对比,内资单位减少415家,所占比重减少0.6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增加33个,所占比重增加0.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单位增加29个,所占比重增加0.3个百分点。在全部文化产业单位中,内资单位实现增加值125.83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单位增加值的59.3%;港澳台商投资单位50.01亿元,占23.8%;外商投资单位34.21亿元,占16.3%。
(三)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效果初显,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崭露头角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进发展,效果初步显现。以*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文化重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剧院、昙石山博物馆等省级重点项目和各地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提高了*省城市群的文化品位,推动了*省文化设施建设迈向更高层次。*6年,全省共有219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大剧院、厦门园博园项目、莆田妈祖文化城项目等10项文化产业项目名列其中。在183个预备重点建设项目中,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工程、莆仙戏大剧院等7个项目名列其中。在文化产品制造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461家,占11.2%,年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的有2578家,约占62.5%;在文化流通企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73家,占3.3%,年营业收入超过*万元的有943家,约占42.4%;在文化服务业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有117家,占1.9%,年销售收入超过*万元的有854家,约占13.8%。逐步形成了以*省广播影视集团、*日报报业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厦门广电集团、厦门日报社等一批文化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成为*省文化产业的领头羊。
二、*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文化艺术成果丰硕
一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省以精品战略为导向,精心规划和组织各项艺术活动,促进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6年8月份,*省歌仔戏《邵江海》获戏剧文学最高奖--剧本奖;10月份,*省选送的越剧《唐琬》获“*6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5月份,漳州木偶剧团凭《大名府》《卖马闹府》《人偶同台》3个节目在第13届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夺得优秀表演奖。二是基层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阵地建设得到加强,队伍素质逐渐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从城市到乡镇、从社区到农村,形式活跃的基层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受益者。*6年,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3个,剧场、影剧院69个,群众艺术馆10个,文化馆80个,公共图书馆86个,博物馆85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1.26万场,观众1156.20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1.72万场次,全省以公共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以及文化站等“二馆一站”为主体展开的社会文化网络基本成形。三是戏剧事业带来新机遇。*省号称戏剧大省、戏剧强省,是南戏发源地之一,剧种多达32种。*6年,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省有11项戏剧类项目入选,包括了*省五大剧种的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以及永安大腔戏、四平戏、泰宁梅林戏、闽西汉剧、寿宁北路戏、木偶戏等。到*6年底,全省有专业剧团93个,民间剧团765个。众多戏剧类项目入选“国遗”,将极大地推动*省戏剧事业的发展步伐。四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全省启动了面向广大城乡的“*文化信息网”工程建设,以省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全省文化信息网站,通过整合全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宽带网和卫星通讯传送技术,将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文化站点,向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娱乐和各方面的信息服务。
(二)新闻出版发展良好
一是图书质量继续提高,品种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有130种图书在省级以上各类图书评选中获166个奖项,比上年多19种44个奖项。其中《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分子创伤学》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全年图书出版3002种,比上年增加59种。既出版了《海峡西岸的崛起》、《中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等一批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图书,也出版了近百种研究“三农”问题和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读物。如:“新农民新农村”丛书、“农民工学技能”丛书等。既出版了《*新童谣》、《让高尚成为自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研究》等反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图书,又关注市场,掌握读者需求,出版了众多文化品位高、市场潜力大、读者反映好的畅销或常销品种。如《古文字构形学》、《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等。闽版图书的影响力有所扩大,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二是报纸出版的各类指标增长较快。*省报纸出版紧紧把握舆论导向,既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旋律,又突出服务性、知识性、娱乐性,各类指标平稳增长。*6年,*省报纸出版种数达59种,全年报纸出版总印数9.7亿份、总印张34.55亿印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1%。三是期刊出版各类指标恢复性增长。*6年,*省有174种期刊,全年出版2902万册、总印张为12.74万千印张,平均每种期刊印数为16.68万册,分别比上年增加61万册、2902千印张、0.35万册。四是音像电子出版物高速增长。*6年全省6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盒式音带63种、54.27万盒,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21.0%,出版激光视盘606种、2151.90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6.83%和511.35%;全省4家电子出版社共出版电子出版物43种、18.08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230.8%和112.0%。
(三)广播电视实力增强
一是“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止*6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1%,分别比上年提高0.04个和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6年全省广播节目有85套,电视节目有36套,与上年基本持平,比*0年分别增加13套和20套。三是有线电视联网取得新突破,截止*6年底,全省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超过13万公里,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突破450万户。四是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新跃升。119米高的*广电中心主体工程已建好,现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于*8年3月建成,届时*省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质的变化。
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行业。即包括传统文化产业,也包括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法人制造业*6年增加值增速高达38.7%。但相比之下,*省的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6年*省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速为12.0%,比文化产业制造业增速低26.7个百分点。面对当前群众文化消费大幅度增长,文化需求多样性、多层性、个性化的趋势,缺少高质量、高品位,切合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6年*省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32.1%,从业人员占28.7%,资产占43.6%。
(二)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较小,占GDP比重偏低
*6年,*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比上年只提高0.27个百分点;其文化服务业(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14.08万人)与城镇单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在岗职工人数基本一致(13.97万人),但所创造的增加值(63.23亿元)只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1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年的增加值为537.11亿元)。特别是反映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6年的增加值仅20.82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0.27%,其增速虽比上年同期增长16.7%,但比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慢23.1个百分点。
(三)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能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得到挖掘利用。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成为通病,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文化产业相关层所占比重及增速大大高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6年*省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9%,增速高达39.8%,而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层所占比重分别只有21.5%和10.6%,其增速分别比相关层低29.8个百分点和23.1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看,*6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34万家,平均每个单位仅36人,资产约750万元;从区域分布上看,*省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三市,法人单位数占全省66.1%,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77.3%。而闽东、闽西、闽北的文化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文化产业相对落后。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看,尖子人才匮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四)居民的文化消费较弱
*6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仅占消费性支出的13.5%和10.4%。将教育消费剔除,城镇居民纯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占7.0%,文化娱乐消费缺乏刚性,仍处于弹性系数较大的次要位置。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后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迅速增长。*6年*省人均GDP达到21471元,折合美元已超过25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1%,文化消费潜力很大。但文化市场还存在供需缺口,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关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与居民的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产生较大落差。
(五)投入不足,机制落后
近年来,*省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总的来说还有很大缺口和历史欠账,使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县及乡镇的三馆一站建设还有不少历史积欠;维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经费不足;为城乡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一些重点文化工程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从文化系统自身的因素来看,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尚不协调,不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落后,一些艺术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游离于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与需求之外,因而长期缺乏活力。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还是要提高认识。要知道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人士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之日,就是中国先进文化全面走向世界之时;其次,要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作用。文化体制改革和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增强文化事业活力,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提高文化综合竞争力。政府是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文化服务的统筹者,既要发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又要弥补和抑制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要继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地制定和健全市场运行规则和法规制度,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第三,发展文化产业还要处理好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因此,在大力加强现代先进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继承中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新时代进步发扬光大。
(二)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综合实力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科学规划、集中力量在全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层次分明的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新建一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文化场所。到2010年,全省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100%的乡镇(街道)有文化中心或文化站,60%以上的社区和建制村有文化室(文化俱乐部)。继续推进*大剧院、*广播电视中心大楼、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以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在建工程建设。适时推动省少儿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海峡出版综合大楼、*省档案局新馆、省艺术馆新馆等建设项目。二是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区的目标,重点开发富有*省特色的绿色、红色和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提升*省旅游综合竞争力。要加强重点旅游区开发,创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经济区和旅游精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新建一批旅游产业集群区块。完善、提升十大旅游品牌,培育、推出十条精品线路;完善、培育1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培育建设50个旅游小城镇;推出50家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提升、推出50个国家A级旅游区,其中5A级旅游区争取突破5个。
(三)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一是加强*省特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和历史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加快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厦门海峡艺术中心、闽南文化生态区、地方剧表演场所等项目建设。二是着力建设一批公共文化重点工程,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基本实现全省农村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加强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基本实现全省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大力推进以农村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乡镇及大部分建制村有共享网点;加强全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落实到位。三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省民营经济和吸引外资、台资的优势,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政策允许进入的出版物分销、有线电视接入网、影视节目制作和销售、电影放映、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等领域,吸引非公有资本或参加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或兴办文化企业,加快*省文化产业发展。
(四)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
要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新增文化资源配置上重点向内地山区和农村倾斜,使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文化领域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一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逐步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大的状况。二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扶持乡镇的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新建500座,力争实现100%乡镇拥有一座具备展览展示、科技培训、书刊阅览、农村信息共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加强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广播电视网。基本实现全省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完成全省广播电视高山发射转播台(站)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完成村村通模拟卫星电视接收机改数字卫星接收机的工作。采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和98.5%以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建或改造农村数字固定放映点80个、流动放映点80个,实现“每村每个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省扶持建立30个“共享工程示范区、县”,400个乡镇(街道)共享工程服务站点、5000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服务点。
(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篇2
[作者简介] 王丽梅,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营和物业管理;
牟芳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区域经济和城市管理;
董西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和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 济南 250014)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新课题。为了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进程,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山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培植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量,摆上了重要位置,并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写进了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一五”规划中,更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部署。这些都为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文化产业概述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文化”热。“文化”热的出现,首先是由文学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引起的。学术界比较注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上层文化(儒、道、禅等观念形态);而文学界则比较注意地域文化,比如陕甘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齐文化、泰山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淮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关东文化、燕赵文化、沂蒙文化等等。这样,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及其发展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概念是由英文词语Culture Industry翻译而来(亦被译为“文化工业”)。当前,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述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及与之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产业统计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根据部门管理需要、文化活动特点及产业链细分为: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9个大类,再分为24个中类、80个小类。
(二)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例如,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镑;日本的文化娱乐业早在1993年就超过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1/5,其视听产品也超过其航天航空工业产品,成为其第一大出口行业。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的成长也十分迅猛。据报道,北京市委、市政府在1996年就已颁布文件,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北京市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植和发展,并下决心要用5年时间使北京市文化产业的总产值超过制造业的产值。所以,刘诗白先生在新著《现代财富论》中指出:“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还有人认为“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更有学者将其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明,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厚的文化大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轴心文化的策源地,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是山东特有的文化资源。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乡土浓郁的民间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为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全省有60个省级文化先进县,2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达23个,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目前,全省文化企事业单位已有1万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总资产达160多亿元。从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从全省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大集聚区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各产业集聚区内,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茁壮成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凝聚力。在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当地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快速崛起。在西部的济宁,从最初的“孔子故里游”发展到如今已成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这张独一无二的文化王牌,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逐步释放出来。
文化产业企业集团不断壮大,支柱产业迅速成长,是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山东大力扶植培育优势文化产业集团,经过整合,组建了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山东出版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等7家国有文化集团。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全面提升全省文化产业档次,带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山东发展文化产业的康庄大道。
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举办大型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让公益文化项目面向市场“找婆家”;让文艺院团与企业自由恋爱、“文企联姻”;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催生出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山东爱书人音像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发行公司,全省5700多家发行单位民营企业占了半壁江山;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筹备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
三、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界定不清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都以文化为内容,然而性质、目标、方式、策略都各不相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中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运作的那一部分,必然是经营性文化。这是由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益性文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偏重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不以盈利为目标,不能被纳入产业的轨道,而应由非产业化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提供。但实际发展中,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常常胶着在一起,既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进程,也使文化事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要。
(二)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既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也有守旧落后的一面。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是一个产业问题,是市场问题,不再是传统的事业问题。因而,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冲突,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
首先,“伦理至上”观念与功利观的冲突。中国文化传统从道德标准上把人分成两类:“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导致禁欲主义。纯粹的文化人认为文化产业的崛起,标志着文化的沉沦、文化的堕落。而文化产业追求的则是收益最大化,讲求的是效率、效益和利润。
其次,“人治”观念与“法治”观念的冲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人治传统的国家,这种人治传统没有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和批判。“法治”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提倡和鼓励竞争,提倡树立忧患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造,需要通过竞争激发出人们无穷的创新能力,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没有法治的环境。
(三)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宏观上,山东没有真正建立起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政企不分、企事业相混的格局并未消除,文化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也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疲于应付。此外,现行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渠道严重不畅,使急需资本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只能是望梅止渴。
(四)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分析,山东东部沿海地市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仅青岛、济南、东营、威海、潍坊、烟台等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就占了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2004年,济南市文化产业总收入为189.4亿元,增加值57.6亿元,占全市GDP的3.6%,从业人员4.84万人;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0.63亿元,占GDP的5%,从业人员2万人;威海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7.4亿元,从业人员约3.6万人,增加值15亿元,占全市GDP的1.5%;东营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5.39亿元,实现增加值16.14亿元,占全市GDP的1.8%(包括油田),从业人员3.04万人;潍坊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36.34亿元,增加值5.6亿元,占GDP比重2.91%左右,从业人员3万人;烟台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3亿元、占GDP的1.5%,从业人员2.25万人。与东部沿海地市相比,中、西部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山东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五)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目前,山东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仍是主渠道,没有或缺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而且,山东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山东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六)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山东虽是人口大省,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全国3543人的平均值,在各省(市、区)中仅列第15位。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所以,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科技含量偏低,附加值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山东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对于加快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文化产业远期发展战略和经营意识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文化产业较长时期内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权威性的战略规划和明确方向。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文化产业在山东现代化进程与未来经济中的位置;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和相应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经济行为、法律行为的原则;体制、机制和政策;主要目标与战略步骤等。在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制定体现一定指导性的实施计划,把文化产业真正纳入经济发展计划领域。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利用山东距首都较近,属沿海开放省和渤海――黄海经济圈等优势,实施以旅游为龙头,以举办大型文体活动为契机的全方位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就需要全省统一规划文化产业的布局,发展文化产业的股份制集团。根据经济实力,瞄准重点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重大项目进行精心选择、精心策划。
(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因。所以,山东应尽快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实行全行业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党管方针政策、人大立法规范、政府依法行政、社会自治自律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建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省文化产业促进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避免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三是紧紧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企改制、转变政府职能4个环节,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办分开、国有文化资产监管、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工作。四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将目前政府部门承担的诸如制定和推广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实行行检行评,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转移给行业协会,增强企业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活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方式转变。
(三)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山东文化产业虽然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文化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所以,必须努力建立起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我国国情、山东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政策。这就要求:第一,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第三,高度重视思想发动工作,在部门、企业和群众中广泛宣传和贯彻已出台的各项促进政策,为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四)拓展融资渠道,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所有制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杠杆作用。第一,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第二,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制定差别税率、税金减免、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广开筹资渠道,支持文化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逐步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比重,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另外,尝试建立文化产业基金,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弥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资本缺口。进一步打破国家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形成一批过得硬、叫得响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五)促进居民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山东文化要素市场
当前,应积极引导和提倡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通过建立学习型城市、建立各种文化市场、开展城市节庆、文化博览活动、搞活演出市场等方式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同时积极发展文化要素市场,包括文化产权市场、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中介市场等。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文化要素市场已开始出现。文化要素市场是实现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必要平台,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真正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的重要制度安排。有了文化要素市场的运作,政府就可以逐步从许多领域中脱身,而成为市场的规划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在全省建立若干文化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六)抓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山东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内容产业,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形成以广播电视业为主体,兼营相关产业的现代综合传媒业。要加快文化信息运作数字化进程,建立文化网站;大力发展高科技娱乐设施和应用软件,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结合各个地方的特色和城市总体建设,改造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娱乐和文化旅游场所;积极扶持和促进动漫游戏业、艺术品交易业、节庆会展业、文化经纪业以及艺术教育与培训业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产业、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健全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要利用现代网络和媒体技术、节庆会展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和营销,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文化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方面,继续抓好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和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这三大集聚区的发展,努力实现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与此同时,各地还应根据其资源特点及市场发育程度,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区域,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
(七)进一步引进和培育人才,构建人才战略高地
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归根结底靠人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既需要懂经营、会管理、掌握文化规律的经营人才,又需要文化方面的专门人才。根据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山东文化产业运作人才不足与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并存,因此,应大力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应该是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使他们在促进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到山东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形成山东独特的优秀文化人才流入的洼地,构建山东文化产业活力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EB/BO].学说在线,2002-10-10.
[2]韩英.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EB/BO]. http://media.people.com.cn,2005-06-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山东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营造跨越发展优势情况分析[EB/BO].http://www.jrj.com.cn,2006-02-11.
篇3
二、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新疆旅游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新疆旅游文化认识不足、旅游文化相关人才匮乏、投资主体单一、产业投入不足,下面就这三点做详细说明。
(一)对新疆旅游文化认识不足
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新疆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正确认识新疆旅游文化对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疆拥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不断的积淀,在其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婚丧习俗、建筑、饮食文化以及节庆活动等各方面体现出来。这些都是新疆旅游文化的良好资源,具有良好的娱乐、观赏以及休闲价值。当前,在对这些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使得现有的新疆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层次较低,开发出来的旅游文化产品形式单一、雷同,观光旅游泛滥,没有特色,对新疆民族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程度不够深刻,严重阻碍了新疆旅游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旅游文化相关人才匮乏
旅游文化相关人才匮乏同样阻碍了新疆旅游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兴起时间较短,当前新疆现有旅游文化产业从业人与那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旅游文化相关人才的匮乏与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市场需求量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背景下,新疆一些地区旅行社不得不降低用人标准,这直接造成了速成导游的出现,这些速成导游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对新疆的文化历史以及自然地理不甚了解,影响了新疆文化旅游的有序高效开展。
(三)投资主体单一、产业投入不足
近年来,虽然新疆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对文化基础设施经费投入不多,投资主体单一,基本上还是以政府为主体。文化产业仅仅被当作政府部门要做的一项事业来发展, 事无巨细全由政府部门包揽。目前,新疆尚未培育出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国有或私营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集团。同时,社会力量对新疆文化产业的投资规模普遍偏小,数量偏少。
三、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加快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旅游文化的认识;建立健全旅游文化相关人才培养体系;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强旅游文化产业投入。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旅游文化的认识
现有的新疆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层次较低的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对新疆旅游文化认识不足。本人认为,转变观念加强对旅游文化的认识是提高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政策引导下,对新疆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对新疆民族旅游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开发新疆特色旅游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社会效益。
(二)建立健全旅游文化相关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旅游文化相关人才匮乏阻碍新疆旅游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现状,新疆应当加快建立健全旅游文化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新疆旅游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产品意识、客户意识以及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篇4
2015年1月,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文化产业群落”被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了唯一进入文化部公示程序的文化产业项目;2015年11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赴日本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2016年1~8月,有42项文化产业项目入选国家级项目库或规划。借着政策的顺风车,全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各项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问题,如果顺利解决势必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就是其缩影。
二、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是自治区文化厅下设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是在我国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矛盾局面下的特殊产物,主要指在文化领域从事相关创作研究、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于2014年在原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的基础上由多家单位合并而成,剧院下设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杂技团、京剧团、交响乐团、民乐团、二人台艺术团、乌力格尔蒙古剧团(话剧中心)、歌舞团9个艺术团体,负责创作、演出、推广具有草原文化特色、反映独特内蒙古文化的艺术作品,在文化艺术上繁荣少数民族歌舞剧、蒙古剧、歌剧、音乐剧、交响乐、二人台等艺术形式,同时肩负着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文艺活动、公益性演出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任务。2015年1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演出团受邀远赴新加坡,并在新加坡维多利亚剧院为当地民众带来了以“大爱草原”为主题的歌舞盛宴;2016年9月,应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邀请,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青年合唱团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无伴奏合唱在哈首都上演;2016年5月、11月、12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开启了惠民演出季;2017年2月,剧院又在美国休斯敦斯坦福中心举办了“欢乐春节”文艺晚会。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成立的这两三年成绩确实可圈可点,但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改革大潮中刚刚成立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单位,尚有待完善之处。
篇5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研究
一、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齐齐哈尔市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同时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前,齐齐哈尔市拥有600多处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单位40多处,星级以上文化景区居多,其色鲜明的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文化景区有7处,在省内旅游文化景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的有昂昂溪古文化遗址、江桥抗战遗址、俄罗斯风情小镇、扎龙自然保护区、泰湖湿地公园、西罗亚大街,兴十四村、大乘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西满烈士陵园等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韵味十足的旅游文化景区,分别开出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游、工业游、农业游、冰雪旅游”等16条旅游路线。2013年8月,中国(齐齐哈尔)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齐齐哈尔召开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2013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03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47762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外国人38511人次,比上年增长2.1%;旅游外汇收入14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
2.鹤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本市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鹤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大湿地、城市鹤之乡”的称号下,齐齐哈尔市极力打造鹤文化,加强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使鹤文化走出鹤城,走向世界。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飞鹤乳业、金鹤门业、鹤城酒业、华业集团、翔鹤制药等等市内600多家企业的名称以鹤命名。建立丹顶鹤艺术品研发中心和鹤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将鹤文化和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以鹤为题材的各种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包括文学、摄影、短剧、书法、舞蹈、满足刺绣等等。鹤文化做为齐齐哈尔市的城市主体文化,凸显了城市的品牌特色和战略特色。2015年7月,中国(齐齐哈尔)第三届国际鹤文化艺术节在齐齐哈尔举行,其中包括歌舞晚会、音乐盛典、学术论坛、美术展览、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舞台剧、摄影作品展等一系列文化盛典。
3.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年来,市政府加强对文化产业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增大资金投入力度。2013年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1个文物管理站1个,文物管理所12个,文化站总数已经达到180个,注重对社区和乡镇文化站的更新和建设。全市艺术表演团体5个,各种大大小小的歌舞电子文化娱乐活动普遍的存在于市民的生活当中。全市广播电台共有11个,广播节目套数11套,广播发射台、转播台4个,县区广播台9个,其中乡有线广播站站10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9.39%。全市拥有电视台14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1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实现了广播与电视、有限与无线的密切结合。达到了文化传播网络化、高速化和全面化。
二、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综观全国文化产业投入人员数,黑龙江省位于其他各省的后位,虽然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领域人才辈出。但是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方面却不占有任何优势。第一,文化产业从业人才利用效率较低。文化产业内的单位从业人员人均产值远远低于其他市,难以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第二,文化产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目前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从其他行业转换而来的社会人员,这些人对文化产业相关知识掌握只是流于表面,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少之又少。第三,文化产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齐齐哈尔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薪酬、福利待遇、培训等劣势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再加上地域问题,使得一些精英人才不断流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2.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网吧、影音制品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文化艺术团体印刷厂等等文化生产机构众多,能够满足市民的生活所需,但这些机构一般只是针对本市消费群体,实现的是一种区域内生产经营的循环微收入,并未给文化产业带来应有的价值。虽然政府已加大对旅游景区的扶持力度,但是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也只是一部分。旅游形式依然比较单一,对于旅游附属活动、旅游纪念品以及科技旅游还处于萌芽状态。文化创意产品寥寥可数,现有的文化创业产业市场占有率低,文化团体缺乏创新机制,文化产业平台创建不完备,当前市场上群众的消费需求脱节,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难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3.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
首先,齐齐哈尔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综合实力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虽然齐齐哈尔市政府提倡以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50%都是中小企业,资金上亿元的大企业少之又少,尤其是民营企业其自身的分散性和灵活性使文化产业难以形成合力。其次,文化产业机构分配不尽合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产业和其他产业,占文化产业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核心企业创造文化产值的五分之一,大部分产业产值由其他产业创造,产业产值比例不合理,齐齐哈尔文化产业核心层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了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次,文化产业主要集中于科技含量低、创新理念少、更新换代慢的领域,对于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文化影视、文化演出、电子商务等高科技和时代性更强的领域涉足的较少,难以追赶上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齐齐哈尔作为黑龙省第二大城市,人才济济,如何将人才队伍做实做强做大,保证文化产业源源不断的向前发展。第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重点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经验的管理型人才和营销型人才。做好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和反馈机制,做到岗前必须培训、岗后定期不定期培训。做好人才信息反馈,包括专业人才数量、质量、效率等,并根据反馈的结果做好下一步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加大人才队伍的财政支出。政府应对各大教育机构和研究所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比重,并专款专用到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院系和部门。适当放宽人才引进的待遇水平,积极吸引市外、省外乃至海外人才的流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和绩效机制,对有作为和工作效率高的人才进行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第三,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出台相应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建立文化艺术院校,鼓励社会办学,建设人才培养流动站和平台,掌握人才去向。
2.培育和加强文化产业市场
发挥齐齐哈尔地理位置优势和地区优势,挖掘相邻城市之间存在的城市竞争潜力,互通有无,推陈布新,将文化市场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资金上,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利用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多角度融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参与其中,在提高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促进文化市场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引资的同时引智力;分配上,一方面要继续扶持国有资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市场中民营资产扶持力度,使文化产业全方位、广范围发展;基层设施上,重点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娱乐大项目,搭建文化休闲娱乐信息畅通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文化产业新动态,拉动全市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企业选择上,政府在壮大现有文化企业的基础上,要支持和鼓励私营和合资企业融入到文化产业市场当中,提高文化市场的商业性,加速商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进而加大现代企业在文化市场当中的比重。
3.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多样。首先要巩固和夯实传统鹤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鹤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高说鹤、吟鹤、画鹤、写鹤等鹤文化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水平,利用多种文化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例如话剧《风刮卜奎》,原创动漫《神鹤丹丹》《白马湖》《蛇洞山传奇》,刊物《丹顶鹤》《龙沙诗词》,大型广场舞《鹤舞》,“鹤文化与湿地旅游”扎龙论坛,文化鹤城微信平台等等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扩大鹤文化的知名度。其次要打造特色品牌,盘点和整合全市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工程项目,尤其是要以打造扎龙旅游文化产业带、兴十四村现代农业区、加强抗战红色文化、达斡尔民族风情文化产业的开发为主。专注产业文化的重点领域,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再次要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依靠先进的科技和广阔的市场,在利用好展览、展台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电商的优势,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加文化产品数量和附加值,加速文化产业升级。
作者:姜显微 杨春梅 郑继兴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这是党的十报告中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文化及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凸显。
近年来,商州区委、区政府紧抓机遇,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努力实现“陕南强区、幸福商州”奋斗目标。已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到“十二五”规划体系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被置于新一轮产业竞争中的重要“着力点”,全区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发展现状
(一)2008-2013年,商州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商州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市区所在地,全区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辖23个镇、办事处,385个行政村,23个社区居委会,55.41万人。辖区有文化产业11类,分别为图书、音像、印刷(打字、复印)、娱乐、网吧动漫、演艺、装潢广告、文化传媒、手机电视、网络服务、影视业,2014年一季度纳入统计的文化服务单位共计200家,从业人员2579人,增加值0.5亿元,同比增长30.5%。文化产业增加值对商州GDP增长贡献率为2.9%。从业人员占商州总人口0.46%,与去年同期0.4%相比,增长 0.06%,与全国1.1%相比相差0.64个百分点。相差比例在逐步缩小,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商州区2008至2013年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见下表:
2008―2013年商州区文化产业发展统计表
(二)现状分析
一是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保持平稳增长,占GDP的比重有所提高。2014年一季度,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可比价同比增长30.5%,高出GDP增速22.7个百分点,高出第三产业26.3个百分点。
二是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广场舞、健美操、太极拳、瑜伽等团体性的群众文化活动逐渐增多,群众文化事业不断发展。2013年,辖区内市区2个剧团,组织演出251场次,观众190千人次。文化馆、群众艺术馆3个,文化站19个;博物馆2处;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5个,放映场次达2600次,观众达到17万人次;图书馆2处,藏书248千册总流通人数达4万人次。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全部达到100%。同时,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开展,莲湖公园、丹江公园、望江楼广场、文化广场及晨光广场的建成已成为商州城市的亮点。硬件设施地建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
三是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悠久,旅游业发展异军突起。特别是牧护关滑雪场、仙娥湖、张峪沟、下赵塬农家乐集群、秦王山、闫村镇、麻街镇、板桥镇、北宽坪流域等地的旅游资源,目前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牧护关滑雪场AAA景区创建工作已接近尾声,有望在今年冬季投入使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茶、热火朝天。特别是商州区政府今年“创建市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区”活动将会把商州的旅游业及第三产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为做大做强“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1、产业自由发展,规划引导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商州自发的形成了文化产业个体户,基本形成了文化市场。1999年文化产业经营户共99户,经营规模2000平方米,年生产总值200万元,到2013年三季度文化产业经营户发展到195家,经营场所8500平方米,生产总值11595万元。由于这些产业缺少整体的规化,无长足发展的引导和政策扶持,所以个体经营分散,再生产壮大不足,市场竞争和抗争风险能力较差。经过调查:近年来,市民网购数量及力度越来越大,直接影响我市文化产业的批发及零售门店的经营效益,同时随着电子产品行业的成熟化,数码智能手机对网络经营行业冲突较大,导致区内过半数网吧从2013年至今基本处于保本甚至亏本经营状态。
2、文化底蕴雄厚,包装宣传不足。我区是商洛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文化底蕴雄厚。近年来商州文化名人更是层出不穷,文学家、书画家、艺术家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对这方面的挖掘、宣传不足,没有充分用好这些资源,没有做成商州文化品牌,没有形成产业。
3、产业类别不全,规模质量不足。据调查我区的文化产业类别不全,规模和数量较小,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两个行业目前还是空白,行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测算。主要表现为个体经营、零散经营、无序经营和盲目经营,这些问题的存在源于我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和特点认识不清,引导不够、办法不多、底气不足。2014年一季度商州区文化产业单位及从业人员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4、文化需求浓烈,市场培育不足。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正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与“文化强区”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但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是:精品力作较少、名人效应的感召力不强、市场引领的作用不明显,文化消费理念尚未形成。广大市民想看书,想看戏,听音乐的愿望强烈,但是用钱来满足文化享乐的思想意识不足,没有享受文化精神需求的消费习惯,所以商州的文化产业较难发展。如免费唱大戏,场场爆满,而售票唱大戏,看听戏的寥寥无几。
5、旅游业产业化开发程度仍显不足。商州旅游景区在软硬件服务、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与旅游业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旅游业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但目前商州区的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开发仍不到位,个别要素甚至缺失,对全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难以凸显。
三、几点建议
(一)优化环境,实现文化产业集群的软着陆。一是立足商州实际制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激发商州本土人和来商发展壮大营销文化产品;二是行政管理和政府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办事效率,尽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三是提供文化产业在商发展、决策参与、市场信息、文化企业交流平台等信息服务。
(二)宣传推介,充分展现商州的区位优势。商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商高在这里发现了勾股定律、四皓隐居商山塑造了历史的风骨、商鞅封于斯地开创了华夏变革的记忆、李自成转战商洛休养生息、期间革命先烈曾在此浴血奋战建立政权、西去长安的历代文人骚客在商於古道上留下了传唱古今的瑰丽诗篇。商州是一块文化绿洲、戏剧之乡,以贾平凹为代表的商山文学蜚声国内外。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相映成辉。商州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恐龙遗迹、紫荆遗址、仙娥湖、秦王山、闯王寨、大云寺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历代文人墨客游览商州,留下许多赞美诗篇。当年白居易三游商州,由衷赞叹“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目前,商州已被省政府纳入陕东南三大旅游圈之列,享有“秦岭最美是商洛”之美誉。所以,发展商州文化产业必须紧抓区位、地域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宣传推介商州。把商州纳入商洛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盘子来通盘谋划。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商洛、宣传商州,做大做强“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
篇7
一、叙事方式和制作方式的推陈出新
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奔跑吧兄弟》是一个应时而生的节目,它的成功除了原版韩国节目奠定的基础外,与节目的制作形式、制作方式和营销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就像一部系列情景剧,由七位主持人贯穿全剧,而主题故事并非连贯,每集或者每几集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观众可以自己选择连续收看,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集进行独立欣赏。本节目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段来增加节目的真实感,同时也延续了韩国版跑男的叙事方式,节目也设置了编剧这一职务,目的是为每个参与的明星设置性格标签。《奔跑吧兄弟》无论在剧情设置还是节目构思上都时刻体现着故事化,通过制造悬念,增加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本节目采用了这种引发观众迫切期待心理的叙事方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紧凑,更好的阐释主题。
《奔跑吧兄弟》采用了多机位无死角跟拍的实景拍摄手法,清晰呈现明星在节目中的动作、表情神态及一举一动,节目中的参与者都是由多机位跟踪拍摄,为了保证拍摄全面不漏掉一丝一毫,摄影师在被拍摄者行动时,也要随之行动,甚至比明星还要辛苦,全程跟踪为保证画面的连贯性,拍摄的过程就是记录的过程,因此本节目展现的是场景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此外,《奔跑吧兄弟》节目的剪辑采用了电影化的平行叙事、插叙、倒叙相结合的剪辑思路,运用了升格、降格、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等多种剪辑手法,制造一次又一次的和悬念,强化精彩瞬间,调和节目的快慢节奏,使之张弛有度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营销模式中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思维
首先是全媒体多平台整合传播策略。《奔跑吧兄弟》在经历四个月的电视银屏热播后,2015年1月30日同名电影也上映,且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数;另外借助网络媒体强大的舆论影响力,节目组在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开通了@奔跑吧兄弟的官方平台,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在网络播放权上,《奔跑吧兄弟》采取“不卖独家”的策略,爱奇艺、优酷、腾讯、搜狐、乐视、PPTV、新蓝网七大视频网站同步助力播出,从而实现网络全方位为节目服务,打造娱乐资源全媒体开放共享传播系统。除电视端和PC端之外,移动终端也逐渐成为《奔跑吧兄弟》收看的主力渠道,开始由“固定屏”向“移动屏”转变,并且通过评论、微博、弹幕等形式参与互动,实现多屏互动整合。
其次是植入式广告营销。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的广告营销是特殊模式的市场营销,它将使整个节目的品牌价值提升,同时也会使该台其他节目组的赞助费及广告费有所增长。例如《奔跑吧兄弟》在开播前,上海大众就与其成功签约,在节目中,充分展现了凌渡这款产品动作迅速、反应敏捷的形象,也为它的上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效的提升了它的知名度和市场潜力。
再者品牌延伸及互动营销。品牌延伸是指品牌拥有者凭借现有品牌的市场知名度推出同名或类似名称的系列产品的营销策略。《奔跑吧兄弟》以节目内容为依托,围绕节目开发了同名手游,打造节目的互动营销方式,增强网友的现场参与感,同时它与苏宁易购合作,在网上推出了节目游戏同款装备售卖服务,进行项目营销,另外它还开发了主题曲、网游、电影等丰富的文化产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三、《奔跑吧兄弟》节目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题故事与节目环节关联性较弱
《奔跑吧兄弟》节目中加入了中国本土特有的故事剧情,试图制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结合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历史及流行综艺,只是事与愿违,在节目录制中,有些环节与精彩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导致结尾呼应没有象征性,略显牵强。
(二)参与者之间的融合性有待加强
《奔跑吧兄弟》中奔跑团团长邓超是领跑者,但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其表现并不明显,主持功能不太够,如何带动嘉宾们在游戏中互动起来,融入节目还需要继续努力。现如今,节目组中缺乏这样一个主持和游戏都可以自由把控的主持人,他必须在平时讲话中思维敏捷,游戏进行中巧妙发现笑点,能顺其自然的引出话题,但是目前中国仍鲜有这样的跨界艺人。
节目组对与每个明星的性格特点没有深入挖掘,使得导演设置的主持团标签部明显,进而难以根据其设置特定故事,从整体上缺乏塑造性,没有最佳体现参与嘉宾的人格魅力及立体感。
纵观《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留给观众最深印象的就是七位主持人,可见节目对于参与嘉宾的重视度不足,不管是从镜头次数和画面处理上还是内容及形式表现上都处于相对不重要位置。参与嘉宾经常进行分组对抗游戏,每组人都要时不时和对手擦出火花,引发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感,他们在游戏中算计、互黑、联盟、背叛,这样人性的弱点都暴露出来,会造成彼此间的不信任进而缺失安全感,使得参与者融合性不足,更造成对观众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8
二、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变分而治之、各自为战为统一管理、协同作战
篇9
第三,舞蹈文化的融资与投资管理有待加强。中国的舞蹈文化产业面临着缺乏资金投入、资本流动不足、产品质量不高、市场投放份额较小、利润回报较少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第四,舞蹈艺术产业管理不规范。舞蹈艺术产业社会资金体系不健全,法律规范不完善,管理体制没有成型,这些原因促使舞蹈演出市场抗冲击能力较差,这是我国舞蹈艺术产业实际存在的问题。第五,舞蹈文化产业实力偏弱。舞蹈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规模小、底子薄、缺乏文化内涵,无法与庞大的外来文化资本相抗衡。
二、“市场经济”模式下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难点
舞蹈艺术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舞蹈产业虽然在“计划经济”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模式下,出现了许多发展的困惑与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专业的艺术舞蹈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由于观众兴趣的转移,有被冷落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舞者及舞蹈创作者的热情,形成了舞蹈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专业性较强的舞蹈晚会将难觅踪影。
第二,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兴起了“芭蕾热”,并不断升温,致使中国的民族舞蹈受到冷遇。在众多的舞蹈演出中,中国的民族舞蹈越来越少,而西方舞蹈占据了绝大部分演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扶持中国的民族舞蹈文化显得愈发重要。如果舞蹈文化失去了民族特色,中国舞蹈将无从发展,中国文化也将失去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多样化发展,社交舞蹈、体育舞蹈、自娱舞蹈的参与人数增多,这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然而舞蹈文化如何融于人们的生活中,以满足人们强烈的自我表现需求,这是舞蹈产业发展需要探索的问题。
第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原本由国家财政支持的舞蹈艺术团体,由于缺少资金的扶持,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纷纷解散,只有少数舞蹈文艺团体还在坚持着。在缺少市场前景的情况下,很难有资金进入舞蹈艺术领域,这是当前“市场经济”模式下舞蹈艺术发展的主要困境。
篇10
关键词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86-04
在全球化的今天,武术文化体现国家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体育竞争力,它凭借着强大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已经发展成为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
近些年来,在“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安徽武术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相互融合和“一体化”的趋势,以致出现所谓“文化经济”和“经济文化”的现象,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表现形态.正是由于武术文化在国际和国内取得巨大影响力的现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市场需求,使得武术文化产业发展颇为引人注目,在学术研究中也成为热点话题.然现有研究中涉足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方面的研究还颇为鲜见.因此,本研究以合肥、芜湖、马鞍山、黄山、安庆、阜阳等6个地市为对象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得出科学分析,以便为相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 相关概念界定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一般认为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以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以创造利润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作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体现了它“满足人们精神性、物质性、文化性、娱乐性需要的特质,关注的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商品的消费者、体验着与当代文化消费、文化体验的独特方式[2].就产业归类来说,武术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服务的范围,但它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武术比赛、武术娱乐、文化产品、文学艺术等等,就其所提供的产品性质而言,可以将武术文化产业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来说,可以认为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武术文化产业:武术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一个覆盖面较广、企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部门.从经济学角度看,“武术文化产业”是一个大概念,武术文化产业不仅包括进入市场实行商业化经营的武术活动,还包括与武术有关的一切经营和生产活动.武术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环节,即传承、宣传、交流、开发,搞好各个环节之间的统筹和协调是武术文化产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来看,武术文化产业以武术文化无形资产为核心,是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中介,是通过无形的武术文化精神和有形的武术物质来获得精神和物质价值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产业.其目标是通过文化范畴内各种人的生产活动来满足人们对产品尤其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基本需要.
按照“产业是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代替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3]的角度理解,根据目前文化产业的特点、相关定义以及武术文化的自身属性和特点,按照逻辑学的定义方法,将武术文化产业界定为:从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角度对武术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而形成的武术文化产品及相关服务活动为中心的产业集合,主要涉及到武术赛事、武术娱乐、武术文化出版、武术教学健身用品、武术培训等.
2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1 武术文化用品经营单位
对合肥、芜湖、马鞍山、黄山、安庆、阜阳等6个地市的武术文化用品经营单位进行了调查,全省从事武术文化用品经营的单位,合肥有23家、芜湖17家、阜阳22家,马鞍山、安庆和黄山共31家,总计93家.从经营分布来看,合肥市、阜阳市的45家经营单位中,年销售额为155万,年利润为65.75万;芜湖、马鞍山、黄山、安庆48家体育经营单位年销售总额为113万,利润51.05万.安徽省的武术文化用品经营单位主要分布和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合肥市及武术习练者较多的阜阳地区,武术文化用品专营商店主要集中在合肥市、芜湖市和阜阳地区,经营范围以武术服装及小型武术器材为主.
据调查,安徽省销售的武术用品大多来自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及周边省市.安徽武术用品生产厂家极少,仅有的少数厂家规模较小,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品牌效应,竞争力较低,所占市场份额微乎其微.另外,安徽生产武术器材的厂家也缺乏远见,还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状态,对新产品研发投入不力,例如安徽腾飞器材公司就没有专门的武术器材设计人员.
2.2 安徽省武术场馆经营
安徽省的武术场馆主要集中在合肥市和其他各市的高校与体校中.我们对其中主要的8个武术经营场馆进行了调查.整体来看,武术经营场馆数量少,经营面积小,而且开展的项目很单一,主要是散打、套路、武术绝技3个项目.同时,由于这些经营场馆多属综合性场馆,遇有文艺演出、大型集会时,其经营活动必须停止,这样影响了大众参与武术锻炼和健身消费的积极性.8家体育场馆经营单位的经营总额仅为77万,总利润也只有12.80万.
调查中还发现,从事武术场馆经营的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或临时人员,没有一个武术场馆具有专门从事武术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员,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欠佳,从业人员数量少,8家场馆总计只有24人.
2.3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物质资源
安徽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根据调查咨询和文献资料查阅,并结合对全国民族运动会、安徽省民族运动会的有关资料的分析统计,我们将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构成及分布情况以及安徽各地区主要传统节日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类和整理.
安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所赋予的独特文化内涵,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武术项目.在这些民族民间传统武术项目中,除了各地共有的项目外,还有许多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如阜阳张跃堂的“十八刀”、吴佩贤的“罗汉拳”、安庆夏兴华、阎少华的“燕青对打”、芜湖张匀之的“==枪”、蚌埠胡敬章的“猴拳”、龚传仁的“七趟查拳”、淮南赵兴旺的“奇门十三剑”、张素珍的单刀等等.
安徽民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基本上保持着各自的传统喜好、风气、习惯和禁忌,并在其生产、生活中不断地演绎出各自的时令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和宗教性节日等.这些节日中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武术文化,有些竞技传统武术项目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些原始古朴的民族民间武术项目既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具有极强的参与性,经过不断地挖掘整理、改造包装后即可推向市场,成为一种优质民族体育产业资源.
2.4 武术比赛表演产业
安徽武术竞赛表演是以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比赛为基本形式运行.民间的武术竞赛则是通过武术争霸赛,武术馆、校以民间传统武术为内容的比赛及地方举办的各种武术节、散打擂台赛等社会武术竞赛形式进行.计划经济下武术赛事是由国家出资承办,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了《关于培养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提出体育要“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改革思路以后,我国武术赛事逐步推向市场,安徽省武术竞赛表演也紧跟全国的步伐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并举办或承办了多种武术比赛.就2005年至2011年间,安徽省体育部门举办了7次大型的武术比赛.如“黄山论剑——2007中国安徽黄山首届传统武术大会暨武术套路国际邀请赛”在黄山市体育中心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蓬、波兰、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古巴、日本以及国内40余支代表队的400多人,参加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三个年龄组的个人单项和个人全能比赛,2008年安徽省首届武术运动会在合肥举行,2009年安徽省第三届传统武术比赛在黄山举行,安徽省多个地市承办了安徽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和武术馆校比赛等.
在这些赛事中参与运动员较多,但观众人数少,资金渠道主要是政府拨款,商家企业对于武术表演赞助的兴致不高,除了2007年首届传统武术大会暨武术套路国际邀请赛、2008年安徽省首届武术运动会有企业赞助外,其他比赛均由政府拨款.据了解,这些竞赛表演除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是有偿消费外,其余都是无偿消费.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每场观众人数都很少,可见安徽省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低迷.其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启动主要靠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体育局是负责省武术事业发展的事业单位.它集多种职能于一身:既办赛事,又管竞赛,还是仲裁者.而这种组织机构在办事方式上则残留着政事合一、管办不分的陋习.对于这类商业性赛事,由于国内体育产业的体制还不健全,而造成一度的停办.
观众对信息的获取渠道可以反映出政府的相关重视程度,以及宣传的力度.通过对安徽省第三届传统武术比赛212名观众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我省武术观众了解武术比赛的主要渠道依次为:朋友同学告知、报刊、电视转播、杂志、互联网和其他.
可见,武术观众群体信息化程度偏低.究其原因,是观众信息渠道的畅通受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意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武术赛事的经营管理者对赛事营销的重视程度、宣传以及有没有对观众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关.市场化理论表明,武术市场经营者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取决于武术文化消费在人们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能对消费者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武术文化消费不属于生存消费,而应属于发展和享受消费范畴.而消费者在武术市场的消费动机对于武术市场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既是民族精神和力量的展示者,也是智力和体力的统一体.正是由于它自身的这些特点,使得人们容易对它产生兴趣,从而拥有众多的消费者.通过对安徽省第三届传统武术比赛的观众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观众观看武术竞赛表演主要受以下几种动机类型支配:兴趣爱好占52.4%,消遣娱乐占26.4%,体验赛场氛围占16.5%,社交需要、结识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占4.7%.在上述几种动机类型中,“兴趣型”的消费者人数最多,这一群体对武术的攻防技击原理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是比较会看或懂武术的群体,这部分观众往往是稳定武术竞赛表演市场的主要力量.“感受型”的观众居少,他们往往更重视赛场的氛围,他们将自己完全投入比赛环境之中,与观众、与运动员一起宣泄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在寻求刺激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满足.这一群体对于武术的消费,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而并没有形成与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相匹配的深度认识.
观赏性和悬念性是现代体育最重要的商业元素之一,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间接参与的热情.武术作为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武术竞赛表演包括武术套路和散打格斗及功法运动等类型,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对安徽省五个地市进行调查的结果中显示:被访问者在回答“喜欢散打格斗的占41.5%,喜欢太极的占39.8%,喜欢传统武术的占8.8%,喜欢刀枪棍剑等器械套路的占9.9%.观众对于武术竞赛表演消费形式的选择主要是由赛事的自身特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赛事能否充分体现出自身特性,是衡量其自身质量高低的尺度.这些特性体现的越充分,说明比赛质量就越高,就越能吸引观众,越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也就越有市场,影响力也就越大.散打格斗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在于比赛激烈,其结果难以预测,加之其在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直接对抗,拳脚相加,不失时机的抱摔等充分体现人的智慧、体力与技巧,完整的展示了作为一项具有强烈的对抗和悬念性的运动形式的视觉效果.在开发竞赛表演市场时应充分考虑武术的观赏性和悬念性.
2.5 安徽省武术健身娱乐市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休闲时间也相应的增加,人们的日常体育活动量逐步提高,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参加武术健身的人数越来越多.在调查中发现,中老年人首先选择运动量小、对抗性弱的太极拳等传统武术作为健身手段,而年轻人则选择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的散打和功法运动作为健身手段,但这些都未能为武术健身消费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方面是由于某些健身娱乐场所过于高档,与大众的消费水平不符,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拳打卧牛之地”的影响,使得武术健身者在场所的选择上,首先关注的是非经营性的固定场所进行活动,群众武术健身娱乐的场所一般以家居为中心,以就近为基本原则.大部分调查对象选择武术健身娱乐的场所集中在公益性的非体育场所,而利用武术馆、健身俱乐部的较少.
2.6 武术教育培训市场
截止2010年9月,安徽省体育局对首批武术馆校的评定结果进行了公布,我省正式注册的武术馆校共计130余所,被评为省级武术馆校的有10所,市级武术馆校36所,县级武术馆校17所.经营型武术馆校、健身中心普及到了各个县(市、区),每个武术馆校、健身中心平均有从业人员5.56个.
武术的教育培训业务是武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接受技能培训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尤其是县城与广大农村青少年,中老年健身人群有需求却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通过对假期武术培训班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业余培训,主要处于两个年龄阶段.6-13岁之间占被调查对象中总数的48.7%,14-18岁之间占25.4%,19岁以上占25.9%.青少年业余培训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类型:健体防身的占到36.8%,发展个性的占16.2%,兴趣爱好的占21.1%,陶冶情操的占14.1%,其他11.8%.表明,大部分青少年参加武术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健体防身,同时促进人格的完善.这也说明在开发青少年业余武术培训市场时要充分利用武术的健体防身的功能.与培训市场社会需求相比,青少年培训教练员的数量与质量则相对不足.在对武术馆校与健身娱乐场所中的教练员的调查显示:其中是专职教练员的占46.2%,专职教练员中普遍学历不高.其他很多教练都是兼职的,他们有的是学校的体育老师,有的是大学体育专业的学生,有的则是长期习武的武术爱好者.大多数武术教练员自身掌握的技能并不精湛,培训的质量也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我省的武术师资的培训已间断好多年,教练员、裁判员自身素质在逐年下降.直到最近几年为了保证武术比赛顺利召开,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才重新进行武术裁判员培训,具体有2006年安徽省教育厅学生体协主办的高校武术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参与人数有100多人,2008年进行了安徽省武术(套路、散打)裁判员培训,参加人数达150人.目前,我省的武术师资培训,仅限于短期形式,教会一套动作或技术,或者是学习文件,掌握武术界新的动态,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的武术培训形式和制度.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缺陷:一是尚未形成信息化武术文化产业.如武术动漫产业和武术广告产业的缺失,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动漫产业和武术广告化进程已经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趋势,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的结构仍然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这不利于带动我省体育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武术新闻与广告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十分重视体育新闻业的开发工作.分别安排专门频道开展体育新闻宣传工作,而武术文化专栏显得极为稀少.体育局、职业俱乐部应该充分利用各级武术竞赛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发武术竞赛的无形资产的潜力,开拓武术广告市场,这样才能取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二是区域发展对我省武术文化产业未形成推动力.以长江三角洲、皖江城市带为前沿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带动了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壮大和提升,武术赛事的不断增多也为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目前我省的区域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还不明确.三是安徽省武术文化的优势资源与武术文化产业开发的亮点之间落差大.
3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逐步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但总体水平不高
2011年对安徽省城镇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的大众(城镇)武术消费主要包括武术用品、武术健身娱乐、武术比赛表演、武术教育培训、武术图书出版业、武术场馆服务业等6大类.其中武术培训、武术器材消费所占比例是86.3%为最大,而其他4个种类的武术消费所占比例为13.7%.这表明,目前我省武术市场体系中己被开发的市场极其有限,有的还没有开发,只能算是“概念市场”,如武术广告市场、武术信息市场等,与理论中的专业市场相差较大.在受访的群众中,每月武术消费金额平均10元以下的所占比例最高,为87.6%;每月平均50元以上的仅占 4.9%,较清楚地反映了安徽省大众(城镇)武术消费的总体水平和状况.在大众(城镇)武术消费状况的调查中,有效问卷1102人中有武术消费的为285人,占25.9%,人均年武术消费金额为26.92元.从调查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已经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但是总体水平还不高.
3.2 武术教育培训产业蓬勃发展,但后劲不足
武术教育培训业是武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近年来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几年前,安徽省已有武术学校130多家,各类武术教育培训机构10余家,各类培训机构中以武术、散打、高水平运动培训居多[4].在武术教育培训机构中既有武术行政部门兴办的、以培养后备力量为主的事业性单位,也有以培养高级武术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近年来,以赢利为目的的各类武术教育培训结构成为该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安徽省各种武术馆校、健身中心档次有高有低,一般都实行有偿服务.这些场所的业主和从业人员主要是来自体育教育类毕业生和退役运动员,他们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指导能力,但他们的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差.安徽武术馆校是武术技能培训市场中独具特色的亮点.专家认为武术馆校和健身场所经营中存在的困难依次为:经营开发手段单一、市场培育不力、缺乏经营管理人才、认识与观念滞后.可看出安徽省武术馆校培训的规模较大、开展也较好;但也可看出安徽省武术馆校要进一步发展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3.3 武术竞赛表演产业化进程加快,其市场结构有待优化
安徽省有很好的武术运动基础,群众参与武术的热情很高,这就为安徽省发展武术竞赛表演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安徽省体育局与有关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经过努力首先将安徽省职业武术推向市场,并很快形成了以散打为代表的具有职业性质的俱乐部组织.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的武术俱乐部.
把部分竞技武术交给社会去办,实现产业化经营是安徽省竞技武术改革的又一项新成果.合肥市体育局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把散打、跆拳道等项目推向社会,体育局提供一部分器材或在一定年限内免费提供若干场地,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训练.日常训练经费由学员、投资方共同承担,体育局不再提供训练资金,有比赛任务时代表合肥市参赛,期间费用由体育局承担.这样一方面俱乐部取得了收益,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员的后顾之忧.
3.4 武术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消费能力差距大、管理有待完善
产业经济学理论表明: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一般包括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从需求结构来看,包括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个人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安徽省文体产业的产值是逐年稳步上升的,而其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不到2%经过逐年上升,2010年以后升至3%并基本保持在3%到3.5%之间.这个比重值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稍低了些,但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总体上还是正常的,未来增长的潜力较大.
对武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通常的标准有:是否适应武术市场需求的变化,武术产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以及能否合理并有效地利用武术资源.主要从安徽武术市场需求角度的变化、武术产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和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武术资源三个角度来看,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中,武术场馆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应大力发展武术场馆产业.武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当是进一步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竞赛表演、武术用品销售、武术图书出版等行业.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布局与省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具体表现为:合肥市好于全省其他地区,皖南好于皖北,城市好于城镇.本次调查显示:合肥市武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的近40%,其次较高的的是皖南地区,而城市武术产业产值占全省武术产业产值的86%.从武术消费能力上看,城市人口中的34%以上有武术消费,但人均武术消费额仅为6.8元/年,而全省城镇却有近90%的人从未有过武术消费,省内武术消费市场的现状使武术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省内的武术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撑武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据调查,在东部广受欢迎的武术旅游在安徽省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经营单位寥寥无几,活动开展得也非常有限,作为武术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武术中介服务,全省竟无一家.
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方面的法规还不健全,体育部门并不分管市场工作,社会对体育部门的认可程度较低,各级体育单位之间还缺乏有效的协调,责、权、利关系模糊,加上体育部门人员有限、经验不足、执法不力,虽有了授权,但实际很难执行.由于全省没有统一的法规,各地无从参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武术用品制造与销售都不归体育部门管理,使得武术主管部门无法根据武术事业的需要来对这些行业进行指导、调控和规范.特别是武术产品的制造,其产品按照其他行业标准可能是合格的,但用在武术上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武术产业的管理权限也是一个问题,由于利益的驱使,各级部门都想管,现在已经出现了上下级为管理权而闹矛盾的问题.
4 结语
“武术搭台,经济唱戏”,武术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任重道远,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其发展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拓宽文化市场与拉动经济增长,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体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对安徽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清晰地判断它在市场中的优势和潜在不利因素,为我们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为繁荣安徽省的地方文化及安徽经济的腾飞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长沙: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25.
篇11
衡水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时代占据冀、兖两州的衡水,在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共同的滋润下成长。经过了4000多年的漫长发展,衡水已经将二者的文化精髓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
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催生了衡水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的文化产业。借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衡水已于2011年确立了包括内画、年画、乐器、毛笔、剪纸、黑陶、宫廷金鱼和雕刻在内的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重视说明了地区政府已经意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并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这不仅是衡水文化产业本身发展的一个良好的机遇,更是一个提升衡水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有利的契机。本文将对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退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衡水文化资源丰富,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衡水法帖分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金鱼、侯店毛笔、武强和饶阳的乐器、武邑和饶阳的雕刻也已经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这些都已经成为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内化产业、乐器产业和毛笔产业。
(一)内画产业
衡水是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有着“中国内画艺术故乡”的美誉。以衡水内画为旗帜的冀派内画与京叶派内画、鲁派内画和粤派内画一起,并称为我国内画四大流派。不同于京叶派内画的细腻、鲁派内画的豪放和粤派内画的艳丽,冀派内画更擅长人物肖像的创作和古代名家作品的临摹。以王习三为代表的冀派内画对内画鼻烟壶的创作影响最大。2006年6月,冀派内画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乐器产业
武强乐器文化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武强县内已经拥有以“河北金音乐器公司”为代表的14家中大型骨干企业。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乐器制造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乐器制造规模也越来越大。乐器制造的种类已经囊括了单簧管、长笛、高音萨克斯、提琴四大系列的8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毛笔产业
被誉为衡水“三绝”之一的衡水候店毛笔,也被称为“候笔”。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候店毛笔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候店毛笔在清朝时达到鼎盛,曾被奉为宫廷御用毛笔,因此衡水便得了“毛笔圣地”的美名,亦有人称衡水为“北国笔乡”。
除此之外,年画、剪纸、雕刻等文化产业也在兴建和发展中。以内画、乐器和毛笔三大产业领航的衡水文化产业虽然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体制、环境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缓慢,有些甚至缺乏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二、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对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的阻碍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形成了制约的瓶颈,导致衡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思路不清
衡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未成气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思路不清。从项目的实施上来看,其中除了武强乐器产业规划思路比较清晰之外,其他的产业还有待改善和加强。
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直接关系着其发展的方向和前途,要想有持续的、稳定的发展,一个思路清晰、方向正确的整体规划必不可少。以内画产业为例。和其他产业不同,由于内画本身的特质,要求它必须是有一定技术的工作人员手工进行创作的,因此是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这样的特质就规定了内画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其他产业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无论对于哪种产业,都必须对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供求比例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论证之后,才能对其产业发展进行清晰正确的整体规划。一旦规划出现方向性的错误,轻则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变的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重则将出现发展倒退的现象。
(二)推广不到位,品牌建设不足
推广和品牌建设对于一个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有的衡水地区的文化产业中,除了王习三内画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之外,鲜有为众人所熟知的品牌。
以“狗不理包子”和“白运章包子”为例,大多数人都知道“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特产,而知道“白运章包子”是保定特产的人就少很多。事实上两地的包子曾经是齐名的,就是因为天津对“狗不理包子”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推广,结果铸就了驰名中外的“狗不理”品牌,成为了天津的一张名片。
同样的道理,衡水有很多文化产业是和其他地方齐名甚至要更好的,但是因为宣传不到位,推广力度不够等原因,没有将产品打出去,更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弱。
(三)人才储备不足,发展后劲弱
人才是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人才的储备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长远与否。优质、高效人才的储备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鲜活的血液,开拓发展思路,更能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是企业的发展后劲强劲。
衡水文化产业存在的一个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储备不足,这表现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例如冀派内画,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技巧工艺玄妙入神,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冀派内画的人才储备就存在问题,从事内画行业的人越来越少,精通内化工艺的人越来越少,这就给内画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阻滞。
(四)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规模化、集约化是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不仅能提高产能,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研发速度和生产周期,并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对市场的开拓和占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衡水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多以作坊式生产为主。从内画到乐器、从毛笔到剪纸,大多数产业目前还都停留在以作坊式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上。这样以家庭或作坊为单位的小的生产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凸显出各种诸如产品质量不过关、生产周期长、供货量小、自主研发能力有限等问题,对于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是有阻碍作用的。
篇12
一、简述文化产业及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重要论述,报告八次提到“文化产业”,直接涉及的文字大约240字,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从中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乃至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明确。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又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同样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重新审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和优势,直面其严峻的现实挑战,对于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现状
十多年来,庆阳市一直坚持把发展民间艺术作为一项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提出了“小香包、大市场”理念,开发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品,促进富于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产业大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那么,庆阳如何发掘民间艺术品的文化内涵,主要做法是:
1、找优势,比特色。庆阳市属于西部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程度低,产品研发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如何发挥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形成富有艺术魅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文化硬产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庆阳市一直思索的问题。那么,用什么和别人竞争?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究竟用什么比?当然是要比优势,比特色,只有这样比,才能发掘自身潜力,增强开放开发的自信心。庆阳是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和荷花舞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典型的黄土窑洞民居之乡、道情皮影之乡,《诗经》豳风文化在这里生根,周祖农耕文明在这里传承,华夏公刘第一庙在这里落成,世界上最大的黄河古象化石在这里出土!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这里的民间艺术蕴藏相当深厚,是地面上活生态的艺术宝库,这些都是庆阳民间艺术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把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题材糅合到当前的文化艺术创作中,这是我市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须思虑的。
2、办节会,亮风采。2002年至今,庆阳市共举办了十一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庆阳的香包产业在这几年中发展迅速,据庆阳市政府的最新资料,庆阳目前已形成了一万多个生产户,30多个基地,100多家企业,10多万人从业。如正宁县全县从事香包生产的6178户,1.24万人,刺绣能手200多人,国家省市民间艺术大师39人,50户以上的重点规模村12个,创办香包刺绣公司23个,工厂6个。年生产香包35.5万件(套),销售收入560多万元。以香包为主打品牌的香包节因为抓住了庆阳特色,展现了庆阳形象的美丽,吸引了国内外人士走庆阳、看庆阳、话庆阳,观光庆阳、投资庆阳。2004年,庆阳在与全国170多个城市的角逐中,被评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古丝绸之路东路重地――庆阳重放文化光采!
3、换思维,长精神。庆阳市发展民间文化产业的实践说明,一个地区要发展,首先思想要解放。只有打破保守自卑心理,认识到只有开放才能发展,发展才有希望。通过对本土民间艺术反复的、多视角的审视,庆阳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看到只有人无我有、人有我好的文化才是一个地区最具竞争势力的品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义不容辞地担当了这一重任,成为激发这一地域干部和群众的内在动力,使每一个庆阳人都切身体验到自己就是开放开发的生命主体。
(二)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没有形成规模。目前,我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形式还比较原始与粗放,仍是以落后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形式为主,生产没有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生产技能培训业还只是零敲碎打,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没得到满足。
2、政府投入不力,发展后劲不足。由于我市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低,加之政府投入不力,因此缺少人才支撑,对新产品研发不够,旧的文化产品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吸引力,所以不能有效开拓新的销售市场,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使文化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失去了活力。
3、文化产品生产队伍缩水、后继乏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金钱观念的腐蚀,且由于制作香包民俗文化产品效益低下,我市许多农村中青年妇女大多都选择外出务工,因此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制作者多为4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缺少中青年尤其是青年作者,香包作者队伍出现断代的现象。
4、文化队伍力量薄弱,设施落后,资金严重匮乏。随着政府的不断扶持,文化产业的逐步壮大,对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的逐渐重视,对文化队伍及相应的各项配套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和提高。但由于我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金相对短缺,目前的文化队伍力量和设施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导致我市文化产业监管不力,发展缓慢。
5、宣传工作滞后。宣传上缺乏大动做、大手笔,使庆阳民俗文化产品仍然停留在小天地,没有形成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走向市场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全力创建手工艺品的知名品牌,形成地域特色。民间手工艺品各地都有,大同小异,琳琅满目,但如何打造自己的特色,开拓销售市场呢,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增强传承保护和品牌意识。民间手工艺术品属于非物质文化保护范畴,需要传承发展。目前,我市手工艺品虽然已形成了一个产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文化精髓已逐步丧失。在这十多年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我们深切的感觉到原生态的民艺人才是一个地区最可宝贵的人才资源,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图式是民间文化传承的蓝本,原生态的工艺技术是民间文化产业化成功的秘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忘本则难取利。文化之根枯萎,文化产业就成了明日黄花。因此,切实保护我市传统民间文化,为民间文化产业保本养源已是当务之急。
2、提炼地域文化标识,提升文化品味。要认真探讨城市建筑、园林、雕塑等方面与庆阳香包民俗文化风格的吸收融合问题。庆阳文化中的黄河象、董志塬、南佐仰韶文化遗址、北石窟寺、傅介子、抓髻娃娃等主要文化标识形象还很不突出。因此,我们要依此认真创作代表庆阳文化的标识性形象,使之融入到香包民俗文化的创作之中,打造具有庆阳特色的文化产品,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
3、理直气壮地保护和恢复传统手工业。手工业是手工艺传承的重要途径。大工业不能代替手工业,它也代替不了,产业化在贪大求全的同时不能以牺牲手工业为代价,过去我们经历过的一些教训实在是太惨重了!恢复手工业就是恢复中国农村的元气,不必谈虎变色,以为不工业化就落后,就不光彩,它们各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失去了民间风格就等于失去了民间艺术的本质,在推动民间艺术形成产业的过程中,尽力保留再现民间艺术的神韵,突出民俗特色,使庆阳人独特的审美个性渗透到自己的香包民俗文化产品上。
(二)抓住特色,制定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包括发展战略、品牌战略)。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集中力量发展重点的文化产业,将其做大做强。今后几年,建议围绕以下几方面抓文化产业:
(1)以公司为龙头,集研发、设计、生产、收购、销售于一体,实行规范定型、订单作业、农户加工、批量生产,逐步形成专业化、产业化、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2)转变观念,统筹规划,推动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形成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文化联姻的新型产业结构。加大农耕文化、香包民俗文化以及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开发力度和投资力度,尽快把我市旅游产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成功举办香包节为契机,宣传、推介我市特色旅游文化景点,以文化产业促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产业反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
(三)政府干预,制定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组织力量,对我市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发掘、普查及保护。
1、对现有的文化产业生产单位进行产业化、系统化、规模化改造,同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社会闲散资金向文化产业投资,鼓励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文化建设项目在用地上给予支持,对重点公益性文化事业项目,其所需土地可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解决,经营性文化产业项目用地在国家法律政策许可范围内优惠安排,根据项目需求减收土地出让金,免收市政建设配套费及相关规费。
2、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以普查为基础,视抢救为生命,保护为手段,发展为目的,建立健全文化资源档案库,包括文字、影像、图片等。同时聘请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和鉴定,为开发和利用作好铺垫,使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强大的合力机制。
(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要通过大胆引进和加强培训等方式建设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包括优秀民间文化艺人、传承人,懂得民间文化艺术价值的政府官员,从事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和研究的科研人员,从事民间文化艺术周边产品和延伸产品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包括新一代民间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同时,也要重视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把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放到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合适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广阔的空间。
(五)八方借力加大市场开发,拓宽销售渠道。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市场开发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的手工艺品终究要通过市场来体现价值,只有及时卖出了才能实现价值。因此,加强市场开发,拓宽销售渠道,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要切实做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1、营销公司模式。成立专门的香包民俗文化产品营销公司,形成有效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文化产业市场。
2、举办节会模式。以香包节为契机,搭建一个宣传、推介庆阳香包的平台,吸引外来客户购买、签单。
篇13
1、恩阳区文化产业现状
自2013年恩阳新区成立以来,我区将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内容,古镇旅游、民俗文化产品开发、影视制作、表演会展、文化创意设计、美术设计、工艺印刷等产业的发展路径和载体基本确立,文化产品开发、文化企业引进、发展平台建设逐步实施。
目前,由我区招商引资,四川恩阳川旅锦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承建的恩阳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项目预计总投入22.5亿元,项目主要包括古镇核心区域保护与开发、旅游文化产业街建设和五星级酒店及商业群开发建设三部分,分三期完成。2015年巴中市金鉴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明阳小微企业园,该企业结合本土文化开发一些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和其他印刷品,去年9月开始投入运营,季销售收入300余万元。
2015年,我区净增“巴中市金鉴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恩阳电影院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3家,净增率居全省首位;全区现有文化法人单位、企业及个体户共392家, 2015年新增规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7家。从业人员1600多人,年营业收入2亿余万元,占我区GDP(48.86亿元)的4.1%。 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专柜5个;到位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文化产业项目招商1个。
2、恩阳区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是全区文化产业缺乏宏观管理和整体规划,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原始粗放状态。
二是文化产业规模小,量少。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总量有所增加,但与相邻市区相比差距大,占GDP的总量偏小,占全省比重就更小;档次不高,市场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缺乏亮点和精品、新产品开发明显较弱,而且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出版、互联网信息服务、移动多媒体、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门类整体处于萌芽起步阶段。
三是经费紧缺。近年来,中央、省级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虽略有倾斜,但地方财力薄弱又无力配套,进而导致阵地建设、活动经费等方面人均文化经费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致使文化阵地建设不达标、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因财力薄弱,我区尚未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无力更好地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大多中小文化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附加值不高、成长的空间受限。
四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文化产业培育艰难,产业品牌难以打造成型,产业项目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初级的发展阶段。
五是缺少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及项目支撑,产业培育难度较大。
二、恩阳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1、政策优势。十绘制了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加快实施,文化产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教育、推动作用将日益显现,文化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大好时机。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革命老区扶持力度加大、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加快推进,都将为恩阳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支持。按照省委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巴中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新区成立以后,我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四新恩阳”的新战略目标,确立了要把我区建成西部文化旅游新亮点和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今年,区委领导班子先后三次召开“恩阳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专题会议,提出“高端规划、彰显奇特,强化宣传、扩大影响,政府主导、科学营运”等建议意见。有力助推恩阳古镇的保护开发建设工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恩阳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的市场空间和千载难逢发展机遇。
2、资源优势。恩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既有丰富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又有众多个性鲜明的民俗文化和特色独具的生态文化资源。
3.潜力优势。文化产业领域广泛,共涉及国民经济10个大类、50个中类、120多个小行业。我区文化产业392家,规上文化产业9家,尚有许多行业领域是空白,没有涉及,表明我区的文化产业潜力巨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恩阳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1、按照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巴山新居”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文化站点布局,提升乡镇文化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以产业园区、专业街区、优势业态和重点企业为依托,推进文化产业提质增量,加快发展成为我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打好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三张牌”。恩阳古镇保护和开发、积极推进米仓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打造恩阳历史文化古镇,有序推进米仓道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做足做精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
3、创新工作机制。充分激活文化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多样化发展。创新乡镇文化机构管理模式,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效能。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通过各类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我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