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私营企业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私营企业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私营企业发展

篇1

(三)私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能力,*、*等企业,纷纷从全国各地引进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据初步统计,全市引进各类人才2200多人,这些人才的引进,提高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档次,增加了企业活力。*、*等企业引用了“目标成本考核制”、“成本包干制”、“千分考核制”以及其他一些先进的管理办法,主动寻求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令人振奋,迄今为止,该市先后有42家私营企业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是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

*市私营企业发展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特别是有些企业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问题依然不少,而且有的已成为私营企业发展的桎梏。

(一)流动资金短缺,融资贷款难。在企业的诸多困难与问题中,贷款难、流动资金短缺是首要的困难、关键性的问题。*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原企业欠贷问题解决得不够妥善。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互补性。该市工业重工业与工业的比重为1:1.1。从表面看分配比例近乎合理,实则不然。首先,重工业与轻工产品不配套,没有形成产业链。重工产品以轴承、汽车轮毂、冶金机件、钼铁为主,轻工产品以针织服装、塑料制品、酿造业、制药业为主。其次产业内部也不能相互衔接,相互依存。例如泳装业大量面料全部从广州等地购进;针织厂织出棉布、化纤布等大部分以原料形式销往西柳市场或转口国外。

(三)规模经济发展不足,运行质量不高。表现在企业过于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产值合计仅7.7亿元。全市总产值42.3亿元,仅相当于外地大型私营企业一家的产值。大部分企业处于略亏损或微利状态,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普遍偏低。使企业的信誉度下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四)出品产品少、档次低。该市工业出口产品主要有针织品、泳装、轴承、汽车轮毂、钼铁、皮装五类。其中泳装、皮装、针织品主要出口俄罗斯,轴承、钼铁出口美国,年出货值4.7亿元,仅占总产值的11.1%,其中自营出口3.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68%,占总产值的7.5%,其余大都转口。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仅为30户,占企业总数的0.5%。出口产品档次偏低,在国外进入的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五)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在企业改制时转为私营企业的大都组建了有限公司,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并未真正组建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组建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也未真正运行,自然成长起来或后引进的私营企业更是如此。这种管理,增加了主观臆断,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贮备,出现了人才断层,特别是实用技术型人才十分缺乏。这就形成了一方面是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岗位找不到适用的人才的局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影响投资者信心。一些执法执纪部门仍然存在着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存在着厚此薄彼、以罚代管、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不严、不公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域外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到企业检查和处罚的现象有增无减,造成了本级与上级重复检查,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耗费了企业领导大量宝贵时间,破坏了*的发展环境。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私营企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培植税源、安置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兴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政府的扶持。我们应以更多的精力、更高的认识、更新的观念、更大的热情为私营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入世为私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该市的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所以入世后的形势是利大于弊。在四大支柱产业调整上要趋利避害。第一,金属冶炼制造业,更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增加高科技产品比重。开发产品以高精度轴承和精锻粉末冶金连杆为主。第二,酒水加工业,要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白酒有以营养型白酒开发为主,啤酒要壮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饮料要利用当地水果资源做深加工文章。第三,塑料制造业,要大历程开发生产国家推广的大口径塑料波纹管材。第四,针织服装业要上规模,上档次,争占国际、国内市场。要努力打造兴城泳装品牌;要抓好针织、印染加工区建设,形成纺织、印染、加工一条龙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要鼓励、扶持一批重点私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二)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私营企业也要在世贸组织游戏规划下参与公正的国际市场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政府的扶持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企业的好与坏,关键还在于自身,没有好的企业素质将难于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炼好内功,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塑造诚信的企业形象。

篇2

1.2外部原因

1.2.1企业的融资道路不通畅

现在的私营企业存在着很严重的融资问题,也就是资金问题,这也是困扰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建立的开始阶段私营企业主要是依赖于自我积累和民间借贷来筹集资金,当企业的发展进入到规模经济发展的层面后,就需要外部的融资,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很明确的指出私营企业可以向银行进行贷款,还可以向当地的政府和相关部门请求帮助,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很多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贷款这个问题上,难度还是很大的。影响私营企业融资难度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经济中占主体地位,贷款给国有企业所要面临的风险小,所以,银行的投资体系和融资体系主要是依靠国有企业的力量,私营企业的贷款受到不公平对待。二是私营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信用情况不好,没有有效的信用支持,没有贷款所需要的抵押物质保证,很多的私营企业的产权不清楚,像这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银行给私营企业贷款的风险变大,私营企业融资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1.2.2政府职位不到位

对私营企业发展造成影响的原因不但有私营企业的自身原因,还有政府的很多职能不到位以及政府在私营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等多方面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市场进入歧视

现在,私营企业在投资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私营企业和国有、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尤其是在铁路、石化、电力行业等方面存在十分严重的保护主义,私营企业是不能够轻易进入的。金融、保险行业等已经向外资企业拓展领域,但还是没有向私营企业开放。对于私营企业的行业准入审批过程比较复杂,条件严格,使得私营企业处在不利的位置。有如此多原因的限制使得私营企业不能够享受到正当的国民待遇,也不利于市场经济长期有序的、健康的发展。

(2)税费负担严重

很多调查报告显示,税费的负担过于严重、过于泛滥也是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对比,私营企业不但要缴纳一定的税费,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双重征税,使得企业的税费负担过于严重。第二就是私营企业不能够像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样享受很多的税收优惠。第三就是出现了不合理的收费现象,收费项目比较多,重复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十分多,使得私营企业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3)政策落实不全面

近几年来,为了更换好的提升私营企业的发展,党和国家还有各个地方政府相互配合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方针,但是实际上,这些政策在实际操作的过程还是存在难度,落实不到位。而且,政府部门不是服务人员而是管理人员,对于私营企业的扶植力度和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的。

2私营企业发展的解决措施

从私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来看,不但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还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我们不但要从企业的内部进行变革,还要从企业的外部给私营企业的发展建立公平、公正、愉悦的环境。

2.1建立现代化产权制度

一些好的产权制度主要包含了明确的产权、合理的产权构造和流动的产权三个方面。确定产权关系就要求私营企业对产权进行划分。第一,在企业的内部冲破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枷锁,在家族之间划分产权,从而避免因为产权所引发的内耗。第二,在企业的外部,私营企业要去掉“红帽子”,遵循“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使得企业的产权归属得到明确的划分。合理的产权结构可以消除企业对于个人和家族的依赖程度,减少企业的决策风险。企业可以实行对员工的吸收入股,进行生产要素的股份化。使用技术入股、管理入股、人力资本入股等形式,从而实现股权的多元化,而且还要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产权的快速流通,能够使企业长时间保持生机或动力。所以,需要逐渐的推行产权的社会化。现在的证券市场进程不断加快,为了使私营企业更好的进行市场融资,为发展资本经营提供很好的机会。私营企业要把握这个机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强化企业文化创建

第一,要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观念。企业文化是贯穿于企业的东西,是企业灵魂所在,建立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也有很重要的提升作用。第二,建立品牌理念。品牌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要坚持诚信原则,保证产品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从而更好的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第三,要全面提升企业主的素养。企业主素养的提升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提升。企业家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建立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的引导企业进行相应的变革,使得企业的文化建设变得更加的健康,建立的更加完善。

2.3疏通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一,不断的强化金融体制的改革,积极有效的发展私营企业有利的非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非国有金融机构受政府部门的限制比较小,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对于包含私营企业在内的企业要同等对待,积极发展。第二,国有金融机构要改变私营企业的观念,在贷款审批、贷款延期等方面减少手续,放松对于私营企业的金融限制,拓展私营企业的融资道路。第三,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还要积极还贷还息,加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2.4转换政府职能,给私营企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环境

(1)放松市场准入政策。要进一步放松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政策,除非国家禁止进入的区域之外,都应该允许私营企业的加入。鼓励和允许外资企业进入的区域,也可以向私营企业开放。大力支持私营企业向公共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建设。尽量的使私营企业入行的审批手续一切从简。(2)规范行政部门的税费行为。公开税费征收的透明度,改掉其中不合理的税费条目,实行和公有制企业一样的税收制度,使得私营企业受到公平的待遇,杜绝出现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减少私营企业的负担,建立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3)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促进私营企业发展的规定,使得私营企业的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篇3

近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积极营造发展私营经济的社会氛围,加大了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力度,私营企业发展较快,已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私营企业已占该市经济主导地位。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844户,资产总额6.2亿元,从业人员1.84万人。2005年,私营工业总产值13.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2%;私营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4.7亿元;私营企业上缴税金1.4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78.7%。

(二)私营企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该市的私营企业来源于改制、招商和自然形成三个方面。改制为私营企业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经营,艰苦运作,一些企业实现了新的跳跃式发展。表现最突出的是××化工有限公司,投产还不到两年,仅2005年上缴财政的税金就1111万元;××啤酒有限公司发展迅猛,2005年上缴税金930万元;××冶金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年纳税额由改制前1996年的38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31万元。自然形成和招商引进的私营企业普遍良好,象××*制衣有限公司、××××管材有限公司、××应用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都显示出了勃勃的发展生机。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产业规模在该市已初步形成。金属冶炼制造业、酿酒业、服装加工业、塑料制造业已成为该市的四大支柱产业。

(三)私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能力,××*、××*等企业,纷纷从全国各地引进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据初步统计,全市引进各类人才2200多人,这些人才的引进,提高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档次,增加了企业活力。××、××*等企业引用了“目标成本考核制”、“成本包干制”、“千分考核制”以及其他一些先进的管理办法,主动寻求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令人振奋,迄今为止,该市先后有42家私营企业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是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

××市私营企业发展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特别是有些企业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问题依然不少,而且有的已成为私营企业发展的桎梏。

(一)流动资金短缺,融资贷款难。在企业的诸多困难与问题中,贷款难、流动资金短缺是首要的困难、关键性的问题。1996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原企业欠贷问题解决得不够妥善。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互补性。该市工业重工业与工业的比重为1:1.1。从表面看分配比例近乎合理,实则不然。首先,重工业与轻工产品不配套,没有形成产业链。重工产品以轴承、汽车轮毂、冶金机件、钼铁为主,轻工产品以针织服装、塑料制品、酿造业、制药业为主。其次产业内部也不能相互衔接,相互依存。例如泳装业大量面料全部从广州等地购进;针织厂织出棉布、化纤布等大部分以原料形式销往西柳市场或转口国外。

(三)规模经济发展不足,运行质量不高。表现在企业过于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产值合计仅7.7亿元。全市总产值42.3亿元,仅相当于外地大型私营企业一家的产值。大部分企业处于略亏损或微利状态,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普遍偏低。使企业的信誉度下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四)出品产品少、档次低。该市工业出口产品主要有针织品、泳装、轴承、汽车轮毂、钼铁、皮装五类。其中泳装、皮装、针织品主要出口俄罗斯,轴承、钼铁出口美国,年出货值4.7亿元,仅占总产值的11.1%,其中自营出口3.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68%,占总产值的7.5%,其余大都转口。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仅为30户,占企业总数的0.5%。出口产品档次偏低,在国外进入的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五)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在企业改制时转为私营企业的大都组建了有限公司,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并未真正组建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组建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也未真正运行,自然成长起来或后引进的私营企业更是如此。这种管理,增加了主观臆断,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贮备,出现了人才断层,特别是实用技术型人才十分缺乏。这就形成了一方面是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岗位找不到适用的人才的局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影响投资者信心。一些执法执纪部门仍然存在着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存在着厚此薄彼、以罚代管、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不严、不公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域外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到企业检查和处罚的现象有增无减,造成了本级与上级重复检查,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耗费了企业领导大量宝贵时间,破坏了××的发展环境。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私营企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培植税源、安置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兴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政府的扶持。我们应以更多的精力、更高的认识、更新的观念、更大的热情为私营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入世为私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该市的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所以入世后的形势是利大于弊。在四大支柱产业调整上要趋利避害。第一,金属冶炼制造业,更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增加高科技产品比重。开发产品以高精度轴承和精锻粉末冶金连杆为主。第二,酒水加工业,要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白酒有以营养型白酒开发为主,啤酒要壮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饮料要利用当地水果资源做深加工文章。第三,塑料制造业,要大历程开发生产国家推广的大口径塑料波纹管材。第四,针织服装业要上规模,上档次,争占国际、国内市场。要努力打造兴城泳装品牌;要抓好针织、印染加工区建设,形成纺织、印染、加工一条龙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要鼓励、扶持一批重点私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二)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私营企业也要在世贸组织游戏规划下参与公正的国际市场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政府的扶持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企业的好与坏,关键还在于自身,没有好的企业素质将难于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炼好内功,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塑造诚信的企业形象。

篇4

私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得到发展壮大的,已经在我国的经济体制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我国私营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也愈加明显,对于困境的分析和研究,并找出突破点,是十分必要的。

一、私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1.私营企业的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

(1)私营企业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是私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性因素。由于私营企业的规模小、交易成本高、信誉度低,使得银行的贷款积极性不高。此外,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多为商业化程度较低的国有银行,其服务对象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而中小企业想要获得贷款是很难的,并且我国的资本市场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其最初目的仍然是服务于国有企业的,制定了较高的上市融资门槛,以行政性配置指标居多,私营企业是很难从资本市场获得股权融资的。

私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表现为贷款的满足率较低和融资成本较高两个方面。根据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的贷款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程序较为复杂,而所能够获得的贷款余额却是大型企业的百分之五左右。私营企业贷款的满足率最低,仅为60.4%,而国有独资及控股企业的贷款所占比重则较大。

(2)政府职能错位及机会主义行为

政府的职能错位及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私营企业要付出较高的交易成本,进而制约了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私营企业的管理工作,出现了政出多门的局面,“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当私营企业面临问题时,各相关的责任部门又相互推卸责任,造成了私营企业征地难、贷款难、出口难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私营企业的发展受到内部环境的制约

(1)私营企业的家族管理与私营企业的发展

家族制的私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有其存在的科学性依据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私营企业创立初期、社会信誉度较低的情况下,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并且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当私营企业扩大规模、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其弊端也会日益暴露出来,因而,私营企业应该及时的抓住机会,建立起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

(2)私营企业的私有财产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我国私营企业的产权保护意识微弱,法庭系统无效,司法受到其他政府分支的干预,财产可能被征用。现有的产权制度,并不能够为私营企业主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在实践中,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承认和保护,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并不一致,因而不能够有效的激励私营企业主的创新性经营活动。

二、私营企业发展的突破方式

1.选择较为有效的企业制度,以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力度

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私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常情况下,企业制度可以划分为古典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而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对于私营企业而言,家族制经营管理模式是否应该保留,主要是看该种经营管理模式能否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及提升其利润空间。

由于大多数私营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采用家族式的、产权较为封闭的企业制度,反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强化对于私营企业的主的产权激励,但随着时间的改变,时代要求私营企业也应采取新的经营模式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的组织形式要从合伙制、个人业主制,向现代的、规范的公司制转变,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吸收社会资本、建立内部整合和人才激励制度。

2.放松对私营企业的从业限制,扩宽经营范围

我国已经加入WTO,世界一体化经济也在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无论是在企业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市场准入、融资、税收等诸多的方面,都要对各种性质的企业平等对待,实施公平的企业政策。对于一些需要发展的、但政府财力暂时不足的企业部门,要仅仅抓住国有经济部门调整的机会,以政府监督为基础,准许一些经营规范、素质良好的私营企业进入到市场经济中。不但可以允许私营企业进入到普通的市场经营范围内,还应当允许私人资本有条件的进入到一些垄断性部门行业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垄断的范围、层次、环节,作出必要的论证,将能够充分市场经营的部门进行剥离,以允许私营企业能够进入到这些部门,扩大竞争力度,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拓宽空间。

3.转变政府服务意识,增强政府对于私营企业的服务力度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游戏准则,减少政府对于经济的直接性干预,为产权提供法律保护,减少政府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当前,政府所实施的重点性政策是制度建设,依法行政,增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开透明力度,增加经济的可预期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

结语

总之,私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的就业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私营企业必须得到我国政府的支持和保障,政府有责任为私营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以使其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任立东,唐国忠.浅析私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J].中国经济快讯,2002(04).

[2]杜冰.我国私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2).

篇5

一、影响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对私营企业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

应该承认,改革开放给了私营企业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过去的28年里,中国私营经济经历了强劲发展。2001年至2005年,私营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年增28%,5年共增长246%;税收年增20%以上,5年共增长6.3倍。现在私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造了中国GDP总量半壁江山;创造了非农产业80%的新增就业岗位;提供了全国五分之一的税收。但是即使在私营经济已经占据GDP半壁江山的今天,许多人仍然存在着对私营企业的认识偏见。这种偏见主要表现在:其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所有制岐视和身份岐视偏见。虽然我国已于1992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计划经济的烙印已经深深的刻在人们的头脑中,“重公轻私”等观念至今仍束缚着一些人的思想。受上述观念的影响,许多人一直对私营企业抱有不正确的看法,将私营企业当成“二等企业”,把私营企业主看作“二等公民”。部分领导干部和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对“公”对“私”依旧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对私营经济的发展不是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积极地帮助、扶植的态度,而是任其自生自灭。从社会就业角度来看,一方面有的下岗职工宁愿拿着政府给的生活补贴待岗,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去“上岗”。另一方面,一些应届毕业生在择业上,对于进私企工作均慎于言行。如果上述错误观念不及时予以破除,就很难做大私营经济。其二,认为私营企业是市场行为不规范的制造者。诚然,在改革初期,部分私营业主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确实做了一些诸如假冒伪劣等的行为,并严重的毁损了私营经济的信誉。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至今都认为私营企业是市场混乱的制造者。但事实上,市场竞争不规范行为的出现和存在,其责任不仅仅是私营企业本身,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滞后。由于缺少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再加之执法监督的乏力,这种不规范竞争才会大量涌现,并难以治愈。而单纯的将市场混乱归咎于私营企业,并从而否定私营企业存在的意义,这显然既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平的。

2.私营企业的自身局限性也影响着私营企业的发展。

我们知道,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其产权模式绝大多为家族制。这种家族制的产权模式在私营企业最初创业阶段,确实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逐步走出原始创业的时代,规模逐渐扩大,技术逐渐升级,原有的产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

(1)产权单一,没有形成产权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从全世界的现实经验和教训来看,无论任何性质的企业,只要产权结构一元化,都容易出问题。我们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比如,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一元化,即产权都是国家的,结果最后导致行政干预很厉害;私营企业产权结构一元化,即产权都是某个家族的,结果最后都解决不了家族血缘干预的问题。实际上在今天看来,这种基于血缘、亲缘等所形成的单一产权已经严重的影响着私营经济的发展,甚至许多企业也因此而走上了衰败之路。相反产权的多元化却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表现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创维为例,其企业的负责人在香港股市出现问题,但该事件对创维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创维的多元化产权结构救了创维。经过产权改制后的创维,已并非某一个人的企业,而是一个众多利益的集合体,因而当困难来临时,各种利益主体均会力挺创维。

(2)私营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

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事会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它是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的关键因素。虽然近几年来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许多的私营企业已经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是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难免使得公司“三权分立――制衡”结构型同虚设,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这种不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必然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导致高级职员的短期行为出现,企业的制度也会因此而流于形式。

(3)管理者文化素质的偏低

我国的私营企业,起步于艰难困苦之中。最初私营业主的来源十分复杂,各个阶层都有,但很多出身于农民家庭,占78.1%。调查数据表明,三分之二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从事蓝领职业,只有约十分之一的私营企业主的前任职业是白领职业。可以看出这些最初的创业者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创业初期的成功,也往往是建立在相对短缺的经济环境中,建立在自身的勤奋努力、聪明才干和胆识机遇的基础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竞争的不断白热化,勤奋和胆识并不一定带来企业的高速发展,相反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必将成为企业制胜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许多私营企业家小农思想仍然十分严重,有一种见好就收、小富即安的心态;还有一些私营业主具有盲目冲动、好大喜功的倾向,缺乏做“百年老店”的耐心和决心;而这种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缺乏系统的现代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训练的企业家队伍,显然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4)短期行为的普遍

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私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私企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这种在不断重复上演的“创立、崛起、衰败”的三步曲,不仅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残酷,也往往会使得私营业主的对未来缺乏良好的预期。再加之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其它原因,私营业主难免不会产生“捞一把就走”的短期行为的思想。而这也必将影响到私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3.政府在私营经济管理中存在严重问题

必须承认今天影响私营企业发展的,绝不仅仅是私营企业本身,政府职能转变不够以及在私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成为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的绊脚石。这主要表现在:

(1)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为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些具体的优惠政策,为私营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实际生活中,政府对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却远远不够,以至于许多政策很难落到实处。

(2)政府对私营经济的引导、支持和保护不够

私营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实践证明:哪个地区对私营经济积极支持,私营化进程快,哪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就快。而目前许多地方由于政府职能并未真正转变,地方政府对私营经济的引导、支持和保护也相当不够。以税费为例: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了各自利益,利用手中职权对私营企业收取名目繁多的税费,重复收费、搭车收费、超标准收费严重,罚款、摊派严重泛滥。而这必然会使私营经济怨声连天。此外在项目审批方面,私营企业无论是注册、经营、增项、转业都面临着在重重烦琐的手续和环节;在融资方面由于政策不到位、或者是政府支持的欠缺,私营企业融资渠道依旧不畅,获取资金能力也相当有限,资金的来源仍然是以自筹为主。而这不仅使私营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也使得地下钱庄越演越烈。

(3)市场进入困难

当前,私营企业的投资领域仍然存在若干“”,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缺乏同等的机会。在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如铁路、公路、电力通信和市政设施等行业,存在严重的保护主义,私营企业往往不能进入或不能充分进入;而有些早已对外资开放的行业,至今仍未对私营企业开放。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私营企业在进入某些行业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由于前置审批环节的繁多,准入条件的苛刻,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二、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既有内部管理的原因,也有来自外部体制的干扰。因此,在鼓励私营企业发展,既要为其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也要在内部建设和管理进行相应的变革。对此建议如下:

1.抛弃陈旧观念,公平看待私营企业

观念影响人的行为,只有抛弃那些对私营企业不正确的看法和观点,我们的社会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私营企业,我们的政府才能在税收、融资、人才等诸多方面真正给予私营企业以公平的环境和氛围。而私营企业所面临的不公正待遇才能彻底得以解决。

2.转变政府职能,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大力加强政风建设”这是2005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在今天,在私营企业艰难的二次创业时期,我们的政府只有真正的转变政府职能,只有从插手、干涉企业到服务、保护企业,我国的私营企业才能迎来发展的又一春。

篇6

2.允许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以及其他技术成果持有人以其自身持有的非职务技术成果出资入股在我市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允许上述人员担任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职务。

3.申办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的,其首期注册资本到位率不低于50%(含以技术成果作价部分)准予登记。

4.除国家规定需提供许可证的项目外,其他不危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项目采取“先照后证”的办法,先发给营业执照,半年内补齐需要提供的许可证。

5.申办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的,只要有资金、项目,允许先核准登记,发营业执照副本,半年内补齐资料后,再发营业执照正本。

6.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除确有违法违章行为外,一般可通过年检。

7.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可申请或直接通过变更形式注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鼓励具备条件的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外上市。

二、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在用地、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1.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投资生产性项目,属高科技项目的,可以享受高科技项目地价的优惠政策。

2.对于市发展计划局公布的鼓励类、允许类工业项目,根据投资总量、投资强度和上缴税金的多少,按不同档次的地价标准使用土地。具体的做法为:用地单位先按国家级水平的标准缴纳地价款;3年后由有关部门核实其实际的投资额、投资强度和上缴税金总额,并根据不同的档次重新确定地价标准,具体标准由有关部门另行公布。

3.对于生产科技型企业用地采用灵活的使用土地方式,根据不同项目和用地者的需要,采用出让、租赁和临时使用的方式供应土地,具体做法是:

以出让方式使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期为50年,可一次性付清地价款后申领土地使用证;也可先缴付土地开发的前期费用,5年内分期支付地价款,付清地价款后发放土地使用证。

以租赁方式使用土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使用年限,最长不超过50年,最短不低于10年。每年按规定缴纳土地租金,可以根据用地的实际情况发放有限制权利的土地使用证。

以临时方式使用土地的,使用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用地者须每年交纳临时土地使用费,发放临时使用证。

4.对本市西部地区的农村从业人员开办个体工商户,凭当地村委会的证明,可免缴一年工商管理费。

5.企业为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所购置的试制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

6.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堆积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逐年增长,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具体指:

(1)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到10%以上(含10%),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年终经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应税所得额,增长未达到10%以上的,不得抵扣。

(2)亏损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只能按规定据实列支,不实行增长达到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

(3)盈利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比上年增长达到10%以上的,其实际发生额的50%,如大于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可就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予以抵扣;超过部分,当年和以后年度均不再抵扣。

7.建立科技型企业贴息贷款资金。每年由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委托市科技局和商业银行组成专门机构管理,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制定。

8.建立科技投资风险基金,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可申请使用。

9.金融机构参照对国有中小型企业的评定办法,逐步建立完善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信贷管理办法。

灵活运用多种信用工具,为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开办承兑汇票、贴现、信用证等项业务,扩大融资范围,增加间接投入。对效益好、信誉好的个体、私营企业,要在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审查、审批手续。拓宽对个体、私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在结算、汇兑、转账以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关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有关人员入户问题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均可凭有关部门证明材料,直接到公安部门办理入户手续:

1.在我市新开办的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每50万元可以一次性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经验资后办理。

2.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年纳税每8万元可相应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并在三年内累计上缴税款20万元以上的可相应申请2人入我市户口。

3.省、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科技型私营企业,年纳税每6万元可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并在三年内累计上缴税款15万元以上的,可申请2人入我市户口。

4.其它企业年纳税在10万元以上,可一次性申请1人入我市户口;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并在三年内累计上缴税款28万元以上的,可一次性申请2人入我市户口。

上述入我市户口的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私营企业、工商户业主。

(2)私营企业、工商户业主的直系亲属及配偶。

(3)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及中级以上技术工人。

(4)被评为省级先进或优秀积极分子及连续两年以上被评为市级先进或优秀积极分子的企业骨干。

(5)年龄50岁以下,任职两年以上的企业厂长、副厂长、经理、副经理。

以上人员需无违法犯罪和违反计划生育记录。

符合上述(1)(3)(4)(5)项规定的入户人员,准许其配偶和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子女随迁入户。

四、鼓励各类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

1.鼓励中专以上毕业生(含中专生),军队转业干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干部、职工和下岗人员开办个体、私营企业或到个体、私营企业就业。

2.市、区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具体承办以下人事业务:

代管上述人员的人事档案,办理相应的连续工龄计算、档案工资调整、人事材料的收集和归档。

代办全日制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满转正定级手续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的认定,考试和晋升的申报工作。

为上述人员出具因公或因私出国(境)、自费出国(境)留学和在国内报考高等院校等的政审或证明材料。

为上述人员办理聘用、鉴证和确认干部身份的手续。

为就业后的计划外大中专毕业生办理聘干手续,建立符合规定的人事档案。

3.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干部、职工和下岗人员到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就业,将保留其原级别和干部身份,计算连续工龄;其社会保险投保继续有效,鼓励本人继续缴费投保,投保年限可连续计算,退休时按缴费年限享受相应的保险待遇。

4.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且在我市个体或私营企业连续工作满一年而尚未调入我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只要本人申请,市政府人事管理部门将委托市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予以审核,并办理调入和人事手续。

五、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良好服务

1.凡上年创汇20万美元以上或年纳税3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市公安机关给予相应的往返港澳通行证签注指标。

2.年出口创汇200万美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可按有关规定直接向市政府外事部门申办出国(境)证件。

3.私营企业法定代表人、骨干可参加经贸团组出访,并按有关规定向市政府外事部门办理手续。

4.原已申办因公证件的私营企业在未有新规定前,仍可续办。

5.允许私营企业申办外国人入境签证。因商务需要,私营企业邀请外国人前来我市,报市政府外事部门审批并办理邀请函电或通知签证等手续。

上述私营企业须无违法经营记录。

6.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投资者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按市、区管理地段规定入学,免收借读费。

7.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参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举办的人才公开选拔。

8.个体私营企业的公用配套服务,享受本市其他类型企业同等待遇。

六、依法保护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1.认真实施《广东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和《*市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切实维护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2.各级政府要将个体私营经济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全面清理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清理后的合法收费项目,由物价部门公布,以增加收费的透明度。

4.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时,应出示物价部门核发的《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开具由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并在《缴费卡》上详细填写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单位、收费员姓名、收费时间等栏目内容。否则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可以拒缴。

5.重新核定与排水收费相关的污水处理费、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排污水费、超标排污费等收费标准及征收范围,改革征收管理办法,严格划定职能部门的征收范围,避免重复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篇7

社会学中关于信任研究的传统由来已久,涂尔干、卢曼、马克斯・韦伯等多位社会学家都对社会信任问题进行了论述。将信任的功用与社会资本的内容结合得更紧密、更充分的是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福山认为建立在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文化机制之上的信任度是国家繁荣和竞争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信任无法扩展到家庭以外的社会范围的“低社会资本”的国家(如中国),经济组织只能以家庭或家族企业为主,无法自发地产生大型经济组织。与之相反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等正是因为有着较高的社会资本和信任程度,才得以保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受福山的影响,中国许多学者在做关于“信任对私营企业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时,大多把焦点集中在特殊信任方面,普遍认为中国没有建立起超家庭的合作信任组织。对于私营企业的规模无法扩大的原因分析,也都是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或从中国市场治理不完善方面找原因。

有些学者认为福山的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理论只是看到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消极作用,并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脱离了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现实情形。中国现实中的社会信任不同于福山所论述的是“血亲关系本位”的社会,而是基于“血亲关系”和“情感关系”的关系本位社会。中国社会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特征在的“差序格局”理论中最能反映出来,在其传世之作《乡土中国》中阐述了我国传统社会关系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论中,认为,中国人的内外边界是相当模糊、相当有弹性的。“自己人”可以包括任何想拉进圈子里来的人,“外人”可以经过交往而成为“自己人”。人际信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人之间实质关系的好坏,而非两人关系中先天的联结(如血亲关系)或形式上的归属(如同属一个群体)。

对于当代中国的信任结构与特征,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李伟民、梁玉成,进行了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中国人所信任的人群虽然以亲属家庭成员为主,也包括有不具有血缘关系却有着亲密交往关系、置身于家族成员之外的亲朋密友;血缘家族关系虽是制约中国人是否信任他人的一个主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关系中所包容的双方之间的情感内涵对中国人之间的信任具有明显和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人根据人际关系所确定的有选择倾向性的特殊信任,与根据有关人性的基本观念信仰所确定的普遍信任,两者之间并非相互排斥或相互包容的,而是各自独立、无明显关联。” “由于交往导致了自己人与外人的相互转化。这种现象发生是个人性的,即在个人之间的交往中,相互建立了亲密情感、信任和义务感。由于传统的自己人是亲属自己人,因此,这样的外人变为自己人往往要获得相应的拟亲属身份,例如干亲、拜把子兄弟等。这一过程被称为‘拟亲化过程’”。由此可见,在中国社会中,外人通过交往是可以被接纳为自己人。

二、中国特殊的信任机制对私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私营企业的信任最经常、最主要存在于家庭与企业两种群体之中:一种是存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它表现为注重家庭内部团结协作的家族主义,容易造成非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排斥,社会信任程度低,聚合社会资本的能力弱。另一种是企业内部成员间互助合作的团体主义,这有利于促进更广泛的社会信任,聚合社会资本的能力强。信任程度较高的私营企业,往往易于建立现代化管理的大型企业;信任程度较低的私营企业,则往往仍然是家族性的小型企业。现代企业所提倡的人性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给员工更大的自由,对他们给予充分的信任,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以提高企业效率。

篇8

加入NT0意味着我们的各项规则要与国际市场规则全面接轨,我国的经济将逐步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浪潮中,这对于起步较晚、发展上一直受到制约的我国私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1.有利于改善私营企业的竞争环境。加入WTO后,我国已开始采用国际通用的经济贸易措施和法律保护标准,对不符合和不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进行清理和修改,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与公开的竞争环境。我国的经济运行将按照NT0规则和国际市场经济的秩序来进行,在税负、用地、市场准入、进出口贸易、证券、上市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和歧视性规定,这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市场无序和扭曲竞争的状况,从而为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2.有利于拓展私营企业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的各项规则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我国正对国有企业现存布局和结构进行全面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将从一些竞争性行业大规模退出,一些国有企业会出让部分产权,变成国有控股企业,这对私营企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太好的机会。同时,按照国家的规划要求,除一些关键领域外,其他领域都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再加上对私营企业进出口权限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会冲破地域限制,走向国际市场,私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必将大大拓宽。

3,有利于解决私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首先,政府正逐步向外资银行放开人民币业务及金融零售业务的经营权,以效益和信誉为放款判断标准的外资银行将十分有利于私营企业融资。其次,国内的金融体制也正在加紧改革,那种以所有制性质为贷款标准的不公平待遇将得到彻底改变。再次,随着外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进入以及国内风险投资的规范,对于那些高科技私营企业及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企业融资十分有利。加上国内证券市场的规范,各种基金的创立,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4,有利于激发私营企业的创新意识。加入WTO后,随着国外有着较强技术优势和雄厚竞争实力的企业大量涌入,无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被市场所淘汰,这一压力必将激发私营企业较强的创新意识,引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技术、产品、服务和管理。同时,进入国内的现代化外国企业也将带来先进的技术、产品、工艺流程、创新理念等,为我国私营企业提供了直接的学习机会,可以拓宽其创新思维空间,获得更多的创新灵感。

5.有利于规范私营企业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多属家族式或个人独立经营型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较多不规范现象。加入N10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改观。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迫使私营企业主改革陈旧的管理体制,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尽快按国际标准来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走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大量外国企业涌入我国,他们先进、规范的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必将对私营企业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推动私营企业建立起产权关系清晰、法人制度健全、组织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加入WTO后我国私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加入WTO对私营企业来说,虽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主要体坝: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市场竞争的挑战。加入WTO以后,私营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协议,我国正逐步降低贸易壁垒,开放银行、保险、运输、建筑、旅游、通信、法律、会计、咨询、商业批发和零售等行业,国外有着强大竞争实力的企业或跨国公司将大量进入到国内市场,这对于刚成长起来的,既缺乏市场竞争经验又缺乏技术与规模优势的我国私营企业来说,无异是与“狼”共舞,其竞争压力可想而知。而同时,随着关税的降低,大量物美价廉的、能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各类产品也会大量涌入,对我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且集中在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更是形成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

2.来自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挑战。过去的20多年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环境使得私营企业已习惯于应付暗箱操作和在“狭缝”中求生存,在这一惯性作用下,面对完全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还不太适应,必然会有短暂的阵痛。同时,由于我国私营企业大部分还不具备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外向型企业较少,有自营出口权的更少。私营企业很少与国际市场直接打交道,对国际经济运行原则、国际会计制度、经济法规、交易规则等较为生疏。这就造成了在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私营企业将为此付出较大的竞争代价。

3.来自管理模式的挑战。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的私营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绝大多数私营企业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经营方式粗放,成本较高,进而在竞争上失去价格优势,同时也造成了企业财务不透明、目标不明确、管理能力有限、信誉度低下等弊端。而进入我国国内的外国企业会凭借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机制,直接与我国的私营企业展开资金、技术、人才与市场的争夺战,对我国的私营企业构成极大的威胁。

4.来自技术创新的挑战。我国大多数私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长期以来依靠仿制生存,且存在着大量的“拿来主义”,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加入WTO以后,我国承诺就假冒、仿制、剽窃、盗用等侵权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以维护公平和正当的市场竞争。这将对有关私营企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他们或者会因无法进行技术开发而转向传统低档次的产品生产,或者支付不起专利费用而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或者导致生产成本过高,而失去市场竞争能力。

5.来自人力资源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把人才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的私营企业受发展历史、经营规模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能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特别是熟谙WTO运行规则、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十分欠缺。加入WTO后,我国私营企业将既面临着因缺乏人才而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压力,又面临着本企业的人才被外国企业“挖走”的危险。

三、加入WTO后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中国加入WTO后,私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需要国家和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取胜于国际市场。具体措施如下:

1.积极营造有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1)要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适应WTO关于公平竞争的要求,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放宽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尽快在贷款、直接融资、土地使用、技术援助、人才开发、税负、进出口贸易、信息服务等方面消除“所有制歧视”,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并取消一切不合理的管理费用,切实减轻私营企业的负担。

(2)要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要切实按照WTO的要求,在清理有关私营企业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继续完善有关私营企业、私营经济财产保护的条款,加紧规定《私营企业法》,切实提高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

(3)要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目前涉及私营企业行政管理和执法的机关有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局、物价局、城建局、卫生局等在内的几十个,难免造成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使私营企业难以适从。这种管理体制与加入WTO后高效率的市场经济运行是格格不入的,迫切需要改革。建议设立专门的私营经济管理部门,统一协调解决私营工商业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调整各种关系,为私营企业服务。同时,也要注意积极发挥有关社会团体和私营企业自律组织的监督、协调与促进作用。

2.构建私营企业的宏观支持体系

(1)要完善私营企业的融资体系。财政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闲散资金、专业银行、信用社资金流向私营企业;信贷方面,要在政策上给予平等的地位和待遇,只要能给国有企业的各种贷款,也应公平地给予私营企业;进出口方面,要设立海外市场开拓基金,完善出口保险与再保险的担保以及出口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的担保制度。另外,还要帮助私营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外资金等。

(2)要完善生产支持体系。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帮助私营企业减少中间环节,精简审批手续,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私营企业的产品顺畅地进入国际市场。同时,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过时的产业,鼓励发展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

(3)要完善行业中介服务体系。加入WTO后,单凭企业本身的力量是难以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无论是私营企业技术开发、引进人才,还是协调市场、价格、组织反倾销、反补贴以及应诉等都需要行业中介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鼓励并大力扶持发展中介组织,使其在投资咨询、管理诊断、法律顾问、技术开发、资金融通、对外合作、解决争端等方面,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3.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发展战略

加入WTO以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激烈。需要私营企业正确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经营发展战略。那些在资金与规模上无法与国内外大企业相抗衡的私营企业,要走专业化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在某一专业领域做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优、小而强”,不断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与相关企业、供应商、用户、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寻求和睦相处的共同点,同赢共生。另外,一些私营企业可以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以及独特的传统工艺等,依靠独具魅力的特色经营去吸引顾客,抢占市场。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商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加入WTO后,私营企业经营者要学会运用品牌战略,努力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打造自有品牌,形成良好的信誉,借以切实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4.b口快企业创新的步伐

创新是加入WTO后私营企业获取持续竞争能力的关键。一是要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我国私营企业要通过企业改制逐步理顺产权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产权形式,建立新的企业产权激励机制和规范化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制度。要以加入WTO为契机,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重塑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消除企业内部种种“人治”的烙印,真正确立责权利分明、相互制衡、相辅相承的经营管理机制。二是要加强技术创新。私营企业应高度重视技术开发,要在正确处理好自有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既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技术开发,又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开发优势来培育、巩固和扩展市场,抢占市场的制高点。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的小企业应积极与大企业保持技术协作,借助大型企业的技术力量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要创造条件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打造自己的强势竞争力。

篇9

记者:在分析私营企业出口增长的原因的同时,我们无法回避私营企业出口过程中所存在的阻碍因素,你们认为目前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呢?

李钢:在大的国际环境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一些发达国家以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等多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实行限制,并滥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国内市场,从而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和风险损失,而这些风险和损失都是私营企业所无力承受的。

其次是目前我国有些补贴政策仍未符合国际规范,一些政策虽然符合国际规范,但不能稳定落实,如出口退税机制仍不完善,跟不上外贸发展的需要,我国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要同国际接轨,特别是鼓励私营企业加快出口的政策和体制仍有待进一步理顺。

比如说,现行规定的出口退税政策实施起来问题不少。举你们广东的例子。广东省提出了“老账要还”、“新账不欠”的出口退税政策,这很好。但是,由于调低了出口退税率,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这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尤其明显。另外,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地方财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部分经济发展不很好的地区,兑现出口退税也会存在一定困难。

又比如说,关于出口的相关政策宣传不够。不少私营企业家在了解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出口企业的扶持政策后,发现我们对出口企业的扶持显得很不够。也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在意大利,对出口企业再投入到生产资料的固定资产,可以从企业所得税中返还一定幅度的税金;在我国台湾地区,进出口信贷银行可以为企业进出口提供很多信贷服务,等等。

再比如说,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部分私营出口企业的规模小,资金有限,往往无法在企业内部完成人员培训、技术开发、管理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活动,需要从企业外部获得这些方面的服务。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为私营出口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网络或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培训服务体系有待创新。

另外,民革广东省委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生存、发展法制环境做过专题调研,调研表明,即使是在私营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私营经济在发展中仍遭遇许多不平等对待,地位尚不如外资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包括所得税和出口退税),以及对外贸易方面尚未得到“国民待遇”。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问题,那就是我国出口低价竞销现象十分严重,很多私营企业出口在国外盲目竞争、低价竞销、不讲信誉,导致整个中国私营企业的外贸经营秩序遭到巨大破坏,贸易环境迅速恶化。

李兴浩:对大多数私营企业而言,往往都存在资金“瓶颈”问题,我这里有一份相关数据,是民建广东省委员会2004年11月完成的一份关于广东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查,调查对象企业中68.67%是民营(私营)企业。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资金缺口较大,急需融资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13.13%;资金略有缺口,需要融资的企业数量的比例为61.88%,只有11.88%被调查企业认为有富余资金,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调查结果显示了广东私营企业出口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极其严峻的资金障碍,毕竟,广东的私营企业大多数是从事外贸出口的。

除了资金的问题外, 阻碍私营企业出口的因素也有很多是来自企业自身的问题。首要的难题是私营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问题,应该说,目前我国的私营企业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企业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强大,对海外市场环境的熟悉、外国法律法规政策的掌握及海外销售渠道的开拓等问题都有待于提高。

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又取决于一个强大优秀的外贸人才队伍和海外营销队伍,我国现有私营企业的外贸人才素质偏低,而限于自身成本的考虑,又不愿意储备更多更高级的外贸人才,即使愿意,一个强大优秀的外贸人才队伍和海外营销队伍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

另外,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少私营出口企业在发展起来后,仍然因循初创时期的产权结构与经营决策方式,导致企业的经营视野狭窄,在总体上缺乏合理决策能力和科学有效管理制度。家族式管理方式单纯依赖创业者个人作用,未能及时形成必要的利益群体和经营管理团队,使得企业家个人及家族成员与包括多数管理者在内的员工群体,在企业发展和利益分配方面认识脱节的现象日益明显,使企业前进的动力不足。尽管有些私营出口企业在发展起来后,也会聘请高学历的“海龟”进入高层管理,但是,由于实现预期目标能力、理念差异等原因,这种合作通常并不愉快。这固然有来自外部的员工和管理者的一些问题,但无疑也有私营出口企业主需要从自身反省的问题,等等。

如果私营企业出口保持在一定规模以下,这些管理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如果私营企业出口想要做大做强,家族式管理的钳制作用就会突出表现出来。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的科学化,就将成为私营企业出口进一步成长的关键。

当然,我国私营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及自有品牌,对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更是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这些都会对私营企业出口造成很大的障碍。

记者:那么,二位嘉宾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李钢: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出现,应该说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个是国家的政策因素。我国存在过分强调出口数量和规模的出口导向问题,忽视出口质量和效益;另一个是市场因素。这些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所以说,私营企业的出口发展之路更多地是由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整的。

但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单一个体行为并不能达到整体行为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单单依靠在经济规律作用下,企业的出口个体行为并不一定能带来国家整体出口的增长,因为,一个企业的出口的单一个体行为,追求的是个体利益最大化,为达到出口目的,实现出口利益,企业往往会“不择手段”,比如低价销售、互相残杀,最终破坏了作为整体的全体企业的出口环境和贸易条件,导致国家出口利益遭受损失。鉴于此,要规范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政府作为的强力引导和调整。

李兴浩: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单纯归咎于外部因素,企业“自作自受”的因素也不能排除。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企业素质也良莠不齐,在出口问题上存在很大盲目性,从而带来了整个私营企业出口秩序的混乱,所以,私营企业出口的规范离不开我国私营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企业素质的提高又取决于私营企业主和管理层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政府作为:给出口多一些支持

记者:可以说,我国私营企业出口任重道远,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使中国私营企业出口变得困难重重,我国私营企业出口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而政府作为是我国私营企业出口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保障,二位嘉宾对此有何看法?

李钢:正是由于单一个体行为并不能达到整体行为的有效性,政府作为才显得异常重要,为促进私营企业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作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政府必须在政策取向有所改变。虽然目前我国对私营企业的政策和待遇都比以前大有改善,可私营企业在很多领域仍面临着不可逾越的政策“天花板”,所以,只有在体制上实现所有不同性质企业的平等待遇,才能在根本上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当然也包括私企出口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鼓励外贸发展的补贴政策,尽快与国际规范接轨。为适应WTO规则的规定,今后我国鼓励出口的补贴政策必须改变为用汇率、利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来实现;同时,政府补贴应该向初级生产要素、基础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的投入。人才和高新技术是私营企业在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但私营企业缺乏资金又承担不了对高新技术投资所带来的风险,所以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投资开发进行补贴,对私营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很有必要。

―改革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尽快扭转目前我国单纯依靠数量规模和价格优势的出口增长方式,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出口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外资技术的“溢出”效应,帮助私营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培育自有品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拓展全球销售渠道,逐步走向依靠质量效益实现可持续增长。

―加强对私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价格的指导和协调,对出口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尽快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环境,为私营企业出口创造条件。

此外,国际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为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出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我国的国际电子发展还有待加强。

李兴浩:其实,私营企业出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政府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政策的鼓励与支持,这一点李钢主任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然后是政府职能的尽快转变,由过去的监督管理职能向支持、促进、服务职能转变,由过去的为个别企业或个别群体单独服务向整体服务转变。私营企业的出口需要管理,但私营企业出口更需要扶持与服务,毕竟私营企业也是我国的重要纳税人。目前,我国政府的服务意识日益增强,但政府服务一定要执行到位。

第三是政府应该在法律问题上给私营企业更多的帮助,因为私营企业限于自身的规模和实力,往往养不起更多的能通晓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和各种惯例的高级人才,而政府在这方面可以无偿给私营企业以法律服务和保障,避免私营企业出口的盲目性。

第四是信息服务,可以说,信息是影响私营企业出口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大多数私营企业在信息获得上缺乏条件,所以,政府的信息服务应走在企业出口之前,协助企业出口发展,比如周边国家的关税、国外企业的信用、海外市场的供求信息等。

协会中介:给出口架一座桥梁

记者:在国外,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组织非常发达,在协助企业出口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一点对我国私营企业出口有何启示?

李钢:行业协会通常被称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它是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又是社会多元利益的协调机构,也是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的社会组织,其功能是非政府公共行政的重要内容,行业协会、商会的充分发展,是一国市场经济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发达国家,行业协会或商会非常重要,政府往往只负责一些重大事务工作,而具体的实务性业务,如外贸企业登记、商品招标、许可办理、配额分配、原产地证明等,常常由外贸相关协会等机构主管;同时,行业协会是非政府组织,它还可以承担那些在世贸组织规则下不宜由政府承担的事务,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保护本国产业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为促进出口发展,实施政府的出口导向战略,在发展初期,政府可以对一些大的行业协会或商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如强制入会、扣缴特殊会费等,待其发展成熟后再逐步减少政策扶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制定关于行业协会的专门法律法规,以明确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

李兴浩:我本身就是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私营企业商会副会长,所以,我对此有特别深刻的感受。在私营企业出口中,行业协会或商会可以在维护会员利益、向政府反映会员建议、提供市场和商品咨询、协助开拓市场、培训专门人才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增加出口的有效性,特别是现代化服务手段的使用,使其服务更加便捷、周到和全面。因此,对于规模和实力都相对较弱的私营出口企业而言,行业协会的作用更为重要,只是,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或商会还有待发展。

企业自为:提升出口竞争力

记者:当然,出口的最终主体是企业,两位认为私营企业应该如何增强自身的出口能力呢?

李钢:在日趋改善的外部环境下,要促进私营企业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自身的科学发展才是根本保障。要确立符合民营企业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走出“好不过三年”的私企发展困局,同时,还要选准产业,集中资源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坚持高科技产业方向,摈弃低层次、低效能、高污染、前景黯淡的传统产业,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李兴浩:最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国企改制的深入,私营企业的体制优势在日趋淡化,而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也日渐减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私营企业到底靠什么取胜?靠先进的核心技术。技术的缺失是民营企业出口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像TCL、波导、华为等,都是依托自己的核心技术开拓海外市场,志高空调也一贯重视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近几年都保持50%以上的出口增幅。

篇10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其追求的目标。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企业界的关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中国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上,孕育、萌生了一种有别于公有制经济的新的经济形式――私营经济。通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一大批私营企业迅速成长起来。私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表现活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优势日趋明显。在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地区,私营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中国私营企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私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值得关注的两种现象。其一是规模难以扩大:私营企业发展到亿元规模时,就难以再长大。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华人中虽有不少亿万富翁,但却很少有能力构建起跨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也难以寻觅华人企业的身影。其二是“寿命”不长:中国私营企业“各领三五年”的现象十分普遍。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相比较,中国的私营企业普遍“短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五年,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不到10年。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各类企业“寿命”在5年内的高达50%以上。

以上两种现象给我们提出一个值得沉思的问题,即一个私营企业如何才能不断创新、发展、持续地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即私营企业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困难,时刻都面临着严峻的经营风险。企业只有拥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商海中击败竞争对手,稳立潮头,顺应市场规律,求得长久持续发展。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从两者的内涵及本质特征上去认识

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在文中以及后来出版的《竞争大未来》中,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用户提供某种特定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的集合”。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1. 价值性。能为顾客带来长期的关键性利益,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为企业创造长期的竞争主动权,能为企业创造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

2. 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如同一个“技能源”,通过其发散作用,可以扩展到广泛的经营领域中,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伸展,将能量不断拓展到最终产品。

3. 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特有的,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着特定的轨道逐步培育和积累形成的,蕴藏于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可以说,深深印有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难以被其他企业轻易占有、模仿或替代。

4. 整合性。核心竞争力是多个技能、技术、管理能力的有机整合,单个技能、技术的强大不足以成为核心竞争力,而必须要企业内其他技能、技术的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能力体,并在向顾客提品或服务的过程集中表现出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显著优越性。

所谓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指:企业生命活力的持续性、成长性和创新性。企业生命活力的持续性是从时间尺度上刻画企业生命活力的状态,即企业生命活力的“长生不老”;而成长性则是指企业生命的质量,即企业生命活力的“青春永驻”;最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落实在企业的创新性上,知识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持续性、成长性和创新性三者之间密不可分,成长性是企业在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成长,持续性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持续,创新性则对企业持续性和成长性都有重要贡献。

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来看,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就是一种创新能力,一种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就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只有创新才会发展,才会有突破,固守旧模式只会被社会淘汰。这种创新是伴随着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一系列的创新而逐步形成的。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运用动态的观点来看问题,摆脱旧有观念的束缚,赶上时代的潮流,不断开发新产品,开创新市场,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

(二)从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的一致性来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创新能力。企业制度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度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即核心竞争力),活力决定效益,效益决定发展,任何先进的企业制度都是相对的。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企业要始终保持制度的先进性,就必须具备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形成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占领企业所在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就会有较强的竞争力。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是形成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手段。由于企业的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管理也必须随着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只有管理不断创新企业才会有持续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企业文化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特征,是企业生存、发展及竞争力之本;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创新能力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影响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等四大因素,同样也影响和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或者说,这些因素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持续性、成长性以及创新性,进而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见图1)。

(三)从系统论角度来思考两者的关系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在方法论上,笔者认为,应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企业可持续发展视为一个系统,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则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按照协同学创始人哈肯在阐述系统自组织时的观点,子系统的合作形成序参量,而序参量又支配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的行动,从而主宰着系统演化的进展与结局。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等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个子系统的几个重要的“序参量”,它们在系统内独立发挥作用的同时,又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系统的进步。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是处在技术(或制度、管理、文化)―经济接口处,求得技术、制度、管理、文化长久发挥其经济增长系统的内生力的过程;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是处在经济―社会接口处,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总之,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具有协同效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具有一致性效应。

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创新企业文化,提升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核心竞争力体现为一种文化力。众多成功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拥有一种无形的东西,使得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活力和凝聚力,使得企业能够渡过重重难关,从而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经济学家们称之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提炼出来的,是任何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一种开放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与日俱增,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一股强大潮流。张瑞敏曾说过,创新是海尔文化的灵魂,是海尔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整合时必须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以创新文化来规范企业文化整合。在企业文化整合过程中,重视企业文化创新,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性思考私营企业制度选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私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社会众多媒体对于私营企业采用家族企业制度及其治理结构予以全盘否定,有人甚至把许多私营企业的失败归结于家族企业制度。这种不加分析的片面的否定是十分错误的。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理性思考。

1. 家族企业制度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选择,它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劣应当由市场决定,通过市场竞争去选择。企业制度的选择是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制度要视行业、规模、社会化程度以及企业发展阶段来选择。如有些技术简单、社会化程度低的行业选择家族企业制度就要比选择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度成本低。私营企业在初创时期大多都采用家族企业制度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2. 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证。在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中,私营企业不同程度地采用家族式管理,是与其生存的市场环境息息相关,是企业面对无序市场的一种自我保护。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商业游戏规则尚未建立,企业仍然面临巨大的社会道德风险。国家法律法规对规范他们的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法律法规提供安全保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投资者将要付出高昂的道德成本,只有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才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次优企业制度。私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以一个理论上“优越”的现代企业制度替代现实中有效的家族企业制度,更不能固守家族企业制度,应该因地制宜地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私营企业建设问题应当遵循所有者决策原则,应当尊重所有者选择企业体制的权利,应当相信所有者具有优化制度的动力,避免拔苗助长现象的发生。

(三)提升私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私营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优势。技术创新是提升私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私营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主要是通过两种战略,即产品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而这两种战略的实施归根到底都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另外,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而取得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费,增加私营企业收入,提高私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私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第一,要建立和完善私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第二,要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网络,将科研、培训和开发等关键环节整合成“技术创新链”;第三,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在采取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的同时,集中一定人力物力财力有选择地加强自主技术创新。

(四)创新管理制度,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

1. 创新企业的管理机构。目前,私营企业传统的单一“职能型”机构设置已远不能适应管理发展的需要。私营企业组织机构应体现多样性,要引进事业部制、矩阵制等分权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将集中的权力分散到各个事业部或战略经营单位,从而极大地激发组织机构的活力。私营企业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之中,企业战略在不断调整,管理结构也应随着战略调整而变化。

2. 创新企业管理运作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私营企业应建立良好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是企业组织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环节。目前,私营企业在人事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缺乏员工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考核奖惩的规则不统一、对员工“炒”得随意,中高层人才因无股份,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真正发挥等等。私营企业应实行人本管理,破除家族式统治和家长式管理,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3. 创新管理手段。加强制度建设,用严明的规范约束人是实施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私营企业要规范各项管理事务,加强制度建设,使企业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化,从制度上保证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协调、和谐的关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管理将向弹性化、网络化、资本化、虚拟化、全球化方向发展。私营企业的经营决策、人事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及产品销售方式等都应通过使用计算机、互联网来实现,这有助于缩短管理周期,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云.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核心竞争力[J].经济论坛,2004,(4).

[2]黄明元.民营企业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J].经济与管理,2006,(4).

篇11

篇12

一、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中的自身障碍

1.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私营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以“家庭式”为主,这样的模式如果在企业创立初期,在权利高度集中的环境下,使用资本的效率会显著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会的到有效调动。而当企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这种管理制度也会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尤其是在用人制度上的任人唯亲,造成决策者无法合理科学地决策,难以培植新的发展动力,最终造成个人专断的局面。除此之外,我国大多数私营建筑企业现在依然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重项目而轻管理,综合性管理人才极度匮乏。

2.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近几年,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通过原始的降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小,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可以说,与高新技术接轨,已经成为广大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我国私营建筑企业而言,基本上均存在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整体的创新战略以及科学有效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

3.部分私营建筑企业经营策略上存在短期行为

据调查,我国私营建筑企业在经营策略上普遍存在问题,其中尤其是一些追求短期利益的短视行为。为了过度追求眼前利益,不惜采用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不正当甚至违法手段,而不是本着加强科学管理,依靠工程质量的提高,来取得竞争优势。这无疑会严重我国私营建筑企业的自身形象和信用,使得私营建筑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少数企业的短视行为,影响了整个私营建筑经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私营建筑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造成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自身障碍,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

二、解决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自身障碍的对策

1.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1)采用科学管理方法

出于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需要,私营企业要努力改善管理效率低的问题,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放弃“家族式”的公司管理模式,转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用人机制,同时改变重项目而轻管理的管理理念,把着眼点放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中来;其次,要努力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科学合理地履行职责;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业务规范,并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

(2)完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企业核心人才短缺的问题,广大私营建筑企业要努力完善自身人力资源队伍,在战略的高度上积极稳妥地解决。要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重视不同种类人才的队伍建设,不断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战略人力资源。

(3)提升信息化水平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组织的运营、管理、生产等各个方面的整体信息化过程。企业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参与企业间的科技竞争,把生产和经营牢牢植根于科学技术的沃土之上,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永远充满活力。对于私营建筑企业来说,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是改善自身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通过信息化改造,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有效提升建筑私营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首先,将企业打造成为技术创新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努力做好自身的创新决策、创新投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以及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风险利益分担;其次,企业要在全局的高度上,重视先进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找到适合本企业应用的先进、实用的新技术;再次,企业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成立专门的技术创新团队,制定详实的技术创新规划;最后,要不断加强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联合开发新技术,并且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科研成果。

3.调整发展思路

鉴于我国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行业过度竞争、低层次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广大私营建筑企业应转变自身发展思路,主动规避与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直接竞争,把有限的资源合利用到自身具有优势的专业化项目中,实施专业化战略。于此同时,私营建筑企业要加大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努力培育出在某一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实现经营业务的专业化,是自身产品在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级企业,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作者单位:天津市海景实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3

我国民营企业存在问题

虽然民营企业创业者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障碍获得了初创期的发展,但多数民营企业具有一些先天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不少企业初始积累不足,起步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投资,难有后劲;有些投资者缺乏创业经验,盲目性较大,成功率较低;有些民营企业追求目标短期化,采取不正常竞争手段,不惜以造假、损害环境获取近期利益;有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有缺陷,企业制度不规范,留下不少后遗症;有些民营企业缺乏管理基础,在短时期快速膨胀和发展后就走向衰退;不少民营企业家素质有待提高等。

民营企业经营思路

首先,树立创新意识。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营企业只有及时把新思想、方法、技术付诸实施,才能在竞争中永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创新主要包括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克服弱势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其次,积极应用新技术方法。民营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将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第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要强调“以人为本”,在管理观念上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目的就是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可能释放员工的创新能力,以确保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第四,加强知识共享。民营企业应强调员工与企业的显性与隐性知识进行共享与交流,促进员工提高创新能力,不能让员工为了保护自己的职位,防范同事对自己拥有企业信息的共享,这样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第五,经营目标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在新时期的民营企业必须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纳入其目标之中。同时,对于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集团如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政府、战略伙伴,考虑这些集团的利益最终为企业取得高于投入的回报。第六,提高企业主素质。不少民营企业主常常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企业的管理漏洞百出,改革开放的深入对民营企业挑战达到空前,这就要求管理者决策与管理更加快捷、高效,所以管理者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第七,建立良好诚信制度。良好诚信会不断招财进宝,民营企业走向成熟就要面对社会,以诚相待,就要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重信誉、守合同,追求可持续的发展和效益。第八,改变传统观念。民营企业必须打破“传子不传贤”的封建观念,从家庭化经营中走出来,破除任人唯亲思想,树立任人唯贤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