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跨境电商的经典案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近年来,出口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亮点,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然而,在跨境电商普遍通关效率低下、无法退税以及结汇不畅的市场环境下,面对跨境电商商品“频次多、货值小、品类杂”等问题,跨境电商企业和物流服务商都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加之跨境物流的繁琐性,给跨境电商物流带来过多的风险因素,从而影响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此,本文考虑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建模相结合的方式,以分析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与风险因素为切入点,研究我国出口跨境电商物流风险评估问题。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的物流风险及其评估体系
(一)我国出口跨境电商的物流风险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物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货物以邮政或快件渠道从空运或陆运口岸出境(EPCBEL,Express and Postal Cross 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另一种是在目的国建立海外仓(OWCBEL,Overseas Warehouse Cross 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先以一般货物形式出关运送至海外仓,再通过海外仓直接发货给网上下单的客户,完成跨境电商业务。上述两种物流模式在跨境物流的环境下,存在的物流风险因素大致相同,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已。综合分析跨境物流的基本流程和复杂环境,跨境电商物流风险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环境风险。跨境电商物流由于涉及跨境且各国间国情差异较大,根据波特的PEST模型,目的国的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对跨境物流的影响颇深。首先是当地特殊国情影响,例如就目前为止,德国、巴西、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的海关相继有过罢工运动,从而使跨境包裹遭延误,直接影响了后续物流配送效率。除此之外,影响物流运输的还有自然灾害影响程度、各国对于跨境电商包裹的海关通关政策改变;另外在物流资金链结算方面,各国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程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流成本。市场风险。在海外市场方面,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由行业竞争对手带来的影响,若企业采取海外仓物流模式,则应该着重考虑行业竞争对手对其市场份额造成的影响。因为市场份额直接决定了海外仓的库存风险问题,若目的国市场需求波动造成企业对需求量的错误预测,将会导致企业在仓储、运输上加重物流成本。另外,海外客户的购物内容摘要:出口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而跨境物流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境电商因为其长距离配送、跨越国界、经过众多物流节点等特性,导致物流风险的形成,物流也因此成为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通过对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典型物流模式的分析,确定风险因子,构建跨境电商物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可拓物流模型,对仿真案例进行评估分析,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关键词:跨境电商物流风险评估习惯也可能造成物流风险,信用程度低的用户群体可能通过纠纷的形式给企业物流方面带来压力。在海外仓管理方面,产品退换货率升高、产品的生命周期波动以及库存风险(由产品属性或仓储条件导致)都会给海外仓仓储环节带来一定风险。通关风险。在海关通关流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各国海关清关效率、商检水平、产品通关率、产品特性影响程度,不同国家的海关政策制度将会造成过境物流风险。通过一般贸易流程出口,流程规范,查验严格。通过邮递和快递渠道进境的一般货物,受到海关行邮处人力资源紧缺的影响(综合抽查率不到5.5%),虽然会出现灰色清关减免税费的可能,但总体通关效率较低且会有规范结汇、出口退税和物品退换货的困难,增大了物流风险。运输风险。跨境商品运输往往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跨境多种物流节点,其运输对接、转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如人工分拣出错、多语言操作误区、货物破损、丢失和延迟投递等问题)较境内运输高得多。跨境电商的运输风险还来源于物流信息传递上。首先,在运输地址上就存在着根源性的风险。不少海外消费者填错配送地址,在未更改至正确的配送地址前,给跨境电商卖家造成很大的物流损失。其次,目的国物流未能提供物流信息追踪,可能造成客户在未收取货物前进行取消订单等操作,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会造成因退货导致的物流成本增加。目的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造成跨境电商物流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少国家物流基础条件较差,不能进行高效的物流工作。
(二)物流风险因素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对我国出口跨境电商物流风险因素进行初步归纳总结,本文设计出一套较科学、实用、易于比较的跨境物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中所列的ci和cij。
基于可拓模型的跨境物流风险评估
综上,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着众多物流风险,对物流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和改进,对于减小跨境电商的物流风险,提高跨境电商的管理水平,增强客户体验,进而促进跨境电商与物流服务商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跨境电商物流风险评估的物元模型
广泛应用于事物评估分析的可拓学由中国学者蔡文提出,其中物元模型可将复杂问题抽象化,其核心思想是一种描述“距离”的新方法,描述了“类内亦有异”的客观事实,针对跨境电商物流风险指标量化的不同数量单位以及最终风险等级的划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拓物元模型的计算步骤,包括经典域、节域的计算,关联度函数计算公式参照徐慧、肖德宝、肖敏(2008)的研究方法,本文不再赘述。
(二)各风险因素权重的确定
由跨境电商物流风险分析可知,各个风险指标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指标权重也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企业及产品特性,由跨境电商领域专家评估风险因素的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过程略),得到二级指标的权重单排序和总排序分别为wij且 和w`ij且 。
(三)物流风险评估等级评定
根据跨境电商物流风险评价的特点,将各层风险因素进行数量化处理,可以将各层指标的风险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Ⅰ级/轻警、Ⅱ级/中警、Ⅲ级/重警、Ⅳ级/巨警}={R1,R2,R3,R4}。评价分级由各跨境电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区间标准,各风险指标量化实测值则由跨境电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价,以z作为专家数量,各专家分别对风险因素指标cij给出评分值Vij,vij结合风险指标评估值vij和权重wi,计算出预评价物元与第k级风险的关联程度。
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涉足跨境电商服装销售企业A和B为例,A采用EPCBEL模式,B采用OWCBEL模式,结合当前各跨境电商服装销售企业的状况及所面临的问题,建立物流风险可拓物元模型进行评估和比较。专家小组由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家、政府海关监管人员、物流从业者、跨境电商物流研究学者等组成,对A、B企业的风险因素权重和风险现状进行评分,如表1所示。各指标评分等级区间分别为(0,2],(2,4],(4,6],(6,8] ,对应的风险等级分别为Ⅰ级/轻警、Ⅱ级/中警、Ⅲ级/重警、Ⅳ级/巨警,四个等级用来描述跨境物流风险各个层次的风险等级。根据徐慧、肖德宝、肖敏(2008)的步骤,计算出A和B企业综合跨境电商物流风险评估值,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专家普遍认为OWCBEL与EPCBEL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物流风险,相较而言,OWCBEL的风险较小(Ⅱ级),EPCBEL的风险较大(Ⅲ级),这也能解释越来越多的B2B跨境电商企业倾向于依赖海外仓开展跨境业务的原因。综合风险由各风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因此有必要对A、B企业的各风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A、B企业同属跨境电商环境下的服装行业,目标市场相似,因此两者的环境和市场风险情况相当,都属于二级风险,不同行业风险级别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在通关风险上,两者差距明显,B企业通过一般贸易监管形式出关,流程规范、通关效率极高,而且大宗货品出关也保证了较高的产品通关率。A企业以行邮监管形式出关,虽然税负与海关被查扣的违约成本比较低,而且在熟悉国内外口岸运作流程的专业海淘、转运公司帮助下灰色清关,但是由于各地口岸的行邮监管尺度有差异,因此总体通关效率和产品通关率较低。在运输风险方面,B企业指标全面低于A企业,说明EPCBEL单件小批出关的运输无论在货品完好率、配送效率以及信息服务方面的风险都远高于OWCBEL,因此两者在物流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上有本质区别。然而OWCBEL过分依赖目的国物流基础设施,因此其成本风险也不容忽视。
篇2
而实际上,2006年的退出,仅是eBay在中国C2C领域的一次折戟。自2004年始,在eBay上从事跨国贸易的卖家数量已经开始突飞猛进,所以,从2006年之后,eBay将精力放在了对跨境B2C领域的探索上。
数据显示,eBay现有的全球业务量已经达到2550亿美元。其中有三块主打业务:买卖平台eBay、支付服务PayPal,以及帮企业打通线下渠道的eBay Enterprise。
从2006年开始,林奕彰见证了eBay的激荡与沉浮。曾任eBay亚太区首席技术官,负责亚洲各大网站的产品和技术工作的林奕彰,于2012年开始接掌转型之后的eBay大中华区业务。
“中国的卖家可以卖到全世界,中国的买家可以从全世界购买,这是eBay十多年前就在考量和勾画的事情。”林奕彰说:“今天看来,eBay的眼光是具有前瞻性的,因为一切正在发生。”
eBay很痛苦,因为太严格
尽管在C2C电商领域淡出中国市场,eBay在押宝B2C跨境电商中却实现了出其不意的逆向突围。用林奕彰的话来说,“eBay是跨境出口电商的黄埔军校”。因为跨境交易的很多卖家都是从eBay开始,现在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根据国家商务部预测,到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6.5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尤其近几年,国家针对跨境电商出台了一些利好政策,也让eBay感受到一股股热情――越来越多的卖家找了过来。
在2014年的全球交易额中,eBay全球在线交易市场占比超过830亿美元,售出超过20亿件物品,受众国家已达220多个,其中22%的商品交易属于跨境贸易。
由eBay的平台起步,从几十万的卖家、供应商到供应链、物流、仓储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一个庞大的跨境交易生态系统逐步建立起来。林奕彰表示,很多卖家不仅在eBay上开店,还会在其它平台同步开展经营,“但功夫是在eBay上练好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eBay平台上起家的卖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实现了IPO和对其它公司的并购,比如以售卖婚纱起家的兰亭集势。
卖家对于平台的多向选择,林奕彰表示并不担心。eBay向来坚持买家至上的原则,对于平台本身的自律和对于卖家的限制也一贯比较严格。5月21日,eBay在成都召开了“2015年度卖家峰会”,面对各地赶过来的卖家,林奕彰开场就是:“eBay也很痛苦,因为太严格。但是请你们相信,eBay对买家的保护,也是对卖家流量的一种保护和利好。”
在商品良莠不齐甚至假货横行的电商行业,这种高压从长远来看或许能成为一种优势。毕竟,产品质量是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一个敏感点。
林奕彰说:“全球的电商消费者关注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商品质量好不好、寄送周期要多久、退换货是否方便等。”为了帮助中国卖家更好的适应国外消费者对于购物体验愈加严格的需求,提高跨境卖家在出口目的地市场的本土竞争力,eBay从2012年开始就大力推动卖家使用海外仓。
随着中国世界工厂优势的逐渐消失,“价差”生意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林奕彰介绍,以前400克以下的东西最好卖,因为邮费便宜,而海外仓出现之后,情况出现了反转:体积和重量越大的商品,利润越高。
据eBay内部数据显示,在2014年第四季度,eBay大中华区卖家通过海外仓销售的产品总额比2012年同期增长145%,eBay中国大陆卖家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199%。
海外仓撬动中国制造业升级
截至2014年第四季度,在年销售额超过十万美元的eBay大中华区大卖家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大卖家开始使用海外仓。其中,有45.5%的大卖家海外仓的商品销售额超过其总销售额的一半,有34.5%的卖家超过80%以上的销售额都来自海外仓商品。
“eBay海外仓的使用比率是最高的,”林奕彰对《商学院》杂志记者说。售后服务要求的门槛不断变高,尤其对于大体积的超重商品来说,海外仓就体现了它的优势:通过大批量运转到海外仓,就不必再通过直邮方式寄送,而是跟目的地国家本土的电商平台一样,从当地发货速度更快,销售转化率更高,产品售价也得到提升,退换货也不必大费周折寄回中国。
通过使用海外仓,中国卖家的竞争力在提高单件商品利润率、增加销量、扩充销售品类、降低物流管理成本、提升账号表现这五个方面得到提升。如林奕彰所说,这种模式将不再是赚钱利润微薄的“价差”,而是变成良性的服务竞争。
“以前很多中国卖家出口手机壳这样的微利商品,现在则是高单价、高品质的无人机玩具在国外大卖,甚至还带动了它的零配件、电池等周边产品的销量,丰富了品类。”林奕彰表示。
对于产业链不太成熟的新兴国家而言,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还是具有高性价比的优势,还能拥有持续性的交易量。但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林奕彰认为,中国制造只有升级才能更好的竞争。他提到,现在越来越多从事出口贸易的中国卖家品牌意识觉醒,在品牌、设计、质量上下功夫,也有通过直接购买外国品牌进行升级的捷径。“就无人机来说,卖得最好的就是中国深圳的一个品牌”,中国品牌效应初显。
由此,海外仓的出现不仅帮卖家解决了物流供应链的难题,还带动了产业升级。电子类、家居园艺类、汽配类成为通过海外仓实现的销售量最高、增速更快的品类。这也符合eBay一贯所追求的高成长、高利润的商业目标。
与此同时,eBay还在利用大数据充当“点金石”:对于卖家而言,通过最优化补货周期,在保证商品供应充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单价商品的仓储成本,是获得高利润的关键点。而大数据可以帮助卖家精准计算补货周期、预测出货量。
比如在每年的圣诞节前夕,中国卖家可以通过大数据预测北美地区的圣诞树、彩灯、装饰品等商品的需求量,提前备货运到海外仓。
eBay的指尖经济和新谋局
“如果有一天把PC端全部关掉,对于买家在移动端的界面和服务将如何设计呢?”5月21日的成都 “2015年度卖家峰会”上,林奕彰这样叩问台下的卖家。而这也是eBay的发力目标:把来自大中华区卖家的商品放进千百万全球消费者的口袋里,帮助他们紧抓“指尖上的商机”。
根据eBay内部数据显示,英国消费者最喜欢在移动设备上购买大中华区卖家的商品,移动购物占比最高,而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消费者紧随其后。
林奕彰指出,移动技术的进步使得线上与线下消费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但消费者依然希望得到与传统零售购物一致的消费体验,“首次购物使用移动App的用户,其消费参与度更高,并且花销高出72%”。
作为全球移动商务领域的先行者,eBay提供的移动应用跨苹果、安卓和Windows多个平台的设备,覆盖全球190个国家,支持8种语言,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设备上都可享受eBay卓越的购物体验。在2014年第一季度,eBay总商业交易量的40%与移动设备有关,全球通过eBay移动平台的商品数量超过6.2亿。
一方面,eBay对卖家的鼓励和帮助愈加频繁,希望他们能搭上移动电商的顺风车,在多触点、跨渠道、体验式的购物革命中抢占先机。另一方面,eBay也在为自己谋局开篇。
2015年4月,在京东新上线的“全球购”跨境电商平台上,eBay谋得一席之位,开辟了“eBay海外精选”频道。在国内的消费者视线中匿迹近十年后,中国消费者“购买全球”的欲望蓬勃,想必eBay和全球线上线下的商家一样都看在眼里。
林奕彰表示,中国是最大的市场,eBay当然也想回到消费者跟前。“但是要有成长,要做好卖家市场和买家体验”,林奕彰表示,京东的物流和买家服务是值得eBay学习的地方,只有把基础功练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国买家。
篇3
6月6日,商赢环球公布了两项境外并购计划,均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其中,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上海亿桌、宁波景丰和与吴丽珠等3名股东合计持有的上海创开100%股权,暂定交易价格为16.98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间接持有位于美境内Kellwood Apparel的100%股权及位于香港境内Kellwood HK的100%股权。同时,上市公司拟募集配套资金4.12亿元。
另外一项并购计划是,商赢环球持股95%的控股子公司环球星光或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以现金支付方式购买DAI以及其全资子公司CF Holdings和TO Holdings的经营性资产包。本次交易的对价为2.12亿元。
这两项并购计划均属于跨境交易,随着跨境并购监管的不断升级,商赢环球如何安排资金出境将迎来监管拷问。
商赢环球此次收购的资产主营业务均是女装,但女装不是一项好生意,要想经营好并非易事,这对于历史上从未证明过自己的上市公司而言,毋庸置疑会是一项巨大挑战。而且,标的本身成长性欠佳、盈利能力处于偏低水平,而且盈利能力、存货、货币资金等财务指标出现蹊跷变化,难以找到合理解释。
截至2017年3月31日,商赢环球账面商誉已经高达13.71亿元。如果这两项跨境交易顺利实施,那么上市公司的商誉将会继续大幅增长。一旦将来业绩不达预期,巨额商誉将面临减值风险。
资金出境面临监管升级
在本次交易中,上海创开扮演过桥者的角色。
上海创开成立于2014年4月25日,初始注册资本为20万元,2017年4月13日注册资本增至18亿元。截至本预案签署日,上海创开共有三位股东:上海亿桌、宁波景丰和吴丽珠,出资额分别为16.07亿元、1.39亿元、540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89.3%、7.7%、3%。
上海创开为持股型公司,无主要经营业务。重组草案显示,2017年5月3日,上海创开与Sino Jasper、Kellwood Company和Kellwood Apparel签订UPA协议,同日,上海创开与Sino Jasper和Kellwood HK签订了SPA协议。根据协议,上海创开或其全资子公司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Kellwood Apparel和Kellwood HK的100%股权。
协议显示,上海创开收购Kellwood Apparel100%股权的总收购价款为12.98亿元人民币,收购Kellwood HK100%股权的对价总额为100港元。
截至本预案签署日,上述交易尚未完成。Kellwood Apparel的注册地和经营场所均位于美国,因此,此次交易属于跨境交易。
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外汇储备不断下降和人民币汇率降至新低,国内对外投资政策监管逐步升级,以外汇管理部门为主力,包括发改委、商务部和人民银行在内的监管部门开始加强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查监管。
2017年4月,外管局监管继续升级,明确不得通过内保外贷或者跨境直贷等形式绕道ODI(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对外投资政策的改变无疑给企业外汇出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境外资金安排成为了跨境并购交易中的首要难题。
通过过往成功案例分析发现,顺利拿到ODI证书的企业通过内保外贷等传统路径实现境外标的交割,而没有拿到ODI证书的企业则通过与双币种基金合作、境外并购贷款等方式,牺牲较高的资金成本来换取用来“急救”的境外资金安排。
对于上海创开而言,拿到ODI证书了吗?资金采用何种方式出境呢?对于这些投资人颇为关注的问题,重组草案没有给出更多的披露和说明。对此,《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致电商赢环球证券部,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复。
女装不是好生意
Kellwood Apparel主要从事快速时尚女性服装设计和销售,在服装行业中属于典型的品牌设计类企业;Kellwood HK于2016年10月28日根据香港相关法律在香港成立,目前尚无经营活动,未来计划为Kellwood Apparel提供供应链管理和集中采购服务。
女装并非好生意。快速时尚女装更新速度快,潮流趋势和消费者的口味较难把控,同时各种类型的服装通常会经历热度的周期性变化,一旦某产品类型或设计理念得不到市场认可,业绩会受到较大冲击。
著名投资人邱国鹭曾公开表示不喜欢女装,他认为女装品牌忠诚度没有男装高。
重组草案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1-3月,资产包(Kellwood Apparel和Kellwood HK)收入分别为3.85亿美元、4.12亿美元、1.24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641万美元、1833万美元、591万美元。
照此计算,2015年、2016年、2017年1-3月,上述资产包的净利率分别为1.66%、4.45%、4.77%,盈利能力处于偏低水平。而且,从纵向来看,2016年收入相比2015年只增长了7.01%,但是净利率却同比提升了2.79个百分点,致使2016年净利润同比大增185.96%。
为什么上述资产包2016年的净利率,相比2015年会出现较大幅度提升呢?对此,重组草案没有给出解释。
从渠道上来看,目前,Kellwood Apparel的客户全部为美国大型商场和服装超市,包括Target Stores、Kohl’s Department Stores Inc.、Dillard Department Stores Inc.等,对前十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70%以上,存在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另外,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线下渠道对线上的冲击已经非常明显,而Kellwood Apparel几乎全部依赖线下这种模式,未来也难免受电商冲击。
对于未收回现金的收入,Kellwood Apparel在2016年末进行了保理处理。2016年12月19日,Kellwood Apparel与富国银行签订了应收账款保理协议(Factoring Agreement),约定Kellwood Apparel可将经过富国银行信贷审批的应收账款出售给对方,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将由富国银行承担。
对于Kellwood Apparel的应收账款规模,以及已经进行保理处理的应收账款规模,重组草案均没有做任何的披露。Kellwood Apparel为何要在2016年年末突然对应收款进行保理处理呢?对此,《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并未从上市公司方面得到答案,不^这样做可以让Kellwood Apparel的现金流变得好看。
高费用吞噬利润
商赢环球在公布收购上海创开100%股权的同一日,还公布了另外一项重大资产重组,即环球星光或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以现金支付方式购买DAI以及其全资子公司CF Holdings和TO Holdings的经营性资产包,交易的对价为2.12亿元。
DAI主要从事服装设计和销售业务,其旗下目前拥有五大品牌,即COB(Chadwicks of Boston,经典美式高端休闲职业女装)、MT(Metrostyle,高性价比时尚女装)、Territory Ahead(TAA,高端休闲男装)、TSO(TravelSmith,旅行男装)和CFF(Chasing Fireflies,节日礼服)。
DAI目前并未采取大量门店方式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而是通过B2C的模式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依靠“目录邮购+线上销售”渠道,销售平台主要为官方网站。DAI不依赖线下渠道进行销售,由此省去了大量的租金与人力成本,线上销售既加强了公司对渠道的控制力,也保证了轻资产的运营模式。
既然DAI采用的是轻资产模式,但蹊跷的是DAI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来维持运营。重组草案显示,DAI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3月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217万美元、1.05亿美元和2576万美元,期间费用分别为4355万美元、6192万美元和1672万美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34%、59.23%、64.89%。
高额的费用支出导致DAI处于微利状态,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1-3月的净利润分别为101.77万美元、91.69万美元和-111.86万美元,根本就不赚钱。
DAI如此高的费用投放究竟是用做什么了?未来有没有下降的空间?重组草案没有给出说明。对此,《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致电上市公司证券部,不过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复。
篇4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颠覆”,颠覆传统产业的模式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是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互联网新形势下的一种重生,一种革命!
世界变了:一个新的商业文明时代呼之欲出!
互联网将成为社会最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互联网产业化、产业互联网化将是中国商业未来的主旋律,大量传统产业面临互联网改造升级,产业升级与流程再造。一个新的商业文明时代呼之欲出,即将到来!其核心包括了:
交流工具:(qq、微信、短信、彩信、UC等、移动电话……),便利就是生产力,把便利变为客户对产品的体验,无论是购买还是使用,无论是功能还是配置,你考虑了足够的便利吗?
职业工具:使我们很快就认识了我们职业都全部,甚至职业的尽头,让我们变得这个我已经完全看懂的世界怎么就没有我的闪光的神坛?他加速了我们职业老化的速度,加速了我们对商业逻辑的颠覆。
精神工具: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互联网精神工具的发达,就是个体对存在感提升的通道,如果产品也能思考证明存在感的意义,那将是一个有灵魂的产品,会成就一个有灵魂的的品牌。精神工具(知乎、天涯、百度互动、专业论坛、贴吧),植入产品不如植入品牌的精神。
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也许应该是这样:
Step1:订餐。打算晚上跟着朋友去吃饭,在手机上通过APP找到附近的餐厅饭馆,对自己感兴趣的餐厅做了大概的了解后,对比了价格和服务的评价,挑一家评价好的、好吃又实惠的餐厅;
Step2:优惠券。通过手机领了一张优惠券或者说是电子红包之类的,定好座位,下班了,到楼下拿了寄存在智慧邮箱的网上买来的水果;
Step3:车联网。开车出发,点击导航,到达餐馆,不用排队直接入座,朋友也陆续到来,没有一个人打电话向你问路,因为你将地址分享给他共享了,点到点误差不超过5米。
Step4:社交分享返利。吃饭的时候,哪个好吃的就拍个照,放到微博或朋友圈,晒一晒,与朋友共享,因为以后朋友来这里吃饭的时候,凭着你的分享,朋友可以优惠,商家还要给你返利,既能吃到好东西,分享又能赚钱,真的很惬意。
Step5:二维码网购+手机支付。饭后去商场购物,看到哪个产品喜欢的,拿起来扫一下二维码,用手机比比价,放入网络购物车,逛完商场,在手机上点击送货时间和送货地址,直接付款,不用拎东西,也不用排队。
Step6:团购电影票、大数据定位。接着你们去看场电影,因为电影票在吃饭的时候已经用手机买好了,到了电影院,基于大数据分析,早就有服务人员引导上前:W小姐/先生,你的座位是X牌00位,这是你一直喜欢的位置,希望你观影愉快。
中国首套,总理都在盼,你今天学习吗?
“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
第一部:《互联网+:跨界与融合》(火热抢购中!)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权威专著
——详解互联网+的理论框架与实践
——携易观与北大等众多专家联袂创作
全网畅销,购买链接在此:
淘宝天猫:火热销售点击抢购(猛戳)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1.ABKcIC&id=44720898680&ns=1&abbucket=20
当当:火热销售点击抢购(猛戳)product.dangdang.com/1354655733.html
京东:火热销售点击抢购(猛戳)item.m.jd.com/ware/view.action?wareId=11671576&sid=5f4663a70c3ebffcfdbc17fa33b40bc4&resourceType=search
亚马逊:火热销售点击抢购(猛戳)amazon.cn/%E4%BA%92%E8%81%94%E7%BD%91-%E8%B7%A8%E7%95%8C%E4%B8%8E%E8%9E%8D%E5%90%88-%E6%9B%B9%E7%A3%8A/dp/B00VJJPD1W/ref=sr_1_4?ie=UTF8&qid=1428998542&sr=8-4&keywords=%E6%9B%B9%E7%A3%8A
苏宁易购:火热销售点击抢购(猛戳)product.suning.com/127557480.html
拍拍:火热销售点击抢购(猛戳)auction1.paipai.com/E586DBA100000000040100004D005E3D
华章微信小店图书链接:火热销售点击抢购全网最低价(猛戳)mp.weixin.qq.com/bizmall/malldetail?id=&pid=pZrWiuKd0dyWtWyHdexxVy7LF0yY&biz=MzA5NzY3MTAxNA==&scene=&action=show_detail&showwxpaytitle=1#wechat_redirect
第二部:《互联网+:产业风口》(火热预售中!)
——国内第一部系统性、全景式解读“互联网+产业”实践著作
——10位大佬、四大产业、42个细分行业、72个案例
——为您呈现不一样的“互联网+”!
全网期待,预售链接在此:
淘宝天猫链接:秒杀抢购: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20m.1000858.1000725.81.x2Ifdp&id=45158637813&areaId=330100&cat_id=2&rn=d4835333e36975d3a3d561b82ef8577b&user_id=1599634638&is_b=1
京东链接:秒杀抢购:item.jd.com/11683427.html
当当网链接:秒杀抢购:product.dangdang.com/23692442.html#mediafeedback
亚马逊链接:秒杀抢购:amazon.cn/%E4%BA%92%E8%81%94%E7%BD%91-%E4%BA%A7%E4%B8%9A%E9%A3%8E%E5%8F%A3-%E4%B8%AD%E5%9B%BD%E7%94%B5%E5%AD%90%E5%95%86%E5%8A%A1%E7%A0%94%E7%A9%B6%E4%B8%AD%E5%BF%83-%E6%9B%B9%E7%A3%8A/dp/B00WSIECC4/ref=sr_1_1?ie=UTF8&qid=1430704804&sr=8-1&keywords=%E4%BA%92%E8%81%94%E7%BD%91%2B%E4%BA%A7%E4%B8%9A%E9%A3%8E%E5%8F%A3
华章微信小店图书链接:秒杀抢购:(扫描以下二维码一键购买)
第三部:《互联网+:金融颠覆》(即将预售!)
——2015“风口”上国内首部“互联网+金融”系统性著作
——3大板块、10个细分行业、50个经典产品案例
——全面呈现“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业现在与未来!
——关注“互联网金融时代”公众号(hlwjrsd100),第一时间抢得本书!
第四部:《互联网+:海外案例》(即将预售!)
——首部国外”互联网+“成功案例研究著作
——100个国外“互联网+”经典案例重磅呈现!
——囊括电商、品牌、移动、社交、零售、O2O、物流、金融等
——关注互联网+时代下必备公众号:电子商务研究中心(i100EC),第一时间抢得本书!
关于本书出品方:
——时代“风口”下:中国“互联网+”第一智库是这样炼成的!!
坐落于“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全球互联网领军城市——杭州的,无疑一直是互联网+产业变化轨迹的不可或缺的见证者与推动者,长期致力于打造中国“互联网+产业”智库。
成立近十年来,长期致力于打造中国“互联网+产业”智库,我们的核心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金融业的互联网化。
我们的核心用户包括:各类电商(B2B、C2C、B2C、O2O、跨境电商、移动电商等)、服务商,互联网金融(支付、银行、保险、理财、P2P、众筹、消费金融、征信)等类型的最全电商、O2O、互联网金融企业数据库。
篇5
时间:5月15日至10月31日
地点:卢湾区局门路550号8号桥3期
为凸显香港的世界创意基地地位,展览介绍香港成为创意都市的进程,介绍香港如何凭藉独特的历史传统、地理位置、社会风貌、文化特征、经济实力吸引全球设计专才,并展示香港设计工业及周边创意社区之活力、风格及建构品牌的本领。
“世博特别呈现”亚洲时尚绽放――香港
时间:5月15日
地点:上海国际时尚中心(SFC)
香港贸发局除邀请香港著名服装设计师张路路、伍均琪及参与时装表演外,更特别安排香港著名国际模特儿Rosemary倾力演出,将香特的文化、潮流与时装秀融合,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全新刺激。
香港国际机场――商机汇聚展览
日期:5月23日至6月22日
地点:浦东世博园区区香港馆首层展览区
展示香港国际机场无与伦比的交通连系,并阐述机场对香港的贡献。
2010 香港节庆年“这一刻上海, 下一刻香港”
日期:6月1日至15日
地点:新天地
2010香港节庆年是香港的年度旅游主题,它将中国传统节庆和西方经典节日融为一体,让人们有机会体验香港中西合璧的文化魅力。活动期间,新天地化身为迷你香港,让广大海内外游客体验“2010香港节庆年”带来的精彩节庆和文化盛事。活动邀请香港迪士尼乐园、香港海洋公园等知名景点,奉上精彩娱乐表演。
“香港夏日盛会” 夏季推广活动
口号:最火盛事,最酷香港
时间:6月11日至8月31日
重点推介香港今年夏天的各项精彩活动,包括全新大型活动“香港龙舟嘉年华”、第二届香港夏日流行音乐节等。旅发局与Visa合作,首度举办大型购物比赛。另外,旅发局亦首次起用本地原创卡通人物“麦兜”进行针对家庭旅客的宣传,吸引更多家长和学生赴港渡暑假。
亚洲国际都会─香港的绿色交通运输研讨会
时间:6月18日
主办:香港大学城市研究及城市规划中心、香港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规划师学会、香港运输物流学会
地点: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研讨会围绕规划和管理绿色运输系统主题,邀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员、运输基建业界代表及其他国际专家担任讲者。
“一国两制”展览
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
日期:6月23日至7月15日
地点:浦东世博园区区香港馆首层展览区
展览旨在展示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基本法》下的优势。
城市当代舞蹈团《双城记》 ─ 香港・上海・张爱玲
日期:6月25日
地点:上海大剧院中剧场
城市当代舞蹈团驻团编舞黎海宁,被林怀民誉为“最厉害的华人编舞家”。黎氏正值张爱玲诞辰90周年纪念排演一幕对照记,在港沪两地新旧文明的冲击下,交织出一幕幕华丽与苍凉的景象,造就中国现代舞坛的话题之作。
“国际金茶王大赛2010”港式奶茶华东区赛(上海)
日期:6月9日
香港咖啡红茶协会于2009年在香港举行了首届金茶王大赛,在香港成为热门话题。今年大赛联同香港贸发局一起举办,并由香港电台第2台及香港旅游发展局全力支持,总决赛将于2010年8月1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绽放预告
七月
2010香港书展
主办:香港贸发局
时间:7月21日―27日
一年一度的2010香港书展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年的书展以“从香港阅读世界――关心社会・关爱地球”为主题,并配合相关文化及外展活动,鼓励读者展现爱心、关爱弱社会群体,并响应全球社会对绿色生活的呼唤。今年书展的名作家讲座系列,将邀请包括内地的章诒和、贺卫方、韩寒,香港的林沛理、周光蓁、葛亮,台湾的唐诺、蓝博洲等作家。还将增设“文学走廊”,向读者推介陈冠中、邓小宇、梁文道等15位香港作家。去年的香港书展展示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家参展商的书籍及刊物,期间举办的文化活动超过250项,吸引逾90万人次入场参观,堪称亚洲规模最大的文化盛事。
香港法律服务论坛:香港法律服务・环球视野
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
日期:7月6日
地点: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
将香港作为法律服务及国际仲裁中心的重要角色推广,各项研讨的主持人和主讲嘉宾由具有丰富跨境法律服务和国际仲裁经验的律师、大律师、仲裁员和律政司高级官员担任。
钞票背后的故事展览
主办: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日期:7月16日至8月15日
地点:浦东世博园区区香港馆首层展览区
展示香港钞票的发展史,钞票图案选材与香港城市变迁的关系。
金融论坛:加强香港、内地与世界连系,创建更稳健市场
主办: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日期:7月21日
地点: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
论坛将讨论香港与上海在促进中国内地金融改革方面的角色、中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的发展路向,以及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如何重塑国际金融环境。主讲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要官员,来自香港及国内的金融监管机构、交易所和其他主要金融机关的高层代表。
八月
“香港・城市”摄影展览
主办单位:香港专业摄影师公会
日期: 8月13日至8月29日
地点:上海时代广场
香港专业摄影师公会计划举办为期约4个星期的摄影作品展览,向世界展示香港的无限潜力,并加强文化交流。
香江情怀 - 饶宗颐作品展览
日期: 8月16日至9月30日
地点: 浦东世博园区区香港馆首层展览区
此展览展出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以香港为题的书画作品,以及饶教授藉对联和诗作抒发香港情怀的书法作品。饶教授乃德艺双馨、享负盛名的当代大儒。
九月
香港广告商会研讨会“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现在与未来之成功因素”
主办:香港广告商会、香港贸发局
日期:9月16日
地点: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香港广告商会计划进行一项全球研究,了解世界对中国品牌的意见。商会计划在论坛上公布研究结果。研究旨在加强香港作为中国一个国际城市的独特战略地位,展示香港专业服务界别的世界级水平。
立足香港、开拓商机――创意及科技研讨会
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
日期:9月21日
地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上海经贸办
香港投资推广署联同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举办有关创意及科技产业的研讨会,为有意在香港发展创新科技产业的企业介绍香港营商环境。
十月
香港工业创意展览
主办: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日期: 10月1日至10月31日
地点:浦东世博园区区香港馆首层展览区
活动旨在展示香港工业的创意。
香港・时装视野时装展
主办: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
为期三周的时装展览会,有“时装・经典”与“时装・电影”的主题展览,充分反映香港从1960年代至今的时装设计发展史,彰显香港作为无限创意城市的形象。
时尚香港
主办:香港贸发局
日期:10月15日至19日
地点:上海南京路世纪广场
旨在推广香港品牌,将世纪广场搭建成香港时尚街,展示及销售香港创新设计的优秀产品。
电影展
主办:香港电影发展局
日期:10月18日至22日
拟邀电影制片商在上海举办电影首映礼、香港经典电影回顾播映,以及电影业界交流活动。
香港歌剧院《心系中国》
日期:10月20日
地点:浦东世博园区庆典广场
世界著名男高音莫华伦将带领香港及上海卓越歌唱家, 为上海世博呈献《心系中国》演唱会,演唱香港和内地名曲如《我的中国心》、《茉莉花》等,以及《弄臣》等西方歌剧中的经典名曲。
“城市最佳实践区”香港展览主题研讨会
主办:香港货品编码协会及香港公匙基建论坛有限公司
日期 10月21日
地点:浦西世博园区E片区,城市最佳实践区,未来城市探索馆内三层的案例报告厅
主题研讨会将介绍运用科技来实践“智能卡.智能城市.智能生活”的憧憬,及该等技术的预期演变。在研讨会上将播放有关智能卡科技应用的影片,展示香港如何成为先驱的智能城市。
巡游
篇6
这个扬言要打造“中国高盛”的中年男人,其自信在不经意中慢慢溢出。这种自信源自于陈宏战绩彪炳的商业实践。
折腾性人才的硅谷传奇
陈宏是一个爱折腾的人。
作为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批受益者,陈宏15岁的时候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1982年,他毕业后留校任教。计算机专业,在当时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年纪轻轻的陈宏,不愿意将自己的一生在平淡中耗尽。他知道,学习高科技专业,还是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
1985年,22岁的陈宏如愿走出了国门。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从那一刻开始被彻底改写。
1991年,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后,尽管有到大学任教的机会,陈宏却还是一个人跑到硅谷谋了一份工程师的职位。在同事眼里,这个年轻的华人博士一点都不安分守己,他总喜欢和销售人员打成一片,还经常“不务正业”地出现在销售部门,向客户讲解新产品。
其实,陈宏的“不务正业”很容易理解。他希望能更多地接触客户,为自己的创业做准备。
与很多同专业的人相比,陈宏虽然也来了硅谷,但他不是冲着这里稳定的高薪而来。他看重的是硅谷无可比拟的创业环境。
1994年,陈宏创办了一个网络服务公司AIMnet。当他试图寻找风险投资时,投资人让他举出一个中国大陆人在美国创业成功的例子。陈宏绞尽脑汁也无法找到。最后,还是一个新加坡的华人为他投资了200万美元。这深深地刺激了陈宏,他发誓要为后来者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3年之后,由于同类型的公司已经有三家在美国上市,陈宏想把AIMnet做到行业前三的理想已经很难实现。为此,他把AIMnet卖给了Verio。由于当时根本不懂股份权益是什么,陈宏只拿回了1000万美元现金。后来,Verio在收购十几家公司后上市,以56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另一个公司NDD。由于没有股份权益,陈宏“最起码少赚了几亿美元”。
不过,这是后话。对当时的陈宏来说,这个结果他是完全能够接受的。很快,一个新的机会出现在陈宏面前,他出任了Gric公司CEO。在陈宏的带领下,这家主营虚拟网络漫游的公司,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陈宏也成为了最早一批在硅谷创立公司并带领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华人。
从工程师到创业者,再到职业经理人,这样一条职业生涯规划,在陈宏的每一次折腾中逐渐变成了现实。即使是在遍地奇迹的硅谷,陈宏的成功依然具有开创性意义。他让后续的华人创业者有了追赶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
汉能,中国人能
2000年,陈宏又开始折腾,组建了华源科技协会并出任会长。处境相似的华人精英,渐渐聚拢在华源科技协会周围。这次折腾,让陈宏在美国的华人圈子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美国的20年,陈宏虽然已经自认是华人中的精英,但也深感在美国主流商业社会中根底尚浅。
“在一次会议上,我和康柏公司CEO握了个手,人家说声‘How are you’,就不理我了。”这个场景深深地刺激了陈宏。
而此时的中国企业,已经不像陈宏出国时那么羸弱。其中的一些佼佼者,纷纷开始国际化。联想在国际化时曾通过华源科技协会物色人才,TCL也曾借用过华源科技协会的力量。国内企业的崛起,让陈宏看到了中国的市场空间。但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融资往往使用的是高盛、美林等国外投行,这让在海外尝尽艰辛的陈宏心里很别扭:在别人的土地上,华人无法进入主流商业生态圈。为什么中国企业走出时仍必须依靠海外投行呢?
陈宏决定回国。他不想继续寄人篱下的漂泊生活。但是,回国做什么呢?
在创业的过程中,陈宏深深体会到,如果不能获得金融支持,公司的发展将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窘境。因为就是在Gric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没有任何美国主流VC愿意投资他的公司。而这正是许多中国留学生创办企业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瓶颈。于是,陈宏决定,想办法为他们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而且,几次成功创业的经历也给了陈宏很大的信心。
以陈宏的财力,他完全能够只做VC,当一个轻松的财神爷。但是,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对中国、对中国企业有一股化不开的浓情。他希望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实现自有财富的保值增值,还能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发挥自己在国内外双重的资源优势,创立跨境的投资银行机构,是陈宏对自己最终的定位。
2003年4月,汉能投资集团在美国加州和北京同时注册成立,为美国、中国等亚太地区企业客户提供融资、并购等财务顾问服务。
“‘汉能’的名字是我起的,意思是‘中国人能’,创造一个跨境的与中国有关的公司就是汉能的优势。”陈宏坚定地认为。
一直以来,汉能都秉持着三个原则:
首先,汉能很重视自己的品牌而不想赚快钱。有一次,陈宏大概看了140多家公司的商业计划书,最后只做了3家。每次审核的时候,陈宏首先考虑自己会不会投资这个项目。如果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么这个案子一定不会接。
第二点,在做项目时候,汉能的角色不只是介绍人。汉能往往会花费很多精力与公司管理团队一起设定公司将来的发展方向,共同打造一个成功的公司。所以汉能在客户中间的口碑很好。
第三点,汉能有一个很好的人脉。汉能很多员工做过CEO,经验丰富,可以为客户提供管理上的帮助。而且汉能的规模足够大,中国没有一个投行的规模可以和汉能比。汉能现在员工有40多人,遍布中国、美国、新加坡。这些员工接触的人层次都很高,无形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人际网,可以很快为大小公司介绍来CEO。汉能接触的CEO数量是一般VC无法比拟的。
正是因为如此,汉能才迅速做出了今天这样的业绩。成立至今,汉能做的项目已经有20多个,总价值超过10亿美金。其美国子公司还拥有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投资银行执照。
现在,陈宏举办一些圈内的活动,国外那些大公司生怕自己不被邀请,这中间便是中国机会。陈宏回到中国有种前所未有的主人翁的感觉。
“我们的远景目标是做中国的高盛!”陈宏说。
“根据高盛的报告,中国在2050年以前,整个GDP会超过美国,变成全球第一,会占世界GDP的28%。按照这个逻辑进行推理,那个时候全球应该产生好几个中国人做的跨境投资银行。我希望汉能是其中的一个。”陈宏希望汉能能成为这一目标的践行者。
整合型投资
汉能投资被陈宏描述成“整合型投资”。汉能的投资习惯是,在一个行业内选取一个公司,用较短的时间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把规模做大,吸引投资进入。框架传媒就是一个整合型投资的经典案例。
在陈宏联合IDG出资1500万元人民币买下框架传媒43%股权之前,框架传媒所有股权由4个创始人持有。框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面临着资金的瓶颈。“他们面临的困境,正是我们最擅长解决的。而且框架媒介是行业内唯一占据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市场的公司。我们选择项目的一个原则就是要选行业中的前几名。”这个原则恐怕也能部分解释为什么汉能投资从2003年创立到现在,所有的项目都是赢利的。交易完成后,汉能的董事总经理谭智出任框架传媒董事长兼CEO。
收购框架,绝非单纯的注资,整合才是汉能挖掘投资价值的渠道。作为整合的一部分,框架媒介将成本较高且只处于业内第三第四位置的液晶屏广告业务剥出,分众传媒以17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它收入囊中。“从投资的角度看,我们这时候就已经赢利了。”陈宏说。下一步,便是更加复杂的整合过程:在全国范围内选定8家有影响的电梯平面媒体公司进行收购。
行业整合完成后,框架的经营状况迅速好转,市场占有率也从10%提升到主要城市电梯平面媒体的90%以上。这样,摆在框架面前的道路有三条:第一,自己IPO;第二,股权转让给分众传媒;第三,股权转让给聚众传媒。陈宏的想法是:“如果三家公司分别上市,谁的赢利状况都不会更好,大家都会处在一个利润率很低的状态。”经过慎重选择,框架将股权转让给分众。半年后,分众传媒股票价格涨到60美元每股,框架传媒也由最初价值仅3000多万元增值到近30个亿。
当然,汉能能够持续高速增长,人才至关重要。来自斯坦福、哈佛的高才生以及那些从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等国际投行请过来的专业人才,都充满激情地在汉能“独挑大梁”。而且,汉能也正在着手完善人才梯队,包括接纳来自国内院校的实习生。
“做中国的高盛!”有人说陈宏吹牛、说大话。
但陈宏对这种质疑付之一笑,他心里很清楚汉能的位置:“目前,汉能与高盛相比,无论从规模和名气,差距都非常大。但是任何一个公司都要有一个大方向和长期目标。中国人对别的投行公司不很了解,只知道高盛是投行的精华,我就把高盛比做目标。”
篇7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的通知》中,提出高等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具有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都有一定要求,更迫切地希望经管类学生能将掌握的商务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相结合。基于这一需求,培养集商务知识加英语技能,能够运用英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成为经管类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商务英语是商务学科知识、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操作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即把英语当作一种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运用英语学习其他商务知识,使学生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掌握良好英语技能,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和应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商务情景”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本文将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探讨经管类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1建构主义理论
心理学家J.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知识获得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过程,知识的学习和传授重点在于个体的转换加工和处理,而非“输入”与“灌输”,即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获得的,不是简单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帮助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指导者、组织者。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利用情境、协作等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组织监控、调查并评价自己的活动。
2经管类专业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商务英语是经管类学生开设最早的专业英语。在本科培养目标下的经管类专业英语培养目标是综合的商务知识、专业能力及业务素质结构。由于本科教育以“基础+实用”为目标,经管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英语课程的设计多数为“大学英语———专业基础英语———专业方向英语”。以南昌大学为例,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到第三学期学习《大学英语》,进行语言模块基本听说读写训练;第四学期的专业基础英语为《学术英语》,从基本语言学习转向商务英语,积攒词汇,阅读商务文章,从而为后期的专业方向英语奠定基础。第五学期开始专业方向英语,商务英语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英语。经管类专业在实施整个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是基础,专业基础英语是过渡,专业方向英语是提升。然而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1定位不清
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大部分由英语老师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仍然拘泥于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与大学英语没有区别。或者在专业方向英语中,课程由经管类老师承担,进行双语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选择了英文版教材,却用中文授课,偏离了培养运用英语处理解决商务问题能力的初衷。
2.2互动不够
专业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因此,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不适用。在第二个专业基础英语学习的阶段,很多还是大班授课,人数众多,课堂互动形式基本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互动方式单一,时间也不够。
2.3课时不足
由于学分的限制,从经管类专业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出,专业基础英语开课时间为一个学期,课时数设计为32学时或者48学时。专业方向英语则为32学时,开设一学期。因此,学生的英语学习到第六个学期全部结束。72%的大四毕业生认为在找工作面试时英语听说能力都下降。英语学习是经常性的学习,如果不能持续,很难保持一种良好的应用水平。
2.4评价方式单一
经管类专业英语评价方式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书面考试形式。成绩评定通常是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各占一定比重。这很难评估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很难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经管类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活动是知识建构的来源,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经管类商务英语教学是将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注重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和专业词汇的积累,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懂经济、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经管类专业的英语以提升学生将来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不再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而是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1“模仿式”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经典商务视频,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商务活动,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模仿,从而培养商务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商务英语中的effectivemeeting时,还未参加工作的学生对商务会议没有概念,如何组织召开一次商务会议,给学生观摩一次经典的会议组织、召开的全过程,会使他们认为抽象的事情具体化。然后老师汇总常用句子,讲解写作相关商务文件的技巧和方法,给出练习案例。学生则模仿视频的整个过程,按照所给案例,写会议通知、议程,模仿视频中的案例运用英语组织召开会议,进行商谈、提问、发表不同见解,其中所涉及的商务礼仪也都涵盖进来,会议结束后整理会议纪要。
3.2“情境式”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强调构建“情境”,将学习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结合,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培养学习者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应建立各种商务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商务情境中学会用英语来解决实际问题。很多商务英语教材都设计了“角色扮演”的练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次课的主题设计情境。例如:在学习商务英语effectivesocializing技巧时,讲授商务人士初次见面的语言和商务礼仪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代表不同公司,然后在建立起业务关系之后,代表各自公司去拜访客户,与客户初次见面,进行角色扮演的练习。寓学于用,既增加了课堂内容教学的趣味性,又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在商务情境中的用英语交际的应用能力。建立商务仿真实训室。随着网络的使用和更多新技术的应用,建立商务仿真实训室也是一种创建情境的有效方法。在自主学习室安装商务仿真实训系统,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登录到系统中进行商务情境的训练。学生可以在模拟商务情境中成为公司的员工,按照公司分配给员工的任务,每天参加各种商务活动,在商务活动中学会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南昌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建立了IBES国际商务英语实训系统、商务英语函电实训系统、商务谈判实训系统。以商务英语函电实训系统为例,除了知识性的课程内容、注释、模板三个板块,还有一个模拟情境的实训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起一家公司,真正和其他公司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往来。在业务往来中,真正地作为一位商务人士去寻找客户,建立业务关系,询盘、还盘,与客户谈判,谈付款条件、保险、包装、运输、最后签订合同。虚拟商务中的情境设置能使学习者很快融入角色,加深对知识的运用和操作,通过实践,在商务流程中,学习者能够运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3“任务式”教学模式
“任务”在商务英语中是指商务活动。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设计在商务活动中需要完成某项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经管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在商务活动中通过完成任务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例如:Promotionaltools主题,经管类学生都学过营销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可在他们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设计相关任务。例如,假如你是一家健身俱乐部的经理,现在会采用一些什么促销方式吸引更多的会员。教师可以在给出任务之前,给学生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攒一定的词汇及语句表述。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练习、使用这些词和句子。“任务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加语言运用的完美结合。
3.4“协作式”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不是个体学习,而是一种群体学习方式,学习者常以小组为形式,进行合作和互助学习。在协作学习中,学生找好学习伙伴,或者组成学习小组,组员们共同学习,分享材料,相互探讨问题,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在实施过程中通过竞争、辩论、协同、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等协作方式,将“任务式”教学结合起来,协作完成任务。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角色分类,从不同角色的职责进行分析、商讨、协作,找到最佳方案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语言应用能力。
3.5“以赛代训式”教学模式
经管类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商务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近几年,各种经管类大赛层出不穷。如: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跨境电商大赛等等。很多大赛,英语语言运用都极为重要。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比赛,更加了解学生能力培养结构,推出“以赛代训式”教学模式。以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为例:该大赛要求学生5~8人一组,根据大赛主题,每队选择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写调研报告,并将报告内容做成PPT,然后进行现场陈述。通过比赛,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调研指导,教授商务报告写作方法,以及如何做presenta-tion等。通过参加大赛,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3.6“实践式”教学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实践中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是商务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与一些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切实地实现商务英语的教学效果。南昌大学实行三学期制,第三学期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将所学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回到课堂学习时能更好地完善知识体系。
4结束语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设置情境,意义构建和协作学习,经管类商务英语教学更要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准则,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认识世界、拓展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企业真正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商务英语教学[J].中国外语,2006,(05):41-44.
[2]于露.经管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5):71-73.
[3]钱庆义.建构主义理论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J].外国语文,2014,(03):185-189.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营商环境改善了吗?世界银行在2011年10月20日了主题为“在更透明的世界里营商”(Doing business in a more transparent world)的第9份《全球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 Report”,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对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法、公司法、证券法等规则进行梳理,归纳出政府监管企业和个人商业活动的十一项重要指标,并进行量化比较分析,以此判断一国或地区是否建立起一套能够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法律,以更好促进私营经济发展。
二、《报告》的基本概况及对中国的评价情况
(一)《报告》的基本概况
报告围绕“监管水平是能增强还是限制其商业活动”的主题,提供有关商业监管和产权保护的量化指标。2004年为“理解监管(Understanding Regulation)”,2005年为“排除增长的障碍”(Removing the Obstacles of Growth),2006年为“创造就业岗位”(Creating Jobs),2007年为“如何改革?”(How to Reform),2008年为“比较178个经济体的监管”(Comparing Regulations in 178 Economies),2009年为“比较181个经济体的监管”(Comparing Regulations in 181 Economies),2010年为“艰难时期的改革”(Reforming through Difficult Times),2011年为“使企业家与众不同”(Making Difference to Entrepreneurs),2012年为“在更透明的世界里营商”(Doing business in a more transparent world)。《报告》将进入研究视野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了14个类别①,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从2004年的133个国家和地区拓宽到了2012年的18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覆盖了世界上主要经济体。
1.《报告》的主要观点
(1)监管的水平。 《报告》在监管的水平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帮助。第一,理解这些指标与经济和社会产出之间的关系,使决策者能够发现特定法律和监管与贫穷、腐败、就业、获得信贷、非正式经济以及市场准入之间的关系。第二,《报告》对设计改革的相关指引。比如,开办企业指标对一国决策者在设计“要办理多少手续才能开办企业或者登记或转让商业财产”时有着重要而明确的指导意义。《报告》通过对各国监管实践的研究,其将监管实践经验总结为三部分:第一,各国监管水平是不同的;第二,更严的监管往往带来更糟的经济绩效,简便、充分的产权保护能够促进市场繁荣;第三,发达国家往往实行一种能够持续的监管方式,不发达国家却做不到。最后,《报告》明确指出了良好监管的原则(Principles of Good Regulation):当私人诉讼(private ordering litigation)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时才适用监管;只有在监管能够得到强制执行的时候才适用监管。具体来说,良好监管的共同做法有:简化并解除对市场竞争的控制;有效保护产权;扩大技术的使用;减少司法对商业活动的干预;进行持续的监管改革[3]。
(2)监管的结果。在衡量监管的结果方面,《报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指引。
第一,理解执行合同指标是衡量司法系统解决商事纠纷效率的标准之一。《报告》通过跟踪商业销售纠纷在当地法院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地方诉讼律师和法官完成的调查而建立起来了一组数据,其具体通过执行合同的程序、时间和成本三个分指标来加以衡量一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在2011年的《报告》中,指出过去7年来发达国家更趋向于通过法庭引进新的技术(如电子化)来确保合同执行的便捷、高效;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关注于降低法庭积案率和精简诉讼程序来保障合同的执行。《报告》还指出,积极主动的主管部门、专业化的法庭和电子化技术的引进是各国促进合同执行的最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理解企业破产指标与一国营商便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最新《报告》显示,破产法改革和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完善是大多数国家在企业破产制度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债权人收回贷款的时间越短,债权人的诉讼成本越低,债权人在经过法律行动后的回收率越高,相应企业破产便利度就会越高,营商环境便利度越高。
第三,《报告》汇编了标准化海运货物进出口的相关程序规定,记录了从双方签订合同到货物交付这一过程的货物进出口官方程序以及完成这一程序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此外,《报告》还记录了贸易商从事货物进出口需要的所有单证。通过对OECD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对比分析,跨国贸易中进出口贸易所需要的文件数量越少,进出口所需时间越短,进出口所需成本越低,跨国贸易越加便利,营商环境便利度越高。而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跨国贸易中电子化信息技术的引进,尤其是电子化的同一窗口(an electronic single-window system)确保了跨国交易双方和商的便利度。同时,进出口贸易中税收、安检、环境评估等一系列措施对跨国贸易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4]。
(3)法律对财产的保护程度。第一,《报告》衡量了小股东不受董事们滥用公司资产为自己牟利的损害而对他们进行保护的力度。《报告》通过对OECD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对比分析,将保护投资者分为三个方面:关联方交易透明度(披露程度指数)、对自我交易的问责(董事责任程度指数)以及股东因不正当行为而管理人员和董事的能力(股东诉讼便利度指数)。这三方面对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者保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二,《报告》通过一组指标衡量担保交易中借方和贷方的合法权利,而通过另一组指标衡量信贷信息的分享。第一组指标描述担保法和破产法怎样使贷款更加便利,第二组指标描述公共信贷登记机构和私营征信所提供的信贷信息的覆盖面。《报告》通过对183个国家有关企业贷款的制度发展趋势、贷款制度改善的影响因素和制度改革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统一登记、统一法律和允许庭外执行是影响信贷担保制度的有效因素;建立广泛的征信网络、建立公开公正的征信公告和降低征信系统的门槛是影响信用制度的有效因素。简言之,担保法和破产法保护借方和贷方权利的力度越强,公共和私营信贷机构提供的信贷信息的范围、质量和开放程度越高,公共信贷登记机构和私营征信覆盖面越广,其一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越高。
(4)企业的税负。《报告》同时分析了企业纳税和一国营商便利度之间的相关性,为决策者提供了具体指引。在2011年的《报告》中“企业税负”改革这一项指标下,中国大陆排在183个国家中的第7位,中国台湾则排在第9位,这也是该报告认为2010年以来中国营商环境改善的最大成就。这主要得益于税收制度中电子化的推广、税基或者税目的简化以及纳税人纳税意识的提高等因素。
(5)就业监管。在就业监管方面,《报告》选取了雇佣员工指标来衡量。《报告》衡量对象是就业法规,因为就业法规会影响到雇佣和裁员以及工作时间的刚性。为使这一衡量方法与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公约保持一致,2007年《报告》对雇佣员工指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该指标具体包涵终止雇员合约、周末工作、带薪休假及夜间工作等四项分指标。结果显示了各国就业监管趋势以及什么样的就业监管是过于严厉和复杂的,且为深入理解就业监管和全球监管模式做出了相关指引,比如对员工的摊派杂费、节假日的灵活分配和节假日奖金的监管进行了横向比较,引导各国就业监管改革。
(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对中国的评价
首先来看2012年中国营商便利度在全世界183个国家中的排名情况。2012年除办理许可证(dealing with licenses)、获得电力(getting electricity)、合同执行(enforcing a contract)、跨国贸易(trading across borders)分别上升一个名次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投资者保护(protecting investors)指标下降幅度最大。但总体上,中国营商环境便利度在2007—2012年里变化并不显著。
中国在开办企业(starting business)、办理许可(dealing with construction permits)、投资者保护(protecting investors)、纳税(paying taxes)四项指标上排名明显偏后,获得信贷(getting credit)、跨境贸易(trading across borders)、企业破产(closing a business)三项指标则大致居在183个国家的中等位置,注册财产(registering property)、合同执行(enforcing a contract)两项指标则排名靠前。与OECD国家各项指标的平均值相比,中国除注册财产(registering property)、合同执行(enforcing a contract)两项高于其平均值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OECD国家,且低于或略等于东亚及太平洋国家的平均值。
以下是以5年为单位所衡量的几个国家的累计变化情况与中国的对比。
与仅仅从横向上观察一国营商环境便利度最高值及其排名不同,上图中从纵向上展示了一国营商环境便利度较之本国5年前的变化程度。通过图1可以看出,虽然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国家在《报告》中的总体排名偏后,但通过过去5年的商业监管改革,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相对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拥有更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累计变化率。
《报告》数据是通过标准化方法采集的。首先,《报告》团队设计一项调查,一个简单的商业案例确保经济体之间以及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可比性,因此对企业的法律形式、规模大小、所在地及其营业的性质都进行了一定的假设。调查是由8200多名当地专家实施的,包括律师、企业咨询顾问、会计师、货运、政府官员以及负责法律法规方面日常管理或咨询的专业人员。这些专家与《报告》团队进行了数论互动,且调查所得数据的可靠性屡经测试,从而使所采集的信息几经修改或扩充。
三、法与金融分析方法的新发展与局限
在LLS于2008年发表的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Legal Origins”中,他们提出了LLSV在过去十余年中研究的两个主要贡献(LLSV 2008):第一,他们研究发现部分国家在他们的商法规则上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投资者保护法律。第二,他们通过实证结论分析出投资者保护法律的区别在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普通法系国家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而言,更关注外部投资者的保护。随后他们通过商法法律起源的不同,分析出这些国家在金融发展上的不同状况。
在LLSV的最新论述中,相关研究成果明确的划分为了三大研究类别或分支:第一,追随他们在1997、1998年的经典文献,探讨法律起源对投资者保护法律的影响以及投资者保护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第二,政府对于特定经济活动的监管以及所有权的研究。第三,关注法律起源对司法制度的影响,从而研究这些司法制度在财产权保护和合同执行方面的不同表现。
归纳起来,他们认为法律起源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是普遍的。普通法系具有更好的投资者保护,与之相联系的是更发达的金融市场,更良好的融资环境以及更为分散的所有权结构;普通法系国家由于更少的政府监管和国家所有权,与之相关联的是更少的腐败,更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和更小规模的非正式经济;普通法系国家的司法形式主义更低但拥有更为独立的司法制度,与之相关联的则是更安全的财产权以及更优的债权执行。
四、结论
过去十年来,关于法律起源、金融制度以及经济增长研究的主题逐渐成为了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领域被人们称为“法与金融理论”。其中代表人物是LLSV。LLSV在法与金融理论上的研究范式、研究结论对经济学界、法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自法与金融理论诞生以来,就不断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不同程度的质疑,但是他们对于抽象法律制度的具体量化,以及不同法系投资者保护、监管水平等的研究成果,成为了世界银行支持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世界银行自2004年起的《报告》采纳的主要评价指标即来源于他们的研究基础。
从《报告》的十一项主要评价指标来看,它对一国商业监管有着重大的意义。自2004年以来的9份《报告》主要从监管的水平、监管的结果影响、法律对财产的保护程度、企业的税负、就业监管的不同方面对一国营建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指引。
参考文献:
[1]Djankov, Simeon, La Porta, Rafael, Lopez-de-Silanes, Florencio, Andrei Shleifer.The Regulation of Entry[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3).
[2]Djankov, Simeon, McLiesh, Caralee, Andrei Shleifer.
Private Credit in 129 Countri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4: 209-329.
篇9
引导式教学;国际金融学;地方本科独立院校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方法备受关注,这对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际金融学是高等学校经管类本科主干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学科内容体系上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独立院校非金融学专业的“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无法满足我国与世界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和金融交往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1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型重点大学金融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日趋完善,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有较成熟的理论指导。而对于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独立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非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管理上,目前普遍存在课程内容体系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
1.1课程内容体系设置不科学
1.1.1课程建设目标设置不明确。地方独立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重点突出“应用性”,其目的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既有别于以理论创新为己任的研究型大学,也不同于重在实践动手技能培养的职业技术院校。地方独立普通本科院校则应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性,根据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特色立校。然而,目前国内有很多地方独院应用型院校商科类专业开设的国际金融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沿用研究型重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设置的模板,难免造成课程目标设置同质化,但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师资条件远跟不上的囧境。没有针对具体教学对象而设置的课程目标,无疑是不适用的。
1.1.2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有偏差。国际金融学课程在知识体系上的理论框架基本成熟,只不过以往重点院校长期偏重宏观金融理论,但是对于地方应用型独立普通本科院校非金融专业而言,由于其专业目标并非专门培养金融人才。因此非金融学专业的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重心应该放在微观金融方面,注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个人、企业与金融机构在经济活动中涉及金融实务问题的解决,如国际贸易中的融资和结算问题、外汇交易过程中汇率风险管理问题、现代金融创新和风险管控问题等。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上应该本着“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将理论与现实有机结合,使理论能够更好的指导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多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不是理论本身的内部逻辑。
1.1.3教材质量参次不齐。当前国内三类较好的国际金融教材都不能完全满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非金融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第一类是复旦大学姜波克等编著的《国际金融学》,角度新颖,理论深刻,但侧重于宏观金融,是重点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典范教材;第二类是人民大学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体系比较完整,偏重宏观和理论分析;第三类是对外经贸大学刘舒年主编的《国际金融》,是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来构建知识体系,偏重于国际贸易所需要的国际金融实务,但内容传统,没有反映当前国际金融的最新成果。前两类教材偏重理论和宏观金融,是专门面向重点研究型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构建的知识理论体系,对于非金融学专业普通本科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在适用性方面需要改进。第三类教材是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而构建的知识体系,但是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数学水平,自然也不适合。鉴于此,地方应用型独立普通本科院校非金融学专业的国际金融学教材需要吸收上述优秀教材的长处,结合本校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独立建设。
1.2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1.2.1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缺乏实践环节。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强调教学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较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目前,国际金融学教学仍然是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依据国际金融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在讲授中,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的环节偏少,在课堂上学生一般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进行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缺乏主动性。这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使学生经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更不能灵活学以致用,应用能力欠缺,教学效果不佳。
1.2.2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单一,仍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国际金融学的课程成绩一般是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组成,但是由于缺少实践环节,因此平时考核成绩基本停留在考勤和课堂纪律等客观非学习效果因素方面。地方独立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原因,使得对人文社科类专业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这些专业基本的实验、实习条件不具备,像非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国际金融学》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点的境地,一些实务性课程如《外汇市场业务》根本无法开设实践环节,使学生对外汇业务中的外汇交易、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的业务流程仅停留在书面的介绍层面,缺乏实际操作,既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削弱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逐渐形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循环,导致学生普遍“高分低能”的现象。落后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
1.3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涉及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甚至数学等多学科、多课程,其理论模型较多,而且具体业务实践操作复杂,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目前纵观国内高校教师,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甚为罕见,大多教师由学校学生变成教师,根本没有经过社会实践,教师可能在科研和相关专业的深度研究上很有造诣,但是实践层面的经验几乎是空白。尤其地方独立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更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胜过专业学术造诣。以上分析表明,现在采取的一般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将“引导式”教学法引入传统的教学课堂,通过设计适合非金融专业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引导式”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能在模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更好地掌握国际金融学专业知识。
2国际金融学引导式教学目标及方法
引导式教学方法发源于美国,经过不断的改革和优化逐渐形成的一套适合人文社科类学生使用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首先,课前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整理好预习资料,并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介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事先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如设问、案例或热点新闻等各种引导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引导式教学方法本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辩证与互动关系,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突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负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2.1目标定位
地方独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高级实用性人才上,因此国际金融学对地方独立院校非金融专业而言可以建设成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更应突出理论的实践性。国外著名大学金融学科发展主要有两条路线:一种是“经济学院模式”,重点关注理论和宏观问题;另一种是“商学院模式”,则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活动,即关注实践和微观问题,把金融学与公司管理相结合,使其成为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地方独立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很显然,应该采用“商学院模式”。着重提高学生的国际金融实践素质,通过实践教学和灵活采取各种引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灵活使用各种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进行投资,同时能够有目的且高效地学习国际金融学相关知识,增添课堂活跃氛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另外,还需配合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不再以一张试卷来定成绩,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表达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2教学方法
2.2.1“案例引导式”教学方法。首先,课前由教师提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课前充分认真准备材料,结合所讲知识点甄选合适的案例,并设置主要的思考问题;其次,讲解分析案例时,注意抛砖引玉,层层设问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引出重要知识点,请学生思考、讨论和小结;最后,教师进行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如讲“外汇交易——套汇交易”时,可采用经典的“小牧童国际间蹭啤酒”案例,引导出套汇交易的原理和策略,使学生对原本粗像空洞的套汇原理有了很直观形象的理解。后续的汇率决定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同样也可以采用案例引导式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2“兴趣引导式”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各章节不同的内容,设计有趣的选题。比如在学习了重点章节“国际收支”之后,对后续的“中国的国际收支”问题,教师设计“比较分析历年中国国际收支变化”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方向和思路,提供学生查找资料方法和渠道,让学生自行查阅整理资料,提炼观点,分小组讨论,最终完成课程小论文;对学生广泛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比如讲完了“汇率制度的选择”内容之后,对后续“人民币汇率制度”和“香港联系汇率制”比较简单的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为主,小组分工合作完成PPT,课堂上派代表讲解,其他组同学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提问,该组所有成员负责解答。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发挥他们的成就感,既锻炼了学生资料整理分析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常识性知识的能力。
2.2.3“热点新闻引导式”教学方法。国际金融学的内容与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密切联系,许多国际热点财经类新闻都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因此教师要密切跟踪国际财经最新新闻信息,并把这些焦点新闻信息入到各个章节的引导教学中。比如,在讲述第五章“国际储备”时,教师可选择当年或当季最新的有关我国国际储备的各类新闻,让学生了解国际储备的概况和熟悉国际储备的管理;在讲述“国际金融市场”时,教师选择国际金融市场的新闻,比如及时关注中国最大财经类网站——和讯网的“24小时全球金融市场”新闻,让学生们结合最新的热点新闻,对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有所了解,并进行简单的判断,使他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了解更深入一些。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关注最新的财经网络新闻,并结合国际金融学章节内容,总结和归纳各类有用的新闻信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知识内容。
2.2.4“视频引导式”教学方法。有关国际金融知识的各类视频很多,既有生动有趣的纪录片,比如央视最新推荐的“G20风云”十集专题系列记录片,经典的“货币”、“华尔街”和“金砖之国”等,又有很多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有关金融投资的免费学术网络公开课,另外如“凤凰财经日报”和“中国深度财经”等各类财经节目,都是很好的国际金融学课堂内外视频资源。在国际金融课堂上,根据各章节内容有针对性地播放一些短视频。比如在讲授“国际金融机构”等章节时,选择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有关IMF和金融次贷危机等一些时间较短的视频。如果视频较长,可推荐学生课后自行观看。课堂上再组织学生们交流讨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国际金融学知识。“视频引导式”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对国际金融学基本知识有全面了解,更对枯燥的“欧洲货币一体化”等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生动有趣的视频引导能对基本的介绍性质的知识点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效果远胜于教师的课堂讲授。
3国际金融学引导式教学方案及实施
3.1教学方案内容
根据地方独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非金融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国际金融学》共计48学时,3学分。主要围绕“外汇与汇率”和“国际收支”两个核心知识点展开,将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外汇与汇率”部分包括前三章内容,主要侧重微观金融实务,这部分24学时,包括16节讲授,4节课讨论,2节习题和2节课案例分析;“国际收支”部分包括后五章内容,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这部分也是24学时,包括14节讲授,8节课讨论,2节课案例。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案课堂讲授共计30学时,此设计大幅下调了课堂讲授的比重,提高了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比重,由原来的8学时增加到现在的18学时,强调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2国际金融学引导式教学方案的实施
3.2.1优化和创新课程内容体系。地方独立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与“商学院模式”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国际金融学》课程内容体系应按照“实用、够用”原则,重点强调以“应用性”为主的微观金融部分,而以“理论性”为主的宏观金融部分应该从简。结合我国国际金融产品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介绍最新的国际金融市场新产品和新业务。同时根据非金融学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如国贸专业将朝着国际电商(或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加强国际金融学中与“外汇和汇率”以及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操作训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避免专业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
3.2.2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国际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理论抽象、模型众多,实务操作程序复杂,需要良好的经济学和数学基础。因此,一些专业基础学科知识较薄弱的学生容易对“国际金融学”课程产生畏难心理,提不起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的减少理论模型推导等强调内在逻辑关系知识点的训练,增加对理论模型公式应用的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运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此,可考虑综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是案例启发引导式教学。国际金融学课程实践性强的性质决定了适合采用案例启发式教学。即教师事先收集整理好经典案例,并结合现实中的热点与难点设置疑问,课堂上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分析与讨论,启发学生对相关金融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点解释案例中的现象和分析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成就感。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不一定拘泥于教材的章节顺序,而是以重点或难点知识点为中心,带动其他知识点的学习。如汇率决定理论章节里,可按最重要的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两大主要理论为中心,教师主要讲解该两个理论的模型推导和应用范围,重点结合教材中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该理论分析解决案例中设置的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二是热点新闻讨论互动式教学。国际金融学课程内容与现实中国内外金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许多热点国内外财经新闻信息都可以成为课堂上讨论互动的新鲜素材。只要教师密切关注国际金融新闻资讯,认真甄选与整合最新的国内外金融新闻素材,将其融入到各个章节的引导教学中。对热点新闻互动式讨论教学主要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设疑、学生求解、学生发疑、教师释疑”这种师生之间交互“设疑、释疑”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好。比如,在讲述第一章“国际收支”时,教师可以选择中国与美国、或中国与金砖国家等重要贸易伙伴国家之间国际收支状况的数据与新闻,结合重难点知识点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让学生们讨论和比较分析各国国际收支情况;每天有关国内外金融的资讯不胜枚举,教师需要有良好的素材储备习惯,有意识的关注国内外金融新闻最新动态,并结合教学内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分析讨论互动中学会总结和提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模拟实验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国际金融学课程微观部分内容涉及到的有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快,具体业务操作性强,因此需要相应的加强模拟软件操作实践和实验室建设,提高软件与实际业务之间的拟和程度,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由于金融教学实时模拟软件价格昂贵,作为一般地方独立普通院校资金投入有限和网络免费版使用权限受制等诸多实际困难,因此可采用区域内地方院校联合购买、共同使用的方法,有助于解决这一现实难题。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可提高国际金融教学水平和效果。因此需要通过拓展多种渠道加强与外贸企业、银行、证券、保险等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密切协作的实习基地,增进师生接触实践、密切联系实际的机会,提升国际金融实践教学效果。
3.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人才,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水平。作为地方独立普通本科院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首先,为增强知识和业务能力而进行继续教育,选派优秀教师到兄弟院校交流和参加企业单位在岗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培养既善讲课又懂实际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其次,在教学队伍中建立起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梯队,确保该课程教师队伍长期持续、稳定;最后,通过与企业单位建立紧密协作关系,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实际工作人员不定期来校授课,并通过其传帮带,建立起一只具有较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4结论
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多年在国内外高校课堂上的应用实践,证明其是一种优于传统教学的方法,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教师通过采用各种引导方式,如案例、兴趣、新闻和视频等引导方式,结合知识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课堂的主动性、趣味性,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以及实践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将引导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根据不同章节内容设计各种不同的引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兴趣吸引的带动下,组织讨论案例和热点新闻、同时借助慕课网络平台拓宽分析问题的视野和角度,借助视频引导加强对常识性知识点的学习,通过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金融“贸易”经济问题的综合素质。
作者:郭若艺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邵泽斌.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合理性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33):31-37.
[2]林乐芬,孙蔚.金融学教学方式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J].闽江学刊,2015.6(3):103-107.
[3]罗丹婷,张婷,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引导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11):82-83.
篇10
去年7月,早已进入不惑之年的彭志坚在腾讯内部宣布辞去腾讯副总裁及腾讯投资并购部总经理职位,离开腾讯这个令人羡慕的投资平台,开始创业之旅。作为一家专业、专注、纪律严明的投资基金,元生资本围绕消费升级和互联网提升效率两大主题,专注投资成长期互联网公司,致力于在投资公司成长的关键节点为其提供关键支持。
创立元生资本,源自彭志坚多年的创业梦。二十多年前在清华大学读本科时,他就开过修车铺、卖过旧自行车,在校内外倒腾各种小买卖,以此支持自己的本科学业。大学毕业后,他也做过多次创业的努力。在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MBA期间,他还曾筹备过一个教育类创业项目,开着一辆破旧的Pontiac汽车,在美国东海岸四处考察学校。
2003年底,彭志坚从沃顿商学院毕业,手里揣着三星集团全球战略小组的offer,却迟迟没有去韩国上班,而是回到上海创业。2004年7月,他找到在香港龙科创投实习时的老板、后来德同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邵俊,请他帮忙介绍天使投资人。邵俊对他知根知底,听了简单介绍,只问了几个问题就说:“Richard,我看好你。你是自己兄弟,咱们就不找别人了,我们投100万美元支持你。”
但几天之后却出了点意外,彭志坚的创业搭档突然决定离开。彭志坚又去找邵俊:“如果有搭档我有七八成把握成功,但没有搭档我只有一两成把握,这时候接受你的投资,对你不公平。”就这样,他放弃了几乎已经到手的百万美元投资,向朋友借钱买了张飞向首尔的机票,加入了三星集团全球战略小组。
2005年,他加入谷歌中国,开始进入他向往已久的互联网行业。2008年,彭志坚加盟腾讯,负责领导腾讯的投资并购业务。在腾讯的七年时间里,彭志坚领导的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投资了数百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投资金额达到100多亿美金,他说在腾讯他度过了“职业生涯迄今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但是他内心深处的创业梦一直没熄灭过。2013年,在腾讯做得顺风顺水的他就曾经考虑离职,创立自己的投资基金,因为腾讯挽留而未成行。一年前的夏天,几经思考,他还是下定决心开始了创业之路。
单枪匹马追逐创业梦
创业之初,彭志坚单枪匹马,没有办公室,没有合伙人,没有助理,没有同事,大到基金的定位、策略、团队招募,小到安排每一个会和每一页PPT,他都必须自己处理。有半年时间,彭志坚经常是一天十几个会议,从早上7点半一直到深夜。凭着自己在业内的良好口碑,他很快获得了淡马锡旗下兰亭资本、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高瓴资本CEO张磊、华兴资本CEO包凡和数家国内顶级互联网公司创始人的支持。2015年底,元生资本迅速完成了第一期基金的首轮募资。
元生资本还成立了一个由顶级互联网公司CEO的组成的CEO导师团,包括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蘑菇街创始人陈琪、YY创始人李学凌、汽车之家CEO秦致、搜狗创始人王小川、美团创始人王兴、前腾讯电商CEO吴宵光、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等,这些导师将会与元生资本所司的CEO交流,还将与其配对提供指导。
机缘巧合的是2015年11月,前腾讯投资并购部副总经理许良辞职离开腾讯,准备创立自己的基金,而他最初的搭档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一起创业。2016年初,彭志坚与许良,这两只单飞的“企鹅”,也是两个老朋友和老搭档,一拍即合。
许良毕业于武汉大学,2002年加入腾讯,是腾讯第一个产品经理,在腾讯任职13年,在互联网行业浸16年之久,产品、运营、投资经验丰富,人脉资源也极为充沛。彭志坚和许良在腾讯合作多年,在投资理念、策略、个人风格上都极为契合。有了这样一对组合,元生资本几乎是业内唯一一个既有深厚的互联网产业背景,又高度专注于互联网的投资团队。
2015年8月,元生资本的募资工作尚未正式展开,募集资金完全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数千万美金大手笔领投小红书。彭志坚于腾讯内部宣布离职的第二天飞往上海见小红书创始人毛文超,告诉他:“我已经从腾讯辞职,准备创立自己的基金,刚刚开始募资,希望领投你们这一轮。”结果,对彭志坚非常熟悉的毛文超没有任何犹豫:“Richard,只要你想投,随时欢迎!”
元生资本投资后,小红书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在尝试电商业务的第一年里,便完成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月销售额也由去年年中的1亿多元人民币提升到现在的3亿多元人民币。
说起这笔投资,彭志坚说:“只有四个字――信任、感恩。毛文超是与程维、王兴等一个重量级的顶级创业者,他们的团队非常优秀,模式非常清晰,购物社区又有极高的壁垒,而跨境电商又是一个海量市场,尽管当时看还有些风险,但我做这个案子,没有任何犹豫。”这既意味着小红书团队和股东对他的信任,也能看出元生资本的基石投资人兰亭资本对他的极大信任。当时毛文超面对着众多一线VC的追逐,能毫不犹豫地接受当时刚刚开始募资的元生资本的投资,确实需要极大的信任。而兰亭资本在彭志坚刚刚宣布辞职之际便鼎力支持,其中的信任不言而喻。
彭志坚回首过去十个月的创业之路,不停地说自己非常幸运,非常感恩,感恩过去十年在腾讯和谷歌的经历,感恩马化腾、刘炽平等各位兄弟般的老大,腾讯的伙伴,业内朋友和投资人的支持,还有许良这样近乎完美的搭档。
彭志坚对创业者一向充满敬意和景仰,说自己是个“大龄创业者”,经过这一次从零开始的创业经历,更加体会到创业艰辛,对创业者又有了更多的敬重,更多的理解与共鸣。
精品策略,在关键节点支持创业者
从创立第一天开始,元生资本就有清晰的目标和理念――坚持精品策略,打造一个精干的投资团队和一只专业、专注、纪律严明的新型投资基金。其中一条戒律是只投资互联网创新公司,不涉足与互联网无关的领域。即便是互联网领域,也只投资有几十亿美金潜力的平台型公司。其次是专注成长期投资,以B/C轮为主。第三是前面提到的专注于“互联网提升效率”和“消费升级”两个主题,尤其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提升效率的领域。最后,坚持精品策略,每期基金只投10?15个项目,每个公司投资额度都在3000万美金?5000万美金,甚至更多。彭志坚说:“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在每个项目上都能投入大量精力。”
事实上在腾讯时,彭志坚和他的团队就非常重视投后服务,为被司在后期融资、战略决策和收购合并等关键节点提供支持。2013年夏天,为了撮合滴滴和快的合并,他就曾数次去阿里进行协调沟通。2014年,滴滴和快的合并前夕,他也和滴滴创始人程维、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进行过很多次长谈。
2015年春天,彭志坚和家人还在日本休假,接到了华兴资本CEO包凡的电话。包凡告诉他58同城和赶集的合并谈判陷入僵局,请他和58同城CEO姚劲波通个电话。当天晚上,彭志坚和姚劲波电话长谈。几天后,两家公司正式公布了合并的消息。
元生资本成立后,“在关键节点为被司提供关键支持”,是其核心策略之一。元生资本投资货车帮后,经过与创始人兼CEO戴文建多次交流,双方都觉得货车帮需要一名资本市场高手做CFO,需要一名技术大牛做CTO。于是彭志坚和许良快速利用自己的人脉圈为货车帮物色合适人选。2016年4月,前美林证券亚洲工业联席主管、董事总经理张远声先生加盟货车帮出任CFO;同一天,前腾讯工程技术事业群T4技术专家冯亮先生加盟货车帮出任CTO。 元生资本创始人许良
2016年初,货车帮考虑切入车后市场,为数百万货车司机提供电商服务,希望与小米建立合作关系。于是春节刚过,彭志坚便带着戴文建拜访小米,与雷军深入沟通。
只投最强的CEO
在彭志坚和许良的理念中,团队,特别是CEO,永远是投资决策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彭志坚把一家公司比喻成一栋房子,团队核心成员就是房子的柱子和大梁,而CEO就是最高的那根柱子,CEO的高度和强度,决定房子的高度和宽度。特别是互联网行业,创新速度非常快,又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竞争非常激烈,而且互联网大部分领域都是赢家通吃,赢家只有一个,CEO因此至关重要。
每次见到优秀的创业者,彭志坚立马两眼放光,非常兴奋。他只要遇到优秀的CEO就绝不放过,投资滴滴出行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众所周知,滴滴打车CEO程维与天使投资人王刚都出身阿里,融资A轮时完全不想拿腾讯的钱,甚至完全不愿意跟腾讯投资团队见面。融B轮时,滴滴手握四五个offer,也很不愿意和腾讯见面。磨了很久,王刚和程维最终答应见面。
然而,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大家刚刚聊了不到半小时,程维就站起来很客气地说:“Richard,对不起,我有急事,要先走了。”
在见程维前,腾讯团队见过所有打车软件公司的CEO,彭志坚一家都不想投。但这3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彭志坚生出一个念头:一定要投他。
彭志坚当时和程维讨论了两个问题。他先跟程维开玩笑,问他:“做这个有啥意思啊?”其实当时彭志坚已经对打车市场坚信不疑,但他还是决定挑战一下程维:“闲的时候到处都是车,根本不需要你;忙的时候叫天天不灵,叫你也没用。你说打车软件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彭志坚问了很多人,大多数人围绕着“我会怎么做”来与他答辩,比如要通过收费来变现,进而再解释一番。但程维的回答是:“Richard,你错了。”
程维告诉他,全世界范围,互联网连接交通工具,降低乘车成本,提高司机工作效率是大趋势。未来没有人会在路边打车,司机也不会扫活,这样城市效率是最高的。纽约、旧金山是从专车做起,因为国外打车贵,买车租车便宜;中国不一样,中国买车租车贵,但打车很便宜,“我们从出租车开始”。程维说:“我们要用互联网的方式把订车成本降低到零,你点几下手机,或者说两句话,车子就订到了。到那个时候大家为什么不用我的服务?”
程维还说,中国每年大约6000亿打车市场,如果每次打车20元钱,一年打车次数有300亿次,如果每次打车能够赚到1块钱,这就是300亿的市场。“你说这个市场够不够大?有没有意义?”他反问彭志坚。
“我们且不说私家车市场,程维能从全球范围的高度来讲这件事,讲得非常有逻辑性、结构化,思考非常有深度,然后果断地说我错了,这就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彭志坚回忆道。紧接着他问了第二个问题:“做好这件事的关键在哪里?”这个问题也被他用来问过其他CEO,听到的大多是“地推”等技术层面的回答。令他惊奇的是,2013年3月的程维就告诉他两个字:“算法。”
程维是做销售的,从来没有写过代码,也根本不懂什么算法,但他一针见血、直指要害,告诉彭志坚打车最核心的是用户体验,既有出租车司机的体验,也有个人的体验,核心是每一个打车请求发出后要尽可能发给最少的司机,造成最少的骚扰,同时让客人尽快坐上车,所以一流的算法至关重要。
彭志坚很快坚信不疑,程维是一位顶级的CEO,是一位有机会成长为马化腾、马云那种级别的CEO,将成为新一代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绝对不可错失良机。可是,程维不但不想拿腾讯的钱,而且马上就要走,会都开不下去。那一刻如果稍一迟疑,放走了程维,结果不仅是腾讯无法投资滴滴,整个互联网出行行业的格局都可能将彻底改变。
彭志坚灵机一动,对程维和王刚说:“哥俩到我办公室坐会吧。就一会儿。”他将程维和王刚从会议室请到自己的办公室,等二位坐下后把门关上,又特意从里面把门反锁上。他对王刚和程维说:“兄弟,第一,我知道你们不想让我投,第二,我一定要投!”彭志坚继续说:“据我们了解,别人给的估值是4000万美金,我出6000万美金!”
那一刻,王刚和程维也完全愣住了,完全没想到这半小时让彭志坚如此坚决地要投资滴滴。程维淡淡地说:“Richard,我们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小公司,确实不想拿腾讯的投资,因为不想这么早站队。但是,我们初次见面,你为什么这么确信一定要投我们呢?”
彭志坚开始分享他“以人为本,团队至上”的投资理念,耐心解释他为什么会看中滴滴、看好程维,还分享了自己丰富的投资经验与心得。
最后他说:“兄弟,今天虽然初次见面,但是一见如故。我相信兄弟有机会成为互联网行业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希望有机会支持兄弟,与兄弟一起战斗!”程维临走时告诉彭志坚他们来的时候真的不想让腾讯投,甚至在电梯里时都还在互相打气,说一定不能“投降”。但程维答应他,会慎重考虑接受腾讯投资。之后,彭志坚趁热打铁,很快安排王刚、程维与马化腾见面,并在一周之内,迅速敲定了这笔令人震撼的投资。
元生资本成立后,继续秉持“以人为本,团队至上”的投资理念。除了小红书之外,元生资本在成立后的几个月里陆续投资了货车帮、铁甲二手机、易酒批、硅谷的大数据安全公司DataVisor等,一个个都是大手笔。彭志坚分析这些公司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名非常优秀的CEO,有个非常优秀的团队。
出手稳准狠
元生资本看准的案子,通常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就能决定。
彭志坚说:“我们动作非常快,看到非常喜欢的公司,经常现场拍板决策,因为我们的团队非常小,大家互相信任,配合默契,沟通非常顺畅,而且对我们看好的行业,我们会事先做很多功课,深入了解行业,为高效决策打下坚实基础。”
元生资本虽然是个新基金,但这个团队的成员之间其实非常熟悉。彭志坚与许良的默契自不必说,最先加入团队的投资副总裁刘思洋也是老朋友。几年前刘思洋在瑞士信贷工作时,彭志坚便邀请他加入腾讯投资。尽管刘思洋没有加入腾讯,他们却成为好朋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最近加盟的投资副总裁池万锦,则是彭志坚在腾讯期间百里挑一从上海交大招聘的本科毕业生,在腾讯与彭志坚和许良有着近4年的共事经历。元生资本强调团队成员平等参与,不需要层层汇报,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发言权――这是快速决策的保证。
2016年3月,彭志坚与许良在硅谷出差期间,偶然的机会,拜访了由两位华人创立的大数据安全公司DataVisor。其实在出国之前他们就对国内这一领域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可惜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投资对象。
在与DataVisor两位创始人的交流中,彭志坚发现这家公司的团队非常优秀,两位创始人本科分别毕业与北大和复旦,之后分别取得卡内基梅隆和伯克利两所高校的计算机博士学位,然后一起在微软从事大数据反欺诈研究长达七年,是行业顶尖高手。DataVisor的技术在全球属于顶尖水平,和国内公司相比更是遥遥领先。公司产品时间不长就有陌陌、唱吧、Yelp、eBay等一批中美用户,且获得了NEA和金沙江创投的A轮与B轮投资。彭志坚觉察到这家公司有机会成为新一代的Palantir,是一个极佳的投资机会。他给坐在旁边的许良发微信,“不错,咱们投一把?”然后看了许良一眼。许良心领神会,马上查看微信,回复:“嗯,很棒,值得投!”
于是,彭志坚当场向对方表明了投资的态度。和程维一样,DataVisor创始人谢映莲愣住了,说:“谢谢你们的信任,不过我们A轮的钱没花完,去年10月又融了B轮,一分都没动,真的不需要钱。”
彭志坚与许良又开始了艰苦的劝说工作,不但承诺帮助DataVisor搭建中国团队,而且在几天之内就介绍了5个中国客户。彭志坚为此改机票延期回国,与公司创始人及投资人作了大量沟通。最后,在已有的投资方NEA和金沙江创投的力挺之下,两位创始人终于决定接受元生资本的投资。
2015年底,在对二手工程机械设备行业做了大量研究之后,元生资本发现这个市场非常大,这个行业的领头羊“铁甲二手机”也进入了元生资本的视线。2016年1月,彭志坚与铁甲二手机创始人樊建设在深圳一家星巴克第一次见面。在几个小时的交流中,彭志坚很快被樊建设打动。他说:“我特别喜欢建设。他非常有韧性,而且非常稳,深思熟虑、心胸开阔,又非常好学。”
当天晚上,元生资本团队开了一个临时电话会,深入讨论数小时,最后大家一致支持投资铁甲二手机。第二天一早,彭志坚便给樊建设打电话,表达了明确的投资意向。在元生资本之前,已经有几家一线VC考察了铁甲二手机几个月也没有给明确意向,而元生资本在见面第二天就给出offer,决策速度之快,出乎铁甲二手机的意料。
“我给他offer的时候,感觉他是很开心的,基本同意接受我们投资,然后我就放心和许良飞美国出差了。”彭志坚回忆道,“谁知两天之后,建设的态度明显没有之前那么积极了,我感觉一定出了问题。”果然,在元生资本给出offer以后,另外两家一线VC也马上跟进,给出了更高的价格。
为了拿下这个案子,彭志坚和许良一次次从美国给樊建设打电话长谈,也把估值适当提高了一些,但还是低于其它VC的报价。樊建设有点犹豫不决。他在工程机械行业经验丰富,但对互联网圈还比较陌生,对彭志坚和元生资本也不太了解,担心元生资本作为一家新基金,投资后不能给他们提供什么帮助,于是决定对元生资本和彭志坚做个尽职调查。
他先后给滴滴程维、货车帮戴文建、同程网吴志祥、小红书毛文超等近10位CEO打电话,了解彭志坚和许良的风格和为人。结果,戴文建对他说:“Richard要投你是你的福气,还要犹豫吗?元生资本是对我们帮助最大的投资人。”程维则说:“Richard是滴滴历史上最重要的投资人。没有Richard,就没有滴滴的今天。”一圈电话打下来,樊建设彻底放心了,决定接受元生资本的投资。
既随和,又直率
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问他:“你在业界的口碑如此之高,人缘如此之好,难道和被司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彭志坚说,如果和投资公司的创业者发生分歧,那就用自己的道理去说服他们。如果不能说服,那么就让创业者去执行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创业者也需要在碰壁中学习,当然前提是这些分歧不事关公司生死。
“但无论何时发生分歧,肯定是以他们的意愿为主。我永远和创业者说,不管外部投资人有多少股份,公司都是你的公司,你做主。”他说。
彭志坚把创业者比喻成司机,把投资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副驾驶,关键时刻协助操盘和刹车;第二类不上车,只给钱,等着某天能拿回收益;第三类则坐在后座,大部分时候不干扰司机,但司机若疲劳驾驶,后座上的投资人会陪他们聊天提神,或者在危险路段时提醒、加油、陪伴。
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10-0029-05 收稿日期:2009-05-13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变,其经济开始不同程度地向私有化和市场经济过渡,并逐步走上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社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被誉为“崛起的新欧洲”。但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通过出口萎缩和信贷紧缩严重打击了新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多数国家货币加速贬值,短期外债违约风险持续上升,国内资产价格急速下降。曾经广受赞誉的“高出口、高外资、高举债”的新欧洲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受到质疑。过度的贸易开放、无保留的融入泛欧洲供应链、与国际资本市场完全接轨以及根据加入欧盟的程序实施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等等都导致新欧洲国家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既无本土市场作为后盾。也没有对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有效监控为保障,其宏观政策的实施还受制于欧盟的约束,政府对经济崩盘式的下滑束手无策。由于新欧洲国家在对外开放的政策导向和路径选择上同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具有相似性②,因此,本文从FDI角度入手,分析新欧洲国家的开放进程和危机成因,探讨其对新兴经济体开放的相关启示,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新欧洲国家开放的进程
对于新欧洲国家而言,无论是在其私有化进程或是融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外国资本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FDI)毋庸质疑是推动其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因素。总体而言,外资进入这些国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前后的私有化高峰阶段,FDI增长迅猛。这一阶段,新欧洲国家迅速确定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方向,采取了以私有化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由于国内经济总量和自有资金有限,FDI成为了其转型时期最现实的投资资金。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也正是私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截至2000年底,上述三国FDI存量分别比1990年时增加313、186和204倍(见表1)。第二阶段是2002~2003年的私有化尾声阶段,FDI有所下降。受世界经济运行情况以及部分国家私有化改革接近尾声的影响,2003年流入该地区的FDI规模环比下降41.4%,其中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以及立陶宛下降幅度均超过70%。第三阶段是2004~2007年的入盟阶段,FDI达到峰值。包括匈牙利、波兰在内的lO个中东欧国家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加入欧盟。与欧盟统一大市场的接轨增强了这些国家对全球FDI的吸引力,中东欧地区甚至一度取代亚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新兴市场。截至2007年底,欧盟10名新成员的FDI存量达到5308亿美元,FDI存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超过50%,其中保加利亚超过92%,爱沙尼亚78%,匈牙利70%(见表1)。第四阶段是2008年以来的危机阶段,FDI增速放缓。受世界经济放缓及自身经济恶化的影响,新欧洲地区FDI增速放缓,部分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如2008年匈牙利、波兰的FDI降幅分别达到39.5%和7.7%。2009年,这一地区的投资规模还将进一步缩水。
从FDI来源国看,由于地缘优势和历史宗教传统等原因,来自欧盟15国的FDI一直在新欧洲国家居主导地位。2004年,德国和挪威两国占这一地区FDI存量的40%,奥地利、法国、意大利紧随其后。除上述传统的欧洲国家以外,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的企业将新欧洲国家作为进入欧洲统一市场的跳板,加大了对这一地区的投资,如2007年,AIG以15亿美元收购保加利亚电信。在引资排名方面,从20世纪90年早期开始,波兰、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名列前茅。到了后期,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FDI流入量保持高速增长。2007年,仅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共和国和保加利亚四国的FDI就占这一地区当年FDI流量的3/4。
从FDI产业分布来看,新欧洲国家凭借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逐渐成为跨国企业特别是生产制造商的理想投资地,在产业的分布上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汽车产业和新兴的电子制造业,金融、服务外包等服务行业也逐渐成为投资热点。以汽车工业为例,从20世纪90年初期开始,西欧多家跨国公司陆续在匈牙利、波兰以及捷克共和国等地开设生产线。到2005年,该地区1/10的FDI存量集中在上述三国的汽车行业。随着大众、菲亚特、标致、起亚等公司在中东欧地区设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下游配套商相继进入,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这一地区的汽车产出从2000到2007年翻了一番。除此之外,伴随着私有化和人盟进程的加快,以金融、产品研发为代表的领域开始受到FDI关注,特别是IT后台支持和客户服务支持等外包项目蓬勃发展。如2007年8月,汇丰银行在捷克共和国建立客户支持中心,同年德州仪器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建立客户支持中心。
二、新欧洲危机爆发及成因分析
私有化和入盟进程为新欧洲国家打开了吸引外资的大门,使其获得了充足的发展资金与广阔的市场空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瞩目的成绩。然而,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新欧洲国家曾经成功的改革开放模式广受质疑,促进过去10余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变成未来发展的障碍,其开放模式的固有弊端彻底暴露,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体总量较小,外资依赖过度
新欧洲国家普遍存在人口较少、储蓄率较低等实体经济的内在不足。因此,外资成为推动其私有化进程和促成经济发展最为现实的力量。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的外资开始涌入这些国家,FDI流入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例大幅提升(见表2)。在表2所示的三个时间段中,新欧洲10国FDI流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比例呈上升趋势,均值依次为10.93%、20.18%和25.33%。在90年代前期,该比例超过20%的仅有3个国家,到2002年后,则
增至6个,其中保加利亚接近60%。高外资的发展模式导致不少中东欧国家对跨国公司投资和决策的依赖性增加,政府对本国经济的自和控制力进一步下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外资抽逃和欧盟市场萎缩,使得这些国家失去了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动力和市场拉力,经济出现大幅下滑。2008年,匈牙利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0.3%,失业率高达8%。有专家估计,外资突然撤走将使得今年新欧洲的经济产值暴跌10%。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过高
目前。新欧洲国家已经成为泛欧洲乃至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但是过高的外向型产业集中度,使其深受全球性危机之害。一方面,危机前,马太效应导致经济资源逐步流向效益较好的外向型部门,国民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工业部门之间尤其是以外资占多数的现代工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差距拉大,如匈牙利外资居多的9个部门占据其全国工业部门销售额的半数以上。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产业融合度最高的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恰恰也是具有高度周期性的行业,当产业发展跌入低谷或者遭遇危机时,经济将遭受重创。虽然从理论上讲,金融危机蔓延将迫使跨国生产制造商削减成本,整合资源,把制造环节保留在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中东欧国家。然而,实际上迫于国内压力,这些跨国巨头不得不收缩海外生产线,纷纷撤资或停产。这直接导致新欧洲国家实体经济受到巨大冲击。
(三)出口结构单一,外贸依存度过高
新欧洲国家依附式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这一地区外贸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其中,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出口甚至占到其GDP的80%~90%,连最低的波兰也略高于40%。同时,新欧洲国家的出口结构存在两个问题,使其出口增长乏力,无法应对经济周期转变。一是出口商品结构单一。截至2008年末,交通运输设备占中东欧国家所有出口的50%以及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0%。二是出口目标市场单一。这些国家的出口经济高度依赖于其他欧洲国家贸易。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数据,2006年,斯洛伐克向欧盟成员的商品出口产值比重为86.8%、捷克85.6%、匈牙利79.2%、波兰79%。因此,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外部需求萎缩,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商品价格出现暴跌,新欧洲国家的商品出口遭受沉重打击,贸易收支失衡加剧,集体陷入出口危机。
(四)银行控制权丧失,金融安全缺乏保障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开始对银行体系进行改革,并借助外资参与国有银行改造。向外国战略投资者转让银行股权。入盟之后,银行私有化的进程提速,西欧银行大举入驻中东欧地区,通过收购当地银行作为贷款的窗口,这使得外资对新欧洲国家的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根据穆迪评级,意大利、奥地利、瑞典等国的银行甚至拥有这些国家银行股份的80%左右,其中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的银行系统几乎完全由外国银行控制(见表3)。在这一过程中,新欧洲国家没有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设计审慎的防范措施,银行控制权旁落,国家银行融资功能丧失。危机发生后,全球去杠杆化的过程让这些国家进入全面信贷收缩,外资出逃现象严重。国际金融协会预计,2009年,流入欧洲新兴国家的投资资金将从2008年的2540亿美元剧减到300亿美元,西方银行还将从东欧国家撤出约610亿美元资金。与此同时,由于欧盟内投资国对新欧洲银行业的巨额投资失败,新欧洲银行业的问题还将波及欧盟15国。比如,奥地利银行在中东欧国家持有的资产超过其GDP的60%,瑞典和比利时为20%,意大利和希腊则在10%左右。
三、对新兴经济体开放的启示
曾经被奉为经典案例的新欧洲国家,如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一样,期冀凭借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获得经济的腾飞和发展。然而,衰退的世界经济、动荡的全球金融以及失衡的发展模式给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惨痛的教训。因此,研究新欧洲的发展模式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对于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审慎有效、风险可控的利用外资极为必要。
(一)立足长远,参与全球战略性分工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国际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新欧洲国家凭借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便利的地理位置以及传统的工业基础,成为全球FDI的理想流入地。然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在产业链分工上获取的利益不均衡。正如众多新兴经济体一样,多数新欧洲国家只能从事全球生产链中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中低端环节,被动的参与国际生产网络;在产业的选取上,也多是参与周期性较强的电子设备、汽车等产业分工,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以出口为基本导向、以外资为根本动力的发展模式为这些国家带来了长达10余年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隐藏了经济结构失衡和对外依赖严重等问题。实践表明,对于多数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在参与国际分工,有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之时,要加强战略规划,适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成产业升级;同时,应避免过度依赖高周期性的行业,实施产业多元化转型,大力发展服务业,不断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以我为主。发挥国家的主导调控作用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一直主导着新欧洲国家经济转轨以及入盟的经济政策调整过程。这些国家普遍认为正是由于原有经济制度不如西欧,才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同处欧洲大陆的邻国相距甚远。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完全否定和摒弃原有经济制度,全面模仿和复制西欧的制度和政策。政府对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不加选择的仓促进行市场开放和内部改革,简单认为搞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就能尽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很快弥合与西欧国家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其广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结果是贸易赤字逐年加大,外资控制国内战略性经济部门,政府决策对国民经济的主导权逐步丧失。在国家职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冒然进入全球化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崔宏伟,2002),特别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可能还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经济社会连锁反应。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必须高度重视政府在改革和开放过程中的宏观管理和协调作用,有效保护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特定经济体利益,严格监管跨境资本流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充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开放效益最大化。
(三)内外兼修,注重培育民族产业的竞争力
篇12
自从电视真人秀等节目开始在世界各地火爆,授权许可使用节目模式(TV Formats)的问题以及节目模式的权利保护便成为电视产业的热门话题。电视节目模式的贸易目前已经成为影视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贸易方式,其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日益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只要关注一下最近的国际电视市场,就会发现有一些相似的电视游戏或者真人秀节目在很多国家先后甚至同时流行。比如,起源于英国的“流行偶像”(Pop Idol)因为获得了巨大成功导致出现其他诸如美国偶像、澳大利亚偶像、印度偶像以及巴西偶像等数十个电视节目,大约有数十个的偶像版本,模式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个节目都以当地的天才选手为主角,因此每个节目又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节目的名字就是以偶像命名,但是也有些国家的节目内容为满足文化或者其他方面的运作要求而做了更改。另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包括游戏节目、实景娱乐节目、电视真人秀以及才艺竞赛等。其中,“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英国偶像”以及“美国偶像”等都是近些年在国际市场比较受欢迎的节目模式。因此,节目模式的许可也就成为该行业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但是,电视节目模式几乎从来没有得到法律学者的关注。另外,考虑到电视产业的重要性和电视节目内容以及制作技术的改革,对电视节目模式法律保护的研究非常有价值。
一、电视节目模式的含义及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节目模式的跨境许可是一项价值很大的产业,或者说,许可其他的转播商根据自己的节目模式制作新的节目涉及巨额财富的交易。这里存在一个复制和侵权问题,也即到底应当依据什么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选择维权的依据是版权法、商标法还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
随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转播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的跨境贸易迅速增加,许多欧洲的电视转播商通过授权获得了转播美国电视节目的权利,随后就是根据外国电视节目的模式发展自己的电视节目,着名的“偶像”系列就是典型的示例。实际上,电视节目模式源自一个国家的电视节目,因为其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而被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过支付许可费的方式引进并加以本地化,但是节目的制作主题是类似的。换句话说,电视节目模式是把一系列不同的元素组合起来添加到一个节目中而形成的固定模式。转播商根据许可对得到的电视节目模式进行改编并加入本地因素,其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可能就会相对降低;或者干脆购买外国或者地区的电视节目在本地播放,这其实就是影视产品的直接贸易,毕竟外国的电视节目和有关模式已经得到了实践验证,即使有收视率的差别可能也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原因。
那些参与电视节目模式开发、国际许可和商业化的人应当了解节目模式的价值。问题是,目前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电视节目模式的法律定义。法院对于电视节目模式的解释也是各种各样,对电视节目模式的认可标准有些随意。不过,从商业角度来理解,节目模式是一个通常使用的词汇。有学者指出,节目模式本质上是一系列信息和专有技术的权利总和,能够增加有关节目在另外一个地方的适应能力。它是将增加有关节目适应性的因素进行有系统地记录和组织并将不同的部分组合在一起的活动。[1]
引进外国电视节目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电视台的营销收入,比如观众观看节目的人数、广告的插入程度、观众参与的程度等都与电视台的知名度和收入密切相关,可以说电视节目模式是一种潜在的收入来源,尤其是一些与其有关的额外收入是电视节目模式贸易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和“老大哥”的热播点燃了全球性的电视节目模式贸易市场,欧洲的电视节目模式开始进入美国市场。虽然目前的趋势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流行的电视节目模式从哥伦比亚和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涉及节目模式的主要法律关系是书面的节目模式创作者(creator)和实际的节目制作者(producer)之间的法律关系。创作者希望制作者能够对其节目模式感兴趣,将其制作成可供转播的电视节目。最初,虽然只有创作者自己了解节目模式的详细情况,但是在谈判交易的过程中其要向制作者披露有关的信息以便后者对该项目进行评价,但同时也要面临可能会对节目模式失去控制以及议价能力和潜在赔偿的问题。这种把提供的信息作为要约供别人评估并且要求支付费用的境况一方面面临潜在的巨额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又有可能危及谈判的结果,可能会使有关谈判无果而终。因此,双方在谈判的开始签订一个不披露有关节目模式信息的协议是非常有必要的。问题是,制作者通常不会签署此类保密协议,尤其是面临“不请自来”、“自动上门”的节目模式要约时更是如此。如果发生争议,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模式能否获得版权的保护;或者在得不得版权保护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途径进行保护?
二、英美法系国家法律对电视节目模式的保护
在这里,作者只介绍作为英美法典型代表的美国和英国有关法院和法律对电视节目模式保护的问题。
在美国,电视节目模式原则上可以通过版权法予以保护,但是版权法第102条规定的版权保护的种类并没有特别提到电视节目模式。事实上,美国版权法对电视节目模式几乎没有提供什么保护,主要的原因首先在于版权法保护的是创作者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思想,法院在大多数电视节目模式的版权请求争议中仅仅判决思想类似性而不是思想表达方式的类似;其次,未出版作品属于各州普通法版权保护的对象,其在某种程度上对诸如电影手稿和建议等未出版作品的保护幅度更大;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根据1976年版权法所作的请求效力明确优于根据州法(包括普通法意义上的版权规则的州法)所作的请求以及实质上不同于版权法保护的任何请求,比如复制、发行、制作演绎作品、表演或者展览等权利。[2]
另外,1976年版权法修改之前,对于电视节目模式的属性,不同的法院彼此之间意见不一。1968年加州上诉法院在MInnieur v. Tors案[3]的判决中指出,有关电视节目模式的争议不能根据文学作品的理论进行判决,只能根据文学思想保护的有关规则进行裁判。仅仅两年之后,同样由加州上诉法院受理的Fink案[4]中,被告根据原告早期向其提供的电视节目模式制作并转播了电视连续剧,法院裁定电视节目模式可以根据普通法的版权制度进行保护,但是思想得不到保护。如果有关作品缺少一定程度的创新性也得不到保护。法院判决电视节目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应当得到保护的足够具体和创新性的作品。
在1976年版权法修改之后,也有以版权侵权维护自己的节目模式的胜诉案例,尽管大多数的类似请求都以败诉告终。在1992年的Sheehan v. MTV Networks案[5]中,原告向被告的主管官员作了口头陈述,并提交了书面的有关节目秀的模式文件,包括布置场景和道具的艺术问题以及一些具体的有关节目视听方案的规划。该次会面3个月后,被告开始自己制作非常类似于原告模式的节目。法院认为电视节目模式是由一系列受到版权法保护的不同元素的组合,然而也有像本结果这样的例外情形。被告在原告提交有关建议之前从来没有制作或者转播过游戏节目,仅仅在和原告会谈之后三个月就第一次制作游戏节目。另外,原告已经将其资料注册进行了版权注册。也许最重要的是,原告的游戏节目模式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以激光枪作为道具的游戏在当时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但却出现在被告的节目中,因此法院判决被告败诉。
在Endemol v. Twentieth TV案中,[6]原告认为被告的节目“Forgive and Forget”基本上是依据“Forgive Me”的模式、表达方式和概念制作的。原告曾经向一个制作商提交过该节目模式的书面文件,该人后来以自己制作公司的名义进行了改变并把其交给了被告。法院判决如果某电视节目模式能够以有形的媒体形式记录下来,比如录像带或者书面材料,那么该标的就可以获得版权保护,但思想不是版权保护的客体。
在CBS v. ABC的案件中,[7]电视节目“Survivor”的权利人对“I‘m a Celebrit”的制作者提起版权侵权诉讼。这两个节目一个是发生在丛林中的真人秀节目,一个是荒岛上的真人秀,只是名称不同。法官认为涉及版权案件侵权所通常进行的详细比较也同样适用于电视节目模式的诉讼。电视节目模式可以是思想汇编,但只有其序列或者安排可以受到版权保护,事实不能得到保护,单独的思想也不受保护。法院最终判决两个节目模式不是类似的。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电视节目模式在美国不能得到版权法的保护,但是记载电视节目模式内容的载体可以获得版权保护,而判断有关模式之间是否存在侵权行为的标准就是二个节目之间是否存在“实质相似性”和被告是否“接触”过原告的作品。
至于英国,电视节目模式是英国影视贸易和版权保护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电视节目模式的买卖过程中买方已经支付了许可费用,但是,对有关节目模式内容完整性的保护以及担保责任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遵守。根据1989年英国《版权、设计和专利法》,版权保护的对象是原创的文学、戏剧、音乐和艺术作品,但是其必须以永久存在的固定形态予以表达。重要的是,版权法保护的是原创性的表达形式而不是原创性的思想,新的作品如果不能纳入某一固定的种类通常得不到英国版权法的保护。1916年,Petersen法官裁决版权保护的是“思想表达”而不是“思想的原创性”,版权不需要有关表达具备原创性。[8]对于电视节目模式的权利人来说,该裁决似乎意味着节目模式并不受版权法的直接保护。尽管如此,电视节目模式可以作为文学或者戏剧作品得到保护,但是能够获得版权保护的作品必须具备思想表达、原创性和可以记录的特点。
在电视节目模式的保护方面,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Green案。[9]英国的电视作者和提供者Hughie Green认为新西兰广播公司1975年到1978年的节目“机遇来临”(Opportunity Knocks)未经授权采纳了自己的同名天才秀节目。原告对自1956年到1978年在英国播放的节目的“脚本和戏剧性模式”主张版权,并认为,作为一种“模式”、“结构”或者“框架”,某些吸引观众的词汇或者娱乐技巧的使用以及引进竞争者的方法都与自己的节目类似。新西兰上诉法院判决已经改变编排元素的戏剧作品缺乏稳定性和统一性。该案上诉到英国的枢密院后,该院判决戏剧作品必须具有充分的统一性以便能够进行实际表演。虽然英国电视节目的某些元素被被告复制,但是版权法并不保护作者的思想。游戏节目的模式不存在版权侵权问题。根据本案事实,原告不能证明其节目模式的主要元素并不仅仅是对不同戏剧表演的装饰,因此拒绝了原告的请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英国枢密院的判决对最高法院没有拘束力,仅仅具有劝诱性质的作用。[10]
几年后的另一个判决,英国法院指出电视节目模式中的一般主体和思想不能也获得版权保护,因为它们通常是屡见不鲜的。[11]但是并不是说当事人不能使用众所周知的主题和要素。如果某作者把足够多的相互联系的艺术工作连接在一起制作出一个与已知要素不同的艺术作品,将会得到版权的保护。[12]问题是,电视节目模式到底应当纳入版权保护的哪一种客体呢?如果某些电视节目模式符合有关电影和戏剧作品的要件,也可以以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的形式获得保护,其中的某些组成部分还可以音乐作品(如主题曲)或者艺术作品(如布景)的形式获得保护。另外,对于电视节目模式的纸本格式参考书是否符合文学作品的要件的问题,目前还不清楚,这首先需要从原创性的角度去考察。[13]
上个世纪末,数字技术以及卫星转播的发展使得电视节目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节目模式的国际贸易需要从国际性的角度来研究其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英国法院于2004年做出的Miles v. ITV Network Ltd案[14]涉及电视节目“Dream Street”的权利问题。原告指出其在1998年向被告提供了自己创作的卡通作品“Trusty and Friends”的推广材料,其中的主角形象就是一个交通灯,配角是诸如灯箱和锥子等交通设施。被告节目的主角是一辆修复后的卡车。原告承认这两个节目的主角的外观和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两个节目的角色有相似之处,都是以交通设备为主角。被告提供的证据证明该节目设计在1997年就已经存在。法院驳回请求,指出这两个节目之间的唯一相似之处就是人性化地设计并使用了交通设备,原告的请求根据理由不足。因此,在类似节目的侵权案件中,相似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关键性的问题是,版权法并不保护作者的思想,这种观点也得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支持。英国法院的观点似乎是仍然坚持节目模式仅仅是一种习俗,不能得到版权法的保护。
在美国Aetn电视台诉第四频道和Betty电视公司的案件[15]中,英国法院判决驳回禁止被告使用“干预”一词的请求。Aetn的节目描述的是一些慢性成瘾或者不良嗜好的人及其亲朋好友接受专家进行心理干预的问题,电视台安排专家和他们进行面对面专访,每个人要对干预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该节目似乎垄断了有关心理治疗节目中“干预”词语的使用。法院裁定不公平地垄断使用描述性的词语是假冒法(passing-off)所不鼓励的行为。如果某一商业当事人选择一个描述性的词语来区别其产品或者服务,和使用一个更加典型的名称相比,其获得法律保护的程度更弱,就应当允许其他竞争对手使用类似的词语。如果允许原告使用类似“干预”的英语惯用语就有可能会把某些英语语言变成“无边际的商业使用”,或者把人们谈话的方式“私有化”。本案中,被告节目的名称实质上与原告节目的名称不同,尽管会造成某种程度的混淆,但被告的节目具有鲜明特征。尽管如此,审理该案件的法官指出,该案是一个竞争法而不是有关假冒的问题。[16]因此,对于电视节目模式的权利保护来说,如果依据版权法得不到恰当保护,可以考虑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进行保护。
三、欧洲大陆有关国家对电视节目模式的保护
除了前述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之外,以欧洲大陆的德国和法国等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在电视节目模式的保护中也有很多具体的经验。
在德国,获得电视节目模式的权利许可通常要花费巨额费用,但是此类模式通常并不能得到版权法的保护,因此有关节目模式就有可能在没有得到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被复制。2003年7月26日,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电视节目模式不是德国版权法保护的作品。[17]该案中,一个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的比较流行的法语儿童节目模式(L?école des fans)的主题由一明星嘉宾问孩子们问题,演唱为其选择的歌曲,随后要给孩子们一点小礼物。该真人秀的一些特殊内容的确定和组合非常详细。被告的节目也是教孩子们唱流行歌和嘉宾颁发礼物,不过在该节目播出之前,原告曾经将原创性的法语版权给予被告,但被被告拒绝。法院判决被告没有必要获得原告电视节目模式的授权,因为根据德国版权法第2条规定,只有具备足够程度创新性的作品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换句话说,适用版权法的前提是有关作品具有原创性。本案中,不仅真人秀的思想而且各个单独的元素都不具备原创性。法院判决电视真人秀节目可以被定义为各个单独的典型元素的组合体,其组成了该节目的基本框架,观众因此能够把每一次节目识别为一系列节目的一部分。这些元素包括名称、吉祥物、主题思想、某些参与者、节目展示的方式、某些信号或者特殊音调的使用以及舞台布置等。
至于法国,法国版权作品如果想获得原创性,其标准是有关作品必须是“作者个性的表现”。然而有关判决表明,面向妇女并讨论争议主题的电视真人秀并不是一个“知识创造”,因此不能得到版权法的保护。有现场表演和专家评判的达人秀也不能获得版权保护。尽管由公众熟知的元素组合而成的具有原创性的游戏节目可以获得版权的保护,但是相关的侵权行为请求却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因为类似节目的评判是所有游戏节目的共同特点。因此,与英国和美国类似的是,比较复杂的电视节目模式可以以思想汇编的形式获得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是非常薄弱的,并且类似的剽窃诉讼可能会最终败诉。
尽管如此,如果某电视节目模式在表达形式和原创性方面符合法律规定要件,可以版权作品的名义获得保护。法国法院承认,如果能证明有关的电视节目模式事实上得到了发展和体现,其就可以像一个说明书那样得到版权法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面临着两个困难:首先,只有在某作品具有原创性时才可能得到版权法的保护,电视节目模式的原创性有时候可能会受到质疑;其次,那些得到充分发展和实现并且因此受版权法保护的电视节目模式与那些仅仅是某项目或者思想而得不到版权法保护的电视节目模式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为避免出现此类困难并且保护电视节目模式免遭不公平复制的问题,法国法院通过不正当竞争法来保护电视节目模式。
法国凡尔赛上诉法院在1993年所作的“英雄之夜”电视节目模式的判决阐述了电视台之间的不诚实竞争和电视节目模式的寄生问题。[18]Antennae 2(简称A2)电视台在其公共频道播放了由Cabrol制作的真人秀节目“英雄之夜”,该人辞职2个月后又在私人电视台TF1推出了两个真人秀节目。A2诉TF1不正当竞争,包括混淆、模仿、瓦解竞争对手和寄生现象等。法院指出,由于TF1大量复制A2电视台的节目内容,包括主题、结构、长度、剪辑方式、故事序列、出场方式以及同样的制作者,这种贸易方式是不公平的并且有违职业诚信,因此有过错。A2和TF1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电视台,因为TF1的过错,A2遭受了观众流失和广告减少的损失。最后法院判决TF1因为大量复制别人的电视节目模式而导致了混淆,TF1不合理地利用了A2的劳动、名声和成功,应当赔偿。需要注意的是,该判决没有对电视节目模式的具体构成标准进行探讨,也没有对电视行业的剽窃和一般主题的正当使用进行区分。
在2005年巴黎初审法院受理的有关政客访谈节目的争议中,[19]原告向被告Canal Plus电视台提供了一个节目创意,即虚构一个比较严重的危机并要求政客评论如何具体处理。谈判破裂几个月后,电视台推出了自己的节目,原告认为该节目剽窃了自己的创意,故提起不正当竞争的诉讼。法院认为并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表明被告在会见原告之前有自己独立的节目发展创意,并认为在不正当竞争的案件中法院不需要确定是否存在原创性。原告因为不能再将自己的节目推向市场并出售给其他的电视台而蒙受了损失,因此这是一种寄生现象。该案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其承认了电视节目模式的经济价值。
在荷兰法院于2004年做出的Castaway电视公司案中,申请人上诉指出电视真人秀节目“Big Brother”的模式侵犯了“Survivor”的版权模式,从12个关键元素来看,后者的模式受到版权的保护。被告认为自己没有侵权,并且节目模式不受版权法的保护。荷兰最高法院拒绝了当事人的请求,确认了初审法院的判决。法院认为节目模式是一系列不受保护的元素的组合,如果几个元素选择的方式是类似的,可能会出现复制的情形。如果所有的元素都被复制,毫无疑问涉及到版权侵权问题。如果仅仅复制一个元素,情形比较简单,不存在版权侵权行为。问题是会有多少被复制的元素涉及到侵权行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院认为尽管“Survivor”模式是版权作品,但是不存在侵权行为。因此,荷兰最高法院的判决承认节目模式可以享有版权法的保护。[20]
因此,在大陆法国家,电视节目模式原则上可以获得版权法的保护,但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譬如原创性(德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法国)、复制的元素的数量(荷兰)或者能够以特殊的方式表现(比利时)等。另外,即使有关模式能够被认定为构成了一种表达方式,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获得版权保护,其中版权保护所要求的原创性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只有在电视节目模式包含的基本思想发展到具有原创性、并以充分特殊的方式表现时才能得到版权法的保护。问题是,电视节目模式往往很难被认定具有原创性。而对于电视模式中那些受版权法保护的原创性元素或者具体细节,如音乐、舞台设计、场景、道具等,对其进行的修改并不必然会影响电视模式的创意和整体结构。
四、中国境内电视节目模式的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中国内地围绕电视节目模式而展开的版权登记和版权交易越来越多。2001年,中国内地第一个完全购买国外版权并经过精心策划而成功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品牌电视娱乐节目模式“梦想成真”制作方曾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版权局申请电视节目形态专利和版权保护,但分别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版权局拒绝,前者的理由是电视节目模式申请专利尚无先例,后者的理由是类似游戏方法、规则、节目形式等创意性的东西属于思想的范畴,不能进行保护,因为着作权只保护表达方式,不保护思想。[21]尽管如此,中国内地仍然有一些电视台通过合法的授权获得了国外某些电视节目模式的使用权,通过购买外观的电视节目模式或者与模式版权人合作制作本土电视节目,以避免陷入电视节目模式的权利争议,譬如东方卫视原版引进的《中国达人秀》。不过,电视节目模式争议仍不时出现,其解决不能再是电视管理部门的“专利”,而需要法律的介入。
中国境内的电视节目模式能否获得版权保护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我国《着作权法》第3条关于着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中包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第六款),但该条规定并没有提到电视节目模式。《着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着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在这里,“有形形式”是一个作品获得版权保护的重要要件。由于大多数电视模式很难证明其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表达方式,因此,无法根据中国版权法规定的“有形形式”要件寻求保护。可见,根据我国着作权法,电视节目模式在中国很难获得版权法保护。当然,电视节目模式中的很多组成元素只要具备版权法所要求的原创性就有可能受到版权保护,比如脚本、舞台设计和音乐。电视节目的名称则常常由于太短且缺乏独创性而不受版权保护,但可以申请商标注册借此获得法律保护。
从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出发,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将不正当竞争行为定义为:“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人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另外,该法第二章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列举似乎不包括电视节目模式之间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尽管如此,在发生电视节目模式争议的情况下,当事人仍然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公平竞争关系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根据该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发生在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我国境内的电视节目模式争议除了可能涉及外国因素之外,主要的还是中国媒体之间围绕类似电视节目模式而产生的争议,这些媒体之间为争取观众和高收视率必然要进行竞争,因此可以利用该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具体来讲,在有关电视节目出现雷同并且可能会引人混淆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有关假冒他人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称或者近似的名称以及包装以及伪造有个标志的规定追究同行竞争者的法律责任。另外,最高院2007年初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为“知名商品”,因此已经获得市场和观众认可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可以根据该条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结语
无论是从社会还是商业角度考虑,电视节目模式都是一种有价值的创造性贡献。尽管如此,对于电视栏目结构形式的保护,目前还没有与之相应的法律,可谓处于法律盲区。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是商标、专利和版权。就栏目模式而言,除了节目名称可以申请商标注册外,商标法肯定不适用于整个节目模式;专利保护条例一般适用于技术领域,因此模式无法获得专利;而版权保护的前提是需要在形式上有一个固定的内容,而电视栏目却很难有固定模式。因此,电视节目模式法律保护的不确定性导致非法律的解决途径迅速发展,譬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和调解中心在2010年4月和模式承认与保护协会签订合作协议,授权前者根据《电影和传媒调解和快速仲裁规则》解决有关争议;还有就是有助于电视节目模式贸易的商业保护机制,关键性的一点就是就有关合同进行详细谈判。
前述有关案例分析表明,电视节目模式在很多国家得不到版权法的保护。由于缺乏法律的支持,在处理电视节目模式的侵权案件中,法院不愿意借鉴版权侵权的法律问题。除非电视节目模式使用者愿意为本来可以免费获得的节目模式支付相关费用,法院通常不会裁定对未经授权使用某种思想或者有关思想传播的服务的当事人有赔偿的义务。另外,尽管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和法院判决承认电视节目的主题思想和模式框架不能得到版权法的保护,不能称为版权法的客体,但是仍然需要对这些节目模式的权利人进行保护,在对有关的节目模式进行改编时要支付授权许可费用。事实上,如果此类权利不存在的话,至少从法律的角度来讲,电视节目模式的商业利率几乎等同于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模式创作者的积极性。
由于在获得版权保护的原创性要求的问题上存在国际性差异,并且在可以获得版权保护的客体范围方面也存在国际不一致的现象,利用版权保护电视节目模式可能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实践中,很难区分某电视节目模式是否存在一般思想还是原创性的版权作品。实践中,法国和美国也规定了宽泛的版权范围,但是英国封闭的模式似乎并没有特别包括电视节目模式。在缺乏有效的版权保护的情况下,对于未经授权的侵权行为,权利人也可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或商标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许是一个更加合适的保护电视节目模式的途径,其可以扩展适用于保护有关电视节目模式的投资,而不需要考察是否具有原创性。
也许,双方签订一个包括争议解决和法律适用条款的特许权转让合同是维护节目模式权利人权益的比较合适的选择。但是在获得电视节目模式权利之前,应当仔细审查制作一个类似的节目模式是否需要支付巨额的许可费。如果有关的节目模式是引进的并且使用原来的名称和外观,就必须获得许可并支付一定程度的使用费。另外,在设计一个新的电视节目模式之前,需要仔细考虑的是该节目是否非法改编了已经流行的某些节目模式或者其中的某些元素,比如名称、艺术性、音乐等,以及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合同关系。
无论如何,要求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对电视节目模式予以版权保护有些过于牵强,但可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对此进行补缺。
【作者简介】黄世席(1969—),安徽砀山人,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体育法研究中心主任。
【注释】
[1] Albert Moran and Justin Malbon,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TV Format, Bristol: Intellect Books, 2006, p.6. [2] Jay Rubin Rubin, Search Term Begin Television Search Term End Formats: Caught in the Abyss of the Idea/Expression, Fordham Intellectual Property, Media & Entertainment LawJoirnal, 2006, Vol. 16, p. 669. [3] Minniear v. Tors, 266 Cal. App. 2d 495 (Ct. App. 1968)。
[4] Fink v. Goodson-Todman Enterprises, Ltd., 9 Cal. App. 3d 996 (Ct. App. 1970)。